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素質培育論文:美感教育對心理素質的培育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楊福運、劉天情 單位:黑河學院
柏拉圖和孔子對“美育的基本意義”的共同認識反映了人類在歷史最初時候的自我探索和追問,不斷增進的智慧和能力為的是人類在和自身、社會、宇宙的對話中達成默契。然而,由于東西方文化的發(fā)生、發(fā)展受地理、氣候、風土人情等影響,這兩種文化對美育的“過程”有了不同的看法??鬃訌娬{審美主體的主導地位,柏拉圖對“美的理念”進行堅持,以此邏輯理解下去,那么我們在認識中國藝術的寫意精神和西方藝術的寫實思想時則有了根本的把握??墒?,不管孔子和柏拉圖如何強調各自思想的重要,他們都不過是為美育進行了兩種偉大的實踐。他們沒有孰是孰非,有的只是為美育積累的寶貴思想。歷史的車輪不斷前進,西方世界走出了中世紀一千年的漫漫黑夜,告別了文藝復興張揚的人性,迎來了輝煌的古典主義時期。在這樣一個大師輩出的時代,德國不僅為人類文化和藝術貢獻了偉大的康德和黑格爾,還為美育帶來了杰出的席勒。“美育”這一概念最早就是由他最早提出并建立的。而他對美育與心理素質培養(yǎng)關系的討論,在今天看來仍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啟示意義。席勒所倡導的感受性培養(yǎng)之所以在今天看來仍就重要是因為當今世界高度發(fā)達的物質文明異化了人類,麻木了人的情感神經。席勒的“感受性”美育思想正是人類重新恢復情感知覺,重建健康心理素質的“鑰匙”。正如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始人之一,匈牙利共產黨人盧卡契所說的,要克服異化意識,恢復人的主體性。在恢復主體性,培養(yǎng)人類的心理素質上,盧卡契找到的是現(xiàn)代無產階級革命這條道路,而席勒在他100多年前提出了“感受性培養(yǎng)”的美育思想。
遙望西方,不在驚羨,為的是自己民族更好地思考。中國近現(xiàn)代史充滿了迷霧硝煙,奮發(fā)圖強的聲音此起彼伏。倘若說洋務運動以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而宣告失敗的話,那它的最大貢獻應該是為這個民族成立了大學。從此,國家實力和個人素質的提高有了可能。大學,團結的是精英的力量、青年人的力量。正如梁啟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中寫的那樣,“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青春是生命力最旺盛的時期,因此,青年人是國家中最有朝氣和銳氣的力量。因此,對青年人進行的美育培養(yǎng),既是任重道遠又是不可替代。大學對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的發(fā)展變化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對一個人氣質的熏陶也有著重要作用。大學不僅傳授學生科學知識,更應承擔起完善學生世界觀、人生觀的重任,而完善的起點就是從美育人的心理素質開始。對于心理素質,我們通常認為它是基礎、核心的素質,是其他素質形成和發(fā)展的內因,是以個體的生理條件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將從外在獲得的刺激內化為穩(wěn)定的、基本的心理品質。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是在先天素質的基礎上經過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的影響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穩(wěn)定的心理品質,包括認識能力、情緒和情感品質、意志品質、氣質和性格諸方面。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是大學美育的最早實踐者。他曾有言:“美育者,應用美學理論于教育,以陶養(yǎng)感情為目的者也?!庇纱瞬浑y看出,美育其實是審美和教育相結合的產物。如果我們結合席勒和蔡元培先生的觀點,就得出了以下結論,美育是通過“感受性培養(yǎng)”達到“陶養(yǎng)感情”。感受、感情通常被認為是心理的最初的直覺,人的心理通過對事物的感受慢慢進入理性的思考階段,穩(wěn)定成熟的心理素質則是在理性地思考之后形成。審美活動的完成不僅需要美的客觀存在,而且需要審美主體具備對美的感受、辨別和理解能力,而美育所承擔的就是還原審美主體對美的感知,培養(yǎng)審美主體在心理素質方面的內在情感性。之所以一再重復席勒的觀點,不僅因為他的美育思想為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提供了有效途徑,更是因為席勒美育思想旨在解決的理性對人異化這一問題在今天仍未解答。
一個人只有具備了認識能力,才能確定“我是誰”,繼而才能開始判斷我和世界的關系,從而才有可能進行有效的創(chuàng)造活動來影響或平衡我和世界的關系。一個人也只有確定了“我是誰”,才清楚了自己前進的方向,在挫折和困難面前不會搖擺不定、猶豫不前。這里提到的“我是誰”并不是哲學概念,而是通過此喚起每個人心中的個性和特質,“我是誰”區(qū)別了我和他人,包含著個體生命的特質,之所以是“我”的本質。大學生是國家的年輕力量,是國家未來的支柱,因此,美育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對大學生認識能力、判斷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熏陶和形成有著難以忽視的作用。每個人都有他的生命特質,這就是他的價值,美育怎樣通過有效的培養(yǎng)和引導從而使生命特質得以實現(xiàn)這既是美育的意義也是美育在不同的時代面對不同的客觀環(huán)境所要克服的問題。國家的未來在教育,教育的基石之一是美育。而美育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不同于對幼兒和中學生心理培養(yǎng)的關鍵在于,美育培養(yǎng)的對象不同,大學生已具有自我探索的能動性,相較于幼兒和中學生還有待發(fā)掘的潛能,大學生對人生和社會的體悟已經有了較為深刻的一面。由此,美育對個體情感的還原,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之關鍵,美育在大學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作用,美育對整體國民素質提高的意義,因為個體與歷史、社會的血肉關系而得到了一一體現(xiàn)。21世紀前十年已經過去,后結構主義思潮仍影響著人類的意識活動,在支離破碎的解構話語中,隔閡的不只是人類的情感,也冷漠了人類的心靈。在這樣的時代,美育對人情感的陶養(yǎng)將有多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