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建筑體積法在建筑學課程設計中的應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體積法在建筑學課程設計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建筑體積法在建筑學課程設計中的應用

摘要:為豐富學生的設計思路以及建筑功能和空間之間的關系,我在建筑學課程設計中引入“體積法”的設計理念。建筑的功能空間設計主要討論的是建筑的功能、空間、造型如何科學合理的進行規(guī)律性的組織。而“體積法”的要義為一個建筑功能空間是可以測量為一個體積,而這類空間又怎樣適宜的布置在一起,并且這個形態(tài)能夠與建筑所在的環(huán)境相協(xié)調。我將大二的小住宅設計和大三的校園文化展廳提取出來,利用“體積法”的原理分步驟進行設計并進行課堂指導匯報。從而使學生對如何利用“體積法”進行建筑設計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

關鍵詞:建筑設計;教學;“體積法”;空間形態(tài)

1“體積法”教學模式的應用背景

“體積法”———Raumplan,其中,Raum在德文中是空間的意思,但更多地指向一種對身體具有包裹效果的類似房間一樣的空間。一個像體積一樣的空間,并以房間為單元,而plan則是指如何把這些空間符合情境(situation)地安排布置。因此,把Raumplan做一個更為簡單的翻譯,就是假設一個空間是可以測量的一個體積?!保ㄒ谩丁斌w積法”———系列設計研究(1)》,葛明,2013)葛明老師在將“體積法”應用到同濟大學的課程設計中去,他將學生通過以下三個過程進行訓練:第一、將空間分化作為開始;第二、將盒子作為工具進行深化;第三、多途徑實現(xiàn)空間特征。在葛明老師的基礎上我們將“體積法”訓練與學生的實際能力進行結合,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晰的了解到“體積法”如何在建筑設計中進行應用。

2“體積法”教學模式在建筑學教學中所呈現(xiàn)出的特色

根據(jù)我校學生的學習特點,我們將“體積法”進行了簡化。讓學生從空間尺度認識開始逐步進行到各個建筑空間的設計中去,讓學生深入認識“房間群”的概念,建筑與環(huán)境在空間中如何協(xié)調設計,建筑材質如何表達出更加明確的建筑空間,在建筑中如何表達出多用途的空間形態(tài)特征。最終在他們的課程成果中能夠充分展現(xiàn)出來。

2.1在設計初期對建筑空間體積尺度的探究

“體積法”在設計之初要先對建筑空間尺度進行研究,將人置入“盒子”的空間之中,將人的感受作為重要的出發(fā)點。不同功能的建筑空間需要不同的功能形態(tài),因此認識這個空間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讓學生通過實地調研清晰的了解到不同空間的空間體積感受,并通過圖紙表現(xiàn)出來。其中在小住宅的空間形態(tài)調研中除了傳統(tǒng)的人體尺度調研之外,我們又增加了交往空間的調研,將住宅中人和人如何交往,如何與自然進行交往,房間和房間之間的空間體積如何能夠清晰轉化作為我們的重點。在展示空間中我們要求學生調研各種展品的展示方式,展示空間的不同形態(tài)及這些展示空間如何能夠進行空間的相互滲透。通過這些調研,學生要明確建筑設計的兩個主要方面是對建筑空間的認識和建筑空間的組織。

2.2在設計初期對建筑空間在場地中的認識

“像體積一樣的空間,如何有計劃地規(guī)劃在一起?!甭匪龟P注城市建筑問題。建筑對待城市是干凈的。因此在了解完各個功能空間所需的空間形態(tài)體積,我們要求學生對建筑的場地及外部空間進行認識。建筑的功能空間是如何植入場地的,如何與場地周邊空間環(huán)境發(fā)生關系。這部分的訓練能夠使學生站在場地的角度來認識建筑。其中在高校大學生活動中心的設計中我們要求學生充分了解周邊建筑對場地空間的影響關系,大學生行為交往空間與場地的關系。設計建筑本身的設計尺度與原有建筑之間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學生對建筑類型學有所了解,歸納總結出建筑在場地中應有的場所感。

2.3在設計初期對建筑材質的探究

建筑空間需要通過材質來區(qū)分及表達各個空間的空間特質,這里我們主要探討的是三種材質:透明材質、深色材質與淺色材質。其中深色材質用來區(qū)分建筑室內空間,如墻體天花板等空間;而透明材質主要運用于室內外空間的滲透上,其中光穿過一個房間進入另外一個房間這個操作手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提示了有兩個房間的存在。如果光不能通過一個房間提示另外一個房間,那么這個光的意義不是很大。我們讓學生對建筑材質進行調研得出材質可以劃分那些類型空間及這些空間給使用者的感受。

2.4在進行建筑造型設計中如何靈活應用

在建筑造型上“體積法”的建筑造型基本上是由內因到外因的過程。路斯所追求的建筑師凈化的外部造型根據(jù)內部空間的變化而變化。在他的影響下建筑師西扎在設計西馬約卡住宅十分簡明,在面水的體塊之中設置了一個空間,也可以理解為在2個向水的房間中套了1個室外的空房間,構建成了一個房間群的更多可能,而從環(huán)境里看起來房子也變小了。這說明若能使房子看上去小一點未必真小會使它易于適應環(huán)境,更重要是它能促使重新分化房子的功能。比如西扎把向水的房間分成了3個房間,原有房間的關系也發(fā)生了變化,它們既面向水面,又能直面對方。我們需要學生在設計建筑造型的過程中將環(huán)境作為一個重要的考慮項目,建筑造型要適宜環(huán)境,環(huán)境要引入建筑造型中去。

3“體積法”教學模式的實行措施

在課程訓練中我們要求學生從空間形態(tài)認識建筑與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功能房間群的組織、建筑空間材質的調整、建筑體型形態(tài)的分化、建筑與環(huán)境的融合方面進行設計。其中主要的措施有:1)在課堂上對“體積法”可通過看視頻、名建筑解析等進行講解,并提出“體積法”主要為解決功能空間的認識、房間群的組織、空間“包裹感”對空間引導及塑造;“光”空間在建筑空間中的塑造;建筑與周圍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關系。2)在課程作業(yè)的設置上,我們讓學生共分四個步驟對“體積法”進行學習:一、用類型學的方法調研功能空間的特質與建筑場地的特征;二、做出初步的“空間草?!睂ㄖ臻g進行探討?!翱臻g草模”中必須要有材質的限定;三、深化“空間草模”將功能空間具體化,并且與場地環(huán)境空間產生必要的關系;四、將建筑造型進行深化,主要完成的是與場地環(huán)境空間的協(xié)調。3)學生每完成一個步驟,就組織一次課堂答辯,讓學生通過匯報的形式講出自己的方案,并進行討論和點評。

4總結

根據(jù)“體積法”的思路設計建筑空間形態(tài),剛開始拿到任務時學生的主要態(tài)度為茫然和不解,當學生開始進行大量的功能空間和場地環(huán)境空間調研后,在加上幾次”空間草?!钡脑O計逐步適應“體積法”設計過程,并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很好地體驗到塑造不同功能空間的樂趣。并且從根本上解決建筑學學生在課程設計之初由“二維”的平面功能設計過渡到“三維”的建筑功能空間的設計;從單一的建筑功能論到講究協(xié)調組織的建筑環(huán)境論的過渡。今年是我們“體積法”實驗性教學的第一年,我們和學生收獲頗豐,希望我們的實踐教學能對今后從事一線建筑教育的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葛明.體積法(1)———設計系列研究方法之一[J].建筑學報,2013(9):8-13.

[2]葛明.體積法(2)———設計系列研究方法之一[J].建筑學報,2013(9):1-3.

作者:馬曉鳴 袁靜 相虹艷 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華清學院建筑與規(guī)劃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