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孩子教育方面的要求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結合實踐,對班主任工作進行探析,認為學校教育應與家庭教育相結合。首先要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其中心思想就是“適中”, 一、在家庭消費上要堅持“適中”原則,二、在期望水平上要堅持“適中”原則,三、關愛程度上的“適中”原則。
[關鍵詞]班主任管理教育工作適中原則
[中圖分類號]G6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180105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社會棟梁之材,是所有父母的心愿。特別是在今天競爭殘酷的環(huán)境下,絕大多數(shù)的家長,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是傾其所能的滿足子女的欲望,“盼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見一斑,但是這些美好的期望又往往會像肥皂泡般破滅,究其原因,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思想本位,偏離了正常的軌道,教育子女的思想觀念包括養(yǎng)育觀、人才觀、學習觀、消費觀。若家長在育人理念上與社會現(xiàn)實太過離譜,就會導致在教育孩子時,在言語行為上造成失誤,更有甚者,發(fā)生嚴重傷害孩子的事件,在家庭教育方面也就談不上什么效果了。我在進行家訪、與家長進行溝通時主要就是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中心思想就是“適中”。
一、 在家庭消費上要堅持“適中”原則。
家庭消費過少或過多,都會影響著父母對孩子教育功效的正常發(fā)揮,孩子在學習成長過程中如果很少得到物質的保障,一學期下來,連一本課外書都沒得購買,同時孩子在身體和心理發(fā)育時期也沒有足夠的物質基礎,這必將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和學習成績的穩(wěn)步上升;無節(jié)制的消費又會讓孩子覺得優(yōu)越無比,易養(yǎng)成不良的生活習性,行動上顯得懶洋洋,嬌滴滴,學習上沒目標,沒動力,內心也柔弱易挫,這必將導致孩子們在人生道路上易走彎路,對人生觀、學習觀、價值觀容易產生誤判,使其德,智,體,美,勞得不到均衡發(fā)展。班里的韋小姣家庭條件較好,因而她的行為舉止時常會流露出驕傲、得意之色,如有一次學校慶祝教學樓落成,分發(fā)一些糖果,她竟然不屑一顧地扔在地上,為此,我在班上進行教育工作,再到她家去與其家長進行溝通,提醒家長不能過分溺愛孩子。在取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并積極配合教育后,該生待人謙和了許多,學習成績也提高了不少。從這一學生的事例中,我得出一點感想:富裕優(yōu)越的家庭,要重視對孩子勤儉節(jié)約方面的教育,不可揮霍無度,適可而止。當然,家庭貧窮也不要過于摳門,在學習上,生活上也要盡量地滿足孩子的正當需求,同時也要教育好子女,不可有攀比之心,盡力達到“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二、 對孩子成長的期望值應保持“適中”原則。
父母對孩子成長的期望值,一樣也要堅守“適中”的原則,如果不看孩子的實際情況,盲目地去追尋高水平的期望值可能適得其反,甚至會導致教育悲劇的發(fā)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確實發(fā)生過,因為青春期的孩子,長時間地處于高強度的狀態(tài),很容易變得焦躁不安,彷徨無助,精神狀態(tài)極差。這種情況下,孩子們活潑好動的天性,對新事物充滿好奇之心的面貌也就蕩然無存了,出現(xiàn)的只會是頑劣、叛逆的個性。所以,我經常對家長說,要破除狹隘的人才論,要根據(jù)孩子自身的成長條件和個性特點,制訂適合他們的成長計劃,那么效果就會更好。本班張小華同學的父親最大的心愿就是讓兒子讀大學,他跟我說,他天天都提醒兒子一定要考上大學。我注意到他的兒子性格過于木訥,不愛說話,太老成持重,而且成績也很難提高,因而我跟這位家長說,應適當?shù)亟o孩子減壓,不要讓他的神經整天都繃得緊緊的,給孩子一個適中的自由空間,培養(yǎng)孩子不能太急功近利。通過談話,這位家長認識到自己行為上的念頭并逐漸放松了心態(tài),孩子慢慢變得活潑,成績也慢慢地提高了。
關鍵詞: 科學教育 幼兒教育
科學教育是幼兒園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領域,科學教育不是一種短暫的行為和片面的內容,在科學活動中對孩子的培養(yǎng)應注意孩子的全面發(fā)展,這種培養(yǎng)將對孩子的其他方面的發(fā)展一直終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對這一觀點以及一些經驗展開一些淺談。
我認為全面發(fā)展既包含孩子的基本素質即智力、體能、情感的發(fā)展有包括孩子一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科學教育作為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他不應是孤立進行的,她應與藝術、語言、社會等其他領域有著相通之處,幼兒園課程中領域的劃分致使在課程設置上也相應的區(qū)分開來,這樣未免割裂了學科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而且喪失了共同促進的機會,使孩子獲得的知識單一而不豐滿,沒有使教育的成果最大化。怎樣在科學活動中以點帶面、以偏帶全的全面培養(yǎng)幼兒是我們幼兒教師應該考慮的,雖然課程相應分開,如果教師有意引導滲透,那么,其它領域的能力培養(yǎng)并非不可行,而且這樣做同樣有利于幼兒科學教育素質的進行。音樂教育不是簡單得教唱,語言教育不是簡單的故事背誦,社會教育不是枯燥的行為習慣教誨,同樣科學教育的最終目標不是簡單的方法技能的傳授,不是科學知識的填鴨。如果在突出本領域目標的同時有意整合其他領域的內容,那么針對幼兒的科學教育是何等的成功!如此美好的教育前景需要我們的幼兒教師加倍的努力。在現(xiàn)在的科學教育中應反復審視將要進行的科學教育,從孩子的全面發(fā)展著眼來設計具體的活動,盡量體現(xiàn)學科之間的互補作用。
例如:我在設計科學活動《有趣的昆蟲》時,將這一理念貫穿到活動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有趣的昆蟲》其教育目標是首要的,怎樣在實現(xiàn)這一教育目標的情況下,能夠附加實現(xiàn)一些對孩子其他方面如語言、想象力、情感、環(huán)保方面的培養(yǎng)。
在語言上,我讓孩子們具體描述他們所認識的昆蟲是什么樣的:形狀、顏色、聲音,有什么特殊本領,盡量提示、引導孩子們用正確的語言表述出來,并挑選出一些語言發(fā)展較好的幼兒用自編兒歌的形式表達,這樣孩子除了在語言活動中的學習以外又增加了一次鍛煉機會。
在想象力方面我注意了以下問題:昆蟲是世界上種類最多的,我們認識的昆蟲幾乎有限,你能發(fā)揮一下想象力想一下世界上還有什么樣的昆蟲嗎?鼓勵幼兒用各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如:繪畫、泥工、折紙,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其想象力,還發(fā)展了美術方面的能力。
在情感上,我告訴幼兒昆蟲是幼小的,我們應該愛護那些幼小的對我們有益的昆蟲。既培養(yǎng)了孩子們保護弱小的樸素善良情感,又將話題很自然的過渡到了環(huán)保上――由于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每年甚至每天有好多昆蟲從這個世界上徹底消失,教育孩子們愛護環(huán)境保護自然資源對其進行環(huán)保教育。
當然這僅就這一活動展開的一些其它方面的培養(yǎng),我想,如果我們的教師能夠持之以恒地這樣做,在達到本領域教育目標的同時滲透其他領域的教育,一定對孩子的全面發(fā)展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使孩子受益匪淺。
全面發(fā)展的另一個方面終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同樣可以體現(xiàn)在科學教育活動中。幼兒園教育是人生的第一步, 是孩子一生教育的啟蒙階段,如果幼兒園教育只著重在此階段的培養(yǎng),那么孩子的教育是被割裂的,并非全面發(fā)展的兒童。 因為在現(xiàn)在的兒童中將會產生未來的科學家,他們將是科學的主體,他們的科學意識、方法、價值觀,科學道德、科學責任感的形成對人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關系重大。
兒童的科學素質教育包括好奇心、求知欲望、探索精神、學習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一定的科學知識,如果在兒童時期形成了這一穩(wěn)定的特征,那么孩子的一生都以這樣的熱情對待未來的科學和世界,想想看這將是怎樣的振奮人心。
科學教育中應注重的是讓幼兒具備科學的態(tài)度以及獲取知識的能力,這將對幼兒的一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終生受益。
關鍵詞:農村家庭教育方式;偏差;原因;策略
家庭是兒童與世界最早的接觸點,是一切教育的開端。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家長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未成年人身心素質的提高與完善。過去,我們較多地關注了城市家庭教育中的方式和方法。近年來,城市家庭教育狀況得到了較大的改觀,但農村家庭教育方式令人擔憂。本文擬從當前農村家庭教育方式中出現(xiàn)的偏差及類型、影響農村家庭教育方式的因素以及解決問題的策略等三個大的方面進行研究分析。
一、偏差及類型分析
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當前農村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出現(xiàn)了許多偏差,但很少是單一的極端型,在這兒我們主要分析以下四種綜合類型。
(一)“溺愛一放任”型。家長過分地心疼和寵愛孩子,孩子無論提出怎樣的要求,家長都無條件地答應,對孩子百依百順,放任自流。調查顯示,“在孩子要零花錢時,你總是盡量滿足嗎?”回答“經常如此”的男家長占21.21%,女家長占15.84%廣孩子撒嬌不講理時,你常遷就嗎?”回答“經常如此”的男家長占8.08%,女家長占9.9%。這類家庭中的孩子缺少必要的教育和管理,過多的滿足和過分的遷就,容易使他們變得嬌氣、任性、膽小和不愛勞動,花錢出手闊綽,獨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較差,對父母依賴性強,在學校紀律性差。
(二)“溺愛一千涉”型。家長嬌慣孩子,但并不放縱,內心想教好孩子,但方法不當,孩子自己能做到的,家長并不放手讓孩子去做,而是管得太多,常常包辦代替。調查顯示,“你是否覺得哪一點照顧不周,孩子都會出事情?”回答“經常如此”的男家長占19.19%,女家長占21.78%;“你常替孩子做實際上他也能做的事情嗎?”回答“經常如此”的男家長占11.11%,女家長占15.84%。在這類家庭中,孩子一方面嬌生慣養(yǎng)、倔強任性,缺乏吃苦和合作精神,另一方面,過多的干涉、包辦代替助長了依賴性。
(三)“嚴格一干涉”型。家長教育孩子主動、認真,但缺乏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知識,過分嚴厲,過多干涉。一切要求孩子按家長的意志去做,很少考慮孩子自身的發(fā)展特點。調查顯示,“孩子不按你的要求去做時,你就嚴厲斥責他嗎?”回答“經常如此”的男家長占23.23%,女家長占24.75%;“你認為好的東西就強要孩子接受嗎?”回答“經常如此”的男家長占15.15%,女家長占12.87%;“你不與孩子商量就獨自決定與孩子有關的事情嗎?”回答“經常如此”的男家長占7.07%,女家長占7.92%;“孩子做自己的事,你總在一旁指指劃劃嗎?”回答“經常如此”的男家長占15.15%,女家長占16,83%;“對孩子做的事,你常說這不行那不行,并進行干涉嗎?”回答“經常如此”的男家長占13.13%,女家長占11.88%。這類家庭中的孩子在家長面前變得縮手縮腳,往往對家長言行不一,在外攻擊性很強,似乎總在找機會,把在家里受的壓抑和委屈發(fā)泄出來。由于家長硬性的干涉和過分的要求,不能培養(yǎng)孩子應有的責任心和自制力,與家長的愿望相違,有些孩子甚至比其他家庭中的孩子更加調皮搗蛋、嬌氣任性。
(四)“矛盾”型。家長的思想和行為處于矛盾之中,并且不斷變化,極不穩(wěn)定。一心想把孩子教育培養(yǎng)好,到處打聽教育孩子的秘訣,尋找神丹妙藥。只要聽說對教育孩子有好處的方法都要試一試,不考慮孩子的年齡特征和個性發(fā)展的特點,不管孩子是否適合。有時溺愛無比,有時嚴厲無情,有時又干涉不止,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和尺度,弄得孩子常常不知所措,結果就變得什么也聽不進去,把父母的教育當成了耳旁風。這類家庭教育實質上是一種以孩子為中心的強化過度教育,結果使孩子表現(xiàn)出更多的毛病。
二、偏差形成的原因
(一)家長的文化程度低。家長文化程度的不同,會造成教育方式上的顯著差異。從調查來看,農村家庭教育中家長的文化素質和教育素養(yǎng)普遍偏低,農村家長所受的教育少,文化底蘊差,無法對子女進行教育和指導。有的家長教育子女,子女反過來抵觸父母;“你懂什么?我的書你看得懂嗎?”甚至有時學生看黃色書刊,家長還以為學生在復習功課呢!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很難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文化水平低,接受有關科學教育的知識較少,不懂怎樣正確地對待孩子,因此溺愛程度較高,對孩子比較放任。當然也有一部分家長文化水平低,但對孩子要求過嚴、干涉過多;而文化水平較高,接受有關科學教育的知識較多,對孩子的要求相對來說比較合理。
(二)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不合理。由于城鄉(xiāng)差別比較大,許多家長深深地體會到當農民的辛苦,希望孩子將來能跳出農門,遠離農村。也有的家長希望孩子將來能光宗耀祖,因而對孩子的期望較高。這些家長的教育方式比較嚴格,較多干涉,比如只讓孩子學習,不讓其干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更不用說到田地里參加農業(yè)勞動了。然而,這些家長沒有意識到,他們的期望容易使孩子鄙視農村,不愛自己的家鄉(xiāng),輕視勞動,不能吃苦,這會對孩子一生的發(fā)展產生不利影響。而那些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較深,生育子女只是為了“傳宗接代”和“養(yǎng)兒防老”的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不高,或者沒有期望,因而對孩子要求不太嚴格,甚至可以說比較放任。
(三)家庭成員中對子女教育方面觀念、立場不統(tǒng)一。在農村,家庭幾代同堂的情況較多,在教育子女觀念上存在嚴重分歧,祖父母的寵溺和父母的管教往往形成對立局面,家庭教育內部的影響很不一致,甚至父親和母親在很多時候也會不統(tǒng)一,嚴父慈母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是比較典型的形象。另外,有的家庭是雙親中收入高的一方只管賺錢,把教育孩子的事完全交給另一方,而管孩子的這一方教育孩子比較隨意,帶有情緒性,心情愉快時,和孩子交流,反之,對孩子不理不問,聽之任之;也有的家庭,平時父母雙方外出打工,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部托付給祖父母。而祖父母大多是寵溺孩子,或只提供衣食而疏于管教。孩子的情緒有波動或心理出現(xiàn)問題,祖父母很難及時發(fā)現(xiàn),即使發(fā)現(xiàn)也束手無策,只好等到父母農忙或逢年過節(jié)回來,再集中教育孩子,而這時往往錯過了最佳教育時機。以上諸多情況也往往會造成孩子的無所適從、盲從一方或自我封閉,使他們不能正確地分析和判斷事物。
(四)家長過分地盲目攀比。這種攀比常建立在把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孩子的優(yōu)點相比的基礎上??磩e人家的孩子,大多時候只看優(yōu)點,而看自己的孩子越看缺點越多。對孩子的要求非常高,在許多事情上急于求成,拿盡善盡美的標準來衡量孩子。這樣就有可能造成拿別人家孩子身上的某些優(yōu)點當成目標,甚至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把其當成偶像,希望自己的孩子也來追求和模仿。這樣的盲目攀比是一種負面教育,對孩于沒有什么好處,只能讓孩子變得沒有自信或喪失自尊,甚至嫉妒、仇恨比自己強的孩子,對孩子的心理是一種嚴重的傷害。
(五)家長過分地看重孩子的分數(shù)。許多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積極性比較高,但在他們的眼中,往往是分數(shù)代表著一切。據(jù)調查顯示,61%的農村家長,對“只要孩子的學習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持完全同意的態(tài)度。過分地看重孩子的成績,對其他方面很少過問,對孩子的發(fā)展缺乏全面意識。在教育方式上,如果成績考好了,實行物質獎勵;否則,就是簡單粗暴地打罵,斥責孩子不爭氣。甚至有的家長把在孩子的同伴或老師面前損傷孩子的自尊作為懲罰和教育孩子的方式,全然不顧自己的行為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
(六)家長過分地依賴學校。農村家庭為子女大多提供的只是物質條件,因而忽略了從精神上關心孩子,尤其是與孩子進行平等有效地交流和溝通。相當一部分家長不檢查孩子的作業(yè),他認為檢查作業(yè)是老師的事,與家長無關,更不要說輔導孩子功課,問孩子學校里的事了。當孩子有問題要問家長時,家長往往表現(xiàn)得不耐煩,口中念念有詞:“問什么?我又不是你老師?!奔议L與孩子真是到了無話可說的地步,嚴重影響了孩子的身心發(fā)展。另外,我們從調查中,還可以看到,相當一部分農村家長的封建等級觀念強,錯誤地認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從,根本沒有與孩子溝通的意愿。
三、修正偏差的策略
(一)提高家長的文化素質。終身教育是20世紀60年代形成和發(fā)展的一種國際性教育思潮,它倡導活到老學到老,被認為是“知識社會的根本原理”,并最終發(fā)展成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主導理念。終身教育的提出和實施,徹底改變了過去將學校視為唯一教育機構的陳舊思想,使教育越過了學校教育的局限,從而擴展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整個空間,要求一切社會組織和每一個公民都應擔負起學習的使命,構建“學習化社會”。農村家長作為社會公民,應認識到終身教育的重要性,平時多讀書,讀好書,定期參加家長學校的培訓,不斷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教育素養(yǎng),緊跟時展的步伐。家長為孩子樹立了榜樣,這樣能更好地與孩子進行溝通,在家庭教育過程中更容易貫徹民主、尊重、信任、寬容的原則。
(二)對孩子有合理的期望。家長對孩子沒有期望;就很難對其提出要求;但是,期望過高,家長、孩子的焦慮程度就高,孩子也不能夠接受。因此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一定要切合他的實際,切忌好高騖遠。人的成長是一步一步完成的,家長既要幫助孩子確立遠大的理想和目標,也要為孩子的成長制定一些具體可行的小目標。這些小目標是孩子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家長要注意引導孩子腳踏實地地去實現(xiàn)這些小目標,并且讓孩子懂得只有一步一步地實現(xiàn)這些小目標,才能最終實現(xiàn)遠大目標。
(三)家庭成員的教育觀念、立場應協(xié)調一致。首先,父母的教育觀念和立場應一致起來。作為孩子的父母,要認識到自身的責任,努力學習關于兒童和青少年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經常性地在一起討論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做到步調一致,并不斷地總結經驗和反思失誤。父母任何一方都不能只顧著掙錢而放棄對孩子的教育,要盡可能地親自教育孩子,不要把孩子托付給他人進行管教。其次,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監(jiān)護人,還要做好祖父母的工作,不能讓他們一味地寵溺孩子,要使他們的立場與父母保持一致,否則會抵消教育作用,甚至會產生副作用。
(四)家長要學會欣賞自己的孩子。許多農村家長反映孩子的逆反心理特別強,抱怨孩子“不聽話”、“難管理”,感嘆教育孩子是一件出力不討好的苦差事。分析原因,家長應該反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孩子?孩子的需要、興趣是什么?孩子的煩惱和快樂是什么事情引起和帶來的?要多傾聽孩子的意見,多進行換位思考,尊重孩子的人格,多與孩子進行心理交流。要學會欣賞孩子,應讓孩子感到父母以他為驕傲,不要橫向地比,這樣容易刺傷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缺乏自信。孩子是不一樣的,作為家長要根據(jù)自己孩子的特點進行引導和教育。有人說“孩子是夸出來的”,這句話不無道理。表揚孩子,能增強他們的自信,激勵他們進一步努力。
(五)家長要注重孩子的全面發(fā)展,關注心理健康。農村家長不應再過分看重孩子的知識和技能而忽視了孩子品格和人格的發(fā)展。要教育孩子成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富有人性的人,真正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另外,還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首先,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和孩子一般高,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多用換位思維思考孩子的問題,把孩子當作一個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其次,要做有心人,勤觀察孩子的行為和心理變化,對孩子心理上的誤區(qū)和行為上的偏差及時加以引導,給予糾正,幫助孩子從沉悶、憂郁、焦躁的情緒中走出來,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寬松的生活空間,使孩子茁壯成長。再次,要經常地對孩子進行耐挫教育,用鮮活的事例使孩子懂得生活的道理,并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培養(yǎng)孩子的吃苦精神和耐挫能力。要讓孩子懂得,人生的道路是漫長的,不可能一帆風順,挫折時時有,關鍵是要正確對待。
一、引言
在嬰幼兒的成長階段,早期教育具有很重要的作用,80后父母對于早教的認知表現(xiàn)出了一些新的特征,這與他們自身的家庭經歷、教育背景、工作環(huán)境等方面有密切的關系。他們不僅僅關注兒女的教育發(fā)展,更重視兒女的心理健康成長及各方面的長遠發(fā)展。80后多為獨生子女,他們的育兒方式與80前父母有著很大區(qū)別,80后父母較依賴隔代教育,卻也與老一輩的教育模式經常產生沖突。
二、研究意義
幼兒的早期教育程度影響著這個人一生的發(fā)展,中國80后父母也正深深地相信這個觀點。近年來,早教事業(yè)在世界各地得到重視,人們漸漸意識到對幼兒進行早期教育的必要性。
80后是我國實行“計劃生育”后的一代,關于80后男女的話題層出不窮。如今,80后也漸漸步入適婚年齡并組成自己的家庭,陸續(xù)漸成為了人父人母。社會關注點漸漸從80后人群的成長特征轉移至80后父母教育子女的問題上。研究這個項目,不僅僅能夠引導其促進家庭和諧,更能為幼兒早期教育事業(yè)做出貢獻。
首先,我們要先分析人們對于幼兒早期教育的傳統(tǒng)理解誤區(qū)。其次,為培養(yǎng)80后父母的早教意識,應大力宣傳這方面的知識。最后,了解80后父母對其子女進行合理的早期教育后,給孩子帶來的改變。
三、項目研究的基本內容及重點難點
1.基本內容:
(1)早期教育的基本含義;
(2)幼兒成長特點;
(3)80后家長教育觀念;
(4)80后父母的教育誤區(qū);
(5)對比研究80后父母與80前父母對子女的培養(yǎng)方式及教育觀念;
2.重點:研究80后父母的多種教育觀念及其教育方式中存在的優(yōu)缺點
3.難點:該群體人數(shù)過多,調查數(shù)據(jù)被局限。通過對參考資料和調查結果的分析,很難全方位的為80后家長提供正確的早期教育觀念方面的建議。
四、項目研究創(chuàng)新點
1.“80后”父母概念
80年代,我國進入全面改革發(fā)展的新時期,“80后”父母出生在這一時期,成長于這一時期。他們有著不同于“80前”父母的教養(yǎng)觀念,他們更注重兒女的全面素質發(fā)展,這便源于他們這一特別的成長背景。同樣值得關注的是,由于受計劃生育政策實行的影響,多數(shù)的80后父母都是獨生子女,“80后”男女組建的家庭也多為“421模式”(雙方各兩位老人、“80后”父母及一個孩子)。許多家庭都表示這唯一的孩子就是全家的希望,人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領先于他人,成為杰出的人才。所以在子女的幼兒時期,這些80后父母便開始注重早期教育,使得重視早期教育的開展具有很大的客觀性。
2. “80后”父母的消費需求特征
80后這一代人與其父母的生活理念和人生追求有很大的不同,更多的80后父母想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成長環(huán)境。
(1)80后父母高消費育兒。80后這一代人與改革開放同步成長。國家經濟水平持續(xù)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也改變了許多。80后父母在育兒方面的消費更崇尚品質和品牌,在對子女教育消費方面,他們更是不受物質的控制,舍得在早教上花錢。他們認為對孩子在任何一方面的投入都應該格外注重。
(2)80后父母獨立的消費理念。80后普遍受教育程度較高,做事多有自己的見解。在育兒消費方面往往多以自我的認知為基礎,在選擇早教機構時,也是多以自我的判斷為主要原則,不受他人的選擇限制。
(3)80后父母對幼兒的早期教育需求較高。大部分80后都肩負著很大的生存壓力、工作壓力、家庭壓力。過人的能力和較高的學歷能使他們在社會中很好的立足,他們深知學習是十分必要的。80后父母認為給子女進行合理的早期教育是為孩子將來打下良好的基礎。他們不再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久可以了,而是從幼兒時期就對孩子的心理、素質、思維發(fā)展、學習能力、才藝、動手能力等方面重點培養(yǎng)。
五.項目研究基礎
1.當前市面上早教機構多種多樣,消費者對于早期教育認識逐步提高。消費者對于不同的早教機構選擇性靈活。
2.近年來,生育水平逐年增長,研究幼兒早期教育問題基礎良好
3.兒童在3歲以前腦部吸收能力最強,一個人未來的發(fā)展深受早期教育的影響。世界各地紛紛開展早教研究。
六.校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結論
子女的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是80后父母最為關注的。與80前父母的教育側重點相比,兩個群體間有很大差異。孩子的智力發(fā)育、心理健康成長、社會交往能力、獨立意識等是80后父母最關心的問題。多數(shù)80后成長在獨生子女家庭,集全家人寵愛于一身的他們,個性極強,很多人合作能力、與人交往能力較弱。所以他們通過自身的經歷,認為要多給子女在幼兒時期就提供與人交往的機會,鍛煉孩子的膽量。他們對于孩子的期望不再是學習一定要優(yōu)秀,而是更加關心子女的綜合素質。此外,80后父母對于子女學習成績的要求也趨于合理。同80后的學習成長環(huán)境有關,他們認為能力要比學習成績更重要,要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同時,會在正確的引導下,完全尊重孩子的興趣選擇。在成績方面,許多80后父母表示,只要孩子盡自己的努力去讀書就好。
80后家長選擇早期教育的理念從過去的盲目性已經漸漸轉為合理性。許多家長在孩子未出生前就去尋找專業(yè)的指導,并從那時就開始學習塑造孩子健康身體、心理、行為方面的學習方法。對于幼兒的早期教育,80后父母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一定的要求。他們對市面上的早教機構進行客觀的衡量。更加注重機構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環(huán)境。當下,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多樣并且迅速,80后父母大多會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各早教機構。80后父母較80前父母不同的是,他們面對諸多現(xiàn)實問題時。在選擇上他們的考量是較為理智的和全面的。
在面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傳統(tǒng)教育理念上,80后家長有自己新的見解。他們對于子女的教育引導方式更加科學化。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時,選擇與孩子心平氣和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引導子女改正。在遇到孩子求助時,許多家長不會全權接管過來替孩子做,而是鍛煉孩子獨立地去面對困難。80后父母在引導子女的方式上,較前人有很大差別。他們更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善于傾聽孩子的內心,更加尊重孩子的選擇。
一、農村小學生家長素質不高思想觀念落后
提到素質教育,我們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應試教育,應試教育在我國的發(fā)展源遠流長,從隋朝創(chuàng)立科舉制度到清末科舉制度被廢除,他在中國的發(fā)展經歷了10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人的心理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特別是在農村,這種學而優(yōu)則仕的觀念根深蒂固。孩子要想跳出農門,最好的辦法就是取得好的成績,考上好的高中、大學,這樣家長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所以在農村,只要孩子上學考不到好的成績,其他方面的發(fā)展對家長來說都是不重要的,他們根本不重視。但是素質教育重視的是人的全面發(fā)展,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孩子各方面都應該得到鍛煉,為以后的更好發(fā)展打好基礎。作為老師,在學校里我們盡量做到使學生各方面都得到發(fā)展,但是學生一回到家里,家長就只重視他們的學習成績,成績好的就表揚、鼓勵,成績不好的就批評、懲罰,甚至有的家長看自己孩子的成績不好就放棄了對孩子的指導教育,任其自由發(fā)展。
家長思想觀念的落后,對于素質教育在農村的開展實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客觀上阻礙了素質教育的有效開展。一方面,農村家長的整體知識文化水平和本身的素質修養(yǎng)等方面就非常有限,所以當他們看到自己孩子的成績不好時,就馬上否定了孩子的其他方面,對孩子不抱希望,這種態(tài)度必然會影響到孩子的自信心,阻礙孩子其他各方面的發(fā)展;另一方面,農村家長過于重視成績的思想觀念使得他們對學校所采取的一些有利于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課程、活動產生反感,不支持學校工作,很多家長多老師不布置作業(yè)感到不滿,覺得這樣的老師不合格,這樣就使得學校和老師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去實施素質教育。
二、缺乏科學合理的社會評價體系
雖然大家都在提素質教育,認為素質教育比應試教育好,但是因為素質教育的成效不象升學率、及格率那樣直觀,很難在短時間內看出明顯變化,所以在對老師的考評上就難以確定一個具體的標準。在實際的運作過程中依然是重結果、輕過程,教學評價的主要方式還是考試和分數(shù)。把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考核教師合格與否的主要依據(jù),動輒全鄉(xiāng)鎮(zhèn)排名,給學生成績差的老師亮黃牌。這樣就使得老師對實踐素質教育畏首畏腳,只把素質教育體現(xiàn)在工作計劃、工作總結中,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還是扎扎實實的進行應試教育。所以社會和教育主管部門要引導一種從為人師表、教育教學能力、教育教學效果、學生素質發(fā)展情況等各方方面對教師進行考評的方式,降低分數(shù)和升學率對教師的壓力,只有這樣教師才有可能更好的開展素質教育。
三、辦學基礎條件差嚴重制約著素質教育的實施
素質教育的目標是要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這樣就必須要求有各種相應的措施來實現(xiàn)。但是由于農村經濟發(fā)展緩慢,投入到教育中的資金有限,農村小學里幾乎沒有什么現(xiàn)代化的教育教學設施,更不用說什么信息網(wǎng)絡了。農村的小學生要發(fā)揮他們體育、音樂、繪畫等方面的才能,本身師資條件就有限,再加上各種設施的缺乏,使得全面發(fā)展成為奢望。這就需要社會各方面對素質教育進行廣泛宣傳,使社會各界特別是教育主管部門認識到在農村小學實施素質教育對于提高新一代農民素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樹立全面的人才觀和教育質量觀。政府部門要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大對農村學校的投資力度,為農村小學實施素質教育提供基礎設施,完善農村小學的辦學條件。使得老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特點和優(yōu)勢,為素質教育的更好發(fā)展,為學生的全面進步打好基礎。
四、農村小學教師素質普遍不高
在小學階段,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高主要在學校、在課堂,所以具體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還是在于老師。但是由于農村小學工資偏低,各種待遇較差,再加上城鄉(xiāng)之間教師收入、工作環(huán)境上的巨大差距,使得不少農村教師無法安心工作。工作能力較強的老師都會想辦法調到城市,留下來的老師大多知識老化、年齡偏大;而且大多數(shù)是亦工亦農,家庭負擔重,幾乎沒有時間去接受新的知識、新的教學方法,所以大多拘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但是素質教育的現(xiàn)狀又是要求教師必須是具有廣泛興趣、多種技能的、掌握新知識的老師,這就與農村小學教師隊伍人員老化、精英流失、整體素質不高產生了矛盾。
五、結語
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市場化、全球化和網(wǎng)絡化境遇,為學校教育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和多元的精神文化環(huán)境,對學校教育的和道德素質教育也有了更高的時代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在思想文化建設上的一個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jù)我國實際賦予其中國特色,始終貫穿著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的科學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構成了統(tǒng)一的整體,滿足了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對學校把學生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的促進意義。
對于廣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視和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應成為當務之急的重要任務,根據(jù)心理學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要求,依據(jù)當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加強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1 全面滲透、全方位推進。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適應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質教育模式,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個重要屬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調動學校各個方面的力量,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推進心理健康教育應是學校首選策略。
學校領導和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給予高度重視。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育工作系統(tǒng),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視,該策略才有實施的基礎,然后將心理教育分布在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構建一個專門渠道與非專門渠道有機結合的教育網(wǎng)絡。
通過各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學的許多課程都包含著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教師應積極深入地挖掘,對中學生實施教育、有意地影響。達到潤物細無聲之效。
2 加強家庭教育,家長注意引導孩子身心全面發(fā)展。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家庭的教育,每一個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樣有著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觀念,教養(yǎng)方式,家庭的教育環(huán)境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為家長應從下面幾個方面注重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為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1)轉變只重智育,忽視德育、體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觀念。
(2)以身作則,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別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會健康。
(3)重視對孩子精神生活的引導,加強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鼓勵樹立建功于國家的自立自強的觀念意識,注意鍛煉孩子的吃苦耐勞、戰(zhàn)勝挫折的意志和堅強的品德,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一些困難、障礙、曲折,讓孩子去經歷,增強其自信,磨煉其意志,培養(yǎng)其獨立人格。特別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孩子的興趣和愛好,使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從中培養(yǎng)孩子觀察、記憶、分析、創(chuàng)造、審美的能力。
(4)尊重孩子,不走兩個極端,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為家長,應該從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當作私有“財產”,愛之則寵,恨之則打,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嚴重影響,溺愛型和打罵型的教養(yǎng)方式可直接導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發(fā)生,所以家長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進行思想交流。多給予鼓勵,這樣孩子在被愛。被尊重的環(huán)境中成長,他也必然知道怎樣去愛他人、尊重他人、幫助他人。
(5)家長要經常和學校聯(lián)系,取得與學校教育的一致性。家長要克服單純依賴學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積極參加學校對孩子的教育活動,如家長會,家長學校,座談會等。對學校老師反映的意見,要正確對待。既不能袒護孩子,也不能拳棒相加,對孩子進行的教育內容要與學校一致,對孩子進行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教育,進行理想教育,不能給孩子灌輸不健康的內容,如金錢至上,甚至對社會陰暗面當著孩子的面橫加評論。
關鍵詞:幼兒教師;專業(yè)成長;創(chuàng)新;發(fā)展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幼兒基礎教育。教育部《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中,明確提出了師德為先、幼兒為本、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的4個基本理念,并從專業(yè)理念與師德、專業(yè)知識、專業(yè)能力3個方面提出了62項具體要求。筆者通過對幼兒教育工作的實踐與思考,現(xiàn)就如何當好一名優(yōu)秀幼兒園教師提出幾點建議。
一、培育良好師德和具備專業(yè)理念是成為優(yōu)秀幼兒教師的首要前提
幼兒教師是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啟蒙者和引路人,對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須做到為人師表,師德為先。一要愛崗敬業(yè)。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熱愛幼兒教育工作,認同幼兒園教師的專業(yè)性和獨特性,具有職業(yè)理想、職業(yè)操守和勇于奉獻幼教事業(yè)的敬業(yè)精神,用自己的愛心引導幼兒團結友愛、互助協(xié)作,用自己展示的正能量激發(fā)幼兒積極向上和集體榮譽感;用自己遵紀守法的言行教育幼兒懂規(guī)矩、守紀律,使自己真正成為孩子們人生起步的第一任老師。二要關愛幼兒。帶著一顆愛心充滿感情地去工作,去真心地呵護每一個孩子,用微笑的面孔去接近孩子,用親切溫柔的話語與孩子進行交流,用親近的動作傳遞對孩子的溫暖,用細致入微的行為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用母愛般的心保護孩子的生命安全。同時,尊重幼兒人格,尊重個體差異,不挖苦、不諷刺、不歧視、不體罰幼兒,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讓幼兒擁有快樂的幼兒園生活。三要因材施教。從幼兒喜聞樂見的視覺感官需求出發(fā),注重培養(yǎng)和施展自己唱歌、跳舞、繪畫、彈琴的專業(yè)技能,豐富幼兒多姿多彩的生活,培育孩子優(yōu)良的意志品質;又要努力學習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回答幼兒常常要問的“為什么?”解決好自己的本領恐慌的問題;同時,還要重視環(huán)境和游戲對幼兒發(fā)展的獨特作用,利用多媒體動畫,從視覺上引導幼兒的志趣,開發(fā)幼兒的智力,在形形的游戲活動中,挖掘幼兒的潛能。通過營造富有教育意義的環(huán)境氛圍,使探索、交往等實踐活動成為幼兒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四要注重修養(yǎng)。幼兒教育是極其枯燥的,面對著形態(tài)不一、懵懂無知的幼兒,必須十分注重個人的修養(yǎng)與行為。要懷著一顆未泯的童心,富有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給孩子們以親和力;要保持樂觀向上,熱情開朗,給孩子們以感染力;要善于自我調整情緒,保持心態(tài)平和,給孩子們以凝聚力;要衣著整潔,語言規(guī)范,舉止文明,給孩子們以向心力,通過優(yōu)良形態(tài)和人格魅力的展示來塑造幼兒的精神世界。
二、掌握專業(yè)知識和提升教學藝術是成為優(yōu)秀幼兒教師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當前,一些幼兒教師專業(yè)技能不強、教育教學能力弱化、教育教研意識缺乏和教學反思意識差,凸顯出專業(yè)能力不足。
第一,要不斷豐富關于幼兒發(fā)展規(guī)律方面的認知。作為幼兒教師,要精心研究幼兒身體發(fā)育、智力成長的特點、規(guī)律,從其身心發(fā)展的需求出發(fā),提供有益和必要的教育、引導和服務,針對發(fā)展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采取對應的辦法和策略。要注重幼兒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的研究,進入幼兒內心的精神世界,把握幼兒個性和行為習慣,展開有針對性的教育。要關注幼兒生存、發(fā)展等方面法律法規(guī)與政策規(guī)定,依法保護幼兒的健康安全。
第二,要不斷拓展教學創(chuàng)新方面的能力。幼兒對知識和技能的需求是基本的、多方位的、淺表性的,因此,作為幼兒教師,不一定要求其是精通某一方面的專家,也不要求其是研究某一門學科的學者,但在教學實踐中,針對幼兒這個特定的教育對象,教師必須根據(jù)教學所需,有目的地廣泛了解和適當選取教學內容。要掌握幼兒園各領域教育的學科特點與基本知識,學習保教和幼小銜接的有關知識,廣泛了解和熟知各類教材,根據(jù)需求合理取舍和把握,去粗取精。要跳出 “學科知識+教育學知識”傳統(tǒng)模式的局限,著力改善知識結構形態(tài),滿足幼兒多層面、復合性知識結構需求。
第三,要不斷拓展通識性方面的知識。只有博觀約取,才能厚積薄發(fā)。幼兒精神世界的一張白紙和廣闊的想象空間,為幼兒教師描繪最新最美的圖畫提供了施展的舞臺,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在通識性知識方面必須有豐厚的底蘊。要充分了解中國教育的基本國情,廣泛涉獵自然科學知識、現(xiàn)代信息技術知識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具備相應的藝術欣賞與表現(xiàn)知識。只要有了這些知識的儲備,并在幼兒教育實踐中潛移默化地施展,才能展現(xiàn)出教育的開放性和教師的魅力所在。
三、精心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和縝密安排教育活動是成為優(yōu)秀幼兒教師的重要基礎
幼兒園教育環(huán)境能夠展示出一個幼兒園的辦園宗旨和理念,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會對幼兒園的發(fā)展產生積極影響。
要創(chuàng)設教育氛圍大環(huán)境。一方面,要舍得材料的投入。幼兒環(huán)境里除了基本設施能夠引起孩子的注意外,玩具以及游戲的材料是孩子活動的物質支柱,通過跟材料的接觸,孩子們可以獲得各種知識還能鍛煉實踐能力。針對小班投入的材料,第一位是要讓孩子能夠學會基本的認識和區(qū)分,而對于中班的孩子,則要讓他們學會如何去運用,大班的孩子就要讓他們在已有的材料基礎上能夠學會去創(chuàng)造。另一方面,要利用操場、樓體、廊道、墻面及相關設施創(chuàng)設環(huán)境,特別要注重墻面環(huán)境的布置。要做的是創(chuàng)設與幼兒相互作用的墻飾,要與孩子有關,重點是能夠讓孩子們都積極參與,駐足觀看,引起他們的興趣愛好。
要優(yōu)化幼兒一日生活小環(huán)境。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要從提升幼兒素質教育水平要求出發(fā),圍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內容相互滲透的5個領域,組織開展寓教于樂、豐富多彩的活動??梢蚤_設舞蹈、繪畫、剪紙、編織等藝術課程和跳繩、球類等運動課程,以及經典誦讀等多種啟蒙教育,既能豐富幼兒一日活動內容,培養(yǎng)幼兒學習興趣,發(fā)展幼兒特長,又為幼兒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打好基礎??梢酝ㄟ^舉辦體操比賽、歌詠比賽以及“六?一”兒童節(jié)、教師節(jié)、母親節(jié)等主題活動,形成一種相互尊重、互助友愛、共同發(fā)展進步的良好成長氛圍。
四、做到家園合作和營造共教氛圍是成為優(yōu)秀幼兒教師的根本保證
【關鍵詞】幼兒園;小學;銜接
一、家園共同努力,跨出幼小銜接的第一步
(1)發(fā)揮家園聯(lián)系欄之功效。新生入學前,園內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出刊《告知家長》等內容,讓每位家長詳細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以及家長怎樣配合的具體要求。例如:在為孩子購買學習用品的同時,應及時教孩子認識這些文具的名稱及其使用方法。通過收放練習,使孩子初步懂得愛護自己的學習用具。
(2)家長與教師密切配合。引導孩子認識所發(fā)教材書籍、環(huán)境標識的名稱,學習書寫自己的名字。使孩子們從心理上充分感受到自己已經長大了,激發(fā)起對學習生活的渴望。此外,家長還應以身作則,培養(yǎng)兒童做事有條理,不拖沓,只有這樣才能逐步適應小學生活中的“規(guī)則”要求,初步實現(xiàn)幼小銜接的第一步。
(3)認真完成知識性教育任務。語言教育中的漢語拼音、識字及口語能力訓練;算術教育;常識教育;了解自然、社會中粗淺知識、藝術知識和技能教育;培養(yǎng)幼兒音樂、舞蹈、美術方面知識技能;思維能力訓練,對幼兒進行獨立學習和綜合思維能力的訓練。
二、培養(yǎng)自我管理意識,走出踏實的第二步
孩子到了大班后,家長教師都應有意識地增強兒童的獨立性、目的性、計劃性,幫助兒童樹立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東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學著安排的自我管理的習慣。在家中可讓兒童獨自去收發(fā)室取報紙、扔小袋垃圾。入睡前,督促兒童自己準備上學用具,家長只扮演“檢查員”的角色。每次活動前教師有意識地提醒孩子,活動前該準備些什么用具和書本,并及時檢查,予以鼓勵?;顒咏Y束前也提醒幼兒養(yǎng)成先安排生理上的需求。如:先上廁所、洗手、喝水,再交友玩耍。以適應小學課間十分鐘自己安排時間的現(xiàn)狀。娛樂時間,可放手讓兒童自己決定想玩的地方,并自己準備所需用品,當孩子的方案和準備的物品不恰當時,家長應幫助其分析這樣做是否合理、適用。切不可臆斷,傷害兒童的獨立意識。當孩子忘帶某一用具耍脾氣時,家長切忌包攬責任,應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做的事應自己負責。家園一致配合,為兒童提供機會,在平常的生活中去做力所能及的事。
國家對小學生思想品質和行為規(guī)范方面要求是系統(tǒng)明確和嚴格地,教育程度上明顯高于幼兒園。所以,對將要入小學幼兒有意識制定一些班級紀律,要求幼兒必須遵守并培養(yǎng)幼兒獨立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及各種工作,有意識鍛煉其自理能力和良好習慣。
三、培養(yǎng)自主意識和堅強意志,打好幼小銜接過渡的基礎
由于受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獨生子女都不同程度存在嬌氣,缺乏堅強的意志,自主意識薄弱。愛因斯坦把成功歸納為:“艱苦的勞動,加正確的方法,加少講空話。”因此在現(xiàn)實生活中家長和教師都應有意識地設置一些障礙,讓孩子獨立地面對困難,迫使其學會動腦,多角度地觀察,解決問題。如:用什么方法分別把掉在床下的皮球和針取出來;怎樣才能安全取到高處的物品;遇到煤氣泄漏、火災時,怎樣處理等等。不斷地加強訓練,就能逐漸形成一種現(xiàn)在的兒童都有較強的自尊心,有著強烈的競爭意識,家園可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比賽活動,如:整理書包,收拾文具,折疊被子,看誰做得好、做得快,讓孩子從中感受成功的喜悅,同時激勵后進兒童吸取經驗教訓,樹立奮起追擊,勝不驕,敗不餒的好品質。只有這樣才能擺脫嬌驕二氣,成為一個真正的社會人。大班階段多開展一些戶外活動,如帶孩子爬大提,觀賞黃河,鍛煉孩子的身體素質,去適應小學學習方式,完成系統(tǒng)性知識內容。在作息時間上,課間適當增加,每節(jié)課時間相應延長到35~40分鐘。教師環(huán)境布置與小學接近,桌椅擺放像小學一樣排列,減少游戲和戶外活動,縮短午睡時間,增加看書、手工、寫字作業(yè)時間,適當留作業(yè)。
四、營造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習興趣,向小學順利過渡
幼兒園的教學重操作活動,在游戲中學習。小學則是“學中有玩、寓教于樂”。而大班下期的教學方法卻介乎兩者之間,有意識地減少游戲成分,逐步轉換為以學習為主的課堂教學,在學習方法上,重點培養(yǎng)兒童對學習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和持久性。才能將“玩中學”演變?yōu)椤皩W中玩”,逐步形成愛學習、會學習。在環(huán)境設置中,可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逐步過渡到認讀漢字,如:在標識男女廁所的“男女”圖片上方加上“男女”漢字,引發(fā)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培養(yǎng)幼兒對小學生活的熱愛和向往
在幼兒將要離園階段,教師對幼兒進行相應的教育啟發(fā),認識到上小學證明已長大需要學好多知識,每個孩子都應該上小學。利用幼兒參觀小學的方式使幼兒感受到小學的環(huán)境,教室的布置,小學老師的上課,學生學習的樣子,引起幼兒入學興趣;使幼兒對小學有一個初步了解。在認識小學教育特點基礎上產生入學愿望。此外,幼兒園教師還要及時了解小學教育任務和特點,根據(jù)小學教育要求的變化隨時調整入學準備教育內容,使幼兒順利過渡到新的教育階段。
一、學生基本情況
鄭XX,小名“牛?!?,男,初中學生。課堂上喜歡接話茬、起哄,嘴不閑,手不閑……總想找機會制造點亂子,課下常不完成作業(yè), 課間樓上樓下到處跑,找茬兒跟同學打架,經?;蚱圬撦^弱的同學,常逃課在操場玩耍。老師批評教育時他總是翻白眼,還不時地東張西望, 根本不予理睬,各科老師對他都很頭痛。優(yōu)點是肢體動作靈活,喜歡體育運動,尤其喜歡打籃球。
二、學生家庭情況
父母離異,各自都有了新家。他從一歲左右開始,由奶奶一人撫養(yǎng),奶奶對孫子總是過于寵愛與放任,凡事都依著他,于是牛牛在家一直處于以“我”為中心的氛圍中。牛牛上初中了,中午在奶奶家吃飯,晚上在爸爸家吃飯睡覺,星期六、星期日在媽媽家玩耍。三個家長都覺得虧欠了孩子,所以用各種方法溺愛孩子,由著孩子的性子,很少有積極有效的溝通和正當?shù)慕逃?。隨著時間推移,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越來越不能令老師和家長滿意,父母對他也束手無策。
三、學生情況分析
根據(jù)孩子在學校和家庭各方面的表現(xiàn),我做了以下分析: 孩子沒有得到和睦、民主家庭正當?shù)膼叟c教育。這致使孩子缺乏上進心與愛心,影響著孩子各種行為的規(guī)范以及與同學交往的能力,導致孩子懶散、多動、愛打架、愛欺負弱者。家長只是盡可能地滿足孩子物質方面的需求,來彌補自己的錯誤行為。而沒有注意到孩子精神層面的需要,如尊重與被尊重、和諧與合作等。沒有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采取及時、正確的引導與教育,所以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的過程。而且孩子不愿意同家長和老師、同學交流,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響著孩子個性的形成。
四、愛心育人策略
針對上面的情況,老師要給予學生足夠而正確的關愛,多用各種有效策略,盡可能地多發(fā)現(xiàn)他的優(yōu)點和閃光c,做他的良師益友,幫他找伙伴玩,幫助他學習,幫助他改正不良習慣。
(1)激發(fā)學生向善、向上的內動力。從他的名字說起,“自己的名字有什么含義?”“知識浩瀚,牛氣”“咱不能愧對名字,辜負父母希望”。給若干個對他來說能完成的任務,對他進行及時評價,表揚、鼓勵:“別的同學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按老師的要求做,老師幫你”……激發(fā)其改變不良習慣的信心和希望。人都有向善、向上的一面,老師和家長要多給予幫助,多創(chuàng)造良好表現(xiàn)的機會。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姿態(tài),培養(yǎng)其養(yǎng)成良好坐姿、站姿。如課堂上多次走到他身邊,小聲提醒他把兩個手臂放桌上,坐正。坐正有利于內臟器官健康發(fā)育,促進血液循環(huán),利于大腦氧氣供用,增強記憶力和注意力。操場上站隊時,要求他兩腿站直,收腹挺胸、肩膀放松、目視前方。正確的站姿帥氣、挺拔、精神,會得到更多人的喜歡,有利于各方面做事的成功。對學生進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耐心教育。學生會反復犯錯,老師要寬容地“抓反復,反復抓”。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接受老師的愛,從而達到教育的效果。
(3)教會學生與人交往、合作, 與同學打架或欺負同學時幫助他分析利害關系,教給他解決問題的辦法。想象對方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應該怎樣對待,另外要學會換位思考,“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遲早自己也會有吃虧的時候。心情煩躁時,就去操場跑步。2016年的運動會上牛牛與同學合作,接力賽跑獲得中學組第一名。為班級爭得了榮譽,牛牛非常高興!同學們也為他鼓掌、為他高興。
(4)與家長合作,改掉學生不良習慣。教育是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參與的結合,對特殊孩子的行為塑造和心理輔導尤為重要。因此,班主任要經常家訪,與家長聯(lián)手,共同探討孩子出現(xiàn)問題的根源,共商教育方法,通過談話,讓父母意識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足,愿意和老師合作,聽從老師的建議,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對不良行為采取相應措施,如扣掉過多的零花錢,食物不往學校帶。幫助他找合適的伙伴玩,采取鼓勵與引導相結合的方法,如他很愛運動,籃球打得好,家長買籃球,星期天幫他邀約優(yōu)秀的小伙伴找他打球,及時表揚他的球技。經過近兩年的師生家長共同努力,牛牛的姿態(tài)正了,思想態(tài)度也正了,基本能正常聽課了,也記得帶齊學習用品了,作業(yè)也認真寫了,與同學的關系也好了很多……
(5)教師教育方式的轉變。在教育時,給他更多的關注和期望,多進行正面引導和積極的評價,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培養(yǎng)其自信心,幫助其樹立在學生中的威信。教育學生要因人而異,他們的年齡、性別、個性、喜好以及家庭環(huán)境和成長經歷各不相同,因此,教師應根據(jù)其過錯的程度和個性特點采取靈活的方式、方法進行教育,不能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