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個人交流發(fā)言材料范文

個人交流發(fā)言材料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個人交流發(fā)言材料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個人交流發(fā)言材料

第1篇:個人交流發(fā)言材料范文

    一、轉變教師角色,讓學生學會合作交流的方法小組合作交流應包括兩個方面:表述自己的思想;傾聽別人的訴說,在傾聽中做到理解與辨析,從而給予正確評價。我曾在不少公開課中見到這樣的現(xiàn)象:教師出示一個有合作交流價值的材料后讓學生小組合作,然后在全班交流。這時很多學生爭先舉手發(fā)言,唯恐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師。通過一番“熱烈”的發(fā)言,發(fā)表過意見的人洋洋得意,不再積極思考;未能發(fā)言的學生垂頭喪氣,拒絕參與,那些一點都不懂的學生更是高枕無憂,在一旁看熱鬧。這樣的小組合作只是一種形式,表面上熱鬧非凡,實質(zhì)上事倍功半,學生在交流中只注重自己的見解,不管別人聽不聽,他們只在意老師的評價,他們的交流只指向教師。當學生養(yǎng)成了這種習慣后,他們就不會耐心傾聽別人的見解,更不會對他人的發(fā)言進行評價。是什么造成這種現(xiàn)狀呢?這實質(zhì)上就是教師的角色未能完全轉變,教師在教學中還帶有權威性、指令性,教師并未真正成為學習交流的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

    教師扮演的還是一個能給出現(xiàn)成真理的人。所以學生的交流只指向教師,學生間就不會交流了,小組合作學習也就成了一種形式。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要以“指導者”代替“權威者”,把學生推向合作交流的前臺,在尊重學生主體的前提下,指導學生進行交流。在學生交流活動中教師要有所為也有所不為,讓學生體驗到表達給大家聽才是一種享受,得到大家的評價才是一種進步。適時表揚贊賞在合作學習中表現(xiàn)得認真和敢于懷疑、否定別人觀點的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完全放手,對學生放任自流。而要作為指導者、組織者甚至參與者。教師首先要向?qū)W生明確教學中的目標、重點和難點,結合學生的實際來組織學生合作討論。如:學生思考陷入困境;問題解法多樣,尋求最佳解法;學生的意見不一致時。教師在出示討論題后,要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在學生進行合作討論、操作時,教師要行間巡視,及時與學生溝通,及時調(diào)控。

    二、認真?zhèn)湔n,為學生合作交流準備材料荷蘭著名數(shù)學家和教育家弗賴登塔爾認為:“學生學習數(shù)學是一個有指導的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當前學生要學習的數(shù)學知識是前人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但這對于學生來說仍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每個人再現(xiàn)類似的創(chuàng)造過程來形成。在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里面很多的概念、性質(zhì)、法則、公式等都可以成為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材料。教師不能把這些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而是要讓學生去經(jīng)歷這個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我們教師在備課中要樹立“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觀念,對每一個新的知識點,均應從“知識建構;情感態(tài)度;學習的反饋與控制”等方面入手,積極為學生準備合作學生的材料。

    三、精心設計,把“強迫”合作變?yōu)?ldquo;需要”合作在以往很多的課堂教學中,我看到許多這樣的合作交流:上課前,教師已經(jīng)安排好討論人員、討論時間和討論內(nèi)容。

第2篇:個人交流發(fā)言材料范文

【關鍵詞】英語教學口語交際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1-0061-02

什么是大學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學習、研究英語語言本身,還是掌握英語語言這門工具?教育部在2007年9月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指出:“大學英語教學是以英語語言知識與運用技能,學習策略和跨文化交際為主要內(nèi)容”,可以看出當前的英語教學的目的首先是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其中口語交際有著不可替代的主體地位。但幾十年來,由于種種原因,我國的英語教學偏重語言形式,如語音、語法、詞匯的講授,培養(yǎng)出一大批精通語法規(guī)則,但不會聽說、不具備真正交際能力的學生。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成為當今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本文將分析當今大學生際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并努力探索解決途徑,提出可通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聽力水平及文化背景知識等渠道來培養(yǎng)大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一 交際能力的含義

“交際能力”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國社會語言學家Dwell Hymes提出來的。他認為交際能力不僅包括對一種語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還包括理解和掌握在何時何地,以社會方式恰當使用語言形式進行交際的知識體系。交際能力是一個復雜的概念,涉及語言、修辭、社會、文化、心理等多種因素,還包括一個人運用語言手段(口語或書面語)和副語言手段(身體語言)來達到某一種特定交際目的的能力。語言學家Little Wood指出語言的交際能力首先是掌握語言知識,并能運用語言清楚地表達思想,學習者在使用語言時根據(jù)自己的社會地位及社會語境,能從聽者的反應中判斷所使用語言是否恰當,從而了解語言知識在交際中的作用,然后進一步了解語言的社會含義,使用英語本族人普通接受的語言。這可以看出,交際能力主要指的是達意及得體,即能夠用目的語將所提的意思表達清楚并能判斷什么人在什么場合下說什么話。英語口語教學應圍繞交際能力所包含的幾個內(nèi)容,從課內(nèi)和課外兩方面著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進行口語交際的能力。

二 大學生英語口語交際水平狀況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以語法教學為主,強調(diào)對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而忽略了聽、說技能的培養(yǎng)。教師在教學中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處于從屬位置。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盡管許多學生具備較高的語言知識,但卻無法流暢地表達自己,與他人交流。這種“啞巴英語”的現(xiàn)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學英語忽視了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普遍欠缺英語口語交際能力。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首先就學生自身而言,心理素質(zhì)是許多學生普遍開口難的一大因素,這種困難來自自己內(nèi)心的緊張情緒,害怕和人交流或者害怕被人嘲笑,而與其所掌握的語法和詞匯量的多少及語音標準無關。其次,聽力和詞匯限制也是許多學生開口難的另一大因素,學生缺乏對詞匯的熟練運用,聽力水平不高,聽力理解能力不強,即便掌握再多的詞匯量,很多時候也因無法理解對方的意思而導致交流障礙,無法與別人正常地交流。就教師而言,課堂設計缺乏創(chuàng)新,在課堂上,師生關系往往過于僵硬,這種僵硬并不是說師生間有矛盾,而是指授課者與聽課者間的定位過于固化。一堂課,氣氛是關鍵。若教師的定位只在傳授書面知識,并且課堂上絕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傳授這項活動,那么就會使課堂變成獨角戲,剝奪了學生練習口語交際的權利。此外,對英美國家背景知識的欠缺必然導致中國式英語的產(chǎn)生,中英文化本身的差異使學生使用英語時難以組織語言。

三 改進英語教學的措施

針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障礙原因,教師需時時調(diào)整教學,幫助學生提高口語交際能力。首先要幫助學生排除不利的心理因素。大多數(shù)學生都會在當眾發(fā)言時產(chǎn)生焦慮和緊張,而實際上不僅是學生,大多數(shù)人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只有正確認識并克服緊張心理的人才能獲得成功。其實緊張是一種健康的心理跡象,換句話說緊張情緒是完全正常并被需要的,關鍵在于學生如何控制這種情緒,不但不因緊張使交流受阻,反而能夠充分利用它,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分析在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會產(chǎn)生緊張焦慮情緒。教學中不難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在第一次應對各種情況,如課堂上的發(fā)言、值日報告、復述文章、課外演講、與人交談甚至約會時都易產(chǎn)生緊張情緒,而一旦學生適應以上情況,那么這種不利的情緒就不會再影響他的交際能力的發(fā)揮,這就需要不斷地反復應對此類情景。再有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怯場的最大原因是對未知的恐懼,或者是缺乏自信。因此,教師有必要幫助學生樹立起相應的自信,可以選擇學生們所熟知的話題作為切入點,注意循序漸進和對話題難易的把握,使學生覺得自己有話說、想要說。發(fā)言時需提醒學生保持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將注意力集中在聽眾和交談者身上,而不是一直為自己的緊張擔心,并同時注意與聽眾或交談者的眼神交流,利用恰當?shù)闹w語言、適當?shù)氖謩莺椭w動作來放松自己,輕松地暢談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見聞。

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加強聽力訓練不容忽視。其實教師的問候、提問、指示、解答等有可能是教師在課堂上能提供的最自然、最有效地聽力理解練習。當教師不斷地使用這些課堂語言時,實際上是在給學生有意義的、真正的聽力練習。但課堂上的這類聽力練習是有限的,因此在課堂中播放語音和語調(diào)多樣化的錄音材料和影視資料是非常有必要的。聽力材料的訓練可分為三個階段來進行:首先是聽前準備。聽前準備是為學習者即將聽到的內(nèi)容做準備的,正如我們在真實生活中就某個話題有所預期和準備一樣,而不是告訴學生準備聽,然后直接打開錄音機。其次在聽力練習中幫助學生理解所聽內(nèi)容。教師不要期望學生能聽懂理解每一個詞。教師可以在學生聽完第一遍后問幾個相關的信息,在聽完第二遍之后讓學生說出錄音中說話者的態(tài)度??傊?,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理解,而不是測試他們的理解能力。最后,聽后練習也很重要。這一階段是幫助學生把他們所聽到的內(nèi)容與其生活經(jīng)驗和個人思想結合起來進行討論。這樣很容易讓學生從聽的能力轉向說的能力。

改善課堂中的師生關系也是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怎樣才能在有限的課堂上有效地練習口語呢?這就需要教師在授課方式上進行調(diào)整,盡可能創(chuàng)造更多的練習口語的時間和機會。首先可以利用例句的講解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及英語思維,沒有必要板書整個句子,這樣只會使學生產(chǎn)生懶惰和依賴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英語思維的培養(yǎng)。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選擇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話題,加強互動,讓學生積極參與互動,同時耐心引導他們踴躍發(fā)言。

在教學中重視文化背景教育尤為重要。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不了解一門語言所承載的文化,想學好一門語言是不可能的。由于學生不了解對方的文化而犯錯誤的情況并不少見,因此教師要做好相關的英美文化知識的介紹,鼓勵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了解英語中的習語和典故,了解英美文化的差異,幫助學生拓寬視野,擴大知識面,培養(yǎng)英語思維的能力,從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雖然學生在課堂上少有和外國人接觸的機會,但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就是和他們進行交流。如果缺乏一定文化背景或語言文化習慣的了解,學生們的發(fā)言有時就會顯得有冒犯性和不地道。例如,中國人習慣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問候他人。這些問題包括:“你去哪兒?”“你吃了嗎?”而這些在英美國家人心目中屬于個人隱私問題,和年齡及收入一樣,是不愿意讓人知道的。如在交流中被問及這些問題,他們往往會認為提問者不夠禮貌。

四 結束語

總之,大學生英語教學應注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在幫助學生系統(tǒng)學習英語的同時,培養(yǎng)其語感和對語言文化習慣的了解。而在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僅要重視語音和詞匯,還要注意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zhì)、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加強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并引導他們成為新時代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戴維斯、皮爾斯. 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第3篇:個人交流發(fā)言材料范文

關鍵詞:合作學習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前言

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團隊協(xié)作的社會,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團隊意識,擁有團隊協(xié)作能力。而合作能力需要一個人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yǎng),使他擁有這種意識,并且形成一種習慣。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因而,應面向全體學生,積極貫徹實施。本文在對合作性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其應停用策略。

一、合作學習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現(xiàn)狀分析

合作學習策略產(chǎn)生于20世紀中期,它是一種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努力探索,形成多向信息交流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因此自其產(chǎn)生之后,得以推廣與應用。在我國,較之課程改革之初,應該說,隨著改革的深入,小學語文課堂合作學習的時效性在逐步增強。但是,由于語文學科的特點,加之教師對“合作學習”的理解深度不同,是合作學習的開展還存在一些誤區(qū),導致合作學習的時效性不強。存在以下一些問題:第一,注重合作的形式,忽略了內(nèi)涵本質(zhì),出現(xiàn)形式化傾向。合作學習表面熱鬧,流于形式,效果不明顯;第二,教師往往缺乏對合作學習過程的應有指導和監(jiān)控,更多的是關注活動的結果。這使合作學習變成了“好學生講,差學生聽”的小組交往模式,第三,教師未能很好地把握合作學習的切入點。沒有從教學的具體內(nèi)容出發(fā),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fā),把握合作學習的實際,調(diào)節(jié)合作學習的時間,單憑教師的愿望,想要學生什么時候合作就什么時候合作,想要學生和做多長的時間就合作多長的時間;第四,教學材料運用的科學性尚待加強。過多的材料容易使學生分散注意力;過缺的材料又不能支持學生學習知識的平臺。

二、合作性學習在小學課堂教學的應用策略

要是合作性學習在小學課堂中得以成功的應用,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合作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形式,當學生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和良好的合作習慣后,才能讓合作學習從“形式”走向“實質(zhì)”,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需要教師長時間精心的培養(yǎng)。首先,要讓學生樂于陳述觀點。語言表達詩人與人交往和互動的基礎,也是個人交際能力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合作學習所必備的條件。合作學習需要每個成員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互相了解對方的觀點,否則,合作學習將流于形式。其次,要讓學生學會傾聽發(fā)言?!皩W會傾聽”是合作學習的前提。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要讓每個成員在與他人交談時,能夠克服浮躁之氣和輕謾之舉,不能因發(fā)言人是差生而輕謾他,不能因發(fā)言人是優(yōu)生就簡單認同。做到認真而仔細地聽取別人的發(fā)言,不隨意打斷或插話。當然聽也不能敷衍,而應該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意會。每個成員還必須聽清教師的提問,聽懂小組的分工要求。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提供機會讓學生多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說話要有條理,表達要完整,同是注重培養(yǎng)學生傾聽她人說話時的習慣,爭辯要講和氣,不能因意見不一而鬧情緒。

(二)教授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

要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教師應該交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第一,在閱讀教學中設計有討論價值并且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以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第二,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展示的個人學習成果如自學筆記本等,引導學生學會賞識他人,學會婉轉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小組成員之間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更好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第三,抓住教學中的有關契機,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小組內(nèi)大膽、踴躍地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學會能言善辯;第四,小組之間開展一些競賽,引發(fā)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們的競爭意識;第五,小組開展互的學習活動,增強成員之間的凝聚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三)把握實施課堂合作學習的契機

首先,要充分利用好奇心,充分激發(fā)學生合作興趣。兒童好奇心強,要利用兒童的好奇心,誘發(fā)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例如:在教學《曹沖稱象》一課時,我首先利用電腦播放一頭大象的錄像,然后拿出一桿稱,讓同學們分組討論怎樣用這桿秤稱出大象的重量。同學們馬上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一段時間之后,我讓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提供他們小組的討論結果。整堂課,學生都積極參與,興趣盎然,直到下課,還沉浸在合作學習的快樂之中;其次,鼓勵動手操作的機會,以達到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目標。例如,在教學《撈鐵?!芬徽n時,我讓同學們小組合作閱讀討論和尚撈鐵牛的方法,然后小組合作設計并動手操作感知和尚撈鐵牛的方法,從水缸中撈起“鐵?!薄M瑢W們興趣高漲,等我剛說完就積極討論設計,并且積極動手操作。

結語

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創(chuàng)設學生間合作學習的機會,提高與學生群體間的交往能力。作為老師應當通過合理安排,正確引導,激發(fā)學生的自我意識,讓學生學會尊重他人并能自尊,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觀念,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合作技能。這樣,必定能提高合作學習的時效性,大大提高教育教學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2].左昌倫.對當前語文教學中幾種現(xiàn)象的反思[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4,(2)

第4篇:個人交流發(fā)言材料范文

一、積極創(chuàng)設學生表達的情境

一個詞語、一個故事、一個有趣的游戲,一個精彩的畫面都能引申出一堂口語交際課。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表達,樂于表達、善于表達,讓學生在表達中逐步提高語言表達的層次性。發(fā)散思維、豐富語言,這就是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但教師要注意創(chuàng)設交際的情境,話題要貼近學生生活,有趣味性,能讓學生自然而然入情入境。創(chuàng)設交際的情境方法很多:語言的渲染、場景的設計、課件的展示……要根據(jù)內(nèi)容和學生的特點恰當?shù)丶右赃x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起到激發(fā)興趣的作用,使得口語交際課更有實效性。

二、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敢說”

首先,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把課堂還給學生。語文教學觀念的一種深刻變革就是:師生共學,教學相長,改變教師唱主角的局面,讓學生唱主角,變課堂為學堂,把讀書思考的時間還給學生。教師要在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自讀、鉆研、討論、交流看法的時間,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學生之間相互提問,試著自行解答,有些問題學生解答不了,教師再適時引導、點撥,引導學生進一步討論。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活了學生思維,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閱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即席發(fā)言中鍛煉口才。

其次,要善于鼓勵學生,使學生克服膽怯心理而“敢說”。 多加表揚鼓勵,培養(yǎng)學生興趣。小學生天真活潑、愛說愛動,平時在家里、在小伙伴中,無話不說、無所不談。但不少學生上課時,變得羞怯、拘謹,他們害怕說得不好,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嘲笑。針對學生這一心態(tài),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注意運用各種方法提高他們說話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對積極舉手發(fā)言的學生,不管講得是否正確,都加以肯定。對被點名發(fā)言的學生,講對了則熱情表揚,若不講或講錯了,則啟發(fā)誘導,千萬不能訓斥。教師要善于為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說話的機會,語文課或者討論課上,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他們先在小組中交流,然后當眾表達,再讓全班學生進行評定,評定的主要方法是讓學生把別人講話的優(yōu)點說出來,再讓他向全班學生轉述別人說話的內(nèi)容。這樣,班上各個層面的學生都能顯示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才華。其實,每個人都有用語言表達自我內(nèi)心世界的沖動和渴望,他們之所以有時不敢說,主要是因為所處的環(huán)境在制約著他,使他在心理上感受到了壓力而閉口不言,即使說了也是吞吞吐吐、辭不達意,學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發(fā)育還不完全成熟而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對學生特別是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要充分信賴,在講課過程中要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懸念”,引導學生認真思考,積極回答問題,即使錯了也不要盲目批評,而是從適當角度給予肯定,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敢于提出自己的疑問,從而滿足他們“說”的欲望。

三、根據(jù)年級的不同設置不同的要求

對低年級的學生,給他們一個簡單的題目,化難為易,將一個完整的話題分解成幾個小問題,由老師提供線索,學生順勢跟上,將單向命題說話變?yōu)殡p向交流,并在雙向交流中進行動態(tài)的口語交際訓練,無拘無束地交流表達。而對高年級的學生就要鼓勵他們平時多學習多積累,建立自己的“語庫”,這樣才能妙語連珠,對話才能生動,幽默風趣。否則就會在說話時干癟無味、語無倫次、不得要領、蒼白無力或呆板生硬。

四、善于發(fā)現(xiàn),開拓說的語境

“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标P鍵是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帶領學生去思考、去討論、去感受。如這段時間正處夏季,我要求學生利用雙休日,到郊外去走一走、看一看,到公園里、大街上,去感受夏天的氣息。學生有豐富的素材,發(fā)言十分踴躍,描述得生動而形象。接著我又指導他們把看到的、聽到的、想說的用筆寫下來或畫下來,然后讓他們自己讀讀看看,并加以修改,讓學生逐步學會怎樣把話說明白、說準確,同時也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五、創(chuàng)設口語鍛煉的平臺

第5篇:個人交流發(fā)言材料范文

  

關鍵詞:互動動機 互動策略 多水平互動 

一、研究職業(yè)院校英語課堂互動影響因素及互動策略的必要性 

    互動教學指“使某一教學主體與其它教學主體和教學環(huán)境全面地建立信息、情感、思想、人格等方面的交往關系,以保持教學的活力和培養(yǎng)學生自主活動的能力。”我認為,對于互動的理解局限使得互動教學的研究急需取得突破,在研究課堂互動影響因素及互動策略的聯(lián)系上有必要性,實施多水平互動教學有急迫性。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0年11月頒布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指出:教學“以實用為目的”,重點在于重視語言學習規(guī)律,正確處理聽、說、讀、寫、譯之間的關系,確保各項語言技能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目前難點是加強聽說技能的培養(yǎng)。 

    本研究力圖根據(jù)《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結合職業(yè)教育的特點,借鑒國內(nèi)外英語課堂教學的先進思想理念和方法,研究影響高職院校的英語課堂互動的因素,提出適合職業(yè)院校課堂互動的策略并推薦一種可操作性強的課堂互動模式,增強學習者的語言知識和語言運用能力。 

二、理論研究 

    “社會建構主義”是上世紀末源于英國、本世紀初介紹到中國的教育心理學理論。其主要觀點為:知識是由個人建構的,而不是從外部注入的。這種建構發(fā)生在與他人交往的環(huán)境中,是社會互動的結果。因此,有效的教育是建立在學習者主動理解的基礎上,教師作為中介者應為學習者提供富有個人意義的學習經(jīng)驗和學習機會,由學習者自己從中建構知識,并由此學會學習,學會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為終生教育打下基礎。本研究試圖探索該理論結合圖式理論對于英語課堂教學的意義,特別是對于職業(yè)院校課堂互動的優(yōu)化。 

三、課堂互動動機研究 

    1.調(diào)查問卷。了解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態(tài)度和動機,得到課堂互動影響要素數(shù)據(jù)。對四個教學班共198人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 

    2.分析問卷。研究課堂互動影響要素。并基于此,提出促進學生互動的策略。 

    課題組通過分析所得數(shù)據(jù),對課堂互動的影響因素作了初步分析,在分析后得出:⑴高職生的心理特征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影響,學習基礎差異性很大;對英語學習的近期目的性影響長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要引導學生認識到:社會發(fā)展超出人的想象,地球村的趨勢需要我們了解世界。目前,英語作為強勢語言,在國際交流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學生畢業(yè)后的專業(yè)工作需要對國際科技發(fā)展的了解,需要閱讀外文資料或與外國人員交流。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及其它媒體的發(fā)展,英文類節(jié)目增多,只有具備一定的英語能力才能欣賞。在英語學習中,會接觸到大量反映西方文化的材料,接觸不同文化能豐富人的思維方式,對工作和生活的把握更科學??傊?,英語學習的最大功能是使工作更順利,更加豐富人的精神生活。因此,要放眼世界,著手目前,努力學好英語。⑵課堂互動程度的影響因素及相應策略:①課堂發(fā)言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在問卷中,高達70%的同學有發(fā)言愿望,但是從不主動發(fā)言。因此,解決心理問題是改進互動現(xiàn)狀的第二個根本問題。為使同學有成就感,從而增強表達欲望,教師需要注意的幾點是:鼓勵;糾正錯誤以不打擊自信心為前提;設計問題因人而異,保持一定的難易度;在學生表達陷入困境時適時適當?shù)亟o予引導。②互動的多向性有待改進。70%的同學只和教師互動,學生之間缺乏互動。根據(jù)互動定義,要有教師與學生間互動,學生與學生間互動,學生與機器間互動。 學生之間的互動成為外語課堂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內(nèi)容,班級的人際關系不但影響教學效率,而且對學生的社會化成長產(chǎn)生極大影響。因此,設計任務促使學生間交流是一項重要任務。此外,互動需要一定的物質(zhì)條件,加強英語學習設備(如語音室)的投入以及學習系統(tǒng)的使用也是加強興趣的重要方面。③教師教學理念和素質(zhì)對學生的興趣及互動效果有著直接影響。有的教師只注意語言中的應試點,并對其不斷強化,破壞了語言教學的整體性和連貫性,導致學生語言素質(zhì)欠缺。這樣的教師因自己教學理念的落后束縛了學生的表達欲望。因此,轉變外語教學觀念,創(chuàng)建互動平臺,是教師的課堂教學主要任務。課堂互動的設計和調(diào)控與教師的素質(zhì)密切相關。教師的心理素質(zhì)、語言駕馭能力是影響互動的關鍵因素。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要包括知識上的交流和心理上的交流。④教材的適用性對互動意義重大。應根據(jù)學生和教材特點,合理利用教材,輔以適當?shù)恼n外閱讀,給互動提供豐富的練習內(nèi)容。以《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為依據(jù),以規(guī)劃教材為主要學習內(nèi)容,因地制宜地選擇授課材料,是解放思想的體現(xiàn)。根據(jù)問卷結果,學生更對音像材料感興趣,這與年齡特點相符合,也是語言學習的特點所決定的。⑤課文教學過程中,互動程度較低,互動層次欠缺。課文不單是閱讀材料,課文應是多功能的,在課文學習中應該達到聽、說、讀、寫基本技能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因此,課題組以課文教學為主要突破口,力求根據(jù)問卷分析,采用更完善的互動策略,通過實踐教學,取得預想的互動成效。

四、教學實踐研究 

    1.根據(jù)以上問卷分析及應對策略開展課堂教學互動改革。 

第6篇:個人交流發(fā)言材料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按照新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在小學階段,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會說話就會作文,本身沒有多難。不過,要在寫作的時候言之有物,就需要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另外,在小學階段,作文教學目標分布在各個學期,以循序漸進的順序使小學生的寫作水平穩(wěn)步提高。在教學中,教師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教師可以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作文教學,助力小學生提高作文水平。

1引導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

實踐是情感形成和發(fā)展的基礎。觀察實踐,認識生活,才能為作文解決源頭問題。例如寫一個勞動場面的作文,首先必須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勞動鍛煉。只有經(jīng)常參加勞動,才能對勞動的艱辛有所認識,對勞動成果的甘甜有所體驗,對勞動快樂有所感受,文章的內(nèi)容才比較真實、充分,而且有真情實感。如果平常沒有參加勞動,只能三言兩語寫自我服務勞動,或者從有限的幾次衛(wèi)生大掃除中去搜腸刮肚,就寫不出飽含激情的好作文。作文同生活的關系是密切的,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走生活作文的道路,克服作文教學脫離生活,脫離學生實際的弊病,把各種實踐活動引入作文中來。組織學生參觀訪問、旅游、搞科技小制作和小實驗,參加各種活動和體育活動等,從而豐富學生習作的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作文的情感。

2注重平時詞語積累

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句、精彩片段等。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來積累。“重視文本”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xiàn)“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通過寫日記來積累,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于日記的內(nèi)容很廣,可寫昕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傊?,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束地表達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qū)懻鎸嵉氖虑?。比如:每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3開展形式多樣的作文活動,激發(fā)寫作興趣

小學生好奇心強,愛表現(xiàn),形式多樣的習作活動能調(diào)動學生的習作興趣。如開展課前讀報活動,讓學生到講臺宣讀自己的優(yōu)秀習作,或是宣讀從作文選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斷等等,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和表現(xiàn)的機會。為了表現(xiàn)自己,在課外時間他們就會趣味盎然地尋找或?qū)懗鲎约簼M意的習作。因而多數(shù)人在比賽的情況下學習和工作一般比沒有比賽的情況下好得多。小學生喜歡表現(xiàn)自己,好勝心強,開展競賽活動,給他們更多的參與和表現(xiàn)機會。這樣不但可以調(diào)節(jié)以往習作所形成的氛圍,激發(fā)學生“我要寫”的興趣,還可以大面積地提高習作的質(zhì)量。

4讓學生展開有效的合作學習

不少教師會簡單的認為,作文訓練是針對學生個人能力的一種鍛煉,因此,在教學中很少會采用學生間的合作交流的教學形式,這種認識顯然不夠全面。有效的合作交流不僅是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一種激發(fā),這也會讓學生找到更多的寫作靈感,并且能夠讓學生從他人的想法中受到有效的啟發(fā)。在展開合作學習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作文能力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訓練目的、作文題目展開審題討論,然后相互交流,相互提意見與建議。一些學生不善于表達,在合作交流中,他的發(fā)言往往不能滿足其他學生的需求。為了克服這一點,可以采用中心發(fā)言人引導式合作,從小組中選出一名能力較強的同學作為中心發(fā)言人,由他引導該組成員逐步合作完成口述任務。其間教師要在各小組之間巡視,也可適當參與小組討論,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在這樣的有效教學中才能夠帶給學生不一樣的課堂體驗,這也是寫作教學的一種革新。

5提倡自評、互評,重視講評

作文是學生們辛勤勞動的成果,他們強烈地期待得到老師的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評價?!拔恼虏粎挵倩馗摹薄:玫奈恼露际墙?jīng)過多次修改的。在學生們寫完作文之后,不要急著去評價,而應該引導學生自評自改。同時也可以采取分組評論法,學生們互換作文,這樣,一方面可以通過看別人的作文,發(fā)現(xiàn)自己與別人的差距,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及時學習;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批改別人的作文時,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問題,可以進行反思。通過這個過程,可以集思廣益,取長補短,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作文教學一般都重視寫作前的指導,而容易忽略寫作完成后的講評。作文講評是對本次習作的分析和評價,既是習作指導的繼續(xù)和加深,又是習作講評的鞏固和提高;教師必須認真抓好講評這一環(huán)節(jié),努力提高講評的質(zhì)量,從而促進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當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注重對于學生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緊密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加強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同時,作為教師,還應當積極進行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如情景教學等,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寫作練習,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及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zhì)量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作者:鄭小敏 單位: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新站鄉(xiāng)中心校

參考文獻:

第7篇:個人交流發(fā)言材料范文

【關鍵詞】 口語訓練 小班化 校本研發(fā) 合作交流 交際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67X(2014)10-001-01

2011英語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zhì)。就工具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培養(yǎng)學生基本英語素養(yǎng)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發(fā)展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為今后繼續(xù)學習英語和用英語學習其他相關科學文化知識奠定基礎。英語口語訓練是語言輸出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如能在起始階段加強口語訓練,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將大大提高學生說英語的自信心,濃厚學英語興趣。所以在初中階段開設口語課很有必要。開設口語課,可以進行有針對性地對有愛好和需求的學生訓練,提高口語訓練的強度,為英語學習營造良好氛圍,激發(fā)學英語的熱情,減輕學英語的壓力,為正確學習英語指明方向。

目前,初中教育資源匱乏,師資力量薄弱。成班率高,每班人數(shù)在60人左右,對實施英語口語教學造成一定難度。由于班級人數(shù)多,每個學生發(fā)言機會少,無法得到充分訓練。老師注意力分散,難以駕馭課堂。學生表達欲降低,難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針對該現(xiàn)狀,要上好口語課,小班化教學勢在必行。

小班化教學乃教育改革之趨勢,其優(yōu)勢凸顯。在經(jīng)濟發(fā)達國家、地區(qū)已率先實現(xiàn)了小班化教學,由于我國農(nóng)村經(jīng)濟滯后,師資匱乏,要實現(xiàn)小班化教學仍存在諸多困難。為讓農(nóng)村中學的學生也能享受到小班化教學之成果,我認為可作如下嘗試:班級設置不變,仍以60人/班為例,小班化后,每班人數(shù)控制在30人左右,每個教學班可分成2個小班。每星期開設2節(jié)口語課,全班學生均可輪流上完口語課。

以現(xiàn)有條件,可采取多種辦法實行小班化教學:

1. 學校指定專門口語老師和專用教室,各班輪流上口語課。

2. 由本班課任老師兼上口語課:一半學生上口語課,另一半學生則可當聽眾或評委。

3. 由同年級科任老師交叉上口語課:即將本班分成兩個小班,由本班課任老師和另一位老師同時上口語課。另一班也分成兩個小班,上口語課時,仍由這兩位老師上。兩個老師之間互相幫助,完成口語教學任務。

由于口語課沒固定教材,需要校本研發(fā),可以選擇與教材同步的材料進行編輯,作為教材的延伸與補充。老師要針對性地作好訓練內(nèi)容的系統(tǒng)安排工作,對每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仔細推敲,采用合適的形式,達到內(nèi)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如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Wha’s the matter?可以分角色扮演師生和病人,在小組合作間完成對話,然后進行展示,形成激勵機制。要使得口語課順利進行,課前需有充分準備,各學員分別查找資料。為方便查找資料,學校應準備豐富的課外資料,成立資源庫。由于開設了口語課,同學們上課不敢大意,因為沒有課堂積累,到了上口語課只有干瞪眼的份兒,所以對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是一種促進和鞏固,比講評一張試卷的效果要好得多。

口語課形式要多樣化,如看圖說話,口頭作文,復述課文、安排演出或討論話題、角色扮演等。為防止走過場,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時間陳述自己的觀點,老師應以鼓勵為主,允許學生犯錯,不要打斷其發(fā)言,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復述課文是有效培養(yǎng)口語能力的途徑,學生熟悉了課文,易于準確表達。課堂呈現(xiàn)除了小組代表發(fā)言,也可由各成員各自陳述,如角色扮演、演出須由小組全體成員一起完成。為保證課堂秩序不混亂,可以由易到難,先模仿一組對話,再過渡到自編對話,然后圍繞一個主題自由發(fā)揮。我覺得低年級的學生由于知識儲備不夠豐富,在平時上課就能完成簡單的口語訓練內(nèi)容,八、九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可以逐步開展口語課。

口語課的訓練在于強化能力,培養(yǎng)合作,學會溝通。小組成員可以固定在4個人左右,保證人人都要發(fā)言,其他人要耐心傾聽,不要打斷發(fā)言。小組之間可以互換成員,以便聽取不同觀點,最后形成自己的意見。由于班級人數(shù)少,時間充裕,每個人每節(jié)課至少有一次展示機會。有的任務需要兩人或多人共同完成,為學生交流合作提供機會,只有靠共同協(xié)商才能完成,有很多不確定性,為課堂生成提供多樣性,不自覺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第8篇:個人交流發(fā)言材料范文

中三班

好的習慣可以讓人受益終身。我班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充分認識新時期教育中加強幼兒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真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通過扎實細致、持之以恒的養(yǎng)成教育活動,促進幼兒行為習慣、個性品質(zhì)和思想道德素質(zhì)的提高,為幼兒的終身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各方面目標

生活習慣:

1.佩帶手帕,衣著整齊,按時來園,不攜帶危險物品入園。

2.入園后將自己的東西整齊地放在指定的地方,主動參與值日生活動(放椅子、整理圖書、照料自然角等)。

3.正確的盥洗:卷袖子,用肥皂擦手并沖洗干凈,保持地面清潔衛(wèi)生,不隨便玩水、玩肥皂。

4.學會自理大小便,整理好衣服。

5.能注意保持自己的個人衛(wèi)生,勤洗澡、洗頭、理發(fā)、剪指甲,保持衣褲的整齊干凈。

6.愉快進餐,了解農(nóng)民種糧食的辛苦,學會愛惜糧食。

7.文明進餐,細嚼慢咽,不挑食,保證桌面和衣服的整潔,學會收拾自己的餐具, 餐后抹桌椅。

8.能獨立有序地穿脫衣服并整理好,午睡時不影響他人,安靜入睡,睡姿正確。

9.自由活動時能控制自己,不拔腿就跑,注意安全。

10.離園時放好小椅子,主動帶走自己的物品。

學習習慣:

1.能集中注意力專心傾聽他人講話,不隨意打斷。

2.在集體教學中主動舉手發(fā)言。

3.遵守活動區(qū)規(guī)則,愛護操作材料,知道換區(qū)游戲,在4.老師的指導下整理好活動材料。

5.愛動筆畫畫寫寫,握筆看書姿勢正確。

6.正確使用玩具、文具,并學會保管,在教師引導下學習收拾玩具圖書等。

7.能獨立看書、愛護圖書,會翻閱圖書,閱讀姿勢正確。

8.完成老師交給的簡單任務,不怕困難,堅持完成。

9.積極參與體育鍛煉,鍛煉過程中能及時增減衣服、喝水等。

10.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并能與同伴擺放和整理體育活動材料。

交往習慣

1.能有禮貌地與他人問好、道別。

2.能與他人友好交往,正確使用禮貌用語。

3.嘗試與同伴分享、合作、互相幫助,能夠原諒同伴的過錯。

4.尊敬長輩,不隨意翻別人的東西,不亂發(fā)脾氣,不隨意索要東西。

5.愛護弱小,和伙伴在一起知道謙讓,不爭搶。

6.了解簡單的公共規(guī)則,如: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殼紙屑、不大聲喊叫等,并自覺遵守。

交往能力方面:

1.愿意和小伙伴分享玩具、圖書、食品。

2.對人熱情,主動使用禮貌用語,學做小主人。

3.尊敬長輩吃東西先請長輩吃。

4.別人講話時,自己不亂嚷嚷,不說臟話、不說謊話。。5.遵守幼兒園秩序和班級規(guī)則,不打架、不罵人、不爭搶玩具學會謙讓。

6.誠實勇敢,知錯能敢。

7.愛父母、愛同伴、愛家鄉(xiāng)、愛祖國。8、愛護公物,愛惜花草樹木,節(jié)約用水。

交往能力方面:

1.愿意和小伙伴分享玩具、圖書、食品。

2.樂意與人交往,禮貌,大方、對人友好。

3.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有益活動,有自信心。

4.互相謙讓,自己有進步不驕傲,愿意學習班內(nèi)小朋友的優(yōu)點,能為同伴的進步而高興。

5.主動與別人交流,同伴之間用普通話交談。

6.樂意關心幫助有困難的人。

二、培養(yǎng)步驟

1、要讓幼兒認識習慣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讓孩子分析案例等各種方式來進行,是他們切身感受到習慣的重要性。

2、要家長、教師、幼兒園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3、建立一日常規(guī),進行系列化教育。

4、進行榜樣教育。用各種教育行動進行榜樣教育。

第9篇:個人交流發(fā)言材料范文

1.小組合作流于形式,缺乏實質(zhì)性合作

某教師在授一年級“認識物體”一課時,在學生拿出各自準備的學具之后,提出要求:“前后四人一組討論告訴小朋友你帶來的是什么?”接著又提問:“請小朋友們把這些物體分類?!本o接著又說:“誰能告訴我你是怎么分的?”這一系列的活動前后不過五、六分鐘。學生在展示討論結果時,有按顏色分的,有按大小分的,有按用途分的,教師在評價這幾種分法時只是以面帶微笑的“嗯”“啊”作為簡單的評價。而當學生說到按形狀分時,教師馬上提問:“還有誰按形狀分,給大家說說?!?/p>

從這一課例來看,其合作探究過程流于形式,雖然學生也經(jīng)歷了激烈的討論、積極的求證過程,但都是分散、零碎的意見還沒有來得及總結。所以在合作之后仍不知其所以。其主要原因是時間不夠。其實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動探究的主體作用,讓其在充分的合作探究中實現(xiàn)思維的發(fā)散與碰撞,并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展示于同學面前并及時的自我總結。其間,教師也要適時的予以指導。

2.學生的合作不夠主動,參與度不均衡

小組合作確實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但是好學生參與的機會更

多,往往扮演了一種幫助的角色、困難學生則成了聽眾,往往得不到獨立思考的機會而直接從好學生口中獲得信息。致使困難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獲益比班級教學獲益更少?;谶@種情況,在小組活動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不友好,不傾聽,不分享的現(xiàn)象,這會影響合作學習的順利發(fā)展。如:某教師在授教“找規(guī)律”一課時,拿出一張有空白格的紙條,讓學習小組完成有規(guī)律的彩條設計的合作。個別學生一個人拿到紙條就涂,卻不讓其他學生發(fā)表意見,其中一個學生爭辯道:“老師讓我們合作完成的”。然后才一起操作?,F(xiàn)在大多數(shù)學生是獨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學生性格自私,獨立是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

3.小組合作學習組織形式單一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則是合作學習中采用較多的一種方式,但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在實際應用中組織形式過于單一,組員較固定,長此以往形成在討論過程中一些程度好的學生搶先說出了自己的意見,而其他學生則失去了獨立思考發(fā)表意見的機會。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又回到被動學習的老路上了。四、合作探究后,教師沒有適時地組織學生建構知識結構體系。探究式的學習注意知識的形式過程,難以使學生獲得比較系統(tǒng)的學科基礎知識。所以在合作探究之后,教師應以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水平為基礎,幫助學生重新構建知識結構體系。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認知能力水平的目的,為以后進行更深層次的教學提供依據(jù),打下基礎。

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中恰到好處地引導學生合作呢?下面就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4.營造良好的合作交流學習的情境

良好的、和諧的合作交流情境是成功的數(shù)學合作交流學習的基礎?!百p識你的學生”不是一句空話,放下“師道尊嚴”,成為學生學習上的促進者、組織者、合作者和參與者是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經(jīng)驗證明,信任學生、鼓勵學生是十分有效的教育手段。只有信任學生,鼓勵學生,學生才能產(chǎn)生良好的合作交流學習。

5.為學生提供現(xiàn)實的合作交流的材料

數(shù)學課堂教學應盡可能提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背景材料。如在“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教學中,可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直接引入“一半”這個概念。可創(chuàng)設這樣的一個情境:問題一:“有4個桃子,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得到幾個?”問題二:“有2個桃子,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得到幾個?”問題三:“有1個桃子,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得到幾個?”通過這幾個問題,熟悉的生活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自己想象中的“一半”。

6.訓練學生數(shù)學合作交流學習的技巧

6.1 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對自己想法進行反思和加以說明的習慣

教師可經(jīng)常向?qū)W生提問:“你是怎么想的”、“你是如何得到這一方法的”等問題,使學生習慣于反思和說明。

6.2 要培養(yǎng)學生能用數(shù)學語言和符號對周圍環(huán)境的話語、圖像、表格等材料進行闡述。

6.3 要訓練學生口頭或書面闡述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能力。

語言表達是人與人交往互動的基礎,也是個人交際能力的重要指標。合作學習需要每個成員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對方的觀點,在此基礎上才能進行有效地合作。

7.教師要扮演好角色,指導、參與合作學習

有的教師認為學生在合作學習的時候,就可以完全放手,任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