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法學研究范式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教學反思;反思能力;教師教學發(fā)展
1.反思、教學反思的內涵及意義
20世紀80年代以來,關于反思 (reflection)在國際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的討論與研究。[1]最先把反思引進教學過程的是美國教育家杜威,他在名著《我們怎樣思維》中認為, 反思是人們“對于任何信念或假設性的知識,根據支持它的基礎和它趨于達到的進一步結論而進行的主動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笨梢哉f反思是對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對自己體驗過的東西的理解或描述。這里的反思并非教師對教育教學工作進行一般意義的思考和回顧,而是要從反思自我開始,進而反思教學能力,反思育人方法,反思課程改革,反思生活等。
反思被廣泛地看作是教師教學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從事以人為目標,以人為核心的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其中“教學反思”就顯得尤為重要。[2]“教學反思” 又稱“反思性教學”(reflect teaching),是指教師自己完成的教學實踐活動,有目的地進行審視,做出理性思考,并用以指導日后的教學,通過思考、解剖自己日常實踐從而不斷地超越提升自我。用教學反思指導控制教學實踐,教師就會探索教育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就會積極優(yōu)化教學,進一步充實自己。經常性的教學反思可使教師自身教學發(fā)展得到顯著提升。可以說反思是教師自身教學發(fā)展的基礎和前提,也是教師新成長的起點,而教學反思則是教師教學發(fā)展的直接抓手。
2.反思能力與教師教學發(fā)展關系
要學會和利用教學反思促進教師教學發(fā)展,教學反思能力的提高就顯得更為重要,因為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決定教師教學反思的深度和廣度。
反思能力是教師以自己和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決策、行為、方法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分析、調整的能力。[3]教師要想提高教學反思能力,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自我監(jiān)控能力和教學監(jiān)控能力,這包括教師對自我的教學發(fā)展規(guī)劃能力、對教育理念把握吸收能力及對自我教學認同能力等。
教師教學發(fā)展是指教師以自身專業(yè)素質,包括知識、技能和情意等方面的提高與完善為基礎的教學成長和教學成熟的過程。[4]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學習、積累教育科學知識和一般文化科學知識,要在教學職業(yè)生涯的每一階段掌握良好教學實踐所必備的知識和技能,要不斷形成和提高學科能力,要不斷養(yǎng)成教育素養(yǎng)。
3.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影響教師教學發(fā)展因素的研究很多,不僅有的社會環(huán)境因素,還有個人因素,并且在個人因素中,反思能力的缺失在自身發(fā)展中占有很關鍵因素。波斯納提出的教師成長公式:經驗+
反思=成長,也充分說明了反思是教師教學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反思是教師教學發(fā)展的內因,起著主導作用,反思已成為增強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一環(huán)。[5]
教師教學能力水平的提高是建立在教學反思的基礎上的,教學反思能力決定著教師教學水平提高的發(fā)展周期,決定著教師從“教學型教師”向 “研究型教師”轉變的程度。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越強,越容易發(fā)現教育現象及感悟教育規(guī)律,越容易把握教學實質,越容易實現自己的教育超越,教師的教學水平發(fā)展的速度也就越快,教師的研究型程度也就越高。
教師教學水平的發(fā)展與教學反思能力的提高是相輔相成的,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教師在教學發(fā)展中,只有不斷地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并對自己面臨的教學實踐進行深刻的反思和感悟,才能逐步形成對自己教學實踐的反思意識和能力,才能在反思中對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剖析、感受和理性提升,從而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最終促進教師的教學發(fā)展。
4.教師教學發(fā)展各階段教學反思的主要特征
目前教師教學發(fā)展問題依然困擾著大多數教師,在提高教學反思能力方面又顯得無從下手。如果我們能夠根據教師教學發(fā)展不同階段中教學反思所表現出的特征入手進行剖析,那么對于提高教師教學反思能力,促進教師教學發(fā)展,提高我們教育教學的整體水平是十分有益的。
若按“反思型實踐者”范式,我認為可將教師教學研究水平的發(fā)展概括為以下幾個階段,它們是:適應期、階段發(fā)展期、停滯期、飛速發(fā)展期、成熟期。
所謂的適應期是指教師在職業(yè)生涯初期對于一般意義上的教學常規(guī)與經驗的積累過程。教師在這個階段主要表現為知識講授的呈現階段,教育方法的學習與揣摩階段,教育理念的吸收階段,并不帶有太多的行為實踐性和反思性。雖然在這個階段會表現出旺盛的職業(yè)精力和教育思維活躍性,但并不是以反思性為主,多數是教學后的反省,更難說反思能力的提高。這一階段如果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學監(jiān)控能力,那么對于教師自身的教學發(fā)展將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階段發(fā)展期是指教師在職業(yè)生涯中形成一定風格后,開始在職業(yè)活動中主動運用教學實踐,積極進行教學反饋與調節(jié)的應用過程。教師在這個階段主要表現為教學的主動實踐性、運用的及時調整性、結果的充分反饋性。在這個階段教師最能產生自我教學效能感和價值感。但同時教師會在這個階段被大量的信息和反饋的結果包圍,會進行非習慣性的反思,仿佛反思得越多,教學中要思考的就越多,卻越無從找到答案。在這個階段教師最多的會反思自我的職業(yè)規(guī)劃與教學發(fā)展設計。由于這種反思是非習慣性的,無主動意識的,因此這種反思并沒有成為教師教學發(fā)展的催化劑。如果在這個階段能從生活反思能力、自我反思能力以及德育反思能力入手培養(yǎng)自己的反思意識,那么對于教師自身的教學發(fā)展將起到決定性作用。
停滯期可謂是教師職業(yè)生涯中的一個倦怠期。由于教師教學情境的多變性,新知識結構的不斷更新,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會導致教師在工作任務上的疲憊感,教學情緒的低落感,教學研究的困惑感,教學思想的沖擊感以及教學實踐的不充分感,從而最終導致教師個人成就感的缺失。那么在這個階段惰性是教師的普遍表現,如果能夠更多地從情感能力、價值能力方面進行反思將對于教師自身的教學發(fā)展起到轉折性作用。
飛速發(fā)展期是建立在教師的反思基礎上的,是教師在停滯期期間對教學活動的意義及價值進行深入的思考后、對教學實踐重新梳理和調整后,對自我評價重新判斷與定位后,更為主動地進行教學思考,促進教師教學發(fā)展的一個最重要的時期。在這個階段教師能夠有意識地、謹慎地、經常性地、有針對性地將研究結果用于教育實踐,會逐步形成一種反思習慣,會將反思作為促進自身教學發(fā)展的一種手段。
成熟期是指教師真正意義上成為 “專家型”教師、“學者型”教師、“研究型”教師的時期。這一階段的教師會做到“邊教邊悟”, 教學參與更為主動,教學發(fā)展更為積極,會創(chuàng)造性地實施教育教學活動,具有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更多地表現為思維的再次活躍性、教學的積極創(chuàng)造性和自我的不斷發(fā)展性。
5.教師教學反思能力培養(yǎng)與提高應注意的問題
從教師教學水平發(fā)展的各個階段可以看出,教學反思能力的提高是關鍵所在。那么在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上也應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1)避免思維狹隘性。即各個發(fā)展階段的教學反思不是對教學工作的一種單純回顧,而是要對自己教學理念的把握,對自己教學方法的設計,對自己教學手段的運用,對自己教學組織形式的開展等進行的全方位的反思。
(2)避免權威認同性。反思型教師應對教育理論和實踐持有一種健康的懷疑與批評,應學會用一種前瞻性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能夠對自己以及自己行為給予學生的影響進行積極的反思,不要固守結論,盲從權威,也不要全盤否定自我,學會注重實踐研究,能夠在研究狀態(tài)下進行教育教學實踐,從而形成自己獨到的教育教學風格。
(3)避免純粹理論性。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要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操作中進行,從狹義上來說,一次教學實踐后,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總結經驗,之后再次實踐,再歸納總結。從廣義上來說,階段性的實踐后進行系統(tǒng)反思,發(fā)現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循環(huán)反復,不斷上升,在這一過程中,只有教師的教育實踐能力得到不斷提升,教師才能得到可持續(xù)的教學發(fā)展。
(4)避免一蹴而就。這種教學反思應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認識自我、否定自我、提高自我的反復過程,要養(yǎng)成反思習慣,要克服急躁或懈怠情緒。反思的意義在于實踐中的反復錘煉、反饋與評價,不應成為階段性的產物。
(5)強調時效性。針對一個教學活動結束后要及時總結,針對一定階段的學科發(fā)展要及時研究與學習,針對一定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要及時吸收與調整,這樣可以縮短教師教學發(fā)展的周期。
6.教師教學反思能力培養(yǎng)與提高具體措施
對于教學反思的方法研究已經有很多,如行動法、比較法、對話法、錄像法等,針對教學反思的不同側面,筆者提出的具體辦法和途徑如下表所示。
目前我們教育教學面臨著教師如何進行教學研究及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問題,培養(yǎng)反思型教師是促進教學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發(fā)展的有效手段。讓教師養(yǎng)成習慣性的教學反思是教師走出教學困境,促進自身教學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3]周廣強.教師專業(yè)能力培養(yǎng)與訓練[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魏 F.談教學反思[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35).
[4]王 兵.教學反思: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一種重要途徑[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07).
關鍵詞:研究生;學術道德失范;培養(yǎng)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21-020-02
近年來,研究生教育中出現的學術道德失范現象愈演愈烈,前景令人擔憂。研究生學術道德的缺失,敗壞了校風和學風,扭曲了誠信治學的學術氛圍,嚴重影響了研究生的培養(yǎng)質量。因此,鏟除培養(yǎng)學術道德失范的溫床,全面加強學術道德建設,是當前高校學風建設工作的首要內容。
一、研究生學術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現
1、課程學習、科學實驗階段的學術道德失范表現
研究生在上課階段,就已經會采用各式手段瞞天過海,胡編濫造:期末考試時攜帶小抄,作弊以獲取高分;竊取他人實驗成果,偷換數據,抄襲實驗報告;從互聯網上下載論文,稍作修改即作為期末論文上交。
2、及畢業(yè)論文中學術道德失范的表現
大部分高校在評獎或畢業(yè)所需的條件上,都會注明或撰寫畢業(yè)論文的要求。這導致研究生不論是否側重于理論研究,都必須要有自己的專業(yè)性科研論文成果。于是,各種類型的學術道德失范行為集中于此,具體表現為:抄襲,剽竊、侵占他人勞動成果,或者“越境”翻譯國外學者的成果后據為己有;在未實際參加的研究成果或論文中掛名,或引用有關參考文獻未說明,或標注“偽注”,盲目列出并未引用的參考書目;一稿多投或一稿多用,將自己待發(fā)表的論文或者已經發(fā)表的論文,改頭換面,更換題目,繼續(xù)在其他刊物上投稿;找“”,出錢雇“”貫以自己姓名的論文,或充當“”替人論文等等。
二、當前研究生學術道德失范現象的原因分析
1、受社會不良影響較大
現今我國處于社會轉型期,唯利是圖、以最小代價獲取最大利益已逐漸成為人們新的座右銘。這些扭曲的價值觀,不可避免的投射到高??蒲袑W術的凈土,從而轉化成為研究生學術道德失范的動因之一。職稱評審、職務認定、學術地位水平的評價,對名利的過度追逐導致學術規(guī)范的邊緣化,傳統(tǒng)學術道德規(guī)范體系的道德約束力日益削弱,學術泡沫、粗制濫造、弄虛作假、人情送禮、任人唯親、暗箱操作、學霸威懾等現象大有越演越烈之勢。另一方面,面對研究生擴招,就業(yè)壓力逐年加大,人才競爭日趨白熱化的大環(huán)境,很大一部分研究生無法平心靜氣的進行學術研究。為了日后能夠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他們只能在公務員考試、各種考證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因此也無暇顧及學術研究,到真正交稿之時就只能敷衍了事,東拼西湊。
2、高校缺乏對研究生的學術道德教育
(1)缺乏對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
一些高校往往注重“科研能力”、課題論文的數量,而常常忽視對研究生進行學術道德教育。其后果是第一,使研究生不了解學術規(guī)范的具體內容,對于科學研究中的譯、署名、引據、注釋等概念模糊不清,致使很多學術失范行為成了“無心之過”。第二,道德教育的缺失致使研究生的知識產權意識淡漠,缺乏學術道德觀念和自我約束力,不能以正確的學術道德規(guī)范自己的學術行為。
(2)監(jiān)督懲戒機制不到位
目前高校對于研究生學術道德失范的懲戒大都只集中在考試中防抄襲、作弊的措施上,對于論文的剽竊、侵占,并沒有健全的監(jiān)督管理和懲罰方法。這樣致使研究生的學術不端行為得不到及時的察覺、揭發(fā)和懲治。
(3)研究生學術水平評價標準單一
現階段對研究生學術水平評價標準非常單一,一般以所發(fā)論文數量與發(fā)表刊物檔次結合考察。思想政治狀況考核弱化,卻以作為評獎評優(yōu),乃至是否能夠畢業(yè)的唯一標準。有部分研究生不學無術,運用各種學術失范手段大量制造劣質論文,給予出版社適當“稿費”就可直接發(fā)表。最后,卻能夠擠掉很多真正潛心鉆研、刻苦用功的同學,摘得獎學金的榮譽。而那些踏實做科研的研究生,則因為研究周期較長,無法在短時間內取得學術成果,而與獎項擦肩而過。而在另一些高校里,在讀期間,不完成論文量化的標準,研究生就無法實現學業(yè),甚至嚴重影響了將來的就業(yè)。在這樣的指揮棒下,現實性很強的研究生當然“急功近利”,想方設法走捷徑,提高論文數量,忽視質量。這也造成了滋生學術失范的溫床。
三、對于加強研究生學術道德建設的思考
加強研究生學術道德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采取多項措施,依靠學生、老師、學校乃至社會的共同努力。根據研究生學術道德的現狀及其問題的成因,結合本人多年從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積累的經驗,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從制度上杜絕學術失范現象的產生:
1、強化學術道德教育,形成以遵守學術道德為榮的研究氛圍
(1)充分認識學術道德教育對培養(yǎng)合格研究生的意義。
合格研究生不僅要具有過硬的專業(yè)水平,扎實的學術功底;更為重要的是,他所撰寫的論文不是建立在剽竊他人成果的基礎上,而是踏踏實實由自己努力完成的。過程的清白,才能彰顯結果的珍貴。所以,必須首先認識到加強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切實提高學術素質的具體措施。
(2)積極開展學術道德教育活動
秉承先入為主的規(guī)律,在研究生入學后的新生教育課中,將學術道德教育作為第一課,優(yōu)先進行講解。從而給研究生打下必須自覺遵守學術道德的深刻烙印。同時將學術道德教育放入《研究生培養(yǎng)手冊》,并設立必修課專門對此進行解讀。以保證學術道德教育的常態(tài)化、長期性。
研究生在讀期間,要結合經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掌握研究生的思想動態(tài),運用正反面典型事例,有針對性的進行學術道德教育,做到警鐘常鳴。使學生牢固樹立以遵守學術道德為榮,以學術道德失范為恥的榮辱觀,使之在正確的學術道德觀的熏陶和指引下成長進步。
2、完善研究生學術道德監(jiān)管機制
(1)合理使用懲罰手段
合理使用懲罰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梢宰钪庇^的表現學術失范人員的不利后果,對周圍同學造成心理壓力,促使其按照規(guī)則做科研,不跨越紅線。同時也能使遵守學術誠信的學生相信,他們的努力能夠得到尊重和回報,通過造假走捷徑將最終受到殘酷懲罰。
建立完善的懲罰機制,首先需要根據研究生學術失范的不同情況規(guī)定輕重緩急的處罰措施。例如考試作弊,將給予記過處分,并取消當年的評獎評優(yōu)資格;學期論文抄襲,取消學科成績并重修補考;畢業(yè)論文的摘抄率過高,將推遲畢業(yè),重新修改論文。其次組建由學生、導師和主管領導構成的學術道德監(jiān)督小組,對研究生的作業(yè)、考試、論文、科研等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督管理,對學位申請、評獎選優(yōu)、出國推薦等過程中需要的學習成績、科研成果及進行嚴格審查和核實。將學術誠信納入學生的相關考核體系中,直接與學生能否獲得獎學金與能否畢業(yè)掛鉤,加強學術道德建設工作的聯動性。
(2)充分發(fā)揮導師作為學術道德建設第一責任人的作用
研究生導師既要“教書”,更要“育人”。他不僅要培養(yǎng)研究生成才,教會他們學習方法,理論知識;更要注重其一言一行對學生道德上潛移默化的影響。將學術道德指導要求作為研究生導師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要求導師在日常學習和科研過程中注重研究生的德育教育和學術規(guī)范的示范與引導,向學生積極倡導求真務實的學術作風,用自己的高尚品德及人格力量教導和感染學生,培育學生養(yǎng)成恪守學術規(guī)范的優(yōu)良風范。
(3)轉換研究生學術水平評價標準
第一,要在評價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學術道德素質要求。學術道德規(guī)范不是空有口號,也有量化標準。例如發(fā)表的學術論文抄襲率超過了多少百分比,就必須要取消學術不端研究生評獎評優(yōu)的資格。將這些學術道德要求切實在評價標準中提出,可以對研究生的學術道德失范行為起到良好的現實制約作用。第二,取消要求研究生在規(guī)定的期刊發(fā)表一定數量的文章的規(guī)定,給研究生一個相對寬松的學術環(huán)境。學術研究是一種體力活,很多時候必須在大量閱讀參考文獻的基礎上才能產生自己的觀點。而部分高校動輒要求發(fā)表2-3篇學術論文才能畢業(yè)或申請獎學金的規(guī)定,一方面使研究生缺少時間靜下心來做科研,從而產生各種學術道德失范行為;另一方面助長研究生浮躁的學風,在人格上形成誠信缺失。所以,應該根據多元化培養(yǎng)目標建立相對應的研究生評價標準,不應以學術論文數量作為唯一標準??紤]不同學科特點以及行業(yè)特性,應在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上各有側重。對學術研究型人才的評價應側重考察理論基礎和學術研究成果的質量,對復合應用型人才的評價應側重知識的掌握、運用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使不同類型的人才各盡其能。
參考文獻
[1] 戴雪飛. 研究生學術失范的根源和學術道德教育機制建設的再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9,(11).
關鍵詞:曲阜師范大學;定向運動;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7.0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24-000-01
前言
定向運動是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在我國已有30余年發(fā)展,早期是在一些軍事院校開展,后來逐步發(fā)展成為一項獨立的體育項目,目前深受廣大學生喜愛。定向運動在山東省開展普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無論在場地環(huán)境及參與人群。最近幾年在濟南、青島濱州等地方,出現了眾多定向運動相關機構及公司,對定向運動突破校園,走向社會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一、定向運動在山東省發(fā)展
山東大學比較早的組建了定向運動隊,并在全國招生定向運動高水平運動員,在各級比賽中一直保持良好成績,其他的很多院校大多是在2005年首次全省定向運動培訓(張曉威主講)開始發(fā)展起來的,山東省早期的發(fā)展離不開山東省無線電協(xié)會和深圳華瑞健定向的推廣。2007年山東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基本功比賽將定向運動納入其中,此后每隔兩年舉辦一次,該項目在全省高校的體育專業(yè)有了進一步的普及。2010年山東省教育廳又將定向運動納入山東省大學生運動會項目,每四年開展一次,2010年山東省體育局也將定向運動設為山東省全民健身比賽項目,每隔一年舉辦一次,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在省教育廳、省體育局的大力支持下,該項目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
目前在濟南、青島、濱州等地,出現了眾多定向運動機構及公司,開展較好的地區(qū)每周都會有活動,普及一般的地區(qū),也有一些學校和戶外運動愛好者定期的參與。定向運動在山東省已形成了自己的發(fā)展體系,在濟南、青島、濱州等地,無論在學校還是在社會群體,都基本完成了初級階段,為下一步的更快的發(fā)展做好了基礎。
二、曲阜師范大學定向運動發(fā)展
1.學校課程設置
曲阜師范大學也是從2005年山東省定向運動培訓班開始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在2013年休閑體育專業(yè)開設定向運動課程,2014年在全校公選課開設定向運動課程。
2.定向運動隊發(fā)展
在2014年3月也成立了曲阜師范大學定向運動隊,2014年5月,參加了山東省第二十三屆運動會定向越野比賽,并取得1金3銀2銅及多個前8名,并獲總成績第2名的好成績。同年7月,參加全國學生定向越野錦標賽,在參賽人數不占優(yōu)勢的情況下也取得一塊銀牌,還獲得多個二等獎、三等獎。“山東省第四、五屆全民健身運動會”、“中國城市系列賽”等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14年9月“曲阜師范大學定向運動協(xié)會”成立,在全校推廣普及定向運動,得到了眾多師生的喜愛。
3.學校團體活動開展
2014年成立了定向運動協(xié)會,不少學生加入到協(xié)會中,定向運動協(xié)會在周末時間組織多次活動,吸引了很多學生來了解和參與到定向運動當中。在體育科學學院每年舉辦一次“校園定向越野賽”,學生積極參與到比賽中,也吸引了不少慕名前來的學生和老師參與到比賽中體驗。定向運動也是一項必須掌握的軍事技能,2014、2015年定向運動連續(xù)被列入新生軍訓的正式訓練項目中。定向運動在2015年,被納入全校春季田徑運動會趣味項目,使更多的師生接觸到了定向運動。
三、小結
1.進一步完善課堂教學,在教學及訓練方面,形成適合發(fā)展的教學及訓練體系
山東省是一個教育大省,目前該項目得到了山東省教育廳、體育局的重視,極力推廣發(fā)展,無論在課堂教學、競技訓練,都會需要一批專業(yè)人才,進一步重視課堂教學與實踐,培養(yǎng)眾多定向教師及教練員,為下一步山東省的全面發(fā)展做好人才建設。
2.鼓勵學生參與各類比賽
定向運動在濟南、青島、濱州等地發(fā)展較普及,曲阜本地受各種因素影響,發(fā)展受到制約,鼓勵學生走出去,以賽帶練,不斷參加各級比賽,提高興趣,積累實踐經驗。
3.開發(fā)濟南、日照、青島、濱州等地區(qū)定向運動實習點
知識本身要體現學以致用,體育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是使學生逐步具備教師、教練員等能力,去普及較好的地區(qū)實習,一方面可以能力得到實踐鍛煉及提高,也可以更好的抓住就業(yè)機會。
4.創(chuàng)建日照訓練基地
定向運動是地圖與指北針的結合,一般大賽都是在山地地形開展,需要等高線知識,曲阜鄰近泰山山脈,無論當地和濟南地區(qū)都是以石頭山為主,不利于等高線學習,而曲師大日照校區(qū)附近,地鄰廣闊的丘陵地帶,是非常理想的定向運動訓練場所。建設具備山地地形特點的訓練基地,對于隊伍走出山東,走向全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5.在社會上創(chuàng)建商業(yè)俱樂部
隨著全國定向運動賽事不斷增多,體育產業(yè)快速發(fā)展,定向運動商業(yè)化也越來越多,在開展較好的地區(qū),從事該項目的商業(yè)賽事及活動,為未來定向運動商業(yè)化發(fā)展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亓美健.推動定向運動在我國快速發(fā)展的必要性[J].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2006,(04).
[2]張曉威.定向越野[M].北京:星球地圖出版社2003.
[3]賽慶彬.定向運動[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2.
[4]王娜娜,李培勇,陳克夢.定向越野的起源與發(fā)展趨勢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2(02).
[5]王惠.定向運動對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02).
論文關鍵詞 實證學派 實證研究 個案研究
從學科淵源上來看,犯罪學脫胎于刑法學。在刑法學理論研究上,存在新派與舊派之分,犯罪學的興起與新派密不可分。自誕生之日起,新派就以實證研究作為自己的學術特征旗幟鮮明的與舊派相對,其實證研究最大的特色就在對犯罪原因的實證調查研究,代表人物龍勃羅梭、菲利、加羅法洛等無不具有這一鮮明特色。因此,犯罪學的誕生盡管脫胎于以理論思辨見長的刑法學,但其是以犯罪原因的實證研究作為其“出生證明”的,其天生具有“實證研究”的特質。既然犯罪學天生具有實證特性,故在犯罪學研究和教學當中應當貫徹實證研究方法,如此才能將犯罪的研究推向深入。與此同時,如何在《犯罪學》的課堂教學中體現和應用實證研究特征是教師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對此,筆者認為應當從如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樹立實證研究指導思想
因為犯罪學學科具有實證屬性,故在教學中首先應當樹立實證研究方式作為犯罪學基本研究范式的指導思想。實證主義是一種強調觀察和經驗和反對形而上學的哲學方法論,其因反對純理性思辨而成為哲學研究的主流方向之一。犯罪學是研究犯罪現象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犯罪控制的學科,犯罪學主要研究對象是犯罪現象。豍我們知道,對具體犯罪現象的認知與把握不可能從純理性思辨中獲得,必須從實際調查中獲取。從犯罪學的學科特點而言,犯罪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實證的方法,這與犯罪學的研究對象、研究目標、學科任務等都密切相關。在具體的教學當中,與其他法學學科不同的是,應當開宗明義犯罪學的實證屬性,確立實證研究方式作為該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式并鼓勵學生們開展犯罪學的實證研究。每個具體的學科基于自身學科屬性的不同會有著不同的研究方式,在筆者看來,學科主要研究方式的確立是學科自身完善和發(fā)展的必須。值得注意的是,在犯罪學研究中確立實證研究作為主要研究方式并不是排斥其他研究方法,因為任何學科的存在和發(fā)展并不是唯一的研究方式可以完成的,必須借助多種研究方式和方法進行綜合研究。在當前的犯罪學教學中,純理論講授和論證占據較為重要的地位,而實證調查研究則重視不夠,這與犯罪學的學科性質是不相符合的。理論源于實踐,對于犯罪學而言,理論講授固然重要,但突出犯罪學的學科實證屬性并強調和鼓勵從事犯罪學的實證研究是促進犯罪學長遠發(fā)展的最為有效的方式。
二、確立實證研究的具體方式
犯罪學的實證研究方法多樣,包括抽樣研究、歷史與追蹤研究、訪談與個案研究、比較研究、觀察與參與研究等。豎從這一角度而言,實證研究方法不是指一種具體的研究方式,而是一種研究方法論群。公允的來講,實證研究方法的各具體研究方式不存在高下之別與優(yōu)劣之分,只存在方法運用的是否恰當和具有針對性。在犯罪學的教學當中,對于實證方法的各個具體研究方法都應當有所論及,以使學生對各個具體方式有所了解和掌握,但更應強調的是,實證研究方式是一種綜合的方法論群,亦即是對上述各種具體方式的綜合運用。以犯罪統(tǒng)計研究為例,由于我國目前沒有公布較為權威的官方犯罪數據,因此與國外研究相比,我國犯罪的定量研究由于缺乏較為可靠的犯罪數據而存在不足,故訪談和個案研究式的定性研究是當前犯罪現象研究的主要方式。由于不存在全國統(tǒng)一的犯罪統(tǒng)計數據,受客觀條件限制,研究者一般會選取某一行業(yè)犯罪或者某一具體領域的犯罪現象進行定性研究以獲取犯罪研究的具體材料。但對于數據記載較為詳盡和權威的國度而言,歷史和追蹤研究、定量研究等方式可作為實證研究的主要方式。由此可見,盡管同樣是以實證方式展開犯罪學的的研究,但其具體方式是可以不同的,“適合的就是最好的”。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應當強調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運用不同的實證研究方式。影響方式選擇的主要因素有學校的教學設施與條件、實證方式開展的氛圍、學生的興趣與動手能力、外在客觀條件的限制等等。相對而言,開展實證研究較早、學生理論與實踐能力較強、校地聯系緊密的法學院更為容易開展犯罪學的實證研究。在具體的實證研究中應當根據不同情況靈活選擇不用的方式來展開研究,以達到最佳研究目標。
三、實證研究方案的制定與實施
總的來看,實證研究從方案的制定到實施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研究準備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課題的選定、制定研究計劃以及組織研究隊伍等等。研究課題的選定一般來自于兩個方面,即理論研究方面和社會實踐課題。不論是何種方面的課題,應選擇具有可行性、具有代表意義和社會關注度較高的選題。研究計劃包括主要是指方案實施的具體計劃和過程,至于研究隊伍是指完成該計劃的團隊組成。第二階段,資料收集階段。這一階段是實證研究最為重要的體現。資料收集的方法主要包括問卷法、訪談法、觀察法與文獻法、個案研究法。不同的研究應采用不同的資料收集方法。每一種資料收集方式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需要針對不同的情況作出不同的選擇和應用。以問卷法為例,這種資料獲取方法具有客觀性,較少受主觀偏見的影響。但這種方式并不能較深層次的了解受訪者的內心真實想法,而且此種方式要求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否則其結論可能出現偏頗。而訪談法在使用過程中,訪談者和被訪者是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在涉及被訪談者的一些隱私問題,如遭受侵害的過程時,被訪談者往往會比較反感,不愿對這些問題做正面或真實的回答。這時候就需要訪談人員在進行訪談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通過適當的方法或方式引導被訪談者,以期獲得更加真實的信息??傊?,資料的收集應注意保持全面性、客觀性和確定性,這些直接關系到研究結論的準確性。第三階段,資料分析整理階段。這一階段是對已經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整體,并得出相關結論的階段。一般而言,研究結論的作出包括兩種形式:一是在研究開始之前預設了某種結論,然后通過資料的獲取和分析來驗證此種結論;二是研究者并未預設某種結論,而是通過資料的分析整理邏輯上推導出某種結論。在筆者看來,預設結論的情況盡管十分常見,但研究者受預設結論的影響會導致對資料的獲取和分析帶有較強的主觀偏好,進而直接影響結論的客觀性的準確性,因而應當較少采用。第四階段,成果表述階段。此階段是要求研究者根據自己的研究結論撰寫出符合學術規(guī)范的研究包括或者論著,以完成自己的研究目標。研究成果表述是實證研究的總結階段,是發(fā)揮研究計劃學術效應和社會效應的階段,具有重要意義。綜上可知,每一個研究階段相互聯系和作用,共同構成了整體的實證研究過程。前一階段是后一階段的基礎,但每一個階段都具有自身的獨立價值和意義,相互之間不可逾越、不可省略和替代。
四、實證研究的具體展開
筆者以王牧教授所編著的《新犯罪學》教材為例,對實證研究方式具體展開進行論述。在王牧教授的論述里,涉及實證研究方式的主要有三大塊,即犯罪現象發(fā)生論、犯罪現象存在論和犯罪現象對策論。筆者認為,這三大部分是犯罪學研究的核心的內容,也是實證研究方法運用的主要領域。如上文所述,實證研究方式是一種研究方法論群,對不同的對象和領域具體采取的實證研究方式并不相同。因此,對于上述犯罪學研究的三大領域應當根據其不同特點而采用不同的實證研究方式。具體如下:第一,犯罪現象發(fā)生論。該領域主要研究犯罪發(fā)生原因,是犯罪學最為重要的研究領域并一度成為犯罪學研究的全部。犯罪所產生的原因的可謂種多樣:遺傳學、心理學、社會因素、精神因素等錯綜復雜相互交錯都影響著犯罪的產生。筆者認為,對犯罪原因的研究主要采取個案訪談和調查方式。盡管實證研究的起點在于實際調查以獲取第一手資料,但資料獲取的方式仍然多種多樣,個案訪談和調查是其中之一。犯罪原因盡管多種多樣,但不同類型的犯罪原因是可以探究的,尤其是某一具體類型的犯罪。在犯罪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鼓勵和支持學生根據特定的犯罪現象展開個案調查,了解犯罪具體產生的原因。對具體訪談對象的確定應當因地制宜,具有代表性并具有可行性,有條件的可以對較為典型的案件犯罪人或者嫌疑人進行訪談。第二,犯罪現象存在論。對于犯罪資料獲取的實證方法而言,基本有問卷法、訪談法、觀察法與文獻法、個案研究法等方式。獲取資料以后,對資料的分析和整理技術同樣重要。在犯罪現象存在論這一領域,通常是對現有的犯罪資料進行分析和整理,以總結犯罪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因此應當運用統(tǒng)計分析對資料予以整理并得出結論。對于資料的分析統(tǒng)計而言,一般可以分為兩類,即描述統(tǒng)計和推論統(tǒng)計。前者重視對現有資料的概括和描述,基本屬于“就事論事”,僅對資料本身進行概括歸納;后者則需要根據樣本的特征來推導相互之間的關系,并對相關趨勢進行預測,因此,后者遠比前者復雜。對既有的犯罪數據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既需要運用描述統(tǒng)計對數據本身進行描述和概括,也需要在此基礎上運用推論統(tǒng)計方式進行分析、總結和預測犯罪發(fā)展的規(guī)律。第三,犯罪現象對策論。由于犯罪現象千差萬別,故對犯罪進行控制和預防的方式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具體實證研究方法分為三個方面:(1)確定研究對象;(2)選擇具體研究方法;(3)確定研究工具。以青少年犯罪預防為例,首先,研究對象即為青少年犯罪。其次,對于具體研究方法而言,需要兼顧量的研究與質的研究,故可以選擇問卷調查、社會測量以及實地考察、深度訪談等方式收集資料。最后,由于青少年犯罪涉及到家庭、學校和社會各個方面,在研究方法的選擇與研究工具的適用方面就需要更加全面和具體。研究者可以自我制定一定的調查研究工具,也可以采取心理學設計有關心理測試表。
論文摘要: 化學實驗探究題已成為中考化學學科的重要題型之一。實驗探究題既考察了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又考察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探究題要求較高,區(qū)分度也很好。
化學實驗既是化學學科的基礎和靈魂,又是理解知識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中考考察的重點內容。近年來,化學實驗探究題已成為中考化學學科的重要題型之一。實驗探究題既考察了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又考察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探究題要求較高,區(qū)分度也很好,成為近年中考題的熱點,這給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和完善。
一、上好實驗課
在實際教學中,往往為了省事,在講到實驗時,僅停留于“紙上談兵”,“講”實驗,“畫”實驗。有時實驗“畫”都懶的畫,直接用課本投影或讓學生看課本圖示。這就使得學生是索然無味“聽”實驗,“背”實驗。對實驗中提出的問題,不是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得出結論,回答問題。而是聽老師“說”現象,記現象,得結論。因此,在實際教學中上好實驗課非常重要。我們盡量將實驗課放到實驗室進行,邊做實驗邊講解。必要時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問題讓學生自己提。讓他們自己從實驗中尋找答案。這樣效果會很好。這既體現現代學生的特點,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同時,借助實驗可以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提高實驗能力。
二、遵循課程標準但是不拘泥于教材,對教材中的探究性進行創(chuàng)新。
中考考試說明中明確提出,化學學科考試內容嚴格遵循課程標準的前提下,編制試題,活而不偏,適度開放。加強以實驗探究為核心的科學探究活動的考查。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利用好教材中的活動與探究。由于教材中的化學探究性實驗內容的時間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針對探究性實驗內容有所側重,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實驗重點突破并有時創(chuàng)新。用來測定空氣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圖1所示是用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測定方法。
圖1
圖2
實驗過程:
第一步:將集氣瓶容積劃分為五等份,并做好標記。
第二步: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伸入集氣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第三步: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發(fā)現水被吸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集氣瓶總容積的1/5。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集氣瓶中剩余的氣體主要是
。
(2)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不到總容積的1/5,
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
(3)某同學對實驗進行反思后,提出了改進方法(如圖2所示 ),你認為改進后的優(yōu)點是:
。
將課本實驗進行改造和創(chuàng)新,可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產生“質”的飛躍。為學生做好實驗探究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學理念。
新課程理念強調:基礎教育的任務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改變單一的接受性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通過研究性學習、參與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來掌握科學知識。新課程理念要求打破以講授、灌輸為主的教學方式。使用體現學生參與合作,師生互動,探究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努力引導學生自主專研,鼓勵他們求異創(chuàng)新,主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但是很多老師仍按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去教學,對新課標準的要求視而不見,在實際教學中仍是以講授、灌輸為主教學方式,把自己放在了主題地位。以下是我聽一位教師的課堂片段探究CO2 與水的反應實驗。
老師:取兩支試管,在A試管中加入2ml蒸餾水,滴入2滴紫色石蕊試液。問學生石蕊試液顏色是否改變?
生:沒變色,仍為紫色。
師:在試管B中加入幾小塊石灰石,再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迅速塞上帶導管的橡皮塞。將導氣管伸入試管A的溶液中。大家觀察一下紫色石蕊試液顏色是否變化了?(演示實驗)
生:紫色石蕊試液變成了紅色。
師:紫色石蕊試液為什么變成了紅色?(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色)
生:因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了碳酸。
師:給試管A加熱至液體沸騰,大家觀察一下顏色是否有變化?
生:紅色又變成了紫色。
師:紅色為什么又褪去了?
生:A中沒有碳酸了。
師:碳酸是否穩(wěn)定?
生:不穩(wěn)定,受熱分解了。
[板]
CO2 + H2 == H2CO3
H2CO3 CO2 + H2O
這樣的實驗探究乍一看進展非常順利,而且?guī)熒p邊活動、課堂氣氛都很好。若仔細分析不難發(fā)現,實際上仍是老師起主體作用。實驗是老師做的,問題是老師提的,現象也是在老師提示下學生回答的。這樣的教學實際上還是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就像現在市場上銷售的感冒藥—感冒膠囊,換成的氨酚烷胺那敏膠囊,從外觀名稱看,好象是新藥,實際仍然是以前的老藥。而新課程理念提倡的是學生參與合作,師生互動,探究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這就要求我們改變傳統(tǒng)的講授灌輸式教學,變成師生先一同進行原理學習,然后由學生自己尋找裝置,師生共同設計實驗,然后學生自己親自操作。實驗結束后進行交流與討論,總結出實驗結論。這樣可以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實踐中獲得知識。同時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四.聯系現實生活
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是由過分注重學科系統(tǒng)知識的化學課程向貼近社會、貼近生活、體現STS教學思想的化學課程轉變。近年來的中考題注重體現化學學科的實際應用研值和學科特點,體現化學與社會、生活的緊密聯系。因此,在教學實際中,要足于學生發(fā)展和實際需要,將生活實際與物質的性質及變化聯系起來,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對問題進行探究,從而獲得化學知識與經驗。
生活中,處處是化學,留心身邊的生活現象,把教學研究的視角延伸到生活當中去,豐富多彩的生活為課題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例如:(徐州市2008中考)2008年春季,特大暴風雪襲擊了我國南方地區(qū),在抗擊暴風雪的戰(zhàn)斗中,融雪劑發(fā)揮了—定的作用。小明現有一包某公司生產的融雪劑,已知它由碳酸鈉、氯化鎂、硫酸銅、氯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組成。
[提出問題]該公司生產的融雪劑到底含有什么物質呢?
[查閱資料]含鈉元素的物質在酒精燈的火焰上灼燒時會產生黃色火焰。
[實驗探究]下面是小明設計的探究實驗,請你幫他完成。
①取少量融雪劑,加水溶解
②另取少量融雪劑,滴加稀硫酸
③向該融雪劑的水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④
[反思和評價]
(1)寫出③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融雪劑融雪的原理是
。
(3)使用融雪劑有很多危害,例如會腐蝕道路、橋梁。請你再舉一例
。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在實驗探究教學中切實從有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高度,提高對化學實驗探究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對化學實驗探究的教學研究,努力提高化學實驗探究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2008,(4)
關鍵詞:闖關式;翻轉課堂;Web前端技術;教育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2-0164-02
傳統(tǒng)教學過程通常包括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兩個階段,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實現了傳統(tǒng)課堂中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兩個階段的顛倒[1]。在翻轉式教學中,知識傳授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在課后完成,知識內化則在課堂中經討論、協(xié)助完成[2]。課堂活動環(huán)節(jié)是學生進行知識內化的階段,決定著學生學習的效果。但是,目前大多數研究集中在如何通過教學視頻提高學習的效率,而對知識內化階段的課堂活動關注有所不足。筆者認為,翻轉式教學的最大挑戰(zhàn)并不在于如何制作視頻,如何進行有效的“線上”活動,而是如何創(chuàng)造鼓舞人心、面對面的課堂學習[3]。針對高職學生,如何在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其旺盛的學習勁頭,并保持可持續(xù)學習的動力,使學生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探尋知識,從而真正熟練地掌握相關技能值得進行深刻的研究和探討。本文從翻轉課堂內涵和闖關式學習理念及設計策略出發(fā),通過對闖關式學習理念應用到翻轉課堂中的案例進行分析,提出一種“基于闖關式的翻轉課堂教學方法”,以《Web前端應用開發(fā)》課程為載體,對此教學方法開展教學設計和實施,按照“階段闖關、指導練習、分組練習與企業(yè)專家點評”等方式進行教學,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挑戰(zhàn)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參與度。以期更好地促進翻轉課堂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為教學實踐者提供借鑒。以下將從教學分析、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成效特色等四個方面展開分析。
一、教學分析
從近幾年信息技術發(fā)展趨勢可知,網頁前端開發(fā)技術在行業(yè)中越來越體現其重要性和蓬勃的發(fā)展勢頭?!禬eb前端技術》作為一門培養(yǎng)學生該方面能力的支撐課程,生命力強、在專業(yè)課程體系中地位重要。針對該課程設計翻轉課堂教學實施模式;開展具體“翻轉內容”的研究;建設“闖關式翻轉課堂”相關教學資源,包括知識點及情境設計、學習指導設計、學習活動設計、學習效果測評設計等相關教學、學習資源。通過“闖關式翻轉課堂教學方法”的實施,提高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和就業(yè)競爭力,使學生受益。
二、教學策略
根據教學內容和高職學生特點,設計《Web前端技術》教學策略如圖1所示:
1.課前,通過微課平臺學習任務,讓學生提前完成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學習并提交反饋,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
2.課內,使用闖關式教學策略,結合多種信息化手段,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夯實專業(yè)基礎的目標與效果。
3.課后,通過微信平臺,讓課堂學習延續(xù)到課后的移動學習中,利用碎片時間,滿足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三、教學過程
1.課前傳承知識。課前,教師預先錄制微課視頻,提前學習任務,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進行線上學習、進階練習,并以評論、問答等方式和教師交互,完成課前預習。
2.課堂內化知識。教師根據學生線上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學習任務單,每階段任務分別采用“闖關+指導練習+分組練習與企業(yè)點評”的教學方式完成。其中,初級任務側重基礎知識的掌握,采用闖關式教學方式,將枯燥的知識學習過程結合游戲闖關理念,激勵學生學習興趣,進而夯實專業(yè)基礎;教師實時掌握學情,及時解決問題。在闖關過程中,學生的任務是主題發(fā)言、闖關、實際操作、提問交流,教師的任務是課堂引導、組織、點評。針對學生做得不完善的地方,教師及時進行講解與補充。闖關通過在線測試平臺進行,闖關的結果由平臺產生統(tǒng)計分析報表。高級任務側重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有指導練習,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增強學習信心;通過學生分組實踐與企業(yè)方對作品評分及點評,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強化動手能力,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精神與溝通素養(yǎng),與企業(yè)要求進一步接軌。任務采用真實企業(yè)項目貫穿始終,在任務提出、任務實施和任務評價階段均有企業(yè)參與,有利于幫助學生融入企業(yè)氛圍,進入職業(yè)角色,企業(yè)專家指導評分,達到校企合作目標。課程最后,教師總結歸納闖關口訣,激發(fā)學生興趣,加深學生印象,引起共鳴便于記憶。
3.課后拓展提升。學生下課可以通過微信平臺進行移動學習,課后繼續(xù)通過在線測試對課堂學習進行鞏固和提升,系統(tǒng)自動生成成績,便于學生對照自查。教師通過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教學效果的數據跟蹤與分析,進一步改進教學設計。
四、成效特色
信息化教學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體現了傳統(tǒng)教學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具體體現在如下方面:
1.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使用信息化手段,采用闖關式教學策略,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夯實專業(yè)基礎的目標與效果。采用真實企業(yè)項目貫穿始終,在任務提出、任務實施和任務評價階段均有企業(yè)參與;采用教師指導練習,達到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增強學習信心的效果;采用學生分組練習與作品點評,達到強化學生動手能力、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精神的效果與目標,總結歸納突破常規(guī),用闖關口訣的形式,激發(fā)學生興趣,加深學生印象,引起共鳴便于記憶。
2.學習手段創(chuàng)新。學生課前可通過微課平臺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時隨地在線學習,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強化了學習效果。課后通過微信平臺讓課堂學習延續(xù)到課后的移動學習中,借助移動終端的通用和便捷,使課后學習不再受時空限制,增強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滿足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3.學習效果檢測手段創(chuàng)新。課前通過微課平臺進階測試及時監(jiān)測獲取學生完成情況;課中通過在線測試平臺實時統(tǒng)計分析學生任務完成狀態(tài),并由企業(yè)專家參與學生作品的評分及點評;課后通過微信平臺跟蹤測評。無論課前還是課堂中,教師都需要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構建個性化協(xié)作式的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持,此為翻轉課堂的設計需求。教師需要在熟練掌握信息化技術手段和闖關式學習設計理念的基礎上,將各種闖關式學習設計策略融入到翻轉課堂教學的設計因素,實現兩者完美的融合。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fā)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4,(7).
關鍵詞:高等師范;手風琴;教學;改革
手風琴既能獨奏,也能重奏;既能為演唱者伴奏,也能與其它樂器合奏,被譽為“樂器家族中的輕騎兵”。因此手風琴教學是高等師范院校音樂教育專業(yè)不可缺少的一門演奏課程。高等師范院校音樂教育專業(yè)手風琴的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面向中小學、具有較為全面音樂素養(yǎng)的教師,要求學生拓寬自己的音樂知識面,建立“一專多能”的發(fā)展特點,在高等師范教育上我們應從“規(guī)范化的普及型”教育的目的出發(fā),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起:
一、注重手風琴教學中師范性的特點
高等師范院校的手風琴教學方向是使大多數學生掌握和了解手風琴的基本演奏方法,熟悉手風琴的性能,較為自如地演奏中小型手風琴作品,規(guī)范手風琴的演奏意識。教師應以培養(yǎng)學生全面的音樂素質為根本,實用性,廣泛性,全面性為目標。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對藝術的熱愛。這樣有利于把這種精神傳播到每一個中小學生的心中,提高中國整體中小學生的音樂素質。因此,在培養(yǎng)師范類院校的學生時要充分的考慮到一專多能的培養(yǎng)。在基本的手風琴演奏基礎等方面都要有不同的側重點。學生在演奏和練習中規(guī)范自己的演奏規(guī)格,包括演奏中仔細視譜、氣息的運用、樂句的劃分、強弱層次、力度、速度、觸鍵、連頓、重音、節(jié)奏、音色的控制、旋律的歌唱性等多方面要素,要逐步學會分析和聲和調性等,從根本上建立正確的演奏觀念和演奏方法。要使學生真正建立正確的演奏意識,教師需要把這項工作滲透到每一個音符、每一個樂句之中,通過給學生仔細分析作品,講解樂曲表現的內涵,逐步帶領學生走上正確演奏手風琴的軌道上來。但同時要注重演奏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這也是高等師范院校音樂教學中長期堅持的一個重點。
二、高等師范手風琴教學形式的多樣化
高等師范手風琴教學不應該只重視一對一的個別課教學,應拓寬思路,使手風琴教學形式多樣化,可以擴展為:個別課、重奏課、小組課和合奏課等多形式。
1.個別課:即“一對一”的教學模式,教授對象為手風琴演奏技術程度較深的學生。針對他們每個人在不同樂曲中存在的不同問題,教師要認真仔細的講解和分析,深入挖掘每個人的潛力,不斷完善他們在手風琴這件樂器上的表現力,使他們的演奏揚長避短,逐步朝著更高水平前進。
2.重奏課:手風琴的重奏大體可以分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等。重奏課的訓練會大大加強學生對節(jié)奏、聲部、音色、重音的重視程度,同時更加有利于每個人在獨奏練習時的演奏。
3.小組課:手風琴小組課學生大約3至4人。教師在小組課教學中要用啟發(fā)式和比較式兩種教學方法。對于小組課中所有學生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教師要用啟發(fā)式的講述方法耐心細致地講解,開闊學生思路,使學生對于存在的問題從認識深度和廣度上都有所提高。
4.合奏課:手風琴合奏課的設立可以加強手風琴專業(yè)所有學生之間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識。有利于手風琴學生建立高音聲部、中音聲部、次中音聲部和低音聲部四個組別的直觀認識。合奏課的訓練反過來也能大大促進學生獨奏時多聲部作品演奏意識的加強。
三、手風琴即興伴奏課
手風琴即興伴奏課是高等師范院校手風琴專業(yè)學生應當學習的一門重要課程。它是手風琴演奏實踐與和聲理論課相互結合的一門綜合課程。手風琴即興伴奏的學習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手風琴技巧的不斷完善和提高。學生要熟悉左右手24個大小調的音階和琶音,能較為熟練的演奏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屬七和弦的連接,加強左右手在琴鍵上的快速跑動能力。
2.提高調性、和聲的分析能力。在演奏手風琴即興伴奏之前,首先要認真分析歌曲的調性,根據不同的旋律走向選取不同的和聲連接。在即興伴奏中,要根據不同情緒、不同類型的歌曲選擇不同的伴奏織體。
3.大量的練習和舞臺上的實踐。即興伴奏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舞臺上的鍛煉,每一次登上舞臺演出都是即興伴奏者和歌唱者的合作過程,伴奏者要根據演唱者的情緒變化不斷調整伴奏,兩者配合的表演會使演奏效果增色不少。
總之,高等師范院校手風琴教學不要照辦音樂學院演奏專業(yè)的教學模式,應不斷開創(chuàng)具有“師范性”特點的新型教學思路和體系,適應不斷發(fā)展繁榮的整個中國音樂教育的總體特點和要求,為不斷培養(yǎng)新時期的高等師范教育人才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瑪德琳娜•布魯瑟爾著.《練琴的藝術――如何用心去演奏》[美]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
[2]《鋼琴即興伴奏教程新編》 1999年8月第1版 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
關鍵詞: 計算方法 師范生 教學能力培養(yǎng)
一、引言
2014年6月23至24日在京召開的全國職業(yè)教育工作會議上,就加快職業(yè)教育發(fā)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職業(yè)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fā)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yǎng)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重要職責,必須高度重視、加快發(fā)展。
高等師范類專業(yè)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培養(yǎng)和培訓,使師范生具有較高的教師素質,成為合格的人民教師。教學能力作為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教師順利完成教學活動所需的個體心理特征,是通過實踐將個人智力和教學所需知識、技能轉化而形成的一種職業(yè)素質,主要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應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能力、科研能力等,是教師進行高效教學的核心能力。它是每個師范生必備的一種特殊能力,關系到師范生在今后能否勝任教育工作的問題。
對于師范類專業(yè)來說,一定要抓住大學四年關鍵轉型期,強化教學能力培養(yǎng),幫助師范生順利完成由學生向教師轉變的過程,增強學生的就業(yè)競爭能力。
二、計算方法的內容與特點
計算方法是一門集理論性和實踐性于一體的課程,主要研究用計算機求解各種數學問題的方法、理論及軟件實現,其主要內容包括:數值代數、數值逼近和微分方程數值解等。
數值代數包括求解線性代數方程組、特征值問題、高次方程、超越方程、非線性方程組等有限維問題;在計算數學中,數值逼近思想幾乎滲透在所有方法之中,離散近似、函數插值、數值微分、數值積分都是其基本內容;微分方程的數值解法主要探討方程如何離散化、離散化方程如何求解及有關的理論問題,按照方程的類別可分為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積分方程、積分微分方程等的初值問題、邊值問題的數值解法。
作為一門數學課程,計算方法與其他基礎數學課程有著本質區(qū)別,它不僅研究自身的理論,而且更多地與實際問題相結合,提供真正具有應用價值的理論成果。計算方法業(yè)已成為與現代技術并行發(fā)展的數學學科,在其他科學領域的研究發(fā)展中所發(fā)揮的作用日益突出,并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
三、基于師范生教學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探索
1.合理優(yōu)化內容,強調算法思想
由于課程涉及的知識面較廣,教學時間較短(54學時),教學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們建議一些過于專門的知識不要講授,例如:有理插值法、三角插值法和多重步QR方法、非線性方程組的數值解法等,并盡可能去掉或適當壓縮對傳統(tǒng)理論的推導。強調算法的構造思想與設計技巧,如:離散思想、迭代思想、外推思想、加速技巧、松弛技巧等。這些思想與技巧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的提高都有極大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要使各部分內容、算法思想與技巧有機組合,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2.靈活選取教學手段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藝術,不應該為一種教學模式或者方法所局限,在計算方法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所學內容和學生學情,靈活選擇合適的模式和方法,啟迪學生的智慧。
例如:在介紹三次樣條插值時,我們選擇問題式教學。首先給出定義并提出兩個問題:“怎樣的函數才能成為三次樣條函數?”“需要什么樣的條件可以確定三次樣條插值函數?”為回答第一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概念的分析,得到三次樣條插值函數必須同時滿足的三個條件;當對三次樣條函數有一定認識時,啟發(fā)學生做進一步探索,通過對插值函數在中間節(jié)點的限制及兩端點三種狀態(tài)的限制,建立三種情形下的線性方程組。當相應的三對角方程組建立后,繼續(xù)啟發(fā)學生,根據它的特殊性,有專門的解法――追趕法,并讓學生提前了解,為方程組求解的學習埋下伏筆,為后期的學習鋪設道路。
3.學生角色轉換
師范生一般在大二末已初步掌握了備課、寫教案、講課的基本方法。計算方法課程教學中,可以把適合的內容交給學生講授。首先將學生進行分組,每5人一組,按組學習、討論并進行教學設計。然后每個小組在課外進行輪流講授,對出現的問題寫出分析與總結,進行教學反思。最后推選出1人為代表進行課堂講授,老師對學生講課過程中涉及的問題作出評價。這樣,可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備課能力、講課能力及合作能力等,變“以教師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
4.運用網絡平臺延伸課堂教學
由于計算方法教學內容較多,在有限的教學時數內要完成計算方法的教學是不可能的,網絡平臺作為新型教學工具具有很多優(yōu)勢,不僅拓寬了交流的渠道,而且方便、及時、功能強大,為教學的深度和廣度提供了無限的延伸空間。教師可以把教學資源上傳共享,運用空余時間上平臺,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答疑、交流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不僅強化教學效果,而且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5.科研與教學相結合
具有綜合創(chuàng)新能力的科研型師資已成為師范生培養(yǎng)的新標準,在計算方法教學中應適當介紹一些當前比較流行的數值計算方法,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fā)他們從事科學研究的熱情;可以結合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介紹算法的實際應用背景,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科研水平與創(chuàng)新能力。
6.加強實驗課的教學
由于計算方法課程中許多問題要涉及大量數據的計算及算法復雜性、收斂速度、運算量等相關問題的分析,僅靠課堂教學、理論推導是很難講明白的,而且用人工計算不僅枯燥、繁瑣,還容易出錯,因而數值實驗是課程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在實驗課上,學生要搞清每一個算法的設計原理和計算過程,將計算的實現交由計算機來完成。這樣,不但使學生從繁重的計算中解放出來,而且使學生通過分析各種方法的優(yōu)缺點,能夠針對具體問題選擇合適的算法提高計算效率,并對發(fā)現新的問題提出解決的辦法。這樣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對科研過程有初步認識和實際體驗。
7.改變課程考核方式
課程的考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它既是檢查學生把握課程綜合知識能力的重要途徑,又是檢驗教師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具體體現。
在計算方法課程教學中,我們建議不要采用一體化的試卷考核方式,而是采用多種方式、分階段進行考核,從而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該課程的考核方式可以包括:作業(yè)、參考文獻的學習、小論文寫作、口試(包括講課)、課程設計、數值實驗、期末綜合測試等。
另外,也可讓學生參與出題。首先將學生分組,各組分別出題,老師從各組題目中選題、組題。為出好題,學生必然要對教材進行全面分析總結,然后動腦筋、查資料、反復研究,這樣就可使學生的自學能力、總結歸納的能力增強。通過出題,使師范生真正當一回老師,更深刻地體會教師工作,為今后教學打下基礎。
四、結語
計算方法作為我院數學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我們根據這門課程的特點,再結合具體情況,對其進行改革,通過多年教學實踐,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效果。特別針對師范生教學能力培養(yǎng)的一些舉措,既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學生對計算方法課程的理解,又使學生的教學能力得到提高,為他們將來走上教師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
當然,師范類專業(yè)計算方法課程改革是一個長期艱巨的任務。教師必須繼續(xù)努力學習,開闊視野,不斷地研究探索教學技能,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加強師范生能力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慶揚,王能超,易大義.數值分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12,第5版.
[2]楊文華.論師范生的教學能力培養(yǎng)[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2)(總41):19-22.
[3]王金柱.師范院?!队嬎惴椒ā氛n程實踐性教學初探[J].價值工程,2011(27):216-217.
[4]張希娜,李亞紅,郭中凱.關于三次樣條插值的教學研究[J].長沙大學學報,2012(2):1-2.
[5]萬中,韓旭里.《數值分析》課程教學的新認識及改革實踐[J].數學教育學報,2008,17(2):65-66.
[6]沈海龍,邵新慧,宋叔尼.數值分析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大學數學,2013.10,第29卷(5):1-3.
關鍵詞:書法鑒賞 創(chuàng)新 直觀教學 鑒賞實踐
公共藝術教育是高等院校對大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肩負著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基礎師資重任的師范院校而言,公共藝術教育的推行與落實,更是任重而道遠?!稌ㄨb賞》作為《全國藝術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2001-2010年)》明確要求開設的八門限定性選修課程之一,從培養(yǎng)大學生對書法藝術的鑒賞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人手,旨在提高他們以審美感知為切入點的綜合文化素質。這對該課程及時進行自我評判與總結,更好地進行教學教改方面的探索與研究具有著深遠的意義。
一、樹立正確的教學目的。培養(yǎng)書法鑒賞中的創(chuàng)新精神
《書法鑒賞》課程以介紹基礎知識為主,利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方法,闡述中國書法藝術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書法藝術本身的一些特殊規(guī)律。在熟悉書法的基礎知識和欣賞理論與方法修養(yǎng)的基礎上,它要求學生掌握書法的基礎知識與鑒賞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并能自覺運用所學鑒賞理論與方法對各代經典書法作品進行客觀的賞評。這是本課程最為基本的教學目的。由于教學對象學科的復雜構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個模式一線貫穿。而是要及時地抓住書法藝術邊緣性的學科特點。積極啟發(fā)學生從本學科的視角切入書法、審視書法,在對歷代書法經典作品在審美上有一個整體把握的基礎上,尋找書法藝術新的審美內涵。如引導中文系學生可以從唐代書法與文學的共生共榮的關系上解讀唐代書法的時代精神;引導數學系學生從模糊數學領域尋找書法創(chuàng)作中模糊性語言的應用性:引導教育系學生從教育史觀的角度著眼古代書法藝術中作坊式師徒相授的獨特教育模式,從自己的學科角度關注古代書法教育現象;引導心理學專業(yè)的學生可以從藝術創(chuàng)作心理方面探悉不同書體中的不同創(chuàng)作心理構成機制,如此等等。不勝枚舉??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樹立最為基本的教學目的,而且要積極關注學生學科構成,以學生已有的學科為突破口,培養(yǎng)并啟發(fā)他們積極主動的藝術審美態(tài)度,通過循法善誘,注重發(fā)展其在書法鑒賞中的創(chuàng)新能力,強化他們的好奇心,主動突破教材的定勢與習慣性框框,鼓勵學生敢于想象和聯想,敢于從別的視角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勇于質疑;鼓勵學生善于反向思考,標新立異,從而引發(fā)學生的藝術鑒賞中的創(chuàng)造積極性;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鼓勵學生自主的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探索精神,變教學過程為學生帶著問題不斷探索的過程。我從定期的鑒賞性小論文考核來看,這樣的教學效果很明顯,如中文系學生撰寫的《淺論唐代詩歌和書法的關系》、教育系學生撰寫的《從鴻都門學看東漢書法教育》、體育系學生撰寫的《蠻力與巧勁――書法表現語言中力度的解讀》等都是跨學科創(chuàng)新學習的最好例證。學生積極創(chuàng)新的學習態(tài)度,在教學相長的逆途中也深深地啟示著我,促使我更加立體地審視我所熟知的書法藝術。
二、運用多元教學手段,加強直觀教學,有效提高課內教學效果
書法藝術的視覺造型性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對直觀教學的特殊要求。對于現代多元化授課媒介的有效利用,無疑是實施直觀教學、有效提高課內教學效果的最佳途徑。該課程以課堂教學為主,在有關書法基礎理論、書法發(fā)生歷史情境等方面的詳盡講解之外,并充分運用掛圖、幻燈、錄像、影片、網絡等教學手段,增強書法藝術鑒賞過程中書法作品的及時可視性,從而加深學生的形象記憶,加強直觀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如在技法理論方面作講解的時候,沒有教師的躬身示范,很多學生最終只能對具體技法的領會是一知半解、不能透徹的感知。但是面對百人的大課教學,教師又很難做到像美術專業(yè)院系那樣深入的單獨輔導。我在教學中對于攝像投影儀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一直以來公共書法欣賞課所面對的這個大難題。學生無需近距離圍觀教師示范,只要通過觀看大屏幕就可以對各種筆法的示范盡收眼底并存之于心。授課中篆隸楷行草各體的筆法示范、篆刻的刀法示范,我均借以攝像投影儀完成,把玄之又玄的文字贅述直接轉化為直觀的映像,而學生對各體筆法、刀法獲得了清晰的釋讀,使得教學效果良好。而且我借助攝像投影儀所進行的直觀性的躬身示范直接影響到很多學生,使他們從書法的純粹鑒賞進而邁向書法技法的實踐。如此一來,實踐與理論就會呈現出循環(huán)往復的互證,當然,這樣的結果已經絕非同一層面的簡單循環(huán),而是在螺旋上升的良性態(tài)勢中不斷互證、不斷促進、不斷豐富深入。毋庸置疑,學生對書法的理解也會隨之升華??墒敲芸偸窃谑挛锪夹园l(fā)展前行的過程出現,辯證看之,非但不是壞事,而且,它會使事情出現新的前景。在我的教學中這樣的矛盾表現為學生對書法技法實踐的熱情與課內以鑒賞為主的教學模式之間的矛盾?!傲祷饔忠淮濉?。為此,大學生藝術社團的課外實踐活動的有計劃組織在很大的程度上解決了這一矛盾。
三、組織課外書法技法實踐與鑒賞實踐,拓展學生視野,升華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