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小學教育的基礎性范文

小學教育的基礎性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教育的基礎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學教育的基礎性

第1篇:小學教育的基礎性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 識字教學 基礎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c)-0000-00

“基礎訓練”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看似簡單、實際很難的一組教學內容。它內容紛雜,類型繁多,是教學中容易被忽視和被冷落的部分。小學語文基礎教學中,應用多種方法,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主動進行訓練的愿望,激發(fā)孩子們學習漢字的熱情,讀中領會語言文字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1 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多鼓勵,引導學生自主識字,能以文為紐帶,顯示字的音、形、義之間的聯(lián)系。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自己學習,所以教師要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這樣能大大提高學生主動識字的能力,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要結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以學生的認識活動為主體,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活動中教師邊作檢查邊從旁指導,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自己去探索,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及時的幫助。

(1)字典是語文識字的一個工具,學生查字典是在學中用、用中學,學用結合,因此,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這一學習習慣。對于教師和學生的發(fā)展,發(fā)揮著強大的作用。認字教學一定要把工夫花在千方百計讓學生和生字多次見面上,力求做到當堂認識,當堂鞏固識字教學循序漸進,有的放矢并獲得提升。

(2)運用生活,展現(xiàn)識字的舞臺。在生活中學習是記憶最為永固的方式,我們教師要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fā),開展實踐活動。給學生展示生活識字的機會,提供在生活中識字的舞臺,讓生活不斷地交流自主識字的成果。如布置街上的孩子到超市里去“認識”你喜歡的玩具,布置農村的孩子回家“認識”幾種蔬菜等利用孩子們身邊熟悉的事物去進行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在生活中識字的習慣。還激發(fā)了學生的識字興趣,挖掘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這樣的教學也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讓學生進行自由組字。要想識字,只有興趣還不行,還必須教給小學生合適有效的方法,才能提高他們識字的效率,真正掌握每一個字。因此,在識字教學時,老師把一個字或幾個字的構字部件卡片打亂,發(fā)給大家每人一張,讓他們到講臺前來組成老師讀出的生字,全體學生認讀和評議,使識字過程突顯學生個性,體現(xiàn)人文思想。

(4)歌曲識字法。針對小學生天真活潑、好唱好跳、思維活躍的年齡特征,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利用兒童智力發(fā)展的最佳時期,積極挖掘教材本身所蘊涵的創(chuàng)新因素,因此,我們不妨運用在漢字識字學習中,將漢字編成一個押韻的歌曲,讓學生在歌唱中得到學習。

2 在閱讀中進行識字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因此,“識字”是小學生的一個難關,是一個重要的任務。為了完成這一目標, 教師應該要根據(jù)學生的思維特征,運用各種教學途徑,讓學生輕松進行大量的閱讀,正確引導使學生樂于識字,學會識字。

(1)識字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要注意閱讀識字的快速性原則。輕松閱讀識字教學的突出特點是文中識字,借文識字有興趣、壓力小,識得快,理解得深,記得牢,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對閱讀識字教學所選材料要有童趣,要吸引學生樂意去讀;同時,要引導學生注意識字的積累與應用。

(2)讓學生通過讀課文,認真思考,引導學生用完整、準確、通順的句子回答,將范文的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讓課文生字的出現(xiàn)和講解都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使學生加深對語言文字和課文的內容的理解,逐步使口語規(guī)范化,發(fā)展語言,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讓學生學會從閱讀課本的眾多信息中篩選對自己有用的信息,為閱讀打下扎實的基礎。

(3)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尤為重要,盡早盡快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才能推動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生讀書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把書真正的讀好,讀明白。就單純識字而言,大量閱讀,不僅能鞏固已識字,還能認識新字。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閱讀,進而通過閱讀鞏固識字。教師要引導、鼓勵學生多讀書,要設法讓枯操的識字變得生動有趣,在通過閱讀鞏固識字,學生閱讀興趣濃了,識字的興趣就濃了。

3 語文教學的基礎之三――朗讀訓練

朗讀是語文課閱讀教學中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基本訓練,是指導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是立足于教學文本,教授學生更加有效地朗讀文章,實現(xiàn)以讀促講和以讀明理的教學目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重視朗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1)理解與朗讀是有機結合的,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朗讀得準確。朗讀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文字的理解,加深對文章的體會。朗讀是一件既有意義而又愉快的事情,在教學中是教師經(jīng)常使用的手段。朗讀能夠將眼、腦、口、耳同時調動起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從而將語言文字重新加工,形成具有學生自己感彩的文字。(2)定期舉行小型朗讀比賽,這既能夠帶動學生的興趣,運用語言文字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從而發(fā)展語言。同時也滿足了小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欲望。(3)讀貴在實。朗讀是一種把文字語言轉化為有聲語言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也是語文基本功訓練的重要內容和方式。通過朗讀,學生可以領略文章的韻味和情感,因此,教師要經(jīng)常變換朗讀訓練的形式,讓學生的興趣一直保持下去,讓朗讀變?yōu)榉e極主動學習的方法之一。

4 結語

小學階段正是夯實語文基礎的關鍵時期,根基是否牢固,扎實程度如何,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直接關系到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語文教學要注意的因素很多,只要我們能夠按照新的課程標準施教,樹立新的教學觀,發(fā)展健康的個性,養(yǎng)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從而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李祖榮.淺析小學語文教育的基石作用一一漢寸小學語文教育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09:12-13.

第2篇:小學教育的基礎性范文

關鍵詞: 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有效課堂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的定位逐漸清晰和科學,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教學定位顯得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所以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引導作用逐漸深入人心。對于初中生來說,要求他們發(fā)揮自主性學習尤為重要,但是現(xiàn)實是初中生還不能獨立、自覺地進行學習,還需要我們的督促和指導,必須以課堂學習為主陣地進行學習,課堂仍然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那么教師怎樣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實現(xiàn)對學生知識的教學和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成為廣大英語教師要深入思考和探究的課題,要求把研究定位為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下面針對以上的問題展開積極探討。

一、關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有效發(fā)展。學生的發(fā)展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者的協(xié)調發(fā)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三維目標。學生要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這里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但要注意學生自主性的發(fā)揮和發(fā)展。也就是說,課堂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老師,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在課堂上要起到引導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不能搞一言堂,要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促進學生的參與。

二、課堂上如何體現(xiàn)教學的有效性

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對教學的三維目標分得很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以從各個不同層次和方面進行,同時我們應該看到,學生是否有進步或發(fā)展是衡量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標準。也就是說,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把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這些進步和發(fā)展不能僅限于知識的掌握,更在于學生經(jīng)歷的思維過程,實現(xiàn)思維的進步和發(fā)展。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夠掌握所教知識,通常會安排大量的針對性練習,這些練習是有必要的,因為學生只有經(jīng)過一定量的練習,才能有效地掌握所學知識,形成必要的能力,但是也要注意把握好練習的“度”。要注意練習的有效性,避免大量的、重復的、機械性的高強度練習。要關注學生的發(fā)展,且學生的發(fā)展有當前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任何一個有效教學都必定要促進學生的當前發(fā)展,同時對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也要有所影響。舊式教學太注重當前發(fā)展,忽視了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沉淀下來的是一種思維方式和精神。

三、改進初中英語課堂,實施有效性教學

在新課程的要求下,教師應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解決一系列的問題,要對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進行有效改進:

1.真正實現(xiàn)還課堂給學生。

學生能否充分地參與課堂成為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具體體現(xiàn)。因為只有學生充分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才能促進自身知識水平的提升和能力的培養(yǎng)。如何讓初中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就成為英語教師的根本任務,也是落實學生主體性的重要體現(xiàn)。同時課堂上學生能否自主參與學習活動是學生能否成為學習主人的明顯標志。只有學生在情感、思維、動作等方面自主參與了教學活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才能得到有效體現(xiàn)。因此,如何讓學生自覺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成為教師需要重點解決的教學難題。我認為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是學習興趣。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生只有對所學到的知識充滿興趣,在教學中才會樂于參與、主動學習,所以教師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就要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重要位置。

對于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來說,無論是知識的量還是深度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由于教學任務相對來說變得繁重,一些教師在初中階段為了盡快地完成教學任務和趕進度,顧不上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有的教師覺得學生已經(jīng)不再是小學生了,初中生不需要進行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導致初中階段的英語課堂教學變得很匆忙,忽略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學習逐漸出現(xiàn)倦怠、成績下滑現(xiàn)象,甚至厭學情緒。對于這些現(xiàn)象,教師要有充分的認識,要知道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的重要性。教師應耐心、真誠地指引學生,把提高學生的興趣作為一項長期不懈的教學任務來抓。

2.發(fā)揮初中英語教師的人格魅力,促進學生發(fā)展。

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好的英語教師充滿了人格魅力,教師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無時無刻不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要注重自己在學生面前的儀容儀表,平時服裝盡量穿得得體、素凈,時常變換風格,從外表上讓學生接受自己。其實很多學生是因為喜歡某一位老師而喜歡上老師所教的課的。教師應該知道上好一堂課是發(fā)揮教師魅力的基礎,如果沒有堅實的專業(yè)知識,是教不好學生的,所以教師專業(yè)知識的素養(yǎng)具有絕對性作用。同時,教師要善于與學生針對各種問題展開交流討論,促進學生發(fā)展。

3.合理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第3篇:小學教育的基礎性范文

很多教師的作文教學程式化色彩過于嚴重,無論是作文寫作技巧的講授還是學生習作的講評都過于照本宣科,沒有太多新意。這樣的作文教學的展開形式以及對于學生寫作技巧的指導方式不僅難以帶給學生真正的收獲,作文課堂的時效性也得不到保障。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

時效性初中作文教學

語文教師似乎并不常思考,作文教學應當關注于其時效性,要能夠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學時間,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很多教師的作文教學程式化色彩過于嚴重,無論是作文寫作技巧的講授還是學生習作的講評都過于照本宣科,沒有太多新意。這樣的作文教學的展開形式以及對于學生寫作技巧的指導方式不僅難以帶給學生真正的收獲,作文課堂的時效性也得不到保障。因此,教師很有必要經(jīng)常對于自己過去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展開方式加以反思,看看自己是否充分利用了教學時間,是否在課堂上帶給學生真正的收獲,讓學生掌握實用的寫作方法與技巧。

一、采取新穎獨特的作文訓練方式

提升作文教學的時效性首先需要從教師的作文訓練方式展開,這一點教師要有所認知。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學生普遍對于作文課堂提不起興趣,一談到要完成習作,學生更是表現(xiàn)出極強的畏難情緒。這一方面體現(xiàn)出學生的寫作能力和素養(yǎng)有限,寫作訓練對于他們來說確實難度比較大,另一方,這種現(xiàn)象也很值得教師對于自己的教學展開模式以及作文訓練的方式有所反思。教師如果一直以來采取的作文訓練形式單一固定,往往是選定一個題目、一個話題或者是一段材料,讓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文章,這種方式很難真正讓學生產(chǎn)生表達的欲望,學生寫作的興趣不強,體會不到寫作過程的樂趣,自然對于寫作訓練的積極性不高。教師自身首先要具備發(fā)散性思維,要多探尋那些新穎有趣的寫作訓練形式,將其引入課堂。這才會讓學生感覺到原來作文訓練也可以這么有趣,讓學生產(chǎn)生表達的欲望與熱情,這才是作文教學時效性得到保障的前提。

有很多新穎有趣的寫作訓練方法值得教師在課堂上加以嘗試。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情景對接,或者通過前后閱讀,讓學生根據(jù)文章內容續(xù)寫作文的手法進行訓練。如,在作文寫作中,可以找一些比較優(yōu)秀的作文,然后把中間或者結尾的部分給省略掉,然后讓學生通過閱讀文章,根據(jù)作文意思、中心思想來續(xù)寫缺少的部分,這種“斷章取義”的寫作手法,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探知欲望和寫作意愿。這種學生從前沒有接觸過的寫作訓練方法會極大激發(fā)學生內心的好奇心,學生對于寫作訓練會產(chǎn)生新的認識,對于寫作的畏難情緒也會在這種趣味化的訓練模式下得到消除。

二、激發(fā)學生的微型創(chuàng)意

基于時效性的作文教學不應當僅僅局限于作文課堂,教師要開放自身教學思維,很多其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和過程中都可以一定程度融入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鍛煉。教師如果能夠有這樣的作文教學意識,不僅可以更充分的利用現(xiàn)有的課堂時間,也能夠很好的將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融合,可以促進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比如,教師可以在閱讀課堂中融入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訓練,可以讓學生將讀到的故事進行仿寫、改寫或者續(xù)寫,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此外,對于一些有意思的課外活動,比如春游秋游,或者是對于博物館美術館的展覽等,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活動后撰寫觀后感等。有了具體的活動經(jīng)驗和觀賞體驗后,學生通常會有更多想要表達的內容與素材,會寫出相對更加具體充實的文章。

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微型創(chuàng)意,要實現(xiàn)寫作訓練方式的多樣化。例如,平時可以讓學生進行短篇幅的情景描寫、人物刻畫、心理描述等,也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具有挑戰(zhàn)且具有興趣的微型作文,如續(xù)寫《皇帝的新裝》,仿寫《春》,或者給學生提供一個題目,讓其進行場景刻畫。這些看似簡短、微型的寫作,其實對作文提高具有極大的意義,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找到寫作的方法、寫作思路,進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模式。教師如果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表達的欲望,讓學生形成一些值得捕捉的寫作創(chuàng)意,這是學生習作水平提升的一個非常好的前提,學生會在這種探索實踐中慢慢形成自己寫作經(jīng)驗的積累,促進自身語言駕馭能力的不斷提升。

三、構建生活和寫作的內在聯(lián)系

最后,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構建生活和寫作的內在聯(lián)系,要讓學生善于從生活中積攢寫作素材,找到自己想要表達與呈現(xiàn)的內容,呈現(xiàn)一些自己對于生活的觀察、體驗與思考。初中階段的寫作訓練總體來說仍然有較強的生活化色彩,無論是話題作文還是材料作文,形成的話題或者材料通常都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相關。學生如果在平時的生活中就有敏銳的觀察洞悉能力,并且能夠對于很多人和事有自己的思考,這會讓學生在文本寫作時更加善于挖掘主題,形成自己的核心論點,并且找到詳實的材料讓自己的文章得到有效支撐。

教師可以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多構建生活和寫作的內在聯(lián)系,多讓學生從生活出發(fā)展開作文的表達與描述。例如,在進行環(huán)境方面的寫作時,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查詢一些關于家鄉(xiāng)環(huán)境的資料,最后再讓學生回憶自己家鄉(xiāng)環(huán)境的變化,感受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狀況。這不僅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性,這也會讓學生對環(huán)境方面的題材的寫作更加了解與熟悉。另外,還可以讓學生根據(jù)當前社會中的時事新聞,對于發(fā)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重要新聞進行分析探討,然后劃定寫作范圍,讓學生進行寫作,這樣就會不斷創(chuàng)新作文題材,順應寫作要求,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對社會的認知程度。讓學生從生活出發(fā)搜尋與積累寫作素材,加深自身對于很多具體問題的分析探究能力,這本身就是作文教學時效性的一種保障,也可以逐漸鍛煉學生寫出更多具備一定深度的文章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建芹.對優(yōu)化初中作文教學模式的分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5(01)

【2】李春麗.初中作文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芻議【J】.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14(02)

【3】張金川.初中作文教學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4(11)

第4篇:小學教育的基礎性范文

關鍵詞: 初中英語 有效性教學 教學策略

近幾年的英語課程教學倡導,在圍繞任務型教學原則的基礎上,注重優(yōu)化課程教學過程和方法,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文化知識,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教學有效性,應該體現(xiàn)如下的特征:(1)突出主體發(fā)展性,即以“提高學生語言學習和使用能力”為核心,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技能。(2)體現(xiàn)知識生成性,即能夠為學生提供接近真實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促進他們知識和技能的有效內化生成。(3)注重思維創(chuàng)新性,即要求學生在語言學習和運用的過程中能夠大膽質疑,發(fā)揮自身的想象思維,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學習創(chuàng)新思維??梢赃@么說,有效性教學是英語課程教學的一根主線,也是課程教學發(fā)展的必然需要。

1.注重情感教學,激活學生的學習內驅動力

學生的語言學習情感運用,能夠為課程教學提供更為有效的活力因子。學生的語言學習情感能夠促進學生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有效內化生成。因此,應進行情感化教學,首先,應該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氛圍,營造一種輕松、活潑、民主的教學氛圍,充分激活學生的學習激情和思維。其次,應尊重學生,積極鼓勵學生運用多元化的學習思維模式來進行學習探究,保護學生學習的自尊心和積極性。最后,應做好學生的學習引導幫助工作,鼓勵學生在遇到疑難問題時與老師進行互相配合,以此來增強教學效果。

我在《牛津初中英語》(Fun with English)的7B Unit 1 “Dream Homes”教學中,就圍繞學生的情感促進作用,嘗試了如下的教學方法:(1)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象,以“What’s my favourite dream home?為話題進行探究,以此來激活他們的學習思維。(2)要求學生運用互相朗讀的形式朗讀文章,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語言學習情感。(3)鼓勵學生思考如下的題目:①From the article,whose home do you like best?②If you want to see sea,whose home do fit you?③Why does Neil like kitchen?④Which room does Anna like best?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情感引導下,更能夠增強自身的語言學習內驅動力,以此來滿足他們的學習發(fā)展需要。

2.深化合作探究,提高學生的語言使用技能

從語言的交際性本質功能入手,注重課程教學的合作探究,一方面,能夠增強學生的語言學習體驗,幫助他們積累豐富的語言文化知識;另一方面,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以此來提高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在教學中,深化合作探究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文化知識,讓學生在彼此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認為,首先,應設計明確的教學目的,讓學生進行有目的的學習。其次,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習慣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更好更快地完成學習任務。最后,培養(yǎng)學生運用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等形式來完成學習任務,以此來提高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我們以《牛津初中英語》7B Unit 3 “Finding Your Way”的“Reading A:A Lucky Escape ”教學為例進行分析,在教學中,圍繞任務的合作探究,運用了如下的教學方法:(1)要求學生在同伴互相朗讀的基礎上進行歸納文章的主題大意,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整體理解感悟能力。(2)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探究情況,可布置一些思考探究題目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如:Why does Justin think three men in police uniform are robbers?等。(3)要求學生以“What should do when I meet the robbers?”為話題進行模擬情境表演,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

3.關注學習策略,豐富學生的語言學習思維

學生學習策略是基于他們對語言學習和使用基礎上而形成的一種技能,是長期運用英語的積累和體現(xiàn)。正是基于以上的要求,英語課程標準認為,關注學生的學習策略培養(yǎng),更利于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靈活性,讓學生積累更為豐富的語言文化知識,滿足他們的學習發(fā)展需要。

在英語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學習策略指導,應該在緊緊圍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策略、調控策略等能力。在教學中,我們不妨做到:首先,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的基礎上形成正確的語言學習認知策略。其次,引導學生運用合理的學習思維和語感進行探究問題,以此來培養(yǎng)他們的調控策略。最后,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反思策略,讓學生在學習反思中不斷獲取豐富語言文化知識。

上述教學方法的運用,能夠在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學習英語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基礎上,以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和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技能為核心,為學生的知識接受提供更為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有效性教學模式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習慣,提高他們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

[2]林秀珠.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實施有效性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09,(20).

[3]李雪華.中學英語有效性教學策略探討――新課程三維目標的融合與達成[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8,(03).

第5篇:小學教育的基礎性范文

隨著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jīng)濟的全球化,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隨之而來的對英語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當前課改背景下,教師們都在積極努力地轉變教學觀念,并且一直在探究適合學生的課堂教學模式,向45分鐘要效益??茖W合理的教學設計,不僅體現(xiàn)了教育的目的性、計劃性、針對性和預習性,而且是順利實施教學方案、調控教學過程的前提,也是確保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

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fā)點,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fā),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構建以活動為中心,以任務型教學為途徑的教學模式,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從而幫助學生全面提高英語聽說讀寫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一位教育專家曾說:“課堂教學蘊含著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們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的發(fā)揮,才能真正有助于學生們的培養(yǎng)和教師的成長,課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p>

英語教學不僅是一門學科,而且是一門藝術,形成英語教學藝術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學設計。我校從對教學內容設計、說課和公開課的展示等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實踐研究,可以說課堂教學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搞得轟轟烈烈,確實也推動了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改變。

農村學生由于英語底子薄,通常對學習英語沒有興趣。為此,教師應充分利用現(xiàn)今課文中收錄的交際對話和各種各樣的閱讀小短文,以及與之配套的口語訓練和小寫作,在教學的五大環(huán)節(jié)中,盡可能地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大學生的活動量,使之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我認為要想提高課堂有效性,以下五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

一、復習提問

復習提問是課堂教學必需的內容之一。這是因為中學生中很少有人能夠成功地掌握和使用僅僅學過一次的知識。即使經(jīng)過不斷重復練習,有些學生也有可能出錯。課堂提問不僅有啟發(fā)、反饋作用,還有調節(jié)作用。教師針對以前學過的內容提問,借此了解學生課外復習和掌握教材的情況,由此承上啟下、導入新課。如初三第一學期Unit 7 Lesson 26 The man who never gave up這一課,教師可以這樣引入并提問:“Light is important to us,especially at night.But do you know who invented the electric lamb?”旨在回憶愛迪生的偉大貢獻,起到知識的銜接和鋪墊作用。當然,復習提問并不能完全包括以前講過的知識。因此,復習提問的內容必須精心準備,有側重點:提問的內容可以是所講知識中的重難點,也可以是在授課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學生易犯的知識錯誤,這樣就可以對所學的知識有所鞏固,對學生混淆不清的地方加以糾正。我在課上實際操作時一直都會采用復習提問這種方式,并且實踐效果很好。

二、講授新課

在講授新課過程中,我通常利用電化教具,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我還經(jīng)常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小表演,活化課文插圖,有時還可以發(fā)揮想象力,進行拓展教學,這種情景教學方法,不僅能把學生帶入仿真的生活環(huán)境中,使之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而且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展示自己的舞臺。另外,我還經(jīng)常組織小組合作,學生在小組合作時,各抒己見、取長補短是很好的督促和自學的手段。通過這些活動,能夠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外語的興趣,有效地實現(xiàn)課堂有效性。

三、練習

練習可以采取各種形式,可以進行一連串的問答練習,也可以找一些有針對性的,對本課內容有鞏固作用的習題進行練習,從而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進行口語、聽力訓練。還可以采用游戲及角色扮演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但無論采用哪種形式,都要提前精心準備,這樣才能起到練習的有效作用,達到鞏固、強化所學知識的目的,從而提高課堂有效性。

四、小結

課堂小結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我們不僅要對每堂課的內容進行小結,還要總結在做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另外,我要求學生小組進行總結或在教師帶領下集體對每堂課進行總結。之后,我再做點評和概括。這樣就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

五、作業(yè)

英語是一門語言,對于語言的學習實際上是一個在頭腦中大量儲存語言信息并在實踐中練習、提高的過程,認識到了語言學習的這個特點,就應該根據(jù)這個特點選擇作業(yè)形式。相對于抄寫單詞和句子,背誦對話或短文有著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背誦這種作業(yè)形式,不僅符合語言學習的特點,還符合初中生的記憶特點。當然不留筆頭作業(yè)也是不行的,在積累了大量詞匯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適當留一些日記、小短文之類的,既能充分利用語言知識,又能進行筆頭練習。

作為英語教師,我們必須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全面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和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多說、多練,注重和他們溝通,爭取使每個人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只有全員參與,才能使學生有不同程度的收獲,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課堂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第6篇:小學教育的基礎性范文

關鍵詞:有效性教學;文科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3)34-7810-02

有效性教學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形成的一種系統(tǒng)的教學理念。有效性教學研究的是教師如何通過具體的教學活動高效地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效果。在這里面,教學的效率成了有效性教學最終的評價指標[1]。

文科計算機基礎課程是所有文科學生必修的計算機類公共課程,其目的是培養(yǎng)文科類大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將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用于其工作領域,成為既熟悉本專業(yè)知識又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復合型人才。由于該課程是學生在大學期間接觸的第一門計算機類課程,是學生學習其他計算機、信息類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將信息技術與自身專業(yè)知識結合的基礎[2]。所以如何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學習的內容,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是每一位從事計算機基礎教育的老師都必須考慮的問題。

1 文科計算機基礎教育中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因素

文科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經(jīng)過幾十年的發(fā)展,無論在教學理念還是在教學方法上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計算機基礎的教育水平與教學質量也不斷提高,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多影響教學效率的問題。

1.1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環(huán)節(jié)脫節(jié)

筆者在教學中經(jīng)常碰到這樣的情況,有很多學生理論知識掌握得很好,但是卻不能將這些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解決問題。例如,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操作系統(tǒng)的知識,但是當學生自己的計算機出現(xiàn)問題(例如死機、藍屏、報警、無法上網(wǎng)等)的時候,卻手足無措,無法利用所學的知識幫助自己去解決這些問題。這其中有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學生還是沒有改變以前的學習方法和思路,還停留在老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的階段,沒有很好地培養(yǎng)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鍛煉自己將所學知識應用到解決問題的實踐中的思維;其次還與某些知識點缺乏完善的實驗環(huán)境有關,例如講授如何安裝操作系統(tǒng)時,由于不能直接在課室安裝操作系統(tǒng)演示,只能以視頻課件的形式或者虛擬機的形式來講述,所以直接導致學生聽的時候看似掌握了,但是一到自己實際操作的時候因為碰到的問題不一樣而無法解決。

1.2 教學內容的更新不能與新知識、新技術同步

現(xiàn)代社會是信息社會,電子技術與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移動互聯(lián)、可穿戴設備等計算機的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而且發(fā)展迅速(目前依然符合摩爾定律)。相對來說,計算機基礎相關教材則更新相對緩慢,同時各高校實驗設備的更新也基本很難與主流同步。時至今日很多高校實驗室機器的操作系統(tǒng)依然停留在Windows XP上,辦公軟件還停留在OFFICE 2003上,但是學生配置的電腦則絕大部份已經(jīng)是Windows 7、8 和OFFICE 2010,而Windows 7、8 與Windows XP在設計理念和操作上還是有較大區(qū)別,這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大為降低。

1.3 缺乏有效的考核與激勵機制引導、督促學生

大學計算機基礎上課時間通常安排在大學第一個學期,學生剛從繁忙的高中生活步入大學生活,成為天之驕子,心理上不免放松自己,體現(xiàn)在具體的學習中,則是在課堂學習時不能始終保持專注;同時,大學的考核已經(jīng)不同于高中時代,大部分院校一學期只進行期中和期末兩次考核,有的甚至只進行期末測試,這就使學生在學期中段沒有緊迫感而導致學習松懈影響教學效果。

2 提升教學有效性探討[3][4]

對于以上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因素,結合筆者多年從事計算機基礎教育的體會,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提升教學有效性。

2.1 完善教學案例,使之與學生學習、生活緊密結合

教學案例是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的載體,通過教學案例的學習,學生能更好地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教學案例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人們最好的老師”。所以在設計教學案例時應該結合教學知識點并以學生興趣為導向,把握學生學習的興奮點。而將教學案例與學生的生活、學習聯(lián)系起來,則可以很好地引起學生的興趣,因為這些案例可以實際解決生活和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其效果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例如,在講解計算機硬件知識的時候,結合學生實際采購裝配電腦的過程,通過自己主裝電腦去了解計算機的硬件知識;在講解網(wǎng)絡知識的時候,結合學生自己宿舍組網(wǎng)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來講解相關知識;在講解電子表格知識中,結合學生的專業(yè)清況分專業(yè)設計教學案例來講解相關知識等。通過這些與學生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案例教學,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很好地將知識點理解并掌握。

2.2 轉變教學觀念,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著重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第7篇:小學教育的基礎性范文

【關鍵詞】有效性;化學;教學

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其鮮明的時代氣息和現(xiàn)實針對性必將給我國的基礎教育帶來革命性的變化。這次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事實上是目前中小學教學中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那就是:教師教的很累,學生學的很苦,而我們的學生卻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的發(fā)展。這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因此如何使我們的教師擁有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或技術,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特別是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行之時,討論新課程背景下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顯得十分迫切與必要了。

一、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有效教學”?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fā)展。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指什么?馮?格拉塞斯費爾德說過“我們應該把知識與能力看作是個人建構自己經(jīng)驗的產(chǎn)物,教師的作用將不再是講授‘事實’,而是幫助和指導學生在特定領域中建構自己的經(jīng)驗?!?。同時余文森教授從專業(yè)的角度回答了什么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他認為:“通俗地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yè)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xiàn)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綜上所述,我這樣認為,教學有效性指在教學活動中,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xiàn)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活動。每個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前提,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

如何使課堂教學更生動,更富有實效,首先反思一下我們在工作中哪些工作是無效的。

二、教師無效的教學

建構主義強調教學不能無視學生的已有知識經(jīng)驗,簡單強硬地從外部對學習者實施知識的“填灌”,而是應當把學生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中,生長新的知識經(jīng)驗。教學不完全是知識的傳遞,而更應是知識的處理和轉換。而我們在授課時為了方便,往往一下子將全部的知識告訴學生,學生怎能一下子接受。典型的表現(xiàn)就是教師上課滿堂灌,知識的生成不是學生思考的結果而是老師的講解的敘述。例如:我剛走上講臺時,在上《燃燒與滅火》時,一堂課下來把知識要點全講給學生,并要求學生做好筆記,反復強調還要學生在課堂上記5―7分鐘。這種教學由于缺乏學生的獨立思考、積極互動和個性化解讀,學生只能獲得表層甚至虛假的知識,這種知識缺乏活性,不能轉化、內化為學生的智慧和品質,所以,從根本上講,這是低效的教學。所以學生聽懂不等于學會,從懂到會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這個過程老師不可替代,更不能一廂情愿縮短這一過程。

三、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心理學家羅杰斯曾指出:一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只有在其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教育學研究也表明,人在輕松、自由的心理狀態(tài)下才可能有豐富的想象,才會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由此看來,化學課堂教學要實現(xiàn)有效教學,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必不可少。首先,要建立充分體現(xiàn)尊重、民主和發(fā)展的新型師生關系。其次,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還要學會贊賞他們的付出所表現(xiàn)出來的微小的變化及對教科書的大膽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

(二)、創(chuàng)設豐富、有效的化學教學情景,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1、有效利用化學實驗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動力。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用什么來激發(fā)學習興趣最有效呢?--化學實驗。眾所周知,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各種各樣的化學實驗為學生提供了認知的學習背景,同時也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案例1:學生的第一堂化學課九年級第一章序言課,我利用三個演示實驗創(chuàng)境激趣:實驗1:魔棒點燈實驗;實驗2: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實驗3: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這些魔幻般的實驗,把學生引入神奇而美麗的化學世界,是他們因好奇而感興趣達到我要學。

2、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效率。隨著基礎教育辦學條件的改善,現(xiàn)代教育媒體已經(jīng)開始在化學教學中得到應用。利用現(xiàn)代教育媒體將知識融入情景,情景隱含問題,通過有效的設疑與追問,展開求知的生動過程,將“情景串”變成“問題串”,用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的方向,用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用問題幫助學生領悟知識的真締,用問題對教與學進行及時診斷與反饋,引導學生在分析和解決問題中再將“問題串”變成“知識串”,達到建構知識,滲透方法,形成能力的教學目的。

案例2:在上九年級《原子的結構》這一節(jié)可以通過盧瑟福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一小段3D動畫作為課題引入,這樣可以迅速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出問題:“為什么有的α粒子運動方向發(fā)生改變?為什么有的α粒子原路返回呢?”

案例3:在上《燃燒與滅火》這一節(jié)可以通過學生觀看一段燃燒對人類有利和有害的視頻引入新課。此時,教師提出有效性問題:這段視頻告知你什么道理?

3、教學活動要體現(xiàn)探究性:(1)、教師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對問題的探究欲。

(2)、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在學習過程中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教師要精心設置疑難,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4:學生在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實驗成功率較低,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挫敗感。我就用廚房用的鋼絲球的絲代替細鐵絲讓學生去做實驗,實驗成功率可達到99%,同時使化學更貼近學生生活。

案例5:演示:驗證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的實驗。按照課本中的方法去做很難成功,也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我不用蠟燭而改用澄清石灰水,把少量澄清石灰水倒入燒杯震蕩,然后把集氣瓶中的二氧化碳向燒杯中倒,石灰水很快變渾濁。

案例6:演示:白磷在水下燃燒實驗時,水下的白磷很難固定,每當鼓氣時,它就移動,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這時可提問,“能不能把實驗進行改進使實驗現(xiàn)象更清楚?請同學們分組討論,改進該實驗”。學生設計出多種方案,并讓學生用自己設計的方案實驗,其中有一組效果最好,方案是用小燒杯直接罩住熱水中的白磷。

(三)、化學教師要轉變觀念。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教師教學觀念和業(yè)務素質的優(yōu)劣,對課堂教學最優(yōu)化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積極參加各種教師業(yè)務、實踐培訓活動,努力成為一個教學素質好、基本功扎實、教改意識強、課堂教學最優(yōu)化的研究者和踐行者。不要用自己任教時間長短,對原來教材的理解去按經(jīng)驗教學,認為傳授完知識,就完成了任務。我們應倡導的現(xiàn)代教學理念是: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與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jīng)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fā)現(xiàn),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

總之,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必須改變。否則,不可能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人才。如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追求教學過程的優(yōu)質化、教學原則的科學化、教學方法的有效化、教學評估的規(guī)范化;有針對性的對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進行探究,提出教學改革策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xiàn)課堂教學高效益,是我們化學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

參考文獻:

[1]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年第五期.建構主義理論與教學改革.溫彭年

[2]《建構主義革新傳統(tǒng)教學的理論基礎》.何克抗

第8篇:小學教育的基礎性范文

一、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現(xiàn)行教學的傳統(tǒng)色彩濃厚,在師生關系中,教師一直處于居高臨下的地位,常常給學生帶來威嚴感,這使學生的個性得不到張揚;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一味地灌輸知識,學生難以發(fā)揮其主體作用。因此,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氛圍,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對于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尤為重要。在化學課堂上,應當積極鼓勵學生發(fā)言,允許學生對教師的問題提出質疑,允許學生發(fā)表不同見解。在這種課堂氛圍中,師生關系和諧平等,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積極回答問題,敢于提出不同見解,充分發(fā)揮其主體作用。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教學最重要的是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是強制性地讓他們學習。初中化學是化學的啟蒙教學,因此,在課堂上應當特別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初中學生對于新鮮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應該在化學課堂上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運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或以帶有懸念的問題提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使學生熱愛學習、樂于學習。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可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給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化學世界,并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學生講解奇特的自然現(xiàn)象。如,講述“溶洞”、“鬼火”的形成過程,可做一些有趣的化學魔術,如“兩種無色液體混合變成紅色”、“燒不壞的手帕”等,使學生急切地想知道化學反應的形成原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充分發(fā)揮其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

三、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

有效性教學應當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fā),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由于初中學生對化學的興趣主要源于化學反應和化學實驗,但初中時期的化學學科所涉及的大多是化學概念及理論性、描述性的知識,化學實驗內容則較少。學生在剛接觸化學時,需要了解大量的化學元素及化學反應,這給學生記憶和理解化學知識帶來了很大的難度,這就需要教師在激發(fā)學生興趣時,應當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化學課堂上向學生指明哪些內容需要掌握,以及記憶和掌握知識的方法,要考慮到初中學生的理解層次,對于化學知識的重點難點部分,應當做重點講解。在課堂教學時,盡可能的化難為易,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將實際的日常生活、學生熟知的生活常識與化學知識聯(lián)系起來。例如,在講授到醋酸時,除了讓學生知道醋酸是乙酸的俗名,其化學式為CH3COOH,可用于調味外,還可以在課堂上穿插一些關于醋酸的生活小常識:煮魚時,加醋酸烹飪不但能去除魚腥味,還能殺滅病菌。

四、正確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是將“圖、文、聲、像”結合為一體的教學手段,能夠將化學知識以生動形象的動畫或視頻表現(xiàn)出來,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是一種理想、有效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將學生不易理解的化學概念、化學反應過程等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可以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對于分子結構、微粒之間有空隙等抽象的概念,學生不易理解,可運用圖像或計算機動畫將分子結構和分子運動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將抽象的微觀運動生動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化學概念;又如,在講到排空氣集氣法的時候,因為空氣是沒有顏色的,學生不能直觀地看到空氣的運動過程,不容易理解集氣法的原理和操作要領。因此,可利用多媒體教學具象化的特點,展示開口向下的集氣瓶,要導入集氣瓶內的氣體是密度比空氣小的有色微粒,這些有色微粒擴散聚集至集氣瓶的底部,將“藍色的空氣”排擠出,然后演示導氣管不插入集氣瓶底部與插到底部收集的氣體,比較兩者的差異。這樣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的演示,并結合理論內容便可容易理解排空氣集氣法的原理和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五、加強實驗教學

第9篇:小學教育的基礎性范文

關鍵詞:民漢合校;體育教學;興趣與技能;陽光體育

在掌握體育技能的過程中,學生不一定對所有知識技能都產(chǎn)生興趣,因為體育技能難度大,學生沒興趣,技能太簡單,學生的興趣就不濃,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技能,以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完成教學任務。下面我談談自己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是如何處理興趣與技能關系的。

一、興趣能激發(fā)學生掌握好技能

濃厚的興趣,使學生在發(fā)自內心愉快的情緒支配下克服困難,集中注意力學習知識技能,并在穩(wěn)定而樂觀的情緒中增強活動的動力。因此,教師在體育課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依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的情緒轉換,隨時調空課堂氣氛,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始終處于飽滿的情緒之中。如,我在教學《各種跳繩的方法》一課時,我知道跳繩是小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因為跳躍運動是發(fā)展學生腿部力量和彈跳力的重要手段,它對于發(fā)展身體的跳躍能力,促進下肢肌肉、關節(jié)和身體器官系統(tǒng)的發(fā)展,以及體驗學習跳躍動作的樂趣起著積極的作用。我覺得學會各種方式的跳躍動作是學生重要的學習內容,我在活動之前,先放音樂讓學生熱身,在音樂聲中,帶領學生跑圈,再利用短繩,帶領學生做熱身操,接著原地練習單雙腳、雙腳互換跳,感受跳繩的基本方法。學生在感興趣的情況下,通過練習掌握了跳繩的方法。我又根據(jù)學生心理、生理上的特點,個體差異的需要,在本節(jié)課構思了多種練習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基本跳躍的動作,提高跳躍能力。為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我注重引導、啟發(fā),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大膽體驗,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練、練中樂”,不斷促進學生利用跳繩發(fā)展跳躍能力,掌握跳躍技能。實踐證明:興趣能激發(fā)學生更好的掌握技能。

二、興趣與技能是相互聯(lián)系密不可分的

有位教育學家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技能又是掌握和運用專門技術的能力,通過練習獲得能夠完成一定任務動作的系統(tǒng)。學生愛上體育課,但是這種愛好往往表現(xiàn)在愛玩游戲上,而對于一些基本的知識技能卻不愿認真地學。體育課要求每位學生都要親自參加鍛煉,這也是學校的一項重要規(guī)定,學生參加體育鍛煉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產(chǎn)生興趣,學到體育課中的基本技能,是完成體育教學目標的一個重要標志。所以說興趣與技能是相互聯(lián)系密不可分的。如,我在給學生上《各種姿勢走》這堂體育課時,上課鈴聲響了,體育委員整隊集合,學生們興高采烈地等待我給他們上體育課,我面帶微笑地站在他們面前,我說:“同學們,你們生在新疆,長在新疆,知道我們新疆有哪些有名的旅游景區(qū)呢?”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各個舉起手來搶著回答我提出的問題。生:巴里坤大草原、天池、火焰山等。我說:“剛才,同學們說到了我們新疆的旅游區(qū),你們知道的可真不少呀!今天老師開著火車帶你們去,好嗎?同學們齊聲說:“好”!于是學生們就在音樂聲中進行了隊列訓練,稍息,立正,四列橫隊齊步走,向右轉,四列縱隊變成了四列火車,老師是其中一組的火車頭,后面的同學將右手搭在前面同學的肩上,左手成車輪,“咔嚓,咔嚓”出發(fā)了。步調一致,團結合作,火車跑得又快又安全。過了一會兒,我又說:“巴里坤大草原到了,這里的景色多美呀!我們在草地里,在小路上慢慢走,模仿著小兔一蹦一跳,”然后,學著身后背球彎著腰走、大雁飛行雙臂上下擺動走,大象行走(雙手緊握,雙臂左右甩動),同學們做完一系列模仿動作之后,我又說:“老師知道你們喜歡玩老鷹抓小雞、踩影子、小貓抓尾巴等游戲,想玩嗎?(學生齊回答)想玩,好,分四組做游戲,聽哨聲快速集合?!蔽覍⑺麄儼磁d趣分組,按自己的想象做動作,我一組一組的教他們動作要領,大家玩的很開心。我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在體育課中,采用了教與玩結合的教學形式,選擇了學生熟悉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體育課中快樂地去體驗,滿足了學生的情趣特點和心理需求,實現(xiàn)了教與學在情感上的融合和情趣上的共鳴。

三、興趣是掌握技能的條件之一

對體育活動有了濃厚地興趣才能更好的掌握體育技能。學校體育教學應重視對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身體全面發(fā)展,但一味的強調體育教學只是培養(yǎng)能力、促進學生身體全面發(fā)展,而忽視培養(yǎng)學生對從事體育活動的興趣、愛好,這樣是不對的,我們要知道興趣和技能總是相互聯(lián)系的,并表現(xiàn)在活動中,有了興趣才能把體育技能掌握好。更好的鍛煉身體,抵制疾病的困擾,讓自己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好好的學習好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