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微觀經濟要素范文

微觀經濟要素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微觀經濟要素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微觀經濟要素

第1篇:微觀經濟要素范文

【關鍵詞】居住區(qū);活動類型;景觀要素

1 居住區(qū)外部空間活動類型

活動類型是人們生理及心理需求的外在表現(xiàn),也是公共空間對人心理影響程度的具體體現(xiàn)。在居住區(qū)景觀中,市民的主要活動類型歸納概括為兩類:第一類:靜態(tài)活動,包括坐憩、觀看、交談、聆聽等;第二類:動態(tài)活動,包括穿越、散步、娛樂、健身等。

1.1 靜態(tài)活動

1.1.1 坐憩

坐憩是人們在梅城游園中最主要的靜態(tài)活動,由于梅城游園是南陽市難得的比較有典故,文學色彩比較濃厚的街旁綠地,許多人到此的一個很主要的目的就是在寧靜清新的環(huán)境中放松與休息,感受自然。體會南陽梅城文化。

1.1.2 觀看

觀看屬于人類的天性。是一種休閑、自我解壓的方式。梅城公園中豐富的植物景觀、極具人文氣息的文化景觀成為人們觀看的首要因素。梅城游園的南側就是濱河大道,西側是向陽小區(qū)的荷花廣場,東側是大片綠化,再加上自身存在的各種美景、人群,一部分人很喜歡在此觀望的。

1.1.3 交談

交談中的人們在游園中隨處可見,這其中包括與同伴、鄰居、熟人、朋友等這些相識者間的交談,其次還有與陌生人的交談。與陌生人交談多是一些帶孩子的看護者,由于兒童對陌生人沒有戒備心理,同時喜歡別跟小朋友交流,因此看護者也會同別的小孩子看護者交談。交談時多是坐著或者行走中,影響人們相互交談的因素,一般表現(xiàn)在座椅間的距離,座椅的形態(tài),座椅的布置形式等。

1.2 動態(tài)活動

1.2.1 穿越

選擇快速、便捷的通道是人的天性,因此在此外部空間中形成比較便捷的穿越通道,大量行人從此處穿行,尤其是每天的上、下班時間穿越的人流會更多。

1.2.2 散步

大量人群每天早晨和傍晚在此散步,人們在此散步的同時,一邊可以欣賞周邊優(yōu)美的風景,一邊可以與鄰里聊天,放松心情的同時達到健身的目的。

1.2.3 娛樂

孩子對周圍的一切事物充滿好奇感與探索欲,喜歡各式的游玩方式。居住區(qū)景觀設計中應適當設計硬質鋪地廣場,一些稍大點的兒童在里面相互騎車、追逐、輪滑等;而對老年人而言,則可以在長廊下、綠蔭旁下棋、打牌等。

1.2.4 健身活動

居住區(qū)景觀中時常發(fā)生的行為則是健身活動,參加健身活動的人主要是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利用這種外部平臺接觸社會,聯(lián)絡感情。

2 居住區(qū)外部空間景觀設計要素

2.1 自然要素

2.1.1 地形

所謂地形是指地球表面三度空間的起伏變化,也就是指地表的外觀。在規(guī)劃之前我們首先必須了解不同類型地形的特性,并合理地使用于規(guī)劃之中。

按不同的形態(tài)來分,地形可分為平地、凸地、脊地、凹地及谷地等基本類型,不同類型的地形因其不同的特征在設計中有不同的作用。

2.1.2 植物要素

植物是街旁綠地設計中最重要的組成要素。由于不同植物的尺度大小、形態(tài)、色彩和質地不同,同一種植物在不同季節(jié)和生長期的色彩、質地、大小、葉叢疏密程度等也發(fā)生著變化。植物也是居住區(qū)景觀中最有變化、最具有魅力的設計元素。

2.1.3 水體要素

作為居住區(qū)景觀的主要營造元素之一,水體有其特殊性。它通常并不支承人的活動,反而對人的活動有所限制。但是人天生就具有親水性,水體是街旁綠地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

2.2 道路與鋪裝要素

為滿足觀景、游覽和游客集散的需求,街旁綠地中需要設置一定比例的游覽道路與鋪裝場地。有園必有路,路是人走出來的,是園林的必要組成之一。

按照園路的性質和使用功能大致可分為:

2.2.1 主要園路,從街頭綠地的入口通往園內各個景觀節(jié)點的中心、各主要廣場、主要建筑及管理區(qū)的園路是園內人流量最大的行進路線,在規(guī)模較大的街頭綠地中,還有一定量的管理、養(yǎng)護用車需要通行。

2.2.2 次要園路,又稱支路,為主要園路的輔助道路,散布于各個景觀節(jié)點之內,從人流量上看,小于主要道路,一般設計為2―4米的路寬,以便必要時非機動車經過,由于次要道路已深入到景點之中,路旁的綠化以綠籬、花壇為主,以便近距離進行觀賞。

2.2.3 游憩小路,主要供游人散步游憩只用,小路可將游人帶向園內的各個角落,宜曲折自然地布置。此類小路一般考慮1―2人的通行寬度,故路幅通常小于2米。

2.3 景觀小品要素

小品設施范圍十分廣泛,它大體上包括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園林建筑小品及園林裝飾小品兩大類景觀內容。在實際應用中,環(huán)境景觀小品可以理解為環(huán)境景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個街旁綠地景觀設計中,所設置的小品設施形式各異,類型較多,根據(jù)街頭綠地的規(guī)模、定位、服務人群,通??梢娪型?、廊、雕塑等。

2.3.1 亭

亭的造型相對獨立而完整;亭的結構與構造大多比較簡單;亭的主要功能是駐足休息、納涼避雨、縱目眺望;亭在小區(qū)環(huán)境中的布局位置十分靈活,可獨立設置,也可以依附于其它建筑物,更可結合山石、水體、大樹等,充分利用各種奇特的地理基址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的景觀意境;亭的裝飾風格上可謂“百花齊放,濃淡相宜”。

2.3.2 廊

廊是作為構筑物之間的聯(lián)系而出現(xiàn)的。現(xiàn)代居住區(qū)景觀中的廊,其形式和設計手法日趨豐富,既是聯(lián)系不同空間的一種通道式建筑,同時又是組織人們游覽觀賞、庇蔭休息、劃分空間層次的建筑小品。在很多時候,廊與亭或花架結合在一起,形成功能更多、景觀空間更豐富的景觀建筑小品。

2.3.3 雕塑

雕塑往往是居住區(qū)景觀的視覺中心,景觀雕塑的作用表現(xiàn)在,首先,在景觀環(huán)境中往往利用雕塑達到增加一個新景觀的目的,其次,環(huán)境景觀雕塑在豐富和美化人們生活空間的同時,又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

2.4 各類設施要素

2.4.1 休息設施

戶外座椅是重要的休閑設施之一,人們在街旁綠地景觀中休憩歇坐,觀賞暢談,無不與座椅相伴。座椅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其一是供人們就座休息,欣賞周圍景物,其二是作為環(huán)境景觀裝飾小品,座椅可借助自身優(yōu)美精巧的造型,點綴環(huán)境,成為環(huán)境景物之一。可供休息的休閑設施以坐具為主,主要分為凳、椅兩類。

2.4.2 健身設施

在各類活動場地中,游樂設施容易使兒童進行積極的、自發(fā)的、具有創(chuàng)造力的各項活動,從而對其身心健康成長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街頭綠地內以小型、噪音小的游樂設施為宜。游樂設施的設計需針對不同年齡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從設施的尺度、色彩、形象、材質等方面進行綜合研究。

2.4.3 衛(wèi)生設施

衛(wèi)生設施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的文明程度和人性化程度,造型各異的垃圾箱既是生活不可缺少的衛(wèi)生設施,又是居住區(qū)景觀空間的點綴,垃圾箱的設計:其一,需要考慮丟垃圾是否方便,也要考慮收垃圾是否方便,其二,不僅要構思巧妙而且造型要獨特,并且要與環(huán)境相協(xié)調,垃圾的收集方式從一個側面能體現(xiàn)公眾的素質和修養(yǎng),影響外環(huán)境的質量與形象。公共廁所是環(huán)境景觀和住宅小區(qū)必不可少的服務設施。公共廁所根據(jù)設置性質可分為固定型和臨時型兩類,其設置距離一般為300~500左右,根據(jù)人流活動頻率和密集程度加以區(qū)分,每個街旁綠地至少有1個公共廁所。

參考文獻

[1]時國珍,(創(chuàng)新風暴)中國居住創(chuàng)新設計經典[M],北京:(建設部)中國 城市出版社,2006

[2]金俊,理想景觀:城市景觀空間系統(tǒng)建構與整合設計[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

[3]徐磊青,楊公俠,環(huán)境心理學[M],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

[4][丹麥]楊•蓋爾交往與空間[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

第2篇:微觀經濟要素范文

關鍵詞:《微觀經濟學》;均衡分析;消費者;企業(yè)

一、問題的提出

西方主流經濟學理論體系,其主體內容來源于經濟學理論發(fā)展史的兩次革命(第二次和第三次)。其中“邊際革命”(第)產生了新古典經濟學理論體系;“凱恩斯革命”(第三次革命)產生了凱恩斯主義理論體系。二戰(zhàn)后,以薩繆爾森為代表的新古典綜合學派對這兩大理論體系進行了綜合,將主要研究微觀經濟主體行為的新古典經濟學理論歸納為《微觀經濟學》;將主要研究總體經濟運行的凱恩斯主義理論歸納為《宏觀經濟學》,由此得到西方主流經濟學的理論框架。這一理論體系引入國內后,為了與馬克思經濟學理論體系相區(qū)分,我國理論界稱之為《西方經濟學》。在我國大學本科高等教育階段,《西方經濟學》尤其是《微觀經濟學》的學習,可以讓學生理解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經濟分析的基本邏輯、思維范式。當前,《微觀經濟學》已成為經管類專業(yè)本科生的經濟基礎課,甚至成為很多其他專業(yè)本科生的人文素質教育課程。但由于《微觀經濟學》是一個內容繁多、結構復雜的系統(tǒng)性理論體系,對邏輯推演和數(shù)理分析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該課程教學中,普遍感覺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吃力。對這樣一門體系嚴密、邏輯關聯(lián)性強的基礎理論性課程,教師通過框架式教學,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整個理論體系,掌握各部分理論之間的邏輯關系,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和經濟學分析的基本思路,為學生在專業(yè)課程的學習上打下更加扎實的基礎。

二、《微觀經濟學》理論體系與結構

《微觀經濟學》研究稀缺性條件下的資源配置問題,涉及的概念、理論繁多。國內本科教學中該課程課時安排一般在48~72課時之間,教師在教學內容安排上普遍感覺課時不夠,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課時,不降低課程教學質量,教師需要提綱挈領的把握課程的核心內容,教學的重點應該在主要理論框架的搭建,而不是一味地追究某些具體理論問題的細節(jié)。從課程的理論體系和結構的整體來看,《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兩個市場上的兩個主體”,內容包含“七大主要理論”。

1.兩個市場上的兩個主體。《微觀經濟學》研究市場經濟制度下經濟運行的一般規(guī)律,以微觀主體行為分析為出發(fā)點。經濟運用涉及兩類市場:產品(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市場交易雙方是相同的兩個微觀主體:消費者和企業(yè)。在產品(商品)市場上,企業(yè)生產并銷售產品(商品)是產品(商品)市場的供給方;消費者購買并消費產品(商品)是產品(商品)市場的需求方。在要素市場上,消費者擁有并銷售原始生產要素(勞動、資本、土地和企業(yè)家才能四類),是要素市場的供給方;企業(yè)購買并使用要素進行生產是要素市場的需求方。

2.七大主要理論?!段⒂^經濟學》內容豐富,包含眾多的經濟學理論,但如果圍繞“微觀主體理及其結果”這一邏輯主線,本課程主要包含以下七大主要理論:供求均衡理論、消費者均衡理論、生產者均衡理論、市場均衡理論、要素市場供給理論、要素市場需求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其中,消費者均衡理論主要分析消費者在產品市場上的消費行為;生產者均衡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主要分析企業(yè)在產品市場的供給行為;要素市場供給理論主要分析消費者在要素市場的供給行為;要求市場需求理論主要分析企業(yè)在要素市場的需求行為;一般均衡理論探討所有市場同時均衡的可能性和條件;市場均衡理論闡述了消費者和企業(yè)理性選擇下供給規(guī)律和需求規(guī)律的相互均衡。這七大理論基于“經濟人假設”,分析微觀主體(消費者和企業(yè))理性選擇及其后果,從而得出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規(guī)律。

三、《微觀經濟學》的基本研究方法與內容

通觀《微觀經濟學》的主要理論,其核心問題是分析如何實現(xiàn)稀缺資源的最優(yōu)配置。對應“兩個市場上的兩個主體”這一研究對象,資源配置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消費者通過將既定收入在產品市場上進行最優(yōu)配置以實現(xiàn)效用最大化;二是生產者基于成本收益決定要素的最優(yōu)使用量(即決定產量)以實現(xiàn)效用最大化;三是消費者將擁有的既定原始生產要素在要素供給和保留自用兩種用途上進行最優(yōu)配置以實現(xiàn)效用最大化;四是生產者通過將既定成本在要素市場上進行最優(yōu)配置以實現(xiàn)利潤最大化。這四方面的資源配置問題,新古典經濟學(即《微觀經濟學》理論)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均衡分析法,主要內容包括均衡的決定和均衡的變動。以消費者均衡理論為例,消費者均衡理論的主要內容是消費者均衡的決定分析及消費者均衡的變動分析。消費者均衡理論通過構建一個簡化模型來分析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假定收入既定,消費者將全部收入分配于兩種商品的消費上,以獲得效用最大化。這部分分析存在基數(shù)效用論和序數(shù)效用論兩種理論。

1.消費者均衡的決定。消費者均衡的決定是指如何得到給消費者帶來最大效用水平的最優(yōu)商品消費組合。(1)基數(shù)效用論假定效用水平可以具體衡量,可以構建相關效用函數(shù),通過求解預算約束條件下的效用函數(shù)最大值,并可得到消費者效用最大化條件。結論為消費者均衡條件是兩種商品的邊際效用與價格之比相等,即消費者花費在每種商品上的最后一單位貨幣帶來的效用水平必須相等。(2)序數(shù)效用論認為效用水平不能具體衡量,只能相互比較高低,因此不能構建相關效用函數(shù)。運用無差異曲線和預算線兩個分析工具,得到消費者均衡條件為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與其價格之比相等,即兩種商品按照效用水平的交換比例與按照價格水平的交換比例必須相等。無論是基數(shù)效用還是序數(shù)效用論,消費者均衡的決定關注的是達到均衡的條件,以及均衡條件下的均衡狀態(tài)。對于均衡取得的過程,以及非均衡狀態(tài)的特征并不關注。兩種理論下消費者均衡決定都是采取了靜態(tài)均衡分析方法。

第3篇:微觀經濟要素范文

關鍵詞:宏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 定義 特點 區(qū)別 聯(lián)系

微觀與宏觀,顧名思義,宏觀就是指從大的方面去觀察,微觀就是指從小的方面去觀察。世界存在宏觀與微觀,當然,在經濟學中也會存在宏觀與微觀。從整體上研究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我們稱之為宏觀經濟學;而從局部的深層次上研究某種經濟現(xiàn)象的科學,我們則稱之為微觀經濟學。

具體的來說,微觀經濟學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的生產者、單個的消費者、單個市場的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單個生產者如何將有限的資源分配在各種商品的生產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潤;單個消費者如何將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的消費上以獲得最大的滿足。它闡述經濟社會中的經濟個體根據(jù)什么和什么樣做出經濟決策,例如:消費者怎樣做出購買產品或服務的決策;企業(yè)針對消費者需求、收益與成本的比較關系怎樣作出的決策;勞動力所有者怎樣決定勞動流向與勞動流量等等。

而宏觀經濟學以整個國民經濟為考察對象,研究經濟中各種有關總量的決定及其變動,以解決失業(yè)、通貨膨脹、經濟變動、國際收支等問題,實現(xiàn)長期穩(wěn)定的發(fā)展。它研究的是社會總體的經濟行為及其后果。研究社會總體經濟行為就是研究國民收入,即研究如何使國民收入穩(wěn)定地(沒有通脹和縮退)以較合適的速度增長。這表明,宏觀經濟運行中的主要問題有:經濟波動及與此相聯(lián)系的就業(yè)與失業(yè)問題;價格水平及與此相聯(lián)系的通脹問題;經濟增長問題等等。

當然,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都是研究市場經濟中經濟活動參與者的行為及其后果的,而市場經濟中所有經濟活動參與者的行為都是一定意義上的供給和需求行為,因此,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主要相同之處就在于都是通過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決定價格和產量,并且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需求曲線一般來說都是向右下方傾斜的,即價格下降,需求量會增加,而它們的供給曲線都是向右上方傾斜的,即價格上升,供給量會增加。這就是說 。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有著相同的供求曲線形狀,它們的交點決定著價格和產量。

但是,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是個體經濟活動參與者的行為及其后果,而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是社會總體的經濟行為及其后果,這就決定了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主要區(qū)別是,微觀經濟學中的供給和需求曲線都是個體經濟的供求曲線,因而由此決定的成交價格和成交量也是個體商品(包括產品和要素)的價格和成交量。不僅如此,而且微觀經濟學中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的一般形態(tài),看起來和宏觀經濟學中的總需求曲線和短期供給曲線的形態(tài)都差不多地向下傾斜和向上傾斜。

其中,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相比較,它在理論面貌和研究方法上有如下一些主要特點:1.以個量分析為基本方法、2.以邊際分析為主要工具、3.以均衡狀態(tài)為分析依托、4.以實證分析為主要手段、5.以個體利益最大化為目標、6.以理論多元化為發(fā)展特色。而宏觀經濟學也有如下幾個特點:1.研究對象是社會總體的經濟行為及其后果、2.其核心理論是收入決定理論或就業(yè)理論、3.其研究方法是總量分析方法和流量分析與存量分析方法、4.它是個體理性與總體非理性的矛盾、5.宏觀經濟學的內容層次包括國民收入的核算指標、均衡國民收入的決定、經濟穩(wěn)定增長的條件、開放經濟理論和宏觀經濟政策。

作為一門理論學科,微觀經濟學在其發(fā)展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它對于微觀經濟現(xiàn)象的眾多說明和對于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闡述無疑是有價值的。在解釋微觀經濟現(xiàn)象或偷襲微觀經濟問題過程中,人們沒有必要實際上也不可能繞過人類已存的思想認識或研究成果。當然,它也只是提供了分析的邏輯和框架,并不能直接代替對問題的解決。如果說微觀經濟學提供的是理論基礎,那么,宏觀經濟學則是為了找出辦法,讓經濟社會運行得更加穩(wěn)定,發(fā)展得更快。

而兩者之間,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是互為補充的,其次,微觀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簡單加總或重復,兩者共同構成了西方經濟學的整體。而對于區(qū)別,1.它們各自的研究對象不同,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則是整個經濟,研究整個經濟的運行方式或規(guī)律,從總量上分析問題。2.其次,它們解決的問題不同。微觀經濟學要解決的是資源配置問題,宏觀經濟學則把資源配置作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會范圍內的資源利用,以實現(xiàn)社會福利的最大化。3.當然,它們的研究方法與基本假設也不同,微觀經濟學用個例分析,研究經濟變量的單個數(shù)值如何決定。而宏觀經濟學采用總量分析,即對能夠反映整個運行情況的經濟變量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關系進行分析。因此,宏觀經濟學又稱為總量經濟學。4.對于基本假設,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而宏觀經濟學則假定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調節(jié)經濟,通過“看得見的手”糾正市場機制的缺陷。5.最后,它們的中心理論和基本內容也是不同的。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還包括消費者行為理論、市場理論、分配理論等等。而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則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還包括失業(yè)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等等。

參考文獻:

第4篇:微觀經濟要素范文

【論文摘要】 本文綜合微觀經濟學說與微觀經濟研究方法,運用需求和供給曲線分析歸納經濟單位活動內在客觀規(guī)律,提出了微觀經濟進深理論和更為實際的研究方法。

經濟學是一門科學,它對人類行為的目的與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資源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強調了資源的稀缺與選擇的問題。人們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必須做出多種多樣的選擇,使絕對稀缺的經濟資源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合理利用。根據(jù)資源配置與資源利用的不同內容,可將經濟學劃分為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本文就微觀經濟學研究進行一些綜合性的探討、論析。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個體經濟單位,諸如單個消費者、單個生產者、單個市場等。通過研究個體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和相應的經濟變量單項數(shù)值的決定來說明價格機制如何解決社會的資源配置問題。價格分析是微觀經濟學分析的核心,微觀經濟學也被稱為價格理論。在微觀經濟學中,任何商品的價格都由商品的需求和供給這兩個因素共同決定。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的應用分析,通常被當作微觀經濟分析的出發(fā)點,而微觀經濟學分析所涉及的經濟變量都是個量,主要從分析單個消費者和單個生產者的經濟行為、分析單個市場均衡價格的決定、分析所有單個市場均衡價格的同時決定三個層次上逐步深入的。這種由個別到一般再到全部的總結、推導,形成了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和市場結構理論?!昂虾趵硇缘娜恕蓖耆硇浴⑼耆畔?、完全競爭三個基本假設是整個微觀經濟研究的前提。兩種分析方法均衡分析包括兩方面的基本含義:一是相對穩(wěn)定,二是相對最佳。各種理論所尋找的最佳答案,最終都是在某種均衡狀態(tài)確定了它。對于邊際分析的方法,要想確定問題的最佳解答,必須考察經濟變量在原有水平即邊際上所發(fā)生的微小變化,以明確事物向最佳狀態(tài)發(fā)展變化的趨勢或方向,直至達到極值。需求曲線、供給曲線確定單一變量,各種影響因素的分析方法,得到供求定理的過程,以及彈性概念的提出及應用都為各種問題的研究、解決提供了便捷的途徑。

需求曲線斜率為負值、供給曲線斜率為正值是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的基本特征,它表明了商品的價格和需求量之間成反方向變動的關系、商品的價格和供給量成同方向變動的規(guī)律。微觀經濟學中,消費者行為和生產者行為相互影響構造出了市場的均衡狀態(tài),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分別是以消費者行為和生產者行為分析作為依據(jù)的。效用論分析需求曲線背后消費者的行為,并從中推導出需求曲線,因而效用論也被稱為消費者行為理論。分析供給曲線背后生產者的行為理論,從生產者行為的分析中推導出供給曲線。將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結合在一起,并將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及結果表現(xiàn)為產品市場中消費者行為和生產者行為相互作用及結合結果,即可分析出產品市場的均衡狀態(tài)。

效用是消費者對商品滿足自己欲望能力的一種主觀心理評價。運用效用論中基數(shù)效用論和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可分析得出基數(shù)效用論的消費者均衡條件,即消費者應該使自己所購買的各種商品的邊際效用與價格之比相等。運用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和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可推導出單個消費者的需求曲線,同時可得出消費者剩余的概念,表示一種愿意支付與實際支付的差額,代表著一種狀態(tài)。效用論的序數(shù)效用論從消費者偏好進而應用無差異曲線細化分析出消費者消費行為。應用無論在函數(shù)形式上還是在曲線特點上都非常的相似的長期生產理論等產量曲線與消費者行為理論中的無差異曲線,再由邊際技術替代率和預算線共同推導出序數(shù)效用論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即所購買兩商品的邊際替代率等于兩商品的價格之比與之對應,由等產量曲線和等成本線(企業(yè)預算線)推導出既定成本條件下產量最大化,既定產量條件下成本最小化和利潤最大化的最優(yōu)生產要素組合;以及原理相對應的消費者的價格—消費曲線、收入—消費曲線,生產者的擴展線,規(guī)模報酬及規(guī)模報酬曲線,而規(guī)模報酬的變化又是規(guī)模經濟與不經濟的一個特例。商品價格變化所引起的該商品需求量的變化(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再由單個消費者的需求曲線到市場需求曲線,補充了不確定性下消費者的行為。生產者行為理論從企業(yè)的本質分析各種類型的生產函數(shù),再由一種可變生產要素的生產函數(shù)分析得出邊際報酬遞減規(guī)律,短期成本變動的決定因素正是邊際報酬遞減規(guī)律,與之對應的長期成本可推論出長期生產技術的規(guī)模經濟和規(guī)模不經濟是長期平均成本曲線呈U型的決定因素,而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特征又決定了長期邊際成本也呈先降后升的U型特征。長期成本曲線是在短期成本曲線的基礎上不斷調整規(guī)模,選擇最優(yōu)后推導出來的。

完全競爭市場和非完全競爭市場的內容構成了市場結構理論。市場論的中心是分析不同類型市場中商品的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的決定。在各種市場的類型以及劃分市場類型的四個主要因素中,第一市場上廠商的數(shù)目和第二產品的差別程度是最基本的決定因素,第三個因素對價格的控制是第一、二因素的必然結果,第四個因素進出一個行業(yè)的難易程序是第一個因素的延伸。市場的均衡價格和均衡數(shù)量取決于市場的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消費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為決定了市場的需求曲線,廠商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行為決定了市場的供給曲線。收益取決于市場對其商品的需求狀況,成本取決于廠商的生產技術方面的因素,收益和成本決定了利潤。不同類型的市場對其產品的需求是不同的,完全競爭市場是一種最有效率的市場類型,為其他類型市場的經濟效率分析和評價提供了一個參照對比。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和供給曲線及行業(yè)的短期供給曲線推導得出完全競爭行業(yè)的長期供給曲線、完全競爭市場的短期均衡和長期均衡。在不完全競爭市場的三種類型中,壟斷市場的壟斷程度最高,寡頭市場居中,壟斷競爭市場最低。

微觀經濟學的核心思想即論證市場經濟能夠實現(xiàn)有效的資源配置。微觀經濟學以需求、供給和均衡為出發(fā)點,通過效用論研究消費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為,推導出消費者的需求曲線,進一步得出市場的需求曲線。生產論、成本論和市場論主要研究生產者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行為,推導出生產者的供給曲線,進而得出市場的供給曲線,就可以決定市場的均衡價格。完全競爭市場最優(yōu),壟斷市場最差,而壟斷競爭市場比較接近完全競爭市場,寡頭市場比較接近壟斷市場。在所有個體經濟單位追求各自經濟利益的過程中,一個經濟社會如何在市場價格機制的作用下實現(xiàn)經濟資源的配置,是我們要研究的重要問題。

尋求最優(yōu)值是人類經濟生活中的第一宗旨和目標,而微觀經濟學說和微觀經濟研究是總結、指導、實現(xiàn)這一宗旨和目標的有效方法和途徑。但是,認知和研究的局限性、人類經濟活動的復雜性、影響因素的多元性,決定了對現(xiàn)實經濟不能簡單地以帕累托最優(yōu)理想狀態(tài)應用“看不見的手”原理去研究、推理每一個家庭都具有一系列反映該家庭對兩種物品的偏好的、向原點突出的無差異曲線及一系列代表生產任何一種產品所需的勞動和其他投入品的有連續(xù)性或平滑的等量曲線,存在經濟中任何一個部門的一系列向上傾斜的供給曲線,存在生產過程中一切投入品的一系列的邊際物質產品曲線。我們只有以客觀、辯證、唯物的方法,深入市場經濟社會實踐,總結、認知市場經濟社會內在的運行和發(fā)展規(guī)律,反過來指導、推動市場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fā)展,方能達到微觀經濟學說和微觀經濟研究的真正初衷。

【參考資料】

[1] 鐘世洪:微觀經濟學教程[M].經濟日報出版社,2004.

第5篇:微觀經濟要素范文

關鍵詞:西方經濟學;理論體系框架;比較教學;案例教學;數(shù)學;方法論

西方經濟學課程(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門課程)是目前我國高校財經類、管理類專業(yè)必修的專業(yè)基礎課,是理論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其他應用經濟學科的基礎課程。該課程具有理論性強、學派林立、內容抽象、偏重數(shù)學推理等特點,學生學習起來遇到的困難相對較大,對老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文章擬就筆者在這些年教學中的體驗,對西方經濟學教學中教學方法的運用和改進進行探討。

一、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框架與核心思想

在講授每門課程的初期,應該從整體上將該課程的理論體系框架和核心思想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把握主線和方向,不至于迷失在一個個的具體原理和圖表之中。本文將簡要地對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框架與核心思想進行探討。

微觀經濟學是通過對個體經濟單位的研究來說明市場機制的資源配置作用的。如圖1所示,微觀經濟學以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為出發(fā)點,通過效用論研究消費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為,由此推導出單個消費者的需求曲線,進而推導出市場需求曲線。生產論、成本論和市場論主要研究生產者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行為,由此推導出單個生產者的供給曲線,進而得到市場的供給曲線。結合市場的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就可以決定市場的均衡價格,并進一步理解在所有的個體經濟單位追求各自經濟利益的過程中,一個經濟社會如何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實現(xiàn)經濟資源的配置,進而結合具體的市場形式(完全競爭、壟斷競爭、寡頭壟斷和壟斷市場)分析每一類市場的價格、產量的決定及其資源配置的效果。至此,便完成了對圖1上半部分所涉及的關于產品市場的研究。從圖1的下半部分來看,市場論進而將考察的范圍從產品市場擴展至生產要素市場。從生產者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行為出發(fā),推導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從消費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發(fā),推導生產要素的供給曲線。據(jù)此,進一步說明生產要素市場均衡價格的決定及其資源配置的效率問題。

在以上討論了單個市場均衡價格決定及其作用后(局部均衡的研究),又從一般均衡的角度討論了所有市場均衡價格的決定問題,證明了在完全競爭經濟中,存在著一組價格(P1,P2,…,Pn),使得經濟中所有的n個市場同時實現(xiàn)均衡。這樣,微觀經濟學便完成了對其核心思想即“看不見的手”原理的證明,也就是資本主義的自由市場經濟能夠實現(xiàn)有效率的資源配置。在以上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微觀經濟學又進入了規(guī)范研究部分,即福利經濟學的內容,證明完全競爭的一般均衡就是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進一步肯定了完全競爭市場資源配置的有效性。在討論了市場機制的作用后,微觀經濟學也承認市場在某種特定情形下(壟斷、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也可能失效即存在市場失靈問題,并針對市場失靈探討了相應的微觀經濟政策。

宏觀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框架如圖2所示,它遵循理論基礎-理論-理論應用的分析順序,圍繞著國民收入如何決定這條主線,包括一個總量(GDP),兩大主題(短期經濟波動和長期經濟增長),三大模型(簡單國民收入決定模型、IS-LM模型和AS-AD模型),四大問題(失業(yè)、通貨膨脹、經濟增長和經濟周期),其中又將四大市場(產品市場、貨幣市場、國際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和兩大政策(貨幣與財政政策)的分析串聯(lián)起來,構成一個較為清晰和嚴密的邏輯體系。

總供給和總需求是決定國民經濟的兩個主要力量,如圖2所示,短期國民收入的決定取決于總需求曲線和總供給曲線,總需求曲線又取決于三個市場的變量,即產品市場、貨幣市場和國際市場??偣┙o曲線則是把總量生產函數(shù)與勞動力市場聯(lián)系起來加以分析的。而需求沖擊與供給沖擊都可能導致短期的經濟波動。在長期中,經濟增長理論認為一國真實GDP的增長取決于生產要素的積累和生產技術的進步,探討儲蓄、人口增長和技術進步這些因素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國民收入的長期決定則包含有經濟增長理論和經濟周期理論。不同經濟學家在不同的價格行為的假定前提下(價格是粘性的還是自由伸縮的),圍繞需求與供給誰占主導地位就形成了不同的宏觀經濟學流派,也就形成主張自由經營還是國家干預以及如何干預等不同的政策取向。在宏觀經濟學教學中,要注重比較分析不同理論學派在基本假定、思想淵源、政策主張等方面的差異及其相互融合的趨向。

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要把兩門課程的理論體系框架與核心思想反復給學生講清楚,在教學中途還可以反復提示,讓學生知道每一節(jié)課所講的理論知識在學科體系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加深對每一具體知識點的理解,將全局與局部的學習很好地結合起來。

二、通過學科之間及同一學科內不同理論部分之間的比較教學來增強教學效果

比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活動中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認識對象放在一起對照比較,從而確認認識對象屬性的同異、地位的主次、作用的大小、性能的優(yōu)劣、問題的難易或認識的正誤深淺,以達到辨識、了解和把握認識對象之目的的一種方法。它可以引導學生把彼此相聯(lián)系的知識加以對照,從相似中找差異,差異中找共性,從而找出其規(guī)律性和本質特征。

(一)通過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比較來增強經濟學教學效果

一般高校在大學一年級第一學期就開設政治經濟學,接著在第二學期和大學二年級第一學期分別開設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西方經濟學的時候,要適時與政治經濟學對比,理順兩門課程的關系,分析兩門課程在價值理論、收入分配理論、價格決定理論、資源配置的效率標準、經濟危機理論等方面的差異,在比較中同時增強學生對兩門課程理論體系與核心思想的理解深度。例如,要給學生指出,政治經濟學是建立在勞動價值論基礎上的,認為價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勞動,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它反映的是商品生產者相互交換勞動的關系。而西方經濟學是以要素價值論為基礎的,從要素的邊際生產力入手,分析了生產要素的需求,并根據(jù)消費者效用的最大化理論研究了要素供給,是用效用和稀缺性來說明商品的價值的。在此基礎上,兩大經濟學體系都各自形成自己獨特的基本范疇,如工資、利潤、利息、地租等,這些范疇所反映的經濟關系都各不相同。政治經濟學將其看作是剩余價值的分割形式,而西方經濟學則將它們看作是要素報酬的形式。又如,在價格決定理論上,政治經濟學是以價值說明價格,將其界定為價值的貨幣表現(xiàn),而西方經濟學則是供求決定論,即商品的供求關系決定其價格。在政治經濟學中,資源配置的效率標準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節(jié)約,而西方經濟學則強調帕累托最優(yōu),即對于某種既定的資源配置狀態(tài),任何改變都不可能使至少一個人變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狀況變壞。政治經濟學將經濟危機看作資本主義的特有產物,認為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部無法解決經濟危機問題,并必將導致資本主義的滅亡。而西方經濟學則從未將經濟周期視為資本主義制度的特有產物,認為經濟周期是分工、專業(yè)化、市場化不斷發(fā)展的結果。

當然,在對兩門課程進行比較的基礎上,我們要引導學生認識到,這兩門課程都有鮮明的階級性,代表了截然對立的兩個階級的利益。階級屬性使得兩門課程在研究目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上存在根本的差異。因此,我們應該采取辯證的態(tài)度,對西方經濟學進行科學分析,分清哪些是屬于具有階級性的意識形態(tài)成分,哪些是研究市場經濟運行共性規(guī)律的合理成分,做到有批判地吸收。過去對西方經濟學簡單否定、批判的態(tài)度,現(xiàn)在對其盲目推崇、全盤接受的態(tài)度,二者都是不可取的。

(二)通過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之間及學科內部不同理論部分的比較來增強教學效果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在學科內部不同理論部分之間也同樣如此,許多外形相似實質相異的原理和模型極易混淆,不同經濟學流派的理論思想與政策主張存在爭論,需要在教學中適時分辨,在比較教學中幫助學生深化理解。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在研究對象、討論的主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不同應該是在講宏觀經濟學的第一堂課時就要給學生講清楚的,上述關于兩門課程的理論體系框架與核心思想已經講的很清楚,不再贅述。例如,微觀經濟學的供求模型與宏觀經濟學的AS-AD模型在圖形上很相似,都是在供求平衡時確定最佳的產量和價格水平,但在內涵上卻有很大差別:微觀部分所講的需求與供給是從經濟的微觀層次針對某一商品而言的,宏觀部分的總需求與總供給是從經濟的宏觀層次針對整個經濟而言的;兩個模型中坐標軸上的變量內涵不同,微觀部分的供求模型中的價格與產量是指某一商品的價格與產量,宏觀層次的AS-AD模型中的價格與產量是指整個經濟的一般價格水平和總產量。在教學時,應給學生把這些區(qū)別交待清楚。

還有更多的是要經常進行同一課程內部不同理論部分的比較。例如,在學習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與IS-LM模型的時候,要在比較教學中將兩大模型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講清楚。告訴學生,這兩大模型都是在短期價格既定(水平的總供給曲線)的前提下用總需求分析方法探討國民收入的決定,都是凱恩斯總需求理論的核心內容,而且IS曲線還是用簡單國民收入決定模型(收入-支出模型)推導出來的。不同之處在于,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暫時不考慮貨幣市場和利率,投資是外生變量,只考慮產品市場均衡時國民收入的決定。而IS-LM模型將產品市場與貨幣市場聯(lián)系起來分析兩個市場的同時均衡,將利率引入而投資取決于利率,這時自主性支出的乘數(shù)效應比只考慮產品市場時下降,兩個市場在相互作用中同時實現(xiàn)均衡。而且,IS-LM模型還是分析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作用機制與作用效果的基本分析工具。在講完凱恩斯理論體系后,可以上一堂總結課,將凱恩斯理論的基本框架用圖表和數(shù)學模型分別加以概括,并將其與古典宏觀經濟理論進行綜合比較,指出古典理論假設價格是自由伸縮的,認為國民經濟由供給決定及貨幣中性,主張自由經營,而凱恩斯理論假設價格是剛性(粘性)的,認為國民經濟由需求決定及貨幣非中性,主張政府實施總需求管理政策以穩(wěn)定經濟。

三、大量運用案例教學法來活躍課堂氣氛并增強學生的經濟分析和應用能力

案例教學法是在學生掌握了有關基本知識和分析技術的基礎上,根據(jù)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要求,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將學生帶入典型案例的特定事件中進行案例分析,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或集體協(xié)作,進一步提高其識別、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正確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風、溝通能力和協(xié)作精神的教學方式。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是在市場經濟發(fā)展的長期實踐中概括出來的,其內容本身具有極強的社會實踐性和應用性,是學以致用之學。在教學中,通過大量的經濟實例來與課本的原理相對應,既可以加深學生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又可以增強學生運用基本原理解釋和分析現(xiàn)實經濟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加強師生交流,是一種學習西方經濟學的重要方法。

在西方經濟學教學過程中,針對各種案例的不同特點可以實施不同的案例教學方式。有一些小型的經濟學案例與某一具體的原理或知識點相對應,可以將其穿插在理論講解中進行分析。例如,在講授稅收分擔原理的時候,可以舉我國對二手房交易征收5.5%營業(yè)稅的例子進行分析;在介紹完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之后,馬上可以給學生講“吃包子”的故事;講納什均衡與囚徒困境的時候,可以舉我國地方保護主義與地區(qū)封鎖的例子;講GDP核算時可以舉男主人與女保姆的故事;講費雪方程式時可以舉我國近年出現(xiàn)的銀行存款負利率的事實;講擴張性財政政策可以以當前的4萬億政府投資計劃為例;講蒙代爾-弗萊明模型時可以分析我國近年來國際收支雙順差帶來的人民幣升值壓力以及央行在2007、2008年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控制經濟過熱和“流動性泛濫”時的政策失效,等等。當然,在經濟學的發(fā)展史上,有一些經典的經濟學案例或故事是必須要講給學生聽的,講科斯定理必然要講“牛群到毗鄰的谷地里吃谷”的故事,講外部性原理時可以通過米德的“蜜蜂與果園”的例子以及庇古的“火車與飛鳥”的故事來闡述;講公共物品時則可以通過“燈塔”的故事來闡述。

此外,還有一些比較大型的或綜合性的案例,適合于在某一章或某幾章講完之后組織學生專門來分析討論。例如,在講完壟斷理論后,可以給學生介紹微軟壟斷案的基本材料,讓學生討論壟斷的社會成本及反壟斷社會實踐中的一些問題;在講完財政政策與擠出效應后,可以介紹我國1998-2002年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的基本情況,分析和討論財政政策的實施背景、具體措施和實施的效果評價等問題;在講完宏觀經濟學國際部分后,可以介紹這次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的金融危機的來龍去脈,分析和討論此次金融危機與以往金融危機的不同,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造成的影響,給我國的啟示和教訓,以及我國的應對之策,等等。

四、在教學中要重視和加強對學生數(shù)學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和經濟學方法論的訓練

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普遍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就是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側重定性的理論分析和思想陳述,而忽視對學生數(shù)學方法和數(shù)學推理的訓練,學生也往往只對定性分析感興趣,對經濟學的思想邏輯、經典案例、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內容表現(xiàn)出濃厚興趣,而一旦涉及數(shù)學推導、證明和數(shù)學的規(guī)范分析,則有畏難情緒,不習慣接受。誠然,對于數(shù)學在經濟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一定的爭議。但不可否定的是,數(shù)學對于推動西方經濟學的發(fā)展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現(xiàn)代經濟學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如果經濟學不使用數(shù)學方法,經濟學就不可能成為現(xiàn)代經濟學,而學好數(shù)學已經成為真正學好現(xiàn)代經濟學的重要條件。田國強(2005)指出,數(shù)學在理論分析中具有如下作用:第一,使得所用語言更加精確和精練,假設前提條件的陳述更加清楚,這樣可以減少許多由于定義不清所造成的爭議;第二,分析的邏輯更加嚴謹,并且清楚地闡明了一個經濟結論成立的邊界和適用范圍;第三,利用數(shù)學有利于得到不是那么直觀就得到的結果;第四,數(shù)學可改進或推廣已有的經濟理論。我們在西方經濟學的教學中,要把數(shù)學工具與理論分析、思想闡述很好地結合,盡可能訓練學生用數(shù)學來界定經濟學的概念,用數(shù)學語言來表達關于經濟環(huán)境和個人行為方式的假設,用數(shù)學表達式來表示每個經濟變量和經濟規(guī)則間的邏輯關系,通過建立數(shù)學模型來研究經濟問題,并且按照數(shù)學的語言邏輯地推導結論。老師要向學生強調數(shù)學分析方法的重要作用,老師自己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數(shù)學涵養(yǎng),以適應現(xiàn)代經濟學教學和研究的發(fā)展趨勢。當然,我們強調數(shù)學方法的應用和重要性,也要同時重視經濟學思想方法和理論邏輯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對于現(xiàn)實經濟環(huán)境、經濟問題良好的直覺和洞察力,盡可能弄懂數(shù)學形式下的經濟學思想內涵,以避免學生迷失在各種數(shù)學公式和符號之中。

經濟學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另外一個問題是,教師在教學中習慣于按部就班地向學生講解傳授各章節(jié)知識,而往往忽視對學生經濟學方法論的訓練。即老師在教學中一味地傳授理論知識而忽視了對學生思維的訓練,忽視了對學生建立邏輯能力的鍛煉。凱恩斯說:“經濟學不是一種教條,只是一種方法,一種心靈的容器,一種思維的技巧,幫助擁有它的人得出正確的結論。”也就是說,經濟學的精髓在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思維過程。我們在經濟學的教學中,要讓學生盡可能在經濟思想史的歷史語境和經濟學流派的學術紛爭中理解現(xiàn)有理論的內涵,要盡可能讓學生掌握西方經濟學的基本分析框架與研究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經濟學中的基本假設及其重要意義,讓學生懂得“給定假定,簡化關系;放松假定,逼近現(xiàn)實”的研究方法在經濟學中的運用和體現(xiàn),讓學生熟悉和掌握經濟學中廣泛應用的靜態(tài)分析、比較靜態(tài)分析和動態(tài)分析法,均衡與非均衡分析法、歸納與演繹法、短期與長期分析法、定性與定量分析法等豐富的方法體系,讓學生不僅掌握理論知識本身,更知曉理論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增加學生經濟學理論素養(yǎng)的深度與厚度。

參考文獻:

1、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田國強.現(xiàn)代經濟學的基本分析框架與研究方法[J].經濟研究,2005(2).

3、顧驊珊.如何正確處理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教學內容的矛盾[J].嘉興學院學報,2007(3).

4、張繼鵬,張家來.比較教學法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的運用[J].統(tǒng)計教育,2008(5).

5、魏靜.談案例教學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的運用[J].昆明大學學報,2008(1).

第6篇:微觀經濟要素范文

關鍵詞:微觀經濟學;現(xiàn)狀;教學改革

1微觀經濟學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

1.1微觀經濟學教學內容多,而且比較抽象

在學習效用論時,效用本身是主觀心理評價,不易進行量化,因此不能通過簡單的數(shù)量進行比較,但是消費理論又要計算和比較效用的大小,然后去推導需求規(guī)律和特征,這一點讓學生感到難以理解和分析。除此之外,還有邊際分析、均衡分析等經濟學中經常使用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學生理解起來也有一定的難度。

1.2教學方式比較單一

目前在微觀經濟學教學中普遍都是滿堂灌,老師在課堂上不停的講理論、畫圖表、推公式,一味地老師講,學生聽,方法過于單一。由于學生缺乏基礎,學生也很難自己去發(fā)現(xiàn)、思考和歸納。主要原因還是課時有限但內容繁多,教學時,老師只能注重理論的講授,沒有時間聯(lián)系實際和補充理論之外的信息。導致老師上課很辛苦,但學習效率比較低,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體現(xiàn),沒有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

1.3學生的學習方法不當

微觀經濟學一般在大一和大二開設,很多學生的思維方法和學習習慣還停留在高中階段,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往往只是在課堂上聽教師講解。很多學生課前不預習,上課不思考,課后也不復習和總結,導致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跟不上老師的節(jié)奏,而且課程前后內容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往往是學到后面前面的知識點又忘記了。

2《微觀經濟學》教學內容改革

微觀經濟學是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稀缺資源配置的經濟學科。它的內容相當廣泛,包括均衡價格的形成、效用論、生產者理論、成本理論、市場結構理論和要素分配理論等。從《微觀經濟學》內容上看,該學科具有明顯的特點:第一,理論過于抽象。經濟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很多理論的成立都包含著一定的假設條件,這就使得學生在理解時很難和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再加上概念容易混淆,使得學生學起來總有一點空泛;第二,圖形較多且復雜。微觀經濟學以定量分析為主,通常需要借助坐標圖來演示理論的形成和變化,假設條件多,但影響經濟現(xiàn)象的因素繁多,學生缺乏實踐經驗,理解起來也非常困難;第三,研究方法多。微觀經濟學中的分析方法如邊際分析、靜態(tài)分析、動態(tài)分析需要大量運用高等數(shù)學知識。但目前三本院校很多經管類學生都是文科生,數(shù)學基礎比較薄弱,對于他們來說,要將不同學科的知識結合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針對三本院校學生的特點,再加上學時有限,因此在教材的選擇上盡量選擇案例和生活實例比較多的,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對教材做出適當?shù)娜∩?,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簡,實現(xiàn)小而精的轉變。在轉變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保證知識結構在邏輯上的完整性。微觀經濟學的邏輯性很強,在內容的取舍上應避免將傳統(tǒng)微觀經濟理論的部分內容刪除,這樣會使得學生的理論結構不完整,對學生的思維和學習造成嚴重影響,阻礙學生對課程形成整體的認識;第二,針對每部分的重難點,除了認真講解之外,同時需要教師配備一定的實例和課堂練習,加深學生的印象,另外教師需要留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思考和討論。這樣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也能加強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第三,對于刪除的微觀經濟學的內容,教師需要對其進行簡要的介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

3《微觀經濟學》教學方法改革

3.1教學過程中注重運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

啟發(fā)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到需求價格彈性時,那么就可以利用“薄利多銷”和“谷賤傷農”的事例引導和啟發(fā)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思考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在掌握了原因之后再進行推廣,讓學生思考在現(xiàn)實生活中,怎么樣利用需求價格彈性理論來進行市場營銷,針對不同的類型的產品應該實施什么樣的價格策略,通過這種方式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逐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讓學生認識到經濟學是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是非常實用的一門科學。

3.2課堂教學中引入案例,理論聯(lián)系實際

在微觀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導入與內容相關的實例,能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整堂課程的教學打下基礎。比如在講到稅收歸宿問題,可以先詢問學生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奢侈品,是否應當對奢侈品征稅?大部分學生可能會認為只有少數(shù)的富人才能夠消費奢侈品,稅收應該都是由富人來承擔。但事實上在199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對私人飛機、豪華轎車等奢侈品征稅,反對者并不是富人,而是生產這些奢侈品的工人。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一邊學習,一邊尋找答案,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3注重實踐教學

目前在《微觀經濟學》的教學中,大部分都是重理論,輕實踐。但實際上微觀經濟學也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因此在教學改革中要安排一定的實踐課時,針對不同的專業(yè),可以讓學生走出校園進行經濟觀察,比如市場營銷專業(yè)的學生做一些市場調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加深對相關微觀經濟理論理解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目標的達成,也提高了整個教學效果。在整個過程中,老師要進行引導,對于調查所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以此來解釋相關的經濟現(xiàn)象,找到問題的答案。

3.4加強課后習題練習

課后練習是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由于微觀經濟學內容繁多,概念容易混淆,如果不加強練習,隨著新的術語和理論的出現(xiàn),學生就會遺忘前面所學的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選擇適當?shù)木毩曨},要具有針對性,能夠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思考和解答,同時要講練合一,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做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4《微觀經濟學》課程考試方法改革

目前三本院校的微觀經濟學考核方式都比較簡單,最終成績都是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構成,就長江大學文理學院來說,其構成比重是40%和60%。期末又是采用的標準化的考試方式,側重于基本概念和理論的考核,很多學生都是在考前進行突擊,背書背習題等,導致學生的解決和分析問題能力都比較薄弱。因此,要深化《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就必須要摒棄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找出一套科學合理并行之有效的考試方法。要落實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老師就不能只通過期末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學生也不能只看重最后的期末考試成績。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動態(tài)的全程跟蹤,學生的考勤、課堂發(fā)言、小組討論、隨堂練習、課后作業(yè)和網絡交流等都需要計入平時成績,逐步加大學生平時成績的比重。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每章內容結束后都應該學生布置適當?shù)淖鳂I(yè),鞏固學生在課堂所學的知識;另外留給學生一些思考題,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提交小論文,最后一并計入平時成績。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提高學生搜集資料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另外也可以減輕學生期末考試的壓力,克服考前死記硬背的弊端,也可以避免在考試過程中小抄滿天飛的現(xiàn)象。此外,教師也應對期末考試的內容進行調整,注重能力的考核,在考試題型上盡量減少名詞解釋和簡答題,增加分析題、案例討論和計算題的分值。

第7篇:微觀經濟要素范文

 

一、引言

 

2013年,為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提出的“促進高校辦出特色,建立高校分類體系,實行分類管理”和“建立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體系”要求,在教育部的指導下,由以應用技術大學類型為辦學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簡稱應用技術大學)等單位發(fā)起成立了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lián)盟。聯(lián)盟各成員定位于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yǎng),服務地方和行業(yè),密切與行業(yè)、企業(yè)的合作,為企業(yè)提供人才培養(yǎng)和技術服務支撐。筆者所在學校是應用技術大學聯(lián)盟理事之一,為了適應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微觀經濟學》作為經管類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程,也是大一新生入學后非常重要的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二、傳統(tǒng)考核方式及存在的問題

 

傳統(tǒng)考核方式是以綜合成績作為學生的最終成績,綜合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兩項組成,其中平時成績占30%,期末考試成績占70%。這種考核方式存在的問題如下:

 

1.平時成績比較主觀

 

平時成績主要是學生的課堂提問及討論情況、出勤情況以及作業(yè)書寫情況等方面構成,涉及到學生的多方面表現(xiàn),每個方面沒有具體的占比以及細化的考核指標,這樣就使得平時成績在考核時存在主觀性過大的情況,取決于教師日常的課堂控制情況,了解每個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課后作業(yè)的書寫情況以及出勤情況。出勤情況可以每堂課完成,提問以及討論等涉及到時間安排以及學生小組協(xié)作等方面,不能很好地對每個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較為量化的成績,課后作業(yè)的書寫存在著抄襲情況,有時也不能反映出每個學生的真實掌握情況。因此,平時成績要求授課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表現(xiàn),否則容易出現(xiàn)平時成績不夠公正的情況。

 

2.期末考試成績過于注重結果

 

期末考試由學校統(tǒng)一安排在學期末的考試周進行,120分鐘的閉卷考試,通常有五大題型,分別為名詞解釋題、單項選擇題、計算題、簡答題、分析題。其中名詞解釋題考核學生對重點詞匯的理解記憶能力,單項選擇題涉及微觀經濟學每一章的知識點,考核學生對關鍵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計算題考核學生對彈性、效用、成本等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情況,簡答題和分析題考核學生對一些重要知識的理解應用情況。雖然期末考試在題型和考核的知識點上也力求能夠反應出學生對重要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每個題型側重考核的知識不太一樣,但這種一卷式占大比分的考試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不是學習過程,很難反應出學生每個階段的學習情況;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把通過考試作為這門課程學習的最為關注的問題,基于期末考試成績絕大比例的占比,容易造成一些學生平時表現(xiàn)不夠積極認真,考前大突擊的情況,不以掌握多少知識作為學習目標,而是以怎樣復習最省力最容易通過為目標,這樣即便學生考試通過了,但是并沒有真正學習和理解經濟學的相關知識,沒有真正感受到經濟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情況,對經濟新聞及經濟動態(tài)等相關知識缺乏真正的認識,無法將理論與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真正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較少。

 

三、微觀經濟學考核改革的設計原則

 

1.增加考核要素

 

將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兩部分這種成績形成模式,改成更加細化的更具體更量化的考核,將平時成績包括哪幾個部分進行細化,然后給出分值百分比,讓學生對自己的成績有章可循,有據(jù)可依。

 

2.將考核貫穿于整個學期

 

除了對學生的出勤情況及日常課堂表現(xiàn)進行及時的登記,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外,還要針對每一章節(jié)的重點內容及時考核。通過課堂討論與學生發(fā)言了解學生的 聽課情況,通過課后作業(yè)的布置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更好地掌握,通過布置一些小組合作或個人完成的論文、PPT演講等內容,讓學生涉獵經濟學課外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論聯(lián)系實際,考核其理解和應用能力。

 

3.重視過程考核

 

在學生綜合成績中,各種考核因素的占比分配上,重視過程考核,降低對于結果的考核比重,也就是降低專門的考試比重,更多地分配在其他針對考核過程的考核因素上,這樣降低學生對于結果的追求,改善學生只重視期末成績忽略平時學習的狀況。

 

4.考核方法多樣化

 

考核不僅通過作業(yè)、考試、出勤等體現(xiàn),還可以融合學生課堂討論、課堂PPT演講、課后論文等形式,不僅針對課本上的知識,也引導學生涉獵課外知識,理論聯(lián)系實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并且,考核方式靈活,也能提升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

 

四、微觀經濟學考核改革設計

 

針對上一章的設計原則,在微觀經濟學的考核方面,具體的考核因素及各因素占比設計如表1:

 

其中,出勤考核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問題,課堂上的平時表現(xiàn)考核學生日常聽課的效果以及與老師和同學的溝通交流能力,這兩點貫穿在整個學期;四次課后作業(yè)主要是針對微觀經濟學的重點章節(jié),即供求分析、消費者行為分析、生產者行為及成本分析、市場分析以及要素分析,通過課后作業(yè),一方面督促學生課后復習,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學生對于這些章節(jié)重要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小組合作PPT演講的題目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經濟現(xiàn)象結合起來,比如針對消費者行為設定的題目,任選一個行業(yè)或一個產品可具體到一家公司,分析它的消費者行為并分析他的營銷策略,通過這個題目,讓學生對消費者行為在現(xiàn)實經濟中的應用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也讓學生通過分工合作,收集資料及資料整合形成PPT,鍛煉了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也鍛煉了學生對PPT軟件的應用能力;專業(yè)小論文是由每個學生獨立完成,給出一個大的方向由學生自擬題目,查閱資料并完成小論文的書寫,在這個過程里,學生會查閱大量的經濟類相關文章或信息,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確定自己要書寫的題目,確定寫作思路,并對收集到的文字信息和數(shù)據(jù)等資料進行處理,這個過程讓學生涉獵到更多的經濟知識,同時也了解了更深入的經濟信息,并對經濟活動和行為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也鍛煉了學生處理文獻資料,使用WORD軟件的能力。

 

五、總結

 

微觀經濟學作為經管類專業(yè)的基礎課程,為學生經濟思維的培養(yǎng)奠定了基礎,應該注重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不只是結果,考核方式的改變將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態(tài)度。設計多因素考核、將考核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設計多樣化考核方式,并進行量化,加大其他因素的考核占比,降低考試的占比,將會更好地體現(xiàn)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且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第8篇:微觀經濟要素范文

關鍵詞:西方經濟學;沙盤模擬;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2-0062-02

一、西方經濟學課程的特點

1.理論過于抽象。眾所周知,西方經濟學所有的理論都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設之上,要把現(xiàn)實中紛繁復雜的因素排除掉,創(chuàng)造一個完全真空狀態(tài)中的理論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得出固定的理論體系。但是這樣的理論一般脫離現(xiàn)實,很難被學生理解。

2.模型過多。經濟學界有一句話:一個經濟學家首先必須是數(shù)學家。翻開經濟學教科書,充斥著各種圖形和模型以及數(shù)學推導公式。本來該學科是用來分析身邊發(fā)生的事情,但是學生把它簡單抽象為單純的數(shù)學范疇,甚至有學生將其與高等數(shù)學歸為一類,難以與現(xiàn)實相結合,也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3.系統(tǒng)性。西方經濟學包括微觀和宏觀兩部分。微觀研究單個個體的經濟行為,宏觀研究整個社會的總體運行規(guī)律及其后果。每一章不僅僅內容多,而且關鍵是系統(tǒng)性強,也就是說章節(jié)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關聯(lián)性強。例如,微觀經濟學中需求的概念很簡單,購買能力和欲望的統(tǒng)一。但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解釋宏觀中,當2008年次貸危機來臨對我國經濟帶來負面影響時,政府刺激內需的政策。

4.學派林立。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是多年來由眾多經濟學家心血的結晶。其中又分為不同的學派。微觀經濟學分為古典學派、新古典學派。宏觀經濟學分為凱恩斯學派、新凱恩斯學派、貨幣主義學派、供給學派以及理性預期學派等等。每一個學派既有繼承性又有批判性,理論就是這樣在相互爭論中向前發(fā)展。

二、現(xiàn)行西方經濟學的教學方法

西方經濟學是我校商學院所有專業(yè)的必修課,同時也是商學院所有雙學位專業(yè)的必修課。因經濟學理論性強,且會有大量模型和公式,對于不同基礎的同學來說,普遍覺得比較難。為了增加課程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我校所有經濟學老師一直在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探討更加適合的教學模式。

1.案例教學法。這種方法是最容易被學生接受,對老師也是最簡單的。一般微觀經濟學會選取身邊發(fā)生的小事作為案例。例如效用論用到商場打折會吸引消費者購買的例子;講機會成本用到學生會在來上課和在宿舍睡覺之間如何選擇;講市場論會用到為什么在淡季機票折扣力度會特別大等等。這些發(fā)生在每個人身邊的例子更易引起學生興趣。

2.視頻教學法。視頻更加直觀,而且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還可以擴展知識面。例如講納什均衡可以用到講述納什學習生活的視頻,學生看了經濟學家日常的生活軌跡,就更能理解他為什么能提出這樣的理論;例如講邊際報酬遞減規(guī)律,可以用到三個和尚的視頻,既輕松了課堂氣氛,把學生注意力轉到所學內容,同時又培養(yǎng)學生用經濟學視角分析一些小故事的能力。

3.翻轉課堂教學法。所謂翻轉課堂教學即是學生和老師角色互換,學生在講臺講,老師在下面聽。翻轉課堂可以使學生自己準備講課,為此要查閱大量資料,自然印象要更深刻。要做到這一點,對老師來說,首先要精心挑選適合翻轉課堂的章節(jié);其次對學生的講述必須要做出關鍵的點評,才能讓學生在準備講課過程中有所提升。當然,還要制定出明確的分數(shù)考評,即參與的同學可以得到多少平時成績,以調動學生積極性。

三、現(xiàn)行西方經濟學教學法的缺陷

1.案例教學難以激發(fā)學生積極性。案例教學雖然直觀明了,但已經是比較成熟比較老的教學手段,且應用非常廣泛,幾乎遍布各門課程。時間一長,學生發(fā)現(xiàn)幾乎每門課都會應用案例教學,難免會失去積極性。且案例講解完畢后,雖然當時效果明顯,但過后學生基本印象不深刻,因為參與度不高,整個案例教學就是簡單的搜集和講解過程。

2.視頻教學傳遞有用信息太少。視頻教學應該是學生最喜歡的方式。但是在應用過程中老師們發(fā)現(xiàn)如果所放視頻專業(yè)性較強,則學生在觀看過程中不感興趣,很容易就轉移注意力了。如果是比較輕松寓教于樂的視頻,則學生又不能在觀看過程中與所學專業(yè)知識相結合,所以視頻教學現(xiàn)在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如同雞肋,老師們既不想放棄,又不知如何有效利用。

3.翻轉課堂應用還不成熟。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指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和知識的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就目前我校來說,真正實行翻轉課堂條件還不成熟。例如,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由誰來監(jiān)督?學生在家學習中遇到問題應該通過什么途徑向老師請教?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課時如何分配。每一門課的課時,學生在家學習和在校與老師互動如何分配?老師的課時又如何計量等等。

四、將沙盤模擬引入西方經濟學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傳統(tǒng)的西方經濟學的教學方法存在著諸多弊端,而西方經濟學作為經濟管理專業(yè)的必修課,必須要引入新的教學模式。沙盤模擬通過籌碼推演和角色扮演模擬微觀和宏觀經濟經營過程,營造真實的經濟環(huán)境,讓學生體會到現(xiàn)實生活中的企業(yè)、政府和消費者之間的經濟行為。集實戰(zhàn)性、操作性和體驗式于一體,通過情景模擬、角色實踐的方法讓學生體驗微觀經濟的運行與宏觀經濟的調控,讓每個學生都有針對性的收獲。

1.國內高校西方經濟學引入沙盤模擬情況。西方經濟學課程在本校商學院涉及專業(yè)非常廣泛,包括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信息管理、營銷、工商管理和廣告專業(yè)。目前各專業(yè)的授課基本為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主講,學生以案例討論為輔。目前針對西方經濟學課程開通沙盤模擬的學校有重慶文理學院、四川師范大學、成都理工大學以及天津商業(yè)大學等。從這些院校實踐情況來看,學生普遍反映對政府職能和企業(yè)微觀經濟運行的真實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真實感受到了實戰(zhàn)的殘酷性。

2.沙盤模擬的特點。該沙盤假設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由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組成,這些市場的參與者包括消費者、廠商和政府。其中,產品市場又包括消費品市場、原材料市場。我們可以假設市場上有三家企業(yè):家電企業(yè)、汽車企業(yè)和鋼鐵企業(yè)。其中家電企業(yè)和汽車企業(yè)代表消費品市場,鋼鐵企業(yè)代表原材料市場。政府和消費者團隊控制要素市場的供給。然后將學生分組,分別代表不同的企業(yè)和政府。

3.該方法希望達到的目標。用沙盤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每一名學生都作為市場中的一員真正參與進來。如代表消費品市場的團隊要盡力做到以低的價格從原材料市場購買原材料,然后以盡可能高的價格銷售。實現(xiàn)微觀經濟學中的利潤最大化。而代表政府的學生團隊則要在年初制定全年的GDP目標以及其他經濟指標,待市場行為完成后,要核算各類指標看是否完成,如果未能完成,則有可能會下臺。通過學生的親自參與,而不僅僅是從網上搜集案例,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并且學生在學習中還會互相討論,互利合作。通過籌碼推演和角色扮演模擬宏觀和微觀經濟運營過程,營造真實的宏觀和微觀經濟環(huán)境,讓學生體會現(xiàn)實生活中的企業(yè)、政府和消費者之間的經濟行為。還可以通過校內或校際間的沙盤競賽平臺,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激活學生的四維思考能力。

4.考核方法。運用沙盤模擬進行考核要分為團隊考核和Ω鋈說目己肆講糠幀M哦涌己稅括課堂參與程度、經濟學知識點分享和實習報告以及如果是政府團隊,宏觀經濟目標是否實現(xiàn),如果是企業(yè)團隊,利潤最大化是否實現(xiàn)等。對學生個人的考核包括出勤率以及團隊內部成員給出的成績等。

參考文獻:

第9篇:微觀經濟要素范文

【關鍵詞】市場經濟體制;宏觀經濟;管理體系

經濟效益是國民經濟的細胞,是國家物質財富的主要創(chuàng)造者,企業(yè)必須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這是它賴以生存、求得發(fā)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國家財政資金和增加積累的源泉。因此,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是企業(yè)和企業(yè)職工的利益之所在,同時也是發(fā)展國民經濟、增強國力之所需。何為企業(yè)的經濟效益?眾說紛紜。有人認為產量和產品質量是企業(yè)的經濟效益,有人則認為是市場暢銷或上繳利潤,也有人認為是產值。筆者認為這些都是考核企業(yè)的單項經濟指標。馬克思曾經說過,“真正的經濟――節(jié)約――在于節(jié)約勞動時間,即低限度的,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生產成本,但這種節(jié)約就等于發(fā)展生產力”。馬克思這一論斷完全反映出現(xiàn)代管理中有關“投入產出法”的實際運用。企業(yè)的經濟效益是指根據(jù)行業(yè)的具體情況,有目標、有規(guī)則、有計劃地按著“優(yōu)質、低耗、高產、安全”優(yōu)化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等目標,有程序、有系統(tǒng)地組織企業(yè)的生產技術,分配銷售等環(huán)節(jié)的工作,通過產品銷售回收資金。在此基礎上根據(jù)多方面的數(shù)據(jù)運用現(xiàn)代數(shù)學方法計算其投入、產出比例,以最少的投入獲得較多的產出,從而體現(xiàn)企業(yè)的經濟效益。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市場經濟的建立,在政企職責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適當分離及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情況下,我國國民經濟真正形成了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兩個基本層次。對此,分別研究建立它們各自的管理規(guī)律和管理途徑,已經成為社會主義經濟發(fā)展的客觀要求?;谏鲜稣J識,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決定》以及“八五”規(guī)劃中明確提出了奠定有中國特色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應抓好相互聯(lián)系的三個方面:一是進一步增強大中型企業(yè)的活力;二是進一步發(fā)展社會主義商品市場,逐步完善市場體系;三是國家對企業(yè)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為主轉向間接控制為主。經濟體制改革上述三個相互聯(lián)系的任務提出既指明了社會主義宏觀經濟管理的基本任務和基本方向,又提出了建立新的社會主義宏觀管理體制所必須具備的市場條件和微觀基礎。這標志著我國對于在搞活微觀經濟的同時必須加強宏觀經濟管理的問題有了比較系統(tǒng)的認識。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相對而言的,它們二者之間雖然沒有天然的鴻溝,但也決不僅僅是范圍的區(qū)別、量的區(qū)別、層次的區(qū)別。

一、從內涵上劃分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主要有兩個標志

第一,是否是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一個企業(yè)、公司,它的范圍再大,產值再高,但它是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屬微觀經濟范疇。而縣、鄉(xiāng)的經濟,它的范圍再小,產值再低,由于它不是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因而屬宏觀經濟范疇。在舊的體制下國家直接經營企業(yè),國家統(tǒng)負盈虧,企業(yè)實際上是國家政府部門的附屬物,而全國實際上也是一個大企業(yè),也就很難區(qū)分宏觀與微觀經濟。第二,是否是經濟總體。一般說宏觀經濟表現(xiàn)為一定范圍內的經濟總體,而微觀經濟則表現(xiàn)為一定的經濟個體或經濟系統(tǒng)要素。據(jù)此,不難得出結論,宏觀經濟就是指一定范圍的經濟總體及其總體運行。其外延包括整個國民經濟總體、地區(qū)、城市、部門、縣、鄉(xiāng)鎮(zhèn)總體等。微觀經濟則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及其活動,其外延包括企業(yè)、公司等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基本經濟單位。因此,單從管理主體方面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凡是國家政府機構發(fā)揮其應有的經濟職能所進行的管理則是宏觀經濟管理。這一點也是劃分宏觀、微觀經濟管理的顯著標志之一。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宏觀經濟管理就是國家各級政府部門為了保證整個國民經濟大體有計劃、按比例地發(fā)展,并取得較好的宏觀經濟效益,對一定范圍內的經濟總體及其運行所進行的規(guī)劃、調節(jié)、監(jiān)督和服務等過程。在這里國家各級政府部門是宏觀管理的主體,一定范圍內的經濟總體及其運行是它的客體,取得較好經濟效益是目的。規(guī)劃、調節(jié)、監(jiān)督、服務則是它應發(fā)揮的主要經濟職能。

二、理解、掌握宏觀經濟管理的本質特征

綜觀我黨到十四屆三中全會以來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針政策,都包含了兩個基本方面:即一是要堅持搞活企業(yè),搞活微觀經濟;二是要加強宏觀經濟管理。這兩個基本方面是相互統(tǒng)一、相互制約、不可分割的。忽視任何一個方面,國民經濟就不能協(xié)調穩(wěn)定地發(fā)展,經濟體制改革就不能順利地進行。社會主義宏觀經濟管理體系之所以區(qū)別于其他管理體系,這是由它的自身特點所決定的。首先與微觀經濟管理相比,它的特點主要是:(1)管理主體的行政性;(2)管理客體的總體性;(3)管理方式的間接性;(4)所需信息的綜合性;(5)管理目標的全局性。其次,社會主義宏觀經濟管理體系與資本主義宏觀經濟管理體系也有本質不同,主要表現(xiàn)在:(1)指導思想不同;(2)管理主體與客體不同;(3)管理內容不同;(4)管理方式不同;(5)管理目的不同。

總之,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宏觀經濟體系不同于過去的國民經濟計劃管理體系,不僅僅是名稱的改變,而且在指導思想、管理內容和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較大變化。從指導思想上說,傳統(tǒng)的國民經濟管理是建立在社會主義產品經濟基礎上的,而宏觀調控體系則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礎上,力求做到計劃與市場即價值規(guī)律調節(jié)的統(tǒng)一。從管理的內容上看宏觀調控體系則以政企職責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適當分開為前提,而傳統(tǒng)的國民經濟管理則混淆一起,統(tǒng)包統(tǒng)攬。宏觀調控體系的著眼點主要放在國家政府部門以對整個宏觀經濟的長遠和全局發(fā)展進行規(guī)劃、調節(jié)監(jiān)督和服務上。從管理方法上看宏觀經濟調控體系主要運用間接管理的方式,運用指導性計劃和經濟手段、法律手段為主的方法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fā)展進行間接的調節(jié)和引導,而傳統(tǒng)的國民經濟管理則運用直接管理,指令性計劃、行政手段為主的方法進行直接的全面的控制。

三、完善探索實現(xiàn)經濟管理結構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