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說明文的說明方法及作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二學段說明文文體特征教學價值《語文課程標準》把課文文體分為,敘事性作品、詩歌、說明性文章、簡單的非連續(xù)性文本?!墩Z文課程標準》只對第三學段提出閱讀說明性文章的目標: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第一學段教材編排都是圍繞“發(fā)現(xiàn)身邊的科學、學科學、愛科學,體會科學的樂趣,引發(fā)研究探索的欲望、發(fā)現(xiàn)科學的情趣”這些主題的故事、童話、兒歌,沒有說明文。第二學段已出現(xiàn)說明文,但課程沒有預定的目標,該如何去實現(xiàn)說明文文體特征在這一學段所應有的教學價值呢?
一、辨識說明文,建立文體意識
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學參考中,只明確提出《趙州橋》《太陽》《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蝙蝠和雷達》《大自然的啟示》是說明性的課文。教材的編排又以專題組織單元,沒有出現(xiàn)專門的說明文單元,因此辨識說明文也就成了第一要事。何謂說明文?說明文是以說明事物形狀、性質、構造、類別、成因、關系、功用,解釋事物的原理、含義、特點、演變等的文章,它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而給人知識。關于科普的文章是不是都是說明文?寫景的文章是不是?狀物的文章有沒有?它們屬于哪個類型的說明文?反復學習說明文的文體特征,比較了借景抒情散文和寫景說明文及借物抒情散文和狀物說明文的異同,整理出了第二學段的說明文。
1.集中在“自然科技”專題單元里的
2.分散在其他專題單元里的
從分布來看,自然科技專題和其他專題的篇目差不多,它們在不同的單元里被賦予了不同的使命。從篇數(shù)來看,從三年級到四年級,說明文篇數(shù)增加了,這為第三學段學習說明好了鋪墊,體現(xiàn)了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內容上看,有與自然科技有關的說明文,也有與寫景、狀物有關的說明文,各注重了理趣與情趣的結合,科學與文學的融合。從類別來看,事物說明文多于事理說明文,遵循了這一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
二、領會編者意圖,探尋文體特征
縱觀教材,結合編者的意圖,反映在第二學段的說明文的文體特征如下:
1.說明有順序
說明文常見的順序為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睹利惖男∨d安嶺》按照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寫出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頤和園》按照空間順序,先寫了頤和園大門,來到長廊看到的景物;又寫來到萬壽山腳下,看到的亭臺樓閣;再寫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看到的湖光山色;最后寫在昆明湖看到的石橋、小島和十七孔橋;《花鐘》按照“歸納現(xiàn)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邏輯順序說明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等。其中按照空間順序寫的《電腦住宅》直接指出要求:引導學生閱讀說明性文字,體會按一定順序說明事物的方法。可見,說明要有順序已逐漸滲透在這一學段中。
2.說明結構較為典型
說明文就主體部分而言,常見的結構形式有:并列式、連貫式、遞進式、總分式。在這一學段中,事物說明文的主體部分多為并列式或總分式,包括總分、分總、總分總,如《趙州橋》《太陽》《美麗的小興安嶺》《富饒的西沙群島》《長城》《秦兵馬俑》《電腦住宅》等,而事理說明文形式各為不同,《花鐘》為遞進式,《飛向藍天的恐龍》為連貫式等。以總分式結構占多數(shù)的的安排,較符合這一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能幫助學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3.說明方法以滲透為主
第二學段學習說明方法并不突出,僅有兩篇文章直接指出。《太陽》,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如列數(shù)字、打比方、作比較、舉例子等;《呼風喚雨的世紀》,學習文章的說明方法,提高閱讀能力,如作比較、舉例子等。其他像《趙州橋》《雅魯藏布大峽谷》《長城》,簡單滲透列數(shù)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這一切都為第三學段的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做好準備。
4.說明語言科學、準確、生動
說明文的語言特別關注科學性、準確性?!痘ㄧ姟芬晃?,“五點左右,它們開花的時間往往跟昆蟲活動的時間相吻合,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飛向藍天的恐龍》一文,“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之中的“左右、往往、大致、一支”,真切地反映了客觀現(xiàn)實。
像這樣科學準確的語言在其他文章里還可以找到,但在這一學段更多展現(xiàn)的是語言的生動性。在這學段的說明文中,除了略讀課文外,只有《月球之謎》《蟋蟀的住宅》《長城》不要求背誦,只有《太陽》《飛向藍天的恐龍》《長城》不要求抄寫優(yōu)美生動的句子,足可見這一學段的說明文以文藝性說明文為主。
5.資料的搜集非常重視
從三年級下冊開始,每課都要求查找相關的資料,有些還要求寫下來。如《月球之謎》一文讓學生寫寫你還知道的哪些未解之謎;《長城》一文學讓生搜集有關長城的資料,把喜歡的內容抄下來;《呼風喚雨的世紀》一文,請爸爸媽媽說說科技發(fā)展帶來的變化,再把他們說的寫下來,也可以把搜集到的相關資料摘錄下來。教材的編寫如此重視資料的搜集,一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二來關注說明文的延伸拓展,以培養(yǎng)學生搜集、加工資料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三、根據(jù)年段特點,實現(xiàn)教學價值
不同文體的學習都有其最佳的學習方式,有其最佳的教學價值。教師要依據(jù)文本中的說明文體式選擇教學內容,找到其最佳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習把握說明性文章的主要內容,了解說明方法及準確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提升語文素養(yǎng)。
1.理清順序結構,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語文課程標準》第二學段的閱讀目標有這么一項: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了解說明文常見的三種順序可以幫助找到文章的寫作思路,迅速把握文章內容。如《電腦住宅》一文是按照空間順序來寫的,主要寫了哪些方位?各方位的電腦有何功能?如何工作?可以讓學生按照課文的講述順序填寫表格,然后連起來說一說,以把握內容。
了解本學段以總分為主的結構,學生找出中心句,也可以幫助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如《趙州橋》一文:“趙州橋非常雄偉”是總起句,“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是個過渡句,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找到這兩句,也就概括了趙州橋的特點。像《雅魯藏布大峽谷》《秦兵馬俑》等此類課文,都可以運用這種方法,達到到教一課、學一類的目標。
有些文章的結構不是總分式,也沒有關鍵句,如何把握主要內容?可以引導學生借助關鍵詞來說說主要內容。如《果園機器人》一文,果園機器人怎樣?請學生默讀思考,在交流時,幫助概括出關鍵詞:會干農活,自己充電,不停工作,最后讓學生借助關鍵詞說說果園機器人的特點,把握文章主要內容也就水到渠成了。
2.抓住語言特點,賞析遷移運用語言
第二學段的說明文,多為文藝性說明文,語言生動優(yōu)美。教師要抓住其語言特點,結合說明方法,引導學生背誦積累、玩味賞析語言文字,進行仿寫遷移,凸顯語用。
(1)多讀多背多積累
《語文課程標準》第二學段課標提出要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教師要抓住文藝性說明文語言的特點,結合課后的要求,讓學生多讀多背多積累。還可以利用搜集的資料進行交流整理,在抄寫喜歡的內容時,積累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體味說明文的情趣。
(2)比較辨別賞詞句
第二學段側重考察通過重要詞句幫助理解文章,體會其表情達意的作用?!讹w向藍天的恐龍》一文,“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中的“一支、漫長”體現(xiàn)了語言準確是說明性文章最重要的特點,表明了變成鳥兒的恐龍只是其中的某一個分支,演變過程不是突如其來的,而是經歷了長時間的過程。如何讓學生領會?
①讀一讀,比一比,這兩個句子哪個好?為什么?②從課文中找一找這樣的語句,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
③交流,討論。
經過比較辨別,學生對說明文語言的科學準確性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也體會了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3)仿寫遷移多運用
崔巒老師說:要改進“教”的法子,用好課文這個“例”,讓學生感受語言,熟悉語言,理解語言,借鑒語言。葉圣陶說說明文適合“仿寫”。仿寫句段,遷移運用說明文語言、說明方法,就是實現(xiàn)“例”的增值。
《花鐘》一文,運用多樣的句式寫出各種花的形態(tài),語言生動具體。如何引導學生體會這種表達效果,體現(xiàn)文藝性說明文的語言特點?可以這樣做:
①讀第一自然段寫花的句子,你發(fā)現(xiàn)什么?(花開的樣子不同)
②完成課后第三題:課文用不同的說法來表達鮮花的開放,我們來填一填。
③讀句子,比較:把第一自然段描寫花開的句子全換成“什么花開了”,你喜歡嗎?為什么?
④邊賞圖片,邊讀課文,感受花各具形態(tài)的美。
⑤寫法拓展,選擇完成(二選一)。
學生以第一自然段為例,學習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和比喻、擬人的生動寫法后,可以選擇利用總分段式的結構,圍繞“春天,萬物蘇醒”來寫一段話,也可以選擇學習文中的例子――“什么時候,什么花怎樣開放”進行仿寫,增強語言感悟能力,凸顯語用。
第二學段的學生不僅要仿寫句子,更要進行段的仿寫遷移。如學了《趙州橋》,可以寫一寫家鄉(xiāng)的橋,學著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具體。學習《頤和園》的寫法,可以記一次游覽活動,等等。
教師要準確把握說明文的文體特征,加強對說明文文體文本功能定位的研究,進行文體意識的語文教學,讓學生了解說明文文體的特點,在語文實踐與理解、體驗、感悟中提升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關鍵詞:中考;說明文;考點;結合
說明文是一種客觀地說明事物特征的一種文體,目的在于給讀者以知識。在表達方式上主要以說明為主,以說明為主是說明文與其他文體從表達方式上相區(qū)別的標志。說明文的中心鮮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學性、條理性,語言具有生動準確性。
一、說明對象的特征
中考說明文要考查的不是說明文的概念,一般亦不會考查說明文的表達方式,對于說明對象考查也比較少。因為說明文所運用的表達方式一般就是說明為主,除非在說明文中它的某段表達方式很特別。對說明對象考查也很少,因為一般說明文,它的說明對象就是題目,或者在文章的開頭語段中,但是對說明對象的特征考查就比較多。例如,在2014年湖北咸寧中考語文試題說明文閱讀板塊《細菌發(fā)電前進廣闊》一文中就有這樣的考題:“細菌發(fā)電具有三點優(yōu)勢,請結合全文,分別用三個字來概括其中兩點優(yōu)勢。效率高、無污染、成本低。這個題目考查的就是細菌發(fā)電的顯著特征,同時也考查了學生搜集篩選文章信息的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我針對這一考點,在說明文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例如,在教學《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篇說明文時,讓學生從文中找出本文說明對象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特征,學生在瀏覽全文后,從文章第一自然段就找出了紀念碑特征的詞語,巍峨、雄偉、莊嚴?!斗矤栙悓m》《松鼠》也是這一類;與此同時,再讓學生對我們學習的《巍巍中山陵》這篇說明文中說明對象的特征進行篩選,學生會發(fā)現(xiàn)文章的標題巍巍作為中山陵的定語,起到修飾中山陵的作用,那么中山陵的特點就和巍巍有關,《國寶――大熊貓》也是這一類。此刻,正是為學生指導說明文考點的絕佳時期,讓學生思考,一般考查說明對象的特征,我們應該如何下手?因為學生有了老師的指引,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歸納出說明對象的特征:一般就是在文章的題目或是在文章的開頭語段中。但這是一般的情況,老師這時再由淺入深,結合有些比較難找的說明對象特征的文章,這就需要學生從文中篩選,務必使游覽者站在哪個點上,眼前展現(xiàn)的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二、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運用說明方法是為了把事物說明清楚,或是把事理闡明清楚。所以,理解和分析文章所使用的說明方法,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內容,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shù)字、作比較、打比方、分類別、下定義、作詮釋、制圖表等,這類考題找說明方法比較簡單,但是一般在中考中不僅僅要求學生只要寫出說明方法,更要能夠理解說明方法的作用。這就需要老師的指導、總結、歸類,和學生一起找出內在的規(guī)律。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在說明文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說明方法,還要指導學生歸納出常見的說明方法的作用的答題思路。例如,我在教學《凡爾賽宮》時,老師找出一些句子,讓學生說出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敖袢盏姆矤栙悓m已是舉世聞名的游覽勝地,各國游人絡繹不絕,參觀人數(shù)每年200多萬,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爾鐵塔?!蓖ㄟ^列數(shù)字、作比較,具體突出說明了凡爾賽宮在今天的主要地位和價值,使說明更具說服力;“他是人類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打比方,生動形象地說明凡爾賽宮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的特征;再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這是中國自古以來最大的一座紀念碑,從地面到碑頂高達37.94米,有10層樓那么高,比紀念碑對面的天安門還高4.24米?!绷袛?shù)字,作比較,具體準確,突出強調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巍峨、雄偉、莊嚴的特點,使說明更具說服力。通過這樣對學生的訓練,讓學生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各種說明方法的作用的答題規(guī)律,運用怎樣的格式。這樣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中考說明文閱讀的準確率。
三、說明文語言的特點
簡明、準確是說明文語言的基本特征。說明文語言的特點是準確性(科學性、嚴密性)和生動性,生動活潑的語言一般出現(xiàn)在文藝性說明文中,例如,《松鼠》《松鼠金龜子》《沙漠里的奇怪現(xiàn)象》等,這類文章既講科學,也講文學性。在中考中對說明文語言的特點也是一個重要考點。如,2015宿遷中考語文試題第⑤段中加點詞語“一定”能否換成“也許”?請說明理由。答題要點:不能替換,“一定”表示肯定,“也許”表示不確定,文中是一個肯定判斷,去掉后就不能體現(xiàn)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這類題型的訓練,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體現(xiàn)出來。例如,《松鼠》這篇文章中,出現(xiàn)了許多表程度的、表范圍的、表修飾的、表限制的詞語,我們老師要結合具體語段為學生作訓練,只有平時的訓練積累,才能夠在中考答題中出類拔萃。
2010年以前,定西市中考語文滿分150分,其中閱讀理解占70分左右,2011年始,語文整卷滿分調整為120分,其中閱讀理解占50分左右。這充分說明閱讀理解在語文中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指導學生解答閱讀理解題非常重要。定西市中考語文閱讀理解題一般涉及現(xiàn)代文閱讀與文言文閱讀,本文就現(xiàn)代文閱讀的常見考點淺析一二現(xiàn)代文閱讀一般只考查散文閱讀、小說閱讀和說明文閱讀。
散文閱讀考點一,理清文章脈絡,具體考點有:找出行文線索,說明行文思路,劃分層次等。散文閱讀考點二,把握文章大意,具體考點有: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摘取有關信息,挖掘題目含義,歸納文章主旨等。散文閱讀考點三,品讀重要語句的含義,具體考點有:指出詞語在文中所指代的對象,品味詞句在具體語境中的深層意義,品味詞句所用的修辭方式及表達效果,品味詞句所包含的深刻哲理與思想感情等。散文閱讀考點四,語言特色,具體考點有:詞語的生動性、形象性,語句所用的表達方式,文章的語言風格等。散文閱讀考點五,散文中生動的形象,具體考點有:景物的特征,景物的象征意義,人物的性格特征等。散文閱讀考點六,體味作者的情感,具體考點有:重要詞語中作者的情感,景物描寫中作者的情感,人物描寫中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等。
小說閱讀考點一,梳理概括故事情節(jié),情節(jié)是小說中用以表現(xiàn)主題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組織的生活事件。梳理故事情節(jié),指的是弄清小說中人物間的關系、事件及其意義,敘述故事情節(jié)的方法及其作用。具體考點有: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理清小說的情節(jié)線索,指出某個情節(jié)在文中的作用。小說閱讀考點二,把握小說主題,主題是指通過對現(xiàn)實生活的描繪和藝術形象的塑造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中心思想。具體考點有:用自己的話概括小說主題,結合小說主題談談自己對某句話或某個問題的理解與看法等。小說閱讀考點三,分析環(huán)境描寫,小說的環(huán)境描寫,指的是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兩方面,通常包括自然景物、居住環(huán)境、歷史背景、時代氣氛、人物關系、人情風俗等方面。具體考點有:用簡潔的語言分析自然環(huán)境描寫在小說中的作用,聯(lián)系全篇,簡要分析社會環(huán)境描寫在小說中的作用,分析造成人物命運的社會原因等。小說閱讀考點四,把握人物形象,從理解人物形象的內涵入手,是理解小說主題的有效路徑。具體考點有:判斷與賞析小說進行人物描寫的具體方法,包括語言描寫、行動描寫、神態(tài)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外貌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歸納人物的性格特點,揣摩人物的心理特征與思想感情,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評價小說中的人物等。小說閱讀考點五,賞析小說的語言,小說是語言的藝術,小說中充分體現(xiàn)了小說作者的語言風格,因而賞析小說語言在小說閱讀中顯得尤為重要。具體考點有:關鍵詞語的含義,句子的含義,詞句的表達效果,句子運用的修辭方式,揣摩人物語言的深層意義等。小說閱讀考點六,鑒賞小說的表達技巧,中考小說閱讀的表達技巧主要包括布局謀篇和表現(xiàn)手法。具體考點有:小說在布局謀篇方面的特點,小說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手法在小說中的表達效果等。
說明文閱讀考點一,明確說明對象,說明文的說明對象就是文章要說明的某個事物,解釋的某種現(xiàn)象,闡述的某種道理。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具體事物,包括事物的狀態(tài)、性質、功能和特征等;一類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質、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依據(jù)說明對象的不同,說明文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說明文閱讀考點二,理清說明文的層次與結構,結構就是文章內容的組織和排列形式,主要指開頭和結尾、層次和段落、過渡和照應。說明文的結構一般是三部分,開頭揭示說明對象,中間詳細介紹說明對象,結尾總結說明對象。常用的結構形式有總分式、并列式、遞進式。說明文閱讀考點有:理清文章結構,劃分段落和層次等。說明文閱讀考點三,說出文章說明的順序,說明文中對事物的介紹總要依照一定的順序,即說明順序。具體考點有:直接指出文章運用的說明順序,解析相連的幾個自然段不能調換順序的理由。說明文閱讀考點四,分析文中的說明方法,初中階段須掌握的說明方法是舉例子、列數(shù)字、打比方、做比較、分類別、下定義、作詮釋、畫圖表等。具體考點有:判斷語段中所用的說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說明文閱讀考點五,體味說明文語言,說明文語言的主要特點是準確、簡潔。具體考點有:體會語言的準確性,品味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的作用等。
何永杰,教師,現(xiàn)居甘肅隴西。
其實不然。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習的內驅力,是創(chuàng)造才能的催化劑??鬃釉浾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爆F(xiàn)行省編義務教材初中語文也考慮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入選的一些說明文,多是精美的科學小品,不少寫得形象生動,通俗活潑,讓人讀也饒有趣味。教師只要根據(jù)說明文本身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就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興趣。
一、樹立明確的目標
省編初中語文第三冊,重點培養(yǎng)說明性文字的讀寫聽說能力,它是由第二冊重點培養(yǎng)記敘性文字的讀寫聽說能力的基礎上,過渡而來的。況且,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的,說明也是常見、常用的表達方式之一。說明文同人們的生產、工作和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是文學作品所無法替代的。學生的說明能力強,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將會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梢姡瑢W好說明文,樹立明確的目標,今后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二、教之以情,學之以趣
“以情動情”是教育的共同規(guī)律。教師的情感對學生來說,是導體,是火種。教師首先要善于將自己對教材的感受及情感,體驗傳導給學生,讓學生愛讀說明文。俗話說:“樹倒猴群散?!比绻處熥约憾紖捊蹋敲?,怎么談得上學生“學海無涯樂作舟”呢?
三、充分利用和發(fā)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葉老說過,說明文“是傳授知識的文字”。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备鶕?jù)說明文具有知識性強和中學生正處于求知欲旺盛期的特點,教師只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現(xiàn)成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一定會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例如第三冊中,《松鼠》、《動物尾巴的功能》,文字活潑,生動有趣;《沙漠里的奇怪現(xiàn)象》、《北京亞運村》,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中國石拱橋》、《祖國的大豆》文情并茂,既富有知識性,又飽含強烈的愛國激情。
四、課內外結合,重視實物教學
說明文的說明性強,即實用性強。教學中,教師把學生各門學科的學習內容聯(lián)系起來,課內外生活結合起來,多讓學生留意自己身邊的事物,顯示說明文學習的指導作用,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說明文的濃厚興趣。又如第三冊中,學生學過《中國石拱橋》后,仔細觀察自己所在地區(qū)的某一座橋的特點,摹仿課文介紹盧溝橋的寫法,寫一則200字左右的短文。多數(shù)學生興趣很高。
五、借助于說明文的語言魅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說明文 興趣激發(fā) 方法途徑
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睂嵺`證明,只要教師能努力激 發(fā)學生對說明文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學習從被動轉向主動,從“勉為”變成“樂為”,提高說明文教學效率 是大有潛力可挖的。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許多學生愛學習記敘性的文章,而厭學說明性的文章;許多教師也認為,教學說明文總不如文學作品那么形象生動,學起來不免讓人感到枯燥、乏味。其實不然。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習的內驅力,是創(chuàng)造才能的催化劑??鬃釉浾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爆F(xiàn)行省編義務教材初中語文也考慮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入選的一些說明文,多是精美的科學小品,不少寫得形象生動,通俗活潑,讓人讀也饒有趣味。教師只要根據(jù)說明文本身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就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興趣。
一、樹立明確的目標
省編初中語文第三冊,重點培養(yǎng)說明性文字的讀寫聽說能力,它是由第二冊重點培養(yǎng)記敘性文字的讀寫聽說能力的基礎上,過渡而來的。況且,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的,說明也是常見、常用的表達方式之一。說明文同人們的生產、工作和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是文學作品所無法替代的。學生的說明能力強,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將會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梢?,學好說明文,樹立明確的目標,今后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二、教之以情,學之以趣
“以情動情”是教育的共同規(guī)律。教師的情感對學生來說,是導體,是火種。教師首先要善于將自己對教材的感受及情感,體驗傳導給學生,讓學生愛讀說明文。俗話說:“樹倒猴群散?!比绻處熥约憾紖捊?,那么,怎么談得上學生“學海無涯樂作舟”呢?
三、充分利用和發(fā)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葉老說過,說明文“是傳授知識的文字”。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备鶕?jù)說明文具有知識性強和中學生正處于求知欲旺盛期的特點,教師只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現(xiàn)成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一定會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例如第三冊中,《松鼠》、《動物尾巴的功能》,文字活潑,生動有趣;《沙漠里的奇怪現(xiàn)象》、《北京亞運村》,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中國石拱橋》、《祖國的大豆》文情并茂,既富有知識性,又飽含強烈的愛國激情。
四、課內外結合,重視實物教學
說明文的說明性強,即實用性強。教學中,教師把學生各門學科的學習內容聯(lián)系起來,課內外生活結合起來,多讓學生留意自己身邊的事物,顯示說明文學習的指導作用,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說明文的濃厚興趣。又如第三冊中,學生學過《中國石拱橋》后,仔細觀察自己所在地區(qū)的某一座橋的特點,摹仿課文介紹盧溝橋的寫法,寫一則200字左右的短文。多數(shù)學生興趣很高。
五、借助于說明文的語言魅力
說明文的客觀性很強,就是語言要求準確、簡明和周密。教學中,教師只要抓住一些關鍵詞句,讓學生體會語言的準確性、分寸,同樣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興趣。再如,講“石拱橋”特點時,“這種橋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其中關聯(lián)詞表示出“形式”到“質地”的主次與遞進的關系,不僅形體美,而且耐用,這足以說明石拱橋的好處了。講“趙州橋”的特點之二時“大拱橋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讓學生畫出三幅大拱上有小拱的不同位置和數(shù)量的三座橋,進行比較,體會出說明語言的真正魅力。
六、組織學生在參與圖表教學中出新趣
縱觀近年全國各地的中考語文閱讀試題,說明文閱讀試題的分值僅略次于記敘文,中考說明文閱讀試題考查的熱點有: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辨別文章中所使用的說明方法;理清說明的順序;概括說明的內容;體會說明語言的特點;分析文段的結構;進行與文段有關聯(lián)的個性化表達。
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考生在解答說明文閱讀試題時,說明方法、說明順序、說明文的結構等常寫錯或答錯,丟失了不少分。《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一線教師如何有效地指導考生解答說明文閱讀題呢?下面筆者就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點體會,意在拋磚引玉。
一、總結知識點,巧編順口溜
說明文要考查的知識較多,不少考生由于平時記不住知識點或對知識點模糊,加之考試時間緊,任務重,他們便胡亂答題或不答?,F(xiàn)筆者通過查找資料,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把說明文閱讀題的一些答題技巧和主要知識點編成順口溜如下:
解答閱讀說明文,
讀懂文章明中心,
題意一定要審清,
答案(提示)多在文(題)中尋。
遇題不要慌,
鄰句把忙幫,
鄰句不在家,
思考來開門。
一兩句話過渡段,
承上啟下作用判。
拼音字詞題出現(xiàn),
要靠平時多訓練。
如果遇到主觀題,
不好回答莫放棄,
聯(lián)系生活好答案。
概括段意記清楚,
抓住中心總結句,
不要忘了過渡句,
善于歸納有好處。
說明結構有四種:
總分并列與連貫,
加上遞進要弄懂。
說明方法有十種:
舉例子、列數(shù)字、作比較,
下定義、分類別、引資料,
打比方、作詮釋、繪圖表,
再加一種摹狀貌。
說明順序有三種:
時間、空間和邏輯,
提示詞語是信息。
說明語言要知道,
準確、簡明、縝密好。
順口溜編成后,在教學教材說明文前,可先讓考生把順口溜熟讀成誦,牢記于心。由于是順口溜,考生能較快記住,不少考生容易把說明方法中的“列數(shù)字”寫成“例數(shù)字”,通過熟記后,自然容易避免寫錯。然后再對照范文引導考生認真分析順口溜中所涉及的知識,考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自然就能牢記順口溜于心間。
二、借住順口溜,速答閱讀題
考生通過說明文的學習,基本掌握了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文段結構等知識點,然后引導考生解答說明文閱讀題,以提高其答題能力。下面以南寧市課改試驗區(qū)2007年中考試卷的說明文閱讀題為例,具體解答如下:
[甲]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么樣,右邊也怎么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回廊。這是為什么?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蛘呤侵貛n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至于池沼,大多飲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
[乙]故宮、頤和園等建筑金碧輝煌,布局極為工整、對稱。左邊有一條游廊,右邊也必有一條,給人一種平衡的感覺,甚至連屋內的擺設也是如此。在各個大殿、各個宮院,大門外面都要擺兩座石獅或麒麟,大門多是分左、中、右三扇。殿內的梁、柱高大,房屋寬敞而略顯陰暗。這樣的園林建筑似乎缺乏自然之趣,但以其雄偉、莊嚴的氣勢使人折服。
北京的園林建筑在細微之處見匠心。一段曲廊,一叢階邊的小草,一組精妙的雕刻,無不在烘托氣氛中起著微妙的作用。例如頤和園中的長廊,有一華里長,分成十幾段,每段房棱上的彩繪或山,或水,或人,或物,或歷史故事,或神話傳說,竟無一相同。
17.從[甲][乙]兩個文段可知,在建筑布局上,蘇州園林的特點是____________北京園林的特點是____________(2分)
18.[甲][乙]兩個文段所運用的說明順序是()。(2分)
(A) 時間順序(B) 空間順序
(C) 邏輯順序
19.[甲][乙]兩個文段各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每個文段列出一種即可。(2分)
答:[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20.[乙]段劃線句“甚至連屋內的擺設也是如此”中“如此”具體指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導考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討論回答:
17要求回答蘇州園林與北京園林的特點。(題意一定要審清弄準)通過讀文明確: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歸納答案:不講究對稱。故宮、頤和園(北京園林)等建筑金輝煌,布局極為工整。歸納答案:講究對稱。(答案多在文中尋)
18要求回答[甲][乙]兩個文段所運用的說明順序。說明順序有三種:時間、空間和邏輯。通過讀文明確:無時間及地點提示性詞語,(A)、(B)兩項排除,答案為(C)邏輯順序(從整體到局部)。(提示詞語是信息)
19要求回答的是說明方法。(說明方法有十種……摹狀貌)通過讀文明確:[甲]我國的建筑……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歸納答案:作比較。[乙]北京的園林建筑在細微之處見匠心。例如頤和園的長廊……竟無一相同。歸納答案:舉例子。
20要求回答“如此”指什么。(題意一定要審清弄準)讀文明確:故宮、頤和園等建筑金輝煌……甚至連屋內的擺設也是如此。(答案多在文中尋,遇題不要慌,鄰句把忙幫)歸納答案:屋內的擺設也要求嚴格工整,對稱。類似考題在近年的各地中考試卷中,屢見不鮮。由于篇幅所限,筆者不再一一贅述。
激發(fā)興趣說明文教學效率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許多學生愛學習記敘性的文章,而厭學說明性的文章;許多教師也認為,教學說明文總不如文學作品那么形象生動,學起來不免讓人感到枯燥、乏味。
其實不然,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習的內驅力,是創(chuàng)造才能的催化劑,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初中語文也考慮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入選的一些說明文,多是精美的科學小品,不少寫得形象生動,通俗活潑,讓人讀也饒有趣味。教師只要根據(jù)說明文本身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就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興趣。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對客觀事物或事理進行介紹或解說的一種文體,目的在于給人以新的科學知識。從傳統(tǒng)教學中,我們感覺教學說明文時,課堂氣氛像死水一潭,學生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教師費盡了心血,效果卻很不理想。由于說明文在表達上重在說明事物的特點、性質、成因、作用等;在語言上注重科學性、準確性,缺少生動性;在內容上比較淺顯,敘事性、故事性較弱;在教學說明順序、說明方法等方面又比較抽象、枯燥。說明文教學與其他文體教學相比,確實比較平淡無味,不易引起學生興趣,而它又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必須引起重視。那么教師應該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和寫作說明文的能力和情感呢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中要領悟新課標精神,多一些創(chuàng)意舉措,激活說明文教學。
一、教之以情,學之以趣
“以情動情”是教育的共同規(guī)律。教師的情感對學生來說,是導體,是火種。教師首先要善于將自己對教材的感受及情感,體驗傳導給學生,讓學生愛讀說明文。如果教師自己都厭教,那么,怎么談得上學生“學海無涯樂作舟”呢
二、在明確目標中激發(fā)興趣
無論哪一類文體的教學,都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在說明文的教學中,目的是要讓學生學習對選文內容進行表達時所采用的語言手段和方式,而不是讓學生學習教材中的選文內容。有些說明文就是講科學知識的,學生學習的內容就是科學知識,如果課堂上單講語言手段和方式,不講科學知識,這節(jié)課上得就沒有深度,學生就沒有學到知識。說明文是真實地反映整個客觀事物的,屬于科學認識,獲得自然、社會、思維三大領域的科學信息。究竟怎么講才算是講出語文的味道呢那就是要將科學知識放在教學當中。換句話說,就是以科學知識為載體,讓學生進行語言訓練,讓科學知識化在語言的訓練當中不著痕跡。
三、注意課堂教學的生發(fā),要開拓與課文有聯(lián)系的知識
以前,編寫教材的指導思想是:“聯(lián)系生活,扎實、活潑、自覺地進行語文基本訓練,培養(yǎng)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言文字的能力,在訓練過程中傳授知識,發(fā)展智力,進行思想教育?!备鶕?jù)這個指導思想,入選的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其中科普說明文占有一定的比例。這類說明文入選時尚能反映當時的科技水平。但由于教材的建設是一個復雜的工程,常常是一經選定就若干年不變,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科技成果的不斷出現(xiàn),有些課文的局限就漸漸顯示出來,和現(xiàn)實生活的距離拉大了,因此,在教學說明文時。要注意課堂教學的生發(fā),要開拓與課文有聯(lián)系的知識,補充新的內容,避免教材的局限,盡量使語文教學和現(xiàn)實生活密切結合起來,比在說明文的教學中,注意課外知識的拓展不僅能讓學生增長知識,而且還能引起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
四、充分利用和發(fā)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葉圣陶老先生說過,說明文“是傳授知識的文字”。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备鶕?jù)說明文具有知識性強和中學生正處于求知欲旺盛期的特點,教師只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現(xiàn)成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一定會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的。
五、在“觀察”活動中學習說明文
說明文有事理說明和事物說明兩類。如果學事物說明文時能讓學生親自去耳聞目睹,進行實地考察,效果就大不一樣。此外,還可以利用教學掛圖、錄像等讓學生觀看,對照學習課文??傊凇坝^察”中學習說明文,學生興趣異常高漲,收到了“百聞不如一見”的效果。
六、課內外結合,重視實物教學
說明文的說明性強,即實用性強。教學中,教師把學生各門學科的學習內容聯(lián)系起來,課內外生活結合起來,多讓學生留意自己身邊的事物,顯示說明文學習的指導作用,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說明文的濃厚興趣。
當然,運用多種教學法教說明文形式應多種多樣,我們在教學中可靈活地運用、綜合地運用。筆者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常用的幾種方式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以期共同探討。我相信如果大家能積極開動腦筋,探求新的途徑,在說明文教學中爭取高效率也是很有希望的。
七、要尋找課堂與課外的結合點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說明文的目的是給讀者以科學的知識,科學地認知事物的方法。說明文的實用性決定了說明文教學更要注重教材與生活結合,課內與課外結合,以課內帶動課外,課外促進課內。學生從文章中獲得知識,但不會運用于實踐中,學習便成了紙上談兵,沒有任何意義。教學中帶領學生走到戶外,書中單調的文字便成了具體的形象,這樣既有助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在生活中運用,可謂一勞多得。
根據(jù)《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xiàn)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的要求,說明文閱讀的考查勢必要引導學生關注人類、關注自然、關注生態(tài)環(huán)境、關注科技進程、關注未來發(fā)展,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科學品質、科學精神和科學的思想方法。
事理說明文是說明文中比較抽象及較難理解的一種文體,知識點主要涉及:把握說明對象,理清層次結構;指出說明順序,分析說明方法;品味說明語言,延伸探究創(chuàng)新。
■
閱讀事理說明文需注意以下方面:
一、揭開事理說明文的“神秘面紗”
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是說明文的兩大分支。兩者的主要區(qū)別在于說明對象、說明目的不同。
在說明對象上,事物說明文的說明對象是具體可感的事物,看得見、摸得著,如葉圣陶的《蘇州園林》,以名揚天下的蘇州諸園作為介紹對象,曲徑、假山、池沼、花墻等構成了清新淡雅的江南美景,說明對象具體可感。而事理說明文是以不可描畫的抽象事理作為說明對象,看不見、摸不著,如:竺可楨的《沙漠里的奇怪現(xiàn)象》一文,即以沙漠中的奇怪現(xiàn)象及成因作為文章的說明對象,闡釋了沙漠里的科學知識,事理抽象,無從勾勒其色彩、形態(tài)。
在說明目的上,事物說明文意在通過對具體可感事物的形狀、性質、用途等的說明,使讀者了解、認識該事物,著重解決“事物是什么”的問題。如布豐的《松鼠》,文章從松鼠漂亮可愛的外貌,說到它馴良乖巧的性格,進而介紹它的生育特點、皮毛用途,意在使讀者對這種可愛的小動物有一個清楚的了解。而事理說明文旨在詮釋抽象事理的成因、關系、原理,分析因果關系,揭示變化規(guī)律,著重解決“事理為什么”的問題。如呂叔湘的《人類的語言》一文,就從人類語言的特點、意義、用聲音作為傳播手段的原因等角度,對語言這一抽象、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進行深入淺出的介紹說明,意在讓人們了解語言的內在演變事理。
二、抓住事理說明文的“關鍵核心”
事理說明文著重闡釋說明對象的事理成因、性質特點、相關聯(lián)系等,作者組合各說明內容之間關系的邏輯方法便成了文章的重點。閱讀中,我們要清晰地辨明文章介紹了什么科學事理或科技知識、采用何種說明順序、安排何種說明結構、運用怎樣的說明方式、體現(xiàn)了哪些科學人文精神。
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就是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深奧抽象的事理依靠縝密的邏輯推理維系著,因而,在閱讀事理說明文時我們要抓住文章的“關鍵核心”――說明順序。事理說明文以邏輯順序為主,主要體現(xiàn)為:從個別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現(xiàn)象到本質、由原因到結果、由概括到具體、由特點到用途、由整體到局部等。理清事理說明文的說明順序要從抓標志性詞語入手,因為以邏輯為序的語段,常會出現(xiàn)“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邏輯推進順序的標志性詞語,也可以通過概括文章段落的要點、提煉段落說明中心句來理清說明順序。
三、把握事理說明文的“閱讀節(jié)奏”
近幾年中考科技說明文大都以事理說明文為主,說明內容主要涉及新興科技、前沿科學等,如保護生態(tài)、低碳環(huán)保、微觀科技、宇宙探秘等,大都是同學們知之甚少的知識領域,再加上事理說明文科學嚴密的文體特點:多用專用術語,邏輯推理嚴密,平實說明為主,因而文章較為枯燥,給閱讀理解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在閱讀事理說明文時,我們要:1.仔細閱讀文本,抓住說明對象本質,明確說明的主要內容。如《沙漠里的奇怪現(xiàn)象》一文,要明確作者抓住哪些奇怪的光、聲現(xiàn)象的本質,用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解釋了沙漠里的奇怪現(xiàn)象及其形成原理。2.理清說明順序,分析推理過程。如《花兒為什么這樣紅》一文,作者為了說明花紅的原因及其色彩變化規(guī)律,按照“設疑、解釋、總結”的順序行文,條理非常清晰,同時作者按照嚴格的邏輯推理從物質基礎、物理學原理、生理需要等角度說明“花兒為什么這樣紅”。3.品味說明語言,體會修辭手法的運用。中學生閱讀的事理說明文大都是科普類文章,語言準確簡練、生動活潑,如《大自然的語言》一文,多引用俗語等,生動活潑。4.激活科學思維。如中考題常有讓學生想象“未來太空生活”“人類特征解碼”“暢想生態(tài)家園”等探究題。我們要立足文本,根據(jù)生活經驗和科學實際,進行合理的思維遷移和科學想象,展現(xiàn)神奇的科學圖景,通過創(chuàng)新探究題,大力培養(yǎng)自己的科學品質。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
向適當?shù)纳砀哌M化
尋 正
以現(xiàn)在的主流標準來看,多數(shù)人都向往“高個子”,不少家長為兒女身高不足擔憂。在校園中,經常有個子不高的同學被稱戲為“根號二”,即1米多一點,身材高大的同學則更有安全感,也更受異性青睞。但是,當我們用科學方法論證身高的問題時,就會發(fā)現(xiàn)普遍的偏見實在是荒謬至極,個子矮的人其實不應當為身高擔憂。
從進化論角度來看,在人類未進化出意識之前,跟其他生物一起在食物鏈上競爭時,個子高大占據(jù)生理優(yōu)勢,因此,古猿人身材向高大發(fā)展。這有利于跟其他動物進行體力拼搏時占上風,所以高個子的生理優(yōu)勢是動物性的。當人成為萬物之靈時,個子高大不再是優(yōu)勢,我們有一種向個子矮小進化的趨勢。
在充滿人類競爭的歷史上,高個子占得表面優(yōu)勢,而真實的取勝者往往是矮個子。從生理學上看,高個子跟矮個子對比有絕對力量、短時爆發(fā)力、達到范圍寬、不易缺水等方面的優(yōu)勢;而矮個子則在擁有相對力量、靈活度、散熱、耐力上的優(yōu)勢。高個子基礎代謝率更低,對食物能量的利用更有優(yōu)勢,不過,消耗的食物總量卻更多。高個子適應北方寒冷的氣候,而矮個子則適應南方熱帶氣候。
矮個子還有明顯的更長壽命。如果你接觸過百歲老人,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都不高。日本沖繩人以長壽聞名于全球,其高齡老人平均身高:男性不到1.60米,女性不到1.45米。在百歲老人中,平均身高男性只有1.48米,女性1.39米。
美國學者撒馬拉斯是研究身高與壽命關系的專家。他認為,根據(jù)熱力學第二定律,一個系統(tǒng)越大,其維系系統(tǒng)有序性的成本就越高。人的高度決定著人的容量體積,體積越大,這個系統(tǒng)會有越多機會增加破壞性的熵值,越容易最終塌陷――也就是說越容易死亡。
我們知道,人的生長發(fā)育都是由一個受精卵細胞而來的,一個1.83米重達86公斤的人,其體細胞達到100萬億,相對于一個1.52米只有50公斤重的人來說,多出40萬億。個子高的人體細胞要分裂更多次才能達到要求的細胞數(shù)量,會顯著消耗其DNA(脫氧核糖酸)的末端的端粒,加快衰老過程。同時,這個高個子也有額外40萬億的細胞受各種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增加發(fā)生癌變幾率,從而導致壽命減少。
如果可以理性地設計我們的身高,我們應當像撒馬拉斯提倡的那樣,向矮個子進化。據(jù)估計,美國人口在10年間體重平均增加了4.5千克,作為一個后果,在2000年美國航空服務業(yè)增加了3.5億加侖的燃料需求,價值2.75億美元。撒馬拉斯進一步估計,如果人類的身高減少20%,我們可以節(jié)約15億噸的礦物質與塑料、1.3億噸食物,以及86萬億加侖的清水,整個經濟效益達到3萬億美元!
(選自《百科知識》2011年第6期,有刪改)
1.文章為什么從身材“現(xiàn)在的主流標準”說起?
2.文章第三段中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四段中的黑體詞“都”能不能去掉?為什么?
4.結合文章第五、六段的內容,說明高個子為什么會壽命減少?
1.辨析說明對象及特征
(2012?甘肅蘭州) 給本文擬寫一個能顯示說明對象及其特征的標題。
①2011年12月,美國密歇根大學的昆蟲學家希恩等人通過全球頂級學術雜志《科學》,向全世界公布了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和人類一樣,紙巢蜂能夠認識同伴的臉孔!
②在自然界,數(shù)只紙巢蜂的蜂后時常共同建立巢穴,它們通過比武來確定各自在巢穴中的地位。此時,紙巢蜂必須要記住那些比試過的同伴,以避免反復爭斗。為確定它們確實是依靠記憶同伴的面容來對此進行分辨,科學家設計了一個有岔路的帶電迷宮,一邊是沒有電的安全區(qū),另一邊則為通電道路,岔路用紙質的蜂臉圖片作為路標。試驗結果顯示,紙巢蜂能夠識別這種路標,當代表“有電”的蜂臉出現(xiàn)時,紙巢蜂都會避開這條路,并選擇走向“沒電”的蜂臉道路。
③其實不僅是紙巢蜂,螞蟻中有一種厚結猛蟻也能互相識別,并且認得巢穴中的每一個成員。不過,這種情況只出現(xiàn)在成員比較少的群體中,如果蟻巢成員數(shù)量太多,它們就認不過來啦。過去,如果昆蟲稍微表現(xiàn)出學習或者智力傾向,滿臉嚴肅的專家們立刻就會糾正說這是一種本能。因為,昆蟲的大腦好比針尖大小,和我們的人腦相差太遠?!?5年前,如果有人說昆蟲能夠識別同伴的面容,肯定被認為是瘋了!”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的動物行為學家拉爾斯教授這樣評價道。
④無獨有偶,2010年10月,法國圖盧茲大學的行為學家奧若瑞等人訓練蜜蜂分辨方向也取得了成功。他們也使用分叉的迷宮來做實驗,并將繪制有位置的簡單圖像展示給蜜蜂,蜜蜂只有飛到正確的位置才能獲得蜂蜜作為獎勵,如果飛錯了則會受到一些懲罰性刺激。經過訓練,蜜蜂迅速完成了學習,它們不僅能分辨出圖像中代表的“上”“下”“左”“右”,并且能從混合圖像中找出學過的圖像,甚至能夠理解一些和原來不同的圖像,可謂戰(zhàn)績驚人!
⑤而這些小生靈給我們帶來的震撼還遠不止這些。數(shù)年前,有人曾飼養(yǎng)并觀察黃獠蟻的行為。這是一種利用絲黏合樹葉做巢的樹棲螞蟻,上千年來廣東的果農都用它們來獵殺柑橘害蟲。當時,他們將黃獠蟻的巢穴從樹上摘下來,因為怕它們逃逸,還特意用一個大號魚缸裝滿水,做了一個孤島把巢放上去。為了美觀,人們還在水中養(yǎng)了些很小的熱帶魚。隨后怪事便發(fā)生了,這些小小的熱帶魚莫名其妙地少了許多!這讓所有的人都百思不得其解。
⑥終于,人們從黃獠蟻的巢中找到了小魚的尸體,揭開了謎底。原來,樹棲的黃獠蟻很快適應了魚缸的環(huán)境,這些原本是樹上的獵手竟然搞起了漁民的營生,它們將不經意間游到島邊的小魚拖上岸來吃掉了!這真的是單純的本能嗎?我無法確定。但是,如果將我們放在孤島上,估計也會是同樣的做法吧?
⑦盡管,我們在內心不斷地告訴自己,只有像人腦這樣“規(guī)模”的腦才算得上是聰明的,昆蟲應該是愚蠢和低劣的。但是,當代昆蟲行為學的研究正在一點點挑戰(zhàn)我們這些大腦智慧生物的心理極限:一些昆蟲能夠將物品分類,一些昆蟲能夠數(shù)數(shù),還有一些昆蟲甚至能夠記住人臉!
說明文一般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事物說明文的說明對象是具體事物,以使讀者了解、認識這個或這類事物的特征;事理說明文的說明對象是抽象事理,以使讀者明白這個事理。把握說明對象的方法有:①看標題;②看首尾段;③看關鍵詞句,如總起句、總結句、過渡句;④逐段分析內容,然后歸納小結。
所謂特征是這一事物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標志,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說明白這一事物或事理的獨特之處。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構造(內外),形態(tài)(大小、長短等),性質(硬、軟、冷、熱等),變化(動、靜、快、慢),成因(簡單、復雜),功用(廣狹、正反)等等方面。
①能識別同伴臉孔的紙巢蜂。②能認識同伴、分辨方向、適應環(huán)境的昆蟲。
本文介紹了紙巢蜂、厚結猛蟻、蜜蜂、黃獠蟻等昆蟲的特別之處,并不是具體介紹某一種昆蟲的特性,所以本文的說明對象應是“昆蟲”。錯例中對這類昆蟲的特征的概括并不準確,錯例①只是概括了紙巢蜂的特別之處,錯例②雖然說出了文中列舉昆蟲的具體特征,但是并沒有概括出這類昆蟲的一般特征。另外作為標題也不夠簡潔。本文屬于事理說明文,我們可以根據(jù)最后一段得知昆蟲并不是愚蠢和低劣的這一事理,從而得出本文說明對象的特征是“有智力或學習傾向”。
①昆蟲并不弱智。 ②昆蟲是有智力的。
2.分析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2012?河南)第④段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請寫出兩種并分析其作用。
④在低海拔地區(qū),盡管條件優(yōu)越,但岳樺競爭不過云杉、冷杉等,只呈零星分布。隨著海拔的升高,岳樺越來越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并在海拔1700米、2100米處形成東亞地區(qū)保存最為完整的岳樺林帶,幾乎為純林。當海拔高于2100米,由于受風、雪等因素的影響,岳樺以斑塊狀分布于高山苔原帶。
為了把事物特征說清楚,或者把事理闡釋明白,就要使用恰當?shù)恼f明方法。常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如下:
(1)舉例子:具體形象地說明了……的……特點,便于讀者理解。
(2)分類別:條理清晰地說明了……。
(3)打比方: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的……特點,增強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數(shù)字:科學準確地說明了……的……特點 。
(5)作比較:通過比較突出了……的……特點。
(6)下定義:完整、科學、準確地說明……的本質特點,使之與其他事物區(qū)別開來。
(7)畫圖表:直觀形象地說明了……。
(8)引資料:增強文章說服力。
這類題的答題格式一般是:本句(段)用了……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具體直觀/深入淺出/科學準確地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征)。
舉例子和列數(shù)字,具體形象,科學準確。
首先,說明方法判斷有誤,選段列舉云杉、冷杉等例子是為了與岳樺進行比較,說明在低海拔地區(qū)岳樺生長不占優(yōu)勢。其次沒有結合文章具體分析。
①作比較。把岳樺與云杉、冷杉等進行比較,突出說明在低海拔地區(qū)岳樺生長不占優(yōu)勢。②列數(shù)字。用“1700米、2100米”準確地說明適合岳樺生長的海拔高度。③摹狀貌。用“斑塊狀”形象地說明岳樺在高山苔原帶的分布狀態(tài)。(答出任意兩種即可)
3.把握說明文的順序
(2012?四川成都)文章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其分寫的部分能否調換順序?請結合原文分析作答。
椅子改變中國文化
②首先是對房屋的建筑結構及其內部布局產生影響。在房屋建筑中,以前人們坐姿低矮,窗戶的位置也相應較矮,椅子的出現(xiàn)使窗戶的位置明顯升高。同時,椅子的出現(xiàn)也對房屋內部布局產生了較大影響。傳統(tǒng)的坐姿要求房屋的中間盡量空闊,以供人們席地而坐。而椅子出現(xiàn)后,人們就不需要為席地而坐預留太大的空間,家具的數(shù)量也因此增加起來。
③椅子的出現(xiàn)還影響了人們生活習俗的改變。椅子出現(xiàn)后,人們坐姿明顯升高,自然而然出現(xiàn)了一些高足家具,高足的桌子也就應運而生,逐漸成為人們最主要的吃飯、看書的家具。這些高足家具的出現(xiàn),還引起了杯盤、碗碟等生活用具的改變。到了宋代,很難再看到高足的餐具,碗、盤、杯等用具都變得玲瓏精巧。這些變化直接影響到人們生活習俗的改變。比如,人們進餐方式的變化,以前人們圍坐在一起進餐很困難,一般是分餐制。椅子和高足的桌子出現(xiàn)后,人們開始圍坐在一張桌子旁吃飯,分餐制也隨之變成了合餐制。
④椅子的出現(xiàn)更為重要的是強化了國人心中的皇權意識。椅子出現(xiàn)之前,人們在正式場合必須跽坐。皇帝和群臣議事,大臣向皇帝跪拜時,皇帝其實也基本是跪著的。這種坐姿的平等拉近了皇帝和臣子之間的關系,那時的君臣關系更像是事業(yè)上的合作伙伴,那時的“跪”沒有低下的含義,而是一種恭敬虔誠的表現(xiàn)。椅子出現(xiàn)之后,“跪”的意義與內涵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臨下,臣民們則跪拜在地上,這種禮節(jié)上的巨大不平等奴化了國人,使國人潛移默化地奴顏婢膝起來,進而更加強化了國人心中皇權至上的意識。
⑤可能有人奇怪,歐洲人也“跪”,為什么沒有出現(xiàn)奴化的現(xiàn)象呢?因為歐洲人的禮儀中,“跪”是很少的,除了向上帝雙膝跪下,對任何人都不用雙膝跪下,就算見了本國的君主,也只是單膝跪地而已。而在我國古代,“跪”是最常用的禮儀,不光用于君臣之間,還廣泛用于下級與上級之間、百姓與官員之間??梢?,“跪”在我國古代是更具不平等性的,尤其在椅子出現(xiàn)后,這種不平等性就逐漸顯現(xiàn)出來,強化了國人的奴化心理。
有條理地說明,才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紹清楚。常見的說明順序有:①時間順序――即以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時間先后來安排說明順序,從而寫出事物的發(fā)展變化情況。②空間順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間存在形式,或從外到內,或從上到下,或從前到后,或由遠及近地依次進行說明,一般用于說明事物的形狀、構造特征,多用來說明建筑物。③邏輯順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內部聯(lián)系或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來安排說明順序。事物的內部聯(lián)系包括因果關系、層遞關系、主次關系、總分關系、并列關系等;認識事物或事理的過程則指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由現(xiàn)象到本質等等。介紹高科技產品或說明事物間的聯(lián)系的,多用邏輯順序。
不能,因為分寫部分的內容先說明了椅子對房屋的建筑結構及其內部布局產生影響,再說明了椅子的出現(xiàn)對人們生活習俗的改變的影響。段落之間有著內在的順序,所以不能調換。
只是分層概括了段意,沒有說出具體的說明順序。
不能,因為分寫部分的內容采用了邏輯順序,作者先說椅子的出現(xiàn)對房屋的建筑結構所產生的影響,再說到對人們生活習俗和心理的影響,這是由具體到抽象的說明順序。
4.體會說明文的語言特點
(2012?重慶)聯(lián)系上下文,請你說說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和作用。
(1)如果在肉中加入了抗壞血酸,它就會抑制這一轉化過程的發(fā)生,從而降低亞硝酸鹽“可能”的致癌風險。
(2)這些脫氧抗壞血酸并不甘于“敗家”,會去奪取別人的氫原子來重建家園。
有營養(yǎng)的食品添加劑
④抗壞血酸的作用不僅于此。人們在熟肉制品中經常會加入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有兩種作用:一是與肌紅蛋白反應,使之呈現(xiàn)誘人的紅色;二是抑制細菌生長,實現(xiàn)防腐功能。加入抗壞血酸,可以促進前一個反應的進行,從而加快“發(fā)色”的過程。許多人認為亞硝酸鹽是一種“致癌物”。其實,它本身并不致癌,只有當它與肉中的氨基酸反應,生成的亞硝胺才是一種致癌物。如果在肉中加入了抗壞血酸,它就會抑制這一轉化過程的發(fā)生,從而降低亞硝酸鹽“可能”的致癌風險。在不需要亞硝酸鹽的肉類食品中,有時也會加入抗壞血酸。因為肉中油脂氧化會釋放出不好的味道,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哈喇味”。如果加入了抗壞血酸,它就會搶先消耗周圍的氧氣,從而保護油脂不被氧化,有助于保持肉味的“新鮮”。
⑤抗壞血酸本身很容易被氧化,生成脫氧抗壞血酸。這些脫氧抗壞血酸并不甘于“敗家”,會去奪取別人的氫原子來重建家園。人們利用這一特性,在面食加工中,常常加入抗壞血酸,改善面團性能,增加面團筋道。面粉中含有谷膠蛋白,其中有許多巰(qiú)基――就是帶著一個氫原子的硫原子,脫氧抗壞血酸會掠奪其氫原子。當我們揉面時,巰基中的氫原子就會被脫氧抗壞血酸奪走,剩下的硫原子就會兩兩相連,形成所謂的二硫鍵。當大量的二硫鍵形成,面團中的谷膠蛋白就形成一個巨大的網(wǎng)絡,從而增強其筋道。
說明文的語言以準確為其基本特征,表示時間、空間、數(shù)量、范圍、程度、特征、性質、程序等修飾和限制性的詞語,都要求準確無誤。解答這類題首先要解釋字面意思,分析它在句子中的具體說明作用,如“××”詞修飾或限制了事物的什么特征。其次要說明這類詞在說明文中的一般作用,如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科學性等。
有時作者為了讓說明文更能吸引讀者,在文中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和修辭方法,這就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解答時要扣住文中運用修辭手法、說明方法或運用其他表達方式的句子,結合語境加以分析。
(1)“可能”一詞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2)“敗家”一詞表達生動形象。
只寫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套話,籠而統(tǒng)之,缺少對詞語的解釋和作用的分析,沒有結合原句具體分析。
(1)“可能”表不確定性,說明了亞硝酸鹽本身并不致癌,只有當它與肉中的氨基酸反應生成亞硝胺時,才有致癌的風險。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2)“敗家”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說明了抗壞血酸很容易被氧化,從而生成一種物質――脫氧抗壞血酸。
5.探究材料鏈接題
(2012?浙江衢州)結合文章內容和鏈接材料,分析案例中王阿姨的做法有哪些錯誤。
【案例回放】王阿姨出現(xiàn)了頭痛、發(fā)燒等癥狀,經醫(yī)生檢查,她患的是流行性感冒,因為家里還有阿莫西林和頭孢氨芐膠囊,她就自行服用了這些藥。
④就患者而言,合理用藥成了當務之急??股刂粚毦l(fā)的病癥有效,病毒感染造成的疾病切不可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要嚴遵醫(yī)囑:不能同時服用幾種抗生素類藥物;不能隨意改變服藥時間,間隔太近會引發(fā)腸胃不適,間隔太久則藥物對細菌的抵抗力會減弱。
【鏈接材料】
感冒是常見的疾病,有病毒性的,有細菌性的,還有更復雜的。病毒是形態(tài)最小、結構最簡單的一類微生物。人類傳染病中的80%是由病毒引起的,如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等。
材料鏈接題是說明文閱讀考查的經典考題,材料內容通常是對原文內容的補充、印證、拓展。判斷材料與原文的關系時,首先要準確概括材料內容,然后在原文中尋找與之照應的句子和內容,建立材料與文章之間的聯(lián)系。
①缺乏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常識,盲目依賴抗生素,這就加速了體內耐藥菌的增長。②沒能嚴遵醫(y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