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高中歷史背誦知識點范文

高中歷史背誦知識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歷史背誦知識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中歷史背誦知識點

第1篇:高中歷史背誦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高中歷史;主題式教學;應用

新課程改革推動著我國高中歷史教學模式的完善與發(fā)展?!度罩破胀ǜ呒壷袑W歷史教學大綱》明確指出:“歷史教學要重視對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自主結合歷史看問題,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分析歷史問題。”因此,在當前高中歷史教學中,要切實轉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法,讓學生能夠積極性、主動的進行歷史知識學習,并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高中歷史課堂中運用主題式教學法的必要性

1、“主題式”歷史教學模式是新課改的需求。在傳統(tǒng)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歷史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且忽視了其社會功能。為了能夠讓歷史課堂教學得以科學進步,新課程改革便對歷史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標準。在新課程改革以來,高中歷史教學的目標被分成了三個組成部分:知識與能力、方式和過程、情感表達和價值觀,新課程改革后強調(diào)高中歷史教學摒棄單純的背誦歷史知識,強化學生在歷史課堂中正確價值觀的樹立,并運用所學到的歷史知識與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相結合,從而將歷史課堂教學的實踐意義得以最大化發(fā)揮。然而,“主題式”教師便符合新課改的需求,從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出發(fā)點,積極強化學生的情感表達和價值觀建設[1]。2、“主題式”符合當代歷史課堂教學的理論要點。建構主義者認為學習者的知識是在他人之間不斷的相互幫助和協(xié)作中獲得的,唯有人們通過合理的協(xié)作研究,將彼此之間的知識相互分享才能夠豐富的總體儲備量。這一重要思想正式當前我國歷史教學的理論要點,即重視學習者之間的協(xié)作學習以及相互學習經(jīng)驗的共享。“主題式”教學法在歷史課堂中的運用能夠讓學生以最高的效率了解到課本中所表達的核心觀點,加之每個學生的價值觀存在差異性,便會形成不同的歷史認識。此時,“主題式”便能夠讓學生們通過相互經(jīng)驗的交流與合作構建出良好的學習情境,從而促進歷史課堂教學意義的實現(xiàn)。

二、主題式教學法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運用

1、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把握課堂主題。在課堂教學前期,部分教師可能會對課程主題的設計不夠精準,而因此導致許多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方向偏離教材的核心。例如,在必修二中《新航路開辟》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以提問題的方式進行引導,例如:“同學們,現(xiàn)在假設你們是歐洲的一個普通家庭,而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之后會給你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和影響呢?”在學生積極踴躍發(fā)言的過程中,為了能夠讓學生的思想不過于偏離主題,教師便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的方式來轉變學生的認識。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新航路開辟》的紀錄片,讓學生先對故事的發(fā)生背景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再組織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還原”歷史。最后,教師再讓學生通過分組分層的討論的方式加深對歷史課本主題的領悟,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2]。2、突出課本重點,激發(fā)學習積極性。高中歷史課本各個章節(jié)的知識點關聯(lián)性較強,完全打破了初中歷史那種章節(jié)的獨立性,使得許多學生在背誦學習時感到雜亂無章,并將諸多歷史事件和時間混淆。究其原因,鑒于高中歷史課本中各個章節(jié)的關聯(lián)性較強,很多學生在學習時便難以把握課本知識的主題,盡而導致在學習時缺乏明晰的學習思路。然而,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結合主題式教學思想便能夠良好的打破這一現(xiàn)象,不僅能夠讓學生明晰學習思路,掌握各個章節(jié)的主題內(nèi)容,亦能讓學生通過參與小組討論將歷史知識進行明確梳理。例如,在《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這一章節(jié)教學中,教師可先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主題,即“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使學生們進行積極討論并分析中央、地方的演變過程。此外,教師再結合教材內(nèi)容布置一些其他的知識點進行討論,通過這種主題式教學法的推進,學生不僅能夠沿著主題方向對歷史課本知識進行學習,還能打破傳統(tǒng)“背景概括意義”的單一教學模式,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3、完善主題關系,強化教學重點。完善主題關系是主題式教學在歷史課堂有效融入的重點。首先,教師要明確主題式教學并不是單純的將各個存在一定歷史關系的知識點貫穿在一起,而是將統(tǒng)一知識點進行升華,讓學生能夠根據(jù)某一個知識點延伸學習其相關的知識內(nèi)容。之后,教師要對教材中講述的內(nèi)容以及相對性的任務進行精確劃分。最后,為了能夠保證學生對內(nèi)容能夠熟練記憶,并了解其事件發(fā)生的背景和影響,便需將整個事件歸類為一個主題,讓學生能夠了解不同的歷史事件。例如,教師在對《的崛起》這一課進行教學時,可以將其成幾個“小主題”,即重大會議、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等。通過將主題進行整體貫穿的形式進行教學,便能夠讓學生對歷史知識系統(tǒng)的認識[3]。

“主題式”歷史教學法的運用,是當前我國歷史教學中一次大膽創(chuàng)新,教育工作者在運用此方法進行歷史教學時,要注意發(fā)現(xiàn)其中所隱藏的問題,并及時加以修正,進而保證“主題式”歷史教學法的意義得以充分實現(xiàn)。值得強調(diào)的是,歷史教育是一項長期的教學任務,其課堂教學與主題式授課模式相結合亦要循序漸進。

作者:張東梅 單位:江蘇省新沂市第三中學

參考文獻:

[1]喬儀晴:高中歷史主題式教學設計的研究和探索[J],學周刊,2012,02(06):45.

第2篇:高中歷史背誦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育;困境;突破;措施

一、高中歷史教育的困境分析

(一)教學模式的滯后性比較強

目前我國范圍之內(nèi)大多數(shù)高中歷史教師開展教學相關工作的過程中使用到的教學模式的滯后性都比較強。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都是將教師防止在教學主體地位之上,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僅僅可以跟隨教師的思路前進;將知識點背誦作為主要內(nèi)容的應試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領域中得到的應用仍然較為廣泛,課外歷史知識難以進入到學生的課堂當中;師生在課堂教學相關工作進行的過程中一般情況之下不會相互交流,教師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相關工作進行的過程中一般情況之下都是“趕課程、趕復習以及趕進度”而已,上文中提及到的這種教學模式會在市政相互溝通的過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阻礙性作用。

(二)傳統(tǒng)教學觀念在高中歷史教學領域當中仍然占據(jù)主導地位

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觀念上仍然使用到的是傳統(tǒng)教學理念,但是與此同時高中其他各個學科當中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模式都發(fā)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因此高中歷史教學領域中使用到的教學模式的滯后性也就會顯得比較強。高中數(shù)學、物理以及生物等學科教學相關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大量使用到了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模式。歷史同為高中主要教學科目,教師在課堂教學相關工作進行的過程中秉承著的教學理念,仍然是在對知識點背誦措施加以一定程度的應用的基礎上,來讓學生對歷史知識形成一定的了解,上文中提及到的這種“背誦應試”教學理念難以使得時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提出的客觀要求得到滿足。

(三)高中歷史課程發(fā)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難以得到充分的資金支持

目前我國范圍之內(nèi)各個高中難以在歷史教育領域當中投入較為充分的資金,之所以我國高中歷史教育進入到困境當中,是因為難以從校方得到充分的資金支持。學校一般情況之下是會將教學資金投入到生物、英語以及物理等需要使用到儀器設備的學科當中,與此同時就將歷史學科的資金需求放置到了一個不重要的地位之上。因為歷史學科發(fā)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難以得到充分的資金支持,教師在上文中提及到的這種情況之下想要有效的開展各項歷史教學活動,也就會顯得較為困難,在此背景之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相關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僅僅可以將學生放置在教室當中,再讓教師開展單一性比較強的教學工作。

二、歷史教育陷入困境的過程中受到的社會客觀因素的影響

現(xiàn)階段我國社會各個行業(yè)中的市場競爭變得越發(fā)激烈,以往的就業(yè)形勢發(fā)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人們一般情況之下是會在對實用主義加以一定程度的應用的基礎上,對基礎性科學未來發(fā)揮出來的作用展開批判。由此自然也就會對歷史和政治等文學科學產(chǎn)生一定的偏見,予以理科學科過分的重視,自此基礎之上甚至涌現(xiàn)出來了“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樣一種偏激的思潮。實用主義價值觀是會對歷史學科在教育領域中占據(jù)的地位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高中學生在文理分科的過程當中,一般情況之下都是會受到實用主義思想潮流的影響,將未來的工作適應性作為依據(jù)開展文理分科選擇工作。甚至在某些情況之下,已經(jīng)選擇了文科的學生也會出現(xiàn)迷茫這樣的問題,學習歷史在未來的一段時間當中可以從事什么工作呢,等進入到社會當中之后,歷史知識又可以發(fā)揮出來怎樣的作用呢?站在實用主義的用嬪險攵岳史學科展開分析,會使得歷史學科原本的閃光點難以呈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最終想要使得歷史學科的優(yōu)點展現(xiàn)出來也就會顯得較為困難。

基礎學科教育的綜合性水平較為低下。自從我國在教育領域中施行的改革工作深化程度不斷的提升之后,學科教學水平一般情況之下都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并逐漸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展現(xiàn)出來了比較強的獨立性,但是與此同時也顯現(xiàn)出來了一定的局部性、高中歷史學科的知識十分的豐富,與此同和政治、經(jīng)濟以及各個國家的文化之間呈現(xiàn)出來的相互關系都較為密切,從而展現(xiàn)出來的知識綜合性就比較強。但是我國高中歷史教育領域中展現(xiàn)出來的綜合性水平卻較為低下,從而想要使得歷史知識和其他學科中的知識有機的相互融合在一起,也就會顯得較為困難,最終在高中歷史教學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向學生展示的僅僅是單純的歷史知識而已。

三、高中歷史教育困難的基礎上突破應當施行的措施

善于使用史料,因為是會受到年齡和認知水平的限制,所以處于高中教育階段的學生想要對復雜程度比較高的歷史問題形成一定的了解也就會顯得較為困難,為了可以使得高中學生逐漸的從以往歷史誤區(qū)當中走出,逐步的使得自身的歷史認識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相關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可以在對歷史圖片加以一定程度的應用的基礎上,將復雜程度比較高的歷史知識用圖片形式直觀的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歷史圖片教學模式,不單單是將歷史圖片在學生眼前重現(xiàn),也可以使得學生和歷史逐漸的距離變得更近,從而也就可以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逐漸對歷史形成全面且明確的了解。

有效的應用歷史情境教學模式,在時光荏苒的情況之下,以往的歷史和現(xiàn)代社會當中的人之間的距離已經(jīng)變得比較遠,為了可以使得已經(jīng)消逝的歷史,逐步的擺脫課本中文字字數(shù)的限制,將其本身的魅力展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教師可以在備課階段充分的準備,以此為基礎找尋到有效性比較強的情境教學模式,最終使得學生可以在課堂當中對歷史形成更加深入的了解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教育階段歷史教學領域當中,學生一般情況之下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都是需要掌握數(shù)量眾多的信息和知識點,之所以在高中教育領域中施行改革措施,就是為了可以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逐漸的對知識形成全面且明確的了解,從而在日后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到多元化思維,在理解事物的過程中可以顯得更加具有內(nèi)含。所以高中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相關工作正式開展之前,首先應當做到的是扭轉自己的教學心態(tài),勇于面對日常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在困境當中做出突破,以便于可以使得高中歷史教學質量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以往的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做出轉變,對于高中歷史學科來說顯得十分的重要,只有在上文中提及到的這個目標得以實現(xiàn)的基礎上,才可以真正意義上在高中歷史教學領域中實現(xiàn)轉變,從而也就可以使得進入到社會當中的人才具備更多的知識技能。

參考文獻:

第3篇:高中歷史背誦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高中歷史;研究性學習;學習目標

在最新頒布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中提出了通過設置研究性學習目標從而改變學習現(xiàn)狀,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方式,通過這種最新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加科學的、生動的學習策略,培養(yǎng)出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下面將對高中歷史教育中研究性學習實踐進行分析,結合教學案例探究研究性學習在歷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實踐

1.培養(yǎng)學習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任何一門學科要想取得好的成績必須建立在興趣基礎上,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才能真正接受并領會一門學科。如果學生從心里上對歷史課程存在抵觸與反感心理,自主探究將如同紙上談兵。由此,對于缺少歷史學習興趣的學生,教師的工作不是逼迫學生學習,而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熱情與積極性[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熟練運用教材,強化教學藝術性或者巧妙構思“板書”,使學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均可以達到吸引學生目光的效果,也可以通過設置巧妙情景,引導學生參與的方式激發(fā)探究興趣。

2.加強引導

高中歷史的學習興趣固然重要,而適當引導也很重要。需要帶領學生將教材的知識點與歷史脈絡縷清,降低學習與記憶的難度,告知學生閱讀教材的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概況出不同段落、不同章節(jié)的重要知識點,總結出歷史特征,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3.深入探究,保證質量

“學以致用”,習慣用研究性學習方式看待歷史問題。研究性學習應用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但并不是教學的最終目標,在教會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應用方法后,還需要通過實踐檢驗,重點不是在記憶知識,而是在于透過歷史事件或者人物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出科學探究意識是關鍵。

二、教學案例探究

1.教學設計

從《》這一課開始會陸續(xù)學習中國近代遭受侵略的歷史,在侵略國瘋狂領土時,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抱著“救亡圖存”的目標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民族救亡運動,這是學習《》這一課時的綱要,要求學生熟讀教材,掌握的產(chǎn)生背景與過程、相關人物、對我國近代歷史產(chǎn)生的影響等。以小組為單位分配學習任務,每一位同學均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可以通過收集資料或者詢問教師的方法證明自己的觀點,要求全體同學均參與討論與學習,均要進行小組討論,由每組小組長構建知識體系,最后由教師評價并指導。

2.學習目標

(1)基礎知識本課涉及到非常多的歷史人物,包括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涉及到以下會館:保國會、強學會;涉及公車上書、、戊戌等個歷史事件。

(2)思想教育目標明確通過實施這次變法對中國傳統(tǒng)制度、文化、經(jīng)濟、軍事等造成的影響,其實質是改變了積貧積弱的局面,是符合歷史發(fā)展潮流的變法,培養(yǎng)出學生愛國情懷。

(3)能力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學生收集學習資料過程中的動手能力與總結能力、培養(yǎng)了合作學習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知識銜接與整合能力等。

3.教學過程

教師提出的背景,提出此次學習的任務,概況主要內(nèi)容,然后展示課件,見圖1。劃分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閱讀教材,標記處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完成閱讀與小組討論后派一名代表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由其他小組成員糾正,最后由教師點評與完善。課程接近尾聲可由教師總結并號召全體同學,銘記歷史,總結經(jīng)驗教訓,以增強愛國情懷,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圖1課堂課件

三、結束語

高中歷史教學中構建研究性學習目標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還能提高教學質量,使教學更加有序開展,在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同時使學生動手能力、總結能力、合作學習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知識銜接與整合能力等得到提高,是值得嘗試與應用的教學策略。

第4篇:高中歷史背誦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 高考 高中歷史 教學現(xiàn)狀 對策

一、高中歷史教學現(xiàn)狀分析

高中歷史教學現(xiàn)狀可以從兩個方面展開分析:第一是教師的教學現(xiàn)狀,第二是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首先,新高考方案確定以后,高中歷史如何迎合方案,優(yōu)化教學是每個歷史教師都要重視的問題,也是關系到高中歷史教育發(fā)展的大事。當前高中歷史教學方法還有些單一,教學模式僵化,學生主體地位難以體現(xiàn),一直是教師講重點,學生課下背重點,將高考成績作為終極奮斗目標,難以體現(xiàn)“生本”理念。第二,當前高中生學習環(huán)境不容樂觀,學生作為被動學習者,學習能力有待加強,學習方法需要優(yōu)化,師生之間的不平等地位是長久以來高中歷史教育的桎梏,阻礙學生能力的發(fā)展,阻礙教育的發(fā)展。特別現(xiàn)在很多學生討厭學歷史,認為歷史就是死記硬背,毫無趣味,師生關系僵化。

二、新高考方案下高中歷史教學優(yōu)化策略

1.明確教學目標,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新高考方案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在學習上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通過各種方式確保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明確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打牢基礎。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明確每一章節(jié)乃至每一堂課的重點是什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特點提升知識掌握程度和認知能力。如教授我國古代商業(yè)經(jīng)濟這一部分內(nèi)容時,通過“閱讀構史”這個環(huán)節(jié),更好地將知識、情感、方法糅合在一起,讓學生更直觀地學習知識,推動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實現(xiàn)本堂課教學目標。教師先通過問題設置,幫助學生了解這部分內(nèi)容究竟要講什么,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在哪里,然后做積極的引導者,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軸,鼓勵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通過強化閱讀練習,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古代商業(yè)的特點在哪里,實現(xiàn)教學目標。

2.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活躍課堂。

新課程改革步伐的不斷深入,為高中歷史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給教師教學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階段的高中歷史教學不僅要重視高考,更重要的是要轉變學生的被動學習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意義。傳統(tǒng)以高考為導向的歷史教學教師的一言堂,教師擔起教學大梁,學生只是被動地背誦。新高考方案的實施,要求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重視學生主體地位,教學后加強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實現(xiàn)教評一體。在課堂上多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提升歷史課堂的活躍性。教師從心理上轉變高中歷史教學不能僅以高考為目的,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學生從新的教學方式轉變對歷史課的態(tài)度,提升學習興趣。如教授《中日》這一課時,就可以充分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情境,如放映電影短片或者PPT,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當時日本帝國主義的狼子野心,感受到清政府的逆來順受和軟弱無能,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歷史的屈辱。

3.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

新高考方案要求高中歷史教師改變課堂教學側重點,將教師主體地位轉變?yōu)閷W生主動,引導學生培養(yǎng)良好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新階段如何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提升課堂活力,是每一個教育者都要思考的問題。傳統(tǒng)高中歷史課堂氛圍死氣沉沉,缺乏讓學生親自動手的機會,學生認為歷史課就是一門沒有趣味性的課,每天都需要背誦,讓學生對歷史課感到?jīng)]有興趣甚至厭惡,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是教育者沒有凸顯學科的趣味性,給學生呈現(xiàn)出的就是每天重復枯燥地記憶,因此,教師必須認識到幫助學生轉變學習歷史課的態(tài)度的重要性,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歷史的趣味性,從而提升教學效率。如教授我國古代商業(yè)經(jīng)濟這部分內(nèi)容時,同樣利用“閱讀構史”的環(huán)節(jié),通過圖片和材料雙管齊下,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史實。如花木蘭從軍這一部分,教師可以從木蘭詞里提取出花木蘭從軍列出的物品,然后由此提出問題:第一,從剛才列出的圖片中,你能獲得什么信息?第二,花木蘭在四個方向買齊了所需的從軍物品,這么費力地購買物品折射了當時什么樣的歷史現(xiàn)象?在教師材料和圖片的引導下,再經(jīng)過提問,可以幫助學生清楚地認識到當時南北朝商業(yè)控制嚴格的現(xiàn)象,讓歷史故事更形象。

三、結語

基于新高考方案下高中歷史教學的優(yōu)化是一項系統(tǒng)而長期的工程,不僅是由高中歷史教育教學現(xiàn)狀決定的,而且在于新舊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思維的碰撞,以及新高考方案在實踐中的磨合所致的。所以,新高考方案下高中有效歷史教學課堂的構建,首先需要抓好教育思維、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發(fā)力點與改革點,大力推進高中歷史教學面向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兵武.新高考方案下高中歷史教學的優(yōu)化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12:16+192.

[2]明安田.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提問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

第5篇:高中歷史背誦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高中歷史;新課改;自主探究新課改對高中歷史課改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歷史教師必須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歷史教師在教學時,可運用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做到自主學習,既滿足新課改對高中歷史課改的要求,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一、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自主探究教學的意義

(一)能夠將學生培養(yǎng)成創(chuàng)新型人才在當前的時代大背景下,應試教育型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必須要進行教學改革,為社會培養(yǎng)高質素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新課改下的自主探究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有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同時,新課改背景下的自主探究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為終極目標,符合教育改革的發(fā)展趨勢。(二)為高中歷史教學改革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新課改背景下的自主探究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教師將課堂時間交給學生自己,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自主實踐。這一教學方法為當前高中歷史教學改革提供了理論指導,讓學生在歷史事件的探究過程中,提出問題,并通過實踐了解決問題,能有效提高歷史教學效率,為歷史教學提供新思路。

二、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自主探究教學的策略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境,這會讓課堂教學變得形象生動,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本節(jié)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記憶,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課堂情境具有多樣化的特點,需要教師緊密結合教學內(nèi)容。例如,在學習古代科學技術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借助教室里的現(xiàn)代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們放映一些關于古代科學技術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記錄片,也可以將實物帶到課堂上,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設置具有思考性和探究性的問題傳統(tǒng)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主要是將教材中的一些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學生只能被動地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在這一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機械化地背誦歷史教材上的知識,難以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針對當前的這一教學現(xiàn)狀,歷史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除了為學生傳授教材上所講的知識,還要結合學生實際,提出有思考性和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對新知識進行探究,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例如,教師可以拋出一個與教材內(nèi)容不一致的觀點,讓學生對這一有爭議的觀點進行深入討論,可以通過辯論賽的方式來進行。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大膽主動地提出自己對于教材知識的一些質疑和見解,并進行分析論證,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課堂參與積極性。除了讓學生主動質疑外,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具有深刻思考意義的,又貼合學生興趣和當下時事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來找到答案。(三)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探究問題歷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許多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往往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因素所推動的,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某一種因素。因此,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多個角度角度來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探究,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問題時,不能僅僅讓學生從歷史的角度來思考,還要鼓勵學生從社會學、經(jīng)濟學等多個角度切入,將學生所學的語文知識、政治知識等運用到歷史學習中,拓寬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入,使學生的結論更加全面完整。例如,在學習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來讓學生自主探究,究竟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成功是為什么,說明自己的觀點?失敗是為什么,說明自己的觀點?對當時的社會帶來了哪些積極的影響?中有沒有哪些思想現(xiàn)在的你看來是十分錯誤且極端的?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從多個角度來進行思考,使學生在深入理解知識點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結語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改革教學方法以應對新時期的新發(fā)展。自主探究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能有效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效率,能有效轉變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精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靈活運用這一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 范小香.高中歷史課改中自主探究教學的技巧與方法[J].考試周刊,2011(7):116-117.

[2] 胡同帝.高中歷史課改中自主探究教學的技巧與方法研究[J].才智,2016(9):95-96.

第6篇:高中歷史背誦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隨著新課標的改革,高中歷史教學進一步調(diào)整教育模式,提出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靈活掌握歷史知識,擴展知識以應用在其他領域,而不是簡單地記憶背誦。在如今競爭激烈的時代,單純的應用考試心態(tài)無法適應現(xiàn)代需求,為使教導的學生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人才需求,教師在教學模式上要具體做出改革性變化,不僅要提高自身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性,還需關注學生素質和思維的能力鍛煉,挖掘他們的潛能,讓他們通過教學提高綜合素質。

1.教學簡況和學生能力培養(yǎng)

現(xiàn)代部分高中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仍是以聽課—記憶—再現(xiàn)知識的途徑為主,學生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單純地將背誦的知識應用在考試上,只會被競爭激烈的社會淘汰。教師必定要對教學課程模式進行改革,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而關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在教學模式上多做改革創(chuàng)新,在歷史的教學上,應按一定規(guī)律性排列,教學內(nèi)容穿插著不同的知識點,需要學生靈活地應對。教師要使學生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靈活的思維能力,更要注重讓學生自主整理知識點,通過自主整理,鍛煉其邏輯能力;靈活借用歷史題材的課堂教育,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啟發(fā)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促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結合實際的課堂教育,結合實踐性的課題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挖掘他們的潛能,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2.如何在教學模式上做出創(chuàng)新性改革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1)運用情景教學。關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每個教師應該考慮的問題,而提高興趣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情景。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靈活應用各種情景,淘汰傳統(tǒng)歷史機械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致,加強人文素養(yǎng),將知識融入教學情景之中,烘托一種積極的情景教學氛圍。高中歷史課堂上主要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體驗,培養(yǎng)學生自我構建的能力,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在課堂中吸收學習。

(2)課堂創(chuàng)新化。教學改革最重要的變化體現(xiàn)在課堂上,課堂上要多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通過交流和合作,學生自主體驗,最大限度地將教學實踐化。在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會逐漸進行自主探索和體驗,在參與中形成意識和習慣,逐步提高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課堂的教學只有多維互動,才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創(chuàng)新的能力。教師的課堂教學對學生思維和性格的培養(yǎng)有很大的影響,教師要建立良好民主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潛能,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

(3)課題作業(yè)的靈活性。歷史題材情景化更具有實踐性,比如,同時期的歷史情景對比,中國開展的時候,日本正在進行明治維新,對該時段發(fā)生的歷史事件可以制作出情景舞臺劇,進行對比?;蛟谡麄€歷史大背景的框架下,將片面的歷史景象串聯(lián)起來。為了不讓歷史教學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教師應布置靈活的實踐課題作業(yè),

而不是簡單的書面作業(yè)。

3.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可行措施

(1)營造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機械的、單向授業(yè)的教學已經(jīng)無法適應現(xiàn)代需求,歷史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能力,但教學按照事先預設的教學流程推進,學生跟著教師分析思路走,便沒有教學的意義。所以教師要營造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不怕犯錯,即使回答不出標準答案,也不要給學生過多的學習壓力,要了解和研究學生,允許學生有不同的價值觀念,創(chuàng)造多元化的教學氛圍。課堂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心態(tài)放松,營造出和諧積極的課堂氣氛。

(2)增強交流程度。高中歷史課程的實踐應用主體是教師和學生,教師和學生相互配合,教師學會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問答,以此提高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課堂多交流后,才能實施創(chuàng)新思想訓練。在課堂上參與體驗,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和諧教育。對教師來說,應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及時給予恰當?shù)囊龑c幫助,開發(fā)學生情感方面的思維能力,大膽進行創(chuàng)新應用教育,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高中歷史課程能夠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歸納總結和訓練文字表達的能力,也是培養(yǎng)學生開放性思維的主要渠道,學生不僅要關注歷史,還要關注現(xiàn)在生活的各個方面。現(xiàn)代與歷史相對比,更能凸顯出差距,并在想象體驗的過程中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意識和應用能力。真正以知識應用為主體,融入生活的觀念才能開發(fā)學生潛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使教學做到高效有益。

參考文獻:

[1]張麗霞.中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希望月報(上半月),2007(8).

第7篇:高中歷史背誦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歷史 學習方法 研究

美國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斯認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鼻‘?shù)膶W習方法可以提高學習效率,減輕學習的負擔,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傳統(tǒng)高中歷史學習的錯誤觀念

1.死記硬背。多數(shù)人都認為,文科的學習就是死記硬背,把該記憶的東西都背下來不就大功告成了。這恰恰是大謬不然。從高考的角度出發(fā),遍翻歷年的高考歷史試卷來看,可以說很少有能直接在書本上找到原封不動的答案。這就說明了歷史考察越來越變得靈活化,多變化。背書的確是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理解,而非機械性的背誦。只有理解了固化的知識點,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而準確的作出判斷。

2.唯考點論。對于高考歷史來說,處處是考點,但處處有并非是考點。此話怎么理解呢?因為歷史是有一條時間軸串聯(lián)起來的,中間那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已知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錯,都會影響全局。本身來講,我們學習的教材就沒有嚴格的按照時間軸的順序,如果我們僅僅死扣考點,那我們所學習的東西必將是支離破碎的。黃仁宇先生稱其為“大歷史”,即要求我們要培養(yǎng)對歷史了解的宏觀印象。不拘泥于考點,把眼光放長遠,在意識中建立對歷史時間軸的整體概念。前牽后連,方能活學活用,融會貫通。

二、高中歷史學習的困難

1.能力要求高。高中歷史的學習不同初中,其要求的能力越來越高。學生需要有更高的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并能更快的對問題進行分析、歸納,并進行理解。這就要求學生在理解法則的基礎上,能形成一種獨有的意識、理念。

2.綜合性強,進度快。高中歷史學習的困難還在于知識的綜合性較強,并且教學的進度大大加快。如果學生不能集中注意力的跟著教學的節(jié)奏,就容易出現(xiàn)跟不上進度,并且學習的知識難以消化,最終導致對學習的興趣大大降低,甚至出現(xiàn)反感情緒,這都影響學習效率。學習的綜合性強,要解決一個問題,往往需要綜合應用各科知識。

3.知識量大,難度大高。高中歷史學習難點還有一大障礙就是知識量大,學習難度增加。高中課程課程多,知識量大,這就更增加了學習記憶性歷史的難度。高中學習難度大主要表現(xiàn)在初中和高中知識上有跨度,這一跨度不可能細嚼慢咽,因而對把握知識帶來一定困難,而且高中所學知識的抽象概括性比初中高得多。

三、學習高中歷史的科學方法

1.興趣是最好的方法。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做好的老師?!睂τ谖覀兦嗌倌陙碚f,現(xiàn)階段正是求知欲望最強烈的時候,為何不想法對歷史產(chǎn)生興趣呢?興趣的培養(yǎng),基本都是受到一些感興趣且并不枯燥的事情的影響,而漸漸產(chǎn)生興趣。例如:可以去翻閱《中華上下五千年》《圖說天下》等充滿故事性的歷史書籍;可以看一些像《百家講壇》《老梁觀天下》等節(jié)目,運用個性語言和肢體動作將歷史生動形象的表達。這些都可以培養(yǎng)自己對歷史的興趣。一旦興趣養(yǎng)成,自身就會產(chǎn)生求知欲望,這恰恰是學習的最好老師。

2.時間軸牽線學習。歷史不同于其他學科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具有時間軸。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人類記憶首要問題在于組織?!边@就要求學生若能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把各個歷史事件用時間軸整理出來,把所學的各相關知識、內(nèi)容進行歸納、整理、概括,使之成網(wǎng),以便于記憶、掌握和理解。這樣學習變不再是一件痛苦的記憶事件,而變成有意思的故事講訴。大大的提高學習效率,并且能增加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事半功倍。

3.發(fā)現(xiàn)知識,主動學習。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發(fā)現(xiàn)不限于尋求人類未知曉的事物。確切地說,它包括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方法”。主動地去發(fā)現(xiàn)知識是分析問題,理解問題的有效途徑。這也進一步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這樣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便于掌握問題的關鍵點在哪里。再者就是要確定學習重點,做有針對性的學習。并做到知識理解層次分明,切中要害。

4.科學復習,循環(huán)漸進。人的記憶是有遺忘的。根據(jù)遺忘曲線原理,如果在知識學習后的十五分鐘到半小時之內(nèi)進行復習,知識的掌握數(shù)量會達到80%以上;在此后半個月內(nèi)每隔兩天進行一次復習,知識基本上可以掌握到95%以上,并且不會遺忘.歷史的學習需要循環(huán)漸進,切不可一口吃個胖子。制定有效的復習計劃表,合理的安排時間,進行有規(guī)律的復習。

5.分段學習,層次分明。對于學習記憶性的知識,還要求學生能夠把知識分段,進行階段性學習,有層次感。大家會覺得記在最前面的和最后記的部分常常是記得最清楚的。所以要善于利用這個現(xiàn)象,有意識的讓歷史知識的各個部分,在復習的序列中都有機會出現(xiàn)在最前面和最后面。這樣就可以把知識變得沒段各有重點,分段的記憶大大的提高學習效率。

6.善于論證,發(fā)散思維。選擇、例舉、材料、問答是歷史的基本題型,它們的題目和答案中都含有歸納和演繹的萬分,所以在答量特別是答問答題時很注意前后的關聯(lián)性、條理性和系統(tǒng)性??偨Y歷史發(fā)散性思維和收縮性思維的并用,思路要開放,要全面,但觀點要統(tǒng)一,要準確。

第8篇:高中歷史背誦知識點范文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要進行相應的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注重探究式學習方法在教學中的應用,將學生作為教學中的主體來對待,重點放在學生學,而不是教師教上。

歷史評價作為歷史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它有著貫穿知識點、培養(yǎng)學生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價值觀及發(fā)散性思維的重要作用。給學生評價歷史的機會,并營造活躍、創(chuàng)新的課堂氛圍,這可以作為調(diào)動學生學習高中歷史的積極性,提高高中歷史學習效率的切入點。

一、讓學生評價歷史對高中歷史教學的積極意義

(一)有助于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增強其對高中歷史學習的興趣。

評價歷史,使學生獨立結合歷史資料知識對歷史事件和人物進行評價,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感到有主動思考、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也能表達自己的研究結論,在歷史評價中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使學生成為高中歷史教學的主體,評價歷史,探究式地學習,大大增加對高中歷史的學習興趣。

(二)有助于學生主動閱讀歷史資料,豐富其歷史知識儲備。

評價歷史時,需要將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中,結合史料,對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歷史人物的作為,以一定的價值觀、發(fā)展觀進行評價。這其中需要大量的資料查閱,對于高中生,同時需要大量借鑒前人已有的評價,并結合自己的觀點做出評價。

歷史教師可以針對特定的某個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布置歷史評價作業(yè),并給出一些參考資料,學生可以在網(wǎng)絡上尋找相關的資料,并加以閱讀分析。在評價歷史中,學生加深了對歷史知識的記憶和掌握,拓寬了自己的視野。

例如,清朝末期的滿清政府推行的,可以布置任務讓學生對的歷史功績和缺陷進行評價,通過查閱大量資料,就不會簡單地認為是徹底失敗的轉型,而且在評價時要注意和日本的明治維新進行對比,總結出失敗的原因和對今天的啟迪。在學生大量收集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就會加深對相關歷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三)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加深其對歷史知識的理解。

歷史的評價,原本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況且站在不同的角度,必然會有不同的結論。學生們生長在現(xiàn)代社會,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看法,必然要以今天的價值觀、人文理念來進行評價,所以,面對學生所進行的歷史評價,不能以規(guī)制的結論設置條條框框,反而應當鼓勵他們創(chuàng)新思維。這樣,歷史評價對學生而言就有了吸引力,便是一次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

傳統(tǒng)的歷史評價,總是站在階級立場,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對生產(chǎn)力和社會進步的意義,這些歷史結論早已眾人皆知,而且今天的學生由于沒有一定的社會閱歷,也很難理解這些有一定深度的結論。不妨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增加些特定角度、特定思維的評價,比如從歷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入手,來評價其功過是非。

例如,評價孔子的論語,可以暫時擱置階級立場和意識形態(tài)角度的分析。允許學生們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從常人的人情世故來評價孔子的言論,鼓勵學生們分析孔子的禮儀篤學等主張對當今社會的借鑒意義,鼓勵學生們從人性角度評價孔子的君子修身學說。這樣,學生們就會對孔子的儒學有更深刻的理解,進而對它產(chǎn)生興趣,主動去了解儒學,進而對幾千年的中國封建王朝的正統(tǒng)思想和意識形態(tài)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教學中讓學生評價歷史的具體做法

在課堂上鼓勵學生評價歷史事件和人物,可以采取布置歷史評價作業(yè)的方式,讓學生們以團隊合作的方式來收集資料、進行分析和內(nèi)部交流,共同完成作業(yè)。在發(fā)表歷史評價結論時,可以采取演講或辯論的形式,讓學生們進行思想的交流,在互動中表現(xiàn)自己,在完成歷史評價作業(yè)的過程中加深對歷史知識的記憶,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要注意對學生評價歷史加以指導。

第一,提醒學生們在評價歷史時注意歷史事件和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搞清楚歷史的時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歷史事件和人物所作所為的實質。

第二,讓學生在評價歷史時,清楚地列舉所評價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在歷史發(fā)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歷史人物的思想和主張,還有其所作所為,尤其重要的是,要分析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作為是否符合當時的歷史潮流,是否有利于當時的生產(chǎn)力發(fā)展。

第三,讓學生在評價歷史時嚴格遵循實事求是原則,一方面要求學生在分析時所借鑒的資料有據(jù)可查,以求真求實的學術精神來進行歷史評價,另一方面要求學生評價歷史人物遵循全面原則,不可以偏概全,不能因功掩過,也不能全面否定歷史人物的功勞,有個一分為二的結論,引導學生在評價歷史中自覺應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原理。

第四,引導學生對道德評價和歷史評價進行區(qū)分,高中歷史教學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理解和分析能力,歷史中的許多人物及其作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和所代表的社會階級立場所決定的,反映了歷史人物的思想和政治主張。在評價中,教師應當啟發(fā)學生,使學生認識到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作為絕不僅僅是個人道德問題那么簡單。

參考文獻:

第9篇:高中歷史背誦知識點范文

關鍵字:高中歷史;教學方法;貼近生活;解決對策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歷史知識涉及到社會方方面面。學習歷史不但有助于在錯綜復雜的事件背后分析歷史原因,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有助于學生開拓自己的眼界。曾經(jīng)說過:“我們學習歷史對于提高認識,指導革命具有重要的意義,不能割斷歷史”。歷史作為高中課程的重要內(nèi)容,一直以來是教師和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那么,如何才能學習好歷史,掌握歷史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取得良好的高考分數(shù)。筆者根據(jù)自己在歷史教學中的經(jīng)驗,分析了高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剖析了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五點解決的對策。

1 高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校和學生不重視。長期以來,歷史一直以來在教學中的地位低于語文、數(shù)學和英語,被大家公認為是“副科”,處于邊緣化。由于歷史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較小,并且分數(shù)相比較少,無論是從學校,還是到家長,再到學生,對歷史學科長期不重視,把大量的精力都用在主要學科上,認為歷史主要是對歷史人物、時間、事件的死記硬背,沒有什么智力含量,往往學生在考試之前喜歡突擊記憶,在平時里所下的功夫較少,把學習的時間都花費在了所謂的主科上。正是因為存在這樣的思想和學習態(tài)度,歷史長期得不到教學的重視,造成歷史教學效果不佳。但實際情況是,通過學校歷史教研組對高考歷史的研究,歷史并非死記硬背,而是有一定的分析在其中,死記硬背并不能有效的提高歷史的學習能力,只有從歷史事件中分析來龍去脈,把握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對歷史事件用自己的思維進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對歷史在學習中進行總結和提高,才不至于出現(xiàn)學而無用的現(xiàn)象。

2、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歷史難記憶。學習歷史知識確實需要有良好的記憶能力,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雖然歷史知識涉及中華文明以來的二千年知識,時間、地點、事件、年代等等知識點都需要學生牢牢的記在腦中,大量的知識點交織在一起,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極易產(chǎn)生混淆,容易產(chǎn)生錯誤的記憶,進而產(chǎn)生消極的心態(tài),這是造成大多數(shù)學生對學習歷史有抵觸情緒的根本。大部分學生認為在考試前突擊復習,可以更有效的提高歷史成績。他們?yōu)榱吮WC在考試的時候獲得較好的成績,考試前對各知識點死記硬背,完全沒有歷史脈絡,這使學生成為了應試教育的考試機器,歷史在一部分學生的眼中就成為了枯燥的記憶課程。然而,這樣的學習方法,不能夠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在學習背誦過后,仍然不能取得自己滿意的學習成果,達不到應有的分數(shù)。長此以往,就會使學生對歷史的學習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就會失去興趣,把歷史丟棄在其他學科之外,造成歷史課堂氣氛沉悶,課堂講課接受效率不佳。

2 出現(xiàn)歷史課堂效率低下的原因

在日常的講課過程中,有時經(jīng)常會聽到一部分學生對老師說:“我們學習歷史提高不起來興趣,歷史知識太難記憶,我們對歷史的學習根本不感冒?!痹谶@樣的錯誤想法和認識下,他們花費在歷史的時間很少,一部分學生的歷史成績的確很不盡如人意。通過長期與學生溝通交流,分析歷史不好的原因,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的學生對于歷史這門課程的重要性還是有一定認知的,對歷史事件也比較感興趣,但是他們不喜歡枯燥的教學方法,希望對歷史課能進行創(chuàng)新,使歷史課堂更加的生動有趣,才不至于成為應試教育的試驗品。所以,對于教師就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因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的進行創(chuàng)新,才能尋找到最適合學生喜歡的那一款教學模式。對于學生來說,長期對歷史課的錯誤認識,是造成學習興趣低下,不認真聽課的內(nèi)在原因,并且由于歷史課程錯綜復雜,歷史時間、人物、事件相互交織,很容易記錯,才使學生產(chǎn)生了畏難情緒,學習效率所以才比較低下,沒有了學習熱情。

3 關于高中歷史教學的策略

1、認真提前備課。有一部分教師對于備課的認識是錯誤的,他們單純的以為課堂備課的筆記,只是應付上級和學校的檢查而已,根本對自己起不到應有的幫助。更有一部分教師以不備課就能講課為驕傲,認為自己的課堂教學經(jīng)驗豐富,資歷老,出口成章,課堂內(nèi)容了然于心,對課堂備課滿不在乎。其實這樣的錯誤思想不但破壞了歷史的課堂,而且還對學生的學習極其不負責任。筆者認為認真?zhèn)湔n體現(xiàn)的一名優(yōu)秀高中歷史教師的素質,所以本人提出如下建議:一是在每一節(jié)課前要調(diào)查清楚學生需要獲得什么樣的教學知識,對本節(jié)課的什么內(nèi)容感興趣;二是要通過信息平臺作用,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查出與本節(jié)課有相關知識的內(nèi)容,作為課堂的延伸,對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要重點進行講解,對考試易出現(xiàn)的知識點要進行梳理歸類;三是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經(jīng)常性的組織歷史教師對備課的內(nèi)容進行交流,通過集體研究討論,選擇出最適合于學生學習的教學備案,便于改進自己的教學不足。

2、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如果沒有創(chuàng)新,世界就將變成一潭死水。如果教學課堂總使用一種教學模式,長期下去學生也會失去興趣。所以,教師要研究探討多樣化教學模式,對自己的角色要充分定位,教師不能只是為學生講課,也不能長期扮演傳播者的角色,有的時候更應該作為學生的指路人,為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歷史課堂的討論中來,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改變?yōu)榉e極互動的平臺,使學生對歷史事件能夠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對歷史的事件可以進行假設性教學,以此促進學生的主動思維能力,提高課堂的教學興趣,進而促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3、充分調(diào)動學生思維能力。教師要想真正的教會學生歷史的知識,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必須要學會引導學生主動開展積極性的發(fā)散思維,正確對歷史事件進行評論。歷史的最大特點是結論性課程,是已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情,歷史不可能從頭再來。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的對結論性事件對學生進行灌輸,讓學生能夠記住歷史事件和相關內(nèi)容,這樣的教學方式長此以往就會扼殺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其實歷史也可以假設,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歷史教學,讓學生學會分析歷史的成因,在學生與歷史之間構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如果歷史事件可以重演,那是什么樣子的?通過這樣的設問。學生能夠積極的去思考這樣的問題,更便于掌握歷史知識,培養(yǎng)歷史思維的能力。

4、加強歷史知識的積累。俗語說的好:“如果要給學生倒一瓶子水,首先教師要有一桶水?!边@則俗語告訴大家,教師要想教會好學生,必須自己有知識的儲備,必須要眼界開闊,胸中有墨水。尤其歷史知識包括中國各個時期方方面面的知識,與什么都有一定的關聯(lián)。如果教師只按照課本內(nèi)容講解,時間一長學生也就自然沒有了興趣,如果教師根據(jù)自己所學習的知識,偶爾“天馬行空”一次,向學生介紹課本以外的知識,講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民間流傳的歷史,就會讓學生聽的津津有味,興趣倍增,增加了對歷史學習的愿望。

總而言之,歷史教學必須要遵循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牢牢掌握歷史知識的信息,采取非常規(guī)的手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綜合教學素質,與現(xiàn)代教學技術手段接軌,努力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高中歷史的教學水平就一定能夠提高,上升到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 時培君,淺談高中歷史教育教學,《課程教育研究》, 2014, 第11期(11):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