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高中美術生自我總結范文

高中美術生自我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美術生自我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中美術生自我總結

第1篇:高中美術生自我總結范文

高中手繪課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及表現(xiàn)能力。本文介紹了手繪課程的一種模型,分析了將手繪海報、手繪服飾、墻繪作為三個主體項目納入手繪課程的可行性及操作方式。

關鍵詞

高中手繪;課程設計;可行性分析

近年頒布的高中美術課程改革為高中美術教學提供了更多樣的選擇空間。新課改后的高中美術課程目標具有更強的綜合性,從以往單一地提高學生審美情趣與鑒賞能力擴展到創(chuàng)造能力、鑒賞能力、跨學科美術學習能力、美術評論能力等全方位綜合提升。相應地,高中美術課程也做出了調(diào)整,從單一的美術鑒賞拓展為四大模板,包括:設計•應用、造型•表現(xiàn)、欣賞•評述、綜合•探索。普遍認知的手繪是指現(xiàn)代設計中借助繪畫工具手工完成設計作品,近年來隨著建筑設計和室內(nèi)設計專業(yè)的興起而為人熟知,常被歸為設計和應用板塊的重要部分。本研究中手繪的概念有所不同,不僅僅指作為設計輔助技巧的手繪草圖、效果圖、表現(xiàn)圖等,更多地作為一種完整的藝術形式而存在,涵蓋以手工繪制為表現(xiàn)形式的石繪、墻繪、布繪等藝術形式,強調(diào)創(chuàng)意、造型與視覺表現(xiàn)。后現(xiàn)代美術教育理論認為“,學生的心靈是生長著的有機體”。4R學說提出,教育者在課程和教學領域應重視創(chuàng)造性,鼓勵學生思維多元化,注重課程的豐富性、元素的多元性、教育與文化的關聯(lián)性、美術思維的嚴密性。手繪作為美術基礎項目之一,對培養(yǎng)學生繪畫和表現(xiàn)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為美術課程四大板塊的學習與創(chuàng)新奠定基礎。所謂“靈感在筆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美術表現(xiàn)能力正是高中手繪課程的意義所在。與專業(yè)設計學院普遍開設手繪設計課程的情況不同,在高中美術教育中手繪課程開發(fā)仍處于探索階段。本論文根據(jù)筆者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列出了手繪課程的一種設計模式,旨在探索高中手繪課程開發(fā)的可行性,為以后的高中美術教育創(chuàng)新課程開發(fā)提供一點參考。

1手繪課程內(nèi)容設置原則

開發(fā)新課程首先要進行課程資源篩選,在所有可能中選擇能夠豐富課程發(fā)展、符合教學目標的資源,摒除華而不實甚至對課程有干擾作用的資源;其次是目標受眾分析,選擇符合高中生興趣點、思維特點,以及與學生當前進行的其他學科有聯(lián)系的課程;最后是教學主體(即教師)分析,考量現(xiàn)有教師自身特長是否符合新課程的發(fā)展、教師的人脈資源是否滿足課程開設需求等。手繪包括手繪設計圖、手繪海報、手繪服飾、手繪墻、手繪裝飾畫等,考慮高中生尚不具備專業(yè)設計能力,本課程設計以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意能力與表現(xiàn)能力的項目為主??紤]項目之間的連續(xù)性,選擇手繪海報、手繪服飾、墻繪三個項目,在20~21周學期期間內(nèi)合理分配各個項目,以期達成高中手繪教學目的。

2課程導入:手繪海報

高中手繪課程可從最易入手的手繪海報開始。海報及產(chǎn)品包裝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教師可提前收集電影海報、食品包裝,并制作海報設計基礎理論多媒體課件,課堂上首先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海報或產(chǎn)品包裝進行討論,引起學生興趣。通過師生交流和小組討論引導學生發(fā)掘自己喜愛的海報特點,適時補充海報設計相關的基礎知識。在講解過程中可通過系列實物展示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如,觀察不同內(nèi)容的海報采取的設計風格各異的字體、排版方式對整體感覺的影響、體會不同色彩傳達的情感等。理論講解基本完成后,教師可安排課程相關的作業(yè),結合校園活動布置海報設計任務,引導學生在審美性和實用性的雙重前提下,通過色彩、圖形、文字設計一張足以準確表達自己情感的手繪海報。手繪海報課程時間可安排3~5周甚至更長時間,目的在于通過基礎的紙質(zhì)平面手繪練習訓練學生的手繪表達技巧,包括線條的運用、色彩情感傳達、版面設計等,并通過實際操作了解不同紙張、不同繪圖工具的特點。手繪海報是一項為其他各項目的開展奠定技術基礎的項目,教學者應在課程開始之初明確這一目標以便引起學生們的足夠重視。

3課程延展:手繪服飾

手繪海報對學生創(chuàng)意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由于手繪介質(zhì)(紙張)的單一性和日常性,對學生的吸引力相對較小較短暫。相對而言,手繪服飾有更強的實用性,更易于引發(fā)學生興趣。有了前期的鋪墊,學生對手繪中線條及色彩的運用已有了一定的理解,手繪服飾恰好可以滿足學生“完成自己作品”的需求。不同的顏料碰上不同材質(zhì)的布料會產(chǎn)生風格迥異的效果,由于課程時間和課程經(jīng)費限制,一般手繪課程所用的服飾常采用普通棉質(zhì)T恤。但在前期手繪服飾理論教學中,教師可首先通過實物或圖片展示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布料和顏料碰撞后產(chǎn)生的別致的藝術效果,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美術邏輯觀念及深化自身的審美能力。所有的課程教學都應具有強烈的目的性,在手繪服飾環(huán)節(jié)教師可將手繪的實用性置于更重要的位置,從一開始就制訂目標,將學生分為3~5人的手繪小組,學生需在3周左右的學習和練習之后自行設計手繪服飾,并在廣場或其他公眾場合擺設攤位當場繪制手繪T恤,售賣自己的作品。手繪服飾課程時間可安排5周左右,利用3周時間進行小組練習,最后2周通過現(xiàn)場繪制及售賣檢驗學習成果。手繪T恤對大眾而言具有普遍性,對設計者自身而言具有私人性,學生如果想在最終課程檢驗環(huán)節(jié)贏得成績,需要在大眾審美基礎上充分發(fā)揮自身特色,發(fā)散思維,做出滿足大眾需求又具有個人特色的作品。本項目旨在開發(fā)學生的美術創(chuàng)意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美術設計的實用性,在作品中合理處理個人情感與大眾需求的關系。這對于學生今后的個人價值觀及素質(zhì)養(yǎng)成是極其重要的。

4課程深化:墻繪

墻繪具有很長的歷史淵源,人類歷史上最早發(fā)現(xiàn)的繪畫形式之一即包括墻繪壁畫。墻繪是通過繪畫、雕塑等造型手段在墻壁面上繪制的圖畫,對環(huán)境具有很強的裝飾性。與手繪海報、手繪服飾相比,墻繪對學生造型能力的要求更為復雜。由于墻繪相對耗時較長、作品較大型、作品保存時間較長,因而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認真對待,可作為從手繪習作到真正的作品之間的轉(zhuǎn)換形式納入手繪課程。墻繪項目綜合囊括了基礎美術造型教學的許多方面,學生需要掌握從打形、透視到明暗表現(xiàn)、色彩表現(xiàn)等各方面的造型能力。墻繪繪畫內(nèi)容豐富,從簡易幾何圖案到卡通漫畫直至花卉、動物甚至寫實的風景人物等均可入畫。高中美術中的墻繪課程僅作基礎了解,可以不要求學生運用太復雜的繪畫技巧,在前兩個項目的基礎上稍作深化即可。教師應首先布置最終教學任務,將學生分成各個實踐小組,引導學生在了解墻繪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制訂墻繪計劃。墻繪的主體可以是學生自己的臥室或符合條件的咖啡店、書店等商業(yè)場所(視教師資源而定)。墻繪課程需要循序漸進,制訂繪圖計劃后教師需引導學生小組進行現(xiàn)場勘測,確定墻繪主體的材質(zhì)、墻繪面積、墻繪主題等;全部確定完成后進入草圖設計階段,草圖作為墻繪作品的框架應引起教師的足夠重視,教師應在此階段及時糾正學生錯誤,以便后續(xù)工作順利進行;草圖設計完成到上墻期間,教師應對學生繪圖材料的選擇、上色先后步驟、造型表現(xiàn)技巧等方面給予指導。需要一提的是,墻繪等大型作品創(chuàng)作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意料之外的“錯誤”,教師應教導學生形成一種思維方式,即,意外往往造就超乎意料的美,幫助學生以合理的方式修正創(chuàng)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意外。墻繪課程時間可安排7~8周,根據(jù)計劃逐一完成項目的各個步驟。墻繪項目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對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也有極高的促進作用,是一個實踐性極強的項目,對學生的美術能力、造型能力、綜合運用能力均有較好的鍛煉作用。

5課程創(chuàng)新:其他手繪形式

手繪課程的最后1~2周,教師可引導學生了解除本課程主體項目之外的其他手繪形式,如布繪、石繪、磚繪等,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學生可自由選擇課程項目或課程項目之外的其他手繪形式完成一個小型作品。自由手繪的設置旨在鼓勵學生嘗試不同的美術表達形式,了解不同藝術形式之美,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表達介質(zhì)。

6課程檢驗:家長、學生、教師全方位評價

在以上高中手繪課程模型中,教學效果檢驗由平時項目作品成績和個人素質(zhì)成績兩項構成。學期末教師可安排一場學生作品展覽,引導學生對自己和同學的作品進行評價和自我總結,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同時邀請學生家長、其他班級學生參觀展覽,全面了解自身的教學成果并在以后的教學中做出修正。以上手繪課程安排是筆者依照一般的課程設計原則做出的一種實驗性課程模型,具體到運用中需要根據(jù)各個學校資源、教學能力做個性化調(diào)整。需要強調(diào)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正確認識教學目標。短短一個學期的教學不可能透徹地講出手繪藝術的精妙,更無法培養(yǎng)出一個手繪大師,該課程設置的意義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開發(fā)學生的審美意識,使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藝術之美并逐步喜歡上手繪藝術,進而自發(fā)地進行創(chuàng)作和創(chuàng)造,最終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由于能力有限,本文列出的課程模式還存在著種種局限,更多手繪課程設計方式仍需進一步探討。

作者:蔣其芳 單位:浙江省義烏市第五中學

參考文獻

[1]劉明.淺述“墻繪”作為項目課程引入中職美術課程的可行性[J].科技視界,2011,10(28):53-54.

第2篇:高中美術生自我總結范文

【關鍵詞】中師 美術 鑒賞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3-0227-02

美術新課程標準非常注重對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據(jù)相關的調(diào)查和了解,很多美術教師不重視鑒賞部分的教學,他們認為美術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繪畫能力。我則不這樣認為,繪畫能力是建立在鑒賞能力的基礎之上的,但凡是一個優(yōu)秀的畫家都具備很高的鑒賞水平。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和水平是相當重要的。那么,究竟如何進行中師美術的鑒賞教學呢?下面,我總結其中的幾點論述如下:

一、運用比較分析法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比較分析法是美術鑒賞教學的常用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例如,在讓學生欣賞美術作品形式美的時候,如果不能很好地聯(lián)系其它美術作品進行比較,學生往往很難對作品的形式美進行很好的認識。所以,在教學當中我經(jīng)常會選擇一個類似的美術作品讓學生進行比較分析,讓他們感受不同美術之間的形式美以及畫家是如何經(jīng)營畫面的。比如,《靜物》(林風眠作品)這幅畫中的玻璃水壺與水中的魚、畫面背景中的橙與綠之間都存在著鮮明的對比,這種鮮明的對比讓《靜物》這幅畫充滿著很強的感染力;而《水仙》(潘天壽作品)這幅畫中雖然花叢的造型和方向在整體構建上非常和諧,但是我們又看到花叢的大小和位置、水仙葉的交插與題字卻又充滿變化。通過這兩幅美術作品的比較鑒賞,可以有效加深同學們對美術作品形式美的基本認識。

再如,在組織學生對十七、十八世紀的歐洲繪畫進行欣賞的時候,同學們往往很難理解這一時期主要代表人物的藝術風格和繪畫特點,為了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我選擇了一些典型的美術作品讓學生進行比較鑒賞。比如,在對《瓶花》(姜布魯各作品)進行鑒賞的時候,我找到了《向日葵》(梵高作品)這幅美術作品與之相對比,雖然兩幅作品在題材上極其相似,但是通過對比同學們很容易就可以發(fā)現(xiàn)兩幅作品在用筆、造型技法上的差別,從而進一步了解不同畫家的繪畫特點和藝術風格。

鑒賞能力的提高需要比較分析,沒有比較分析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就很難提高。因此,我們教師在進行美術鑒賞教學的時候,應該精心進行課前預設,給學生安排科學、合理的比較分析對象。只有這樣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才可能真正提高。

二、運用演講辯論法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在進行美術鑒賞教學的時候,雖然更多的是運用比較分析法進行鑒賞,但是適當?shù)剡\用演講辯論法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鑒賞也是非常必要的。演講辯論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diào)節(jié)美術課堂氛圍,激發(fā)同學們學習美術的興趣。演講辯論法主要是讓同學們在課堂上可以自由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觀點,讓各個觀點之間產(chǎn)生碰撞,形成一種激烈的辯論氛圍。讓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美術鑒賞能力。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美術語言表達能力。但是這種教學方法并不適用于所有的美術作品中,更多地適用于一些在社會上引起廣泛爭論的美術作品。

在具體進行課堂組織的時候,教師需要讓同學們明確演講辯論的主題。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對這一主題進行必要的背景知識介紹。例如,教師可以粗略的談談社會上對該美術作品的看法,給同學們短暫的思考時間之后,就可以邀請部分學生上臺進行演講,表達自己的觀點。例如,對《蒙娜麗莎》(達芬奇作品)這幅美術作品進行鑒賞的時候就可以運用演講辯論的方法。世界各地很多藝術家都對蒙娜麗莎的微笑感到好奇,很多年過去了對于這幅美術作品的研究從來沒有間斷過。藝術家們的觀點始終沒有達成一致:有人說蒙娜麗莎的微笑是神秘的微笑,有人說蒙娜麗莎的微笑是溫柔的微笑,有人說蒙娜麗莎的微笑是詭異的微笑等等。而對于夢娜麗莎的年齡及身世的猜測就更加的眾說紛紜了??梢赃@樣說,《蒙娜麗莎》這幅肖像畫的背后隱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诖朔N情況,學生在演講辯論的過程中才有話可說、有題可論。大家各自闡述著自己的觀點,并試圖給自己的觀點找到力證和理由。就這樣,在學生激烈的辯論當中,無形中完成了對《蒙娜麗莎》這幅曠世作品的鑒賞。比教師單純的進行教授效果要好很多。

雖然演講辯論法對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很有幫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演講辯論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進行合理的引導,把學生引導到正確的演講和辯論方向上來,讓其不能偏離正確的軌道。只有這樣,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才能夠真正得到提高,才能真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運用探究釋疑法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在進行美術鑒賞教學的時候,我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就是探究釋疑法。這種教學方法主要是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自我鉆研,讓學生在自我鉆研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美術鑒賞能力和水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教師需要精心預設所要提出的問題,并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給予一定的指導,幫助學生沿著正確的探究方向前進。

例如,在組織學生欣賞《吶喊》(蒙克作品)這幅美術作品的時候,我僅僅簡單對作品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以及蒙克的情況進行了介紹。介紹完之后,我要求學生自己欣賞作品,感受作品中所呈現(xiàn)出的藝術特點。然后,我在黑板上提出下面這幾個問題:第一,作品中所畫的是什么?第二,畫中所運用的色彩和造型技法有何特點?第三,這幅作品對你的內(nèi)心有所觸動嗎?如果有,到底是作品中的哪個方面對你有所觸動?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立即把學生引入到探究的軌道中來。在給學生短暫的思考時間之后,很多同學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學體會到了生命的壓抑,由于無奈才所出的吶喊;有的同學感受到了畫中的恐懼感和人性的扭曲;有的同學則看到了單一卻對比強烈的色彩……聽到學生的回答,我深感欣慰,看來他們對該幅美術作品已經(jīng)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又對所提問題的答案進行了有效的補充和釋疑,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把握作品中所反映出的藝術特點,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新課程對于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yǎng)非常重視,而探究釋疑法正是符合了新課程的精神。只要我們合理的、抓準時機的運用探究釋疑法,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一定會得到大幅的提升。

四、運用多媒體呈現(xiàn)法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多媒體已經(jīng)逐步融入到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來。多媒體為新課程改革提供了重要的輔助作用,可以說多媒體的運用為實現(xiàn)中師美術教學目標起到了有效的推進作用。與此同時,教學實踐亦表明:中師學生對于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是非常感興趣的。因此,我們也完全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鑒賞教學,增強美術作品呈現(xiàn)的直觀性,激發(fā)學生進行美術鑒賞的興趣。

例如,在執(zhí)教《中國民間美術鑒賞》一課的時候,我首先用多媒體給同學們呈現(xiàn)出一組剪紙作品。大家看到這一幅幅精美的剪紙作品之后都感覺非常驚奇,贊嘆它的精致和美妙??吹酱蠹业谋憩F(xiàn),我并沒有多說什么,而是繼續(xù)播放視頻:視頻中有一個滿頭白發(fā)的老人正在以嫻熟的手法剪紙,一會兒工夫就剪出了很多剪紙作品。此時教室里已經(jīng)鴉雀無聲,大家似乎都被老人精湛的剪紙手法給征服了。視頻播放完畢之后,我告訴大家,剛才所呈現(xiàn)的所有作品都是這位老人剪出來的。同學們眼中充滿了羨慕。趁此機會,我鼓舞同學們:“既然這位老奶奶年紀這么大都能剪出如此好的作品,只要你們肯努力,就一定也能做到?!弊詈?,我又把剪紙的歷史和現(xiàn)在的發(fā)展狀況進行了介紹,還與大家欣賞了很多剪紙作品。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不僅對我國的剪紙藝術有了深入的了解,更激發(fā)了他們熱愛我國民間藝術的熱情。鑒賞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

從上述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以多媒體技術為主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新課程整合能夠使學生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發(fā)生改變。通過將多媒體引進課堂,學生學習的內(nèi)容更加具有時代性,既豐富多彩又充實完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時候,需要進行精心的預設,制作出的多媒體課件應該符合課堂教學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五、結語

除了上述教學方法之外,我們還可以運用微博、論壇等網(wǎng)絡平臺來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才能得以實現(xiàn)。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教師必須要采取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相信只要教師肯下功夫,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參考文獻:

[1]耿鳳貴.高職教育中美術鑒賞課的思考[J].遼寧高職學報, 2011,(01)

[2]潘汝潔.中師美術鑒賞課教學思考[J].美術大觀,2009,(08)

[3]莊競夫.多媒體教學在美術鑒賞課中的潛力[J]. 江蘇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