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依據設置引入欄目的內容,設計可引起學生思考的問題,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為全面導入新課奠定基礎
歷史學科教師要根據引入的內容去理解編者的意圖,許多引文里面包含了一些容易引起學生思考的問題,教師可借勢發(fā)力精心設置問題,通過全體學生的廣泛參與,為課堂高頻率的師生互動埋下伏筆。
初一教材上冊第七課《大變革的時代》,引入部分的內容是講述的商鞅為保證在秦國成功推行變法“立木為信”的故事,編者之所以安排這部分引文,一是商鞅變法既是本課的內容又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讓學生對商鞅變法有個初步的認識進而有效記憶,起到先入為主的目的。
我在課前讓5名同學排練了小品《賞他五十金》,然后在屏幕上打出6個問題:
1.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是處在什么時代?
2.這個時期突出的歷史特點是什么?
3.商鞅通過“立木為信”是想說明什么問題?
4.那個時候的變法很多,課本為什么重點講商鞅變法的內容?
5.如果你當時就在商鞅身邊你該怎么做?
6.商鞅變法能成功嗎?
學生通過小品的引導形成了活躍的思維,6個小問題稍做思考都能迎刃而解,在這種問題構建的情境下,教師自然而然走進新授課的講解。
二、部分引入的內容為傳聞或者是小說,教師通過對引入的判斷與分析,引導學生進行可信性評價,培養(yǎng)學生理解問題、解決問題及邏輯推理能力
一部分教材的課前引入的是傳聞或小說,編者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增強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是通過與真實歷史的比對,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理解能力。對于這樣一部分引文教師要通過與全體學生的內容剖析,提煉反映的真實含義,把握編者的真實意圖。 轉貼于
在初一歷史下冊第一課《繁盛一時的隋朝》一課,引文的內容是隋煬帝為去欣賞一種叫作瓊花的花草而費盡大隋朝的人力物力挖掘了大運河,刻畫了一位窮兇極惡的暴君形象。如果學生帶著這種印象去學習正文的內容,往往會造成學生對史實的誤解與偏差。我先讓一位同學起來朗讀了引文內容,依據編者的真實意圖和同學們共同分析引文內容反映的真假與否。首先教師向學生說明它只是個傳說故事,然后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你認為隋煬帝為了觀賞瓊花而修建大運河的理由成立嗎?如果不成立,編者這么引入的目的是什么?第二個問題有點難度,教師可采取討論的方式進行解決。在教師的引導下從而使學生可能產生的誤判得以更正,得出隋煬帝修建大運河的真實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tǒng)治。
三、部分引入是成語典故或者濃縮精華的史實,教師可根據引文的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知識拓展延伸,既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又能增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能力的培養(yǎng)
教材是中學生的主要閱讀材料,近年來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歷史教科書的內容富有彈性,增加了大量原始資料、圖片、歷史故事,使課本的閱讀量進一步增大。在歷史教學中,如何依托教材使學生學會閱讀,提高學生閱讀教材的能力呢?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如何讀目錄
學生讀書,往往忽視讀目錄。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閱讀目錄,目錄是一本教科書的骨架。因為它體現了各種社會形態(tài)的遞進和更替,反映了人類社會的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表明了每種社會形態(tài)的不同發(fā)展階段,客觀地反映了人類社會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體現了歷史發(fā)展的趨勢和過程。如《中國古代史》上冊的目錄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奴隸社會的四個分期:夏朝,奴隸社會的形成時期;商朝,奴隸社會的發(fā)展時期;西周,奴隸社會的強盛時期;春秋,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通過讀目錄,使學生掌握章節(jié)結構,把握總的線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
二、如何讀課文
教材本身有著非常明顯的優(yōu)點。其中章、節(jié)、目、段之間有著內在聯系。指導學生認真仔細讀課文是閱讀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1、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做到有的放矢
閱讀前教師對課文進行深入鉆研,根據教學目標精心巧妙編選幾個知識性、思想性都比較強的提綱挈領的思考題,課前寫在小黑板上,或上課后迅速簡要地寫在黑板旁邊,讓學生閱讀時心里裝著問題,有目標。因為有思考題材引路,絕大多數同學能及時準確地抓住課文的中心、重點、難點,啟迪學生思考。例如講“”時,我先提出了以下問題:“”的背景、經過、結果、影響是什么?學生閱讀后基本上能在課文相關的地方加注”“背景”“經過”“結果”“影響”等要點。又如,講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我又提出了以下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的時間、地點、標志、主要交戰(zhàn)國、主要戰(zhàn)場、最殘酷的戰(zhàn)役、結果是什么?學生帶頭這些問題閱讀,便于抓住重點,去粗取精,提高學習效率,又能化繁為簡,課上便于理解,課后便于復習,同時,教師也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
2、閱讀與思考并舉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睂W生讀書要進行思考,讀書是手段,讀出問題、歸納知識點、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才是目的。如在講到《幕府統(tǒng)治的危機》時,課文寫到:“在古代,日本的最高統(tǒng)治者稱天皇,從12世紀起,一些武士出身的人建立了幕府?!睂W生們通過思考讀出了問題:什么是“幕府”?應怎樣理解?學生在讀書中逐漸讀出了問題,表明這樣做既增加了讀書的深度,也拓寬了學生的思路。
3、粗、精讀相結合
教材的正文猶如筋骨,小字猶如血肉。在讀的過程中,課文中重點內容(正文)要求學生精讀、細讀,要逐句、逐段,反復閱讀;要求學生掌握每個知識點,突出重點;對生僻字、詞、人名、地名等要準確識記、不寫錯別字;對一些過渡性內容、課文補充的小字內容學生可以粗讀。
4、對于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的活動所涉及的知識,常常分散在若干章節(jié),讀書時要從各章節(jié)中抽出相關信息按需要進行整理歸納。如講到世界近代歷史時,教師引導學生找出“英國、法國、美國、俄國、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標志事件”。對這樣問題的回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
三、如何讀地圖
歷史事件總是發(fā)生在一定時間,一定地點,一定條件之下。歷史地圖能為學生提供直觀、確切的地域空間圖像,表現了文字難以表達的效果。所以,地圖與課文配合,相輔相成,也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會學生識讀地圖,到圖中去找尋歷史知識,借助地圖掌握歷史知識也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讀地圖呢?
1、做到史圖結合。課改后的教材配有大量的歷史地圖,學習時要充分利用地圖。如講到鄭和下西洋時,就可以要求學生在讀課文時要注意結合《鄭和下西洋路線圖》,把下西洋的出發(fā)地點、途經的地區(qū)及到達地區(qū)等落實到圖上。又如,講清朝前期的疆域時,指導學生結合《清朝疆域圖》,將蔥嶺、巴爾喀什湖、西伯利亞、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太平洋、臺灣島及其附屬島嶼、赤尾嶼等、南海諸島七處落實到地圖上的西、西南,北、東北、東、東南、南七處方位,這樣,便于學生的識圖記憶,做到史圖結合,使學生既掌握時間概念、歷史史實,也具有了空間概念。
2、讀圖時要注意古今地名的對照。歷史上的地名與現在的地名往往不同,而且所屬地也未必與現在同名同區(qū),所以讀歷史地圖時要注意這些變化,要將要求掌握的且不容易記憶的地名“今天化”。例如,涿郡、建康、余杭、臨安、天竺、新羅、大食等地名同今天的地名對照,因為學生對今天的地名較熟,方位比較清晰,容易掌握,才不至于混淆。古今對比,便于形成準確的空間概念。
3、讀圖時讀出地圖中的隱性知識。例如,在讀初一新教材下冊中《尼布楚條約》中俄邊界示意圖時,從圖中可以看出中俄東部邊界線,而這些內容課文中并無文字說明、記載,卻隱含在圖中,此時,教師要指導學生發(fā)現這些隱性知識并掌握。又如讀封建社會歷代疆域圖時,指導學生對比,發(fā)現其中的變化。從秦朝到清朝,疆域是在不斷地拓界,說明中華民族是在不斷發(fā)展壯大。再把清的疆域圖同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比較,可以激發(fā)學生從地圖變化中,探究其變化的原因,了解近代中國經歷的割地賠款被外國侵略的屈辱史。
4、讀圖時要讀圖旁文字說明。例如,指導學生看《三國鼎立形勢圖》時,對于“夷洲”,學生從圖旁文字說明中可以知道是今天的臺灣;看《隋朝疆域圖》時,知道“流求”也是今天的臺灣;在學生元朝時,看《元朝疆域圖》,學生通過讀圖,知道“琉球”也是今天的臺灣。這樣,就使學生了解到古代地名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名稱也在變化。
【關鍵詞】《明清時期的反侵略斗爭》; 教學分析;教材設計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2)03-0088-02
一、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川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八學習主題第12課。通過三大反侵略事件,反映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和發(fā)展的史實,同時也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開始走向衰落,為近代史上中國現受西方國家埋下伏筆,所以本課在體系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從知識內容上來講是初一學生第一次學習有關外來侵略的歷史,并涉及到三個國家,三個英雄人物,三件大事,頭緒較多,但是這三個標題內容具有共性,所以在教學設計中要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精神。
二、教學目標設計
(一)識記與理解
記住戚繼光抗倭中的臺州之戰(zhàn),記住鄭成功的時間和中俄雅克薩之戰(zhàn)后簽定的《尼布楚條約》,了解戚繼光抗倭的背景,理解戚繼光抗倭取勝的原因和鄭成功的歷史意義。理解本課的反侵略斗爭為我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清朝前期得到鞏固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同時也反映出中國封建社會開始走向衰落。
(二)能力與方法
通過對本課三個子目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利用表格歸納信息的能力。
通過視頻學習戚繼光抗倭的背景,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及總結歸納能力。
通過小組交流合作討論戚繼光抗倭取勝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引導學生創(chuàng)設鄭成功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演的能力。
通過材料分析鄭成功的背景,使學生掌握分析材料,論從史出的歷史學習方法。
學生通過觀察《中俄邊界示意圖》,培養(yǎng)讀圖識圖能力。
通過類比,歸納,理解民族英雄的概念。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戚繼光抗倭,鄭成功和清政府抗擊沙俄侵略斗爭史實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不畏的精神,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認識臺灣自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戚繼光抗倭,鄭成功
難點;概括戰(zhàn)爭勝負因素,正確理解“民族英雄”的概念。
課時:一課時
【教學準備】;學生知識儲備:課前習本課內容,搜集戚繼光、鄭成功的資料,排練情景劇,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 閱讀歸納 創(chuàng)設情景 合作交流 啟發(fā)引導 比較法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黃巖島》相關視頻資料,展示日本事件的相關圖片和文字資料。
學生:觀看視頻和文字資料后,說說菲律賓和日本的做法是一種什么行為?
教師:菲律賓和日本的行為無視歷史,公然侵犯我國,是制造國際爭端別有用心的陰謀。在歷史上這樣的侵犯甚至是侵略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我國在明清時也曾遭到了外國對邊疆地區(qū)的入侵。那當時的政府是怎樣解決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明清時期的反侵略斗爭》
設計意圖:通過社會熱點問題,渲染氣氛,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二)自主學習,預習新課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全文,注意閱讀方法和習慣的要求與訓練。
學生:1、看書勾劃知識點并完成配套練習冊的填空;2、小組交流交答代表發(fā)言。
(三)自學檢測,鞏固基礎
教師設計表格,引導學生當堂記憶并迅速完成填空。學生獨立完成表格填空,并舉手搶答。
(四)師生互動,問題探究
案例一、戚繼光抗倭:
1、分析戚繼光抗擊倭寇的背景。
教師:播放“戚繼光抗倭”視頻短片,引導學生結合書上P71第一段思考:“倭”是指哪個國家?“倭寇”是指哪些人?戚繼光抗擊倭寇時是哪個時代時期?他為什么要抗擊倭寇?
學生:學生看影片思考;學生討論思考回答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想象,情境烘托,再現歷史畫面,符合七年級學生思維特點,以引起其好奇心,提高歷史學習興趣。
2、戚繼光抗擊倭寇勝利原因分析
教師:請學生看書P71第二段到P73第二段,討論思考戚繼光抗擊倭寇為什么能夠取得勝利?
學生;小組交流討論, 推選代表發(fā)言,并在書上歸納。
教師;根據同學們的討論,歸納部分意見,供同學們參考。原因:戚家軍的英勇善戰(zhàn),戚繼光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得當,有人民的大力支持,抗倭的正義性??偨Y歸納出戰(zhàn)爭取勝的一般因素。
設計意圖:這一部分內容較多,通過學生閱讀,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歸納與合作交流的能力。
3、走近英雄——戚繼光
教師:多媒體課件展示大量當地百姓紀念戚繼光的建筑,詩句,故事,介紹光餅的來歷。
學生:換位思考,感悟歷史人物;體會民族英雄的真實含義和偉大精神。
案例二、鄭成功
教師過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東南沿海的倭寇之患剛剛平息,我國的臺灣寶島又起波瀾。
1.背景
教師:材料一:鄭成功曾說過這樣的話:“然臺灣者,早為中國人所經營,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據。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p>
(1)“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你能否舉出史實論證這一觀點。
(2)“貴國”指哪國侵略者?
學生:小組交流討論有關臺灣的歷史。引導學生回憶舊知,做到知識的系統(tǒng)化。學生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說出荷蘭入侵我國臺灣的史實。
2.的過程及意義:
教師:教學設計——“臺灣之旅”,假如你到臺灣旅游,來到了鄭成功紀念館,作為游客,你要了解鄭成功的概況及意義。
學生:根據老師屏幕上的提示看書P73第三段到P74第一段后,一名學生做游客向導游提問,一名學生作導游介說收復的過程(三個階段)
教師:多媒體課件演示動態(tài)作戰(zhàn)圖。強調的時間(1662年)教師:屏幕展示鄭成功詩;“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多媒體展出鄭成功紀念館,鄭成功像,鄭成功廟等圖片資料。
學生:體會鄭成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反抗侵略的斗爭精神。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與主動性。動態(tài)地圖講解的三個重要戰(zhàn)役,讓學生增強空間感,把握戰(zhàn)役地點和戰(zhàn)術及結果一目了然,分揮了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
3,聯系現實:
教師:提示臺灣現狀——現在的臺灣和大陸之間是什么關系呢?屏幕顯示總理的話:“臺灣是中國最大的國殤,淺淺的海峽是中國人民最深的鄉(xiāng)愁。”
學生;談談你對的看法
教師:但我們有理由相信,臺灣終歸要回到祖國的懷抱,因為國家的統(tǒng)一是歷史的必然。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聯系現實,激發(fā)學生愛國熱情
案例三、兩次雅克薩之戰(zhàn)
教師過渡:臺灣剛收回來沒多久,沙俄又入侵我國東北黑龍江流域,于是康熙皇帝派兵經過兩次雅克薩之戰(zhàn),打敗沙俄。
1.背景:設置問題思考,清政府為什么要抗擊沙俄?學生閱讀課文并回答。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2.過程:教師利用圖表動畫的效果,學生看圖說出兩次雅克薩之戰(zhàn)的經過,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和識圖能力。
3.《尼布楚條約》:教學設計:學生看書了解《尼布楚條約》的內容,齊讀書上P76第四段,結合老師屏幕提示,了解《尼布楚條約》是怎樣規(guī)定中俄兩國領土的?
教師:根據動畫進行演示
學生:在地圖上指出雙方劃定的邊界。
教師:提示學生: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老師邊講邊指出這片區(qū)域)現在還屬于咱們中國的領土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概述:這一片區(qū)域現在不是咱們的領土了,因為后來又被沙俄通過一些不平等條約給搶去了。為初二近代史學習打下伏筆。
“火眼眼睛”——理解“民族英雄”
教師: 同學們,岳飛、文天祥在歷史上做過什么事情?那他們與我們今天了解的戚繼光、鄭成功相比,最大的不同點在什么地方?
學生:討論思考并初步形成“民族英雄”的概念。
教師;講解什么叫民族英雄:是指抗擊外來侵略,捍衛(wèi)國家領土的才能稱為“民族英雄”。并強調岳飛、文天祥不屬于“民族英雄”。
設計意圖;通過類比學習,掌握學習人物的基本方法。
“心動不如行動”——情感升華
教師: 在今天這節(jié)課開始的時候我們就提到了,那可是中國的領土,可現在日本正在和咱們爭奪,作為你應該怎么做呢?
學生:談談怎么進行愛國。最后齊讀《梁啟超少年強則國強》部分詩句。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歷史人文素養(yǎng),學會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激勵學生進一步探究學習的熱情,走出課堂,回歸現實。
“我喜歡我選擇”——知識鞏固
老師:多媒體出示試題, 以屏幕上小熊送給學生的不同禮物這種形式展示。
學生:選擇禮物(每個禮物里面含有一個問題)進行思考并搶答。
設計意圖:通過這種比較新穎的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在愉快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完成對知識的鞏固。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細節(jié)探索;學生主體
為了能夠使本文在研究內容上更具有現實針對性和指導性,本文在寫作形式上采取問題提出――問題分析――教學調整的思路來進行。依據發(fā)現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細節(jié)問題,對細節(jié)問題進行原因分析,并在原因分析的基礎上提出解決細節(jié)問題的具體方法進行達到本文研究目的的思路斫行。為了使本文的研究真正具有可行性和使用性,在教材的選取上本文以人教版初中歷史教材為例進行探索。
一、課堂教學細節(jié)之一,課堂互動效果差
(一)問題的提出
現代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依然采取“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進行,師生之間的互動頻率較少、互動質量差。所謂互動頻率較少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處于領導地位,將知識點進行口述,而學生并沒有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而是只“奉獻”出了耳朵,并沒有將大腦和嘴帶入課堂,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極有可能隨之渙散。所謂互動質量差是指雖然很多初中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提問,與學生進行交流,但交流的問題往往都是讓學生進行“是與非”的回答,或是對課本內容的閱讀,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沒有發(fā)揮出來,甚至很多時候學生回答的內容都是沒有進行思考直接脫口而出的。
(二)問題的分析
本文認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細節(jié)問題,雖然與歷史學科的特性有著很大的聯系,但最大的問題則是體現在教師的授課方式上。遵循新課標理念,在初中歷史課堂上,僅僅從要求學生對歷史知識進行死記硬背是不足以達到教學目標的,還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歷史情感的培養(yǎng)、歷史思維的訓練。因此教師在教學目標的定位上以及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則應該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以及師生的互動性進行重新的考慮與界定。
(三)教學思路調整
針對上述問題,教師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來提升課堂師生互動的頻率與質量呢?僅僅靠教師在課堂上的“臨場發(fā)揮”當然是不行的,教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就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參與度這一重要問題,思考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什么樣的形式能夠時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設置什么樣的問題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與思考、哪些問題更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等等。本文認為設置開放性思考題、辯論題并以小組為單位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例如教師在對人教版初一歷史下冊第一單元《繁榮與開放的社會》第4課《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進行備課時,教師就可以從“科舉制度的利弊分析”為切入點設置問題,將學生分成兩組進行有關“科舉制度的利與弊”的辯論,辯論時教師特別關注沉默的學生,鼓勵他們積極發(fā)言,并提前預估學生在課堂辯論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提前預估并準備好處理和總結的方法。采取課堂辯論的形式,可以使處于青春期的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將學生分成兩組進行辯論,還可以擴大課堂參與的群體,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在課堂中回答問題、參與辯論,而學生的回答也不再停留于“是與非”的表達上,而是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思考與論述。這就使得初中生在歷史課堂中的參與程度無論是在頻率上還是在質量上有有明顯的提升。
二、課堂教學細節(jié)之二,教師過于依賴教材
(一)問題的提出
筆者通過對初中歷史課堂的觀察以及對學生進行的采訪調查發(fā)現,大部分初中歷史教師在進行歷史課堂教學時,往往都是僅僅圍繞課本來進行的,課本涉及到的內容一絲不差,課本不涉及的內容絲毫沒有,這種循規(guī)蹈矩的教學方法有時候并不利于學生對整個歷史事件進行理解。
(二)問題的分析
教材、教師、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三要素,離開這三要素,課堂教學就無法順利開展。因此很多時候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似乎又太多與強調這三要素的重要價值,以至于在課堂講解的過程中完全依賴于教材,被教材束縛了手腳。雖然任何一本教材的價值都是值得尊重的,同時任何一本歷史教材在內容上也都是精挑細選的,但實際上歷史是一個連續(xù)性的過程,任何事件的產生都是按照產生――發(fā)展――消亡的順序來進行的,同時歷史事件之間都存在著錯綜復雜的關系,這就使得歷史教材在編寫過程中會有所篩選的從大局出發(fā),從重要事件、重要問題出發(fā),出于無奈不得不省略掉很多相關內容。而對這些內容的補充與擴展,是可以通過課堂教學來彌補的,同時這也正是教師教學存在的重要價值之一。如果教師僅僅依照照本宣科的方式講述教材中的知識,與學生自學就沒有任何差別了。不僅如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不引發(fā)學生對歷史事件進行更深刻的思考,還導致了學生面對歷史問題,找不到正確的解答方法,無法將歷史問題與學習知識有機相連的現象,因此本文認為初中歷史教師要想真正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應該堅持既尊重于教材又不盲從與教材的原則來進行,在教學過程中對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拓展。
(三)教學思路調整
針對這樣的細節(jié)問題,本文認為歷史教材在對教材內容進行講解時,尤其是對重點內容進行講解時要提前多相關資料進行大量的收集,而這一工作最好由教師和學生共同來完成,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教材參考資料”的收集與編撰,教師根據學生收集到的材料進行篩選,將適合在課堂展示的內容融入到教學之中。例如在對人教版初三上冊第12課《美國的誕生》進行講授之前,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明確“美國誕生”的意義(可以從現代美國在世界中的地位入手),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網絡和書籍中對《美國誕生》相關的資料進行收集與整理,并以小組作業(yè)的形式上交,教師對學生上交的內容進行整理會發(fā)現,學生收集到的相關內容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并且涉及到的內容包羅萬象,教師在這些資料中就可以找到課堂教學的靈感,哪些相關內容是學生感興趣的,哪些內容是教材沒有體現的……教師將這些內容融入課堂教學。當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某一小組所提交的內容講解出來之后,該小組成員還會產生強烈的自豪感,而這一自豪感不僅能夠為學生的繼續(xù)學習提供動力,同時還會使學生對這一部分的相關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例如美國人和英國人是什么關系?“萊克星頓”在什么地方?“波士頓”在什么地方?這些問題雖然在教材中都略有涉及,但是通過教材中的圖片并不能給學生產生整體的印象,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將這些來龍去脈進行解釋,并通過美國地圖來標出重要地點的所在位置,就可以使學生產生深刻的印象。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教學思路依舊是在尊重教材以教材為主的基礎上進行的,但在以教材為主的基礎上融入了兩個特殊的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在課前準備階段進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相關資料進行收集與整理并交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收集和整理的資料進行適當的篩選并融入到教學設計當中。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即教師將小組提供的相關知識進行課上講解與展示,并對被選中小組進行表揚,通過這樣的方法對該小組學生進行激勵,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這兩個特殊環(huán)節(jié)的融入,不僅可以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使歷史知識更具有連貫性,同時還可以對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行培養(yǎng),引導學生樹立小組合作與自主探索的學習意識。
三、總結
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本文從歷史課堂教學的兩個細節(jié)之處進行探索,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增強師生互動,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靈活使用教材,豐富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與自主學習精神的策略。
【參考文獻】
[1]劉艷.翻轉課堂模式下的教學效果研究――以初中歷史課《秦王掃六合》為例[D].魯東大學,2016
一、培養(yǎng)閱讀意識,養(yǎng)成閱讀習慣
農村初中語文的教育過程中,學生沒有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生沒有有課外閱讀的意識,錯誤地認為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對課本上那么幾篇文章的學習。教師在課堂上也不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生接觸到的語文就很有限,對語文的理解出現偏差也是情有可原。因此,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意識。首先教師要重視起來課外閱讀,在課堂上不僅要講解一些課本上的語文知識點,而且要經常拿一些課外的文章來讓學生進行欣賞,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就會感受到課外閱讀所帶來的魅力。剛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讀學生進行硬性的在課下完成一定的閱讀量,等到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慢慢養(yǎng)成的時候,教師就只需要起到一個引導、指點的作用即可,對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遇到的問題積極地回答,從而使得學生的閱讀興趣越來越濃。
比如在學習蘇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的“小說林”這版塊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課下的時候去閱讀相關的小說,來增加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像在學習《孔乙己》的時候,為了讓學生理解魯迅所生活的那個時代,進而理解文章里面魯迅想要表達的對那個時代的諷刺,因此就可以讓學生在課下的時候閱讀《阿Q正傳》、《藥》、《狂人日記》等魯迅同時期寫的小說,學生通過閱讀這樣的文章,學生再對《孔乙己》進行理解的時候,就會更加透徹。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也感受到了文字所帶來的魅力,在以后的語文學習中也能夠積極地進行課外閱讀來增加學生的理解。
二、創(chuàng)造閱讀條件,主動參與閱讀
農村初中語文的課外閱讀水平較低很重要的客觀因素就是閱讀條件不允許,農村里的學生不能夠像城市里的學生那么方便獲取想要的閱讀資源,沒有接觸到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書。因此,教師為了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就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條件,比如可以訂閱一些雜志、給班級里面買一些公共的書籍,或者跟學校進行商議來豐富學校里面的圖書館、閱覽室以及電腦室,使得學生能夠閱讀到他們想要的書籍,使得學生能夠利用課余的時間走進圖書館來豐富他們的視野。圖書館里面的書籍也要定時來進行更新。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舉行書籍交換的活動,每個同學都將自己擁有的書籍和別的同學進行分享,這樣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就得到了增加。學校也可以通過開展家長會,讓家長也意識到學生的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從而能夠給學生買一些課外書籍來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
比如,學校每學期都舉辦“讀書之星”的活動,目的就是為了激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在圖書館里面借書最多的同學,課外讀書筆記做的最多的同學都能夠獲得這樣的獎勵,并且要在全校同學面前進行表揚,這樣學生在課余的時間里面就能夠投入到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這樣學生的閱讀興趣就激發(fā)了出來,從而增加了自己的課外閱讀量。
三、捕捉閱讀契機,培養(yǎng)閱讀興趣
教師對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的時候,要抓住中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興趣愛好,使得學生學生的閱讀興趣被激發(fā)起來。比如初中學生都喜歡被時尚前衛(wèi)的東西所吸引,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這樣的追風心理 ,然后進行適當的引導,使得學生的閱讀興趣被調動起來,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或者在班級里面舉辦一些“古詩詞朗誦大賽”、“講故事大賽”等,設置一些獎勵來激勵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外閱讀中。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根據學生的不同閱讀水平來設置閱讀的內容,比如初一的學生的課外閱讀就以故事和通話為主;初二的學生就以歷史、科普的文章閱讀為主;而初三的學生則需要在加強中外名著的閱讀。
作為中小學教育核心課程之一的數學,其重要性在國內外都不言而喻。然而,如何在學校班級教學環(huán)境下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進行個性化輔導,長期以來是擺在數學教育者面前的難題。本文介紹了在教學理論指導下設計的網上數學教學系統(tǒng)――“樂學一百”。該系統(tǒng)具有即時反饋、幾何作圖智能判斷、游戲化激勵等多項功能。本文詳細研究了該系統(tǒng)在一所中學一個學期的混合式教學課程實驗情況,在準實驗中收集的學生成績、學生調查、學生和家長反饋、教師訪談等多維度的數據表明,該系統(tǒng)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改善其學習表現,減輕數學教師負擔。研究表明:該系統(tǒng)交互性的重要表現――即時反饋和正面激勵是其產生積極影響的重要原因。同時,該系統(tǒng)的智能化程度需要進一步提高,以滿足眾多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關鍵詞】 數學教學;教學系統(tǒng);教學效果;即時反饋
【中圖分類號】 G4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458x(2017)03-0037-08
一、研究問題
數學是中小學教育階段國際公認的核心課程之一。世界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經合組織(OECD)”)的國家和地區(qū)發(fā)起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測試就包括數學知識考試,它也逐漸成為衡量不同國家之間中小學教育成就的一項重要指標。
但是,在學校常規(guī)班級教學中,較高的生師比使得數學教師不可能考慮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也不可能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即時反饋,提出恰當建議,進行個性化的輔導和興趣激勵。而在數學學習中,特別是在應用基本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即時而恰當的反饋、建議、輔導和激勵對學生來講是至關重要的。
計算機輔助學習系統(tǒng)最重要的優(yōu)點就是能夠自動給予學生即時而恰當的反饋,這也是其智能性的重要體現。所以,長期以來,以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tǒng)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技術在數學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其實際應用效果究竟如何呢?
二、相關研究簡介
國際上有大量關于計算機支持的數學教學效果的實證研究,因為篇幅限制不能詳細列舉,簡要介紹相關元分析研究的成果。元分析是一種文獻研究,其研究對象是已經出版的實證研究文獻,研究方法是對這些實證研究的結論進行分析,以便總結和概括這些實證研究結論所反映的共性和規(guī)律。國外很多關于計算機輔助教學(CAI)的元分析研究(Burns, 1981; Hartley, 1978; Kulik & Kulik, 1991; Liao, 2007; Tamim, Bernard, Borokhovski, Abrami, & Schmid, 2011)分別分析了幾十個、幾百個乃至幾千個研究,普遍指出:計算機輔助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相比,對于學生的學習表現可以起到更加顯著的正面影響。對于學業(yè)表現較差的學生而言,很多研究(Lynch, Fawcett, & Nicholson, 2000; O’Byrne, Securro, Jones, & Cadle, 2006)也表明計算機輔助教學對于其學習成績可以起到正面的促進作用。
在數學領域的大量元分析中,Cheung和Slavin(2013)考察了K-12學校的教育技術應用對學生數學成績的影響,因為美國學生的PISA數學成績表現長期以來不如其他OECD成員國,而教育技術應用于數學教學是改善美國中小學生數學成績的一項有效手段,正如美國數學教師協會曾經指出的“技術在數學的教與學中至關重要”。他設置了非常高的研究方法標準(最少持續(xù)12周,有實驗班和對照班,常規(guī)教學條件,有要求嚴格的前測和后測成績),篩選出了74篇高質量的研究論文。這些研究包含的學生樣本量為56,886。其中45篇研究了小學階段的31,555名學生,29篇研究了中學階段的25,331名學生。該元分析發(fā)現:一般來說,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教育技術應用都對學生學習產生了正面影響。
在此研究之前,國際上20多個元分析研究考察了教育技術對學生成績的影響,其中7個關注數學學科。這些研究也都發(fā)現了教育技術對學生數學成績的正面影響。
國內不少研究也介紹了計算機支持的數學教學系統(tǒng),但是關于其教學效果的實證研究不多。從中國知網(CNKI)檢索后,我們發(fā)現了以下兩篇關于技術支持數學教學的實證研究。
張文蘭等(2013)對參加三個月的電子書包實驗的試點班和對照班的數學考試成績進行了統(tǒng)計和分析。前測中兩個班成績無顯著性差異,后測也無顯著性差異,但是實驗班比對照班成績高出0.21分。該文對成績提高不顯著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包括實驗周期有限(三個月)、設備技術和功能的局限性等。
管玨琪等(2015)分析了參加兩年電子書包實驗的三年級和四年級學生和同時期未參加實驗的學生的期末數學成績,發(fā)現不論是三年級還是四年級,期末數學考試中,參加實驗的班級的成績都顯著高于未參加實驗的班級的成績。但是,該文沒有介紹實驗班和非實驗班在參加實驗前的成績差異,也未介紹除了實驗變量(電子書包)外,實驗班和非實驗班是否還受其他不同因素的影響。
基于以上的相關文獻分析,我們發(fā)現:國內關于計算機支持數學教學的實證研究不多。本研究擬選擇某所學校的數學教學進行較長時間的準實驗研究,以提高實驗結果的可信度。
三、教學理論基礎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強調通過強化與教學目標相關的刺激和激勵來實現學習。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tǒng)給予學生的即時反饋和建議就是這樣的刺激和激勵。行為主義指導下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強調計算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反應,并給予學生及時、詳細和恰當的反饋,而這種反饋能夠包含對學生表現的評價(Skinner, 1958)。Tobias(1973)發(fā)現,學生建構性的反應對于提高學業(yè)成績而言是最有效的,而且,這種對于學生的明確反饋會引起學生的極大關注,并進一步導致更好的學業(yè)成就。Clariana和Lee(2001)也認為,網絡學習中的明確反饋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認知主義強調研究和理解人腦內部的復雜過程:感知能力、解決問題的策略、決策過程和對復雜關系的理解,等等。學習是多層次的信息加工過程,包含了對于信息的解釋和評價。教學不是知識的簡單傳遞,而在于學生積極主動的獲取。學生是一個積極的信息加工者――積極地做出選擇和注意等反應,積極地組織已經知道的信息,積極地尋求相關信息來解決問題。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提供合理的學習策略,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Gagne & Briggs, 1974, pp. 10-20)。
混合式學習方式⒋統(tǒng)的班級教學與通過國際互聯網或局域網進行的在線學習結合起來。Dziuban、Hartman和Moska(2004)指出:“混合式學習應該被看作一種教學方法,它將課堂教學的社會性和有效性與在線學習環(huán)境技術支持下的主動學習結合起來?!盉onk和Graham(2006, p.1)強調:“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將傳統(tǒng)面對面的教學方式與計算機支持的在線學習結合起來?!被旌鲜綄W習是計算機輔助教學的一種教學應用方式,強調傳統(tǒng)的班級教學與計算機支持的學習的有機結合。網絡教學系統(tǒng)支持的數學學習與傳統(tǒng)的學校教學結合起來,顯然是一種混合式學習。
四、教學理論指導下的系統(tǒng)功能設計
北京樂學一百在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總結近15年多媒體教育軟件及混合式教學實踐經驗,研發(fā)了“樂學一百”在線教學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聚焦于中小學數學教學,在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等教學理論指導下,提煉出了適應中小學生在線學習的3I教學法并將該教學法貫穿到系統(tǒng)設計之中:個別自適應學習,自定步調(Individualized Adaptation);漸進掌握式學習,小步闖關(Incremental Mastery);互動發(fā)現式學習,持續(xù)互動(Interactive Discovery)。
在內容上,該系統(tǒng)包括與全國初中和小學數學大部分通用教材相配套的習題內容,全部為自己研發(fā)。與傳統(tǒng)印刷版的習題集不同,該系統(tǒng)能夠根據學生提交答案的快慢和正誤,給予即時反饋和游戲化的積分激勵,而不是單純呈現解題過程和答案。
我們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為例,介紹該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和3I教學法的具體實施。該冊內容包括了“整式的乘除”“相交線與平行線”“變量之間的關系”“三角形”“生活中的軸對稱”“概率初步”等。在每一部分,設置了若干關卡練習。比如在“生活中的軸對稱”部分,設置了18道關卡(如圖1所示)。前面的15關是關于“生活中的軸對稱”的若干分解任務的(如第一關是認識軸對稱,第二關是“畫軸對稱圖形”,等等),后面的3個關卡分別是“挑戰(zhàn)100分”“檢測”“錯題更正單元”?!疤魬?zhàn)100分”和“檢測”是綜合性練習,而“錯題更正單元”是本單元出現的錯題集合。
這些關卡題目的做題順序,完全由學生自我控制,可以根據情況自由選擇,這就是“個別自適應學習,自定步調”的含義。
第八關是“等腰三角形練習1”,包含10道題,滿分為100分,并設置了標準時間,為2到4分鐘。如果做題時間短于標準時間的下限,即2分鐘,則加分;如果做題時間長于標準時間的上限,即4分鐘,則減分。這些題目采用填空題或選擇題的形式,系統(tǒng)可以判斷用戶答案的正誤。如果答對了,系統(tǒng)給予“正確”之類的提示,進入下一道題目;如果答案錯誤,系統(tǒng)則給出“錯誤”或者“再想一想”之類的提示,學生必須再次輸入或者選擇正確答案,直到該題目答案正確為止,才能進入下一道題目。這就是“漸進掌握式學習,小步闖關”的含義。每個關卡的通過,系統(tǒng)給予正確或者錯誤的提示,就是行為主義教學思想的體現;這樣一系列的圍繞等腰三角形等知識點的小步驟闖關過程,可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相關知識點,體現了認知主義的教學思想。
如果學生實在做不出來,可以求助在線的“老師答疑”。這種人工在線輔導加上系統(tǒng)自動給出的答案正誤的反饋,構成了“互動發(fā)現式學習,持續(xù)互動”的教學環(huán)境。
以上我們介紹了“同步闖關”的基本內容。每個關口的做題過程都會保留下來,便于用戶以后復習。闖關成功后,學生可以看到本次練習的得分、一次正確率、所用時間、(相對于標準時間)提前/延遲、基礎學分、獎勵學分、獲得樂幣(該平臺的一種虛擬貨幣)、當前樂幣。其中的得分、獎勵學分、基礎學分和獲得樂幣是綜合考慮一次正確率、所用時間等多個做題表現指標計算得出的。
除了學分和樂幣,如果該生能夠持之以恒地練完一章的內容,系統(tǒng)還授予學生勛章。同年級同一學段學生,還按照其獲得學分、樂幣多少設置了排行榜;只要是注冊用戶,都能在排行榜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要超越的對象。學生還可以使用學習獲得的樂幣來換取實物獎品。
除了“同步闖關”,還有“強化技能”“挑戰(zhàn)100分”“競賽培優(yōu)”“專項訓練”“最后一題”。這些內容屬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之上的較高要求。此外,該系統(tǒng)能夠自動收集學生在單元闖關中所有題目的答案,并特別關注做錯的題目,形成個人錯題集,便于學生開展針對性的糾錯練習。
為了輔助學生學習比較困難的幾何作圖,該系統(tǒng)設計了幾何作圖智能判斷引擎,自動判斷學生的幾何作圖是否符合題目要求。借助這個工具,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常規(guī)作圖方法,更能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幾何問題。
為了創(chuàng)建社會化的學習環(huán)境,系統(tǒng)還設置了“同學動態(tài)”窗口。學生用戶可以選擇打開或者關閉該窗口。該窗口上動態(tài)顯示其他同學的做題情況,以及家長給予孩子的表揚和樂幣獎勵。
五、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方法主要是準實驗研究。準實驗研究的基本思路為:根據學校正常教學工作的安排,選擇其中一個班作為實驗班,其他作為控制班(對照班)。實驗班和控制班的教學內容、進度和方法完全一致;唯一不同的是,實驗班要通過網絡在智能教學系統(tǒng)上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而對照班仍然按照傳統(tǒng)方式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
在準實驗研究中,自變量是參加混合式學習與否,因變量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及主觀反應。通過分析歷次考試成績來比較實驗班和控制班的數學學習成效;通過調查問卷和訪談等方法了解學生對于數學學習和數學教學系統(tǒng)的感受和認識。
對于考試成績,主要比較實驗班和控制班在同一次考試中的成績差異,也就是進行橫向比較。這是因為在同一次考試中,兩個班的考試內容完全相同,其成績具有可比性。而同一個班(如實驗班或者控制班)在不同時期的兩次常規(guī)考試中,考試內容一般都不相同,難度也不一定相同,所以前后兩次的成績不具有可比性。因此,不進行同一班前后成績的時序縱向比較。在比較實驗班和控制班兩個班成績的時候,主要考察的統(tǒng)計指標包括:
(1)每一班成績的平均值。它反映了全班同學成績集體性的平均表現;兩個班成績的差異就用兩個班成績平均值的絕對差來表示;每次考試每個班平均成績在整個年級的位置變化,也反映了其成績的變化幅度。
(2)每一班成績的標準差。它反映了全班同學成績的離散程度。
(3)兩個班平均成績差異t檢驗的結果。它反映了兩個班成績差異的統(tǒng)計學顯著程度。t檢驗是一種假設檢驗;假設兩個班的成績相同,如果計算出來這種假設的概率很小,比如一般設為小于0.05(即5%),則認為這種假設不成立,即兩個班的成績在統(tǒng)計意義上是有差異的,或者說兩班成績的差異在統(tǒng)計上是顯著的。t檢驗可以用SPSS等統(tǒng)計軟件來進行。
(4)效果尺度(Effect size)。綜合考察兩個班平均成績的差異和每個班成績的離散程度。國際上常用Cohen’s d這一變量來表示效果尺度(Cohen, 1992):
[d=Mean1-Mean2Standarddeviation]
其中,Mean1和Mean2是實驗班和對照班的評價成績,而加權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由下列式子計算得出:
[Standard deviation=n1*SD12+n2*SD22n1+n2-2]
其中,n1和n2分別是兩個班的人數,SD1和SD2分別是兩個班成績的標準差。
調查問卷的實施,則通過網絡調查問卷系統(tǒng)(Limesurvey)來實現,簡單、快捷、方便。
六、基于混合式教學思想的課程整合實驗
2015年9月到2016年1月,“樂學一百”系統(tǒng)在四川一所初中的數學教學中進行了準實驗研究。初一年級四個班的教學內容、要求、進度和方法基本相同。選取其中一個班為實驗班,其他三個班不使用該系統(tǒng),作為對照班參與課題研究。
按照混合式教學的基本思想,實驗班使用“樂學一百”系統(tǒng)(如圖2所示)。具體教學流程為:
課前,教師通過“樂學一百”給學生布置“引導單元”部分的作業(yè),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時完成該部分的作業(yè)。教師通過系統(tǒng)檢查學生的預習結果,即查看學生是否完成了引導單元的練習和成績如何。
課上,教師根據學生預習的情況對教學內容做適當調整,具體表現在:對學生在“引導單元”基本上回答正確的題目進行略講,對經常出錯的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或者請答對的同學板書演示,有時候也請同學們使用平板電腦對難題進行深入討論(如圖3所示)。此外,在上單元小結或者知識點小結的課堂上,教師會直接分析學生之前做過的題目。對于那些得分很高、表現很好的同學,教師會在課堂上給予口頭表揚,對于那些沒有及時過關的同學,則會詢問原因,究竟是網絡原因、時間原因還是其他原因,然后再根據學生反饋的情況提出不同的要求。
課后,實驗班學生除了用大約25分鐘時間完成一本常規(guī)練習冊中的配套練習之外,還需完成“樂學一百”中的練習,約10分鐘。對照班學生則要完成兩本常規(guī)練習冊的配套練習,時間約為50分鐘。
七、實驗結果
根據收集到的考試成績數據、學生調查數據、學生和家長反饋以及教師訪談,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
(一)考試成績
我們收集了2015年11月份期中考試,12月份月考和2016年1月份期末考試實驗班和其他三個對照班的成績。期末考試的形式、題型和總分的情況是:考試分A、B兩卷,A卷100分,其中選擇題10個共30分,填空題4個共16分,解答題8個共54分;B卷50分,其中填空題5個共20分,解答題3個共30分。
從該表可以看出,在試驗初期,實驗班比對照班的成績高出3.8分,統(tǒng)計意義上不顯著(p=0.107),實驗班相對于對照班的效果尺度也僅僅為0.18。一個月后,成績差異擴大到5.2分,但是差異顯著性和效果尺度有些縮小。再經過1個月,成績差異擴大到6.1分,這種差異從統(tǒng)計意義上是顯著的(p=0.049),實驗班相對于對照班的效果尺度也擴大為0.25。
(二)問卷調查
在實驗學期結束后,我們設計了一個網絡調查問卷,調查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和使用“樂學一百”系統(tǒng)的體驗和感受。問卷包括三個部分:個人基本信息、對學習平臺的評價和數學學習效果評估。因為在現有研究文獻中沒有找到中學生數學學習評價量表,該問卷內容根據本研究的實際情況自行設計。
實驗班48人中有42人提交了有效問卷,其統(tǒng)計情況如下。
在個人基本信息部分,關于學生的性別,答案顯示男生為18人(42.9%),女生為24人(57.1%)。年齡均值為13歲。平均每次在“樂學一百”在線學習平臺上學習的時間,均值為47.4分鐘。
第二部分是對“樂學一百”在線學習平臺的評價,含有九道題;第三部分是數學學習效果的自評,含有五道題。第二和第三部分共14個問題,都為單項選擇題,答案5個分值的Likert量表,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不確定,4表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對這14個問題的答案進行信度分析,發(fā)現其Cronbach’s Alpha值以及基于標準化項的Cronbach’s Alpha都為0.987,表明該問卷可信度很高(如表2所示)。
表3顯示了這14道題的描述統(tǒng)計結果,從中可以看到,對系統(tǒng)平臺感受的9個問題,均值都在“同意”(4分)附近。最高的一項是“即時給予正面的反饋能增強自己的自信心”,為4.05分??梢?,該系統(tǒng)界面美觀、布局合理、簡便易用、穩(wěn)定可靠,題目質量高、數量合理,以及排行榜和樂幣等游戲機制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即時反饋增強了學習自信心,在線答疑機制幫助學生釋疑解惑。因此,學生喜歡使用這個智能學習平臺。不過這9個問題的均值都未達到“非常同意”(5分)的程度,可見學生對這個平臺還有更高的期待值,說明該平臺還有很大的改善余地。
對學習效果的5個問題,均值略低于“同意”(4分)。最高的一項是“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為3.98分??梢姡撓到y(tǒng)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自信心、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掌握了相關知識。但與“非常同意”(5分)還有一定的距離,可見該平臺在改善學生的數學學習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在調查問卷的結尾部分,還有一個開放性問題,請同學們暢所欲言,談談使用系統(tǒng)的體會和感受。分析這些反饋內容后,可以將其分為三類:正面評價、建議,以及正面評價+建議。25個同學都給予了正面評價,包括:“‘樂學一百’讓我不會的題都會做了,讓我的能力提升了”“樂學對我有很大幫助,讓我掌握知識,還讓我增加對學習的興趣”等。12條建議包括:“有時候數學符號有點問題”“希望答疑老師能夠更好地去引導學生!”,等等。既有正面評價又有建議的反饋3條:“建議改進一下網頁部分頁面腳本錯誤的問題,感謝樂學一百對我的幫助!”“在線答疑有時候會人太多,解答不了,其他都挺好的”和“希望把答案做成多樣化,其他方面都非常好”。
從這些反饋中看出,大部分學生對該系統(tǒng)的評價是正面、肯定和贊揚的,還有一些同學提出了合理化建議,比如4條建議是關于在線答疑功能的,應該在這方面進一步完善。
(三)學生和家長反饋
為了解學生和家長對“樂學一百”系統(tǒng)的感受,隨機請5位同學及其家長書面總結了學習心得和反饋意見。
學生A說:“自從開始使用‘樂學一百’,我對數學有興趣了。以前上課不喜歡聽課,總是走神,現在上課也不浮躁了?!睂W生B說:“自從學了以后,感覺我的基礎上升不少,成績也提高了,讓我對數學有點感興趣了。而且不會的題可以問老師,還可以到網站的市場上買很少見的東西,這是激發(fā)我學習的動力之一?!睂W生C說:“在‘樂學一百’中,不僅學習到了知識,也收獲到了學習的快樂?!鄙鲜鰧W生的反饋可以概括為:這種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增強了學習信心,提高了學習成績。
家長A說:“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對數學逐漸有了學習興趣,希望能繼續(xù)加油,多動腦,多做題,把成績提高上去?!奔议LB說:“孩子學了‘樂學一百’以后我們很高興,她自己也覺得很好,我們很支持?!奔议LC說:“‘樂學一百’的課程設置與學校的教學內容緊密相關,而且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的分解,使學習更容易,便于孩子理解和掌握,而且教學方式靈活多樣、趣味性高,真正做到了讓學生快樂學習,學習成績有所提高。”上述家長反饋意見可以概括為:這種學習方式幫助孩子增強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體驗到了學習數學的快樂與成功。
(四)教師反饋
我們訪談了參與課題的數學教師,了解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基本情況,聽取其對系統(tǒng)的評價和建議。該教師認為,該系統(tǒng)能夠客觀、準確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幫助教師進行個性化教學,讓教師清楚地知道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此外,習題是模塊化的知識點,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知識。闖關游戲,對學生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每一道題目都會給學生積極的反饋,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如果學生遇到困難,答疑系統(tǒng)就會提示“需要幫助嗎”,能及時幫助學習上遇到困難的學生。
該教師同時建議:“把知識點與課標結合,根據課標的要求,在理解和掌握方面多下功夫。加題目的隨機性,派給每個學生的題目最好不一樣。學生做錯題目進行二次過關的時候,只針對錯題,不要重復前面的題目。加強系統(tǒng)的數據統(tǒng)計功能,給老師和學生更多的參考信息?!?/p>
八、研究結論和討論
我們介紹了網上數學教學系統(tǒng)“樂學一百”的基于教學理論的設計思想,自動判分、即時反饋、幾何作圖智能判斷、游戲化激勵等多項功能,及其在一所中學一個學期的課程實驗情況。在準實驗中收集的學生成績、學生和家長調查反饋、教師反饋等多維度的數據表明,該系統(tǒng)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改善其學習表現,縮短學生課后作業(yè)時間,幫助教師了解學生情況,減輕教師負擔。該系統(tǒng)交互性的重要表現之一――即時反饋和正面激勵是其產生積極影響的重要原因?;谛袨橹髁x和認知主義教學思想的“3I”系統(tǒng)功能設計為學生提供了學習新知識、加深理解和鞏固運用所學知識的機會?;谠撓到y(tǒng)功能的貫穿于課前預習、課中學習和課后復習的混合式教學實踐為該實驗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不過,學生和教師的調查反饋也指出,該系統(tǒng)在提供學生游戲化激勵的同時,也應該增強其智能性和適應性,給學生提供適應性的測試題目、恰當的做題提示和幫助,實現個性化教學。也就是說,數學教學系統(tǒng)的未來在于智能化,即智能教學系統(tǒng)(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 ITS)。
一個智能教學系統(tǒng)(ITS)是指一個能夠模仿人類教師或者助教來幫助學習者進行某個學科、領域或者知識點學習的智能系統(tǒng)。它是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應用方面。人工智能技術是教育技術與學習科學的基石之一(張劍平, 陳化品, 2008; 張建偉, 2013)。VanLehn(2011)對大量智能教學系統(tǒng)研究成果的元分析結果發(fā)現,在效果尺度(ES)上,人工一對一的教學方式與智能教學系統(tǒng)無顯著性差異(分別為0.79與0.76)。智能教學系統(tǒng)的輔導顆粒度(Granularity)越小,也就是說輔導越細致入微,效果越明顯?!皹穼W一百”系統(tǒng)的“漸進掌握式學習,小步闖關”功能設計已經初步體現了這種思想。該系統(tǒng)如果進一步改進、提高智能化程度,可以節(jié)省大量人力資源和成本,大幅度提高社會和經濟效益。具體改進的方向包括:實現對學生的基于自然語言的個性化智能答疑,替代現有的人工輔導答疑模式;把教師的教學資源、考試資源方便地整合到系統(tǒng)中,與原有的教材形成互補;針對學生的歷史學習紀錄,進行智能化的內容推送和學習測評等。
[參考文獻]
管玨琪,Peter Riezebos,蘇小兵,祝智庭. 2015. 電子書包對學生學習體驗與學習成績的影響――以上海閔行區(qū)小學數學應用為例[J]. 中國電化教育(9):56-62.
張劍平,陳仕品. 2008. 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智能化歷程及其啟示[J]. 教育研究(1):76-83.
張建偉. 2013. 關于美國教育技術研究發(fā)展的反思――設計科學的視角[J].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11(3):32-48.
張文蘭,李矗員閣,連云梅. 2013. 電子書包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模式及成效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12):118-121.
Bonk, C. J., & Graham, C. R. (2006). Handbook of Blended Learning: Global Perspectives, Local designs. John Wiley & Sons, San Francisco, CA.
Burns, P. (1981). A quantitative synthesis of research findings relative to the pedagogical effectiveness of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2, 2946.
Cheung, A. C. K., & Slavin, R. E. (2013).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for enhancing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in K-12 classrooms: A meta-analysis.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9: 88-113.
Clariana, R. B., & Lee, D. (2001). The effects of recognition and recall study tasks with feedback in a computer based vocabulary less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9(3): 23-36.
Cohen, J. (1992). A power primer.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2 (1): 155C159.
Dziuban C., Hartman J., &Moskal, P. (2004). Blended learning. EDUCAUSE Review, 7: 19-28.
Gagne, R. M. & Briggs, L. J.(1974).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M].Holt, Rinehart & Winston, Oxford, England.
Hartley S. (1978)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individually paced instruction in mathematics[D].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38, 4003.
Kulik C. L., & Kulik, J. (1991) Effectiveness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an updated analysi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7: 75C94.
Liao, Y. (2007) Effects of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on students’ achievement in Taiwan: A meta-analysis.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48: 216-233.
Lynch L., Fawcett A. J., & Nicholson, R. I. (2000). Computer assisted reading instruction in a secondary school: an evaluation study.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1: 333C348.
O’Byrne B., Securro S., Jones J., & Cadle, C. (2006). Making the cut: the impact of an integrated learning system on low achiev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2: 218-228.
Tamim, R. M., Bernard, R. M., Borokhovski, E., Abrami, P. C. & Schmid, R. F. (2011) What forty years of research says about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learning: A second-order meta-analysis and validation study.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1: 4C28.
Skinner, B. F. (1958). Teaching Machines. Science, 128(3330), 969-977.
Tobias, S. (1973). Review of the Response Mode Issu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3: 193-204.
VanLehn, K. (2011). 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human tutoring,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s, and other tutoring system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6(4): 197-221.
收稿日期:2016-01-08
定稿日期:2016-06-17
作者介:賈積有,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技術系,北京大學教育信息化國際研究中心主任(100871)。
張必蘭,碩士生在讀,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技術系(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