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母語思維對外國文學習得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從母語思維和文化背景這兩個角度來講,學習者在初涉外國文學時,一定會有一些困惑。以下就以一部外國小說《愛之歌》為例,分析學習者可能遇到的問題并作以解答,以此為廣大英語愛好者深化英語學習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稅壑琛肥前拇罄麃喼骷野⒘锌怂?#8226;米勒于2008年創(chuàng)作的一部愛情小說,書中主要講述一對跨國戀人(約翰和薩比亞)之間的婚姻故事。作家文風細膩,善于刻畫描寫人物豐富的內心活動,語言通俗易懂,非常適于學習。筆者通過自己仔細閱讀分析和對部分學生的采訪調查,發(fā)現(xiàn)了如下的問題:
一、對小說某些用詞與句法的困惑
學生學習英語多年,學到的大都是正規(guī)標準的英語,然而也不免過于死板。他們的作文常被老師判出很多語法錯誤,這在他們的概念里是“是與非”的問題。但是通過閱讀原著他們會發(fā)現(xiàn),里面有很多句子讀起來似乎不是那么符合我們的“標準”,尤其是一些時態(tài)問題。較真的學生一旦發(fā)現(xiàn)這些,就會影響他們對小說內容的把握與欣賞。每讀一個句子,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它的漢語意思,然后是結構和語法,而忽略了其作為整體要傳達給我們的信息。這樣的閱讀習慣會使得學生讀完之后腦子里僅存有一些支離破碎的片段,和一些他們認為的不同于語法書的“錯誤”表達,遠遠達不到欣賞的標準。究其根源,這是我們的母語思維和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在作祟,這對欣賞外國文學作品有一定的制約作用。
二、對小說背景的不理解
《愛之歌》的男女主人公生活在巴黎,其中男主人公約翰生于澳大利亞,旅途中由于坐錯車而偶然結識了薩比亞;女主人公薩比亞出生在突尼斯,為了陪伴姑姑而來到巴黎。這對戀人在巴黎結婚,此后很多年都沒有再回過家鄉(xiāng)。就是這樣的背景引起了大家的質疑。從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來看,家長對孩子的呵護無微不至,尤其是現(xiàn)在很多“90”后,更是家長操辦一切。他們無法理解,為什么約翰會獨自去國外旅行?薩比亞為什么從來不回家?她的父母就放心嗎?要知道,她初到巴黎時才是個十幾歲的孩子。有的學生說,這純粹是作家的編造。事實上,作家寫作時有時會編造,但都是以實際生活為基礎的,學生在此處的理解偏差源于母語文化背景。在西方國家,孩子們比較獨立,很小的時候就可能自己打工掙錢,18歲可能會脫離父母;另外,他們假期也會用自己掙來的錢去做世界各地旅行。這種在我們看起來不可思議的行為實際上在西方國家是非常常見的。孩子在國外結婚定居也會收到父母的祝福,而很少受到父母的百般阻撓。作家阿列克斯•米勒善于創(chuàng)作有關移民生活的作品,這部愛情小說也不例外。他自己在巴黎待過一段時間,所以他的小說并非毫無根據(jù)的編造。要消除這樣的誤解,學生就應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積極地去了解目標語的文化背景。
三、對夫妻間稱呼的不理解
小說里有一段說,約翰因為妻子薩比亞沒有叫他“親愛的”“甜心”,而是堅持直呼其名而非常生氣,學生對此也表示不理解。以小說內容來看,作家筆下的男主人公是一個溫柔寬厚、善解人意的大好人,怎么會為此區(qū)區(qū)小事而糾結?這是不是作家的一個敗筆?事實上,這也是受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中國人比較謙虛含蓄,不善于赤裸裸地表達情感,像“我愛你”之類的話語不是輕易每天都能說出口,夫妻之間也經常直呼其名。然而西方文化比較開放,夫妻之間,包括老年夫妻之間,都會頻繁地出現(xiàn)擁抱和“Iloveyou.”。在他們看來,這是愛的表達方式,沒什么可隱藏和不好意思的,彼此的稱呼也多為“sweetie”“honey”“dear”之類,即使是心情不好的時候也不改變。女主人公薩比亞平時都稱呼約翰為“親愛的“”甜心”,所以當她突然堅持直呼約翰名字之后,約翰便覺得別扭,不對勁,當然會非常生氣。他的此種反應非但不是作家的敗筆,反而更好地體現(xiàn)了他對妻子深深的愛。由此看來,目標語言文化與社會習慣在二語習得過程中是相當重要的。
四、對生活方式的不理解
在小說中,作家用了一些章節(jié),穿插了自己女兒的愛情和生活。女兒年近四十,仍然沒有結婚,和父親生活在一起。父親雖然有時候也會提及此事,但終究不像中國父母那樣日日操心。后來,女兒結識了一個搞藝術的男人并帶回家中居住,這個男人穿戴怪異,舉止隨意,在作家回家第一次見到他時,他正戴個帽子歪躺在沙發(fā)上,兩腳伸到茶幾上看球賽,看到女朋友的父親回家甚至都沒有起身。開始讀到這里時,學生們以為作者是故意塑造這樣一個玩世不恭的形象,是在丑化他。雖然不太喜歡這個男人,為了女兒,他還是同意了他倆的事。這里也讓學生覺得有些牽強。哪有這樣的父母?作家怎能容忍這樣一個人做他女兒終生依靠的對象?在我們的概念里,這樣的人無疑不符合標準,然而西方文化比較崇尚的就是個性和自由。他們喜歡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不會按照別人或公認的標準去約束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而且他們也足夠自信,傾向于認為自己很好,喜歡夸耀和被夸。也許在那個為我們所不齒的人看來,他很酷,生活得很瀟灑,而女朋友也沒有感到有什么不妥。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作家才最終決定不干涉女兒的私事,她喜歡就好。這樣一個人居然能被人接受,難道我們能說,認同他的都和他一樣不好嗎?他們的認同是基于他們的文化背景,從西方的文化背景來判斷,他似乎也沒有什么出格的地方,只是可能不如別人那么溫文爾雅、具有紳士風度而已。但這是他的個性,或許作家女兒欣賞的就是他的個性。
五、對結局的不認同
貫穿小說中后部的一個主線是,女主人公想方設法地完成自己的一個心愿———生個孩子。不知什么原因,她一直沒能如愿以償,這早已給他們的婚姻埋下了禍根。為此,她整天郁郁寡歡,帶著丈夫去做各種檢查,敏感異常。他們看似平淡幸福的婚姻早已演變?yōu)楸瘎。瑑H靠丈夫的寬容大度來維持。作家塑造的就是這樣一個形象,從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來講,薩比亞具有超強的“本我”意識,為了一己的快樂不顧一切;而丈夫約翰具有大公無私的“超我”意識,他往往犧牲自己來成全保護別人,這樣的精神讓人感動。然而在小說的結尾,當薩比亞為了生孩子兩次勾引布魯諾并最終懷了他的孩子之后,約翰的反應出人意料。這對男人來說是奇恥大辱,從我們中國文化傳統(tǒng)來看,是無論如何無法讓人接受的。所以讀到這里的時候,學生們都以為薩比亞最終一定是懷了孩子但是約翰和她離婚了,她后悔不已,終于明白了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然而在作家筆下,當薩比亞告訴約翰這一切的時候,約翰只是暫時無法接受,不敢相信。但他并沒有打罵妻子,相反還擁抱她安慰她。最后他帶著妻兒回到澳大利亞,若無其事地生活。學生們紛紛表示沒有料想到這個結局,而且也覺得作家把約翰“神化”得有些過分,不切實際。這里引起困惑的根源是中外文學作品的一個不同。我們的很多作品結局或尊重事實,或是大團圓,一般一點的作品往往都能猜到結局。而外國的文學作品不太拘于一格,結局往往出人意料。我們大可不必對此耿耿于懷,要坦然接受,并想想作者想借助這樣的結局傳達給我們什么樣的信息。
總而言之,從學生們對《愛之歌》這部小說的欣賞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便可看出母語思維和文化背景在二語習得后期所產生的制約作用。要想完完全全地去欣賞經典外國著作的動人之處,就應盡量回避母語思維,多了解目標語言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習俗。(本文作者:吳婷、邱春光、邵海燕 單位:承德醫(yī)學院、承德護理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