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思想政治課的重要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門系統(tǒng)論述理論的學科,主要通過《基本原理》等課程對高校學生有目的地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必要環(huán)節(jié),貫穿課程始終。然而在社會發(fā)生巨大變化的時代背景之下,道德教育受到諸多方面的沖擊和挑戰(zhàn)。
從道德教育的自身來看,它主要存在以下兩點問題。第一,道德教育內容的失位。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教育內容的陳舊。教材的修訂常常也只是在原來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整合、精編,內容實質上仍是當初那般模樣。其次是教育內容的空泛、教條。本該為基礎教育所該強調的一些道德規(guī)范又出現在了大學課本中。其次是道德教育方式的失當。即教育者更多時候僅是在將書本的知識簡單灌輸給學生,忽視了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再者,高校理論課學時的分配上也存在不合理之處。理論課的學時遠大于實踐課的學時,多數教育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將重心放在了理論知識的講授。
從道德教育的外部環(huán)境來看,它又主要受到以下幾方面的沖擊和挑戰(zhàn)。首先,道德相對主義的影響。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來,以尊重道德差異與多元為核心的道德相對主義對道德教育的影響日益明顯,它反對傳統(tǒng)道德教育的強制灌輸的方式,而是突出多元共存和重視道德能力的培養(yǎng)。其次,應用倫理學的質疑。綜觀目前的德育研究與實踐,相當一部分還是游離在現實之外,以固定的理念去套千變萬化的實踐,而應用倫理學則希望學生能從“美德袋”中跳出來,提倡以探究和實踐為主的教育方式去替代灌輸的教育方式。再次,網絡時代的挑戰(zhàn)。在如今的信息時代,新興媒體盛行。電子媒介將學生帶進虛擬的世界,主體的行為在虛擬的世界中以電子符號的形式呈現出來,而這些行為是否與學校理論課中所欲極力培養(yǎng)的道德行為一致,我們無從得知。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是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主要陣地,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在國家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大學生德育方面肩負著重要的歷史責任,不僅培養(yǎng)大學生人格,而且奠定的是國家基石。
家庭、社會、學校對個體人格的形成和發(fā)展都發(fā)揮著道德教育的力量。聚焦到大學生這個特殊群體,大學是他們形成正確“三觀”的黃金階段。從學校來看,若教育者在課堂上的教學熱情飽滿、平等對待每位學生,與受教者之間能形成良好互動,這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平等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反之,若教育者以強制灌輸的方式去教育學生,則可能使學生滋生叛逆心理,這個隱性的一面。教育內容、方式、手段則是顯性的存在。此外,道德教育也有強制性的特征。《原理》等理論課程為必修課,這是學校培養(yǎng)計劃的要求,亦是傳達黨和國家思想,保持優(yōu)良傳統(tǒng)的表現。然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傳播速度加快,西方的自由主義等思想傳入國內,不斷地沖擊著學生的價值判斷。再者,在新媒體日趨流行的背景下,學生獲取信息更為便捷、快速,常常是毫無防備就被帶入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大染缸,長此以往,會造成學生三觀的畸形。因此,急需高校的道德教育對學生畸形的價值觀、道德觀進行矯正,培育健全人格。高校思想理論課程在系統(tǒng)論述理論的同時,始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靈魂,貫徹課程始終。這些課程有利于凝聚共識,形成共同信仰,自發(fā)地提升學生對黨和國家的信心,堅定學生擁護黨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的決心,引導學生的道德行為更符合社會正向運轉所要求的道德規(guī)范和體,這些都是家庭和社會教育力所不及的。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道德教育的出路
(一)完善德育內容
1.走心
時下,湖南衛(wèi)視的《我是歌手》等多檔綜藝節(jié)目深受觀眾喜愛,這些節(jié)目以“走心”打動了不少觀眾,無論是于其自身,還是于觀眾而言,它們儼然已達致雙贏的局面。高校德育要想取得成效,內容“走心”實為上策。專家進行教材的修訂,這本無可非議,但人無完人,在修訂過程中,必有疏漏之處。因此,應讓更多的人參與內容的修訂,集思廣益,確保內容的科學性及民主性。
2.升級
原有的道德內容已經難以適應層出不窮的新的道德問題,改進道德內容是十分必要。為此,高校德育內容在呈現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的同時,需對其升級,注重知識的深度。讓學生從學術的高度去解讀核心價值觀,使其內涵更為具體詳實,引導學生從對概念的認識上升至理性思考的高度,增強同學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
(二)改進德育方式
【關鍵詞】高中;思政課教學;問題;對策
一、當前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
總體來講,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我國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是,也暴露出了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思想政治課教學載體及其評價工具層面的主要問題
其一、新課標思政政治課教學理念與實際教學“兩層皮”。實際教學中,往往存在新課標與課堂兩層皮現象,部分學校部分教師拿著新課標新教材繼續(xù)著“一言堂”、“滿堂灌”,這警惕我們課程改革還不徹底,新課標有“半流產”的危險。
第二,教材開發(fā)與設計喜憂參半。新教材較之于舊教材更加貼近學生,更加貼近生活,更加貼近現實,但是普遍存地理論性弱化,部分觀點老化,知識數量和容量減少等問題。
其三、教學評價工具和體系陳舊單一??荚嚪绞郊霸u價方式的陳舊單一,直接導致以分數為綱的評價制度難以打破,教師的教學方式必然難以革新,難以實施新的教學方式。
其四、新型教學載體的運用度和普及度不夠。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一線教學中去,多煤體教學、電子化教材、網上課堂等各種新型教學載體不斷涌現。但是相對來講,思想政治課教學在運用新型教學載體方面比較滯后,運用度和普及度不高。
2、思想政治課教學主導層面的主要問題。
其一、政治信仰趨于弱化。思想政治課因其政治色彩的天然稟賦決定了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比其他學科的教師要 有更加堅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素養(yǎng)。但是,隨著市場經濟大潮不斷沖擊人們的思想堡壘,許多思想政治課教師的政治信仰也開始滑坡。而教師自身的思想滑坡和信仰搖擺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其二、思想不解放,觀念跟不上。新課標對教師尤其是對中老年教師的沖擊和挑戰(zhàn)是很大的。由于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其固有的“慣性”,要在短時間內更新換代,難度比較大。部分教師在無法適應新課標的教學方式時,往往掉過頭來,換湯不換藥,以舊的教學方式,舊的教學內容,舊的教學安全來應付新課標新教材新課堂。
其三、難以做到“又紅又專”。一方面,思想政治課教學要求教師比其他學科教師“更紅”,對政治理論和道德水平要求更高;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課又是一門理論性和時代感都很強的學科,較之于其他學科,他的教學難度往往更大,因此,它要求思政課教師要有更專的教學方式方法,將看似枯燥的說教生動化生活化,將看似無用的東西時代化實用化。
3、思想政治課教學主體層面的主要問題
一方面,學生對政治課的興趣不高。思想政治課理論性強的特點及教師傳授方式枯燥單一導致學生往往厭學,而重理輕文的社會風氣和未來就業(yè)的綜合考量,導致學文科的比較少,也減少了學思想政治的學業(yè)規(guī)模。
另一方面,學生學得更快樂了但學得更不扎實了。新課程倡導以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作為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重要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有效地解決了思政課的枯燥單一,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由于學生自身注意力轉移到趣味性方面以及新教材本身對基礎知識要求的降低,導致學生學得更快樂,也學得更不扎實了。
二、新時期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對策建議
在進入“十二五”的新時期,如何解決好當前高中思想政治課存在的突出問題,顯得非常重要和緊迫。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求解決之道。
1、從體制機制上抓好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
注重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體制機制,形成社會合力。隨著新課程的有序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份量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力度和質量都有很大提高,但是,要持續(xù)有效地推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光有眼前的短期行為是遠遠不夠的,這亟待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長效機制。
其一、在資金保障上要建立穩(wěn)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投入機制。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教材實行免費,但是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師資培訓、設備配備、開展活動、實踐基地建設等資金都沒有充分穩(wěn)定的保障。因此,各級政府應將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經費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資金投入的長效機制。積極探索商業(yè)化運作,積極爭取社會力量的支持。
其二、在工作格局上要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聯動教育機制。政府特別是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統(tǒng)籌協調好學校、家庭、社會這三種教育資源,在師資配備、課程設置、基地建設等方面挖掘整合各種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資源,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進社區(qū),融入家庭,在社會實踐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
其三、在績效考核上要建立科學可行的評價體系。目前,績效考核正在各經學校實施,學校的績效考核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份量,探索建立政府、社區(qū)、家庭的層級考核評價體系。
2、從主導主體上抓好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
作為主體的學生很大程度上是需要作為主導的教師進行引導才能更為自覺地參與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去的。因此,要真正實現教學相長的良性互動,對于高中生來講,教師的引導作用是關鍵。由此可見,教師自身的素質極大地決定了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質量。
其一、不斷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新型教育理念
新課程對教學目標明確強調思想政治課的核心目標不是在于知識與觀點的獲取,而是在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為此,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要以學生道德和人格的養(yǎng)成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從而形成良好的穩(wěn)定的思想品質和人格修養(yǎng)。
其二、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力度,打造又紅又專的教師隊伍。
一方面,政府要綜合協調、統(tǒng)籌規(guī)劃,就教師隊伍建設出臺綜合配套措施。在教師培訓的政策和資金上要向思想政治課教師隊伍有所傾斜,政策的制定要充分考慮思想政治課的特殊性。通過持續(xù)的培訓,讓教師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
另一方面,教育部門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課教研工作長效機制。加強地區(qū)和學校之間的教研合作,開多層次多形式的教研活動。通過現場型、體驗式、觀摩型等方式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其三、以學生為本,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鼓勵教師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手段,大膽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積極借鑒和吸收各種先進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合理科學利用好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平臺,行之有效地采用多媒體教學、現代遠程教學,電子圖書等教學載體,并與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從課程教材上抓好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
在課程方面,高中思想政治課的課程改革要進一步深化。目前,我們的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主要的問題是,一方面,在設計上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果,但具體實施上還是有偏差。如何讓較好的課程設計真正在教學實踐中開花結果,這是亟需解決的一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另一方面,大量的教學案例表明,當前高中思想政治課的課程設置對學生素質的提高是不平衡的,往往對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提升效果明顯,但是在道德水準、法律意識、心理品質三大要件中,起到的作用不大。因此,今后的思想政治課程改革的方向應當是,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質,讓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法律常識教育、心理品質教育共同貫穿于思想政治課教學。
在教材方面,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轉型的急劇加快,高中生一方面思想活躍,接受新興事物能力強,另一方面價值取向也開始功利化和多元化。因此,原有的對我國及世界政治經濟社會的理論解釋需要發(fā)展和更新,使我國思想政治課教材真正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將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傳遞給廣大學生。
結論: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問題既有同于其他學科的普遍性問題,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問題。在今后具體的探索改革過程中,應當從整個教改體系來把握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改革,同時注重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際情況和特色特點。當然,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問題的解決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多方協作、持續(xù)推進。
參考文獻:
[1] 朱定生 構建和諧課堂、飛揚學生個性[期刑論文]-江西教育2005(20)
[2] 劉忠年 構建和諧課堂激活學生思維[期刑論文]-銅陵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01)
[3] 夏寧 高中思想政治課改革問題淺談[期刑論文]-教育教學論壇2011(2)
[4] 李謀玉 高中政治教育的經驗與改革[期刑論文]-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7)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課;審美教育
1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審美教育
早在我國古代就很重視藝術的感染作用,如春秋時期的孔子,他主張“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強調從外到內都要發(fā)展,才能符合“君子”的要求。而要達到“君子的人格”標準,就需要融入審美教育。再如近現代的,他在教育方針中明確了美育的地位,更全面地闡述了美育。思想政治課不僅是一門思想政治理論的德育學科,也是一門具有情感屬性的學科。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的指導下,逐漸把審美教育的內容融入其中。其最初的形式主要通過思想政治教學的藝術展現出來,這種側重于從方法論來美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以及美學的審美價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主要通過藝術的形式實現。思想政治課中的審美教育是在思想政治課的視野下豐富了審美教育的內涵,使思想政治課與審美教育相融合,也就是德育與美育的結合。換言之,思想政治課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論課,它也是富有情感的課程,應該有美的體驗,應該加入審美教育的思想。
2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審美教育困境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當前學校、社會和家長更多地關注高中學生的考試成績,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素質教育。而審美教育作為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種社會背景和社會心理之下更容易被忽視。目前,在學校中并沒有獨立的審美教育課程,所謂的審美教育或者更多體現在教育教學的理念和規(guī)劃上,或者寄棲于一些學科、課程之中,而以高中學生的思想品德培育為宗旨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之中,審美教育也往往只是一種構成要素,而不是教育教學理念,并與思想政治課教學相脫節(jié)。反思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效果不甚理想,不能滿足高中學生思想品德培育提升以及全面發(fā)展的需求,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沒有真正和美育相結合。因此,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融入審美教育,已經成為一個具有重要價值的理論與實踐課題。
3高中思想政治課中審美教育的實現途徑
3.1提高教師的審美素養(yǎng)
教師素質在教師的綜合能力中占有重要作用,尤其是政治教師更要重視自己的素質,要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融入審美教育理念。這就要求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審美素養(yǎng),只有自身的審美素養(yǎng)提高了,才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使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的審美素養(yǎng)包括以下兩個方面:3.1.1教師要具有內在美的品質一個人的品質是個人綜合素養(yǎng)中的核心部分,對自己及他人的發(fā)展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作為一名教師,具有教書育人的職能,其內在美的品質顯得尤為重要。(1)高尚的道德品質。思想政治課中的審美教學要求教師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質,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果。作為一名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具有政治判斷力。教師要注意自己平時的言行,要具有高水準的道德品質,從而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哲學,通過事物的現象看到本質,進而教導學生做一個明辨事理的人。(2)專業(yè)的教學能力。作為一名教師,專業(yè)的教學能力是核心。只有具備專業(yè)的教學能力,才能輕松駕馭教材,區(qū)分教學重難點,明確教學目的。只有具備過硬的教學能力,才能把審美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課中。首先,教師要對思想政治學科有足夠的熱情,要有敬業(yè)精神。只有擁有飽滿的熱情才會更加出色地備課及授課,才會積極地在思想政治課中加入審美教育,使得學生能夠自主地去追尋真、善、美。其次,教師要具有系統(tǒng)的思想政治學科知識,這是進行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基礎條件,也是進行思想政治課審美教學的必然要求。只有具備了專業(yè)的學科知識,才能對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才能因材施教,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掌握所教學科的知識,還要具有豐富的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只有具備專業(yè)的教育基礎知識,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解決學生的各種問題。此外,教師還要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3)崇高的審美意識。教師只有自身具有崇高的審美意識,才能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發(fā)現美的存在,才能在教學中融入審美教育,才會讓學生有更好的審美體驗。這樣會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意識,會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提高自身審美意識的前提是教師具備美學的相關知識,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身的審美修養(yǎng),進而與思想政治課教學相結合,實現審美教學目標。3.1.2教師要提升外在美的形象要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融入審美教育,教師不僅要有美的內在品質,還要有美的外在形象。美的外在形象主要包括教師的教態(tài)美和語言美。(1)教態(tài)美。教態(tài)是教師呈現給學生最直觀的第一印象,教師具有美感的教態(tài),可以使學生得到視覺上的美感。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感官刺激會讓學生更主動地接受審美教育,會使學生有美的享受。教師的外表其實是其品德修養(yǎng)、人格氣質、思維特質、審美情趣等多方面的外在體現。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適當選擇服飾和教態(tài),讓其更加貼合教學內容。(2)語言美。語言是教師特色風格形成的基礎,教師的語言美對其教學風格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要想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融入審美教育,教師的語言美是不可或缺的。首先,要求教師的語言要嚴謹。思想政治課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需要教師要注意自己語言的科學性、嚴謹性。其次,教師的語言要具有啟發(fā)性。在理論性較強的思想政治課學科中融入審美教育,要逐層啟發(fā)學生,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最后,教師的語言要生動活潑。思想政治課本身理論性較強,比較枯燥,這時候就體現出教師語言美的重要性。優(yōu)秀的思想政治課,不是枯燥的理論知識講解,而是要讓學生有愉悅的審美體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引入讓學生喜聞樂見的相關的神話傳說、經典故事、古詩詞等,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3.2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優(yōu)秀的思想政治課單單憑借教師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學生具備相應的審美能力。只有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才能建構優(yōu)秀的思想政治課堂,才能使師生雙方都得到更好的審美感受。從而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發(fā)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3.2.1發(fā)掘學生感受美的能力發(fā)掘學生感受美的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基礎,也是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注入審美元素的重要途徑。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感受美的能力,有助于教學目的的實現。學生應該對美的事物有強烈而敏銳的感受力,不斷獲得豐富的美感享受。這樣有助于思想政治課的審美教學順利進行,學生可以更加主動而積極地配合老師,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例如在《經濟生活》第三課中講到消費的相關知識,里面展示了購物場景,這可以引導學生體驗生活的哲學美,感受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增強民族榮譽感,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社會美和國家美的感受力,進而可以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3.2.2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美的能力在感受美的基礎上,我們還要有發(fā)現美的能力。生活中處處都有美的存在,這就要求我們要有一雙可以發(fā)現美的眼睛和發(fā)現美的心。現今社會不主張培養(yǎng)“死讀書”的高分學生,而是要求學生全面發(fā)展。高中生的主要生活場所是學校,但并不乏美的事物。在學校中有人文建筑、花草樹木、一些品德高尚的學生與老師等等,這些美的事物等待學生去發(fā)現。這就要求教師在思想政治課堂中引導學生去發(fā)現這些美的元素,逐漸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美的能力。3.2.3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所謂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即在感受美和發(fā)現美的前提下,通過一定的審美活動,通過美的現象看到美的本質,最終通過這個本質的有關規(guī)律來創(chuàng)造美。感受美和發(fā)現美是提升審美能力的必經之路,是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的基礎和前提。我們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強調審美教育是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而感受美和發(fā)現美不是目的,最終目的是要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4高中思想政治課中審美教育的意義
4.1理論意義從性質上來說,思想政治教育和審美教育分別屬于德育和美育。從范疇上看,思想政治教育與審美教育在精神內涵上是相通的,都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哲學的視角下對德育與美育進行審視,可以為中學素質教育研究提供一個新的理論視角,豐富了中學教育理論,有助于推動中學各學科的發(fā)展。4.2現實意義審美視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出的高中思想政治課中審美教育的實現途徑,期望能夠對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借鑒,進而使教師更有效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理念,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趣味和審美理想,提高他們感受美、發(fā)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從而使他們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席勒.審美教育書簡.[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李澤厚.美的歷程.[M].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
[4]葉朗.美學原理.[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5]檀傳寶.德育美學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
[6]張建權.論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審美滲透.[D].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關鍵詞: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問題;創(chuàng)新模式;探索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不斷進步,人們的價值觀明顯地呈現出多元性的態(tài)勢,而且各種價值觀相互沖撞,這就迫切要求在各個階段的學習中為學生們構建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去引領、統(tǒng)攝、整合多樣化的社會價值觀。所以加強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改革有利于整個課程的發(fā)展和學生的進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學生考試的必然科目,也是養(yǎng)成高中生良好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在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下,才能夠對學生帶來素質上的益處,否則這門課僅僅成為一種教學和考試的目的,是不正確的教育思想。本文介紹了思想政治課程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能夠在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并針對我國目前思想政治教學的現狀,提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針,建立高中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機制,以確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
一、存在的問題
高中生的心理、生理的成長只能說是處于半成熟狀態(tài),在各個方面都還沒有達到成熟狀態(tài),對事物的認識也不夠透徹,在思想健康教育過程中,需要作為目的和動力要素,它既決定著接受的目標和方向,又直接影響著接受過程的效率。尤其在個體思想咨詢中,這種需求的作用更為明顯,往往點上的思想健康教育有更明確的需求對應。其接受動力決定著高職生接受的積極性、選擇性和層次性。這里的觀念體系不僅僅指以主體世界觀為核心的內在導向系統(tǒng),還包括以社會價值導向為核心的外在導向系統(tǒng)。這兩個層次的觀念體系引發(fā)著高職生的需要和接受動機,規(guī)定著接受活動的態(tài)度和立場,影響著高中生對信息接受的擇取,推動或抑制高中生認識的發(fā)展并吸納和改造著思想健康教育信息,以此直接來影響和決定高職生對思想健康教育目標的接受及其運行方向。
當前的高中學習中還存在著部分學生思想發(fā)展和認識上的水平不夠,或是發(fā)展的不協調性,與教育的真正原則背道而馳了,所以要能夠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改革,真正進一步推進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
政治思想教育的教師隊伍還不完善,在此基礎上要培養(yǎng)一批好的教師很重要。只有教師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才能進一步的從中領悟出對學生有效地方案和方法來,否則教育只是一句空話,而在跟多的時候,除了良好的專業(yè)技能以外,良好的道德素質也決定著政治思想教師能不能很好的教授這門功課,真正給予學生心靈的啟發(fā)和素質的培養(yǎng)。
二、創(chuàng)新模式探討
在高中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必須性的基礎條件下,要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就要首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關鍵詞:思想政治 合作學習 策略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在新的國際大環(huán)境下,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個體的發(fā)展與事業(yè)的成功都離不開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合作意識。我國高中政治教育要考慮學生未來發(fā)展的方向,加強學生團隊配合與合作的意識,讓學生們通過合作的學習方式體會團隊的力量,從而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
一、高中思想政治課合作學習的概述
由于合作學習的獨特性改善了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合作學習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應用促進了學生良好品質的發(fā)展,通過溝通交流增加了教師與學生的情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也彌補了學生個性特點的差異。學生們不僅可以在互教中受益,同時也能學到他人身上的優(yōu)點。
1.高中思想政治課合作學習的基本內涵
隨著新課標不斷的深化改革,合作學習的方式也越來越被教師廣泛的應用。高中是學生在學習階段最重要的一個時期,教師不僅傳授學生知識,同時也要加強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模式,以小組為基本形式,小組成員合作活動為主體,讓學生們進行思想交流,通過教學內容的互動到達共同學習的目的。合作學習是通過小組或者團隊為載體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協調好學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相互配合,指明學生前進的方向,讓學生各盡其能共同發(fā)展。
2.高中思想政治課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意識到學生在課堂上主體的地位,傳統(tǒng)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占據著主導的地位,教師的活動多,學生的活動少,課堂上教師一味地講解書本上的知識內容,學生們沒有自己獨立思考的時間,只能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被動地接受政治知識,造成了學生厭學的情形。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有效地解決了課堂上交流少的問題,加強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改變了傳統(tǒng)死板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們主動的加入到政治學習當中,同時合作學習的模式也加強了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多種渠道有效的提升了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合作學習的策略
上文就高中思想政治課合作學習的基本概述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可以看出實施合作學習是實現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合作學習的應用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的意識,同時對學生的競爭意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學生政治思想的建設上加入了集體的觀念,有助于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養(yǎng)成。
1.高中思想政治課合作學習的組織與管理
高中思想政治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教師上課前要明確教學目標,做好課堂的整體設計。教師在政治教學的過程中要開展相應的合作實踐活動,讓學生們通過比賽等形式的實踐活動來體會團隊精神與合作的意識。通過有趣的活動,大大地提升了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激發(fā)了學生們對知識探索的欲望。教師還需要從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將思想政治生活化,列舉學生身邊的實例,讓學生切身的感受身邊的政治知識。教師在進行案例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政治的熱點,提供的例子要有實效性,保證課堂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與實際相結合,拓展主體,明確教學的內容與實質。
2.高中思想政治課合作學習的互動與評價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現代化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為了加強思想政治課的運用與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情境課堂,在確定了合作學習的主題后,教師選擇與教材內容相適應的教學課件,在課堂上穿插一些圖片視頻等進行政治內容的講解。多媒體的運用使得教師將枯燥的政治知識生動的展示在學生面前,不僅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政治知識,有效地提升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合作學習需要教師多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課堂上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可以及時地了解學生目前學習的狀態(tài),促進信息交流與分享。讓學生們積極地參與交流討論,一方面,鍛煉了學生溝通的能力;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觀點,發(fā)現自身的不足。教師要積極開展教學評價的工作,通過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教師可以發(fā)現在政治教學過程中的不足,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及時地調整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提高了政治教學的效果。
三、總結
長期以來,我國高中教育往往忽視了學生個性特點和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單純的注重知識層面的教授,導致學生沒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學校應該提高教師的意識,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采取合作式的教學模式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身價值觀,教授學生政治知識內容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喚起學生個性特點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團隊意識合作交流的理念,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登龍.高中思想政治課“以生為本”的三個顯性評價要素[J].教學與管理,2010,(15).
關鍵詞:高中 思想政治教學 問題 對策
在我國的普通高中對于思想政治的課程標準已經明確指出,要讓學生結合三個代表的重要理論思想進行基礎的教育,也就是說要引導學生與自身相關的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進行緊密結合,真正的能夠領悟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和方法,能夠初步的領悟到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思想觀、和世界觀等,能夠為自己的一生奠定良好的思想素質基礎,因此,就證明了高中的思想政治是學生必須修讀的一門課程,對于教學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以后的發(fā)展,是所有的專業(yè)老師值得研究的課題。
1 高中政治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教師自身對于政治課的認識度不夠,沒有引起最夠的重視;
現在普遍存在老師的教學就是為了考試,而學生為了考試而學,就直接的導致老師對其重要性得不到充分的認識,那么在現實的思想政治教學中,老師一直都認為這門課程沒有語文、數學等其他的學科重要,沒有意識到培養(yǎng)思想觀念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中能夠起到怎樣的的作用,另外在高考的敏感時期影響下,只重視對學生的考試結果的評價,對其中的過程評價忽視了,然后對已考試的結果的評價只用書面的分數作為主要的判斷依據,因此就形成了老師講,學生只是一味的接受了,形成“講條條”和學生“背條條”的形式了。
1.2 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的積極性不高:
據有關的調查報告顯示,大多數的學生對與政治課都不感興趣,一般都只是為了應付高考,而且大多的學生都認為政治課需要改革的比例也較大,但是形成這樣的觀念主要的原因在于老師教學的本身,由于一直以來高中的教學模式一直都是比較單一、僵硬的模式,一直處在空洞的教學,與實際現實已經脫離,使課堂教學沒有生機和活力,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學生的興趣,打消學生的積極性。
1.3 社會方面也直接忽視其價值所在:
也就是說在高中的政治課程中,主要包括經濟、哲學、政治常識三個部分,里面的理論性和時代性是很強的,另外由于學校、家長、等方面長時間的其課程沒有一起重視,就出現了老師難叫、學生難學的諸多現狀,這樣的情況是不符合新時期普用戶高中政治課程標準的,這樣的現象最終導致社會對其政治課程存在的價值忽視了,而大多數的人都認為政治課程實用型和可操作性很低,再就是由于高考科目的調整,直接形成了其課程的地位直據下降,學生只是敷衍學習了。
2 對策及建議:
2.1 不斷積累生活素材,使政治課的基本觀點和基本原理與現實生活接軌,最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想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政治課程教學質量必須要更新教學觀念,一方面要實施愉悅教學的方案進行,要讓學生從原來的被動式轉變成主動性的學習模式,,努力創(chuàng)設自然、融洽、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最大限度地達到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fā)展的教學目標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另一方面要不斷的積累生活中的教學素材,使教學不再是單一,僵化的,另外還要在課程的理論與實際之間要有效的結合,老師在教法上盡量不用專業(yè)的語言去進行教學。要化成樸素的生活語言進行教育,這樣學生所喜聞樂見
2.2 要在根本上改變教師的思想觀念,正確的認識到此課程的重要性:
2.1教師角色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由居高臨下轉向“平等中的首席”,適應教師新的工作方式的改變,增強教學的民主意識。教師應當以主陣地的地位審視課堂,以發(fā)展的觀點改革課堂,從創(chuàng)新的角度駕馭課堂。教師要善于營造良好的教學民主氣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注意教與學之間和諧、融洽的氛圍。民主平等的教學能創(chuàng)設寬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和諧了,學生自然會對學習產生興趣,進而影響其終身學習的動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教育理念才能得到真正實施。在思想政治教學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策略,學生的學習方式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發(fā)展水平。因此,教學策略應發(fā)生根本變化,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發(fā)展轉變,由重教育“教”向重學生“學”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由統(tǒng)一規(guī)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
2.3 拓寬政治教育的渠道:
在教材的處理上,以課本為基礎,向社會生活和學生生活輻射,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收集有關現實生活材料,運用現實材料來增加課本中理論的信度和活力。另一方面堅持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做到端正態(tài)度,重視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社會各界共同行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及社會責任感并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思想政治教學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3 結束語:
通過以上闡述的可以看出,在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學中雖然會存在很多難解決的問題。但是最為教師就應該不斷的研究,不斷的去探索新的教學方法,運用先進的思想理論、馬克思理論來正確的引導學生,最終能夠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事,努力的像學生詮釋理性的魅力,提升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劉忠年.構建和諧課堂 激活學生思維[J].銅陵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1).
[2]劉艷春.政治課問題教學法探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5(7).
[關鍵詞]高中生;思想政治教學;公民意識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7)07007301
關于公民意識,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胡弘弘認為:“其具體內涵包括權利意識即參與意識和監(jiān)督意識,以及義務意識即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所以說,公民意識是一種社會意識,是公民的權利意識和責任意識的辯證統(tǒng)一。培養(yǎng)公民意識,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議題,也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
一、在思想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高中生公民意識的重要性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中明確提出了“培養(yǎng)公民意識”的課程目標。高中思想政治課肩負著幫助學生形成公民意識、成為現代公民的使命。對學生進行公民意識培養(yǎng)這一重要任務,貫穿于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課程標準的每個必修模塊都強調了公民意識的相關內容。
當前,高中生的公民意識比較淡薄,建立以高中思想政治課為核心的公民教育體系,通過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培養(yǎng)公民意識,呼喚公民責任,把高中生培養(yǎng)成符合現代社會要求的好公民是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價值所在。
二、在思想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高中生公民意識的途徑
1.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高中生的誠信意識
胡弘弘認為,公民意識的延伸內涵包括平等意識、獨立人格、公共精神、自主理性等方面,誠信是公民意識的核心內涵之一。
誠信是市場經濟活動中的帝王法則。經濟生活教材多處涉及誠實守信的知識,第五課《企業(yè)和勞動者》中指出“企業(yè)經營成敗的因素之一就是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企業(yè)信譽和形象”,第九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強調“規(guī)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就是形成以道德為支撐、以法律為保證的社會信用制度”。在教學中,筆者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并結合現實生活中的“毒牛奶”“毒大米”等事例,在課堂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思考這些事件的起因、結果及危害性,明確企業(yè)如果缺乏誠信,不但會對社會及他人帶來危害,最終也將自取滅亡。然后,教師再進一步引導,讓學生認識到:企業(yè)如此,人也一樣,我們必須牢固樹立誠信意識,才能在社會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2.模擬參與,培養(yǎng)高中生的責任意識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和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公民的民主意識不斷提高,參與政治生活的主人翁作用不斷增強。但是,在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當前民主機制、公民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響下,我國公民總體參與政治生活的熱情不高,而高中生能積極參與政治生活的更是少之又少。
密爾說過:“任何參與,即使是參與最小的公共職務也是有益的?!痹趨⑴c中,公民的責任意識才能逐漸增強。政治生活教材第二課《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指出,公民可依法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jiān)督,并詳細闡述了有序參與政治生活的途徑和方式。筆者在講解“公民可以通過社會聽證制度參與民主決策”時,特意組織了一個水電價格調整的模擬聽證會。事先對學生進行分組,班級學生全員參與,在模擬聽證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擬參與增進了學生對政治體制的認同,產生更多的政治支持和對政治生活的主動參與,有效地培養(yǎng)和提高了學生的責任意識。
3.自省自悟,提高高中生的公德意識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政治教學;教學效果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目標
通過對《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的深入研究發(fā)現,現階段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理念為:堅持基本常識教育與順應時展要求相統(tǒng)一;注重政治方向的引導與學生成長階段的特點相結合;構建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的課程模塊;強調課程實施的實踐性和開放性。從上述教學理念來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應該注重把握時代的發(fā)展性、學生的成長性、內容的生活化以及教學的開放化。因此,僅僅從課文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是不足以達到既定教學目標的,我們還應該充分運用信息技術進行高中思想政治的輔助教學。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現狀
1.高中生對思想政治課學習興趣不足
從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學現狀來看,很多學生對高中思想政治的學習興趣不高,重視程度也不足,把思想政治課當成死記硬背的理論課程,不能很好地將理論知識與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相聯系。
2.高中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理解不深刻
通常來說,高中生對思想政治的學習方式主要是采取機械記憶進行的,因此,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并不深刻,同時也沒有將理論知識的理解放在重要位置,認為通過機械記憶將理論記在頭腦中就已經達到了思想政治學習的目的。
3.高中生對知識點的應用轉化存在障礙
在模擬測試中案例分析題的解答情況也可以看出,學生盡管能夠熟練背誦相關的理論知識,但是卻不能靈活應用,無法對案例進行正確的分析。由此可見,僅僅從課本理論知識出發(fā)對高中生進行知識點的講授,起不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的目的。
三、信息技術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為什么說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能夠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呢?在以下的策略分析中可以很好地找到答案。
1.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正如我們在上文中所提到的,總體來看,學生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興趣不濃,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在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方面,信息技術就能發(fā)揮較大作用。例如,老師在對新課標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2第三單元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第七課《我國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的講解過程中就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充分利用PPT或微課教學,向學生展示各少數民族的風采以及不同宗教文化的特點等,使學生在了解少數民族和不同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線上線下教學。
2.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的時效性
教材內容涉及的理論較多,而案例較少,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理論知識的背誦上。然而由于客觀因素的限制,教材在設計上不可能將過多的案例與事件插入教材中。其原因無非有兩點:一是出于對教材有效性的考慮,教材內容應該盡量精簡,減少贅余;二是由于時事新聞的時間性不允許,通常來說一本教材從編寫到出版要經歷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政治學科又是與時事關系密切的學科。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對課本知識進行擴展,可以制作微課,利用互聯網通過“翻轉課堂”等形式將書本中沒有的卻與政治學習密切相關的內容通過互聯網信息的收集展示給學生,如,在政治生活模塊中對國體和政體的講解中,就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將互聯網中的事件作為時事案例引入教學中,達到充實課本知識和拓展學生學習時空的目的。
3.利用信息技術,增強教學知識的靈活性
從高中生思想政治學習的現狀來看,很多學生對政治知識不能靈活運用,通過政治測試可以看出,很多W生不能將書中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案例中,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因此,在信息技術的利用上,我們可以通過微課及PPT展示相關事件的圖片、文字甚至是視頻,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找到案例分析的直觀感覺。例如,利用PPT展示或直接在網上搜索神舟十一號飛船發(fā)射視頻并設問引導學生思考國家財政的重要性,這樣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財政對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等,這樣經過多次的反復訓練就可以提高學生的政治理論敏感度和靈活性。
總之,信息技術是現代課堂教學中不可忽視的教學工具,采用信息技術進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實際的教學效果,同時對引導學生的活學活用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復習課;案例反思;活力課堂
復習課課堂教學的方式中處于核心地位,本文以《神奇的貨幣》復習課的教學為例進行反思。
一、豐富的語言表達
語言是進行思想交流的工具,也是教師教學和引起學生注意的重要工具。思想政治課作為非主要學科的高考科目,上課時間多以下午為主,此時的學生比較疲勞,非常容易犯困、走神。如果教師繼續(xù)照本宣科,聲音小且缺少活力,就會讓學生昏昏欲睡。因此,教師在上課時要特別注意語言表達方式的生動、活潑,語調能夠抑揚頓挫、感染學生情緒,并提高學習興趣。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疑問是創(chuàng)新的源泉,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復習課的教學過程中,廣大教師也不要忽視對學生好奇心的利用,通過巧妙構思、精心設置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從而推動學習的進程。例如,在《神奇的貨幣》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問“貨幣是如何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紙幣發(fā)行的是不是越多越好?”“為什么人們常說便宜沒好貨?”讓學生快速回憶課堂學過的理論知識,引導學生的復習方向。
三、善于歸納
知識是能力的載體,在新課的學習中,學生獲取的知識體系是分散的點,在高三的思想政治總復習時不僅要對之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加工,還要把知識進行系統(tǒng)化、條理化的歸納,通過知識網絡的構建,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能夠更加融會貫通和靈活地運用知識。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的復習過程中要重視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質疑、創(chuàng)新的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學生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的復習課上,廣大教師一定要正確把握好講課的分寸,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空間去消化知識,同時通過精心設計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最終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高昌生.如何提高高三政治復習效率[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