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高考文學常識范文

高考文學常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考文學常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考文學常識

第1篇:高考文學常識范文

新世紀全球化的課程改革的一大特征可以概括為“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我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也體現了尊重學生主體性,發(fā)展個性的原則?!痘A教育課程改堆綱要(試行:)》明確指出:“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利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眰H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闭n標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薄敖處熓菍W習活動的引導者和和組織者”,這無疑是對學生掌握知識的自主性的一個法定的定位。怎樣認識“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呢?課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白主學習的環(huán)境,尊重學生的個體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白己的學習方式?!?/p>

今天新課程提倡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我要學”。教學過。程之中無淪是知識的獲得,還是智力的開發(fā),無論是情感的培養(yǎng),還是品德的形成,都必須通過學生自主的學習來實現。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起著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雨促進者的作用。因此,所有一切有效的學習都來自內心的需要。這就得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自讀、自悟、自得。那么如何落實語文自主學習呢?

一、轉變思想觀念,提高自身素質

“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有什么樣的教育?!遍L期以來,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教師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這種授受教學方式,扼殺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學生的主體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今天,教師角色、教師思想觀念的的轉變是自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此,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明確人才培養(yǎng)目標,樹立教育要面向全休學生,樹立師生平等的思想,重新審視白己的學生觀、教學觀、教材觀,構建課堂教學,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的多元整合。

教學方式的轉變,這無疑給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戰(zhàn),原有的知識結構和水平已不適應課改的需求。所以,提高教師自身素質適應課程改革的需求,已成為大家的共識。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利用語文課特有的魅力,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學習知識的渴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變愿學為愛學,樂學為好學。

1、建立平等師生關系,營造自主學習氛嗣

教學之中,通過師生交往,平等對話,讓學生感受到與教師在人格上,教學過程中的平行,以平等的軀體參與教學,在愉快的交往中,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他們都能在教學過程中得到發(fā)展。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寬容等生暫時的不足,這是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學生自主學習的積肥極性被激發(fā)起來,學生對學習才感興趣。

2、展示教師魅力,優(yōu)化課堂藝術

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師生關系密切相關。實踐證明,如果學生對某位教師越喜歡、越尊重,那么他們就越喜歡其所教的學科,對該學科的學習興趣就越濃,學習成績將會越好。因此,教師充沛的精力,淵博的知識,和藹可親的風度,風趣幽默的語言,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無不使學生產生一種敬重感并受其強烈的感染,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真正走進語文的世界。從而達到“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的境地。

3、注重個體差異,優(yōu)化課堂評價

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自我體驗,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學生領略成功的喜悅。對同一問題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同答問題時可能會出現各種不同的答案.甚至會出現錯誤。教師不能簡單地批評和指責,而是鼓勵和寬容;充分發(fā)揮教師這一主導的作用,讓學生放下顧慮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三、營造充滿生命力的課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1、尊重“三自主”。在教學活動中,要重視學生的自我獲得,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在在語文課堂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還給學生學習的自由,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選擇學習伙伴和學習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學習,通過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補充,從而達到共識共進共享。

2、尊重學生的獨特見解

在課堂教學之中,讓學生和無不言,言無不盡,鼓勵學生發(fā)表經過獨立思考后。帶有個人認識的觀點和獨特見解,允許標新立異,甚至異想天開。

3、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質疑是讓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師了解學生已有知識、能力、習慣、現狀的最有效的方式。質疑范圍包括文章的課題、內容、結構、句子、詞語以及標點,如果教師經常訓練,學生的自主學習性會大大增加。

第2篇:高考文學常識范文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文言文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H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11-00-01

簡單來說,文言文指中國古代人民所使用的語言符號,與現代的白話文呈現出明顯的差異,其主要是在先秦口語的基礎上形成的上古漢語書籍以及后歷代作家所模仿的古書文獻中所使用的語言,字句簡練卻意義深遠,是對古代人民語言的高度概括,蘊含著極為深厚的文化底蘊。如今素質教育實行之后,尤為重視了文言文在小學高年級課程中的滲透與應用,其中《楊氏之子》和《兩小兒辯日》已被選入小學五年級課本之中作為教學素材,可見文言文教學在小學語文中的重要作用。

一、關于小學階段文言文教學現狀分析

如今,隨著對文言文關注與文言文教學的應用,小學階段的文言文教學不僅為了增長小學生的文言基本知識,更是為他們步入初中學習打好文言基礎,但是想法做事比實踐更具完美性。在小學文言文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生自身的認知水平、理解能力還處于較為幼稚階段,對于拗口、難懂的文言文提不起興趣,甚至根本沒有學習的欲望,常常是過分強調背誦而忽視文章理解,完全是為了應付考試。小學語文老師個人教學方法不當,仍是以督導者的視角看待學生,教學方式過于單一死板,對于學習能力尚淺的小學生來說真是難以有效進行教學。除此之外,小學課本選材的文言文數量較少,致使無法營造給學生濃郁的文言氛圍,造成文言文學習難的情況。

二、關于小學高年級嘗試進行文言文教學的具體實踐

既然存在以上幾種阻礙文言文教學的因素,那么如何才能幫助學生克服學習文言文的困難呢?比這個人經過對此問題的分析和總結,覺得可以從以下幾項具體實踐內容進行小學高年級的文言文教學:

(一)教材方面。觀察現今實行的各種小學教材版本,發(fā)現選入小學教材的篇目主要是以白話閱讀和漢字識別為主,加之少量的古詩詞背誦,所占比率最少的應當屬于文言文選材篇目,在此情況下,教師應該建議學?;蛘咚诘貐^(qū)教育部門,加大對文言文素材的選取比例,把解決不了的問題逐級上報,直至教育部切實解決小學語文教材文言文所占比例小的問題,徹底解決教材對教學的影響問題。

(二)教師方面。如今大部分的小學語文教師,對于學生古文教學的問題上只注重背誦,缺乏教導學生對古文知識的深入理解,完全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教學,哪怕有些老師即使注重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也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無疾而終。對此,教師應該切實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將枯燥乏味的文言知識生動展現于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真正為實現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的高效率打好基礎。

(三)教學方面。關于小學高年級文言文的教學實踐問題,也是本文的重點敘述部分,老師可以從以下幾個具體方面實行教學,力求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與效率。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關于激發(fā)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問題,主要可以通過圖畫激趣、情境激趣這兩種手法,均可以達到顯著效果。圖畫激趣,即通過文本插圖激發(fā)學生興趣,就拿《兩小兒辯日》這一短片文言文來說,在課本上必然匹配有一幅生動的插畫解釋文章,或者老師可以將這篇文章的辯解流程用漫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從而促進小學生理解。情境激趣,則指老師通過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整合,為學生首先創(chuàng)設出接近現實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迅速進入課堂角色,為文言文的教學做好鋪墊。

2、注重誦讀思考結合。俗話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可見“讀”的方式對于文意的理解有著較為明顯的作用,運用于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中,則就需要老師能夠監(jiān)督學生不斷地讀書,而且還要熟讀成誦,并與腦中所思完美結合,從而真正達到對古文深意的理解。因此,老師應該在文言文教學開始之前給學生留夠充實的閱讀時間,讓學生能夠自主的檢查文章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在隨后的課堂教授中可適當提問一兩位學生在課堂上現場閱讀,究其錯誤、夸其長處,鼓勵學生先行思考文章大意,注重學生誦讀與思考的完美結合。

3、強調思維能力開發(fā)。筆者個人對古典文獻的內容和意義有所歸納,發(fā)現古代學者所著文章不注重表意而在于明理,每一個文言小故事背后都潛藏著巨大的深意,值得現今的我們細細體味與理解。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僅限于告知學生文章的基本表意,而是應該注重對文章深意的挖掘,讓學生切實體會我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從感性的認知轉化到理性的思考,這才是文言教學的最終目的,同時老師還要將這種思考文言的方法傳授給學生,做到授之以漁,便于開發(fā)學生思維能力和滿足以后學習需要。

4、善于積累所學內容。對于文言文的學習,我們應該持有一種不斷思考的態(tài)度,希望挖掘到更為深層的東西并不斷付出努力,所以在熟讀、理解與體味的基礎上還應該注意積累經典,真正學習到文言的精髓和內涵。文言文相較于白話文來說,語言更加凝練,韻律更加規(guī)整,不但讀起來瑯瑯上口,而且抑揚頓挫、平仄起伏十分鮮明,具有一定的音韻之美,如果監(jiān)督學生長期誦讀文言素材,對于學生的語感、詞匯都有一定的幫助,有心的學生還會積累一部分好詞好句,用于基本的寫作中,達到雙贏的效果。

5、拓展文言學習領域。新課改的內容有強調課堂教學資源需要與課外學習資源良好結合,展現出課外教學資源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因此小學高年級語文老師應該嚴格遵循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在課本內容的基礎教授范圍中添加一些課外教學內容,豐盈課本內容,使得課內課外的信息內容可以相互補充、互為結合,更好的為課堂所服務。同時,老師在課前語系或者課后總結,還應該告知學生通過網絡資源整合所學內容素材,最大限度的開發(fā)到足夠豐富的課堂資源,為課程教學做好充實的準備。

三、結束語

總之,文言文教學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程中開展是一項極好的開發(fā)內容,不僅對于學生的學習有所幫助,而且還遵循了素質教育的目標和時展的腳步,可謂是一舉兩得的好的教學手段,需要我么大家的開發(fā)與維護。

參考文獻:

[1]羅建霞.淺談小學文言文教學[J].才智.2011(06)

[2]楊紅梅.小學文言文教學要注重情感教育[J].教育. 2010(07)

[3]邱靜君.小學文言文教學激趣方法的探討[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1(11)

第3篇:高考文學常識范文

大家好!

今天是5月6日,距中考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中考的腳步越來越近了,一場攻堅戰(zhàn)就要打響。這正如一場激揚的交響樂,即將奏響——固然重要,但美妙的尾聲也必不可少,我們要充分利用好最后這屈指可數的時間,這樣才能構成一曲完美的樂章。

初三的同學們,你們的初中生活即將劃上一個個標點:句號代表圓滿結束;感嘆號意味著收尾有力,充滿驚喜;逗號象征仍未結束的學習生活,高中生活在向你們招手;而初中的美好回憶將被收藏成一個省略號,留待日后細細品味。

歲月如歌,青春如詩。轉眼間,同學們在豐華中學的學習已近三年?;厥兹甑某踔猩?,曾經有過歡暢的笑,曾經有過痛快的哭,現在,所有的感情都將得到升華,所有的付出都將得到回報。經過了春耕夏耘,你們終于迎來了收獲的日子。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最困難之時,就是離成功不遠之日”,這些語句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你們都清楚地知道它們的含義。如今,寶劍在手,寒梅飄香,背水一戰(zhàn)的時刻到了,九年的學海遨游,深夜里的孤燈奮戰(zhàn),夏日的涔涔汗水,父母的聲聲叮嚀,師友們的殷殷期盼,都將化作無窮動力,催你們前行,勵你們成功。

面對中考,相信同學們一定和我一樣,豪情滿懷,信心百倍。我們相信,勤奮刻苦,嚴謹求實的初三學子在今年的中考中一定能再創(chuàng)輝煌。因為在你們身后有全力支持、傾心關愛你們的學校領導;有盡心盡力傳授知識,奉獻出全部愛心的老師;有含辛茹苦,期盼你們成功的父母。因為你們過去的努力,已經打下了扎實的基礎,積淀了豐富的知識,經過多次的模擬考試,你們已經顯示出較強的能力和實力。

同學們,“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人生總是在競爭中不斷超越,生命總是在拼搏中熠熠閃光。既然你們選擇了競爭,就沒有理由退縮。中考的戰(zhàn)鼓已經擂響,現在到了為理想奮力一搏的最后時刻!請你們加倍珍惜這最后的6天,查漏補缺,調整心態(tài),保證睡眠,增強體質,輕裝上陣。在考場上,調動起全部的熱情,凝聚起全部的力量,挖掘出全部的智慧,從容應試,以良好的心理素質認真、自信地做好每一道題,減少失誤,就是加分,相信大家一定會發(fā)揮出最佳水平。

中考的號角已吹響,收拾好行裝,帶上最鋒利的頭腦,懷著一顆最細致的心靈,握緊最有力的拳頭,讓我們滿懷自信地沖鋒,讓我們在中考面前對自己大聲說:“我能行!”讓我們將六月的考場,變成我們的夢想舞臺。

第4篇:高考文學常識范文

【關鍵詞】 高考 歷史常識題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72(2013)10-024-01

一、高考文綜卷中歷史文化常識題舉例

從2007 年開始,高考文綜卷中開始出現對歷史文化常識的考查試題。

例如(2007年全國卷12題)帝王謚號主要依據其生前行為而定。下列各項中屬于謚號的是( ) .

A. 秦始皇 B. 漢武帝 C. 唐太宗 D. 清康熙帝

(2008年全國卷12題)中國古代地名中的“陰”“陽”往往體現了該地與相鄰山、水的關系。以下都表“陰” 的方位是( ).

A. 山之南、水之北 B. 山之南、水之南

C. 山之北、水之北 D. 山之北、水之南

(2009年全國卷12題)關于中國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說:“氏于國,則齊魯秦吳。氏于謚,則文武成宣。氏于事,則巫己匠陶?!庇纱祟愅?,王、侯、公孫等姓氏應源于( ).

A. 旗號 B. 邑號 C. 爵號 D. 官名

(2010年全國卷12題)中國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釋朝代更替,稱作“五德”。每個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應的次序。曹魏被定為“土德”,通過“禪讓”代魏的兩晉應為( ).

A. 金德 B. 木德 C. 水德 D. 火德

(2011年全國卷12題)唐初編定的《隋書?經籍志》,確立了中國古代史四部分類著錄圖書的原則,漢代的樂府民歌應著錄于( ).

A. 經部 B. 史部 C. 子部 D. 集部

(2012年全國卷12題)秦漢而后,官府下層文職人員俗稱“刀筆吏”,這一稱謂起因于秦漢時期此類人員的( ) .

A. 工作器具 B. 工作內容 C. 工作職責 D. 工作性質

這些有關歷史文化常識的試題,在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中不顯眼,往往分散于某些細微的文字敘述中,有時還滲透在其它學科知識中,這樣,給學生的學習和應試帶來一定的難度。但是,它是源于歷史教科書的,還是有據可查的。

二、應對歷史文化常識題策略

(一)細讀教科書,挖掘相關歷史文化常識知識

教科書是一切教學活動最基本的“本本”,是各類試題最直接的內容依據。歷史學習最基本的方法就就是細讀教科書,研讀史料,從中獲取信息,并論證和運用。所以,要堅持“論從史出”, 引導學生善于從“教材或課本”中學習歷史,善于閱讀和分析教材中的史料和其它途徑收集的材料?,F行的高中歷史教科書是基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而編寫的,有時注重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而簡化了過程,有時則是只言片語而微言大義,有時卻又寫得含而不露、似曾相識。因此,要細心研讀教材,把握其中的相關歷史文化常識知識,比如年齡稱謂(垂髫、總角、豆蔻、束發(fā)、弱冠、而立、不惑、知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頤),此外,還有十二生肖、古代紀時、天文地理、科舉職官、禮儀習俗、姓名稱謂、衣食住行、器物用具、史傳典籍等。

(二)廣泛涉獵,拓寬知識面

歷史文化常識是一個浩瀚的知識體系,包羅萬象,涵蓋文學、哲學思想、歷史考古、中外節(jié)日、風俗禮儀、美術工藝、音樂舞蹈、飲食、服飾、稱謂、天文歷法、名勝古跡等各個方面,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需要平時的不斷積累。筆者認為:首先要加強課外閱讀,拓寬知識面。要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多讀一些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課外書籍,包括政治學、經濟學、哲學、文學和法學等與歷史相關的人文科學,如中國的四大名著、中國民俗文化大觀、世界之最大全等,注重中華文化的學習與積累。其次,利用當前發(fā)達的網絡媒體,開闊視野。當前我們比較喜歡的電視劇、百家講壇、探索發(fā)現等欄目都包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常識,

尤其是以歷史題材為主的電視劇精品,如對四大名著的改編,這有助于增長學生的歷史文化知識。此外,還可利用博物館、展覽館、公園、文化遺址、名勝古跡和各種教育基地等場所來拓寬吸取歷史文化素養(yǎng)的渠道。

(三)結合教學實際,適當編制類似題目,加強訓練

為了增強學生對高考歷史文化常識題的適應性,提高答題的準確性,我們應認真研究近幾年高考試題的特點,結合教學實際,有針對性的適當編制類似題目,并加強訓練和進行評析。

比如:

1. 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對下面從小到大年齡稱謂順序進行排列: .

①束發(fā)②而立③垂髫④總角⑤期頤⑥弱冠⑦耄耋⑧不惑⑨花甲⑩豆蔻

2. 在中國古代皇帝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地位獨尊。其中屬于對皇帝尊稱的是 .

①天子②孤③圣上④殿下⑤陛下⑥圣駕

3. 在人與人交往中,禮貌稱呼是很重要的,它有“尊稱、謙稱、雅稱、婉稱”等書面語,下面屬于對他人母親雅稱的: .

A. 椿萱 B. 萱堂 C. 泰山、泰水 D. 巾幗

4. 在中國古代,名、字與號是有區(qū)別的: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于禮貌和尊敬;號又叫別號、表號,一般只用于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fā)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下列屬于稱“號”的是: .

A. 李太白 B. 杜子美 C. 蘇軾 D. 青蓮居士

第5篇:高考文學常識范文

關鍵詞:高考;文言文;翻譯;方法

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是高考的必考內容,從表面看僅僅是翻譯句子,實際上是對文言文進行綜合考查,牽涉到文言文的很多知識,從平時的月考到高考來看,學生得分很低,直接影響高考成績。現就如何準確翻譯文言語句,我談一點自己不太成熟的看法:

一、牢記文言語句翻譯的原則及要求

從高考的特點與考查目的出發(fā),文言文翻譯的總體原則是“字字落實”,“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總體要求是做到“信”“達”“雅”。 “信”就是忠于原文的內容和每個句子的含義,不隨意增減內容;“達” 就是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語言通暢,語氣不走樣;“雅” 就是用簡明優(yōu)美富有文采的現代文譯出原文的語言風格和藝術水準。每個考生必須牢記,并在實踐中運用。

二、 探究高考文言翻譯命題的特點

俗話說:“對癥下藥,藥到病除?!币诟呖嘉难苑g題中獲得高分,必須隨時留心高考題,探究其命題特點,總結規(guī)律,這樣才能有章可循。從近幾年的高考題來看,文言文翻譯命題,有如下特點:

1.選具有重要語法現象的文言語句來讓考生翻譯,并以此作為高考閱卷的采分點

如:“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酋面責之,庶或萬一可濟” 。(2015全國卷I新課標)

該句中有倒裝句“不吾索”,有名詞作狀語“面”,有固定詞組“庶或”。

2.帶有一定的文學常識、文化常識、修辭手法的文言句子讓考生翻譯

“不能肅[兇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復何言”!(2015年高考新課標全國卷II),該句中有“兇逆”“王室”“泉壤”等文化常識。

3.密切聯(lián)系上下文語境的文言句式來讓考生翻譯

出知西安之咸寧,誓于神,不以一錢自污。(安徽2015年高考語文)該句中根據上下語境缺主語,也只有結合上下語境才能翻譯“誓于神、不以一錢自污”等詞句。

從這三個特點來看,牽涉到文言文中積累性知識,如通假字、重要實詞、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重要虛詞、固定結構、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這就需要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強化文言文基本知識的積累。

三、總結文言文翻譯的技巧

1.借助法

在高考中翻譯要得高分,首先對給定的句子要結合上下語境認真閱讀,抓住關鍵詞句,洞悉得分點,要善于借助,巧解疑難。

(1)借助成語或詞語來推斷

如:斬木為兵――兵不血刃“兵”的意思是兵器。

(2)借助上下語境來推斷

如:旬:十旬休假――五旬而舉之?!把钡囊馑际鞘?。

(3)借助課文知識來推斷

如:舉:南取漢中,西舉巴蜀?!芭e”的意思是攻克。

(4)借助字形來推斷

簞食壺漿;簞:名詞用動詞,用筐子裝。

(5)借助語法結構來推斷

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謂倒裝)。

2.譯準實詞

實詞是句子的主要構成元素,譯文質量主要取決于實詞翻譯是否準確到位,實詞翻譯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添加語素法

即在原單音詞的基礎上添加語素,構成雙音節(jié)詞或多音節(jié)詞。

操軍不利,引次江北。(曹為曹操,軍為軍隊,江為長江。)

譯為:曹操的軍隊失利,(曹操)率軍退到長江以北駐扎。

(2)置換詞語法

此法在實詞翻譯中運用最廣。有些實詞無法添加語素時使用此法。即用現代漢語中的某個詞語替換需翻譯的詞。

如: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

(“若”換成“如果”,“眾”換成“軍隊”)

譯文:如果能用江東的軍隊同中原對抗。

(3)古今變義法

即該詞語在現代漢語中意思已經發(fā)生了變化,翻譯時避開今義直取古義。

如:古之學者必有師。

( “學者”今義為在學術上有一定造詣的人,古義指求學的人。)

譯文: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

(4)保留原詞法

古文中仍有許多古今同形同義的詞,這樣的詞就可保留原貌。直接寫到譯文中,特別是官名、人名、地名、物名等。

如:“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蟠”“十七”均不必翻譯,原樣保留。

譯文:李家的孩子叫李蟠,年僅十七歲,喜歡古文。

(5)語境推斷法

一詞多義是閱讀時要解決的重要問題,確定詞義只能依靠前后語境進行推斷。

如:“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

“濟”有渡過、成功、利用、接濟等義項,這里應該選取成功的意思?!疤臁庇小疤鞖狻⒆匀唤?、自然生成地、萬物主宰的、天意”等義項,在本句話中應譯為“天意”。

譯文:如果事情不成功,這是天意啊。

3.譯出虛詞

虛詞的翻譯通常有下述幾種情況。

(1)必須譯出的虛詞

①有實詞義項的須譯出實義,如“之”“其”等。

吾欲之南海:到達。

②現代漢語中有與之相對應的虛詞,可以進行替換的,如“之”“而”等,即便是語氣詞也可用相對的詞替換。

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

“于”譯為“在”,“之”譯為“的”。

(2)不必譯出的虛詞

①起語法作用的

如“之”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又如“之”有作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的標志。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句中的“者”為定語后置的標志,不譯。

②表停頓作用的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句中“也”表示句中停頓,起到舒緩語氣的作用,不譯。

③起補充作用的

頃之,煙炎張?zhí)臁?/p>

句中的“之”起補充音節(jié)的作用。

④發(fā)語詞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句中的“夫”即為發(fā)語詞,不譯。

4.注意一些特殊用詞和修辭手法

(1)注意借代、比喻等修辭手法

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藩籬”運用了比喻修辭,靈活翻譯為“邊疆”。

(2)注意古人行文中的一些委婉的說法

如:(孫)權起更衣?!案隆奔瓷蠋?。

(3)注意準確翻譯“互文”現象

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實際上應是“不以物喜,也不以物悲;不以己悲,也不以己喜”。

(4)了解古代必要的文化常識

就稱謂而言,古人的名、字、號、謚號、籍貫、官職、居官地、住處、書齋名都可以用來稱代人,并且都有一定的含義或相互間有某種聯(lián)系,在翻譯時注意。對高中生而言,掌握好課文中接觸到的文化常識就行了。

5.關注文言句式,尤其是特殊句式及固定結構的翻譯

文言句式主要有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四種。這些句式各有其特點與格式,翻譯時應按照現代漢語句子習慣翻譯。用常見文言翻譯六字法“留”“換”“替”“刪”“補”“調”翻譯即可。

固定結構必須用課文中所積累的方式翻譯,不得隨意想象。

(1)“奚以……為”相當于“哪里用得著……呢?”

如,“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譯為:哪里用得著飛到九萬里的高空再向南飛呢?

(2)“其……乎”相當于“難道……嗎?”

如, 其孰能譏之乎?譯為:難道還有誰能譏笑我嗎?

總之,文言翻譯考查學生文言基本功與基本能力,牽涉到文言的所有知識,掌握一定的方法非常重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多積累,多探索,多思考,多練習,這樣才能掌握文言翻譯要領,增強應試能力,提高語文成績。

第6篇:高考文學常識范文

關鍵字:誦讀;語文;教學

一、誦讀是學好語文的重要途徑

讀書就是把文章讀到熟,讀到懂,直到理解其中的內涵。葉圣陶先生在《中學國文學習法》一文中指出:“學習文言,必須熟讀若干篇,勉強記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誦才行……要養(yǎng)成熟極如流的看文言的習慣,非先熟讀若干篇文言不可?!睆倪@幾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誦讀詩書的重要性。我們現在的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教學大綱要求的文言文和詩句,都是要熟記于心的,并且可以理解并且運用于生活當中去的。誦讀是學習古詩文的重要的方法,這些課本上的名言名句都是文化的精髓,所以教學大綱才會要求考生去誦寫這些名句。一來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二來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心理學常識告訴我們,根據每個人的記憶情況不同,我們要隨時加強復習,誦讀這些名言名句。

高三語文教學主要是高考的備考復習,首先就是根據大綱的要求梳理知識點,我們可以利用早讀的時間誦讀這些文言文和詩句,利用課下的時間默寫這些難記的生詞。由于現代文太多,我們不可能每篇都熟記于心,我們要按教師的要求,把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熟記于心,在我們寫作文或是教其他的一些題型中,我們可以套用這些優(yōu)美的例句。還有課外的一些優(yōu)美的例句,在我們不忙碌的時候也要誦讀一些,這也是為我們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礎。平時我們要按教師的要求,誦讀一些好的例文,文學常識和優(yōu)美的詩句,因為誦讀是我們學好語文的一個重要的途徑。

二、不同的階段,誦讀的目的不同

誦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首先,語文教學離不開誦讀。講現代文和文言文詩句需要它,講閱讀理解練習時需要它,甚至語文課外讀物中也缺不了它的身影。特級教師錢夢龍在談語文教學時說:“老師特別重視誦讀的作用,這非常有利于學生形成對古漢語的語感,熟讀和背誦又使學生逐步積累起比較豐富的感性材料,這就為提高語文的閱讀能力打下了比較堅實的基礎。”(見1997年4月《中學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教學改革芻議》)可見錢夢龍老師十分重視誦讀對語文教學的作用。但是不同的人誦讀的情況也不同,有的人機械地閱讀,不知道這個詩歌或是這篇現代文是什么意思,只管一味地去閱讀,大聲地閱讀,完了,問他什么意思或是有什么感受,他只會說,我什么感覺也沒有,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以及作者想表達的感情。我們大多數的學生是理解地去讀,就是能搞清楚這些基本的內容,但是還達不到完全理解,需要教師詳細地講解之后,才可以明白這篇文章想要表達的感情和寫作目的。最高的境界是審美地讀,我們大多數的高中生還達不到這個境界。

隨著我們知識的增多,閱歷的增多,我們持之以恒地理解地誦讀,最終會達到審美地誦讀。最終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有機會的話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子孫們。而不是為了高考的目的去誦讀一點文言文和詩句,或者是誦讀一些好的名言名句、文學常識什么的。但是為了高考我們也要努力理解地誦讀一些東西。為了提高我們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培養(yǎng)我們的文化氣質,光靠理解地誦讀也是不行的,還需要我們審美地去誦讀這些文化的精髓。

三、誦讀對語文教學的現實意義

國學經典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精髓。青少年時期是“古詩文經典誦讀”的最佳時代。開展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也是青少年學習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打好學生的語言文學功底,使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獲得提升,可以全面提高他們的語文修養(yǎng),為他們未來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這些優(yōu)秀的文化精髓與語文教學相結合,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滌蕩心胸,更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誦讀這些優(yōu)秀的文化知識可以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了解中華經典詩歌的豐富內涵,增強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誦讀這些優(yōu)秀的文化知識也可以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美德。經典詩文中承載著“仁、義、禮、智、信”的道德倫理觀,構成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觀念,對于我們處理人際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具有指導作用。通過誦讀這些國學經典,讓這些傳統(tǒng)美德代代相傳,使中華民族的文化永遠發(fā)揚光大。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結合多種的教學方法,例如,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注意知識的積累和拓寬,能做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不僅僅只是一味地誦讀,我們也要時不時地讓學生寫一下這些誦讀完的優(yōu)美詩句。重視誦讀并且結合其他的教學方法,揚長避短,因地適宜地教導學生,能夠使教學的質量得到提高。但是我們也要重視誦讀的作用,誦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熏陶學生的性情,也可以使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代揚光大,使這些精神的熏陶影響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們。作為高中的一名人民教師,我們應該使誦讀這項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繼續(xù)傳承下去,使我們的教學質量節(jié)節(jié)開花。

參考文獻:

1.童志斌,《對誦讀法的新認識》[J],《語文教學通訊(高中刊)》,2007

2.鄭飛藝,《誦讀的教學原理》[J],《語文學習》,2002

3.吳永軍,《關于語文新課程實施中若干問題的思考》[J],《語文建設》,2002

4.李克東,《教師職業(yè)技能訓練教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5.施仲謀,《語文能力測試與比較》[M],語文出版社,1996

第7篇:高考文學常識范文

【關鍵詞】中學生;課外積累;語文學習;開源;導流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笨ㄈR爾說:“書籍是當代真正的大學?!彪m然現代人獲取知識的途徑多了,但最主要的還是來源于書本。人們從書本獲取知識的手段不外有兩種,一種是通過老師教授的課堂學習,另一種就是通過課外的自學,即課外積累。課外積累對中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課外積累對中學生作文寫作起到開源和導流的作用

課外積累是課內閱讀的繼續(xù)和補充。課內學方法,課外求發(fā)展。課內是有限的,課外是無限的。學生課外積累既能鞏固和擴大課堂教學成果,又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從某種意義上說,課外積累比課內教學更重要,正如呂叔湘先生說:“同志們可以回憶自己的學習過程,得之于老師課堂講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課外積累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開吧;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課外積累。”

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大,生活環(huán)境的擴大,日益意識到課外閱讀積累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在對一些寫作能力較強的同學進行調查時發(fā)現,他們基本上都閱讀過這些名著:《西游記》、《水滸傳》、《魯濱遜漂流記》、《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話》、《阿衰漫話》、《豌豆》、《世紀門檻的足跡》、《七年級開竅作文》、《中學生限字作文》、《淘氣包馬小跳》、《菁華閱讀》、《少年文藝》、《中學生天地》、《少年兒童必讀的小故事大道理》、《智慧故事三百篇》、《十萬個為什么》、《學海風暴》等。豐富的讀物,不僅增加了他們的課外知識,更是提高了他們的合理想象能力和寫作能力,在作文寫作中起到了很好的開源與導流作用

二、課外積累對中學生口語聽說起到開源和導流的作用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學習語文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掌握這一交流工具。通過對課外的閱讀積累,學生可以掌握到很多課本上沒有的成語、歇后語等經典詞句,這對課堂閱讀有著很大的幫助。

成語作為一種傳統(tǒng)悠久的固定著的語言形式,其簡潔、具有較強的變現力,而且很多成語還關系著一連串的經典故事。如果中學生在課外積累中掌握了大量豐富的成語、歇后語等詞句,無疑會給他們的課堂閱讀與語言表達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據統(tǒng)計,一些注重成語積累的學生,90%的學生都在口語聽說中表示自己見過這個成語,對這個成語也有一定的了解。

例如,某校1班學生在上課時遇到這么一個成語——七月流火,老師詢問下面學生這個成語大概是什么含義,很多學生答不出來,。老師就進一步詢問,你們聽到這個成語后,覺得是溫度上升了還是下降了。當時很多學生都說溫度上升了,可有一個同學卻說不是上升,而是下降。老師讓這位學生解釋,學生就說在學完《詩經》節(jié)選后,自己看了其他的節(jié)選,其中就有《詩經·國風·豳風》,里面有一句是這樣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fā),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當時對于七月流火進行了注釋。由此可見,課外積累在語文閱讀學習和口語聽說交流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課外積累可以增加中學生對文學常識的了解

文學常識是語文學習中的基本組成部分。雖然近年來全國各省都沒有把文學常識列入高考語文考綱之內,但對中國文學的認識和了解卻是必不可少的。中學生通過對文學常識的積累,可以很好地掌握語文教材中作者的相關背景,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例如,某校經常性開展文學常識競賽活動,各個年級的學生紛紛報名,并且非常認真專心地準備,一些在競賽中脫穎而出的學生還被送往各大電視臺參加一些常識答題之類的節(jié)目,比如江蘇電視臺的《一站到底》等節(jié)目。

四、關于加強中學生課外積累的建議

隨著電腦的迅速普及和信息高速公路時代的到來,中學生課外積累的范圍不僅僅停留在書本上,更是聚焦到了電腦熒屏之中。然而,很多中學生對課外積累存在著隨意性和盲目性。被調查的學生中70%無課外閱讀計劃;1/4的學生一學期未看一本書,沒有一個學生一學期讀5本以上的課外書。這種課外閱讀的隨意性,將無法實現新課標所要求達到的課外閱讀量。在讀物的選擇上,存在盲目和隨大流的現象。對此,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完善:

(一)從學校的視角來思考

本文筆者認為,學校應創(chuàng)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培育校園課外積累文化。在校園顯眼的地方貼上“書是知識的海洋,書里有精彩的世界”、“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等等讀書的名人名言,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在“四季園”安放木質長條凳,以便學生在此靜心讀書。鼓勵學生利用午休時間、課外活動時間到長條凳上手捧課外書籍進行閱讀。

(二)從語文教師的視角來思考

筆者認為,可以在教室后墻上建立班級圖書角。課外讀物來源于學生自己的,學生根據自身情況,用壓歲錢、零用錢每期至少添置一本課外讀物,這樣一來班級圖書角的書就會逐漸增加和更新,全體學生就可以獲得更多的讀物。

(三)從中學生的視角來思考

作為踐行者,學生首先就要意識到積累的重要性。然后在積累過程中慢慢掌握方法和技巧,并逐漸培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陳桂嬌.讓我悄悄地愛上你——淺談課外積累興趣的激發(fā)[J].陜西教育(行政),2010(3):43.

[2]艾比布拉·熱合曼.淺談如何把課外積累與寫作相結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15).

[3]楊梅.巧 “鏈接”,促積累[J].考試周刊,2011(46):74.

第8篇:高考文學常識范文

關鍵詞:文本特征 答題規(guī)律 答題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2)06-0126-01

文學類文本閱讀在近幾年江蘇高考中所占分值越來越大,而我們的學生在文學類文本閱讀訓練中普遍存在畏難情緒,在各類考試中得分率偏低。常常是在一知半解甚至不知所云的情況下勉強作答,結果當然是牛頭不對馬嘴。為此,我們有必要了解高考文學類文本閱讀的選文特點,掌握一定的答題規(guī)律。

1 了解文本特征,訓練要有針對性

高考涉及的文學類文本主要是散文和小說。文藝性散文一般可分為敘事、寫景、詠物等類。不管哪一類散文,我們在閱讀時都需要和作者的情感相聯(lián)系,在閱讀鑒賞的過程中,要做到對閱讀材料的整體把握,要加強因果分析,這樣才能保證從宏觀到微觀上對散文準確讀解。要鑒賞小說,須知道什么是小說,有什么特點。我們通過語文課的學習,知道了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學會了如何從小說中分析出蘊涵在其中的主題思想。所有這些,都是我們進行小說鑒賞的基礎知識。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掌握這一類文本在高考命題中的特點。

1.1深層的意蘊需要挖掘

這類文章的深層意蘊,通常不是停留在文章的表面的。要對文章進行整體把握、適度概括后,才能懂得作者的立意所在。以這樣的文章為命題材料,命題者較易命制考查綜合、概括能力的試題。

1.2含蓄的語言需要剖析

這類文章中會存在一些表意含蓄的句子,咋一看可能會不明白作者想要表達什么意思,這時必須結合上下文的其他部分,才能求得合理的解釋。而命題者一般會以“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等這一類題目來考查學生,我們通常必須把與其有著上下文聯(lián)系的句子找出來。

1.3表達技巧的運用需要斟酌

這類文章中通常有一定的語言技巧、寫作技巧的運用。這樣命題者就能較為順利地給出考查鑒賞能力的試題。

這三條構成選擇命題材料的依據。因此,我們平時訓練中就應該把挖掘文章的深層意蘊,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句子,鑒賞表達技巧作為訓練的重點。

2 掌握規(guī)律,提高成效

“技巧”指文學技巧,表達技巧類的考題,常在敘述人稱、描寫方法(角度)、結構、修辭等方面設題。那么掌握相關的文學創(chuàng)作規(guī)律,就能做到以不變應萬變了。所以,在解答表達技巧類的題目時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作者在語言運用上體現出什么樣的個性風格(委婉含蓄、明快直露、冷峻深沉、熱情澎湃等等)給讀者哪些藝術審美享受;②文有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是如何為作者表情達意、言事說理服務的;③文中運用了什么表現方法(象征、比興、類比、對比、襯托等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時所起的作用;④文中所運用的各種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反語、夸張、排比、反復等)創(chuàng)造出什么樣的意境,表達效果如何等等。

3 掌握方法,提高得分率

閱讀題是高考中的重點和難點,得分率普遍比較低,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考生平時的閱讀量不夠;二是教師平時的閱讀解題指導不扎實;三是復習時學生見題做題,教師就題析題,沒有形成系列,散而雜。所以,我們就需要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和答題方法。

3.1閱讀方法

閱讀文章要學會抓要點,抓關鍵詞。找關鍵詞要善于觀察重要詞語出現的頻率,同時要掌握一定的訣竅,關鍵詞一般會在段首或段尾出現,與該文的文題或主題聯(lián)系最密切。抓住了它們,也就可以提綱挈領,總攬全局。

3.2答題方法

在解答現代文閱讀試題時一定要認真閱讀題干,審清題干,明確要求。題意弄明白了,答題才可能有一個正確的思路。

答題的過程中要從原文中篩選摘取的信息,加以整合并進行表述。整合信息,要善于歸納,形成要點,分點作答。至于分成幾個要點回答,除了依據文意,還必須看題答題,要看該題的分數。例如,這道題若是四分,一般有兩個要點。

編寫答案要充分利用原文的詞句,抓住答題關鍵詞,表述要簡潔確切,符合字數要求。

3.3編寫答案方法

很多學生感到現代文閱讀題目不好答,有時候自己知道什么意思,但是就是編寫不出滿意的答案,自然也就不能得到滿意的分數。我們在編寫答案時或多或少的存在這樣那樣的誤區(qū)。

誤區(qū)一:表述不精密確切。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需要打草稿,表述要理性、清晰。打好草稿后,還需要精簡濃縮,裁掉冗詞贅句,使得要點明確,表達簡潔。答案的表述,應該是理性的、清晰的。

誤區(qū)二:似是而非。學生在答題中沒有切中要點,或是沒有充分利用原文的詞句,而是自己拼湊一些話來回答。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一定要盡可能利用原文,在用原文可以回答的情況下,不要另編一套,盡可能貼近標準答案。要知道,在高考現代文評卷過程中,評卷人相當留意關鍵詞,最可行的辦法是利用原文詞句作答。

誤區(qū)三:要點不明確,沒有分點作答。我們的解決方法是觀察分數設置,分點作答。一般地說,命題者在命題的時候,他必然會考慮評卷的方便,讓評卷的人方便評分操作。所以,應該學會觀察分數的設置。不分要點籠統(tǒng)作答,可能導致失分。

誤區(qū)四:遺漏要點。這種情況是由于學生答題不嚴謹細致造成的或是未能整體把握全文造成的。遺漏要點就是篩選不細致、概括不完整。我們這時就需要瞻前顧后,宏觀把握。

第9篇:高考文學常識范文

每年文學類文本閱讀的最后一題為探究題,探究文本某一方面的問題。從賦分上來看,這些探究題賦分都為6分,表明了高考對考生的探究能力的關注。側重于探討“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fā)掘作品的意蘊,以及內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討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這四道探究題強調多角度地深刻地個性化地理解,但不是無限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它都或明示或暗示要“結合全文探究”??忌仨氃诎盐瘴谋镜幕A上,再針對題目的探究要求,進行個性思考,發(fā)揮創(chuàng)造。

二、探究題的高考準備

(一)審明探究任務

從江蘇的探究題來看,出題大致種形式是先引出某個主題,再提出探究的任務。如江蘇卷必考之文學類文本閱讀《侯銀匠》第15題:小說題為侯銀匠,但寫侯菊的文字多,請結合全文探究作者這樣安排的理由。(6分)題目首先就提示小說的主要人物是“侯銀匠”,接著說“但寫侯菊的文字多”,前后兩句看似矛盾,出題者就此提出“探究作者這樣安排的理由”。結合全文看,作者這樣安排顯然是不矛盾的,而是巧妙地使用表現手法之后達到的效果。至此,學生明確了此題的探究任務,就可以從小說人物形象的突現,小說情節(jié)的巧妙安排,小說的內容,小說的主題,審美情趣等方面入手,探究小說的表現手法及其效果。探究題中給出的思考,不是出題者有意為難學生,而是提示疑點,使得學生就疑遂生思,因思而深究。能先找到探究的問題,是進行探究的第一步。

(二)聯(lián)系知識儲備探究

從高考探究題探究的任務來看,主要集中在探究作品的形象,作品的主要表現手法,作品的社會價值、審美價值等幾個方面。答題時應迅速地搜索相關的知識,為進一步的探究提供知識方面的支持和依據。因此,在備考時要充分地儲備知識,并進行梳理,如復習文章的謀篇布局,鑒賞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題,實用類文本選材的特色,作品的社會價值、審美價值,文學常識等方面的知識。學生還要熟知常見的表現手法方面的知識,如修辭方法(如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反復等),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說明),表現方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化用典故、聯(lián)想想象、比興象征、等)。這樣,在考場碰到實際的探究問題,才能自如地調動平時的積累,進行探究。如2011年的《“這是你的戰(zhàn)爭”》第14題探究請?zhí)骄课闹凶匀痪拔飻懙纳羁淘⒁?,以及對表現人物的作用。自然景物描寫的作用有:1、表現自然環(huán)境景物的特征,渲染某種氣氛;2、暗示社會環(huán)境,深化作品主題;3、烘托人物形象,交代人物身份,表現人物性格、心理,暗示人物命運;4、為后文埋下伏筆或做鋪墊,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學生可以結合文本,從以上角度提出自己個性化的解讀。因此,這道題可以這樣答:深刻寓意:1、雪渲染氣氛,暗示戰(zhàn)事緊急,形勢嚴峻;2、臘梅象征愛國知識分子的高潔品質。表現人物:1、孟弗之見到雪白的臘梅林,暗喻他路遇蔣姓學生后的沉重心情;2、肖子蔚、澹臺瑋面對雪已消了大半的臘梅林,暗示他們消解了內心的淡淡糾紛,彼此之間理解更深了;3、澹臺瑋走入臘梅林,人與梅相映,隱喻堅貞人格。因此,學生面對探究任務,需要調動平時積累的知識資源,自主運用知識,對問題進行理解領悟,分析概括,才能進行較深、較廣的探究。

(三)依托文本探究

探究能力最主要的表現是發(fā)現和創(chuàng)新。因此,學生在答探究題時,應盡量多角度、多層次地發(fā)現和挖掘答題點。但是,任何閱讀都要有文本意識,不能夠跳離文本。學生面對的探究題是針對文本中的某一個問題,某一個方面提出探究任務,那么在探究時不能完全個性化解讀,也不能脫離文本架空分析。學生探究得來的觀點來源文本,用于支撐觀點的論據同樣來自文本。如2009年《上善若水》第14題,探究都江堰蘊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幾層深意。學生答題前先要抓住文本寫了以下內容:都江堰防洪灌溉、滋養(yǎng)了天府之國的子民;李冰和李冰的后任修建、疏浚、修繕都江堰,確保天府之國旱澇保收;后人有情,瞻仰這些官員。進而從三個層面得出答案:1、(都江堰)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2、(修建維護者)修筑和維護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謂上善之人;3、(后人)我們要向前人學習,要做上善之人,要做上善之事。探究既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因此,無論是形成觀點見解還是運用知識分析,都要緊扣文本內容,理清寫了哪些人、事、景、物,進行合情合理地探究閱讀。

(四)多角度探究

探究文學作品的意蘊要透過具體的人物形象,將其虛化到所有人類的高度,挖掘作品人文、歷史、哲學的內涵。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通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價值、尊嚴、命運的追求、維護和關切,對優(yōu)秀精神文化現象的珍視,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探究時需要關照個體價值的實現,關照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考試說明》中要求學生能“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對作品表現的真與假、美與丑、善與惡的內涵作出評價”。探究作者的情感,首先要理清文章寫了哪些人物、事情、景色、物品,他們哪些體現了真善美,哪些屬于假丑惡,對于真善美的內容予以贊美、歌頌、崇敬、懷念,對于假丑惡的現象表達厭惡、憤慨、諷刺,對走向假丑惡的現象表達擔憂,對弱小者同情憐憫。如2010年《溜索》第14題“本文寫了馱隊飛渡峽谷的故事,請?zhí)骄科渲械纳羁桃馓N和作者的情感取向”。在領隊的帶領下,馱隊熟練地渡過峽谷,原本畏懼害怕的“我”和牛也度過了渡過了峽谷。從人與自然的關系的角度可以回答: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戰(zhàn),戰(zhàn)勝艱險。從人與人的關系考慮,可以分為兩類,一是領隊與馱隊成員之間的關系:體現了團結協(xié)作、相互信任、關心愛護的人際關系;另一個就是?!拔摇迸c領隊的關系:人會在艱苦磨練中成長。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可以寫表達對雄奇險峻崇高的贊美,對樂觀向上人生態(tài)度的贊美;張揚了原始、野性的陽剛之美;對平庸、畏難的厭棄。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