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鄉(xiāng)村四月古詩范文

鄉(xiāng)村四月古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鄉(xiāng)村四月古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鄉(xiāng)村四月古詩

第1篇:鄉(xiāng)村四月古詩范文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正確讀寫“規(guī)、閑”等字詞

2、有感情地朗誦、背誦、默寫古詩

3、體會詩的內(nèi)容,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景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培養(yǎng)閱讀古詩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感悟詩歌的魅力,同時進行扎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

教學方法:

以讀為本,讀議結合、小組合作、適時點撥。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視頻播放完了,歌曲中描繪了那些景物?

生:老牛、鄉(xiāng)村的小路、干活的農(nóng)民伯伯,牧童

師:對、歌曲中描繪的正是春末夏初鄉(xiāng)村的美景。下面,咱們再來欣賞一組優(yōu)美的圖片。

(Ppt播放圖片)

師:看到這些如畫的風景,你能用一句詩來描述么?

生:1、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2、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3、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4、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2、師:剛才大家說了很多詩句,它們有個共同的特點是?

生:描寫春天的美景。

師:它們只是中國浩瀚詩海中的一滴水,其中很多古詩都是詩人漫游時寫下的見聞感受。一千年前的一個春天,有位詩人走進鄉(xiāng)村,鄉(xiāng)村的美景令他詩興大發(fā),寫下了一首千古傳誦的詩歌佳作。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鄉(xiāng)村四月》,這位詩人就是宋代著名詩人翁卷。

二、學習《鄉(xiāng)村四月》

(一)簡單介紹作者

誰能來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翁卷?

(二)初讀詩歌,了解詩意。

1、自由讀詩

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詩歌,

師要求:

(1)把詩讀通順,注意多音字,注意詩句的停頓。

(2)對照注釋、插圖,想想詩中每句話的意思。

(3)小組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2、匯報朗讀,引導學生進行評價

師:點名讀,他們讀得怎么樣?

(1)字音讀準了嗎?(指導讀準多音字“了”與生字的讀音)

(2)注意到在哪里停頓了嗎?

3、老師范讀,學生注意節(jié)奏停頓。

現(xiàn)在老師給你們讀一遍,聽聽和你們讀的有什么不一樣?

4、小結讀古詩的方法:

通過老師的范讀,同學們知道古詩應該怎么讀了么?

生:要緩緩地讀,注意停頓

5、下面請同學們按照停頓方式再讀詩,讀出節(jié)奏,讀出味道。

(三)品讀詩句,領悟詩情。

1、師:讀完詩句,鄉(xiāng)村在你的腦海中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美麗、繁忙

師:誰來讀一下描寫鄉(xiāng)村美麗的詩句?

生:讀

師:誰能讀一下描寫鄉(xiāng)村人們繁忙的詩句?

生:讀

2、細細品味

A 、體會美麗

師:說到鄉(xiāng)村的美麗,詩中是用哪些景物來表現(xiàn)的?

生:景物——山原(山陵、原野)、川(平地)、子規(guī)(杜鵑)、雨(板書)

師:通過課后注釋,我們知道山原就是指———

川是指—— 子規(guī)是指—— 雨就是指——

師:詩中 “綠遍”讓你體會到什么?

生:充滿生機,郁郁蔥蔥,到處都是

師:還有哪個字也能表現(xiàn)這種到處都是的感覺?

生:滿

師:那“白滿川”又是怎樣的畫面?

生:稻田中的水色波光粼粼,水色與天光相映照,滿目亮白

師:這個季節(jié)的雨又是怎樣的?

生:如煙的細雨

師:如煙說明黃梅雨下得?

生:淅淅瀝瀝,茫茫如煙

師:最妙的是在這如畫般的景色中,還聽到了?

生:杜鵑鳥布谷布谷的叫聲

師:綠的山原,白的水田,如煙的雨,如歌的子規(guī)聲,誰能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兩句詩的意思連起來說說?

生:嘗試著說說

(4)以讀帶情,感情朗讀: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把這種感覺帶進詩中,有感情地朗讀前兩句

生:讀“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B、體會農(nóng)村生活的繁忙 師:詩中描寫的鄉(xiāng)村簡直就是人間仙境,生活在那里的人們一定無比的幸福,此時他們又在干些什么呢?讓我們一起讀后兩句

生:齊讀

師:他們在忙些什么?

生:采桑養(yǎng)蠶,插秧種田

師:采桑養(yǎng)蠶,插秧種田是農(nóng)民伯伯的必修課,他們多么勤勞啊。從“才了……又……”你還感受到了什么?

生:村民們農(nóng)活繁忙

師:是啊,簡單的3個字寫出了鄉(xiāng)村四月一派繁忙的景象,寫出了村民的勤勞,讓我們再來讀一遍,體會他們的繁忙和勤勞

師:勤勞的他們僅僅是在采桑養(yǎng)蠶,插秧種田嗎?

生:不是

師:從哪個詞能知道?

生:閑人少

師:閑人少也就是說那里的什么人多(忙人多)

師:請同學們想象他們還在忙些什么。(在黑板的一邊寫下學生提及的農(nóng)活,如忙喂雞、忙放牛、忙犁田、翻土、種樹……)

師質疑:詩人為什么不直接寫忙人多,卻要寫閑人少呢?

生:側面描寫,用閑人少襯托忙人多,還可以讓人們自由想象

師:是啊,詩人用“閑人少”三個字就給人豐富的想象,婉轉含蓄,化繁為簡,這就是詩的魅力啊!

師:面對這些辛勤勞作的農(nóng)民,你想對他們說什么?(激發(fā)學生與作者的情感共鳴)

生:各抒己見

C.誦讀詩歌,升華情感

師:勞動最光榮。你們想的和作者的一樣,他在詩中也充分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與贊美。帶著贊美再來讀讀這兩句詩——

生:“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p>

三、拓展延伸,鼓勵學生作詩。

師:現(xiàn)在我們也來學詩人作兩句詩吧,把沒寫進詩歌的忙也寫進去,比如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喂雞又……

如果不說鄉(xiāng)村四月,而是說我們的校園生活,大家能否也作幾句詩?校園的五月我們都忙著做什么?老師以“校園五月閑人少”為前一句,下一句怎么用“才了……又……”接?

對啊,詩意來源對生活的熱愛

過渡:剛才同學們說了那么多的“才了喂雞又放牛,才了犁田又翻土”等等詩句,詩人翁卷也是知道的,但一句都沒用,選擇了“才了蠶桑又種田”,為何?

師指導:押韻。

我們再讀讀整首詩,感受這詩歌的韻味。

四、談談:今天你收獲了什么?

學了這首古詩,你有話要說嗎?(生成學法,訴說收獲,鞏固所得)

第2篇:鄉(xiāng)村四月古詩范文

【關鍵詞】新課程古詩詞教學

古詩詞是古代圣賢智慧的結晶,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古詩詞的學習貫穿了整個小學語文階段,《語文課程標準》對不同學段的古詩詞教學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那么,如何有效地進行古詩詞教學呢?結合自己多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就古詩詞教學談談筆者的一些方法:

一、 讀出詩味

這里的“讀”是讓學生初讀詩文,整體感知。在進行古詩詞的教學中,我一般是先讓學生自由讀詩文,根據(jù)拼音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把詩句讀正確,讀通順。在指導學生把詩句讀通讀順的基礎上,再聽聽老師的范讀。老師抑揚頓挫的朗讀對學生有很好的示范作用。然后,再采取形式多樣的朗讀形式,如:教師引讀、男女生賽讀、同桌互讀、小組合作讀等。我們都知道,古詩詞大都押韻、對仗,讀來朗朗上口。在經(jīng)過如此這般反復朗讀后,學生可以初步感受詩文的節(jié)奏和神韻,也就讀出了詩味。

二、 品出詩味

品詩味可以用以下兩種方法:1、品關鍵詞句,明了詩意。古詩詞離我們的現(xiàn)代生活相距甚遠,要理解詩意,還需要教師適度的講解。有些字詞可以根據(jù)文本上的注釋理解其意思,有些字詞可以讓學生使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注釋,如“舉頭望明月”中的“舉頭”換一個詞,學生都知道是“抬頭”的意思。再如《村居》“大兒溪東鋤草,中兒房前織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的“臥”,讓學生想象:小兒子會怎么“臥”?課堂頓時炸開了鍋:側臥、仰臥、趴臥……一個“臥”字,把小兒子活潑調皮的形象躍然于紙上,也寫出了這一家人悠然自得的幸福生活。2、品詩眼,把握詩意。在古詩詞中,往往有一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詩眼。教學中如果抓住了這個詩眼,學生就更能品出古詩的詩味。如《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的“望”即是全詩的詩眼。正是這個“望”字,表現(xiàn)了遺民在希望—失望—希望—失望這種反復交替的情感中苦苦盼望而等不到軍隊到來的復雜心情。

三、 悟出詩情

“文即言情” 要理解古詩詞的表面意思不難,難得是悟出詩詞背后蘊含的豐富情感和藝術境界。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喚醒學生的知識積累,領悟詩情:如在學習《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時,我們可以聯(lián)系陸游的其它詩作《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示兒》等,讓學生深刻地感受這位六旬老人憂國憂民、壯志報國的愛國情懷;同時也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領悟詩情:如在學習《鄉(xiāng)村四月》時,我是這樣問學生的:除了“蠶?!薄安逄铩保氵€知道什么農(nóng)活?學生一一道來:鋤草、松土、殺蟲、采茶、喂豬、種菜……接著讓學生用上這些詞語也來當一當小詩人: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鋤草又松土……通過仿寫詩歌,從而讓學生更深地體會到農(nóng)民的勤勞與辛苦。

總而言之,教師在古詩詞的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其深刻內(nèi)涵,讓學生深深地感受到古詩詞的藝術魅力,從而對我國古典文學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我國古代燦爛的文化而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

參考文獻

第3篇:鄉(xiāng)村四月古詩范文

俗話說的好“一日之計在于晨”,早晨是記憶力最好的時候。早讀一直受到老師的重視特別是語文老師,早讀能提高學生的語感,能讓學生有更多的語文積累。讓晨讀稱為一種習慣,讓積累稱為每天必做的工作,讓書聲瑯瑯稱為校園里靚麗的風景。

本學期根據(jù)學校疫情工作安排,三、四年級語文老師教研討論本學期的重點在課文朗誦上。因此本學期的晨讀計劃如下:

一、 內(nèi)容

1、三年級主要朗讀內(nèi)容為1-8單元教學內(nèi)容;

2、四年級主要朗讀內(nèi)容為1-8單元教學內(nèi)容。

3、五年級誦讀要求背誦的課文和古詩有:《四時田園雜興》、《稚子弄冰》、《村晚》、《游子吟》、《鳥鳴澗》、《從軍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涼州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自相茅盾》、《鄉(xiāng)村四月》、《楊氏之子》。

4、六年級主要是本冊書的課文朗讀一遍。誦讀要求背誦的課文和古詩《寒食》、《迢迢牽牛星》、《十五夜望月》、《馬詩》、《石灰吟》、《竹石》、《采薇》、《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江上漁者》、《泊船瓜洲》、《游園不值》、《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完溪沙《清平樂》

二、措施

1.時間:每周早讀課學生進教室開始到8:25上課結束

2.語文老師做好指導,可以簡單指導學生,加強記憶

3.開始讓朗讀能力強的學生領讀、學生齊讀。

4.評比

本學期最后一周星期五早晨每個班級以男女生賽讀、小組賽讀、大組賽讀的比賽形式進行學生展示,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獲勝,老師獎勵小紅花,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第4篇:鄉(xiāng)村四月古詩范文

作為一名從人道主義角度出發(fā),對現(xiàn)實教育問題不斷反思,努力追求教育實效的探索者,鄭杰校長給我們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議,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從四十分鐘里榨出油來》。低效率的課堂總是枯燥無味的,浪費時間,而高效益的課堂總是受到大家的喜歡,學生喜歡高效益的課堂,家長歡迎高效益的課堂,教師因課堂的高效益而愉悅。因此,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是我們探索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就這個話題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深入鉆研文本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想利用課堂上短短四十分鐘讓學生收獲頗豐,課前,教師得付出很大努力。新課程提倡開發(fā)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于教師必須先鉆研、理解文本,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并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詳,甚至南轅北轍,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為憑借,幫助學生提供語文素養(yǎng),上課時對教材內(nèi)容都不甚了解。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是不可能高效的。因為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征表明: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均具體體現(xiàn)落實在語言文字上,語文一旦離開語言文字,“工具”就無法成為工具,“工具”就無所依附,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

二、巧抓文本切入點,追求教學省時高效

新教材語文課本中的文章以其充滿靈性的文字精巧構思,抒發(fā)扣人心弦的內(nèi)心情感,刻畫豐滿立體的人物形象,描繪姿態(tài)萬千的自然景觀……如何引領學生深入文本內(nèi)核,領悟文本之精妙?我認為:必須尋求一個精準的、合適的文本切入點,提綱契領地帶動對全文各個部分的閱讀感悟。如同開啟文本的一扇窗戶,可以深入文本的心靈,品悟文本展示的多姿多彩的世界,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簡潔明快、省時高效。著名特級教師錢夢龍說:“努力在每篇課文中找到合適的問題,一個情節(jié)或一個句子,甚至是一個詞……作為分析的口子,由此可帶動全篇,能正確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研究課文、欣賞課文。

(一)緊扣文本題眼,開啟心靈之窗。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是作者反復推敲斟酌而擬定的,寄寓著作者的情感和構思等豐富信息,語文教材中有不少課文標題精彩紛呈,或意蘊深厚,或點睛之筆,或新穎獨到,透過這雙眼睛,認真審視、分析、探究,便能直達作者心里,更好地理解文本主題、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藝術匠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圍繞題目尋求切入點,提煉出最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思考分析,從整體上把握理解課文內(nèi)容,領略文章的精美之處。

如有位老師執(zhí)教《畫家與牧童》,教學中教師出示題目時將畫家寫大一些,將牧童寫小一些,讓學生猜測為什么這么寫?大畫家和小牧童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從而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而后抓住“大”感受畫家戴嵩畫技的高超和為人的謙虛寬容。而后問學生:“畫家本事這么大,這么謙虛,可不可以再寫大些,牧童再寫小一點,行不行?”學生說不行,因為牧童很了不起,表現(xiàn)在哪里呢?再次讀文感受牧童的人格魅力,這樣抓住題目書寫的不同作為研讀的支點,學生不僅了解故事的大概,更從“大”與“小”感受人物的了不起。

(二)提攜重點詞句,激感脈搏。

從文章的關鍵詞句入手,往往會收到綱舉目張的效果,教材中有不少作品,或開門見山,或承上啟下,或總結歸納,或融重難點于一體,總能用一兩個簡潔有力的詞句帶動全文,點明主旨,凝聚情感,以此為切入點,就獲取了解讀文本的金鑰匙,走進文本的內(nèi)核,僅需舉手之勞。

如《竊讀記》中:“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苯虒W設計可緊緊扣住“很快樂”、“也很懼怕”實施切入突破。首先提出“讀書快樂何在?讀書為何快樂?”,讓學生通過讀書找出“我”快樂的表現(xiàn),再讓學生交流評議作者對讀書的感受,體會作者愛讀書、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之情。其次,用相同方法引導學生理解“為何懼?懼怕什么?”最后引導學生拓展閱讀原著,弄清楚作者“因貧困而無法隨意讀書,卻難舍讀書之樂,唯有竊讀之苦”的感情,結合文本理解“竊”之本意無非就是愛讀書,只看書不買書而已。這樣教學緊扣重點,方法簡便,就憑學生“讀評議”,在平時的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實現(xiàn)簡單教學卻收之高效的目的。

(三)巧抓文本矛盾,破譯信息密碼。

矛盾能揭示事物的本質,教材中不少課文借助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表達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特點。文本本身的“矛盾”處往往是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貌似矛盾,實則統(tǒng)一。抓住文本“矛盾”處為切入點,如何尋求到破譯文本信息的密碼,走進文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如教學《自然之道》第二課時,引導學生認真默讀課文第四自然的(第一次救龜),鼓勵學生針對本段前后“矛盾”處大膽質疑,而后引導學生提煉出重點問題,向導既然知道自然之道,可他為什么還要極不情愿地救龜?圍繞這一問題,學生回歸文本進行研究,明白是因為同伴們一片“不能見死不救”的呼喊,在這呼喊聲中,向導的理智被情感擊垮,于是極不情愿地做出了救龜?shù)臎Q定。

學生在模擬現(xiàn)場同伴的呼喊聲中,走進向導的內(nèi)心,真正理解向導的“極不情愿”。抓出文本的“矛盾”處為切入點,引領學生展開有效研究,學生很容易領悟到:有時,無知是一種罪過,意志不堅定也是一種罪過,自作聰明更是一種天大的罪過。明白了“人類永遠是大自然的孩子,我們只有先認識自然規(guī)律,才能更好地遵循它”這一深刻道理。

(四)依托文本空白,感悟無窮詩意。

許多課文作者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某些情節(jié)不做詳細敘述,但文章“詞盡而意無窮”,這就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為了讓學生深刻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師應敏銳地捕捉文本關鍵的空白點,以此切入填補課文的藝術空白,有助于引領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心靈,達到與文章、作者的情感共鳴。

如我在教學《鄉(xiāng)村四月》這首古詩時,在學生理解詩意后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除了采桑養(yǎng)蠶、插秧種田,四月鄉(xiāng)村的人們還會忙些什么?引導學生對“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又”進行大膽想象補白,學生略一思考,便脫口而出: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養(yǎng)雞又養(yǎng)鴨;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種瓜又種豆;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放牛又放羊……精彩紛呈的答案層出不窮。這樣,在對文本的想象補白中,學生輕而易舉地理解了鄉(xiāng)村四月不僅景美,人更勤;感受到人們忙中有樂的情懷;領悟到詩歌錘煉語言的精妙。

好的切入并沒有固定的模式,針對不同內(nèi)容、不同對象,可以靈活地選擇不同的切入點,因為切入的目的是尋求一種更佳的課堂效益?!澳橐蝗~而不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帶給學生的卻是整個春天”,尋找一個最佳切入點有效激活語文課堂教學,前提是教師應深入鉆研文本,從整體上把握教材,了解學生,才能擷取教材的本質信息,重組一條幫助學生認識教材的“最短路程”,提煉出一條簡潔明晰的主線,引領學生在課堂中遨游而不迷失方向。

三、使用藝術化語言,激活課堂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恰當運用藝術化語言可以引導學生打開智慧的大門。一堂平平淡淡的課加入了幽默風趣的語言好比煲湯時加入了佐料,味道更鮮美,幽默風趣的語言使學生發(fā)笑,在發(fā)笑時,不僅領悟文本的內(nèi)涵,而且活躍課堂氣氛,消除緊張和疲勞。

藝術化語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在還沒接觸課文時,對課文內(nèi)容充滿了好奇。初讀完課文后,好奇心得到了滿足,往往不會主動深入閱讀課文。如果在這個時候運用藝術化語言“逗逗”學生,會激起他們再次閱讀的興趣。如《景陽岡》一課,課文內(nèi)容較長,學生初讀后了解了武松打虎的過程,感受到“武松好厲害哦”。要讓學生深入體會武松的智勇雙全,必須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打虎片段。有位名師這樣設計問題:“有人說武松打的那只虎患了骨質疏松癥,以至于武松赤手空拳打死它?!睂W生聽了哈哈大笑,笑后立即加以反駁。老師說:“請找出老虎很兇猛的語句證明它并沒有患骨質疏松癥?!睂W生找出老虎一撲、一掀、一剪等詞。教師再次提問:“哪個男生讀一讀?”學生興致極高,假如教師的問題改為“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虎的威猛?”也可以達到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要求,但效果顯然不如前者。又如《人物描寫一組》中,王熙鳳討好賈母的語言,在引導學生朗讀時,有位老師這樣設計問題:王熙鳳是個高明的心理學家,她對待賈母可謂是“快樂著你的快樂,悲傷著你的悲傷”。老師以哼小曲的形式道出流行歌曲。學生立即被逗樂了,進而模仿著悲傷與快樂的語調朗讀對話片段,再如《金錢的魔力》指導朗讀老板巴結“我”和訓斥托德的話。教師說:“不是我要找錢,是錢要找我,看,百萬英鎊就在眼前,我怎能不把這富翁夸個天花亂墜?怎能不把托德罵個狗血淋頭?”在此調動下,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的對話,興趣盎然。

四、巧用電教媒體,創(chuàng)設高效課堂

在教學中引進多媒體教學手段,便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加深印象,多媒體教學能把語言文學描繪的情境形象地、逼真地表現(xiàn)出來,用絢麗的色彩、生動形象的動感畫面把學生帶進愉悅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誘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吸引到課文內(nèi)容中,學生仿佛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觸手可及,引發(fā)學生極大的興趣,學習便成了輕松愉快、主動求索的過程,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全方位感知更多信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教學《海底世界》一課時,學生對海底世界的美麗物產(chǎn)不太熟悉,無法理清海底的美麗與物產(chǎn)豐富之間的聯(lián)系,課本上雖有對這地方美麗的描述,但缺乏具體的形象,學生在頭腦中不能形成表象,不可能充分感知海底世界的美麗和物產(chǎn)豐富,學習興趣不高。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生自己探究合作學習的先導,只要是他們感興趣的就會積極主動,愉快地探究掌握知識。

通過瀏覽“動物世界”網(wǎng)站,屏幕上出現(xiàn)生動圖像,音響里發(fā)出優(yōu)美的音樂,逼真的動畫吸引了學生,使學生身臨其境,設身處地地在生動活潑的環(huán)境中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活動方法,領略到海底是個怎樣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與偉大,讓學生在美的享受中產(chǎn)生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然后回歸課文進行相關學段研讀,學生在極度興奮的狀態(tài)中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學生對探究有興趣,就會產(chǎn)生積極情感與主動性。教師再運用學法遷移,舉一反三,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圍繞海叁、梭子魚、貝殼的活動特點展開討論,在學生練習時教師適時監(jiān)控,有針對性地輔導,引導學生研讀相關內(nèi)容。

第5篇:鄉(xiāng)村四月古詩范文

[關鍵詞]古詩詞教學;繪畫;情感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10-0047-01

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往往忽略對詩歌意涵的引領,要么讓學生將詩詞的意思一抄了事,要么直接讓學生背誦,導致詩詞教學只求能背而不求解,妨礙了學生對詩詞的解讀。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借助動手繪畫這一途徑,讓學生在涂鴉的同時,將詩情和畫意融為一體,由此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古詩詞。

一、借道繪畫,領悟詩歌意涵

小學教材中,一些耳熟能詳?shù)脑姼璨坏ㄋ滓锥?,而且蘊藏著豐富的意涵。教師可借助有效的繪畫途徑,抓住詩歌中的關鍵詞句,帶領學生領悟其中的深意。

比如,人教版教材中《草》這首詩歌,詩人緊緊抓住草原中的野草,對其頑強的生命力給予真誠的贊美。雖然內(nèi)容直白淺顯,但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理解其中豐富的情感意涵,還存在著一定的難度。為此,我讓學生借助繪畫來體會這首古詩中的野草精神。我先讓學生觀察野外的小草,然后根據(jù)觀察和理解,拿出畫筆進行描畫。學生畫出了一片嫩綠的、生機盎然的草地,并指出這是春天的小草。我追問:“夏天的草是什么樣的?秋天呢?冬天呢?”學生畫出了夏天草的茂盛與深綠,秋天草的黃綠相間,冬天草的一片枯黃。我讓學生用古詩中的句子來表示自己的畫,這樣學生便深刻理解了“一歲一枯榮”的含義,并體會到了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二、借道繪畫,擴展豐富想象

在進行詩歌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繪畫,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將詩歌意象融合在直觀形象的圖畫中,從而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鄉(xiāng)村四月》一詩時,我先讓學生誦讀古詩,之后閉上眼睛,想象一下眼前出現(xiàn)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從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開始想象,然后說說自己想要畫什么。有學生說,想要畫一片綠色的大草原,那里有蒙蒙細雨,淡淡煙霧,還有茂密的樹林;有學生說,想要畫一片生機勃勃的稻田;有學生說,想要畫出飛翔的杜鵑鳥,飛得累了就站在枝頭啼叫。此時,我又引導學生想象:“畫面是什么樣的顏色?”學生展開想象,這里的山是綠色的,草是綠色的,山坡上的樹木是綠色的,田地里的禾苗是綠色的,江南的水也是綠色的……在這樣的想象空間里,每一個學生都借助繪畫,將詩歌中的美景詮釋了出來,不僅理解了詩歌的豐富內(nèi)涵,而且在繪畫中提高了審美能力,擴展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三、借道繪畫,突破詩歌難點

在古詩詞教學中,由于年代久遠的緣故,學生理解詩詞中的句子存在著一定的難度。為了突破難點,就需要借助繪畫設置相應的階梯,帶領學生自主探究、自由體會,逐步領悟詩歌中豐富的情感。

比如,在人教版課文《漁歌子》中流露出詞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詞人閑適的心情。@是教學的難點,也是重點所在。為此,我先讓學生根據(jù)詞的前兩句內(nèi)容,畫出景物。學生畫出了一座山,山前有幾只展翅飛翔的白鷺,山腳下,河水邊,桃花正在盛放著,嬌艷的花瓣落在水中,流向了遠方;河水清澈見底,魚兒正在水里游來游去。這是遠處的景物。那么,在近處有什么呢?學生繼續(xù)畫了江邊垂釣的老翁。他身上披著綠色的蓑衣,頭上還戴著斗笠,小雨輕輕地落下來,他卻渾然不覺,仍然在專注地釣魚。根據(jù)學生畫出來的這幅圖畫,我讓他們思考:“為什么要畫出白鷺呢?白鷺代表了什么?”學生這才領悟到,白鷺是自由閑適的象征。它們自由自在地飛翔,正如垂釣的老翁一樣,樂而忘歸,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深情。由此,學生借助繪畫,對詞中蘊含的情感內(nèi)涵有了直觀的感受和體驗,從而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

四、借道繪畫,品析詩歌修辭

小學教材選用的詩詞不但詞句優(yōu)美,而且運用了巧妙的修辭手法。學生借助繪畫,能夠感受到作者的匠心獨運,從而汲取豐富的文學養(yǎng)料,提高審美鑒賞能力。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望洞庭》一詩時,我讓學生根據(jù)平時對生活的觀察,畫出遠山和湖水,還有懸掛在高空的月亮。學生勾勒出詩中的景物之后,再根據(jù)詩歌的描寫,涂上顏色。他們涂上了藍色的畫面,淡黃的月色,并涂出了綠色的洞庭山。但在詩中有一句“鏡未磨”,該如何畫出來呢?學生仔細思考后,發(fā)現(xiàn)當湖上沒有風的時候,湖面就會宛如沒有磨過的銅鏡一般,與天上的月色交相應和。由此,學生借助繪畫,品味到了詩人借助巧妙的比喻,將平靜的湖面比作了一面銅鏡,形容波瀾不驚的湖水與秋月交相應和的美景。

第6篇:鄉(xiāng)村四月古詩范文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傳統(tǒng)詩歌的浸潤,弘揚中華文化,我們在古詩詞教學中應進行有效拓展,讓語文課堂更高效、開放,讓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更全面地發(fā)展。

一、拓展、積累“同主題”作品

以教學《送元二使安西》為例,這首詩以送別為主題。古人分別時要折柳相送,這是當時一種很流行的民間習俗。上課伊始,便引入《贈汪倫》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學生邊誦讀邊找到兩首詩的共同點,即都是送別詩,從而使學生較快地進入到“送別”的氛圍中。而后以“折柳贈別”的典故,引出系列楊柳送別的詩句: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jīng)》。

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王之渙的《送別》:“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像這樣拓展“楊柳依依離別愁緒”同主題的詩句,將三維目標有機地整合為一體。這樣整合,同中求異,奠定了古詩的情感基調;異中求同,索解出古詩一致的精神本質,為后文的學習作了良好的鋪墊。

二、拓展、理解“同文言現(xiàn)象”

詩歌閱讀的第一部,便是正確理解詞義。掌握文言實詞是閱讀淺易古詩詞必備的知識和能力,缺少它,就談不上閱讀古詩詞、欣賞古詩詞。換句話說,掌握相當數(shù)量的實詞,是提高古詩詞閱讀能力的基A。

教學《鄉(xiāng)村四月》中,在理解“白滿川”的“川”時,引入學生熟知的詞語“川流不息”和李白的詩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通過比對,學生明白了“一詞多義”這一文言現(xiàn)象。

再如,教學《四時田園雜興》時,“村莊兒女各當家”一句中的“兒女”是典型的古今異義,便可拓展相應的詩句:“兒童急走追黃蝶”和“停車坐愛楓林晚”,其中的“走”和“坐”也是古今異義,由此加深了學生對這一文言現(xiàn)象的印象,并順勢滲透了讀懂古詩文的方法。

三、拓展、感悟“同意象”作品

古詩詞語言的精煉、含蓄,意境的悠長、深遠,給我們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如果古詩詞教學中沒有想象,就沒有情境,也就沒有了品位和創(chuàng)意。而意象是古詩詞的細胞,在古詩詞學習中具有核心意義,它不是普通、客觀的物象,而是浸透了詩人的思想感情、生命體驗、認識閱歷的特殊的物象,是物象與情意的組合。

以《漁歌子》為例,作者運用“寫意山水畫”的方式給我們展示了一幅動靜結合、色彩艷麗的畫卷。教學時著重在還原和拓展意象中,讓學生讀懂詞中景,更讀懂詞中情。

1.走入意境,尋找意象

古人說得好“一切情語皆景語”,詩詞的意境是詩人情感的化身,情感融化在意象中,沒有情感,就沒有詩人,也沒有詩。教學時應根據(jù)古詩文本,去喚起或開掘學生心中隱藏著的文字文本或經(jīng)驗文本,在交流碰撞、相互作用中加深對詩中意象的理解。

在理解“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一句時,先讓學生圈出詩句中的景物,而后讓學生在傾聽樂曲的同時想象會看到怎樣的畫面,有哪些色彩,這時學生很快發(fā)現(xiàn)了白鷺、金鱖、紅桃、青山,于是一幅色彩艷麗的畫卷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

2.豐富想象,還原意象

通過尋找意象,學生找到了詩句中的景物:白鷺、金鱖、紅桃、青山,這些恰恰都是春天里的,于是讓學生回憶描寫春天的詩句。有的說“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有的說“黃鶯鳴翠柳,紫燕剪春風”;還有的說“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在想象、吟誦詩句的基礎上,學生充分感受到了詞中美好的意境。教師又讓學生透過詩句,說說看到了哪些景物?師生合作找到了許多描寫春天的意象,比如:翠柳、黃鶯、紫燕等,在語言的互動轉化中還原了意象。

3.情辭勃發(fā),拓展意象

在學生找到了許多描寫春天的意象后,要求學生填入意象,創(chuàng)作詩詞:

此時再問“張志和為何不須歸”時,學生的答案不止停留在景美上了,有的說“向往自由不須歸”,有的說“愛好垂釣不須歸”,還有的說“留戀自在不須歸”。這樣的讀寫結合,既深化了對詩句的理解和記憶,又能入情入境,更好地體驗詩句所描繪的意境,與詩人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

第7篇:鄉(xiāng)村四月古詩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古詩詞 教學

古詩詞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所選入的古詩詞,其內(nèi)容健康,語言優(yōu)美,學生學習這些古詩不僅可以了解到我國古代的一些社會情況,而且能夠學習古人的優(yōu)秀品質,還能使學生感受到祖國山河的秀麗壯美,從而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那么,怎樣來學習古詩呢?

一、問題導入,理解情感

小學生初學古詩,對古詩沒有什么概念,如果直接拿出作品來讀來背,學生勢必一頭霧水。這時,最好找一個問題作為切入口,這個問題要適合古詩的情境,又貼近學生的生活。在學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一課時,我問學生:“你們離開爸爸媽媽時會想念他們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想。”我又問:“如果想他們又見不到,怎么辦呢?”有的同學沉默了,有的學生說:“可以看照片?!蔽医又鴨枺骸肮艜r候的人,有時候因為某種原因也會遠離家人,也會想念家人,那時候又沒有照片,他們會怎么辦呢?”這下,學生開始思考了,我便順勢提出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中找找答案。這樣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古詩的情境,邊讀邊思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種導入方法從學生可以理解的情感入手,教他們從生活中去體會。在這首詩中,核心的情感就是思念家鄉(xiāng)想念親人,我的導入是先導入了情感,呼喚起他們對親人的情感,盡管思念時的表現(xiàn)形式不同,但無論是看照片還是登高望遠,其對家人的情感則都是完全一樣的。這樣,他們在理解上就沒有了障礙,同樣的思念還能拉近他們和詩人之間的距離。

二、運用誦讀,領會含義

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闭b讀法不是要求老師逐字逐句去解釋古詩,而是通過有情感的朗讀,使學生們感受到古詩的抑揚頓挫之美。古詩都是押韻的,讀起來朗朗上口,也便于學生背誦熟記。小學生的記憶特點是感性的,善于記憶,就算他們并不懂得詩詞的意思,但只要讀的熟了,同樣能夠背誦下來。原來很多作家都提到他們在上私塾的時候,那個時候根本讀不懂,但是也按照要求背誦了下來,等到漸漸長大,他們也就逐漸懂得了那些詩文中的深刻含義。

當學生熟讀成誦時,再讓學生理解古詩中所描寫的景,或所抒的情感,稍加點撥,便可以體會詩中的含義與感情。另外,朗讀,還有助于引發(fā)學生的想象,讓學生閉上眼睛,一邊讀一邊想象,詩中的意境便會在頭腦中形成??梢?,有情感的朗讀是讓學生感悟古詩內(nèi)涵的最佳途徑。

朗讀教學的關鍵在于要讀出詩詞的音韻美,用音樂的美打動學生,讓他們忘我地朗讀,反復地朗讀,從而背誦下來。還有一點要提到,雖然我們一直在倡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學習畢竟是一種需要吃苦精神的活動,所以也要讓學生們懂得學習就是要吃些苦,不能夠給學生學習只有享樂沒有艱辛的錯覺。

三、研讀詩文,體會情感

1.了解背景:在小學階段學習的古詩詞中,有不少的古詩詞,它們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達的情感也不同。就拿“送別”主題來說,有李白的《贈汪倫》,寫汪倫以歌聲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對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廣陵》,寫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長江之水喻友人之間感情綿綿不絕;有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維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達對友人離去的傷感之情。這些都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作者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再比如:翁卷的《鄉(xiāng)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張志和的《漁歌子》等為我們描繪出風景優(yōu)美的田園風光,表達出對大自然、對勞動人民的贊美。同樣是寫景詩,不同的是李白的《獨坐敬亭山》,不僅寫出了敬亭山秀麗的風光,其中“盡”、“孤獨”、“有”等詞又體會出詩人無比孤寂的心情。從背景資料當中,我們知道李白才華橫溢,青年時雄心壯志,無奈朝廷黑暗,世態(tài)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所以朗讀時要讀出壓抑孤獨的心境。

(2)想象力的培養(yǎng)

亞里士多德說過:“想象力是發(fā)現(xiàn)、發(fā)明一切創(chuàng)造活動的源泉?!睕]有想象就沒有創(chuàng)造,善于創(chuàng)造就必須善于想象。想象力對于一個人的重要可見一斑。古詩詞具有簡潔、篇幅短小而意蘊豐富的特點,學生要充分了解詩中意境,詩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補充和領悟,去聯(lián)想、補充和創(chuàng)造,以構想詩詞中的畫面。例如:《江上漁者》學習古詩后,請同學們想象在波濤滾滾的江面上,捕魚人冒著生命危險,打撈鮮美的鱸魚,使人不由對捕魚人產(chǎn)生同情與憐憫。

(3)課外拓展的必要性

從最簡單的詩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

撥清波”開始,我就引導學生通過畫畫的方式,來理解詩句。自居易的《憶江南》我搜集一些江南美麗風光的圖片,在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嘆下,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為何難忘江南,從而讀出對江南的贊美。

送別詩我通過讓學生講述與朋友離別時的故事和心情,來體會朋友間依依不舍得離別之情……古詩詞雖然離我們很遠,但古人的心情與感受無不包含在這短小精煉,意味悠遠的詩文中,只有貼近我們心靈的詩句才是千古名句,我們也只有用自己的生活做比照,才能更好的理解詩文。

四、讀寫結合,強化記憶

第8篇:鄉(xiāng)村四月古詩范文

一、初讀知作者

詩讀百遍,其義自明,其情自見。誦讀古詩方法很多,如:自讀、對讀、群讀,又可默讀、出聲讀等等。多讀,可以讓學生把握詩詞的內(nèi)在節(jié)奏。節(jié)奏是古詩詞的生命,讀詩的過程也是欣賞詩歌的一種過程。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讀多了,自然成誦,化為心中之本。整體朗誦詩歌的過程中,由于現(xiàn)代文和古文之間的不同,首先要 引導學生讀準每個字,每個詞的讀音,例:《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中的“朝”“舍”都是多音字,我先引導學生讀,在讀的基礎上想“朝雨”“客舍”的意思,學生明白后,自然就知道讀音了,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我就先讓同學們自己讀,多讀幾次,體會到古詩的押韻美,學生自然就能選擇正確的讀音了。

二、精讀解詩意

讀通古詩后,就要了解這首詩的意思,在語文課本中,古詩詞都會有注釋,將不太容易理解的字詞翻譯出來。這時,我多半讓學生采用小組合作或個人發(fā)言的方法,一句一句讓學生慢慢去自己探究理解,老師在旁適當點撥即可。還鼓勵學生借助古漢語詞典,去自己翻找。開始學生會比較慢,但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很大幫助。

三、研讀悟情感

1、了解背景:在小學階段學習的古詩詞中,有不少的古詩詞,它們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達的情感也不同。就拿“送別”主題來說,有李白的《贈汪倫》,寫汪倫以歌聲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對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廣陵》,寫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長江之水喻友人之間感情綿綿不絕;有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維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達對友人離去的傷感之情。這些都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作者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再比如:翁卷的《鄉(xiāng)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張志和的《漁歌子》等為我們描繪出風景優(yōu)美的田園風光,表達出對大自然、對勞動人民的贊美。同樣是寫景詩,不同的是李白的《獨坐敬亭山》,不僅寫出了敬亭山秀麗的風光,其中“盡”、“孤獨”、“只有”等詞又體會出詩人無比孤寂的心情。從背景資料當中,我們知道李白才華橫溢,青年時雄心壯志,無奈朝廷黑暗,世態(tài)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所以朗讀時要讀出壓抑孤獨的心境。

2、想象力的培養(yǎng): 亞里士多德說過:“想象力是發(fā)現(xiàn)、發(fā)明一切創(chuàng)造活動的源泉?!睕]有想象就沒有創(chuàng)造,善于創(chuàng)造就必須善于想象。想象力對于一個人的重要可見一斑。古詩詞具有簡潔、篇幅短小而意蘊豐富的特點,學生要充分了解詩中意境,詩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補充和領悟,去聯(lián)想、補充和創(chuàng)造,以構想詩詞中的畫面。例如:《江上漁者》學習古詩后,請同學們想象在波濤滾滾的江面上,捕魚人冒著生命危險,打撈鮮美的鱸魚,使人不由對捕魚人產(chǎn)生同情與憐憫。

第9篇:鄉(xiāng)村四月古詩范文

1-6年級

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上)

《詠鵝》(誦讀)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江南》(誦讀)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畫》(必背)

唐·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憫農(nóng)(其二)》(誦讀)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朗月行》(節(jié)選)(誦讀)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風》(誦讀)

唐·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

《春曉》(必背)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靜夜思》(必背)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尋隱者不遇》

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池上》(必背)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小池》(必背)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畫雞(新增)

明·唐寅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統(tǒng)編版二年級(上)

《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登鸛雀樓》(必背)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望廬山瀑布》(必背)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夜宿山寺(新增·必背)

唐·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敕勒歌》(必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統(tǒng)編版二年級(下)

《村居》(必背)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詠柳》(必背)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必背)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曰荷花別樣紅。

《絕句》(必背)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憫農(nóng)(其一)》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

《舟夜書所見》

清·查慎行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統(tǒng)編版3-6年級必背

《長歌行》(必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涼州詞》(必背)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出塞》(必背)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芙蓉樓送辛漸》(必背)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回鄉(xiāng)偶書》(必背)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涼州詞》(必背)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鹿柴》(必背)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送元二使安西》(必背)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必背)

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春夜喜雨》(必背)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絕句》(必背)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黃鸛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必背)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早發(fā)白帝城》(必背)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望天門山》(必背)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別董大》(必背)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絕句》(必背)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江畔獨步尋花》其五(必背)

唐·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游子吟》(必背)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山行》(必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清明》(必背)

唐·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必背)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漁歌子》(必背)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望洞庭》(必背)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浪淘沙》(必背)

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摇?/p>

《楓橋夜泊》(必背)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滁州西澗》(必背)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塞下曲》(必背)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憶江南》(必背)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春》(必背)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蜂》(必背)

唐·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江上漁者》(必背)

宋·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夏日絕句》(必背)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元日》(必背)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泊船瓜洲》(必背)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書湖陰先生壁》(必背)

宋·王安石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必背)

宋·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飲湖上初睛后雨》(必背)

宋·蘇軾

水光瀲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惠崇春江晚景》(必背)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題西林壁》(必背)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三衢道中》(必背)

宋·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示兒》(必背)

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必背)

宋·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四時田園雜興(其一)》(必背)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必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春日》(必背)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題臨安邸》(必背)

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游園不值》(必背)

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觀書有感》(必背)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鄉(xiāng)村四月》(必背)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墨梅》(必背)

元·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石灰吟》(必背)

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己亥雜詩》(必背)

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所見》(必背)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竹石》(必背)

清·鄭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