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范例教學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范例教學法;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ASP
一、范例教學法
“范例”一詞來源于拉丁語“exemplum”,意思是“好的例子”、“典型的例子”、“特別清楚的例子”。范例教學法的基本思想,反映到教學內容上,即要突出教學內容的基本性、基礎性和范例性。而反映到教學上,即要求實現(xiàn)教學與教育統(tǒng)一、解決問題的學習與系統(tǒng)知識的學習相統(tǒng)一、掌握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相一致、學習的主體――學生要與學習的客體――教材相統(tǒng)一。
二、范例教學法在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教學中的應用
我?!毒W(wǎng)絡數(shù)據(jù)庫》課程采用的是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教材,在ASP訪問數(shù)據(jù)庫技術這一節(jié),該教材沿用了傳統(tǒng)的語法講授模式,分門別類講授ADO組件對象的各個子對象的方法和屬性,但是學生在學習后普遍反映不知道怎么把這么多的方法和屬性應用到一個完整的WEB系統(tǒng)當中。于是我想到使用范例教學法,重新演繹該節(jié)內容。
1.選擇恰當范例,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動力?,F(xiàn)在的學生對論壇非常感興趣,所以我設計了一個簡易WEB留言板,作為ASP訪問數(shù)據(jù)庫技術的范例,在本節(jié)內容初次課上展示給同學。該留言板范例不求功能齊全,只完成兩個基本功能:留言提交和留言察看。同學們在看完上述范例的演示后,覺得這個范例簡單明了、易懂好學,所以興趣大增。
2.分解范例,學習基本知識點
WEB留言板的實質就是使用ASP的ADO對象通過SQL語言來操作數(shù)據(jù)庫。通過分解范例,我選用了實現(xiàn)從數(shù)據(jù)庫中取出記錄顯示到網(wǎng)頁上這一功能,作為學習ADO對象各方法及屬性的范例。
ADO對象包含三大基本子對象:Connection、Recordset和Command。這三大子對象能單獨使用,能聯(lián)合使用。我設計了五個范例完成同一個功能:從數(shù)據(jù)庫中取出記錄顯示到網(wǎng)頁上。
第一例:單獨使用Connection對象
第二例:單獨使用Recordset對象
第三例:單獨使用Command對象
第四例:聯(lián)合使用Connection和Recordset對象
第五例:聯(lián)合使用Connection和Command對象
學習這五個范例,首先要求同學掌握對象的實例這個基本概念。其次掌握三大子對象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Command對象必須依賴于Connection對象,而Recordset對象則依賴于Command對象和Connection對象。那么為什么還有第一、二、三例是單獨使用某個子對象來完成相關功能呢?這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地方,一定要給學生提出這個問題,然后我分別比較上述五個范例,比如比較第一、四兩范例得出:單獨使用Connection對象實際上是使用了默認隱含產(chǎn)生的Recordset對象。再比如通過在第二例單獨使用Recordset對象中添加相關屬性的方法,讓同學明白此例仍然是使用了默認隱含產(chǎn)生的Connection及Command對象。再次要求同學在掌握三大子對象的方法的同時,充分理解并使用Recordset這一子對象。
3.層次遞進,加強范例的實用性
在上述五個范例的基礎上,我設計了兩條線的層次遞進。第一條線:如何讓記錄在網(wǎng)頁上顯示得更好看?第二條線:怎樣通過ADO將數(shù)據(jù)插入到數(shù)據(jù)庫呢?第一條線,我制作了一個范例,將從記錄集Recordset中取出的數(shù)據(jù)作為表格單元格的內容,嵌入到HTML表格標記中來完成顯示。第二條線,我通過兩個范例,分別使用Connection對象和Command對象直接操作SQL語句來完成數(shù)據(jù)庫記錄的插入、修改和刪除。
Recordset對象是所有ADO子對象中功能最為強大的一個對象,我專門針對此子對象設計了兩個范例。
第一例:Recordset對象游標的移動
第二例:Recordset對象完成數(shù)據(jù)庫記錄的插入、刪除及修改
在這兩例中最重要的是讓同學掌握游標類型和鎖定類型兩個基本概念。
4.完成范例,功能擴充
結合ASP的Session對象功能,完成簡易WEB留言板,請同學完成功能的擴充:如分頁顯示、留言回復、留言管理等。
通過范例教學,同學們基本熟悉了ADO對象的常見方法和屬性,掌握了ADO對象的一般使用方法,能完成簡易的WEB應用系統(tǒng)。
三、范例教學法在實踐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范例的選擇應適合學生的實際,這樣才能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認為范例的選擇是非常關鍵的。我在選擇范例時主要注意兩點,第一,知識點不要太多,否則學生便會有畏難情緒,從而喪失學習的興趣。第二,范例要貼近學生,吸引學生。
2.范例的選擇應具備代表性、典型性和引導性
范例教學法要突出教學內容的基本性、基礎性,這就要求范例的選擇應具備代表性和典型性。而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在使用范例教學法的過程中,往往會如抽絲剝繭一般,逐漸逼近教學目標,那么范例的引導性就顯得非常重要。
3.范例的選擇應注意其連貫性和層次性
注重范例選擇的連貫性和層次性,使其符合人的認知規(guī)律:從簡單到復雜。比如在設計Recordset對象的使用教學時,我就分為兩個層次:一般使用和進階使用,并把進階使用放到了本節(jié)內容的最后階段。
4.范例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范例教學過程中,既要通過范例讓學生掌握好相關的學科知識,又要注意教給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從而逐漸提高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科 范例教學模式與教師角色定位思考 《語文學刊》 2007
2.李濤 “范例教學”理論的現(xiàn)代教學特征 《教學與管理》 2007
3.孟憲樂 范例教學法述評 《河南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yè)教育版》 2003年3期
關鍵詞:范例教學;概念界定;實踐;認識
高中化學教學需要兼顧幾個統(tǒng)一,即:教學和教育的統(tǒng)一;問題的學習和系統(tǒng)知識的學習的統(tǒng)一;掌握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統(tǒng)一。怎樣才能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實現(xiàn)以上目標呢?筆者認為,范例教學為廣大教師提供了一種很好的模式。
一、范例教學的概念界定
范例教學最初是由聯(lián)邦德國歷史學家H?海姆佩爾提出來的,目的是通過“典型的離子”“好的例子”“特別清楚的例子”的教學,來減輕學生的負擔,發(fā)展學生的能力,這與我們新課改提倡的教育教學目標相吻合。范例教學豐富了我們的教學方式,讓課堂教學變得更有活力,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明白。
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范例教學使課堂學習的線條更清晰、目標更明確。如:離子反應方程式書寫的教學,教師通過若干個典型的例子,將要教給學生的規(guī)律和書寫技巧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教師的案例示范中總結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規(guī)則,學習較難離子方程式書寫的思維步驟,通過由“個”到“類”的遷移應用,讓學生掌握和應用知識,達到最終學習目標。
二、范例教學的實踐
在范例教學中,我們可以以布魯納(Btuner)的知識構建觀點和皮亞杰(Piaget)的認知發(fā)展論為理論基礎,以信息加工為主要策略,通過“教師呈現(xiàn)范例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學生選擇范例驗證知識”和“學生運用知識創(chuàng)造范例”三個不同階段對學生進行多種智能的訓練,包括:觀察、分析、比較、分類、記憶、推理、判斷、想象、創(chuàng)造等,幫助學生實現(xiàn)由具體到抽象的知識構建,促進認知能力由低級向高級發(fā)展。范例教學模式中的師生活動見下表:
以下是筆者在《原電池原理》中應用范例教學的教學實踐。
流程一:初識原電池
在新課教學中,原電池原理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概念,教師的講授式教學雖然能讓學生接受,但不利于學生真正掌握原電池反應的本質。在本案例中,通過流程一,教師很自然的引導學生將原電池反應與氧化還原反應建立起聯(lián)系,知道原電池反應本質上就是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踐應用。
流程二:再識原電池
通過流程二中教師提出的具體問題,引導學生著重觀察得出原電池的構成要件,進一步理解了原電池的放電過程。在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中,雖然通過教師羅列原電池的組成結構,學生也能很好地記憶和掌握,但不利于學生的主動學習和建構能力的培養(yǎng)。
通過上述流程一和二的教學,教師用“鋅-銅-硫酸銅原電池”這一“個例”向學生示范了原電池為什么能放電和怎樣才能放電這些化學電源的最基本的知識,也教給了學生最基本的觀察、思維方式,為學生后續(xù)階段的自主應用打好了基礎。
流程三:應用原電池
范例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學生在“個例”學習之后,能舉一反三,實現(xiàn)學習的遷移和知識的實際應用。流程三通過學生應用原電池原理設計原電池、對生活中的化學電源的再分析,將本節(jié)課中的范例作了“類”的遷移,實現(xiàn)由“學化學”到“用化學”的轉變。
三、對范例教學的認識
1.范例教學法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課業(yè)負擔繁重、課堂效率低下,許多課后練習也屬于機械式的重復勞動。范例教學則通過具體的事例,以點帶面,將基礎知識系統(tǒng)化,將分散的知識點進行了系統(tǒng)的整合,學生通過范例的實踐,理解和掌握知識并知道了如何應用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了解如何應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形成學習遷移能力,達到少課時、輕負擔、高質量的要求,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
上述案例中,教師在對鋅-銅-硫酸銅原電池放電的原理與原電池的組成結構的范例教學時,摒棄了零亂、復雜的記憶性知識,將原電池最本質的知識(即原理和組成結構)有序地教給學生,讓學生對原電池有了一個比較系統(tǒng)而清晰的認識,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2.范例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有效途徑
學校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真才實學的人,因此,教學應首先著眼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其次才是使學生掌握廣博的知識。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只重視百科全書式的知識傳授,學生則依賴于教師和教材,死記硬背那些零碎無系統(tǒng)的書本知識,導致學生負擔加重,教學質量不斷下降。采用范例教學的目的主要是改變這種“學不能用”的狀態(tài),將教材中根本的、基礎的、本質的內容通過范例教學,來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上述案例中,學生通過范例的學習,理解了原電池的原理,并通過自主設計原電池和理解生活中的化學電源(鋅錳干電池)的方式將所理解的知識進行了應用,這是范例教學中能力教學功能的體現(xiàn),即通過范例教學,幫助學生發(fā)展自身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為今后更好地進行獨立思考和科學探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3.范例教學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
范例教學具有開放性,是一種從特殊到一般、由點到面的開放式的教學,它不同于封閉式的、條條框框式的傳統(tǒng)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開放的視野。而且,這種點面結合的教學思路,開放視野的形成,可以激發(fā)學生對那些與范例相關的內容作進一步探索的欲望,利用掌握的一般指導認知特殊的事物,使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在課堂上,而是延伸到學生的整個學習和日常生活中;不再囿于單一的學科,還將觸角伸向其他知識領域;不僅善于接受知識還學會了自己去探究知識,從而習得社會化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盡管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因為設計范例而增大了備課難度,增加了備課時間,也出現(xiàn)了由于教師自身水平和見識的不足而帶來的范例資源匱乏,但從長遠來看,只要教師能堅持應用范例教學,用心積累范例素材,完善范例教學的理念,范例教學的優(yōu)越性一定能得到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劉雍潛.學與教的理論與方式[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關鍵詞:翻譯教學;翻譯資格考試;備戰(zhàn)策略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市場經(jīng)濟的影響,國家間的交流和貿易活動不斷增多,尤其是中國入關、入世的前景為大多數(shù)人所看好,社會對具有一定外語水平的人才的需求不斷加大。諸多因素造成了當今社會對外語(尤其是英語)學習的普遍重視,外語教學也就顯得日趨重要。語言學習者不再單單滿足于發(fā)展語法能力和閱讀能力,而是迫切需要提高聽、說、讀、寫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針對這種情況,如何教好外語,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成了擺在外語教師面前的一個十分重要且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也是外語教學改革的一個重點。
一、獨立學院翻譯教學現(xiàn)狀
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獨立學院翻譯課的教學方法基本上沿用古老的教學模式——課堂灌注法,這種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知識傳播簡單地由教師指向學生,注重翻譯的終端效果,即學生的譯文。因而,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和合作相當有限,學生之間也缺少必要的合作和交流,從而無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且由于修課學生多,教師不可能一一提供反饋信息,學生亦無從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缺點,不利于翻譯能力的提高。此外,傳統(tǒng)的翻譯教學方法片面強調語言知識和翻譯知識的傳播,而輕視翻譯技能的培養(yǎng),極少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翻譯實踐能力。
眾所周知,翻譯是一門實踐性非常突出的課程,學生只有親身參與到翻譯的活動中,才能真正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并不斷通過學習多種翻譯技巧,參與翻譯實踐,從而提高翻譯水平。而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方式,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束縛了學生的翻譯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因為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生的課外作業(yè)大都是老師布置的一些非常有限的機械的英漢互譯練習,翻譯的內容,練習數(shù)量的多少,都是由教師來決定。教師需要在課外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批改作業(yè),但作業(yè)的效果并不十分明顯,有的學生甚至對教師的批語不屑一顧,學生之間也很少進行作業(yè)的交流和學習。這樣,就很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教師費時費力了,但僅靠講授翻譯理論與技巧以及有限的練習是很難提高學生的翻譯實踐能力的。
二、在日常翻譯教學中培養(yǎng)翻譯能力
獨立學院教師在教學中應淡化講授翻譯理論,精講翻譯技巧,引入情境教學。教師在講解翻譯理論時應側重于引導學生理解常用的翻譯方法或翻譯技巧,并有目的地引導學生掌握這些方法技巧,使其在翻譯過程中有意識地運用這些方法技巧對其翻譯的句子進行修飾潤色,技巧的講解應采眾家之長,補己之短;教師應巧妙設計和引入真情實境教學,內容要適合高職學生。德國教育家巴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教會學生喚醒自己的學習能力,體會學習的魅力。”在英語教學中,尤其是翻譯學中,更能體現(xiàn)學習的魅力。翻譯本身是一門很枯燥的學科,而教師的指導作用顯得尤其重要,如何引導學生掌握一些翻譯技巧,使學生在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中感受翻譯學習的魅力,對任課教師上好每一節(jié)課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李金鳳.論英語教學中學生翻譯能力培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1(30).
一、在新課結束后反思
一節(jié)新課結束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從而整理、歸納自己一節(jié)課的學習結果。反思時,學生可自我提問:①這節(jié)課我學到了什么?重點難點是什么?②我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經(jīng)歷有何感受?如學習“認識鐘表”這節(jié)課,在新課教學結束前的幾分鐘,引導學生反思學習情況,學生在反思后得到了如下的感悟。生1:我覺得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認識整時,難點是認識大約幾時。生2:我發(fā)現(xiàn)整時的分針都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生3:畫時針要畫短一點,分針要畫長一點。經(jīng)常在新課結束后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不僅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和理解了新知,及時質疑,找出不足,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概括、歸納、自我質疑等數(shù)學能力,久而久之成為一種習慣。
二、在解題過程中反思
在教學用除法解決簡單問題的教學中,我出示了這樣一道題:有24個小朋友租船過河,每條船限乘4人,需要幾條船?同學們一致列出算式24€?=6(條),并且毫無異議??墒怯幸粋€學生指出:限乘4人就要乘4人嗎?難道乘3個人就不可以嗎?馬路上的汽車經(jīng)常沒有坐滿人就開走了。這位學生能和日常生活經(jīng)驗相結合,對題意進行反思,是不錯的表現(xiàn),在教師的鼓勵下,全班學生對這個問題引發(fā)了思考,甚至有不少學生表示認同,可以每條船乘3人,那么就要租24€?=8(條),也可以每條船乘2人,那么就要租24€?=12(條)。于是,我順勢利導,讓學生自己去反思:你們對這些租船方法有什么想法嗎?看似簡單的一句話,馬上引起了個別學生的注意:“老師,租船不是要用錢嗎?”“是呀?那有什么問題嗎?”果然有學生接著說:“那么我們?yōu)槭裁匆速M不必要的錢呢?租6條船不是最便宜了嗎?這些人會那么笨嗎?”一連串的反問讓其他同學都恍然大悟。在整個解題過程中,老師沒有簡單說教,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同伴間的交流啟發(fā),不僅體會到了怎樣根據(jù)具體的算式靈活選擇計算方法,歸納概括出了題目的本質特點,更重要的通過親身體驗,知識得到了再發(fā)展,促進了積極數(shù)學情感的形成。
三、在做錯題后進行反思
在平時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就同一種類型的數(shù)學問題,做了多次后,還是經(jīng)常出錯。原因是學生習慣于做完題就了事,并不會主動考慮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時,對解題方法、解題中反映出的數(shù)學思考作深刻的再認識,即沒有反思的習慣。因此,每次做錯題后,教師要讓學生認真審視錯誤題目,仔細分析錯誤原因后掌握題型的結構特征和解題思路,杜絕此類情況再次發(fā)生。引導學生對錯題及時認真反思,養(yǎng)成習慣。這種習慣會比反復做題更為重要。下面是學生的一次小測及自我反思:小紅有20本書,小芳有12本書,小紅送幾本給小芳兩人書一樣多?20-12=8(本)€鬃暈曳此跡杭偃縲『旄?本書給小芳的話,小紅剩下12本,小芳變成20本,這樣就變成小芳的書比小紅多,不符合題意。應該把多出的8本平均分成2份,一份留給小紅自己,一份給小芳。這道題并不是求誰比誰多多少,不能簡單用減法計算。學生自己在反思中分析和改正了錯誤,印象深刻,同時制訂預防錯誤再次發(fā)生的措施,進而從整體上把握好自己以后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
四、建立成長記錄袋進行反思
情境教學主要指在進行教學時,教師有目標地建立或是引入具備一定情緒色彩與以形象作為主體以及生動詳細的情境,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帶給學生相應的態(tài)度體驗,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充分理解教材。同時讓學生的心理機能可以獲得充分發(fā)展的新型教學方式。在兒科護理學的教學過程中,建立疾病情景,不僅可以活躍教學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充分挖掘學生大腦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拓展學生思索問題的空間,并且對教學課堂結構進行了優(yōu)化。情境反思學習方法可以突出重點,利于學生解決難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課堂容量,提升課堂效率,使原本枯燥無味的教學變得豐富與活躍起來,從而提升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情感具備驅動與催化作用。學生在快樂的情感環(huán)境下,心智會更為敏捷與更有成效。在兒科護理學的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各式各樣的教學媒體,對兒童正常發(fā)育期間的特點實行再現(xiàn),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在充滿樂趣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不再將學習作為一種負擔,而是將其作為一種樂趣體驗。另外,視頻能夠展現(xiàn)兒童的抬頭與挺胸以及翻身和坐立等相關動作的發(fā)育過程,而學生在觀看兒童可愛的動作時感覺非常有趣,這樣學生能夠在愉快的情境下總結出兒童成長的規(guī)律。
2情境反思學習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2.1建立疾病情境,增強理解能力兒科護理學概念比較抽象,使學生難以對疾病癥狀有正確理解。運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導致理論與實踐完全脫節(jié),培養(yǎng)出的人才總是高分低能。建立癥狀情境,可以再現(xiàn)疾病使學生記得更加深刻理解更為透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多媒體課件能夠左邊運用文字表述,右邊插入疾病相關癥狀的圖片或是疾病錄像。比如說X型腿與Y型腿以及雞胸和漏斗胸等相關視頻錄像;還有異食癖患兒與蹲踞以及紅臀的表現(xiàn)和處理等相關視頻錄像,可以使學生一看就能明白與了解,同時還能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建立相對逼真的疾病情境,給學生提供一個仿佛身臨其境的平臺,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學內容的表現(xiàn)力與感染力,充分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望。將兒科護理學中深奧與抽象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多媒體中,可以有效地展現(xiàn)胎兒血液循環(huán)相關途徑與先天性心臟病具體結構,可以讓學生更為直觀的了解理論知識,進一步加深理論知識的印象。
2.2建立實驗情境,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將書本與臨床情境相結合,并且在生動情境中,讓學生學會對兒童進行健康評估的能力。
(1)模擬病房練習,在教室進行講解之后,學生要進行兒科常用護理技術操作分組訓練,教師一邊巡視一邊示范。在結束前要讓學生進行教學反思,而教師要對所有的學生進行評價與總結。在護理技術操作訓練期間,一定要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比如要求學生動作輕柔與關愛小兒。
(2)角色扮演與練習,在健康教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扮演病兒家屬與護士角色。主要扮演病兒家屬成員陳述病兒的主要痛苦和癥狀,而扮演護士人員要運用溝通與交流技巧,選擇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護士以及患者進行交流,一定要教會病兒與家屬對相關疾病的健康認知。同時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以兒科護理學理論知識作為基礎進行大膽想象,想象實際生活中可能發(fā)生的情況,語言表達方式越貼近生活越好,充分挖掘學生的生活想象潛力,加強學生體驗,力爭做到寓教于樂和寓樂于教,提升學生的綜合護理能力以及知識表達能力。比如說在進行小兒肺炎護理教學過程中,因為小兒肺炎是兒童最為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在每個季節(jié)都會發(fā)生,其表現(xiàn)的癥狀為發(fā)熱與咳嗽以及呼吸困難等。學生可以進行角色扮演,在模擬病兒家屬的過程中,可以深刻體會病兒的痛苦與家屬的焦慮。而護士更應該關愛病人,最大程度上減輕病兒的痛苦與減小家屬負擔,要做生命的保護神與守護神,還要讓學生扮演護士角色,使其充分體會到護士職業(yè)具備的角色內涵,從而在濃厚的興趣中完成學生兒科護理學理論教學。
3結語
【關鍵詞】 高中地理 教學 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72(2013)09-023-01
地理學科具有明顯的綜合性、空間性、實踐性等特征,無論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現(xiàn)為以人地關系為主線的顯著特點,與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學習地理必須緊扣這條主線。課改后的新教材從體系和內容看,反映了地理學科教育和教學的本質,體現(xiàn)了課程改革的新方向和新思路,突出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一、指導學生讀圖,增強記憶方法與能力
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如果用邊講邊繪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變化的圖示中,掌握相關的地理知識,效果就非常的明顯。高中地理內容中,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規(guī)律性明顯,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掌握各種案例的分析方法,從地形、氣候、水文、土壤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形成世界區(qū)域內的綜合地理環(huán)境模式圖。
人文地理中非常注重對區(qū)位因素的分析,往往是從圖示法開始的,對區(qū)位因素進行分類總結,有利于學生把握知識的脈絡,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隨時展現(xiàn)在大腦中形成的知識結構圖中。形成圖形定勢,有利于充分調動思維的積極性,促進體驗能力、想象能力與思維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學習“大氣環(huán)流”時,就通過大氣想到大氣環(huán)境這一章的完整知識體系的結構圖,再聯(lián)想到大氣的熱狀況、大氣的運動、大氣環(huán)流、天氣系統(tǒng)等內容。在子項目圖中,能想到大氣運動的原因、大氣運動的形式、高空大氣水平運動特點等內容。所以,讓學生學會讀地圖,開展地理思維,大大的增強了記憶方法與記憶效果。
二、聯(lián)系實際問題,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
地理學中的知識與我們人類的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非常密切。如太陽高度角變化與樓間距的大小,飛機場選址,人口膨脹,城市化問題,資源短缺,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等。如何把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是能力培養(yǎng)的第二次飛躍。課本在人文地理這部分特別注重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在教學“影響工業(yè)布局的區(qū)位因素之環(huán)境因素”時,不妨讓學生來幫助布局我們所在的城市中存在的工業(yè)污染問題,學生們在這一過程中考慮到了本地的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和西北風,認為有大氣污染的工廠應布局在城市西南郊或東北郊,并提出了水污染嚴重的工廠區(qū)位布局的不合理性以及解決的具體措施。然后學生們又列舉了世界其他城市,如孟買、倫敦等如何進行工業(yè)布局的事例。這種聯(lián)系自己家鄉(xiāng)實際情況與課本內容的教學方法,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好奇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分析問題,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與提高。
三、聯(lián)系實際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對地理知識的獲取過程是:先認識地理中的一種現(xiàn)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進行驗證推廣到一般的過程。地理教學中不能忽視生活中一些地理現(xiàn)象和地理知識的運用,不能忽視學生已有的地理知識。例如:在分析“水稻種植業(yè)為什么商品率低”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先分析糧食商品率低的原因有哪些,屬于地理的原因又有哪些,符合該地區(qū)的會有哪些原因,這些原因又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解決等等。由此及彼,學生就可以用來分析一系列的地理原因了。地理學科的實用性很強,只要我們認真的分析,仔細的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無處不包含地理知識。聯(lián)系實際生活學習地理,就會感覺到地理知識的實用性與趣味性。只要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生活,關心發(fā)展,培養(yǎng)興趣,主動獲取地理知識,就一定會學好地理這門課。興趣在高中地理學習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它是直接推動我們學習高中地理的心理動因,決定了我們學習高中地理的效果。因此,我們要明白學習高中地理的意義與價值,培養(yǎng)我們對高中地理的興趣;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以致用,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四、拓展教學領域,突破最近發(fā)展區(qū)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告訴我們,教學應當把個體原有的知識與經(jīng)驗作為新知識的“突破口”,幫助學生從原有的知識與經(jīng)驗中認識新知識。要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要能體現(xiàn)出學生的首創(chuàng)精神。教師應鼓勵和引導學生不斷地探究和學習,不斷地打破“最近發(fā)展區(qū)”,以向新的更高層次發(fā)展。
深入的思考、獨特的見解等都是學生建立新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向更高層發(fā)展的表現(xiàn)。在實際的教學中,總有個別學生能提前通過最近發(fā)展區(qū)。例如:在教學“太陽日”和“恒星日”時,課本這對這本分教學要求很低,告訴我們恒星日是地球自轉的周期,太陽日是地球晝夜交替的周期就可以了。但對于個別優(yōu)秀學生而言,他們還可能向更高的層次邁進。有的學生就試著改變地球公轉或自轉的方向后再討論兩者的區(qū)別,就鼓勵學生大膽的設想,把自己的結論歸納總結。在教學“人類對宇宙新探索”時,就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集體備課,推選代表講授了每個組了解的宇宙探索知識。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拓展了知識面,涉及的領域遠遠超越了課本知識的范圍。
總之,我們要以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為契機,轉變教學觀念,端正教學思想,重視對學生現(xiàn)代觀念的教育;注重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地理思維能力、運用地理原理解決人地關系中問題的能力的發(fā)展,并注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協(xié)調人類與環(huán)境關系的實踐活動,把我們的地理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劉晶.談談學生地理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民族教育,2011(4).
“翻轉課堂”(FlippedClassroom)是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下,課程教師提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形式的學習資源,學生在課前完成對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的觀看和學習,師生在課堂上一起完成作業(yè)答疑、協(xié)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一方面翻轉課堂中學生能專注于自己的學習,自主學習,另一方面翻轉課堂將傳統(tǒng)的課程模式進行改革,讓課堂適應學生。在翻轉課堂中,教師主要起引導作用,更多的是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所了解和掌握的知識量遠遠超過了傳統(tǒng)課堂,學生的學習興趣點逐漸建立。通過翻轉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中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表述出來,不僅能鍛煉學生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增強他們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能最大限度促進學生自我成長,做學習的主人。
二、翻轉課堂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的區(qū)別
(一)學生學習過程區(qū)別
傳統(tǒng)學生學習過程通常包括知識接受和知識內化兩個階段。知識接受過程通過在課堂上教師傳授知識,學生對課程內容被動接受和初步理解來完成,學生在課下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作業(yè)和練習,強化對知識的深度理解,進行知識的內化。而翻轉課堂則把知識傳授的過程放在課前,讓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自主學習,把知識內化的過程放在課堂上,在課堂上進行協(xié)作探究等。
(二)教師教學模式區(qū)別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在課前備好課,在課堂中針對課程目標的教學任務給學生進行講解,課程結束后針對課程的內容給學生布置課程相關的作業(yè),學生通過完成作業(yè)來掌握課程知識。翻轉課堂教學是教師在課程開設之前,提前將錄好視頻、對應的課外讀物以及課程內容放在專業(yè)網(wǎng)站上,例如,一些微課、課程視頻、課程測驗等。在課堂中教師更多是答疑解惑,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變學生的被動學為主動的探索,把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顛倒。課堂互動中,教師不再是主導者,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
三、翻轉課堂教學法的優(yōu)勢
(一)翻轉課堂增加課堂互動
翻轉課堂從字面上理解也就是把課堂顛倒過來,上課之前學生要在課下提前掌握課程的內容。在課堂中通過和老師的互動和答疑來加深對課程的理解,課堂互動由老師引導提問變成了學生講解老師答疑。翻轉課堂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融入了更多的學生參與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自己的參與去查漏補缺,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有更深入的了解,實際應用能力也有所提高。
(二)翻轉課堂實現(xiàn)學生個性化學習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學是有進度的,大家統(tǒng)一學習,不會因為學生的興趣點而放慢腳步。翻轉課堂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去探索知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教師在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的同時,告訴學生學習的航向,讓學生探索自己的學習目標。翻轉課堂通過一些活動或小組討論等,讓每位學生都參與進來,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三)翻轉課堂改變課堂管理形式
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備好課然后在課堂上給學生進行各個知識點的講解。在大班教學中,學生人數(shù)較多,老師很難兼顧到每一個學生,導致一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學習的知識。翻轉課堂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組建自己的團隊,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老師通過對學生的答疑和解惑,有針對性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對于課堂中不主動的學生,老師可重點關注,進行個案咨詢對課堂教學進行有效補充,去深入學生、了解學生的真實所需。
四、翻轉課堂在旅游心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一)教學準備
目前,旅游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流程主要運用的是超星公司的泛雅平臺,在平臺中加入了教師的課程大綱、課程相關視頻、課程測驗及課程相關資料等,讓學生提前觀看視頻,進行課程練習測驗、課程討論等。課前學生需要完成教學平臺上的任務點。課堂中主要是學生的問題解答和學生的課程演練環(huán)節(jié),通過老師和學生的互動來完成教學目標。課后需要學生進行知識的內化總結和實踐來穩(wěn)固教學內容。上課前教師需要提前做準備工作。(1)制作課程站點,確定好課程目標,課前、課中、課后需要學生預習、學習、復習的內容,掌握的知識點,重點了解的內容,熟練掌握的技能,學生達到的學習效果。(2)上傳課程相關的導讀提綱、注意事項、考試大綱、課程提綱、教學大綱、教學進度表、課程PPT以及課程相關視頻,建立課程章節(jié)的相關測驗,布置章節(jié)作業(yè),鏈接課程資源。在泛雅平臺中有小組廣場、培訓課程、超星名師課堂、直播廣場、學習成果、課程廣場、超星閱讀本、資源庫、移動圖書館以及期刊等海量資源可供學生提前預習準備課程。(3)將制作好的學習資源分享給學生,讓學生課前進行閱讀,找到學習重點,主要通過超星學習平臺和學生進行互動。超星平臺有通訊錄、代辦事項、收件箱等聯(lián)系方式。(4)教師課前要準備好上課進行的活動、討論、路演內容等,在第一次上課時就要把任務分給學生,讓學生提前進行準備。
(二)教學活動設計
在旅游管理專業(yè)中,旅游心理學對于學生來說更多的是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在對其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時,要多一些實訓拓展活動,讓學生靈活運用,心理學本來就有些枯燥,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進行實訓拓展,學生會找到其中的樂趣,具體步驟如下。(1)課前給學生明確的實訓目的、實訓要求、實訓方法以及實訓考核。例如,飯店服務情景模擬實訓拓展,實訓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在飯店服務過程中的實際操作能力,進一步理解掌握飯店服務的各種心理需要。(2)課中讓學生根據(jù)課前的準備,進行實訓拓展。例如,學生分別扮演管理人員、服務人員、旅游者,設定不同的場景讓學生進行模擬,模擬結束后老師進行點評指導,讓學生交流心理感受,教師總結點評學生存在的問題,指導學生改進服務技能。(3)課后考核,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撰寫實訓心得。通過實訓任務的布置,讓學生課前主動搜集資料,去獲取知識,去探索他們各方面未知的潛能,學生在進行課堂實訓展示時,能感受到他們的自信提升和知識儲備量的增多。課后實訓心得的任務會督促學生對當天知識的掌握進行反思,加固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
(三)教學效果有效評價
進行翻轉課堂教學后,要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在旅游心理學的教學過程中,超星泛雅系統(tǒng)的課程分值占到總成績的60%,線下成績占40%。一個知識點結束會讓學生在泛雅系統(tǒng)中進行充分的互動和討論。例如,討論、評分、對課程的建議等,通過學生的互動,了解課程的教學效果。
五、翻轉課堂在旅游心理學課程教學結果的思考
(一)翻轉課堂教學的局限性
目前,高校部分課程實行的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學校的教師進行訪談中發(fā)現(xiàn),翻轉課堂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參差不齊。主動學習的學生學習效果要高于小部分學生的兩三倍,對知識的掌握度更高。翻轉課堂對課下的要求更高,但課下學生比較分散,教師的把控受環(huán)境的影響,小部分學生學習效果很差。另外,翻轉課堂注重學生的知識開拓,對于基礎知識點的講解時間縮短,需要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度不夠。
一、實踐感悟
師:規(guī)定向北為正,向南為負。
操作:師向北3步,再向北5步;
師:我一共向北走幾步?
生:向北8步。
師:你能用算式將上面的過程和結果表示出來嗎?
生:(+3)+(+5)=+8
操作:師向南3步,再向南5步;我一共向南幾步呢?
師:我一共向南走幾步?
生:向南8步。
師:你能用算式將上面的過程和結果表示出來嗎?
生:(-3)+(-5)=-8
操作:生向北3步,再向南5步。
師:請用算式將剛才的過程和結果表示出來。
生:(+3)+(-5)=-2
操作:生向南3步,再向北5步。
師:請用算式將剛才的過程和結果表示出來?
生:(-3)+(+5)=+2
操作:生向北5步,再向南5步。
師:請用算式將剛才的過程和結果表示出來。
生:(+5)+(-5)=0
二、案例反思
1.創(chuàng)設學生熟知或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思考”
在教學中,學生的獨立思考貫穿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并與合作交流,積極調控相結合。如:教師先在黑板上示范筆尖在數(shù)軸上移動,后讓學生操作這樣的過程。運用“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審視點在數(shù)軸上連續(xù)兩次運動,探尋有理數(shù)加法的幾何解釋,由表示兩次連續(xù)運動結果的點與原點的位置關系,確定兩個數(shù)的和的符號;由表示兩次連續(xù)運動結果的點到原點的距離,確定兩數(shù)的絕對值;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思考、比較,從而得出有理數(shù)加法法則。這樣做具有一定的思考價值,需要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在感性經(jīng)驗的基礎上上升到理性認識,也充分體現(xiàn)教材編者的設計意圖;學生經(jīng)歷觀察、探索、思考、比較的過程,通過一系列過程的親身體驗,有效地促進學生參與學習活動。
2.挖掘課堂資源,用簡潔的思路和手段提高效率
在教學過程中,一般會直接選擇教材中的足球比賽或選擇一些有趣的故事引入,讓學生先寫算式,然后再比較并進行分類,過于從已有的式子中下工夫,最后“牽”出有理數(shù)的加法法則;這就忽視了“數(shù)學實驗”在這里的重要作用,沒有領會教材編者的意圖。正是由于找到了教學的準確切入點,抓住了有理數(shù)加法的生活原型,充分發(fā)掘學生的差異資源,因此學生的學習不再是漫無邊際地探究,而是現(xiàn)實、高效地拓展原有經(jīng)驗,生成新的學習資源。
一、案例教學的基本方法
1.案例講授法
教師運用案例,通過講解來說明課程內容,使案例與課程的基本理論融為一體,構成一個完整的課程內容體系。
2.案例討論法
案例討論法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對案例進行討論、分析的一種方法。
3.案例模擬法
案例模擬法是指事先編好案例的“腳本”,由學生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再現(xiàn)案例情境,如小品、模擬法庭等,給學生以真實、具體的情境感受,然后引導學生對模擬的案例進行評析。
4.案例練習法
在課上、課后和單元練習及考試時,引入典型案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培養(yǎng)和檢測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案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完全摒棄教材案例,苦苦搜尋其他案例
這需要耗費教師大量的時間。有時候執(zhí)教者需要2周或者1個月的時間準備,節(jié)節(jié)這樣上課根本不可能。
2.自編案例的質量難以保證
教師自己查找的案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限制,缺乏專業(yè)性的審查和研究,作為教學案例的價值不高。而把這樣的案例應用于教學,很難保證它的科學性及與教材聯(lián)系的緊密性,很難達到教學的目的,甚至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思想品德教材中案例使用的策略
1.對教材中的案例資料要適當?shù)剡x擇使用
教材中的案例資料既不能全部照搬,也不能完全放棄或忽略。一般情況下,要選擇性地使用教材中的案例資料,可以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需要來選擇使用
“教師要準確、深刻地理解知識內容的內涵和相互關系。”在此基礎上,所選擇使用的教材案例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內容。有些教材安排的案例與教學內容并不十分契合,就要棄用這則案例資料;有些案例資料很好地體現(xiàn)了教材知識點,就要恰當?shù)厥褂?。在選擇使用時,前提是教材中的案例資料是否符合教學內容的需要,不論是“棄”還是“留”,都是為了使教學更具有指向性。
(2)根據(jù)社會現(xiàn)實的需要來選擇使用
注重教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的時代,所以我們所選擇的教材案例一定要與時俱進。如九年級第七課《時代的選擇》,為了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科技是第一生產(chǎn)力,我們得把第78頁袁隆平雜交水稻20年增產(chǎn)3500多億公斤的例子替換為袁隆平超級稻畝產(chǎn)突破900公斤,每公頃增產(chǎn)2噸,能多養(yǎng)活四五億人,這一突破標志著中國雜交稻種植技術遙遙領先于世界水平。這種適當?shù)倪x擇、替代與補充既體現(xiàn)了思想品德學科時代性、社會化的特色,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并學會從現(xiàn)實中提升自身的心理和道德品質。
(3)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要來選擇使用
“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學生對實際生活經(jīng)驗的感悟和認知”,因此教材案例的使用必須符合學生的實際生活。
2.允許課堂上有不同的聲音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是思想品德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批評意識和懷疑意識,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獨特與個性的理解和表達,對學生的好奇和求異加以引導和鼓勵。沒有求異就沒有創(chuàng)造,求異往往是創(chuàng)造的開始。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求異,讓學生知道沒有絕對的真理,不要盲目崇拜什么專家,要敢于對權威、理論、教材、教師和學校提出質疑,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自己的設想,引導學生去探索、質疑和創(chuàng)新,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3.要勤于收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