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心理效應在班級管理的運用與成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教育應使人向善,而教育又是心靈對話的藝術?,F代班級經營,除了需要班主任掌握基本的班級管理技巧之外,更需要班主任主動走進學生心里,輕扣學生心扉,喚醒并激發(fā)學生主動向善的意識與內驅力,并促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向上發(fā)展,展現自我,發(fā)展自我,進而超越自我。在本文中,筆者側重于闡述期望效應、得寸進尺效應、破窗效應、木桶效應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方式與運用效果。
[關鍵詞]教育;班級管理;心理效應
一、期望效應:打造屬于你的班級名片
筆者對每個學生都滿懷期待,以積極的目光賞識激勵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并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打造獨屬于他們自己的班級名片。例如,在學期初,筆者就布置了第一期班級周記“描摹我心中的班級藍圖”,建議學生寫一寫自己心目中的班級、同學、老師以及自己的模樣,并提出有益于班級建設的措施;上了第一節(jié)主題班會“毛遂自薦:我的班級我做主”,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班級管理,展現自己的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與擔當意識;開設了第一節(jié)心理團輔課“悅納自己,同伴攜手迎陽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與同伴,正視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不斷超越自己。此外,筆者又通過一系列的主題活動、社會實踐等,為孩子們的成長搭建有效平臺,引導學生看見自己的美麗,挖掘自己的潛能,從而成為班級的閃亮之星。如,最勤勞黑板護衛(wèi)員、最有愛心護綠員、最環(huán)保節(jié)電員、最傳神朗讀者、運動小健將、睿智小哲學家、創(chuàng)意小作家等。他們或許在某些方面表現得落后于同伴,但一定也在一些別的方面超越他人,而教師就應該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注意觀察,捕捉細節(jié),放大學生的優(yōu)點,讓每個少年都能堅信自己就是班級中的唯一,從而珍惜那一個個能夠展現自我、挑戰(zhàn)自我的機會。
二、得寸進尺效應:完善自我有妙招
得寸進尺效應,顧名思義,就是先讓個體接受一個較低的要求,當他們接受或達成之后,再對其提出一個稍高一點的要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每一個成長中的少年都難免會有缺點。他們或自私任性,考慮問題僅從自己的利益出發(fā),缺乏寬容和大度;或好高騖遠,缺乏對自我的正確認識,雖有遠志,卻無實際行動;又或者意志薄弱,上課愛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又或是隨著學習難度的增大或人際交往中遇到困難而產生挫敗感,變得消極懈怠……因此,在班級管理中,除了期望效應,筆者也會運用得寸進尺的心理效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做自己的“醫(yī)生”,聽多方聲音(自己、同學、家長、老師),準確評價自己的優(yōu)缺點,然后取長補短,對癥下藥,科學制定成長計劃,先有日達成、周突破再有月打擂、學期目標,最終實現三年的初中成長目標。為此,筆者特別在班級文化墻上開辟專欄“夢想的階梯”,上面張貼著每個學生的初中階段成長目標,并階段性地引導學生根據現狀進行目標調整,以期能真正引導學生成長。同時,也會趁著家長學校集中授課時,讓每位家長也能鼓勵孩子實現目標,為子女寫下加油的話語,成為孩子夢想的守護員。于是,這一“夢想階梯”又成為親子間心靈對話的窗口,時刻傳遞著溫暖的關愛與殷切的信任。事實上,在一個個近期小目標的不斷實現中,有的學生改掉了懶床愛遲到的毛病,有的學生由從不交任何作業(yè)逐漸轉為交一門作業(yè),或交抄寫之類簡單的作業(yè),也有的學生從畏懼公眾場合表達自己的想法到主動在課堂上舉手發(fā)言,甚至是在主題活動中上臺表演……的確,少年們都渴望成功,成為自己的“將軍”。在階段性的“打擂”中,他們挑戰(zhàn)自我,找回了自信,形成了積極正確的自我意識和效能感。他們懂得了唯有腳踏實地地走好眼前的每一步,才能在實現既定目標的路上邁出一大步。
三、木桶效應:家長補位需恰當
現代班級管理更應重視教育團隊的開發(fā)與經營。而家長就是這支團隊中不可忽視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筆者同樣關注對家長資源的開發(fā),在班級管理中主動引入家長資源。學期初,招募家長志愿者,成立班級家委會,打造班級家長智囊團。在信任、理解、尊重、包容的原則之下,筆者通過各種方式與家長溝通,分享育人理念,達成班級成長共識。利用Q群,動態(tài)呈現學生在校成長的點滴,促進家校間的合作與對話,親子間的互動與溝通。初中學生都將參加中考,而家長也都很關注子女的學業(yè)成績。但筆者在班級成立之初,就和家長強調這一信念———成人優(yōu)于成才;學習,雖然是孩子在校生活的主要部分,但不是全部和唯一,家長的目光應該全面而開放。在全市階段調研測試之后,部分家長難免會出現焦躁、憂慮的心理,筆者利用家長集中授課活動,與家長共同探討期望心理效應、破窗效應,尤其是木桶效應對于學生成長的意義。期望效應,讓家長懂得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家長要學會激勵自己的孩子,哪壺開了提哪壺。破窗效應,讓家長知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哪些呵護,如果放任其中的任何一環(huán)不管,則可能會出現連鎖的消極反應。木桶效應,讓家長能更科學地實施家庭教育,能夠抓住決定孩子成長的關鍵點,及時地補位,介入,避免盲動。懷抱美好,滿懷期望,是信任與賞識;夢想階梯,得寸進尺,是遵循成長的規(guī)律;把握關鍵,逐一突破,是家長該有的援助與補位。三年來,筆者所帶的2018屆十班少年漸行漸成長,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斷遇見最美的自己,實現自己既定的目標,開啟新的人生旅程。事實上,在許多成功班主任的班級經營策略中,我們都能發(fā)現教育者主動或無意識地在運用心理學知識或心理效應。因此,讓我們都要從“心”出來,輕扣心扉,做智慧的育人者,美育少年。
參考文獻:
[1]楊秀芝.班級精細管理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5):150-151.
[2]王芃.芻議初中班主任視域下的班級管理策略[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24):100-101.
[3]李冬青.中學班級管理中教育激勵理論的相關運用探討[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12):66.
作者:季麗琴 單位:江蘇太倉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