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聞傳播學教育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新聞傳播 角色 功能
新聞傳播學既是實踐性、操作性極強的應用性學科,又是有厚實的理論與學識基礎的人文社會學科。在新聞傳播教學中,有的主張“厚基礎、寬口徑”,有的主張“通識教育”,有的主張“文理工滲透”等。無論哪利,方式,最終都要落實到“教”與“學”的環(huán)節(jié)中來?!敖獭鄙婕敖處煹穆氊煛⒐δ?,“學”涉及學生的態(tài)度與習慣。時代在變,“教”與“學”的方式與內涵也應改變,其中最關鍵的是師生思想觀念的改變。
教師應有大的時代觀,學生要有新的學習觀。新聞傳播學的教學應與時展緊密相連,作為該學科的教師,應該時刻關注時代環(huán)境的變化,以新聞者的敏感感悟時代的變遷,以大環(huán)境為參考,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更新與補充。所謂的大環(huán)境,就是包含國內國外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在內的時代環(huán)境,這些環(huán)境的變化不僅影響到新聞傳播的發(fā)展,也應在新聞傳播中得到反映。從國際環(huán)境看,經濟全球化所引發(fā)的信息全球化,不僅推動了傳媒一體化的發(fā)展。而且促成了全球傳媒市場的形成,傳媒競爭加劇;與此相關的信息傳播力、文化影響力、思想凝聚力、輿論引導力越來越成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國際間傳媒的競爭事實上也是國與國之間軟實力的競爭。從國內環(huán)境來看,我國正處于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深刻轉型期,我國傳媒先后經歷了三次大變革,每次變革都影響深遠,無論是從“事業(yè)單位”到“事業(yè)單位,企業(yè)化管理”,或是報刊業(yè)的“經營與采編剝離”到廣播影視業(yè)非新聞節(jié)目的“制播分離”,還是“事業(yè)與企業(yè)的兩分開”的“轉軌轉制”,都直接推動著我國傳媒產業(yè)的發(fā)展。大學新聞傳播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為傳媒界培養(yǎng)、輸出新聞傳播人才,這類人才不僅應具有廣闊的視野、具有國際競爭的意識與國際競爭的能力,而且還應對國內媒介發(fā)展背景與發(fā)展態(tài)勢有清晰的認識與了解,知道自己置身何處。知道自己面臨的挑戰(zhàn)。而這一切需要新聞傳播學的教師進行引導與培養(yǎng)。因此為師者只有具有大時代觀,才能在教學中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的時代意識、競爭意識;才能及時調整、增補新的知識、新的觀念和新的思想。
21世紀是個知識經濟的時代,是個特別強調知識與學習的時代,是個特別需要學習與創(chuàng)新的時代。如今世界各國紛紛掀起建設學習型組織的熱潮,各大有名的跨國公司成為學習型組織的先導,如GE、微軟、殼牌、摩托羅拉、寶潔等,他們將企業(yè)的競爭看做是企業(yè)學習力的競爭,殼牌石油公司企劃主任德格說“唯一持久的競爭優(yōu)勢,或許是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快的能力”。學習力成為21世紀的核心競爭力。說到學習,似乎每個人都是天生的學習者,但不是每個人都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綜觀我國的應試教育,所強調的學習是對知識的死記硬背,是對習題的反復操練,這事實上是對個人學習力的扼殺。那么進入到大學校園的學生,應該重新樹立新的學習觀,改變過去不良的學習習慣。新聞傳播學的學習絕不是對新聞傳播原理的掌握,也不是對教材上規(guī)則范例的模仿,而是通過本學科的學習,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探索未來的能力。
教育的功能是培養(yǎng)與訓練,學生的學習是心智模式的修煉。大學教育的功能主要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研究方法。在新聞傳播學的教學中。你讓學生看教材、看書本,沒有一個人會說看不懂。那么還需要老師講什么,如何講?是不是教師把書本內容變成PPT,加以視覺或音效處理就可以了呢?這顯然是不夠的!作為新聞傳播學的教師,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學習研究方法,并借助于現(xiàn)代媒體技術訓練學生的操作技能。俗話說思想決定行動,只有教會學生如何去思想,才能引導學生如何去做。在這里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理論的教學,二是實務的教學。通常情況下,前者傳授新聞傳播學的基本原理,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素養(yǎng);后者培養(yǎng)學生的傳播技能、方法和應用知識。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培養(yǎng)出合格的新聞人才。目前學界一直關注和討論的是在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結合?,F(xiàn)今社會瞬息萬變,新的思想、新的理論、新的知識層出不窮,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深入把握傳統(tǒng)的新聞理論,而且要緊密關注理論前沿,要運用理論剖析當代社會現(xiàn)實,通過解析的過程啟發(fā)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理論去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時通過大量的業(yè)務實踐來讓學生感知、體驗和消化所學的理論,并最終通過掌握新聞采編的實際能力來檢驗其理論素養(yǎng)和業(yè)務水平。
進人大學校園的學生,學習的過程實際是心智模式修煉的過程。心智模式是認知心理學的一個概念,指人們長期記憶中隱含著關于世界的心靈地圖。心智模式根植于每個人的心靈之中,是關于自己、別人、組織以及世界每個層面的形象、假設和故事。實際上就是指人的心理素質、思維方式和心態(tài)。由于受我國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在大學之前我們所接受的教育是同質化的教育,要求規(guī)范、統(tǒng)一,有預設的標準答案,符合者得肯定以及表揚,不符合者會受到否定以致懲罰,很少顧及個性的發(fā)展,很多時候讀書學習變成是為父母、為老師,而將個人、自我的喜好追求縮小到最小。這使我們的心智模式定位于聽話、乖順就是好的。帶著這種觀念進人大學就像戴著心靈的枷鎖進入新的學習苦旅,無論如何,這是迫切需要改變的!因此,對新聞傳播學的學生來說,首先應該反思以前所接受的教育觀念,正視自我,盡可能地開放自己的心靈,敞開壓抑的胸懷,有選擇、有偏好地去學習自己想學的,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而不再是從眾、順服。比如,新聞傳播學的學生應該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具有敏銳觀察、迅速反應的能力,這些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培養(yǎng)的。因此,平時在課堂上應敢于表現(xiàn)自己,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膽識:課外積極參加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借此鍛煉自己的交際能力。心智模式的轉變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需要不斷地吸收、借鑒、調整與完善,而學習是重塑心智模式最有效的方法。這里的學習不是單純的課堂學習、知識的學習,而是與能力有關的所有行動。
教師要由保姆型轉向教練型,學生要由被動變?yōu)橹鲃?。傳統(tǒng)的教學大多是填鴨式的,老師就像保姆把飯菜都做好,然后一勺一勺地喂給學生,至于學生是甘之如飴還是食之無味,教師很難在線性傳播式的教學中得到真實的反饋。這種教學方式受到日益激烈的批評,有許多院校鼓勵老師進行教學的創(chuàng)新。但不容忽視的一個現(xiàn)象就是雖近十多年來,我國新聞傳播教育規(guī)模擴張過快,許多相應措施跟不上,許多新聞與傳播院系經費不足,師資不夠,一些新來的年輕老師一上崗往往就要擔負好幾門課程,使教學質量和效果受到影響。招生人數(shù)猛漲,師資力量有限,這是客觀因素。那么對于已經成為新聞傳播學院的教師來說,與其抱怨工作量的超負,還不如從自己的角色轉型做起,即從保姆型向教練型轉變。所謂教練型就是你是學習規(guī)范的制定者,是學習內容的指導者,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是學習進程的引導者。將學生視為具有獨立人格、獨立思考的人,按照學生的實際需要,溝通、談論、商議所需、所學的內容,讓學生多講,而教師重在點評、校正與指導。學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重視學生的需求,并據(jù)此制定授課計劃,進行專業(yè)的訓練,才是教師角色轉型的關鍵。與此相關,學生的學才可能由被動轉向主動。當講臺是學生的,當課堂是學生的,學生才能經由最初的不適而變?yōu)橄矚g。學生的主動性除了接受老師的鼓勵、刺激外,還應該進行內在轉變。
[關鍵詞]高校新聞傳播學教育研究
新聞傳播教育在我國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突出和重要,高校新聞傳播教育為新聞傳媒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所做出的貢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巨大、直接與明顯。新聞傳播事業(yè)在中國,已成為聯(lián)接新聞信息產業(yè)和以高科技為特征的傳播技術產業(yè)的橋梁,不僅有其經濟效益,而且有著重要的社會效益。我國新聞傳播事業(yè)的迅猛發(fā)展,給中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的研究帶來了重大的契機。
一、新聞傳播學的發(fā)展特點
1.新聞學與傳播學的相互融合。傳統(tǒng)的新聞學研究有較強的實用性質,但理論色彩較弱。傳播學被引入新聞學界以后,許多傳播學的理論假設和研究方法已成為新聞理論研究的一部分。新聞學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學報,它包括廣播電視、網絡傳播等各種傳播媒體或形態(tài),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聞類的媒體傳播的內容,以及廣告、公共關系、媒體經營的研究等等。
這種融合不僅是原來兩個學科的融合,而且與傳媒活動相關的各個學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會學、社會心理學、人類學、法學、經濟學等等,也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新聞傳播學的基礎理論研究中。新聞學與傳播學的相互融合,新傳媒的研究發(fā)展迅速。
2.傳媒經營、新聞法治與職業(yè)道德成為新聞傳播學的研究熱點。近年來,中國的傳媒處于大整合的時期,各媒體不再僅僅是黨的機關報或國家的廣播電視臺,也是經濟實體和利益單元,報業(yè)和廣電業(yè)的集團化,傳媒之間的競爭內地傳媒與境外傳媒的競爭,都要求各媒體的負責人懂得傳媒經營。把受眾接受傳媒作為消費行為的研究,將傳媒娛樂視為經營策略考察也納入了傳播經營的理念之中。
隨著中國傳播業(yè)近幾年的急速膨脹,傳媒每日每時與社會發(fā)生互動,矛盾沖突的頻率上升,新聞官司增加,社會對傳媒職業(yè)道德不規(guī)范的指責增多。因此,傳媒業(yè)自身的法治建設和職業(yè)行為的規(guī)范化,越來越成為學界關注的問題。近幾年,該研究扎實而有成效,涉及新聞官司的各個方面,從各種新聞侵權現(xiàn)象到著作權問題,從隱性采訪到隱匿權、更正與答辯,就論證的范圍而言已經相當全面而完善。
3.輿論監(jiān)督的內涵發(fā)生變遷。20世紀90年代以后,中國廣播電視,特別是電視(包括衛(wèi)星電視)的發(fā)展速度和規(guī)??涨?。有的學者從行政、綜合市場、專業(yè)市場三個角度看中國電視產業(yè)的市場格局,指出中國電視產業(yè)的三人發(fā)展趨勢:政府導向讓位于市場導向;民營電視業(yè)將成為市場上的一支重要力量;電視資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時進行,形成區(qū)域性傳播中心。
目前,輿論監(jiān)督成為與新聞理論、新聞法治和職業(yè)道德相關的一個重要學術課題,并涉及到了社會學、政治學和公民權利的研究等等。中國的新聞學從傳統(tǒng)的黨報理論轉向一般新聞學理論,其背景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環(huán)境變化,“輿論監(jiān)督”的內涵發(fā)生了變遷。
二、現(xiàn)階段高校新聞傳播專業(yè)教育特色的研究
中國的新聞傳播教育已具備相當?shù)囊?guī)模與條件,也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只要我們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看問題,堅持以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辦實事,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的新局面一定能夠開創(chuàng)。超級秘書網
關鍵詞:杜威 思想 傳播學 哲學
一、杜威與傳播學的淵源
約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出生于美國佛蒙特州,他是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心理學、政治學家和社會學家。他一生寫了30多本書和800多篇論文,其中影響比較廣泛的主要有:《哲學之改造》、《民主與教育》、《自由與文化》、《我的教育信條》、《教育哲學》、《追求確定性》、《心理學》、《批判的理論學理論》、《經驗和自然》、《經驗和教育》等等,他對諸多領域都有著卓越的貢獻。
傳播學的孕育始于美國,這固然是美國社會、經濟、文化以及媒介發(fā)展的需要,但也與美國注重實證的傳統(tǒng)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在美國,傳播學研究的源頭可以追溯到杜威、庫利、帕克和米德,而杜威便是他們四位中研究傳播學的“鼻祖”,盡管他自身從來沒有以傳播學者自居,也沒有人認為他是主要的傳播研究者,甚至沒有專門的傳播研究論文,但他以其獨到的傳播觀對傳播學的形成作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沒的。
作為20世紀上半葉美國影響巨大的哲學家、教育學家、社會學家,他被羅素稱為公認的首屈一指的哲學家,被成為西方的孔子,他的影響不僅在于他龐大的思想體系,更在于他以教育家的身份培養(yǎng)的一批優(yōu)秀人才,包括美國的庫利、米德、帕克和中國的、陶行知、郭秉文、張伯苓、蔣夢麟等這些得意門生,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傳播對于杜威而言,盡管不是主要的,但卻意義非凡,它不僅曾是杜威的重要關注點,而且它與許多其他領域都存著相互關聯(lián),更是杜威晚年不斷反復思考研究的問題。因此,對杜威傳播思想的研究不容忽視。
二、杜威的主要傳播學思想
杜威的著作中間雜著傳播學的智慧火花,但鮮少為后人提及,這一方面是由于相對于杜威一生豐富的學術成就而言,絕大多數(shù)都是關于他的哲學思想和教育思想,傳播學思想在他的思想系統(tǒng)中所占比例確實很小,而另一方面則是由于杜威的思想遠高于同一時期許多傳播學者的視野,在當時的時代而言“過于先進”,以致于他的思想不能被人們所認識和理解。
杜威在《經驗和自然》一書中表達了他的傳播觀,“在所有事物中,就數(shù)溝通最為奇妙?!瓬贤ǖ墓麑崙撌腔顒訁⑴c和經驗分享。簡直就像奇跡一般,即使化體論也黯然失色?!边@也就是杜威的傳播即共享的思想,有了這種共享,傳播的意義就在社會的意識中得到增強、加深和鞏固。杜威對傳播本質的理解,傾向于把傳播看成是一種工具,而他對這種工具在整個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獨有偏愛,而這種工具最終的目的則是實現(xiàn)共享。
杜威的另一個身份就是教育家,他在《我的教育信條》中指出“一切教育都是通過個人參與人類的社會意識而進行的,這個過程幾乎是在出生時就在無意識中開始了”。杜威認為教育能使人社會化,從而使社會得以形成,而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傳播行為,這點在學界已是普遍公認的。因為從職能上講,教育本身就是傳授信息的過程,只不過這種信息是一種被稱為知識的特殊信息,所以,教育本身就是一種傳播。因此,在杜威看來傳播又具備了教育的功能。
杜威認為“社會是眾多個人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從單個的個人轉變到集合的社會,傳播在其中極富重要性,在這里,杜威是把社會作為有機體來研究的,在此基礎形成了他著名的關于大眾傳播與民主關系的觀念,他認為大眾媒介是連結民眾的工具,大眾傳播將是促進美國民主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并且,在他看來,沒有傳播就沒有人類社會,“有組織的信息”能幫助創(chuàng)造一個“偉大的社會”。
三、哲學視閾的杜威傳播觀
哲學作為一門引導性與指導性的學問,幾乎每一個領域都要受它影響,這種影響在社會科學領域尤其巨大,傳播學作為一門20世紀興起的新興學科,自然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響。杜威作為哲學的集大成者,他的傳播學思想自然無不受到他的哲學思想的影響。
(一)杜威的自然主義哲學觀
杜威在哲學見解上,跟傳統(tǒng)的經驗論相比,杜威對“經驗”的涵義解釋亦有不同,杜威所謂的經驗,并不完全是一般經驗主義者所強調的“純粹的個人認知”。他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繼承并發(fā)展了皮爾士、詹姆士等實用主義哲學家的思想,走的是一條介于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之間的中間道路。這種實用主義理論學說更加忠于事實,是一種典型的多元論,自20世紀在美國誕生以來至今,對整個人類生活、研究、思想的許多領域都產生巨大的影響。
具體來講,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認為思想、觀念、理論是人的行為的工具,它們的真理性的標準在于能否指引人們的行動取得成功,因而杜威實用主義哲學也被稱為工具主義理論,這一理論是建立在批評傳統(tǒng)真理概念的基礎之上的,他擺脫了黑格爾關于永恒理念開展的束縛,在他看來,要實現(xiàn)美好的社會和圓滿的經驗,就要遵循基于科學的經驗方法。杜威哲學的關注點在于現(xiàn)實生活,而不是空洞的思辨理論,他認為思想觀念只是一種工具,用來實現(xiàn)人們改造世界和實現(xiàn)生活價值的目的。杜威及其所代表的實用主義哲學思想,在把人類從形而上的理論知識中解放出來,而投身于實踐以創(chuàng)造更大的物質成果起了重大作用。
(二)杜威哲學觀視角下的傳播觀
杜威的傳播觀深受他的哲學觀的影響,他正是從這種經驗自然主義的哲學觀出發(fā)形成了自己對傳播的理解,他努力將他科學探究的方法推到到人文領域,變成有效的工具,由此產生了他最著名的觀念:傳播就是人們達到共同占有事物的手段,它是一種工具,它能讓我們生活的更有意義的,而它是最終目的就是人們分享社會上寶貴的目標和各種學問,即活動參與和經驗共享,在杜威看來,參與被杜威視為人類的首要特征,傳播是參與和分享的方式與目的,人類社會生活至關重要的共同體都是在傳播的參與和共享中形成的,他把傳播視為人們共同從事社會實踐的一種活動。
此外,杜威介于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之間的實用主義哲學思想對傳播學的二元論來說也提供了一個彌合它們的最佳途徑,與其說他終結了傳播觀上由來已久的非此即彼的二元論,倒不如說使它們雙方在互動作用下對傳播學的研究產生更多的啟迪意義,這種互動在之前的拉斯韋爾“5W”傳播模式和香農-韋弗的線性傳播模式中沒有的。而杜威的經驗共享觀念,已超越了一般的互動,從而能使我們在更廣和更深的層面上解讀了傳播這一社會現(xiàn)象。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時代和自身生活背景的局限性,任何理論都不可能是無懈可擊的,比如從歷史發(fā)展以及現(xiàn)實關照的角度來看,杜威的大眾傳播與民主主義的關系就存在樂觀主義的缺陷,大眾媒介確實可以促進一定程度的民主發(fā)展,但對兩者間的關系則有著過分樂觀的態(tài)度,在大眾傳播媒介培育理性受眾上也存在著過分樂觀的認知,而忽視了傳播技術終究不是政治,民主不會因傳播而改變,因而,我們應以更加理性的態(tài)度對待杜威的傳播學思想。
參考文獻:
[1]殷曉蓉.社會轉型與杜威的傳播思想[J].新聞大學,2008年第3期
[2]許加彪.傳播哲學家和間接先行者――論杜威對傳播學研究的貢獻[J].新聞大學,2004年
[3]劉華初.杜威的經驗自然主義[D].復旦大學,2010年
[4]張軍芳.共享與參與:杜威的傳播觀辨析[J].學術研究,2015年第5期
[5]牛耀紅.芝加哥學派早期代表人物媒介傳播觀的理想主義缺陷[J].東南傳播,2015年01期
[6]趙祥麟,王承緒譯.杜威教育論著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年
[7]洪謙.現(xiàn)代西方哲學論著選輯[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年
一、大學廣告教育的“一個核心”
所謂廣告教育的“一個核心”,即鑄塑學生靈魂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質)教育。
當然,不獨是廣告專業(yè)要加強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養(yǎng),其他任何一個專業(yè)學科都應如此。因為大學教育的歷史使命是為社會培養(yǎng)有用的人才,而不是培訓技工。與技能學校、職業(yè)中專相比,大學的魅力就在于教人學會思想,教人養(yǎng)成獨立品格。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精神,培植著生產與建設所需要的最為復雜的內在動力——創(chuàng)造力和批判精神,而不是所謂的一技之長。為什么哈佛大學能如此出眾,原因在于哈佛大學通過大量的人文課程使學生具有較強的人文背景,教師經常向學生提出諸如此類的問題:人類從哪里來?向哪里去?每個學生,無論其專業(yè)是什么,經常思考和回答這類的問題,就能在關懷人類命運的基礎上來思考本專業(yè)的問題,他們就會有領導世界潮流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正因為基于此,德國著名哲學家、學者伽達默爾才說:“教育就意味著人精神深處的深刻變革?!?/p>
目前廣告業(yè)界的種種弊端,諸如短期行為、好大求洋、缺乏誠信、效率低下、缺乏創(chuàng)造、缺乏文化、違規(guī)廣告屢禁不止,以及從業(yè)人員大量頻繁跳槽,蓋因缺乏人文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
那么,何謂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義就是:尊重人的價值,尊重精神的價值。對于個人來說,就是要有自己的人格,有真正屬于自己的頭腦和靈魂,在對世界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態(tài)度上自己做主,認真負責。對于社會來說,就是要為此創(chuàng)造一個相宜的環(huán)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簡介:鄧相超,男,山東莘縣人,山東建筑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山東建筑大學廣告?zhèn)鞑パ芯克L,碩士,教授;山東省政協(xié)委員,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協(xié)會理事,山東省管理經營研究會理事和品牌與廣告委員會主任;研究領域:廣告?zhèn)鞑?,媒介經營,中國文化與文學。
周國平先生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確定為三個層次:
1.人性:尊重人的價值
尊重人的價值,亦即對人的幸福和尊嚴的追求,是廣義的人道主義精神。
人文精神的起點是對人的價值的尊重,確認人是宇宙間的最高價值。這一方面是相對于物而言的,人永遠比物寶貴;另一方面是相對于神而言的,不能以神的名義壓制人。
從這一點出發(fā),人文精神肯定人的塵世幸福,認為人生的價值應在現(xiàn)世實現(xiàn),人有權追求塵世的幸福,不能把幸福推延到天國或不可見的未來。其中也包括肯定感官的快樂,反對禁欲主義。
但是,和人的生物求相比,人文精神更看重人的精神性品格,認為后者是人的尊嚴之所在。也就是說,對于人來說,尊嚴高于幸福。關于這一點,康德的解說最有代表性。他認為,人一方面屬于現(xiàn)象界,具有感性,受制于自然法則,追求快樂(幸福),另一方面屬于本體界,具有理性,能夠為自己建立道德法則,“人的尊嚴就在于這個能夠作普遍律的立法者的資格”,它證明人是自由的。正是在人的尊嚴之意義上,他進一步提出:人是目的,永遠不可把人用做手段。
2.理性:對真理的追求
這里的理性:對真理的追求,實際上是廣義的科學精神。這種精神可歸納為三個要素:第一,好奇心。好奇心是智力生活的開端和最基本要素。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說,哲學開始于驚疑。其實,科學也是這樣,好奇心是科學探索的原動力;第二,頭腦的認真。好奇心是對未知之物的強烈興趣,它理應引向把未知變成已知的認真的求知過程。真正強烈的好奇心必然會推動人去探根究底。頭腦的認真歸根到底是在知識的根據(jù)問題上認真,一種認識是否真理,一定要追問其根據(jù)。所謂根據(jù),一是判斷是否符合經驗事實,二是推理是否合乎邏輯,人的理性能力就體現(xiàn)在運用邏輯對經驗材料進行整理;第三,從思想上把握完整的世界圖畫的渴望。好奇心和頭腦的認真面對整個世界,就會追問整個世界存在的根據(jù),因而必然把人引向哲學的沉思或宗教的體悟。愛因斯坦把這種渴望稱作宇宙宗教感情,并認為它是科學研究的最高動機。到了這一步,頭腦與靈魂便相通了,科學與哲學、藝術、宗教便相通了。
3.超越性:對生活意義的追求
超越性指人對超出生存以上的意義之尋求。與理性相比,超越性更是人所特有的本質。動物有某種為生存服務的認識能力(低級理性),但決不可能有超越的追求,不可能有哲學、宗教、藝術。
第一,對自己人生的責任心。這是心靈生活的開端和最基本要素。它根源于對生命的愛。因為這愛,不愿生命流逝,便會珍惜自己的生命體驗和感受,發(fā)展出豐富的內心生活。也因為這愛,不愿生命虛度,便要尋求生命的意義,對人生進行思考;第二,靈魂的認真。即在人生的根據(jù)問題上認真。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必然會引向對人生意義、根據(jù)、價值的追問,要自己來為自己尋求一種人生信仰,自己來確定在世間安身立命的原則和方式;第三,在精神上與某種宇宙精神本質建立聯(lián)系的渴望。認真追問生命的意義,不可避免地會面臨死亡與不朽、世俗與神圣之類根本性問題,會要求以某種方式超越有限的肉體生命而達于更高的精神存在,渴望與之建立某種聯(lián)系。這就是信仰的本來含義。
那么,怎么進行人文精神教育呢?
1.人文精神類素養(yǎng)養(yǎng)成課程
在廣告學專業(yè)的培養(yǎng)方案中一定要有自成體系的素養(yǎng)養(yǎng)成類的課程,該類課程的開設主要目的是為學生提供大學生應有的人文精神素養(yǎng)、較高的思想境界、不拘一格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方式和藝術鑒賞能力。如文學、歷史、哲學、電影欣賞、音樂欣賞等課程便應屬于素養(yǎng)養(yǎng)成類課程。這類課程一定要請名家來上,若此類教師缺乏或者由于其他原因無法排課,也可以系列講座的形式來解決。
2.多讀書,多讀好書
有關專家認為,現(xiàn)代青年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在減弱,文化素質和智能發(fā)展存在明顯缺陷。我想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迷戀大眾文化,迷戀上網,熱衷于看電影,看電視,而不愿去讀書。而電影電視——盡管是由名著改編的,甚至高品位的節(jié)目——也不能代替讀書。因為電視高頻率地切換鏡頭,觀眾被鏡頭牽著鼻子走,很少有思考的余地。而文化精神、思想境界只有在理性的指導下才能形成。因此,著名學者張汝倫教授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大眾文化塑造了一批又一批心靈荒蕪,感情粗糙,頭腦簡單的大眾?!?/p>
然而,看書就不同了,讀者可以隨時停下來思考,一次又一次地和作者“對話”。尤其是閱讀名著,更有利于思想的深刻,更有利于靈魂的升華。因為,你在一次又一次地和大師進行“對話”。
讀書,不僅是學生的事,更應是教師的事。周國平先生說:“由于生存的壓力和物質利益的誘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其結果是靈魂日益萎縮和空虛,只剩下了一個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軀體。對于一個人來說,沒有比這更可悲的事情了?!北苊庀萑脒@種“更可悲”狀況的最可行的辦法,是教師必須“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謀求自我的靈魂充實和精神生長。作為一項為學生“打底”的工程,教育,天然需要教師具有一種博大而高遠的精神,一種充實而圣潔的靈魂,一種虔誠而溫馨的情懷,和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
有人說,沒有名著的民族是可悲的。我們說,擁有名著卻又遠離名著的民族更可悲。因此,我們要大聲疾呼:讓我們的學生去讀書!讓我們的學生讀一切好書!
3.形精神的育人氛圍
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教授說:“一流大學應營造一種向上的校園文化和精神氛圍,對師生有潛移默化的啟迪和教化作用,對人的一生發(fā)展和成長有著深刻、持久的影響?!边@是經濟學著名的“泡菜理論”精髓之所在。我想一個學科也應如此。
(1)管理體現(xiàn)人文精神
所謂管理體現(xiàn)人文精神,我認為就是全面貫徹“以人為本”基本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耙匀藶楸尽保褪前讶朔旁趹械闹髦蒙?,尊重人、關心人、依靠人來推進管理,在管理過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干群關系,形成強大的凝聚力,使每個人都能獨立自主地工作和生活,主動積極地做出創(chuàng)造性的貢獻;“以人為本”,就是要從根本上調動人的積極性,必須把以人為本當作一種管理的哲學和觀念。在管理中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就是要根據(jù)人的社會價值和心理活動規(guī)律發(fā)揮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人的素質不斷提高。
(2)教學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
“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正在成為共識,對教學改革而言,即要上升到“人文”“人本”教育的高度,不斷探索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在培養(yǎng)高素質創(chuàng)新人才的過程中,各科教育的目標定位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并在提高教學效率上下一番功夫。確立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為原則的新的教學觀念。我認為要做到如下幾點:
把人文精神(人文素質)教育貫徹于所有課程的始終。因為素質教育并非增加幾門課程或開好幾門文史、藝術等等課程所能奏效的。只有把人文素質教育滲透到、融會于所有教育活動,尤其是教學活動中,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提高學生,達到人文素質教育的目的。
眾所周知,教學的改革,首先是教師的改變;學生學習內容、方式的改變,也首先是教師的改變。我想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是教師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一是學識,二是膽識,三是獨立的人格力量。有人說,人品即文品。對教師來說,人品也是教學的品位?!敖處煹娜烁?,就是教師的一切?!保跎晁够Z)“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陽光?!保_曼•羅蘭語)教師,作為知識的播種者,智慧的促生者,心靈的塑造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沒有高尚的人格和美好的心靈,的確就失掉了“教師的一切”。當教師懷著一個被“牛虻”、克利斯朵夫等形象激動過、被荷爾德林、海德格爾的詩意浸潤過、被余秋雨、周國平等哲理文字熨服過……被真善美洗禮過的心靈走進課堂時,他的教學就會非同凡響,產生直達學生心靈的震撼力。教師教學表面雖只是他的言語世界,其實正是他的精神世界——心靈和人格的體現(xiàn)。
而我國大學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從1950年代重知識、1960年代重能力、到1990年代強調能力與素質并重協(xié)調發(fā)展。在這一轉變過程中,素質教育被提到特別重要的位置。然而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化還有待提高,很多時候它只是出現(xiàn)在一些書面宣傳用語上,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得到堅決的貫徹執(zhí)行。素質并不是通過空口說大話就能在學生身上體現(xiàn)出來,也不是只埋頭專注知識傳播,而忽視能動性與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所取得的。
物理學家勞厄有一句名言:“重要的不是獲得知識,而是發(fā)展思維能力,教育無非是一切學過的東西遺忘的時候所剩下來的東西?!睈垡蛩固挂苍赋觯骸坝脤I(yè)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yè)教育,僅可以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但是不可能成為和諧發(fā)展的人。”我這里之所以一再強調人文精神素質教育,也是基于這一點。
二、廣告學專業(yè)的“三根支柱”
綜合大學廣告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可能不一定會成為廣告大師,但也不應該滿足于做一個廣告技工。2001年4月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舉辦的“廣告教育高峰論壇”上,許多廣告主從企業(yè)和市場發(fā)展的角度,對未來廣告教育的角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第一,廣告教育應該告訴學生品牌的價值、如何創(chuàng)建品牌以及廣告在品牌發(fā)展中扮演的角色;第二,教育學生能夠理解并使用所有可能的廣告創(chuàng)作工具;第三,熟練把握定位、戰(zhàn)略、媒介、制作、調查、策劃互聯(lián)網、促銷、產品設計、“游擊隊”營銷、預算管理等;第四,教育學生理解廣告只是營銷溝通計劃中的一部分;第五,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接觸廣告操作的實際環(huán)境;第六,幫助學生建立他們對于公司和客戶的獨特價值;最后,告訴學生一定要用功,因為這是創(chuàng)建品牌和創(chuàng)作偉大廣告作品的前提。
由此來看我國廣告學專業(yè)的定位,便會有諸多的遺憾。我國教育部所頒布的學科體系中,廣告學屬于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下的傳播學(二級學科)下的子學科或稱作三級學科。這個定位實際上是以學科劃分的形式規(guī)定了廣告學的學科性質,即廣告學是傳播領域中的學科,廣告學所研究的廣告理論與廣告實踐,是屬于信息傳播理論與信息傳播實踐的研究。這個定位決定了對廣告的信息傳播性質的肯定,但是卻忽略了廣告的營銷本質的基本規(guī)定性。
眾所周知,廣告的起源與廣告的真正目的(非商業(yè)廣告除外),讓我們認識到:廣告只是借助媒介,運用傳播手段而進行的營銷活動。美國西北大學等大學將廣告學專業(yè)納入市場營銷系,便是基于這一點。因此,臺灣奧美的莊淑芬在多種場合談廣告信息傳播時說:“傳播就是營銷?!睆倪@個角度看,廣告運動及其廣告的全球化趨勢——整合營銷傳播的先驅者唐﹒舒爾茨先生便應該稱為傳播教授。
另外,廣告不僅屬于市場營銷和信息傳播范疇,在“呈現(xiàn)”這一環(huán)節(jié)上,它還屬于藝術范疇,因為缺少藝術性的廣告作品不會帶來視覺震撼,也不能為受眾所喜愛。因此,廣告人才的培養(yǎng)還必須重視表現(xiàn)力,因為良好的美術基礎、審美品味、完稿執(zhí)行力是優(yōu)秀廣告人的必備條件。
因此,我將信息傳播、市場營銷和設計制作看作廣告學專業(yè)的三根支柱,且缺一不可。也就是說廣告學專業(yè)是集信息傳播、市場營銷、藝術設計等學科門類為一體的綜合性、交叉性和操作性極強的應用學科。因此,不管你對廣告學專業(yè)如何定位,也不管你校廣告學專業(yè)依托于那類專業(yè)和學科,這三根支柱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則,你培養(yǎng)的學生便是不合格的。
當然,無論廣告學歸屬如何,其知識體系涉及范圍極廣,它不僅涉及到經濟問題,也涉及到社會問題,不僅涉及到美學與藝術問題,也涉及到傳播學心理學問題,不僅涉及營銷學問題,也涉及到管理學問題,不僅涉及到傳統(tǒng)文化問題,也涉及到現(xiàn)代時尚文化問題,因此無論把廣告學歸屬到哪個學科下,不能忘記的是:廣告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
我們認識到廣告學是一門綜合性的邊緣學科,不僅有利于其他學科與廣告學的聯(lián)系,也有利于確立其他學科在廣告學學科體系中應有的地位。在每一個廣告運動的流程中,市場營銷、信息傳播的知識都是伴隨其中的,其表現(xiàn)形式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诖?,廣告人應該是懂點藝術,熟悉營銷的傳播專家。因此,可以說信息傳播,市場營銷和設計制作是廣告學專業(yè)的三塊理論基石。
三、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