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理發(fā)師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法學教育;案例教學法;司法考試
作者簡介:高泉(1971-),男,河南南陽人,北京物資學院勞動科學與法律學院,副教授。(北京?101149)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22-0092-02
隨著司法考試制度自身的不斷改革與完善,必將對法學教育的觀念、模式、教學方法、課程設計等方面產生日益重要的引導、促進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傳統(tǒng)的法學案例教學法在具體實施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已經不能適應國家司法考試的需要,也不能適應創(chuàng)新法學人才培養(yǎng)模式,造就高素質法律人才的需要,因此必須加以改革。
一、司法考試與案例教學法
關于司法考試與法學教育的關系一直見仁見智,眾說紛紜。有學者認為,法學教育應當向司法考試輸送合格的考生,甚至建議將學生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比例作為衡量法律院系教育水平的指標之一。但也有學者對司法考試可能對法學教育產生的消極影響表示了強烈的擔心,認為弄不好法學教育會圍著司法考試的指揮棒轉,蛻變成另一種應試教育。[1]筆者認為:法學教育在司法考試面前應當保持其獨立性,同時法學教學應當改進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適應司法考試要求。司法考試制度的發(fā)展和完善,也必將促進和引導法學教育的良性發(fā)展,推動法學教育的改革。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的良性互動關系在推動法學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就體現(xiàn)在案例教學上。
在英美法系國家,法學教育中的判例教學法于19世紀由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蘭德爾教授創(chuàng)建并被全面引入該學院的法律課程。[2]在以判例法為主要法律淵源的英美法系國家,判例教學法毫無阻礙地確立了其在法學教育中的主導地位。但我國作為一個成文法國家,直接將判例教學法移入我國的法學教育體系也是不現(xiàn)實的,因為,“中國目前只有案例而無判例,也不必要在審判活動中采取遵循先例的原則。從今后的發(fā)展來看,中國也不可能建立起類似英美法國家的判例法制度”。[3]基于這種情況,我國法學教育工作者逐漸發(fā)展出一種有別于英美法系判例教學法和大陸法系傳統(tǒng)講授教學法的法學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4]案例教學法是指在法學教育過程中,采用對典型案例的解剖分析、案例專題討論、現(xiàn)場案例教學等多種方式,并組織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究討論,引導學生在實際案例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法律原理、原則的一種教學方法。
從司法考試的考試科目、形式要求分析來看,其考試內容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大案例”、“小案例”所占比重很大,考查的重點在于考生能否正確運用法學理論和法律規(guī)范處理實際問題。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模式與司法考試的客觀差距,決定了有必要對法學教學方法進行調整與改革,而案例教學法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討論、思考,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與司法考試的要求相吻合,可以促進法學教學與司法考試的良性互動。
二、法學案例教學法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法學案例教學法在適應司法考試、培養(yǎng)高素質法律人才方面確實有獨到之處,但傳統(tǒng)的案例教學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需要解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觀念和認識方面的問題
案例教學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觀念與認識上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將案例教學法混同英美法系國家的判例教學法,低估乃至否定講授式教學法的作用。案例教學法與判例教學法雖然名稱相近,但性質不同。首先,判例教學法是在課堂大量分析先前判例,主要用來歸納判例所創(chuàng)設的法律規(guī)則。而案例教學法一方面用來解釋成文法,另一方面發(fā)掘成文法中有待改進之處,推動成文法的發(fā)展和完善。其次,在英美法系國家,法律的重要淵源就是法院的判例。因此,在英美法系國家不研讀判例則無法了解其法律的精髓。但我國作為一個成文法國家,案例教學法必須與講授教學法相結合才能完成法律教育任務。否則,雖然學生有了更多的提高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訓練,但他們對整個法律體系的了解就難免支離破碎了,也不能滿足司法考試的需要。而且我國高校的本科學生基本上是從高中基礎教育直接進入高等院校接受法學教育,尚未形成案例教學法所要求的法律思維,所以在比較系統(tǒng)地掌握理論知識之前,根本達不到案例教學法所期望的目的。[5]
2.案例選擇方面的問題
案例選擇上首先一個問題就是課堂上運用多少案例的問題。有人認為既然案例教學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那就應該多用案例,而且越多越好。而實際上簡單的堆砌案件容易把案例教學變成“故事會”,甚至有的教師在課堂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很熱衷介紹 “新奇”案例,將案例教學變成了“獵奇會”,這和案例教學法的目的相去甚遠。其次,在教學案例的組織與選擇上,案例教學法所采用的案例真實性、典型性、新穎性不足。目前,實施案例教學法的素材主要依靠各學科教師自行準備,案例來源隨意性較強,在浩如煙海的案例中,并非每個案例都適合于教學使用,案例選擇如果真實性、典型性、和新穎性不足,與課程內容結合不緊密,也不能達到案例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經濟法基礎教學;運用
經濟法基礎教學這門課程有著極強的理論性和專業(yè)性,枯燥的理論概念知識很容易讓學生學習處于被動狀態(tài),學生因為乏味、單調的學習產生厭學心理。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積極性,在經濟法基礎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改變傳統(tǒng)單向灌輸式教學,實現(xiàn)老師和學生教學中的雙向探討,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實際案例的學習中,將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應用相結合,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經濟法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
經濟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我們主要從兩個方面介紹:一方面,教師教學只是停留在對經濟法律知識的簡單介紹上,并不能對立法知識和原則作出深度闡釋,以至于不能引導和幫助學生真正理解法律的內涵,不利于提高學生運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學生多為了應付考試而死記硬背,往往對理論的表達內容并不理解,一旦遇到問題對法律規(guī)定只能生搬硬套,不能根據(jù)經濟糾紛的實際情況靈活采取符合市場經濟條件的經濟法律。另一方面,在教學中偏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忽略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經濟法基礎教學,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中多運用“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注重向學生傳授系統(tǒng)性、邏輯緊密的理論知識,忽略對學生內在智力的開發(fā),對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思維也不重視,學生學習法律條文只能依靠死記硬背,思考和解決經濟法律問題的能力薄弱。
二、案例教學法在經濟法基礎教學中的意義
(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經濟法基礎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為讓學生熟練掌握相關法律知識,需要對實際法律案例進行詳細分析。學生通過深入了解這些案例,從多個角度思考案例中的問題。案例教學法在經濟法基礎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案例教學法屬于一個開放性的教學方法,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討論、發(fā)表意見的平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提出新的觀點和意見,對課本知識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滿足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運用法律條文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
在探索和研究案例教學過程中,分析和解決案例問題需要學生自己不斷搜集信息,通過交流、討論來完成。在特殊的教學活動情境氛圍中,學生還要能夠獨立決策,運用所學經濟法律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案例教學中采用的案例往往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實案例,或者是對真實案例的虛構和改造,學生在分析、探討、辯論的過程中,提高自身實踐能力。學生為了能夠獨立解決實際案例問題,全面提升自我的能力,會激發(fā)自身學習的主動性,自覺積極的學習經濟法律知識。
(三)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溝通交流能力
案例教學的應用,為了完成對案例的分析,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和交流。案例教學方法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因為其屬于一個溝通、合作、交流的過程,需要學生共同合作完成對案例的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互相聽取意見,也組織語言進行交流。由此,在這個過程中,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同學之間彼此尊重和信任,實現(xiàn)良好的溝通交流與合作。
(四)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經濟法基礎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主要采用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中的經濟糾紛案例,或者是一些當前經濟領域的熱點問題,讓學生參與討論案例,闡述自己的觀點。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將枯燥單調的理論講授變得生動有趣,而且案例教學法具有啟發(fā)的作用,能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抽象的理論知識。在案例教學討論過程中,需要引用經濟法律法規(guī)知識,這就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積極主動性。
三、案例教學法在經濟法基礎教學中的運用
(一)案例選擇
在經濟法基礎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核心就是案例的選擇,案例最終為教學內容服務,一定要選擇具有典型性、相關性、針對性、真實性的案例,讓學生運用所學或者即將學到的經濟理論知識對案例進行分析,以達到學習和鞏固經濟法理論知識的目標。
(二)對案例討論過程的控制與調整
在案例教學中,師生地位平等,教師基于案例情況闡明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對此自由發(fā)表意見和觀點,并拿出充分的理由和論據(jù)來表述自己的觀點,讓大家對問題有一個清晰、深刻的認知,也加強對經濟法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理解。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各類信息都是雙向互動的,往往年輕教師缺少實踐經驗,由此可借助案例教學彌補這一不足,由教師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討論交流,再由老師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總結和點評,分析學生的討論思路,指出學生分析理論問題的不足,同時講解教學內容,突出案例教學的重點,明確教學目標。
(三)注重與基礎理論知識講解相結合
經濟法基礎教學中,案例教學的應用并不是拋棄理論講解,如若在教學中只重視案例分析,忽略對理論知識的講解,那么,學生可能理解案例的內容,但卻無法準確找到分析案例的切入點,甚至不能使用經濟法專業(yè)術語表述自己對案例的理解。此外,在案例教學中要特別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技巧,學生只有掌握法律思維,才能夠對案例做出科學準確的推理。
(四)運用信息網(wǎng)絡平臺健全完善案例庫
利用網(wǎng)絡在線平臺開展案例教學。首先,全校師生參與到案件搜集中,將案例素材上傳到素材庫,再由其他老師通過評分的形式進行二次改造;其次,選擇與經濟法基礎教學知識點相關的案例進行改編,將文字教學案例改編成300-800 字,課堂導入部分應用的視頻素材剪輯到3-5 分鐘,視頻案例則需控制在15-30 分鐘,留給學生充足的討論時間;最后,素材庫健全完善后交由專門的老師負責管理,并將經典案例與經濟法基礎知識相結合,與各個知識點構建索引關系,利于后期的二次改編和利用。
四、結論
綜上所述,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啟發(fā)式的教學方式,在經濟法基礎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引導學生理解抽象的理論概念,培養(yǎng)運用法律法規(guī)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首先分析當前經濟法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其次分析案例教學法在經濟法基礎教學中的意義,最后從實際教學出發(fā)介紹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提高經濟法基礎教學質量,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和發(fā)展培養(yǎng)高水平應用型的法律人才。
參考文獻
[1 ]戚海成.案例教學法在“經濟法基礎”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市場,2018 (005 ):256 ,271 .
[2 ]龍雯.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好家長,2017 (042 ):86-86 .
[3 ]宋立娟,王金蘭,張曉冬.案例教學法在高職經濟法教學中的應用[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9 ,018 (006 ):179-180 .
[4 ]陳穎.淺析案例教學法在中職《經濟法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8 (06 ):253-254 .
[5 ]王克文.案例教學法在中職經濟法基礎知識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納稅,2018 (04 ):247 .
眾所周知,倒敘是語文中的修辭手法,倒敘并不是把整個事件都倒過來敘述,倒敘特點是根據(jù)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邊,然后再從事件的開頭按事情原來的發(fā)展順序進行敘述的方法。采用倒敘的方法,能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產生懸念,更能引人入勝,同時也可以避免敘述的平板和結構的單調。在教學中應用倒敘能打開學生的深層記憶,讓學生把知識記牢固。對于應用型課程來說就是符合“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識規(guī)律?;趩栴}解決來建構知識,通過問題解決來學習是建構主義者提出的許多教學改革設想當中被廣泛采用的基本思路。
二、“倒敘案例式”教學法在教學改革中如何實施
傳統(tǒng)類課程一般從教授理論內容出發(fā)而引出實例,對于理論內容以案例支持,屬于傳統(tǒng)的由“理論—實踐”的教學過程,但是設計類課程中大多數(shù)理論知識并不像理工文史專業(yè)那樣內容復雜,設計類專業(yè)課程通過實踐總結出的內容占多數(shù)。因此,對設計類課程實行課堂教學改革,應在教學中嘗試“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課堂授課模式?!暗箶咐健苯虒W法打破傳統(tǒng)先講述理論知識的授課方式,以倒敘的案例出現(xiàn)在課堂上。這種課堂教學改革思路基本如下:1.教師展示優(yōu)秀的設計案例(實踐感知)。2.師生共同提出完成該作品設計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問題、有的放矢)。3.講解、提煉、歸納設計作品所需要的基本理論(理性認知)。4.根據(jù)章節(jié)設計相應作業(yè),啟發(fā)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完成設計(理論聯(lián)系實際,啟發(fā)學生對抽象知識的掌握)。5.總結通過案例使學生自主理解的理論知識(學生已經具備相當?shù)睦碚撝R和基本的實踐能力,使理性知識在指導實踐的過程中得到發(fā)展)。6.教師針對學生實踐當中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和疑惑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講解(再認知)。7.學生再實踐(鞏固認識)。以《3dsMax》課程為例,下表是3dsMax的授課安排。可以看出3dsMax是一門很典型的應用型課程,講授課時與實訓課時基本相同,目的就是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練習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從而掌握技能,怎樣運用“倒敘案例式”教學法是成功教學的關鍵。我認為,應該把每個章節(jié)的知識點設計成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經典案例,在授課前展現(xiàn)給學生看,告訴學生要想完成這樣的案例需要學習哪些知識點,再開始講授相對應的知識,學生就會帶著問題去學習,印象會很深刻,緊接著的實訓課時就讓學生親自操作,遇到問題時教師及時幫助解決,以學生為主體主動學習、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各章節(jié)知識點都學會后,教師再引入一個綜合案例,鞏固所學知識,掌握系統(tǒng)流程,最終可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倒敘案例式”教學法給我們的啟示
關鍵詞:案例式 教學方法
任職教育學生培訓時間短、崗位針對性強等特點,要求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案例式教學法不失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它將理論知識、經驗做法、能力素質培養(yǎng)等高度濃縮很短的教學時間內完成,實現(xiàn)理論聯(lián)系實際,達到啟發(fā)式教學和教學相長的目的。
一、案例式教學法的優(yōu)點
一是形式靈活多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案例式教學法在具體實施中,可以有多種形式,既可以進行典型示范引導,又可以進行逼真模擬訓練;既可以進行個人練習,又可以開展小組討論。老師可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特別是在新知識的講授時,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免不了老師按部就班講解,顯得枯燥無味,加之教學時間短,學生可能聽得云山霧罩。若進行精選案例,先把設問拋給學生,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然后再組織多種形式研討,當學生欲知其理時,老師再把個中知識傳授給學生,頓時可起到豁然開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教學生動形象,有利于學生深化理論學習。案例式教學法是一種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方法,在具體實施中,往往是從具體上升到抽象,即通過對具體案例的分析研究來探尋帶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內在規(guī)律,從中導出一般的原理、理論。因其生動形象,所以容易理解記憶,有助于理論學習的進一步深化。理論知識的學習往往看不見、摸不著,需花費很大時間和精力去理解、消化和吸收,案例式教學可使深奧的理論,蘊涵于精選案例之中,對理論的闡述更加形象直觀,印象深刻,短時間內易于掌握。
三是過程交互性強,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案例式教學法是以“行為導向”這樣一種現(xiàn)代教學理論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它強調在教學中應將教與學的過程視為一種社會的交往情境。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師生能夠相互交流,并且在此情境中學生能夠通過反復的練習,形成一定的學習能力、任職能力。因此,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真正被擺到“學習主體”的位置上,他們不會被要求強記內容,但必須開動腦筋,苦苦思考。如此反復訓練,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必然有所提高。
四是教學評價科學民主,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形成。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對教學過程統(tǒng)得過死,老師成了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宰,教材、參考書及標準答案成了學術權威。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幾乎不敢也沒有信心和意識對老師的講解和教材中的問題提出質疑,就更談不上什么創(chuàng)新了。而案例式教學法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自由探索、大膽質疑,及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案例式教學法中對問題的分析、解決往往不設標準答案,只要學生分析得有道理,即使與原方案相違背,也應該予以肯定。案例式教學法是一種科學、民主的教學方法,能真正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
二、案例式教學法的實施步驟
一是精選案例。精選案例是開展好案例式教學的基礎工作,采用案例式教學法的宗旨是為了能使學生有一個體驗案例的過程,所選用的案例不同于其它教學法所需要的例證。案例是教學的主線,要貫穿一堂課的始終,能起到組織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作用,如導入、講解、討論、對話、總結等具體教學過程都以案例為基礎而展開,它是學生獲得認知的載體,它要涵蓋一堂課學習的重要知識點,精選的案例要有事物發(fā)展的過程描述,它甚至需要有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二是體驗案例。案例可以由學生陳述、也可由老師講述,但我們更提倡通過多媒體手段、學生的模擬表演等方式來呈現(xiàn)。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有一個體驗的過程。如果有的案例用多媒體或學生的表演來呈現(xiàn)比較困難,而只能用陳述的手段,此時老師又必須對如何講述案例要有精心的設計,要注意語言的表達藝術以及采用適當?shù)闹w語言,使案例能吸引人,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是討論案例。體驗案例只是課堂教學的第一階段,只有通過討論才能交換各自的體驗,對具體的案例進行思考,互相交流不同的觀點,這個階段是案例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通過討論可以基本解決以下幾個問題:案例講了一件什么樣的事情,案例中包含著什么觀點,結合案例提出值得深思的問題。這幾個問題老師可以通過板書展現(xiàn),這是組織有針對性討論的需要。
四是點評案例。學生陳述討論結果,提出有疑難問題,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問題的難易程度,采用不同的策略進行點評,如學生自由發(fā)言點評、老師抽查學生進行點評、老師自行點評等。點評階段是案例教學的最后階段,往往也是一堂課的。在這個階段老師必須通過學生的發(fā)言了解討論的效果;必須要求學生將案例與理論結合起來,歸納出具有一般性特征的觀點;必須解決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把一般的觀點進一步深化、拓展,并舉例進一步檢查學生是否吃透案例所涉及知識點,是否能應用這些知識點解決實際問題。
三、應用案例式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案例式教學法注重學生對問題的探索、歸納、推理,注重提高學生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傳統(tǒng)教學方法更能順應任職教育需求,應用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教學中應循序漸進。案例式教學法成功的要素之一是學生良好的專業(yè)素質,而并不是所有的學生均具有開展案例教學的基礎知識,需要老師注重教學的循序漸進。在初始階段根據(jù)教學內容適當?shù)睾蛯W生一起分析案例并啟發(fā)他們學會如何分析問題,經過反復訓練,待學生的能力逐步提高后,老師便可慢慢放手。切不可因為對學生的能力缺乏信心,而將案例教學停留在老師自己進行案例分析的層面上。如此,則違背了案例式教學法的真正內涵,和傳統(tǒng)灌輸式教育沒有多大區(qū)別。
二是教學形式應靈活多樣。案例式教學法有多種教學方式可供選擇,具體采用哪種形式,一定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學習任務的不同來確定,切不可自始至終采用單一形式,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三是應遵循啟發(fā)引導的原則。在采用案例式教學法時,一定要讓學生先提出自己的或小組的見解,學會獨立地分析、解決問題,老師的主要責任僅在于啟發(fā)和引導。學生見解不一時,可引導其展開辯論,逐步統(tǒng)一認識,切忌教者處處包辦代替,從而違背案例教學的指導思想,妨礙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學地應用案例式教學法,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利于教學效果和學生素質的提高。但案例式教學法只是現(xiàn)代教學方法中的一種,要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法,并不是簡單地以一種教法替代另一種教法,而應是多種教法的綜合運用,根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的不同而有所側重,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藥事管理學;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Case-BasedTeaching,CBT)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由美國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研究生院所倡導,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方法[1]。實質上就是在教師的引導與組織下,根據(jù)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選擇適宜的案例,引導學生對案例所明示和隱含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自主思考、主動探索,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CBT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理論緊密聯(lián)系實踐,有利于“學以致用”,提高學生應用專業(y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藥事管理學是應用社會學、管理學、法學、經濟學與行為科學等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研究“藥事”的管理活動及其規(guī)律的學科體系,涉及藥品的研發(fā)、生產、流通、經營和使用等環(huán)節(jié)的管理和法律法規(guī)的應用學科,具有社會科學的性質[3]。它是藥學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程,也是我國執(zhí)業(yè)藥師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但是,藥事管理學涵蓋內容廣泛,枯燥乏味,法律條規(guī)繁多,專業(yè)術語比較抽象。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采用“灌輸式”,課上教師照本宣科,課后學生死記硬背,應付考試。因此,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課堂教學沉悶,理論與實踐脫離,教學效果較差。為提高教學質量,推進素質教育,我們在近幾年的藥事管理學教學過程中,改革教學模式,嘗試運用案例教學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實施原則
根據(jù)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安排,選擇性的使用案例教學法。以案例作為主線展開教學;以案例的分析和討論進程來控制教學速度;從而引出教學內容,實現(xiàn)教學目標。
2實施的一般程序
案例教學法的一般程序是:老師收集和加工案例,指導學生初步分析案例;然后學生對案例進行討論;最后在老師的引導下,全面分析案例,得出結論并總結。在這一系列程序中,指導學生分析案例、提煉評價學生觀點、老師總結3個環(huán)節(jié)尤其重要,與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效果息息相關。
3具體案例
A制藥廠是經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建立的一家民營藥廠,主要生產阿司匹林片。為節(jié)約生產成本,經與B化工廠協(xié)商,由B化工廠利用其現(xiàn)有的水楊酸等化工原料,生產乙酰水楊酸作為其阿司匹林片的原料。但B化工廠并未獲得有關部門審查批準可以生產藥品原料。案發(fā)之日,B化工廠已向A藥廠供應乙酰水楊酸5噸,獲利3萬元;A藥廠利用該批原料生產出阿司匹林片若干批,價值6.5萬元,尚未售出。
4實施方法
課前老師將案例資料提供給學生,同時針對案例給出一些問題,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圍繞案例查閱相關的資料,思考和分析問題。共有3個思考題,(1)本案中違法主體有哪些?其主要違法行為是什么?(2)依據(jù)我國《藥品管理法》及相關法律,主體應受到哪些法律制裁?(3)分別由什么部門制裁?課堂教學中,在老師的引導下,以小組討論發(fā)言的形式貫穿于課堂教學。對于第一個思考題,學生們都能正確地指出違法主體是A制藥廠和B化工廠,A制藥廠主要違法行為是購進的原料藥無藥品批準文號,在這個案例中有清楚明確地描述。但是對于B化工廠的違法行為,許多學生判斷不清,在案例中是描述“B化工廠并未獲得有關部門審查批準可以生產藥品原料”,實質上就是屬于無證生產藥品原料。當明確了違法主體和行為,就要考慮法律制裁。A藥廠的違法行為定性為按生產假藥論處。因此引入假藥的定義和相關知識?!端幤饭芾矸ā芬?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藥品,按假藥論處:(1)國務院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規(guī)定禁止使用的;(2)依照《藥品管理法》必須批準但未經批準生產、進口,或者依照《藥品管理法》必須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的;(3)變質的;(4)被污染的;(5)使用依照《藥品管理法》必須取得批準文號而未取得批準文號的原料藥生產的;(6)所標明的適應證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guī)定范圍的[3]。因此,根據(jù)上述第5條規(guī)定,A藥廠按生產假藥論處。對于A藥廠和B化工廠的法律制裁,學生們能考慮到沒收所有藥品及違法所得,以及罰款。但是A藥廠的藥品生產許可證必須被吊銷,A藥廠和B化工廠都必須停產、停業(yè)進行整頓,這兩點學生們考慮欠周全。最后,老師給予點評和總結。同學們能通過此案例,既掌握假藥的定義和違法行為的法律制裁,又加深理解。
5效果評價
在2009級、2010級、2011級藥學及臨床藥學專業(yè)本科藥事管理學教學中開展案例教學。通過學生座談會、教師座談會及聽課反饋,案例教學法的實施均獲得較好地效果。案例教學法注重學生智力開發(fā)與能力培養(yǎng),搭建理論和實踐溝通的橋梁,增加了課堂教學的真實性、實用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性,提高了教學效果。
6小結
案例教學法在藥事管理學教學中行之有效。案例的搜集和整理是關鍵,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案例庫[4]。教師平時注重收集典型、有代表性、知識面緊扣教學大綱,難易適度的案例,然后進行加工制作[5]。另外,老師要不斷加強業(yè)務水平和專業(yè)修養(yǎng),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以促進案例教學的有效進行。
作者:李瑾 楊宜華 姜力群 單位:徐州醫(yī)學院藥學院
參考文獻:
[1]周川.簡明高等教育學[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06:155-156.
[2]柴云,李曉蘭,姚為付.基于創(chuàng)新素質培養(yǎng)的案例教學研究[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yī)學教育版),2006,8(2):169-170.
[3]楊世民.藥事管理學[M].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104-105.
關鍵詞 角色扮演法 案例教學 法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案例教學是課堂教學中的一道獨特風景,通過運用案例,教師可以更深入地闡發(fā)理論、描述原理、解釋現(xiàn)象,促進學生主動思考,激發(fā)學生問題意識,實現(xiàn)由淺入深、由表及里、不斷深入的教學效果。因此,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法。
雖然案例教學在當下課堂教學中已經得到普遍運用,但是案例教學法的手段與方式卻經常表現(xiàn)出參差不齊、魚龍混雜的局面,其案例教學的效果更是因人而異、良莠參半。原因在于,一些教師認為,只要涉及案例、運用案例就是對案例教學法的最好詮釋。因此,在選擇案例、呈現(xiàn)案例、解釋案例、歸納案例的各個方面,都缺乏足夠的關注與深刻的解剖。案例教學法常常被以一種相對膚淺的手段與形式呈現(xiàn),使得學生經常感受到案例教學的“金玉其外”,也時常無奈于案例教學的“敗絮其中”。這就意味著,如果不能準確把握案例教學的精髓與方法,那么所謂的創(chuàng)新手段也不過是一種夸夸其談、敷衍了事的形式而已。如果不能對案例教學法的諸多核心要素與環(huán)節(jié)加以妥善運用,那么這種方法將名存實亡。因此,為了更好地詮釋案例教學法,我們必須著重突出其中的本質因素,并將它發(fā)展到可以熟練運用、清晰把握的層面上。
案例教學中最佳的方法是角色扮演法,即通過角色獲得對案件的深度認知?!敖巧币辉~有各種各樣的定義。有的認為,角色指社會結構中為它規(guī)定的規(guī)范形式;①有的認為,角色是指“與人的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權利、義務和行為模式”;②也有的認為,“角色是對在一個群體內和社會中具有特定身份的人所期待的行為”;③還有人認為,“某一角色,即是與某一特殊位置有關聯(lián)的行為模式”。④長期以來,角色概念在社會人文科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美國社會學家米德(G﹒H﹒Mead)和美國人類學家林頓(R﹒Linton)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了這個概念,形成了現(xiàn)代角色理論。其后,美國社會學家戈夫曼(E﹒Goffman)發(fā)展了角色理論,形成了聞名遐邇的日常生活的符號互動論。
角色理論強調在特定情境中人的行動邏輯,這一方法可以運用在社會科學的各個方面,用以分析人的動機、策略、行動、思考軌跡和現(xiàn)實效果。而在法學教育中,了解并掌握處于糾紛及其解決中的個體的行動邏輯是尤為重要的,它可以幫助我們分析法律原則與規(guī)則、理解現(xiàn)實社會的樣貌。在傳統(tǒng)意義上,實現(xiàn)這一方式的主要手段是案例教學,即運用案例解釋法律規(guī)則,但這一方法卻并沒有充分運用角色理論的現(xiàn)有成果,也未能將角色扮演法充分注入其中,不得不說是一件憾事。為此,本文力圖運用角色理論的成熟成果,充分闡釋案例教學中如何運用角色扮演法以達到良好教學互動的過程,以期拓展法學課堂教學的思路,豐富課堂教學方式。
在案例教學中,教師必須在規(guī)定的情境中融入對案件的準確分析,建立起生動、鮮活的案件語境,描述清楚案件中各個人物與故事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交代多種人際關系、權利義務、社會環(huán)境與現(xiàn)實狀況等一系列內容,這些都需要教師以融入其中的角色扮演法來完成。如何能夠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案例中多種人物之間的內在沖突以彰顯法律矛盾,是關系到是否能夠恰當運用案例、案例是否實現(xiàn)知識增長的成敗所在。
首先,角色扮演法依賴情境?!扒榫场敝赋尸F(xiàn)案件的各種環(huán)境因素。如果想要讓學生達到對案例的深入洞察,對情境的形象性營造就顯得極為重要。任何一個案件都是在特定的社會情境中演化的。去除社會的大背景、案件與其他社會因素的勾連,單純強調案件的某種職業(yè)特點,并不利于學生準確把握“現(xiàn)實中的知識”,也不利于學生吸收實踐經驗。因此,角色扮演法的第一步就是要營造特定情境下的案件的真實感與現(xiàn)實性。
情境營造有多種手段,其主要方式是描繪案件發(fā)展的歷史過程,展現(xiàn)從偶然因素經事態(tài)變化、人際互動、情景遷移而形成的一條必然發(fā)展路徑。在這其中,自然與人文因素都應植入其中,理論與現(xiàn)實的平衡考量也不應排除在外。因此,它是一個集合了對世俗社會全面描述與呈現(xiàn)的動態(tài)過程。情境的營造可以采用互動的形式,即一問一答,可以通過對學生疑惑之處的解答,以摸清學生的思考路徑,排除思考路徑中的種種障礙,引領學生自主地進入情境之中,也可以通過完整的話語描述、案例故事的全景呈現(xiàn)與充分敘事,以氣勢恢宏的宏大篇章書寫一系列記憶深刻的故事畫面。無論采用怎么樣的形式,情境營造對教師的言語表達力與形象塑造力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它也預示著師生教學互動的開始。
角色扮演法的第二步是角色進入。任何一個案例都有不同的角色定位與人物關系,比如法律案件包括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證人、鑒定人員、法官、檢察官、律師等各類人物。一個案例就是一個小社會,人物之間的交往直接決定著案件發(fā)展的走勢。不同的角色有著不同的思考軌跡與利益需要,代表著不同方向的社會現(xiàn)實。處于現(xiàn)實社會中的學生也必須全面接受角色的種種優(yōu)勢與劣勢、欣喜與痛苦。因此,角色扮演法的第二環(huán)節(jié)就是由教師在課堂上對諸多角色予以分配,讓不同的學生扮演不同的身份,讓學生進入該角色中的現(xiàn)實考量之中,身臨其境地體會角色的苦與樂,將自我融化在案例的真實情境,并不斷尋找實現(xiàn)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路徑。角色進入實際上是用一種戲劇手段來實現(xiàn)學生與案例中人物的對話,以舞臺扮演的方式獲得某種虛擬的真實感,營造對不同于學生本人思維的現(xiàn)實處理方式的感覺。
角色扮演法的第三步是角色發(fā)揮。傳統(tǒng)的案例教學的最大問題在于,教師往往直奔主題地要求學生馬上對角色作出反應,即要求在案例中直接沿襲人物的行動軌跡去思考,這種方法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強加給了學生某些不自然的因素與過于主觀的意見,不利于學生吸收消化案例。其實,對案例的深度把握需要一個摸索的過程,學生初次扮演與己迥異的角色并不能快速地融入其中,需要一個消化與發(fā)揮的過程。教師應當在學生剛剛扮演角色之時,暫時地脫離對案件的要求,讓學生在案例之外、社會之中自我的尋找所扮演人物的行動軌跡。比如,讓學生扮演被害人時,可以不必過于強調案件中的受害情節(jié),而是強調案件之外的被害人的生活狀況、工作能力等因素,體會在何種程度下被害人的身心痛苦將會最大化和最小化,確立被害人的苦難承受空間。有了這樣的基礎,再去思考在犯罪過程中被害人所遭受的身心傷害及其后的長久苦難,才可以使學生切身感受到被害人全力力爭的執(zhí)著和抗爭手段的多元。這說明,對背景的展開直接決定了角色進入的效果和發(fā)揮的空間,它也會進一步夯實了案例教學中角色扮演的恰當性與有效性。
角色扮演法的第四步是角色互動。角色互動是在角色發(fā)揮的基礎上實現(xiàn)多角色之間有機互通的一種方式。糾紛的產生、發(fā)展及其解決是一個多方主體互動的結果。案件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會選擇最佳的行動路線、最有效的行動策略。其糾紛的解決必然是一個多種路線混合、多種策略相互消長的博弈結果。而這種現(xiàn)象恰恰可以被完整地呈現(xiàn)在課堂之上。教師可以讓扮演角色的全部學生自由交流、多方對話,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互動效果。為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足夠多的自由討論與辯駁的時間,讓每一個扮演角色的學生在其他角色的影響下尋找、改變自己的策略,讓每一個未扮演角色的學生切身感受到角色互動所帶來的美妙的不確定性和真實感。這樣的做法可以使處于課堂中的學生的思維達到最活躍的狀態(tài),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學習的熱情。角色互動依賴于學生間的良好交流,也依靠教師從中的整體性協(xié)調。這既考驗學生的交流能力,也考驗教師的協(xié)調能力。
角色扮演法的第五步是角色反思。在角色互動的基礎上,每一個處于案例中的人物的行動邏輯均已明了,此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去重新認識這一行動邏輯,看其是否符合理論上的正當性與實踐中的合理性。這是一個反思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將理論中的正確做法“輸入”給學生,使其有參照的標準,由學生來比較標準要求與實際行動的偏差情況,以明確應然與實然之間的差距,建立起現(xiàn)實與理想之間的評判準則,實現(xiàn)從“書本上”到“現(xiàn)實中”的過渡。角色反思意味著學生此時應當跳離出角色身份,不再拘泥于角色內在的是非曲直,而是在更高層次上尋求社會法則中的應然規(guī)范,表達出對角色的客觀而專業(yè)的評價,形成對案例的深度剖析與理性分析。
角色扮演法的最后一步是回歸文本。所謂回歸文本是指脫離案例,將案例中的所有體悟、感受以及所獲得到的道理、知識進行整合,形成理論上的整體認知,回歸書本,以形成對知識的深化。任何案例教學,其最終的落腳點絕不在案例之中,而是在案例之上。引用現(xiàn)實的目的恰恰在于脫離現(xiàn)實、回歸文本。一般而言,傳統(tǒng)的案例教學往往就案論案,以例評例,難以從案例中升華到理論的高度,角色扮演法的終點卻恰恰在于強調對文本的回歸,即獲得理論上的全新認知與深切感悟。
角色扮演法是對案例教學方式的升華。它提煉出一種形象化的教學手段,將戲劇原理注入到案例教學之中,強調以角色互動的方式有機地實現(xiàn)對案例的認知,使學生建立起對案例中人物的深度體會,從而進一步地呈現(xiàn)出現(xiàn)實社會之種種,強化案例所帶給學生的反思。這種教學方式生動、形象,不失樂趣。在整個角色扮演過程中,學生可以身臨其境,體會其中的無窮情景,實現(xiàn)寓教于樂。而不斷切換角色、人物,實現(xiàn)彼此互動又可以充分發(fā)揮、深度鍛煉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語言表達水平,使其全面提高專業(yè)知識與職業(yè)素質,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它意味著,學生無需走出課堂,即可深切感受到現(xiàn)實社會的真實情境,并從中作出充分彰顯自我個性的選擇。它能使學生在接觸知識的同時,同步了解到現(xiàn)實的種種形態(tài),獲得理性與感性的共識。可以說,角色扮演法是對案例教學的最好詮釋,也是將案例教學的精華集結于一身,并加以升華的最佳手段。
注釋
① .社會學概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63.
②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1:311.
論文關鍵詞:理論課;案例教學法;實施
高校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對培養(yǎng)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接班人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必須根據(jù)當代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要求,結合高校和大學生自身實際,探索理論課教學的特點,提高課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教學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把高校的理論課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但是長期以來,不少教師講課時只側重理論講授,采取“滿堂灌”、“注人式”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導致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因此,要改變理論課教學效率低的現(xiàn)狀,除了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材方面進行改革之外,還必須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代之以貼近學生實際,符合教育教學規(guī)律和當代青年心理特點的啟發(fā)式、參與式的教學模式。筆者認為,在理論課中運用案例教學法,將深刻的內容和抽象的理論寓于具體的事例之中,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實施案例教學法的意義
案例教學法是將案例討論的方法運用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剖析典型事件,增強學生感性認識,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培養(yǎng)學生認識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這是一種操作性較強的課堂教學模式,它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有利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提高學生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合作水平。
(一)激發(fā)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教師側重于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引導,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的關系是一種完全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知識的傳授者轉化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器,他們能夠主動地通過自己的分析或與他人的討論,運用發(fā)散性思維方式,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地詮釋、分析案例。在教學中運用這種方法,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和信息溝通,實現(xiàn)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環(huán)境之間的多向互動。既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他們參與教學過程的主觀能動性,也有助于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培養(yǎng)辯證的思維方法。我們的教學目的不是讓學生簡單地記住現(xiàn)成的結論與原理,而是引導和幫助學生掌握并在現(xiàn)實中運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解決問題,而實施案例教學更有助于實現(xiàn)這一目的。
(二)縮短理論和實際的差距
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理論課教學的基本要求,然而,教學實踐表明,理論課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的生命力在于它能為人們提供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銳利武器。因此,提高理論教育的效果,增強理論的吸引力和說服力,使學生真正感到“管用”,關鍵是要有鮮明的針對性。這就要求教學內容要力求做到貼近社會、貼近現(xiàn)實。案例教學強調的是學以致用,學以致用是體現(xiàn)這一原則的有效選擇。引入案例教學法,可以使教學從現(xiàn)實生活的具體事例出發(fā),把社會的熱點及難點問題和學生普遍關心的現(xiàn)實問題拿到課堂上來,通過展現(xiàn)真實、典型的案例,讓學生進入案例情景,用自己腦中存儲的知識、經驗去分析問題、判斷問題,并設身處地地作出反映。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探尋案例中的因果關系,討論中各種觀點相互啟發(fā)、碰撞,會拓展學生已有的思維空間,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案例教學法符合大學生的心理特點,能夠教會大學生自覺運用所學理論去認識和分析社會問題,體現(xiàn)了教學中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
(三)提高大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理論作為方法論在當代顯示著實踐價值與理論魅力,如何正確觀察社會、分析問題和改造社會是主旨之一。但是,在目前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卻對此缺乏足夠的重視,致使其被淹沒在普遍存在的理論知識的灌輸中,讓位于基本結論的傳授與考核,沒有展示出理論對大學生應有的吸引力。案例教學法能夠打破傳統(tǒng)的理論說教模式,通過模擬的具體場景,讓學生置身其中,憑借案例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的認知能力,以當事人的身份去分析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在這一過程中,不但能夠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運用,使理論教育真正成為大學生的需要,而且能夠提高學生進行事實判斷、經驗概括和邏輯推理的思維能力。
(四)優(yōu)化大學生的合作水平
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是人們合作探索的結果,團隊合作更有利于競爭。但是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的機會并不多,一般都是停留在引導或鼓勵的層面。案例教學則不同,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通常要以小組為單位,在討論過程中,學生會有分歧和爭論,繼而逐漸養(yǎng)成一種聆聽和尊重他人想法的良好品質,促使學生在合作中互相溝通,在溝通中學會如何與他人合作并增進團體合作,促進共同進步,實現(xiàn)教學相長。 轉貼于
二、實施案例教學法的基本路經
(一)根據(jù)教學目的挑選案例
案例選擇得當與否決定了課堂的教學效果。在選擇案例時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需求,結合改革開放的經濟形勢來挑選素材。這是成功實施案例教學的前提。案例的選取應遵循以下原則:(I)針對性:案例要符合每堂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明確給學生什么和應教給學生什么。(2)典型性:應選擇學生比較關心、社會影響力較大、所呈現(xiàn)的問題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并且使他們從中深受教育,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3)啟發(fā)性:在選擇案例時要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理解及接受能力,案例不能太難,使學生因知識積累不夠而無從下手;也不能太易,沒有一定難度,答案學生一猜便知,就會降低學生對案例教學的參與度,學生甚至沒有興趣討論,這就達不到案例教學的目的。(4)政治性:理論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內在統(tǒng)一。所以案例要緊扣時代主題,涉及社會發(fā)展前沿的問題,體現(xiàn)理論在當代社會中的生命力。同時,還要根據(jù)教學需要作必要的加工:如,講“中國的對外開放”時,引入“特區(qū)之路”;講“下崗再就業(yè)”時,引入“四零五零計劃”就能補充教材內容,體現(xiàn)時代特色。案例選擇恰當,學生就感興趣,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課前準備與課堂討論相結合
課前準備是否充分,對案例教學能否取得預期效果至關重要。教師應提前I周布置案例,并將討論的大概時間、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予以考慮;學生以10—15人為單位,查閱相關資料,熟悉案例,領會其中的含義,找出主要問題,預設解決問題的方案。課堂分析討論是成功實施案例教學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引導學生討論,營造一個良好的自由討論的氛圍。教師在引導過程中不要有傾向性的提示或結論,應多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及解答問題,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或辯論;不要輕易否定學生的意見,要鼓勵學生大膽運用直覺思維。案例教學并不重視尋找標準答案,關鍵是看學生對待問題的態(tài)度及思路。因而學生的討論發(fā)言可以不拘一格,答案可以不強求統(tǒng)一。在討論中一旦出現(xiàn)認識模糊或偏離主題的情況,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恰到好處地控制辯論的主題,澄清模糊認識,形成與教學內容相呼應的完整的認知,促成討論。教師不但要協(xié)助學生理清思路,提出切中要害的關鍵性問題,而且還要促使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在適當?shù)臅r候給學生提供幫助,補充相關知識,并適當維持課堂秩序,控制討論節(jié)奏及時間。
(三)做好點評和總結
點評和總結是實施案例教學法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發(fā)言進行評價,肯定有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把模糊的認識引向正確的一邊,對案例討論中不夠深入的方面要進行補充。其次要對學生的積極參與加以鼓勵,特別是對于平時不發(fā)言或極少發(fā)言的學生,更應予以肯定,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教師切中要害的點評能進一步明確教學目的,幫助學生提升理論認識,加深對基本理論的理解,落實好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三、實施案例教學法的注意事項
(一)處理好教師主導性與學生主體性的關系
案例教學對理論課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與學生所擔當?shù)慕巧c傳統(tǒng)教學中擔當?shù)慕巧兴煌?。在案例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是“導”。教師的任務是權衡教學目的、內容和方法之間的關系,考慮所選案例涉及的問題、原理、代表性等。在討論過程中,要啟發(fā)學生認真思考、主動發(fā)言、把握討論方向和時間進度,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學生的角色是“演”。學生的任是做好課前準備,查閱與案例相關的參考資料、準備討論發(fā)言提綱等。課堂上學生是討論的主體,由被動變?yōu)橹鲃?,積極參與討論。當然,只有在課前認真準備的學生,才能跟上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置身于教學情景之中,理解教師的意圖并有所收獲,如果作為主體的學生沒有充分發(fā)揮其主動性,則教學就不會達到理想效果。
關鍵詞: 刑法案例教學法 概括性 新穎性 類比設例
在刑法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使用案例幫助學生理解、強化知識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同,有的刑法教科書也穿插了一些案例,但是,我們還需要深化刑法案例法教學的研究,重視并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將案例的概括性、新穎性、類比設例運用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一、概括性
刑法學課堂中使用的案例既有學者們杜撰的,又有來自現(xiàn)實生活的。對于生活中發(fā)生的案例,有些講授者習慣于將整篇報道(包括故事的細枝末節(jié))拿到課堂上使用。比如對于轟動一時的組織男性案,有的老師可能會以《在倫理與法律邊緣游蕩――南京同性案審判紀實》[1]這篇報道為案例來講授、討論該案是否構成組織罪?!缎谭ò咐治觥返葧侨绱?將案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具體事件一五一十地交代、描述得清清楚楚。其實大可不必如此,一會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因為閱讀完這些詳細的案件一般要花費幾分鐘到十幾分鐘的時間;二會讓學生對細節(jié)描述產生興趣,因為很多蹊蹺案件堪比一流小說,無疑會分散注意力,背離案例教學的目的。對于上述案例,老師完全可以對案件進行概括:在南京,發(fā)生了有人組織男性向其他男性的案件,請問這是否構成“組織罪”。這樣就使案例的特異之處凸顯,使學生的注意力都放在組織“男性”,該行為是不是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條“組織他人”的行為。傳統(tǒng)觀點認為,組織只能組織“女性”,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組織男性的事件,有礙社會風化,有進行刑法規(guī)制的必要。刑法中使用了“組織他人”,“他人”就包括男人和女人,因此該罪成立。如果真的有必要讓學生了解案件具體情況,老師應提前推薦學生課下閱讀,在課堂教學時再進行概括。
二、新穎性
我們習慣案例教學,使用的案例往往都是常態(tài)化案例,不利于強化知識,不利于學生開拓視野,因而關注、引進新穎案例十分重要。如在講授什么是“非法制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藥、爆炸物罪”時,河北發(fā)生制造土大炮的事件,引發(fā)各社會媒體的討論:“土大炮”是槍支、彈藥,還是爆炸物?若教師采用這個新穎案例,便會加深學生對槍支、彈藥、爆炸物的更深層次的理解。雖然制造土大炮的危害性比制造槍支、彈藥、爆炸物嚴重,應當受到處罰,不應存在輕行為受處罰重行為不受處罰的問題,但真正面對這種情況時也不能說刑法有漏洞,而是如何解釋刑法的問題,因為土大炮既可理解為槍支又可理解為爆炸物。通過這一案例,學生發(fā)散了思維,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如對于“緊急避險的危險來源”,有的教材僅涉及自然災害險、動物的侵襲、人的行為等,即來自避險人以外的危險。即使雖然談到人的生理、病理原因也是危險來源,但也只是簡單地舉疾病、饑餓等例子。其實教師可引用這則案例:“尿急的路人不經同意,擅自進入私人診所的廁所方便,是否無故侵入建筑物?!盵2]因此可見,緊急避險的危險源不僅僅包括避險人以外的危險,還包括來自避險人自身的危險。來自避險人自身的危險不僅僅有常見的疾病、饑餓,還有尿急、屎急等情況。又如對于重婚罪,有學生會認為是一個登記婚在前,后又有了登記婚或者事實婚的情況。教師若引用下則案例,就會使學生對重婚罪有正確的認識:甲男已登記結婚,但甲男是同性戀者,對其妻根本無感情,于是甲男又與同性戀者乙男公開舉辦了婚禮,之后甲男與乙男公開以夫妻生活,問甲男是否構成重婚罪?同性戀合法化的國家日趨增多,承認或者默認同性戀行為的更不在少數(shù)。從這種趨勢來看,同性戀存在有其客觀現(xiàn)實性,不能因為我們的不關注或者不習慣而否認這種現(xiàn)象的存在。即使在我國,盡管同性戀者不能根據(jù)婚姻法登記結婚(婚姻法第五條: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愿),但舉行同性戀婚禮的報道也是屢見不鮮。可見,已婚之人如果又與他(她)人結成同性戀夫妻,依然侵害了一夫一妻制度,更重要的是侵害了第一婚姻相對方的配偶權,這種情況應當被認定為構成重婚罪。刑法案例一定要有新穎性,這樣才能促使理論的升華?!胺浅B(tài)的事例盡管罕見卻常常為學者津津樂道,占了學說很大的篇幅。這不是賣弄也不是獵奇,而是學說需要通過極端事例的檢驗”。[3]就像一個人吃再多的蘋果,也只知道蘋果的味道。如果你給他一個蘋果,之后再給一個香蕉、一個菠蘿,那么他就會知道有不同的水果,而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味道。
三、類比設例
類比設例是指在課堂教學或者從事研究的過程中,當對一個具體的案件事實進行抽象概括、準確定性之后,對該案件中的相關因素有意識地改變,從而得出不同結論的一種案例教學方法。毫無疑問,類比設例法相比較于案例的概括性、新穎性教學法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要求。它首先要求具有問題意識,要接受現(xiàn)實生活紛繁復雜、變化萬千的事實。其次要具備完善的刑法知識儲備、嚴謹?shù)闹R體系、開放的思維視野?,F(xiàn)實情況的差異、刑法規(guī)定的多元,使得乍看很類似的行為(當然是在直觀的生活層面上)在刑法上會被認定為不同的行為。如,某甲因與乙有仇,所以在為乙修理汽車之機,故意破壞汽車的剎車片,致使乙發(fā)生交通事故。毫無疑問,甲構成破壞交通工具罪。是不是所有破壞交通工具的行為都會被認定為破壞交通工具罪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在破壞交通工具的這一事實上進行類比設例:某甲極為貧困,遂生仇富心理,于某晚攜水果刀在某小區(qū)劃車20余輛,被劃車輛均有一道從車頭至車尾的嚴重劃痕,問甲的劃車構成破壞交通工具罪嗎?從生活層面看,甲的行為是破壞交通工具。但在刑法中,破壞交通工具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這就要求破壞交通工具的行為必須危害公共安全。如果破壞了交通工具但不會危害到公共安全,就不能認定為該罪。公共安全是“不特定或者多數(shù)人的生命、身體的安全以及公共生活的平穩(wěn)和安寧”,[4]主要是不特定或者多數(shù)人的生命和身體安全,而公共生活的平穩(wěn)和安寧僅限于破壞廣播電信設施、公用電信設施所產生的結果。對于此案例,一般人會認為劃車僅破壞了汽車的外觀,不會對公共安全產生危險,所以劃車不能認定為破壞交通工具罪,而應認定為故意毀壞財物罪。我們繼續(xù)以破壞汽車進行類比設例,促進學生進行更積極的思考,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區(qū)別此罪與彼罪。如某甲因對汽車博物館服務不滿,某日攜鐵錘將一國寶級汽車文物砸壞,問對甲如何處罰?因該汽車已被國家認定為珍貴文物,且終日存放于博物館,已經不再作為交通工具目的使用,故該行為構成故意損毀文物罪?,F(xiàn)假設為保持這輛國寶級汽車文物的性能,汽車博物館決定派遣最謹慎、熟練的司機駕駛該汽車,不料另一汽車駕駛人某甲因違反交通規(guī)則將該國寶級汽車文物撞壞,問甲構成何罪?因甲在公共道路上不可能認識到該汽車為珍貴文物,所以甲不構成故意毀損文物罪,也不構成過失壞損文物罪(過失要求行為性質有認識或認識可能性)。甲違反交通規(guī)則,說明他意識到了可能發(fā)生交通肇事的結果,且這輛國寶級汽車文物的價值是客觀的,因而甲的客觀行為違反了交通規(guī)則,造成了較大的財產損失,應當認定為交通肇事罪。通過對交通工具(汽車)的一組類比設例,我們區(qū)分不同情況,得出了成立不同犯罪的結論,從而使學生體驗研究具體情況的重要價值,認識到遇到案件不要急于下結論,要有開放的視野,多考慮一些相關罪名,從而得出最恰當?shù)慕Y論。
對于刑法案例教學法,刑法講授者、研究者需朝著概括性、新穎性的方向努力,充分運用案例類比設例法研究相似罪名,運用大量簡短、新穎的案例多重類似設例來深化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南方網(wǎng).省略/law/fzxw/200403300024.htm.2004.3.30.
[2]林東茂.刑法縱覽(修訂五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80
一、目前處理交通事故應當適用的法律
在《安全法》出臺后,特別是在《實施條例》出臺后,1960年2月11日國務院批準、交通部的《機動車管理辦法》,1988年3月9日國務院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1991年9月22日國務院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均被廢止。同時,公安部也公布了新的《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以下簡稱《程序規(guī)定》),也是自2004年5月1日起實施。1992年8月10日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公安部令第10號)同時廢止。2004年4月30日前公安部的其他規(guī)定與《程序規(guī)定》不一致的,以《程序規(guī)定》為準。2004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與交通事故有關的法律還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在1991年《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廢止后,關于交通事故人身損害的計算的依據(jù)改為《解釋》。
因此,目前處理道路交通事故的法律依據(jù)主要是《安全法》、《實施條例》、《程序規(guī)定》以及《解釋》。其中,《安全法》及《實施條例》主要解決了交通事故處理時交通事故當事各方的關于交通事故實體與程序規(guī)定,《程序規(guī)定》解決了公安交警部門執(zhí)法的程序,而《解釋》則解決了交通事故發(fā)生人身損害時,損害賠償?shù)木唧w計算。
二、《安全法》實施后,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由那些新的規(guī)定
《安全法》實施后,交通事故處理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有許多新的規(guī)定,主要變化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將“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栋踩ā吩敿氁?guī)定了交通事故當事人、醫(yī)院以及交通管理部門的救治義務,最大程度的的保護在事故中受傷人員的生命安全?!栋踩ā芬?guī)定了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傷者,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xié)助;交通警察應當先組織搶救受傷人員;醫(yī)院應當及時搶救傷者,不得因搶救費用問題而拖延救治。同時規(guī)定了搶救費用由第三者責任保險及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現(xiàn)行墊付。
(二)規(guī)定了交通事故的簡易處理程序,加快交通事故的處理速度。對于事故當事人來說,在道路上發(fā)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的,當事人如果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可以即行撤離現(xiàn)場,恢復交通,自行協(xié)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對事故原因有爭議的,應當迅速報警。同時,交警處理事故時,對于在道路上發(fā)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并且基本事實清楚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處理。
(三)取消責任認定,改為事故認定,且事故認定中對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的認定不再復議。《安全法》實施前,公安交通管理機關作出事故責任認定書,當事人對認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安全法》實施后,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不再制作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而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jù)。同時,取消了當事人對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復議。這一規(guī)定強調了事故認定書是鑒定結論這一屬性,更加符合我國有關民事訴訟的有關證據(jù)的規(guī)定。
(四)調解采取自愿原則,且不再是訴訟的前置條件?!栋踩ā芬?guī)定交通事故的當事人在發(fā)生交通事故后,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交通管理機關調解只調解一次,調解不成的或調解生效后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一方當事人不同意公安交通管理機關調解的,公安機關也不進行調解,當事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當事人對檢驗、鑒定或者對交通事故認定有異議的,公安機關也不予調解,當事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五)使交通事故的概念更加科學,擴大了道路交通事故的范圍?!栋踩ā返谝话僖皇艞l規(guī)定了“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這一定義將交通事故分為兩種,一種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另一種是意外造成的,意外包括了地震、臺風、山洪、雷擊等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這一定義擴大了交通事故的含義,是我國交通事故的定義基本與國際接軌。
(六)加重了機動車駕駛人對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財產損失的賠償責任責任?!栋踩ā芬?guī)定,機動車與行人或非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有機動車一方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有證據(jù)證明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法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且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了必要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這一規(guī)定將機動車與行人、非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的損害賠償責任全部加在機動車一方,即使機動車采取了必要措施,行人、非機動車違反了法律、法規(guī),也僅能“減輕”機動車的責任。
三、《安全法》實施后,交通事故處理實際操作程序
(一)交通事故當事人及在場人員在事故發(fā)生后如何處理
依照《安全法》第七十條規(guī)定,在道路上發(fā)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xiàn)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zhí)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xiàn)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xié)助。
在道路上發(fā)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xiàn)場,恢復交通,自行協(xié)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xiàn)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zhí)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在道路上發(fā)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并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xiàn)場再進行協(xié)商處理。
《實施條例》第八十六條作了更為具體的規(guī)定:機動車與機動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在道路上發(fā)生未造成人身傷亡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在記錄交通事故的時間、地點、對方當事人的姓名和聯(lián)系方式、機動車牌號、駕駛證號、保險憑證號、碰撞部位,并共同簽名后,撤離現(xiàn)場,自行協(xié)商損害賠償事宜。當事人對交通事故事實及成因有爭議的,應當迅速報警。第八十七條對非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以及行人交通事故的處理也作了規(guī)定:非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或者行人在道路上發(fā)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且基本事實及成因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xiàn)場,再自行協(xié)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當事人對交通事故事實及成因有爭議的,應當迅速報警。
對于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安全法》對目擊人員及其他知情人員也設定了義務?!栋踩ā返谄呤粭l規(guī)定: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現(xiàn)場目擊人員和其他知情人員“應當”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交通警察舉報。舉報屬實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給予獎勵?!皯敗倍謱⒛繐粽咄槿藛T舉報設定為法定義務。這大大有利于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的處理。
此外,《實施條例》對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道路、供電、通訊設施毀損的情況也進行了規(guī)定,《實施條例》第八十八條規(guī)定: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道路、供電、通訊等設施損毀的,駕駛人應當報警等候處理,不得駛離。機動車可以移動的,應當將機動車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將事故有關情況通知有關部門。
(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接到報警后在事故現(xiàn)場的處理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接到報警后,應當依照《處理程序》進行具體處理。具體程序十分詳細,這里不再展開敘述。依照《安全法》及《實施條例》的規(guī)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接到報警后在事故現(xiàn)場應進行如下處理:
首先,交警應當組織對人員的搶救?!栋踩ā返谄呤l第一款規(guī)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交通事故報警后,應當立即派交通警察趕赴現(xiàn)場,先組織搶救受傷人員,并采取措施,盡快恢復交通。同時,《安全法》與《實施條例》對搶救傷員的費用的墊付及通知相關部門墊付費用的義務也進行了詳細的規(guī)定?!栋踩ā返谄呤鍡l規(guī)定,醫(yī)療機構對交通事故中的受傷人員應當及時搶救,不得因搶救費用未及時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車輛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支付搶救費用;搶救費用超過責任限額的,未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秾嵤l例》第九十條規(guī)定,投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因搶救受傷人員需要保險公司支付搶救費用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知保險公司。救受傷人員需要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墊付費用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知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這一規(guī)定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原則,強調了人的生命終于一切,切實保障了受傷人員的生命與健康。
其次,交通警察應當對現(xiàn)場進行勘驗?!栋踩ā返谄呤l第二款與第三款規(guī)定:交通警察應當對交通事故現(xiàn)場進行勘驗、檢查,收集證據(jù);因收集證據(jù)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車輛,但是應當妥善保管,以備核查。對當事人的生理、精神狀況等專業(yè)性較強的檢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委托專門機構進行鑒定。鑒定結論應當由鑒定人簽字?!秾嵤l例》第八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對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需要勘驗、檢查現(xiàn)場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勘查現(xiàn)場工作規(guī)范進行?,F(xiàn)場勘查完畢,應當組織清理現(xiàn)場,恢復交通。《處理程序》對勘驗現(xiàn)場進行了詳細的規(guī)定,交警應當依照《處理程序》對現(xiàn)場進行勘驗。
再次,對于為造成人員傷亡、事實清楚且機動車可以移動的事故,適用簡易程序處理。《實施條例》第八十九條規(guī)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交通警察接到交通事故報警,應當及時趕赴現(xiàn)場,對未造成人身傷亡,事實清楚,并且機動車可以移動的,應當在記錄事故情況后責令當事人撤離現(xiàn)場,恢復交通。對拒不撤離現(xiàn)場的,予以強制撤離。對屬于前款規(guī)定情況的道路交通事故,交通警察可以適用簡易程序處理,并當場出具事故認定書。當事人共同請求調解的,交通警察可以當場對損害賠償爭議進行調解。
(三)事故責任的分擔以及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制作
《安全法》及《實施條例》對事故責任的分擔進行了規(guī)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guī)定: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jù)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
依據(jù)這條規(guī)定,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事故的,依照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秾嵤l例》對此作了進一步規(guī)定,《實施條例》第九十一條規(guī)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jù)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fā)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第九十二條規(guī)定,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jù)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xiàn)場、毀滅證據(jù)的,承擔全部責任。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除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事故外,責任均由機動車承擔。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排除了行人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自傷、自殺以及借交通事故訛詐錢財?shù)那闆r。但是,這一規(guī)定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機動車駕駛人沒有違章是發(fā)生的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給機動車駕駛人一方,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機動車駕駛人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也僅僅是減輕機動車駕駛人的責任,因此,這一規(guī)定目前受到廣泛的討論與質疑。
交通管理部門在勘查現(xiàn)場后,應當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安全法》第七十三條規(guī)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jù)交通事故現(xiàn)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jù)。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并送達當事人。《實施條例》第九十三條規(guī)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經過勘驗、檢查現(xiàn)場的交通事故應當在勘查現(xiàn)場之日起10日內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對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應當在檢驗、鑒定結果確定之日起5日內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通過上述規(guī)定可以明確,交通事故認定書屬于證據(jù)的一種,而不是交通管理部門依據(jù)行政行為作出文書。因此,對于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的,不能再提起復議,但是,如果當事人有足夠的證據(jù)可以推翻事故認定書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jù)證據(jù)規(guī)則,判斷是否采納事故認定書的責任劃分。
(四)交通事故的調解與訴訟
依照《安全法》的規(guī)定,調解完全采取自愿原則,且調節(jié)不再是提起訴訟的前置條件。《安全法》第七十四條規(guī)定,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shù)臓幾h,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xié)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后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實施條例》對調解程序有了更為詳細的規(guī)定,《實施條例》第九十四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有爭議,各方當事人一致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的,應當在收到交通事故認定書之日起10日內提出書面調解申請。對交通事故致死的,調解從辦理喪葬事宜結束之日起開始;對交通事故致傷的,調解從治療終結或者定殘之日起開始;對交通事故造成財產損失的,調解從確定損失之日起開始。第九十五條規(guī)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爭議的期限為10日。調解達成協(xié)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制作調解書送交各方當事人,調解書經各方當事人共同簽字后生效;調解未達成協(xié)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制作調解終結書送交各方當事人。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項目和標準依照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執(zhí)行。第九十六條規(guī)定,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shù)臓幾h,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再受理調解申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期間,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調解終止。
(五)道路以外發(fā)生的事故的處理
對于道路以外發(fā)生的事故處理,依據(jù)《安全法》第七十七條規(guī)定,車輛在道路以外通行時發(fā)生的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報案的,參照本法有關規(guī)定辦理。依據(jù)《實施條例》第九十七條 車輛在道路以外發(fā)生交通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報案的,參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條例的規(guī)定處理。車輛、行人與火車發(fā)生的交通事故以及在渡口發(fā)生的交通事故,依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處理。
四、《安全法》實施后,人身財產損失的計算與確定
《安全法》實施后,對于損害賠償?shù)姆秶坝嬎阕髁嗽瓌t性的規(guī)定,《實施條例》第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項目和標準依照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執(zhí)行。依據(jù)這一原則,交通事故造成的財產損失,應當使用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確定賠償?shù)梅秶皵?shù)額。而對于人身損害賠償,則要適用《解釋》的有關規(guī)定。
(一)依據(jù)解釋的有關規(guī)定,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損害賠償?shù)囊话惴秶饕ǎ阂蚓歪t(y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yǎng)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因交通事故致殘的,賠償范圍包括: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xù)治療實際發(fā)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xù)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賠償范圍包括: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jù)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同時,對于沒有提起刑事訴訟的交通事故,責任方還應承擔受害方的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權,不得讓與或者繼承。但賠償義務人已經以書面方式承諾給予金錢賠償,或者賠償權利人已經向人民法院起訴的除外。
(二)依據(jù)《解釋》的規(guī)定,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損害賠償?shù)木唧w計算如下:
1、醫(yī)療費。根據(jù)醫(yī)療機構出具的醫(y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jù)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醫(yī)療費的賠償數(shù)額,按照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實際發(fā)生的數(shù)額確定。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要的康復費、適當?shù)恼葙M以及其他后續(xù)治療費,賠償權利人可以待實際發(fā)生后另行起訴。但根據(jù)醫(yī)療證明或者鑒定結論確定必然發(fā)生的費用,可以與已經發(fā)生的醫(yī)療費一并予以賠償。
2、誤工費。根據(jù)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jù)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y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xù)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yè)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3、護理費。根據(jù)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shù)、護理期限確定。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guī)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雇傭護工的,參照當?shù)刈o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但醫(yī)療機構或者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員人數(shù)。護理期限應計算至受害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時止。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jù)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最長不超過二十年。受害人定殘后的護理,應當根據(jù)其護理依賴程度并結合配制殘疾輔助器具的情況確定護理級別。
4、交通費。根據(jù)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y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fā)生的費用計算。交通費應當以正式票據(jù)為憑;有關憑據(jù)應當與就醫(yī)地點、時間、人數(shù)、次數(shù)相符合。
5、住院伙食補助費??梢詤⒄债?shù)貒覚C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予以確定。受害人確有必要到外地治療,因客觀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護人員實際發(fā)生的住宿費和伙食費,其合理部分應予賠償。
6、營養(yǎng)費。根據(jù)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y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7、殘疾賠償金。根據(jù)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yè)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yè)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調整。
8、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制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準。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制機構的意見確定。
9、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10、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根據(jù)扶養(yǎng)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yǎng)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yǎng)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被扶養(yǎng)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yǎng)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yǎng)人還有其他扶養(yǎng)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yǎng)人有數(shù)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11、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計算。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的相關計算標準,依照前款原則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