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計算機方向課題研究范文

計算機方向課題研究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計算機方向課題研究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計算機方向課題研究

第1篇:計算機方向課題研究范文

計算機仿真是集系統(tǒng)工程、控制理論、計算技術于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它利用計算機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構建數學模型、模擬現實系統(tǒng),并通過評價仿真實驗數據來驗證模型的正確性。在信息科學領域,計算機仿真已經成為研究者從事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另外,在實際科研條件不充分的情況下,計算機仿真也是研究者從事課題研究的有力工具。它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在一定程度上擺脫科研條件的限制,從事大量專題研究。對于科研條件相對落后的高校,培養(yǎng)信息類研究生的計算機仿真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蒲性O備昂貴而科研經費不足導致一些前沿的課題研究無法開展,一方面限制了學校自身的學科發(fā)展,另一方面也限制了研究生的培養(yǎng)。從培養(yǎng)通信專業(yè)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出發(fā),本文提出應用仿真軟件和計算機實驗設備構建科研仿真平臺,改善研究生從事課題研究的環(huán)境。文中提到的平臺建設方案不僅能緩解科研條件薄弱導致科研領域受限的問題,而且可解決現有仿真軟件很難滿足新課題研究需求、仿真結果跟實際系統(tǒng)脫節(jié)的問題。在平臺建設過程中,研究生將提升自己的計算機仿真能力,擴展課題研究的領域。

計算機仿真軟件應用現狀

計算機仿真研究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外有研究組織以計算機為工具模擬復雜系統(tǒng)。到今天,已經出現了大量的計算機仿真軟件?,F有的仿真軟件(特別是商業(yè)軟件)存在如下缺陷:首先,很難滿足新課題的研究需求。很多商業(yè)仿真軟件面向實驗教學,旨在提高教學效率。其功能大多模擬已經很成熟的系統(tǒng)和模型,適合已經存在的工程應用。對于一些新領域、新課題的研究,由于理論模型需要不斷更新和完善,其內容很難得到仿真軟件的同步支持。新領域和新課題的支持欠缺導致這些軟件不能很好地滿足科研需要。其次,大部分商業(yè)軟件不提供開源代碼或者深入開發(fā)的接口。當面臨新課題時,研究人員無法有效擴展這些軟件,使之應用于新的研究領域。最后,仿真設計的系統(tǒng)跟所模仿的實際系統(tǒng)存在差距。計算機軟件的模擬過程往往忽略大量實際約束條件,更多地停留在理論設計層面,可能導致仿真結果跟實際應用脫節(jié)。

構建仿真軟件平臺培養(yǎng)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在培養(yǎng)通信專業(yè)研究生時,導師應該充分考慮到仿真軟件上述的缺陷,鍛煉學生正確使用仿真軟件從事課題研究的能力。從而擺脫已有軟件的功能限制,增強科研的靈活度。

1.建立開源的仿真軟件實驗環(huán)境從開源仿真軟件入手,摸索改進和自主設計仿真軟件的方法,建立適合課題研究的仿真軟件平臺。圖1說明了本研究的思路。通信領域的很多課題都是開放的,研究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向。但科研基礎、科研經費、科研時間以及實驗條件的限制,最后導致科研基礎薄弱,無法為研究生提供優(yōu)良的科研環(huán)境,支持其從事新課題、新熱點的專題研究。通過引入仿真軟件,研究生可在導師的指導下改進仿真軟件或自主設計仿真軟件。最后,形成以仿真軟件為平臺的科研環(huán)境。這不僅彌補了科研資源的匱乏,而且拓展了課題研究領域,研究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方向開展專題研究。

2.實驗環(huán)境中用到的仿真軟件根據研究方向和參與項目的分工,導師應該為學生指定合適的仿真軟件。譬如,從事網絡協(xié)議研究的學生,導師可為其安排Matlab和NS2等仿真軟件;從事無線通信系統(tǒng)設計的學生,導師可為其安排Matlab和GloMoSim等仿真軟件。

3.培養(yǎng)應用和開發(fā)仿真軟件的能力考慮到仿真軟件的缺陷,在培養(yǎng)研究生的計算機仿真能力時需要從兩方面入手:第一,選擇便于二次開發(fā)的仿真軟件,培養(yǎng)研究生改進現有軟件、甚至自主開發(fā)仿真軟件的能力;第二,仿真設計跟實際系統(tǒng)設計相結合,在培養(yǎng)研究生原理分析能力的同時增強工程實踐能力。前一個方面考慮到仿真軟件不一定滿足新課題的需要,譬如當前還沒有能很好支持認知無線電研究的軟件。因此,在指導研究生時,導師一定要考慮到所用軟件是否支持二次開發(fā),能有效擴展現有平臺,從而支持新課題的研究。開源的仿真軟件能很好地滿足這一需要,譬如,開源的NS2軟件為通信課題提供了一個開放的研究平臺,研究者通過添加新功能模塊,能將其擴展成適應新課題的平臺。

構建計算機實驗平臺培養(yǎng)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在對專題進行原理性研究時,仿真軟件為研究的深入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仿真軟件存在一個不可忽視的缺陷——不能完全還原實際工程場景?;诜抡娴难芯砍晒窃硇缘慕Y論,很難直接應用到工程實踐中。因此,除培養(yǎng)研究生的仿真能力外,還需要鍛煉其工程應用能力。本文提供了另外一種仿真思路:在利用軟件方法進行仿真設計后,再利用計算機實驗平臺來搭建一些實驗原型,近似模擬最后的實際系統(tǒng)。組建這樣的原型系統(tǒng)既充實了科研資源,又鍛煉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譬如,為構建一個MPLS網絡,實驗室需要投入很高的經費購買路由器設備,這意味著經費不充足的實驗室無法從事MPLS網絡方面的研究。此時,如果在計算機上安裝Linux系統(tǒng),并配置MPLS功能,即可用來充當MPLS路由器并組建一個MPLS實驗網絡。這種計算機平臺仍然是一種仿真環(huán)境,但比純粹的仿真軟件更接近工程環(huán)境了。學生可以在這樣的實驗條件下從事很多MPLS網絡方面的課題研究,這對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有很大的幫助。為有效構建計算機實驗平臺,研究生應該從課題研究需要出發(fā),有針對性地學習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導師應該引導研究生學習《操作系統(tǒng)》、《嵌入式系統(tǒng)》等課程。另外,導師還應引導研究生學習Linux方面的技術,提升學生應用Linux從事系統(tǒng)開發(fā)的能力。

第2篇:計算機方向課題研究范文

為此,我們在上海市第六十中學的高一年級中開展了校園網在研究型課程中應用的研究,并進行了實踐,取得了一些經驗。

利用因特網的開放性特征,我們在校園網中建立了“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為學校開展研究型課程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操作平臺?!把芯啃驼n程學習支持網”建立在WindowsNTserver4.0+IIS3.0+ASP+Access數據庫的構架上,通過兩根ISDN的4B通道與因特網聯(lián)接,具有維護方便,程序設計簡單等特點,在當前校園網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足以滿足中學校園網的信息訪問需求?!把芯啃驼n程學習支持網”由以下十個欄目組成:

“研究方向”:是由學校教師提供的課題研究方向;

“課程概述”:是對研究方向的大致介紹;

“學習資源”:是有關這些研究方向的參考書目和相關網址;

“學生研究”:鼓勵學生自己提出研究方向;

“網上交流”:架起師生之間的溝通橋梁;l“課程管理”:學生自己申報和管理自己的研究課題;

“提交作業(yè)”:學生通過網絡上交作業(yè),并與其它同學共享成果;

“成果評價”:教師和學生成為評價活動的主角;

“網上練習”:學生可以自我測試一下自己的有關知識水平;

“在線幫助”:指導學生了解研究型課程的基本理論和一般方法。

通過“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中這些欄目的相互作用,實現了在實施研究型課程過程中,對需要著重把握的幾個主要階段(即研究課題的確定階段、研究課題的實施階段、研究課題的評價階段等)的學習要求。

一、學生研究課題的自主確定

研究型課程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在現實生活和學習中,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中,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的能力,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自主地發(fā)現問題并確定研究課題,然而對于廣大高中學生來說,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同學從來就沒有類似研究型課程的學習經歷,沒有基礎,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確定研究課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和學生應該充分地運用校園網和Internet上的資源,正確使用“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并貫徹以下四方面的原則。

1、研究方向的開放性

研究方向的開放性是指,學生在眾多研究方向中自主地確定自己的研究課題,而研究方向既可以由教師提供,也可以由學生自己確定。

如果我們事先準備好若干個研究課題讓學生進行選擇,表面上看起來學生的確開展了一些課題研究工作,但這種方法沒有讓學生自主地確定課題而僅僅是選擇課題。我們一定要讓學生體驗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確定課題的經歷。然而,由于高中學的生活、工作經驗畢竟不多,讓高中學生一開始就自己去發(fā)現問題,難度較大,實施困難,可能有少部分尖子學生能夠做到,但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在進行研究型課程的學習中,可能一上來就碰到了困難,他們無法自己確定一個研究課題,那下面的研究就更無從著手了?!伴_放的課題研究方向”是學生自主活動與教師有效指導之間的最佳結合點,而“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使得我們向學生提供開放的課題研究方向成為可能。我們采取兩種途徑向學生提供課題研究方向。第一種途徑是,學校直接提供一些課題研究方向;第二種途徑是,學生完全根據自己的生活、學習、工作經歷以及對社會和大自然的觀察,發(fā)現問題,從而自己確定研究方向。

我們組織全校教師根據自身的專長、特長和興趣愛好,提出了三十多個課題研究方向,涉及學校的各個學科以及學科之間的綜合,教師在這些研究方向中并不涉及具體的研究課題,只是給出了各個研究方向的內容綜述,介紹一些有關研究方向的基本知識、當前研究狀況和未來發(fā)展方向等,同時給出一些參考書目和相關的因特網址。我們將有關這些課題研究方向的綜述、參考書目和相關網址制作成動態(tài)網頁放在“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中,提供給學生自主確定研究課題時參考、研究。除了學校老師提供的這些課題研究方向以外,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生活、工作經歷,自己提出一些研究方向,并將自己所了解的有關這些研究方向的資料,包括內容簡介、參考書目和相關網址上傳到“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的“學生研究”中,供其他同學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確定研究課題時參考,其他同學也可以在學生自己提出的研究方向中確定課題。

2、信息交流的開放性

信息交流的開放性是指,要為學生提供廣泛的交流對象、通暢的交流渠道、及時的信息反饋。

“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為所有學生提供了諸多課題研究方向供學生參考,由學生自主地圍繞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開展資料的收集、分析、研究工作,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必然會產生有關這些研究方向的疑問需要解答。對同一班級而言,不同的學生就有不同研究方向的問題。對同一研究方向而言,對其開展研究的學生則來自不同的班級。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只能提供單一的教師與單一班級學生之間以及同一班級學生之間的交流途徑,缺乏在不同班級學生之間、不同教師與不同學生之間以及不同教師之間開展交流的機制。沒有一個教師能對這么廣泛的問題作全面的解答,也很難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召集不同班級的學生進行集中解答,更不可能隨時隨地提出問題和交流討論,由于時間有限,也不可能對有關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和及時的交流。因此,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能適應研究型課程對信息交流的開放性要求?!把芯啃驼n程學習支持網”為師生的交流討論提供了一個完善的場所,使得參與信息交流的人員更加廣泛,參與交流更加方便,信息反饋更加及時?!把芯啃驼n程學習支持網”上的“網上交流”,可以進行類似聊天的實時討論交流,更可以在“提問:回答”中運用BBS技術,按照課題研究方向進行分類交流討論,?梢越約涸諶范ㄑ芯靠翁夤討杏齙降奈侍饃洗紹BS的相應欄目下請求幫助,學生也可以對其他同學的問題進行解答,該研究方向的指導教師則可以通過BBS對有興趣從事該研究方向課題研究的學生進行及時的指導,其他教師可以對這些同學進行幫助,并且教師之間也可以通過BBS開展有關學術方面的探討。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討論后,指導教師可以將與自己指導的研究方向有關的討論內容整理以后,加入研究方向的“課程概述”中;也可以把與學生和其他教師交流過程中得到的參考書目和相關網址,加入研究方向的“學習資源”中。

通過“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師生就能隨時隨地針對研究方向進行交流討論,較好地解決了“生——生”、“師——生”和“師——師”之間在開展研究性課題過程中的交流障礙,有利于學生充分地了解課題研究方向的有關知識,從而為他們最終自主地發(fā)現問題、提出研究課題打好扎實的基礎。3、研究資料的開放性研究資料的開放性是指,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獲取開展課題研究所需的資料,教師和學生可以平等地提供有關的研究資料。

開展課題研究的資料主要來自教師提供的研究方向概述、參考書目以及相關因特網址等。學生在“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研究方向后,可以通過“課題概述”閱讀這些研究方向的“綜述”,大致了解研究方向的基本情況,然后通過“學習資源”由校園網訪問研究方向提供的與研究方向相關的因特網址,從中收集有關的資料,同時在學校圖書館和閱覽室中查閱有關的參考書目。為了幫助學生能夠盡快地找到有關的參考書目,“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提供了本校圖書館的書目查詢功能,并且設置了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和地區(qū)圖書館的鏈接,學生可以在這些大型的圖書館的網站中進行書目和全文查詢。同時,為了幫助學生盡可能多地查找到相關的網上資源,“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還提供了一些具備全文檢索功能的搜索引擎的鏈接。只有建立在豐富的資料的基礎上,研究課題才能具有扎實的研究基礎,也才能順利地開展后續(xù)研究工作。學生開展課題研究所需的資料可以由教師提供,可以由學生自己尋查,也可以由其他同學提供。教師將找到的可能對學生開展課題研究有用的資料上傳到“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上,供學生參考;學生也可以將自己搜集到的文字資料或相關的網址以及心得體會等信息上傳到“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的“提問:回答”BBS,供其他同學共享參考。學生在這個資料收集、共享的過程中,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生只能接受信息的被動地位,學生成為信息的主人,真正地確定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4、研究課題的開放性

研究課題的開放性是指,學生自主地確定研究課題,并且通過交流、共享其他同學的研究課題逐步完善自己的研究課題。

通過對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的資料收集、整理、分析、綜合,通過與指導教師、同學的討論交流,學生對研究方向有了較深刻的了解,從中發(fā)現了問題,并初步確定自己能夠研究的課題。

學生通過“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的“課題管理”欄目,隨時將自己初定的研究課題按“不同的研究方向”上報。也可以隨時在“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上查詢、了解其他同學的研究課題,能夠相互啟發(fā),有利于在不同班級的學生之間開展協(xié)作研究并進行有針對性的交流,也可以在最終確定課題之前,及時地對自己的研究課題進行適當的調整。

總之,師生運用“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并充分體現研究型課程所要求的學生在自主確定研究課題過程當中應該遵循的“研究方向”、“信息交流”、“研究資料”和“研究課題”的開放性原則,學生就能夠比較順利地確定自己的研究課題,為進一步開展課題研究積累大量的資料,同時為以后完成課題的研究打好扎實的基礎。

二、學生研究課題的互動研究

一般來說,當確定了研究課題后,在開展課題研究的過程中主要經歷三個階段,即“開題”、“研究”、“答辨”。在這三個階段中,需要分別撰寫“開題報告”、“研究報告”和“答辯報告”。

學生在開展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指導教師在指定的時間和地點,將從事相似課題研究的學生組織成課題小組,在課題小組中開展討論交流,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指導,而學生更多的時間則可以繼續(xù)利用“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上資源進行交流討論、查找資料。如果學生對課題有什么問題需要解答,可以在BBS上求助,指導教師和同學可以予以幫助,自己也可以上網查詢。

指導教師如果認為有必要,也可以在“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上的“網上練習”中建立與研究課題有關的一些基礎知識的練習題庫,供有關學生測試自己的相關知識和能力。

“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為每一位同學的研究課題設置了一個專用的“課題檔案”,每位學生都要將自己撰寫的三份報告上傳到自己課題的專用“課題檔案”中,研究課題的指導教師可以在每位學生的“課題檔案”中查閱學生的三份報告并在報告后面附上意見或建議,其它同學可以相互查閱、彼此共享他們的成果,同時也可以發(fā)表意見,幫助其他同學完善各自的報告。每位學生通過各自的“課題檔案”可以及時了解指導教師和其他同學對自己所作報告的意見和建議,根據這些意見和建議,學生在經過自己的思考、消化、吸收后,可以對報告內容進行修改、完善,對于報告內容中指導教師和同學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進行澄清和說明。

三、課題研究成果的科學評價

對高中學生研究型課程學習的評價,必須把握評價的過程性和全面性原則。

1、研究型課程學習的過程性評價原則。

研究型課程學習,是一種形似“研究”,而實質上仍是“學習”的一種綜合性的學習活動。這種活動更多地是強調研究活動的過程,而不是最終的結果。

我們把課題研究的過程分為五個階段,即“預研究階段”、“開題階段”、“研究階段”、“結題階段”和“答辯階段”。

預研究階段是指學生在確定研究課題之前所進行的一系列學習過程,通過資料的收集、分析,并與指導教師和其他同學溝通以后,自己發(fā)現問題并確定研究課題。預研究階段的主要評價依據是學生查閱資料的數量、質疑和答疑的質量以及學習的態(tài)度。

開題階段是指學生在前期準備的基礎上,將問題轉化為課題的活動,其主要表現形式為形成一份開題報告,開題報告中應該包括課題的由來、研究計劃和方案等。開題階段的評價主要是評價課題計劃和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

研究階段是指根據課題方案實施具體研究的活動,包括資料整理、科學實驗、社會調查、數據處理等。研究階段要加強對學生研究過程的檢查,重點評價學生是否嚴格按照課題方案完成了研究工作,如有變化要說明理由。

結題階段是指將課題研究的成果撰寫成研究報告、論文或活動方案設計的活動。結題階段重點評價研究成果的科學性、新穎性、應用性和清晰性等。

答辯階段是指在課題研究結題后,在課題小組范圍內開展的答辯以及在更大范圍內的交流等活動。答辯階段評價的主要依據是學生能否在一定的時間內清楚地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能正確回答有關專家的質詢,并且要評價學生與其他同學交流時的態(tài)度和質量。

在“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的“成果評價”欄目中,可以對每位學生研究課題的研究過程按照上述五個階段的評價原則分別進行評價,當然最終還有一個綜合這五個階段評價以后得到的總體評價。

2、研究型課程學習的全面性評價原則。

研究型課程學習的全面性評價主要體現在,參與評價的人員除了指導教師以外,還包括學生本人、同課題組的同學、其他教師和其他同學。全面性評價還體現在評價的范圍涉及校內和社會兩部分,除了組織校內教師和同學參與評價外,還可以請社會上的有關專家對課題研究的成果進行鑒定。

在“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中,教師和同學通過“成果評價”對每位學生課題的研究成果分別進行評價,課題研究者本人可以通過“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了解教師和同學對自己課題研究成果的評價,也要對自己的課題研究成果作出自我評價。

四、有關安全問題

在運用校園網開展研究型課程學習的過程中,要重視網絡安全問題。由于校園網的開放屬性,如果不注意安全,就會在校園網上引起混亂,造成損失。

我們在“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中采用分級權限,學生只能查閱“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上的資源,只有經過身份識別后,才能上傳資料、信息,因為是用于學習目的,一般不存在隱私問題,所以不允許匿名信息。

要在校園網中采用一定的技術措施,防范計算機病毒對服務器上重要數據的破壞,在校園網與因特網之間架設“防火墻”,防止校外的黑客對校園網的惡意攻擊。同時,及時備份“研究型課程學習支持網”的重要數據,以防意外。加強對所有學生進行網絡安全教育,做到安全、高效、守法地使用校園網和因特網,同時,教育學生愛護校園網設備,保證研究型課程的順利實施。

五、幾點體會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我們形成了一系列質量較高的學生研究課題,如:

《宋朝社會背景與陸游愛國情結》、

《辜鴻銘與現代教育》、

《學生課余生活調查》、

《外來語對漢語的影響》、

《中英風俗習慣差異的文化背景》、

《淺析數與形的結合在解題中的作用》、

《立體問題平面化在立體模型制作上的應用》、

《硬件測試—光驅的測評》、

《汽車和酸雨——減少汽車排污,提高降水PH值》等

每位學生都完成了一個課題的研究,學校匯編了一本研究型課程學習的學生課題論文集,有關教師的經驗論文在上海市教育刊物上發(fā)表,并在全市大會上進行了交流。通過這些研究課題的研究,著重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2、通過研究型課程的教學實踐,廣大教師的教育理念發(fā)生了變化,教師在教學中注重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作用從傳統(tǒng)的傳遞知識的權威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輔導者,成為學生學習的高級伙伴或合作者。

3、研究型課程的順利實施,必須要有完善的技術支撐、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科學的教學設計。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和因特網的興起,為研究型課程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技術保證,根據研究型課程和因特網的特點,我們要精心設計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加強對教學的管理,以保證每位學生都能進行課題研究的親身體驗,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課程目標。

4、校園網和研究型課程都是新生事物,運用校園網技術,開展研究型課程的學習的研究還處于試驗探索階段。還有較多的困難需要我們克服,還有不少問題需要我們研究解決。首先,教師的教育理念需要進一步更新,來自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的阻力還相當大,在教學中時常會受到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影響。部分教師不適應研究型課程的開放性,總想用自己的想法去統(tǒng)一學生的想法,不能擺正教師在研究型課程中的地位。

其次,教師計算機和因特網技術的應用水平差異較大,部分教師尚不能熟練地輸入漢字和進行網絡瀏覽,影響了研究型課程的教學效果。學生也要提高計算機和網絡應用的水平,提高計算機操作的能力。

再次,由于技術的限制,許多有利于研究型課程學習的手段尚不能使用,如:動態(tài)影像的實時傳送;許多基于網絡的因特網服務功能(ASP)還處于起步階段,難于對研究型課程的學習提供實質幫助,如:現在尚未有一家ASP能提供基于WEB的中外大百科全書的全文檢索、查閱功能;一般中學中,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還不能實現“虛擬現實”技術,那就對學生研究一些近、現代物理化學等方面的課題產生極大的制約,如:不可能研究原子核方面的課題;由于要考慮網絡的安全問題,就要用“防火墻”將校園網與因特網隔離,這樣,學生在開展課題研究時就很難得到社會上專家的及時指導,交流的范圍只能局限于校園內,雖然可以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盡可能多地得到專家的幫助,但不管怎么說,校園網與因特網交流限制,使課題研究的開放性受到了一定影響。

最后,由于經驗不足,在進行運用校園網開展研究型課程學習的過程,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如指導教師的安排、場地和時間的調配、教師指導能力的提高等,特別對一些學生自己確定研究方向的課題較難把握,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實踐中加以完善。

[關鍵詞]校園網,研究型課程,研究性學習,課程改革,網絡應用,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

[摘要]

研究型課程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校園網與研究型課程的結合,將充分體現研究型課程學習的開放性、問題性、過程性、實踐性、合作性原則,較好地完成研究型課程的學習任務。

第3篇:計算機方向課題研究范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 計算機基礎課程 課程體系改革

[作者簡介]袁良鳳(1978- ),女,廣西桂林人,廣西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工程。(廣西 南寧 530023)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4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實訓資源整合及遠程開放式實訓場地管理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踐――以廣西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3JGB320)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20-0132-01

一、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特色與主要研究內容

1.立足崗位群大膽創(chuàng)新。各高職院校需根據學生技術領域和畢業(yè)后就業(yè)崗位工作要求,大膽改革課程體系和有關教學內容,找出適應市場、適應行業(yè)、適應高職院校自身特點的課程體系。在教學中實施新的課程教學模式幫助教師了解課堂教學的效果和學生學習的進展情況,分析存在的原因,便于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提高教師隊伍的教學和科研水平。課程體系建設是伴隨學生學習過程進行的,它關注學習過程,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反思和調控學習過程,培養(yǎng)自主學習精神,幫助學生調節(jié)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提高課程的理論教學和實踐訓練的整合度,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信息獲取、處理和利用的能力。

2.突出“能力本位”。在課程的教學內容安排上,不再被動地以記流水賬似的知識點串講為主,而是主動根據各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后職業(yè)能力的需求,精心設計具體生動的教學案例,采用“項目化”的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訓練和提高學生的實操水平,真正做到在教學中將“能力本位”和“職業(yè)素質”提高到就業(yè)的水平。只有不斷改革“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將實驗、實習、實訓和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才能促進高職課程的“能力本位”項目化改造。

3.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手段。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加以改進和創(chuàng)新,提出一種更為先進或獨特的理念,讓一直以來被教師牽著鼻子走的學生們體會到以提高學習能力為主線的新型“項目任務”為基點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完成真實教學案例過程中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應用和技能。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教學模式為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為“以學生為主”的合作性教學模式,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的“課程一體化”實訓教學模式穿插在理論和實踐的教學過程中,更全面地考慮課程體系建設對不同專業(yè)學生計算機學習的作用。

二、課改中需要將教學項目化的設計理念貫穿始終

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中需要處處突出以培養(yǎng)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突出職業(yè)性、實踐性、適應性和地方性的辦學特點。課程的項目設計必須新穎、適用,整個教學過程就像是完成一項綜合性任務一樣,一個綜合項目貫穿始終,若干個子項目間看似獨立又相互關聯(lián),步步緊扣。

一個貫穿始終的大型綜合性項目必須從開始就提出整體的設計方案。其中,教學主體是學生,教學主導是教師,教學主線是案例。教師在對課程進行項目化改造時,需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將課程教學內容細化到每一個項目案例中去,知識體系要求具體化,并非過多的抽象概念、定義以及定理等知識點問題,而是以真實具體的崗位工作流程引出來源于生活實際的項目教學案例或本節(jié)課需要同學們完成的任務。

三、實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項目實施計劃階段。第一階段,主要完成“計算機基礎”課程在高職教育中的定位,包括與高職教學目標相適應的課程項目化案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科學地設計教學考核方法的研究與創(chuàng)新等工作,同時開展課程體系建設中的師資隊伍建設,課程多媒體課件研制的前期工作如資料的收集等。第二階段,主要完成以下工作:“計算機基礎”課程教材及教輔材料的建設,“計算機基礎”課程多媒體課件的研制,“計算機基礎”課程實訓周設立及內容改革的研究,考核方式的改革的研究(包括以等級考試成績替代課程考試成績的優(yōu)劣的評價)。第三階段,“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資源上網,總結性論文的撰寫,本項目成果的完成等。

2.項目可行性分析。以上的項目實施計劃,堅信“研”師出高徒,重視培養(yǎng)科研骨干,聘請專家指導,加強與科研機構交流,多層次課題研究合作等途徑,整合教育資源。充分發(fā)揮人才資源優(yōu)勢,提升教育科研水平。通過課程體系結構的調整和進一步開發(fā),讓學生個性發(fā)展,使教師更具備專業(yè)技能,加速學院特色向特色學院的巨大轉變。由于我們已做了部分前期工作,加之具有較強的前瞻性的目光與獲取教育信息的能力,有探索與建設優(yōu)秀高職課程體系的意識與決心,有優(yōu)越的教學環(huán)境和條件,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兩個校級教研項目實施的經驗,有部門及學校有關方面的支持,相信必能較好地完成本項目的實施。

四、項目預期的成果和效果

1.第一階段:準備階段――調整提升。首先,做好開展新一輪計算機課程教學課題研究的工作,做好設計一套新的教學研究方案,成立總課題組。其次,定期召開全課題組成員會,討論開題,包括研究方案,明確研究思路,落實研究任務,制定研究制度。

2.第二階段:實施階段――深化提升。首先,組織參與本課題研究的成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統(tǒng)一學習有關項目化教育教學的理論。其次,分組討論各分模塊研究內容、研究思路和基本策略。盡快完成各子課題的研究方案,針對課題領域做好調查報告和實施前的準備工作。再次,按照上一步中得出的研究方案,制定課題研究目標和做出具體項目實施方案,進一步組織設計人員及各子課題組成員開展具體化的實施。要求各子課題組成員們在開始制訂計劃后,定期開會集中匯報項目研究進展情況,寫出課題階段性總結材料,以備及時整改和調整進度。

3.第三階段:沖刺階段――完善提升。首先,根據上一階段的研究成果,積極協(xié)調各子課題小組的關系,小范圍地開展經驗交流活動,通過參加研討會、理論講座等形式宣講研究評選出的優(yōu)秀成果。力求盡快將研究成果進行評比,根據專家評委的意見或建議,集中整理、分析各小組得出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其次,對收集的資料整理分析后寫出可行性研究報告,參照課題結題標準或要求分批地驗收成果,做到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

4.第四階段:總結推廣階段――整體提升。第一,做好成果的推廣與再總結,按研究申請報告中的成員任務分工中的要求分配人員撰寫各分模塊的結題報告,然后匯總整理得出最終的研究成果,如課題研究工作總結報告、課題論文、課程配套的課件以及用于輔助教學的資源庫等。第二,通過完善成果,盤實改革特色,優(yōu)化校本課程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果。第三,通過公開發(fā)表總結性論文、資源上網、課件的分發(fā)傳播等因素,加大交流力度,擴大試驗范圍,增加受益人數。

五、結束語

課程體系改革立足于學院課程特色和教師個性,基于高職教育發(fā)展“能力本位”的教育取向,強調教育的職業(yè)化、崗位化,內容上注重課程功能,有利于解決企業(yè)乃至崗位個別差異的適應性問題。把就業(yè)前景作為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其最終目標是充分發(fā)揮專業(yè)與課程的潛能優(yōu)勢,促進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全面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戴士弘.職教改課程教學設計案例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DB/OL].,2006-11-20.

[3]王和平,胡菊芬.基于工作過程的“l(fā)inux網絡操作系統(tǒng)”課程設計與實踐[J].職教論壇,2010(14).

第4篇:計算機方向課題研究范文

以電子計算機為龍頭的現代科技,正在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產生難以估量的深遠影響。作為“人類通用智力工具”的計算機使人類快樂且緊張地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奔跑。人類已經跨入以工業(yè)文明為基礎,以信息文明為手段,以生態(tài)文明為目標的高速發(fā)展的新世紀。作為社會時尚,會不會使用電腦和網絡,已經成為衡量現代人文化水準的一個尺度。越來越多的人希望知道與計算機相關的知識和技術,特別是剛剛踏進高校的學生。

對于初學者而言,在沒有搞清計算機的ABC之前,常常會受到如下問題的困擾:到底是什么力量驅動計算機于20世紀40年代問世?這頭“怪物”怎么會有如此巨大的“神力”,讓整個世界的生產和生活在短短五十幾年就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人們往往在享受“怪物”給自己帶來的方便之余,也會無奈地感嘆:“沒有計算機我們真的將寸步難行!”計算機強大的計算功能為什么僅僅是基于再簡單不過的二進制數學原理?為什么現在一臺小小的筆記本電腦里的弈棋程序就可以戰(zhàn)勝讓人仰視的國際象棋大師?是誰,怎么給它施加了“魔法”?半個世紀前的那些計算機的鼻祖,曾經是幾百平米的大廈才能容得下它,為什么那時的龐然大物現在竟然能夠瘦身成為“窈窕淑女”,一間小小的機房就能夠擺上幾十臺。從功能上看,以前專為通話而發(fā)明的手機,現在已經具備了一般電腦的很多功能,用它可以上網、聽廣播、看電視、查資料、寫文稿、玩游戲和拍小型的連續(xù)劇,甚至還能用它遠程控制家中的電器。也許過不了多久,你就不用發(fā)愁在國外旅游時聽不懂外國人說的話了,你的手機已經學會翻譯給你聽了。這些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驚嘆之余,你可能會問:我已經是高校的學生了,今后除了數學、物理、英語之外,我該上哪些與專業(yè)需求相關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呢?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不落伍,要想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關鍵在于擁有高素質的人才。信息科學與技術在高水準人才的知識結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講文化要以科學為基礎,講科學要提高到文化的高度。計算機已然滲透到人類生產與生活的各個領域,新東西層出不窮,在使世界更加多姿多彩的同時,也更加紛繁多變。專家認為學習計算機早已超出技術的層面,上升到了現代社會文化的層面。2012年底,我們承擔了教育部大學計算機課程改革項目“以計算思維能力培養(yǎng)為主線的理工類專業(yè)大學計算機課程改革研究”課題。課題組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和研究,對計算機基礎課教學達成以下共識:

1)計算機高速發(fā)展的不竭動力是應用。

學生學是為了用,因此,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一定要實施面向應用的教育,上什么和教什么一定要以需求為導向。

2)學習計算機需要了解這一學科的內在規(guī)律和特征。

“構造性”和“能行性”是計算機學科的兩個最根本特征。與構造性相應的構造思維又稱計算思維,指的是通過算法的“構造”和實現來解決某個給定問題的一種“能行”的思維方式,或者說計算思維其實就是解決問題時的計算模擬方法論。

做任何事情都須講求方法,讓計算機幫我們做事,更要講求方法??茖W方法基于科學思維,包括理論思維(邏輯思維)、實驗思維(實證思維)和計算思維(構造思維)。計算思維這個詞,是20世紀50年代之后,計算機發(fā)揮了人類期望的強大計算功能之后,被人們認識、研究和提煉出來的。計算思維目前有著諸多的定義或描述,究其本質是“抽象”和“自動化”。數學抽象是針對現實世界的量的關系和空間形式來進行的。計算思維中的抽象與傳統(tǒng)數學相比更為復雜和實用,抽象的好壞和是否能夠實用,要看計算機能否快速地自動化地完成人們預想的計算任務。當今學界的有識之士提出:既然計算機已經成為“人類通用智力工具”,那么計算思維對每個學生都有普適意義。在實施面向應用的計算機教育時,如果能夠將應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思路歸納出來,點化學生,使其感悟計算思維要素之妙,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不是更好嗎。

3)工具是重要的,不能有輕視工具作用的思想。

人之所以能進化為現代人,不斷發(fā)明和成功創(chuàng)造工具起了絕對重要的作用。計算機是“人類通用智力工具”,盡管它問世的時間還不長,但是它所展現出來的智能化的趨勢已令世人嘆為觀止。對于這樣一個工具,我們應該怎么教?誰也不敢說胸有成竹,還需要下大功夫加以研究。

4)面向應用更應強化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優(yōu)良學風。

第5篇:計算機方向課題研究范文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4-0463(2012)09-0024-01

校本研究在我國已經開展了幾年,至今仍是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校本研究就是本校確定的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相對應的一種課程研究。要想推進校本研究,就要理清教學情況,把握課改方向,求真務實,不斷創(chuàng)新。通過這幾年的總結研究,我認為要做好校本研究,應該從以下這幾點做起:

一、辦好研訓班,抓好研討課

研訓班是由學校領導、各處室負責人、教研骨干組成的研討訓練班,是校本研究的中堅力量,是播種機,是領頭人,是沖鋒者。研訓班可每月舉行一次活動,采用全新的參與模式,注意研討與培訓的結合。研討內容可分兩個方面:一是談心得、談感想、談困惑、分析案例、商討對策;二是研討下階段課程改革工作的實施方案以及在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解決措施。舉行活動時可邀請各級教研機構的專業(yè)人員、實驗基地學校和兄弟單位的有識之士參加。

研討課也是校本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因為課堂教學是推進校本研究的主渠道。研討課由授課教師結合當前課改進程、班級情況和教學內容提出一個專題,然后集體研討,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見,由教師授課。課后,大家就勃學實際情況和原先的想法進行反思總結,從而繼續(xù)改進完善。這樣,一個教師上課,多個教師的教育理念都得到了檢驗,有利于促進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加強課題研究,建設師資隊伍

推進校本研究必須以提高老師的科研素質為前提,建設一支適應21世紀教育需要的善教育、精教學、能科研的教師隊伍,這也是校本研究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教師要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研究課題,爭取做到人人有課題,借課題帶科研。

1.充分發(fā)揮先進典型的帶頭作用。各級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帶動教師,教師帶動學生,上下互動,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把一些老師的課堂教學資料進行總結、提煉、概括并申報相關研究課題,激勵教師,鼓勵學生。

2.完善課題管理制度。每個課題都要有階段性成果和最終成果,課題成果都要進行評議,并選出質量較高的參加校級科研成果評選。學校組成評審組,對所有課題成果進行評定。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態(tài)度、研究能力以及研究成果都應納入考核評選范圍,從而促使教師的課題研究落到實處,使科研在教研中獲得延伸,教研在科研中獲得提升。

3.發(fā)揮教研組的集體力量。結合教師的自我反思,選出一些組內成員對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和探索。引導教師在思考和探索中互助合作,建立與區(qū)教研組和學科帶頭人的密切聯(lián)系,請他們直接參與教研組的討論,逐漸打造學習共同體。

三、搭建技術平臺,加大研究力度

1.剖析比較。比如:為了更真實細致、全方位地觀察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可把一節(jié)課的學生活動全程錄像,在研究中反復切換,定位解剖,這種化動為靜的教學方式為教學研究提供了良好的途徑。還可把學校教師的授課過程刻錄下來與名師上課的光盤反復比較,展開討論,取長補短。

2.模擬示范。在計算機教室開展校本教研,運用圖形、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交互方式簡述教學問題。教研中會為了同一細節(jié)的不同處理效果爭論不休,計算機則可當場虛擬各種方式的教學效果,一目了然。

3.交流學習。現代化信息技術解決了大信息量的記錄、存儲、傳輸、加工等問題,為校本教研提供了嶄新的平臺,我們可圍繞一個主題展開沙龍活動,還可以把學校開發(fā)的校本精品課程在學習網站上,供大家交流學習。

第6篇:計算機方向課題研究范文

我是第一次做述職報告,我想述職與競爭上崗不同,不講自己的各種優(yōu)點,而是要總結任職幾年來工作的得與失、經驗與教訓,提出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另外講到完成的工作任務和成績的時候,應指出這是全室同志共同努力工作的成果。我感謝四年來全室同志同心同德,努力工作和對我工作的大力支持。

l 對計算中心基本任務和發(fā)展方向的認識

計算中心作為高能所的計算中心,決定了它為高能物理科學研究服務的根本宗旨?;救蝿找簿褪侨蒲芯W絡、實驗數據存儲、實驗數據批處理等大科學實驗所必須的計算環(huán)境建設、運行、維護管理及發(fā)展。

由于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原來只能統(tǒng)一購買,集中使用的計算機由能力更強、技術更先進的服務器、工作站,甚至微機所取代,vax機的淘汰就是時代變化的標志。計算能力的分散和網絡技術的發(fā)展使得計算中心的基本任務有了很大的變化。橫觀國際大型高能物理實驗基地的發(fā)展,由于實驗規(guī)模變得越來越大,數據量成數量級增加,他們的計算中心經歷了向網絡中心和數據中心的轉化。我所的發(fā)展與國外一樣,bepc-ii建成后,數據量會增加兩個數量級。計算中心已經完成了向網絡中心的轉化并正在向數據中心發(fā)展,這是必然趨勢。

目前我們與國外著名高能物理實驗基地在技術上差距很大,在這個發(fā)展過程中面臨的技術問題是很多的,我們必須研究國外最新發(fā)展的先進技術,才能不斷滿足物理學家的需求,并跟上世界的腳步。最近幾年我們必須研究的先進技術有:

1. 基于san的數據存儲技術,包括數據管理與數據庫

2. 大型pc-farm,并行計算,任務分割與負載平衡

3. 網格計算

4. 面向對象的方法和技術

5. 先進網絡技術

6. 系統(tǒng)與網絡安全技術

l 改革及科研隊伍建設

1999年研究室改革實行的按需設崗、按崗聘任由于計算中心人員流失,搞得并不徹底。除了長期病號、提前退養(yǎng)、離職休養(yǎng)的以外,每個同志僅報告了工作就上崗了。但是在課題設置和關鍵崗位安排上我們做得很認真。我們堅決停止了長期得不到經費支持,長期沒有進展的課題,而提出了有發(fā)展前途的新課題;我們在所領導的督促下,取消了專職值班人員,將系統(tǒng)維護人員從8人減少到4人;將信息組與網絡組合并。在沒有競爭崗位積極性的情況下,由室出面安排各課題的負責人。特別是在國家增加了對我所的經費支持后,所批準了校園網改進和san兩大課題,對計算中心科技隊伍的形成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各課題負責人都很盡職盡責,上述兩個課題已經形成了強有力的科研隊伍。

l 課題組和課題研究情況

1999年以前,除了許榕生研究員從科學院爭取來的“黑客入侵防范軟件研制”以外,沒有象樣的研究課題。1999年國家增加了經費支持,計算中心根據所科研特別是bes目前和近幾年的需求,結合計算中心的發(fā)展方向,提出了“高能所校園網改造”和“建設基于san的新一代網絡分布式數據處理與存儲環(huán)境”兩大課題,并建立了課題組。再加上系統(tǒng)維護運行組和網絡安全組,全室有了四個課題組。

系統(tǒng)組原先只負責計算機系統(tǒng)的維護運行,1999年研究室改革后,計算中心集中了優(yōu)秀人才和研究生成立了san課題組,以楊大鑒研究員掛帥,研究并準備建設下一代的計算環(huán)境。san是近兩三年發(fā)展的新技術,我們是國內研究、打算掌握并實施的第一家,設備價格高昂而且具有相當的難度。課題組在一年多時間里做了大量調研工作,對一些廠家的解決方案做了認真的評價和測試,為建設新一代數據處理和數據管理環(huán)境減少購買設備中的風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課題組準備在今年下半年實施,年底到明年年初建成基于文件管理的san系統(tǒng)。

第7篇:計算機方向課題研究范文

摘 要:近年來,各中等職業(yè)學校在市場的號召下,在政策的指引下,紛紛開設了軟件及應用專業(yè)。那么已經開設了十幾年的專業(yè)該怎么改造來追隨市場,保證今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呢?該文作者結合所在珠海一職校的工作經驗,立足珠海本地計算機軟件應用行業(yè)及企業(yè)的現狀,探析了該專業(yè)改造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專業(yè)改造;人才培養(yǎng)模式;評價方法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3-0054-02

一、現階段本地計算機軟件與應用專業(yè)的就業(yè)前景

珠海市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市政府確立了大力發(fā)展信息技術產業(yè)的戰(zhàn)略目標。201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第二產業(yè)對全市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74.8%,電子信息、生物醫(yī)藥等六大優(yōu)勢產業(yè)增加值占全市工業(yè)增加值的77.2%。為了配合信息化技術發(fā)展要求,珠海市建立了國家級軟件園區(qū)――南方軟件園,有力地促進了軟件產業(yè)發(fā)展,為珠海的軟件產業(yè)發(fā)展和創(chuàng)建打下牢固的基礎。

隨著計算機網絡、通訊環(huán)境的建立,為各行各業(yè)的計算機軟件及應用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而在“十二五”期間,電子商務也被列入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的五年內還將處于一個蓬勃發(fā)展的勢頭,與之關聯(lián)的電子商務網絡服務人才需求量增大。同時,電子政務、企業(yè)信息化等應用日趨廣泛,對軟件的需求日趨提高,根據2010年珠海市人力資源部門統(tǒng)計數據,全市12000多家企業(yè)對網站開發(fā)測試、網絡管理、網絡編輯等崗位需求缺口達3萬至5萬人,其中,適合中職生就業(yè)崗位約占10%,崗位數達3000至5000個。

珠海市中職軟件技術專業(yè)每年畢業(yè)生的數量約為200人,由此可見,計算機軟件及應用專業(yè)畢業(yè)生在珠海及珠三角的軟件、網絡和電子商務網絡服務等領域有足夠的就業(yè)空間。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提供市場所需的人才,保證計算機軟件及應用專業(yè)今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急需對本專業(yè)進行合理改造。

二、計算機軟件與應用專業(yè)改造的具體實施建議

(一)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

專業(yè)改造首先要考慮的是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

(1)可依托當地計算機軟件應用行業(yè)及企業(yè),深化校企合作,與企業(yè)進行訂單式校企合作培養(yǎng)模式改革。成立專業(yè)指導委員會,在專家的指導下,根據市場調研結果,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再進行與訂單式人才培養(yǎng)模式相適應的教學做一體化實訓室建設。筆者所在專業(yè)已與銳捷網絡和神州數碼等相關軟件技術企業(yè)開展深度合作,進行了訂單培養(yǎng)項目合作。

(2)與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合作,高質量展開“3+2” 形式的高技能人才培養(yǎng)工作,以滿足當地計算機信息產業(yè)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以及學生發(fā)展的要求。筆者所在軟件技術專業(yè)班級已有兩屆學生通過“3+2” 模式升到大學。這種模式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追捧,也是今后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趨勢。

(二)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

1.課程體系改革

通過對軟件技術工作崗位職業(yè)能力的調研與分析,以就業(yè)崗位為基礎,完善與崗位對接的課程體系,調整和優(yōu)化課程結構。對軟件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進行分析,每學年由專業(yè)建設小組展開企業(yè)崗位需求調查,研究在新形勢下,軟件技術工作崗位的需求變化。借鑒企業(yè)人才培養(yǎng)經驗,使學校擁有與行業(yè)企業(yè)相接軌的課程體系。在教學項目的設置上,應盡量采用企業(yè)實際案例。

2.校企合作共同開發(fā)建設精品課程

依托當地IT行業(yè)及企業(yè)共同研發(fā)精品課程。筆者所在學校已與金山軟件公司、同望科技公司、銳捷網絡和神州數碼公司、唯康通信技術公司、上海新朋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以企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要求共同開發(fā)精品課程。

(三)教學方法改革

(1)構建與企業(yè)工作崗位相一致的教學環(huán)境,引入企業(yè)實際項目內容,降低課堂教學與企業(yè)工作場景的差異。

(2)推進和完善“任務驅動、項目引導”等教學方法改革,將課堂延伸到企業(yè)中,直接進行實踐性教學活動。將企業(yè)元素引入學校,建立企業(yè)工作室,真正將生產實踐內容融于課堂教學中。

(3)推廣以學生為主體的行為導向式教學方法,探索“自主、合作、探究、訓練”的以強化學生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為目標的教學方法改革,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4)積極探索職業(yè)教育教學過程的互動性和開放性形式,改革師生之間“我教你學”的知識傳授模式,實現“教與學”、“師與生”之間的“零距離”互動,借助方便、快捷的信息化平臺,使學生和教師的 “教、學、做”有機結合。

?專業(yè)建設?中職計算機軟件及應用專業(yè)的改造與探索

(四)學生的評價模式改革

制定融合企業(yè)元素的評價模式,學校與企業(yè)共同制定學生學習質量評價標準,借鑒企業(yè)質量管理原則和方法,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質量監(jiān)控和評價。具體工作可分為:

(1)設立教學(實習)過程質量監(jiān)控點,展開評價、考核工作;對學生進行以綜合能力為依據的全面評價,包括除考核學生的理論成績外,還包括學生的職業(yè)素質、自學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與他人的協(xié)作和溝通能力,以全面衡量學生的綜合素質。

(2)以行業(yè)資格證書評價學生成績。如:“網絡設備的配置與管理”、“局域網與網絡操作系統(tǒng)”之類的課程可實行“以證代考”。通過鼓勵學生參加各級職業(yè)資格鑒定機構的考證,視學生考取資格證書的相關級別,給予學生一定的學分獎勵,并替代對應科目的考試評價。

(3)以技能競賽的成績當作學生成績評價依據。通過組織本專業(yè)群學生參加各級技能競賽,以競賽成績作為學生專業(yè)成績的依據。

(五)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專業(yè)建設的靈魂,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專業(yè)改造的重中之重。根據本專業(yè)建設和發(fā)展的實際,加強本專業(yè)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構建一支以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老、中、青”教師三結合的專業(yè)教師隊伍。

1.有效實施專業(yè)教師繼續(xù)教育工程

準確把握本專業(yè)發(fā)展方向,緊密結合本專業(yè)相關企業(yè)和產業(yè)崗位群所需,以有效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為目的來實施專業(yè)教師繼續(xù)教育工程。

根據實施項目化教學、一體化教學、工作崗位場景式教學所需,進一步加強“雙師型”教師培養(yǎng)。

通過參加專業(yè)認證考試等模式開展業(yè)務學習,鼓勵專業(yè)教師考取技能等級證書和企業(yè)認證證書。

根據本專業(yè)發(fā)展趨勢,每一名專業(yè)教師均應進行前沿學科的研究學習,設置一個主攻方向,確定一個以上的前沿學科專攻方向。

2.科學培養(yǎng)專業(yè)帶頭人和骨干教師

在專業(yè)教師隊伍中,有效構建專業(yè)帶頭人、骨干教師的選拔、培養(yǎng)制度、激勵機制。通過加強對專業(yè)帶頭人、骨干教師的培養(yǎng)力度,形成本專業(yè)具備特色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使得優(yōu)秀教師能脫穎而出,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發(fā)揮更積極的作用。

加強專業(yè)課題研究,申報和參與課題研究項目,通過課題研究的形式,在課題的申報、研究、結題等一系列活動中,加強專業(yè)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教科研意識和業(yè)務領導才能。

3.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力度

完善“以老帶新”的青年教師培養(yǎng)機制,選派德才兼?zhèn)涞墓歉山處?,全方位對青年教師進行科學有效培養(yǎng)。全部青年教師均有骨干教師作為指導教師,健全青年教師培養(yǎng)的監(jiān)督、考核制度。

根據學校教育教學實際,開展青年教師教育教學基本功訓練比賽活動。

4.從企業(yè)聘請能工巧匠

創(chuàng)新聘請企業(yè)專家作為兼職教師的動態(tài)管理機制,健全兼職教師激勵機制,校內專業(yè)教師與企業(yè)專家分工與協(xié)作,共同參與教學研究、標準制定、培養(yǎng)方案優(yōu)化、實訓項目開發(fā)等工作。

三、結語

專業(yè)改造是一個持續(xù)的、發(fā)展的工作,只要不斷要求進步,結合各自當地經濟現狀、產業(yè)結構,每所學校都會找到適合本校的專業(yè)改造方案,相信我們計算機軟件與應用專業(yè)會培養(yǎng)出更多的能適應社會需求的合格員工。

參考文獻:

[1]葉振龍等.中等職業(yè)教育階段培養(yǎng)軟件產業(yè)藍領人才的可行性分析[J].2003(10).

第8篇:計算機方向課題研究范文

2:吉林省森工集團信息化發(fā)展前景與規(guī)劃.

3: 吉林省林業(yè)設計院網絡中心網絡改造與發(fā)展規(guī)劃.

4: 吉林省林業(yè)系統(tǒng)生態(tài)信息高速公路構建課題.

二、論文撰寫與設計研究的目的:

吉林省的林業(yè)分布十分廣泛,以長白山系為主要脈絡的山地廣泛分布各種森林資源,而作為林業(yè)及林業(yè)環(huán)境的發(fā)展,林業(yè)生態(tài)信息則是一個更為龐大的系統(tǒng),快捷,準確,合理,系統(tǒng)的采集,處理,分析,存儲這些信息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十分現實的問題.在信息交流的這個世界中,信息好比貨物,我們需要將這些貨物(信息)進行合理的處理,其中以硬件為主的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是這些貨物(信息)交流的"公路"和"處理廠",我做這個題目,就是要為它畫出一條"公路"和若干"處理方法"的藍圖.

由于森工集團這樣的特定企業(yè),其一,它是一個統(tǒng)一管理的企業(yè),具有集團化的特點,網絡的構建具有統(tǒng)一性.其二,它又在地理上是一個分散的企業(yè),網絡點也具有分散性.然而,分散中還具有集中的特點,它的網絡系統(tǒng)的設計就應該是板塊化的.從信息的角度來講,信息的種類多,各種信息的采集傳輸處理角度也不盡相同,我們在設計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硬件的地域布局,也要考慮軟件平臺的配合.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更新觀念,大步向前.我相信,在導師的精心指導下,經過我的努力,我將為它們創(chuàng)造出一條平坦,寬闊的"高速公路".

1,論文(設計)研究的對象:

擬訂以吉林省林業(yè)系統(tǒng)為地理模型,以林業(yè)網絡綜合服務為基本需求,以網絡拓撲結構為設計方向,以軟件整合為應用方法,開發(fā)設計一套完整的基于集散集團企業(yè)的企業(yè)網絡系統(tǒng).

2,論文(設計)研究預期達到目標:

通過設計,論文的撰寫,預期達到網絡設計全面化,軟件整合合理化,網絡性能最優(yōu)化,資金應用最低化,工程周期最短化的目標.

3,論文(設計)研究的內容:

一),主要問題:

設計解決網絡地域規(guī)范與現有網絡資源的利用和開發(fā).

設計解決集中單位的網絡統(tǒng)一部署.

設計解決多類型網絡的接口部署.

設計解決分散網絡用戶的接入問題.

設計解決遠程瘦用戶網絡分散點的性能價格合理化問題.

設計解決具有針對性的輸入設備的自動化信息采集問題.

合理部署網絡服務中心的網絡平衡.

優(yōu)化網絡服務系統(tǒng),營造合理的網絡平臺.

網絡安全問題.

10,基本應用軟件整合問題.

[nextpage]

二),論文(設計)包含的部分:

1,地理模型與網絡模型的整合.

2,企業(yè)內部集中部門網絡設計.

3,企業(yè)內部分散單元網絡設計——總體分散.

4,企業(yè)內部分散單元網絡設計——遠程結點.

5,企業(yè)內部分散單元網絡設計——移動結點.

6,企業(yè)網絡窗口(企業(yè)外信息交流)設計.

7,企業(yè)網絡中心,服務平臺的設計.

8,企業(yè)網絡基本應用軟件結構設計.

9,企業(yè)網絡特定終端接點設計.

10,企業(yè)網絡整合設計.

5,論文(設計)的實驗方法及理由:

由于設計的過程并不是工程的施工過程,在設計過程中詳盡的去現場建設肯定有很大的難度,也不是十分可行的,那么我們在設計的階段就應該進行仿真試驗和科學計算.第一步,通過小型網絡測試軟件平臺,第二步,構建多個小型網絡搭建全局網絡模擬環(huán)境,第三步,構建干擾源利用小型網絡集總仿真測試.

6,論文(設計)實施安排表:

1.論文(設計)階段第一周次:相關理論的學習研究,閱讀參考文獻資料,制訂課題研究的實施方案,準備試驗用網絡硬件和軟件形成試驗程序表及試驗細則.

2.論文(設計)階段第二周次:開始第一輪實驗,進行小型網絡構建試驗,模擬網絡服務中心,模擬區(qū)域板塊,模擬遠程及移動網絡.

3.論文(設計)階段第三周次:進行接口模擬試驗,測試軟件應用平臺,完善課題研究方案.

4.論文(設計)階段第四周次:完成第一輪實驗,提交中期成果(實驗報告1).

5.論文(設計)階段第五周次:進行第二輪實驗,模擬環(huán)境(干擾仿真)實驗,提交實驗報告2.

6.論文(設計)階段第六周次:完成結題報告,形成論文.

三,論文(設計)實施工具及參考資料:

小型網絡環(huán)境,模擬干擾環(huán)境,軟件平臺.

吳企淵《計算機網絡》.

鄭紀蛟《計算機網絡》.

陳濟彪 丹青 等 《計算機局域網與企業(yè)網》.

christian huitema 《因特網路由技術》.

[美]othmar kyas 《網絡安全技術——風險分析,策略與防火墻》.

其他相關設備,軟件的說明書.

1、論文(設計)的創(chuàng)新點:

努力實現網絡資源的全面應用,擺脫將單純的網絡硬件設計為企業(yè)網絡設計的模式,大膽實踐將軟件部署與硬件設計階段相整合的網絡設計方法.

題目可行性說明及預期成果:

第9篇:計算機方向課題研究范文

一、研究背景

為了更好地落實“專業(yè)跟著產業(yè)走;課程跟著專業(yè)走”的中職辦學思想,中山市教研室組織了中山十所中職學校參與中山市立項課題“中職英語與專業(yè)結合的實踐研究”的課題研究。其中,中山市東鳳理工學校、中山市港口理工學校、中山火炬開發(fā)區(qū)理工學校和中山市坦洲理工學校負責子課題“中職英語與計算機專業(yè)結合的實踐研究”。

中職英語作為一門文化課教學主要目標是服務地區(qū)學生專業(yè)發(fā)展,提高中職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但現實的情況是目前中職英語的教學離以上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如何與專業(yè)結合?能在多大范圍服務專業(yè)?這都是我們每一個中職教師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在現實的條件下,我們選擇編寫適合中山本地區(qū)的計算機英語校本教材作為切入點。但如何編寫出學生喜歡,教師滿意的教材是擺在我們每一位參與課題的教師面前的首要問題。回答好這個問題對于我們理清思路,改變觀念,編寫出優(yōu)秀的校本教材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文獻綜述

國內計算機專業(yè)英語教材研究在大學和高職院校開展較早,曹陽、李志梅(2005)、梁文玲(2006)、卜艷萍、周偉(2007)、李曉堂、鄧霞、張艷玲、張志綱、萬朝陽(2008)分別就高校計算機專業(yè)英語教材選用,作了專題研究,對計算機專業(yè)英語課程的教學內容提出了調整、更新和補充的建議,認為在教學中不僅要講授計算機英語的專業(yè)詞匯和專業(yè)文獻,還應增加計算機專業(yè)知識與計算機專業(yè)英語學習技巧的教學內容。這研究更多的是從使用高校計算機專業(yè)英語教材來著手,對計算機專業(yè)教材編寫沒有涉獵。

國內對中職計算機英語教材編寫的研究比較少。羅清芳(2010)在《計算機專業(yè)英語教學改革探討》一文中提出“教師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一定要和本校專業(yè)教師討論,哪些內容先講,哪些內容后講,哪些內容不講,這樣才能照顧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彼鲝垖υ滩牡膬热葸M行二次處理。周岸輝(2012)在《中職計算機英語與專業(yè)結合課題的整合的教學初探》一文中,對教材編寫有所涉獵,文章更多地是從教學角度來談結合,對教材編寫的具體操作沒有詳談。因此,本研究著重從中職計算機英語教材的編寫原則、英語與計算機的結合點及編寫形式三方面進行調查分析,旨在為課題組教師在教材編寫時提供參考,理清思路。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中山市10所中職學校的33名英語教師進行了調查;對中山市東鳳理工學校和中山市港口理工學校共228名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采用調查和訪談兩種方式對中山市東鳳理工學校和中山市港口理工學校的24名計算機專業(yè)教師進行了調查。調查和訪談所得到數據和文字,經過統(tǒng)計和整理之后,進行了分析。

四、結果與討論

1.中職英語教師對中職英語教材的看法

當問到“您認為當前職業(yè)學校有合適的計算機英語教材嗎?”時,71.4%的教師認為沒有;選擇不好說的教師有23%;只有不到4.7%的教師認為有合適教材。整體來說,近95.3%的教師認為目前中職計算機英語教材不合適或不適用。63%的教師認為職業(yè)學校學生不喜歡學習計算機英語的原因是教學內容陳舊、深奧、 抽象。這就說明開發(fā)基于實際情況的校本教材是有需要和必要的。

當問到“您對目前以英語與計算機結合實踐改革有什么看法”時,有教師提出計算機英語教學內容難度要適中,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內容多一點,操作性強,簡單實用; 50%的教師認為基礎計算機英語課程應與專業(yè)結合,與學生未來職業(yè)相聯(lián)系。有62%的教師提出計算機英語教學要切實為專業(yè)服務,教材要口語化、簡短,重視計算機日常操作中常用的英語,重視教材的實用性和趣味性,以聽說為主,在專業(yè)實踐中運用口語進行交際。這說明大部分英語教師認為計算機英語教材要與專業(yè)結合,但要實用,簡單而且有趣,這比較符合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同時要注意語言的完整性。

67%的教師認為教材要選用硬件、維護,電子商務、網絡、網頁設計和研發(fā)等內容,教材內容能理論聯(lián)系實際。有70%的教師提出編寫適合的教材,教材要與職業(yè)相關聯(lián),而且英語教師與計算機教師共同研究開展與專業(yè)相關的活動教學。大部分教師支持編寫適合中職學校特點的教材,而且對與英語結合的專業(yè)也明確提出,說明我們教師對于英語與專業(yè)結合是有思考的。

2.中職學生對目前中職計算機英語教材的看法

當問到“你喜歡什么樣的專業(yè)英語教材?”時,59.9%的學生都選擇了把專業(yè)學習融入在簡單的任務解決中的項目教材。而且有67.8%的學生希望老師在教學中將英語課與專業(yè)課結合時,可以選擇游園活動或比賽等活動形式,以增加計算機英語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和專業(yè)課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成就感。從以上數據來看,一方面,學生希望計算機英語教材與專業(yè)密切結合,另一方面,希望結合的形式簡單、有趣,最好把教學內容融入到任務型教學中。

3.中職計算機專業(yè)教師對中職英語教材的看法

當問到“您認為英語教學中應該加強哪方面對專業(yè)支持?”時,37.5%的教師認為日常英語教學中適當地補充計算機專業(yè)英語;91.6%的教師認為英語教學中應該加強計算機英語術語的教W;有25%的教師認為多開展專業(yè)知識或術語的比賽;68%的教師認為平面、三維、軟件界面和電子商務方向需要與英語結合。這說明計算機教師認為目前計算機英語教材教學重點在有關計算機術語的學習,而且認為平面、三維、軟件界面和電子商務方向需要與英語結合。

當問到“依您多年的專業(yè)教學經驗,您認為哪個方向的專業(yè)與英語有結合的地方?如果結合,您希望形式和內容是怎樣?”時,有41.6%的教師認為要把英語融入專業(yè)設計作業(yè)中;有25%的教師認為多開展與專業(yè)相關的游園活動;有16.6%的教師認為在班級文化布置中加入專業(yè)英語的元素。這說明計算機教師也認識到目前計算機英語教材難且深的特點,提出活動教學的建議。當問到“如果要改進專業(yè)英語課堂教學,你有什么好的建議?”時,對于專業(yè)英語課堂教學建議,87.5% 的教師認為要有簡單易學的專業(yè)英語教材。當問到“您認為什么樣的專業(yè)英語教材會適合您的學生?”時, 有66.6%的教師認可把專業(yè)學習融入在簡單的任務解決中的英語項目教材。大多數計算機教師認為中職英語教材應該是簡單而且貼近計算機專業(yè)的項目教材。

計算機教師普遍認為中職專業(yè)英語教材可把專業(yè)學習融入情景對話中的口語教材,把專業(yè)與日常英語聽說讀寫相融合。這說明計算機專業(yè)教師已經看出目前計算機英語教材的普遍的問題,希望所編寫的校本教材能讓學生學習到有關的專業(yè)術語的同時,又能輕松愉快地學習日常英語,提高英語實用能力。

五、啟示

目前,中職計算機英語教材還存在較大的缺陷與不足,如教學內容陳舊、深奧、抽象;操作性不強,不夠簡單實用;趣味性不夠;與學生專業(yè)不夠貼近。為了更好地編寫計算機英語教材,我們有必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中職計算機英語要為專業(yè)課程服務,教材突出實用性、應用性和崗位性的特點,堅持“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夠用為度”原則。中職計算機專業(yè)學生一般所從事的工作包括計算機操作使用,技術管理和支持服務等,這些工作對計算機英語的要求不高,一般能使用英文界面的軟件,能夠借助詞典閱讀英語操作手冊和說明書就可以。所以教材的內容的重點放在計算機專業(yè)術語和英語提示說明上,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