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服裝設計的顯著特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設計美的要素;中性服裝;材料;造型;色彩
設計是人類意識活動到產物,它以滿足人類生活需求為出發(fā)點,是一個由繁到簡的過程。設計強調帶給人類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即產品的審美性和功能實用性。設計活動創(chuàng)作的美與藝術美的一個最典型的區(qū)別,就是設計美還需要通過生產、制造轉化為物質形態(tài)上的美。由此可見,設計美是通過設計活動創(chuàng)造出產品,給人提供一種視覺享受和生活便捷。設計美是人類對美的一種主觀感受,通過設計產品對人類感覺器官的作用,以刺激人類內心的心理結構為目的。服裝設計美就是通過設計手法將面料藝術化以此來滿足人類的體驗,這種體驗包括:視覺、使用、反饋、精神這四個方面。
一、中性服裝
服裝設計早已從原始社會遮羞、避寒功能,上升到了審美、形象標識、表達功能層面。早在唐朝,女性打破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呈現出女著男裝的服飾文化特征,在中國封建歷史上刮起一股性別模糊化的風潮。中性傳遞的是一種無顯著性別特征的信息。中性服裝來源于人類性別特征觀念的淡化,從而引起性別審美情趣的轉變。中性服裝設計美體現在模糊的性別特征帶來了一種新的審美標準,它豐富了文化內涵,打破了傳統(tǒng)的著裝理念,從原本的非主流設計,成功演變?yōu)橐环N流行風格。
二、中性服裝設計美的要素
中性服裝設計美的審美對象是一個特定群體,這類群體由于相似的心理特征、心理需求而具有共性,并且這種共性在一定時期內不會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變動。然而,中性服裝設計美的產生與這種共性相通,是由一定因素構成,通過對設計美構成要素的分析,可以把控中性服裝設計最終的美感。中性服裝設計美的構成元素種類繁多,對于中性服裝設計美的研究依賴于服裝設計美的本質,下面將從材料、色彩、造型來分析中性服裝設計美的三大要素。
1、中性服裝設計美之面料篇
服裝面料是構成服裝設計的物質材料基礎,是引導創(chuàng)作思路的主要因素。服裝面料包括視覺感受與觸覺感受,通過面料的肌理、質地從視覺和觸覺的角度來展現服裝面料的美感。面料的柔軟、硬挺、懸垂及輕重厚薄等特性有助于設計師準確表達款式造型的風格。中性男裝材料的選擇可以借助于表現女性柔美氣質的面料,例如:輕薄面料、彈力面料、透明面料。輕薄面料用于男性可以襯托出男性細膩的一面;彈力面料的使用可以體現男性的曲線美,展現充滿肌肉線條美的男性形象;透明面料運用在男裝中可以增加神秘感,流露出一股性感美。在中性女裝中常采用厚重、挺括、簡約的硬挺面料,表現女性剛強的一面。另外,對于男款中性服裝的面料紋樣可以選擇柔和感性的裝飾花紋,加入鑲邊、褶皺的運用,活潑而不花哨,細膩而不顯脂粉氣;在女裝的表現上,采用硬性的金屬裝飾,帶動感有力度的圖案,溫和恬靜中透露出硬朗與鋒芒。2016年春夏米蘭男裝周中杜嘉班納運用了鮮明的女性圖案:裝飾花紋、流蘇,搭配修身七分褲,讓男裝變得柔和、優(yōu)雅。
2、中性服裝設計美之造型篇
中性服裝的造型是決定服裝中性化的根本要素,是體現中性風格的判斷標準。中性服裝是以心理性別偏向中性的群體為導向,其服裝的造型設計是以該群體的心理需求為支撐點,例如:女性不愿意突出胸部特點,男性不愿意襯托出其陽剛之氣等等,這決定了中性服裝造型設計需要去掉性別特征的符號。在男裝廓形上可以借用女性的修身廓形,體現男性陰柔之美,大致有窄身形和緊身形兩種輪廓線。另外,在款式設計上可以選用不同的內部結構設計元素以賦予每套服裝不同的風格特色。例如將領口開低,突出脖子細長、胸部豐滿。相反,在女裝廓形上采用直而硬挺的線條,避免強調曲線美,極大的弱化女性傳統(tǒng)形象。在款式上,中性化女裝通常會選用男裝西服、襯衫的領形,營造一種帥氣逼人的陽剛感覺,加重女性中所缺乏動理性感受和獨立精神。2016年TopshopUnique一款女裝在透明蕾絲內衫外搭男士西裝外套,夸大肩部線條,呈現經典英倫紳士風。
3、中性服裝設計美之色彩篇
在服裝設計中,色彩是語言和情感的象征。服裝色彩明確地表達了服裝風格和設計語言,并且對其視覺感受進行區(qū)分,還詮釋著設計師與穿著者的文化內涵和個人氣質。中性服裝色彩的選定需要根據設計風格、設計定位、目標客戶群的心理特征來分析,在色彩的選擇中注重其自然功能的同時,還需要強調節(jié)奏感,使色彩衍生出新的視覺感受。中性男裝設計中可以選擇豐富艷麗的色彩,例如:高明度、高純度的色彩,營造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感;還可以選擇女性的代表顏色,比如:粉色、橙色,體現男性美艷的一面。在中性女裝設計中,可以選用低明度、低彩度的中性色,多采用正統(tǒng)、沉穩(wěn)、自然的色系,較少使用鮮艷的色彩,可以體現女性沉著穩(wěn)重的男性氣質。中性服裝設計美的構成要素是影響服裝設計美的重要因素,受人類審美標準的影響。雖然服裝的審美意識是自由的,但是構成設計美的因素通常都有相似之處,將科學的構成要素組合在一起,最終滿足大眾消費群體的審美要求??梢?,把握設計美的前提就是把握設計美的構成要素。設計的過程就是設計師將自己的審美理念和設計美的構成要素融合、重塑的過程。顧客對服裝產生審美感情、獲得一種美感享受是證明產品的一大途徑。因此,設計美的構成要素在設計美學中至關重要,與設計緊密相連。
作者:文曼妮 單位:蘇州大學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李超德.設計美學.[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
[2]陳瑞林著.中國現代藝術設計簡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06
[3]陳望衡.藝術設計美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
1.1有助于提升廣大大眾的審美藝術水平
繪畫藝術在我國藝術發(fā)展史上有很長的歷史,繪畫藝術博大精深,蘊含了大量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我國服裝設計中應用繪畫藝術,有利于廣泛傳播我國民族特色服裝設計理念,這樣也可以提高廣大民眾的審美意識,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習俗。我國目前的社會呈現的是大眾文化局面,審美追求多樣化,但是也體現出了一種日常文化形態(tài)。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繪畫藝術是一塊瑰寶,在現代服裝設計中應用繪畫元素可以大大提高服裝的趣味性,吸引大眾的目光,而且廣大大眾也會有欲望想要進一步深入了解我國傳統(tǒng)文化,這樣就會潛移默化地提高廣大大眾的審美水平。其次,在服裝設計中應用中國繪畫元素,可以使服裝審美更加貼近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設計不同風格的服裝,可以更好地滿足他們的期待視野,提高廣大大眾的審美藝術需求。而且服裝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消費者在欣賞服裝設計的同時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感染,進而提高廣大大眾的服裝審美品位。
1.2打造屬于中國自己的服裝品牌形象
在服裝設計中應用到中國繪畫元素可以顯著突出我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服裝的時代性可以很好地反映出這個民族的信仰以及大眾的心理狀態(tài)等。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對于服裝的選擇品位,消費者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服裝市場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那么倘若服裝設計的民族歸屬感缺失,消費文化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因此我國服裝設計應該貼上自己的標簽,加入屬于中華民族文化特有的標志性元素,樹立中國特色服裝品牌形象,而中國繪畫元素就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代表。
2服裝設計中應用中國繪畫元素的具體體現
2.1中國繪畫元素應用于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體現
一直以來,中國繪畫藝術主要是追求空靈、飄逸的意境,整體風格也比較抒情,這些美學意境非常吻合現代服裝設計理念,其中最為突出的一點是非常重視服裝設計中的空間層次感。我國傳統(tǒng)服裝設計中,主要是由實線構成外形的輪廓,整體的結構看起來中規(guī)中矩,往往會讓人覺得比較單調,沒有非常有效地突出空間層次感。在服裝設計中應用中國繪畫元素,可以利用不連貫的虛實結合輪廓形成一種新的廓形,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體服裝的空間層次感。同時,在服裝設計的色彩模塊中也會應用到中國繪畫元素。中國繪畫色彩一般是墨分五色,色彩是現代服裝設計的一大重要視覺元素,表現力非常強,而且可以給人有一種非常神奇的藝術審美感受。色彩具有生命力,可以為服裝帶來無限的活力,充分體現出浸潤以及虛實相交的幻化色彩,有利于幫助人們調整自己的心情。其次,在服裝設計意境中也會應用到中國繪畫元素,中國繪畫藝術最大的特色是意境深遠,在服裝設計中應用到這一特色,可以很好地體現中國繪畫的審美特征以及審美理念,進而完美地結合現代創(chuàng)新時尚藝術以及傳統(tǒng)藝術。
2.2中國繪畫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實際應用分析
關鍵詞:剪紙藝術;服裝設計;應用
前言
剪紙藝術具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和歡迎,將其應用在服裝設計中,能夠使服裝作品呈現出非常具有地域性特征的藝術效果,因此近年來剪紙藝術也受到了廣大服裝設計師的廣泛歡迎,剪紙藝術因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也成為服裝設計師在進行設計過程中的主要靈感來源之一。
1剪紙藝術的特點
1.1剪紙藝術的色彩特點
剪紙藝術中不僅追求形似,同時在剪紙藝術中也體現了意境之美。通過剪紙能夠表達出人們的審美理念,因此剪紙藝術中具有顯著的色彩神韻。在剪紙設計中,非常注重色彩的凸顯,剪紙的色彩主要包括五種類型,分別是焦、濃、重、淡、清,剪紙藝術中十分重視空白部位的設計,達到彼此之間的和諧統(tǒng)一?,F代的剪紙藝術中傳達著美、意境和情趣,通過剪紙藝術當中的不同表現形式,運用不同的色彩形成了十分豐富的意境及畫面。[1]
1.2剪紙藝術的圖樣特點
剪紙藝術帶有非常強烈的地域性特征,而在現代服裝設計當中也比較注重凸顯地域性以及民族性,因此通過結合當地的特色將剪紙藝術應用在服裝設計中能夠創(chuàng)造出具有獨特藝術魅力的服裝設計作品,同時也賦予了服裝作品中更多的情感和靈魂,一方面能夠滿足當地人民的需求,同時也可以使其他地區(qū)的人們感受到獨特的剪紙藝術的魅力。
2剪紙藝術應用在服裝設計中的可行性分析
剪紙藝術能夠運用到現代服裝設計當中主要是因為剪紙藝術中蘊含著服裝設計當中所需要的某些特質。剪紙藝術自古以來就被人們廣泛地應用在服裝設計當中,例如華勝、小品刺繡以及藍印花布等,尤其是在我國的民族服裝設計中,剪紙藝術的運用更為廣泛。由于剪紙的色彩通常以紅色為主,因此能帶給人們喜慶、歡愉的感覺,將剪紙藝術應用在服裝設計當中更能體現出我國廣大勞動人民的情感。[2]同時在現代服裝設計當中,通過運用剪紙藝術,能夠更好地體現出設計師的藝術風格,通過剪紙與服裝的有效融合,能夠形成獨具特色的服裝設計作品,也是展現服裝東方風韻的有效途徑,因此將剪紙藝術應用在服裝設計當中具有可行性。
3剪紙藝術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3.1剪紙藝術中的色彩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通過色彩來對自己進行美化和修飾是人類所具有的能力和天性,而將剪紙藝術運用在現代服裝設計中最為直觀的體現就是色彩,通過選用不同的色彩能夠確定該服裝設計的主題,而在實際的服裝設計當中,一件衣服中所運用的顏色數量是有要求的,最好少于四種,避免由于色彩使用過多而引起混亂。同時在確定某一設計服裝的主體性顏色時,其余的搭配性色彩選用應該保持遞減的狀態(tài),主要發(fā)揮襯托的作用,避免影響主體顏色。在服裝設計中使用顏色時應該遵循同類色、近似色、相對色以及對比色的使用原則,其中近似色的搭配原則是使用比較廣泛的方式,能夠更好地體現出色彩層次的變化,突出服裝的主體性風格。同時我國的剪紙藝術中主要以單色為主,因此在服裝設計時為了突出剪紙藝術的特點,應該盡量大面積的使用單色,將其他顏色作為點綴和輔助,從整體上突出服裝的剪紙藝術風格。[3]
3.2剪紙藝術中的圖樣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剪紙藝術當中的圖案是服裝設計中比較常用的設計元素,根據不同的設計主題以及意識觀念等來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剪紙圖案,能夠通過服裝設計表達出某種情感以及象征意義。[4]設計中獲取剪紙圖案的方法有很多種,比較常見的方法是從現實生活中獲取圖案設計靈感,例如生活中豐收場面、一家人的團圓場面等都可以作為設計圖案元素,一方面能夠在服裝中體現出剪紙藝術風格,另一方面也賦予服裝更多的情感元素和象征寓意。例如生活中十分常見的花朵圖案,是剪紙藝術中的常見元素,將其作為服裝設計元素也非常適合,例如梅花圖案、牡丹圖案等,這種花朵圖案不僅可以設計在服裝的主置上,例如裙擺等,還可以將其剪裁成小圖案設計在領口或者袖口等相關的位置上,增添服裝的藝術特征。具有吉祥寓意的圖案也是剪紙藝術中的常見圖案元素,例如龍鳳呈祥圖案、舉案齊眉圖案等,將這種元素應用在婚禮的禮服設計中,能夠使服裝具有寓意夫妻恩愛和諧、白頭到老的寓意。同時具有中國古典藝術特征的牛郎織女、鴛鴦等圖案都能夠應用在婚禮的禮服設計上,而八仙祝壽等圖案可以應用在祝壽服裝的設計中,通過合理的運用不同的剪紙圖案,能夠表達出獨特的服裝設計理念。[5]
3.3剪紙藝術中的刺繡設計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刺繡也是一種非常具有中國獨特藝術魅力的民間藝術,通常用彩色的絲、棉等線材料,在綢緞或者其他底布上通過針的來回穿刺,形成的精美圖案,刺繡是我國的傳統(tǒng)手工藝術,歷來受到我國各族人民的廣泛歡迎,例如我國的苗族、侗族等都將剪紙中的底樣作為刺繡的底樣運用在服裝上,因此通過刺繡的方式將剪紙圖案運用于現代服裝設計當中,不僅能體現出我國的傳統(tǒng)藝術魅力,同時還能使圖案在服裝表面的呈現上更具有層次感和立體感。將剪紙的圖案以刺繡的形式運用到服裝中能夠營造出圖案的肌理效果,使圖案更加清晰和醒目,展現出濃郁的民族風格和韻味。
3.4剪紙藝術中的鏤空設計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剪紙藝術中通常是以二維空間作為造型基礎而呈現的平面藝術,剪紙藝術的形象主要是利用剪刀或者刻刀在紙上進行的鏤空塑造,因此能夠形成種類豐富、造型結構奇特的剪紙藝術,剪紙藝術具有質樸流暢和生動傳神的特征。而剪紙藝術本身其實就是一種帶有地域性特征的鏤空藝術,通過圖案的陰陽結合,能夠營造出完美的光影效果,因此在服裝設計當中通過合理的選擇服裝面料,通過以剪紙圖案為原型進行鏤空設計,能夠營造出服裝靈動和優(yōu)雅的感覺。
4結語
服裝設計是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服裝設計中應該越來越注重文化內涵的體現,應該汲取本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精髓,將具有民族韻味的藝術形式與現代文化相結合,使傳統(tǒng)藝術煥發(fā)出新的生機活力。而將剪紙藝術應用在服裝設計中不僅能體現服裝設計的風格,同時也能展現出我國傳統(tǒng)藝術的魅力。
參考文獻:
[1]魏茜.試述剪紙藝術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J].大舞臺,2015(12):57-58.
[2]王衛(wèi)靜,李顏肖.中國剪紙藝術的美學原理及其在服裝設計上的應用[J].絲綢,2016(05):50-54.
[3]周曉梅.中國傳統(tǒng)剪紙藝術語言元素在現代平面設計教學中的運用[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3):157-159.
[4]趙曉婉.傳統(tǒng)與現代的碰撞——淺談剪紙藝術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4(03):154-156.
電子智能化的普及,開始漸漸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同樣,服裝智能化也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但是就現今而言,一般的智能服裝基本上都是在一些相對來說比較特殊的領域進行應用,例如深??碧揭约靶叹ぷ鬟^程當中,然而,這樣的服裝設計已經成為了當下一個研究比較熱議的話題,因此,在未來的時間里,如此具有科學意義的智能服裝也將會像智能手機等產品一樣逐漸的進入人們的生活當中。如今針對智能服裝的應用研究有很多,但是單單針對于電子科技在智能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卻相對來說比較少,基于此,筆者對電子科技在智能服裝設計中的應用進行研究?,F報道如下:
1智能服裝設計的概念
所謂的智能服裝設計(Intelligentgarmentdesign)實際上指的是在原有服裝的基礎上加入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進而對于服裝的使用功能上進行更為廣泛拓展的研發(fā)過程,對于原始的服裝服裝設計而言,其單單指的是在服裝的造型上、服裝的畫面設計等方面,這樣的設計方式僅僅是增添了服裝的美感,提升的是服裝整體美學效果,而對于智能服裝的設計而言,其雖然也對服裝的美學美感進行了設計,但是更多的是智能服裝的設計更為注重服裝的功能性,通過一定的手段將智能服裝的適用范圍進行擴大,在保證了美學效果的同時增加了服裝的實際功能效應,對于服裝的發(fā)展而言具有著十分重要的啟示作用?,F如今,智能服裝的應用已經不再是一個難以接觸的話題,而是在社會中普遍被關注的具有發(fā)展性效果的項目之一,對于智能服裝的設計方面,其具有著以下兩方面特征:
(1)服裝智能化,對于服裝的智能化來說,主要是針對服裝本身的科學技術手段融入,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地對原有的服裝進行整改,增加了服裝本身的功能顯效,并且通過服裝智能化,延伸了服裝的適用范圍,不再單單只是為了穿著,更多的是為了功能發(fā)揮。
(2)服裝實用化,相比較服裝智能化而言,服裝的實用化則是智能服裝的第二大特點,目前來說,智能服裝的使用范圍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狹小,但是在這樣的狹小的應用范圍當中,智能服裝卻彰顯了其本身的實用性,例如在火災救治過程中,特殊的智能化防火服能夠有效地降低外界火焰對消防人員的生命危害,同時防火服上的語音設計,還能夠令消防人員及時的和外界指揮人員聯系,進而大大提升火災的救援效率。
2電子科技在智能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2.1電子科技在智能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原則
電子科技由于本身屬性的特殊性,所以將電子科技應用在智能服裝的設計過程當中,要注意以下幾點原則:
(1)要注重電子科技能效發(fā)揮的最大性能,在服裝設計中加入的電子科技設備,其需要系統(tǒng)本身具備著更為優(yōu)質的設備質量以及設備能效,進而保證智能服裝設計過程中能夠將電子科技的最大性能發(fā)揮出來。
(2)要注重電子科技在智能服裝設計過程中的科學合理性,電子科技在智能服裝設計中的應用中更多的是智能電子科技設備配置在服裝上,因此在這些電子科技設備進行選取和應用時,要考慮到電子科技設備本身的重量,使其不能夠成為服裝使用者的一種負擔,如此一來,才能夠保證配備先進的電子設備的智能服裝得到更好的使用。
2.2電子科技在智能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實例
電子科技在智能服裝設計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智能服裝的功能上,例如現今比較流行的智能音樂跳舞服,對于這種服裝來說,其本身的造型設計上更多的偏向于運動裝的系列,顯得寬松和肥大,在其功能上則是具備著音樂播放以及彩燈顯示等功能,最初的智能音樂跳舞服僅僅是在原有的服裝設計上加入了一些迷你小音箱以及音樂播放系統(tǒng)。而當下這種流行的智能音樂跳舞服則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多的電子科技設備,比如在這種跳舞服的紐扣部分,增加了一個存儲插口,可以將已經下載好音樂的SD存儲卡放入其中,小巧、輕松而簡便,并不影響服裝的整體美感,同時,在衣服的邊角等部分加入了直徑不超過2mm的小彩燈,在打開紐扣部分的開關后,這些彩燈就會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進行閃動,而且還能夠不停的變換顏色,當音樂響起,舞者隨著音樂起舞,迷離而閃動的燈光更是增添了舞臺效果,這樣的電子科技在智能服裝中的應用是真實而實用的,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智能音樂跳舞服的藝術美感的同時還將電子科技的功效最大程度的發(fā)揮了出來,具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
2.3電子科技在智能服裝設計中的應用發(fā)展
隨著各國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科學水平上,都存在著這樣的競爭,要想保證在競爭中存在著優(yōu)勢,就需要對現有的一些科學技術進行提升,其中就包括智能服裝,其不僅具備著豐富的市場發(fā)展前景,還是科學技術水平的一種實體性體現,所以針對該方面的研究一定會越來越徹底,隨著人工智能化網絡概念的提出和應用,在智能服裝中加入更多的智能化理念已經不再是一個話題,而是一種發(fā)展定勢,因此,采用智能化網絡電子科技設備對智能服裝進行進一步的優(yōu)化和完善是切實可行的,通過智能化網絡電子科技設備與智能服裝相互連接,并且實現智能服裝對智能化網絡的應用、掌控,能夠更好的將智能化中的“智能”二字充分的體現出來,但是現今來說針對該方面的研究卻并不十分成熟,所以由此看來,該方面還是非常具備著重要的研究價值,因此,電子科技在智能服裝設計中的應用發(fā)展形式將會越來越美好,其發(fā)展前景也將越來越廣闊。
3結語
關鍵詞:新時期;服裝設計;教學改革
一、服裝設計專業(yè)的教育現狀
(一) 專業(yè)配套設施不完善。服裝設計技術課程的重要內容是結構設計、制圖、制板、成衣,這是服裝工業(yè)生產中由設計轉化為產品的基本程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服裝裝飾性和時尚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教學過程中專業(yè)協(xié)同設施及技術支持嚴重不足。大多高校開設服裝設計專業(yè)課程中僅僅有基本縫制服裝的設備,而缺乏繡花、印花等提高服裝審美和實用價值的服裝基礎工藝實驗室,局限了服裝設計課程的實踐教學,無法滿足現代服裝市場的需求。
(二)人才培養(yǎng)模式與市場需求脫節(jié)。我國高校普遍存在人才培養(yǎng)模式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jié)的現象,這與學生在學校所學專業(yè)知識與社會需求不相一致有很大的關系。服裝設計專業(yè)作為一個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專業(yè),對大學生的要求,不僅僅需要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新能力,而且需要具備一定的技術實踐能力,然而,國內高校教育的主要模式之一是知識的灌溉式教學,注重理論教學,而針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及獨立工作能力的培養(yǎng)比較欠缺,這與市場需求的實踐能力強的實用性人才不相一致。
二、服裝設計專業(yè)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 實踐性教學課程匱乏。目前我國服裝設計類課程的設置及培養(yǎng)目標、課程體系建設還不完善,一方面是受到“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理論的指導性,忽略了實踐的能動性。部分學校服裝設計實踐教學觀念落后,教學內容比較陳舊、教條化。直接阻礙了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技術開發(fā)能力不強的問題,從而導致服裝設計人才供求的結構性矛盾愈發(fā)明顯。
(二) 教學內容缺乏系統(tǒng)性。從服裝產品的特點來看,如果設計類相關學科沒有進行整合式教學,理論實訓教學內容缺乏系統(tǒng)性,學生掌握的知識都比較孤立、片面,無法適應市場要求,導致“畢業(yè)即失業(yè)”或就業(yè)“適應期”太長的現象嚴重。
(三) 課程考核評定標準不盡合理。我國服裝設計類課程考核評定標準比較單一,基本都是實行的單獨科目獨立考核形式,以代課老師獨自擔任審核評定工作,服裝設計專業(yè)的教師配置結構往往又缺乏“雙師型”教師,企業(yè)實際工作經驗不足,致使考核評價機制不盡合理。服裝設計是個整體的、規(guī)模較大的、典型的實踐能力比較強的專業(yè),應以市場需求的全方位的實用性人才為依據,打破課程界限。
三、服裝設計類課程教學改革的路徑
面對迅速發(fā)展的服裝產業(yè),服裝設計教育只有通過改革才能改變目前教學理念和課程體系不盡合理的局面。服裝設計專業(yè)的設計類課程改革要以實踐教學法為出發(fā)點,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適應社會對人才實踐能力的要求為動力,以促進富有時代特征的多樣化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為推廣。
(一)教學方法改革
課程內容及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發(fā)展,對學生的培養(yǎng)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法,引入實踐性教學法是完善傳統(tǒng)教學法的突破口,教學過程中,應把學生看作是充滿活力的知識探索者而不是知識被動接受者,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進行主動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使學生多接觸社會、生產實踐方面的知識,提高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二)教學內容改革
課程內容實例化,對企業(yè)在線產品進行篩選,引入有實用價值、學生感興趣和根據企業(yè)實際在線生產產品而精心設計的“典型實例”,并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實踐教學命題設計,以該“實例”設計方案中出現的問題為動力,以綜合實用能力培養(yǎng)為主線,逐步深入,全面展開課程教學,提高學生綜合技能,將學校課程內容與企業(yè)實際生產要求相融合,工藝技能訓練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相結合,把所學專業(yè)知識貫穿于整個實踐教學過程中,協(xié)調理論知識與實操知識內容的銜接與穿插,相互合理銜接,確保實踐教學的科學性、綜合性及可操作性,滿足市場對教學上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融為一體的要求。
(三)專業(yè)協(xié)同設施的配制
服裝設計專業(yè)學科動手能力要求比較高,學校需要為其創(chuàng)造實踐平臺,積極建立校企協(xié)同式的綜合考核機制。服裝實驗室的建設,有利于擴充課堂以外的知識信息量,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更好地為服裝設計類課程教學服務,滿足服裝各種制作工藝的基本要求,營造實踐環(huán)境,促進教育理論、教育手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改革。
(四)完善考核評價機制
我國的藝術設計教育源于美術教育,根深蒂固的思維方法和觀念在二十年的設計教育發(fā)展中總是無意地影響著專業(yè)結構、培養(yǎng)目標和課程評價。只有服裝設計類課程體系進行重組,打破課程界限,采用全開放教學模式,構建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的教學內容,完善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考試方式和手段,將市場需求及時介入到課程設置,課程內容,命題設計,畢業(yè)設計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滲透實踐教學,提高校企合作模式的力度,對課程改革的效果進行評估分析,加入典型的實踐性綜合性題目,考察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綜合運用水平,同時加大“雙師型”教師的培養(yǎng)力度,提高教師及學生企業(yè)實際工作經驗,提高教師實際操作技術能力。
四、結語
我國的現代制造業(yè)迅速崛起,以信息科技為代表的高新技術沖擊著所有制造業(yè)領域,紡織服裝業(yè)尤為顯著。這就要求服裝設計類課程教學改革應轉變教學觀念,建立新的適合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yǎng)教學體系的新模式,培養(yǎng)滿足社會需求的創(chuàng)新型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邵一兵.“三位一體”藝工結合卓越服裝設計師培養(yǎng)模式探析[J].藝術研究.2014(05)
[2]程開業(yè).強化實踐教學 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3(02)
關鍵詞:針織面料;現代;服裝
經濟的迅速發(fā)展推動了社會整體的發(fā)展,人們的消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對于服裝的要求逐漸提升,針織服裝在時裝化方向的發(fā)展更加顯著。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與人們工作壓力的加大使得人們更加傾向于選擇休閑且時尚的著裝,對于面料的選擇也趨向于舒適自然,而針織面料所具有的性能特點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滿足現代人的著裝面料要求,成為現代服裝市場中最受關注的面料選擇,因此針對針織面料的特點研究成為當前針織面料應用的重要研究命題。以下筆者將針對相關問題進行論述。
一、針織面料的性能特點論述
將針織面料運用到現代服裝設計中,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問題。首先需要考慮的內容就是針織面料的性能特點,只有充分透徹地了解與掌握針織面料的性能特點才能夠有的放矢的運用到服裝設計中。在針織面料中,線圈是其結構單元,這是針織面料與梭織面料的面料性能呈現出完全化的不同的最主要影響因素,對于針織面料的具體特點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論述。第一,具有較強的伸縮性。在針織物中線圈呈現出的三位彎曲狀態(tài),針織面料是通過同一根紗線按照橫向或者縱向的方式發(fā)生聯系,假如一個方向發(fā)生了拉伸運動時,另一個相對方向的紗線就是與之相應發(fā)生回縮,這一特點是能夠在不同的方向上出現轉化的,并且這一特點也賦予了針織面料一種機織物所欠缺的延伸性與彈性,所以針織服裝在穿著時更加舒適得體,在人體曲線的展示方面具有較大的優(yōu)勢。第二,具有較強的脫散性。在針織面料中一旦有紗線出現斷裂或者線圈原本的串套出現脫離,針織面料必然會出現具有方向性的紗線脫散問題,導致原本相互牽連的線圈之間失去牽引,這一特點的存在對于針織面料來說是一個劣勢,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針織服裝最終呈現出來的穿著牢度和美觀水平,極大地縮短了服裝的穿著壽命。所以對于針織服裝的造型設計來說,各種拼接縫、分割線的設計不應當過多,通過這種方式來盡量的減少線圈脫線可能性對現代服裝穿著效果和耐穿性所造成的影響。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對于線圈的這一特點如果加以妥善巧妙的運用,在編織的過程,將跳針、漏針或者錯針做成一種刻意的行為,則能夠賦予面料一種委婉的、自然化的殘缺之美,提升針織服裝的現代時尚感。第三,具有較強的卷邊性。將直線與彎曲的線圈相對比,線圈還會使紗線產生一種企圖伸直的內應力,當處于自由狀態(tài)下時,單面的針織物邊緣會出現包卷的現象,且不會因為是橫線紋路還是縱向紋路而有所影響,但也并非所有針織面料都存在卷邊性這一特性,主要是單面的針織物表現出來的卷邊性更強,而雙面的針織物則不會表現出卷邊性,除此以外,其它的諸如羅紋或網眼的構造也不會產生卷邊的現象。一旦面料產生了巨變,就會導致成衣片的接縫之初無法得到平整化的處理,使得服裝造型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受到嚴重影響。
二、針織面料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1.巧妙利用針織面料中的線圈,發(fā)揮優(yōu)勢進行現代服裝的設計
線圈的存在使得針織面料不同于其他的面料,表現出了優(yōu)良的質感和性能,因而在對針織面料進行設計時大多都采用簡潔的造型,避免因為款式的變化太大而弱化了針織面料所具有的高舒適感,所以在運用針織面料進行現代服裝的設計時,常常會出現造型設計過于單一乏味問題,這時候為了減少這種單調性,就可以從面料的紗線、肌理效果、組織結構、色彩搭配和圖案組合等方面著手加以融合,考慮的方面都應當為突出針織面料的優(yōu)勢而服務,保證服裝的整體設計能夠避開針織面料的劣勢。具體來說,紗線可以稱得上是針織服裝設計中的首要元素構成,一般來說,紗線表現形式越豐富,整體造型簡潔的服裝就會顯得越豐富,能夠有效地對款式方面的單調加以平衡,凸顯出針織面料服裝造型設計中的重點。現代針織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提高推動了針織面料功能與式樣的多樣化,風格迥異、獨樹一幟的花式紗線也得到了充分的開發(fā),這就為豐富針織面料的肌理效果提供了原料與靈感,將不同的因素綜合利用所產生的肌理反應會使針織面料更加具有視覺沖擊的效果,帶來更加強烈的感官效應,就目前的肌理效果創(chuàng)設手法來說,諸如起絨、鏤空、打褶、透明、浮雕、光滑等運用到其中就能夠給針織服裝帶來更加強烈的層次感和空間感。對于針織面料來說,其組織結構指的就是紗線的排列和重組,不同的紗線排列方式代表著不同的組織結構,也會因此帶來不同的裝飾效果,對于組織結構的排列與重組,主要可以通過緯平針、雙羅紋、雙反面、羅紋、絞花、提花、集圈、鏤空花、波紋和其他各類復合組織的方式進行,能夠很好的達到豐富針織面料服裝的設計的作用。
2.立足于針織面料的特點來對針織面料的服裝設計進行創(chuàng)新
針織面料所具有的獨特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甚至決定了針織面料服裝造型的設計,也就是針織面料的服裝造型要求多以簡潔化的線條即直線、斜線或者單一的曲線來加以展現,結構功能的分割線相對較少,成衣片的熟練盡量縮減等。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禁錮了針織服裝造型設計的思維,服裝設計需要的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多變的、靈活的思維,它所具有的特點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對服裝設計的基本要求加以指導與提醒,并不是要求設計過程中完全按照定式來套用,服裝設計需要做的就是在常規(guī)的服裝設計中進行創(chuàng)新,對針織面料的特點進行全方位的綜合分析,盡可能實現服裝設計的創(chuàng)新化。具體的設計方式包括以下三點內容。第一,要強調針織面料中的肌理設計。對針織面料的肌理進行設計能夠很好的技法展現設計者對于紗線應用的巧思,制作出組織針織面料組織結構、紋路線條的設計和綜合運用的具體規(guī)劃,或者是形成一些具有特定裝飾效果的局部化細節(jié)設計與具有獨特意蘊的整體造型風格的設想,能夠實現達到良好的視覺效果,大大的提升針織面料服裝的藝術價值與時尚品味。具體的裝飾方法包括鉤、卷、編、疊、拼、撕、染、折、填等,這些裝飾方法的應用能夠在原有的針織面料上重新塑造出具有新穎性的三維化肌理,這種肌理的效果具有更加強烈的形式感、更加鮮明的裝飾性和更加突出的設計特色。第二,將針織面料與其他材質的面料進行復合型設計。針織面料不是必須要單獨使用的,它還可以同皮草、蕾絲、梭織面料等進行鑲拼,這樣就能夠將具有不同特性的材質集中于一款服裝設計中,也就形成了現在十分流行的混他風格,產生多樣化的服裝設計效果,獲得時尚人士的追捧。針織面料雖然具有柔軟、彈性好的特點,但是在某些服裝設計中柔軟卻常常會導致服裝造型不堅挺,在需要服裝造型堅挺時就可以添加進一些皮革材料或者梭織面料,但是在這樣處理的時候需要處理好不同材料的厚度過渡以及手感方面的變化問題,在不同材質之間形成協(xié)調,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針織面料的優(yōu)勢特點,充分激發(fā)出針織面料所具有的時尚性,盡可能的滿足服裝消費者對于服裝的時尚追求。在服裝造型設計當中,針織面料所具有的性能和特點并不全是優(yōu)勢,也必然會存在一些弊端,這就需要設計師在進行服裝設計的過程中能夠沖破思維的禁錮,靈活的將針織面料中的弊端轉化為另一種優(yōu)勢進行展示,與原本針織面料的優(yōu)勢有效結合,凸顯出針織面料的獨特。第三,進行無結構形式設計。無結構設計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協(xié)調好服裝、空間與人本身之間的關系,這種協(xié)調關系的形成基本上是通過具有抽象性特征的幾何圖形以及簡單的縫制方式展現出來的。無機構形式設計不會局限于人體體型的某個部位,而是在各個部位都能夠實現,只是需要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對人體各部位的結構性特征進行全方位的考慮,確保新的設計造型能夠充分的與相應的人體部位相貼合。設計師在進行實際設計時主要可以采用建筑、雕塑的體積與造型方面的特征,在服裝設計上進行特定部位的適度夸張,適當的增加服裝設計的內外空間和形體特征,這樣就能夠在襯托突出人體的基礎上給人們帶來一種視覺上的反差效果,使服裝造型顯得與眾不同、風格獨特。另外如果一款服裝在設計時強調了空間,那么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服裝的曲線特征,在具有空間思維的服裝設計中,身體與服裝之間的空氣流通范圍得到擴大,服裝外形的修身作用就不那么明顯,這種設計方式能夠開拓人們的具體思維。這種無結構形式設計在造型方面集中體現了對意向的強調與重視,通過各種設計手法與方式將針織面料服裝打造成了一個具有空間修飾作用的展示物,極大的釋放了服裝對于人體的束縛力,人體在服裝中的活動范圍得到加大,這種簡潔化的工藝與剪裁展示出的獨樹一幟的結構形式。針織面料的屬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服裝造型設計的效果,如何合理的應用針織面料的優(yōu)勢,并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將弊端轉化為優(yōu)勢在服裝設計中加以展現成為現代服裝設計中針織面料應用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而現代科學技術和時尚思維的形成也為針織面料性能的優(yōu)化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為針織面料的服裝設計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作者:徐立楠 單位:武漢設計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參考文獻:
摘要:我國沿用的以美術教學為主體的設計教育,承襲了歷史上的美術教育。隨著經濟時代的到來,這種模式已不適應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需求,社會對設計人員創(chuàng)新能力的要求日益顯著,服裝設計教育應提高對創(chuàng)新意識重要性的認識,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在經濟全球化中有競爭能力的設計人才。針對這種情況,作為教學經驗的總結,對服裝設計教育中專業(yè)人才教育創(chuàng)新提出幾點思考。
關鍵詞:服裝設計教育專業(yè)人才教育創(chuàng)新
自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世界范圍的經濟、文化、科學、技術對我國的全面滲入,服裝設計這一新興的文化形式很快受到國人的矚目和青睞。服裝設計教學經過近20年的探索和實踐,已有了可喜的成績,這一新興專業(yè)已為我國服裝業(yè)輸送了大批設計骨干。各類層次的服裝設計專業(yè)教育如雨后春筍在全國各地紛紛建立起來,據權威機構統(tǒng)計,截至2003年底,全國高等職業(yè)在校生共計781萬,占全國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數的53.4%。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2005年4月,全國開設服裝設計及相關專業(yè)的高等院校已近200家。一方面,大量服裝專業(yè)畢業(yè)生陸續(xù)走上了工作崗位,這無疑是為我國服裝行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可貴的基礎。而另一方面,很多領導、專家認為人才的嚴重匱乏,是我國服裝業(yè)邁向更高層次的最大阻力,很多品牌老板對懂設計,通營銷,具有良好語言溝通能力,善于捕捉信息的人才求之若渴。正如一位服裝教育界人士所言,我國服裝業(yè)對人才的需求遠遠大于供應。然而,隨著畢業(yè)生社會信息的反饋,服裝專業(yè)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和觀念上的錯誤傾向也越來越不容忽視了,尤其是教育創(chuàng)新的觀念更是迫在眉睫。
一、教育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
在我國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的新形勢下,紡織服裝高等教育應當采取什么發(fā)展戰(zhàn)略。原來的紡織服裝高校多數都已更名,并向多科性或綜合性方向發(fā)展,辦學規(guī)模一般已由原來的數千人發(fā)展到萬人以上。這些學校應當如何科學定位和轉型,紡織服裝辦學特色如何繼續(xù)保持和發(fā)揚,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方法、手段應如何改進,我國以往沿用的以美術教學為主體的設計教學模式,雖然在短短的幾十年內,有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但在國際設計的平臺上,拿知識經濟的標尺去衡量,我們與發(fā)達國家相比仍然有不少差距。我國沿用的以美術教學為主體的設計教育,承襲了歷史上的美術教育。隨著經濟時代的到來,這種模式已不適應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需求,社會對設計人員創(chuàng)新能力的要求日益顯著,服裝設計教育應提高對創(chuàng)新意識重要性的認識,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在經濟全球化中有競爭能力的設計人才。
二、服裝設計教育中專業(yè)人才的教育創(chuàng)新的幾點思考
1.更新服裝專業(yè)人才的概念
服裝專業(yè)人才,不單是指設計型人才、營銷型人才、生產型人才,也包括管理人才、基礎性研究人才。如服裝制板師、服裝設計師、色彩搭配師、工藝師、營銷銷售人員、推廣策劃專家、熟練車工、有經驗的店長、導購等等人才。因為在當今的服裝企業(yè)流水性生產中,尤其注重團隊合作精神。只有各類別職業(yè)化人才的聯手合作,才能為服裝行業(yè)發(fā)展提供最根本的保證。換個角度來說,作為職業(yè)化的人才需要非職業(yè)人才不具備的產業(yè)思想,土地、廠房、資金、品牌需要具有這種思想的人才來運作。
一位國內教育界的人士曾經就服裝從業(yè)者需要多高的學歷這個問題討論過,他認為除了做理論研究、基礎研究的學術型服裝專門人才,單就企業(yè)工作,有本科學歷已經足夠。設計大師畢竟是少數,大量的服裝專業(yè)設計制作與開發(fā)技術人員,有著較高專業(yè)技術的服裝應用型人才才是企業(yè)迫切需要的。
很多企業(yè)用人,最主要看能力,有沒有創(chuàng)新和開發(fā)市場的能力,一個優(yōu)秀的服裝設計制作者和生產者,不一定是高學歷的人。21世紀,人才除了自身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擁有良好的社會關系,豐富完整的社會關系資源體系,成為衡量人才的標準之一。正如著名服裝設計師陳聞所言,一個設計師必須有廣泛的資源,比如加工資源、面料資源、信息資源等等,同時要有能力駕馭這些資源。培養(yǎng)能動腦,更能動手的高技能專業(yè)人才已經開始為教育界所重視。
2.以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為中心,調整課程體系和服裝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及培養(yǎng)模式
(1)調整課程體系
目前服裝設計教育課程體系存在的弊端
1980年以前的中國設計教育,依然承襲工藝美術教育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其間的設計基礎課程,以美術繪畫為最主要的技能訓練,注重通過臨摹傳統(tǒng)、寫生自然等方式來進行造型方面的學習,而材料工藝方面的課程訓練與社會存在很大距離。由于我國較早的設計院校大多是以美術學校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也就是說設計教育是從美術教育中衍生出來的,從而使設計教育也像美術教育那樣主要以技能訓練為中心,學生的學習是以被動的接受狀態(tài)為主,他們把大量時間花費在以素描、色彩為主的寫實技能訓練上,往往忽視了設計的靈魂所在,即設計的創(chuàng)意。因此,有的學生在低年級的技能基礎訓練中,基本功頗好,但到了高年級進入設計階段,就明顯顯得力不從心,其癥結就在于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
調整的方法
重視設計初期設計方案的評價,改用徒手草圖進行。注重對想象創(chuàng)新能力、繪圖表達能力、視覺判斷力的綜合運用。在這一階段,不強調畫面效果,著重于分析、思考,強調腦、眼、手的并用。這種強調圖示思維的方法可有效地培養(yǎng)其形象化思考、設計分析和方案評價能力,激發(fā)其開拓創(chuàng)新的思維。
在傳統(tǒng)服裝設計教學中,一般學院都設置了大量的時間來學習以下課程,如:時裝畫技法,服飾色彩設計,服飾圖案設計。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老師要求學生要畫大量的效果圖,其教學要求是:強調各種人物的動態(tài)造型練習,加強色彩搭配能力訓練。其間為了追求畫面美觀還可以允許學生進行夸張造型處理、創(chuàng)造一些不實用,甚至有悖于常理的色彩設計。浪費了學生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且對以后的實際設計收效甚微,并使學生產生抵觸、敷衍情緒。筆者建議這些教學環(huán)節(jié)應最大限度地運用計算機相關軟件進行教學,從相應的材質庫、模型庫中直接地調出造型、色彩、圖案來強化訓練,可大大節(jié)約人力資源。
(2)分層次的學歷教育
據調查顯示,服裝專業(yè)的畢業(yè)生轉行率非常高,平面設計、網站設計、時尚媒體等成為他們轉行的首選,而在剩下的畢業(yè)生中,考取服裝專業(yè)研究生、博士生的比例也不小。筆者認為除了做理論研究、基礎研究的學術型服裝專門人才,單就企業(yè)工作,有本科學歷已經足夠。設計大師畢竟是少數,大量的服裝專業(yè)設計制作與開發(fā)技術人員,有著較高專業(yè)技術的服裝應用型人才才是企業(yè)迫切需要的。
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可以進行有目的的分層次學歷教育,根據學生的情況給予不同的引導,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學生能很快地明確在后階段的學習中是強化動手技能訓練,還是要加強更深入的學術研究探索。
(3)合作辦學
引入優(yōu)質教學資源,積極開展中外合作辦學,以國際化的視野培養(yǎng)高質量人才。合作辦學帶來的好處是多方面的,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了他們的成功就業(yè)和教師隊伍的專業(yè)化建設,更為重要的是對傳統(tǒng)辦學理念形成了沖擊,使辦學模式得到創(chuàng)新,從而帶動了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提高。
被譽為打造設計師的“夢工廠”的東華大學——拉薩爾國際設計學院,秉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理念,邀請了世界各地的老師前來授課,讓學員在國際設計思維的沖擊下,接受多元設計概念。學員完成學業(yè)后可以獲得英國大學頒發(fā)的學士學位。
上海裝苑文化服裝學校是“日本文化服裝學院連鎖校協(xié)會”在中國內地較早開設的連鎖學校。立足于培養(yǎng)學員成為既懂服裝制作技術,又懂服裝設計,還能熟練地掌握服裝日語的復合型人才。
(4)改變服裝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及培養(yǎng)模式
“一些服裝專業(yè)的學生至今還陶醉在單純的‘藝術設計’理念中不能自拔?!辟Z京生說,他們崇尚藝術、鄙視技術,不清楚設計與產品的關系,不關心市場對設計的需求和內涵。
同時,不少教師和學生誤將服裝教育看成是單純培養(yǎng)藝術大師、展示藝術才華的教育,于是樂此不疲地熱衷于各類大賽,渴望著“一舉成名”。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服裝產業(yè)已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轉化,企業(yè)的競爭已由低成本、低價位的競爭轉向品牌的競爭,其中服裝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以及創(chuàng)新將是競爭的關鍵,這就對服裝人才的培養(yǎng)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和更高要求。中國服裝教育與需求之間存在著不可回避的“距離”。如今,服裝企業(yè)最需要既擅長服裝設計,又懂工藝、懂板型、懂流行、懂營銷運作的綜合人才,而不是單一只會“紙上談兵”,設計“圖面效果”的人才。因此,我們必須就目前相對落后的教育觀念、教育形式、教育結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進行一系列的改革,以培養(yǎng)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蘊、較高的科技素養(yǎng)、高尚的審美品位、較強工程技術能力的高素質服裝設計人才。
所謂培養(yǎng)模式,是根據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質量標準,為受教育者設計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以及實現這一結構的方式。根據培養(yǎng)目標,服裝專業(yè)應采用以應用能力和基本素養(yǎng)為主線,同時注重應變能力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模式。按照寬知識、厚基礎、能力強、素質高的要求,建立新的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采用現代教學方法和手段,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其中最核心的是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的培養(yǎng)。
3.加強服裝專業(yè)人才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1)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
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最根本特征,表現在敢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造,敢于懷疑,敢于追求。能產生非凡的思維能力,表現為產生新奇、罕見、首創(chuàng)的觀念和成就。服裝設計作品的價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獨創(chuàng)性體現出來的,是個性的產物,它的取向是求異。因此,服裝設計教育工作者應鼓勵思維的新穎獨創(chuàng)性,愛護新思想的幼苗,允許探索中的失誤,細心呵護突破與前進的萌芽。在設計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做到:
①巧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②激發(fā)想象,啟發(fā)創(chuàng)造思維。
③走出局限,讓學生敢于質疑。
④營造氛圍,創(chuàng)造空間,抒感與想象。
(2)服裝專業(yè)人才能力的培養(yǎng)
作為一名符合時代需要的優(yōu)秀服裝人才,除了具備較高的專業(yè)能力外,還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素養(yǎng):
①人文素養(yǎng)。俗話說: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們所培養(yǎng)的服裝人才必須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yǎng)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只有學會做人,有社會責任感,關心他人、關注社會、關注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有高尚的情操和審美品位,才能把握時代的脈搏,把真正時尚、健康的文化傳播給大眾,才能設計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服裝。
②科技素養(yǎng)。科技的迅速發(fā)展,在改變著我們的物質世界的同時,也改變著人們的審美取向??萍紝τ诜b來說,不僅僅是技術,它還將影響到思想、文化和美學等諸方面的問題。
③跨文化素養(yǎng)。在跨國際經營中,由于文化的差異使服裝產品在款式、色彩、面料、裝飾手法及廣告、營銷等手段上,與當地人們的生活方式、審美情趣、風土人情、價值觀、道德觀不一致而造成滯銷的狀況,經常發(fā)生。因此,我們的服裝要想占領國際市場,創(chuàng)立世界名牌,設計師就必須了解國外市場,了解那里的消費者的文化背景、審美觀、價值觀、消費觀以及其歷史、宗教、哲學,等等。
④市場經濟素養(yǎng)。服裝是一種商品,必須遵循商品的一般規(guī)律。從產品到消費品,才是設計的真正完成。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服裝人才,必須是一位市場整體的策劃者,只有充分熟知市場運行規(guī)律,找準自己的消費群體,才能進行正確的市場定位。
三、趨勢
隨著中國市場的不斷完善,服裝品牌的快速發(fā)展,國際交流合作日益增多,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國際化人才的需求會越來越大。未來世界,具備審時度勢、預測洞察力,具備全方位的國際化思想和度量,真正具有國際化理念的資本國際化運作人才,會成為最奇缺的人才。目前,我國紡織服裝高等教育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正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時期,社會各界和各紡織服裝高等院校正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辦學經驗,深入總結探索既符合高校辦學規(guī)律,又符合我國國情的辦學思路和辦法,加速紡織服裝高校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蔡軍.《關于藝術與設計的思考》[J].《美術觀察》,1999.12
服裝設計是現代設計行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將科學藝術和服裝聯系起來,進行美學、市場營銷學、消費心理學等多方面的綜合設計,從而設計出具有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的服裝.服裝設計是一個復雜的工程,它包括結構、材料、工藝、美觀、獨特性等設計要素.服裝設計具有理性和感性相結合的特點,在工藝設計時需要以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和方法去設計,但在美觀和獨特性方面,需要依靠設計者的設計思維、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來進行設計,這里可以包含設計者自己的感情因素在里面.服裝設計是為了制造出更符合社會潮流,符合社會需求的服裝,因此在服裝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市場經濟因素和消費者的品味追求.服裝設計也能體現出不同的文化,比如在奧運會上,每個國家代表團的服裝設計也是一大亮點,它要體現出不同國家的民族文化特色.服裝設計也需要遵循統(tǒng)一、平衡、韻律、比例、加重五大原則.
2服裝設計教學的現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我國已經成為服裝生產和銷售大國.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溫飽問題已經基本上不再是人們的唯一生活追求,人們開始注重精神上的追求.在服裝上面,人們越來越注重服裝的款式、風格、顏色,服裝已經不單單是作為一種御寒保暖的生活用品,它已經成為人們展現個性的一個舞臺.于是,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開設服裝設計專業(yè),進行專業(yè)的服裝設計教學,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秀服裝設計師,使得服裝的款式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現象.但是由于我國的服裝設計教學的起步比較晚,在很多方面都不規(guī)范,服裝設計教學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專業(yè)意識都相對缺乏.在我國的香港地區(qū),他們的服裝設計教學的方法和教學理念相比內地的教學,可以看出香港地區(qū)的服裝設計理念緊隨世界潮流,在教學方式上,通常會從學生的心態(tài)、認知、理想等細微的角度著手,而內地的一些高校在服裝設計教學上往往會忽視這些細節(jié)上面的東西.在專業(yè)性上,我國內地的專業(yè)服裝設計師比較匱乏,專業(yè)教師更是少之又少,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服裝設計教學的發(fā)展.由于服裝設計教學的水平比較低,很難培養(yǎng)出非常優(yōu)秀的專業(yè)服裝設計師,很多服裝設計畢業(yè)的畢業(yè)生,往往因為專業(yè)技能不符合企業(yè)需求而找不到工作,最后進入其他的行業(yè)尋找工作.因此我國服裝設計教學的就業(yè)率比較低,這對于我國服裝設計行業(yè)的發(fā)展是非常不利的.
3服裝設計教學的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服裝設計教學中,由于一些主觀和客觀的因素,無法進行符合社會需求的服裝設計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3.1教學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在很多高校的服裝設計專業(yè)中,學校的教學管理制度是比較不完善的.學校對于服裝設計教學的課程內容沒有進行適當的規(guī)范和檢驗,沒有規(guī)范的教學授課標準.在教師的專業(yè)性上沒有一定的考核措施,缺乏教師績效考核機制,使得一些專業(yè)性不高的教師混在教師隊伍中,這對于學生的服裝設計教學是非常不利的.在教師的編制上,沒有合理的編制方法.在服裝設計教學的過程中,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沒有規(guī)范的教學方式,沒有專業(yè)的教學設施設備,這對于服裝設計教學的質量沒有任何保障.
3.2設計教學理念落后
在設計行業(yè)里,設計理念就是設計的靈魂,設計理念指導著設計的整個過程.在我國的很多服裝設計學校的設計教學中,設計理念都是比較落后.在服裝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們沒有正確的設計觀,單純地追求服裝設計的經濟效益,忽視了服裝設計過程中的人生觀、價值觀作用.比如在很多學校里,教師教授學生們設計一件服裝,往往會在服裝的材料上下很多功夫,因為服裝的材料具有看得見的價值,會帶來更顯著的經濟效益.然而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設計價值觀、設計文化觀等,這些因素越來越能夠影響到服裝的整個價值.人們對服裝的要求不僅僅體現在衣服的材質上,更關注它所透露出來的文化含義.
3.3設計教學的形式過于單一
教學的形式在服裝設計教學的過程中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教師在進行服裝設計教學時,選擇何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會對學生的聽課效率、教師的講課效率有著更大的影響.國外很多國家在進行服裝設計教學時,都采用創(chuàng)意型和實踐型的教學方式,但是在我國的大部分高校,教師在設計教學的時候,常常會對著課本念,說有些比較空洞而抽象的東西.在服裝設計過程中,它是由許許多多的工序組成,需要對這些不同的工序和環(huán)節(jié)進行分析講解,因為服裝設計的一個細節(jié)就會對整件服裝產生影響.教師在進行服裝設計教學過程中缺乏實踐教學,基本上都是口頭說教的方式,這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基本技能學習.
3.4服裝設計教學的內容不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
在服裝設計專業(yè)的學習中,學校還會安排學生進行其他經濟管理方面的課程的學習.服裝的設計具有社會經濟價值,因此需要在經濟方面進行相應的學習,但是一些高校在設置課程的時候,過分看重經濟管理方面的課程學習,而在現代服裝設計行業(yè)中,對于時尚潮流的聯系性更強.比如世界聞名的巴黎時裝周,都會展示一些當今世界最時尚最流行的服裝.服裝是展示一個人個性的舞臺,很多流行符號往往會在服裝中展現出來.因此在進行服裝設計教學的過程中,要密切關注世界潮流,不然,設計出來的服裝就會很快被淘汰.
3.5就業(yè)方向不明確
很多服裝設計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就業(yè)率都比較低,一個是因為畢業(yè)生就業(yè)壓力大,競爭激烈.另一方面還因為學校在開展服裝設計專業(yè)的時候,對于該專業(yè)的就業(yè)方面不明確.社會需要的是專業(yè)性人才,能夠立即為企業(yè)帶來效益的人才,因此很多畢業(yè)生往往會比較吃虧.服裝設計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對于自己未來的定位不明確,而且學校也不注重對于學生未來就業(yè)方面的培養(yǎng),因此很多畢業(yè)生只會機械地進行服裝設計,而且無法和社會聯系起來,融入社會大環(huán)境,進行更符合社會需求的服裝設計.
4服裝設計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我國的服裝設計教學改革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4.1社會發(fā)展要求服裝設計教學能夠與時俱進
服裝產業(yè)已經漸漸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重要產業(yè),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世界服裝行業(yè)已經漸漸融合在一起,服裝的設計不只是滿足我國的市場需求,更要走向世界市場,因此要求我國的服裝設計教學能夠與時俱進,跟隨世界潮流.在全球化時代下,很多歐美發(fā)達國家將中國作為服裝的生產和加工基地.我們需要培養(yǎng)出創(chuàng)意型的服裝設計人才,來面對西方各國的服裝設計要求.所以在我國服裝設計教學的過程中,要對一些傳統(tǒng)的設計教學理念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在服裝設計學習過程中,學生要努力學習專業(yè)服裝設計知識,提高對于服裝設計的認知度和理解力.還要不斷培養(yǎng)實踐能力,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為我國的服裝設計行業(yè)的發(fā)展做出貢獻,時刻走在世界服裝設計潮流的最前線.
4.2服裝設計教學需要體現社會性和實踐性
在進行服裝設計教學的過程中,教學課程的對教學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很多高校在服裝設計教學的課程安排上和內容選擇上,往往太過于強調理論上的知識,教師講解的內容也過于抽象,學生很難理解一些知識,這就造成了知識漏洞,影響學生對服裝設計的全面、科學地理解,因此,需要對服裝設計教學進行改革.教學改革主要是針對教學課程的改革,課程改革是教學改革的核心,它會影響著學生對于服裝設計的認識,也是服裝設計教學質量的直接體現.服裝設計的學習具有很強的社會性和實踐性.服裝設計出來就是給人穿的,需要體現它的社會價值,也需要具備實用性,如果一件衣服只是用來觀賞的,而不能穿,那它的實用價值就會大打折扣,除非設計的是一件藝術品.
5就業(yè)導向下的服裝設計教學改革
5.1改變傳統(tǒng)的設計教學理念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服裝已經成為人類的一種文化符號.在倫敦奧運會上,每個國家體育代表團的服裝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服裝體現出了不同國家的民族文化特色.中國體育代表團的服裝以紅色為主色調,圖案則以龍為主,體現了我國作為“龍的傳人”的民族文化特征.現代服裝設計要求的是藝術品味,這需要服裝設計者擁有獨特的文化涵養(yǎng)和藝術修養(yǎng).服裝設計專業(yè)的學生為了將來能夠更加順利地就業(yè),就需要進行現代化專業(yè)設計理念的洗禮,認識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提高個人素質修養(yǎng),將藝術性和經濟性結合起來,設計出符合現代服裝設計理念的服裝.
5.2豐富服裝設計教學方式,改變單一的教學形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豐富服裝設計的教學方式,采用多樣化、規(guī)范化、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去引導學生進行服裝設計創(chuàng)作.教師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對于藝術和設計的認知水平,進行對創(chuàng)意型學生的培養(yǎng).教師要將口頭說教和現場演練相結合,激發(fā)學生們的設計靈感,還要給學生觀看一些時裝設計展覽影片資料,開拓學生們的眼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5.3制定符合社會需求的服裝設計教學內容
教師在進行服裝設計教學中,教學內容要緊隨世界潮流,適應當代社會的發(fā)展.教師要將自己的獨特理解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去.為了學生們將來能夠更好地就業(yè),應該在教學內容中添加一些對于學生就業(yè)有利的元素進去.教學內容不需要固定不變,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而進行一些靈活變通.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重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鍛煉.
5.4加強學生的服裝設計實踐
課堂教學是為了能夠指導實踐,實踐是理論學習的最終目的,因此在服裝設計教學中要注重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學??梢匝堃恍┓b設計的工作者來對學生進行一些實踐經驗的交流,還可以和一些服裝設計企業(yè)進行合作,讓學生們去進行實踐鍛煉.實習是一個能夠培養(yǎng)學生是實踐能力的有效方式,加強和企業(yè)間的合作,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實踐平臺,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經驗.
5.5明確學生就業(yè)方向
學生在畢業(yè)后就會面臨就業(yè)問題,學校應該要對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工作進行全方位的管理,為學生提供就業(yè)方面的幫助.學校要對服裝設計專業(yè)的未來就業(yè)方向有了明確的規(guī)劃,進行多方面的就業(yè)培訓,開拓就業(yè)市場,使服裝設計專業(yè)的畢業(yè)生能夠更加順利地完成就業(yè),提高就業(yè)率,這對于學校的品牌形象提升也具有更大作用.
6結語
關鍵詞:條狀物;條狀裝飾;服裝設計
一、條狀物的概念和特征
條狀物是由纖維織物、皮革或其他有一定柔韌性的物質制成的物件,其長度比寬度大很多倍,甚至上千倍,呈長形。從外部形態(tài)上看,條狀物在自然狀態(tài)下給人的感覺都是細長的、線狀的形態(tài)。這與美學理論中“線”的概念是相同的,它具有“線”的一些基本特點:有時接近直線,簡潔、敏銳,具有視覺分割性;有時又象自由曲線,柔軟、活潑、優(yōu)雅,能表現出動感。同時它也具有“線”的視覺引力,隨著線的方向而動,可使人產生視覺注意。當多條相同或不同的條狀物束合在一起時,如纓絡,便形成了“線”的集合,既有力量感和實體感,又增添了一份變化的情趣。總之,條狀物的這種線性造型,使其置于服裝中時,其長短、顏色、形狀和所處位置等都成為十分重要的因素,影響著服裝整體的美感。條狀物除了本身自然狀態(tài)下的線形,通過盤、編、結、系、扎等方法可以產生多種風格各異的不同造型,并具備了“點”與“面”的特征。將條狀物簡單的橫向排列形成流蘇,它就有了“面”的特性,給人以強烈的印象。將條狀物進行盤結(如中國結),或在條狀物的末端加入串珠、金屬墜、帶環(huán),甚至羽毛,突出的便是“點”的效果,成為集中注意的中心。
二、人類文明中的條狀裝飾文化
從人類用植物纖維或動物毛皮在身體上進行簡單的捆束,到有意識、有目的地對纖維進行設計創(chuàng)造,纖維在人們長期的生活體驗中約定俗成地包含了“親切、溫暖、安全”的含意。條狀物負載著千萬年來人們對纖維材料的種種美好感受,同時又在生產和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的、積極的作用,因而最具親和力。利用條狀物進行捆束或提拉的例子在人們的生活中舉目可見,巧奪天工的運用條狀物傳達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對平凡生活的無比熱愛。例如:中國人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富有藝術性、寓意性、裝飾性和實用性的中國結藝不僅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還透出一份勞作以外的情趣。條狀物自出現以來就一直在服裝上使用,不同時期、不同民族的服裝上都能發(fā)現各色條狀裝飾物的身影。無論是用來連接衣片等實用功能,還是只作裝飾點綴,條狀物通過穿插、擰結、盤繞、提拉等手段,可以使服裝的造型與結構千變萬化,還可以產生迥異的樣式與風格。從藝術的角度而言,裝飾藝術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藝術形態(tài),也是最普遍、最大眾化的藝術形式,藝術的起源可以說是以裝飾的出現為標志的。隨著科技的高度發(fā)展,社會物質財富日益豐富,人們的精神需求也越來越高漲。尊重個性、尊重情感成為一種普遍的要求。人們不僅僅只滿足于條狀物現有的裝飾性和實用性,設計出多樣性、多元化的條狀裝飾藝術成為了一種趨勢。
漫長的歲月中,條狀裝飾物一直伴隨著人們的生活,驗證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文化。
三、條狀裝飾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條狀物在原始社會時就已經應用在服裝上,甚至在服裝還沒有正式出現以前,人類祖先就懂得用繩子一類的東西將獸皮捆綁在身上用以防護和御寒。幾千年來,條狀物一直在服裝上大量使用,其中很多形式沿用至今,原因很明顯。一是它的實用性,使用簡單,不需復雜加工;二是它是纖維物質,柔軟、易塑型,與服裝整體和諧統(tǒng)一;三是它自身具有視覺美感,有極強的裝飾效果。
條狀物在其它地域、其它民族的服裝中,同樣應用十分廣泛。古希臘的希頓和古羅馬的丘尼卡都是在簡單而寬大的布料上系上一根帶子,既有保暖和方便活動的作用,同時又形成了優(yōu)美的衣褶。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的新娘結婚所穿用的白色婚紗,經常有大量的緞帶、蕾絲花邊、蝴蝶結等作裝飾,顯得十分隆重漂亮。日本和服上的帶結也十分有特點,能夠讓腰線提高,使日本婦女較為短粗的下半身在視覺上變得修長了。一件同樣的和服,一條同樣的彩帶,由于結法不同,可以變換出百般模樣。再如朝鮮族傳統(tǒng)的長裙,簡潔、飄逸,胸前寬大的蝴蝶結成為朝鮮族服裝最顯著的特征。
條狀裝飾在現代服裝設計中使用的范圍極其廣泛,形式和功能多種多樣,使服裝風格千變萬化。有的是服裝造型的主要手段和作用關鍵:有的則畫龍點睛,強調裝飾;有的與服裝主體相連,是服裝的延伸;有的與服裝主體相分離,運用自如;有的對比,有的統(tǒng)一;有的簡單,有的復雜……除了上衣下裳,帽子、鞋、包等獨立服裝附屬物上也經常出現條狀裝飾的蹤影,而發(fā)帶、頸帶、吊帶、腰帶、裙帶、綁腿、鞋帶等的樣式就更為豐富多彩。
歸納起來,條狀裝飾在服裝設計上的多樣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裝飾位置自由隨意。條狀物的易塑性和圍繞性使其容易緊隨人體,可用在人體的不同位置,如頭、頸、肩、腰、臂、腕、腿等,松緊、疏密、方向等都很隨意,不受限制。用一根漂亮的帶子直接交叉著纏住雙臂,就能使原本簡單的款式頓時活色生香。
(二)裝飾手法靈活多變。條狀物的特性提供了多種多樣的變幻手法,可以編、結、盤、捆、扎、束、纏、系、拉、吊、掛、擰、抽、垂、釘等等,用在服裝上就會塑造出不同的造型,更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樣式風格。同樣的條狀物,同樣的位置,如果運用手法不同,服裝造型、結構和整體感覺也會相去甚遠。
四、現代條狀裝飾藝術
條狀物具有原始本質和簡單的結構,符合人們返璞歸真、保護自然的心理。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環(huán)保、回歸自然等觀念在全世界范圍內引起廣泛的關注,人們對原始生活狀態(tài)的幻想和憧憬,重新喚起了服裝設計師們對自然的、純樸的材料的迷戀。繩帶那種樸素的造型和原始的肌理,有著未經塵俗的天然氣質,似乎是原始社會存留下來的一種精神觀念,因而成為人類保護地球、崇尚自然主題下的象征符號。
條狀物呈現的隨意和活潑體現了現代人對穿衣娛樂的輕松的態(tài)度。服裝設計是針對人的著裝狀態(tài)的設計藝術,它比其他藝術更貼近人自身?,F如今,著裝既是人們生活、社交的必需,同時也是一種自娛自樂。特別是當今社會,除一些特別的場合,人們對服裝已不再那么嚴肅,甚至有時會有種自嘲和游戲的態(tài)度,通過玩笑式的裝飾寓意,在高節(jié)奏的生活中給自己和他人以身心的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