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見習教師心得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閑暇時,我拜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受益匪淺。其中“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一建議給我印象深刻。
盧梭的“寓教于樂”總讓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呢?縱觀今天背負著“升重點,考大學”沉重包袱。
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去玩,哪里還有時間去樂呀!
“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雖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我們仍能聽到許多學生埋怨的聲音,細問起來,原來,每天做完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若干作業(yè)。鄰居家的小男孩,放學回家很少出門活動,就連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關在小房間里做媽媽布置的什么《江蘇正卷》、《課外補充閱讀題》等習題集,碰到難題(特別是些聯系生活談感受的題目)必過來問我,細看一下整本習題集,無非是些常見的題目,好些題目與學校統一的練習冊雷同,甚至一模一樣,而真正能開發(fā)智力的題目寥寥無幾,孩子就在這樣每天練了又練的習題中荒廢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最寶貴的財富”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
每每想到這兒,初為人母的我都會發(fā)誓將來要讓自己的女兒從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來,我會和她做游戲,看她畫畫,欣賞她唱歌跳舞,引導她讀書明理,帶著她去看路邊藝人奇妙的手藝……帶著她認識大自然,認識社會學習在學校中看不到學不到的知識。
在社會要求學校給學生減負的同時,我們也呼吁各位家長給孩子減負?,F在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對待他們稚嫩的問題,欣賞他們童趣十足的舉動,多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我相信每個童年在記憶中都會是五彩繽紛的。
教師《給教師的建議》學習心得2
城市的喧囂、娛樂的浮華、旅游的休閑、電話的紛擾,我們如何能建造一座屬于我們自己的心靈牧場,讀書吧!靜下心來讀經典著作吧!隨著“營造書香校園”讀書熱的掀起,捧起蘇霍姆林斯基的《 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它深深地吸引著我,一種心靈的靜寂,一種久違的感動充盈著我的心靈。我急切地把我的些許感悟記下來,與同仁們共勉!
感悟一:讀學術著作,走出死摳教科書的浮躁現象
是??!一個人的成長多么需要有一個“專業(yè)引領”的氛圍,讀書便引領你進入書中與大師對話,領教大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而我平時只關注數學學科雜志的教學論文,品味名師的精彩案例,往往斷章取義、人云亦云。因此教學實踐和理論之間存在一個很大的斷裂層,看問題不尖銳,都停留在表面上做文章,所寫教學論文在邏輯上缺少嚴密性和深刻性,從來沒有靜下心來真正地研究教學。我們每天捧著一本教科書,找些相關參考資料,每天重復著往日的教學行經,跳不出現有的教學方法。讀了蘇文以后,我找到了答案:要善于琢磨一些學術著作,不斷地補充教學技巧。
感悟二:讀心理學教育學等書,擺脫情感教育的浮躁現象
我們每天忙碌著備課、上課、批改等事情,似乎這就是所謂的教學。在兒童心理特點、情感方面研究甚少。當學生犯錯誤了,我們很少蹲下身來聽聽學生真實的聲音,往往不分青紅皂白,來個氣勢洶洶的批評。當學生的作業(yè)做得一塌糊涂時,我們畫上一個大大的叉,再來個重做,方能解決心頭之氣。不管好學生、差學生,我們都一樣的教法,雖然有人提出分層教學,可實際上又有多少人在實施著呢?而蘇教育家卻編制了一套專門供學習困難學生做的習題集。
蘇霍姆林斯基把學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學生的智力比作種子,他說:“只關心種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種子喂麻雀。”“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表情的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地進行心靈的接觸。”這說明了老師和學生之間在心靈、情感上的交流是極其重要的,每一次心靈的碰撞都有利于建立和諧、輕松、愉快的師生關系;有助于老師和學生之間產生情感共鳴;有助于創(chuàng)設情意融融的情感氛圍;使學生自覺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那么,如何深刻了解學生的心靈、促進師生之間情感上的交流呢?那還是多讀書、多思考。
教師《給教師的建議》學習心得3
一本好書能啟迪人的智慧,滌蕩人的靈魂。我覺得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它猶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它仿佛是我的一面鏡子,時刻映照著自己;它又好像是我慈祥師長,不斷地給初入教師崗位的處于茫然中的我以指引。大師的形象雖然模糊,但大師的指引卻是那么具體。如何在教師崗位上能夠將工作做好,如何能讓自己在這份事業(yè)上有所發(fā)展,我從中總結出幾個我首先必須要努力的方向:
一、讀書,讀好書
有句話我一直非常喜歡:“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這在我們教育事業(yè)中尤為重要。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yǎng)自己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善于對書本中的內容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能量,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讓自己的“一桶水”永遠取之不不盡、用之不竭。
二、關心學生
初臨崗位(小學),一切都遠不及想象中的美好。正常的教學秩序,使我們的到來未免顯得多余。一個星期了,教務忽隱忽現、忽此忽彼的安排,究竟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我開始想“頂崗實習”不會是打了個幌子吧?如今,我已無路可退。偶爾接到師范打來的問候電話,才略微有點溫暖的感覺。習慣了忙碌奔走的我,怎能消受得了這等清福?
趕巧,附近小學一老師因病臨時脫崗,這才讓我有了一處安頓。那學校不及城北的五分之一大,校舍也略顯陳舊,一座二層的教學樓坐落在村委會后院,生銹的旗桿頂端,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我踏進了我人生第一個課堂,認識了我的第一批學生,第一次感到做一名老師的幸福與快樂。
教學生知識,他們會如饑似渴地追問更多,滿臉的陽光讓我愛上了教學;與學生一起操縱課堂,他們的奇思怪想常常會帶給我很多出乎意料的驚喜;把心交給學生,他們拉著我一起游戲,給我講故事,猜謎語,說笑話,然后我們一起談天說地……
學生告訴我:“我們從來沒有這么開心地放肆過,總是害怕老師,你能一直帶我們課就好了……”我為我的學生這么坦誠感到驕傲。
快樂的時候,總會覺得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半個月已過,要給孩子們說聲“再見”,終有一千個一萬個不舍得,我給他們畫了拿手的素描畫作紀念,也算感謝他們這段時間給我?guī)淼臒o盡的快樂。
離別的那天,班上一個很調皮的學生遞過來一張曡得很方正的紙,上面寫道:老師,我愛你,我的心永遠和你在一起,永遠!我低頭看時,心突然一動,覺得很好笑,折住再看那孩子的時候,竟然想哭。
“老師!”,學生們自己疊的花籃;圣誕樹形狀的塑料掛鏈;畫滿心形的彩色紙……簇擁著擺進我的視線。我越覺得離別成了一種痛苦的煎熬。
那是最后一天,他們留了我的手機號、qq號,說讓我永遠不許變,我拍下了他們的童顏,也打算永遠記著。
教師《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學習心得1
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自然界很多事物現象被一一揭去了其原有的神秘的外衣人類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也逐漸被認識.因為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fā)展人們的觀念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譬如人們對教師這一職業(yè)的認識就經歷了一個神化到市俗化的過程在現代人的心目中教師不再是神而是人.
在歷史上文化人曾被歷代統治者奉為圣者教師當屬于文化人之列但文化人之所有被奉為圣人實際上是當時的統治者壟斷知識實行愚民政策的結果.時展到今天知識已被大眾廣泛的掌握已是不爭的事實.當神圣的外衣被揭去時.文化人包括教師在內無疑地墮為市俗人教師職業(yè)化的傾向也就越來越顯著.
而教師一旦成為一種職業(yè)就意味著當教師只是一種謀生的手段但是由于教師在很大程度上是將自己的精神世界作為職業(yè)資源的又使這一職業(yè)與其他職業(yè)有著明顯的區(qū)別我個人認為如果教師僅僅被視為一種職業(yè)尤其是做教師這一職業(yè)的人也把教師視為一種職業(yè)那么教育將墜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這樣說不是要給教師再次披上神圣的外衣也不是精神上的自我麻痹.我并不否認教師作為謀生手段的職業(yè)特點而是說把教師僅當作職業(yè)對做好教師這項工作是遠遠不夠的.
經濟社會市場化的潮流使我們這個世界物欲橫流金錢被奉為至高無上的東西但正如很多報道的事實所顯示的人類的經濟發(fā)展了生活條件改善了人類的精神世界反而萎縮了.教師作為傳承人類文明的人應該義無反顧的承擔起守護人類精神家園的責任.
我們不需要被別人奉為神因為在當今這個時代這是不可能的.但是作為特別的人教師應該有自己的榮譽感和自豪感.當前教師為適應社會的迅速變化面臨著許多挑戰(zhàn)如知識結構的變化觀念的更新教學技術的改進新型教學手段的嘗試師生間代溝的拉大日益難以應對的雜事以及快節(jié)奏的工作生活方式等等無一不在強烈地捶打教師的身心為了應付這些變化教師們疲憊不堪感覺成了一個被外物奴役的苦兒迷失在這個被機器和數字統治的世界中.這實在是一種悲哀.
發(fā)展是硬道理誰也不能阻擋歷史前進的車輪但是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不是憑空的新生于舊教育發(fā)展到今天總是有與舊的教育一脈相傳的東西的正如鄭杰老師所說很多東西可以現代化而教育的本質依然如故那就是"人性"也就是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人的基本特征.人區(qū)別于其他生物的要素顯然在于人的精神世界這精神世界里包含有理想信念美感思索情感道德等等學校作為人類文明的聚集地便以精神世界充實而富有價值而教師的價值正是體現在傳遞人類精神的火種上.構成精神世界的要素不僅使人與其他物種區(qū)分開來而且使人與人之間也有了顯著差異因此作為人類精神的守望者教師就不能不守衛(wèi)自己的精神世界這樣才不致于迷失.古人云"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作為人類精神家園的守望者只有守住內心的寧靜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盡一名人類精神火種的傳遞者的責任才能為人類走向更遠更美的未來奉獻自己的一份心一份力.
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中國的教師無疑要把現代的科學技術教給學生但更重要的是要將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積淀的民族文化的精髓傳遞下去.中華民族幾千年發(fā)展歷史所積淀的優(yōu)秀文化是我們這個民族最具特質的寶貴財富.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在很多人的觀念中所謂一體化就是以西方為標準在這樣一種思維模式下中華民族的祖先留給我們的許多彌足珍貴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被拋棄了.但是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支柱拋棄優(yōu)秀文化傳統就像一個人被抽去了脊柱一個失去自己的文化傳統的民族也就失去了這個民族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教師作為精神家園的守望者首要的就是要把我們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傳遞到學生心中.
先祖給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有很多這其中有些是永恒的東西有些則需要用時代的眼光和標準去充實發(fā)展.作為教師如果不能靜下心來以一顆空靈的心境去分辨審視思索是很容易為世俗的觀念所迷惑的是很容易對面前的精神財富作出錯誤的判斷和詮釋.
不僅如此在人類文明發(fā)達的大背景下擁有知識已不再是教師的特權.而且教師已擁有的知識也遠遠不能適應時展的需要終身學習作為一種應運而生的理念也是適合每個教師的而學習是需要拋卻一切雜念的靜心靜氣才能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獲得最佳學習效果.以獲取知識為目標的學習需要一片空靈的心境.而學習也必將我們帶進更佳的工作境界使我們獲得傳遞精神火種的最有力的保證.
正如鄭杰老師所說教師要的是靜氣靜下心來備每一堂課靜下心來批每一本作業(yè)靜下心來與每個孩子對視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靜下心來細細地品位與學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嘗其中的樂趣品位其中的意義.
在前一階段我們教育系統開展了以"三愛"為內容的主題教育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廣大教師愛崗敬業(yè)的激情澎湃現在在市教育局的統一部署下我們教育系統的每個同志又進入了以鑄"師能"為主要目標的"三大"活動之中要達到預設的目標需要我們擯棄雜念靜下心來扎實讀書全身心地投入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教育教學活動之中.
靜氣才能平心心平則生活工作都會是另一番景致靜下心來學生才能從你這里受益才能使你身邊的每個人才能受益而最大的受益者則是教師自己.
教師《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學習心得2
一個人最大的幸福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因為人的一輩子大部分時間都得工作,如果不熱愛自己的工作,只是當成謀生的手段,就很難享受工作中的快樂。作為一名教師,如何做到熱愛自己的工作,從事業(yè)中追求幸福感?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直到讀了鄭杰校長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才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不妨一讀此書,這是一本無害的書”。鄭杰在《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中第一句話,就從一種別樣的角度吸引著我。教師首先是一個完整的人,他們應該有自己的精神空間,他們也要享受生活……這樣的觀點就把教師從“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來。要做一個成功的教師,必須首先學會做一個成功的普通人。
鄭杰校長的一百條建議的四個部分正能給我們這樣的啟示。
一、教師應設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學生
教育不是讓學生將書本上枯燥無味的知識、概念簡單的`復制到學生的大腦中。教師應設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學生,這應該成為每一個教師努力的方向。在進行每一節(jié)的教學活動前,教師應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做到既能夠深入淺出地講解難懂的知識,又能夠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樂趣,進而激發(fā)學生自己去尋求知識,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明白知識的意義、學習的樂趣,讓學生真正愛上我們所教的學科。
二、作一名理性的教育者
教師要有理性,必須把學生當“人”看待,這是我們的工作與其他工作最大的區(qū)別。教師要有理性,必須“從四十五分鐘里榨出油來”,提高教學效率,那是在為學生節(jié)約生命……教師應該是理性的,理性的教師才是優(yōu)秀的教師,他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事業(yè)做好。
三、要繼續(xù)學習,多帶點東西進課堂
教師需要不斷學習的理由很多,教師要繼續(xù)學習,不但是為了使自己的個人素養(yǎng)進一步發(fā)展,更是為了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就我們從事的教育事業(yè)而言,從為了學生發(fā)展的角度我認為繼續(xù)學習可以達到: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做到與時俱進;學會新的教育教學手段并應用到教學中去。
只有教師自身教育素養(yǎng)的提升,有了一定的知識積淀,在課堂上的教學才不會照本宣科、索然無味。對于知識的理解和駕馭,才能游刃有余、融會貫通。所有這些皆來源于教師平日里的學習與反思,只有這樣,才能閃耀出魅人的光彩來。
四、學會贊揚
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皟?yōu)生”有缺點,“差生”也有閃光點,在教師心目中每個孩子都應有天才的一面。當你以欣賞的態(tài)度去看一件事,你便會看到許多優(yōu)點,反之,你只會看到無數的缺點。
優(yōu)秀學生是相似的,“差生”卻各有各的“差法”。那些好學生,你不必對他們進行嚴加管教,他們也總是乖乖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而當你面對那一個個千差萬別、生龍活虎的學困生時,一旦出了點問題,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先對他們進行批評、寫檢查、罰掃地……然后再對其講道理,進行所謂的教育指導。其實一味的處罰和說理未必能觸及后進生的心靈,反而久而久之,學生已經習慣了類似的說服教育,也就不能起到我們預想的效果了。
作者告訴我們每一位老師:“那些特別的孩子正是通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是因為只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或許很有希望?!薄罢樟翆W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圣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為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著愛與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p>
作為教師,我們的責任不僅僅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還要教育學生成人、成才。教育的實踐告訴我們,后進生的心靈創(chuàng)傷只能用心靈的溫暖來醫(yī)治,精神的污染只能用精神的甘露來洗滌。把那些我們已經用了好多年的訓詞換成贊美和幽默吧,把那些塵封在角落里的各種各樣的表情豐富在臉上,多給后進生一點關愛,他們就會感到教師真正地關心他,愛護他,就會接受教師的教誨和勸告,產生追求進步的動機和行動。那么教育的效果也就會如我們所希望的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學習不再僅是學生的專利,教育也不再僅是教師的特權。作為教師必須把教育看作是貫穿與人的整個一生與人的發(fā)展各個階段的持續(xù)不斷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新的理念,充實自己的頭腦,使自己的思想不斷地更新,與時代同步。所以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chuàng)造新的教育方法,適應時代的要求。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這本書像一面鏡子,真誠的表述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忠誠與執(zhí)著。值得我們細細地去品味,領悟它的精髓所在,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
教師《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學習心得3
通過學習《給教師一百條建議》一書,對現代教育以及現代教師應具備的素質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認識,使我對自己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許多困惑有了一定的理論指導。
蘇聯當代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多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為了解決中小學的實際問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他專門為中小學教師寫了一本《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式比之霍姆林斯基所寫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煉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沒有過時,它仍像一場及進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
書中的建議如同一條條觀快清澈的小溪匯集在一起就是浩瀚博大的海洋,常讀常新。
關鍵詞:信息化;工業(yè)化融合;實踐教學體系;工程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作者簡介:張培(1962-),男,云南紅河人,紅河學院信息技術中心,教授;何春蓮(1984-),女,云南紅河人,紅河學院信息技術中心,助教。(云南 蒙自 661100)
基金項目:本文系“云南省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建設項目”(云教高(2009)77號)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01-0062-02
從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到十六大提出“信息化帶動工業(yè)化,工業(yè)化促進信息化”的發(fā)展思路,再到十七大明確指出“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yè)化融合”的理念,進一步明確了工業(yè)化與信息化的兩化融合是我國的發(fā)展戰(zhàn)略。
紅河學院(以下簡稱“我?!保╇姎夤こ碳捌渥詣踊瘜I(yè)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主動適應了國家以信息化帶動工業(yè)化、工業(yè)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yè)化道路的要求,2009年,建立了信息化、工業(yè)化融合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省級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試驗區(qū)。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的大多數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進行大量的實踐活動。因此,在我校信息化、工業(yè)化融合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試驗區(qū)建設的過程中,實踐性教學體系的建設發(fā)揮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就如何構建創(chuàng)新試驗區(qū)實踐教學體系,如何培養(yǎng)信息化、工業(yè)化融合的“應用型”本科技術人才等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和探討。
一、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明確實踐教學地位
在信息工業(yè)化融合模式下,人才是工業(yè)化與信息化融合的關鍵。在教學中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以培養(yǎng)“既掌握信息技術又具有本行業(yè)知識的復合型應用人才”為目標[1],著力于采取多層次系列訓練,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真正體現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應用特色。在實踐教學中,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融知識傳授、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素質提高為一體,將實踐教學在信息化、工業(yè)化融合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試驗區(qū)中提升到與理論教學并重的平行地位,促進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
二、構建信息化、工業(yè)化融合的實踐教學體系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通過多次對紅河州相關企業(yè)和部分兄弟院校的調研,了解到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以及國內相關企業(yè)生產和技術應用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應用型人才需求的現狀,在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試驗區(qū)教學計劃修訂中構建了電氣工程的課程實驗教學訓練,校內實訓、實踐創(chuàng)新訓練,校外實踐平臺拓展訓練三大模塊,從信息素養(yǎng)技能培養(yǎng)、專業(yè)技能訓練、職業(yè)資格證書獲取、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培養(yǎng)四個層面,形成由單一到綜合、信息化與工業(yè)化融合、創(chuàng)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yǎng)貫穿始終的新型實踐教學體系。該實踐教學體系的構成可以用圖1來表示。
1.課程實驗教學訓練
實踐教學是信息化、工業(yè)化融合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試驗區(qū)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綜合素質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課程實驗教學訓練模塊“以學生為中心”圍繞課堂教學展開,增加計算機類選修課程內容,依托學校信息化環(huán)境,開設網絡課程,逐步對整個專業(yè)實驗課程進行整合和優(yōu)化。形成以課堂教學內容為主線,以基礎性試驗、應用型試驗、綜合型實驗、設計型實驗和創(chuàng)新型實驗為主要內容的課程實驗教學訓練體系。通過電子信息實驗中心模塊加強公共基礎實驗、學科基礎實驗教學,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掌握基本的實驗方法與實驗技能;通過計算機類實驗中心加強電氣工程與計算機仿真技術結合,設置VISIO、PROTEL、EDSA、MATLAB、AUTOCAD等電氣工程專業(yè)軟件練習實驗,培養(yǎng)學生利用計算機仿真技術進行電路、電子線路、電氣控制線路等電氣工程領域的繪圖及模擬,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2]。通過工程技術實驗中心加強綜合實驗鍛煉學生的自主設計能力,使其具備科技工作者所必須具有的實驗能力和基本素質。
通過課程設計,要求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實驗方法、實驗技能和專業(y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用3~4周的時間獨立完成一項綜合性、創(chuàng)造性、設計型的課程作業(yè)。讓學生學會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了計算機編程能力和運用仿真軟件進行設計的能力。
畢業(yè)設計選題由學校指導教師和企業(yè)實踐指導教師共同設計完成,選題內容與生產、科研和實驗緊密聯系起來,更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鼓勵企業(yè)實踐指導教師將實際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帶到學校,通過學生的畢業(yè)設計,與學校共同研究開發(fā),用計算機仿真軟件將學生的畢業(yè)設計成果進行建模,轉化成工業(yè)產品,產生一定的社會經濟效益。
2.校內實訓、實踐創(chuàng)新實驗訓練
(1)建立了高級電工維修實訓中心。圍繞專業(yè)特點安排高級維修電工實訓內容,如:將電氣控制線路的設計,電氣控制柜的制作、安裝和調試,電路板的焊接,PLC系統的軟硬件調試作為學生實習的重點,培養(yǎng)學生各種基本的操作技能,完成了作為電氣自動化工程師的有關基本訓練,更重要的是通過系統的工程設計過程,增強了學生的工程意識和實踐應用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的適應能力。此外,為了配合實踐教學,在生產實習中開發(fā)制作了物流自動化生產線工藝流程,使學生更充分了解實際生產過程,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相關專業(y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3]。
(2)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通過整合工學院各相關學科方向的資源,創(chuàng)建了符合現代工程訓練要求且具有鮮明電力特色的校內實訓基地。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校內實訓基地共規(guī)劃了9個主體實驗室,目前已經按規(guī)劃完成了過程自動化及虛擬實驗室、電機及拖動技術實驗室、電氣控制實驗室、電工技術實驗室、PLC控制技術實驗室、電子信息中心(云南省高等學校教學示范中心)等6個實驗室的建設工作。其余工控軟件實驗室、配網自動化實驗室、工業(yè)運動控制、柔性制造、物流(中心)實驗室等正在建設中。依托校內實訓基地以培養(yǎng)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為主要目標,在模擬的工程實踐環(huán)境中,針對發(fā)、輸、配、用電系統及相關基礎技術對學生進行高度綜合的工程技術訓練,使學生在工程素養(yǎng)、實踐能力和技術創(chuàng)新等諸多方面都得到訓練和提高。
(3)跨專業(yè)綜合開放性實驗??鐚I(yè)的綜合開放性實驗可以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生積極投入到課余的學習研究中。為了切實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工程技術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4],我校信息化、工業(yè)化融合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對實驗模式進行改革,根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實際,將部分基礎實驗室列為開放實驗室,制定了開放實驗室的管理制度和實驗內容方向。開放實驗室面向實驗區(qū)的全體學生,只要學生本人有一定的想法和構思,都可以與實驗室老師聯系獲得指導,進入實驗室進行研究工作,獨立完成設計性實驗、綜合性實驗的設計方案和調試工作。這種實驗模式可以為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從根本上提高了實驗教學的質量。
(4)開展豐富的學科競賽活動。充分利用第二課堂,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學科競賽、專業(yè)資格認證活動,組織學生開展課外科技活動等。引導學生在學習理論的同時,了解專業(yè)的新知識、新技術、新理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
3.校外實踐平臺拓展訓練
立足紅河州區(qū)域經濟發(fā)展、重點產業(yè)發(fā)展的這一大環(huán)境,實驗區(qū)加強與地方骨干企業(yè)聯合培養(yǎng)――走“產學研”結合之路,以培養(yǎng)適合行業(yè)、企業(yè)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校企共建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目前,實驗區(qū)已經與云南錫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冶煉分公司、云南錫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大屯采選廠、紅河鋼鐵有限公司、蒙自礦冶公司銦鋅冶煉廠、個舊振興冶煉廠等建成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并簽訂了協議。學校根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的全程實踐教學計劃安排專業(yè)見習1周、金工實習3周、專業(yè)實習6周、生產實習3周,每年實習前,把實綱發(fā)過去,與校外實踐基地負責指導教師共同商定實習內容和安排。校外實踐基地負責人根據實綱的要求安排好現場上課的教師(一般都是具備一定教學經驗的熟練工程師),根據企業(yè)需求,對學生進行一些熱門技術的培訓。無論是集中安排的校外實習還是根據一些課程的需要分散安排的專業(yè)見習,對本專業(yè)的指導教師來說都是一個提高教學水平的機會,而對學生來說,能面對面地熟悉各種電氣設備,增進對電氣工程技術具體應用的了解,更深入接觸工程實際,增強工程意識,提高工程實踐能力[5]。因此應盡可能地增強校外實習實訓的效果,除做好安排外還要加強師生與現場工程技術人員的交流。
三、結論
在應用型本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實踐教學體系中,我們要不斷實踐、反思,通過借鑒國內其他專業(yè)兩化融合的人才培養(yǎng)經驗,針對我國應用型本科教育現狀,吸納和運用適合自身特點和發(fā)展目標的理念、方法和手段,構建信息化、工業(yè)化融合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實踐教學體系,對于教學實踐理念、課程實驗教學訓練、校外實踐拓展平臺訓練、校內實訓實踐創(chuàng)新訓練、產學研教育機制等問題進行研究和實踐。在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實踐應用,不斷反思,使學生在校期間受到了較好的工程實踐訓練,提高了實踐教學質量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黃明,梁旭,董長宏,等.基于“兩化融合”的復合型軟件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索[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10,(1).
[2]趙巧娥,蘇小林.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0,(33).
[3]肖根福,肖冠云.欠發(fā)達地區(qū)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實踐教學探索[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0,(S1).
關鍵詞:信息對抗;知識體系;實踐教學體系
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信息系統面臨的安全威脅日益突出,信息安全問題已成為涉及國家政治、軍事、經濟等諸多領域的戰(zhàn)略安全問題。信息安全技術是國家重點發(fā)展的新興交叉學科,它是與信息對抗密切相關的學科專業(yè),信息安全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信息對抗能力的高低。信息化戰(zhàn)爭的核心是信息對抗,信息對抗的基礎是信息安全[1]??梢哉f,信息安全是國家政治和經濟穩(wěn)定的基礎,是現代社會國家戰(zhàn)略安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為了滿足軍事、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fā)展對信息安全專門人才的迫切需要,充分利用我校辦學條件和科研基礎,我校2004年開始申報信息對抗專業(yè)。經教育部批準,于2005年開始首次招生。該專業(yè)秉承我?!氨ぬ厣钡霓k學理念,培養(yǎng)定位是“依托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側重網絡對抗,兼顧信息安全”。主要研究如何防止敵方攻擊信息系統、檢測敵方攻擊信息系統、恢復破壞的信息系統及如何攻擊破壞敵方信息系統的理論和技術。幾年來,我們在信息對抗專業(yè)的教學實踐上作了許多積極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寶貴的經驗。本文將對其知識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進行梳理和總結,并做進一步研究探討。
1信息對抗專業(yè)的知識體系
自申報信息對抗專業(yè)以來,我校就成立了由校內外專家組成的專業(yè)指導委員會。在大量的調研和討論研究之后,確定了該專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和培養(yǎng)定位,制定了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再經過不斷的修改和完善,最終形成科學合理的專業(yè)知識體系[2]。
信息對抗專業(yè)的知識體系主要以網絡對抗為核心,涵蓋如下知識領域:信息安全數學基礎、電路與電子技術基礎、計算機軟硬件基礎、通信與網絡技術、信息安全理論與技術、網絡攻防對抗技術等。這些知識領域包含的知識單元(課程設置)如表1所示。
2信息對抗專業(yè)的實踐教學體系
信息對抗專業(yè)不僅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求其具備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課時內實驗、獨立實驗、綜合性的課程設計、教學實習、畢業(yè)設計等多種形式。參照前面的知識體系,我們規(guī)劃了信息對抗專業(yè)的實踐教學體系,如表2所示。
其中,綜合性的課程設計作為整個實踐環(huán)節(jié)的軸線,從第二學期開始直到第七學期為止,每學期開設一門,使學生的實踐能力不斷增強。教學實習通常包括金工實習、電裝實習與生產實習。畢業(yè)設計作為最后一個實踐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可以理論聯系實際,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的分析、設計與驗證,鍛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畢業(yè)設計可以從教師的科研項目中選擇規(guī)模適當、相對獨立的題目,也可以與企業(yè)合作、共同指導學生。
3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
由于種種原因,我們的專業(yè)教學和實踐環(huán)節(jié)還存在一些不足。其主要問題包括:
1) 專業(yè)建設時間短,辦學經驗尚顯不足,培養(yǎng)計劃仍在調整。
2) 以往的實踐教學內容不夠豐富,主要表現在驗證性實驗居多,綜合性的設計性實驗較少,使得學生的理論教育與實踐的結合度不夠。
3) 由于信息安全相關的國家政策法規(guī)等諸多原因,缺乏能夠為學生提供大量實踐鍛煉機會的企業(yè)合作機構。
針對信息對抗專業(yè)的教學現狀,我們提出了自己的專業(yè)建設和發(fā)展思路,并做了大量的實際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主要的方法如下:
1) 制定和實施有特色的“3+1”人才培養(yǎng)方案。
在這里,“3”指用3年時間完成全部的專業(yè)理論教學,包括專業(yè)基礎課和專業(yè)課;“1”指用1年時間進行專門的實踐訓練,包括綜合的課程設計、校外實習、畢業(yè)設計等?!?+1”方案在我們修訂新的2009級培養(yǎng)計劃時已經得到全面體現。新培養(yǎng)計劃強調信息對抗技術的通信、安全、網絡等基礎課,與電子對抗、通信對抗等相關專業(yè)區(qū)分開來,定位更加準確,課程安排更加合理。
2) 逐步建設和完善專業(yè)實驗室,增加設計型和創(chuàng)新型實驗比例。
為了改變專業(yè)基礎課和專業(yè)課的實踐教學現狀,經過幾年的努力建設,目前我們的專業(yè)實驗室已經初具規(guī)模,基本滿足了學生進行信息對抗專業(yè)學習的需要。2005年,我院建立了嵌入式系統實驗室,2007年又建立了網絡工程實驗室。這兩個實驗室可以承擔專業(yè)基礎課的全部實驗。2009年,我們建立了網絡攻防與信息安全實驗室,承擔了專業(yè)課的全部實驗。這3個實驗室為學生深入掌握專業(yè)知識提供了良好的實驗環(huán)境。
值得一提的是,網絡攻防與信息安全實驗室是本專業(yè)的重點實驗室。它徹底改變了以往專業(yè)課主要以演示性實驗為主的現狀,從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角度出發(fā),將原來在課堂上進行的授課內容移植到實驗室中進行,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它主要涉及5大類實驗:密碼學及應用、主機安全、網絡攻防、病毒攻防、容災備份等,同時覆蓋Windows和Linux兩大操作系統。其中,設計型實驗約占35%,綜合型和創(chuàng)新型實驗約占12%。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自主擴充和選擇實驗內容,設計實驗步驟,實驗方案。在實際中采用“進階式”的教學方式,逐步增加設計型和創(chuàng)新型實驗的比例,提高學生的實踐、設計及創(chuàng)新能力。
3) 加強與企業(yè)、公司的合作,建立良好的校外實習基地。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深深認識到與企業(yè)合作的必要性。積極探索“請進來”的方法,以“學科前沿講座”的形式,邀請安全產品企業(yè)的有關人員不定期地給學生介紹本專業(yè)領域的新發(fā)展、新動向和新知識,開拓學生視野。
在學生的生產實習階段,積極尋求一些綜合實力強的企業(yè)、公司進行合作,通過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等形式,讓學生進行有機、雙向的實踐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實習環(huán)境。
4) 實踐教學與培訓認證相結合。
為了提高學生的競爭優(yōu)勢,我們將部分課程與安全產品、培訓認證相結合,探索兩者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提高課程的針對性和實用性。這些認證中,一類由安全產品的廠家來組織,結合安全實驗對學生進行培訓。另一類由國家的安全機構主辦,結合國家的安全標準規(guī)范及相關技術進行考核和認證。通過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既獲得了認證證書,又增加了就業(yè)時的社會競爭力,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
4結語
信息對抗專業(yè)是教育部控制設立的新專業(yè)。教育部十分重視信息安全學科、專業(yè)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于2005年4月專門發(fā)出了《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信息安全學科、專業(yè)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工作的意見》(教高〔2005〕7號)文件。信息對抗技術是一門新興專業(yè),在師資力量、實驗設備、實習基地等硬件上還有不足和欠缺。下一步的工作,我們將繼續(xù)加強信息對抗專業(yè)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并努力做到以下幾點:加強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學校與企業(yè)的互動;改善學生的實習環(huán)境,多方尋求對外合作;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強化實驗教學的師資隊伍。在培養(yǎng)學生的整個過程中,通過種種措施把握培養(yǎng)的質量,為社會輸送高素質、高質量的信息安全專業(yè)人才,滿足社會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高永明,盧昱,王宇. 網絡對抗與信息安全實驗室建設構想[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6(11):11-13.
[2] 王偉平,楊路明. 信息安全人才需求與專業(yè)知識體系、課程體系的研究[J].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學報,2006,16(1):47-49.
Creating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Practice Teaching Structure for Information Confrontation Profession
YU Jun, BAI Xiaojun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 China)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市場營銷;教學實踐
隨著網絡的普及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網絡營銷越來越受到企業(yè)的重視。作為職業(yè)教育類學校,在市場營銷人才培養(yǎng),深化營銷課程教學改革等方面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探索。信息化教學作為適合時展的新型教學模式,在提升學生職業(yè)技能和綜合素質方面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1信息化教學內涵及提出背景
1.1信息化教學內涵
信息化教學是以現代化的教育教學理念為引領,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教育資源的開發(fā)和整合,來優(yōu)化教育教學過程,促使學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識、新理論,從而達到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信息化教學是對傳統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情境,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平臺來整合教學資源,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可通過該信息技術平臺進行交流與合作。信息化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承擔的角色應從傳授知識者轉變?yōu)閷W生主動取得知識源的引導者和幫助者。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下,互相交流與合作,在協作與探索中,積極主動的提出問題,并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進一步達到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在信息化教學下,學生主動探究問題,通過協作性學習,對新知識進行有效建構,教師通過正確引導,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促使教學效果不斷優(yōu)化,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1.2信息化教學提出背景
我國教育部于2012年3月13日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在該發(fā)展規(guī)劃中明確提出了“三基本兩顯著”,即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的信息化支撐服務體系,基本實現所有地區(qū)和各級各類學校寬帶網絡的全面覆蓋;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發(fā)展的水平顯著提升。此外,對職業(yè)教育信息化進行了專門性闡述,提出了加快職業(yè)教育信息化建設,支撐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教師作為實施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主力軍,對實現教育信息化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實施信息化教學刻不容緩。
2信息化環(huán)境下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2.1傳統營銷課程教學的弊端
傳統營銷課程的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傾聽為輔,適當進行師生間的互動交流,這種教學缺乏趣味性,在某種程度上很難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隨著教學改革舉措的推進,案例教學法作為美國哈佛商學院所倡導的教學法,在我國各職業(yè)院校市場營銷課程教學中的效果日益凸顯。案例教學法通過案例引導,促使學生結合案例所設問題去思考,去探究,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通過分析問題,提出對應地解決問題的方案,學生在互動交流學習過程中拓展和深化了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也促使教師加強對知識內容的思考,以完善教學內容。案例教學法在早期的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發(fā)揮著積極地促進作用。然而,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捕捉有效市場信息的機會瞬息萬變,案例教學法中涉及的經典企業(yè),有的則在信息化時代的浪潮中亦然落伍,單純的案例教學法已不再適應當前的教學,其缺乏與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
2.2營銷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要求
隨著社會發(fā)展,計算機的普及以及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企業(yè)對營銷專業(yè)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從而形成了營銷專業(yè)課程教學改革的驅動力。根據各職業(yè)院校營銷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要求,營銷專業(yè)的學生必須具備較強的市場洞察能力,能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數據的正確處理和有效傳輸;有較強的市場調研能力,能正確地處理信息資料,并撰寫有效的市場調研報告;有較強的客戶關系管理能力,能溝通和維持好與重要客戶之間的關系。此外,還必須能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做好企業(yè)的宣傳工作和搞好企業(yè)市場策劃活動等等。為適應崗位需求,培養(yǎng)符合時展需要的營銷專業(yè)人才,各職業(yè)院校對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信息化教學越來越被各職業(yè)院校所重視。
2.3信息化時代促使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如何將信息化教學手段融入到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并能有效提高課堂效果,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信息化教學作為信息化時展的內在要求。同時,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也促使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及學習方式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之中,更多知識的學習與探究應該在課堂之外。教師需要收集整理相關知識,傳輸于相應的信息技術平臺,學生通過該平臺事先進行自主學習,并將學習中的疑點及時反饋,或在課堂上進行師生間的交流互動,答疑解惑。教師所利用的教學資源不僅僅是教本,還包括多媒體課件,視聽資料等等,從而使教學形式多樣化,教學手段信息化。信息化時代促使市場營銷課程教學必須改革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培養(yǎng)適應時展需要的營銷人才。
3信息化教學下市場營銷課程教學實施建議
3.1樹立現代教學理念,改善教學方法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企業(yè)對市場營銷人員各方面的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的教學理念需與時俱進,樹立現代教學理念刻不容緩。現代教學理念對學生的培養(yǎng)側重于品德與技能雙方面,即實現“德技雙馨”,具體體現為培養(yǎng)高品德、精業(yè)務、會創(chuàng)新的市場營銷專門性人才。教師在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過程中,需改善教學方法,注重實施好信息化教學,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將營銷理論知識更好地傳輸給學生。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精心組織教學環(huán)節(jié),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意識,指導學生開展有效學習,反思學習過程,反饋學習效果。
3.2構建信息教學平臺,優(yōu)化教學資源
實施信息化教學,構建信息化教學平臺至關重要,信息化教學平臺是連接師生間互動交流、答疑解惑的紐帶,教師將有關的教學資源上傳在信息化教學平臺,必須確保教學資源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因為信息資源日新月異,信息化教學要想更好地融入市場營銷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去,就得不斷加強教學平臺建設,不斷優(yōu)化教學資源,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充分發(fā)揮信息化教學的優(yōu)勢作用,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3.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學水平
教師作為信息化教學的實施者,在市場營銷課程教學實施中起著關鍵性作用。信息化時代,對教師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不僅需要掌握較強的專業(yè)理論知識,而且要熟悉信息技術原理,不斷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學會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將信息化教學手段運用于課堂教學過程。教師應適應時展的要求,做到“博專結合,博中求?!?,具備較高的人格魅力,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要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作為經驗豐富的營銷專業(yè)教師,在貫徹實施信息化教學中,更應擔當重任,對年輕教師進行指導,通過傳幫帶的作用,將信息化教學手段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去,以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3.4注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完善考核機制
信息化教學的實施,應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出現傳統模式下灌輸式教學。學生在說教式的課堂教學中,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夠,學生在教師設疑下的互動交流也往往存在被動性,從某種程度上束縛了學生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在信息化教學平臺與學生間的互動要能體現學生的主動參與性,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所思所想通過平臺進行交流、反饋,促使學生能力得以充分展示。同時,對學生的考核機制也要不斷完善,學生營銷課程成績的評定不僅僅包括卷面成績,而且還要覆含學生在信息化平臺中的參與程度,資料搜集的完整性和相關作業(yè)的完成情況等等,實施信息化教學需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綜上所述,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改革刻不容緩。信息化教學作為新型的教學模式,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通過信息化教學平臺發(fā)揮網絡資源的優(yōu)勢,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以培養(yǎng)適應時展需要的市場營銷專業(yè)人才。
參考文獻
[1]劉鳳英.淺談市場營銷專業(yè)如何加強實踐性教學[J].教育教學壇,2011,(3).
[2]萬國海.高職電子商務課程在信息支持環(huán)境下教學模式的深思[J].科學之友,2010,(3).
[關鍵詞] 高職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建構;實踐
[作者簡介]陳文娟(1983—),女,學士,江西旅游商貿職業(yè)學院思想品德教學部講師,研究方向為思想與心理健康教育;李昭華(1981—),男,碩士,江西旅游商貿職業(yè)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講師,研究方向為思想與心理健康教育。 (江西南昌 330100)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廳2012年度教改課題《基于項目教學的課程建設研究》的成果。[項目編號?押 JXJG-12-34-6]
江西旅游商貿職業(yè)學院歷來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工作納入學院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議事日程。2004年就設立了“心理咨詢中心”,并安排心理學專業(yè)教師專職從事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9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下發(fā)了《關于各班設立心理保健委員的通知》,在全院7個分院設立了7個心理干事和156位班級心理保健委員。至此,學院構建了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為第一級,輔導員為第二級,班級心理保健委員為第三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
一、構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級網絡
工作網絡第一級依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對學院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前瞻性規(guī)劃,調研、統籌、協調全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發(fā)揮心理協會的作用,廣泛開展心理知識宣傳。組織心理輔導與咨詢、心理健康普查與建檔、專題講座等;第二級根據學院安排組織所在分院的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題講座,關注特殊學生并建檔,并對第三級網絡的建設起引導和監(jiān)督的作用;第三級在班級開展心理知識宣傳,在同學中開展朋輩互助,為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營造廣泛的學生基礎和氛圍,加強學生與輔導員之間的信息流通。以上三級心理教育網絡分工合作,整合各方面的有效資源,構建了覆蓋全程、全方位、多層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
二、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機構設置
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江西旅游商貿職業(yè)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確定了構建布局合理、富有特色、效果顯著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大課程體系的目標。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從教學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滲透、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主動和學生心理社團溝通等多角度開展工作。2007年,江西旅游商貿職業(yè)學院接受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yǎng)工作水平評估,本著“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指導方針,學院正式成立了以全體在校大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為院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論支持及決策依據的科研機構。至此,學院層面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機構,同時,學院院(系)輔導員也已配備完成。2008年3月,學生工作處根據心理健康教育縱深發(fā)展的實際需要,在各班班委會增設心理委員,負責在本班大力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積極配合心理咨詢中心、院(系)輔導員和心理助理開展工作,特別是學生心理健康普查、心理檔案建設和心理主題班會。
三、開展了心理宣傳周實踐活動
2007年 5月,心理咨詢中心組織、心理咨詢社承辦了院第一屆大學生心理健康宣傳周活動,廣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有了全新的認識。展板宣傳、心理測試、心理咨詢引起了大學生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心理咨詢社組織的心理游戲,廣大同學熱情參與,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008年5月,隨著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級網絡的建設,心理咨詢中心組織了聲勢浩大的第二屆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周活動。本次活動不僅由院系制作了宣傳展板,學生工作處開辟了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欄,開設了校園心理咨詢點,開始團體心理輔導嘗試,進行了心理委員培訓,還開展了院首屆心理運動會。2007級71個班級、426名學生參加了鏈接加速、背靠背、心連心、合力吹氣球、推車送貨、編花籃等七個項目比賽,賽場上歡呼聲、加油聲此起彼伏。這些活動培養(yǎng)和訓練了同學們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通過活動使他們懂得了團體協作的重要性,相互配合的關鍵性。同年10月,組織了“世界精神衛(wèi)生日”宣傳活動。
2009年5月,在保持了第二屆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周活動精神的基礎上,增加了兩項內容:一是進行“直面壓力,放飛理想”為主題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征文活動,活動結束后編輯出版了征文集。二是為調動心理委員工作積極性,開展了優(yōu)秀心理委員評選活動。實踐證明,這些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引導他們關注心理、關注健康、挖掘潛力。
四、創(chuàng)辦了心理健康教育刊物
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2009年創(chuàng)刊了心理健康教育刊物——《旅商心語》?!堵蒙绦恼Z》是以全院大學生為主要對象,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解析心理現象,介紹增進心理健康的途徑,傳授心理調適方法為目的。旨在幫助大學生消除心理困惑,增強克服困難、承受挫折的能力,珍愛生命、悅納自我、善待他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質。同時為大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的溝通方式和交流平臺?!堵蒙绦恼Z》已經成為院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載體。
五、通過調查研究解決現實問題
我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注重調研和成果的積累。先后申報了《高職生心理健康的誤區(qū)和對策》、《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教育對策研究》、《基于項目教學的課程建設研究》、《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教育對策研究》、《高職生不同依戀風格、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性研究》等省級教改和人文社科科研項目,其成果《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誤區(qū)與對策》、《探討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心理問題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徑與方法》、《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建設》、《班級心理保健委員在高職院校心理教育中的地位探析》、《某高職院校課程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及對策分析》等先后發(fā)表于《城市建設》、《老區(qū)建設》、《中國成人教育》、《人民論壇》、《湘潮》、《考試周刊》等刊物。
六、注重營造氛圍與學術交流
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注重講座和學術交流。多次參與學工處組織的輔導員培訓,心理保健員培訓。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員為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先后參加了中國社會心理協會專業(yè)培訓、高校心理咨詢案例研討會等。部分成員已獲得國家心理咨詢師證書。
七、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列入教學計劃
2009年,心理健康教育被列入院教學計劃,正式以課程的形式開展知識普及與教育。從2009級學生開始,利用兩年時間,在全體學生中開設環(huán)境適應、生涯規(guī)劃、學習心理、情緒管理、人際交往、挫折心理、學生戀愛心理、求職擇業(yè)心理等八個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就是要幫助大學生處理好環(huán)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交友戀愛、求職擇業(yè)、人格發(fā)展和情緒調節(jié)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進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
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歷時三年,進行理論探討與實踐研究,逐步構建了課堂教學、宣傳教育、常規(guī)咨詢、特色活動、科學研究五大模塊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大課程體系。實踐證明,這種全員、全程、全方位的“大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富有特色,符合實際,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希望“大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發(fā)展、完善,并能在高職院校深根、開花、結果。
[參考文獻]
[1]黃天貴.高職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創(chuàng)新探討[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1).
[2]趙云華.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研究[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5,(29).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師;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教師信念;重建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論文編號】1009―8097(2009)12―0012―04
改革的實踐絕對不等于理想的預設。在新課程正全方位地向前推進的過程中,各種問題逐漸暴露,影響因素持續(xù)凸顯,改革的針對性更為明確和具體。其中,教師作為新課程的實施者,成為關系到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成為倍受關注的焦點問題。近年來對教師信念的研究,不但開啟了探索我國課程改革問題的新視角,而且切中了探究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深層命題。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研究信息技術教師信念,對促進信息技術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有效實施信息技術新課程具有重要價值。
一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與教師信念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是指“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或教師內在專業(yè)結構不斷更新、演進和豐富的過程”[1]。一般認為教師專業(yè)結構主要包括教師信念、教師知識和教師能力。其中,教師信念作為教師專業(yè)結構中的較高層次,對其他兩個方面具有統領作用??梢哉f,教師信念的轉變是一種深層次的專業(yè)發(fā)展?!敖處煶砷L,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確立某些信念,或者改變、放棄或堅定某些信念”[2]。研究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問題,必須重視教師信念這一維度,因為“關于信念影響因素和轉變策略的研究為理解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本質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并且有助于我們構建未來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模型”[3]。
1 教師信念的概念
國外對教師信念的研究起步較早,我國大陸學者近些年才開始重視這一問題。對教師信念概念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有:卡根(Kagan)[4]認為“教師信念是一種特殊的具有煽動性的個體知識,是職前或在職教師關于學生、學習、課堂和教學內容內隱的、不為主體意識到的假定,包括關于學生、學習、課堂和教學內容的信念”;佩詹斯(Pajares)[5]提出,“教師信念是教師在教學情境與教學歷程中,對教學工作、教師角色、課程、學生、學習等相關因素所持有且信以為真的觀點,其范圍涵蓋教師的教學實踐經驗與生活經驗,構成一個互相關聯的系統,從而指引著教師的思考與行為”;趙木昌[6]指出“教師信念是教師自己確認并信奉的有關人、自然、社會和教育教學等方面的思想、觀點和假設,是教師內在的精神狀態(tài)、深刻的存在維度和開展教學活動的內心導向”;謝翌[7]認為“教師信念不僅指教師關于教學方面的信念,更主要的是指教育整體活動的信念?!@些信念包括認知、情感、評價和行動的成分”;呂國良[8]則提出“教師信念是教師在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有了一定認識的基礎上在教師勞動價值方面所產生的堅信不疑的態(tài)度”?;谝延醒芯砍晒捅疚难芯啃枰?將信息技術教師信念界定為信息技術教師對與信息技術新課程實施相關的現象和問題的確信性假設。
2 教師信念的基本特征
教師信念作為對與教育教學活動相關現象和問題的確信性假設,它的第一個特征是個體性,即教師信念是個人建構的、可以有爭議、可以相互矛盾、具有不同程度的確認以及有一套屬于自己的近似邏輯,某教師群體內教師個體之間的信念可能存在較大差異。第二個特征是內隱性,在教師信念體系中,有些信念教師可以清晰、準確地用語言表達出來,而有些信念則具有隱蔽性,甚至教師自己也說不清楚,但可能在行動中表現出來,有時教師行動中的信念與表述的信念會出現矛盾。第三個特征是簇狀結構,即教師信念以“中心―邊緣”的形式進行組織,最重要的信念居于信念體系的中心,越靠近中心的信念越難改變,所以教師信念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第四個特征是可改變性,即教師信念會直接地對教學行為產生影響,同時,教師經驗或經歷的教學關鍵事件也會反過來作用于原有的信念,對信念的形成與轉變產生影響。信念的這些特征的揭示,為我們研究信息技術教師信念重建提供了理論依據。
3 教師信念體系的形成與發(fā)展
信念的形成和發(fā)展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個體不斷建構的過程。教師信念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的形成與發(fā)展帶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從最初的無意識被動接受,到通過判斷后接受,到進行反思后主動建構,再到形成信念體系,最后到信念的哲學化,見圖1。
圖1 教師信念體系形成與發(fā)展階段模型
教師信念的形成與發(fā)展實際上不一定是線性的過程,受課程改革情境中眾多因素的影響,某一信念的發(fā)展階段可能出現多次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循環(huán)反復,甚至可能出現階段間的斷裂。理想的教師信念體系形成與發(fā)展應該是情境中的各因素都能為教師信念的完善源源不斷地提供相應的支持。
教師信念的形成、轉變與發(fā)展是自身和外界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某種特定情境中,總會有起主要影響作用的若干因素。如果能夠對這些因素加以干預,就可以促進教師信念向著課程改革的要求轉變和發(fā)展。
4 新課程中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有賴于教師信念的重建
2001年6月,我國頒布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過去的8年時間里,從幼兒教育、義務教育到普通高中教育,新課程正全方位地向前推進。富蘭(Fullan)[9]提出“教育變革的成敗取決于教師的所思所為,事實就是如此簡單,也是如此復雜”。為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各級教育部門組織實施了各種資格認證和培訓,并大力推行行動研究、伙伴協作和教學反思等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師的成長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教師信念、教師知識和教師能力的發(fā)展程度,決定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水平的高低。其中,教師信念作為“過濾器”,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
新課程對各學科教師從信念到知識和能力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03年4月,教育部正式頒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實驗)》,這是第一個關于信息技術課程的國家法定標準?!稑藴省穼φn程價值、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和課程評價等做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具有極其深刻的變革性。信息技術課程的全方位變革,對信息技術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與機遇。課程改革情境中的信息技術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不僅要依靠外力的推動,更重要的是依賴于教師信念的重建。
二 信息技術教師信念體系狀況
2008年9月1日到30日,本人對剛進行首輪實驗的某省會城市的一所省重點高中的5名信息技術教師進行了關于教師信念的調查研究,主要通過訪談和課堂觀察來了解教師信念狀況,將開放型訪談和課堂觀察獲得的數據整理成文字資料后,通過內容分析的方法,整理出課程信念、學生信念、教學信念和自我信念四個維度中的15項信息技術教師信念內容,呈現出信息技術教師信念的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通過對數據資料的全面分析,獲得了教師信念的概貌。
1 信息技術教師的課程信念
(1)堅信課程價值所在
對于信息技術課程價值,所有教師堅信“信息素養(yǎng)是每一位學生必須具備的素養(yǎng)之一,與讀、寫、算同等重要”、“可以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可以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可以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等,這與《課標》中的“提高學生交流與表達能力”和“改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終身學習”高度吻合。信息技術課堂中,以信息收集、加工、處理、交流和表達等為主的實踐活動環(huán)節(jié)的案例涉及內容非常廣泛,既有其他學科的知識,又有日常生活知識,這證明信息技術教師擁有非常積極的、堅定的課程價值信念。
(2)對課程內容和教科書具有積極的信念,但與行為并不一致
關于課程內容的信念,主要涉及內容的多與少、難與易、精與泛、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比重等,其中教師關于內容多少和難易的信念是一致的,即應該適中,但關于內容的精與泛、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比重卻出現對立的兩種信念,比例各占一半,實際教學中,多數教師未能脫離內容的泛泛講授和實踐知識一頭沉的桎梏。對于教科書信念,教師的語言表述近乎一致為“教科書只是課程內容的載體,可以在教學中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適”,而在課堂中,教齡越長的教師越能較好地體現“課程調適觀”,只有兩年教齡的兩位教師幾乎完全依照教科書中的內容和結構安排來進行教學。
2 信息技術教師的學生信念
(1)積極和消極的學生主體信念共存
通過對諸如“每一名學生都需要理解和鼓勵”和“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等話語的分析,能了解到信息技術教師所秉持的是“尊重學生”和“以學生為中心”的積極信念。但部分話語也體現出消極的學生信念,比如“班額太大,不可能照顧到所有學生”等。在教學中,從教師與學生關系的融洽程度看,教師關于學生的積極信念是真實的;從教師提問學生的頻次、對學生的評價看,教師關于學生的消極信念也是真實的。
(2)消極的學生管理信念
被調查的信息技術教師中,關于課堂管理的信念比較消極,“信息技術與其他課不同,對紀律的要求不高,不用總維持紀律”、“不用嚴格管理學生,只需和學生搞好關系,讓他們都來上課就行”、“適當對學生進行管理,不影響正常教學即可”,實際的課堂中,情況與之完全吻合。
3 信息技術教師的教學信念
(1)自相矛盾的教學目標信念
對于課程目標,5名信息技術教師均持有相同的信念,既深信《課標》中三維目標的合理性,又確信三維目標在現階段無法全部落實。
(2)確信教學設計的重要性
通過訪談了解到,信息技術教師關于教學設計的信念幾乎都是積極的,如“好的教學設計是教學成功的保證”、“集體備課使大家共享教學設計的智慧”、“根據課堂實際情況,有效調整教學方式”等。然而,沒有經驗的教師往往將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帶到課堂教學中,影響了教學的效果。這一方面表明教學設計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顯示出教齡較短的信息技術教師關于教學設計的信念并沒有在教學實踐中體現。
(3)消極的學習評價信念
學習評價是教師非常重視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消極信念集中出現的地方。通過訪談和觀察得到的結果驚人的一致,幾乎都是消極的信念,即“學生參與評價的公正性難以保證”、“過程性評價難以實施”、“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評價標準難以界定”、“信息技術會考難以實現其目的”等。
4 信息技術教師的自我信念
(1)消極的專業(yè)地位認同信念
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yè)地位認同信念非常消極,“沒有地位”、“不受重視”、“沒有發(fā)展”等話語甚至成了信息技術教師的專用代名詞。從學校領導和其他學科教師處側面了解到,信息技術教師無論在工資待遇、職稱晉升、還是評優(yōu)方面都與其他學科教師存在較大差距,這說明信息技術教師專業(yè)地位認同的消極信念背后有深層的教育觀念、制度等問題。
(2)積極的學科內容知識信念和消極的學科教學法知識及教育理論信念
信息技術教師對自身的學科內容知識具有積極的信念,堅信“自己掌握的信息技術知識完全可以滿足教學的要求”、“信息技術發(fā)展很快,很多新知識需要不斷更新”。但對信息技術教學法知識和相關教育理論知識的信念卻是消極的,“新課程要求老師要少講”、“教學方法還是先講后練或邊講邊操作”、“教學隨意性大,沒有必須得遵守的章法”、“在大學學過的教育理論對教學沒有實際的作用和意義”、“教育理論很難轉化為對教學實踐的指導”、“教育理論是學者、專家去搞的東西”??梢钥闯?信息技術教師對新課程中關于教學方法的某些理念并未理解,仍然秉持固有的信念,關于教育理論的信念也沒有發(fā)生應有的轉變。
(3)積極的教學反思信念和消極的外部支持信念
分析數據得到的教師自我提高的信念主要有個人教學反思信念、參加專業(yè)培訓信念和學校支持信念?!敖虒W反思可以幫助教師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教學反思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教學反思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不是一兩次就能收到效果的”,信息技術教師對個人教學反思全部具有積極的信念,深信反思教學對自身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各種專業(yè)培訓和學校的支持,幾乎全部是消極的信念,集體體現在“培訓就是走形式”、“與教學實際脫節(jié)”、“學校領導不關心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問題”和“職稱晉升難于上青天”等教師的話語表達。
以上是一所省會重點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信念的基本狀況。由于學校文化、教師和學生素質等優(yōu)于一般高中的實際情況,所以信息技術教師信念整體呈現出較好的樣態(tài)。但即便在這樣一所優(yōu)秀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信念中也存在很多消極的成分或語言表達出來的教師信念與實際教學行為并不相符的現象。由此可推論,一般城市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師信念總體狀況應該低于調查學校的水平,農村學校的情況會更差。
三 信息技術教師信念體系重建策略
研究的結果表明,信息技術教師的信念與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具有較高的一致性,這反映出信息技術教師信念已經在向理解和接納新課程理念的方向轉變。但有些積極信念在教師教學中并沒有得到很好地踐行,有時甚至出現信念和行為相矛盾的情況,這一方面說明信念的實現受制于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另一方面也說明目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信念并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另外,在信息技術教師的信念體系中,還有一些與新課程相悖的消極信念的存在,需要進行轉變與重建。
結合教師信念體系形成與發(fā)展階段模型,本人認為信息技術教師自身的反思與主動建構在信息技術教師信念的形成與發(fā)展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作用。那么,如何促進教師反思與主動建構信念的發(fā)生,可以通過內部調整與外部支持的方式,即學校文化變革、教師教育目標調整和教師教學反思來加速信息技術教師信念體系的重建。
1 應試教育的學校文化向素質教育的學校文化的變革
學校文化是孕育教師信念的母體,學校文化對教師信念的形成、轉變與重建具有重要作用。信息技術教師消極的專業(yè)地位認同信念和外部支持信念的產生,表面上因為校長、其他學科教師、學生及家長不重視信息技術技術課程的結果,本質上是教育價值取向受制于大眾升學觀念的反應,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導的學校文化的產物。以素質教育為理念的學校文化的真正形成,是信息技術教師信念體系重建的根本保障。
2 將促進信息技術教師信念生成與轉變作為教師教育的重要目標
在各種教師教育活動中,往往將知識與技能的培訓作為重要內容,忽略了對教師信念的引導與強化。信息技術教師信念體系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某種新的理念要想融入原有信念體系或沖擊、甚至顛覆已有信念體系中的某些信念,是非常困難的。但如果方法得當,通過外部信息的輸入和干預,可以為信息技術教師提供比自己原有信念體系中更豐富、更先進的價值判斷,教師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某種理念,為后繼某種信念的形成與發(fā)展提供契機。
3 信息技術教師應積極在實踐中進行教學反思
信息技術教師信念體系是個體主觀建構而成的,反思作為連接教師信念與教學實踐之間的橋梁,可以通過對教學實踐的反思強化或改變教師原有的信念。同時,轉變之后的教師信念又會對教學實踐產生新的指導意義。如此循環(huán)往復,在反思這一中介的作用下,信息技術教師信念和教學實踐呈現出螺旋式上升的狀態(tài),進而可能實現信念的體系化與哲學化。
――――――――
參考文獻
[1] 葉瀾,白益民,王等.教師角色與教師發(fā)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226.
[2][6]趙昌木.論教師信念[J].當代教育科學,2004,(9):11-14.
[3] 謝翌,馬云鵬.教師信念的形成與變革[J].比較教育研究,2007,(6):31-35,85.
[4] Kagan, D. M. Implications of research on teacher belief [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992,27(1);65-90.
[5] Pajares, M. F. Teachers' Belief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Cleaning up a Messy Construct [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2,62(3):307-332.
[7] 謝翌.教師信念:學校教育中的“幽靈”――一所普通中學的個案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6:39.
關鍵詞: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初中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14-021-01
當前,我們正跨入一個亟需創(chuàng)造精神的時代。新世紀的人才應是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人類最寶貴的精神內核。初中信息技術教育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鏈條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實現創(chuàng)新教育的一塊堅實陣地,是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重要學科。
以往,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大多沉默于課本的操作中,并且通常在教學內容與實踐內容結束后,90%的學生總感覺到一無所獲,學生總是今天學了第二天又忘了。就這種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現象,一種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驅使我投入到教育改革的洪流中,在教學過程中,借助于各種教育手段、方法,各種媒體,幫助學生萌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產生創(chuàng)新的欲望和興趣,采用探索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一、提高教學內容的開放性,使學生產生新欲望和興趣
由于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導致了教學體系的不穩(wěn)定和教學內容的高淘汰性,教師在備課時,不能只滿足于“教材里有什么,就教什么”的低層次的教學思想。教材一經采用,至少一年,而關于計算機的新動態(tài)幾乎每天都有,就跟看仙人下棋的樵夫一樣,轉眼人間已過數百年,已經不是他所處的年代了,所以,教學活動必須緊跟技術進步這個時代的脈搏,教師應該走在知識的前沿,博覽群書,給學生最新的信息。
于是,我將在報紙、新聞、雜志上看到的,以《信息技術新動態(tài)》專欄的形式公布給大家。如:電腦用土豆來供電。起因是有人和電腦迷打賭:土豆不可能為電腦供電。可是發(fā)明者卻真的做到了,而且還建立了土豆網站,多神奇?!這些信息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創(chuàng)新欲望:原來奇跡的產生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敢去想,敢去嘗試。另外,利用實際現象講解,這樣會更直觀。
二、創(chuàng)設探索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1、動手操作,創(chuàng)設參與學習的氛圍
在研究性的學習中,被動式接受的學習還占主流,這樣,很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不如讓學生動手操作,主動地去與計算機進行交流,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掌握使用計算機的基本方法——人機交流,就是讓學生親自動手,提出要求,在計算機的幫助下去完成夢想。
2、教知識,更要教方法
未來的教育,重要的不再是教會學生什么知識,而在于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計算機的普及正改變著學習的內容和速度,一張盤就是一本豐富多彩的書,互聯網上的知識如大海一般,教師已不可能傳一切之道,授一切之業(yè),解一切之感,其主要作用就在于指導學生去學習。
學習方法的指導——對理論課知識的學法指導。學習的對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書。向人學習的方法是用眼去觀察,用心去揣摩,用實際行動去學習。而向書學,就存在著一個讀書的方法問題。讀書分為泛讀和精讀。泛讀是找到書中的“主干”;而精讀則是為每一部分“主干”添枝加葉。在上理論課時,以學生自學為主,充分表現學生的能力。當然,學生真正做到“會學習”,還要教師給學生適當的指導,教會學生如何學。上課時,首先,讓學生泛讀,找出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幾個內容,有的學生很快就找到了,有的卻找不到,我就讓找到的學生說出他是怎么找到的,標志是什么,這樣學生就知道怎么找了。解決了這個問題,就該精讀了。精讀的目的就是了解這些內容具體講解的知識是什么?在一個范圍內,提出若干個問題,學生就有目標和范圍了。這種方法掌握以后,學生就找到了探索和解決問題的“鑰匙”了。
實驗指導——對學生的操作實驗作現場指導。學生在上機實踐所學時,經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在教師和學生的計算機沒有聯網的情況下,除了巡回指導外,我還安排了學生中的優(yōu)秀者參與指導,讓這些學生把探索的過程“再現”一次。另外,學生在完成既定的任務后,總是喜歡看看這個(軟件),看看那個,當出現新奇的畫面時,常引得周圍的同學觀望,此時,我并不以為他是“故意搗亂”,他這是在嘗試探索新的東西,所以,我總是耐下心來對他的實驗給予指導,讓他在實踐中去學習。
線索指導——為學生提供知識體系的線索。例如:在學習了畫筆、書寫器中打開、保存、和退出等基本操作后,在Word的打開文件,保存文件的操作同畫筆、書寫器一樣,并鼓勵學生到沒有學過的Excel中去試一試打開文件,保存文件,讓學生自己去發(fā)覺它們內在的聯系,感覺探索的樂趣。另外,讓學生觀察:在“另存為“的對話框中多了一個“選項”按扭,它是干什么用的?試試看!它會帶你走進另一個窗口,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作用?為學生提供線索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