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高中生思維訓練方法范文

高中生思維訓練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生思維訓練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中生思維訓練方法

第1篇:高中生思維訓練方法范文

一、要重視學生思維過程和強化思維訓練

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要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過程與眾不同,思路清晰,方法和手段有效,才算得上真正的創(chuàng)新。有一種誤區(qū),認為學生只要能夠提出來不同的看法,或不同的解決方法,就是創(chuàng)新。其實不然,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看思維的過程,結果很重要,但過程一定要簡潔明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獲得需要不斷進行強化訓練,教師要根據(jù)課堂教學內容的不同,運用不同的思維訓練方法和手段,著力激活學生思維的靈敏性、廣闊性。例如,在進行呼吸作用教學時,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實驗呼吸是放熱的。有的學生進行了創(chuàng)新,有的把新鮮的樹葉和干燥的葉片分別放在保溫瓶中,有的將剛發(fā)芽的種子和干種子分別放在保溫瓶中,塞上帶有溫度計的橡膠塞后觀察溫度計的結果。通過鼓勵學生參這一實驗,較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又如,在學習滲透作用時,要求學生課后做這個實驗,但不限定實驗材料。有的學生選擇黃瓜挖一個小坑放入食鹽,最后黃瓜變軟了;有的學生選擇了蘿卜,有的學生選擇了土豆等等。通過這一實驗,讓學生自己選擇實驗材料,不同的實驗材料實驗所得結果是一樣的,很好地訓練了學生的反省思維。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分為多種形式,除直覺思維能力和反省思維能力外,還有求異思維、發(fā)散思維、統(tǒng)攝思維等。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找準思維培養(yǎng)的方式,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二、鼓勵學生發(fā)問、質疑,讓矛盾貫穿課堂始終

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最為關鍵點在于學生的質疑問難。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通過提出差異性的問題,有效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例如,高二年級第一節(jié)生物課,我并沒有直接講授書本知識。而是向學生提問:你們對于學習生物有哪些期待?想學到哪些知識?這一問,一下子激起了學生們的發(fā)散思維。有的說:我想知道孩子的血型為什么與父母的不一樣?有的說:為什么有些疾病是遺傳的,有些疾病不遺傳,人為什么要生病呢?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各異,這些不同的問題充滿了學生對學習生物的期待。另外,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制造矛盾,通過設計不同的問題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三、激發(fā)學生探索的欲望,適時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

高中生物教學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最大優(yōu)勢便是設疑問題的資源特別豐富,只要教師真正將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作為教學的側重點,適時提出相應的問題,學生的探索欲望就不會枯竭。例如,當學生學習完減數(shù)分裂的知識后,向學生提出:與卵細胞形成的過程有哪些不同點?這時,讓學生先總結,然后,師生之間共同進行總結,如:二者產生的場所不同,產生子細胞的數(shù)目及類型不一樣,細胞質分裂的方式也不同,還有是否變形。通過師生之間的共同探討和總結,讓學生較全面地掌握了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的過程中,子細胞的性質和數(shù)量及染色體的區(qū)別,以及染色體的行為特點。通過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了知識點之間的異同,提高了課堂教學有效性。

四、理論聯(lián)系實際,運用不同的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教學實踐表明,若教學與實際生活脫鉤,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學習無用”的想法。有了這一想法,學生自然失去了學習的興趣,生物學科本來就來源于生活,生物教師要充分生物學科這一巨大優(yōu)勢,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而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例如,在上“植物的個體發(fā)育”一課時,我讓學生思考并回答玉米生長的全過程,學生對于這個問題并不陌生,爭著搶答這個問題,很快便把玉一生的生長情況回答正確了。通過回答這個問題,為下一階段講解“被子植物種皮和胚的性狀分離的不同步性”打下了基礎。課前,教師可以把新課的導入形式與小實驗或播放多媒體幻燈片結合起來,通過多種形式的輔助教學,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進而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五、積極評價質疑,在和諧的師生關系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親師信道”每位教師都深知其道理,但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受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影響,不能與學生打成一片,嚴重影響了教學效率,使得師生關系緊張,教學舉步維艱。素質教育與創(chuàng)新教育主導的新課程理念要求每一位教師,要用教師的個人魅力影響學生,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真正愛上學習。生物學的很多問題較抽象,理解容易出現(xiàn)偏頗,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有時會很可笑,但在學生看來已是他們能力的極限,即便問題提的不當,或答案驢唇不對馬嘴,教師也應該給予積極的評價,讓回答問題的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獲得必要的信心。只要學生的信心十足,他們對于問題探索的欲望就不會減弱,對教師百分百的信任會促使他們更加積極的思考問題,提出合理的問題,回答出滿的結果,進而全面提高生物教學質量。

六、結語

第2篇:高中生思維訓練方法范文

通過學習和研討,我們認識到:語文教改近20年來雖然在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作文教學仍然處于費力大而收效微的狀況,尤其是高中作文教學,一直缺乏科學系統(tǒng)的作文訓練體系和相應的廣泛適用的寫作教材,致使作文教學無序可循,無本可依,處于教師頭痛,學生怵學的境地。而“三老”的語文教育思想集葉圣陶、呂叔湘、張志公三位語文教育前輩半個多世紀語文教育實踐活動與理論研究的豐富經(jīng)驗與精粹思想,既可以在宏觀上指導我們當今的作文教學改革,又提出了許多具體做法和建議。高中作文教學要改變被動局面,建立科學的訓練體系,就應從“三老”的語文教育思想中汲取營養(yǎng),以“三老”在作文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所達到的高度為出發(fā)點,進一步開拓創(chuàng)新,才能夠有所發(fā)現(xiàn)和建樹。

經(jīng)過這樣帶有明確研究方向的認真學習后,我們體會到:

一、要樹立大作文觀念

大作文教育觀是針對傳統(tǒng)的封閉型的作文教育觀而言的。其本質特征有三點:寫作目標由“應試”轉為為四個現(xiàn)代化服務;寫作內容呈開放型,以社會生活為寫作的源泉;寫作教學旨在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以“人”為本位。在學習中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三個特征,“三老”在幾十年前就早有論述。

葉老曾指出,寫作目的應由“應試”為目標轉變?yōu)橐浴皯琛睘槭讋?,寫作是人的一種生活能力應應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他說:“盡量運用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種奢侈的要求,實在是現(xiàn)代公民所必須具有的一種生活能力?!保ā堵哉剬W習國文》)這是極具現(xiàn)代意識的寫作教育觀。

葉老認為寫作教學要以“立誠”為本。所謂“立誠”,即“從原材料講,要是真實的,深厚的,不說那些不可征驗的,浮游無著的話。從寫作講,要是誠懇的、嚴肅的,不取那些油滑輕薄卑鄙的態(tài)度?!备爬ǖ卣f,就是要以學校、家庭、社會為寫作的源泉,讓學生“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應需”與“立誠”的統(tǒng)一,是葉老寫作教育思想的精髓。

葉老還指出,作文與“作人”要統(tǒng)一起來。其中的“統(tǒng)一”即作文教學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寫作教學是以整個人類歷史文化背景為載體的,對學生而言,寫作的基本能力是顯性的,文化素質是隱性的。但后者是前者的根基,不注重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作文能力的形成就會架空。以往作文教學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只重短期效應,忽略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和寫作能力的提高,而大作文教育觀指導下的作文教學,以培養(yǎng)四個現(xiàn)代化所需要的人才為終極目標,注重教學內容與形式的開放性和實用性,創(chuàng)設與作文教學相關的社會的、學校的、家庭的文化氛圍、人際關系等,真正把作文與“作人”統(tǒng)一起來。

二、要把思維訓練與語文訓練作為寫作教學的核心

以往作文教學較多強調文體知識、寫作知識的傳授,未能觸及寫作的根本。通過學習“三老”有關論著,我們體會到,思維和語言應是訓練體系中的“兩翼”,不可偏廢。

語言與思維密不可分,思維是語言的內核,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早在1984年,葉老就在《中國教育報》上著文說:“語言和思維密切相關,語言說得好在乎思路的正確。因此,鍛煉思維至關重要?!蓖辏俅沃恼f:“多年來我一直認為,語文課的主要任務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訓練語言。(同時也訓練思想品德,這是當然之理,語文課是教育的一部分,怎么能不顧到思想品德?)而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兒童時期打下的基礎至關重要?!痹凇都w習作實踐記·序》一文中,葉老則更為明確、具體地指出:思想是不出聲的語言,語言是出聲的思想,思想和語言是合二而一的,因此,練習作實際上也就是練思想。

葉老的論述道出了寫作的本質。如果把寫作過程歸納為三個階段,即“感于物”、“得于心”、“形于文”。那么其中“感于物”、“得于心”是客觀事物與主觀認識相互滲透、相互制約、相互融合的動態(tài)過程,其間有著看不清、摸不著,充滿矛盾的錯綜復雜的心理活動,因而思維能力當是寫作智能的核心。寫作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觀察、想像、構思成文無一不是思維沿著一定軌跡的運行?!靶斡谖摹眲t是指用語言把作者的思想、情感表達出來。語言不僅使寫作對象成為表達上的現(xiàn)實存在,而且一切手法、技巧也只能借助語言加以體現(xiàn)。因此,盡管寫作能力不能說等同于語言表達能力,但運用語言文字的功夫在寫作中的特殊地位是顯而易見的。

以思維和語言為核心建立高中作文訓練體系,一方面給學生一個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序”,使學生能循序漸進地提高觀察積累、體驗感受、聯(lián)想想像、分析綜合、提煉加工、語言表達等能力,另一方面,也給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不僅要“知”,而且能“行”,才能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

三、在操練中培養(yǎng)寫作能力

葉老認為,“寫作系技能,不宜視作知識,宜于在實踐中練習?!庇终f:“看看文章技法之類只是‘知’的事情,雖然不一定有害處,但是無益于寫作的‘行’是顯然的?!笨梢姡岣邔W生的寫作能力,必須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操練”。

學生的習作過程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始終借助內部語言展開,同時伴隨動手等“動作技能”,而“內部語言”的外化與“動作技能”的形成都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二是學生的認知結構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如學生作文都有自己的“習慣”,往往選用自己喜歡的語句,自己熟悉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技巧。這些“習慣”一旦養(yǎng)成,不通過訓練難以打破,長此以往就會阻礙學生在更高層次上形成新的寫作知能結構。另外,從寫作教學的本旨看,是“養(yǎng)成能力,養(yǎng)成習慣,使學生終身以之?!保ㄈ~圣陶《語文教育論集》)而要如葉老所說,讓學生“把某些精要的東西化為自身的血肉,養(yǎng)成永久的習慣”,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能力習慣好比一條巨纜,需要我們一根線一根線地把它們編織起來,這“編織”本身就是歷練。

當然,訓練并非隨心所欲、雜亂無章,而要依據(jù)“語文教學大綱”和“高考考試說明”,符合學生由易而難的認知規(guī)律,建立科學的訓練序列。張志公先生曾說過:“一個好的教練訓練運動員是有嚴格的訓練計劃的,計劃的安排是很科學的,否則就要影響運動員出成績。語文訓練也應當有并且可以有科學的方法。學習不是循序漸進嗎?那么就需要有一個明確的,合乎科學的‘序’,教和學才有所遵循。循著這個序,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教下去,學下去,才可能有好的效果?!笨茖W的高中作文訓練序列應具備“四定”:(1)定向,即高中三年有明確的總目標,每學年、每學期乃至每單元都要有明確的分目標,這些目標環(huán)環(huán)相扣,形成合理梯度。(2)定序,即思想感情、寫作知識、思維能力、語言表達四體一體,形成知識分類、能力分層、單元分項的相互承接、逐步遞進的訓練階梯。(3)定量,即有合理的量次控制,既不能過大,造成學生負擔過重;又不能過小,以致訓練力度不夠。(4)定度,即訓練設計的要求、方法適度,教師的指導適度,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此外,訓練時還要把握有利時機,運用科學的方法。訓練方法的實質是賦予訓練內容以明確的目的性和達到目標所采用手段的有效性的統(tǒng)一。呂叔湘先生認為教學方法最主要的是“活”,活教規(guī)律,教活規(guī)律??梢?,結合學生的實際選擇靈活多樣的訓練方法是提高寫作教學效率的關鍵。

基于以上認識,我們根據(jù)高中生一般的作文認識規(guī)律和切實的寫作需要,對作文內容類別、文體形式、表現(xiàn)手法、語言運用諸方面做了整體設計和精心安排,編寫出了《高中作文指導與訓練》一書。書中對高中三年的作文教學確定了明確的訓練目標,構成了相互承接、逐步遞進的訓練階梯;在每一訓練單元就教學內容作了要點指導,同時精選例文加以解說;為了啟發(fā)學生思維,開闊學生思路,還安排了循序漸進的專題訓練項目的“啟智搭橋”;“例文點評”又能為教學提供可借鑒的作文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