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教育的機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育;生源流失;留守兒童;教師業(yè)務素養(yǎng);科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0-0144-02
隨著現(xiàn)代化教育進程的腳步逐步加快,農村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當前,新課程標準已深入實施,科學發(fā)展觀也逐步滲透教育領域,如何在農村小學深入、有效地實施新課程標準,積極結合民俗特色辦好學、育好人、教好書,使最基層的孩子享受到相對優(yōu)質的教育,這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問題。縱觀當前現(xiàn)狀,農村小學教育雖然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獲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但仍有一些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一、生源流失嚴重,學生數(shù)急劇下降
農村小學生源總體趨于急劇下降的趨勢,無論是教學點、村校,還是中心校,生源流失非常嚴重,究其原因,農民工子女在城市定居是農村小學生源流失的主要原因。許多外出農民工已經實現(xiàn)成功轉型,他們正在積極融入新的生活環(huán)境,努力適應城市的生活方式,他們的孩子們也跟隨父母離開家鄉(xiāng),在城市生活學習,這些孩子們正在成為城市里崛起的新型個體。
從農村小學向縣城小學轉學成為學生流失的另一重要原因。近幾年,農民對教育的重視超過了過去的任何一個時期,他們知道只有重視教育、重視知識,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在今后這個充滿著機遇和競爭的社會找到立足之地。正如一位農民所說:“我們不能再讓孩子成為像我們一樣的‘睜眼瞎’,我們今天受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罪都是為了明天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未來?!睒銓嵉脑捳Z中表露出了所有農村的家長純樸的心聲。我們看到,家長們?yōu)榱耸购⒆邮艿絻?yōu)質的教育,將來能有出頭之日,會不惜花“重金”把孩子送到縣城小學讀書,甚至好多母親在縣城專門租房為孩子做飯、洗衣,“陪讀現(xiàn)象”隨之也愈演愈烈。甚至還有不少家庭條件比較差的家長也紛紛把孩子轉入縣城小學,為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們省吃儉用、拮據度日,只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什么家長會不顧一切地將孩子送往縣城,恐怕是和農村長久以來根深蒂固的教學思想、簡陋依舊的教學設施以及落后的教學手段是分不開的。
二、農村小學教師業(yè)務素養(yǎng)普遍不高
近幾年,國家“三支一扶”惠及農村教育,這批年輕的教師已逐漸成熟,他們成為各校教育教學的骨干,正在承擔著學校工作的重擔,而這些骨干教師很少能夠長久堅持于農村教育一線,從而使縣城小學與農村小學之間師資失衡的現(xiàn)象依然嚴重。我們清楚地看到,尤其是距離縣城較為偏遠的農村小學,學校年紀偏大的教師較多,這些教師雖然教學經驗豐富,但教學方式落后。這些老教師大多數(shù)不愿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對于進一步進修學習也沒有任何興趣。再加上農村信息相對閉塞,教學手段落后,造成了農村小學教師教育觀念滯后,教學能力不高,教師依然是用“一塊黑板一張嘴,一支粉筆一本書”的傳統(tǒng)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他們依然靠死啃書本、死背硬記去鞭策學生實現(xiàn)夢想。孩子們不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三、農村小學教師隊伍龐大,卻結構性短缺
目前,大多數(shù)農村小學教師人數(shù)已趨于飽和,而這些教師中,真正能夠承擔教學任務的教師卻寥寥無幾,能夠高質量實施新課程標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的教師少之又少,學校雖然開設音、體、美等課程,但實施則難以保證,專業(yè)的英語教師更是匱乏,而一個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并全面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語文老師也為數(shù)不多。盡管“支邊支教”的大學生在不斷為農村教育補充著新鮮的血液,然而,那些能夠真正扎根艱苦的地方,并愿意留下為農村教育獻身的卻為數(shù)不多,所以,農村的學生知識面狹窄,德智體美各方面得不到均衡的發(fā)展。
四、農村小學教師工作負擔重,質量難以保證
隨著農民工地位的不斷提高,農村家長為了擺脫貧困,讓家人過上較為富裕的生活,大多走上打工之路,從而,造成留守兒童越來越多。另外,農村家長的文化水平普遍低,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家長對子女的教育認識不夠,本應當由家庭承擔的教育責任,家長全部推給學校。這些無疑加重了教師身心負擔,也間接影響了教育教學的有效實施。
我們看到,在農村小學,能夠勝任教學工作的教師偏少,一線教師分擔教學任務重、科目多、課時多,因而,教師們不能夠充分備課、輔導、批改,科研型教師的發(fā)展目標難以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素質得不到落實,這種情況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提高。
我們既然認識到農村小學教育的現(xiàn)狀,就要高度重視農村教育。改變當前農村小學教育落后的面貌,是我們整個義務教育能否順利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只有提升農村小學教育的高度,才能逐步實現(xiàn)教育的均衡發(fā)展。我們既要重視科學管理,又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既要提高基層教師待遇水平,又要激勵教師深入了解學生;既要加強教師隊伍新鮮血液的補充,又要鼓勵教師為農村教育奉獻青春。我們要讓農村教師體驗到教書育人這份職業(yè)的光榮,要讓農村的家長為留孩子在家門口上學而安心,要讓留守兒童在學校體驗到家的溫馨。
我們只有一切從實際出發(fā),致力于縮小城鄉(xiāng)教育差距,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教育的公平、科學、均衡、可持續(xù),使農村小學教育逐步走出困境,讓農村教育得到良性發(fā)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教育;德育;創(chuàng)新
當前,我們日常工作學習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依托與支持,信息技術早已成為我們開展各項工作不可或缺的輔助工具。但是,信息技術并非始終只為我們提供便利,信息技術的大量應用同時也造成了很多弊端。在小學教育階段,越來越多的教師青睞于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果。然而,由于信息技術環(huán)境的復雜,信息技術的大量引入對小學德育教育造成一定壓力,必須通過科學有效的措施化解信息技術對小學德育教育造成的不良影響,實現(xiàn)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小學德育教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本文首先針對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小學德育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作出闡述,然后進一步探討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小學德育教育的創(chuàng)新策略[1]。
一、信息技術環(huán)境對小學德育教育的影響
(一)信息技術環(huán)境對小學德育教育的負面影響
網絡信息是小學教育各種素材的最廣泛來源,小學教師在開展日常教學活動時,常常需要借助網絡信息的輔助,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網絡教學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教學改革的發(fā)展進程。針對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信息技術同樣能夠起到輔助作用,但是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小學德育面臨的挑戰(zhàn)同樣不小,其中最大的阻力便是網絡信息的來源過于龐雜,大量的網絡信息質量良莠不齊。質量好的、思想正向積極的網絡信息可以對小學德育教育產生正面影響,但是更多的、網絡環(huán)境下的不良信息為小學德育教育制造了很多難題。小學生正處在德育教育的啟蒙階段,對于很多不良信息缺乏分辨能力,必須通過有意識的德育教育行為,才能促進小學生思想品德的健康發(fā)展。而小學生又處在德育教育的關鍵時期,小學生思想道德的基礎在小學德育教育階段形成,因此必須抓住小學生德育教育的關鍵期,促進小學生思想道德的正向發(fā)展。小學教育機構可以針對學生的日常言行加以規(guī)范教育,通過日常教學活動滲透德育教育思想。但是網絡信息的龐大而復雜給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很大阻力,使小學德育教育工作者常常感到鞭長莫及。小學教師必須有針對性地指導小學生加強對不良網絡信息的防范意識,更要時刻監(jiān)督小學生遠離違法犯罪等嚴重不良信息[2]。
(二)信息技術環(huán)境對小學德育教育的正面影響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一定程度上為小學德育教育帶來了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契機,因為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的德育教育工作開展形式十分單一,收獲的教育成果非常有限,大量的德育教育工作最終僅僅流于形式,沒有真正起到培養(yǎng)小學生優(yōu)秀道德素養(yǎng)的作用。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與應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全新的教學理念正在逐步形成,為小學德育教育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新的機遇。小學德育教育工作者應該意識到信息技術對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產生的輔助作用,不要同時否定信息技術環(huán)境的優(yōu)勢,積極利用信息技術發(fā)展小學德育教育信息技術新模式,讓信息技術成為促進小學德育教育水平提高的新平臺,同時還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育策略,盡最大可能降低信息技術環(huán)境對小學德育教育造成的不良影響,甚至化不利為有利,讓信息技術發(fā)揮出促進小學德育教育發(fā)展的最大助力[3]。
二、信息技術環(huán)境視角下小學德育教育的創(chuàng)新途徑
(一)創(chuàng)建德育化網絡,優(yōu)化網絡教育環(huán)境
網絡信息的質量雖然良莠不齊且復雜龐大,但并不意味著所有信息都會對小學德育教育產生影響。學生在教學環(huán)境下接觸到的信息是有限的,這部分信息的質量完全可以由學校和教師來控制把握。因此,小學教育機構有必要針對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可能接觸到的信息做出優(yōu)化處理,在網絡大環(huán)境下為學生搭建一個校園網絡平臺。該平臺要體現(xiàn)出德育教育的內在要求,首先必須嚴格篩選剔除掉所有不良信息,確保小學生能夠接觸到的網絡信息都是健康的且積極正向。其次,在優(yōu)質信息當中,還要根據小學生德育教育目標的需要進行進一步篩選,建立德育化網絡信息模塊,比如“愛黨愛國、勤儉節(jié)約、保護環(huán)境、文明禮貌、尊敬師長”等等模塊的建立,會極大地促進小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使小學生在日常瀏覽信息過程中自學完成德育教育任務,提高了小學德育教育的效率。另外,小學德育教育工作者還應針對小學生在家庭環(huán)境下瀏覽到的網絡信息進行優(yōu)化,比如,建立合作學習群組以及興趣拓展群組,針對小學生在課后學習與開展興趣活動過程中所需要瀏覽的網絡信息加以規(guī)范控制,根據小學生學習與游戲的需要,及時分享相關的優(yōu)質網絡信息,盡量減少小學生與網絡不良信息接觸的機會,發(fā)揮信息技術環(huán)境對小學德育教育的正向促進作用。
(二)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校園及班級文化建設
信息技術具有大范圍傳播性與輿論導向性的作用,因此信息技術非常適合用來建設校園及班級文化。小學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展開信息技術德育思想主題設計活動。比如,每個班級制作一個德育主頁,自主添加一系列特色欄目,可以是針對某一德育教育主題,學生開展的班會實錄,也可以是學生針對某一德育教育主題發(fā)表的感想征文。教師要帶領學生定期更新,不斷優(yōu)化,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促進良性班級文化的形成,發(fā)揮信息技術對小學生德育教育的助力。另外,學校還應該大量組織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德育教育活動,比如,展開班級特色德育主頁評比活動,定期針對班級德育主頁的制作情況展開評比,對制作優(yōu)秀,更新活躍的班級給予表揚獎勵,激發(fā)學生參與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德育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利用自習課時間觀看德育教育視頻,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媒體德育情境,啟迪學生的內在感受性,加深學生對德育教育內容的理解,使學生對德育教育思想產生更深刻的內在認同。學校還可以為學生建立德育論壇,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優(yōu)質網絡資源,鼓勵學生在論壇中發(fā)表德育周記、日記。同時引導學生對德育教育內容展開熱烈討論,引起學生對德育教育的持續(xù)關注,激發(fā)學生參與德育教育的熱情。
三、結語
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小學德育教育的良性發(fā)展,是當前所有小學德育教育工作者共同面臨的難題。因此,小學教師首先應該認識到,信息技術環(huán)境給小學德育教育造成阻力的同時,也帶來了相當大的發(fā)展機遇,小學教師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平臺,發(fā)揮信息技術優(yōu)勢,促進小學德育教育質量的提高。同時還要注意規(guī)避信息技術環(huán)境對小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造成的不良影響,有意識地防范小學生與網絡不良信息的接觸,促進小學德育教育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良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頌琪.將信息技術與班會課強強聯(lián)合,促進學生德育成長[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5,14(1):29-30.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小組合作;合作意識;素質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3-018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3.121
縱觀世界發(fā)展不難發(fā)現(xiàn),合作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合作意識是現(xiàn)代社會人才必須具備的素質。在現(xiàn)代教育改革中明確提出,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意識,使學生能夠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課程學習。這是時展對人才的要求,也是對廣大農村中小學教師面臨的一次機遇和挑戰(zhàn)。真正的教育應該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fā)展為目標,積極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的學習方法。這種學習方法更有利于學生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的形成,使教師能夠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教師的關注,尤其是后進生,教師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對后進生的學習進行輔導,有了取得更大進步的可能。因此,如何在農村小學教育階段組織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每一位教師值得深思的重要課題,我們要在農村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完善自己的教學。
一、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合作學習的理念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學生積極的思維發(fā)展和良好的個性與品質的形成,學生在相互交流互動的過程中能夠實現(xiàn)獨立的思考、積極的實踐和勇敢的表達,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團隊的合作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感,教師在學生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根據學生的合作學習的具體情況,因勢利導。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之前,教師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合作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然后引導學生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習其他學生的長處,尋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及時糾正。在開展合作學習的各項活動時,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和諧、平等的合作環(huán)境,對學生一視同仁,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幫助學生樹立互幫互助、共同提高和進步的正確的合作學習理念。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奔词故窃倨接沟娜耍灰膮f(xié)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集思廣益,取得比諸葛亮還要高的成績。眾人拾柴火焰高,只有他們相互鼓勵,團結協(xié)作,才能充分發(fā)揮合作的強大力量。
二、教師要合理搭配,優(yōu)化合作小組配置,提高合作學習效果
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促進作用,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合作學習最主要的形式,是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主要途徑。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單向的知識灌輸?shù)男问剑ㄟ^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變得更為靈活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加強了,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也更為順暢了。教師要注意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和困惑要加以正確有效的指導,促進小組的健康成長。
小組合作作為課堂教學合作學習的主要形式,小組成員的組合需要教師經過深思熟慮來決定。在小組劃分時,教師要綜合學生的各種因素來進行優(yōu)化組合,比如,教師考慮的因素包括: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的差異、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思維方式的不同、語言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態(tài)度等等,教師要秉承“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小組劃分,盡量保持各小組之間學習能力的均衡,以求保證小組間競爭的公平性,同時,教師要通過組織各項活動來拉近小組成員之間的關系,使小組的每一個成員處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每個小組要形成互補型的優(yōu)秀合作團隊,在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提高課后預習和復習的良好效果。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合作交流的方法,避免出現(xiàn)少數(shù)幾個學習好的學生積極參與,其他學生旁觀的不良現(xiàn)象。教師在小組合作中的主導作用一定要發(fā)揮到位,為學生提供深入恰當?shù)膸椭椭笇?,使學生能夠展開積極的討論,通過自主學習尋求到問題的答案,并且掌握學習的正確方法。
三、教師要為學生的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適當?shù)那榫?,激發(fā)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動力
論文摘要: 信息技術下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學的誤區(qū)一是消極認識信息技術教育,二是片面理解信息技術。走出誤區(qū)的策略主要是教師要轉變消極落后觀念,培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將信息技術恰當引入語文課堂,讓教學信息豐富多彩。
在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xiàn)代化的背景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在我國實施的20多年里,取得了巨大成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日益顯示出信息技術教育的重大意義。然而,一些相對落后的農村中小學仍存在著信息技術教育背景下的教學設計誤區(qū)。本文試圖探討如何在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的整合,從而促進農村中小學語文教育健康發(fā)展。
一、信息技術下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學的誤區(qū)
1、消極認識信息技術教育
這些年來,隨著國家大力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全面實施“校校通”工程,農村中小學已基本建成了多媒體,計算機一體化的教學設施。開通了遠程教學資源。然而,面對日益完善的電教設施,一些農村中小學的信息技術教育并未真正落實,以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學為例,“一支粉筆,一塊黑板”,“老師說,學生聽”的教學現(xiàn)狀依然存在,多媒體教室是計算機老師的“專業(yè)”,是應付上級檢查的“擺設”,遠程教育“遠”而“不成”。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學,延續(xù)的是落后的傳統(tǒng)模式,語文教師怕教,一些學生甚至認為語文可學可不學,語文教學陷入了一種傳統(tǒng)誤區(qū)。
2、片面理解信息技術
現(xiàn)代教育技術是以現(xiàn)代教育理論為基礎的,信息技術下的教育技術,是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及相關資源的設計、開發(fā)、利用、管理和評價,以實現(xiàn)教育教學的優(yōu)化。但一些農村中小學的語文教師認為只要教育手段先進了,教育思想就先進,借助信息手段外衣,進行著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把信息技術下的“多媒體”課理解為成文字、圖片、聲音、動畫的組合課,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忽略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
另外,片面強調備課必須制作課件。在備課中,教師過多地通過網絡下載資料,進行著文字、聲音、圖象等多種信息簡單疊加處理。雖然這樣的課堂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的視聽感官需求,激發(fā)學生對多媒體信息負載的興趣,但可能引致學生讀的時間被音頻替代了;思考的時間成了等待答案顯示;創(chuàng)新的思維被教師設計的“標準”答案鎖住了;上黑板寫、練的機會被屏幕上的自動文字代替了。這樣的語文教學,背離了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的讀、說、想象思維能力。忽視語文的基礎訓練,只能使一些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學陷入更大的誤區(qū)。
二、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學如何走出信息技術下的誤區(qū)
1、教師要轉變消極落后觀念,培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
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深入和開展已成教育發(fā)展的必然,它關系著我們民族的興衰和現(xiàn)代化建設大業(yè)的成敗,作為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師,更應有教育的危機感和責任感,積極參加遠程教育培訓,不斷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掌握信息技術,感受信息文化,增加信息意識,內化信息理論,從而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教師信息素養(yǎng)。
2、將信息技術恰當引入語文課堂,讓教學信息豐富多彩
信息技術教育應當是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整合的目的是信息技術和教學內容相輔相成,達到教學的優(yōu)化。語文課的學科特點,使它較容易和信息技術結合,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彌補農村中小學學生因地域因素造成的信息缺失,知識面狹窄現(xiàn)狀。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課程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揚長避短,恰當?shù)剡x擇最能表現(xiàn)相應教學內容的媒體。媒體制作中,或創(chuàng)設情景,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興趣;或打破時空界限,拓展課堂的時空,調動學習思維,激發(fā)學生聯(lián)想、想象;或設計音頻,以指導學生對比朗讀;或超級鏈接知識,引導學生創(chuàng)新、探究;或設置話題,激勵學生討論、質疑。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師如果能很好地利用信息技術,把它同自己的教育教學結合起來,教學中一定會產生很好的效果。如一位農村小學語文教師上《月亮上的足跡》一課時,她用多媒體首先把人類登月的歷程,人類對太空探索的過程通過畫面展示在學生眼前,伴隨著音頻朗讀,教師的生動講解,學生對科學的熱愛與探索精神一下子被激發(fā)起來,學生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在教授初中語文《我有一個夢想》時,一位老師巧妙地插入馬丁•路德•金的演講,美國黑人政治經濟生活狀況,美國南北戰(zhàn)爭影普資料。媒體打破課堂時空局限,為學生理解美國黑人的自由斗爭提供了生動、廣闊的背景,引起了學生共鳴,很好達到了教學目標。又如一位中學語文教師利用媒體截取了一段暴風雨的聲音,讓學生聽聲音寫場面,進行寫作訓練。有的同學想像了山洪暴發(fā)的場面;有的同學通過想像描寫了慶功會的場面;還有的同學把自己想像成了戰(zhàn)斗英雄,詳細地描寫了自己駕駛戰(zhàn)斗機在長空沖鋒的場面……可見,學生的想像力是無窮的,信息技術教育為學生的想像插上了更有力的翅膀。
總之,信息技術下的農村中小學教育正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作為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學習,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走出信息技術教育的誤區(qū),正確理解,運用信息技術,讓遠程教育資源走進課堂,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服務教學,讓農村中小學語文教育健康、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徐曉東.信息技術教育的理論與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教學內容要注重與其他學科教學內容的緊密結合,鼓勵教師積極地開發(fā)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以滿足學生不同學習方式的需要;應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獲得經驗,逐步提高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督K省九年義務教育勞動與技術課程綱要》明確指出:“教材要注意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注意學生勞動觀點、勞動習慣的養(yǎng)成,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質量意識、開拓創(chuàng)新意識?!庇纱丝磥?《品德與社會》和《勞動與技術》這兩門課程的課程目標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但是傳統(tǒng)的勞動與技術教學往往只注重對學生進行技術技能層面上的傳授,忽略了如何針對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勞動與技術教材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因而不能真正達到素質教育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人才”的目的。鑒于此,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識地把品德教育和勞技教學這兩門課程進行了整合,在勞技教學中經常不失時機地創(chuàng)設各種教學情境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通過適時滲透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是品德學科的專利,在勞技教學中同樣也可以適時進行滲透。例如在學生學習掌握了三股、四股、五股、多股平辮編織方法后,我組織學生開展了《中國結――“鞭炮結”》的教學。課始,我并不急于講解中國結基本結的編結方法,而是先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了一幅幅懸掛著中國結的場景,有懸掛于美國“唐人街”攤頭上琳瑯滿目的中國結,有懸掛于海外華人豪華客廳中央的中國結,有懸掛于結婚殿堂醒目位置的中國結……看完畫面,讓學生說說為什么我們中華兒女對中國結有著如此深厚的情緣。通過討論,學生明白了中國結代表了中華兒女“同根生”與“心連心”凝聚的濃情,代表著祥和,代表著中國人對未來的憧憬。這樣既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也為編結中國結操作活動創(chuàng)設了意境。
二、通過系列勞動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勞動生活習慣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中要求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的良好行為習慣,這個品德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在勞動與技術教學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在開展了《家政?洗滌》《家政?烹飪》等單元活動后,為了把在學校中學到的家政勞動技能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我發(fā)動學生在家庭中開展“我有一雙勤勞的手”系列勞動實踐活動,我首先和學生一起討論制定出一學期參與家政勞動的進度計劃,動員家長配合學校關心子女的勞動與技術教育,由家長填寫調查表,我每兩個星期作一次反饋統(tǒng)計,表揚先進,鞭策后進。每學期結束時,我還對學生的勞動情況進行考核,包括勞動態(tài)度、勞動知識、勞動技能、勞動習慣等,采用等級制的形式進行評定,通過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家長參與評價、老師總評等形式,讓學生互相促進,樹立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的觀念,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勞動習慣。
三、通過合作競賽活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要求學生能夠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能夠與他人平等地交流與合作,學會民主地參與集體生活,為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礎。考慮到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受家長百般寵愛于一身,做事以自我為中心,只考慮自己的個人感受,很少為別人著想,這樣發(fā)展下去勢必會影響他將來的人際關系,傷害他人感情,也常給自己帶來煩悶、苦惱,不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發(fā)展。鑒于此,我在上勞技課時,經常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活動,要求組內成員發(fā)揚團隊合作精神,互幫互助,共同想辦法克服操作過程中的困難,共享作品完成時的喜悅。為了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我還經常發(fā)動學生進行同桌之間或組際之間的競賽活動。一次又一次比賽下來當然沒有常勝將軍,我告訴學生,競爭本來是殘酷的,勝利了別得意忘形,失敗了別自暴自棄,無論哪種結果我們都要坦然接受,只有永遠保持一顆樂觀進取之心,成功才會最終屬于我們。
四、通過二度開發(fā)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分析社會事物和現(xiàn)象,嘗試合理地、有創(chuàng)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睘榱烁玫貙崿F(xiàn)這個課程目標,我在勞技課堂教學中,能根據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積累,不拘一格地靈活處理教材,對教材進行二度開發(fā)與設計。如在教學《什么是新材料》《什么是高新技術》時,學生通過上網查閱到高新技術有多種多樣的分類,這時學生們表現(xiàn)出了對“高新技術”強烈的探究欲望,我順勢利導,根據興趣愛好把學生分成了十個小組,有探究“電子與信息”類的,有探究“IC及元件”類的,有探究“新材料”類的,有探究“新能源、高效節(jié)能”類的,有探究“農業(yè)”類的等。通過這些探究實踐活動,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被空前激發(fā),這樣就較好地輔助品德教學達成了課程目標。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口語交際 教學實效性
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缺乏應有的重視,針對這方面的研究也不算多,本文針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實效開展進行研究極具現(xiàn)實意義。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口語交際教學的必要性
1.兒童語言的特點需要實施口語交際教學
一個人的語言發(fā)展具有規(guī)律,兒童時期的語言發(fā)展為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兒童時期的語言是口語交際能力發(fā)展的最佳時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口語交際訓練,對兒童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兒童語言的特點決定了這一時期需要開展更多的口語交際教學活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開展口語交際教學是極其必要的。
2.口語交際教學是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需要
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確定,與以往的教學目標確定具有明顯的差別,傳統(tǒng)語文教學目標更多的是關注語文知識的掌握,教學目標的指向較單一,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更多關注的是綜合性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中不僅包括知識的教學目標,而且包括聽說、讀寫等綜合性的教學目標。口語交際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落實可以更好地促進這些綜合性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可以這么說,口語交際教學是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客觀需要。
3.小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離不開口語交際教學
小學生應具備的語文能力是多方面的,既包括聽的能力,又包括說的能力,還包括讀的能力和寫的能力,這些能力的發(fā)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同的能力發(fā)展互相影響,其能力發(fā)展具有一定的發(fā)展次序與發(fā)展規(guī)律。小學生讀寫能力的形成是以聽、說能力為基礎的,只有聽、說能力的基礎打好了,讀和寫的能力才能真正有了保障。從語言學的角度分析,口語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應該先于文字語言的發(fā)展,口語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是文字語言能力發(fā)展的前提,由其發(fā)展的次序來看,只有當聽的能力獲得發(fā)展后,才能夠進入說的階段,只有說的階段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才能夠進入讀的階段,寫的階段應該是語言能力發(fā)展的高級階段,因此小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離不開口語交際教學的實施。
二、目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存在的不足
1.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環(huán)境有待改善
從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施現(xiàn)狀來看,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施還是以考試作為教學實施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施依然圍繞語文知識的掌握而開展,留給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時間少之又少,難以滿足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需要。即使在課后,小學生也是忙于各種補習班,難以抽出時間進行口語交際鍛煉,這樣的口語交際教學環(huán)境,對口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開展是非常不利的;從社會環(huán)境層面來看,口語交際的環(huán)境也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盡管現(xiàn)代媒體豐富了現(xiàn)代人的文化生活,尤其是在網絡技術的推動下豐富了網絡的交際環(huán)境,但是,我們要看到,現(xiàn)階段的網絡交際傳播環(huán)境,存在很多負面的語言信息,這些負面的語言信息,對孩子健康語言的形成產生了很大的不利影響;從家庭方面來看,一些家長忙于事業(yè),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缺乏必要的關注,尤其是對孩子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很少在意,再加上有些家長由于自身素質的原因,經常在孩子面前說一些粗俗的話,這些家庭環(huán)境的不利因素,都對孩子口語交際能力和素質的提高帶來很大的影響。
2.心理障礙對口語交際教學的影響很大
口語交際教學的有效實施與學生的心理素質有很大的關系,不同的學生心理素質存在很大的差異,一部分學生口語交際的基礎較好,對于口語交際學習充滿信心,在教學中積極性、主動性更強,為自己爭取到參與口語交流的機會更多。相反,有些學生對口語交際學習的信心不足,這種畏難的心理障礙直接影響到其口語交際的學習,對口語交際教學的實施影響很大。
三、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實施的有效措施
1.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要使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實施更具實效性,就必須創(chuàng)造良好的口語交際學習環(huán)境,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力求讓學校、社會、家庭彼此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從不同層面創(chuàng)造良好的口語交際學習環(huán)境,要充分挖掘三方教育環(huán)境的各自優(yōu)勢,收集更多的口語交際素材,開展豐富多彩的口語交際活動,通過良好口語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促進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fā)展。
2.創(chuàng)設充滿吸引力的口語交際情境
小學生充滿好奇心,缺乏吸引力的教學內容難以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在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充滿吸引力的口語交際的教學情境。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以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需要為依據,使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在有效發(fā)展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同時,也要在此過程中,加強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學習意志,陶冶學生的高尚人格,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
3.口語交際策略的有效指導
在實際的口語交際活動的開展中,口語交際的方式不是一成不變的,針對不同的交際對象、不同的交際內容、不同的交際場合,所選用的交際方式存在很大的差異,運用的口語交際策略各有不同,因此,開展口語交際教學活動,要重視對學生口語交際策略的指導,口語交際策略既包括針對說者的策略,又包括針對聽者的策略,要重視口語交際活動場景的創(chuàng)設,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場景開展分角色的開展口語交際活動,善于在具體的場景中,教會學生運用實踐性的口語交際技巧,在模擬現(xiàn)實的交際場景中,學生身臨其境地開展口語交際活動,這對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fā)展是非常有益的。
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教學的實效性開展問題展開研究,對促進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現(xiàn)階段的口語交際教學依然存在許多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提出實效性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實施措施非常有必要。
(南寧市西鄉(xiāng)塘區(qū)蘇盧小學廣西南寧530000)摘要:根據《英語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中的“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的要求,在信息化進程迅猛推進的今天,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形勢已刻不容緩,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整合也是勢在必行。本文就作者自身的教學實踐小議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整合的認識、內容及對觀摩中存在的一些爭議進行了探討和反思。
關鍵詞:現(xiàn)代教育技術;小學英語教學;有效整合
一、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整合的認識
我大學畢業(yè)后,滿懷一份期待和教書育人的責任走進了小學教師隊伍,記得第一年參加工作我積極報名參加了本城區(qū)的課堂教學競賽活動,我參加的課題是《whats this?》,當時條件有限,沒有電腦,備課要自己動手寫教案,圖片、頭飾等教具要自己畫好、剪好,沒有條件制作課件。然而,當我看到別的參賽隊員熟練的操作課件,當我看到別的參賽老師投放一幅一幅生動有趣的畫面,教學變得如此有趣、輕松,我都傻眼了,真的是好羨慕。打那以后,我決心花更多時間去學習現(xiàn)代教育技術,學會制作課件的方法。隨著學校辦學條件的不斷改善,學校逐步配備了電腦室、教師電腦、多媒體設備,我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嘗試使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輔助英語教學?,F(xiàn)在我成了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的實踐者和受益者。
二、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整合的內容
那么,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整合,需要整合什么內容呢?我認為要從教師、教材、學生、課程評價和學習方式等來與現(xiàn)代教育技術來整合。比如,我在上研究課《How many?》時,我是這樣利用現(xiàn)代的教育技術與本課的教學整合的,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首先,從我自身的教學習慣、風格等去思量怎樣去準備這個課題,如何實施教學,預想教學中會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如何應對這些問題等,在教學中都能完整地呈現(xiàn)。
其次,為了避免學生在學習中不脫離課本,我積極利用現(xiàn)代教育設備,如網絡、照相機、電腦等,經過flash,ppt等軟件,結合教學需要,靈活地處理教材,選取適當?shù)慕虒W資源與教材的整合、調整,讓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可以學習到更多知識。
再次,我利用多媒體技術所特有的集聲音、圖片、動畫等于一體的影音效果,使學生接受多種途徑的感性刺激,突破了教學重難點。比如現(xiàn)實中我不會變魔術,也不好準備魔術所需的道具,我利用了現(xiàn)代教育技術,用生動的課件和動畫,讓熊貓盼盼變魔術,變出1、2、3……只兔子時,學生很是好奇,有興趣,這樣學生體驗了快樂,又掌握了知識How many?One、Two、Three等。
最后,我在評價學生的環(huán)節(jié)中除了師生、生生評價的同時,還增加了新的評價方式,即利用多媒體課件制作,當學生順利闖關時,我讓情景里的人物進行表揚,這樣同學們聽到了之后,個個都想嘗試。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豐富了評價內容。
三、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整合的思考
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整合,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多樣感官參與教學過程,讓學生在學中用,在用中學。CAI課件的設計根據教學內容呈現(xiàn)教學情景,使教學過程變得形象、生動、活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樂學、愛學,激發(fā)求知欲望。比如我們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以在課前將單詞、例句以及課外背景知識信息轉化為動感的圖畫,也可增加一些游戲、歌曲、小韻文的教學,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內容,相對減少了講課所需的時間,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學習和交流時間,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然而,我在觀摩中發(fā)現(xiàn)有些做法是存在爭議的,比如,不恰當?shù)厥褂枚嗝襟w,沒有必要使用多媒體教學的,老師卻用了,把原本簡明的知識,變得更為復雜;有的老師過多地使用多媒體,把語言交際課變成多媒體課件展示課,教師純粹變成了“放映員”;還有的老師在賽課中,只是大屏幕展示,一節(jié)課下來沒有任何板書等。
因此,在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小學英語學科有效整合時,我認為要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課件風格要和教師教學風格相協(xié)調,教師在設計課件的過程中,應把自身的風格融入到課件中,體現(xiàn)自己的教育思想,又讓學生易于接受,選用最適合自己的教法,有效地組織教學。
二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運用的環(huán)節(jié)和選用的軟件要適時適量,避免只重多媒體而忽視常規(guī)教學媒體和手段,而忽視了本課的學生為主體的地位。
三是能根據學生提出的疑問隨時調整、修改板書內容,恰到好處地發(fā)揮教師自身的指導作用和多媒體的輔助作用,避免把英語課變成多媒體課件展示課,還要避免把投影屏幕當成黑板。
總之,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整合是一次革命性的教學觀的轉變,隨著它在教學中的不斷滲透和深化,我們應根據《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有效整合,開發(fā)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英語的渠道,改變學生學習的方式,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18
[2]李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和方法[J],電化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3]閔娟.現(xiàn)代教育技術如何應用于課堂[A],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新模式研究[C],2006年
【關鍵詞】實踐性教學;障礙情景;多種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1-0120-01
在地球成為“地球村“的今天,每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已經成為現(xiàn)代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質要求。新課改要求加強運用語言文字的訓練,改變口語交際教學”軟“的狀況。在這樣的發(fā)展趨勢下,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教學任務就越發(fā)重要與迫切。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其實是一項實踐性教學。其難點是營造好師生互動的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課堂效果。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首先應明確口語交際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往。根據小學生善于模仿的特點,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實踐,并不斷總結實踐中的經驗和教訓,得出一定的規(guī)律。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我總結了如下幾點方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情感帶入
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是指教師依據小學教學形象性、欣賞性、感悟性等特點以及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在教學中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逼真感人的影像,繪聲繪色的表演等交際實踐活動,把口語交際知識與方法傳授給學生的一種教學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所以,我們備課時可以利用網絡、教參等資源,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的眼睛“活”起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撥動學生情感的琴弦,讓學生產生共鳴,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走進學習氛圍。
另外,我們要注意在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時(尤其低學段),盡可能地要回歸生活,更多地談論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這樣有利于克服學生心理恐懼,積極地投入到交流中來。
二、精心拋問,鼓勵質疑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苯處煹奶釂栆v究一個“巧”字,既要掌握提問的時機,又要講究問題的難易適度;既要讓學生自始至終都出于積極思考狀態(tài),又要寓教于樂。不僅如此,還應努力讓學生做到,敢于提出質疑,對于發(fā)表獨特見解與觀點的同學給予大力表揚。這樣做,學生內在的潛能更好地得以挖掘,個性得以張揚,學習空間也得以開拓。
三、創(chuàng)設“障礙”情境
孩子是帶著問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他們的小腦袋中存在著無數(shù)的問題,對一切事物充滿著新鮮與好奇。創(chuàng)設“障礙”情境,適當?shù)摹鞍胃摺眴栴},他們的思路會更活躍,興趣會更濃厚,聯(lián)想會更豐富,表達會更自如、暢快?!罢系K”的設置,其實是為小學生語言表達邏輯性與組織技巧之路提供了“無障”的保證。
四、學會傾聽,樂于互動
在情感態(tài)度方面,新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提出“認真聽別人講話”,“有表達的自信心”,“與別人交談,態(tài)度要自然大方”等要求,其中,重點是要學會傾聽,主動學。第二學段進一步提出“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第三學段提出“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口語表達是聽話、說話的發(fā)展,是一種雙向甚至是多向互動的語言活動,就像新課標要求的那樣,訓練學生尊重說話人,根據說話人的見解,及時調整自己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習慣,這是口語表達達到互動的最基本的要求。而這項最基本的要求,隨著我們國家獨生子女的增多,更多孩子“自我”意識強烈的趨勢下,有了訓練的難度。這就需要我們老師的重視與引導。
五、多種評價,實現(xiàn)目標
口語交際的評價,要把人的發(fā)展放在中心位置上,要為學生口頭表達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提供時間空間余地。這樣,我們的評價不僅僅局限在教師評價,還可以是生生互評,師生互評。在互評中,學生理清了思路,總結了規(guī)律,發(fā)現(xiàn)了不足,掌握了技能。教師也要大膽的把自己的交際內容,放到評價的平臺。這樣的一堂口語交際課,才是“含金量”十足的實踐課。
六、說寫結合,提高能力
在學生口頭表達成熟的基礎上,讓學生把所說寫成一段話,這既是對學生說的一個考驗也是對學生的一個拔高要求。說寫有機結合,有效地深化了教學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與寫作雙向能力。有時,這也會成為老師的意外收獲。
總之,口語體現(xiàn)著一個人的教養(yǎng)和基本的語言能力,是我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作為生活中最基本的交際形式,作為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工具。我們小學語文教師既要讓學生感受語言交際的愉悅和快樂,又要注重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獲。
參考文獻:
[1]《新課程與教學改革》.
小學英語情境教學策略探討一、前言
所謂情境教學,是指教師運用各種手段精心設計富有感彩的生活場景,使學生在這一特定情境下認識和接受所學知識。小學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學生只有通過了解語言背景和用語習慣,并在經常性的運用下才能完全掌握,而小學生又具有好奇心強、認識和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容易被感興趣的事物所吸引等特點,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情境教學,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夠為學生奠定好英語語言基礎,同時促進課堂效率和課堂質量的提高。
二、基于情境教學的小學英語教學的策略探討
1.創(chuàng)設“生活式”教學情境
語言學習離不開生活實際,語言表達方式和習慣都源自于實際生活,同時,能夠在實際生活中得以順利運用,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此語言。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所教的內容和知識,創(chuàng)造相應的生活情境,將符合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的生活中的信息進行綜合整理,使其恰當?shù)匾氲秸n堂中,實現(xiàn)小學生英語學習和實際生活的良好對接,在激起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同時,使他們認識到英語的實際運用。
在創(chuàng)設“生活式”教學情境時,教師可充分利用具體實物或圖片視頻等多媒體來為小學生營造一個英語學習的生活化語言場景,使他們能夠充分融入到設置的語言氛圍中去。如在教導小學生認識水果蔬菜等名詞的英語教學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買菜”“買水果”的生活場景:一個學生扮演銷售員:“Can I help you?”并在桌子前擺放不同的水果蔬菜的照片,另一個同學扮演購買者:“I want some apples/bananas?!辈⑶乙谡f出購買水果蔬菜名字同時準確指出所對應的水果蔬菜照片,才能夠購買成功。這種生動直觀的“生活式”情境教學模式,不僅是在原有的看圖識字教學基礎上的新突破,而且能夠充分調動小學生進行互動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記憶能力和辨識能力,提高他們課堂參與的主體地位,使他們的表達能力充分得到發(fā)揮和提高。
2.創(chuàng)設“問題式”教學情境
小學英語學習中最重要的是“聽”和“說”的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通過“問題式”教學情境的設置,不僅能夠使小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能夠以循序漸進的形式使學生理解和體會一些英語知識和語法的運用。同時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鼓勵,在學生正確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后,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使學生自信心得以增強,在今后課堂回答問題中更加活躍;在學生回答錯誤時,要通過運用英式幽默輕松化解學生的尷尬,不要一下子全部否定,打擊學生回答問題的熱情和勇氣。
這種“問題式”教學情境可以穿插在課堂的任何環(huán)節(jié),以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為主要目的。例如,在課堂一開始,教師站在講臺上提問:“What day is it today?”“What’s the date today?”然后首先點名英語基礎學習較好的學生進行回答,在其回答完畢表揚后,點名平時發(fā)言不夠積極,英語學習較差的學生回答,這樣不僅能增強內向學生或后進生回答問題的勇氣,而且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口語表達鍛煉,在內向學生或后進生表現(xiàn)日益良好之后,可嘗試首先讓他們進行回答,這樣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整體素質都得到提高。
3.創(chuàng)設“趣味式”教學情境
基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點,他們更加對具有趣味性的東西感興趣,在贏取他們的好奇心和注意力的時候,進行教學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創(chuàng)設“趣味式”教學情境是最能瞬間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手段,更是將學生學習由被動轉為主動的快捷方法。小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不外乎幾種:故事、游戲、兒歌等,在深挖教材的同時將這些元素進行加工組合,以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展現(xiàn),將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和課堂質量。
由于兒童對不熟悉的未知世界充滿渴望,而故事里廣闊的空間、豐富的人物和精彩的情節(jié)能一定程度上彌補他們的心理需求,因此,可通過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使他們被故事吸引,積極性得到激發(fā)的同時,通過進行故事的模擬表演來提高英語口語的表達能力,使他們用英語進行角色扮演,進行基本的故事對話,寓教于樂,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表達能力。另外,教師應注意搜集適合小學生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的兒童英文電影和英文歌曲,使他們能夠學習到新的東西收獲滿足感。同時,教師還應該在故事和游戲等“趣味式”教學情境中進行西方文化、禮儀、風俗等的融合,使學生擁有更開闊的視野和更現(xiàn)代的理念看待西方文化和英語知識,了解英語運用的習慣和重要性,提升他們學習英語的動力。
三、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小學英語情境教學,能夠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小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提高小學生課堂主體地位,使他們更愉快地學習和運用英語語言,為其初高中英語學習和終身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式”“問題式”和“趣味式”的教學情境,將學生更好地引入課堂,帶入英語學習的氛圍中去,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呂杰.創(chuàng)設小學英語情境教學的有效途徑\[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