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幼兒園活動反思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親子園 教研活動 實踐 反思
一、幼兒園開展早教的情況分析
(一)幼兒園開展早教的優(yōu)勢
根據我國《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中明確指出:兒童受教育對象要從3~6歲拓展到0~3歲。隨著人們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0~3歲嬰幼兒教育越來越被重視。社會上0~3歲嬰幼兒的早教機構也應運而生,由于大部分機構是一種贏利性質的,對早期教育的特殊性、師資、硬件等方面都不能得到保證。而作為幼兒園在拓展0~3歲嬰幼兒教育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
1.現(xiàn)有設施和教學設備投資小
幼兒園的感覺統(tǒng)合訓練,蒙特梭利教育,奧爾夫音樂等八種能力都能在教育教學中體現(xiàn)。
2.具有專業(yè)培訓的幼兒教師
教師隊伍穩(wěn)定,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經驗,只需再次培訓和提高。
3.有專業(yè)的醫(yī)務人員:具有醫(yī)療保證和咨詢
4.對幼兒園的發(fā)展大有好處
(1)擴大了幼兒園的市場和知名度,儲備了生源;
(2)充分利用幼兒園的資源,對入幼兒園小班之前進行了入園實踐活動;
(3)提高了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提高了師資水平;
(4)增進了家園的溝通和交流;
(5)解決了嬰幼兒的入托問題。
(二)幼兒園開展早教存在的問題
幼兒園開展早教活動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加以完善和規(guī)范。
1.親子園只有一名專職教師,師資嚴重不足。
2.擔任教學工作的其他教師全部是兼職教師。
可以這樣說這些教師都是雙重身份:周一至周五是當班幼兒教師,周六至周日是親子園專職教師。
3.絕大部分教師在來親子園代課之前沒有接觸過0~3歲嬰幼兒的教育,尤其沒有家庭教育的指導經驗。
根據上述情況,我們有針對性地制定了相應的教研計劃,進而能夠充分發(fā)揮幼兒園開展早教的優(yōu)勢,又能夠將幼兒園早教活動進一步完善、規(guī)范,從而更好地開展幼兒園早教活動。
二、采取的方法和途徑
(一)理論專項培訓
1.了解親子園的重要性
0~3歲嬰幼兒教育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親子教育,促進了孩子積極主動地發(fā)展。在家庭中,較好地普及科學的早期教育理念和方法,能使家長得到教育孩子的基本培訓??梢哉f,這項活動是家長學習科學育兒的重要課堂,也是家長學習科學育兒的重要課程。形成了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配合更加默契。
2.教師角色的轉換
(1)親子園教師與幼兒教師的區(qū)別
第一,教育對象更復雜,教育任務更重。
因為它面對的不僅僅是0~3歲嬰幼兒,同時面對他們的家長,而他們的家長這一群體也是復雜多樣的,除了父母以外,還有祖輩及其他親屬,甚至包括保姆或相關養(yǎng)護人。因此,教師一定要善于應對在親子教育活動中的復雜局面,在執(zhí)教時,需要帶動家長科學地與嬰幼兒互動,指導家長學習科學的育兒方法,同時,必須正確對待每節(jié)活動都有家長監(jiān)督的這一現(xiàn)實,所以親子教學堂堂是公開課。
第二,孩子年齡更幼小,指導要求更高。
教師要有咨詢水平,教育視野要更寬廣,要多掌握新信息,了解學習不斷變化更新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
第三,互動方式更多樣,人際溝通更頻繁。
教師要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靈活、隨機地進行教育,實現(xiàn)計劃性教育和隨機性教育相結合。
(2)實現(xiàn)幼兒教師向親子教師成功轉型
①正確的職業(yè)價值取向
首先,熱愛幼教事業(yè),富有愛心,喜歡和嬰幼兒親近,態(tài)度謙卑,親和力較強,親子教師應該是愿意用全部智慧和心血培育嬰幼兒,全面關心每個嬰幼兒的成長。
其次,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能夠以身作則,為嬰幼兒的未來作導航。
再次,了解、掌握家長的心理,善于和家長溝通、配合,能與其他教師團結、融洽的協(xié)作。帶好嬰幼兒僅憑一個教師是不夠的,必須使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密切合作才能做好。
②全面的知識技能
與幼兒園教師相當,進一步了解0~3歲嬰幼兒的生理與心理發(fā)展水平、關鍵期、與家長溝通的能力及家庭教育指導等略。
③必備的專業(yè)素質
觀察能力。在教育教學中洞察嬰幼兒的認知、言語、表情、行為、情感、愛好、特長及心態(tài)變化等,從而有效地引導、調節(jié)、控制活動過程。
語言表達能力。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能喚醒嬰幼兒思想情感上的共鳴,激發(fā)嬰幼兒的想象力,調動嬰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欲等,簡明、流暢、通俗易懂、生動形象、且富有幽默感與感染力的語言表達能力。
動手操作能力。所有的教具必須熟練操作,同時能制作相應的教具或玩具。
組織能力。教師要注意把空間轉給家長,盡量讓家長和嬰幼兒發(fā)揮主導作用,教師主要起到銜接、主持、協(xié)調活動的作用。
溝通能力。除了要學會和嬰幼兒溝通,還要具備與家長的溝通能力。
④充分的心理準備
承受壓力。每次課都是公開課,觀摩課,都要接受家長的質疑和檢驗。
勇于接受挑戰(zhàn)。新型的教育模式,即根據我園的教育模式在1小時內要完成許多個小的親子活動。
總之,親子授課是重視過程,不強調結果。相信孩子主動吸收能力,注重細節(jié)教育,個性差異,盡量避免嬰幼兒等待。強調從嬰幼兒興趣出發(fā),強調自由,開放和彈性。必須注重的是在課堂中不用褒貶詞說孩子,不輕易碰觸孩子身體。在教學過程中避免引起家長討論和發(fā)問。給每個孩子均等的教學時間,不用選擇性的詞匯。
3.了解早教課程
通過了解早教課程,可以使嬰幼兒熟悉幼兒園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初步嬰幼兒的生活習慣和技能,掌握初步的知識,加強嬰幼兒的身體鍛煉,加強嬰幼兒、家長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具體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特點鮮明的親子環(huán)境
親子園十分重視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讓良好的教育理念自然的融入到環(huán)境中,鮮活、及時地為生活在其中的人提供幫助和資源。具體包括:開放性,開放幼兒園各種資源和環(huán)境,利用現(xiàn)有設施和教學設備發(fā)揮資源和環(huán)境的作用;親子性,親子園環(huán)境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考慮到為親子互動提供條件和便利;發(fā)展性,讓環(huán)境與家長對話,為家長提供了了解親子教育的重要性及親子教育的內容,讓家長能夠反饋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以便進行研究,從而不斷完善教育教學的內容和方法。
(2)創(chuàng)設適合0~3歲嬰幼兒活動的教室
包括大運動教室、精細動作教室、休息室等。大運動教室以增強嬰幼兒大肌肉機能為內容,適合各個年齡嬰幼兒的活動。精細動作教室以發(fā)展嬰幼兒小肌肉動作為內容,可進行集體教學,提供保證適合每個年齡的嬰幼兒人手一套操作材料。休息室供嬰幼兒穩(wěn)定情緒和休息,內設活動區(qū)、益智區(qū)、休息區(qū)。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應注意為嬰幼兒建立充足空間,為其提供便利的自由選擇玩耍并具有家庭氣氛的環(huán)境。
(3)形式多樣的親子活動
具體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集體活動。幫助家長解決“什么是良好的早期教育環(huán)境”,讓孩子在游戲活動中學習、開發(fā)智力以及各種潛能和情感交流。
個別輔導。根據不同的孩子的特點差異進行個別輔導;下班見習:每學期為親子園的孩子提供2~3次每半天到班上體驗生活的機會,讓孩子感受集體生活,為入園做好心理上和生活上的準備。
主題活動。根據不同的季節(jié)和節(jié)日進行一些不同主題的親子活動。
(4)科學合理的親子課程
通過教育實踐,親子教育活動內容主要分為以下幾大部分:來園活動、探索實踐、輕松時刻、體能訓練、音樂活動、集體游戲、教育經驗大家談。這些旨在讓嬰幼兒熟悉環(huán)境、同伴和教師,讓家長通過活動掌握培養(yǎng)指導嬰幼兒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基本技能知識的手段,且能讓嬰幼兒在活動間隙得到休息和調整, 針對不同年齡段嬰幼兒發(fā)展要求進行安排,培養(yǎng)嬰幼兒參與集體活動的意識,初步學習共處、交往、合作等,并且讓家長、教師之間進行互動和交流。
(5)系統(tǒng)規(guī)范的親子教材
不斷搜集整理資料,在教育教學中形成適合嬰幼兒特點之本園特色教材,有計劃編寫1歲~1.5歲、1.5歲~2歲和2歲~2.5歲三個年齡段上下學期教師用書;制定親子園各項工作職責,為親子園教育管理積累經驗。
4.外出參觀培訓
更新觀念牢牢把握社會關注的教育新動向,通過多渠道,多形式組織教師外出培訓學習和參觀。
利用暑假進行前期的籌劃準備工作包括制定宣傳方案,教室環(huán)境的布置,示范課的準備,請家長帶孩子參觀親子教育環(huán)境和設施,利用周六、周日進行咨詢活動,制定學期教育教學計劃等。初步掌握了0~3歲嬰幼兒親子教育的方法,掌握了嬰幼兒心理特征,了解嬰幼兒營養(yǎng)膳食等方面的知識,學習科學育兒的方法,為開展0~3歲嬰幼兒親子教育實踐奠定基礎。
(二)實踐專項培訓
實踐專項培訓的總原則是“一學習、二實踐、三循環(huán)”。
“一學習”,是指理論學習、聽課學習和主動學習,具體是指上述理論方面的學習、聽主講教師課的學習及自身不斷汲取知識的學習。每一個學習的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實踐”,是指在有了一定基礎后,給主講教師配課,熟悉各個教學活動環(huán)節(jié),自己親自主講其中一個小環(huán)節(jié),然后一步一步深入直至全部教育活動都能勝任。這是一個包括配課、熟悉教學、部分主講、完全勝任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三循環(huán)”,是指將所有年齡段的教學活動以上述方式進行,使每一位教師熟悉每個年齡段的教學活動并能勝任。
(三)教研專題探索
在開展親子教育教學活動中,經常會發(fā)現(xiàn)許多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就組織教師在教研活動中進行討論,將大家討論的話題擬成我們的專題研究課題,通過多次的實踐,再實踐,再到理論,形成了我們以下專題研究成果:
第一,《在親子教育中轉變家長的觀念》獲西安市教育活動評比一等獎。
第二,《在親子教育中教孩子學習交往、學習共處、學習合作》獲西安市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教育論文評比一等獎。
第三,《發(fā)揮幼兒園優(yōu)勢,托幼一體化實踐探索》獲西安市碑林區(qū)教育活動、論文評比二等獎。
第四,《0~3歲嬰幼兒教育實踐方案研究》列為西安市基礎教育課題,通過兩年的研究,專家的考察論證已結題并頒發(fā)了結題證書。
第五,在2006年和2008年陜西省舉辦的“0~3歲嬰幼兒教育研討觀摩大會”上作了《0~3歲嬰幼兒教育實踐初探》和《創(chuàng)新0~3歲嬰幼兒教育》的大會發(fā)言;得到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還作為現(xiàn)場會交流之一。
三、實踐與反思
(一)教師獲益
幼兒園教師通過在親子園(早教)代課,對各年齡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發(fā)展有了更加深入細致的了解,知道家長的想法;與家長的溝通更密切、融合;對孩子熟悉,這些孩子進入幼兒園時已經是“熟人”了;教師自己在教孩子和家長的同時,自己也在不斷的學習,鍛煉了自己,各方面的知識、能力也在不斷積累和提高。
(二)孩子、家長獲益
孩子、家長從沒有像這樣全方位的得到指導幫助。孩子與孩子之間得到了互相交流、共處、合作;在每一個關鍵期都會得到專業(yè)指導;幫助孩子從個體交流向集體交流過度,促進了孩子情感發(fā)展。
家長之間的經驗交流,使每個家庭獲得了高質量的家庭教育資源;家長各方面也得到了提升。
(三)促進幼兒園和家庭的密切聯(lián)系,托幼一體化銜接更緊密自然
“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標,處處有教育”,在親子活動中,我們逐步讓家長接受了這一理念,使家長在教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也遵循這一理念,扭轉重知識學習,輕習慣養(yǎng)成的教育觀念,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增進與孩子的親情,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孩子的綜合素質,形成教育合力。
總之,0~3歲嬰幼兒教育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親子教育,促進了孩子積極主動地發(fā)展。在家庭中較好的普及科學的早期教育理念和方法。能使家長得到教育孩子的基本培訓。可以說這項活動是家長學習科學育兒的重要課堂,也是家長學習科學育兒的重要課程。形成了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配合更加默契。
幼兒園開展0~3歲嬰幼兒教育實踐證明,一方面,讓更多的家長有機會學習并掌握實用性很強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使家長成為“高效能的父母”。有效配合幼兒園教育,完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另一方面,抓住嬰幼兒智力發(fā)展的關鍵期,開展多種有趣活動,有效地促進嬰幼兒身體、情感、智力、交往和獨立性的發(fā)展。同時,提供提前熟悉幼兒園環(huán)境的機會,為孩子入幼兒園小班過集體生活在環(huán)境適應、身體適應、心理適應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規(guī)劃綱要》工作小組辦公室.教育規(guī)劃綱要輔導讀本[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
[2]蒙特梭利著.付地紅,張冬梅譯.三歲決定一生[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1.
摘 要 教學反思是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是幼兒教師有效提升教育活動質量,是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和自身專業(yè)成長的重要途徑。本研究以我園園本節(jié)日活動為契機,收集了幼兒園十七位教師園本節(jié)日活動的反思并對其進行質量分析。關鍵詞 教學反思 問題 策略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5-0134-02一、我園教師教學反思存在的問題(一)從教學反思的形式上看1.反思格式比^單一反觀我們的現(xiàn)實不難發(fā)現(xiàn):眾多教師寫出的教學反思案例其格式基本上如出一轍,即“不足之處――獲得啟示――怎樣運用”,何其精辟凝練!這種格式的套用無疑是不利于教學反思的推進與發(fā)展。2.反思流于形式在教學實踐中存在這樣的傾向:不少教師把寫教學反思看作是一種額外的負擔,是在浪費時間,往往為了應付學校檢查才勉強應付完成。這樣,教學反思的撰寫就成了為反思而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教學反思的實際價值根本沒有得到切實的體現(xiàn)。(二)從教學反思的內容上看1.反思內容不全面不深刻翻閱眾多的反思案例,不難發(fā)現(xiàn),老師們的反思都是不夠全面的,十七篇反思有十五篇缺少對活動目標、幼兒學習狀況的反思,十七篇反思都沒有對再教活動進行反思。在對其它內容的反思上也是多為蜻蜓點水,一帶而過,缺乏全面性和深刻性,給人的感覺很是空泛。2.反思零散而不系統(tǒng)教學反思在內容方面比較分散、零碎,缺乏系統(tǒng)性。一些老師常常是這次反思某一個問題,下次反思就換成了另一個問題,結果是每個問題都是泛泛而談。反思的效果并不是很明顯,對教師教學行為的改進也微乎其微。3.反思重教師而輕幼兒教學反思所表現(xiàn)出的另一個傾向是:反思的著眼點多集中在“教師怎樣教”這一層面,對“幼兒的學”進行反思的并不多見,而這種做法是很有局限性的。畢竟,教師的教最終應以幼兒的學習發(fā)展為宗旨和歸宿。因此,進行教學反思,就應該包括“教師的教”和“幼兒的學”。4.反思多敘事而少分析存在于教學反思中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反思往往充斥著很大篇幅的教學設計的描述,而透徹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則較為欠缺,對應反思的核心內容往往是簡單的一筆代過。5.缺少對教學細節(jié)的設計和處理的反思教學細節(jié)的設計和處理是一堂教學活動成敗的關鍵,對活動中細節(jié)的反思是反思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反思對教師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縱觀我們十七位老師的反思都沒有反思教學活動的細節(jié),相反對教學過程的敘述較多。二、提高我園教師教學反思質量的策略(一)教師要不斷的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教師教學反思的能力是教師提高反思有效性的關鍵因素,一般認為教學反思能力包括以下要素:一是自我監(jiān)控能力,就是對自我的觀察、判斷、評價、設計的能力;二是教學監(jiān)控能力,就是對教學活動的內容、對象和過程進行計劃、安排、評價、反饋、調節(jié)的能力。因此,提高教學反思能力需要教師了解教學反思的本質,熟悉教學反思過程,掌握教學反思方法與技巧。教師應該適時閱讀和了解相關反思的知識,并不斷的內化,最后科學、有效地應用到教師的反思中,使教學反思成為有效的教學反思。(二)以積極的態(tài)度進行反思我園教師應該轉變教學反思的態(tài)度,深刻地認識到反思的意義和價值,而不應該是為了完成幼兒園的任務,為反思而反思,這些反思只能是濫竽充數(shù),其有效性可想而知。教師應該以積極的情感自發(fā)的進行教學反思,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教學反思中的主體性作用。。(三)幼兒園應完善教學反思制度我園對教師的反思有一定的制度管理:教齡在五年以下的教師一周一次反思,教齡在五年以上的教師一個月一次反思,到了學期末要上交。但是這樣的管理收效不大。教師在目前反思制度下所做的反思僅僅只是為了完成任務,這樣的反思做的再多都永遠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所以要提高教師的反思水平,幼兒園還應該完善反思制度。比如對教師的反思進行質量的分析,然后進行優(yōu)劣的評比,而且納入年終的考核。這樣雖然同是在制度之下的反思,但反思的質量會有質的提高。(四)幼兒園應該為教師提供學習的機會和平臺,提高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關于對教學反思的學習,我園由級組長專門的給一線教師做過培訓,日常的研討過程中也研討過,但還遠遠不夠。我園還應該加大提高教師教學反思的力度,形式和方法可以多樣性,比如做反思的課題研究、請專家做專題講座、教師做經驗交流、外出學習、園內有經驗的教師和領導對教師的教學反思做相應的指導等等。這些方法都是有助于提高教師教學反思有效性的。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自我評價;專業(yè)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5)06-172-002
一、引言
幼兒園教師自我評價是指幼兒園教師通過自我認識,進行自我分析,從而達到自我提高的過程。幼兒園教師的自我評價是一項十分復雜而重要的活動,它關系到幼兒園教師如何認識自我,提高自身專業(yè)素質,適應教育發(fā)展的需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庇變簣@教育工作評價主要以幼兒園教師自評為主,旨在提高教師專業(yè)素質水平和專業(yè)發(fā)展。
二、幼兒園教師自我評價對專業(yè)發(fā)展的作用
教師自我評價對于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意義重大,幼兒園教師通過自我評價,能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與不足,進而針對不足進行反思,從而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1.有利于提升幼兒園教師的教育信念
幼兒園教師的教育信念是在幼兒教育科學認識的基礎上,日益積淀成的關于幼兒及其學習等教育內容的較穩(wěn)定、持久的態(tài)度、情感和益智的綜合體。但單純的外在的培訓和學習對信念的培養(yǎng)是有限的,還需通過幼兒園教師自我評價來配合提升,使得不斷反思,不斷完善。因此自我評價作為幼兒園教師的一個認識自己、教育自己,從而提高自己的過程,是提升自己教育信念有益的途徑。
2.有利于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yè)知識的增長
專業(yè)知識是幼兒園教師進行幼兒教育的知識和技能性保障,幼兒園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要求具備普通的文化知識、學科的專業(yè)知識、教育教學知識以及實踐性知識。而對幼兒園教師的教學實踐而言,實踐性知識更重要。但是實踐性知識無法通過書本、培訓或其他外在方式獲得,它是存在于幼兒園教師的頭腦中,因此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幼兒園教師之間的交流以及幼兒園教師的自我評價。
3.有利于提高幼兒園教師的專業(yè)能力
幼兒園教師專業(yè)能力是指幼兒園教師在從事教學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征。盡管幼兒園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可通過外在學習獲得一定程度的發(fā)展,但如若得到提高,則更多的是通過“做中學”來達到。因此,幼兒園教師的自我評價,有助于促進年輕幼兒園教師的成長,提高幼兒園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使其逐步發(fā)展成為研究型幼兒園教師,從而提高其專業(yè)能力。
4.有利于增強幼兒園教師的自我專業(yè)發(fā)展意識
幼兒園教師自我專業(yè)發(fā)展強調幼兒園教師不僅是專業(yè)發(fā)展的對象,更是自身專業(yè)發(fā)展的主人,是一種自我更新、專業(yè)自主的發(fā)展。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活動有多種形式,如與專家交流、與同事合作、與家長接觸等,但最基本的專業(yè)活動形式是教育教學。因此,自我反思教學過程、保持與幼兒和同行間的對話交流等,均可以有效促進其專業(yè)發(fā)展,因此強調自我評價正是培養(yǎng)幼兒園教師自我專業(yè)發(fā)展意識的最佳途徑之一。
三、促進幼兒園教師進行自我評價的有效途徑
(一)幼兒園層面
1.創(chuàng)設促進幼兒園教師自我評價的氛圍
良好的溝通交流氛圍對促進幼兒園教師自我評價的開展非常重要。首先,幼兒園要營造一種良好的文化氛圍,為教師學習發(fā)展創(chuàng)造機會。可以組織一些經驗交流會、課題教研會等活動,使幼兒園教師之間相互溝通交流、自我反思。其次,幼兒園可以樹立模范榜樣,推出自我專業(yè)發(fā)展比較優(yōu)秀的幼兒園教師,起到示范和激勵作用。
2.建立幼兒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檔案
建立幼兒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檔案,關注幼兒園教師發(fā)展過程,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成長。從分析幼兒園教師現(xiàn)狀到評價活動的每一環(huán)節(jié)和程序的設計與安排,都要著眼于是否有利于幫助和促進幼兒園教師的發(fā)展,突出評價在學習與工作中的反饋與矯正作用,把幼兒園教師評價真正變成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有效途徑。
(二)幼兒園教師層面
1.做好教學反思
做好教學反思,可以考慮“教”和“學”兩個方面?!敖獭钡慕嵌燃从變簣@教師要不斷反省自己,分析教學效果如何,目標是否達到?!皩W”的角度即注意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xiàn),知識、情感和技能所達到的效果。具體來說,可以通過四方面進行反思,即教學心得、教學的不足之處、幼兒學習情況以及今后需改進和提高的地方。曾有著名教育家指出:“教師本人對自己的經驗的分析會帶來很大的收獲?!庇變簣@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過程、方法以及效果等及時分析并反思,便于積累經驗、總結教訓,從而調整和彌補不足。許多優(yōu)秀的幼兒園教師之所以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這與他們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是分不開的。
關鍵詞 園本教研 參與式園本教研 運行機制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5.01.040
2006年3月,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委托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fā)展中心下發(fā)了《關于開展“以園為本教研制度建設”項目函》,計劃擬用五年的時間,建立和完善幼兒園園本教研制度,提高幼兒教育質量,在全國建立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幼兒園,探索出保證“園本教研”有效地、持續(xù)地開展下去的長效機制。園本教研由此成為了提高幼兒園保教水平和質量保證。
基于筆者實習的工作經歷,在長沙市示范性幼兒園實習期間曾參加過多次幼兒園組織的園本教研活動。園本教研在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yè)化成長,在完善幼兒園課程實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該幼兒園作為省級示范性幼兒園其園本教研制度的建設和園本教研的實施在對幼兒園本身的發(fā)展、教師的成長、幼兒的發(fā)展及其對其他兄弟幼兒園的輻射帶動相互促進發(fā)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1 參與式園本教研運行機制
1.1 參與式園本教研活動的要素
參與式園本教研活動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師個人、教師集體、專業(yè)研究人員、教研形式、教研內容、教研方案、教研主持人、教研時間、活動現(xiàn)場、外部環(huán)境等。
在參與式園本教研基本要素中,教師個人、教師集體、專業(yè)研究人員是基本要素中的核心,三者構成了園本教研的三種基本形式: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專業(yè)引領,三者構成了園本教研的三位一體的關系。
1.2 參與式園本教研的運行過程
參與式園本教研的運行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化的過程,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各個要素各司其職,其運行過程如圖所示(見圖1):
參與式園本教研的運行過程是組成參與式園本教研的基本要素相互作用而成的。學期初召開園務工作會議,明確幼兒園工作重點,將幼兒園工作下達至幼兒園各個部門。幼兒園教研室根據學期工作任務確定教研方向和主題,下達至教研組。教研組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教研計劃和主題,并有計劃分步驟地依據計劃和主題展開教研活動,進行反思和總結,以調整計劃,改進教研,完善工作。其運行過程包括以下環(huán)節(jié):
1.2.1 上傳下達,確定教研方向和主題
幼兒園教研室是整個參與式園本教研的中心也是教研的行政中心,決定這幼兒園有關參與式園本教研的相關事項都需通過教研室的審核。學期的教研的方向或主題來源主要有三種:來自教師個人的自我反思;來自幼兒園研究課題即幼兒園的特色課程;來自專業(yè)研究人員或教育大背景文件的學習如《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
案例一:園務工作會議確定教研工作,教研組各司其職
岳麓區(qū)E幼兒園在學期初召開園務工作,之后分部門安排學期工作。教研室教研組展開會議,確定本學期教研內容,教研主題,下達至各教研小組。
E幼兒園下設小班、中班、大班教研組、自主性繪畫教研組(該幼兒園課題教研組)、分享閱讀教研組、區(qū)域游戲教研組等。每個教研組設一名組長,負責該教研組的教研工作。但其可歸為三類分別是:年級教研組、課題教研組、教學活動教研組,三者的涵蓋了該幼兒園教學體系幾乎所有的內容,具有針對性、特色性和目的性,作用也各不相同。
年級組:全園根據幼兒的年齡階段劃分為三個或者四個年級組,解決不同年級組教師在教學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有效完成幼兒園教學教學任務,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課題教研組:教研組長由固定的骨干教師擔任,負責將課題研究結果運用幼兒園教學實際中去但是全園教師都可以參與到課題教研中去。
活動教研組:負責幼兒園教學活動教研,探討如何組織教學活動,包括活動目標、活動過環(huán)節(jié)、活動評價、活動組織的原則等。重在提高教學活動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促進幼兒發(fā)展。
1.2.2 教研組各司其職,制定教研計劃和主題
在幼兒園教研室制定的教研的大方向下,教研組根據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在進行相應調整之后確定本學期的教研計劃,將計劃上傳至教研室審核。審核通過后并將計劃層層分解階段,通過準備教研活動逐步實施。
1.2.3 有計劃、分步驟開展教研活動
教研組根據本學期的教研計劃和任務準備教研活動,教研組根據教師的時間利用空閑時間自行組織,邀請幼兒園骨干教師進行專業(yè)引領。
案例二:從培訓到學習,理論到實踐,分步驟研究《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岳麓區(qū)E幼兒園在大背景下有步驟、有計劃、有重點地完成了指南從培訓到學習,從理論到實踐的研究的過程。該幼兒園做了以下工作:首先,重視對《指南》的學習,制定學習計劃。具體的計劃可分為三個步驟:領悟《指南》基本精神,更新教育觀念;循序漸進分領域學習《指南》的基本內容;理論與實踐并行,一邊學習一邊將其運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其次,實施計劃,開展教研活動。將《指南》中的內容與計劃中原有的教研活動相結合,開展《指南》背景下的教研活動,將其與幼兒園教學相結合,突出重點,更新知識觀念。再次,運用實踐,反思總結。將《指南》中的內容滲透到幼兒園生活和活動中,實事求是地采納其中的教育建議。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反思總結,教師間相互交流,提升效果。最后,結合本園特色,實踐深化。將《指南》本園的特色:自主性繪畫和分享閱讀相結合,運用其理論知識豐富特色課程,深化實踐,與時俱進。
1.2.4 反思總結,改進教研
參與式園本教研的總結與反思主要有兩方面的涵義:其一各年級教研組在教研計劃實施過程中進行總結與反思,從而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教研計劃,調研主題,保證參與式園本教研的有效性,同時反思本次活動,為下次活動進行物質上和經驗上的準備。其二是在幼兒園綜合各教研組的實施情況進行反思與總結,以改進工作適當調整教研主題和工作計劃。兩者同步進行,與實施進程密切相關,構成計劃―組織―實施―總結―改進計劃的循環(huán)過程。
案例三:一次教研活動的雙重反思。
岳麓區(qū)E幼兒園在自主性繪畫教研活動的總結與反思環(huán)節(jié)中,首先是參與教研的教師針對繪畫活動組織開展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和原則等進行反思,在教師同伴的幫助下共同提升。
其次,在專家引領環(huán)節(jié),該幼兒園骨干教師在進行專業(yè)引領時,從該課題的產生到實施,到如今在幼兒園的運用情況進行了總結,希望老師們能夠多閱讀相關資料,多思考,多實踐,從而能在幼兒身上看到實際的效果。同時結合當前《指南》的要求,提出相應的建議,讓教師們受益匪淺。
最后,在教研活動接近尾聲時,教研活動的組織者即主持人就此次教研活動進行了總結。從組織的角度她認為自己前期準備不夠充分,致使教研不夠深入;從教研組的角度就下次教研活動開展的相關事項和須注意的問題進行總結,并要求小組成員組織自主性繪畫活動。
參考文獻
[1] 劉良華.校本教學研究:基礎教育改革的道路[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66.
[2]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教育部[G].2001.
[3] 張瓊.從傳統(tǒng)教研到園本教研[J].教育導刊,2011(10).
[4] 程方生.幼兒園園本教研實踐框架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7(4):75-77.
[5] 陳瑞華.運用案例分析教研活動促進園本教研的有效開展.武漢教育科學研究院學報[J].2006(12):82.
[6] 束從敏,李芳,楊斌.以課題研究為主線的園本教研模式研究[J].教師發(fā)展與教師教育,2006(9):41.
[7] 張小華.把握教研科研的“和”與“合”――教科研室整合性調節(jié)機制運行的設計.何幼華等.幼兒園管理創(chuàng)意設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1.
[8] 教師研究工作坊:一種新的園本教研組織形式[J].學前教育研究,2009(2):65.
推薦理由
我們要對教學的哪些方面進行反思?怎樣進行反思?如何將自己的反思融入日常教學,并調整課程實施方案?教學反思應該遵循什么樣的原則和方法?如何做好觀察記錄并寫出有價值的反思筆記?怎樣對教師的反思日記進行分析和評價?――本書用真實生動的教學活動實錄、反思案例和照片,詳細介紹了反思性幼兒園課程和教學應該具備的五個核心關鍵實踐經驗,以及幼兒教師對教學進行有效反思的具體原則、組織思路和方法。
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設計方法與實例
作者:俞春曉
推薦理由
這是一本給幼兒教師看的書。作者結合多年的一線教學經驗,按照教學活動的構成要素闡述了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設計技巧,包括教學活動的內容如何選擇、目標如何定位、情境和材料如何設計、環(huán)節(jié)如何安排、指導策略有哪些等。說理加上大量的案例輔助說明,使這本書具有很強的實踐指導價值。
幼兒園一日生活環(huán)節(jié)的組織策略
主編:宋文霞,王翠霞
推薦理由
入園、盥洗、進餐、喝水、如廁、自由活動、午睡、離園是幼兒園的生活環(huán)節(jié),能否把這環(huán)節(jié)組織好,直接關系著幼兒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能否順利進行。本書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存在的問題,提供了大量的策略、活動、兒歌和故事,無論是初入職的新手教師,還是在生活環(huán)節(jié)組織方面缺乏技巧的老教師,都可以從本書中獲益匪淺。
幼兒園管理的50個細節(jié)
主編:陳遷
推薦理由
全書的50個細節(jié)以案例的形式呈現(xiàn),分為規(guī)章制度建設、保教與總務工作管理、保教隊伍建設、公共關系管理和領導藝術等五編,從五個不同的側面反映了當前我國幼兒園管理中亟待引起重視的一些管理細節(jié)問題。鑒于幼兒園管理工作實踐性強的特點,本書十分重視案例的典型性與可讀性,力求用深入淺出、簡明扼要的語言,對案例進行描述與分析,使讀者能夠從中得到某種警示或啟發(fā)。
幼兒園教育質量評價手冊
編者: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學前教育研究室
推薦理由
該手冊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guī)劃(教育學科)國家一般課題“幼兒園教育質量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促進研究”系列成果之一,呈現(xiàn)的是一種專業(yè)化評價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方法,具有中立的客觀性、深入的描述性。本《評價手冊》工具一、三、四、五、七、九這6個工具經過了三個階段十余年在十多個省市的試用、修改和完善。實踐證明,這套評價工具能夠全面、客觀、深入、細致地反映和描述幼兒園的教育質量。
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之道
作者:晏紅
[關鍵詞]一課三研;農村幼兒園;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712(2014)02-0019-02[作者簡介]朱自梅(1977―),女,江蘇句容人,本科,江蘇省句容市郭莊鎮(zhèn)中心幼兒園教師,幼兒高級。
“一課三研”,顧名思義就是指針對同一活動內容(主要指幼兒園的學習活動),由不同教師反復進行的教學實踐活動,或者由一個老師通過反復研討不斷優(yōu)化教學實踐活動的過程,在研究活動中比較不同的教學策略,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研討教學中的困惑、存在的問題及目標的價值取向等。目的是通過滾動式教研,促進教師教育行為的跟進。它作為一種教研方式,同時關注了課程、幼兒與教師的發(fā)展。
我園是一所農村中心園,教師外出接受專業(yè)培訓的機會有限。如何幫助教師搭建專業(yè)成長的平臺呢?幼兒園結合自己的優(yōu)勢,成立相關教學研究共同體,幫助老師從淺嘗輒止的單一的教研活動,到“實踐――反思――再實踐”的“一課三研”“一課多研”園本教研教研活動,極大地推動了教育教學實踐的良性循環(huán),促進了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的提高。
一、走進園本的“一課三研”活動
下面筆者就以前不久開設的音樂活動《毛毛蟲啃蘋果》為例,與大家共同分享我們這個團隊是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有效落實課堂教學的“行”與“思”的“一課三研”園本教研模式的。
(一)一研:勇敢的鋪路人
通常我們會將一研稱為“靶子”課。怎樣成為“靶子”呢?教研組成員商議:我們要立足在執(zhí)教者原有的教學經驗、水平的基礎上找亮點,執(zhí)教者必須對所研討專題中的相關理論進行學習、內化,必須先行研究素材、參照幼兒音樂水平發(fā)展的現(xiàn)狀、活動目標等因素,設計出心目中的課案。帶著這種共同的認識,筆者收集音樂素材,制作課件,帶著自己設計的教案走進了教學的課堂。
“一研”活動結束后并不急于研討,而是留下時間給執(zhí)教者進行自我反思與剖析,學習用教育理論來解析自己的教學行為,并形成書面反思材料。然后召集教研組進行研討,內化群體的智慧,并接受來自群體的質疑:目標的制定是否適宜、教師的提問是否有效、指導是否到位等。這節(jié)課后,教研組幫助執(zhí)教教師反思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如音樂領域的教學目標制定,音樂出現(xiàn)的形式等方面進行了調整,進一步優(yōu)化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
(二)二研:理性的思索者
帶著一研的反思,我們組織教研組的骨干教師進行第二次活動設計和實踐,二研的“示范”課把重點放在幼兒理解毛毛蟲啃蘋果的節(jié)奏上借助生動的節(jié)奏圖譜幫助幼兒理解;并且讓幼兒在快樂中體驗感受音樂及表現(xiàn)音樂。這樣一來,教學效果明顯優(yōu)于一研,激發(fā)了孩子的表現(xiàn)力,突出了《綱要》精神:“藝術活動是一種情感和創(chuàng)造性活動。幼兒在藝術活動過程應有愉悅感和個性化的表現(xiàn)?!?/p>
教研組成員將“研”建立在兩次上課的對比中,我們更多聚焦在教師、教材、幼兒以及學習環(huán)境等四要素互動上。我們通過二研活動的開展,使教師在基于幼兒的學習需求、教學手段和教研對象等因素中,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活動的設計。
(三)三研:幸福的實踐者
三研的“跟進”課在前兩次活動的基礎上,更多地思考了活動的細節(jié)和怎樣讓孩子在音樂表現(xiàn)中與其他領域整合。為此,筆者制作了“毛毛蟲啃蘋果”的課件,創(chuàng)設語言及游戲情境,為幼兒準備了四個不同的水果盤子,讓幼兒身臨其境去體驗音樂的節(jié)奏。在感受音樂的同時,幼兒的語言和情感得到均衡發(fā)展,幼兒在活動中獲得身心的愉悅。
一個精彩的教學活動不是個人可以備出來的,而需要借助集體的力量,通過“一課三研”園本教研模式“研”出來的。在這過程中,教研組引導教師對教學主題進行價值判斷,幫助教師個體學會自主建構,自己設計、實踐、反思,找出教學中在知識背后能給孩子持續(xù)發(fā)展的東西,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二、感悟“一課三研”的教學魅力
李季湄老師說:“讓教師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研究自己的教學,解決自己的問題。”在“一課三研”過程中,我們廣開言路,倡導每一位教師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在思想與觀點的碰撞中,在主動的研究與探索、實踐與創(chuàng)造中尋找共同的價值,不僅推動教研組實踐能力得到提升,也促進教師的自我建構意識和能力得到發(fā)展。
(一)研字當先,讓執(zhí)教者獲得成長
“一課三研”活動的開展,改變了執(zhí)教老師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幫助教師樹立了新的教育理念,積累了新的教育經驗,掌握了新的教育技能。執(zhí)教的老師學會了反思,學會了用新的理念來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在反思中他們發(fā)現(xiàn)許多自己從未意識到的問題,通過不斷的執(zhí)教、反思,在磨煉中提高了執(zhí)教者的教育教學能力。教師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研討、反思的循環(huán)中逐漸改進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加快由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變的步伐。
(二)研字為媒,讓參與者獲得成長
在“一課三研”活動中,每位教師都是教研的主人,在聽、說、議中充分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體會,把新的教育理論、理念融入活動中,用教育理論來解決活動中的困惑。因此,在參與研討的過程中,參與者能學習到每位教師不同的教學風格與教育策略,借鑒他人的經驗和做法,形成和發(fā)展自己的教學特點,并將研討中反思的觀點放到實踐中去驗證、提升,從而加快自己專業(yè)成長的步伐。
(三)研字打頭,讓教研團隊獲得發(fā)展
“一課三研”創(chuàng)造了一個共同分享、合作與支持的條件,增進了同事之間的溝通。或許有的老師因自己的活動不理想而沮喪過,但在信任、鼓勵的感召下,振奮精神重新設計方案,改進教學策略。每一個教師在活動中都感到有新的收獲和新的提高,都把這樣的活動當作挑戰(zhàn)自己,提升自己的一次機會,從而促進團隊的發(fā)展。
(四)研字引路,讓幼兒園獲得發(fā)展
教師的收獲就是幼兒園的收獲,教師的成長就是幼兒園的發(fā)展。通過研討活動,每位教師都經歷了一個“實踐――反思――再實踐”的成長過程,學會了把研討中反思的觀點放到實踐中去驗證、提升,使他們成為園本教研的主體,幼兒園借助教師專業(yè)成長來呈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態(tài)勢。
“一課三研”的教研方式讓我們更多地關注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并在實施過程中做到且行且思。它的踐行在幼兒園形成了一個善于理解、善于合作、交流互動、共同提高的教研氛圍。實踐使我們感到:“一課三研”活動不僅研出了教師之間合作交流的默契,更研出了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不僅研出了教師思想的深度,更研出了教師高度的敬業(yè)精神?!耙徽n三研”園本式教研活動在農村幼兒園的歷練,定能促進教師在共同分析、互相探討、爭辯反思的過程中得到專業(yè)化成長。
參考文獻:
(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qū)筑夢幼兒園,西安 710004)
[摘要]立足本園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既有助于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也有助于提高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水平。通過教師自我反思、同伴互助、搭建專業(yè)平臺等路徑,構建立體化的園本研修體系,能夠有效地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
關鍵詞 ]園本研修;專業(yè)發(fā)展;幼兒園教師
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不是憑空實現(xiàn)的,必須借助一定的途徑、采取一定的方法才能實現(xiàn)。就幼兒園而言,園本研修就是促進其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基本途徑和方法。一方面,幼兒園教師的專業(yè)化場所就是其工作和生活的幼兒園,是從所在幼兒園的具體教育教學情況出發(fā)的專業(yè)發(fā)展,離開了所在幼兒園,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就失去了針對性;另一方面,幼兒園需要一批具有專業(yè)發(fā)展背景的教師,同時又需要不斷開展本園的教育教學研究活動,才能提高幼兒園的教育質量。在園本研修中促進幼兒園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既滿足了教師個體專業(yè)發(fā)展的需要,也滿足了幼兒園培養(yǎng)教師的需要,有助于幼兒園提高教育教學的水平。
一、教師專業(yè)化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所謂教師專業(yè)化,指教師個體專業(yè)水平提高的過程以及教師群體為爭取教師職業(yè)的專業(yè)地位而持續(xù)努力的過程。教師專業(yè)化在本質上強調的是成長和發(fā)展的歷程,包括三個層次:一是教師個體專業(yè)水平提高的過程;二是教師群體專業(yè)水平提高的過程;三是教師職業(yè)之專業(yè)地位的確立和提升的過程。這三個層次緊密聯(lián)系,相互促進,同步進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就是教師作為專業(yè)人員,在專業(yè)思想、專業(yè)知識、專業(yè)能力等方面不斷完善的過程,即由一個專業(yè)新手逐漸發(fā)展成為專家型教師的過程。
本質上“教師專業(yè)化”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這兩個概念是相通的,均指加強教師專業(yè)性的過程,不過“教師專業(yè)化”主要強調教師群體的、外在的專業(yè)性提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則主要指教師個體的、內在的專業(yè)化提高。教師要成為一個成熟的專業(yè)人員,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探究歷程來拓展自身的專業(yè)內涵,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最終達到專業(yè)成熟的境界。
二、利用園本研修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路徑
園本研修是園級教研活動的制度化與規(guī)范化,是基于幼兒園、為了幼兒園、發(fā)展幼兒園的研修,其基本特征是以園為本,根本目的是為了解決幼兒園的問題,這決定了園本教研必須著眼于幼兒普遍存在的問題,或個別典型幼兒的特殊性問題;必須著眼于幼兒園五大領域、保育教育、班級活動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或典型的特殊性問題;必須總結幼兒園教師的教育教學思想,促進其觀念的更新、工作知識的習得以及教學技能的操練與提高等。
(一)自我反思的研修方式
自我反思是教師對自我教學行為及結果的審視和分析,建立在教師的教學經驗基礎之上,是園本研修活動的起點,是教師承擔“園本研修的個人責任”的具體落實,教師只有在回顧自身經驗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才能在實踐中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包括:
寫課后教案。當前的課堂教學越來越顯出動態(tài)生成的特點,有些課堂中的突發(fā)問題或值得深思的現(xiàn)象,在課前很難被教師預料到,因此“預設”和“生成”漸漸成為課堂教學的兩大焦點。寫課后教案能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課后教案就是把自己上課時的課堂情況詳盡、及時地記錄下來,并對其中某些片段和環(huán)節(jié)進行不斷的反思和總結,通過揚長避短來提高自己今后教學的水平。
寫反思日記。實踐者在一天的教育教學工作結束后,及時地記錄下自己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獲得的經驗和教訓,記錄下教育教學的背景、實施要點、實施效果及伴隨而至的思想感悟和情感體驗,記錄下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反思后設計的假設性解決方案等。這種高密度的反思實踐活動對教師形成敏銳的觀察力和反思力大有裨益。
寫教育敘事。教師實現(xiàn)實踐反思最簡單的方法是不斷地說出屬于自己的“真實的故事”,并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體現(xiàn)教師個人對教學事件的理解、表達教師對事件教育意義的體悟,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構建個人的實踐知識。實踐者在教育教學中總會遇到一些獨特的事件或沖突。對這些事件或沖突進行觀察、分析和化解的過程即是反思實踐的真實過程。教育敘事經過實踐者基于真實事件的加工,具有鮮明的情節(jié)性、沖突性、主題性和典型性,因此更宜成為教師日常反思實踐的主要表達方式。
觀摩公開課。通過觀摩別人的公開課、分析別人成功和失敗的原因來反觀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也是教學反思的一條重要途徑。吸取他人經驗教訓、少走彎路的反思可以極好地使教師從自我封閉的狀態(tài)中解脫出來,讓教師通過鏡子來反思自我。
反觀錄像課。把自己的一節(jié)課或數(shù)節(jié)課的教學進程拍攝下來,然后居于旁觀者的角度自我審視,分析自己的教學活動,是一種對自身教學行為進行反思的好手段。如在課堂上自己講授時間有多長?講話的音調怎么樣?語言是否簡潔?在教室里是怎樣行走的?孩子聽課時的反應如何?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能獲取關于自己教育教學行為的大量信息,從而為自我反思提供生動具體的實踐證據支持。
(二)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
同伴互助是園本研修的基本形式,以團隊的形式進行,建立在教師合作的基礎之上,力求通過教師的合作互動以及同伴之間的相互影響,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從性質上來說,同伴互助有組織型和自發(fā)型。組織型由幼兒園領導發(fā)起,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研討活動;自發(fā)型是教師本人主動與教學伙伴(或幼兒園管理者或同仁或專家)進行研討,不拘時間、地點、形式,具有經常性的特點。同伴互助的方法有對話、協(xié)作和幫助。對話著眼于交換信息,共享經驗,主要開展方式是就某一主題或教學案例進行深度會談、專題討論或辯論。其中,深度會談能讓教師把深藏于內心的、甚至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看法、思想、智慧展示出來、表達出來,由此形成很多有價值的新見解。專題討論是大家一起圍繞某個問題暢所欲言,教師可與校長對話,也可與其他教師對話,還可以與專家對話,提出各自的意見和看法。會談和討論的內容主要是教學案例,比如教育筆記、反思記錄、錄像課、聽課筆記、評課記錄等。
協(xié)作指幼兒園領導引導教師主動尋找合作伙伴,共同承擔某項實際問題的研究,并在實際問題的商討和解決過程中實現(xiàn)共同提高。幫助指具有豐富教學經驗與教學成績的骨干教師指導新任教師或教學能力有待提升的教師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相關實踐問題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骨干教師既貢獻自己的智慧,也能從新任或新手教師那里獲得新的啟發(fā)。除此以外,還可以召開信息會,讓大家把自己的信息和其他人交流;舉辦讀書匯報會,通過交流看過的書、觀點和心得體會,促進大家的思想碰撞,鼓勵大家把自我生成性經驗外化給同伴,或把同伴的經驗內化為自我經驗。
(三)搭建專業(yè)平臺
園本研修的實質是理念和實踐的結合,它雖然是基于幼兒園,對幼兒園問題進行的研究,但在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方面,仍然需要專家的專業(yè)指導和學術支持,為此幼兒園應搭建專業(yè)平臺,對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進行專業(yè)引領,具體包括以下方式:
輔導講座。幼兒園可以邀請專家,就教學中的有關問題作專題或系列講座,或舉辦學術性報告、理論學習輔導講座等,如解讀綱要、指南、教師專業(yè)標準等國家指導性文件,并與教師進行互動式交流。
專題談話。幼兒園可以組織專家和教師進行一對一、面對面的專題談話。這需要幼兒園針對教師教學中的困惑,事先確定談話專題,擬定談話提綱。在談話過程中,專家要善于引導教師自我分析、自我評價,并鼓勵教師表達自己關心的問題,給予有針對性的指點。
專題式研討。幼兒園可以外派教學骨干參加各種專題的學術會議,建立由骨干教師組成的“先導小組”,內化先進理念后,向其他教師傳播新的教育教學思想。“先導小組”成員與其他教師組成學習共同體,以集體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與個性問題為研討內容,重點解決教師應如何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等實踐問題。
一、完善制度管理體系
一方面,要加強領導的教科研意識并使其充分認識到自身的職責。作為幼兒園園本教研的首要責任人,園長應當結合幼兒園實際在宏觀上制定幼兒園園本教研的實踐方案,聯(lián)合副園長、各個教研組長等的力量推動教研工作的有效開展,通過領導作用的加強促使教師積極參與到教研活動中。另一方面,要完善相關制度,在以園為本這一原則的指導下發(fā)揮教研組的職能,建立健全園本教研管理制度、教研工作考核制度、教研例會制度、課題研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方案,利用完善的制度促進教研工作的制度化與規(guī)范化發(fā)展。
二、加大園本培訓力度
考慮到幼兒園發(fā)展中教師素質的重要作用,幼兒園應當通過培訓教育來給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搭建良好的平臺,促進教師知識、能力等的及時更新和提高。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強化教師的理論學習。確保每位幼兒教師深入學習與理解綱要中的內容,并在教學行為中認真貫徹。同時通過加強幼教書籍學習、向教育名家學習等推動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2)實施多樣化培訓。幼兒園可結合教師的能力、經驗等展開具有針對性的分層培訓,幫助每位教師找準適合自身發(fā)展的目標與方向;為適應現(xiàn)代化教學要求,可利用教師的多媒體應用知識、技能培訓來實現(xiàn)與時俱進。(3)為教師提供發(fā)展平臺。如,通過教學基本功競賽、論文評比等比賽與活動的開展來督促教師的不斷進步,或以課堂為載體實踐示范課、研究課等,方便教師間的交流學習和資源共享,帶動幼兒教師的整體進步。
三、深化園本教研工作
由于教研組是教學研究工作開展和落實的主要組織,因此,教研組的工作必須抓實。幼兒園需通過加強管理與監(jiān)督來促進教研組活動的正常有序進行,保證教研組自主性和宏觀調控職能的發(fā)揮,使教研組長在園長的帶領下合理確定教研的內容,并將園本課程體系的構建納入內容當中,借助開發(fā)園本課程促進課程結構的特色化與立體化發(fā)展。此外還需重視教師的個人反思,利用規(guī)定教師定期撰寫反思筆記、教育工作小結、教育案例等方式促使幼兒園教師的不斷反思,幫助教師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在反思中獲得自身教研能力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幼教工作的水平直接取決于幼兒教師的知識技能、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等,幼教事業(yè)發(fā)展中必須時刻堅持以教師發(fā)展為根本,從完善制度管理、加大園本培訓力度和深化園本教研工作等多方面確保園本教研的有效進行,在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同時實現(xiàn)幼兒園的內涵發(fā)展。
參考文獻:
一、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教學反思氛圍
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離不開適宜的客觀環(huán)境。幼兒園作為教師工作和學習的主陣地,對促進他們積極、主動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方面,幼兒園要在教會幼兒教師反思、促進教師反思、評價教師反思上搭建平臺,形成制度;另一方面,幼兒園要為教師的教學反思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人際關系,營造一種溫馨、團結、向上的“家”的氛圍的幼兒園環(huán)境,以及民主、信任、協(xié)作的同事關系,這是教師主動發(fā)現(xiàn)、勇于承認教學中的問題并虛心向他人學習的重要外在環(huán)境保障和支持。
二、加強教學反思的理論學習
理論知識不等于教學活動本身,但它對教學活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只有將實踐方面的問題上升到理論層面并加以剖析,才能找出根本的、深層的原因。因此,對理論的學習和思考也有助于幼兒教師將外部理論轉化為現(xiàn)實教學實踐。教學反思對幼兒教師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都較高,只有教師自身理論知識的加強和自身知識儲備的豐富,具備豐富的學科內容知識等,才能更有效地實施教學反思。
三、加強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反思能力
(1)反思教育教學活動方案的設計。在教育教學活動方案的設計上,主要可以反思三個方面:第一,教育活動目標的制定是否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所提出的各領域目標為指導,結合本班幼兒的發(fā)展水平、經驗和需要來確定。第二,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是否與本班幼兒發(fā)展水平相適應,同時又促進幼兒發(fā)展。第三,教育教學活動的準備是否圍繞活動目標和教育內容來創(chuàng)設相應的學習環(huán)境;投放的活動材料是否安全、衛(wèi)生,便于幼兒操作、觀察、嘗試、探索。
(2)反思教育教學活動方案的實施過程。關于教育教學活動方案的實施過程,可重點反思三個方面:第一,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是否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是否注意寓教育于游戲活動之中。第二,教師的指導是否注意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是否為幼兒提供了相互學習和自由交往的機會;是否靈活地處理了偶發(fā)事件,具有應變能力。第三,教師是否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tài)度與幼兒交往;是否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反應,敏感地察覺幼兒的需要并及時以適當?shù)姆绞綉穑纬珊献魈骄渴降膸熒印?/p>
(3)反思教育教學活動方案的實施效果。關于教育教學活動方案的實施效果,可重點反思以下幾個方面:幼兒學習后的發(fā)展狀況;活動產生了哪些非預期的結果;教師通過這一活動的實施獲得了哪些提高等。
四、在集體研討中提升教學反思能力
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qū)實驗幼兒園每學期公開課后都會集中全體教師開展一次教研活動,大家針對近一段時間來出現(xiàn)的困惑或疑問集中討論,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大膽地提出自己對問題解決的思路,即使出現(xiàn)認識上的沖突,也是一個智慧碰撞和切磋學習的機會。
為此,進行集體研討,首先,要求教師互相觀摩彼此的教學,要求教師詳細記錄他們所看到的情景,也可用照相機、攝像機將教師的活動拍下來、錄下來,組織教師觀看;其次,要求每一位觀摩的教師都寫教學活動反思。每個教師以自己教學中所積累的經驗去分析問題,促使大家各自思考,擴展自己的經驗;最后,大家聚集在一起進行研討,每個教師都應積極參與,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大膽地提出自己關于問題解決的思路。
五、多提供外出觀摩學習的機會
古話說:“閉門造車,出門不合轍?!痹S多園長、教師正是通過這種直觀的學習方式借鑒其他幼兒園的好經驗,促進了自身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教育技能的提高。教學觀摩,不但要關注幼兒園的物質環(huán)境,更要關注它的精神環(huán)境;不但要關注教師,更要關注幼兒;不但要關注教師精心準備的教育活動,更要關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不但要關注當天的活動情況,更要關注活動的生成過程及其所體現(xiàn)的教育思想。
因此,我們要抓住每一個學習觀摩的機會,細心體會、積極思考、用心揣摩、反復推敲、尋其奧妙,找出自己的差距,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的教學反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