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生物課件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高中生物;高效;實施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7-0181-01
一、高效課堂的內涵
高效課堂指的是在以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作為前提之下,教師盡可能的減少精力與時間的投入,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從而滿足個人教育價值以及滿足社會需求的一種教學活動。
所以,作為教師,就需要具備高效的教學理念,從而抓準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正確的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而對于高中生物教學的“高效”來說,更需要強調在生物學習當中的能力發(fā)展以及知識的建構,從而形成價值觀以及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
二、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的實施方案
(一)巧用實例,激發(fā)興趣
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只有在學生遇到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的情況下,學生才能夠達到較高的神經系統(tǒng)的激奮水平,也能夠在腦海當中產生出較深的信息影響。因此,在高中生物的教學課堂當中,教師應當多舉一些與生命現象的案例,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細胞的有絲分裂》時,就可以導入視頻“受精卵的分裂”;而在《細胞呼吸》的教學設計中,就可以多準備一些學生的活動照片,也可以聯系到如嬰兒游泳、體育運動等等,學生對于體育明星等的(如NBA)都會有強烈的興趣,從而能夠讓學生產生學習動機。俗話說的好:“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充分的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確保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復化簡,將抽象問題形象化
高中生物教材當中有很多難懂,較為抽象的內容,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對于這些知識點都難以理解,從而逐漸的喪失了學習生物的興趣。此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強烈的想象能力,將教學內容從復雜化為簡單、從抽象化為形象。
例如:在染色體組概念的教學當中,就可以設計這樣一套教學方式——將一個細胞當中的五十二條染色體看稱謂去掉了大小王的一副撲克牌,并且相同的數字的四張相同的數字看成為同源染色體,將撲克牌的四種花色分為當成為一個染色體組;在介紹DNA的分子結構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將螺旋樓梯與其進行類比,如果我們將樓梯的扶手看成了DNA的主鏈。那么樓梯的臺階就是DNA分子內部的堿基對。如此一來,將以往抽象的生物概念轉化成為學生熟悉的事物,那么學生也能夠更加容易的理解,而課堂效率也能夠得以提升。
(三)結合多種教學手段
在高中生物課堂上,教師也可以多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一些視頻、動畫以及照片,將課本當中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形象、直觀地展示在學生的面臨,讓學生通過了聽覺與視覺的并用,讓知識的掌握與理解得以加深。
例如:在教學細胞的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的時候,通過flas的演示,就能夠非常直觀的將過程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不僅培養(yǎng)學生對于問題的分析能力,也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生物的教學效率。
當然,使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的時候,同時也給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一,教師需要不斷的提升計算機操作能力;其二,能夠經常在網上查詢各種教學資源,并且懂得進行組合、篩選。課件準備的越多,也就意味著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與時間,也就需要更高的工作效率。
(四)能動地開展實驗教學
在高中生物的試驗課當中,也需要學生多多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讓生命現象在自己的手中通過所學的知識來詮釋。在新課程的背景之下,無論是形式、數量還是內容之上,生物實驗都做了很大的改變。而這就要求了在進行生物實驗教學的時候,要懂得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將實驗內容完成。在此過程中,教師能夠將實驗逐步的簡單化,從而讓學生能夠輕松的完成部分較難的試驗。例如:臨時裝片的制作一類,讓學生多進行基礎技能的操作培訓,才能夠滿足高效課堂教學的要求。在進行生物學科的試驗當中,也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原因影響,因此,教師應當從實際出發(fā),將主觀能動性充分的發(fā)揮出來,從而將以往現象不明顯、不能夠做的實驗轉變成為現象較為明顯,并且能夠做的實驗,而這就需要廣大的生物教師的深入探索。
總之,在目前新課改的形勢下,高中生物教學需要懂得如何才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真正的打造出高效的生物課堂。
參考文獻
關鍵詞 高中生物;新改革;課堂教學
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是否濃烈,關鍵在于我們老師是否引導到位,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不管學生基礎如何,我們需要采取各種辦法爭取學生學習生物的主動。新一輪課程改革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展開, 我認為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利用實例,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只有通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在生物課堂上動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最好理論聯系實際,這樣,學生上課時就不會走神,同時學生也會從內心深處掌握該節(jié)課的內容。教師在課堂上盡可能多列舉一些與課堂知識有關的常見的生命現象,很自然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班學生崔來軍家住范縣陳莊村,因陳莊有千畝蓮藕種植基地,上課期間,我讓他發(fā)言,談一下蓮藕如果進行太空育種將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結果,他談的頭頭是道,引起了全班同學的興趣,那節(jié)課不僅他學習興趣高漲,而且還帶動了其他學生的學習熱情,這就是實例的作用。
二、每學期計劃要因材施教
我們在每學期授課之前,必須要有一個整體的規(guī)劃,同時,各個班級不同,規(guī)劃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我所教的三個班級,四班學生基礎較好一些,那么計劃也就要求的高一些,而后兩個班基礎較為薄弱,就必須給他們補基礎,這樣,才能才是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不但要認真研究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掌握教學目標,而且要了解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現有的知識水平,更要吃透教材,內化教材,熟悉教材中的每個知識點,知道和教材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并預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這樣設計出來的教學方案才切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
三、課堂設疑,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生物課堂上,作為教師,一定要學會給學生設疑,這樣,學生學習起來才會有積極性。任何人在學習過程中都是充滿好奇心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滿足學生的這種好奇心,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還能讓學生在實際的學習中得到快樂,在教學活動中,學生不是消極被動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覺的積極的參加者,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與水平狀況,創(chuàng)設符合和適應學生學習的情境,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去獲取知識,自覺地訓練技能,以達到教學的目的。美國教育家波麗亞說過:“學習任何東西最好的途徑是自己發(fā)現?!痹谡n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設問、啟發(fā)誘導、啟迪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去主動發(fā)現。[1]這樣做不但鍛煉了學生積極思考的思維品質,而且讓學生獲得一種成就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這種做法使學生由傳統(tǒng)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改變了他們的學習方式,也是新課改精神的體現。
四、在具體示例中分析抽象問題,在簡單比喻中理解復雜概念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許多內容極其抽象、難懂,例如染色體組的概念、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過程等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對于有絲分裂,我們要把概念講解清楚,我們要指導到位:有絲分裂,又稱為間接分裂,由W. Fleming 1882年首次發(fā)現于動物及E. Strasburger 1880年發(fā)現于植物。特點是有紡錘體染色體出現,子染色體被平均分配到子細胞,這種分裂方式普遍見于高等動植物(動物和高等植物),是真核細胞分裂產生體細胞的過程,我們要善于把抽象內容形象化。例如在講述染色體組的概念時,可以這樣比喻:把一副撲克牌去掉大小王后剩下的五十二張牌看作一個細胞中的五十二條染色體,同一數字的四張牌看作同源染色體的話,所有的紅桃、黑桃、方片和梅花分別相當于一個染色體組;介紹DNA的分子結構時可以把DNA分子與螺旋樓梯進行類比,把DNA的主鏈比作樓梯的扶手的話,那么DNA分子內部的堿基對就是樓梯的臺階。把抽象的生物學概念等一旦轉化成學生熟悉的事物,學生理解起來就非常容易了。
五、多種教學手段巧妙結合
我們要用多種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習效率。教學手段對于教學的成敗、學生智力的發(fā)展都起著重大的作用。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使用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活躍教學氣氛,增進師生交流。 在課堂上適當采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一些照片、動畫和視頻材料,把課本上過于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很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可以讓學生視覺、聽覺并用,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講授細胞的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時,用flas等演示就非常適合。多媒體課堂的容量大,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獲得更大的收獲。
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效率還有許多比較實用的方法,只要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注意觀察,不斷探索,不斷反思,不斷總結,盡可能發(fā)揮教學中的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影響,就一定能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生物;集體備課
1 集體備課涵義與意義
1.1集體備課的內涵
在備課實現的形式上,傳統(tǒng)教學論的研究更多地是指向教師個人獨立的備課,亦即個人備課。這種“備課”活動是教師個體獨立自主完成,備課的時間和其他外在因素都由教師自己安排與協(xié)調,備課內容也就是傳統(tǒng)的“三備”,即“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集體備課與個體備課的不同之處,在于“集體”與“個體”的區(qū)別上。“集體備課”,顧名思義,也就是教師在一起研討和準備教學。由于許多時候會存在“人在一起,但沒有關系”的現象,集體備課又不能僅僅膚淺生物解為“教師在一起”的備課活動,而是教師通過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對教學問題進行討論、研究與分享,開放性地創(chuàng)造更大的備課效果。所以說,集體備課不只是教師備課組織形式的一種變革,而是教師對教學的科學性、藝術性、創(chuàng)造性不斷探索和追求的過程。
1.2集體備課的意義
集體備課有利于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較好地掌握課堂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搞好課堂教學;有利于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進行教學研究和討論,改進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有利于增強教師之間的合作意識,凝聚教師的工作合力,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也有利于遏止應付式備課、抄教案甚至補教案的無效勞動現象。
2 集體備課實踐探索
2.1集體備課的流程
從筆者教學實踐來看,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集體備課,其操作流程如下:制訂計劃——提前備課——集體備課——組織教學——課堂反饋——二次備課——學生檢測反饋——再調整補充(三次備課)——完善教學案,積累素材。
2.2集體備課的具體實施
(1)制訂好一學期集體備課安排。包括時間、主備課人、備課課題、主命題人(單元測試命題)等。
(2)集體備課前個人鉆研教材,認真?zhèn)湔n。先后研讀課程標準、教材、教參、優(yōu)秀教案、考綱、做歷年高考及高考模擬題。由主備課人提前做好教學案,準備好課件、教具,命好課堂和課后的練習題。
(3)集體備課。由中心發(fā)言人組織,先闡述個人的理解,思考和策劃,再會同成員逐項討論課堂內容、教學方法、課堂組織形式、教學步驟以及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對教學內容、要求提出調整等。精選課堂練習題、課后練習題等。
(4)結合課堂效果,課后及時反思,進行二次備課。
(5)通過單元檢測反饋的情況,找出教學中的不足,進行三次備課。
3 集體備課的優(yōu)點
3.1個人專業(yè)知識的補充與提高
一個青年教師從成長到成熟,總是與集體的培養(yǎng)和幫助是分不開的,即使有些教師出類拔萃,但如果僅靠個人的力量,如果沒有集體的幫助,也會延緩他教學技藝的成熟。所以集體備課的形式就為教師的快速成長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在同一個備課組中,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點,有的人才華橫溢,有的人觀點鮮明,有的人思維敏捷,有的人傳統(tǒng)教條,等等。各自的優(yōu)點與長處,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熏陶著、教育著組內的每一位成員。如果一位教師經常去聽經驗豐富、博聞強志的教師授課、說課、評課,并在備課中積極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困惑,那么,他必然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促使個人專業(yè)知識的不斷擴充與提高。
3.2提高成員專業(yè)研究能力
高中生物課程的集體備課,從一定角度來說,是對每一位生物教師專業(yè)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過程。因為在集體備課過程中,教師既會學習到同事教學方面的相關經驗,又能對自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與反思。這既是教學能力提高的一種方式,又是專業(yè)研究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徑之一。
3.3授課方式、技巧,知識處理能力的提高
在集體備課時,教師們時常會總結過去的工作,吸取教訓,推廣經驗,這其實是教師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長過程,是一個不斷反思完善的過程,也是不斷磨練教育機智的過程。集體備課中的反思有兩種情形,一種是某位老師回顧、反思對某個教育教學事件的處理辦法,其他教師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討論交流;另一種是經過教師集體討論形成對某一問題的解決方案,待該方案實施后,大家對實施情況進行診斷,從而得出結論或提出某些改進意見。集體備課的第二種情形,對培養(yǎng)教師的教育機智大有裨益。
3.4發(fā)揮老教師的帶頭作用,加快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
從高中生物教學實踐來看,要在課堂40分鐘里要質量,那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鉆研教材、研究學生、選擇教法、制作教具等。除非要上優(yōu)質課,試想,每節(jié)課你都要面面俱到,誰有那么多的精力呢?況且,每期的教案,我們手寫的都是厚厚的四大本。課外時間,除了改作業(yè),大部分時間就是手抄備課。在這機械重復的備課中,大家?guī)缀鯖]什么時間去制作課件和上課需要的教具。自從集體備課后,大家充裕的時間多了,特別是在一些骨干教師、老教師的帶頭作用下,青年教師得到了快速的成長,提高了教學能力,因而為教學質量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
總結
集體備課是一項極其細致且復雜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它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教師專業(yè)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在生物教學中,各位教師要真正明白抓好集體備課的意義和作用,真正實現“把精力花在備課上、把本領顯在課堂上、把水平寫在論文上”,充分發(fā)揮每位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持之以恒地做好這項工作。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中生物;新課改;高效課堂;教學方法
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陣地。課堂教學的質量將直接決定學生成績的好壞,而且也會影響學生以后多方面的發(fā)展和成長。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是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一、培養(yǎng)師生情感,奠定高效課堂基礎
學生對某學科感興趣的主要原因除了需要教師精湛的教學技巧和淵博的知識外,還需有學生對教師的良好情感。所以,教師不僅要不斷地研究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在學生心目中建立起對教師的敬佩心理,更應該注意感情投入。如何來增進師生情感?首先,多利用課余時間走進課堂,與學生交流,看學生所做、聽學生所談,并適時加入他們,讓學生感覺老師是自己的朋友。其次,利用考試和平時的作業(yè)批改多關注差生,可經常在學習較差的學生的試卷或作業(yè)上寫一些鼓勵的話語,比如說:有很大進步,加油!相信你還可以做的更好……等等這樣充滿熱情的話。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句話,學生卻對老師充滿了感激。學生對老師的喜歡是可以“傳染”的,一批學生對某位教師的喜歡可以帶動整個班級學生對教師的喜歡。學生喜歡某位教師,也就對他所教的學科產生了興趣。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渴望上生物學課,在課堂上思維更集中,課堂的教學效果也更好。
二、增強學科特色,為高效課堂添磚加瓦
做好觀察實驗,利用多媒體、掛圖、演示等手段,加強直觀教學,上出具有生物學科特色的課堂教學是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
實驗步驟是學生動手規(guī)范操作的要領,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規(guī)范操作,實驗才能成功。實驗前指導學生預習,將步驟由繁化簡,抓住關鍵詞語。如顯微鏡使用過程中的“三個一”:一、安放距桌邊一掌;二、對光要目物通光一直線,光強用平面鏡,光弱用凹面鏡;三、觀察時標本對孔正中距離物鏡一厘米,視野中出現標本顏色時觀察目標即將到位,微調粗旋鏡升降,細旋校像清晰,找不到目標時緩緩移動玻片標本即可找到。教師規(guī)范操作一步,邊講該步的注意事項,邊讓學生模仿操作一步,教師巡視,及時表揚規(guī)范操作快而且準確的學生。糾正錯誤操作。這樣學生很快對好光,觀察到標本在視野中的圖像。制作臨時裝片的實驗,先將擦滴取展蓋染的實驗步驟寫在黑板上,讓學生看書了解每一步的涵義,圈上關鍵的詞語,教師再講每一步的涵義及注意的問題,邊操作邊叫學生模仿操作。然后強調注意事項。這樣學生很快掌握步驟、要領,在顯微鏡下觀察到自己制作臨時裝片,然后繪出看到的圖像。這樣既達到了實驗的目,又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同時提高了學習的效果。
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認識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直觀優(yōu)勢作為教學的輔助達到這一目的。多媒體可將書本知識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抽象為直觀,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能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fā)學習興趣的作用。如課件展示“細胞的減數分裂”,將同源染色體的聯會、分離整個動態(tài)變化過程及染色體的數目變化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有利于學生牢固掌握,形成深刻的印象。利用標本、模型、掛圖和演示也是上好此類課必不可少的。如展示“細胞膜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可以形象、直觀地向學生傳授生物學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這些都有利于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效果。
三、通過有效的課堂提問提高教學的效果
課堂提問,可以檢查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掌握學習重點、難點,及時調整教學進程,使課堂按預先設計好的路子進行,活躍課堂氣氛,增進師生間的感情,促進課堂教學的和諧發(fā)展。所以好的課堂提問對教學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教師提出問題,啟迪學生思維,是啟發(fā)式教學的主要手段,也是聯系師生雙邊活動的一條重要紐帶。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談到問的重要性時,曾風趣地說:“發(fā)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可見,在教學中,問很重要,也有藝術性。問題設置要難易適中,面向全體,啟發(fā)誘導性強,能夠搭建學生的實際經驗到學科知識的橋梁,實現兩者之間的自然過渡,如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那么組成酶的基本單位是什么、合成場所在哪里、植物葉肉細胞含有葉綠體和線粒體,能否用于同時觀察兩者的實驗、從哪幾個方面區(qū)分生長素和生長激素等等。對學生的回答,教師要注意傾聽,給以適當的鼓勵、表揚,使其有成就感。答錯,要給予必要的疏導,讓大家都來參與,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四、通過課堂反饋練習提高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新課程;導學案;分組合作;高效課堂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各地課改如火如荼,如何在新課程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是每位生物教師都必須認真探索的問題,在查看許多先輩前賢們的經典范例后,我對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有如下認識:
一、只有預習充分,才能提高聽課的效率
1.明確要求:學習新課之前,學生做好提前預習。在導學案的引導下做好預習,讓學生非常清楚本節(jié)課學習所要達到的目標,從思想上、知識上做好準備。
2.要邊閱讀,邊記筆記:一種是在書上做筆記,就是邊細讀,邊在書的空白處或有關內容下圈點勾畫或批注;另―種在筆記本上做筆記,就是一邊細讀,一邊把重點和不懂的內容綱要記在本上。
3.預習思考:預習成敗的關鍵是思考。在預習過程中,學生要學會思考,學會發(fā)現問題。學生要多問幾個為什么,要提出高質量的問題。
4.探究領悟:預習過程中,學生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題。對這些問題,要大膽地自己動手解決,可以通過自我研究、查閱資料、同學討論等方式解惑,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5.必須檢測預習情況:教師可通過提問、檢查導學案等方式,把握學生的預習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發(fā)現的問題,了解學生普遍感到比較難、比較易混淆的地方,從而及時調整自己的授課模式和內容。
二、學生專心上課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
1.緊跟教師思維,主動思考,積極回答。全力捕捉教師的每一個知識信息和思維信息,做到眼隨教師走,腦隨教師想,多思善想,主動聽課,看教師如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以聽為主,以記為輔,處理好聽和記的關系,可以解決“一聽就會、一放就忘,一做就錯”的問題,必須以記好課堂筆記作為輔助。要記要點、記規(guī)律、記方法,課后再詳細整理,切不可因記筆記而影響了聽課。
3.全神貫注,自我提醒。遇到困難或失去興趣,思想要開小差時,要及時糾正。不理解的問題暫時放過,課后解決,不可打斷思路,因小失大。思想要開小差時,可掃一眼桌面上的座右銘,并再次端正坐姿或采用其他適當方法提醒自己。
4.分組合作,討論解疑。在學生獨立學習的基礎上,組織小組討論交流,解決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疑惑,組里必須人人發(fā)表觀點,并且小組歸納總結成果,做好記錄,并由小組長將組內交流還未解決的問題由組長匯報給教師,便于教師把握學情,為課堂上班內展示做好鋪墊。同時教師也要巡視并做好記錄,一個小組5到7人,每個小組一名組長。
5.展示點評,總結升華。課堂上要借助教師的問題情境,要拓展解題思路,創(chuàng)新解題,注重一題多解,同中求異,異中求同,不人云亦云,不盲從教師的觀點。在充分思考的基礎上,與同學展開討論,并踴躍回答,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展示自我風采。教師對展示組的人員參與度、精彩度、準確度、團結協(xié)作等方面的優(yōu)點與不足進行點評。
三、通過導學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導學案是教師在吃透新課標(大綱)、吃透教材、吃透學生的前提下,精心設計出的預習學案。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yōu)化發(fā)展的學習方案,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新、學會合作、自主發(fā)展的路線圖。
導學案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自主預習、合作探究、教師精點、自主測評、學習反思、拓展延伸、存在的問題等環(huán)節(jié)。
四、鞏固訓練是提高成績的關鍵
1.復習小結,鞏固知識。作業(yè)、練習前要拿出5~10分鐘復習、鞏固相關知識點。強化知識記憶,熟悉例題解答,總結規(guī)律方法,從而形成知識的局部網絡。
2.深入思考,獨立作業(yè)。作業(yè)是思考的鍛煉,也是習慣的養(yǎng)成。通過作業(yè)要培養(yǎng)學生會動腦的思維能力、勤動腦的習慣意識,使學生在作業(yè)中養(yǎng)成多問幾個“為什么”、多考慮幾種新解題方法的習慣,并獨立運用到作業(yè)中去。
3.規(guī)定時間,限時訓練。作業(yè)按時完成后,及時上交。這樣在單位時間內規(guī)范完成既定任務,正是對過程的規(guī)范。通過強化時間觀念,養(yǎng)成更科學的思維步驟、思維方法,從而鍛煉學生迅速、規(guī)范的思維能力。
4.認真糾錯,回扣提高。作業(yè)發(fā)現錯誤,首先要認真研究,從知識、技能、非智力因素等各方面查明原因,然后記入錯題檔案,立即改正,并認真反思總結,杜絕犯同樣的錯誤。
以上僅從幾個方面探討了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策略,而且高效學習不僅是課堂上的問題,更多的是課外因素,如學習的主動性、心理素質、教學管理、家庭因素等。因此,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是一門藝術,充滿挑戰(zhàn),呼喚智慧。
參考文獻:
[1]趙素格.怎樣構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0(04).
[2]張四海.學案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應用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關鍵詞】生物學;高效課堂;新課程;誤區(qū);目標;主導地位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更好地達成教育教學目標,是教師的基本職責,教師們依據教育學及心理學的理論一直在為之付出努力。近來,以新課程為背景,提高課堂效果被包裝成“高效課堂”。高效課堂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即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很好或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并達成教育教學目標的課堂。怎樣構建生物學科課程的高效課堂?構建生物學高效課堂必須走出對新課程教學理念認識不到位形成的誤區(qū)。
1 構建高效課堂首先應糾正對新課程教學目標定位的誤解
高效課堂要達成三維教學目標,首先要擺正知識的位置。課改中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令老師疑惑,有一種說法的危害是比較重的,就是說現在搞課改重視學習過程、體驗,不要過多的考慮結果。在具體操作方面的表現就是把知識看得非常輕,說什么知識爆炸,教不勝教、學不勝學,好像傳授給學生知識無什必要,學生真要用到什么知識,利用電腦、互聯網搜索很方便。這完全是對新課程教學目標定位的一種誤解。在教學中應該注重知識的教學,因為按照課程改革教學目標的定位,知識本身就是教學目標,三維目標中被擺在第一位。之所以擺在第一位,因為知識是載體,用知識的傳授承載技能的訓練和能力的培養(yǎng),用知識的獲取承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
高效課堂達成教學目標應眼高手低,即從高處著眼、低處著手。從高處著眼就是要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即關注學生終身學力的形成,關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教育教學要能增強學生對將來社會的適應力和服務能力。從低處著手就是在傳授知識與訓練技能方面多費些功夫。上課時要多一個心眼,不要總是就知識講知識,要注意讓學生經歷知識獲取的過程,從中找到學習的方法并有所體驗、有點體會,并獲得一些重要的知識;還要再多帶一個心眼,三言兩語就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問題滲透了。
2 構建高效課堂不能把教育目標和教學目標混為一談
教育應該為學生的發(fā)展、學生終身的發(fā)展設想和服務,這是以學生為中心,是教育的核心目標。學校工作,德育為先,我們要通過班主任工作、社團活動、教師的示范作用等予以落實,多方位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但是,教育目標與學科課程教學目標是有區(qū)別的,各個學科課程有自己的特點,不能都上成政治課。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學習什么?從學科課程教學的角度來說,教師基本沒有太大的職責和機會為學生的發(fā)展及需要去設計課程。有關部門已制定好了課程標準、編好了教科書、出臺了評價及升學方案,進了教室,教師就是教書匠,教教材的。作為學科教師、作為學科課程的修習者,師生都不可能是學科課程教學的中心,學科課程的課堂只有一個中心,就是教學目標這個中心,或教學內容這個中心。
以教學內容為中心的體現之一是根據具體情況處置教學內容。處置教學內容有一個重要的依據,就是因材施教。不同學校、不同班級、不同學生是有差異的,不同教師所處教學環(huán)境是有差異的,教師可以進行分層教學,評價課堂的效率,不是撇開教育教學環(huán)境后只給兩個等級“好”和“壞”或“高效”和“低效”。因此,因材施教允許因教學對象的不同設置達成教學目標的程度,即廣度和深度。
處置教學內容要注重挖掘課程的優(yōu)勢和魅力。我們的某些學科課堂,尤其是高三課堂,越來越不像這個學科的課堂,以考試為目標的習題課把課程弄得索然無味。其實,生命的奧秘激起人們求知、求解的欲望。讓教學內容本身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是高效課堂的重要指標。教師要發(fā)揮個人的專業(yè)特長,挖掘學科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領略學科的魅力。生物的多樣性與特殊性,生物學在醫(yī)療、生產、生活、環(huán)境等方面的應用前景,生物學實驗與實習、重大生物科學發(fā)現的歷史,都是既有趣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
3 高效課堂不能降低教師的主導地位
現在有一種觀念,學生是課改的主人,教室是學生的舞臺。有些迎合新理念的公開課很熱鬧、很好看,有的課多是學生在動,授課老師在看,偶爾點評一下,說什么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有些課堂在老師導演下搞火了,確實能把學生教活了。但高效課堂都是熱鬧的嗎?
課堂教學要實現高效,教師一定要正視大班額的現實,控制好課堂。雖然應該給學生一定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如進行閱讀、思考、討論、表述和演練等),但以知識技能為主要目標的課堂,仍然主要是教師的舞臺,學生在多數情況下只能是教師的配角,所謂開放的課堂應該是教師掌控的課堂給學生的思考、探討、操作、展示或表達留出了有限度的時間、空間。學生在多數情況下,只能首先是教師發(fā)出的教學信息的感受器、存貯器,然后才能成為所接受教學信息的處理器和輸出終端;在課堂上發(fā)掘學生的已有知識、經歷作為教學資源,也需要教師設問誘導學生回顧及表述。生物學的課堂,雖然在落實探究、自主、合作等理念方面要放得開,讓學生的探究、自主、合作比較充分并有效,但也要收得住,即適可而止,保證課堂教學流程有序推進,保證教學目標的真真落實。構建生物學高效課堂要鞏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真正高效的課堂是不必拘泥于形式的。比如活躍課堂氣氛,不一定搞什么表演,教師還可以發(fā)揮個人的專業(yè)特長,挖掘學科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領略學科的魅力?;诮虒W內容稍微發(fā)揮一下,設置小的知識情境把學生逗樂了,學生的興致與快樂會寫在臉上;導語設計的好,學生渴望探究、探討或聽老師接著分解的求知欲會刻在眼眶里;教師上課不能都搞快樂大本營,生物課堂的精彩不只是師生的有形表演,更重要的是師生之間通過語言進行溝通、產生認知。
有老師教自由組合定律(錄像課比賽),弄幾個學生帶著寫有字母Y、y、R和r的頭冠走來走去模擬形成配子的基因組合,卻不在思維層面花功夫,不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實驗現象搞清孟德爾如何提出假設進而發(fā)現規(guī)律的,也不對F2的基因型、表現型進行歸類,看似熱鬧的方式并不能使學生理解現象后面的本質,這種教法華而不實,在考場上是不太管用的,因為忽視了這一教學內容承載的探究能力培養(yǎng),學生沒有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是不能很好運用的。
【關鍵詞】信息化環(huán)境下;高中生物教學;教學初探
引言
信息化就是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智能化工具,對新的技術進行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來滿足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生產生活需求。而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高中生物教學,就是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通過計算機技術和多媒體工具來輔助生物教學,有效提高生物課程的課堂教學效率。教育的信息化可以在一定層度上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一、信息化環(huán)境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
(一)有利于建立自主的學習模式
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高中生物教學,首先要讓高中學生根據老師的指導對生物課程進行充分的備課,讓學生通過對生物教學內容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明確生物學習的目標,加深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合理的設計生物課程的學習任務和思考問題,讓高中學生可以自主的對信息資源進行學習和查找。老師要引導高中學生來進行相關資料的搜集和課件的制作,結合生物的教學內容有針對性的查找資源。同時,老師可以幫助高中學生篩選出價值較高的資源,防止高中學生進行漫無目的的搜集,而浪費不必要的時間[1]。此外,老師還要在高中學生制作課件的過程中提供技術性的指導。
(二)通過小組合作有利于建立探究式學習模式
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高中生物教學,可以將高中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進行探究式學習,不僅可以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同時還可以提高高中學生的競爭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充分尊重高中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扮演好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幫助高中學生養(yǎng)成獨立學習的習慣,積極引導高中學生在生物學習中的探究與合作,發(fā)揮高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老師要為高中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生物教學環(huán)境,讓高中學生大膽的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觀點,盡自己的所思所想來充分了解生物教學內容,不用過于擔心說錯或被嘲笑,積極的參與到生物課堂教學的討論中去,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2]。大力倡導探究式學習和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增加高中學生的合作與互動,逐漸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對生物課程的學習效率。
二、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高中生物教學方法
(一)利用多媒體輔助生物課堂教學,激發(fā)高中學生對生物學的學習的興趣
在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過程中,生物是一門相對較為抽象的一門學科,因為世界上的生物物種繁多,對于高中學生來說還有很多物種沒有見過,只能根據書本知識的簡單介紹來了解某一種生物,使得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力度不是很高,進而覺得無趣,降低了對生物課程的學習興趣[3]。而隨著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多媒體技術也不斷出現,為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條件。利用多媒體輔助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可以將生物知識內容以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多種方式展現給高中學生,豐富了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內容,可以有效激發(fā)高中學生對生物課程的學習興趣,提高生物課堂的參與積極性,進而加深高中學生對高中生物知識內容的理解,提高對生物課程的學習效率。例如,老師在教授植物生長姿勢和生長素作用之間的關系內容時,學生只是通過枯燥的書本知識和老師板書的講解,很難理解兩者之間存在的聯系性,從而失去學習生物知識的信心。但是,如果運用多媒體技術以動畫的形式來演示植物的生長過程,可以讓高中學生更加形象、更加直觀的觀察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作用,樹立起高中學生對生物知識學習的自信。
(二)轉變老師在生物課堂教學的角色,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以往的生物課程教學中都是以老師為課堂教學的中心,老師通過書本教授、板書講解、多媒體技術輔助等方式將生物知識內容傳達給高中學生。在這樣的生物教學模式下,老師占據了生物課堂的主導地位成為施教者,讓高中學生過于被動的接受生物知識內容,長此以往,逐漸降低了高中學生的提問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約束了高中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4]。而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高中生物教學,無論是老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是將高中學生作為生物課堂主體地位,老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促進者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適當的引導,讓高中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究式學習,鍛煉高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進而有效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促進高中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結論
總而言之,高中生物課程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教學,要有效結合科學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根據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標準,合理的調整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實現生物課堂教學的信息化。尊重高中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探究式學習,逐漸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有效提高對生物課程的學習效率。同時,老師也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導高中學生學習生物知識,逐漸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促進高中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茂盛.基于信息化環(huán)境的高中生物教學設計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2]張玉梅.現代信息技術在商丘市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與對策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4.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教學內容;教學情境;主體能力
由于地域、經濟、歷史、自然條件等多方面的原因,苗族所生活的部分地區(qū)在經濟、教育、文化、科技等領域都嚴重落后于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方式導致苗族欠發(fā)達地區(qū)的教學發(fā)展受到嚴重的限制與禁錮,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果亦呈現出低下的趨勢。新一輪課程的實施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改革的浪潮,同時也推進了苗族欠發(fā)達地區(qū)教育教學的發(fā)展。本人將以多媒體技術為改進苗族欠發(fā)達地區(qū)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主要輔助條件進行探討,希望以此為苗族學生創(chuàng)設理想優(yōu)越的教學環(huán)境,以此開創(chuàng)具有生物特色的多媒體教學新模式。
一、多媒體技術在苗族欠發(fā)達地區(qū)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意義
1.多媒體教學是沖破傳統(tǒng)教學禁錮的需要
苗族所居住的地區(qū)多處于山區(qū),地理條件、經濟條件極為落后。在此地區(qū)的部分高中院校在生物課程的教學中一直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受到教學條件及設備的限制,教學效果及學習效果均呈現出低效的狀態(tài)。在科學技術縱深發(fā)展的今天,以多媒體輔助苗族欠發(fā)達地區(qū)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是勢在必行的,同時也是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的大勢所趨。借助多媒體的電教優(yōu)越性,不但可以打破故步自封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還可以優(yōu)化原有保守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使此地區(qū)高中生物的課堂教學呈現出全新的局勢。
2.多媒體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各項能力的需要
苗族欠發(fā)達地區(qū)的高中生由于受教學環(huán)境、條件等因素的限制,其主體能力在高中生物課程學習過程中未能得到全面培養(yǎng)與深化。以多媒體技術進行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輔助,可以讓學生通過直觀感受豐富的生物教學素材和獲取大量的生物學習信息,可以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生物實驗的操作過程與實驗結果。以多媒體多樣化與直觀具體化的形式進行輔助,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還可以實現學生在各種能力上的全面發(fā)展。
3.多媒體教學是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需要
苗族欠發(fā)達地區(q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模式一直處于守舊的狀態(tài),已經不能跟隨時代與教育發(fā)展的主流,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改變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的全能人才必須借助多媒體教學的先進力量。只有以多媒體技術進行高中生物的教學輔助,才能探尋出更加優(yōu)質、更符合學生發(fā)展實際的教學新模式,才能為培養(yǎng)苗族地區(qū)更多、更優(yōu)質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提供助推力量。
二、多媒體技術在苗族欠發(fā)達地區(qū)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具體實施策略
1.以多媒體圖文并茂的形象展示高中生物的教學內容
多媒體是當今教育領域內使用最頻繁、最活躍的信息技術,是對文本、圖像、聲音、動畫等要素進行有機結合的優(yōu)勢教學力量。將高中生物知識與多媒體的各項要素進行有機結合,達成高中生物知識與電子信息技術的交互性展示,達成高中知識與媒體素材的綜合處理與監(jiān)控顯示,達成高中生物知識與信息資源的高度共享,達成高中生物知識的外在直觀的展現。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依靠多媒體的圖文聲并茂的形式向學生展現生物知識的靜態(tài)結構與動態(tài)演化,以真實的圖片、具體的聲音等外觀形式刺激學生的感官視覺與聽覺,以此增強高中生物知識在學生頭腦中的深化認識,強化學生對于高中生物抽象知識的具體理解。例如,在高中生物“細胞的分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以多媒體圖像或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展示細胞在分裂當中的具體形態(tài)、具體細化過程,以此代替繁瑣而抽象的語言表述,這有助于學生的正確理解和掌握。
2.以多媒體資源的豐富性展現教學情境
創(chuàng)設形象具體的教學情境是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特征之一,同時也是豐富教學形式的主要途徑。利用多媒體技術形式創(chuàng)設相關的教學情境,不但可以解決教學情境在時間與空間上的跨越問題,還可以解決教學情境在微觀與宏觀上的本質問題;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生物知識學習的濃厚興趣,還可以引導學生建立新舊知識點之間的密切聯系。以多媒體進行高中生物教學,可以化真實的遠景為實際的近景,可以化物體的微小為具體,可以化過程的快速為緩慢。例如:在高中生物“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播放一段《人與自然》的視頻,以此展現自然界中動植物的千姿百態(tài),以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物物種的欣賞中感嘆大自然的神奇。以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不但可以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信息資料,還可以引導學生探索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之間的內在關系。
3.以多媒體的人機交互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能力
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優(yōu)化,不但可以改變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被動地位,還能適時地深化培養(yǎng)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能力。將多媒體引入課堂教學,實現教師與計算機的交互教學模式,教師可以以多媒體課件展現教學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脈絡,可以以多媒體素材的豐富性拓展生物教學的課堂內容,可以以多媒體技術進行高中生物感性材料的吸納和抽象問題的分析,以此培養(yǎng)學生在思維狀態(tài)上的主動性、能動性與創(chuàng)新性。
總之,針對苗族欠發(fā)達地區(qū)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發(fā)展,要以新課程的改革與時代號召為根本,要以多媒體技術的整體優(yōu)勢特征為支撐,以此開辟苗族欠發(fā)達地區(qū)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全新形勢。
參考文獻:
關鍵詞:信息技術 高中生物 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117(2014)14-0-01
生物既是高中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也是高考理綜試卷的重要內容。所以,高中生物教師應對教學進行深入研究,靈活應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及效率。以下簡要針對高中生物教學應用信息技術的相關內容進行探討。
1 信息技術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1.1 創(chuàng)建學習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生物教學,可以通過色彩艷麗的圖片、靈活生動的視頻、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等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細致了解生物的規(guī)律與現象,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講解“生物系統(tǒng)的信息傳遞”相關知識點時,就可以先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一段“小蝴蝶采花粉”的視頻,吸引學生的關注,調動其學習熱情,再進行后續(xù)知識點的講解,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在講解“信息傳遞的作用”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制作PPT課件,展示相關圖片,還可以利用Flas,向學生介紹“蝙蝠回聲定位”等。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夯實基礎。
1.2 沖破教學重點與難點,增強學生的自學才能
處在高中階段的學生的認識能力及思維水平有一定的局限,再加之生物知識點中包含很多抽象、復雜的內容,學生理解起來十分困難。信息技術具備形象、直觀的特征,能夠將生物知識點中的難點內容變得簡單、直觀,幫助學生理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發(fā)展。例如,“細胞減數分裂”的相關知識點因其內容較為抽象,學生很難深入記憶相關內容,盡管可以讓學生利用顯微鏡細致觀察細胞的分裂樣片,然而觀察到的細胞分裂僅為某一特定時期的圖形,無法將細胞減數分裂的過程連續(xù)起來。所以,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模擬實驗,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減數分裂”的小課件,讓學生自行進行操作,從而深入理解細胞分裂的定義,輔助學生進行記憶,并且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
2 信息技術應用在生物教學中的誤區(qū)
2.1 情境教學的同時不可以忽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盡管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建靈活、生動的教學情境與氛圍,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結構與形態(tài),然而部分教師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作為高中生物教師,應鼓勵學生步入自然,細心觀察、分析身邊的生物情況,增強生物觀察力與判斷力,為以后的成長與發(fā)展夯實基礎。
2.2 忽略內容,隨意應用信息技術
高中生物課程中的很多知識點學生都已經在生活、實踐中接觸到,因此,針對這些知識點,教師僅需要簡單講解學生就可以明白,不需要應用信息技術,所以,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時,應針對教學內容,合理設定,從而更好地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功能。
2.3 教學設計不細致
部分生物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時,僅將課件簡單地制作成文檔格式,甚至將教材內容照搬照抄到屏幕,這種方法并沒有真正應用信息技術,僅可以稱之為電子教案。另外,在生物知識中,包含很多抽象、深奧的內容,一些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講解此類知識點時,過于追求畫面的精美,過多地應用音樂與動畫,使學生的注意力分散,降低了教學質量,不利于學生以后發(fā)展。
3 結語
總而言之,伴隨著現今教學改革速度的逐步加快,教學內容及教學模式相應出現改變,作為高中生物教師,應緊跟時展步伐,善于靈活應用信息技術講解課程知識點,從而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細致地了解課程內容,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及發(fā)展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戴小祥.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高中生物教學的實踐和反思[J].中小學電教(下),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