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古代文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角色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古代文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角色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古代文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角色研究

摘要:高職院校古代文學課程的發(fā)展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同時許多學校也在對古代文學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優(yōu)化進行探索,而古代文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扮演的角色也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現(xiàn)階段高職院校古代文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通過轉換教師扮演的角色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增強高職院校古代文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職院校古代文學課程課堂教學教師角色自媒體

在教育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教育的意義,思考到底什么樣的教育才能夠稱得上是葉圣陶先生口中的“教育”,怎樣的教育才算得上是符合高職院校學生的教育。在思考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真正符合高職院校學生的教育不是教會學生多少技能、多少本領,而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培養(yǎng)一批有素質、有能力、有文化的全能型人才。

一、高職院校古代文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文學是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程,它旨在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和運用古文知識的能力。同時它是一門跨時較長、學生學習難度較大的課程。尤其是文學基礎偏弱的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起來非常吃力。筆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深深感受到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困難和出現(xiàn)的問題。高職院校古代文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1.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導致其上課積極性和參與度不高

眾所周知,興趣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高職院校的學生之所以不能高效地學習古代文學課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學習的興趣薄弱,這樣就直接導致學生在上課的時候積極性和參與度不高,教師在臺上講課,臺下的學生干什么的都有,打游戲的、說悄悄話的、睡覺的等;在教師提出問題的時候,學生不會進行深入的思考;在教師布置作業(yè)任務的時候,許多學生草草了之,直接去網(wǎng)上搜索答案或是抄襲別的同學。造成以上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學生沒興趣去學,自然也就無法專注于這門學科。

2.學生的基礎能力較差,導致其在接受知識與理解知識上存在一定困難

高職院校古代文學課程不能高效開展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學生的基礎知識與基礎能力較差,對很多問題或是文學知識根本不知道或是不了解,這樣會導致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根本聽不懂老師在講什么。長此以往,會讓那些一開始即便是對文學課程感興趣的學生逐漸失去興趣,從而放棄對該課程的學習。例如教師在講文學人物關漢卿的時候,很多學生不了解他,不知道他生于哪個朝代等等;在講李清照的時候,學生會問李清照是男的還是女的。學生感覺陌生就會降低對所學知識的好感度,從而放棄學習。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學生的基礎較差,導致其在接受知識與理解知識上存在一定困難。

3.課堂文學氛圍不夠濃厚,無法營造充滿古風文學氣息的課堂

隨著科技的進步、經(jīng)濟的發(fā)展,網(wǎng)絡信息大爆炸,新一代的人們視野越來越開闊,開放自我,接受新的實物。在現(xiàn)代課堂上,充斥著各種網(wǎng)絡用語,這樣直白的時代氣息直接與古代含蓄的文學氣息相左,導致教師在上課的時候無法有效地設置情境,給予學生充滿古風文學氣息的課堂,無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入到課堂中,從而降低了古代文學這門課程的藝術氣息,從而無法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和運用古文知識的能力。

4.教師扮演角色單一,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使其更高效地學習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高職院校古代文學課程課堂教學中存在的最大局限就是教師扮演的角色比較單一,導致學生審美疲勞,降低了課程效率。在高職院校中,教師普遍扮演的角色就是課程知識的串講者,主要任務就是將知識“說”給學生,只是站在三尺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課,卻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這樣的教師角色沒有巨大的魅力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課程開展的有效性。

二、高職院校古代文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角色的研究

通過對高職院校古代文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的分析,筆者認為要提高課程的有效性、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和運用古文知識的能力,最主要的任務就是重新定位教師在課堂上扮演的角色。因為在新時代的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角色早已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師不再是給予學生知識的灑水車,學生也不再是吸收知識的海綿。因此通過研究和定位高職院校教師在古代文學課堂教學中的任務和扮演的角色,能夠在提升課程的有效性、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和運用古文知識的能力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筆者通過研究和調查實踐發(fā)現(xiàn),將教師的角色由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轉變成組織者、參與者、咨詢者以及評估者,能夠極大地發(fā)揮教師職業(yè)的優(yōu)勢,更加高效地開展古代文學的教育教學。

1.組織者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發(fā)揮組織者的角色,利用多媒體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文學教育類型,激發(fā)學生對古代文學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有效性。在信息時代,古代文學的教學媒體應是以文字教材為主課件、網(wǎng)絡等為輔助的多媒體結合。為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和對古代文學的形象性、直觀性的感悟,教師要在多媒體制作上多下工夫。制作課件時,文字設計、知識背景介紹、文學欣賞等,可以用不同的字體、圖片方面,藝術性地再現(xiàn)古典情境;聲音也要用富于形象性、感染性的語言,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圖文處理方面,采用“動”態(tài)的效果更佳。如講授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以用古典琵琶曲,再現(xiàn)“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音樂情境,給學生以直觀、形象的心理感觸。講李商隱的《無題詩》,欣賞結束時播放徐小鳳的《別亦難調》,會讓學生有意猶未盡之感。欣賞李清照的《一剪梅》詞,配以安雯主唱的《月滿西樓》,學生在惋惜詞人悲劇人生時,也會為詞中的含蓄深情揮灑同情的眼淚。教師作為組織者,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充分地利用自媒體時代的優(yōu)越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讓其在視覺聽覺上感受古代文學的魅力,在一次次的教學中拉近學生與古代文人墨客的距離,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古代文學課程課堂教學,使該課程不再是枯燥的、乏味的、冗長的,同時也讓這門課程更加有意義。

2.參與者

教師參與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在與學生建立起良好關系的同時,灌輸學生文學知識。教師將角色轉變?yōu)閰⑴c者的一個重大前提就是走下講臺,走進學生,圍繞學生展開教學,這樣的教學手段才是“接地氣”的,才是真正符合學生特點的。例如在講授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的時候,教師在講課之前先讓學生討論我國古代都有哪些人物代表著愛情的悲劇。學生聽到這個問題就展開了討論。有學生說賈寶玉和林黛玉就是典型的代表,也有學生說崔鶯鶯與張生也是悲劇,還有學生說杜十娘與李甲等。此時教師也應該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對學生的故事進行補充。教師的這一行為不僅提高了學生對課程的參與度,還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在討論之后,教師給學生講了本節(jié)課程《孔雀東南飛》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悲劇,學生能夠很快地投入到對課程的學習中。這樣教師就參與到了學生的討論之中,然后再以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順利地開展了教學,提高了學習的效率,是值得推廣的。

3.咨詢者

教師為了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與能力以及上課的教學效果,咨詢者的角色是必不可少的。咨詢者要咨詢的有兩個對象。首先是其他教師,通過向其他教師咨詢與學習,能夠有效地吸取教學經(jīng)驗,反思教學,增強自身的教學素質和能力。其次是咨詢學生,教師通過在課余時間了解學生,能夠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從而更好地分配教學資源,掌握教學節(jié)奏,讓古代文學能力素養(yǎng)較強的學生學好,讓基礎能力比較薄弱的學生也能有效地學習,不被落下,這樣的教學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幫助和促進所有學生共同進步。

4.評估者

教師也要以評估者的身份進行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符合本班級的文學評價機制,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從而讓學生的學習是有目標、有意義的,這樣不僅能夠促使學生產(chǎn)生競爭學習的動力,還能讓其明白自身的薄弱點與不足之處。評估者也要定期對自身的教學進行評價與反思,定期寫教學體會、反思日志等,通過分析成功之處與失敗之處來完善自己的教學技能,提高教學水平,從而提升高職院校古代文學課程教學的有效性。綜合以上對高職院校古代文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筆者認為,在新時代的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角色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通過轉變教師的角色,能夠在提升課程有效性、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和運用古文知識的能力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雖然這一過程并不容易,但筆者始終相信,經(jīng)過教育人員的不懈努力,能夠發(fā)揮教師的優(yōu)勢,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fā)展,這樣的教育教學才稱得上是值得贊賞和推廣的。

參考文獻:

[1]杜英光.高職院校古代文學課程課堂教學淺析田[J].內蒙古教育,2014(4)

[2]羅智.高職院校古代文學課程課堂教學應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5(7).

作者:楊城 單位: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