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傳播學與社會心理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20世紀初,美國芝加哥學派開啟的符號互動論為傳播學研究提供了最初的思想來源,30年代后前后,美國傳播學經驗學派的理論來源和研究方法也是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在外文文獻中,傳播學研究受到社會心理學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反應,但絕大部分文獻都沒有系統(tǒng)的研究二者之間的關系,也未點明傳播學研究新的發(fā)展路徑。休斯和普奈爾在《傳播學科中個人的位置》中從人際關系角度分析社會心理學對傳播學的影響并提出性格、跨個體、認知路徑,這三種路徑的理論基礎和研究方法都屬于社會心理學;奧爾松在《大眾媒介:范式的形成》中總結了大眾傳播研究中形成的四類典型范式,其中“作為刺激物的媒介”這一范式大體建立在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刺激——反應”理論基礎上,與社會心理學的關系最為緊密;麥奎爾在《50年代的耶魯傳播與態(tài)度改革研究》一文中認為在20世紀50年代,耶魯大學的傳播與態(tài)度研究采用的理論和方法主要是實驗心理法,與社會心理學具有密切聯(lián)系;斯波爾在《傳播:從概念、領域到學科》一文中追溯了傳播學的發(fā)展歷史過程,認為作為跨學科性質的傳播學研究在戰(zhàn)后的發(fā)展受到社會心理學的明顯影響;德利亞在《傳播學研究歷史》梳理了傳播學研究的幾大系統(tǒng),但未明確提及美國傳播學研究的社會心理學系統(tǒng);此外,拉扎斯菲爾德和卡茨的兩極傳播研究(《個人影響》,1954)、克拉伯的多級傳播理論(《大眾傳播的效果》,1960)、拉斯韋爾的5W傳播模式理論、拉斯韋爾和李普曼的宣傳輿論理論也是對建立在社會心理學的“刺激-反應”理論基礎上的傳播研究范式的具體研究,特別是二戰(zhàn)后傳播學的發(fā)展更加受到社會心理學的影響,如《二戰(zhàn)期間的社會心理學研究》與拉斯韋爾.萊特斯《政治語言學》、墨頓、拉扎斯菲爾德的《社會研究中的連續(xù)性》等著作都對傳播學發(fā)展產生了很大影響。此外,美國其他重要的學術期刊也表明,傳播科學在美國的發(fā)展與社會心理學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綜上,我們可以在學科結構、研究方法、研究主體、研究歷史方面判斷出這兩個學科之間血濃于水的緊密關聯(lián)。首先,從學科的結構、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美國傳播學現在聲稱的主要概念來看,是由媒體和傳播造成的社會心理現象,通過對這些現象的分析和解釋,實現了社會控制的目的。研究課題上,美國的傳播學更像是社會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從研究方法的角度來看,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控制實驗的研究方法,而實驗方法、問卷調查方法和實地調查方法在社會心理學中被普遍使用;從研究的核心概念上來看,社會心理學的核心概念通常是傳播研究的核心概念,比如傳播學中研究的有限效果論、魔彈論、沉默的螺旋、社會依賴論、培養(yǎng)理論、第三人效果、把關人理論、議程設置等也幾乎是都是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的內容;從研究主體的角度來看,幾乎所有早期美國傳播研究的最偉大的創(chuàng)始人都是重要的社會心理學家:勒溫被認為是現代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Huofulan的美國社會心理學研究被認為是美國認知心理學范式的奠基者之一;從學科史的角度來看,美國傳播科學的生命周期與社會心理學的生命周期幾乎相同??傊?,無論是學科結構、研究課題還是學術歷史上,美國的傳播學都受到社會心理學的各個方面的影響,具有一定程度的共生和相互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國內傳播學研究與社會心理學研究知識流動中存在著盲目套用西方心理學和社會學等相關理論的誤區(qū),以及國內傳播學和心理學面臨的本土化困境。我國傳播學研究急需導入其他相關學科的思想材料、思想成果、研究方法、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應被視為新聞傳播學的近緣學科,它們對深化新聞傳播學研究有重要意義,此外還要明確傳播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目的,建立傳播心理學理論建設的理論批判性、理論超越性原則,關于建立中國本土傳播心理學體系。想要重塑傳播學的學科地位和學科框架,不僅要汲取其他學科的營養(yǎng),更要創(chuàng)新發(fā)展出一套具有理論適應性、理論效用性和理論批判性的傳播學理論體系,從而為未來大眾傳播活動的理性化、科學化發(fā)展提理論依據和理論服務。
參考文獻:
[1]劉曉紅,卜衛(wèi).大眾傳播心[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
[2]林之達.傳播心理學新探[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劉京林.大眾傳播心理學[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
[4]胡翼青.傳播學科的奠定:1922—1949[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2.
[5]柯澤.傳播學研究的社會心理學傳統(tǒng)[M].學習出版社,2016.
作者:李敏蘇士梅單位: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