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科學試卷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新課標指出小學英語教學評價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此次期末試卷的出題思路非常明確。通過試卷的形式來檢測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題目類型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教學目標要求,每套試題均有聽力和筆試兩部分構成。
一、試題特點
(一)注重了基礎知識的考查
試卷能充分體現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為主要目標的命題原則,依據課本,對一些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作為重點考查的內容(如重點單詞的書寫,動詞時態(tài)的運用,以及語音的認知等),這些知識能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突出語言的交際功能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是一種交際的工具,而小學英語教學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確立以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為主要目標,讀寫跟上的原則進行。
(三)滲透了能力考查的要求和一些生活常識。
語言學習是為了交際。小學英語教學不僅要給學生一些基本的語言知識,而且要教給學生運用語言的方法和能力。在試卷的問題設計上,增加了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活用語言能力的考查。
二、試卷總體情況分析
(一)聽力部分(其中四年級占40%,六年級30%)
聽力測試詣在考查學生聽音、辯音及聽力理解和快速反應的能力??傮w包括幾大塊內容:一、聽音,選出你聽到的單詞或句子 二、聽錄音標序號 三、聽音,選出正確答語 四、聽音,在正確的圖片下畫(∨)。整體來看,聽力部分得分率相對來說比較高。失分較多的是第三題(四、六年級都是),學生不能領會錄音內容中的關鍵信息,有的學生眼高手低,聽的懂但選不對,以至造成失誤。
(二)筆試部分(四年級占60%,六年級70%)
筆試部分主要考查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包括詞組、語音、語法等方面的考查?,F分析如下:
1、讀單詞連線(六年級):此部分主要考查學生對單詞音標掌握的情況,從卷面上看學生做的還不錯
2、英漢互譯:其中也包含三年級知識,這也都是學生平時所熟悉的,但由于大家疏忽不認真,失分教多,尤其是漢語短語譯為英語,這也說明了學生學的快遺忘的也快,也是我們缺乏學習外語的語境的緣故。
3、選擇填空:兩個年級的試題都有此種類型,涉及到口語練習,動詞的時態(tài)變化,關鍵短語,介詞的使用等,同時考查了學生對句子的整體認讀能力,學生完成的很好。
4、連詞成句:本題較為簡單,都是每個單元的重點句型,但學生完成的情況并不理想,尤其是四年級的學生,句首字母不大寫,句末無標點符號,而且單詞書寫錯誤教多,主要是他們平時沒大做過此種類型的題,而且寫的機會又少。但六年級的學生做的不盡人意,不得不引起我的注意和深思,也說明了在學生眼中英語并沒有被引起足夠的重視。
5、閱讀短文,完成句字:因為是課本中的原文,問題也大致相同,所以此題大部分同學做的不錯,但也有及少數做的不理想,既有審題不認真,不看清要求的原因,也有平時上課學習的緣故
三、對今后教學的建議:
1、要準確把握課程標準的理念,認真研讀課程標準
2、要面向全體學生,鼓勵他們大膽地使用英語,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
3、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4、組織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
A.電磁波只能在真空中傳播(教科版選修3-4P51頁)
B.電場隨時間變化時一定產生電磁波(教科版選修3-4P49頁)
C.做變速運動的電荷會在空間產生電磁波(教科版選修3-4P50頁)
(知識延伸: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告訴我們:運動電荷只有處在外加電場中才會輻射或吸收電磁波,并且只要運動電荷處在外加電場中,無論電荷是作勻速運動還是加速運動都可能輻射或吸收電磁波;但電荷圍繞原子核做勻速圓周運動是不會輻射或吸收電磁波的)。
D.麥克斯韋第一次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教科版選修3-4P50頁)
(反思:考查電磁波的傳播介質、電磁理論的兩個基本假設、做變速運動的電荷都會在空間產生電磁波、赫茲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屬于基礎題,重在回歸教材)
2.用220V的正弦交流電通過理想變壓器對一負載供電,變壓器輸出電壓是110V,通過負載的電流圖像如圖所示,則( A )
A.變壓器輸入功率約為3.9W
(解:u2=110v,im=005A,13365,13365=3.9W,p入=p出選A正確;)
B.輸出電壓的最大值是110V (解:u2=110v是有效值,選B錯誤)
C.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比是1:2(解:由13365,得13365,選C錯誤)
D.負載電流的函數表達式=005sin(lOOπt+π/2)A(解13365,初相位0,選D錯誤)
(反思:考查: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有效值、變壓器的變壓比公式、簡諧運動的表達式。新課改后,這一知識點的要求明顯提高了)
3.光射到兩種不同介質的分界面,分析其后的傳播情形可知( D )
A.折射現象的出現說明光是縱波(教科版選修3-4P88頁)
B.光總會分為反射光和折射光(在發(fā)生全反射時,折射光消失)
C.折射光與入射光的傳播方向總是不同的(入射角等于0°,折射光與入射光的傳播方向相同)
D.發(fā)生折射是因為光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教科版選修3-4P64頁)
(反思:考查光的偏振、全反射、入射角等于0°時,折射光與入射光的傳播方向相同、光發(fā)生折射的原因。難度有所降低)
4.迄今發(fā)現的二百余顆太陽系外行星大多不適宜人類居住,繞恒星“Gliese581”運行的行星“G1-58lc”卻很值得我們期待。該行星的溫度在OoC到40oC之間、質量是地球的6倍、直徑是地球的15倍、公轉周期為13個地球日?!癎liese581”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031倍。設該行星與地球均視為質量分布均勻的球體,繞其中心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則( B )
A.在該行星和地球上發(fā)射衛(wèi)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相同B.如果人到了該行星,其體重是地球上的8/3倍
C.該行星與“Gliese581”的距離是日地距離的13365倍
D.由于該行星公轉速率比地球大,地球上的米尺如果被帶上該行星,其長度一定會變短
[解析]:近地時,第一宇宙速度:,得兩者不相同,選A錯;由,得,人到星球表面,體重增加,選B正確;由,得,T為公轉周期,選C錯;由,得出,代入數字,知道;由相對論,動棒縮短,參照系不確定可知選項D錯。
(反思:考查1:第一宇宙速度;2:黃金代換式;3:應用;4:長度的相對性。本題運算量大,要求的能力高)
5.圖l是一列簡諧橫波在t=125s時的波形圖,已知c位置的質點比a位置的晚05s起振,則圖2所示振動圖像對應的質點可能位于( D )
A.a 解1:因C質點比a質點起振晚05s,可知波周期T=1s;且波向右傳
2:在振動圖像上確定1.25s時刻質點的運動狀態(tài)是處于正向位移,向下振動。
3:根據“上坡下,下坡上”,知質點位于“正向位移,向下振動”的質點為d、e間。選D正確。
(反思:考查波傳振動形式、波圖“上下坡”法、振動圖像的質點振動方向、波圖與振動圖像的聯系。屬高難度題,學生在兩種圖象問題中,往往找不到突破口)
6.甲、乙兩物體在t=0時刻經過同一位置沿x軸運動,其v-t圖像如圖所示,則( BD )
A.甲、乙在t=0到t=ls之間沿同一方向運動
B.乙在t=0到t=7s之間的位移為零
C.甲在t=0到t=4s之間做往復運動
D.甲、乙在t=6s時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解:由v-t圖知,0-1s甲正向,乙先負向運動,后正向運動,選A錯;由乙圖線與x軸圍成面積,正負之和為0,選B正確;甲0-4s向正向運動,選C錯;在t=6s時刻,甲乙圖線上的斜率都為負,所以加速度方向相同,選D正確。
(反思:考查圖像描述運動、圖像求加速度、圖像求位移。重基礎、回歸教材)
7,如圖所示,邊長為L、不可形變的正方形導線框內有半徑為r的圓形磁場區(qū)域,其磁感應強度B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為B=kt(常量k>0)。回路中滑動變阻器R的最大阻值為R。,滑動片P位于滑動變阻器中央,定值電阻R1=R0、R2=R0/2。閉合開關S,電壓表的示數為U,不考慮虛線MN右側導體的感應電動勢,則( AC )
A.R2兩端的電壓為U/7
B.電容器的a極板帶正電
C.滑動變阻器R的熱功率為電阻R2的5倍
D.正方形導線框中的感應電動勢為kL2
這就要求筆試試卷要盡量減少記憶層次的題目,增加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等方面的內容。命題內容要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結合學生實際,不出怪題、偏題,少出死記硬背的題目,將難度系數控制在0.85左右。試題應既全面又典型,做到結構合理、權重恰當、先易后難;題型多樣、情景新穎、任務明確;排版、印刷也應符合閱讀心理學規(guī)律,使結果真實可靠。試卷的命題還應突出評價的改進、激勵和發(fā)展功能,能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yè)和心理負擔,促進學生的全面與個性化發(fā)展,為改進教師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行為服務。
但是,在實踐上述理念的過程中,試卷編制中的一些問題依然值得我們探討和改進。
一、命題內容要關注過程,留下探究的痕跡
為了提高一線教師的命題技能和水平,我縣組織教師開展了科學筆試試卷的命題培訓和評比活動,收到了一批有較高質量的試卷。評選結束后,為了交流優(yōu)秀經驗,實現成果共享,我們還組織教師們對一些試卷、試題進行了研討和再優(yōu)化。參加研討的教師踴躍表達自己的觀點,出謀劃策,其中部分研討頗具啟發(fā)性。
(1)根據上邊的數據,你認為李曉同學應該選擇
(2)李曉同學選擇了其中一種洗潔精,進行了“XX牌洗潔精對綠豆種子發(fā)芽影響”的研究。7天后,統(tǒng)計了各組綠豆發(fā)芽的情況,得到了以下的數據統(tǒng)計表。
教師們分析認為,筆試法要關注過程,使試題留下探究的痕跡,而科學探究是一項復雜的動手、動腦、動筆的過程。例1把科學探究變成了抽象的名詞、僵化的程序來考察,與《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中“科學課程的評價應能促進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評價指標應該是多元的,要包括科學素養(yǎng)的各個方面……”的要求不相吻合。例2中將實驗的方案設計、數據分析及環(huán)保理念融合在一個鮮明生動的情景中,源于教學又超越教學,答題的過程不但調動并檢測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技能,還使學生的分析、推理、歸納能力和問題意識得到了提升。這樣的筆試不但可以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更是學生再學習的過程。
因此,科學課程的筆試設計要努力調動學生運用科學的思維和方法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體現科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盡量使嚴肅、狹隘的試卷富有時代氣息。同時,試題設計還要生動活潑、富有個性化色彩,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為學生的自主發(fā)展開辟空間,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夯實基礎。命題中既要注意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理解和掌握狀況的恰當考查,又要注重評價學生的科學學習歷程,展現學生科學的思維活動,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學生語言表述能力及綜合能力也要有一定的體現。這樣的命題可以使原本呆板的筆試試卷成為學生與知識、情境、教師對話,心靈交匯、情感交流的載體,能綜合評價學生的科學學習水平,體現評價的全面性與發(fā)展性。
二、命題內容要綜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
為了改變科學教師在期末階段印刷大量復習卷,讓學生反復機械地練習、讀背的現象,在去年的筆試試卷編制時,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增加了筆試內容中概念與技能運用的題量,盡量將試題與學生生活聯系起來。
檢測后,很多教師向我反映,這次試題的形式的確一改原先只需讀讀背背的陳舊樣式,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但學生成績卻是“慘不忍睹”。最終批評聲壓倒了贊揚聲,有些中老年教師甚至跑到校長室反映,說科學課沒辦法教了,申請不再擔任科學課程的教學任務。
細問之下,學生的主要失分點集中在一些情景性的題目中。問題到底有多嚴重呢?我從全縣學生中抽樣了300份試卷,進行了得失分統(tǒng)計。其中,失分最嚴重的一道題的統(tǒng)計結果如下。
本題為選擇題,具體內容如下。
題28:古詩詞是古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下列詩句中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
A.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B.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C.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小學科學試卷的難度系數一般要求控制在0.85左右,22%的得分率,顯示此道題明顯過難了。為何會這樣?我組織教師們針對本題進行了討論,形成了以下的觀點。
1.本題的詩句脫離學生的生活和科學學習實際。
2.題中的詩句有字面意和隱含意兩層意象,要正確答題,必須先理解詩意及其背后的義項,這脫離了六年級學生的語文水平。
3.題干的文字表述方式不夠簡潔、明確,與六年級學生平時練習中直白式的表達方式有較大的差距,給學生造成了答題障礙。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指出:“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荚噧热輵訌娕c社會實踐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薄读x務教育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也指出:“測驗和考試是科學課程評價的兩種主要方法,要改變過去以知識記憶為主的書面考試方法,注意新情景的運用……”
但是,上例試題將物質變化知識點的檢測生拉硬套入詩歌中,有畫蛇添足,誤用情景性原則的嫌疑。試卷編制者為了改變機械記憶為主的學習方式,而努力增加試題內容的情景性的出發(fā)點是好的,從表面上看增強了試題的情景性,但是明顯屬于對策比問題更糟糕的典型現象。
試題的質量不但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就感,對教師的教學行為也有很強的導向作用。為情景而情景,就可能陷入偏題、怪題的泥潭,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這類題目如果比例高了,或是經常出現,教師就會無限擴大教學和復習內容,從而迷失了科學教育的主旨,學生也會對考試充滿恐懼感。
因此,命題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命題不能“布雷挖坑”,要體現“關注學生、關注發(fā)展”的課程理念。堅持以課程標準為依據,以教材為依托,以學生熟悉的情景為基礎,充分考慮學生的經驗基礎、發(fā)展水平和實際需要,緊密結合與學生年齡特征及學習背景相適應的生活與學習背景。在促使命題內容保持活力的基礎上,試題應盡量縮短科學問題與學生生活經歷之間的差距,追求兩者間更自然而然的融合,以增強學生的思維活力,發(fā)揮試題檢測的激勵和促進功能,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建立信心,有效地檢測學生的學習水平,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fā)展。
關鍵詞:環(huán)境教育類試題;判斷指標體系;高考地理試題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6.01.056
0引言
進入21世紀,眾多環(huán)境問題日益嚴重,公眾的環(huán)境意識已成為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qū)的環(huán)境教育自1973年起步以來,隨著環(huán)保事業(yè)的發(fā)展,經歷了起步(1973-1983年)、發(fā)展(1983-1992年)、重新定向階段(1992-1996年)、“綠色學?!眲?chuàng)建階段(1996至今)四個階段。2003年,教育部頒布了《中小學環(huán)境教育專題教育大綱(2011-2015年)》及《中小學環(huán)境教育實施指南》兩部文件,標志著環(huán)境教育在我國的課程化,其中主要以學科滲透為主的課程模式,而地理學科是環(huán)境教育滲透的主陣地,因此環(huán)境教育的量化評估必須滲透到地理試題中。目前基層教師對環(huán)保類試題的分析大多是從整體上分析環(huán)保試題的文章,其統(tǒng)計的是環(huán)保試題的數量、題型及分值,但尚未給出定義環(huán)保試題的基本框架?;鶎拥乩斫處煂Ω呖嫉乩碇械摹碍h(huán)境教育試題”的研究主要是歸類整理,但是缺少較為系統(tǒng)的判斷指標,以至于在對同一份地理試題中“環(huán)境教育試題”進行區(qū)分歸類時存在較多的模糊性。
1環(huán)境教育類試題判斷指標構建
1.1環(huán)境教育類試題判斷指標檢索
高考地理中環(huán)境教育類試題判斷指標檢索主要是國內外對環(huán)境教育目標及內容的研究及我國地理新課程改革中對環(huán)境教育的相關規(guī)定。1.1.1環(huán)境教育目標1975年的貝爾格萊德會議明確了環(huán)境教育的6大具體目標,包括意識、知識、態(tài)度、技能、評價及參與。時隔兩年后的第比利斯政府間環(huán)境教育大會在肯定貝爾格萊德會議的基礎上,進一步系統(tǒng)地將環(huán)境教育的目標精簡為5項(排除“評價”),該目標一直為國際所公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環(huán)境教育實施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強調不僅要加強自然生態(tài)知識的學習,而且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有利于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技能、態(tài)度與價值觀、以及為建設一個可持續(xù)的未來而采取行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體現為環(huán)境教育的三維目標,即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1.1.2環(huán)境教育內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的中學環(huán)境教育內容主要包括生態(tài)學和環(huán)境科學兩個方面,該組織與中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北京師范大學環(huán)境科學研究所合著的《面向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中學環(huán)境教育》一書中,總結了中學環(huán)境教育的內容主要有環(huán)境與環(huán)境問題的基本概念、發(fā)展與環(huán)境、人口與環(huán)境、能源資源與環(huán)境、生態(tài)系統(tǒng)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環(huán)境污染及其防治、全球性環(huán)境問題及積極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環(huán)境保護活動共八個大版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的有關環(huán)境教育的專門性文件《中小學環(huán)境教育實施指南(試行)》從目標層、內容體系和具體內容三個層次來闡述高中環(huán)境教育內容,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表1)。作為環(huán)境教育的主要滲透科目,地理課程標準也對本學科中的“環(huán)境保護”內容有較為詳細的規(guī)定,主要包括環(huán)境與環(huán)境問題、資源問題及其利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和環(huán)境管理等內容(表2)。
1.2環(huán)境教育類試題判斷指標篩選
在彰顯地理學科性質的基礎上,突出體現地理新課程理念,并考慮到操作性,初步擬定高考地理中環(huán)境教育類試題的三級判斷指標體系,主要包括環(huán)境教育內容指標、地理課程中的環(huán)境教育內容指標和具體內容指標。其中,環(huán)境教育內容指標是對國內外公認的環(huán)境教育內容進行整理的結果,地理課程中的環(huán)境教育內容指標是地理新課程中對滲透于本學科中的環(huán)境教育內容的規(guī)定,具體內容指標是根據以上兩項指標在試題中出現的具體內容進行細化的結果。因此,三者之間的關系體現為從宏觀向微觀逐級細化,使之能體現地理學科特性和更具操作性;在判斷試題時,按照具體內容指標進行判別。
1.3環(huán)境教育類試題判斷指標確認
根據該判斷指標體系對中國大陸地區(qū)2004~2013年的高考地理試題中的環(huán)境教育類試題進行判斷統(tǒng)計,并對該部分環(huán)境教育類試題的題量和分值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近十年來,對環(huán)境教育的評價(主要是筆試評價方面),分值有所下降,如全國卷一和廣東卷(圖1、圖2),但是仍然不能低估,因為該部分的考核題量在增加;有的省份在分值下降的同時題量卻增加,如江蘇卷(圖3),這說明在試題中所涉及的環(huán)保考核點在增多,考核的內容有擴大的趨勢。這與我國學者黃元國等人對全國高考綜合科目中的環(huán)境教育類試題的研究結論一致。同時,也征求了環(huán)境教育相關學者及中學地理一線教師的意見,經修改,90%以上的教師認為該指標體系可行性較高,能夠科學、合理地將高考地理試題中的環(huán)境教育類試題區(qū)分,該指標體系可望為中學環(huán)境教育的研究與實踐提供基礎。另外,選取新課改高考前2年(2004年-2006年)和參加首次新課改高考(2007年)的山東、廣東、海南及寧夏四套試卷進行統(tǒng)計實驗。統(tǒng)計結果顯示,不管是老課程還是新課程,本判斷指標體系均能較全面地區(qū)分高考地理試題中的環(huán)境教育類試題。
1.4各指標權重分析
目前確定權重的方法主要有主觀賦權法和客觀賦權法,主觀賦權法主要是由專家根據經驗主觀判斷而得到,如AHP法、Delphi法等,這種方法人們研究較早,也較為成熟,但客觀性較差??陀^賦權法的原始數據是由各指標在評價中的實際數據組成,它不依賴于人的主觀判斷,因而此類方法客觀性較強,如變異系數法,變異系數法直接根據指標實測值經過一定數學處理后獲得權重。本研究采用變異系數法確定了各指標的權重。比較判斷指標體系中各項指標的權重,可以看出,指標越詳細,其重要程度幾乎持平,但是從“地理課程中的環(huán)境教育內容”指標到“環(huán)境教育內容”指標中,權重的差異性逐漸顯現(表3)
1.5環(huán)境教育體現度含義及計算方法
為了更客觀地了解一份學科試卷對滲透于該學科的環(huán)境教育內容的考核情況,包括環(huán)境教育的要素內容、深度及廣度情況,本文特提出“環(huán)境教育體現度”這一概念。環(huán)境教育體現度是指在教育教學評價過程中,能夠對環(huán)境教育起到評價作用的所有試題,它綜合反映學科評價中對環(huán)境教育的重視程度,同時也反映環(huán)境教育的學科滲透實施情況以及學生達到環(huán)境教育目標程度。這為地理試卷命題者在命制試卷時提供了環(huán)保試題的量化指標,也可以為基層地理教師及環(huán)境教育研究者提供參考依據。其操作步驟為:第一步:依據環(huán)境教育類試題判斷指標體系判斷并將其歸類;第二步:統(tǒng)計該類環(huán)境教育試題的分值,并記錄該學科試卷總分;第三步:計算。式中:——環(huán)境教育體現度;——類環(huán)境教育試題的分值;——類環(huán)境教育試題的權重;——學科試卷總分值。結合環(huán)境教育類試題判斷的權重分布情況,可以認為,一般情況下,環(huán)境教育體現度越高,說明考核的環(huán)境教育內容中涉及人口增長、城市化過程、能源、資源的跨區(qū)域調配、生態(tài)問題、環(huán)境污染這幾方面的試題越多,且分值越高;反之,則反映出三個方面的結果,一是,涉及的環(huán)境教育內容主要集中于那些權重較低的內容,比如可持續(xù)發(fā)展;二是考核的環(huán)境教育類試題內容多,但分值較低;三是考核的環(huán)境教育類試題較少,且分值低。以2010年高考地理四川卷為例,依據環(huán)境教育類試題判斷指標體系,四川卷地理單科總分100分,其中環(huán)境教育類試題的分布及各類環(huán)境教育類試題所占分值情況,見表4。式中:——環(huán)境教育體現度;——類環(huán)境教育試題的分值;——類環(huán)境教育試題的權重;——學科試卷總分值。因此,2010年高考地理四川卷的環(huán)境教育體現度為1.2306。但是,該值是否屬于合理閾值范圍內,還需進一步研究。
2結論
在以滲透式課程為主,以高考為風向標的中學地理教育中,作為一線地理教師及環(huán)境教育工作者,研究高考地理試題中的環(huán)境教育類試題非常具有必要性,而前提是有一套完整的判斷指標體系。本文在分析環(huán)境教育目標及內容的基礎上,依據我國地理新課程的相關要求,嘗試構建了高考地理中環(huán)境教育類試題的三級判斷指標體系,并通過實例給出了各指標的權重。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環(huán)境教育體現度”的概念。環(huán)境教育體現度是衡量除環(huán)境教育以外的其他學科試卷中涉及到的環(huán)境教育內容的多少及賦予的分值情況。由于研究的局限,環(huán)境教育體現度的合理閾值還需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祝懷新.環(huán)境教育論[M].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2002(1):33-39.
[2]柳若芍.我國中小學環(huán)境教育謅議[J].課程教材教法,1995.2:50-53.
[3]UNESCO/UNEP.TheInternationalWorkshoponEnvironmentalEducation,Fi-nalReport.Belgrade.Yugoslavia.Paris:Unesco/UNEP.1975.
[4]徐輝,祝懷新.國際環(huán)境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265-302.
[5]許嘉琳,王紅旗等.面向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中學環(huán)境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小學環(huán)境教育實施指南(試行).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黃元國,高曉芳.高考綜合科目環(huán)保題的統(tǒng)計與分析——對高中階段環(huán)境教育的思考[J].環(huán)境教育,2011(4).
[9]韓金麗.盧卡斯環(huán)境教育理論在英國環(huán)境教育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3(40):151-152.
[關鍵詞]小學科學 復習方式
[中圖分類號] G62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12-066
艾濱浩斯遺忘規(guī)律告訴我們,遺忘先快后慢。因此及時復習有助于“溫故而知新”,從而實現比單純知識鞏固更廣闊的成效。因此,許多學科在一個單元教學后都非常重視復習工作,小學科學也不例外。小學科學復習課與新授課一樣,具有增長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獲得情感三方面的意義。小學科學教學中,在每一個單元學習結束后,教師及時把本單元學過的學習內容進行歸類整理,趁熱打鐵,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貫通與知新,促進技能的深化與熟練,增進思維的訓練與拓展,從而促進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多維度的發(fā)展。
筆者對科學復習課現狀進行調查,發(fā)現小學科學常見的復習模式有兩種:第一種是教師收集習題、試卷,讓學生在題海里苦戰(zhàn);第二種是 “爆炒冷飯”,教師劃出教科書上的重點,讓學生抄寫背誦。這樣簡單的重復和枯燥的練習,注重了科學知識的鞏固和解題能力的訓練,但缺乏實驗技能、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的培養(yǎng),缺乏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體驗,學生合作探索、學會復習、學會反思更無從談起。學生對科學復習缺乏興趣,收效不大??茖W復習目標不能有效實現。那么,小學科學的單元復習課如何組織實施呢?
復習方式之一:知識梳理
每個科學教師都非常注重對科學知識的復習整理。但許多教師在復習時往往是“爆炒冷飯”:劃出教科書上的重點或者把教材中能夠挖掘的知識要點整理出來印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抄寫背誦。這種復習模式中,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機械地記憶知識,缺乏對科學知識系統(tǒng)的主動構建,獲得的知識往往是零散的、混亂的。
知識梳理的復習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在單元教學結束后,先給學生一個空間,讓學生自己回顧本單元的知識,按自己的理解整理本單元的知識,將相關內容以結構化的方式組織起來,形成“知識圖”或“概念圖”,然后在班級中進行交流,理清概念之間的聯系,完善知識系統(tǒng),實現對知識的主動的、有意義建構,形成對知識的系統(tǒng)認知。其要點是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構建。
如《物質》單元復習時,教師讓學生先自行復習,用圖表概況本單元的知識。有的學生結合具體實例,在比較中畫出了如下的知識圖。
“知識梳理”我們還可以用氣泡圖的形式來表示。如教學《光》單元復習時,教師讓學生先自行復習,用自己的方式概況本單元的知識。學生用不同的形式整理了知識:有的利用氣泡圖對知識進行整理(如右圖),有的利用表格。學生在概括過程中,主動參與,積極思維,建構了知識系統(tǒng)。
復習方式二:情境復習
情境復習方式是指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具體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調動已有的知識,在解決具體的實際問題中加深理解,實現復習深化的目標。
如學完《宇宙》單元后,教師用課件創(chuàng)設了一個天文館的情境,請學生當解說員,介紹天文知識。學生準備好后,躍躍欲試,分別從地球的衛(wèi)星――月球、太陽系、星座、人類的太空探索等角度進行介紹。學生當“天文館解說員”的過程中,調動并運用了已有的知識,不知不覺中對宇宙的知識進行梳理,而聆聽的學生也獲得了提升。
再如《工具和機械》復習課上,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李奶奶家的稻谷曬干了,她想把稻谷儲存到二樓,你能利用簡單機械原理,幫助李奶奶方便、省力地把稻谷搬到二樓嗎?請寫出或畫出方法?!睂W生積極思考,杠桿、斜面、輪軸、滑輪等工具各顯神通,還有的把幾種方法組合起來使用。學生設計完成后,教師請學生展示各種方法,并請學生評價這些方法中,哪幾種方法是有效的,哪些方法是不合理的。學生交流后修正了錯誤的不實用的方法;認識到完成同一件工作有多種方法,完成工作時必須考慮實際情況。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簡單機械的作用和局限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復習方式三:實驗延展
科學學習離不開實驗探究,復習課也不例外。單元復習可以組織學生在原有實驗的基礎上開展拓展性的實驗,通過學生的實驗操作、對實驗現象的研討,發(fā)展學生的技能,提高學生的實驗水平及解釋水平。
如學習了《電》單元后,進行復習時,教師準備了兩節(jié)電池、電線、開關、多個小燈泡等,請學生設計不同的方法點亮小燈泡。學生合作完成實驗后,再請學生介紹電流的流通路線、電路連接的方法,分析電路故障的原因。學生在實驗中復習了電路、并聯、串聯、電路故障等知識,提高了實驗水平及分析現象的能力。
復習方式四:練習訓練
通過練習進行復習的方式,許多科學教師也是經常使用,但是他們只是簡單地收集習題和試卷,讓學生在題海里苦戰(zhàn)。在長時間、機械的練習中,學生學習興趣不斷地減弱。因此,教師要選擇一些典型的題目,進行拓展、改變,引導學生進行思辨,舉一反三,在精講精練中明辨知識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差異,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如《能量》單元學習后,教師從電動機中的轉子出發(fā),設計了有關電磁鐵和能量的一系練習。
1.電動機中的轉子由________和________組成,通電后會產生________,轉子是一個________。
2.轉子上有多組線圈,這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
3.要增加轉子(電磁鐵)的磁力,除了增加線圈的圈數外,還可以________________。
4.改變轉子的轉動方向,可以改變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
5.電動機轉動過程中,是把________能轉化成________能。如果把電動機用來發(fā)電,則是把________能轉化成________能。
通過這一系列的練習,學生明辨了電磁鐵的磁極、磁力大小與什么有關,并懂得了其中蘊含的能量轉化及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復習方式五:設計制作
一個單元學習結束后,教師可以結合本單元的學習內容,讓學生設計和制作相應具有相應科技含量的作品,學生在完成作品的過程中,實現拓寬思路、復習知識、提高技能的目的。
關鍵詞_區(qū)(縣)級小學教育質量監(jiān)控 監(jiān)測 控制
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是教育督導的主要目的之一,實施教育質量監(jiān)控是實施素質教育和提高教育質量的基礎和行為。關于教育質量監(jiān)控的定義,學術界的認識不盡相同。我們認為,教育質量監(jiān)控就是根據教育質量的目標和標準,專兼職人員采用標準化程序對教育環(huán)境、教育內容、教育過程以及教育結果進行監(jiān)測和控制,以確保教育過程及最終結果達到預期目標。
當前,國家和省級層面的基礎教育質量監(jiān)測已逐步展開,區(qū)(縣)層面如何實施基礎教育質量監(jiān)控,實踐上的認識并不統(tǒng)一。北京市從2007年開始在海淀、西城、順義等五個區(qū)開展了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監(jiān)控與評價實驗工作,在監(jiān)控內容、監(jiān)控方式、監(jiān)控結果使用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這些探索為建立區(qū)(縣)級小學教育質量監(jiān)控機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還存在一些問題。
區(qū)(縣)級小學教育質量監(jiān)控的主要問題
1.監(jiān)測對課程標準達成度測試的缺陷認識不足
區(qū)(縣)級小學教育質量監(jiān)控以課程標準達成度為基準,考核學生在語文、數學、英語、體育、音樂、信息技術等學科上的學習質量狀況。監(jiān)控雖然利于區(qū)(縣)教委掌握全區(qū)學生學業(yè)發(fā)展的總體水平,對發(fā)現問題、改進教學質量有一定促進作用,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課程標準達成度測試具有的天然缺陷在實踐中沒有得到有效的克服。課程標準達成度測試是測試學生在所學課程上達到基本要求的程度,對目前素質教育倡導的、學生普遍缺乏的突出能力,如創(chuàng)造性思維、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沒有要求,也缺少相應的考評。所以,監(jiān)控對學習能力較強、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缺少相應的評價標準及補充測查,不能全面反映學生學業(yè)發(fā)展的總體情況。
2.監(jiān)控對教育過程和管理過程的質量關注不足,對學生發(fā)展的非認知領域重視不夠
實踐中,東城區(qū)對品德與社會學科、西城區(qū)對學生身體發(fā)育與機能、順義區(qū)對學生綜合能力等內容進行了探索性監(jiān)測,初步獲得了一些對學生成長至關重要的基礎性數據,拓展了區(qū)(縣)級小學教育質量監(jiān)控的內容范圍,但監(jiān)控距離全面、系統(tǒng)、科學地實施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監(jiān)控內容過于集中在學生學業(yè)質量上,對形成學生學業(yè)質量的教育過程與管理過程的質量關注不足;二是監(jiān)控內容過于集中在學生學業(yè)等認知領域,忽略了非認知領域的發(fā)展質量,如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自信心、學習意志力等。多項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非智力因素是影響學生終身學習和未來成功的重要因素;非智力因素也是國際教育質量監(jiān)測TIMSS、PISA(2009)的重要指標。因此,關注過程和學生非智力因素發(fā)展對教育教學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監(jiān)測數據的分析方法比較簡單,對具有區(qū)(縣)特點的教育質量影響因素研究較少
區(qū)(縣)級小學教育質量監(jiān)測的數據分析主要以學科測試的基本數據結果為主,即以學科為單位,對課程標準的達成度,如優(yōu)秀、良好、達標、未達標的學生數量進行統(tǒng)計,從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達標率、難度、區(qū)分度等方面分析學生在知識掌握、能力形成、習慣養(yǎng)成、過程與方法的習得等方面的發(fā)展狀況,這種方法對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提供了基礎信息,但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監(jiān)測數據缺少論證報告和技術報告,對監(jiān)控內容的選擇、監(jiān)控工具的技術指標,如試題信度、效度等沒有準確的測量學指標說明,致使測量學生是否達標的測試卷的科學性受到質疑。二是監(jiān)測數據分析缺乏日常教學的視角。教師如何根據監(jiān)測發(fā)現的問題,在日常教學實踐中調控教學、規(guī)避問題,監(jiān)測報告缺少相應操作性建議。三是監(jiān)測對政策關注的重點議題、本區(qū)(縣)的社會熱點問題以及影響本區(qū)(縣)教育質量的、具有區(qū)(縣)特點的地理環(huán)境、人文特點、學校發(fā)展水平、學生家庭結構、社會關系等方面特點的關注度不夠,專題性和指向性不突出。
4.監(jiān)控對網絡評閱試卷的缺陷認識不足
在教育質量監(jiān)測過程中,東城區(qū)和西城區(qū)等采用了網絡評閱試卷,這種評閱方式具有很多優(yōu)勢,如減輕了評閱教師的工作量,提高了評閱效率;簡化了登分環(huán)節(jié),方便了成績分析和數據分析等。同時,網絡評閱也帶來一些問題,如對技術支持要求高,一定程度增加了學生答題的難度;對教師計算機操作有要求等。更重要的是,對以教學質量診斷為目的的區(qū)(縣)級教育質量監(jiān)控來說,教師計算機閱卷不像以往手工閱卷一樣,在閱卷的過程中就能了解和掌握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對學生出錯的地方、出錯原因等問題在閱卷后了然于心。部分資深教師反映,參與網絡評卷很難把握學生答題的整體情況,對學生所犯錯誤及原因診斷、錯題類型分析很難在閱卷后記憶清楚。
區(qū)(縣)級小學教育質量監(jiān)控的對策與建議
1.樹立教育質量監(jiān)控,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fā)展的理念
區(qū)(縣)級小學教育質量監(jiān)控具有學生少、易操作、差異小、情況熟等優(yōu)勢,監(jiān)控應不僅針對學生的學業(yè)成就,也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審美與表現、合作與交流及個性發(fā)展等方面,通過開展學生學習質量、身體素質與機能、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量化監(jiān)測和以評價指標引導的事實記錄、行為表現描述等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實現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
2.確立教育質量監(jiān)控為區(qū)(縣)教育政策服務的宗旨
監(jiān)控應以質量、均衡和公平為出發(fā)點,在質量方面,針對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學生身體素質滑坡、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厭學等突出問題進行調查;在均衡方面,對區(qū)(縣)內城鄉(xiāng)之間、學區(qū)之間、學校之間的差異情況開展研究;在公平方面,對區(qū)(縣)內優(yōu)質教育資源短缺、隨遷子女等特殊群體的教育機會與條件保障情況實施調查,并使監(jiān)測和調查結果只用于問題診斷和政策制定上,不與學??己撕徒處熢u價掛鉤。
3.開展調查研究,明確影響本區(qū)(縣)小學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
如果以教育結果,即學生的發(fā)展狀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高低的標準,則影響學生發(fā)展的相關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學校和社會。對影響因素調查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反映個人、學校、地區(qū)等差異的基本信息,如性別、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結構、寄宿/非寄宿、學校師資水平、班額大小、經濟發(fā)展水平等;二是學習相關信息,如考察語文閱讀能力時,可從家庭中父母的文化水平、閱讀習慣、學校課程開設、語文課堂活動、老師對課外閱讀的態(tài)度及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興趣、資源等環(huán)境變量考慮。一般情況下,與學生學習、發(fā)展密切關聯的因素是學生個人的特點,如學習動力體系、心理行為特點、學習興趣;而學生家庭的特點主要是父母的特點、家庭經濟條件、家庭人際關系;學校環(huán)境的特點主要包括學校特點、氛圍、資源投入與建設、人際關系;與教育政策和措施直接關聯的因素是制度與人力資源保障、條件建設及其落實狀況等。
4.多視角分析和應用監(jiān)測的數據結果
教育質量監(jiān)測的數據分析首先應說明監(jiān)測的科學性。除了學科基本數據報告及相關抽樣方法及其指標、數據采集過程與方法、數據統(tǒng)計方法等數據外,還應提供監(jiān)測論證報告、技術報告,對監(jiān)控內容選擇的依據、監(jiān)控的具體指標、監(jiān)控工具的技術指標進行具體說明。
監(jiān)測數據還應針對教育質量的差異狀況進行相關因素或因果關系分析,找出制約或影響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數據分析也應增加教學視角,依據監(jiān)測藍圖的內容,診斷學生在知識的記憶、理解、應用、分析和評判的達成情況,利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進行針對性改進。
同時,數據分析應增設內容聚焦、指向性強的專題類報告,對政策關注的重點議題或本區(qū)(縣)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專門介紹,針對重要發(fā)現和結果,確立預警指標,并建立幫扶措施的實施細則,及時解決和預防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教育督導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24號.2012年8月29日國務院第215次常務會議通過,2012年10月1日起實施
2.王毓.國外教育質量監(jiān)控述評[J].外國教育研究.1999年第6期
關鍵詞:學分制;試題庫;試卷組建;教考分離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6-0201-02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大眾化受教育階段,高校教師面臨教學任務繁多的壓力,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需要較快的節(jié)奏和高質量的完成,其中的一項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考試命題。多年來的教學改革中對考試命題的改革進展緩慢。據調查,目前還有比較多的課程仍然執(zhí)行著無定量評價試卷的手工命題方法,甚至在學生考試過程中才發(fā)現試題出現各種不同程度的錯誤,嚴重時直接影響考試的效果。為了進一步加強對高等教育的質量監(jiān)控,本教學團隊在多年教學的基礎上,開發(fā)了一套《電工技術基礎》、《電子技術基礎》試題庫生成系統(tǒng),填補了本學科的空白。教考分離是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只有實行教考分離,才能保證考試的客觀性和公正性。用計算機去完成命題、組卷、統(tǒng)計、試卷分析等各項煩瑣的工作,會做得快捷而準確,但其先決條件就是要有一套計算機能夠識別的試題庫管理系統(tǒng)。有了這樣的系統(tǒng),我們可以用它生成適應考試題目的試卷,全面地測量考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所以說試題庫建設是實行教考分離的前提與基礎。
一、課程試題庫建設的必要性
電工學包含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是工科高校非電類專業(yè)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它在非電類人才培養(yǎng)中具有增強學生開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的作用。學校從2004級開始推行學分制試點,是首家在陜西高校中實行學分制試點的高校。本課程每學期面向六個學院15個專業(yè)近40個班授課并開出實驗,每年涉及學生人數近3000人。因為課程涉及知識面廣,應用性強,學時少,多年來電工學課程教學團隊在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以及實驗環(huán)節(jié)中做了大量的改革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但是,在考試命題環(huán)節(jié)卻停步不前。我們知道,要想檢驗學生對課程尤其基礎課的學習以及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最直接的方法仍是考試。因此,如何組織好考試,并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它的積極作用,使其結果更加準確、可靠,考試命題則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因此就需要建立一個以教學大綱為依據,可以有效檢驗教師教學效果的試題庫,使授課教師不參與命題過程,而是由計算機根據命題原則組卷。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組卷的速度,而且可以避免個人命題中容易出現的片面性,從而保證了命題組卷的客觀性,使得測試在保證考試紀律的前提下更加可靠、有效。因此,本團隊按照學?!耙匀藶楸?,知行統(tǒng)一”的辦學理念,確定了把握科學依據命題,定量評價試題質量考試環(huán)節(jié)改革的大方向,將計算機管理試題庫為提高考試命題標準化程度提供了可能性。
二、試題庫建設原則
所謂試題庫,并不是簡單的將某一科目的練習題收集起來,這種作法,充其量只是題目堆積的倉庫,并不是試題庫。根據國家《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guī)范》的定義,題庫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測量理論,在計算機系統(tǒng)中實現的某個學科題目的集合,它是嚴格遵循教育測量理論,在精確的數學模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教育測量工具”。建立題庫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工程,首先要建立系統(tǒng)的數學模型,然后確定試題的屬性指標以及試題的組成結構,再組織大批量的優(yōu)秀學科教師編寫試題。除此之外,為了保證試題的正確性、有效性和科學性,還需要組織教師進行檢查審定,組織大量的被試樣本,進行抽樣測試,對試題參數標注的有效性進行校正。它的建設應該遵循以下原則:①實用性原則。必須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題目不能太難或太易,也不要有偏題、怪題。②安全性原則。為了保證題庫的安全,對不同的使用者要分別授予不同的使用權限。③開放性和可擴充性原則。試題庫必須是動態(tài)的,既可以擴充數量,同時也可以隨學科的發(fā)展而不斷更新。④標準化原則。試題庫要做到評分標準化,考試具有標準的參考線。
三、試題庫建設模式
1.總體設計。試題庫總體設計分為前臺設計和后臺設計,前臺的設計主要是考慮當前的使用易于操作,與當前Windos操作平臺兼容,便于移植,這一部分主要涉及到計算機軟件的專業(yè)知識。后臺以中小型數據庫為儲存媒體,使得試題信心易于保密,便于編輯和管理。為了保證本試題庫的質量,建立、應用需要經過以下步驟:①建立試題系統(tǒng)庫。②征集和編寫試題。③審定試題。④測試修改。⑤專家編審、組卷。⑥試題分析、試題修改和更新。
試題庫的基本功能模塊為:組卷模塊、輔助模塊、用戶管理模塊、試卷參數模塊、試卷輸出模塊和其他模塊,這些模塊的設計應主要考慮到高校課程的特點。
2.試題設計。我們進行試題設計的過程是這樣的:①試題編寫。試題編制時,根據課程大綱,以課程的章節(jié)為主線,把課程內容分成一個個的知識點。②試題類型設計。本課程為單項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計算題、畫圖題幾個類型。③試題難度設計。試題庫首先保證課程的重點都有相應的試題,而且題目有難易之分,在編寫試題時,把試題難度分為四個等級,即容易、一般、偏難、綜合。每道題都有相對的難度系數。④題量設計。題型和分值確定后,設計試題各個題型的數量,做到與教學時間相匹配,并保證命題的覆蓋面。⑤分章編寫試題設計。根據教學大綱,知識點要覆蓋整門課程,分章編寫,以章為單位構成試題庫的子集。
3.試題庫的運行與管理。開發(fā)試題庫管理與試卷生成系統(tǒng),需要教師預先錄入課程的題型、知識點、答案,在調用時只需按要求選擇課程,確定題型,組成試卷。運行與管理的關鍵步驟有:①組卷策略。組卷策是指系統(tǒng)進行組卷的方式、方法。本團隊所建立的試題庫組卷方式有:開放組卷、模糊組卷、精細組卷、標準組卷、快速組卷,可以根據需要的不同進行選擇。以下進行簡單介紹:開放組卷:這種方式的組卷模式是可以看到每道試題的正文、答案、考點、分值。這種組題是手工組卷的一種方式。這種組卷方式使試題的針對性很強。模糊組卷:這種方式的組卷模式是針對每一章組卷,試題正文、類型、分值、難度等信息對組卷者是屏蔽的。這種組卷方式是一種完全的隨機組卷模式,試題的針對性很弱。精細組卷:組卷者能針對章節(jié)、類型、難易程度可以有選擇性的組題。是一種半開放的組題模式,所組試題有一定程度的針對性。模板組卷:標準組卷根據個人建立的各種模版而組題的,可以分為??啤⒈究坪妥远x三個層次共,其中??坪捅究茖哟斡挚煞譃槠谥锌荚嚭推谀┛荚?,在自定義層次中可以分為4個自定義試題卷模板??焖俳M卷:快速組卷是根據試題的分布情況按均勻分布和加權分布概率快速組題。②試卷參數。如何評價一套試題的相對指標和絕對指標是評價一套試題的科學依據,通過以上的主題方式得到的試卷不是最終的考試試卷,必須檢測以下幾個指標:絕對指標有:試卷難度系數、試題覆蓋率,卷面期望成績;相對指標有:與前期試卷的重復率、相似度等。通過這些指標,極大程度上提高了試題質量,比如:試題在五年內不能重復,看重復率指標即可得到。如果在命題A、B卷時,為了使得兩套試題考點和內容基本一致,查看試題相似度便可知曉。③試卷生成。按預定要求自動生成試卷,同時提供試卷對應的答案??梢郧袚Q到WORD狀態(tài)打印界面對這份自動生成的試卷進行修改,試卷格式可自由選擇的按大類排序或不按大類排序;可以生成普通試卷和密封試卷格式,還可以生成共教師改卷的帶解題過程評分標準。還可以生成試卷分析表等。試題庫經評審、認定還可以保存為在數據庫中,入庫后,就成為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資源。
4.該試題庫的功能總結。①本試題庫生成系統(tǒng)適用于理工科大、中專學校;中、小學等單位和教師個人試題庫生成。系統(tǒng)具有多種組題方式和試題進行分析的常用指標。②方便靈活的組卷。能同時組A、B卷,保證了試題的難度、廣度等參數,方便的打印功能等。③本系統(tǒng)對教師是完全開放的,方便教師不斷添加、更新試題,動態(tài)調整試題參數,改變以往“一成不變”的試題庫模式。④試題可在WORD狀態(tài)供使用者二次編輯。⑤系統(tǒng)管理員能任意添加非管理員用戶,各用戶相對獨立。⑥歷史試卷庫可長期保存試題卷供日后查閱和對比。⑦標準Windows安裝、卸載和幫助模式。⑧采用了窗口編程模式,適應于當前個人計算機的操作系統(tǒng)。⑨采用了防盜版、防拷貝技術,定期嚴整密碼等措施。各正版用戶之間可以信息共享。⑩本《試題庫生成系統(tǒng)》移植性極好,能方便的移植到其他課程,方便教師為教師解除出題的煩惱。
為了有效檢驗電工學課程的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我們建立了電工學課程的試題庫。試題庫使用了3年,涉及學生近9000人,結果良好。但是,我們知道,試題庫建設是一個動態(tài)的完善過程,隨著教學計劃的調整、課程體系的改革以及教學內容的增減,試題庫也需要不斷的充實、修改。由于篇幅限制,關于試題庫中的一些細致的參數沒有在文中體現。
參考文獻:
[1]趙S昀.對體育院校試題庫建設的現實思考[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9,(27).
——中心小學副校長 鐘錦華
各位校長、老師們:
大家上午好!
在這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的季節(jié)里,我們送走了2014-2015學年,迎來了2015-2016學年,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兢兢業(yè)業(yè)、刻苦勤奮,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獲得縣教學質量先進單位,列全縣第四位的教學成績,繼去年第一位,又列全縣前五位的好成績,這個成績的取得得力于我們肖校長的英明領導;得力于各位校長的管理有方;得力于各位老師的辛苦耕耘。在此我作為分管教學的副校長,謝謝各位校長、各位老師的艱辛付出、刻苦努力,銳意進??!向大家道一聲:您們辛苦了!
回首過去,我們無怨無悔,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主要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教學工作:
一、堅持每周周練,各位老師都能認真的用好周練試卷,每周組織學生利用上課(一節(jié)課)時間進行考試,親自批改、講評,近距離的找出差距,做到一步一個腳印,穩(wěn)打穩(wěn)扎,及時查缺補漏,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這樣不會問題成堆,不知從哪抓起。比如中心小學的凌觀喜、劉園、謝淑芳等每次周練都全考、全批、全登記、全講評、常比較。
二、認真組織四至六年級的月考:每月月考我們都將認真對待,由中心小學統(tǒng)一安排監(jiān)考,統(tǒng)一評卷,并對每次考試成績及時的、別開生面的進行分析,使各校長隨時掌握自己學校各年級各學科在全鄉(xiāng)的排位,做到有的放矢,隨時調整教師的教學行為,各校也能及時組織本校教師召開質量分析會,分析得與失。
三、堅持白天坐班制,晚上辦公制
靖石這幾年的成績能這么優(yōu)秀,我認為與我們的老師很敬業(yè)有很大的關系,每個學校都進行集體辦公,白天無課在辦公室備課、改作業(yè),就連晚上還會堅持辦公一小時以上,我認為這是非常難得的,這種敬業(yè)精神值得全縣老師學習。做學問,搞教學,首先時間上要保證好。
四、抓教研踏踏實實
我們起初根據縣教育局教研計劃和本鄉(xiāng)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研計劃,在抓計劃落實上我們從不打折扣,教研不僅僅是聽課、議課,我們還要檢查常規(guī)。每位聽課老師還要寫說課稿和書面議課稿,使老師的業(yè)務素質和業(yè)務水平取得不斷提高,以后我們將在教研上還要完善各項工作,爭取成為靖石的特色工作。
五、狠抓教師的業(yè)務素質和業(yè)務水平
1、不斷給新老師加壓,各校都制定了幫扶計劃,近幾年靖石進了相當一部分新老師,如果不采取措施,我們的質量將難以保證,為此我們要求各校制定了老中青幫扶計劃,使青年教師早日成才、早入角色。
2、重視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縣局每年都會舉行語文、數學、英語、品社科學教學業(yè)務競爭。中心小學從選人、指導、參賽等嚴把每一關,使我們的教師在參賽中脫穎而出,如語文口語交際競賽林婷榮獲一等獎、品社說課競賽幸春英榮獲一等獎、數學研課競賽彭石香、羅英榮獲二等獎。
六、重視終端管理,更重視過程管理
我們教學質量評估細則既重視平時的常規(guī)檢查、教學競賽、完成任務等,平時下去檢查我們不走過場,對學校的評估從實從嚴入手。靖樟小學從原來的倒數到現在的第一名,這是十分難得的成績,希望各校向靖樟小學、中心小學、黃沙小學看齊。展望未來,我們滿懷信心,成績只能代表過去,要取得好的成績我們還要找出差距。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周練:有的學校有的老師拿到周練試卷不當一回事,隨便應付,要么發(fā)給學生回家去做、不講評、也不批改,有的干脆放在自己的抽屜里不聞不問,根本沒有發(fā)揮周練的作用,還是那句話,老師不改的就不要去布置,布置了的就要去改,再者,周練是中心小學花了錢去印發(fā)的
2、教學常規(guī):教學常規(guī)是老師的常規(guī)工作,很多學校的部分教師我們下來查常規(guī)時拿不出來,有的班子成員不備課,這次評估每個學校都滿分,以后就不是這樣的,我們將不定期下來抽查,然后納入評估分中
3、參加競賽:大部分學校對參加教學業(yè)務競賽不重視,學校參加鄉(xiāng)里的競賽隨便派個人來,認為比不到還更好,不要去縣里比,省得到旅差費。其實不然,這次靖樟、黃沙進前三就是他們學校有老師參加了縣語文和科學教學競賽獲得了一等獎加了7分。另外,重點能使我們的老師走出去見識見識也是我們學校的榮譽。
解決上述問題的基本思路需要聚焦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研究需要基于課程標準,實現教材、教學、考試、評價一致性的研究,因為課程標準是指導和規(guī)范教學行為的最基本依據。
研究的基礎
2012年,受北京市教委委托,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承擔“基于學科能力的教學指南研究”項目,依據對現行各學科課程標準的研究,從宏觀層面,研制了中小學各學科《北京市加強與改進學科教學的指導意見》,在此研究基礎上,2014年,北京市教委下發(fā)中小學部分學科――中小學語文、中小學英語、初中科學類教學改進意見,部分學科改進意見的指導思想和理念影響中小學所有學科。從中觀層面,研制中小學各學科《義務教育階段學科能力標準和教學指南》《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業(yè)標準》。學業(yè)標準的研發(fā),成為北京市近10年學生學業(yè)監(jiān)控的依據。從微觀層面,梳理了與學科能力標準和學業(yè)標準對接的學科典型課例。
該研究從理論上構建了學科能力的結構、類型及層次水平,從實踐上探索了基于學科能力的教學指南以及具有操作性的實踐案例,在課程標準和教學之間為教師搭建了橋梁和緩坡,為學生有效學習構建了平臺,成為北京市具有綱領性指向的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指南。例如,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水平描述,體現了對閱讀素養(yǎng)的關注。運用布魯姆的目標分類理論,不僅僅在知識層面,而是直接指向學科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層面,比如訪問與檢索、整合與解釋、評價與反思的能力。
結合前期研究的成果,本教學實驗研究聚焦在各學科教學關鍵問題上,通過教學實踐,基于實驗數據探索教學改進的有效策略,在提升教研員教學實驗能力的同時,指導教師結合學科關鍵問題開展“同課異構”,或者針對所教平行班開展微實驗的研究,切實解決學科教學核心素養(yǎng)融入教與學的問題,為學生個性發(fā)展、全面發(fā)展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服務。
研究內容和方法
梳理學科關鍵問題。為了獲得有效的數據支撐,抓住各學科教學關鍵問題開展研究。項目組重點研究了近10年教學改革層面積累的5種數據: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監(jiān)控與評價數據,教學設計征集與評選數據,小學近5萬名教師、初中近3萬名教師、以及高中教師基本功問卷數據,2013-2015年400節(jié)教學錄像課分析數據,近萬節(jié)常態(tài)教學分析數據。
對核心素養(yǎng)進行文獻綜述。項目組在聯合國核心素養(yǎng)體系以及OECD、美國、新加坡、歐盟、日本等具有代表性的國家、地區(qū)、國際組織的文獻綜述中發(fā)現,各國都高度重視和強調核心素養(yǎng)的指標體系,雖然在體系構建上略有不同,但共性特點突出。主要聚焦在語言能力、數學素養(yǎng)、學會學習、問題解決能力、溝通與交流、團隊合作、國際視野、信息素養(yǎng)、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力、社會參與與貢獻、自我規(guī)劃與管理等內容上。這些核心素養(yǎng)是各學科教學的共同培養(yǎng)目標,需要在中小學各學科教學中加以落實。
確定各學科研究問題。教學實驗研究需要抓住學科關鍵問題,針對學科教學中的短板,短什么、補什么。比如中小學語文,學生閱讀素養(yǎng)不容樂觀,需要聚焦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中小學數學,學生幾何學習問題不容忽視,需要聚焦數學素養(yǎng),提升學生數形結合解決問題的能力;中小學科學,學生對科學概念理解有問題,需要聚焦學會學習,提升學生概念理解進階,發(fā)展科學認識;中小學德育,學生社會問題解決有困難,需要聚焦問題解決,提升學生認識社會問題的能力,等等。
研究主要采取準實驗與行動研究法。通過等組前后測實驗設計,對實驗班進行干預,從教師行為到學生學習行為。在實驗學校進行前測―干預―后測,收集相關數據??刂茖W校通過前測―后測,不進行干預,預計2年時間完成。利用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表現測試卷、學生學習情感與態(tài)度調查問卷等分析學生行為。利用教師教學行為調查問卷、教學錄像課分析平臺分析教師行為。運用中醫(yī)式望、聞、問、切基于課堂觀察與案例分析,與運用西醫(yī)式基于錄像課平臺對教師行為和學生行為數據的科學診斷,形成了基于數據的教學改進策略。
今后的方向
關注教與學改進。教學實驗是一個收集完整數據的過程,也是一個觀察教與學行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關注教師的教學行為表現,也關注學生的學習行為表現,因而數據的積累不在于實驗本身,而是從教和學兩個層面,基于數據在課堂觀察和案例分析層面開展教與學改進策略研究。
關注數據的科學有效分析。以往獲得數據時為了完成相應的研究報告,對數據進行的深度挖掘不夠,特別是在對一些關鍵數據的分析與反思、應用與診斷方面。本次研究將中醫(yī)式課堂觀察和案例分析的與西醫(yī)式基于數據的分析與診斷做有效的鏈接,將對課堂教學優(yōu)化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