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計算機技術初中生物教學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技術初中生物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計算機技術初中生物教學論文

1巧借計算機技術刺激對外部形成的多樣性,利于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與獲取

1)化無形為有形

初中生物知識中很多是現(xiàn)實生活中無法接觸的、無形的知識,所以學生學起來有些不切實際的感覺。學生對于這種無形的、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就好像學習天書一樣的感覺,無法理解,更別提要好好掌控了。所以教師要借助計算機先進的技術手段,用圖文來表現(xiàn)出有形,讓其形態(tài)印在學生的腦海里,便于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如在學習“遺傳與變異”章節(jié)時,對于細胞核、DNA、染色體、基因等概念,學生總是覺得很抽象,因為這些東西不是平時能接觸到的東西,學起來枯燥乏味,對知識難以掌握、不好理解。教師在講此章節(jié)時,將計算機技術運用其中,可以先告訴學生“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將龍九子的圖像用課件展示出來,先吊起學生的胃口。讓學生想想生活中的故事或諺語,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一母生九子,母子十個樣”“克隆”羊技術等,小故事配合生動有趣的圖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情緒高漲,熱情愉悅,在愉快興奮情緒下學習,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時教師再展示出細胞核、DNA、染色體、基因的從屬關系圖進行講解,學生就會感覺容易理解,掌握起來就不那么費勁了。課堂效率因此得到提高,學生學習也就不是難題了。

2)化抽象為直觀

初中生物抽象的知識較多,傳統(tǒng)的生物課堂教學重結果輕過程,只片面強調邏輯思維訓練,忽略知識的發(fā)生過程和思維過程。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就是一味地灌輸說教,一言堂的教學方式貫穿整個課堂,學生就是一味地聽,沒有其活動的空間,沒有其探索的環(huán)境,所以只能死記硬背地去學,學起來就比較抽象吃力。如果利用計算機技術輔助教學,給予充分的圖形支持,將學生引入學習環(huán)境,學起來就會容易得多了。如在學習“食物的消化”時,教學內容要求區(qū)分酶的催化和膽汁的乳化,這個教學目標對于學生來說是抽象的,也是有一定難度的。利用計算機技術輔助講解,將酶的催化和膽汁乳化的過程分別展示給學生,并引導學生自己去觀察學習,找出兩個過程中的不同點,在激發(fā)學生興趣和思維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自己分析總結,這樣學生學習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的灌輸學生不一定能記住,可是自己在動態(tài)的學習環(huán)境中總結知識點,會很牢靠地將知識印在腦海里。這樣,在課堂教學中不但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還得到了拓展。

3)化靜止為運動

運動的圖形或狀態(tài)能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腦視覺神經(jīng)元,產(chǎn)生強烈的印象。利用計算機課件將課本的知識動態(tài)地表現(xiàn),在課件動態(tài)展示過程中揭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如在學習“伸肘和屈肘”這章內容時,知識點就可以動態(tài)鏈接來展示。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必急于對知識點進行灌輸,可以先將掛圖展示出來,然后用計算機輔助展示人體模型,同時可以和學生一起和計算機課件里的模型進行運動,在動態(tài)的教學情境中,教師和學生一邊觀察自己的上肢,一邊分析總結,而后產(chǎn)生共鳴。在課件直觀演示的過程中,師生互動,掛圖、計算機課件和自己的上肢對照,然后逐一指出肘關節(jié)、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尺骨、橈骨等各結構的位置及名稱,這樣就不用單純地死記硬背了。接著可以用計算機課件將部分結構的作用演示出來,在學生學習情緒高漲的情境中,繼續(x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討論發(fā)言,從而得到伸肘和屈肘動作就是這樣完成的結論。這樣的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生的好奇心被激發(fā),學習氛圍也輕松愉快,開放性的教育,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也達到了新課標生態(tài)教學的要求。同時在這樣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進一步引入,讓學生自主分析體育課上引體向上、俯臥撐等動作的完成,就輕而易舉了,也促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狀態(tài)下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現(xiàn)了學生是主體。

2巧借計算機技術的豐富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xiàn)式學習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利用計算機技術的豐富資源,在課堂上展示與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相關的各種所需的資料,包括信息、畫面、聲音、視頻等,創(chuàng)設出相關的情境,模擬出各種狀態(tài),幫助學生理解課本中的知識,同時掌握更多的課本以外的相關聯(lián)的知識,為學生提供分析探索、提問質疑的機會,讓學生多角度多方位理解生物,以開闊學生對生物知識探索的視野。比如在學習“動物的攝食”這一章節(jié)時,讓學生掌握水螅、青蛙、啄木鳥的攝食方式及捕食器官的結構和與捕食方式相適應的特點是教師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讓學生身臨其境地觀察到水螅、青蛙、啄木鳥捕食的過程,同時將捕食器官特意指出給學生看。這樣就輕松完成了設定的教學目標。豐富的教學資源引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錄像模式的展示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學習,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xiàn)式學習。初中生物與計算機技術的整合,是改進生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有效手段。合理運用計算機技術輔助生物教學,激發(fā)學生對生物學習的探索,提高課堂效率。

作者:楊秀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