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百萬英鎊觀后感范文

百萬英鎊觀后感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百萬英鎊觀后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百萬英鎊觀后感范文

[關鍵詞] 教育技術;多媒體;英文電影;聽說能力

一、引言

在日常交際中,聽說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據(jù)美國的一項調(diào)查,正常人在醒著的時候,70%的時間用于各種形式的交際活動,其中11%用于寫,15%用于讀,32%用于說,而至少42%的時間用于聽(Cooper,1988)。教育部2007年正式下發(fā)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規(guī)定“大學英語課程的設計應充分考慮聽說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并給予足夠的學時和學分;應大量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開發(fā)和建設各種基于計算機和網(wǎng)絡的課程,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與條件。”研究資料顯示:在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可營造一種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使外語課堂教學多樣化。除此之外,英語教學中,教師常常希望尋求一種方法,既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其積極地創(chuàng)造并融入英語交流環(huán)境從而提高其英語應用能力。近年來英文電影越來越受到學生的歡迎。電影是人類精神文化的濃縮,具有強大的藝術感染力和社會影響力。英文電影的語言具有自發(fā)性、直觀性、句式多變的特點,為英語學習提供了真實的語言材料。以多媒體為手段的英文電影教學,融視、聽說于一體,使傳播知識和接受知識的通道加寬,為英語教學提供了理想的條件,為學習者的語言活動開辟了一個廣闊天地。

二、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認為,教學應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習者是認知的主體;教師為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與促進者;媒體是學習者主動學習、協(xié)作式探索的認知工具。知識不是通過教師講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在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的輔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學習材料和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

二語習得中,語言輸入是語言學習的必要條件已成為研究者的共識。語言輸入(input)指語言學習者聽到、讀到的語言素材。Krashen的語言輸入假說(the input hypothe-sis)強調(diào)當學習者能夠理解略微超出其語言水平的語言輸入時,自然語言習得就會產(chǎn)生。“輸入的語料”應是“可理解的”,有實際意義,生動有趣,并要有所關聯(lián)的信息。學習者通過這種輸入可以提高語言能力并獲得理解語言的語境線索。另一方面,Krashen的情感過濾假說理論中提出,在學習第二語言過程中,外來的輸入受到諸如動機、自信度和焦慮等情感因素的調(diào)節(jié)。如果學習者學習動機大,自信心強,態(tài)度積極肯定,情緒穩(wěn)定,那么他們對語言輸入的刺激過濾作用就小,獲得的輸入就多。反之,過濾作用就大,獲得的輸入就少。基于這一假設,在課堂上,應使學生的情感過濾處于較低的狀態(tài),即要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生的情感過濾程度。

然而,在我國,大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一直比較薄弱,很多學生發(fā)音不標準、語調(diào)不規(guī)范、語音知識匱乏。傳統(tǒng)的聽說課課時少,班級大,練習時間少,教學媒體單一,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反應淡漠,積極性不高,效果不明顯。因此,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許多高校對大學英語聽說教學進行改革,使用了多媒體教室和語言實驗室,借助教學短片及電影剪輯等視頻輔助功能,訓練、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英文電影教學集聲音、圖像、文字于一體,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動態(tài)的、變化的、形象自然的英語語言學習環(huán)境,并在視聽的基礎上要求學生交談、討論、表演等,能夠使學生養(yǎng)成用英語思考的習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和英語綜合素質(zhì)。

三、英文電影在聽說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 教學素材的選擇與使用

英文電影教學的素材應該是健康向上的、多維的,如反映友愛、正直、誠實、樂觀、勇敢等人類情感的,反映社會現(xiàn)實問題的或反映學習方法和成功經(jīng)歷的等,而且還要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比較適合的影片如《簡?愛》《勇敢的心》《音樂之聲》《拯救大兵瑞恩》《阿甘正傳》等。對于非英語專業(yè)的大學生來說,開始階段應選擇具有以下特點的電影:故事情節(jié)比較單一,按時間順序展開,主要人物不是太多;主要角色的發(fā)音地道、清晰,語速不是太快;影片的背景、類型比較熟悉,不需要專門的文化背景知識;表演(體態(tài)語、動作)、音效本身對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較強的暗示作用;較少俚、俗語、方言、術語和個性化用語;影片部分地方會話較少,給觀眾適度的休息和放松(Doye,1998)。一般說來,英文兒童片和動畫片大多具有以上特點,如《小鬼當家》《獅子王》《白雪公主》等都是深受學生歡迎的首選。

2 電影欣賞前和欣賞中預測法的運用

預測法可以訓練大學生的分析和判斷能力,有利于學習者理解故事情節(jié)與內(nèi)容。主要有以下幾種做法:在放映前,教師提供影片的名字,要求學生根據(jù)名字推測電影的內(nèi)容;當主要人物出場時,只播放其中一個情景,讓學生分析劇中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當故事發(fā)展到時,讓學生預測故事的結局。如在影片《百萬英鎊》里,當身無分文的亨利?亞當斯因饑餓不堪想拾起路邊別人丟棄的水果時,富豪兩兄弟叫住了他,并邀請他到家里。這個情景就可以讓學生推斷以下發(fā)生的事情。

3 電影欣賞中聽說技能訓練的形式

電影欣賞中聽說技能訓練活動形式多樣,主要有:“片段模仿”(imitating movie clips)、“角色扮演”(role play)、“頭腦風暴”(brainstorming)、“看默片”(sound off)、“看一寫”(watch―write)、“小組討論”(group discussion)、“配音”(dubbing)等?!邦^腦風暴”適合各個層次的學生,“看默片”適合中級水平的學生,“看一寫”則適用于初、中級水平的學生。對于高級水平的學生來說,全面訓練和檢驗的方法也有很多。這個層次的訓練應以學生為中心(1eaner―centered),課堂活動包括小組討論等難度較大的項目。例如電影《羅馬假日》(Rome Holiday)中安尼公主與記者喬之間的對白臺詞比較淺顯易懂。教師可以讓學生跟讀一模仿配音一角色扮演。跟讀可以學到純正的英語語音語調(diào);模仿配音可以幫助學生強化記憶常用的英美詞匯、習語和日常表達;角色扮演可以營造真實的語言使用的環(huán)境,讓學生學以致用,讓英語“活”起來。

4 電影欣賞后的回味鞏固

觀賞電影后讓學生復述電影內(nèi)容、改編或續(xù)編故事、 口頭概述、總結觀后感、辯論或進行影評等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在看電影的過程中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組織能力,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營造使用英語的濃厚氣氛。比如,在觀看《Waterloo Bridge》時,很多學生對故事的悲劇結尾感到很遺憾。筆者曾給學生設計了一個活動,請他們來做導演,給故事另編一個結尾,學生表現(xiàn)出了空前的熱情。他們有的設計女主角沒有被車撞死,而是被男主角送往醫(yī)院救治,并脫離生命危險,然后他們隱姓埋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有的說女主角車禍后被人救起,在一個偏遠的小鎮(zhèn)平淡地生活,偶爾想起從前她與Robert(男主角)的幸福時光時,她會發(fā)自內(nèi)心幸福地微笑。他們所編的結尾想象豐富而合理,此項活動使學生練習英語聽說的熱情空前高漲,同時又鍛煉了他們的獨立思考和邏輯思維能力。

四、英文電影教學中的問題及彌補方法

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英文電影教學屬于一個比較新的課題,還有很多的問題和不足。首先,時間不充足。當前各高校分配給大學英語的教學時數(shù)相當有限,而且大部分課時是用于閱讀課,用于專門訓練聽說的課時少之又少。這種情況嚴重地制約了電影課的普遍開設。其次,電影語言難,內(nèi)容涉及范圍廣,過于耗費精力。電影語言是十分接近生活的、自然的語言,語速快,口語表達方式豐富。教師在準備英文電影時,不僅要看片,還要查找有關文字資料,設計課堂討論題及練習。因此,有時準備一部電影教師要看數(shù)遍,工作量可想而知。最后,教師觀念陳舊,缺乏探索精神和開拓意識。有些教師一味地放電影,學生被動、消極地接受信息,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厭倦的心理。

針對以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可采用以下解決方式。首先,正確處理觀看與學習時間矛盾的問題。欣賞整部影片盡可能地放在課外時間;課內(nèi)可以采取電影片斷剪輯講解、欣賞結合的辦法。其次,教師要有強烈的開拓進取意識和迎難而上的精神,不斷地擴充知識和完善自我才能,另外,配套的英文電影欣賞教材,對于課堂教學的規(guī)范將是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徑。最后,加強英語教師的理論培訓和技術培訓,教師授課方式要多樣化,從簡至繁、逐步深入,精心設計靈活多變的課堂活動,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觀賞影片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