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命教育的定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中小學生 生活重大事件 生命教育 社會進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Make Education "Lively" in Life
――Discuss Life Educ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udents Based on Life Events
ZHU Jianwen
(Hangzhou Moder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Hangzhou, Zhejiang 310000)
Abstract Recently the emphasis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on life education increased year by year. School has also set up related courses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guiding work effectively. This study, based on recent Life Events, analysing their dignity and individuality and conducting life education with reasonable scientific way, to promote students a health, comprehensiv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udents; life events; life education; social progress
1 研究背景和意義
近年來,青少年自殺事件逐漸增多且呈現(xiàn)出低齡化和上升趨勢,①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我們時常關注到部分中小學生自殺或者殺人的媒體報道,而原因往往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我們在嘆息生命脆弱的同時不禁沉思:生命教育難咎其職。特別是小學,作為學生接收知識以及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啟蒙階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念對今后的生活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第一,進行生命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青少年是未來國家的棟梁,他們的綜合素質決定了國家和民族的前途與命運。在當前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價值觀尚未形成的青少年也許會受到不良環(huán)境的沖擊,若不及時教育,則可能引發(fā)學生產(chǎn)生心理疾病、思想困惑、行為失控等現(xiàn)象。在這種情況下,積極開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加強學生對生命現(xiàn)象和生命意義的認識,從而提高生命質量。②
第二,進行生命教育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隨著高速發(fā)展的信息技術,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越來越方便,但同時也帶來一些消極因素。由于青少年尚未具有辨別是非的能力,若缺乏家長和老師的監(jiān)督,一旦形成不良的思想和行為習慣,后果不堪設想。為了使學生更好的融入社會,盡快適應多元化的環(huán)境,在學生中開展合理有效的生命教育相當重要,只有學生健康發(fā)展,才能促進社會和諧。
2 概念界定
學術界對于生活重大事件尚未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參考國務院關于“特別重大事故”③的定義,我們將生活重大事件定義如下:所發(fā)生的事情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對人們認識生命具有重大意義的社會事件,如“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最美媽媽――吳菊萍”的感人故事等。
根據(jù)不同學者對其的不同理解,我們將生命教育定義如下:生命教育即以“人”為中心,重視生命主體,為其創(chuàng)設豐富、充實的環(huán)境,以促進生命主體全面、和諧、健康發(fā)展的教育,達到“認識生命、尊重生命、愛惜生命”的目標,最終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本文中的生命教育是基于生活重大事而開展的針對中小學生的教育。
3 生命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
3.1 生命教育的基礎――生命知識教育
生命知識教育是整個生命教育的基礎,是就人的出生、成長、衰老、死亡等相關知識的教育,包含安全知識、生存能力知識的教育。這種知識都是需要學生了解的,目的是讓中小學生知道人的生命是怎樣誕生的,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長發(fā)育特點,初步樹立愛護生命的意識,知道人從出生到死亡這一過程,了解基本的日常生活安全知識。④
以“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為例,在發(fā)生事故后救援隊伍尚未抵達的那一段時間,正確及時地開展自救和互救是極為重要的。但是在問及動車遇到意外事故逃生時該如何使用安全錘時,答案各種各樣,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人們對于意外事故發(fā)生時急救措施不夠到位,最基本的生命安全保措施沒有掌握。如果教師借用這個事件進行安全教育,進而引申出公交車的安全逃生方法以及飛機上的一系列緊急逃生裝置的使用,對于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將大大提升。由于此類生活中大事件在電視、報紙等媒介上廣泛報道,在人與人之間相互評論,在事故發(fā)生之后進行教育是最合適的時機,可以大大提高教育的效率,真正實現(xiàn)“教育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精神。
3.2 生命教育的提升――生命價值教育
“教育在本質上就是一種喚醒人的生命意識,啟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構人的生活方式,以實現(xiàn)人的價值生命的活動”。⑤生命價值教育首先在于生命存在本身的價值的教育。由于生命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為此我們要關注自己的生命,珍愛自己的生命,呵護自己的生命。
以最近發(fā)生的托住生命的“最美媽媽”――杭州女工吳菊萍的先進故事進行分析,這位80后媽媽徒手接住了突然從10樓墜落的2歲女童妞妞,讓孩子重生,自己手臂卻斷成了三截。她擁有了人性善良、大愛、美麗這些高貴的品質,我們所說的大義至善、大愛成仁,在這位母親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詮釋,可她卻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普通人。作為一名有道德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借用這件事情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從母愛的偉大,到生命的脆弱再到生命的堅強,抓住每一個細小的角度都可以引發(fā)學生對于生命的思考,也只有這樣,才能將平時書本中的“本本教育”真正融進生活,讓教育在生活中“活”起來。
4 基于生活重大事件開展生命教育的思考與探索
4.1 轉變教育觀念,確立生命教育的新理念
轉變教育觀念,確立生命教育的新理念是開展生命教育的基礎。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忽視學生生命意識的教育模式,,以人文精神作為思想引領,強調(diào)生命教育對學生人文素質的提升和對靈魂的塑造以及引導他們對智慧的追求,主張教育要關注人的生命和生活,尊重人的價值,引導學生去理解生命、追求價值。因此,生命教育不應當只傳授給學生一些僵硬呆板的知識或技能,而應當飽含著對人的生命的關懷,實現(xiàn)人性化的教育。
4.2 開設生命教育專項課程
教師可利用班團隊活動、節(jié)日紀念日等機會根據(jù)不同生活重大事件開設專題講座,借助掛圖、PPT、視頻等工具演示、講解給學生。通過與學生互動讓學生掌握生存、逃生、自救、互救等知識和技能使學生遇到緊急情況可以應對自如。
無數(shù)的偉人對于生命的意義、價值以及人生態(tài)度有著許多精辟的闡述和獨到的見解,我們要充分運用這些教育資源,以直觀具體的演繹、潛移默化的熏陶對學生進行教育。第一,指導學生廣泛閱讀有關生命的圖書資料,讓學生從圖書資料所敘述的真人真事中豐富對生命的理解和感悟。第二,引導學生收集并學習名人、偉人論述生命的名言以及他們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和行為的事跡。第三,組織學生觀看有關生命科學的影視,了解生命的起源等知識。
4.3 在學科教學中多學科滲透生命教育
在中小學階段,教師可結合《科學》、《品德與生活(社會)》、《體育與健康教育》等課程讓學生觀察各種生命現(xiàn)象的觀察、調(diào)查等探究活動,在認識過程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形成珍惜生命的意識和良好的生活態(tài)度并獲得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此外,結合生活重大事件有針對性的進行水電安全、交通安全和食物安全等知識的教育。如針對社會上某地區(qū)食物中毒的事件進行學校用餐生的相關教育;針對“5?12汶川特大地震”開展突發(fā)狀況教育,遇到地震、火災等如何緊急逃生,如何進行自救和互救;針對“挪威槍擊案”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培養(yǎng)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總之,在課堂中應結合社會時事有針對性的開展生命教育,決不能紙上談兵。
5 結語
作為學生啟蒙階段的中小學教育,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在傳統(tǒng)的教授知識的體系下,通過借助生活重大事件針對性的開展生命教育,將教育生活化,讓教育在生活中“活”起來!
注釋
① 劉平,武秋林,劉紅.安陽市青少年學生生命意識現(xiàn)狀與教育需求[J].中國學校生,2005.26(2):133-134.
② 莊亞楠.關于中小學生命教育的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09(2):41-42.
③ 根據(jù)國務院《生產(chǎn)安全事故報告和調(diào)查處理條例》(2007年6月1日施行)第三條規(guī)定:“根據(jù)生產(chǎn)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jīng)濟損失,事故一般分為以下等級:(一)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yè)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jīng)濟損失的事故.
[關鍵詞]中職 生命教育 必要性 實施
一、生命教育的三個層面
目前,關于生命教育的研究在我國呈現(xiàn)出方興未艾之勢,關注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欣賞生命、敬畏生命,已經(jīng)成為一些有識之士研究的課題。教育專家林格認為,生命教育包含三個呈螺旋式上升形態(tài)的層面內(nèi)涵。安全教育是第一個層面,是底線。學校通過設立安全教育課程,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重新認識生命的定義、意義、價值。生命教育的第二個層面,要求施教者順應和尊重生命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以“率性修道”來推動整個教育的高效能發(fā)展。生命教育的第三個層面,是從文化的哲學視角來探討生命教育,把生命教育確立為以人文、和諧為導向目標的大教育,教育實踐和改革順勢而為。把人文、和諧作為最高層面的生命教育,既能抽象繼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又能面向、融入世界,二者統(tǒng)一構建出整個教育文化的特色主旋律。
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從生命的角度透視,教育應該首先關懷人的生命,關注生命的價值和人性的完善。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過:“教育的目的在于幫助生命的正常發(fā)展;教育就是助長生命發(fā)展的一切作為。”干專統(tǒng)的應試教育仍然是以知識技能傳授為主要取向,過多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而學生的人格、人性、道德、意志、審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都沒能被放置于一個合理的地位。因此,中職學生自殺輕生、傷害他人的事件時有發(fā)生。
其次,受我國傳統(tǒng)文化“未知生,焉知死”的影響和束縛,人們往往只注重對“生”的研究,而很少愿意甚至是忽視對“死”的談論。對于死亡,學生普遍缺乏客觀理性的認識,對死亡話題的回避態(tài)度使大學生對死充滿了神秘感和恐懼感。恐懼死亡是因為不了解死亡。
一樁樁血的教訓告訴我們,引導學生走出生命的誤區(qū),教育他們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建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刻不容緩。
三、生命教育實施設想
生命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質量的一種教育活動。在這一方面,我校走在了其他學校的前列,我們已經(jīng)深刻地認識到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已經(jīng)開展了關于生命教育的課題研究,校領導又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生命教育培訓,讓我們對生命教育的理解得以升華。
(一)加強教師培訓,做生命教育的有力引擎
實施生命教育,首先必須調(diào)動全校教師參與和關注生命教育,加強生命教育教師隊伍的建設,盡快培訓一批生命教育指導教師,這些教師具有強烈的生命教育意識和有效實施生命教育的能力,他們能對學生的生命狀況有比較詳細地了解,能對危機狀況實施有效的指導和救助。通過一系列的學習培訓,旨在使我們每一位教師樹立起“生命第一”的觀念,深刻地領悟教師的作用不僅在于傳道授業(yè)解惑,更在于詮釋尊重、珍愛、欣賞、成全生命的意義。
(二)傾心實踐,讓生命教育融入學生的生活
生命教育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主要不是通過語言或理論,而大都是通過行為舉動表現(xiàn)出來,給人以心靈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因而生命教育要組織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生存感受,培養(yǎng)生命情感。
在實施生命教育過程中,我們要把學生作為生命教育的絕對主體,注重學生的感知、體驗和情感,開展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心理特點,貼近學生生活的綜合實踐活動,引領學生確立生存與發(fā)展的正確方向,獲得生命的健康成長。
我們還可以經(jīng)常舉辦一些滲透著生命教育思想元素的主題詩歌朗誦會、演講比賽,讓學生們體驗生命的熱情奔放;就專門的生命教育話題組織開展辯論賽、征文比賽,讓青春的笑靨綻放生命的光彩;指導成立文學社團,創(chuàng)辦手抄報,積極宣講生命教育理念;撰寫、交流對生命的體驗、感悟,感知、理解生命教育;通過法律法規(guī)的講解、到監(jiān)獄、勞教所現(xiàn)場參觀、聘請公檢法等人員講解案例、參加社會調(diào)研等活動。
(三)課程滲透,提升生命教育質量
在實施生命教育時,我們可以將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防艾教育、預防教育、安全教育、環(huán)保教育等專項教育作為生命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課程資源,在課程教學中找到有關生命教育的相關內(nèi)容,并根據(jù)這些內(nèi)容設計教學。
語文課文中,很多作者盡管飽受各種挫折打擊,有的還身患殘疾,但都能勇敢的面對現(xiàn)實,面對人生,豁達、樂觀、勇敢的生活,讓自己的生命放射出奪目的光彩。如;蘇軾、史鐵生、霍金等等。
在應用計算機講解IE瀏覽器的使用時,教師可以通過搜索網(wǎng)上的典型事例,教育學生生命是寶貴的,一個人只有微笑著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挫折、煩惱,才能成為生活的強者。
通過在課堂上的一系列生命教育滲透,其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并積極提升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使學生在人格上得到健康的發(fā)展。
(四)建立生命教育指導機構,讓生命煥發(fā)光彩
為了切實開展生命教育,建立生命教育指導機構是一個有效的保障。指導機構除了負責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青春期困惑、自殺等危機狀況進行咨詢、指導和幫助,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以外,還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為學生掃除心理障礙。指導機構的工作方式:可以是面詢、電話咨詢、網(wǎng)上交流、協(xié)調(diào)、救助等。指導機構的工作人員:參加培訓的專職教師。
總之,讓學生們遠離“死亡筆記”,讓學生們認知生命的可貴,讓學生們熱愛生命,樹立積極的人生觀是生命教育意義所在,在我們涉足生命教育這個領域的時候,我們的視野一定要開闊,不能僅僅把生命教育視為一門課程,而要把生命教育作為引領整個課程改革的有力引擎,在實踐中把生命教育作為一種理念,作為教育的一種途徑來把握和深入。
參考文獻:
[1]肖煥玲,道德教育讓學生“學會做人”,中國教育,2008年第4期
[2]姚云嶺,美麗教育盡在以人為本的堅守中,中國教育,2007年第6期
【關鍵詞】生命教育高中生物滲透
面對人類生存環(huán)境不斷惡化,人生意義淡漠和青少年自殺、他殺日趨嚴重的現(xiàn)實,近年來,要求重視和加強“生命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國內(nèi)外一些學者認為,人類若要避免經(jīng)濟上、生態(tài)上及價值偏向上的危害,就必須從人內(nèi)心深處著手改變。從學校教育來看,就是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意識。即要教育學生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時代要求學校應當重視生命意識教育生命是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自然進化的結果,是自然進化最高表現(xiàn)形式。人類在施展主體力量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往往發(fā)生異化,從而對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fā)展帶來危害?!爱惢钡谋憩F(xiàn)之一,即人類缺乏生命意識。
一、讓學生感受生命的珍貴,從而更加熱愛生命
教材中,能使學生感受到生命珍貴的素材非常豐富。例如“細胞的增殖、衰老和凋亡”可適時地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讓學生明白生物都要經(jīng)歷一個出生、生長、成熟、衰老甚至死亡的生命歷程。人也有生老病死,人死后也和其他生物一樣,最終會被分解成無機物重歸大自然。這是規(guī)律,是生命歷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一環(huán)?!奥浠ú皇菬o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世界正是在這種生與死的不斷交替中顯現(xiàn)出生機勃勃的景象。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讓學生知道,生死并不神秘,正因為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才彰顯出生命的珍貴,才促使我們對生命進行認真的思考,珍惜并積極創(chuàng)造自身生命的價值,以積極的態(tài)度努力成就自己的一生。再如,介紹細菌的微生物的生態(tài)作用過程中,讓學生知道,他們雖然個體微小,卻有著驚人的適應能力,能在人類都無法生存的惡劣環(huán)境中頑強地生存和繁衍,并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扮演了分解者的重要角色:將動植物尸體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歸還給無機環(huán)境,供生產(chǎn)者重新利用。沒有這些微小生物體的分解作用,動植物的尸體就會堆積如山,生態(tài)系統(tǒng)就會崩潰,包括人類在內(nèi)的其他生命也就無法生存。可見,任何生命個體,無論形體上是大是小,都是自然界的成員,都有其生存的權利和價值,任何生命都是珍貴的。另外,我們也可以開展挫折教育。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遇到挫折打擊是不可避免的,失敗是成功之母。愛迪生說過:“失敗也是我們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們一樣有價值?!薄敖瓥|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有了這樣的心態(tài),我們就應該享受失敗,感謝失敗。心理健康教育與挫折教育是一脈相承的,當今社會競爭激烈,父母的期待、學習的壓力、同學間的關系,都可能對學生產(chǎn)生壓力,如果得不到正確引導,不能及時化解,就可能出現(xiàn)情緒低落、抑郁,導致自殺或他殺行為,我們要教育學生正確地認識困難和挫折,教育他們樂觀向上。
二、讓學生體驗生命的和諧,從而學會與人和睦相處
長期的進化,造就了生命的和諧。這種和諧體現(xiàn)在生物與生物之間,也體現(xiàn)在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上。教學中要善于滲透生命的和諧美,培養(yǎng)學生欣賞生命、熱愛生命的情感。例如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既表現(xiàn)為種內(nèi)關系,又表現(xiàn)為種間關系。種內(nèi)個體的互助關系屢見不鮮,可通過螞蟻、蜜蜂、狼群等種內(nèi)互助的典型實例,讓學生明白個體的價值及分工合作的意義,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的關系,培養(yǎng)與他人和諧相處的意識。學習種間關系時,舉例不同生物間互利共生的實例,如:地衣中的真菌與藻類、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等等。通過生物間的這種和諧關系,讓學生認識到各種生命息息相關,人類應尊重生命的多樣性,珍愛并善待生命。在學習“人體的內(nèi)環(huán)境與穩(wěn)態(tài)”時,可以將各系統(tǒng)的功能聯(lián)系起來,像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分別吸收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泌尿系統(tǒng)排出代謝廢物,循環(huán)系統(tǒng)承擔運輸職責,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則發(fā)揮調(diào)節(jié)作用。正是各系統(tǒng)的協(xié)調(diào)配合,才保證了人體各項生命活動的順利進行。讓學生由此體會到各系統(tǒng)在整個生命活動中的和諧美、統(tǒng)一美和有序美。
三、讓學生感悟生命的價值,從而更加勤奮學習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育活動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方針。高校思政課作為一門思想理論課,它的開展能夠進一步完善學生的思想,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學生的生命狀態(tài)是決定思政課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思政課為學生的生命教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在思政課中滲透生命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活力和生命質量,更好地實現(xiàn)思政課的教育價值。本文主要針對高校思政課滲透生命教育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生命教育;滲透;探究
前言:
生命是人類一切活動和價值的源泉,通過生命教育能夠引導學生更加關注生命的價值,自覺地熱愛生命、尊重生命。而生命教育與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生命教育充分體現(xiàn)出對生命的關愛,對生命質量的關注;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同樣是以學生為本,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因此,在高校思政課中滲透生命教育,能夠進一步達到完善學生發(fā)展、提升學生生活狀態(tài)、塑造學生的目的,讓整個教學活動更加富有生命意義。
1.高校思政課與滲透生命教育之間的關系
1.1高校思政課中生命教育的定義
高校思政課中的生命教育是指教師以生命發(fā)展的規(guī)律為原則,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更加完善的認識生命,增強其對生命的熱愛程度,使之更加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并且增強對生命的敬畏感。通過生命教育的開展,讓學生更加關注生命的整體發(fā)展,充滿生命活力,健全自身的人格,完善大學生的個性,增強大學生的智慧。這一過程的實施將使高校思政課更加高效率、高質量的進行。
1.2高校思政課中生命教育的目標
高校思政課的教育目標是為了幫助學生完善思想觀念、政治觀念和道德規(guī)范,使學生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最終成為全面而自由發(fā)展的人。在思政課中滲透生命教育,其目標在于強化大學生的生命意識,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政治取向,使其更加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同時,通過生命教育來實現(xiàn)滿足學生成長內(nèi)在需求的目標,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
1.3高校思政課是生命教育的有效平臺
高校思政課中滲透生命教育,主要是以教育為主要手段,將生命作為核心,對學生的整個生命活動進行教育,引導學生更加深刻地認知生命、尊重生命,使之增強對生命的熱愛感,從而達到提升生命質量、獲取生命價值的目的。在大學生中開展生命教育,讓學生更加關懷生命狀態(tài)、追求生命情調(diào),從而更好地感受生命的意義,煥發(fā)出生命的光彩。高校思政課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增強學生對生命的關懷意識,它不僅是指對生命個人的關心,更是對人生態(tài)度、生命價值的引導,通過生命教育的開展,幫助學生完善人格尊嚴,豐富內(nèi)心世界,使之充滿生命活力。思政課與生命教育的目標是相互融合的,他們都在尋求個體生命的完善發(fā)展。教育部門對高校思政課給予了大力的支持,無論是在組織上還是在指導思想上,都為思政課中實施生命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平臺。
2.高校思政課中滲透生命教育的途徑
在高校思政課中滲透生命教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開展大學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任務的緊迫性,讓思政課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生命教育功能,幫助大學生健康地成長成才。
2.1更新生命教育理念
高校思政課的開展目的不僅是要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應當強化學生綜合能力、自身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培養(yǎng),最重要的則是通過思政課的學習,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和人格特征。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幫助生命得以正常的發(fā)展,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要擁有生命教育的意識,自覺地將生命教育滲透到思政課中,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意識,關注學生的成長經(jīng)歷和成長之路,將學生看作是有情感、有智慧的生命個體來進行教育,同時自身要保持樂觀的情緒、積極的生命態(tài)度,用蓬勃的活力來感染學生,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溝通自身對生命的體會和情感,讓學生充分體驗到生活的美好意義,通過更新自身的生命教育理念,來真正實現(xiàn)思想政治課的教育目的。
2.2開發(fā)生命教育資源
在高校思政課中滲透生命教育,教師要充分開發(fā)生命教育資源。高校的思想政治課教材中有很多蘊含生命教育的素材,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內(nèi)容,將這些元素整合在一起,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例如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這門課程中,講到中國歷史的發(fā)展進程和發(fā)展規(guī)律時,可以將一些偉人的事跡穿插到教學內(nèi)容中,講述這些歷史偉人對生命價值的認識,以及當他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是如何應對的,讓學生在這些歷史實例中感受生命價值的力量。讓學生在思政課中獲取知識,獲取對生命的認知,從而不斷地創(chuàng)造自我,實現(xiàn)自我,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教師可以通過實踐性教學來擴展教學資源,例如讓學生觀看影片、旁聽法院庭審等,使其真正受到心靈的洗滌,親身體驗到生命的意義,通過美化環(huán)境、植樹造林等活動來感受生命帶來的無窮力量,進而產(chǎn)生對生命的敬仰。
2.3轉變教育教學模式
教學質量與教師的教學模式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教學模式是指根據(jù)課程的教學目的,從課程主體出發(fā),遵循一定的教學規(guī)律和原則,從而提煉出較為典型、富有趣味、比較穩(wěn)定的教學樣式。長期以來,我國高校思政課普遍采用的教學模式就是講、聽、讀、記、練,這種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比較刻板,學生往往是被動地獲取知識,并不能真正的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與意義。高校思政課的最終目的并不是傳授知識,而是通過知識的講授來達到教育的目的,它是一種高級的育德、育心的心理活動。大學生正處于心理斷乳期,自身的情緒變化較大,如果單純的利用滿堂灌的教育模式,并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師應當從學生自身特點出發(fā),用心設計教學方案,可以將自身的成長經(jīng)歷、人生體驗等滲透到教學內(nèi)容中,去啟發(fā)學生,真正引導學生關注生命的意義。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關注他們成長中遇到的問題,教會他們處理生活困難的方法,使他們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身的潛能,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生命質量和生命價值。
3.高校思政課滲透生命教育的緊迫性
3.1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提高課堂效率
高校思想政治課的政治性和理論性較強,它與其他專業(yè)課不同,有著獨特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效果等,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功利化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這就直接影響到了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效果。一些思政課教師并沒有貫徹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僅僅以自身為主,運用傳統(tǒng)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并沒有考慮學生的聽課感受和反映,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缺乏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對學生的關愛和幫助遠遠不夠。印度偉大詩人泰戈爾曾經(jīng)說過,教育的目的是應當向人類傳送生命氣息的,教育應當從尊重生命開始,而思政課作為學生接受思想教育的核心課程,卻并沒有重視生命教育理念的傳播。學校對專業(yè)課的重視程度遠遠高于思政課,教師缺乏對學生生命的關懷,導致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受到影響,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多樣性和個性的發(fā)展。學校思政課教育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生命,也需要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大學生的生命教育,將生命理念滲透到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這不僅是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的需要,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高等院校只有將生命教育滲透到思政課中,督促教師對生命教育的重視,才能營造充滿生命力的課堂,才能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果,引導并提升學生的生命價值和人生態(tài)度,有效達到思政課教育的目的。
3.2拓寬生命教育渠道,降低悲劇發(fā)生率
當今社會,市場經(jīng)濟得到了深入的發(fā)展,大學生生活在多元的文化社會中,價值觀念在逐漸發(fā)生轉變,他們面臨的
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大學生正處于思想的困惑與人生的迷茫狀態(tài)。據(jù)調(diào)查,很多大學生對自身生存狀況、社會現(xiàn)實以及未來發(fā)展等問題產(chǎn)生了困擾,有些大學生甚至對生命的意義產(chǎn)生了懷疑,他們找不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出現(xiàn)了漠視生命存在、喪失生命意義等的現(xiàn)象。傳統(tǒng)道德正在受到利己主義、個人主義與拜金主義的沖擊,新聞報道的大學生自殘、輕生與犯罪等事件頻頻發(fā)生,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已經(jīng)嚴重影響到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造成了社會秩序的紊亂。這些事件應當引起高校的重視,近幾年來,國內(nèi)外學界普遍關注大學生的生命教育,一些高校已經(jīng)將生命教育滲透到思政課中,然而還有部分院校并沒有重視學生的生命教育,等到惡劣事件發(fā)生時才去處理問題,高校缺乏生命教育教師,教育效果不明顯。在高校思政課中滲透生命教育,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認識人生,提高對生命的熱愛意識,自覺地把握主流意識。要想提高思政課的教學效果,真正實現(xiàn)思政課的教學目的,就必須滲透生命教育,提高大學生的生命價值意識。
4.結束語
總而言之,社會環(huán)境處于不斷的變化中,大學生面臨的競爭壓力在不斷增大,教育工作者必須要重視對大學生的生命教育。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在思想政治課中滲透生命教育,讓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旺盛的精力,提升教學的實際效果,促進大學生對生命意義的感受,讓他們更加正確的看待生命、看待人生,提升自身的生命價值和生命質量。
參考文獻
[1] 戴世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滲透生命教育的對策研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09 (06): 176-178.
[2] 何仕.大學生生命教育新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 (10): 152-153.
[3] 魏瑞花,高校思政課教學應滲透“三生教育”[J].改革與開放,2011 (06):211-213.
在我國,雖然生命教育的理念自傳入之初就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視,但生命教育是一個需要社會、家庭、學校的積極配合與支持的龐大的社會工程。決定生命教育能否取得滿意效果的堅強后盾則是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和諧優(yōu)美的學校環(huán)境和良好和睦的家庭生活。學校在生命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傳播生命教育最好的途徑是在各級學校單獨開設生命教育課程。但由于我國的生命教育理念還沒有形成系統(tǒng)化,單獨開設生命教育課程的條件還相對匱乏,暫時處于生命教育的起步探索階段,所以就目前情況看來,借助學科滲透生命教育是最佳途徑。
語文課堂教學能夠成為有生命活力的教學活動,有效改變陳舊的漠視生命、扼殺個性的教學模式,營造輕松、愉快的新氛圍,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從而勾畫出富有生命關懷要素的語文課堂,這就需要語文教學與生命教育的有機融合。這樣的教學活動充分尊重了生命的獨特性,人的天性和身心發(fā)展特點,讓學生遵循生活的本質勇敢地面對人生,滋養(yǎng)靈魂,找尋生命的意義,提升生命的價值??偟母爬ㄕf來就是在直視生命的前提下,遵照生命的本意,提升生命的質量。
(一)滲透生命教育是語文的價值追求
從整體上說,生命教育既是學生健康成長的迫切要求,也是人的全面發(fā)展的迫切需要。但生命教育只是一種教育形式,在現(xiàn)階段還不是一門課程。想要實現(xiàn)生命教育的目標,就要在學校所有的教學活動中滲透。作為所有教學科目中最基礎的語文教育,處處充滿著生命的因素。在語文課堂大量習得的經(jīng)典作品中,無論是主人公還是作者,他們健康的心靈和高尚的人格感染熏陶著學生。而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的師生則是一個個涌動著生命活力的個體。通過練就優(yōu)美的語言和優(yōu)秀的語文文化內(nèi)涵,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然的美,生命的美,讓學生感恩擁有生命的幸運和幸福,使他們懂得更為驕傲的事是讓生命能變得更有意義,這就彰顯了語文教學之所以具備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條件的得天獨厚性。
遺傳、環(huán)境、教育是三個影響人成長和發(fā)展的因素。因為教育的對象是人,又在三個因素中居于主導地位,所以學科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主體,是由專職教師在一段段的集中時間內(nèi)選擇適當?shù)慕逃齼?nèi)容,根據(jù)一定的教育目標,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教育和訓練,使學生掌握文化知識和基本生存技能的同時培養(yǎng)今后走向社會面臨挫折困難的解決能力,從而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更加積極向上的價值追求。這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了解生命、探求生命的意義
任何生命只能占據(jù)自然歷史長河中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自誕生時日起就時刻面臨紛至沓來的各種風險。所以說任何生命都是短暫、渺小、脆弱的。
列寧曾說過,人沒有感情就沒有對真理的追求。培養(yǎng)學生博大深沉的情懷,調(diào)動積極向上的情感,擺脫金錢欲望的束縛進而成為學習的強大動力。推動學生去主動關心他人,承擔起家庭、社會賦予的責任,在奮發(fā)圖強的過程中升華人格,陶冶心靈是生命的重要任務。
(三)欣賞生命、敬畏生命
每個生命都來之不易,所以我們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來形容生命歷經(jīng)大自然萬里挑一的篩選絕不為過,試想一下,如果光禿禿的大地沒有一絲綠色植物,湛藍的天空沒有飛鳥的痕跡,我們的生活是否也就沒有了一線生機,詩情畫意更是無從談起。所以說每個生命都有它存在的價值,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都是為了讓這個世界更美妙而預先設計好的,它們凝聚著自然的精華,成為不可替代的作品,匯聚成人類源遠流長的生命歷史。正因如此,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奪去生命的權利。同樣,每個學生的成長都凝聚著方父母的心血和呵護。因此,漠視他人和自己生命,把生命當兒戲的行為是罪惡而殘忍的。世界因為無數(shù)個獨一無二的生命而生機勃勃精彩無比,每個生命都來之不易,所以我們應該為能擁有這樣的生命而心生敬畏,倍加珍惜,欣賞善待它的同時享受生命成長帶給我們的快樂。生命教育的實施就是讓學生知道對于神圣的生命,珍惜是善,破壞是惡。真正有道德的人會遵守這個規(guī)范,并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四)熱愛生命、珍惜生命
人的生命充滿機遇和挑戰(zhàn),命運對于每個人來講,順利是眷顧,是充滿信心迎接未知挑戰(zhàn)的動力之源;不幸是歷練,是不屈品質和堅韌個性的培養(yǎng)途徑。童年時期的生命,父母的呵護和照顧使我們無憂無慮,自然的無窮奧秘激起我們對未知領域的好奇和探求;青年時期的生命,躊躇滿志的理想,友情愛情的美好,滋潤著生命的生機勃勃;中年的生命因為成家立業(yè)的滿足而幸福溫馨;晚年的生命因天倫之樂頤養(yǎng)天年而平靜祥和。不同的生命階段,幸福帶給我們的感覺不盡相同,但人的一生,幸福與苦難相伴終身,構成生命必不可少的部分??鞓返膬r值因為痛苦而得以體現(xiàn);成功的喜悅因為曾經(jīng)的挫敗而更加珍貴……讓學生懂得生命的綻放因殘缺而顯得更加完美,從而激發(fā)他們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識。
(五)讓學生獲得快樂
【關鍵詞】初中生物;生命教育;對策方法
1 生命教育概述
1.1 生命教育的內(nèi)涵
生命教育是近幾年來生物教育領域新興起的課題,很多研究者對這方面的內(nèi)容進行探討和思考。生命教育按照教育的內(nèi)容、方法、目的不同,基本概念也有區(qū)別。在初中生物教學的環(huán)境中,生命教育指的是在初中階段學校對學生進行的以認識生命的孕育和發(fā)展過程為教學內(nèi)容,通過教育使學生形成對生命及其價值的正確理解,進而形成對自己、對他人、對自然的尊重態(tài)度,是在教學過程中,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過程。
1.2 生命教育對初中生物教學的意義
《初中生物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初中生物教學對學生的情感價值教育的目的在于通過教育發(fā)展學生熱愛生命的情感、使學生理解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從而形成對世界的整體認識。比照生命教育的含義,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進行生命教育,是生物教學目標達成的有效手段,是使教學有效性提高的途徑之一。
1.3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缺失
盡管推行生命教育已經(jīng)在我國初中教學中進行了很長時間,但教育的效果甚微。學生面對學習壓力選擇自殘或自殺的方式以求擺脫的例子屢見不鮮;青少年傷害他人的犯罪事件并沒有減少;中小學生以虐待動物為樂趣的行為比比皆是。即使“進行生命教育”被寫入初中生物教學大綱,但是在生物課堂上,大多數(shù)教師受到學校條件和課時安排的限制,將教材書本知識講清楚已經(jīng)很不容易,生命教育的開展顯得困難重重。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加強初中生物教學中的生命教育已經(jīng)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如何在學校教育能夠提供的有限的課堂時間里開展生命教育,我通過教學實踐,總結出以下三種方法,供同仁們參考。
2 靈活設計教學內(nèi)容以突出生命教育主題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物教材內(nèi)容新穎、教材體現(xiàn)形式多樣化、結構也十分清晰,十分適合在生物教學中開展生命教育。只要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加工,就能夠建構一個以“生命教育”為主題的課堂。
以“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這一單元的學習為例,這一章的內(nèi)容是以植物的基本類型、植物的生長、植物的作用為主線,在每一章的內(nèi)容里都穿插了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中與植物有關的知識。一般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以教科書為主,而我在教學中為了突出“生命教育”,將教學內(nèi)容做了調(diào)整,在進行“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教學時,將“在文學中寄予植物的情懷”這部分內(nèi)容提前,準備了一些學生們耳熟能詳?shù)奈膶W作品,如“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墻角一枝梅,凌寒獨自開”、“蓮者,中通而外直、不蔓不枝……”、“遠看是一片綠色,近看卻又沒有了”等,讓學生們講出這些文學作品中涉及到的植物,然后根據(jù)文學作品給植物賦予的“情懷”來對植物進行“定性”,再將這些被定性的植物進行分類,接著學習植物的種類和基本形態(tài)。這樣的教學內(nèi)容安排,使學生對各種植物的形態(tài)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并且,對植物的生命意義有更深刻的認識。
3 改變教學方法潛移默化進行生命教育
教學方法的改變對教學效果提高的積極作用,已經(jīng)在很多教學研究中均有提及,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探討教學方法的改變對生命教育的促進作用,仍是值得我們嘗試的。在實際教學中,我采用了問題探索式教學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具體的教學安排如下。
在進行“動物的運動和行為”這個單元的教學時候,在學生掌握各種環(huán)境中的動物和生活棲息特點之后,我在“動物的運動和行為”這一章的教學中,將“動物的行為”設計成三個問題,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探討。每個問題的提出都有一定的資料作為背景,實際上,是以不同資料為背景,分別回答三個問題,通過解決問題,進行生命意義學習的過程。第一個資料是教材給出的“科學家故事——珍妮.古多爾和黑猩猩交朋友”,第二個材料是“狼孩再進入人類社會”,第三個材料是“風雪中的帝企鵝——帝企鵝的繁衍”。將全班同學分成六個小組,通過抽簽獲得材料,每兩個小組的材料是一樣的。請學生們通過研究材料,回答三個問題:①材料中哪些內(nèi)容描述了動物的先天?②材料中哪些內(nèi)容描述了動物的社會行為?③動物的先天和社會行為是怎樣產(chǎn)生的,分別對動物的生存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帶著問題,學生們開始仔細閱讀教材,并且結合材料,進行小組內(nèi)的討論和組織答案。通過探究問題,學生們不僅學習了動物的各種行為的定義和表現(xiàn)形式,而且對動物行為和生存的意義有了自己的理解——在進行第三個問題的回答時,同學們紛紛報告:先天是動物生存的基本保證,動物通過在群體中活動和交流學習而來的社會行為是生活的必備技能。只有在自己的種群里生活,生命的意義才是完整的。
4 巧妙安排課后作業(yè)滲透生命教育
初中生物并非初中教育中的“重點科目”,面對中考和升學的壓力,很多學校對生物這門課程更加忽視,學生家長也認為“和中考關系不大”而不重視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然而,生命教育是可以在生活的各個角落以滲透的方式進行的,即使學生由于課業(yè)繁忙無法使用大片時間去完成和生物學習有關的課外探索,生物教師也可以通過“期末考察”的形式,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體會生命的意義。
在初中八年級下冊生物課即將結束的時候,我給學生們安排了生物教學中唯一一次“實踐作業(yè)”,給學生們一個“生物研究報告”的簡略模板,請學生們自由選擇任何一個題材,進行一次生物實驗實踐。模板中包括實驗的題目、實驗的內(nèi)容、實驗的方法,最后得到的結論。只要是和生物知識有關的內(nèi)容,都可以進行生物實驗,而在“生物研究報告”模板的背面,我擬了一個特殊的題目“我的生物實驗中的有趣現(xiàn)象”。學生們花了一周時間完成了各自的“生物實驗”。有的學生在報告里寫出“我給我家的狗,吃了很多肉,之后它就拉肚子了”;還有的學生在報告里寫“奶奶家的母雞,沒有見過公雞,也在孵蛋,是因為它想要生小雞”;也有的學生寫到“我種的豆子,有一棵發(fā)芽比較晚,還長歪了,檢查之后發(fā)現(xiàn)是因為種子上面壓了一塊小石頭”。這些看似平淡又簡單的報告,對學生們的啟示實際上要比大人能想出來的大得多,“美食不可多得”、“母性的力量”、“不屈不撓的精神”也許就通過這些實驗,在學生們的心中永遠種下種子,相信通過成長,這些種子最終會結出豐碩的“生命之果”。
5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加強生命教育,是延展初中生物教學的意義、實現(xiàn)生物教學有效性的途徑之一。面對我國中學生物教學模式下對生命教育的缺失狀態(tài),建議各學校和初中生物教師,采用靈活設計教學內(nèi)容、改變教學方法等手段,重視課后作業(yè)的布置對生命教育的滲透性,以提高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路橋.試論初中生物教學中的生命教育[J].新課程導學,2013(10):18-20.
關鍵詞:生命教育; 正視;認知;社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03-035-01
生命教育可以將其定義為:在學校教育中,根據(jù)人生命本質及發(fā)展規(guī)律和社會進步的需要,制定教育目標,構建課程體系,組織教育教學活動,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充分自由和諧地發(fā)展,成為充滿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鮮明個性和創(chuàng)新智慧的一代新人。那如何在教學中貫徹這一教學目標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改變學生的生命觀念
1、正視生命。教育面對的是全體學生,社政學科密切關注學生的成長和自我提高,幫助學生正確對待青春期的各種問題,認識個人成長與家庭、學校、社區(qū)、國家和大眾傳媒等的關系,增強自尊、自信,培養(yǎng)關愛他人、參與社會的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而在生命教育的理念當中,有兩個核心的內(nèi)涵:一個是生機和活力,再一個就是和諧和平衡。和諧和平衡是什么意思?其含義就是要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要讓學生走上健康、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成長之路,即要構建一種生態(tài)的、生命的、和諧的氛圍,這種氛圍里充滿了生命成長的氣息。在這種氛圍里,每個人都會像大自然懷抱里的花草樹木一樣,舒展自己的心靈,挖掘自己的潛能,張揚自己的個性,讓自己的生命之樹蓬勃向上,蔥蘢繁茂,結出豐碩的果實,綻放出美麗的花朵。生命教育崇尚關愛:關愛重任,關愛生命的質量,關愛人的全面發(fā)展,健康向上。所以,生命教育,是人本的教育,愛的教育,而愛又是一切教育的本源,所以,生命教育對學生的成長和提高無疑起著極大地推動作用。
2、珍惜生命。思想品憄第一課《生命多彩》就向學生展示了一副生命的圖景,生命是一種賜予,是父母,是社會,是水、空氣共同造就了我們。由此升華,讓學生對身邊的一切懷有感激之情,對身邊的每一個的人、每一種賜于都表示感謝。生命應該就是從感恩開始。而現(xiàn)代學生接觸的媒體非常豐富像書籍、電視、電腦,我們可以在平時抓住一些典型的事例適時的說明,例如在金華少年的弒母事例中,適合進行討論,分析少年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舉動,在這一事例中他的母親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是否全無責任。繼爾讓學生在平常與家人或其它人相處時要注意消除隔閡,注重溝通和理解,平等待人,要讓學生理解生命是獨一無二的。
二、讓教師擺正生命教育觀
1、言傳身教。有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然還是會有一些過急行為,甚至可能還會有一些體罰,這在生命教育的過程中是非常失敗的。試想一位教師剛剛在課堂上大談要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要重視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所有的生命。但當發(fā)現(xiàn)有學生破壞教學秩序時,馬上破口大罵,甚至是大打出手,那剛才所傳遞的教育理念豈不前功盡棄。當然對于那些不守紀律的學生并不是任其發(fā)展,我們應講究方法技巧,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要尊重他們,適時的開導他們,讓他們感受到他們的生命也同樣被我們重視被我們珍惜,作為老師也是認為他們是獨一無二,值得尊重的。從爾讓一些所謂的后進生也能感覺自己也被他人重視,被他人尊重,能領悟到生命的真諦。
2、幫助建立學生正確的生命認知。生命教育還在于建立學生正確的生命認知,培養(yǎng)學習頎賞人生、尊重生命、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進而達到自我展現(xiàn)。生命教育也在于教育學生有積極的心態(tài),有良好的認知水平和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同時協(xié)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陶冶健全人格以及幫助他們增進人際關系,社交技巧,提升對他人的關懷。
3、循序漸近。生命教育還要講究循序漸近,像七年級的學生對自己和社會的關系并沒有十分清楚,所以我們在講課是要盡量的形象,直觀。而八年級的學生對于社會的問題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授課時可以結合實際讓學生自己來發(fā)表對社會問題的看法,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來體會,來認識生命的意義。
三、“生命教育”要走向社會
教育的本質是為了服務生活,生命教育的作用在于教育學生認識生命,引導學生欣賞生命,期許學生尊重生命,鼓勵學生愛惜生命。這種教育不但涉及到、社會、經(jīng)濟、資源等學科的新綜合和新發(fā)展,而且涉及到對科技發(fā)展和應用方向的理解和把握。社政教學就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區(qū)域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的主要特征,學習和掌握一定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知識,學會選擇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確立民主與法制觀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是社會生活中的每個公民必備的素質,學生是社會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未來社會發(fā)展的推動者和中堅力量,當然更需要在學科學習中接受生命教育。
《歷史與社會》和《思想品德》教材真的是進行滲透生命教育的好教材。有關的好素材真是無處不在,教師要是能真心去體會所蘊含的道理,我相信定會激發(fā)培養(yǎng)起學生熱愛生命、關愛生命的滿腔熱情。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的過程首先是一個精神成長的過程。然后才成為科學獲知的一部分?!边@句話深刻地詮釋了教育的人文關懷宗旨。生命教育更應最直接、最廣泛地體現(xiàn)教育這一神圣的宗旨。讓生命教育為年輕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創(chuàng)造一些體驗,多賦于一些憧憬,努力達到教育之于生命的最高境界——帶著對生命的了知、洞察和至愛,像尋找珍貴的金子一樣去發(fā)現(xiàn)和喚醒生命的潛能,激發(fā)對生命的活力。潤物無聲,讓生命教育淋漓盡致在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對生命的至愛。
參考文獻
生命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定位是很尷尬的,大學教育的真正主旨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使得他們學會思考,學會珍惜,學會做人。如果按照這個標準,生命教育應當作為高校教育的核心,而以目前的教育改革理論的發(fā)展形勢,這似乎有可能實現(xiàn);若以目前殘酷的社會就業(yè)形勢,這根本是空談。若將其定位在高校教育的從屬地位,似乎它也未被足夠的重視。一些高校僅僅將其設為每周一次的選修課,課程內(nèi)容也類似于心理輔導一般。由此可見,雖然人們理解了生命教育的真正內(nèi)涵,但其在實踐中卻存在形式化、任務化等傾向,當然,生命教育的授課教師本身對于這個課程的理解和知識儲備也是有限的。
單向化、去中心化
學校開展生命教育活動往往出于一種應激反應,也許是為了緩和某個學生自殺后所彌漫的灰色氣氛,避免再有學生出現(xiàn)類似行為。學校通過各種方式告誡學生要珍惜生命,珍惜父母,理解生命的意義。然后,學校通過學生在生命教育課堂或者活動中的反饋來調(diào)整生命教育課程的授課內(nèi)容,選派教師去參加生命教育的課程培訓,爭取最大限度的發(fā)揮生命教育課程的宣教作用。這里就存在一個問題,誰是生命教育的主體?當我們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才會愕然發(fā)現(xiàn),生命教育在這種發(fā)展路徑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錯位———為了生命教育而不斷完善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中心漸漸去掉了學生們的主位思考和個人意愿,他們往往只是講臺上被動的接受珍惜生命宣教的聽眾。站在學生們的角度,以學生為生命教育的真正主體,生命教育在重視培養(yǎng)學生們哲學素養(yǎng)的基礎上實現(xiàn)真正的主位置換。
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
1.學校和學生在生命教育中的定位顛倒
在一些高校中,生命教育常常與心理健康教育混為一談,究其原因,本文分析可能是由于校方在這一過程中并沒有搞清生命教育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生命教育更強調(diào)一種理解和領悟,它是具有一定“佛性”的教學活動,它的重點在于學生自己主動的“悟”。心理健康教育則更加關注學生在日常學生和生活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心理問題,它的重點在與及時的預防和矯正,學生即便不具備一定的哲學修養(yǎng),被動的接受也是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落到具體教育實踐中,學校往往變成生命教育的發(fā)起者和執(zhí)行者,教材的制定,課程的安排,效果的預期等都是將教師一方置于主位,很難兼顧學生的想法。
2.理論多于實踐,實踐多于反思
產(chǎn)生高校生命教育“熱”理論與“冷”實踐現(xiàn)象的原因是:教師生命狀態(tài)低迷與技能不足。確實,這個領域需要更多的教師投入生命教育的實踐中,并且不斷完善相關授課技能。但本文認為,比這更重要的是一種哲學上的反思:生命教育的基礎和底蘊在哪里?如果不思考出這個問題,再多的實踐投入可能也收效甚微。
3.生命教育沒有明顯和短期見效的功利效果
高校間的激烈競爭在學生身上體現(xiàn)的往往是專業(yè)能力和科研能力的競爭。比如,六級的透過率,考研的上線率,核心期刊的發(fā)表率等等。那么學校在日常教學中的工作重心便與這些很自然的聯(lián)系到一起。對于學生來說,各種專業(yè)的證書和學業(yè)上的進步所能帶來的功利效果是顯見的,因為這些可以作為學生在今后就業(yè)競爭中的優(yōu)勢資本。這種高校內(nèi)的功利氛圍和教育體系不可能在短期內(nèi)改變,如果試圖深入探究,這個問題就會變得很大,它上升到了社會體制和生存環(huán)境等問題的高度。生命教育它聚焦于人文精神的建構和完善,這種較為抽象的教育理念很難在短期內(nèi)實現(xiàn)功利效用。
反思:將主位留給學生,關注他們的哲學修養(yǎng)
如果僅將生命教育看作是學校和教師必須重視和貫徹的任務,那么它的生命力和作用力顯然是不夠的,應當尋求一種以學生為主位的生命教育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們不再是講臺下被動的聽眾,而是主動的去思考和探求生命的意義,并且統(tǒng)整自己在人生觀、價值觀上的定位。這就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哲學修養(yǎng)。將高校生命教育與學生的哲學修養(yǎng)聯(lián)系到一起并不是天馬行空的斷想。由于生命教育的核心含義在于重視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而哲學作為培養(yǎng)人文精神的主要學科,在培育大學人文精神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哲學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tǒng)一,是探究世界本原與發(fā)展的理論體系,是探討思維與存在關系的集合。哲學旨在啟迪人的智慧,開發(fā)人的思考能力:幫助人認識世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幫助人改造世界,給予人正確的方法論指導。目前高校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縱然跟社會中主流的科學主義和實用主義思潮有極大的關系,但是也應當承認,目前高校教育對于學生的哲學修養(yǎng)不夠重視。本文試圖整理出下述幾個思路來提高大學生的哲學修養(yǎng)。
(一)培養(yǎng)和激發(fā)大學生主動思考的習慣
生命教育是一種具有“佛性”的教育形式,想要大徹大悟,首先要學會正確的思考。哲學是一個比較彌散的概念,它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個細節(jié)。我們對于世界和生命的理解;對于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定位;對于自我概念的整合等都屬于哲學的范疇。從古希臘文明衰落時期開始,哲學便有一個明確的轉向:它更加關注個人,關注生活,哲學家們開始思考作為個體的人們?nèi)绾尾拍茉诟蟮淖匀幌到y(tǒng)中獲得令人最為滿意的個人生活。思辨的部分至今仍是哲學中最具特色的認識世界的方式。因此,思考可以作為提升個人哲學修養(yǎng)的一種有效途徑。這就要求生命教育不能僅僅被定義為某個學期的一門選修課,它應當作為全學習階段的一種人文教育,它也應當是一種彌散的形式存在,沒有形式化的外表,但卻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們主動思考人生。教師、家長在激發(fā)學生主動思考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應當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創(chuàng)造思考的氛圍和內(nèi)容,起到一種催化劑的作用,在學生思考存在困惑時,要及時并恰當?shù)狞c撥和糾正,輔助學生養(yǎng)成平時多思考問題的習慣。學生自己主動的想透一個問題,效果會遠遠好于老師單向的宣教。
(二)重視大學生哲學知識的積累
在許多高校中,非哲學專業(yè)的學生幾乎完全不接觸此類知識。這一方面是因為學生的課程安排往往緊扣其所學專業(yè)。另外,學生頂著繁重的專業(yè)課壓力,已經(jīng)沒有心力在閱讀其他書籍。第三,哲學的知識往往枯燥乏味,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這種問題其實沒有立竿見影的解決辦法,但是還是存在一些比較好的建議,比如班主任或者輔導員在定期的班會或班級活動中,講述一些關于哲學上的人物以及他們的思想,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蛘邍@某個哲學命題開展集體討論,也可以每次班會都安排一個學生為大家介紹一位哲學家以及他的思想等,這些都有可能引起學生對哲學知識的關注,而且也不會占用太多的時間。
(三)提高教師的哲學修養(yǎng)以及啟發(fā)教學的能力
生命教育,學生是主體,只有他們養(yǎng)成積極主動的思考人生的習慣,生命教育才算正真的落到實處。教師需要轉換之前對生命教育的態(tài)度,并且在課余時間提高自身的哲學修養(yǎng),補充自身在哲學知識上的欠缺,然后將這些內(nèi)容自然的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之中,這樣才能夠使課堂產(chǎn)生一種哲學氛圍。在與學生的溝通中,不論是學生在學習上的問題,還是生活上的疑惑,教師都應該善于啟發(fā)學生去主動思考,然后及時了解學生思考的情況。
一種新的生命教育體系
如圖1所示,傳統(tǒng)的生命教育過于單向且?guī)в忻黠@的應激色彩,不免落入形式主義的泥沼。這種方式不宜再被大力提倡,即便增強了任課教師的專業(yè)素質,也沒有真正的解決這個課程理應達到的初衷。俗語有:“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本文嘗試站在學生的角度提出一種新的思路,如圖1的下半部分所示,生命教育應當是貫穿整個學習生涯的人文教育,它沉淀在每個生活和學習的細節(jié)中,學生對于生命的理解必須是一種真正內(nèi)化的價值認同,并不是聽幾節(jié)課所能解決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具備的一種整合多種情緒和想法,并且有效調(diào)節(jié)自己生活狀態(tài)的能力。生命教育在這種形式下能夠很好的促進這種能力的養(yǎng)成。首先,這種形式的生命教育依附于家庭和學校對于人文精神以及學生哲學修養(yǎng)的重視,不再是僅僅依附于幾個任課教師應付任務式的空洞說教。其次,它將主動性完全交給學生自己,在教師的點撥之下,學生漸漸學會主動的思考、交流和反饋。久而久之,學生不僅有東西去思考,也有方向去思考。四、哲學修養(yǎng)應被提到生命教育核心位置科學主義和功利主義盛行的今天,大學中的人文精神日漸式微,哲學漸漸被視為雞肋,它似乎與經(jīng)濟和就業(yè)永遠也扯不上關系,但是它確是人類精神的根本,在理解人生意義,避免自我同一性危機等方面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哲學修養(yǎng)應當被提到生命教育的核心位置,沒有哲學修養(yǎng)卻談理解生命,終將是白費力氣。
誠然,大學工具化以及職業(yè)化的教育理念無法在一時間轉變,這些受到社會就業(yè)等形式的影響和制約,所以在大學中無法實現(xiàn)人文精神重新取代科學主義和工具主義的夢想。本文需要表明一種立場,那就是社會形式不應該過度的被施加在教師的教育理念中,應當先適當放下校門外的激烈競爭形式,先教學生們思考和做人,讓他們很好的統(tǒng)整自己的過去和未來,以及對整個人生的看法。也希望學校在安排繁密的專業(yè)課程的間隙里,給學生的學習空間中留有一份“人情味”,比如與專業(yè)課無關的哲學或者心理學等課程的靈活安排,或者定期組織同學參加社會活動、文藝活動等等。哲學應當據(jù)理力爭,在科學霸占和窒息學生幾乎全部的空間后,及時的給他們送去一縷清風。
哲學是科學的根,我們在盲目癡迷科學的同時,也更應當穩(wěn)住這個連結生命和精神的根。生命教育其實可以看作是一種哲學教育,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提倡的哲學修養(yǎng)或者哲學教育并沒有規(guī)定其內(nèi)容,也就是說,本文并不贊同對于哲學較為固執(zhí)的看法,即只有馬克思、恩格斯的哲學思想才是我們唯一要學習和信奉的。哲學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每個人對于世界的看法和理解都不盡相同,這些都不應該受限于社會體制而被僵化的或者刻板的套上“好哲學”或者“壞哲學”的罪名,哲學并不存在好壞之分,每個哲學家的思想都存在一些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因此本文認為對于哲學修養(yǎng)有待于提高的同學來說,東西方哲學史是首先要去補課的,通過對于哲學史的學習,我們可以更多的思考某位哲學家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為什么會產(chǎn)生那樣的看法等等。
結合上述思考,大學生對于生命的漠視往往是因為他們探尋不到生命的意義,這些也是由于教育機構長期對于科學主義信奉到了一種極致的必然結果,換句話說,也是由于現(xiàn)象學和人本主義等非科學取向的哲學流派散播的人文思想在我國長期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如此一味的堅持科學主義哲學,學生就會漸漸變成學習的機器,失去了自己的靈魂和生命的意義,一旦出現(xiàn)負面情緒或者壓力過大,他們往往不知道該思考人生,也不知道該怎么辦,所以學生輕生是這種惡性循環(huán)發(fā)展下去的必然結果之一。只有做到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的有機整合,才能緩解學生在生命問題上的迷茫,才能在生命教育中實現(xiàn)更多的價值訴求。因此,現(xiàn)階段的高校生命教育可以具有多種形式和內(nèi)容,它可以作為一種人文主義哲學思想的傳播載體,也可以作為一種呼喚教育模式調(diào)整的主力軍,但是這些工作都有一個前提:把生命教育的主位,還給學生。
關鍵詞:生命教育觀 英語教學 滲透
一、高中英語學科雖然是生命教育的隱性課程,但仍然蘊涵著豐富的生命教育內(nèi)容。對于部分學生而言,英語學科學習基礎并不是很理想,教師如果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狀況來教學, 學生就會遭受打擊,認為自己在英語學習上是不可能成功的,繼而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同樣,教師也會因為長期不能獲得成功感,而享受不到生命成長的快樂,生命教育的理念也就很難在英語教學中得以貫徹和落實。因此,教師在課程內(nèi)容的導入、講解、活動,包括作業(yè)等環(huán)節(jié)都要依據(jù)學情來設定,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讓學生成功,逐步達到學生爭取自己的成功。教師在課堂中落實生命教育觀可以運用以下幾個方法:點撥誘導法、主題討論法、思考領會法、體驗感悟法和實踐操作法。英語教師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不可能在一堂課中將所有的方法都運用到,必須要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和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來確定方法的選擇。
例如, 高中英語教材中有一課《looking good,feeling good》。教師就可以利用許多圖片,讓學生對于外表的比較,辨認哪一種是美。接著,教師可以運用點撥誘導法,讓學生回答出外表美和心靈美哪一個更重要。學生往往可以通過討論給出讓大家都比較認同的答案。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不斷通過提問引導學生積極用英語來回答問題,指導自己的實踐操作,學生既感到有趣,又能學會如何真正的美是什么,同時英語的聽和說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學生獲得了成功感的同時,也就享受了生命的快樂,教師也在學生主體性得到發(fā)揮的同時獲得了成功感,體驗了生命的快樂。
二、高中英語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內(nèi)容挖掘不僅僅體現(xiàn)在教會學生珍惜生命,在生命面臨突發(fā)的、災難性的危險時懂得如何保護自己,更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因此,像類似于什么是美等方面知識的這種教學內(nèi)容和恰當?shù)姆椒ǖ倪\用,比起原先的純粹以語言教學為目的的英語課堂,效果要好得多。
葉瀾教授曾經(jīng)給教育下過這樣一個定義:"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過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質量的提高而進行的社會活動。"但實際上,分數(shù)地位的提升使得教育偏離了"生命"這一出發(fā)點和核心,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的整體生命發(fā)展。因此,生命教育在課堂中的落實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有多種,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課堂了。在功利化的教育盛行的今天,我們教師有必要將目光放到追尋教育的本真上來,教育要做的不僅是使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學會珍愛生命、懂得體會生命的樂與苦,而且要讓學生能夠在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完善生命的意義,實現(xiàn)成功的生命,體驗生命的價值,并最終影響其人生,讓學生都能幸福地享受自己的人生。
三、教師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知識點,結合相應的教學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生命化教育的視角來審視目前的教學方法,可以看出使用點撥誘導法等策略的教學效果和傳統(tǒng)的以英阿語技能教學比較, 前者的效果尤為明顯。這就告訴教師,選擇和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可以有利于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眾所周知,課程改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課程的實施,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而一定的課堂教學又離不開一定的教學方法的支持。因此,好的課堂教學必須以正確的理念和好的教學方法為依托。教學方法選擇是否得當關系到教學的效率。從生命的視角檢視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其偏離了以學生生命發(fā)展為本的理念,重視英語詞匯、語法的傳授,重視教師的單向教學,重視教學結果,重視整體的劃一,這是與生命教育的人性發(fā)展相違背的。英語教師應避免選擇類似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