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風俗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風俗常常影響甚至指導著人們的生活,有些風俗已在人們生活中根深蒂固,而有些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遷漸漸移風易俗。本文僅想從產品設計的角度,提出在現代設計中如何思考、處理“物品”與風俗之間的關系和矛盾,敏銳地去發(fā)現并把握移風易俗的現象,通過產品這一媒介引導著人們的生活朝健康、美好的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
風俗 移風易俗 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 (2015) 05-0056-02
一 風俗、物品和移風易俗
風俗是歷代相沿積久、約定俗成的風尚、禮儀、習慣的總和,是很復雜的社會現象。在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改變時,風俗會產生相應的變化,即移風易俗。古人所云“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即說明了風俗的獨特和多樣性,也說明移風易俗的多變和復雜性。依據秦永洲著的《中國社會風俗史》,風俗大致體現在服飾、飲食、居住、節(jié)日、婚姻、生老、喪葬和信仰方面。可見,風俗包羅萬象,因此,移風易俗的現象也出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物品”在生活中同樣無處不在。其以有形的形式,通過使用過程,反映著人們融于生活中無形的風俗習慣。諸如餐具、茶具和酒具在類別、形制、容量、使用時的禮儀及手勢等方面體現出入們具體的飲食風俗。如果風俗是本質,那么物品是現象?!拔锲贰痹诙鄻拥淖兓?,暗藏著移風易俗趨勢。
“移風易俗”的說法最早出現在《茍子,樂論》中,講述音樂對風俗、社會和對民心向善的教化作用,“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F代對產品的研究也同樣上升到產品與人的道德、社會規(guī)范以及生活習慣等社會層面。
在現代生活中,移風易俗的現象非常普遍。和以往不同的是,原本各自獨特的風俗朝著大同的方向移易,因而造成一方面代表著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外文化的侵入導致原風俗的消失,另一方面社會的變化,使得大同的產品也侵蝕著獨特的傳統(tǒng)物品。
二 設計中的移風易俗責任
生活在工業(yè)文明時代的人們,越來越少的人了解多植根于農業(yè)社會傳統(tǒng)風俗的來歷和意義,人們也不再有對自然曾有的畏懼敬奉,失去了從前對風俗的虔誠和信任。因此,人們越來越習慣有別于傳統(tǒng)的現代都市生活,傳統(tǒng)習俗漸漸不適應城市生活。傳統(tǒng)的價值觀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消費觀念和審美觀念也隨之變化,從根本上動搖了風俗的基礎,生活的改變,必然改變風俗的樣式。
從傳統(tǒng)物品體現的設計來看,人們一向樂于將美好心愿或是認為能提供美好感受的代表物融于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將日常生活的審美需求放在很高的位置,甚至超越了實用功能,這是中華民族對日常用品的一大鮮明的設計特色?,F代產品設計大都受到“功能主義”設計的影響,在設計中致力于使用功能便利性的研究上。隨著人們生活日益豐富,只限于產品的實用性于產品設計的發(fā)展會愈走愈狹隘,過于偏向通用性的設計是對作為社會的人人性的不尊重,因而要在設計中針對人的社會習慣、社會交往等社會特征來進行設計。當然過于偏向風俗的設計則容易使設計的功能和形式本末倒置。在當代設計的發(fā)展中,僅僅滿足消費者對使用功能的需求不再是設計唯一的追求,使用者總會感覺有許多民族的傳統(tǒng)和習慣是功能所不能滿足的,因此,各國的設計風格的形成必然要到本民族文化,本地特色中去尋找,而那些會成為設計靈感的源泉。
設計強調以“人”為本,通過產品這一物作載體,和人發(fā)生如影隨形的聯系。這種影響從物理性質上的“人’,一直貫穿到社會意義上的“人”。因而設計產品的過程,也是設計人社會生活的過程,通過產品的設計來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進而改變社會風氣和習俗,即設計起到移風易俗的作用。
雖然這種設計的移風易俗作用對整個社會發(fā)生的移風易俗現象來說不是主題性和關鍵性的,但憑借生活中無孔不入的產品,其影響能積少成多,并且以潛移默化的方式,自然而然地發(fā)生變化,進而達到人們的思想道德面貌的改變,甚至最終影響整個民族性格、整個社會風氣的社會功能。風俗不可否認也存在陋習、惡習,設計不能改變這些面貌,而是通過它的應用來影響這些面貌,從而達到改良和創(chuàng)造新的風俗。好的設計能深深地感動人,助于良好風俗的形成和特色風俗的傳承,反之,會助長惡習。就此而言,在設計的前期,設計師極易忽略其設計可能導致的移風易俗的結果。因此,設計師應該有建構新風俗和傳承優(yōu)秀風俗的責任心。
三 移風易俗狀態(tài)下的產品設計
移風易俗,是一種變革性的行為,它倡導新風尚,革除陋習。作為社會現象的移風易俗卻在一定的深度下指導和制約著設計。設計具有很強的功利性,在最初的設計時,不會自覺地思考此類關于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風俗的問題。但當追逐利益的最大化時,設計要深入發(fā)展,除了更國際化方向,就是根植本土化,讓產品更貼近本土生活需求。傳統(tǒng)風俗已變化,而適應新時代和新環(huán)境的新風俗正在形成,這時在設計中納入移風易俗的思考會成為必然,這點尤其在日用生活用品設計中體現。產品首先是普遍生活性,提高產品對現代生活的適用性不僅是實用功能的問題,還包括對現代生活中存在的移風易俗的適應能力。
1.傳統(tǒng)風俗的淡化,設計功能逐步多樣化,甚至轉化為傳播與教育工具趨勢
設計追求功能的最大化,設計師不斷挖掘其潛能,為大眾服務,但一般是局限于審美功能和使用功能兩項?,F代設計應該追本溯源,對本土化充分考慮?,F在風俗的發(fā)展趨向淡化,設計有必要加強風俗的恢復。生活形態(tài)的快速變遷成為了傳統(tǒng)風俗適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為彌補由于傳統(tǒng)生活方式被快速全球化影響而帶來的民族傳統(tǒng)延續(xù)的嚴重問題,現代設計師要在日常用品功能設計中加入對使用者進行傳統(tǒng)習俗、文化的教育功能。這樣,即使傳統(tǒng)賴以生存的相似生活形態(tài)沒能正常演進,也能在主觀上讓傳承的主角“火”重新理解、接受和喜愛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良好的社會風尚,并負有對民族傳統(tǒng)延續(xù)的責任感。如在當代眾多國際設計風格涌入國內的情形下的設計復古風潮,一方面是國家對傳統(tǒng)文化加大了宣傳,而另一方面,則是許多人在面對復雜多樣的生活物品設計進行抉擇時,抱有一種對傳統(tǒng)的懷念和肯定,對悠悠歷史不斷逝去的獨特文化情懷。
2.順應移風易俗現象,設計成為一種全球性跨界時尚
風俗是一種行為方式,是地域性的、群體的,而且是重復出現的。這種恒久性,從中說明其有一定的科學性和規(guī)律性。因此,在眾多的民俗研究中,關注最多往往是如何保存風俗。
可是,在現代生活中移風易俗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無論設計師是認同或否定、復歸或背離,設計都應該往前看,更應該關注的是發(fā)展中的風俗。這不完全是件壞事,順其自然也未必不是一個嶄新的開始。古代的時尚成為今天的傳統(tǒng)風俗,那么今天的時尚也可能成為明天的傳統(tǒng)風俗。這些設計上的變化,有些徹底地改變了人的觀念和生活方式。衣、食、住、行是風俗的內容,也是作為生物上的人和社會上的人的生活之根本。設計作為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種活動,囊括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設計已經融入到生活的每一個領域每一個角落。這種跨界,不僅是行業(yè)的跨界,也是地域的跨界。在越來越重視非物質遺產的今天,民俗受到強烈的追捧。一個區(qū)域的風俗,可以形成―種國家的時尚,甚至形成一種國際時尚。
3.家居生活的變化,設計趨于適應現代的自由角色轉變
家庭小型化、家庭組成、家庭結構的變化,是現代家庭的發(fā)展趨勢。過去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不見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代或兩代人居住的小家庭。傳統(tǒng)家族觀念不斷分崩離析,趨于解體。
根植于傳統(tǒng)的現代家具設計,體現了新的人文和禮儀變化。在家具的設計上,沒有等級概念,出現細節(jié)構造的一致性和圓桌席位的等同性,尊長觀念淡薄,傳統(tǒng)的“禮”逐步消失。擺設上,風水觀念已經不再強烈,“拜”無場地,“祭”移至室外。建筑的包豪斯箱子風格的盛行,居住風俗由傳統(tǒng)居住的基本模式發(fā)生了本質變化,盡管整體是群居,但群體內部的個體行如陌路,不相往來,群體關系冷漠。
飲食在人們的生活活動的構成中占有和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最頑固的文化傳統(tǒng)。除本身的飲食生存的意義以外,飲食還是重要的會客手段,是中國人常用來達到和他人交流、進行社會和經濟活動的方式。上至統(tǒng)治者下至普通百姓,都將飲食活動賦予了更深刻的社會作用。但在當代,在家中宴請賓客的待客方式,逐步轉為以酒樓酒店作為宴請的場所。家居飲食的方式更趨于個人化。因而家庭飲食器具的設計在保持原有飲食方式的基礎上,需要對家庭生活的個人特征進行深入分析,而不能一概而論。
現代家庭關系相對更平等自由,每個成員都有適用與自己的飲食器具的渴望,以及適于營造不同生活環(huán)境氣氛的飲食器具的期盼。這對飲食器具最直接的影響是需要改變以往的十件成套的計量方式,需要進行小套數量的設計。針對家庭組成人員的性格和角色,可以重新制訂具體的個性化同時又是系統(tǒng)性的方案。
4.傳統(tǒng)祥瑞觀念的變遷,設計成為一種自覺的認知文化
民俗物象大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寓意。棺材稱壽材,停尸房叫太平間,湯餅隱寓長壽,瓜皮帽隱寓六合統(tǒng)一等。隨著人們文化層次的提高,特別是對科學的普遍認識,有關傳統(tǒng)的祥瑞觀念淡化了許多。隨著生活的日益豐富,這些觀念卻沒有完全消失。這種類似圖騰式的精神需求除了穩(wěn)定性的群體傳襲之外,在今天多少成為了部分年輕人好奇心理的需要。因此,祥瑞的圖案在今天其審美的價值意義可能大于其精神意義。針對現代人對此的一知半解又好奇喜愛的心理特征,在設計中重新對祥瑞圖案進行定位設計,探知其寓意、含義,使之帶有認知意義。
有位資深的經濟學家說過:“產品的一半是文化”,傳統(tǒng)文化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器物和習慣。傳統(tǒng)風俗即是一些物質與精神的沉淀。物質得到改進和創(chuàng)新,使人類有了新的征服自然和表述情感的工具。物質的變化,環(huán)境的變化,使得人在神經系統(tǒng)養(yǎng)成的習慣也同時發(fā)生變化。傳統(tǒng)祥瑞觀念是一種美好的愿望,是人的心靈的祈禱。設計是一種文化,帶有啟迪的意義,達到普遍的理解認知是設計應該具備的自覺行為。
5.傳統(tǒng)環(huán)境到現代環(huán)境的劇變,新設計可能成為一種新風俗
宋應星在《野議》中指出:“風俗,人心之所為也。人心一趨,可以造成風俗。然風俗改變,也可以移易人心。是人心風俗,交相環(huán)轉也?!背鞘械臄U大與規(guī)劃,為了交通的方便成直線或規(guī)矩擴散,雞嗚犬吠、阡陌幽徑成為了歷史,田園生活亦成為一種夢想;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現,出游方式及習慣發(fā)生變化。人們習慣于使用海、陸、空等各個交通系統(tǒng),習慣于旅游式婚禮,習慣于旅游式拜黃帝陵祭祖;新產品的出現,傳統(tǒng)的勞作方式也得到改變,耕田種田不用鐮刀鋤頭,傳統(tǒng)手工變成機械化了…新的人文風俗在新的設計促進下不斷更新,不斷地涌現。
“―方水土一方人”,風俗是區(qū)域性的,設計行為卻是普及性的。設計本身就是一種移風易俗的改革活動,設計的結果是由小異逐步趨于大同。這種大同,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抑或成為一種習慣和人心。
四 結論為了可能的忘卻
【關鍵詞】黑彝;傳統(tǒng)文化;挖掘保護
【作者簡介】覃利娟,廣西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講師,廣西 南寧 530023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14)02-0102-02
2002年,一個民俗文化商人在隆林德峨鄉(xiāng)田壩村用200元人民幣收到了一條破舊不堪的蠟染繡花百褶裙,然后又以2500美元賣給了一個日本民俗博物館。這是一條全手工做的裙子,完成于20世紀20年代。按照當地風俗,苗民們將已故祖先的衣物掛在豬欄上,用以辟邪,祈求祖先保佑兒孫和六畜興旺。后經民俗工藝品專家鑒定,這條裙子是迄今為止最有收藏和研究價值的苗族民間服飾文化精品??上У氖锹×值暮笫雷訉O再要看到這條裙子,就要遠渡重洋才能觀瞻其風采了。這條被買走的百褶裙雖是個案,但類似的現象卻是屢見不鮮。如在古老而又獨具民族特色的苗族侗族的木樓邊矗立起越來越多刺目的白色水泥小樓,只有在重大節(jié)日才會看到的的絢爛的少數民族服裝等等,逐漸消失的民族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們的民族認同感,也激發(fā)了人們搶救廣西民族民俗文化的緊迫感和使命感。
一、關于廣西隆林德峨鄉(xiāng)黑彝的傳統(tǒng)文化的挖掘
隆林,是廣西乃至全國僅有的兩個各族自治縣之一,由于其民間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原生態(tài)性、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特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譽為“活的少數民族博物館”。據悉,至2011年,隆林全縣總人口40萬,境內聚居著苗、彝、仡佬、壯、漢等5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81.2%,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民族獨特而又絢爛的傳統(tǒng)文化。2007年,隆林“隆林德峨苗族跳坡節(jié)”申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后,繼而又有“顛羅顛羅那”壯族歌會習俗成功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12月,隆林德峨鄉(xiāng)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苗族歌舞之鄉(xiāng)”。在隆林縣的4個少數民族中,對苗族、壯族的文化研究相對比較深入透徹。對彝族、仫佬族的研究則相對薄弱,從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可見一斑。
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資料,廣西彝族人口共計0.7萬多人,其中居住在隆林縣的彝族就有4403人,且主要集中在德峨鄉(xiāng)。按當地習慣,彝族可分為黑彝、白彝、紅彝3種f這里主要是按衣飾分,而不是等級意義上的黑彝、白彝之分),居住在隆林、西林縣(自治縣)的彝族基本上是黑彝。主要聚居在隆林縣德峨鄉(xiāng)。一般認為,他們不是土著居民,而是遷徙而來。對于廣西黑彝從何而來,又是如何在此定居繁衍,目前,學術界還有很多爭議。根據其語言、服飾、風俗習慣等史料及當地的一些傳說,廣西黑彝的來源,目前有以下幾種觀點:
一說是古代氏羌后裔。其先祖曾在四川省的鄧都(今大涼山地區(qū)西昌一帶)、貴州省的烏蒙和云南省的滇南等地區(qū),這個觀點得到較多的文字資料的證實。遷徙時間一般認為在蜀漢時期或更早,還有一部分于唐宋時期進入廣西。至今,他們的服裝和風俗習慣,仍與四川省大涼山、貴州省黔西北和云南省楚雄、大理等地區(qū)的彝族相同或相近:語言也基本相通,可以用于基本交際。
二說“廣西隆林的彝族與云南省東川、會澤、宣威、沾益、曲靖一帶的彝族有著密切的淵源”,此外,還有一部分來自滇西;劉錫蕃在其《嶺表紀蠻》中論述,大約在三國的諸葛亮時代,廣西那坡縣一帶就有彝族遷入,在唐朝、宋朝又有一部分彝族從貴州、云南省陸續(xù)遷入廣西,最遲到明代初期進入隆林一帶。
三說來自于江西湖廣,也有說是云南省迤西,不過這種說法主要限于傳說,沒有充分的史料記載。
由此可見,居住在廣西的彝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遷入廣西的彝族,有以下特點:
一是多在偏遠的高山峻嶺安營扎寨,由于居住位置邊遠,交通很不方便,因此,與外界溝通較少,故而保持著比較原生態(tài)的云南、貴州省彝族的文化傳統(tǒng)及民族特色。
二是遷入廣西后。他們與當地的壯族、苗族、仫佬族和漢族和睦相處、互相滲透,又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
由于史料等方面的原因,對于隆林彝族淵源方面的研究目前學術界還沒有一個定論,處于眾說紛紜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正說明隆林彝族歷史之悠久。目前,對于廣西彝族的研究,就筆者所能夠收集到的研究資料,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隆林縣彝族的淵源、支系發(fā)展。(2)面臨瀕危邊緣的隆林彝族的畢摩文化研究。(3)關于隆林彝族的民間傳統(tǒng)文化保護的研究。(4)對隆林彝族民俗的一些具體研究,如火把節(jié)、飲食文化等。
而對于隆林黑彝的傳統(tǒng)文化挖掘目前還是籠統(tǒng)的、介紹層面的、缺乏針對性的且是不成系統(tǒng)的。對其全面研究幾乎處于空白狀態(tài)。系統(tǒng)全面研究廣西隆林德峨黑彝的傳統(tǒng)文化,可從以下7個方面入手:(1)宗教文化:德峨黑彝的,如畢摩文化;(2)節(jié)慶文化:如彝族特有的火把節(jié)、跳公節(jié)、護林節(jié),它與白彝、花彝的區(qū)別;(3)風俗文化:如彝族特有的婚喪嫁娶的風俗,它與白彝、花彝的區(qū)別:(4)服飾文化:德峨黑彝的不同性別、年齡段的服飾特點極其發(fā)展演變;(5)飲食文化:德峨黑彝特有的飲食、特色小吃及基本做法;(6)建筑文化:德峨黑彝的建筑特點及發(fā)展變化;(7)道德文化:德峨黑彝的行為規(guī)范。
我國具有較為悠久的歷史,因而孕育了獨具特色的嫁衣文化。尤其是對于各族人民,本身風俗各不相同,因而嫁衣文化也呈現出多樣化特點。對于漢族人民而言,普遍選用紅色作為嫁衣的顏色,紅色代表著喜慶,體現出漢族人民結婚時心情愉悅的狀態(tài)。在我國古代,新娘結婚的時候必須頭戴鳳冠,在外衣穿著上也很有講究,紅花袍、紅娟衫等處處洋溢著喜慶。對于少數民族而言,根據當地民俗風情不同,嫁衣文化也呈現出各不相同。
我國嫁衣文化概述
對于我國古代人民來說,嫁衣尤為重要,嫁衣能有效反應古代民俗,并能在一定程度體現出古代家庭富裕程度。尤其是對于女孩子而言,嫁衣對于整個一生都非常重要,從女孩年齡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動手制作嫁衣,嫁衣制作過程非常漫長,直到女孩真正出嫁為止。我國古代嫁衣流行必須頭戴鳳冠,新娘還需用紅方巾進行遮臉,以體現出古代新娘的欲遮還羞。新娘一定要穿戴紅娟衫,體現出紅色喜氣洋洋的氛圍,通常還要外著大紅顏色繡花紅袍,鞋子也必須是紅緞繡花鞋,這樣才能有效凸顯新娘千嬌百媚特點。下圖1所示為我國古代傳統(tǒng)嫁衣。
圖1 我國古代傳統(tǒng)嫁衣
我國古代嫁衣的作用
對于我國古代而言,嫁衣承擔著非常重要作用,嫁衣不僅代表了當地的民俗,同時對于新娘來說是嫁人之后的開始。古代男尊女卑思想較為嚴重,新娘各方面比較依賴丈夫,因而嫁人意味著告別過去,迎接嶄新生活,是新娘人生一大轉折點。與此同時,古代將嫁人看做十分重要的使命,嫁人的過程中,同時也是新娘最美時刻,嫁衣所蘊含的風俗文化多樣,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探索價值。通過了解嫁衣風俗,有利于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發(fā)揚。
全國各地嫁衣習俗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全國各地在地理位置、風土人情、民俗文化方面各不相同,因而嫁衣文化也呈現出一定多樣化特點。浙江富陽地區(qū)新娘嫁人過程中,只有花轎到達女方家中之后,女方才讓新娘著手準備化妝。新娘穿衣過程中也具有一定講究,需先穿小衫褲,然后才能更換紅棉襖,穿衣的過程中,整個人需立于蒸桶之上。新娘穿大紅裙之前,還應準備好12個雞蛋,然后將雞蛋放入褲腰,最終雞蛋沿著褲腳滾出,這樣新郎才能正式迎娶新娘。福建泉州地區(qū)也很有自身的特點,通常新娘出嫁之前需要認真化妝,以示對南方尊重,出嫁前化妝一般稱之為“笄禮”。新郎花轎到來之時,新娘需要再次化妝,此時化妝通常稱之為“對轎梳妝”,在加冠的過程中也很有講究,只有被認為“有?!眿D人才能對新娘進行加冠。廣西蒼梧地區(qū)同樣有自身特色,一般新娘只允許穿黑色衣服,而不是大紅。陜北地區(qū)新娘嫁人需要特殊打扮,新娘上轎之前需用鍋黑將臉蛋進行抹黑,否則不能嫁人。
全國各少數民族嫁衣風俗
漢族嫁衣風俗以穿紅綢緞、紅絹衫、紅繡花鞋為主,對于少數民族而言,具有其特有的風俗,下圖2所示為我國水族嫁衣。
圖2 我國水族嫁衣
赫哲族新娘嫁人過程中,利用魚皮縫制嫁衣,顏色以黃黑相間為主,并利用手工進行縫制,在衣袖等部位縫制一定數目花紋,花紋十分精致。盡管從材料上講相對較為原始,但能充分體現別具特色的原始美。土族人民結婚過程中,嫁衣相對較為華麗,顏色非常鮮艷,通常嫁衣由多種顏色構成。瑤族人民在刺繡方面較為精通,因而嫁人過程中,嫁衣刺繡圖案非常華麗,充分體現出本族風情。
結語
一、引言
校園的教學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熱點問題,但是多數的教學內容是寫在書本上,相關的教學內容和理論體系已經非常完備,對于一類無法直接通過書本教學的內容需要教師在授課時候,根據學習情況靈活調整。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其中一種無法通過書本記錄的形式實現的教學內容,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對學生學習傳統(tǒng)的民族習俗有利,并且有助于在學生中形成一種尊重傳統(tǒng)文化,傳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增加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內容的教學就有了具體和重要的意義。雖然相關的教育工作者已經認識到這種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沒有形成良好可行的對策措施。文章介紹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本內涵以及其對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探討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課堂的策略措施,為相關的教育工作人員提供理論依據。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和對課堂教學的重要性
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指各個民族在幾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歷史繼承性的傳統(tǒng)文化、生活習俗、風俗習慣以及其它文化表現形式,包括表演、藝術、美術、傳統(tǒng)技能,還包括相關聯的物品、器材、手工藝品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涉及的范圍較廣,包括文學、歷史、藝術、體育、人文甚至一類交叉學科的知識體系,學校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地方的風俗習慣與人文特點,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為繼承和弘揚地區(q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貢獻力量。
我國早已經批準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各級政府也積極履行義務,開展保護工作和宣傳活動,作為我國知識文化傳播的主要場所,學校教學中加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學不僅是對人文習俗與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更是擴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感染力和影響力的總要手段,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進課堂措施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工具
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涉及的內容較多,而且教師所了解的多數是理論的內容,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展示圖片、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的知識內容,同時教師可以結合自身的經歷或自己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解,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現出來。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播放民間手工藝品的制作過程視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活躍性,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直觀,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增加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但是也增加了教師教學的備課量,教師要弘揚不怕吃苦的精神,全面搜集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圖片、視頻等信息。在課堂上一邊展示多媒體課件,一邊進行實物的展示,例如,學習傳統(tǒng)服裝的制造工藝時,播放手工工藝的制作視頻,同時展示自己收藏或者購買的傳統(tǒng)服飾,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傳統(tǒng)工藝的多姿多彩。
(二)開展探討性、互動性的教學模式
每個學生的背景不同,可能來自不同的民族、區(qū)域、專業(yè)等,教師需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生活背景,在講述到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時候與學生進行互動式的交流,認真的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在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組織同學們進行習俗文化比賽,比如剪紙活動、民歌歌唱比賽、民間戲劇的模仿演出等,一方面激發(fā)了學生對于非物質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使得學生在娛樂之中增加了非物質文化的學習,提升了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邀請一些民間手工藝者進行現場的操作展示,并讓學生仔細觀察,發(fā)展問題并及時詢問,通過與手工藝者的交流增加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解學習。
(三)課外教學與社會調研相結合
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存在與民間,且書本教學內容相對陳舊,不具有時代性和創(chuàng)新性,使得學生的理解和知識學習相對滯后,所以開展課外教學與社會調研的就顯得非常有必要。課外教學與調查可以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引進校園,促進校園文化的多姿多彩,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通過走訪民間傳統(tǒng)文化繼承人,參加民間的風俗活動,觀看一些優(yōu)秀的民間表演,不斷開闊自己的眼界。通過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物品,可以學習物品所承載的歷史和制作工藝,加深對于傳統(tǒng)風俗習慣的理解。學生還可以考察該地區(q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形成學生自主調研與教師講解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發(fā)展傳統(tǒng)習俗、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自覺性,提高學生關心民生的人文情懷。
四、結束語
西方傳統(tǒng)文化在藝術領域的理念有別于中國,它崇尚個性、競爭、自由的思想境界,推崇在人類征服自然的過程中體現人的價值、實現人的利益。西方藝術追求對自然的模仿,要求在理解自然、把握自然的基礎上,按照理性的思路發(fā)展。隨著西方近現代社會科學與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從而影響了人們的審美觀,激起了人們對各種藝術形式的精神訴求,人們對于自然和一切客觀事物不再滿足于摹仿和再現,而開始強化自我感受和思想情緒的表達,有著希望駕馭與征服自然的思想特征,因而西方的空間藝術表現出個性、自由和夸張的風格。西方的空間藝術在其不斷變革與探索過程中,漸漸面向世界,并對東方近現代空間藝術產生極大影響,然而西方新時期藝術的追求從東方藝術得到啟示,開始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這也是中西方傳統(tǒng)文化相互滲透、中西方空間藝術理念相互滲透的現象。
2中國古代園林中的空間藝術與傳統(tǒng)文化相滲透的藝術表現
中國古代園林中的空間藝術是中國空間藝術形式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互滲透的典范,堪稱世界園林之巔的中國古典園林,展現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隱逸精神和文人審美思想,以山水為主的獨特風格和靈活多變的布局,將人工美與自然美融為一體,是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形成巧奪天工的奇異效果,是實現人與自然相容的最高審美境界的典范。中國古典園林中空間藝術的營造理念包含了古人對人生觀、世界觀的深刻表達,寄托了古人對美的精神訴求。
3現代空間設計與傳統(tǒng)文化相滲透的表現
各國的空間藝術又有各具特色的藝術風格即民族特色,具有民族特色的空間藝術風格是由本民族的地理環(huán)境、歷史背景、社會現狀、文化傳統(tǒng)、風俗習慣等多種因素決定的,各國的空間藝術可以從不同層面體現本民族的審美理想和審美需求。從中西方的建筑、文學、戲劇、音樂、繪畫等各個層面的類比中,可以得出不同藝術風格源自不同文化基礎的結論??傊臻g藝術的設計風格是基于本民族的人文環(huán)境、歷史環(huán)境等傳統(tǒng)文化因子,輔之民族的文化、風俗和習慣,最終通過藝術手段呈現出民族的審美理想和美學傳統(tǒng)的藝術風格。
4創(chuàng)新意識如何在現代設計語言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融合的前提下無限發(fā)展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我國空間藝術設計的靈感源泉,空間藝術也在時刻影響著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與感受,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審美心理在藝術設計中的體現形成了強烈的地域性特色,空間藝術從功能到審美、從技術到藝術,都體現出鮮明民族風格。我國的空間藝術必須兼具民族風格和時代風格,應當借鑒傳統(tǒng)空間藝術中的意境表達引用于現代空間設計中,從而達到古為今用、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目的。在現代空間藝術設計中,考慮設計師個人審美理想的同時考慮到受眾的審美特點,有意識地從傳統(tǒng)審美韻味中吸取其精粹,合理應用在現代設計思維中,才能營造出具有民族精神、意境深邃的空間。
5結論
關鍵詞:白族;喪葬剪紙;文化內涵
“中國剪紙藝術是鐵器工具和造紙術發(fā)明之后的產物,形成于漢魏時期。在技法方面,剪紙主要分為(鏤)、(刻)、(剪)?!薄凹艏堃步锌碳垼且约垶榧庸げ牧系乃囆g,無論使用剪刀去剪,還是用刻刀去刻,其最后的造型特征在實質上總是一致的?!薄?】在少數民族特色濃厚的大理白族地區(qū),剪紙的種類大多以花樣、鞋樣等樣式存在。據筆者通過田野調查發(fā)現:在大理地區(qū),白族剪紙中的喪葬剪紙以其獨特的魅力傳承著中國少數民族傳統(tǒng)文化,從中體現出的白族文化底蘊可以詮釋出這個古老民族的靈魂。本文以大理洱源縣鳳羽鎮(zhèn)的喪葬儀式中的剪紙為例來闡述白族喪葬剪紙中所蘊含的文化意蘊。
坐落于蒼洱之間的洱源縣鳳羽鎮(zhèn)是一個有著濃郁白族風情、眾多白族民居建筑群、文物古跡等人文景觀和神奇“百鳥朝鳳”、候鳥遷徙、清源洞等自然景觀的白族古鎮(zhèn)?!?】鳳羽鎮(zhèn),人杰地靈,是孕育無數仁人志士的搖籃,素有“文墨之鄉(xiāng)”“文獻名邦”的美譽。正因有這樣優(yōu)美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鳳羽孕育了許多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習俗,尤其是“喪葬剪紙”習俗在整個鳳羽壩中最為盛行。
一、洱源白族喪葬剪紙的分類
洱源白族喪葬剪紙在本文中主要指用于喪葬儀式過程中的剪紙,也就是在喪葬活動中用于表達對逝者的哀悼而祭拜的各種紙制用品。在人生禮儀中,葬禮是人的生命活動終結的一種形式。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因而喪葬儀式顯得格外莊重。以白族居民為主的鳳羽鎮(zhèn),無論是正常死亡還是非正常死亡,喪俗活動都受到極大地重視。一般年紀較大者(60歲以上)且家族顯赫或家中有知識分子的,大都采用“獅、象、鹿、馬”等一整套紙扎作為祭品,而對于普通的家庭或非正常死亡亦或逝者年紀較小等情況,整個祭禮總體上顯得較為簡樸但也不失莊重,最大的差異是少了顯現家族氣勢的“獅、象、鹿、馬”等紙扎祭品。
通常伴隨喪俗的主要紙制祭品有以下幾種:
1.大搖錢樹。這是一種將紙通過精剪后扎成的紙錢,整個外形呈樹狀,頗具立體感,此祭品一般于送葬當天由逝者女婿來抬,若無女婿則由相應的親屬代之。大搖錢樹作為祭品,其意義在于生者認為逝者在來到人世間時給世間帶來了無窮無盡的財富,在離開人世時也應該帶回一定的財富,這樣亡魂在返程時才能暢通無阻,得到應有的幸福。
2.小錢傘。又稱孝傘。這一種與大搖錢樹的外形較為相似,也是剪扎成傘狀的紙制剪紙,做工和大搖錢樹一樣,主要是剪,工序繁瑣。在喪葬中一般有兩把。與大搖錢樹相區(qū)別,孝傘的顏色尤其鮮艷,主要是暖色調。其意義也是表達生者對逝者的祝福與緬懷。
3.馬。在白族喪葬禮儀中,一般是兩匹具有一定象征意義的紙馬,是一種先用加工好的竹篾扎成馬的輪廓,再用各色紙糊合成的剪紙樣式。一匹色彩為紅色,是專為敬奉當地土地神的,因為當地安葬的方式普遍為土葬,用紅馬來表達對土地神的尊敬;另一匹馬則為白色,這是祭奉給逝者作為從陽間通往陰間的交通工具,表達生者對逝者在黃泉路上一路順暢的愿望。這倆匹馬除了表層由紙糊合成以為,全身上下都貼上了不同色彩的剪紙式樣。有些是金錢的樣式,有些是花草的樣式,把紙馬裝飾的栩栩如生。另外還糊有牽馬人牽著白馬。此外,據筆者田野調查得知:在洱源白族的喪葬風俗中,白馬是必備的祭品之一,不受逝者年齡、性別、正常與非正常死亡等因素的制約。
4.據筆者調查:“獅、象、鹿”這三種代表家族顯赫或家中有知識分子等顯現家族氣勢的喪葬剪紙因缺乏對藝人的保護已失傳多年,這對白族喪葬文化的傳承確實是一大損失。
二、喪葬剪紙的文化內涵
洱源白族喪葬剪紙作為民族民間文化的承載體和活化石,除了具有豐富的社會功能外,還有著極其深厚的文化內涵,體現出較高的文化研究價值。白族喪葬剪紙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出了白族民眾深厚的民俗文化意識,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白族文化的折射鏡,透視出獨特的白族民俗風貌。
1.文化自覺性的凸顯
每一種藝術文化的背后,都有為之付出辛勞的傳承者,他們以其獨特的方式記錄了歷史文化的變遷,承載著弘揚民族文化的重任。鳳羽人對文化的虔誠和熱情,會讓“游離于鋼筋混凝土之中的人們”感到驚詫。我們所說的“生命真諦”“靈魂皈依”,在他們的內心以一種樸實的方式成為一種根深蒂固的真實存在。以當地典型的民間剪紙藝人張文顯、寸定久為代表,他們憑借個人濃厚的興趣以及對這種文化的熱愛,把喪葬剪紙作為他們固定的職業(yè)來發(fā)展與傳承。據筆者調查得知:兩位民間藝人都是通過祖?zhèn)鞯姆绞搅暤檬炙?,并結合自己的興趣將其進一步完善,他們帶著全家人一起把這種手藝發(fā)展成為目前頗具規(guī)模的、具有當地民族特色的經營店鋪。從他們對這門手藝的執(zhí)著熱愛可以看出白族民間藝人對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揚與傳承是一種不自覺的行為。
在白族喪葬過程中,使用各種祭祀品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彰顯家族的顯赫,主要是為了寄托對逝者的美好祝福。在喪葬風俗中最能體現的是孝道,行孝就成了整個葬禮的主要行為。另外,繁縟的禮節(jié)也是整個葬禮的一項重要內容,以示晚輩對長輩的尊敬,這也是充分體現了中國“禮儀之邦” 的傳統(tǒng)美德。
“文化的傳承需要媒介的參與才能得以實現。而白族長期以來沒有自己的文字,民族文化主要靠口頭的方式和約定俗成的形象化符號來傳承,其中大量的形象化符號又往往是通過剪紙等各種民間物質性樣式來傳遞?!薄?】喪葬剪紙就是試圖通過這種形象化的符號來傳遞生者對逝者的深深哀悼之情。
2.白族靈魂不滅的信仰
白族信仰“萬物有靈”,這在喪葬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前世、今生、來世的觀念在白族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他們相信今生所受的苦難是為來世的幸福鋪平道路,人在這三個世界里不斷輪回,接受苦難和幸福。
各種喪葬剪紙樣式是生者為逝者到經營喪葬剪紙的店鋪中定做的。生者花費大量的金錢與精力去做這些事,是因為他們相信逝去的親人的靈魂在去另一個世界的路上會有阻攔,而其中的一些剪紙如搖錢樹等能為他們打通路上的“關卡”,逝者在那里的生活同樣需要這些日用品。按照當地的風俗,逝者下葬的當晚需打開大門并在門檻上用木板凳為逝者搭“橋”,逝者的靈魂將踏“橋”歸來。這種“靈魂不滅”的生死觀讓生者相信逝者的靈魂在另一個世界過著和陽間相似的生活,它既可以給生者帶來幸福,同時也可以帶來不幸,為了安撫死者的靈魂并庇佑生者,一切與之相關喪葬習俗的緣由便可以得到解釋。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這種觀念也有其不科學性的存在,但不能一棒子打死,認為這種觀念都是謬誤。它根植于大眾的心底,應從“以人為本”的和諧觀念出發(f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等觀點進行分析和評判。
3.白族和諧文化內涵的傳遞與白族文化包容性的展現
白族是一個包容性極強的民族,這從他們的處事原則、、風俗習慣等多方面可以體現出來。在以白族為主要居民的鳳羽鎮(zhèn),著名的宗家場所三教宮,就是匯集儒、釋、道三家并存,三教合一的場所。這樣的既透視了白族文化的包容性,同時也反映當地民眾廣博容納的社會心理。這樣的體現在白族喪葬風俗中則是喪葬的最終目的和喪葬剪紙中的和諧理念。
(1)人與人的和諧
白族的喪葬習俗的最終目的和實際意義在于“懷念死者與教育生者”,【4】通過各種儀式的舉行來達到祭慰亡魂以及對生者教育的目的,利于促進生者幸福生活的構建和維系家族的和諧穩(wěn)定。
(2)人與自然的和諧
喪葬剪紙中和諧觀體現為各種祭品的共生,獅、象、鹿、馬等類型剪紙樣式的動物是一起陪伴逝者的,它們沒有現實自然界中排斥性。它們與逝者的一路同行,體現了白族人渴望與自然界的和諧,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愿望。另外,各種紙扎品上的剪紙花樣,如花、草、蟲、魚、蝴蝶、蜜蜂等的廣泛使用的同時也體現了白族人民與萬物共生的和諧觀。
三、白族喪葬剪紙存在的價值意義與保護
1.白族喪葬剪紙存在的價值意義
白族喪葬剪紙是原生態(tài)下獨具民族特色的藝術文化,它以其鮮活的生命訴說著白族這個古老民族深遠的文化內涵,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意義。白族喪葬剪紙本身作為實物體構成了喪葬風俗的重要內容,充當了陰陽兩界相互溝通的橋梁,對于當地人而言首先具有實用價值;其次,剪紙在喪葬中的運用是為了達到“懷念死者教育生者”的目的,促進了民族力量的凝聚;喪葬剪紙的使用是延承民族文化的一種重要途徑,能夠促進當地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一種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是需要鮮活的生命力來支撐的,作為民間藝術的喪葬剪紙正是其中的一份子。
2.白族喪葬剪紙藝術的保護
“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無論從縱向變化還是從橫向發(fā)展來看,文化都存在著變異性。特別是在傳統(tǒng)文化向現代社會靠攏的過程中,文化的變遷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民族文化也正事在這種變異中,不停地豐富和發(fā)展,以此來保持著自己的生命力。”【5】在現代的喪俗中,多數人用花圈和鮮花替代了傳統(tǒng)的剪紙,人們既然寄托的都是同一種情感,這樣的形式比較體面、方便和文明。于是在這樣的形勢下,以喪葬剪紙謀生的民間藝人沒有了生意,生活日趨拮據,于是就改行。而他們的后代則寧愿選擇外出打工掙錢也不愿意繼承祖輩的手藝。喪葬剪紙面臨沒有市場和無人傳承的境地。正是這種文化變遷的存在,我們不難發(fā)現當地白族剪紙藝術雖有濃厚的文化底蘊,但事實上其發(fā)展已至瀕危的境地。
從整個社會來說,人們對白族喪葬剪紙現在所處的地位和境地的關注程度還遠遠不夠,要更好地傳承傳統(tǒng)文化,需要建立系統(tǒng)的搶救和保護方案。鑒于此,筆者提出幾點建議以便參考。
(1)設立地方民間剪紙文化搶救、保護基金。爭取得到政府及有關文字部門的支持,以各種基金的落實來提高廣大民眾自覺保護民間剪紙工作的積極性,同時引起相關部門對民間藝人生活質量的關注。
(2)將當地民間剪紙藝術納入當地旅游資源開發(fā)體系,建立有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旅游文化,使游覽者在觀光、游玩的同時,感受當地別具特色的民風、民俗,使民間喪葬剪紙藝術得以可持續(xù)發(fā)展。
我們深信在民間文化得到實在有效保護下,中國少數民族傳統(tǒng)文化將以其更加獨特的魅力呈現于世界民族之林。
參考文獻:
[1]王琦,周紅旗.民間剪紙藝術的特點分析[J].內肛科技,2007(7):57.
[2]Historical Cities and Towns歷史文化村鎮(zhèn)保護.云南歷史文化名鎮(zhèn)――鳳羽[J].小城鎮(zhèn)建設,2002:59-61
[3]邱紅.苗族民間剪紙紋樣的文化意蘊及社會功能[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6):62-65.
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起源、故事及相關古詩詞、對聯、燈謎、美食、不同風俗等;
2.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收集資料,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和篩選資料的能力;
3.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口頭表達能力、合作協調能力;
4.認識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yǎng)學生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熱愛之情,并樹立保護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意識。
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起源、故事及相關古詩詞、對聯、燈謎等
難點:培養(yǎng)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并樹立保護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意識
活動方法:
活動準備: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搜集整理資料,自行安排展示方式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歷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也凝聚著中國人濃濃的親情。但當下的中學生神獸外國文化的影響,對圣誕節(jié)、情人節(jié)、愚人節(jié)趨之如騖,對中國傳統(tǒng)的春節(jié)、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tǒng)節(jié)日卻知之甚少。就如在座的你們,在這次活動之前,除了知道這些節(jié)日要放假之外,也對他們知之甚少。故通過今天這次活動的互相分享,我希望同學們都能對我們傳統(tǒng)節(jié)日有更多的認識,能認識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時。
二、活動過程
活動一: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通過搜集和篩選,各小組均有了將向別人展示的東西,希望同學們能在展示過程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了解更多你不曾了解過的知識。
(學生展示搜集的有關傳統(tǒng)節(jié)日相關古詩詞、對聯、燈謎、美食、不同風俗等,并對其簡單解說。)
活動二: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傳統(tǒng)節(jié)日之所以重要,不僅因為她能讓家人團聚,能有各種好吃的和好玩的,更因為每一個節(jié)日背后都有她特有的故事,有她獨特的意義。那么,這些故事到底是什么樣的呢?現在,我聽你們說!
(學生展示)
活動三: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曾經的我們,無比期待這些節(jié)日的到來,因為每到過節(jié),出門在外的人都會趕回家團聚;因為每到過節(jié),就有好吃的、好玩的了;因為每到過節(jié),我們都能充分感受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魅力。而我們期待這些句子,更是因為這些有著悠久歷史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也凝聚著我們與親人之間濃濃的親情。但當下的國人深受外國文化的影響,對圣誕節(jié)、情人節(jié)、愚人節(jié)趨之若鶩,對中國傳統(tǒng)的春節(jié)、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tǒng)節(jié)日卻知之甚少。就如在座的各位同學,在這次活動之前,除了知道這些節(jié)日要放假之外,也對他們知之甚少。那么,對于這一現象,你這么看?
學生討論,并代表發(fā)言
民俗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既是非物質文化又是物質文化。民俗是指人們在日常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通過語言和行為所傳承的喜好、風尚、習慣、禁忌等。
民俗文化,又稱為傳統(tǒng)文化,是指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tǒng)稱。也泛指一個民族、地區(qū)中集居的民眾所創(chuàng)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是在普通人民群眾(相對于官方)的生產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質的東西,民俗及民眾的日常生活。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傳統(tǒng)文化;習俗;和諧
中華文化不僅以其悠久、豐富著稱于世,還因其濃郁的神秘性為中外矚目。農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盛大節(jié)日――端午節(jié),早在周朝的時候,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后來我們的端午節(jié)節(jié)俗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文學家屈原。
1 端午節(jié)的由來
端午節(jié)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農歷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jié)稱之為五月節(jié)、艾節(jié)、夏節(jié)。關于端午節(jié)的來歷,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1)紀念屈原。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xù)齊諧記》和北周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fā)展成為龍舟競賽??磥矶宋绻?jié)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2)吳越民族祭龍說??脊艑W家發(fā)現,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印著幾何紋的陶器,使用過這些陶器的部族,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百越族。他們生活于水鄉(xiāng),自比是龍的子孫,有斷法紋身的習俗。端午節(jié)就是他們創(chuàng)立用于祭祖的節(jié)日。[1]在數千年的歷史發(fā)展中,很多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成為華夏民族的一部分。(3)惡日。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據《禮記》載,端午源于周代的蓄蘭沐浴。《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guī)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欲、齋戒。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術、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4)夏至。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1)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jié)中。至于競渡,隋代杜臺卿所作的《玉燭寶典》也把它劃入夏至日的活動。2)端午節(jié)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3)《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jié)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jié)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jié)又可稱為天中節(jié)”。因此端午節(jié)的最早起源有可能是夏至。(5)紀念伍子胥或曹娥。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的是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隋唐之時可能已有端午節(jié)是為紀念伍子胥和曹娥的說法?!叭藗兂鲇趯ξ樽玉愕某缇春蛯Σ芏鸬耐?,便駕舟相伴,后來發(fā)展成群眾性的競舟活動?!盵2](6)辟邪說。這一說法是端午節(jié)起源諸說中最先提出來的。并且據載屈原說是辟邪說提出二百多年后才流行開來的。很多種跡象表明,這最早提出的辟邪說有著深遠的民俗根源,例如古代民俗觀念中蘭草有辟邪的功效,從端午節(jié)的習俗“浴蘭”來看端午節(jié)是辟邪的節(jié)日。
2 端午節(jié)重要的風俗與古代中國人的和諧觀念
俗語說:“端午節(jié),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為了對付五毒,在端午節(jié)要插菖蒲、艾草,賜扇,小孩要佩香囊,系五色線,貼端午符,沐浴蘭湯,食五黃,吃雞蛋、粽子,龍舟競渡、搶鴨子等等。
(1)沐蘭湯。端午日洗浴蘭湯是《大戴禮》記載的古俗。當時的蘭不是現在的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據說可治皮膚病、去邪氣。(2)飲蒲酒、雄黃、朱砂酒,以酒灑噴?!肚G楚歲時記》:“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邊,地下有淡紅色根莖,葉子形狀像劍,肉穗花序。根莖可做香料,也可入藥)或鏤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朱砂等。從衛(wèi)生角度來看還是有科學道理的,雄黃加水和酒灑于室內可消毒殺菌,飲蒲灑也頗有益。(3)食五毒,系五彩絲線、戴香囊。在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法物中,有一些與“五”有關的較為特殊的物品,主要有食五黃(五黃指的是黃鱔、黃魚、黃瓜、咸蛋黃及雄黃酒,食五黃是為了驅邪解毒,身體健康)、五彩絲、五虎花、五色縷(五色絲線)、五色繒(五色帛)、五色桃印符、五時圖和五時花等。端午節(jié)系五彩絲線的習俗由來已久。五色線是用五種顏色的絲線撮在一起,成為一條細索。按照陰陽五行家的觀點,五彩之中,青屬木,代表北方;赤屬火,代表南方;白屬金,代表西方;黑屬水,代表北方;黃屬土,代表中央。中國古代崇拜五色,認為五色為吉祥色。香囊源于古代的“艾符”,是用五顏六色的布拼湊成三角,下面墜著五色絲線串著小珠的小穗,里面裝著各種芳香類的中藥。另外,端午節(jié)期間還有眾多的水上活動如龍舟競渡、搶鴨子等。各民族中的龍舟競渡、搶鴨子等水上活動主要是祭水,水是陰性物質,是端午節(jié)的象征物,其目的亦是增強陰性的力量,祈求陰陽調和。
3 端午節(jié)的食品與古代中國人祈求均衡和諧的理念之間的聯系
(1)閑話粽子。粽子,又稱為“角黍”。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故稱“角黍”。角黍之所以要包以菰葉,蓋取義于“陰”。古人認為黍具陽火之性,又稱“火谷”?;饘訇?,而菰葉生于水中屬陰,以之與黍相配,象征“陰外陽內”、“陰陽相合”之狀。也就是象征陰陽和合、陰陽調和,表達古代中國人祈求端午之后,陰陽調和,風調雨順的愿望。(2)吃雞蛋。雞蛋也是端午節(jié)的重要食品,民間相傳立夏吃蛋主心。因為蛋形如心,人們認為吃了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一些地方在端午節(jié)還有滾雞蛋的風俗,這天早上老奶奶要把煮熟的雞蛋放在小孫子的肚皮上來回滾幾滾,嘴里還叨念著“寶子吃蛋,災星滾蛋”。我國的東南沿海很多地方都有端午立蛋的風俗,臺灣也沿襲了這一傳統(tǒng)習俗。(3)龜、鴨、咸鴨蛋。端午和夏至古有食龜習俗,之所以食龜,一方面是龜生活于水中,是陰性動物;另一方面,象征陽性,龜甲象征陰性,與粽子一樣,骨表肉里,陽內陰外,也象征人們祈求陰陽調和。
4 結語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追求“和諧”的文化,中華民族是追求和諧的民族。陰陽五行說認為,陰陽支配萬事萬物,陰陽和諧便平安吉祥,陰陽不調便會發(fā)生天災人禍。為了驅除災害和避毒去邪,陰陽不調的節(jié)氣就必須舉行各種驅邪和祭祀活動,以祈求陰陽調和。端午節(jié)的各種習俗都與陰陽五行觀念密切相關。然而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學說與其他傳統(tǒng)文化一樣,既有糟粕的成分,也有精華的部分。我們應該認真研究傳統(tǒng)文化中每一個問題,讓中華文化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 王康,楊健.中國節(jié)日文化[M].華文出版社,2007:128.
[2] 楊水生.中外民間節(jié)日[M].廣西人民出版社,1982:44.
[3] 張君.神秘的節(jié)俗:傳統(tǒng)節(jié)日禮俗、禁忌研究[M].廣西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