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的作文范文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的作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的作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的作文

第1篇: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的作文范文

訓練序列 人教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1A-

0045-03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起步在三年級,每學期至少安排了18次習作訓練(不含小練筆),到了六年級有將近200次習作。經(jīng)筆者在每年期末考試改卷時觀察發(fā)現(xiàn),有相當數(shù)量五六年級學生的習作還停留在三年級的水平。同時,筆者通過多年聽課調查發(fā)現(xiàn),部分教師的習作教學明顯存在缺憾,突出的問題是重點把握不準,訓練點設計不合理,訓練難度沒有層次,沒有引導學生形成相應的習作能力。上海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吳立崗教授指出:“探索和建立作文訓練的科學序列,是提高作文教學效率的迫切需要,是當今語文教學科學化的重大課題?!?/p>

只要細心研讀教材,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教材在習作教學的統(tǒng)籌安排上有明顯的訓練序列,形成了一套隱性的體系。一些教師存在習作教學指導困難,正是由于他們沒有在習作課前弄清小學習作訓練內在的訓練序列。以下,筆者試對人教課標版教材的寫人習作訓練序列進行梳理,并力求對單元習作具體要求、習作訓練點等進行探究,結合教學實際挖掘合理的訓練重點,初步構建出小學階段寫人習作訓練序列,探索小學各年段寫人習作的訓練方法,為一線教師進行習作教學提供參考。

一、人教版語文教材人物描寫習作一覽表

二、寫人習作訓練序列分析

從上表可以看出,中年段(三、四年級)是寫人習作起步階段,要求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并且寫完后讀給所寫的人聽。習作的目的是讓學生貼近生活實際,使得學生樂于表達,易于完成習作,旨在培養(yǎng)學生習作的興趣和信心。寫作完成后,學生讀給所寫的人聽再進行修改,分享了習作的快樂,并不知不覺地修改了習作中明顯的錯誤;四年級的習作要求是寫敬佩的一個人,是在三年級掌握運用事例說明人物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通過具體的事例表現(xiàn)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習作完成后,學生進一步學習修改習作中明顯錯誤的詞句。高年段(五、六年級)的習作要求是寫特點鮮明的人,如五年級習作提示學生運用課文中的方法進行表達;六年級要求通過兩件事來介紹自己的小伙伴,描寫的對象沒有大的變化,只是習作要求從寫一件事增加到寫兩件事,并且要求將人物的特點寫清楚。可見,三到六年級寫人習作的難度逐步加大,并且都非常重視習作的修改,從自我修改的提高到相互修改的共同進步。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留心自己的學習生活,在實踐中寫作,說真話、心里話,不寫空話、假話。雖然高年級的寫人習作有一定難度,但都是在學生可以掌握的范圍。

三、初步構建寫人習作訓練序列策略

要較好地完成寫人習作教學,初步構建起寫人習作訓練序列,教師要善于將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有機融合,注重讀與說、讀與寫的有機結合。

(一)中年段寫人習作訓練教學策略

1.抓住對話描寫,確保寫人習作“言之有物”

小學生第一次寫人習作是“寫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三年級上冊單元課文都是講述名人的平凡小事,讓學生從一件件小事中感受他們的不平凡。課文的對話描寫非常多,四篇課文中的對話均占內容的一半左右,故事情節(jié)大多是通過對話描寫展開。例如,以下是《灰雀》一課的人物對話片段。

(列寧)問:“孩子,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男孩說:“沒……我沒看見。”

列寧說:“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那個男孩本來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但又不敢講。

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p>

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p>

列寧問:“會飛回來?”

“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以上文本內容學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必將大部分時間花在對課文內容的分析上,只需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一兩遍課文,著重理解人物對話描寫的幾種表達形式,注意冒號與引號的正確用法。然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活用造句、造段等方式讓學生進行仿說、仿寫。結合本單元四篇課文的強化訓練,再加上學生在二年級就有了關于對話的專門訓練,學生能夠掌握簡單的寫人習作方法,即通過對話描寫把一件事情說得比較完整。

2.按一定的順序表達,使學生寫人習作言之有序

第二次寫人習作訓練安排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要求“介紹我自己”。本單元課文講了幾個有趣的故事,告訴我們應該怎樣看問題、怎樣解決問題。單元的另一個重點是訓練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把事情寫具體,如在《驚弓之鳥》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就更贏怎樣正確判斷大雁會掉下來展開討論;在教學《畫楊桃》一課時,教師讓學生對文中最后的講話進行討論,并且背誦下來,學生就容易發(fā)現(xiàn)和掌握課文描寫的順序,從中受到啟發(fā)。由于有了上次習作訓練的基礎,加上教師在課堂上的提醒,學生很容易把作文寫好。教師在習作之前可制作表格,表格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高、體重、長相中最滿意的地方、興趣愛好、喜歡的食物、最擅長的功課、性格特點”等,學生對照自己填寫的表格在小組內進行匯報,請同學幫忙指正,這樣學生就能夠對自身的特點有了清楚的認識。為了達到“按一定的順序說(寫完整)”的習作目標,教師可以通過實物投影介紹某個中等生的表格,請學生參照表格介紹自己,最后師生共同參與,將表格中的文字變成我們日常說話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學生依據(jù)表格進行介紹時雖然能夠按一定順序說(寫),但是這樣的表述沒有重點,教師還要指導學生著重通過一件事來說一說自己的性格特點,讓學生從中掌握表達的技巧。

3.初步學習抓住細節(jié)描寫人物,使寫人習作言之有情

小學階段的第三次寫人習作訓練安排在教材四年級上冊,要求學生看圖習作或寫一寫生活中的真實故事,圖片主題為“勝似親人”。通過對本組課文的學習,學生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快樂和幸福。課文中的很多片段非常感人,如課文《搭石》倒數(shù)第二自然段是關于大家怎樣過搭石的場面描寫,《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第二自然段是關于小錢躺在病床上的描寫等,教師可以訓練學生由課文內容出發(fā),聯(lián)系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感人故事,抓住動作、語言描寫表達出感人的場面。如以下是教師引導學生品讀《橋》中描寫老漢的細節(jié)片段,并指導學生抓住細節(jié)描寫人物。

(1)出示句子: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神態(tài)描寫;老漢的沉著、冷靜)

(2)出示句子: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后邊!”

(語言描寫;堅定、果斷、命令式)

(3)出示句子: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動作描寫;“揪”“吼”說明十分憤怒,“沖”動作果斷,不容置疑)

教師小節(jié):“文章中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進行描寫,并適當?shù)丶尤氕h(huán)境描寫烘托氣氛。正是這一處處令人感動的地方,讓我們感受到一位產(chǎn)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苯處煶鍪疽粡垖W校舉行運動會或是學生熟悉的場面特寫,讓學生進行小練筆,指導學生根據(jù)今天學習到的細節(jié)描寫嘗試在課堂上說一說,課后安排寫一寫。這樣的習作訓練,加強了學生對場面描寫的運用,讓學生在學習中不知不覺地滲透學著關心、幫助他人的德育品質。

4.抓住側面描寫,使人物描寫更加精彩

小學階段的第四次寫人習作訓練安排在教材四年級下冊,要求寫“我敬佩的一個人”。教材中本組課文講的都是人們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故事。教師在課文教學中要注意訓練學生重點抓住外貌、動作、神態(tài)、語言等表現(xiàn)人物的品質。本單元的幾篇課文均有從側面描寫主要人物,如《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中通過斜塔周圍議論的人們突出伽利略的堅定,《全神貫注》最后一個自然段茨威格回憶的話語突出羅丹的全神貫注等,教師只要稍微點撥并加以鼓勵,就會讓學生嘗試學習運用。

(二)高年段寫人習作訓練教學策略

1.熟練運用外貌、語言和動作等細節(jié)描寫

小學階段的第五次寫人習作訓練安排在教材五年級上冊,習作內容是與父母交流、溝通,表達自己的心意。本組課文展示的是父母之愛的一個個側面,通過對課文學習,學生們感受到了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學習課文時,教師要注意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繼續(xù)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抓住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表現(xiàn)父母之愛的寫作方法,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關注生活細節(jié),抓住細節(jié)運用外貌、語言和動作描寫表達父母的愛。例如,以下是課堂教學中品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的細節(jié)片段。

(1)出示句子:我有個慈祥的母親,她常常對我說:“巴迪,這是你寫的嗎?精彩極了!”我還有個嚴厲的父親,他總是皺著眉頭,說:“這個糟糕透了?!?/p>

(2)師:多年以后,作者經(jīng)過深思感受到了什么?

(3)出示投影:一個作家,應該說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來自母親的力量,這種愛的力量是靈感和創(chuàng)作的源泉。但是僅僅如此是不全面的,它可能把人引入歧途,所以我們還需要警告的力量來平衡,需要有人時常提醒你:“小心,注意,總結,提高?!?/p>

教師小結:這份獨特的感受源于作者深刻的思考和體會。我們一起讀這句話,感受一下愛是什么。(作者的感受是那么真切、細致、獨到,這是最寶貴的)

細節(jié)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句話語,學生抓住了人物的一個個細節(jié),在習作中就能做到言之有物,表達出樸實真摯的情感。

2.綜合多種方法進行習作訓練

第2篇: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的作文范文

模板一: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作文活動總結 這次的綜合性學習很快結束了,回想起這其間的點點滴滴,我不禁又深深感受到了詩歌的魅力所在。

我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從著名的唐詩、宋詞、元曲到法灑脫的現(xiàn)代詩,這些好詩都讓我們禁不住拍手叫絕。我們在學習古詩與現(xiàn)代詩的同時,也了解到了古詩與現(xiàn)代詩的不同之處------古詩有著較為固定的語言形式與比較嚴格的韻律要求,而現(xiàn)代詩形式自由、意象也要比古詩更新奇、更富創(chuàng)意。哈哈,現(xiàn)在我終于明白為什么短小的古詩尋么難讀懂了,現(xiàn)在,我還真佩服大詩人們能寫出這樣簡練精彩的詩句!

為了豐富同學們的課外知識,老師讓我們在課外找來了許多詩,并在班級里誦讀,這也使我們真真切切地走入詩歌的殿堂,感受到了詩歌的奇妙境界。

另外,我們還當了一回小詩人,我寫了一首《小烏龜》,被老師當范文朗讀,受到了老師與同學們的好評。當然其他的同學寫得也不錯,李辛夷的小詩《星星》寫得十分童趣,活潑的語言使我們感受到小星星的調皮與可愛;陳穎瑩的詩作《蛋糕》寫出了她媽媽對她的關懷與她對媽媽誠摯的感激與深切的愛,寫得十分感人,獲得了同學們的一致認可。我們還將自己的詩歌寫在制作好的小卡片上,一張張精致的卡片代表著我們的天真與夢想,五顏六色的小卡片上的兒童詩,首首都那么精彩,我們靜坐著,聽著他人深情的朗誦,一起遨游在詩海里,感受著一首一首的小詩帶給我們的啟示。

課余,我們還展示著自己收集的詩歌知識,并互相提問,這讓我們的課間充滿了樂趣,有許多興趣濃厚的同學開始制作詩集,有的同學還別出心裁,與繪畫好的同學合作,一同配上優(yōu)美的插圖,一下課,我們便圍在一起,樂此不疲地交流著詩歌帶給我們的無限樂趣。

本次活動在我們的戀戀不舍中結束了。但那一首首妙趣橫生的兒童詩及同學們原創(chuàng)的充滿樂趣的小詩,全都深刻地烙印在我們的記憶中,使我們時不時地回想這充滿魅力的詩歌,回想起詩歌帶給我們的影響。啊!詩歌,你是多么美妙,我為你感到深深的驕傲、自豪!

模板二: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作文活動總結 在這一段時間里,我們開展了與詩同行的活動,在本次活動中,我們了解了詩歌的起源,學習了如何欣賞詩歌,學習了在生活中如何運用詩,并且自己動手嘗試寫詩,從中體會到了詩歌文化博大精深。

在活動中,同學們分別收集了詩詞資料。我負責收集了現(xiàn)代詩和古詩。我盡情的欣賞這些詩人千古傳頌的作品,我新認識了一些詩人,如柳永、高適,還有唐宋四大家關漢卿、鄭關祖、白樸、馬致遠。我又認識了現(xiàn)代詩人郭沫若、徐志摩、桂文亞、雨果、狄金森等。我知道了我國最早的詩經(jīng)總集《詩經(jīng)》,距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了,它凝集了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

我還知道了詩歌如何分類。按題材分,有山水詩、詠物詩、邊塞詩;按形式分,可以分為格律詩、自由詩;按題材分,分為童話詩、寓言詩、散文詩

這次活動讓我感覺在詩的海洋里徜徉的感覺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是比作沙漠,我覺得我只得到了一粒小沙子;如果把詩比作細雨,我只得到了一滴小雨滴;如果把詩比作天空中的星星,我只得到了群星中最小的一顆。我要繼續(xù)在詩的海洋中遨游,盡情感受詩歌的無限樂趣

模板三: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作文活動總結 這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結束了。通過這一次綜合性學習,我們廣泛地閱讀了詩歌,不僅拓展了知識面,而且還深深地感受到祖國詩歌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詩中所蘊含的美麗與感情,了解詩歌的內涵,真是受益匪淺。

我們學到了很多詩歌,還學會了詩歌的分類,這樣更有助于我們學習詩歌,也收集了很多有關詩歌的故事。在學習了寫詩歌的方法之后,我們還試著自己寫了幾首童趣盎然的小詩,感受了一回當小詩人的感覺。我們的詩中雖然還有著欠缺的地方,但字里行間都洋溢著童趣,令我們自己贊嘆不已。

詩歌是一個充滿了詩情畫意,充滿了自己的渴望,在詩歌里,我們可以放飛自己的心靈,我們的思維可以跳躍,我們的想象力得到了豐富的伸展,我們可以在詩歌里表達自己的渴望與情感。

我們還學會了如何理解詩歌的寓意: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讀、不同的詩比較著讀、邊描繪畫面邊讀等,這些都是我們通過學習自己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這些經(jīng)驗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詩歌,也可以讓我們走進詩的意境中去,感受詩人當時的情感。

在這次綜合性學習中,我知道了詩歌的特點:

1.現(xiàn)代詩一般以句子,詞組為詩行,縱向排列.

2. 現(xiàn)代詩篇無定句,句無定字,形成長短不一,參差錯落的詩行.

3.現(xiàn)代詩的段落可以整首詩為一段(節(jié)),也可以一首詩分為若干段(節(jié)).

4.要懂得現(xiàn)代詩的押韻,押韻讓句子更優(yōu)美,但不一定要句句都押.

5.現(xiàn)代詩要精煉,不要拖泥帶水,要用最簡潔的文字容納最豐富的內容.

我覺得徜徉在詩歌海洋里的感覺,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詩歌比作海洋,我覺得我只得到了滄海的一滴水;如果把詩歌比作花園,我得到的僅僅是百花中的一朵小花。我還得繼續(xù)在詩的海洋里遨游,盡情地享受詩歌無窮的魅力。

為了很好地進行本次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老師特地帶領我們去圖書閱覽室借閱了有關詩歌的書回來,讓我們用心品讀。老師告訴我們:詩歌對于一個人的影響力,甚至一個世界文學界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所以說:我們務必要認真讀詩歌,有感情的朗讀詩歌,多收集詩歌,還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 通過這一次綜合性學習,我們不僅學到了很多詩歌,還學會了詩歌的分類,這樣更有助于我們學習詩歌,也收集了很多有關詩歌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自己寫詩歌,因為是個充滿了詩情畫意,充滿了自己的渴望,在詩歌里,我們可以放飛自己的心靈,我們的思維可以跳躍,我們的想象力得到了豐富的伸展,我們可以在詩歌里表達自己的渴望與情感。我們也還學會了如何理解詩歌,讀詩歌的方法:1.理解詞語的意思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 3.想象畫面 4.各種詩歌做對比。所以說,這一次綜合性學習對我們的知識增長有了很大的幫助,我們也有了放飛想象的方法,那就是寫詩歌。 這是一個讓我們難忘的綜合性學習,因為它可以影響我們一生輕叩詩歌的大門活動落下了帷幕。 此次活動秉承中華詩歌優(yōu)秀文化,激發(fā)了同學們的愛國熱情,增強了同學們的審美意識,營造了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中國是一個詩的大國,兩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詩歌總集《詩經(jīng)》。詩仙李白、詩圣杜甫、詩佛王維、詩鬼李賀寫的古詩讓我們過目難忘:冰心、金波、艾青、郭沫若他們的現(xiàn)代詩使我們難以忘懷。詩海拾貝、與詩同行,我們組織小組收集、分類詩歌,學習、創(chuàng)作詩歌,等一系列的活動,讓我們進入了詩歌的店堂,感受詩歌的無限魅力。我們在收集分類詩歌中感受了合作的快樂。在詩歌朗誦會中,我的詩歌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此時此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詩歌的偉大,詩歌的藝術魅力,我為自己身在一個擁有悠久詩歌歷史的過度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活動中,我們也學習到了許多知識,古詩對仗工整、韻律嚴格:現(xiàn)代詩語言自由,形式灑脫:兒童詩充滿童趣,富有想象。還明白了詩歌的已經(jīng)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和讀懂古詩的方法?;顒与m然已經(jīng)結束,但各種活動依然在我記憶深處。輕叩詩歌的大門,讓我們在詩歌的百花園中自由徜徉,讓詩歌陪伴我們一生!

2.這學期,我們開展了輕叩詩歌大門與詩同行的活動。在這一次綜合性語文學習活動中,我們廣泛地閱讀了詩歌,不僅拓展了知識面,而且還深深地感受到祖國詩歌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詩中所蘊含的美麗與感情,了解詩歌的內涵,真是受益匪淺。

首先,我們小組的四名同學制定了活動計劃,進行了明確的人員分工,各自回家搜集唐詩、宋詞、元曲與現(xiàn)代詩,并將搜集來的資料聚集在一起,在組長的帶領下,進行閱讀與交流。在交流中,我們感受到了古詩與現(xiàn)代詩的不同之處:古詩的語言比較凝煉、內涵豐富;現(xiàn)代詩的寫法則比較自由,更適合抒發(fā)詩人的情感;我們還了解到了詩歌的分類與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總之,我們學到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這次活動,使我們在詩歌的海洋中暢游的同時,也大開了眼界。 當然,我們也學會了許多閱讀詩歌、體會詩歌的技巧。例如:我們在讀詩的時候,知道了去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讀、不同的詩比較著讀、邊描繪畫面邊讀等,這些都是我們通過學習自己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這些經(jīng)驗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詩歌,也可以讓我們走進詩的意境中去,感受詩人當時的情感。

在學習了寫詩歌的方法之后,我們還試著自己寫了幾首童趣盎然的小詩,感受了一回當小詩人的感覺。我們的詩中雖然還有著欠缺的地方,但字里行間都洋溢著童趣,令我們自己贊嘆不已。

雖然這次活動時間很短暫,但輕叩詩歌大門,在我們面前展出了一個美麗的詩歌的世界,從而讓我們挖掘到了詩歌海洋中的無數(shù)珍寶。讓我們徜徉在詩歌的百花園中,讓生活充滿詩意,讓詩歌陪伴我們成長!

3.詩歌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二千多年前,我國就有了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詩歌在中國文化的寶庫中,就像一顆閃亮的明珠,散發(fā)出璀璨的光輝。本學期我們展開了與詩同行的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們走進了詩歌的國度,去欣賞詩歌,體會詩歌所描述的意境,領略詩歌獨有的魅力。

首先,我們自發(fā)地分了組,制定活動計劃,確定了每個人應該干的活,如:我們這組就由馬昕宇等人收集現(xiàn)代詩,柯霽虹等人收集古詩,等一切都準備就緒后,就開始行動了,大家將收集來的資料按內容進行了歸類整理,在網(wǎng)上將有關詩歌簡介和詩歌背景的資料整理成文,這些對我們理解和欣賞詩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徐火通(teng)《御兒舟中別朗公》我們就是通過收集來的資料,品出了作者對朋友依依不舍的情感,詩人將自己對朋友的無限思念融入了鐘聲與雞的鳴叫聲中,將自己的情感抒發(fā)得淋漓盡致。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還收獲了許多了知識,我們了解了詩歌的起源,學習了如何去欣賞詩歌,嘗試了自己寫詩,在這當中,讓我受益匪淺的是欣賞詩歌的方法。就拿王昌齡的《出塞》來說,這首詩我是通過收集詩歌背景資料來理解欣賞的。在資料的幫助下,我體會到這是一首慨嘆邊戰(zhàn)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耐人尋味,有歷史變遷,征戰(zhàn)未斷的感嘆,第二句寫的是出征的人還未回來,多少個男兒戰(zhàn)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第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們的共同心愿,希望有龍城飛將的出現(xiàn),平息胡亂,安定邊防。當然,欣賞詩歌的方法還有很多,這些都需要我們在平時欣賞詩歌時總結出來。嘗試自己寫詩也讓我明白了寫詩不一定要用多么華麗的詞語,而是要寫出自己眼中的事物,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活動結束后,我進一步感受了中國詩歌帶給人美的享受,也讓我明白了讀一首詩,并不僅僅限于把這首詩背熟,而是要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情感,掌握并欣賞詩歌的方法,這樣才算真正弄懂了一首詩。詩歌還有一大妙處,可以讓人放松心情。當你覺得很疲倦時,不妨試試,閉上眼睛,跟著詩走進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那種感覺是你死讀書讀不來的。

這次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我們對詩歌的熱情還沒有消逝,我們要多讀詩,品味其中美好的樂趣,將詩歌陪伴我們一生。

4.上個星期,我們開展了與詩同行的活動?;顒又校覀儗W會給詩歌分類,欣賞詩歌,還學寫了兒童詩呢!。

活動一開始,我們先制定了活動計劃。我們計劃在一周的時間內,搜集關于詩的知識,學會給詩歌分類,能夠正確地賞析詩歌,我們還希望能自己學寫一首小詩呢!為了完成計劃,我們確定了組長,并給每位同學合理地分了工。。

我是負責查資料的,上網(wǎng)進入了google頁面,輸入了關鍵詞詩歌。哇!關于詩歌的知識可真不少呀,據(jù)google搜索統(tǒng)計現(xiàn)共有2850萬個詞條是關于詩歌的。我立即點開了其中幾個網(wǎng)頁,進入了詩歌知識的海洋《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距今已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我國另外兩部詩歌總集分別是《楚辭》《漢府樂》、,我國的元曲,是一種小令,興盛于元代,大多由民歌而來,泰戈爾是亞洲第一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在詩歌知識的海洋里,我流連忘返,增長了許多知識。

通過這次活動,我的收獲可不小。我們小組的同學搜集了許多的古詩和現(xiàn)代詩,可這么多的詩,涉及面這么廣,怎么整理呢?當我們學會了給詩歌分類后,這些整理的事情就變得容易得多了,真是小菜一碟。我知道了詩歌分類可以按作者分、按題材分、按形式分、按體裁分我們按照作者給搜集來的詩歌分類,不一會兒,就把小山似的資料整理好了。

我們還學會了欣賞詩歌,知道了欣賞詩歌前,要先把詩多讀幾遍,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讀,可以用不同詩人寫的詩對比著讀,還可以邊讀邊在腦海里描繪畫面,走進詩中讀。學會了這些,欣賞詩時,我們就可以體會詩人創(chuàng)設的意境,更加了解詩歌背后的情感和含義了。比如:讀韓愈的《聽穎師彈琴》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短短幾句,讓人感到琴聲初起,仿佛小兒女在耳邊竊竊私語。忽然,琴聲變得昂揚激越起來,就像勇猛的戰(zhàn)士揮戈躍馬沖入敵陣。與敵人奮力拼殺,那驚天地、泣鬼神的情節(jié)仿佛就在眼前。

這段時間里,我們開展了與詩同行綜合性學習活動。在活動中,我們了解了詩歌的起源,學習如何欣賞詩歌,學習在生活中運用詩歌,自己還嘗試寫了詩,從而體會到中外詩歌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活動中,同學們分頭搜集詩詞資料,我負責收集宋詞的資料。我一打開google輸入宋詞,馬上進入了詞的世界,屏幕上出現(xiàn)了很多著名的名字:蘇軾、陸游、辛棄疾、李煜、李清照我輕快地點擊著,盡情地欣賞著這些詞人的流光溢彩的作品。我被陸游《卜算子?詠梅》中的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所吸引。讀到李煜的《烏夜啼》時,我默默吟誦著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往來風??吹嚼钋逭盏摹度鐗袅睢窌r,我又沉浸在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美好意境中

通過交流,我還閱讀了不少唐詩、元曲、以及現(xiàn)代詩等詩歌資料,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許多詩歌知識。

我知道了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距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它凝結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

我知道了詩歌如何分類。按題材分,有山水詩、詠物詩、邊塞詩;按形式分,可分為格律詩、自由詩;按體裁分,分為童話詩、寓言詩、散文詩

我知道了從古至今詩人輩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最著名的有愛國詩人屈原;在魏晉南北朝時,曹操父子三人為詩歌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在唐朝這個詩的王朝,像詩仙李白這樣的人不勝枚舉,涌現(xiàn)出了詩圣杜甫、詩佛王維,詩鬼李賀在宋朝,豪放詞人蘇軾、辛棄疾、陸游,具有婉約詞風的柳永、李清照,他們共同造就了輝煌的宋詞;另外還有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他們使元曲達到了高峰;現(xiàn)代詩人郭沫若、徐志摩等人的杰出作品影響深遠。

我還揣摩著如何欣賞名家詩篇,我覺得首先要明白這首詩是描寫什么的,是狀物、寫景、還是詠物記人;接下來,就要逐字逐句地分析、理解其中的含意;最后,體會詩人在詩中要抒發(fā)的情感。讀詩有些好辦法,例如,在讀李白的《古朗月行》時可以用邊想象畫面邊感受意境的方法去體會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的美妙描寫,可以用已學過的中國地形西高東低的知識來理解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的句子,還可以用對比的手法來讀高適的《別董大》和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體會詩人與友人分別時的情感等等,運用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走近詩人,理解他們的思想感情,這樣,讀了李清照《如夢令》,就能體會到詩人對自己紅顏易老的哀嘆含蓄;讀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就能知道什么叫亡國之痛了,也能想到蘇軾《赤壁懷古》的一腔豪情。

與詩同行活動雖暫告一段落,但我覺得徜徉在詩歌海洋里的感覺,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詩歌比作海洋,我覺得我只得到了滄海的一滴水;如果把詩歌比作花園,我得到的僅僅是百花中的一朵小花。我還得繼續(xù)在詩的海洋里遨游,盡情地享受詩歌無窮的魅力。

在本單元中,我們開展了一次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在這次綜合性學習中,我收獲了許多,也知道了許多。

從上個星期三開始,我們就已經(jīng)開始開展了這個活動。我們分好了小組,計劃好每個人都干些什么,要怎樣做之后,便開始匆匆忙忙地去準備。

我迫不及待地沖回家去,打開了我的百寶箱書柜。我就拿起了一本《古詩70首》來看。里面蘊含許多精彩、與眾不同的詩。打開這本百寶書,可以聞到一陣又一陣古時詩人作詩的詩味。李白的《贈汪倫》表現(xiàn)出了桃花潭水是那樣的深湛。杜甫的《春夜喜雨》表達了他對春雨來得及時的喜悅心情。范仲淹的《江上漁者》描繪了江上漁民冒風波危險、辛苦捕魚的生活畫面。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一)》寫出了宋代家夏天農(nóng)忙的情景......

我還當了一回小詩人,創(chuàng)作了幾首小詩,每一首小詩中都感受到天真活潑的感受。

在這次活動中,我知道了詩歌是很優(yōu)美很有旋律的。讓人讀起來非常舒服、生動。我還知道了許多學習方法:了解詩的深刻含義,有感情的朗誦詩歌,有豐富想象力地去寫詩歌......

在詩歌的海洋里,有無數(shù)的珍寶。讓我們一起去輕叩詩歌的大門,讓我們徜徉在詩歌的百花園中,讓生活充滿詩意,讓詩歌陪伴我們一生!

生活中處處有詩歌。天真的兒歌、樸素的民歌,常在我們耳邊回響。在是個的海洋里,有無數(shù)珍寶。

第六單元一共有兩個部分:一個是《詩海拾貝》,另一個是《與詩同行》。在《詩海拾貝》這一部分主要寫詩經(jīng)、唐詩、宋詞、元曲、現(xiàn)代詩和外國詩。《與詩同行》這一部分主要寫兒童詩、詩歌故事等內容。在詩歌故事里,我學到了很多知識。都是以前我不知道的好知識。

在這次綜合性的學習當中,我們舉行了許多活動,如:舉行詩歌知識競賽、每六個人分為一小組制作一個小詩集。

通過這一次的綜合性學習,我們不僅僅學到了很多詩歌,而且還學會怎么把詩歌分類;這樣會更助于我們學習詩歌,也收集了很多的詩歌故事,更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自己寫詩歌;應為這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樂園。充滿了自己的渴望,在詩歌里,我們可以放飛自己的心靈,我們的思維可以活躍起來,我們的想象力到了豐富的伸展,我們可以在詩歌里表帶自己的渴望與情感。我們也學會了如何理解詩歌。

讀詩歌的方法:1.理解詞語的意思.2.聯(lián)系生活實際.3.想象畫面.

第3篇: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的作文范文

一、直面習作教材教學處理之惑

1.習作教學的選材之難

其一,打開人教版教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教材中很多習作訓練中都有若干個題材選項。其二,在三年級上冊的第八單元,三年級下冊的第七單元,四年級下冊的第八單元,五年級下冊的第八單元和六年級下冊的第五單元都出現(xiàn)了“想寫的內容都可以寫,不出題目,也不限制內容,自由表達”的要求。這樣寬泛、基于相近的寫作要求,使學生在選材方面面臨挑戰(zhàn)。

2.習作教學的指導之難

教材對習作要求并沒有明確的界定,如四年級下冊以鄉(xiāng)村生活為主題的第八單元習作要求:“把要寫的內容表達清楚,注意運用積累的優(yōu)美詞句”;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寫難忘的人或事,要求:“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感情要真實,題目自己定,寫完以后,要認真改一改。”這樣沒有細化的要求,使教師在指導方面面臨挑戰(zhàn)。

3.習作教學的評價之難

新課標注重多元評價、張揚個性、個性體驗,是正確的。但教材習作部分依附在每組單元的課文后,文字陳述所占比例甚少,沒有呈現(xiàn)適用于習作評改中的具體操作措施。在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方面也面臨挑戰(zhàn)。

二、建構習作教材主題單元目標序列

基于對教材習作教學的困惑,筆者深入研讀教材,發(fā)現(xiàn)小學階段習作教學雖然不同的學段會出現(xiàn)相近的主題,但要求是由淺入深,先易后難的。如果我們建立一個科學的作文訓練“序列”,使每一次的作文訓練目標單一而集中,這樣教師講解容易深入透徹,學生也能夠集中精力和筆力,寫出符合訓練要求的文章來,同時能激發(fā)學生對于作文的興趣,收獲很多的意外成果。

如教材中三、四年級有四次寫景物的習作教學內容:

此表是根據(jù)各主題單元中所選的文本確定的,既具有統(tǒng)一性,都是寫景狀物的一般方法;又有一定層次性,根據(jù)兒童的認知發(fā)展水平而設定;還各有側重點,不是單一固定的目標,而是有相對明確的引領方向,是個螺旋上升的過程。

同樣,教材中相應的寫人作文不同年段目標訓練序列可以細化為:(1)第二學段內容:人物刻畫單項訓練(外貌肖像、動作、語言、心理……);(2)第三學段內容:以一件事(或多件事)表現(xiàn)一個人一方面的特點。觀察事物類作文的訓練序列目標為:(1)觀察要細致;(2)觀察要有順序;(3)調動多種感官觀察;(4)在了解全貌的基礎上抓住重點觀察;(5)觀察要抓住事物特點;(6)邊觀察邊想象; (7)觀察時要善于思考,探究事物的因果聯(lián)系,抓事物的本質;(8)留心生活,逐步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這個序列體現(xiàn)了從低年級到高年級的不同要求,是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對學生進行觀察方法、順序的訓練。

如上所述,如果教師對整個習作教材有了整體規(guī)劃和思考,學期目標明確,就能避免“信馬由韁”的傾向,學生的作文素養(yǎng)就會隨著學段的增長,有明顯的提升。

三、實踐習作教材序列化教學的策略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以人文專題為主線安排單元教學,其實教材基本上是閱讀教材,沒有真正的作文教材,因此習作教學不是孤立的,教師要樹立全程關注的意識,根據(jù)梳理的序列,讓聽、說、讀、寫形成統(tǒng)一的、開放的訓練體系,不僅在作文教學中,更是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技術”,才能真正引導學生從閱讀的體驗表達走到習作的實踐表達,習得言語,從而經(jīng)歷習作的全過程。

1. 抓單元主題,整體教學,習作穩(wěn)步走

在序列化教學習作時,我們一定要把握單元整體,從“單元導語”入手,關注主題,關注言語。如,四上第一單元的習作提示,就言語能力而言,大體“按怎樣的順序寫”表述籠統(tǒng)含糊,但因為單元導語在呈現(xiàn)單元主題“大

自然神奇”后,已指出語言學習的目標和方法,“一邊讀課文,一邊想畫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體會作者生動的描寫。并收集有關的自然奇觀的資料,以豐富我們的見聞”。所以我們在單元習作前,可以作細致的劃分。

經(jīng)過這樣整體的教學滲透,學生已為單元習作作了較充分的準備,到真正表達時也就比較到位了。

2.借閱讀教學,分解指導,習作小步走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寫作知識的教學力求精要有用”,“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喚醒學生的作文意識,滲透作文知識,培養(yǎng)言語能力,這是提高習作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在實踐中,教師要致力于研究和處理教材,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f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按照一定的訓練序列,開發(fā)閱讀教材中的有效習作資源,從而讓學生在閱讀中發(fā)展寫話的能力。

如一年級:以字詞為重點,從句入手,側重一句“四素”俱全的寫話訓練。

例:一下的《識字四》的教學:“蝴蝶花間捉迷藏,蜻蜓空中展翅飛……”(1)讓學生發(fā)現(xiàn)詩歌規(guī)律:都寫“誰在哪里干什么”?(2)這句話去掉“在哪里”,也可以說:“蝴蝶捉迷藏,蜻蜓展翅飛”;(3)這句話轉換一下就變成:“花間蝴蝶捉迷藏,空中蜻蜓展翅飛”(在哪里誰干什么),這樣也能表達。(4)拓展自己編一編。通過這幾步的設計讓學生有梯度地掌握“兩素句” (人稱、事件),再由“兩素句”過渡到“三素句”(人物、事件、時間或地點),為學習四素俱全的句子作了鋪墊。

二年級:以詞句為重點,從句入手,側重各種句式訓練

如:感嘆句、疑問句、描寫句、擬人句、排比句(簡單)等

三年級:以句群為重點,從段入手,側重句群和構段訓練

如:總分式、并列式、承接式、因果式等

例:連貫動作句群訓練(三下) :《翠鳥》(第3段,翠鳥捉小魚的一系列動作);《燕子專列》(第3段,居民四處尋找燕子的一系列舉動);《絕招》(第6段,小柱子奶奶包餃子的一系列動作)。學了這幾課后,可以讓學生上來演一演系列動作,再寫一寫。

3.融口語交際,細化指導,習作健步走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它與口語交際都有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特性,不同之處僅在于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差別。從某種程度而言,口語交際教學也可與“導寫”緊密結合。

五上第六組口語交際《父母的愛》,交流其中的案例后,重點探討“你在生活中有過類似的事嗎?給同學講講你和父母之間的故事,再談談自己的想法”。這些素材在導讀導寫、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已經(jīng)有所積累了,此刻需要研究的是以下幾點:(1)你所說的故事是否屬于這一話題范疇?(2)你的敘述是否簡潔明白或者具體生動?(3)你的觀點是否合理?

這既是口語交際的要求,也是習作教學的內容和目標。這是主題單元整組教學提高習作效率的又一策略。

4.享交流平臺,鞏固教學,習作闊步走

第三學段教材中的“交流平臺”(第二學段稱之為“我的發(fā)現(xiàn)”),旨在引導學生學習一組教材之后,發(fā)現(xiàn)豐富的語言現(xiàn)象,揭示多元的讀寫方法等,交流收獲和體會,培養(yǎng)閱讀習慣?;仡櫧涣鲿r,也可以引入學生習作,通過點評、賞析、討論等方式,優(yōu)化學生習作,鞏固言語能力。

第4篇: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的作文范文

一、微討論:集思廣益入主題

在傳統(tǒng)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往往遵循“呈現(xiàn)主題――分析講解――寫作實踐”的教學模式,使得寫作課堂陷入刻板、沉悶、單調的僵局。因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十分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有效發(fā)揮,強調以學生自主討論、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對于每節(jié)課寫作主題的興趣與關注,引導學生集思廣益,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主題,開拓學生的寫作視野。

例如在教授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習作《我的長處》這節(jié)課時,筆者考慮到本單元習作主題簡單易懂,切入小但是可以延伸的范圍廣闊,包括學生性格、優(yōu)點、理想的自我認識,因此,在寫作前筆者設計了一個小組討論微廣角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暢所欲言,談談自己的長處與本領,談談你眼中的小組成員的長處,綜合自我看法與他人的評價,總結出自己最有特點的長處是什么。通過這種小組討論的方式,集思廣益,激發(fā)學生對于本課習作內容的興趣,引導學生通過自評與他評的方式,更加客觀全面地認識自己,開拓自己的寫作思維,收集有益的寫作素材,形成自己的寫作思路。

二、微思考:問題情境啟思維

課堂討論的教學目的是為了激發(fā)學生深入探究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啟迪學生根據(jù)討論的過程與結果以及問題的情境與矛盾引發(fā)有效的思考,提高學生對于寫作主題的理解與體會,打開學生有效寫作的思維大門。因而,筆者以為,在寫作課堂中,教師應以具有明確目的指向、難度適宜、合理有效的問題情境,開展微思考的教學活動,啟發(fā)學生以思促寫,在思考中明確自己的寫作目的,奠定自己的寫作情感。

在教授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習作二《寫一種小動物》這一課時,筆者根據(jù)例文《帥鴿》提出了以下四問題:1.第一自然段描寫帥鴿的哪些方面?(顏色及外形)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有什么作用?(過渡句)2.第三自然段描寫它的哪些方面?(飛行動作)3.你認為這篇例文用了什么寫作方式描寫帥鴿?我們要怎樣寫好一只小動物?筆者引導學生在這三個問題的基礎上開展小組探究活動,通過閱讀、討論、總結的形式,尋找問題的答案,并在尋找的過程中,體會如何運用觀察法、比較法以及過渡句等形式描寫自己眼中的小動物。通過有效問題情境的探究模式,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學習的意識,引導學生通過親身參與、有效的質疑與解惑,掌握寫作的方法與技巧。

三、微提綱:動筆實踐構大綱

提綱是文章構思的起步,是貫穿全文、聯(lián)系段前段后的支柱,是學生寫作邏輯思維與條理情感最有張力的體現(xiàn)。因此,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小學生處于抽象邏輯思維逐步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教授學生擬寫提綱的方法,讓學生做到有題目、有中心、有條理,引導學生在動筆前將之前討論、思考的結果進行有效整合,養(yǎng)成撰寫作文提綱的良好習慣,以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學生寫作的目的性、條理性與邏輯性,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第5篇: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的作文范文

[關鍵詞]語文課堂;語言表達;訓練;嘗試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10-0013-03

在人際交往中,語言表達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依據(jù)小學生認知的特點,利用教材優(yōu)勢,以課堂為平臺,在識字、閱讀和習作的教學中,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識字教學,讓識記、理解和說話訓練相結合,提高識字效率

在識字教學中,融入說話訓練,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生字識記效率,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一)由字到詞,豐富學生詞匯積累,訓練語言表達能力

句以詞為基礎,詞以字為單位。要進行聽說訓練,學生要先有一定的詞匯儲備。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引導學生從生字入手,以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為出發(fā)點,采用“一字開花”等形式,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積累,組成相應的詞語,說出簡單的句子,能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記憶。如,教“中” 字,先讓學生說出自己熟悉的帶有“中”字的詞語――中國、中央、中間、心中、中心等;然后,啟發(fā)學生用這些詞說話。如,“中國”――我是中國人,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等。無論學生怎么說,只要他說得有道理、語句通順,就應予以肯定。

(二)介紹識字方法,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識字教學要與發(fā)展思維、發(fā)展語言相結合。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用已有的知識自學,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語言介紹自己識字的方法和經(jīng)驗,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如,學習“告”字,先讓學生自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再讓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有的學生說:“我是用熟字加一部分的方法學習的,‘告’字上面是‘?!忠回Q不露尾,下面加個‘口’?!庇械膶W生說:“我是用編字謎的方法來學習的。謎語是:一口咬掉牛尾巴?!痹谡f方法的過程中,學生相互啟發(fā)、補充,語言能力在無形之中得到提高。

(三)觀察字形,分析表達,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

我們應鼓勵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聯(lián)系自己生活經(jīng)驗,用多種方法分析記憶字形,以求掌握漢字的音、形、義。如,在一年級《口 耳 目》的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讓孩子們看“羊”字的演變過程??春?,學生很激動。在觀察分析“兔”字時,他們看得很仔細。一個學生說:“上面的角字頭是它的耳朵?!币粋€學生說:“中間的撇把‘口’字隔開,‘口’就好像是它的大眼睛。”……一句句話兒,是學生的思維在閃爍。從語言中可以看出,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象形字的特點。這樣,在識字中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順利地解決認字的難點,同時也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四)理解字義,根據(jù)字的意思拓展說話訓練

字義的理解是識字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對生字字義的理解拓展,圍繞一個話題開展說話訓練。如,在教學“男”字時,教師根據(jù)“男”字的演變過程――從甲骨文■、到金文■、篆文■、最后到隸書■,引導學生就“男”字的字義進行說話。從古人造字來看,“男”是主外、開荒耕種的勞動主力,因而男人是家庭的頂梁柱,是敢于擔當?shù)?、有責任感的人。教師以此為話題,讓孩子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說一說自己對“男”字的理解。如,在家里,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減輕父母的負擔;在學習上,按照老師的布置完成作業(yè),學會整理自己的書包和文具,不要家長操心;在班級里作為集體的一個重要份子,相互幫助、團結同學,擔當起維護班集體榮譽、為班級爭光的責任。這樣的訓練既給孩子說話交際的練習,同時也是對孩子的一種責任感的教育,可謂是一舉兩得。

二、細讀文本,挖掘話題,引導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訓練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教師在教學中要仔細解讀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中隱藏的話題,就相關的話題引導學生進行表達訓練。

(一)抓住文章空白之處,引導學生進行補白

在很多文章中,作者為了表現(xiàn)的需要,常常運用留白的藝術,把一些內容留給讀者自己來補充。在教學時,如果教師能充分利用好這些“空白”,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補白,就能促進學生對文章主題的感悟,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如,《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的一個片段。

師:同學們,書上講了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三種辦法。你還知道植物媽媽有哪些傳播種子的辦法?

(學生同桌之間討論了一會兒)

生1:我知道還有一些果子被小鳥吃了,它的種子隨著鳥糞撒遍田野、山洼。

生2:我從《少兒百科知R全書》上知道,椰子樹把它的身子斜向海里,當椰子成熟后,它從樹上掉下來,就隨著海水四處為家。

生3:我知道大豆媽媽的辦法和豌豆媽媽的辦法一樣。

……

師:是啊,自然界中的植物還有很多傳播種子的辦法。只要我們留心生活,還會發(fā)現(xiàn)許許多多的奧秘呢!

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在教師引導下,孩子們很自然地把課文和自己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深埋于他們腦海中的種種生活場景被激活了,就課文留下的空白進行補充。這樣,使學生在表達練習的過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課文內容。

(二)根據(jù)單元訓練要求,開展語言訓練

目前,教材都是圍繞主題單元進行編排的,“單元導讀”對單元組教學提出具體的要求。如,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組的《地震中的父與子》時,要組織學生開展表達訓練,就要研讀“單元導讀”的要求:“認真閱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樣通過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表現(xiàn)父母之愛的?!边@是本單元語言的訓練點。結合《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文本內容,本文的訓練點要定位在體會“父親和孩子之間的相互信任”比較恰當。因此,這篇課文的語言文字拓展訓練就應該圍繞這個核心來開展,即“通過外貌、語言和動作描寫,體現(xiàn)學生生活中相互信任的故事”。如,家庭成員之間相互信任的故事,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相互信任的故事,鄰里之間相互信任的故事……開放的表達空間,激活了學生的想象,調動了學生的情緒,讓學生設身處地地去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表達自己的見聞和體會,使課堂迸發(fā)出思維的火花。由于是在說自己的故事,所以學生就說得自然、說得輕松。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使他們的感悟更加深刻。同時,這也為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為后面的習作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抓住課文的結語,開展表達訓練

語文教材有許多文質兼美的文章。如何讓學生悟得其中的“道”呢?不妨在課文的結尾處進行表達訓練,讓學生順著作者的思路,展開拓展想象,續(xù)編文本。例如,《坐井觀天》一課的結尾這樣寫:“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苯虒W時,教師提出問題:“如果你是這只青蛙,跳出井口來,你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學生就此話題展開討論,在思維的碰撞中他們有了很多的想法。有的說:“它跳出井口,看到了藍藍的天上飄著朵朵白云?!庇械恼f:“它跳出井口,順著水溝來到一片綠綠的稻田,看到了禾苗上爬著一些害蟲,它就跳起來捉害蟲?!庇械恼f: “它跳出井口,看到一個人正在捕殺它的同類,它又跳回了井里?!薄n文結尾的句號不是教學的休止符,而是一種延伸與拓展的開始。在結尾之處展開有效的表達訓練,使得文章的主題得到升華,學生的思維向縱深發(fā)展,達到“言雖盡而意無窮”的效果。這不僅僅是語言表達的目標,更是閱讀教學應該追求的理想境界。

三、讓語言表達訓練與習作教學相結合,成為習作的先導

習作,是訓練學生書面表達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的重要陣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開展語言表達訓練,要有一定的指向,有意識地為單元習作積累素材。同時,要扎實上好單元口語交際課,讓學生理清表達思路,把“說”和“寫”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又為學生作文打下扎實的基礎。

(一)開展語言表達訓練,積累習作素材

中高年級的語文教材,每個單元組都是由若干篇課文和一個單元訓練組成的,訓練組都安排有習作訓練。習作訓練的內容往往緊扣單元的學習要求。如,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三組課文 “如一首首心靈之歌,唱出了動聽的愛的旋律,唱出了人間真情”,要求學生“在讀懂課文、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學習作者是如何通過對環(huán)境、人物心理活動等方面的描寫,抒發(fā)美好情感的” 。圍繞“人間真情”這一主題,教材選入了《窮人》《別餓壞了那匹馬》《唯一的聽眾》和《用心靈去傾聽》四篇飽含人間真愛的課文。單元的習作要求與課文的內容相呼應,即“寫一寫體現(xiàn)人們相互關愛的事情。寫之前先想一想,事情發(fā)生在怎樣的環(huán)境里,是怎么發(fā)生的,事情發(fā)展變化的過程怎樣。寫時注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要表達真情……”單元主題“人間真情”與習作內容“相互關愛的事情”是一致的,學習要求“學習作者是如何通過對環(huán)境、人物心理活動等方面的描寫”與習作要求的“事情發(fā)生在怎樣的環(huán)境里……事情發(fā)展變化的過程怎樣”也是一致的。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結合單元的學習要求,開展表達拓展訓練,讓學生積累習作素材。如,教學《窮人》一課,可以讓學生仿照課文中的環(huán)境描寫,選擇自己熟悉的一處環(huán)境,試著寫一寫 。這樣,不僅完成了課后練習第三題,也為后面的習作的環(huán)境描寫做鋪墊。教學《別餓壞了那匹馬》一文,可以進行拓展說話,讓學生夸夸身邊的好心人,為習作選材做準備。教學《唯一的聽眾》可以進行說話訓練,讓學生 “說說別人對自己的贊揚(激勵)哪次最讓你難忘,當時你心里是怎么想的”,這樣為習作的人物心理活動描寫熱熱身。

(二)上好口語交際課,為學生習作導航

小學生寫的作文多是生活見聞及心中的感想。想與寫之間有一個由內向外的轉化過程,口頭作文能起到很好的銜接作用。因為說話是寫話的基礎,寫話是說話的規(guī)范和發(fā)展,所以作文教學從“說”入手,既能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又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三年級的第一次習作是寫學生豐富多彩的n余生活。習作前的口語交際課同樣是“我們的課余生活”。教學時,讓學生回憶自己豐富、有趣的課余生活,說一說自己在課余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獲和感受,這樣就為習作做好鋪墊。習作前的口語交際課,可以從學生喜愛的活動中選擇一項入手,引導他們展開口語交際活動。上課時,教師先引導學生開展活動?;顒忧?,教師安排學生分組開展活動,并輪流上臺表演。沒有表演的學生要仔細觀察臺上同學的動作、神態(tài)和語言等,并記下感覺最有趣的和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同學。由于做自己喜歡的游戲,學生都興趣盎然,歡笑聲此起彼伏。活動結束后,趁著學生余興未了,教師讓他們說一說自己的感受。由于全程參與,所以他們體會真切,能把自己的見聞和感受真切地描述出來。最后,教師及時點撥,讓他們按照一定的順序去“說”,這樣他們就說得條理清晰、具體生動。這時,口語交際課自然成為習作課的先導,為學生的作好鋪墊。

第6篇: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的作文范文

一、 關于外國母語課程目標的表述及其呈現(xiàn)的共性

母語課程目標是母語課程標準或教育大綱制訂中不可或缺的項目。母語教育必須達成怎樣的目標,這是任何國家的母語教育都不能回避的問題,同樣也是漢語文教育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為此,各國母語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無一例外都明確指出各自母語教育的課程目標。美國:逐漸培養(yǎng)理性思考能力、清楚地表達思想的能力以及理解性地閱讀和聽的能力,成為高尚的家庭成員和民主社會的公民。英國:通過學習英語,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等能力,使學生能創(chuàng)造性地有想象力地表情達意,并能有效地與人交往,奠定世界觀和道德觀的認識和規(guī)范。法國:聽懂口語并有效地使用口語,理解并自如地正確地掌握書面語,讓每個學生形成自己的個性,成為有覺悟的自主的和負責任的公民。德國:傳授知識,培養(yǎng)語文能力、人格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幫助學習者認識世界、管理世界和改進世界,影響受教育者的人格塑造。俄羅斯:使學生獲得俄語的基本知識,形成利用口語、書面語的技能以及發(fā)展智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感情。日本:培養(yǎng)學生的國語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發(fā)展個性,塑造順應國內國際環(huán)境的公民。奧地利:培養(yǎng)對別人說話、作報告和演講的能力,閱讀和闡釋文章的能力,記敘事物和撰寫文章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yè)本領。芬蘭:在扎扎實實傳授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積極引導學生通過“歷練”形成一定應用能力。印度:使學生掌握基本語言技能及在生活中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不一而足。

從中可以看出,各國制訂的母語課程目標,大都包含工具性目標和思想性目標兩個方面。工具性目標是各國母語課程所強調的根本性目標,有的稱之為聽說讀寫能力,有的概括為思考能力和表情達意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出于現(xiàn)代社會對于培養(yǎng)未來公民的需要,不少國家非常強調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思想性目標是從培養(yǎng)合格公民的角度提出的,如培養(yǎng)熱愛祖國語言的感情,擁有正確的世界觀和道德觀,擁有健全的人格,成為順應國內國際環(huán)境的公民,等等。工具性目標和思想性目標,是當今世界各國母語教育的共同追求,也是我國語文課程建設一貫追求的目標。

二、 關于外國語文教材的編輯思想或編寫原則

各國語文教材都有本國特色的編輯思想和編寫原則,這些思想或原則,有的體現(xiàn)在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中,有的在教材的前言或說明中得以表述。英國:知識和能力適當聯(lián)結,語言和思維訓練融合,充分的綜合實踐活動,注重價值觀念與規(guī)范教育,精選經(jīng)典例文等。俄羅斯:教科書在知識范圍和結構上是否與教學大綱相符?書里的材料是否符合科學性原則?是否實現(xiàn)學科內和學科間的聯(lián)系?教材的難度是否與全面發(fā)展學生的認識能力的任務相適應?教科書的內容是否與教學時間的標準相符合?……以學生為中心,適應形成學生個性的需要,包括每個年齡發(fā)展階段的需要;適應俄羅斯現(xiàn)代精神文明發(fā)展的需要,培養(yǎng)具有綜合知識和技能的人才。美國:重視文學教育,重視思維能力尤其是批判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重視學習策略能力和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多元文化學習,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重視所學知識和技能與學生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注意文學和語言的綜合教學。法國:內容必須符合國家教學大綱的知識學習體系和能力培養(yǎng)要求,教材給予教師發(fā)揮獨創(chuàng)性和因材施教的自主性,遵守循序漸進的教學規(guī)律,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水平和接受能力,編排適合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內容和活動供師生選擇。德國:教材編寫根據(jù)新編教學大綱、教學理念的評審標準;貫徹教育目的和教學目的,貫徹有關教育思想和教學指導思想;結合學習者的心理特征編寫教材;教材突出以學習者為中心和主體的思想;專題性教學取代單項訓練;強調語言的交際功能,并使語言訓練盡可能納入有意義的情境中;語言和文學兼容,進行綜合設計。日本:注重培養(yǎng)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重視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提倡個性化教育,教育內容和手段適應信息化社會,教育目標面向國際化社會。芬蘭:注重基礎學習,突出訓練應用能力,強化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自主發(fā)展,進行激發(fā)學生多元智能的訓練。如此等等,豐富多樣。

由此看出,世界各國母語教材的編輯思想或編寫原則大致包括以下共同點:知識和能力相結合,母語學習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語言學習和思維訓練相結合,語文學習和道德教育相結合,獨立學習和合作學習相兼顧,重視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和個性化教育,語言的學習寓于有意義的情境之中,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設計教材,注重語文知識尤其是程序性知識的編排與設計,等等,這些,也正是當代漢語文教材編輯和編寫所應遵循的思想或原則。

三、 關于外國語文教材的編排體例

總體來說,西方母語教材多為語言和文學分編,而寫作訓練分別融于語言教材和文學教材之中。無論是語言教材還是文學教材,都重視語言實踐環(huán)節(jié)方面的設計。具體說來,英國英語教材主要有四種編排體例:一是要素混合編排,內容包括知識和技能、思想訓練、言語實踐活動、價值觀念和規(guī)范、文化經(jīng)典研讀等;二是以文體為線索,這種編排也正是漢語文教材用得最多最廣的編排方式;三是以技能為線索,包括聽說技能和讀寫技能等;四是以主題為線索,如自我形象主題、禮儀與習慣主題等。英國現(xiàn)行的英語語文教材,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大致呈現(xiàn)從要素混合編排到要素分別編排的趨勢。德國的德語教材分兩類,一類是文學教材和語言教材分開編寫出版,一個年級有一本德語教材和一本或數(shù)本文學閱讀教材,實行有分有合的教學方式;另一類是文學和語言綜合性教材,一個年級只有一本書,不分上冊和下冊,實行綜合教學。文學作品和實用文章統(tǒng)一,文學和語言學統(tǒng)一,文學教學和寫作教學統(tǒng)一――加強綜合性是德國當代教材建設的最新發(fā)展趨勢。美國母語教材一直流行語言和文學分編:文學教材有按文學作品主題編排、按文學作品體裁編排和按歷史時期編排三種結構體系。語言類教材的編排結構大致有三種:一是以作文類型(記敘文、描寫文、議論文)為主線編排,二是以語言的功能(個人寫作、信息傳遞、敘述、議論、創(chuàng)造、描寫、調查研究、分類、想象、神話)為主線編排,三是將寫作和語法分開編排,合成語言教材。法國母語教材,一般有知識主題型、語言功能型、能力培養(yǎng)型和混合型這四種類型。知識主題型按照人類的知識結構,圍繞某些主題來組織課文;語言功能型按照閱讀方法、語法功能和語言表達來安排組織課文;能力培養(yǎng)型是以循序漸進的方法,堅持閱讀、寫作與口語表達相結合的方針,讓學生進行不同體裁課文的學習和寫作練習;混合型按照語言功能和知識結構相結合的方法編寫,以語言功能為主線,其中還有作品體裁的分類,但在課文選用上又圍繞某種知識框架。俄羅斯的母語教材,無外乎是圓周式和直線式這兩種編排方式。前者是指在教學的連續(xù)階段中,以逐漸加深的方式反復地排列教材,后者是指一種課程的編定,其中每一后繼部分是對先前諸部分的不間斷的繼續(xù)。前蘇聯(lián)時期的語文教材經(jīng)歷了從圓周式排列―直線式排列―圓周式和直線式相結合排列這樣一個變化歷程。具體到語言和文學教材,俄語教材是按照俄語的語法系統(tǒng)編寫的,每章節(jié)的語法知識都配以大量的口語和書面練習。有些重要的部分循環(huán)出現(xiàn),逐漸加大難度。而十本文學教材,起始階段的三本《祖國語言》都是按照思想教育的題材劃分單元的,第4至7本《祖國文學》,前兩本是以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為單元編排的,后兩冊編有俄羅斯文學――蘇聯(lián)文學和附錄的外國文學部分,每部分包括幾位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第8至10本為《俄羅斯文學》《俄羅斯、蘇維埃文學》,這六本書實際上是按時期和年代順序編寫的俄羅斯、蘇維埃簡明文學史。它們的編寫體例,一般是先對某一時期的歷史背景和文學概況作簡要介紹,然后對該時期著名作家的生平、思想詳細敘述,同時分析已學過的和未學過的該作家的作品,最后還安排練習和推薦閱讀的書目。

應特別關注外國母語教材中的寫作教材編排體例。外國母語教材普遍重視寫作過程的編排,強調寫作行為、寫作過程與全程參與,教材總是把每個寫作任務分解為若干階段或步驟。如上世紀90年代末的《現(xiàn)代德語》寫作教材的練習設計,第9冊在寫作園地中練習議論文寫作的七個基本步驟:計劃(確定寫作計劃)、要點(收集材料和提煉內容要點)、定題(確定問題核心和表達論點)、擬綱(確定議論思路)、行文(并注意結構安排)、修改、謄清。以上每個基本步驟還有更詳細的分步驟,以至多達18個環(huán)節(jié)。到該書的第10冊,進一步訓練正反兩點論,并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寫議論文的基本模式,包括定題、擬綱、議論和作文等步驟,每一步又有更為詳細的劃分和說明。這樣的寫作教材,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受到師生的喜歡是情理中事。德國寫作教材還很早嘗試“規(guī)范性寫作”和“塑造性寫作”(或曰“創(chuàng)造性寫作”)相結合,前者相當于我國的應試寫作,后者相當于我國的自由寫作。現(xiàn)在的德國母語教材中,“塑造性寫作”不斷得到加強,它甚至比自由寫作還進了一步,它更加自由,更富創(chuàng)造性,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著力表現(xiàn)自我,可以利用一切認為適合的形式如日記、書信、詩歌、幻想故事、短篇小說、廣播劇等來表達,后來出現(xiàn)電腦和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造性寫作天地更加廣闊。這些都可以為我們的漢語文寫作教材編制所借鑒。

又如,美國斯科特?福斯曼公司出版的《語言》教材,六年級全書以作文類型各單元編排結構主線,共分12個部分(相當于大單元),每一部分都專門編排寫作課,每課的寫作指導都是過程指導,即從選題、思路、草稿、修改等寫作過程角度,對學生的寫作提供具體、翔實的指導。又如普蘭蒂斯?霍爾公司出版的6至12年級語言類教材《寫作和語法:交流實踐》,第二章專門介紹不同作文類型及作文寫作過程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如寫作前階段挖掘和選擇寫作主題、收集和組織細節(jié)資料;寫草稿階段如何把思路很快寫下來;內容修改階段重新修改草稿,提高作文內容和結構的質量;寫詞修改階段修改語法、拼寫和標點等方面的犯錯誤;發(fā)表階段讓學生和其他人分享寫作成果等,每一步都指導得非常清楚。在這套教材后面分體裁的寫作訓練各章節(jié)中,也有具體的寫作過程指導。這樣的編排,使學生易于理解和模仿,也使教師的教學更易于操作。

總而言之,外國母語教材雖然長期以分編為主,但最近也有加強綜合化的趨勢,這跟我國長期以綜合型為主的編輯傳統(tǒng)不謀而合。如此看來,今后的中西方母語課程教材建設更應加強交流與合作,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另外,就閱讀教材而言,按主題或專題編排單元受到越來越多的教材編者的青睞,就寫作教材而言,他們普遍注意寫作過程和方法的編排與指導,這也正是漢語文教材編制中有所欠缺而可以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四、 關于各國母語課程教材建設取得的共識

縱觀這12個國家的母語課程和教材概況,就母語課程教材建設可以達成以下幾點共識。

1. 語文在基礎教育的所有課程中居于核心地位。語文的重要性在這里不必費言,單來看看這些國家的情況。在美國,盡管教育在不同時期受到各種政治思潮、教育思想和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和沖擊,但語文教育一直是歷次教育改革的中心和重心,歷史上課程設置幾經(jīng)變化,英語課程的核心和基礎地位卻一直沒有動搖。“如1983年《國家處于危險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的報告中建議高中生必須修習四年英語;喬治?布什、克林頓和小布什總統(tǒng)相繼教育改革的報告,都強調了英語的重要地位。盡管各學校為高中生畢業(yè)所規(guī)定修完的學分不同,修完某課程所得學分也不一樣,但其共同特點是,英語必修的學分是最高的?!保ㄖ烀骰邸睹绹⒄Z課程教材綜合評介》,《母語教材研究》第五卷第75頁)在德國,語文與數(shù)學及第一外語構成德國中學基礎教育的三大“核心科目”。在俄羅斯的普通學校教學計劃中,約有四分之一時間花在語文課上,他們充分認識到,“俄語已成為俄羅斯人民在其全部生活范圍內交往的工具,成為保存和交遞信息的工具,以及在不同時代生活的俄羅斯人民相互聯(lián)系的工具”。捷克人認為,掌握和運用母語的口、筆表達能力,是通向認識大自然和社會現(xiàn)實、豐富精神財富的必由之路,也是人與人之間在各種氛圍中進行溝通與理解的基礎條件。芬蘭認為,母語是從事學習和工作的重要交際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語文課程是中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它是學生理解和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形成學習能力,培養(yǎng)審美情趣和文化修養(yǎng)的基礎,對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終身發(fā)展起著重要的奠基作用。印度的普通高中課程包括基礎課程和選修課程兩大部分,語言和文學被作為基礎課程得以強調,英語成為中小學的必修課。以色列普通中學母語教育的兩門課程希伯來語和希伯來文學均屬必修核心課程。在澳大利亞,英語在基礎教育階段被看作是最基本核心的課程之一,要求學生在校期間要掌握八類知識,而其中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則排在首位,成為基礎教育階段的重中之重。有些國家雖然沒有使用“核心”這個概念,但從其在教學計劃和課程表中的位置和課時、學分判斷,母語課程實際上被歸為核心課程。反思我國語文課程,雖然在基礎教育各門課程中一直歸于基礎課程,但語文課時隨每次改革而不斷減少,以至新世紀高中語文課程改革中, 語文的必修時間不到高中三年的一半,這是很危險的,需要我們進行調整。

2. 加強母語選修課程設置,正確處理基礎性和選擇性的關系。在美國,高中語文學習以選修為主,有的學校開設的選修課門類多達幾十種,如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公立中學高中英語課程有寫作、新聞、語法、文學、科幻小說、電影、戲劇、演講等,達28種之多;文學中還分現(xiàn)代文學、當代文學、英國文學、美國文學、歐洲文學等。德國高中的選課制,具體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第11年級,為選課預備期,采取大班或小組形式上課。第二階段是12至13年級,為選課期,采取類似于大學研討班的形式授課。所選的課程又分為“基礎課”和“提高課”兩種。前者是學生在高中階段必須學習的基本科目,占據(jù)大部分學習時間,后者是指學生可結合自己的專業(yè)志向適當選讀幾門相關專業(yè)課程,屬于提高范圍。日本2004年版中小學《學習指導綱要》中,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目標要求不按年級分段,只設定了六門課,劃分必修課目和選修課目,其中“國語綜合”和“國語表達Ι”為必修課,其余皆為選修課,并且兩門必修課中只要選其中一門即可,另一門也可以作為選修課。芬蘭基礎教育課程設置也頗具“彈性”,主要體現(xiàn)在國家規(guī)定義務教育課程設置的公共科目,地方政府和學校對于課程設置、課時安排等具有一定的決定權,教師擁有教材選擇權,學生也可以選修其他科目。學生家長或其監(jiān)護人有權決定學生選修哪些科目,地方政府和學??梢詻Q定選修科目的數(shù)量、類型、形式。芬蘭還實行不分年級制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隨時調整和改變自己的學習計劃,甚至可以選擇任課教師。以色列高中階段的文學課,學生可以選2、3、4、5不同的學分,選2分的學基本教材,選其他的在基本教材之上加一些內容。澳大利亞課程設置靈活,學習內容多種多樣,學生總能從那些豐富多樣的選修課中找出自己喜愛的課程。由此看來,出于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和個性化的未來人才的需要,語文課程的彈性設置成為全球化的母語教育潮流,但應該如何把握彈性,這要依不同國家的傳統(tǒng)和國情而定,而不能一味模仿外國的做法而全盤照搬??傮w來說,經(jīng)濟文化教育越發(fā)達的國家和地區(qū),語文課程設置的選擇性和彈性越大,反之彈性愈小。

3. 密切課程教材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如美國教材,文學知識和技能、語法知識、口語技能等的學習和訓練,其內容都與學生的生活緊緊相聯(lián)。不僅課文選文貼近學生生活,選編不少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報刊時文,而且設計的課后練習內容與學生生活相關,比如到實際生活中進行調查,完成項目練習。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響,前蘇聯(lián)和俄羅斯語文教育學者注意把學習語文課本同學習“生活課本”結合起來,把學生生動豐富的生活引進課堂,并且引導他們進行觀察、參觀、參加課外活動和社會活動,學習各種課外讀物,以擴展他們的科學知識和生活知識領域。芬蘭母語教材亦如此,赫爾辛基維爾勒?松德爾斯股份公司2004出版的高中《母語和文學》第二冊,在伊索寓言《龜兔賽跑》后的練習設有“寓言與我、寓言與其他文章、寓言與社會”三個板塊,其中有些練習如“我像寓言中的烏龜還是兔子?”“對這個寓言我有什么看法?”“我周圍是不是有很多像寓言中兔子或烏龜一樣的人?”“孩子們通常同情哪個動物?成人呢?”“對于當前世界這個寓言有哪些有用信息?”等等,“既促使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變被動的機械式的訓練為主動求知,變封閉式教學為開放教學,變教師的單向傳授為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楊延峰《芬蘭共和國芬蘭語課程教材綜合評介》,《母語教材研究》第五卷第395頁)澳大利亞也一樣,10年級學生使用的《中學英語》第四冊在選取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材料方面匠心獨運,不僅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注意選取他們感興趣的材料,同時注意把時代背景放到選材中,比如像人類與動物的關系,保護瀕危稀有動物的話題,描寫日常生活中學生經(jīng)常遇到的親人之間的情感問題,興趣愛好與學習的關系問題,現(xiàn)代新科技的功用與正確利用問題,以及人類與大自然如何和平共處的問題等等。通過這些文章的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世界,保護環(huán)境,學會與他人、周圍環(huán)境和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總之,外國母語課程教材建設者都共同意識到生活是語文教育的源頭活水。在這方面,我們的語文課程教材改革取得了可喜的進步,需要進一步發(fā)揚。

4. 重視語文學習中的思維訓練。我們注意到,在多個國家的母語課程理念中,都有關于語言與思維關系的闡述,要求在訓練語言的同時,促進思維的發(fā)展,這就使母語課程實質上成為語言思維課程。在英國英語教科書中,思維元素是其內容要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英國查爾萊斯?萊茲出版公司2001年出版的《第1、2、3學段成功?英語》這套書中,編者多次提到“頭腦風暴”這個術語,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要求學生“畫思想地圖”和“進行紙張記錄”,這就讓思維活動變成了具體操作。又如,想象力是形象性思維的核心,編者注意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和虛構能力,提出“非虛構”和“虛構”這兩個概念,并列出各自不同的特征。更主要的是,編者讓學生進行想象能力的實戰(zhàn)訓練,如結合閱讀莎士比亞劇本提出讓學生懂得和體驗“移情”,要求學生把自己想象成為選場中的一個人物,持續(xù)地以角色“我”的身份,寫出自己對已糾纏進去的劇情的感受。在美國,各州的課程標準都把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看做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認為語文課既是基礎和工具性的課程,又是承擔著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最重要的課程。所以,美國英語教材確定的編寫原則之一,就是重視思維能力,特別是重視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開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的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提出面向21世紀的八個基本改革要點,其中第二點就是“重視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日本2004年版中小學國語改進教材之“新”,首先一點就是突出聽說讀寫綜合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如高中《國語綜合》課本第十單元第三課以“組織正反方辯論會”為題,具體介紹了這種活動的組織過程,并以實例引導學生如何參加與組織此類活動。這樣的學習活動,是學生聽說讀寫等多項能力的綜合運用,促使學生開動腦筋,發(fā)揮各自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并在實踐中學習如何活動,如何互相協(xié)同合作等多項社會活動能力。我國現(xiàn)行各套語文教材,不能說它們不重視思維訓練的編排,但有不足,突出一點是,應該改變目前這種思維訓練的隨意和隱伏的現(xiàn)狀,要把思維訓練設計和安排得更有計劃性,更顯系統(tǒng)性,更具操作性。

5. 在母語教育中滲透價值觀念和道德規(guī)范的教育。語文課程研究專家韓雪屏說:“引導逐漸成熟的青少年學會嚴肅地思考人生的意義,日漸深刻地理解和體驗人生的苦與樂、生與死、順境與逆境、成功與失敗、物質與精神、自我與他人、瞬間與永恒、理性與非理性等重大生活課題:這就是母語課程擔負的嚴肅的人文教育任務,也是母語課程義不容辭的責任?!保ā队⒄Z課程教材綜合評介》,《母語教材研究》第五卷第31頁)誠哉斯言。德國母語教育意識到,語文課不單單是教學語言,而且要擔負起教育的使命,對受教育者人格的塑造起重要作用。日本雖然近代以來大力向西方學習并取得了驚人的進步,但這個民族的單一性和長期的封建鎖國,仍使日本國民意識深處有著濃重的排外與自我封閉傾向,為此,許多日本學者深刻地意識到這一點,2004年新版《學習指導綱要》中要求指導學生建立積極地與他人交往的意識,并學會善于正確地與他人交流,這反映了這種呼聲和日本社會的迫切需要。具體到教材編寫,日本教育出版社2003至2004年出版發(fā)行的小學國語教材里就有《在廣場交朋友》《化妝采訪》等課文,教授學生如何與他人交往;初中國語第一冊第六單元里的《發(fā)人深思的傷痕》一文,用自我經(jīng)歷的故事,生動而有趣地說明了一個道理,在與他人相處中,當遇到矛盾和沖突時,不要總是首先責怪對方,需要的是自我批評的勇氣。前蘇聯(lián)和現(xiàn)俄羅斯語文課程改革也提出培養(yǎng)學生自信、進取、誠實、正直、認真、踏實、堅強、勇敢、嚴謹、求實、關心、合作、樂觀、奉獻、批判、創(chuàng)新等良好的品質。這些都是母語課程中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規(guī)范教育,關乎培養(yǎng)富有教養(yǎng)人格健全的未來公民的大事。在這方面,我國語文教育自古就有“文以載道”“文道統(tǒng)一”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面對這全新的時代,語文教育工作者需要開闊視野,大量吸納具有世界普適性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規(guī)范,使“道”的內涵更趨現(xiàn)代性。

6. 外國母語課程教材普遍重視文學教育。文學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和寫作能力,這是毋庸置疑的。西方國家母語教材大多語言和文學分編,文學占據(jù)半壁天下,足見他們對于文學教育的重視。在俄羅斯,從上個世紀40年代開始,從小學就開設文學課,蘇聯(lián)解體之后,文學課程的開設時間提前到小學起始年級。即便是語言教材,也是以大量的文學作品作為語料和素材。在美國,初等教育階段的英語學習,低年級以故事或兒歌和童謠等文學體裁為主,中年級以短篇小說、詩歌、戲劇等文學作品為主,六年級將語文課開設文學和語言兩部分,正式進行大規(guī)模的文學教育。在美國,即使是分科后的語言課,其課文也是以文學作品為主。另外,德國、法國、日本、以色列等國無不重視文學教育,因而重視文學教材的編寫。我國自古以來就重視詩教,有著文學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但在應試教育和文章教育占主流的當下,我們如何加強文學教育是一個值得認真探討的問題。

7. 在言語實踐中掌握語言運用的基本規(guī)律,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在英語教材中,以不同的名稱為學生設置了大量的言語實踐活動,如“研究項目”(Project)、“實踐”(Practice)、“特寫”(Special)、“應用語言”(Using word)等;德國教材強調語言的交際功能,教材中很少見到孤立的練習、句本位練習、機械模仿的死記硬背式練習等形式,即使語法練習和詞語訓練也盡可能地被納入有意義的學習情景之中,從感知到歸納到實踐再到提高;澳大利亞英語教材也是如此,比如10年級學生使用的《中學英語》第四冊,在每篇選文和作業(yè)、任務之后都附有大量的啟發(fā)性思考題供學生思考,這就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言語實踐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在真實的情景之下學習,學會如何使用語言??梢哉f,摒棄枯燥無味的語言規(guī)則,代之以生動有趣的語言運用的情境設計,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語言,這不僅是西方母語教育的現(xiàn)在普遍通行做法,也應成為漢語文教材編制學習的經(jīng)驗和做法。

8. 加強多元文化學習。尊重多樣文化是這個時代的人們應共同具備的品質。美國尤其如此。因為它是個移民國家,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社會現(xiàn)實,要求教材出版公司在組織編排教材時,必須將多元文化作為考慮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選擇課文材料特別是文學素材時,美國的母語教材不只取材于白人主流文化,還有其他少數(shù)民族作家及作品,反映他們的價值觀念。有的教材甚至專門編排多元文化單元,介紹各國各民族文化傳統(tǒng)和習俗,接觸其他民族的文化,增加對其他民族的理解。普蘭蒂斯?霍爾公司出版的6至12年級系列文學教材《文學》中,7年級共有10篇“多元文化學習”,其中如加勒比海――文化萬花筒、不同文化中的藝術家、不同文化中的時間觀念、不同文化對季節(jié)文化的慶祝活動、不同文化中的圖騰動物、不同文化的價值觀及不同價值觀之間的沖突等。又如印度的《互動英語》,既讓學生了解印度民族的博大,也讓他們了解世界各國文化的精深,體現(xiàn)教材的國際性和民族性。即便像在民族文化傳統(tǒng)單一而顯保守的伊斯蘭國家,多元文化學習也成為母語教育的大勢所趨。以此觀之,在我們這個漢文化占絕對主導地位的國度里,我們的語文教材如何在立足民族文化基礎上逐步滲透多元文化意識,為培養(yǎng)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未來公民做準備,這是我們應該深入研究的重大課題。

9. 關注母語教材編寫隊伍的資質。母語教材編寫雖然不算高深學問,卻涉及國家民族的子孫后代的大事,所以實際上比什么都重要。為此,各國都很重視母語教材編寫隊伍的資質。如在美國,中小學教材雖然由民間組織編寫,但他們認識到,單單依靠幾個教師或專業(yè)人員、作家等編寫者,已經(jīng)不能勝任母語教材的編寫任務,而只有依靠實力雄厚的出版商,投入大量財力、物力,組織方方面面的專業(yè)人員如作家、學科專業(yè)人員、學科研究人員、美工、編輯等,才能最終完成某學科教材的編寫任務。前蘇聯(lián)教育部長謝爾巴科夫曾經(jīng)指出:“……教科書將由經(jīng)驗豐富的大學教師、中學教學法教師、著名教育家和某個科學知識領域里的專家組成的集體參加編寫?!痹谔K俄,任何教育領域的專家,例如科學院的大專院校的學科專家、教學法專家和中學教師都可以參加編寫,這體現(xiàn)了前蘇聯(lián)教育界對教科書編寫問題的高度重視。俄羅斯延續(xù)了這樣的認識和做法。法國法語教材的編寫者主要是學校資深教師、教育專家、教學研究人員等。在我國,加強母語教材編寫隊伍資質管理和審核勢在必行。

10. 建立母語教科書的循環(huán)使用制度。通過研究,我們注意到這樣一種現(xiàn)象,英、美、德、法等國的教材都不需要學生出錢購買,而是由政府統(tǒng)一采購,教科書成為一種公共財產(chǎn),由學校提供給學生無償使用。學生從學校借來之后,要認真保管,謹慎使用,不得損壞,也不得在書上亂涂亂畫,否則要照價賠償。西方的這種做法,不僅是一種資源節(jié)約,也是對學生進行愛護公物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種方式。這種教科書免費和循環(huán)使用制度,按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雖然還無法做到,但至少可以成為我們努力的方向,至少可以先在有條件的地方搞一些試點工作。

第7篇: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的作文范文

關鍵詞:

為什么要進行新課程的改革?為什么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呢?

專家認為,兒童有與生俱來的探究的需要和獲得新的體驗的需要,獲得認可與被人欣賞的需要以及承擔責任的需要,而這些需要的滿足必須具有一定的教育環(huán)境和適當?shù)姆椒?。而這些需要的滿足,必須具有一定的教育環(huán)境和適當?shù)姆椒?。為此,他們建議要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一是設置新的課程,強化探究與實踐,倡導課程新形式,提供開放性、實際的,主動探究的學習環(huán)境,二是在學科教學中實施探究性學習。

東北師范大學宋祥教授就《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解讀》也作了具體的解讀。解讀中,宋教授首先強調“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在課程改革中的地位與作用;然后以生動的事例比較突顯課程改革的好處及優(yōu)越性,突出改革勢在必行;最后辯證地分析“自主、合作、探究”的相互關系,指出它們的順序一般不變,三者有機統(tǒng)一,相互促進。

學習方式就是為獲取知識技能所采取的教與學的方式。新課改革遵循“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大力提倡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符合學生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的教學新理念。語文學科具有濃人文特色的課程,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理念的提出,宋教授認為其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當今的語文教學中,老師們在教學內容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評價方式的設計上,都遵循這一理念,且滲透于整個教學過程。下面就“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談談自己在語文課堂中的認識與運用。

一、自主學習在課堂中的滲透作用

過去的學習方式是填鴨式、灌輸式,更多關注的是學習的結果,而忽略了學生通過什么樣的學習方式和策略來學習。新課程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提倡學生參與確定學習目標,學進度和評價目標,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在解決問題中學習。我國著名學者龐國維將自主學習概括為能學、想學、會學和堅持學。自主學習就是相對被動學習而言的,是在教學條件下的學生高質量的學習。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才能使學生做到自主學習呢?筆者認為應做到“三個思辨”:

(一)課前思考與辨析。在學習新課文之前老師引導學生或是學生本人自主預習課文,辨別主次,也能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二)課中思考與分析。在課堂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讓學生思考,各抒己見,讓學生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

(三)課后思考與延伸。課后讓學生回去獨立思考自己在課堂所學的知識、及時地反思自己在課堂中所的學習中掌握了哪些知識或技能,還有哪些知識或技能沒有掌握。讓學生學會自己小結歸納,為進一步學習拓展延伸。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教師要尊重學生獨立的思維方式,告訴學生也不必“惟弈秋之惟聽”,更不能盲目迷信書本和老師,要有獨立思考書本能力和質疑老師所傳授的知識?!皸l條大道通羅馬”,我們要敢于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真正成為自主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過程中滲透自主學習,使學生成為自主學習者,解放思想,敢于質疑問難,學會自主提問,善于自己提問,在思考中提高學習的能力。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

二、合作學習在課堂中的高效作用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合作學習就在教學條件下學習的組織形式而言的,為實現(xiàn)互動式、交流式的合作學習,新課程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參與學習、體驗成功的機會,在合作中有明確的責任分工,促進生之間能有效地溝通。合作學習中由于有學習者的積極主動參與,使教學過程遠遠不止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同時又是一個交往的過程。

如在進行作文評改的過程中,本人注重提倡“合作”。在具體操作時,將學生按優(yōu)、中、差搭配,三到四人為一組,設組長一人。評改時,采取自評、互評、輪評等多種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由于小學生識別自己習作中的錯誤比他人習作中的錯誤困難,評改時,以互評、輪評為主,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每個成員都要認真審讀組上成員的習作,并根據(jù)評價原則,對照評價標準,把每篇作文的優(yōu)缺點寫在草稿紙上;第二步,小組討論,特別是對有爭議的問題,要通過討論形成相對一致的意見;第三步,集中組員的智慧,細推敲,慢斟酌,去分歧,存共識,由組長執(zhí)筆,寫出恰如其分的評語,寫出評改意見,有眉批,總評,評改者簽名。評改過程中,小組成員彼此合作,不但培養(yǎng)了同學們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積極觀念,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競爭能力。這種能力既適合當今社會所講求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發(fā)展需求,又適合了當今社會競爭的激烈性,合作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領導意識,社會技能和個人價值觀。

三、探究學習在課堂中的增強作用

在探究性學習,教師通過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實驗、操作、調查、表達與交流等活動,經(jīng)歷探究過程獲得知識與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情感體驗。在語文教學中,盡可能多的創(chuàng)設機會,以增強學生自主體驗和自主學習的熱情,在活動中使學生自主學習。

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在學習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五組課文“初識魯迅”時,先是制作一份《單元導讀卡》,如圖:

初識魯迅

(摘錄教材中描寫魯迅的句子)

他人眼中的魯迅

(摘錄教材中對魯迅評價的話語)

我眼中的魯迅

(自學本單元后對魯迅的評價)

我的質疑

(自學本單元所遇到的問題)

我的探究

(列出我還想了解魯迅的哪些內容)

然后讓學生參照“導讀卡”搜集、摘錄相關資料,最后通過探究,結合課文學習,達到初步認識魯迅目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魯迅一生的興趣,在學習過程就需要進行探究性的學習來獲得關于魯迅創(chuàng)作的知識。此過程實現(xiàn)就需要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在收集過程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自主地培養(yǎng)探究性學習態(tài)度。

四、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語文課堂中的綜合運用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