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法律文本論文范文

法律文本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法律文本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法律文本論文

第1篇:法律文本論文范文

(一)職業(yè)教育說

法學職業(yè)教育以法律職業(yè)為基點,是一種重點培養(yǎng)法律職業(yè)倫理與基本技能的實務性法學教育。其目標定位于培養(yǎng)與當代社會、經濟、文化與政治等各方面發(fā)展相適應的職業(yè)法律人才。

(二)素質教育說

法學素質教育又稱之為通識教育,是一種以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專業(yè)知識、思維模式、共同職業(yè)信仰和處理實際問題的技能等職業(yè)品質的教育。其目標定位于培養(yǎng)部分擁有較強的法律素質的法律通才。一般地,理論界關于法學本科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定位主要集中于“職業(yè)教育”與“素質教育”兩個方面。

二、法律職業(yè)化趨勢下地方院校法學本科教育目標定位的反思

法學本科教育目標的定位是法學教育發(fā)展的基礎與核心,它不僅提供了課程設置的思路與方向,還會對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和法學教育的發(fā)展方向產生直接影響。我國地方院校法學教育目標的定位應與經濟社會的發(fā)展需要、民主法治的要求以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21世紀是集素質、能力與知識于一體的時代,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所培養(yǎng)的法律人才必須是知識、素質與能力全面發(fā)展的高層次人才,這就決定了我國地方院校法學本科教育既要注重素質教育,也要注重職業(yè)教育,要有機結合素質教育與職業(yè)教育,使其培養(yǎng)的人才體現為“通才”與“專才”的結合。一方面,法學教育肩負著培養(yǎng)具備基礎法學知識扎實、專業(yè)面寬、能力強和素質高的現代化法律人才的歷史使命,該使命決定了其培養(yǎng)目標應定位為素質教育與職業(yè)教育的有機結合。另一方面,當前我國各個區(qū)域尤其是廣大西部地區(qū)急需社會管理型的通用法律人才,因此,地方院校要有機結合素質教育與職業(yè)教育,將普及化與大眾化教育向培養(yǎng)政府與學術精英轉變。

三、法律職業(yè)化趨勢下地方院校法學本科教育的改革措施

法律職業(yè)化趨勢下地方院校法學本科教育目標的實現需要將國際法律教育與中國法律教育進行有機的結合,需要更新和轉變教學理念,設置科學、完善的人才培養(yǎng)課程體系,并建立科學、靈活地法學培養(yǎng)教學制度和教育評價機制,具體的改革措施體現在以下三點:

(一)轉變教學理念,完善司法考試制度

一方面,地方院校應依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特點以及經濟社會的發(fā)展需要,把培養(yǎng)具備應對國家司法資格教育的綜合素養(yǎng)和職業(yè)能力、并為市場輸送合格的法律人才作為本科法學教育的重要目標。另一方面,司法考試是法律職業(yè)準入制度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因此要不斷完善司法考試制度,要改革司法考試的內容與題型以科學考察學生的思維方式、邏輯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采取筆試與口試相結合的方式重點考查學生對法律條文與知識的理解程度以及運用法律條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構建綜合素養(yǎng)高和專業(yè)技能強的優(yōu)秀法學教學團隊

法律職業(yè)化趨勢下地方院校法學本科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需要建立一支既擁有合理的學歷、年齡、職稱與學緣結構,又具備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聯合作戰(zhàn)能力的優(yōu)秀法學教學團隊。團隊中的每一位法學教師都要具備良好的師德、淵博的法學理論知識、過人的技能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辯論能力和人際交往技能等。要建立教師、司法實務部人員和法律研究人員三者之間的合理流動機制以強化法學教學團隊的師資力量,不斷提升教學的質量與水平,進而促進教學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

(三)設置科學、完善的法律人才培養(yǎng)課程體系

當前我國法學理論課程主要由憲法、法理學和中國法制史,外國法制史是選修課。其中,法理學主要教授學生關于法的概念、特征與本質等等基礎法學理論知識以奠定后續(xù)法學學習的基礎,中國法制史則主要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我國法制的演變發(fā)展歷程以推進現代法律知識的學習。但是,當前我國法律制度大多是舶來品,因此,在開設法學理論課程時有必要添加德國民法典、英美法的相關法律制度以及羅馬法的課程以了解這些法律制度的立法宗旨和價值取向。為了保證法學本科畢業(yè)生進入法院、監(jiān)察員或律師事務所等實務部門后能適應處理案件和各種法律事務的需要,地方院校應增加法律實踐課程以培養(yǎng)學生的收集、審查、判斷與運用證據認定事實的能力。一般地,學??梢越M織大一學生到法院旁聽和訪談,組織大二、大三學生參加模擬審判、法律案件評析、書寫法律文書等比賽來鍛煉其處理具體案件的能力、語言表達和書寫能力以及人際溝通能力,針對大四學生可以采取法律援助和畢業(yè)實習的方式將其培養(yǎng)成一名合格的法律人士。此外,地方院校還應開設法律職業(yè)倫理道德教育、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與哲學等相關學科,從而使學生具備作為未來法律人士所必須擁有的職業(yè)精神和自律意識,強化學生深入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小結

第2篇:法律文本論文范文

綠色化工就是要在對環(huán)境污染嚴重的地區(qū),進行技術上的加工,使得與環(huán)境相協(xié)調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化學化工。重視“科學是第一生產力”,要堅持發(fā)展可再生資源的使用,以多種多樣的高超技術加以研究。綠色化學前景的探索對于我們還任重道遠。

【關鍵詞】綠色化學化工;綠色概念;綠色化工產品;綠色環(huán)境;友好化學

引言

政府只有深入研究和發(fā)現各種綠色產品,探討綠色化學化工,才能使出現的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對每一個問題的發(fā)生我們都要追根溯源,從根本上根除問題。綠色化學化工技術的應用,正在不斷增多,我們要設計研究低公害,經濟效益高的綠色產品,這就要求我們在一定程度上選擇適當的材料,例如新型的催化劑,溶劑,油漆等。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條件,以廢棄物作為原始原料,生產一些綠色化學化工產品。國家要想改變傳統(tǒng)的生產模式,就不要有自給自足的傳統(tǒng)思想,否則將可能出現很嚴重的結果。在宣傳方面要倡導綠色化學化工產品,這些產品的新生將會給化學史上增加一筆新的光彩。

環(huán)境與綠色這兩個詞是分不開的,綠色環(huán)境就是要把環(huán)境好好經營,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改革開放以來各種污染物大量出現,同時還有一部分人為了暴利不惜破壞環(huán)境,所以要研究出符合經濟條件的綠色化學化工產品,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率。

一、綠色化學化工的重要性

(1)世界各國在發(fā)展建設過程中不斷造成對環(huán)境的影響,例如泥石流,地震的頻頻發(fā)生,以致于對綠色化工越來越重視。

(2)綠色化學化工基本的問題是技術與人才問題,綠色化工可以很好的保護環(huán)境和帶動一系列的化工產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在工業(yè)上起到經濟效益好,實用性強的理念,還可以消除化工工業(yè)對社會和環(huán)境的各種影響。

(3)綠色化學化工具有一定的循環(huán)利用性,工業(yè)的加速發(fā)展,使得一些資源的利用率得到百分百的提高,綠色化學在國際上被稱為是解決污染物的科學殺手。從目前看來,綠色化學化工前景廣闊。

(4)化工上要解決一些技術上的難題,從觀念上強化,在制造綠色產品方面,要有好的建設,制度要明確。

二、政府重視綠色化工技術和人才的教育培養(yǎng)

政府要主導綠色化工的技術發(fā)展,優(yōu)化政策對于綠色環(huán)境的要求,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原則”,觀念上要高效,經濟實惠,簡潔,建立一系列的新形勢下政企的合作關系,國家政府要落實和扶持這一方面的有關條例。其中還要結合對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的綠色化學化工產品,優(yōu)化環(huán)境等有利條件。

加快建設對于綠色化學化工方面的人才,在國家的扶持下開發(fā)綠色化工的發(fā)展和服務。

國內先前在冶金、鋼鐵、礦類上的開發(fā)導致了很多問題的發(fā)生,現在需要綠色化學化工產品的加入為這一類企業(yè)注入新的血液。在綠色化學化工產品的設計和建設中加入高技術的含量。

化學與化學工業(yè)有著本質上的差別,以前的原料,不可再生資源的危害,相信大家有目共睹,這些問題制約了國家化學工業(yè)和環(huán)境的協(xié)調發(fā)展,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是綠色化學化工的首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對于這一方面,人才上要遵循科學發(fā)展的道路,要有著對未來前景的預測,人才具備這些才能很好的為國家和人民服務。學校培養(yǎng)人才研究,綠色化工的規(guī)劃,研究論文,環(huán)保意識上,要深入到骨髓里。綠色化學代表了化學和化工學科的共同發(fā)展趨勢和目標之一,即無論是化學還是化工,不僅要面對社會發(fā)展對環(huán)境、健康和能源等方面日益嚴格的要求。

三、綠色化工的前景預測

(1)我國企業(yè)主要是以工業(yè)化為主,所以綠色化學工業(yè)在國民經濟中占有主導作用,對推動我國加速發(fā)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

(2)化學工業(yè)在教育方面,雖然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還是可以培育一代代優(yōu)秀工業(yè)人才,這些人才使得綠色化學化工業(yè)的發(fā)展加速。

(3)綠色化學觀念上實施科學主義發(fā)展觀,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原則。

(4)綠色化學含義的這種變化不僅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關注,而且也使它所涉及的內容也越來越廣,越來越豐富。從它現在代表的意義來看,還可用環(huán)境友好化學、可持續(xù)發(fā)展、清潔生產等詞匯來描述,在當今社會,環(huán)保,政治,國際上多方面的推動下,我們綠色工業(yè)發(fā)展前景相信會越來越廣闊,也將會越來越好。

四、我國對于綠色化學化工上采用的戰(zhàn)略

1、國家研究院建立了專門的機構,目前我國有很好的合成、催化綠色化學技術。如研究院的基礎研究綠色化學合成,有機化學產品的檢測和研究。

2、在戰(zhàn)略實施上重視可再生資源,自然界中含有最多的木質素和纖維素的植物,有著一定的可再生資源,總結方案,在綠色化學化工的問題上采用更好的方案。

3、戰(zhàn)略上要重視解決資源浪費的問題的發(fā)生,迅速推動國內的科學化工業(yè)的發(fā)展等,國際上對于綠色化工工業(yè)產品的溶劑,反應條件,催化劑等化學使用方法,對于高原子的組合,目標分子的研究,使綠色化學工業(yè)上保持了有效的功能外,同時讓有害影響降到最低,體現了經濟效益、環(huán)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tǒng)一。

結束語

從綠色化學化工的定義,原理研究的方向下,我國慢慢的展現了完整的綠色化學化工體系,以及國家人民對于綠色化學化工意識上的加強,但是目前還有很多方面不夠健全,如發(fā)展速度很快,導致一些內部問題的發(fā)生,還有對于綠色化學化工的產品定位,望日后有更多推進綠色化學化工的方案。

參考文獻

[1]麻生明.環(huán)境友好的合成化學.1999年科學發(fā)展報告[J]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101-105

第3篇:法律文本論文范文

關鍵詞:轉喻;轉喻式翻譯理論;法律文本翻譯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志碼:A 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6.06.17

隨著認知語言學的迅猛發(fā)展,學界開始討論其與翻譯學之間的關系。Shreve和Angelone[1]出版了《翻譯與認知》,標志著認知翻譯學逐步形成。譚業(yè)升曾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探討了創(chuàng)造性翻譯研究的幾個核心問題,對認知翻譯學學科體系的構建做了有意義的探索[2]。王寅曾提倡從認知語言學視角建構翻譯理論的思路,提出“認知翻譯觀”和“認知翻譯研究”的新興邊緣學科[3-4]。在認知翻譯學框架下,一般認為,翻譯與轉喻之間是相輔相成的。翻譯的本質是轉喻性的,是源語言與譯入語之間的一種語言轉換。Tymoczko曾提出“翻譯轉喻學”(metonymics of translation)和“翻譯轉喻”(metonymy of translation)等術語,并認為,翻譯的轉喻性主要體現在翻譯的聯系/創(chuàng)造(connection/creation)功能以及翻譯的局部性(partiality)這兩個方面[5]41-57。

作為一種特殊的語篇類型,法律文本的翻譯也離不開這種語言之間的轉換。法律文本具有正式性、嚴謹性、專業(yè)性、規(guī)范性等特點,法律翻譯必須把握這種文體特征,使譯文映現源語言的“味道”。對法律翻譯作出開拓性貢獻的當屬克羅地亞法律翻譯學者Susan arcˇevic'。國內近十年法律翻譯的興盛與這位學者是分不開的。國內學者研究法律翻譯的視角比較多樣化,包括譯者的創(chuàng)造性(黃巍[6])、法律交流原則(杜金榜[7])、翻譯策略(張法連[8]、劉法公[9]、穆可娟[10])、語用視角(張新紅、姜琳琳[11],馬莉[12],韓健[13])、文化美學(王同軍[14])等??v觀研究現狀,學界基于認知角度對法律翻譯的探討著墨較少,鮮見認知轉喻對翻譯的研究路徑。本文將在轉喻式翻譯理論的基礎上,探討其對法律翻譯的指導作用,試圖探索基于轉喻式翻譯理論的法律翻譯策略。

一、轉喻式翻譯理論

涉及認知轉喻與翻譯研究之間的關系,一般認為主要體現在對比喻性語言的翻譯上。從傳統(tǒng)修辭學角度看,這種語言現象的翻譯很少,因為轉喻只不過是一種修辭格。從認知語言學視角看,這種語言現象俯拾皆是,因為轉喻是人類認知世界的一種工具,在語言中無處不在。本文中的轉喻式翻譯理論(a metonymic theory of translation)把轉喻視作后者。

英、漢語的詞匯大多具有交集特征,意義僅部分等同,這就是造成“部分代整體、部分代部分、整體代部分”轉喻機制的認知基礎[4]20。Denroche進一步強化了翻譯的轉喻性本質,提出了轉喻式翻譯理論[15-16]。他將比喻性語言看作翻譯可行性的基本對象,但它并不主要關注比喻性,而是重點關注源語文本與譯文初稿、譯文初稿與譯文終稿之間緊密相關的意義轉換。這種理論可為翻譯研究提供一種新范式。依據這種理論,轉喻處理在翻譯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同語言之間以及同一語言的不同變體之間的轉喻關系使翻譯成為可能。翻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語際遷移階段(從源語文本到譯文初稿),二是語內修正階段(從譯文初稿到譯文終稿)。這兩個階段具體包括:理解源語文本意義,對比源語與譯入語,作出由轉喻框架激活的詞匯選擇,修改譯文初稿直至預期。翻譯即是通過轉喻關系處理這個過程。從源語文本到譯文初稿充滿了模糊性與不確定性,而從譯文初稿到譯文終稿中某些句子的轉換其實就是轉喻轉換。再到譯文終稿中所做的詞句微調,其旨在關注語篇連貫,也是轉喻處理在發(fā)揮作用。

同樣在2015年,常年關注隱喻能力的伯明翰大學教授Jeannette Littlemore在其新著《轉喻――語言、思維與交際背后的“縮影”》中也談及了轉喻與翻譯的關系,為轉喻式翻譯理論做了有益補充[17]。她指出,譯者在將源語文本譯成譯入語文本時可能會涉及轉喻表達的選擇,因此有必要將這些轉喻表達按照恰當的翻譯策略譯出。在國內,盧衛(wèi)中曾專門研究了轉喻的翻譯策略,并指出,轉喻的翻譯可采取“譯入語對應喻體翻譯”、“譯入語特有喻體翻譯”、“源語喻體+喻標”、“源語喻體+注解”和“源語喻體的舍棄”等策略[18]。

簡而言之,轉喻式翻譯理論認為,可以從轉喻的視角界定翻譯。具體來講,包括微觀與宏觀兩個方面,前者指具體轉喻表達的翻譯,其翻譯策略要視語境而定,采取“譯入語對應喻體翻譯”的翻譯策略;后者意指源語與譯入語之間的關系本質上講是轉喻的,譯文初稿與譯文終稿之間的關系也是轉喻的,這是轉喻式翻譯理論的宏觀把控與指導原則。

二、轉喻式翻譯理論對法律文本翻譯的指導作用

(一)轉喻式翻譯理論指導法律文本翻譯的可行性

從微觀上講,鑒于法律文本在社會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法律語言莊重、嚴肅等特征,在法律文本翻譯中,譯入語對源語的忠實性、一致性方面要高于其他類型的文本翻譯。但是,過度強調法律翻譯的忠實性與一致性勢必會招致法律翻譯過度直譯之嫌。法律翻譯譯者一直在忠實于語言與忠實于法律內涵之間搖擺。盡管如此,鑒于英、漢兩種法律語言的不同特征,進行雙語轉換時難免存在詞匯在形式與意義上的部分等同,這即體現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轉喻機制。因此,從微觀上講,轉喻式翻譯理論對法律文本翻譯有指導作用。

從宏觀上講,盡管法律翻譯所體現的主觀能動性相對較小,無須進行過多轉換,法律翻譯畢竟也是兩種語言之間的轉換,其中包括典型的句型轉換。正如Susan arcˇevic'所說,法律翻譯就是語言轉換與法律轉換同步進行的活動[19]。依據轉喻式翻譯理論,從源語到譯入語以及從源語法律到譯入語法律的這兩種轉換背后的認知機制即是轉喻運作。這里的轉喻即是發(fā)生在同一理想化認知模型內的源語與譯入語之間的認知操作,也包括發(fā)生在同一法律框架下源語法律體系的法律法規(guī)與譯入語法律體系的法律法規(guī)之間的認知操作。正是由于轉喻機制的潛在指導作用,促使譯者在法律翻譯過程中靈活把握法律翻譯策略,合理運用符合譯入語規(guī)范的句型,實現兩種法律在語法、功能等層面上的一致性。因此,從宏觀上講,轉喻式翻譯理論對法律翻譯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譯文:業(yè)主特此立約保證在合同規(guī)定的期限內,按合同規(guī)定的方式向承包人支付合同總價,或支付合同規(guī)定的其他應支付的款項,以作為本工程施工、竣工及修補工程中缺陷的報酬。

源語中的“therein”是一個簡化形式,代指“in the Works”。所以譯文將其譯為“工程中”,這種翻譯方式體現了整體形式代部分形式的轉喻關系,實現了譯入語中法律語言的規(guī)范化。

例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法》

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了擴大國際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允許外國公司、企業(yè)和其它經濟組織或個人(以下簡稱外國合營者),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經中國政府批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同中國的公司、企業(yè)或其它經濟組織(以下簡稱中國合營者)共同舉辦合營企業(yè)。(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法》)

譯文:The Law of the PRC on Chinese-Foreign Equity Joint Ventures

Article 1 With a view to expanding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technological exchang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ermits foreign companies, enterprises, other economic entities or individual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foreign parties) to incorporate themselves, within the terri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to equity joint ventures with Chinese companies, enterprises or other economic entitie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Chinese parties) on 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and subject to authorization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上例中,針對同一個“中國”,漢語法律中使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譯者將第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譯作“PRC”,將第二、三個譯作“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這種譯法體現了語言的多樣化特征,“PRC”與“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之間的關系是一種部分形式代整體形式的關系。同時,依據“譯入語對應喻體翻譯”的策略,“PRC”的譯法屬于部分地直譯,未能充分體現漢語法律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威嚴,可進行合理的轉喻轉換,并調整為“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英漢兩種語言的不對等性是體現轉喻式翻譯思路的重要依據,法律語言中也存在這種不對等性。正是因為這種不對等性造成了源語與譯入語詞匯之間存在部分代整體或整體代部分的轉喻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多采用“譯入語對應喻體”的翻譯策略。

例5:各成員國在其國際關系中,應避免對任何國家的或政治獨立進行威脅或訴諸武力,應避免采用任何與聯合國宗旨不一致的其他方式。

譯文:All Members shall refrain in thei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rom the threat or use of force against the territorial integrity or political independence of any state, or in any other manner inconsistent with Purposes of the United States.

上例中,源語中的“成員國”與譯入語中的“Members”構成一種形式上的詞匯缺失現象。一般來講,“成員國”譯作“member states”或者“member countries”,而譯文則將其處理為“Members”,這種譯法既符合譯入語的表達習慣,也切合了法律語言的簡潔性,更重要的是體現了部分形式代整體形式的轉喻關系。

2.法律文本中句型的轉喻翻譯策略解析

英漢兩種語言的不對等性不僅體現在詞匯層面,也體現在句型方面,這種不對等性正是轉喻式翻譯理論的重要依據。漢語法律文本中的句型不能與英語法律文本中的句型完全對等,只有通過有效的轉喻轉換,才能達到法律文本翻譯的標準。

第一,首尾互換的轉喻轉換。

為使譯文符合譯入語的表達規(guī)范,在必要情況下,需要調整源語的語序,進行必要的轉喻轉換。

例6:Subject to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12, the General Assembly may recommend measures for the peaceful adjustment of any situation, regardless of origin, which it deems likely to impair the general welfare or friendly relations among nations, including situations resulting from a violation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 present Charter setting forth the Purposes and Principles of the United States.

譯文:對于聯合國大會認為可能損害公共利益或影響國家間友好關系的任何局勢,包括因違背本確定的聯合國宗旨和原則而造成的局勢,無論什么原因,聯合國大會可以提出和平調解的建議,但不得違背第12條的規(guī)定。

英文的語序講究突出主題,把重要的信息放在句首,如原文中的“Subject to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12”,而在譯入語中,則將其放在句末,這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該例中的語序轉喻轉換較好地體現了轉喻式翻譯理論的宏觀指導作用。

例7:為規(guī)范公司付款管理,特制訂本辦法。

譯文1:T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mpany payments, these regulations are formulated.

譯文2:These regulations are formulated t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payments in the company.

譯文2的語序轉換實現了譯入語的通順與連貫。

第二,句中成分的轉喻轉換。法律文本中的句型互換不僅包括首尾互換,還體現在句子中的成分轉換,這種轉換既體現了法律語言的文體特征,也符合法律文本翻譯的指導原則。

例8:合營企業(yè)所需原材料、燃料、配套件等,應盡先在中國購買,也可由合營企業(yè)自籌外匯,直接在國際市場上購買。(摘自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法》)

譯文1:An equity joint venture should put the purchase of the required raw and semi-purchased materials, fuels, auxiliary equipment, etc. from Chinese resources in the first place, and may also raise its own foreign exchange funds to buy those directly from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譯文2:In its purchase of required raw and semi-processed materials, fuels, auxiliary equipment, etc., an equity joint venture shall give first priority to Chinese sources, but may also acquire them directly from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with its own foreign exchange funds.

法律語言的艱澀難懂,多“歸功”于其包含的大量生僻少見的法律術語與復雜冗長的語法結構,沒有一定法律常識的讀者往往會望而卻步。按照翻譯的基本原則,法律語言在句法上應表現為結構簡單、表意清晰。依據轉喻式翻譯理論,譯者應時常提醒自己及時對第一稿的用詞與句型進行合理的轉喻轉換,化繁為簡,化散為整,以確保譯文簡潔易讀的翻譯效果。上例中,譯文1是翻譯初稿,全句使用了“put ”與“raise”兩個并列謂語動詞,突顯了“盡先”與“籌”的動作,突顯前者符合漢語法律試圖表達的意思,而突顯后者則有點“喧賓奪主”的意味。另外,“put”的賓語過長,有點臃腫。相比而言,譯文2進行了一定的轉喻轉換,將這個賓語的位置轉換到句首位置,并將“籌”的工作置后,轉換為方式狀語的做法既突出了源語主題,又符合英文表達習慣。這樣的轉喻轉換保持了源語法律的“本色”,又恰當地實現了語言的簡潔,進而構建了譯入語的連貫性。

三、結束語

法律文本是識別度較高的一種特殊文體,因此法律翻譯譯者需要同時具備較強的雙語轉換與法律轉換的能力。法律翻譯的開展需要多種翻譯理論及策略的有效支持,本文中的轉喻式翻譯理論便是其中之一。研究表明,在轉喻式翻譯理論的指導下,針對源語法律文本與譯入語法律文本中的詞匯意義或形式的缺失,應當按照“譯入語對應喻體”翻譯策略進行翻譯;針對雙語法律文本中的句型,則需要根據語境進行必要的轉喻轉換,以保證源語法律文本與譯入語法律文本的“本色”。當然,轉喻式翻譯理論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其對翻譯的指導作用還需進一步細化。本文旨在拋磚引玉,希望引起學界對此理論的關注。

參考文獻:

[1] Gregory M. Shreve, Erik Angelone. Translation and Cognition[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10.

[2] 譚業(yè)升.認知翻譯學探索:創(chuàng)造性翻譯的認知路徑與認知制約[M].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12.

[3] 王寅.認知語言學的翻譯觀[J].中國翻譯, 2005(5): 15-20.

[4] 王寅.認知翻譯研究[J].中國翻譯, 2012(4): 17-23.

[5] Maria Tymoczko. Translation in a Postcolonial Context: Early Irish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M].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9.

[6] 黃巍.論法律翻譯中的譯者創(chuàng)造性[J].中國翻譯, 2002(2): 41-43.

[7] 杜金榜.法律交流原則與法律翻譯[J].廣州外語外貿大學學報, 2005(4): 11-14.

[8] 張法連.法律文體翻譯基本原則探究[J].中國翻譯, 2009(5): 72-76.

[9] 劉法公.論實現法律法規(guī)術語漢英譯名統(tǒng)一的四種方法[J].中國翻譯, 2013(5): 82-86.

[10] 穆可娟.英語漢譯中的術語不可譯及其處置[J].外語學刊, 2015(3): 111-114.

[11] 張新紅,姜琳琳.論法律翻譯的語用充實[J].外語研究, 2008(1): 21-29.

[12] 馬莉.語用視角下的法律語言翻譯[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 2012(4): 94-99.

[13] 韓健.合作原則對法律文本翻譯的指導作用[J].外語學刊, 2014(5): 77-80.

[14] 王同軍.文化視角下的法律翻譯美學探討[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 2012(3): 122-125.

[15] C. Denroche. Metonymic Processing: A Cognitive Ability Relevant to Translators, Editors and Teachers[G]//Giuseppe Mininni, Amelia Manuti.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Positive Effects and Ethical Perspectives. Milan: Francoangeli, 2012: 69-74.

[16] C. Denroche. Metonymy and Language: A New Theory of Linguistic Processing[M].New York: Routledge, 2015.

[17] Jeannette Littlemore. Metonymy: Hidden Shortcuts in Language, Thought and Communication[M].Cambridge: CUP, 2015.

[18] 盧衛(wèi)中.轉喻的理解與翻譯[J].中國翻譯, 2011(2): 64-67.

[19] Susan Susan arcˇevic'. New Approach to Legal Translation[M].The Hagu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7.

[20] 李克興, 張新紅.法律文本與法律翻譯[M].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公司, 2006.

[21] 趙軍鋒, 鄭劍委.法律定義條款探析及其翻譯策略[J].外語學刊, 2015(4): 110-115.

第4篇:法律文本論文范文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riting, we find that the writing of Das Kapital, in particular Primitiv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is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economic writing, the deep creative spirit of the writer complet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reasonabl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primitiv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and the spirit of humane care, so the Das Kapital with cultural form give birth to the factors of a variety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in the poetic field with content and form, and show the writing features with the harmonious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tent, the theoretical system, writing thinking and expression way.

關鍵詞: 寫作學;資本論;文化書寫

Key words: writing;Das Kapital;cultural writing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5-0153-01

0 引言

就經濟學的視角而言,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有關資本原始積累的理論是其政治經濟學理論的重要內容;就哲學的視角而言,它是思想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寫作學的視角而言,它也是一種文化文本的獨特書寫形態(tài),是人類文明成果的詩性表達。

1 《資本論之資本原始積累》進行寫作學透視的必要性

當前的諸多文化現象和事實已經充分地說明,資本及其原始積累活動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必須堅持文化研究的態(tài)度,從宏觀的文化維度進一步研究和認識《資本論》中資本原始積累的文化書寫的意義,從而推進這一文本在其他學科的接受和研究的進程。從寫作學的角度看,無論就創(chuàng)作思想表達方式,還是創(chuàng)作的人文精神而言,對《資本論之資本原始積累》進行寫作學透視,都是十分必要的。

統(tǒng)攬學術界六十年的研究軌跡,從今天的學術眼光來看,對《資本論》只做單一的經濟學視角的研究,容易造成對該著在當下中國語境所謂時過境遷意義上的判斷失誤。為此,我們以經濟學和寫作學的復合視點為切入,揭示作為文化文本形態(tài)而存在的《資本論》的書寫特色,從文化形態(tài)的角度科學地把握蘊藏于《資本論》的創(chuàng)作思想和書寫特點。

2 《資本論之資本原始積累》進行寫作學透視的可行性

馬克思關于資本原始積累的書寫所涉及的對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前提的表達,對于資本主義私有制取代勞動者個體私有制的表達,對于租地農場主的表述,無不飽含對于現實的具體的人的關照。因此,我們以此為邏輯起點而對其進行的寫作學透視便具有相當程度的現實可行性。

正基于此,從寫作學與經濟學的相結點出發(fā),正如魯迅將歷史著作《史記》解讀為無韻的文學文本《離騷》一般,參照馬克思的“人類學筆記”,在把握了文本內在邏輯聯系的基點上,就可以把《資本論》的寫作理解為由準備、加工、總合三個階段構成的創(chuàng)作過程,可以理解為由思想理論體系、寫作思維、表達形式等多個層面構成的文化文本,亦可理解為由現實、作家、文本、接受等四個要素所構成的文化活動,更可以理解為以前三個方面為基礎的由內容(在人文關懷精神統(tǒng)轄下的理論建構)和形式(以理性的結構分析為手段的文本書寫)相統(tǒng)一文化信息的合成體。

3 《資本論之資本原始積累》的寫作特點

3.1 基于將《資本論》視為文化形態(tài)的文本的理解,從寫作方法上來看,作者――馬克思首先從理論和事實相統(tǒng)一的角度,將人的生存問題設置為理論書寫的參照。他說,“這種原始積累在政治經濟學中所起的作用,同原罪在神學中所起的作用幾乎是一樣的。亞當吃了蘋果,人類就有罪了。人們在解釋這種原始積累的起源的時候,就象在談過去的奇聞逸事?!盵1]作者以神學中的創(chuàng)世說來類比原始積累,奠定了整篇文章的寫作基調。作為全文的統(tǒng)領,此處關于人的誕生問題的引入建構了作者創(chuàng)作意識中人文關懷精神的生長點。把人的生存問題設立為理論書寫的參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馬克思理論書寫的文化維度。馬克思進一步寫到,“這種剝奪的歷史在不同的國家?guī)в胁煌纳?,按不同的順序、在不同的歷史時代通過不同的階段。只有在英國,它才具有典型的形式,因此我們拿英國作例子?!庇纱丝梢钥闯?,他從文學書寫的“典型塑造”的角度來引出對于英國資本主義書寫的寫作學意義,這樣的寫作方法既直指經濟寫作的主旨又完全符合一般寫作的規(guī)律。

3.2 馬克思的寫作風格總體上講是在質樸的寫實中進行詩性還原,卻不是滑向一般意義上呆板的經濟寫作[2]。淡化和疏導了讀者感受資本之惡的郁結,客觀上起到了亞里士多德所謂“卡塔西斯”的審美凈化作用。為了延伸這種審美作用,以簡潔的語言,形象地刻畫了農村田園生活的突變;既強化了形式層面的畫面感,也承載了內容表達上的厚重感。從被引用的意義上講,薩默斯的話語已經被轉化成了《資本論》的文本語言,增強了對于主體創(chuàng)作精神多元化表達的效果,從而凸現出對資本積累的結構性分析中的詩意表達。

3.3 在內容與形式的相互生成的寫作過程中,作者始終將對于人的關懷意識置于創(chuàng)作精神的圓心,進而輻射到下層社會的每個角落里的每一群體,既增加了思想的深度(質料因),又完善了寫作的結構(形式因)[3]。馬克思通過對亨利時期“法律對于人的規(guī)訓和懲罰”(??抡Z)的陳述,揭示出了資本的主體性形成所造成人的消亡的慘狀。從主體介入的角度來看,馬克思如同進行著對資本的考古研究,以旁觀的、零度書寫的角度,還原了“資本自從來到世間,每個毛孔里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的事實;從文本結構來看,《資本論》的表層結構(一般論述性結構)和深層結構(觀念和話語的組織與傳達的構造)是相統(tǒng)一的,具有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所提出的文本結構的完整性。

4 結語

在國內研究不斷深入的進程中,馬克思理論文獻的文本研究逐漸地變得重要起來了。《資本論》作為文化的文本,其宏大而又非形而上學的寫作實踐和審美視野大大超出了讀者的期待視野。挖掘寓含于《資本論》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創(chuàng)作方法中的思想資源,對于指導年輕一代重新理解馬克思思想本身,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探討其文本寫作特色,對于糾正當前學術文章枯燥的思辨文風也具有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3][德]馬克思.資本論[M].人民出版社,1975:173,462.

第5篇:法律文本論文范文

英國著名翻譯理論家紐馬克(Peter Newmark)認為翻譯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他在吸收其他翻譯理論家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將語言功能中的三個主要功能:表達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和呼喚功能(vocative function)。紐馬克認為,采取何種類型的翻譯取決于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作者以及譯者的交際意圖,即翻譯目的;二是文本類型(信息性質);三是讀者類型(讀者群)。他在Bühler-Jakobson 的語言功能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語義翻譯(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際翻譯(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的二分法。同時,他還詳盡討論了不同文本類型和翻譯方法之間的復雜關系,以及切合實際的操作規(guī)則。

紐馬克的文本類型翻譯理論針對不同源語文本的風格、重點、中心及語言的類型等具體的特點,結合某一文本中新詞和新義、不常見修辭、語義喪失處理、翻譯單位的大小、譯文與原文相對長度等具體功能分類,為翻譯提出了一系列具體可操作的方法。

一、紐馬克的文本論

文本類型簡述:

紐馬克的文本論模式運用了布勒的理論基礎,并且參照了布拉格學派雅各布森(Jakobson)的語言功能理論。雅各布森提出語言具有表情功能、信息功能、呼喚功能、美學功能、感應功能、元語言功能,其中前三類為語言的主要功能。紐馬克根據這一語言功能分類,將所有的文本劃分為三大類型:表達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呼喚型文本。

1、表達型文本

語言表達功能的核心在于說話者運用這些話語表達其思想感情,不去考慮讀者的反應。紐馬克認為,從翻譯的目的看,典型的表達型文本有:

(1)嚴肅的文學作品,包括抒情詩、小說、戲劇等;

(2)權威性言論,主要有政治人物的政治演說及文件等,法律法規(guī)文獻,公認的權威人物撰寫的科學、哲學和學術著作。自傳、散文及個人信函,當這些文本是作者個人情感的一種宣泄、當讀者背景模糊時,便屬于表達型文本。

2、信息型文本

語言信息功能的核心所在是外部情況,即一個話題的全部信息,或者說語言之外的現實情況。典型的信息型文本可以涉及任何知識領域,其形式往往非常標準化,如教材、技術報告、報紙或雜志、學術論文、或會議記錄等。如果是關于文學題材的文章,表達某種價值觀或評判,或某作者具有較高的地位或是權威,那么也可被劃為“表達型文本”。

3、呼喚型文本

呼喚型文本以讀者群為中心,意在號召讀者們按照作者的意圖去行動、思考。通知、廣告、小說等都屬于這一范疇。出于呼喚功能的考慮,這種類型的文本往往使用讀者群能迅速理解接受的語言,并且會采用不同的稱呼或語法形式來表現作者與讀者群之間的不同關系。值得注意的是,很少有文本是純粹的表達型、信息型或呼喚型文本;大多數文本都同時具有這三種功能,只是某一功能特別突出。

二、紐馬克的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

根據三種文本類型,紐馬克提出了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這兩種翻譯方法。他指出,表達型文本的核心是作者,翻譯時采取語義翻譯,以傳達出原文及作者的個性和特色,而對于信息型文本和呼喚型文本,其文本功能的核心分別是真實性與讀者層,翻譯時應采取交際翻譯,以突出文本信息內容,加強譯文的可讀性。

(一)語義翻譯

語義翻譯(semantic translation)指在譯入語語義和句法結構允許的前提下,盡可能準確地再現原文上下文意義。語義翻譯較客觀,講究準確性。屈從原語文化和原作者,只在原文的內涵意義構成理解有最大障礙時才加以解釋。因此語義翻譯傾向于超額翻譯,與交際翻譯相比會比較復雜、笨拙。

(二)交際翻譯

交際翻譯(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即“試圖將源語文本的語境意義(contextual meaning)以其思想內容和語言形式都較為容易地為目標語讀者所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準確地傳遞出來。”交際翻譯以讀者為服務中心,把翻譯的重點轉移到這些內容在譯文中再現的過程和結果上來。因此,交際翻譯更適合于信息文本(如新聞報道)和勸說文本(如廣告語和告示語)。在交際翻譯中,目標文本所產生的效果應力求接近源文本。由于重效果而不重內容,交際翻譯首先忠于目標語和目標文本讀者,要求源語服從目標語和文化,不給讀者留下任何疑點和晦澀難懂之處。因此交際翻譯與語義翻譯相比會比較通順、簡樸,譯文通常會比較長。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譯文:

A.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B.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A譯為語義翻譯,B譯為交際翻譯。“天”是中國古代文化中自然界的主宰,God(上帝)則是西方基督教徒心目中自然界的主宰。語義翻譯Heaven 忠實地保留了原文的道教概念,交際翻譯將道教概念轉化為基督教概念,適合西方讀者的宗教背景和接受心理。

三、不同文本類型翻譯方法

(一)表達型文本的翻譯

在翻譯表達型文本時,要遵循“作者第一”的原則。對于嚴肅的文學作品、散文、權威性言論及自傳等表達型文本,在翻譯時應采用語義翻譯,忠實地翻譯原作的思想,同時還應保留原作中的個人風格,保留原作獨特的異域情調。例如譯龐德的詩: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Ezra Pound: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人群中這些臉龐的隱現;

濕漉漉、黑黝黝的樹枝上的花瓣。(裘小龍譯)。

在這里,譯者主要采用語義翻譯為主的方法,即以原文的詞匯和句法結構為中心,使譯文盡可能貼近原文,反映詩人“意象本身即是語言”的詩學觀點,并且因意象疊加獲得凝重而又空靈的效果。

(二)信息型文本的翻譯

在翻譯信息型文本時應遵循“真實性第一”的原則,其語言往往是中性的,沒有明顯的個人特征或地域色彩,力求通順易解,因此,往往采用交際翻譯。從《1999-2000年英國留學指南》所收有的2000多所院校的介紹材料看,所有學校都采用如下結構:

(1)Profile.學校概況

(2)Facilities.教學設施

(3)Accommodation and welfare.住宿與福利條件

若還需說明其他情況,則在以上四點的基礎上附加一些信息,如備注(additional information)、社會活動(social program)、質量治標(quality indication)等。鑒于此,翻譯信息型文本為主的對外交流材料時,可以不受原文結構的束縛,打亂原文的敘述順序,而采用如上的框架,再以原文信息加以充實。

(三)呼喚型文本的翻譯

在翻譯呼喚型文本時應遵循“讀者第一”的原則,把讀者及其反應作為核心,注重可讀性,要求做到通俗易懂。因此往往采用交際翻譯。請看下面的廣告詞:

爽口順喉,和醇耐味,名貴高尚

這三句不但概括了該酒的品質,而且描寫了品酒人從入口、下喉到品味直到發(fā)出由衷贊嘆的全過程。要再現這兩重信息確非易事,卻也有人創(chuàng)造性地譯出了下面的譯文:

Sensuously Smooth

Mysteriously Mellow

Gloriously Golden

譯文中,輔音S 模擬消費者品酒后的贊嘆聲,“咝,好酒,好酒?!陛o音M 象征消費者閉口品嘗的神態(tài),而爆破音G 則表現出品嘗者發(fā)自肺腑的贊美。

第6篇:法律文本論文范文

摘 要:本論文主要研究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征。文章通過對人文性這一概念的剖析,并結合文化學的研究成果,深入地論述了語文學科人文性的本質特征 :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是一種觀念性的人文性,語文學科人文性的實現以解讀文本為主,語文學科教育的任務、目標、內容、過程、方法、原則、評價都應具有人文特色。這是對語文學科屬性研究的最深入的闡述,填補了此項研究的空白。

關鍵詞:語文學科 人文性 本質特征

(一)

自1904年中國語文單獨設科以來,國內學者對于其性質的探討一直就沒有停止過。百余年的時間內,人們對語文學科屬性的認識大致經歷了工具說、思想說、人文說、人文性與工具性統(tǒng)一說等。這表明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研究的發(fā)展,人們對語文學科性質的認識在不斷地深化;同時也反映出這一問題的復雜性。

近十幾年來,關于語文學科人文性逐步引起人們的關注,此項研究的成果也很多?!吨袑W語文教學課程標準》將語文學科的性質定義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這應當是多年來對語文學科性質探討的總結的體現。

但是,不可否認,我們對語文學科人文性質的闡述只是停留在一個較含糊的一般認識上,缺少對這一命題的深刻的實證分析,也就是說對這一命題還不能作出明晰、系統(tǒng)、既有一定理論高度又能指導語文實踐的令人信服的闡釋;另外,筆者認為關于語文學科人文性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如語文學科人文性的特征、語文人文性的層面、語文人文性的時代特征等,我們的研究還沒有很好地將其解決。

所以,探討語文學科人文性質、深入研究這一問題,對于語文學建設、對于語文教育,對于培養(yǎng)更高層次的復合型人才具有重大的理論指導意義。筆者一直非常關注這一問題,并作了一定的思考和研究,寫成此文,以求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有所裨益。

(二)

什么是“人文性”?語文的“人文性”同人類社會中其他事物所體現的“人文性”有何不同?語文的人文性的本質特點是什么?

“人文”這一概念,既古老而又年輕。成書于三千年前的中國古代經典著作《周易》中說:“觀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苯鞣降摹叭宋摹眮碓从谖乃噺团d的“人文主義”概念,是指與中世紀神學對立的一種以人為中心審視世界的文化思潮,強調人的價值和人的尊嚴,反對神學對人的精神控制。

有學者把“人文性”定義為“人的文化性和文化的人性”,筆者認為不無道理。人只有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yǎng),才能更充分地參與人類的社會活動,也才能真正地實現人的價值,這即是“人的文化性”;但這只是“人文性”的一方面,可以說是一種極不健全的方面,因為文化畢竟是一個復雜而多義的概念。不同國家和不同民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所以這種解釋的后半部分“文化中的人性”可以說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張岱年先生在《中國文化概論》中把文化分為廣義的文化和狹義的文化。他認為廣義的文化結構包括四個層次:

(一)由人類加工自然創(chuàng)造的各種器物,即“物化的知識力量”構成的物態(tài)文化層。

(二)由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建立的各種社會規(guī)范構成的制度文化層。

(三)由人類在社會實踐,尤其是在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習慣性定勢構成的行為文化層。

(四)由人類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長期浸蘊化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構成的心態(tài)文化層。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狹義的文化排除人類社會――歷史生活中關于物質創(chuàng)造活動及其結果的部分,專注與精神創(chuàng)造活動及其結果,所以又被稱為“小文化”。1871年英國文化學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是狹義“文化”早期的經典界說。在漢語系統(tǒng)中,“文化”的本意是“以文教化”,亦屬于“小文化”的范疇.

(三)

筆者認為,語文學科反映出的人文性具有多層含義,主要包括語文課程和語文教學兩方面:

(一)物質形態(tài)性的,如語文課程標準、語文教材、教室、教案、教學設備、作業(yè)、語文讀物等語文教育資源;

(二)關系性質的,如語文學科的歷史沿革、制度規(guī)范、語文課程和語文教育與社會生活及學生的關系、母語教育與外語教育的關系、漢語教育與少數民族語言教育的關系等;

(三)活動性的,如語文課堂教學活動、語文課外活動、語文教研活動、語文實際活動;

(四)觀念性的,如語文知識、思想、心理活動、倫理觀念、語文審美、信仰等。

這四方面人文性的含義,哪一種揭示了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呢?很顯然,前三種只是揭示了語文學科所具有的人文性的一般特征,具有其他學科的共同特征,因此,應屬于廣義的人文性,不能叫做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語文學科的人文性質是通過文本來反映人類生活中物質形態(tài)的人文性、制度形態(tài)的人文性、行為文化形態(tài)的人文性,同時也反映人類觀念形態(tài)的人文性。它的存在絕對離不開其他形態(tài)的人文性,它區(qū)別于其他人文性的本質特征在于其觀念性。第四種含義,即語文是一種體現在人類觀念中的人文性或者說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是觀念形態(tài)的人文性,這類形態(tài)的人文性應是語文學科性質的本質特征。

總之,語文學科正是由于其觀念的人文特征,從而使得其本身真正負起體現、承載、反映人類文化的任務,使語文真正成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綜上所述,語文學科人文性質的本質特點是指語文主體在從事以解讀和創(chuàng)造文本為主的語文活動過程中接受、感悟、體驗透過文本所反映、折射出的人文性的觀念性活動。這一定義包含如下含義:

第一,語文的人文性是一種觀念性的人文性,它是外部世界的人文性在人的頭腦中的反映,也包括語文主體自身對這些反映的反映。

第二,語文人文性的實現以語文主體解讀文本為主,還包括語文主體所從事的其他活動如口語交際活動、寫作活動、傾聽等等。

第三,語文的人文性是人類文化的綜合反映,正因為此,決定了語文學科教育的任務、目標、內容、過程、方法、原則、評價都應具有人文特色。

參考文獻:

[1]張岱年 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2]王文彥 蔡名主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饒杰滕編 《語文學科教育探索》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第7篇:法律文本論文范文

摘要:組織管理的任務就是尋求有效地實現組織的目標,因此激勵組織成員為實現組織目標而進行高效地工作就成為組織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組織的發(fā)展,官僚制(科層化)的傾向開始滲透到組織的方方面面,與此同時,組織管理中的激勵也往往表現出過度制度化的趨向,從而使激勵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慶幸的是,組織管理中常常存在著非制度化的激勵,這種激勵形式可以彌補過度制度化的激勵之不足,因此組織管理者應該意識到這種形式激勵的存在并在組織管理中靈活有效地加以運用,以達到有效實現組織管理目標的目的。

關鍵詞:組織管理;激勵;科層;制度化;非制度激勵

一、管理與激勵

切斯特·巴納德認為組織實質上是由個人組成的合作群體,個人總是為了實現一定的目標或完成一定的任務而聚在一起形成組織,而組織一旦形成便是一個存在的實體,它只為其目標而存在,因此如何促使組織中的成員積極地為實現組織的目標而工作進而實現其個人的目標就成為組織管理的中心問題之一。從某種程度上講,管理就是有效地運用激勵的手段,激發(fā)組織成員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工作,激勵成為組織管理的中心活動之一。在組織管理中存在著多種形式的激勵,比如物質形式的激勵手段、精神形式的激勵手段等,但無論何種激勵它的理論基礎都是基于滿足人的需要,從早期的需求層次理論、X理論和Y理論、激勵-保健因素理論到后期的ERG理論、目標設置理論、強化理論、公平理論等無不認為,“激勵是去做某事的意愿,并以行為能力滿足個人的某些需要為條件”。因此,了解組織成員的需要進而采取有效的手段去滿足他從而激發(fā)其努力工作的意愿就成為組織管理者的任務之一。組織管理者必須認識到,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種差異可能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需要也表現出眾彩紛呈的狀態(tài),因此激勵的手段與形式也必須表現出因人而異的靈活性與適應性,在實踐中就表現為多種激勵制度的存在。

二、科層與激勵制度化趨勢及其批判

韋伯在討論組織類型的時候,認為以正規(guī)形式的法律以及對于掌權地位的人依據法律所的命令的信任為基礎的“合理化——法律化”的組織,是在現代社會中占主導地位的權威制度,這種制度就是官僚制,這是一種經過“精心設計的”、“合理的”制度,并且他認為在現代社會中,官僚制是一“普遍化”的趨勢。官僚制對組織的滲透,就是組織結構的科層化、職務分工的專門化、組織運作的公文化等。這對于組織管理中的激勵的影響就是激勵的制度化。所謂激勵的制度化,是指激勵的形式、手段、方法以及激勵的條件、情境都以組織的規(guī)章制度的形式加以嚴格的規(guī)定,其表現就是出現紛繁復雜的有關激勵的規(guī)章條文。這種制度化的激勵給組織的管理工作帶來了規(guī)范性、穩(wěn)定性和合理性,組織成員對自己的行為結果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可預期性,從而調整行為以符合組織的規(guī)則。然而當這種激勵的制度化傾向過分嚴重時,其消極的一面就暴露無疑,表現為激勵工作的機械化、僵硬化,缺乏靈活性,不能及時地滿足組織成員的需要,而且還容易造成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冷漠感,激勵達不到管理者所期望的效果。RalphP.Hummel教授認為官僚制的特征是:(1)在社會層面,官僚制處理的是案例而不是人;(2)在文化層面,官僚制的目的在控制與效率,而不是正義、自由等;(3)在心理層面,官僚制是一新的人格形態(tài),無頭腦、無靈魂;(4)在語言方面,官僚制目的在于形塑和告知而不是溝通;(5)在認知層面,官僚制只用有邏輯的方式來思考,而不是依據邏輯和有意義的方式來思考;(6)在政治層面,官僚制是一控制機構漸漸地統(tǒng)治社會、政治和政府。因此他認為官僚制改變了人類的行為方式,它“以理性組織化的行動使每個人都遵循由上而下制定的目標和意義,取代了一般的社會互動,以及每個人經由彼此相互界定的意義而行動”?;谶@些認識,可知官僚制對組織的滲透使得組織管理中的激勵工作充滿了理性化的色彩,片面地追求控制與效率,不注重溝通與上下級的互動,注重形式化與程序化。因此對制度化的激勵的批判包括從其所具有的理性主義色彩、單向性和形式化與程序化等幾個方面展開。

首先,激勵制度的設計乃是基于一種組織管理中的理性主義的考慮,它把個人當作一種理性的動物,在管理中他的行為表現出一定的可計算性,個人的需要有著穩(wěn)定性并能被管理者所掌握。因此在激勵制度的設計中,組織成員只是作為一種理性的動物而存在,他的需要必須服從組織的要求,他的需求被解構成幾個獨立的存在物,人是由這幾個獨立的存在物所支撐起來的理性物體,只要給予一定的刺激,就能煥發(fā)出工作的積極性,以符合組織發(fā)展的需要。這種認識上的片面性使得制度化的激勵僅僅考慮了人的理性的一面而沒有顧及到非理性的一面,不可避免的會在實際工作中造成種種誤差。其次,制度激勵往往注重形式化,其突出的表現之一就是在組織中形成一系列關于激勵的、用規(guī)范性語言文字所表述出來的規(guī)章、條款,于是關于激勵的內容與手段變成了一堆的符號,構成了需要加以解讀的文本,對這一文本的正確解讀成為將制度化的激勵付諸實施的關鍵。然而不同的管理者由于各種原因及條件的限制,對同一文本的解讀會產生偏差。同時文本的解讀需要聯系一定的語境,對于語境的正確把握也決定了對文本的正確理解,而管理者很可能沒有太多的精力去在具體的語境中解讀文本,這樣一個結果會導致文本與語境的脫節(jié),管理者傾向于玩弄一些符號游戲,而顧及不到受激勵者的真正需要,從而達不到激勵的效果。再次,對于制度化激勵注重程序化來說,激勵手段的運用和激勵行為的產生依賴于程序的運作,往往產生時滯性,不能及時滿足受激勵者的需要,而且過多的程序動作也會使激勵產生偏差。同時,其追求效率與精確的結果是無法適應變化的環(huán)境以及人和事。最后,科層化組織的單向性特征使管理者與成員無法形成有效的溝通,管理者無法了解成員的實際需要,其激勵行為也就很難做到有的放矢。另外一個方面對官僚制的批評是“……壓抑人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現代工業(yè)社會組織表現為官僚制形態(tài)”。作為僵硬的制度化激勵不能對組織中的創(chuàng)新活動給予支持與引導,往往扼殺組織中的創(chuàng)新活動,而創(chuàng)新是一個組織的生命力所在,沒有創(chuàng)新組織很難發(fā)展下去,這是需要組織管理者加以關注的一個重要事實。

三、非制度化激勵的存在及其意義

第8篇:法律文本論文范文

關鍵詞:青少年亞文化 青少年成長 文本 解讀

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青少年亞文化(Youth subcultures)因轟轟烈烈的青年文化運動而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西方社會的無賴青年、光頭仔、摩登派、朋克、嬉皮士、搖滾樂、粗野男孩(ruddy body)等諸多的亞文化更多的是以反叛的形式呈現于社會,所以學者們的主要研究視點是“亞文化”形式之下的犯罪、暴力、頹廢、甚至是等負面的、消極的社會影響。當代中國對諸如流行歌曲、知青亞文化、無厘頭、大話文藝、漫畫迷、網絡文化、粉絲文化、客文化等青少年亞文化的研究,由于受到西方早期亞文化理論的影響,也存在負面研究多于正面分析的傾向。這種研究傾向是將亞文化置于主流社會的價值判斷視野下進行,主要關注其社會影響。但是青少年亞文化是在一定的歷史階段,青少年群體自發(fā)的創(chuàng)造和傳播的文化形式,僅僅是青少年群體心理表達的一種文本而已,霍爾認為“它是青年人自我表現的場所。”①所以,透過青少年亞文化的文本,解讀和引導青少年應該是一種最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

一、青少年亞文化的主導方向是積極的成長

縱觀歷史,觀察青少年的成長與發(fā)展,不難發(fā)現,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青少年亞文化中的極端與“反叛”的表現也只有在西方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僅僅極端的走過了10年左右的歷程,在更多時空中,青少年是以豐富的、獨特的、多元的、新穎的、溫和的文化生活方式呈現于世人,青少年借助諸多的亞文化形式,探索出屬于自己的、被社會認可的、獨特的而積極的文化,如,從嬉皮士到雅皮士、從美國黑人“嘻哈文化”(Hip-Hop)到當代街舞等。青少年用一種特別的方式,表達著自己對社會、人生的理解,有時代價慘重,但追求生命意義的心理目標,在整體上,宏觀上,使得青少年亞文化逐漸的走向成熟。反叛不是青少年亞文化的目的,只是其中的某些部分發(fā)展的不協(xié)調和扭曲。中國在改革開放后,雖然也曾有街頭的身穿喇叭褲、手提錄音機的“時髦青年”,也有留著長發(fā)、聽著鄧麗君歌曲的“另類人士”,然而30多年過去了,青少年亞文化的背后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一種溫和的文化生活,是一種新生活方式的嘗試,更是對自己未來生活世界和現實生活體驗的探索。許多曾經的“亞文化”形式或內容,逐漸的被社會主流所接受,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的成分。如,當年極為流行的“粵語歌曲”中,許多已經成為現代的勵志歌曲,很多流行歌曲也成為人們抒發(fā)積極向上情懷的有效形式。

青少年在其涉世未深、急于了解社會和自我時,用自己的方式去重新建構一種自己能夠感覺到的、存在于內心的價值體系與精神世界,進而體驗和建構自己能夠有效適應的文化生活。盡管有些青少年亞文化表現的比較極端和消極,但是諸多的青少年亞文化的文本,“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年輕人的積極行動。”②

二、當代社會在背景下青少年參與文化創(chuàng)造的特殊表現形式

工業(yè)社會在帶給人們科技的高速發(fā)展和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給了人們一種功利主義、工具理性等負性的價值取向,帶給人們理想化、標準化的思維模式。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Max Weber)認為“現代化即理性化”,在現代社會中,工具理性和認知理性以科學技術、管理制度、法律制度等具體形式體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左右著我們的全部社會行為。使得人們無休止地追求著真理、完美和財富,在價值判斷中,處于是與非、對與錯、善與惡、美與丑的兩極的選擇之中,精神世界被割裂和線性化,使得人在其精神生活中焦慮頻頻,不甚重負。青少年借助種種自己認可的文化形式,常常不求其高雅和規(guī)范,只求一種表達,甚至是吶喊,主題涉及到人生、社會,更多的是人的情感問題,因為這些問題是最不容易觸犯理性與規(guī)范的。只要你去解讀一下流行歌曲的曲調與歌詞,即可略見一斑。例如,透過流行歌曲“死了都要愛”,你會解讀出青少年內心的煩惱和無奈。也要看到,在這種亞文化表達之外,他們總體上對于社會主流文化的接受還是很自覺的。

當代社會,青少年亞文化雖然層出不窮,其中的主要意義是作為一代人、一個特定的年齡群體用他們的方式,對文化的變遷與引發(fā)的精神震撼的回應,盡管在許多方面不盡人意。美國人類學家,著名的文化心理學家的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在她的《文化與承諾》指出,“20世紀末,我們將走向融為一體的世界性文化的洪流之中,并且真正使做一個完全清醒的世界公民的夢想成為現實,而這正是人類現狀之中一個十分重要而又赫然醒目的特征?!雹邸安徽撘呀洶l(fā)生了多么巨大的變化,如果在這一變化的同時未能創(chuàng)造出一種世界性的文化,我就不相信我們能夠輕而易舉地了解所有外來文化和原始文化,了解這些文化的成員們?yōu)槿祟愇拿髯龀龅娜控暙I?!雹苊椎逻€提出了后喻文化的理論,用以說明當代社會的變遷、青少年在成長中已經參與了文化的創(chuàng)造。青少年亞文化可以被視為在當代社會在背景下青少年參與文化創(chuàng)造的特殊表現形式。

三、青少年亞文化是青少年群體的自我建構

1992心理學家K.勒溫將青少年稱為“邊緣人”(Marginal men),指出其特點是缺乏安定感、容易神經過敏和處于緊張狀態(tài),他們常??孔约旱奈幕瘉韺钩赡耆说闹髁魑幕?以取得某種安定感⑤。實質上所謂的對抗,就如同心理學意義上的青少年要與父母進行情感分離一樣,是一種成長的過程,分離是為了從更深的意義上與父母保持更為持久的情感關系,沒有分離就沒有成長。反抗只是一種“空”的境地,遠離價值判斷,是在意識和無意識之間,在避開價值判斷的空間進行的對話和表達,用以獨立的體驗世界的意義。

成人的教導、書本知識的學習、習題的練習主要掌握的是經驗,參與文化的創(chuàng)造和表達則是一種體驗,體驗可以從中發(fā)現和獲得意義,這也是青少年在沒有獨立判斷能力、獨立的社會地位時的一種類似游戲的方式。實質上,成人如果以平常心加以反思就會發(fā)現,自己在年輕時,也曾經有過屬于自己那個時代青少年的特有的亞文化形式和內容。實際上,當青少年心理能量發(fā)展起來以后,這種文化的表達形式就不具有原初的魅力了,高中生就遠沒有初中生對影視文化和明星有那種狂熱的追捧,大學生群體理性成分也大大勝于中學生。青少年個體在對群體的亞文化形式傳播中,也保持著獨立的判斷能力,許多低俗的文化形式,并沒有絕對廣泛的市場。因為亞文化的傳播只是成長中的過程和手段,而非目的。青少年更多的是諸多的文化的體驗中感悟到生命的意義和存在的價值。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青少年亞文化是青少年群體成長中的一種重要的文本和教育資源。青少年亞文化不同于反文化。反文化是以為其主要目標,而亞文化則是一種中間狀態(tài)的文化形式和文本,其主要的目標是獨立的價值體驗、情感表達與心理成長,所以透過青少年亞文化的文本,理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與狀態(tài)應該是最為有效和直接的。青少年亞文化以其娛樂性、豐富性、普及性被廣大青少年所熱衷。如果能夠豐富青少年的文化生活,提高其文化鑒賞能力,培育其文化表達才能,通過價值體驗的方式傳承社會主導的價值觀念,青少年亞文化的積極因素必將成為主導因素,有效地伴隨與促進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特注:本論文為2007年度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指導項目“青少年學生亞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價值研究”項目編號為07SJD880035課題的研究論文

①Stuart Hall and Paddy Whannel,The Popular Arts,Boston;Beacon Pres②③New York,Pantheon Books,1967,P276

②③④瑪格麗特.米德著,周曉虹等譯《文化與承諾》,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⑤Lewin,K.ResolDing Social Conflicts[M].New York:Harper,1948

參考文獻:

1.(美)迪克.赫伯迪格.(Dick Hebdige)著.陸道夫.胡疆鋒譯《亞文化 風格的意義》.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盧德平著.《青年文化的符號學闡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3.羅康隆著.《文化適應與文化制衡》.民族出版社,2007

第9篇:法律文本論文范文

關鍵詞:報紙教育;讀者群;數字化

中圖分類號:G2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9-0000-01

一、 美國報紙教育工程

(一)報紙教育工程

什么是報紙教育工程呢?初次接觸這一概念是在讀《走進美國大報》這本書的時候。“NIE”是“報紙參與教育”――Newspaper In Education的英文縮寫。初看這一概念就引起了我的興趣,因此把這一概念納入我的重點閱讀范圍內,于是漸漸弄明白了廣泛存在于美國報界并得到各報負責任人高度重視的美國教育工程。

美國各類報紙,特別是有一定影響力的日報,近年來都把觸角伸向學校。這些報紙通過與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或創(chuàng)辦輔刊物和印發(fā)相關資料,擴大報紙在學校的發(fā)行量,千方百計地培養(yǎng)青少年閱讀報紙的習慣。令年輕人從學校起就成為報紙的讀者,畢業(yè)后成為報紙的訂戶或穩(wěn)定的讀者。這種做法的結果是,既擴大了未來潛在的讀者隊伍,又擴大了報紙現實的發(fā)行量,并且這一做法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

(二)美國開展報紙教育工程的背景

美國報紙銷量減少的原因之一是在各種傳媒的誘惑下,一些讀者特別是年輕的讀者棄報紙而去,轉向電視、網絡等新媒體。而美國又是一個重閱讀的國家,在地鐵、車站、碼頭等很多公共場所,都能看到人們在閱讀。美國的社會智囊們都認為,文本閱讀的興趣,反映出社會大眾的基本文化水準。而如今年輕人開始忽略報紙這樣一個最大眾化的文本閱讀材料,自然引起政府、教育界、社會學家及各類團體的不安。知道這一背景,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美國那么多的報紙熱衷于培養(yǎng)校園讀者了。

(三) 報紙教育工程的內容

以《紐約時報》為例,這一工程專設兩個部門負責此事:一個叫做“下一代部”(Next Generation Department),還有一個叫做“學校部”(School and College Department)。下一代部專門負責策劃和設計,并編印適合青少年讀者閱讀的材料和設法與課堂教學配合。《紐約時報》曾出版每周一期的刊物配合學校的實事和法律教育,是讀報與學生的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學校部則負責報紙在學校的有效發(fā)行。為了確保在學校的覆蓋面,學校部內再分為四個科室,一個針對高校,一個針對高中,一個針對初中,一個專做捐助人工作。所謂的捐助人就是,報社通過與一些個人、社會團體或企業(yè)合作,動員他們以半價購買報紙送給學校。這些個人或企業(yè)就是所謂的捐助人。

二、 從美國報紙教育工程中尋求中國報紙未來發(fā)展的契機

在向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過去的傳統(tǒng)經營模式已經不再適合報業(yè)的發(fā)展。我國數字報紙也開始了探索,目前數字報紙快速發(fā)展而傳統(tǒng)的報業(yè)卻止步不前,我們在肯定數字報紙發(fā)展的同時也需要拉動傳統(tǒng)的報業(yè)。從上面介紹的美國報紙教育工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發(fā)展?jié)撛谧x者群的重要作用,那中國報業(yè)應該得到哪些啟示呢?

(一) 作為報人,應對傳統(tǒng)報紙有危機意識

作為中國報人首先應該了解并掌握中國報紙在當今社會乃至世界的發(fā)展現狀,只有立足現實,認真分析形勢,才有能做到因地制宜。

當前報業(yè)發(fā)展處于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數字化的沖擊,使本來靠廣告支撐的報業(yè)受到了巨大的損失。另一方面,人們的閱讀習慣正在悄悄發(fā)生變化,從原來的傳統(tǒng)紙質閱讀方式轉化為電子等新方式。報紙的讀者群體不斷減小。報人應該將眼光投向未來,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維持現狀。而應為報業(yè)的發(fā)展做好長足的打算。廣告客戶流失的原因之一就是基本讀者和潛在讀者的消失。那么報人就應該看到問題的本質:讀者的重要性。這就要求報人在努力保持現有讀者的情況下,培養(yǎng)未來的潛在讀者。

(二) 中國報人應認真分析和學習報紙教育工程,力圖引用到中國的報業(yè)發(fā)展上

1.深入了解美國報紙教育工程

要學習并運用一種方法,首先就要將它吃透。報人在查閱各種相關資料,認真研讀之后,最好派報社人員到報紙教育工程方面做得非常成功的美國各大報社去親自取經。親力親為的感受報紙教育工程運作方式,并做好相應的記錄。

2.報人應做好宣傳工作

報社的宣傳部門制作好相關的宣傳規(guī)劃,盡量全面的詮釋報紙教育工程。人們在接受新的事物之初,會有一定的排斥。因此先強化人們的思想意識,有助于后期的推廣活動。

3.爭取個人、社會團體或企業(yè)的配合和支持

報社要做好這一工程,最重要的一環(huán)就在于這些團體、企業(yè)的支持。報社尋求一些熱心教育事業(yè)的贊助伙伴,贊助人幫助學校支付半價甚至全價的訂報費,報社本身也給一定的折扣。

4.做好與學校的溝通和協(xié)調

發(fā)展的潛在閱讀者是在校學生,學校的配合也是重中之重。但中國的教育模式和美國有些不同,中國的教育雖一直強調素質教育、減負,但仍然是以應試為主,要真正走出這一模式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因此,在向學校溝通時,一定要考慮這一因素,在不與正常的教學抵觸的前提下,再進行合作。

中國報業(yè)市場化競爭越來越激烈,無論在區(qū)域市場還是全國性市場,對讀者資源、廣告資源和人力資源的爭奪已經白熱化,這種競爭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一方面它提升了各自辦報的水平,為當地的消費者帶來了實惠,另一方面也在使報紙利潤水平不斷下滑,正在使過去相對比較高的利潤水平回歸正常利潤水平,而一些競爭者的失敗則背上了巨大的包袱。中國報業(yè)要想在未來的競爭與發(fā)展中站穩(wěn)腳跟,借鑒美國的報紙教育工程是當下的可取之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