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網絡倫理學范文

網絡倫理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網絡倫理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網絡倫理學

第1篇:網絡倫理學范文

【關鍵詞】網絡文學;互聯(lián)網;大眾文化;道德沖擊;商業(yè)化

中圖分類號:I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3)02-150-01

一、產生網絡文學發(fā)展中的經濟倫理學問題的誘因

(一)互聯(lián)網平臺對于傳統(tǒng)倫理道德的沖擊

毫無疑問,網絡文學依存的媒介即為互聯(lián)網?;ヂ?lián)網為人們開辟了工作學習生活的嶄新空間,而在互聯(lián)網迅速發(fā)展的同時,也在多方面對于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造成了各種各樣的沖擊。其主要的沖擊源于以下方面:

其一,道德主體的缺席:一切現實生活中的行為特征在互聯(lián)網上被符號化,道德倫理的主體隨著符號化的進程陷入模糊的境地,道德主體的倫理意識、道德標準與價值判斷也會在符號化所造成的分裂、多元傾向中趨于淡薄,甚至產生回避、退縮的現象。

其二,道德評判的弱化:由于互聯(lián)網的信息量是海量的,而網絡生活的節(jié)奏是快速的,這讓人們的道德評判意識有所降低,各種絢麗的表情、特效,使得傳統(tǒng)倫理道德的評判力度減弱。而在今日的數字化網絡社會中,網絡監(jiān)控機制難以發(fā)揮其應有的效力,網絡責任主體通常難以追查,導致道德評判的效果變弱,使傳統(tǒng)倫理道德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

(二)網絡文學的產業(yè)鏈及運營模式

目前,“千字2分錢”的在線閱讀收費模式(數字出版)仍是目前國內文學網站的主流商業(yè)模式:在網站上發(fā)表的這些網絡小說,首先通過連載中的故事吸引數千萬的點擊,再以不結尾的方式,吸引不同會員級別的讀者以千字2~4分錢的價格去購買作品的后續(xù)閱讀權限,從而形成了一個商業(yè)鏈。

金錢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意識形態(tài)一樣,在市場化時代都是寫作者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對于作者來說,他們通過在網站發(fā)表作品,把作品的數字版權出售給網站,由網站來運營,然后按雙方合同約定的讀者訂閱總金額的分成比例作為基本稿酬。那么也就意味著,作者的作品受關注程度越高,單價越高,訂閱人數越多,收入也就越高。作為首批“按質定價”作品的作者,有一些作者表達了自己的擔心,認為網絡文學從非功利化走向功利化,最后創(chuàng)作只是為了鈔票而已,質疑文化沉淀在網絡文學作家眼中的存在。

“作家—創(chuàng)作—作品一讀者一閱讀”成為互聯(lián)網時代新型的創(chuàng)作閱讀關系模式。這種新型生產方式的風行,一方面使得網絡作家的生存不再完全依賴紙媒出版,極大地激發(fā)了網絡文學作家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創(chuàng)新熱情,但是另一方面也為網絡文學與商業(yè)過度“聯(lián)姻”注入了一支興奮劑,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無論是作者、網站還是出版單位都日漸心浮氣躁,作品也難免粗制濫造、泥沙俱下。

二、網絡文學發(fā)展現狀

(一)網絡文學內容的倫理道德問題

網絡文學的大眾參號性使得網絡文學從誕生之初就決定了其內容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網絡文學是一種大眾文化,是可全民參與的自發(fā)性創(chuàng)作。不可否認的是,近幾年的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中確實產生了一批非常優(yōu)秀的作品,如:《明朝那些事兒》、《鬼吹燈》、《誅仙》等作品都在我國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然而,這些優(yōu)秀的作品卻只是冰山的一角,大多數理性網民表示,網絡文學的文字質量普遍較低。

(二)網絡文學的侵權問題

網絡文學的侵權問題,是由于網絡文學的創(chuàng)作者主體的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所造成的。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對于速度的追求遠遠超出傳統(tǒng)文學,因此,網絡文學大多數沒有很多的時間來構思情節(jié),而網絡文學其本身的閱讀量又有其局限性——大多局限于閱讀更多熱門的網絡文學,而其后果便是造成大量的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故事情節(jié)的模仿與抄襲,而網絡文學的故事內容抄襲又是難以被監(jiān)管機制所發(fā)覺的。因此,許許多多的網絡文學作品存在著抄襲和被抄襲的現象。

可見,網絡文學的侵權問題愈演愈烈,對于我國整個文化產業(yè)都是一個很大的威脅,近期,網絡文學的網絡侵權問題也已經受到越來越多來自社會各界人士的重視。

三、解決網絡文化道德倫理問題的策略

(一)促進行業(yè)自律

網絡文學的迅速發(fā)展離不開網絡文學行業(yè)的強大運營方式。在我國相關約束網絡文學的法律尚未健全的情況下,在網絡道德準則尚未完全明確的情況下,抓好網絡文學行業(yè)本身的道德自律是非常有必要的。網絡文學商家應該成為我國過濾低俗、低質量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的第一道防線。網絡文學網站就是網絡文學的直接載體,文學網站的自身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二)提高網絡文學工作者的全方位素養(yǎng)

網絡文學文學工作者包括網絡文學網站的編輯,網絡,網絡文學讀者等。提高網文學工作者工作者的全方位素養(yǎng)是從源頭提高網絡文學質量的方式。網絡文學工作者有待提高的素養(yǎng)包括:思想道德修養(yǎng),文學藝術素養(yǎng),文學創(chuàng)作理論知識水平等。

第2篇:網絡倫理學范文

《生理學》是橋梁課程,對于知識的積累、思維和能力的培養(yǎng)是必要的,正因為如此,大多數成教學員此前或多或少的學習過此課程,但學員理論水平和技能參差不齊。因此,要想使學員對生理學學習感興趣,選擇學習內容時必須考慮成人教育特點,做到必須、夠用,要注意與臨床實踐結合,如舍去繁瑣難懂的“電壓鉗、膜片鉗”原理等,增加與臨床實踐結合緊密的心電圖產生機制。經過精選后確定的學習內容為45學時,其中30學時進行網絡課堂教學,主要為細胞的生物電現象、心臟泵血功能、心臟電生理、呼吸運動的調節(jié)、尿液生成原理和神經系統(tǒng)等學習理解較困難的內容。網絡自學15學時,包括血液、能量代謝與體溫調節(jié)、內分泌和感官等章節(jié),內容簡單易懂便于自學。

2豐富網絡學習資源,搭建網絡學習平臺

網絡學習資源是開展網絡教學和網絡自學根基,我校以BB平臺為基礎,開發(fā)生理學網絡學習平臺功能,學員登錄平臺后,可獲得教師基本情況、聯(lián)系方式、教學計劃、教學進度、教學大綱等基本教學信息,進而導航課程學習,知道什么時候學,怎么學,如何考試;可瀏覽下載豐富的學習資源,如圖片、文字、電子書、授課課件、授課教案、授課視頻和生理學虛擬實驗等;學員還可對自身的學習效果進行在線檢測;可與教師、同學進行在線、或離線互動、討論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3實施網絡實時課堂教學,引導學員網絡自學

成教《生理學》網絡教學模式為:網絡實時課堂教學+網絡自學+虛擬實驗+適時輔導+統(tǒng)一考核的學習方式。

(1)網絡課堂教學:以網絡平臺為基礎,進行實時網絡視頻教學,要求學生到各網點現場聽取實時授課,遠程互動及時答疑,課后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提交網絡作業(yè),教師批改作業(yè)并及時點評反饋,以確保學員最基本的課程學習時間。

(2)網絡自學:學員按照規(guī)定自學程序,(“明確學習目標觀看相關教學視頻完成在線測試、網絡作業(yè)進行在線互動、討論學習問題”),完成規(guī)定的自學任務。

(3)網絡實驗生理實驗教學一直網絡學習是短板,我校通過觀看網絡平臺上實驗視頻,組織學員進行虛擬實驗,盡量彌補網絡學習無實驗的不足。

(4)適時集中輔導:成教學員工作繁忙,網絡學習時間有限,教師有必要在學習過程中隨時關注交流互動平臺上學生提出的具有共性的問題,在輔導時進行針對性解答,并在網絡實時課堂教學的最后一次課,對教學內容進行總結性陳述。

(5)期末總評:改變一錘定音考核方法,實施考核的多元化,總評成績=期末考試成績占70%+過程性評價30%,加大網絡學習的過程性評價(網絡登錄次數、網絡自測、網絡作業(yè)和發(fā)帖等)在期末總評比例,督促網絡學習。

4實施效果測評

4.1學生問卷調查

2014年9月至10月組織了“網絡教學實施效果”問卷調查,以了解“網絡教學”過程中,成教學員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學習過程。參加期末考試學生人數290人(本科學生:156人,高職??茖W生:134人),收回本科學生問卷共計98份,有效問卷95份;高職??乒灿?44份,有效問卷132份;共計242份,有效227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網絡教學效果良好,學生普遍反映這樣的教學模式和授課方式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了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從內心感受到學習是必要的,進而能夠緊跟教師指導思路,思考問題,提高了學習效率。

4.2對實施前后生理學成績統(tǒng)計分析

應用SPSS12.0對醫(yī)學專業(yè)本科2011級(對照組142人)和2014級(實驗組134人)成教學員的生理學成績進行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2014級學員成績分布直方圖向呈高分段偏正態(tài)分布,成績較好,平均分和及格率明顯高于2011級學員,P<0.05。

5小結

第3篇:網絡倫理學范文

“網絡──再造”識字教學法的主要特點是:

一、變順應為同化,使識字過程化難為易

兒童識字一般多采用逐字讀準字音、記住字形、理解該字在該語言環(huán)境定字義的方法。由于兒童對字形完全陌生,教師又害怕方言音對標準音產生負遷移而盡可能回避方言音,加上書面語言環(huán)境與口頭語言環(huán)境又往往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兒童的識字過程基本上是一個順應過程,漢字也因此而難學?!熬W絡──再造”識字教學法以兒童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周圍事物而獲得的大量記憶表象和8900個口語詞匯(彭祖智、左都洞研究資料)為圖式(原有認知結構),讓兒童在教師的指引下,借助業(yè)已生成的方言字音,激活原有表象,沿著表象──圖畫──簡筆畫──古體漢字──規(guī)范漢字的程序,模仿古人創(chuàng)造漢字的過程,再造出一個個的現行規(guī)范漢字來,并由此而牢牢掌握漢字的基本義和常用的通轉義項、通轉方法,把一個呆板繁雜、枯燥乏味的順應過程變?yōu)橐粋€主動積極、模仿再造的過程,從而大大降低了兒童識字的難度。

二、依形歸類,循聲求義,讓漢字不再孤立

本識字教學法既吸取偏旁部首帶字和基本字帶字的好經驗,又采朱駿聲、楊樹達聲旁有義之說,根據每個漢字部件的特定含義,使每個漢字在漢字網絡圖中都有一個確定的位置,讓學生在學習漢字時能依形歸類,循聲求義,形、義、音渾然一體。見一字帶出縱(聲旁)橫(形旁)兩條線,由義查字找一片。漢字從此不再孤立,說寫從此不再分離,錯別字從此基本上銷聲匿跡。

三、科學地確定漢字的呈現順序

本識字教學法以兒童已有表象和口語用字頻度為依據,確定漢字的呈現順序,既與字族文識字法、聯(lián)想識字法、字理識字法等識字方法有許多共同之處,又特別注重每個漢字的形成過程和本義,充分尊重漢字的嚴肅性而不削足適履。

四、重在識字質量的根本宗旨

本識字法高度重視識字質量,堅定不移地執(zhí)行“以字形為線索,以字義為核心,引導方言音向標準音遷移”的識字教學原則,目的全在于學生在將來能夠不假思索地準確運用祖國語言。盡管本識字教學法的實驗班兩年達到2300多字的識字量,且掌握得較好,但這種識字速度本識字教學法所追求的目標。在今后的推廣實驗中將適當降低識字速度(兩年識字1800-2000),以便使學生識字更輕松,用字更靈活。

五、注重漢語言的運用

湖南省瀏陽市黃泥灣小學24班在一年實驗結束時,一年級學生的周記已達到或超過三年級作文水平,另兩個實驗班三年級學生的作文基本達到五年級水平,且錯別字極少,說明本識字教學法在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祖國語言方面是有成效的。

六、尚待解決的問題

第4篇:網絡倫理學范文

當前已有的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網站整體水平不高,還處在功能簡單,內容零散,知識不系統(tǒng)的初級階段。這些課程網站在網頁瀏覽的基本功能之外,或多或少具有通知欄、公告牌、搜索引擎、鏈接等功能,比較好的網站還可以提供一些教學資源,如:課程大綱、課表、視頻、課件、練習作業(yè)和考試題等。課程教學網站還具有平面、靜態(tài)的特點,距離現代教育所要求的現代化、立體化、動態(tài)化、溝通性、多方位表述等要求還有一定差距。整體而言,當前建立的政治理論教學網站還存在內容少、體系亂、信息陳舊、缺少互動等問題。所有教學網站的資源開發(fā)利用沒有統(tǒng)一標準,采用的軟件和工具也是五花八門,難以交流共享、形成合力,解決教學資源升級、管理和維護等問題。由于政治理論課程具有非常強的現實性、綜合性、政策性和理論性,為提高學習興趣,增進教學效果,必須改進政治課程網站設計理念,建立動態(tài)網絡輔助教學體系。

二、如何設計政治理論課網絡輔助教學體系

通過網絡傳播中多模態(tài)敘事的特點,能夠有效地建立政治理論課程的網絡教學系統(tǒng),讓學習者選擇符合自身特性和興趣的方式,提高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變成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從而解決課堂教學中課時少、內容多的問題。同時,網絡教學系統(tǒng)還可以把課堂上所學理論與生活中鮮活實踐相結合,讓學習者在實踐應用中提高學習政治理論的興趣,擺脫意識中“政治理論課程枯燥難懂”的厭煩心理,將政治理論課程的現實性、綜合性、政策性和理論性,與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結合起來。

動態(tài)網絡輔助教學體系是實現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人機之間有即時互動的網絡輔助教學系統(tǒng)。系統(tǒng)的優(yōu)點在于課堂之外教育者與學習者之間的即時溝通,學習者之間的互動合作等社會性活動。學生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產生疑問后,一般不太喜歡去問教師,通過網上交流互動是一種很好的解決問題方式?!斑@個過程可通過校園E-mail、留言板、討論發(fā)帖或實時語音方式等完成,讓訪問該網絡輔助教學平臺的教師和學生都能就某些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3]這種網上交流互動方便了學生的學習,明顯改善學習效果。

高校政治理論課程要完成理論教育的目標,肩負著如何塑造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任,是確保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基礎課程。“理論的本源來源于生動的實踐,是智慧的結晶。理論課如果止于枯燥的教條,這種灌輸式教學便毫無意義?!盵4]當前政治理論課從教材、內容到體系,與初中、高中階段的思想政治課有一定的交叉重復,學生學習時缺乏新鮮感。由于政治理論課的政治性和理論性較強,所以有的課程表述方式類似于政府文件;有的課程內容過于嚴肅,難以被現代學生所接受;有的課程教學只考慮理論知識體系的完整性,整體鋪開,點多面廣,深度不足。而且政治理論課作為公共課,普遍采取大班教學,課堂秩序都不易維持,更不要說開展課堂互動,提高學生興趣了。要提高政治理論教學的吸引力,就必須契合現代學生的特點,在教學的方式、思維、內容上創(chuàng)新改革。借助動態(tài)網絡輔助教學系統(tǒng)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效果,圖文并茂、情景交融、虛實結合等信息表達方式為自我學習提供生動翔實的表達效果;還為學習者提供了聲音、圖形和演示等交互界面和窗口,將課程教學大綱要求的各種信息以生動、豐富的形式展現,使學習者自主地掌握理論學習的方式和進度,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動態(tài)網絡輔助教學體系擬采用網絡游戲晉級模式和動態(tài)教育測量技術,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學習政治理論成為一種享受。許多學生都喜愛網絡游戲。因為它雖來源于現實,卻能比現實可以做得更加生動,能夠構建出現實中不能實現的畫面,游戲者可以進入該環(huán)境當中進行愉快的現實。可以用教學內容設計類似于晉級模式的網絡游戲,在游戲中以完成任務,并獲得獎勵作為驅使,讓學生們經歷由低級向高級的晉級的過程,讓學習者投入到生動有趣的游戲當中?!翱梢哉f,網絡游戲作為知識載體出現,讓學習者更有效率地、主動地掌握知識,這也是大多數多媒體課件、書目、甚至課堂教學所不能達到的效果?!盵5]因此,網絡游戲在教育中,就可以作為一種認知工具,讓學生充分調動起其興趣,去接觸新鮮的事物,鍛煉思維能力。當然,還應該注意到網絡游戲的設計要根據不同教學層次而進行設計,游戲內容要積極向上,使用網絡游戲教學要適量、適時。網絡游戲教學的同時,要利用動態(tài)教育測量技術,對網絡教學進行合理、及時的評價,通過收集和分析學習者的學習時間、課程理論學習進度、課下習題的得分狀況等相關數據,統(tǒng)計出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并及時反饋,讓他們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后自我調整。從而將網絡游戲高效地應用到教育教學當中。

動態(tài)網絡輔助教學體系將網絡技術與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有機結合,教和學過程中不斷進行信息交換、流動和提升,讓教學成為一個多角度、全方位、動態(tài)化的過程。思想政治是意識形態(tài)領域一種抽象的學科,在教學中應考慮如何從實際出發(fā),把抽象的理論具體化,進行必要的認識成果形成過程的復原?!扒а匀f語不及一張圖”[6],其用意就是強調形象化的重要性。動態(tài)網絡輔助教學體系通過圖像、聲音、動畫等多模態(tài)敘事,把感知世界的視覺、聽覺聯(lián)系起來,將抽象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和形象化,給政治理論教學帶來事半功倍的作用。時代的飛速發(fā)展、教學目標不斷提高以及現代學生特點的變化,對現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系統(tǒng)性、科學性、創(chuàng)新性、時代性、前沿性、交互性的特點的網絡輔助教學體系無疑有助于現代教育目標的實現。

三、結語

第5篇:網絡倫理學范文

[關鍵詞] 網絡;資源管理;協(xié)同學理論

[中圖分類號] F7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0037(2014)01-31-1.5

為了更加明確地建立未來高校圖書館基于資源共享的發(fā)展目標及多方面的合作關系,這里就信息資源的數字化建設的幾個問題作一闡述。

1 協(xié)同學內容簡介

在網絡環(huán)境下,人們信息的形式很少遵循一定的標準,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混亂,使得人們難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而比較準確地獲取所需信息。協(xié)同學不僅研究系統(tǒng)從有序到無序的演化規(guī)律,而且也研究系統(tǒng)從無序到有序的演變規(guī)律。利用協(xié)同學理論研究網絡信息資源管理,對網絡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有著積極的意義。

協(xié)同學理論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系統(tǒng)內的協(xié)同運動是自組織過程的內在依據。二是在臨界過程中漲落是系統(tǒng)有序結構的推動力量。三是開放是自組織形成的外部條件[1]。

2 網絡信息資源的定義及特點

2.1 網絡信息資源的定義

所謂網絡信息資源(Networked information resource)即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將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形式的信息放在光、電、磁等非印刷形式的載體中,并通過網絡,以通信的手段,用計算機或信息終端等方式再現出來的信息資源[2]。本文主要以因特網的信息資源為研究對象。

2.2 網絡信息資源的特點

網絡信息資源的特點主要有:一是以網絡為載體的信息存儲數字化。二是信息高度共享,使用成本低。三是信息包羅萬象,分布廣泛,表現形式多樣。四是信息來源多樣復雜,難以準確檢索利用。五是信息更新和傳播速度快。

2.3 圖書館網絡信息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3.1 網絡信息資源缺乏有效的組織。網絡信息資源也呈獻出一種無序化,幾何級增長的態(tài)勢。給用戶選擇和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帶來了許多障礙。

2.3.2 網絡信息資源的評價與選擇標準不統(tǒng)一。網絡信息資源浩如煙海,資源質量良莠不齊,圖書館要建立自己的網絡信息資源數據庫,必須對相關信息進行評價,從而選擇收藏。對于傳統(tǒng)文獻資源的選擇與評價,圖書館界已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標準,對于網絡信息資源,由于許多研究者觀點不同,目前尚未形成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

2.3.3 網絡信息資源的檢索功能尚不健全。目前,網絡所能提供的檢索工具往往制約著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目前多數網站和搜索引擎的分類目錄是自行設計的,采用自然語言標引,往往使同義詞、近義詞得不到控制,詞間關系得不到揭示,給用戶檢索帶來很多不便。

2.3.4 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政策和法律不健全。雖然我國政府制定了一些相應的政策、法律,然而,隨著人們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不同,以及社會對信息活動的主體缺乏有效的約束,政策和法律中還有相當多的盲區(qū)。

3 從協(xié)同學的觀點看待網絡信息資源管理

3.1 系統(tǒng)內的協(xié)同運動是實現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有序性的內部作用力

協(xié)同或稱協(xié)作,有協(xié)同作用的意思。系統(tǒng)的有序性是由諸要素的協(xié)同作用形成的,協(xié)同作用是任何復雜系統(tǒng)本身所固有的自組織能力,是形成系統(tǒng)有序結構的內部作用力,即協(xié)同導致有序。系統(tǒng)的整體效應是由各子系統(tǒng)間的協(xié)同作用決定的,如果一個管理系統(tǒng)內部,子系統(tǒng)之間互相協(xié)調,那么系統(tǒng)就可能會產生1+1>2的效果。反之,系統(tǒng)內部子系統(tǒng)之間相互牽制,不僅發(fā)揮不出應有的效應,而且還會使系統(tǒng)陷入一片混亂的境地。

網絡信息資源管理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研究:技術管理、經濟管理和人文管理。首先,技術管理主要體現在提供先進的網絡信息組織技術、網絡信息安全技術和其他方面的網絡信息相關技術。其次,經濟管理主要通過經濟杠桿對網絡信息資源進行科學的組織、規(guī)劃和控制。第三,人文管理主要從法律、道德和信息政策的結合,來保證網絡信息活動的規(guī)范性、合法性,促進網絡信息資源活動的健康、有序發(fā)展。網絡信息資源要想實現整體上的高效,就得首先加強各系統(tǒng)間的相互協(xié)同。通過網絡信息資源的技術管理、經濟管理和人文管理的相互協(xié)同合作,在政府的引導下,規(guī)范網絡環(huán)境,提高技術水平,形成產業(yè)化、市場化的體系結構,促進網絡信息資源的有序化發(fā)展。

3.2 漲落是實現網絡信息資源有序性的推動力量

協(xié)同學認為,大量物理系統(tǒng)和非物理系統(tǒng)通過不穩(wěn)定性可以自發(fā)形成空間結構、時間結構或時空結構。當這些系統(tǒng)接近不穩(wěn)定點時,系統(tǒng)的動力學和突現結構通常由少數幾個集體變量即所謂序參量決定,而系統(tǒng)其他變量的行為則由這些序參量規(guī)定。

在網絡信息資源的管理中,網絡信息資源處于有序狀態(tài)還是無序狀態(tài)都不是絕對的。漲落對系統(tǒng)由一種穩(wěn)定態(tài)向另一穩(wěn)定態(tài)躍遷的影響是很大的,當系統(tǒng)處于臨界點以下的某種穩(wěn)定狀態(tài)時,漲落對系統(tǒng)的影響很小,可以忽略。當系統(tǒng)在由一種穩(wěn)定狀態(tài)向另一穩(wěn)定狀態(tài)轉變得臨界點時,這時一個很小的漲落就可能影響系統(tǒng)全局的巨漲落,使系統(tǒng)躍遷到另一穩(wěn)定態(tài)。同樣,在網絡信息資源的管理接近無序狀態(tài)向有序狀態(tài)轉變的臨界點時,各要素之間的協(xié)同運動引起的漲落就不可忽視了,因為任何一個微小的變化都可能引起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有序化。在實現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有序化的過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兩點:第一,在網絡信息資源的管理處于發(fā)生質量轉變的臨界點之前時,就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有意識地促使系統(tǒng)朝某一方向發(fā)生漲落,為網絡信息資源的有序化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第二,在系統(tǒng)處于臨界點附近時要注意控制參量的變化,使系統(tǒng)通過漲落向人們所希望的分支躍進,朝著機制完善的方向發(fā)展,并通過非線性機制的調節(jié)和自組織效應,達到穩(wěn)定有序狀態(tài)。

3.3 開放性是實現網絡信息資源有序化的外部條件

目前,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現狀是網絡信息資源缺乏有效的組織、網絡信息資源的檢索功能不健全、網絡活動失范現象嚴重、技術手段不完美以及政策法規(guī)不健全。對于這種狀況,除了針對各種缺陷加強管理手段,建立完善的網絡信息資源組織的標準外,引進其他專業(yè)的人才,引入其他橫向學科的相關技術,積極利用外部環(huán)境來滿足促進網絡信息資源的有序化也是極其重要的。對于網絡信息資源管理,培養(yǎng)適應當前社會與經濟發(fā)展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人才,使這些人才轉化為網絡信息資源不斷有序化的內部力量,對促進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在網絡信息資源管理中,還應注意引入其他學科的方法,使其轉換為有序網絡信息資源的工具。例如,網絡信息檢索方法實際上都是圍繞著《中圖法》的規(guī)范去編輯檢索[4]。只有在保持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研究的開放性,不斷引進外部物質和能量,才能為網絡信息資源的有序化提供條件,促進網絡信息資源向有序化方向發(fā)展。

4 結語

在人類社會進入以數字化和網絡化為特征的知識經濟時代,網絡信息資源數量的劇增與人們急需獲取有用信息的矛盾不斷加劇。資源數字化建設是一項長期建設、延續(xù)發(fā)展、共建共享重要的基礎工程。在建設中不僅要本著與時俱進、邊研究邊建設的發(fā)展思路,又要審慎研究,精心實施。應堅持系統(tǒng)的開放性、延續(xù)性,數據標準性,建設分布式統(tǒng)一性等原則。對于網絡信息資源的管理來講,要促進網絡信息資源的技術管理、經濟管理、人文管理相互協(xié)調,保持其開放性,利用各種機會使網絡信息資源的管理水平獲得飛躍。

參考文獻:

[1]赫爾曼?哈肯著.凌復華譯.協(xié)同學--大自然構成的奧秘.[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5(96).

[2]張懷濤,索傳軍,代根興.網絡環(huán)境與圖書館信息資源[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2.9.

[3]劉二燦.基于共享的異構數字化資源整合[J].情報雜志,2004(3):35-39.

收稿日期:2013年11月29日。

第6篇:網絡倫理學范文

1.1自主學習能力的內涵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自身作為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進行思考、分析、解決、實踐以及創(chuàng)造進而達到學習的目標?,F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為研究自主學習能力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在網絡環(huán)境下進行教學,是一種新型的、伴隨著語言教學的一種模式,在通過了教師的指導與分析之后,學生們自主的通過網絡環(huán)境進一步的學習各種知識,主動的調控自身的認知、動機、以及學習能力,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進而解決疑問,達到掌握相關知識的目的。

1.2自主學習能力的特征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只要有了興趣才有學習的動力。在網絡環(huán)境下進行教育,網絡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以及極其逼真的學習環(huán)境,而且在網絡中,除了必要的語言文字外,還存在更多的鮮艷的圖片,為學習增加了多樣性以及生動性。在這樣的網絡環(huán)境進行學習,無疑會大大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以及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力。

2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措施

2.1充分發(fā)揮網絡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若想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動性,那么就必須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而在網絡教學環(huán)境下,可以為教學提供一個生動的、平等的教學氛圍。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隨意的與其他的老師和同學進行交流,輕松的探討問題。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有問題就可以及時的得到反饋,而不是在課堂上被動的吸取知識。在這樣一個巨大的寶藏里尋求知識時,他們有的更多的學習的欲望與興趣,而不再覺得學習是一個枯燥乏味的過程。在當今這個網絡信息化時代,網絡中大量的信息以及快速的傳遞速度大大滿足了學生們充滿好奇的心理以及強烈的求知欲。而且在網絡環(huán)境下進行性學習,學生們所有的疑問都會及時的得到反饋,這樣一來就消除了學生在生活中與教師、與同學存在的交流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在這樣一個大的環(huán)境下進行學習,學生們的自尊得到了滿足,很容易就可以讓他們形成自強、自信、自尊自愛的品格,教師應當大力發(fā)揮網絡教育的優(yōu)勢,增加學生進行網絡學習的機會,使學生們在這個環(huán)境中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熏陶,感染和啟迪,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2.2充分發(fā)揮網絡優(yōu)勢,實現教學方式的轉變

利用網絡環(huán)境進行學習,可以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單一模式,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學習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在教學形式上,教師可以針對個體差異進行針對性教學,實現個性化教學。與此同時教師的地位也發(fā)生的轉變,由原來的主角變成了活動的策劃者與組織者,是促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與構建者。學生在網絡上獲得以往在課堂上獲得的知識,不但不用再局限于課堂之內,還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大量的資料收集,在網上完成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同時也可以通過網絡向其他人求助,使學習靈活多樣,具有針對性。另外學生利用網絡教學,可以自行瀏覽教師制作的各種圖片與教學資料,在初步形成學習框架之后,在通過教師的講解對知識做進一步了解。網絡實現了教師與教師、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交叉互動的學習模式,在多方互動過程中,既有師生的共同參與,又有同學之間的互相交流,為互相學習之間創(chuàng)造了溝通的橋梁。

2.3利用網絡優(yōu)勢,加強學生的合作交流

當進入了網絡時代之后,合作的精神就尤為重要。是否有合作精神以及合作精神的強弱都是衡量一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標準。在進行網絡教學時,可以多多利用小組合作的方法,讓學生們在組內進行討論,開散思維,勇于探討,在交流的過程中相互啟發(fā),進而解決問題。這樣一來就可以使師生、生生之間形成互相學習、互相啟發(fā)、互相評議的模式,從而達到思維訓練的目的。小組學習的合作交流方法,首先必須要選好主題,而且環(huán)節(jié)要清楚,同時還要選擇好的時機與方式,讓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與討論時,可以有步驟的進行,在經過多次的研究與討論后,提高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3結語

第7篇:網絡倫理學范文

1.網絡適用的課堂化,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而言,教師站在講臺上向學生講解書本理論知識,這種形式相對枯燥、刻板。雖然這種教學方式也可以穿插案例教學法,但由于缺乏網絡的支持,信息相對閉塞,表現形式單一,與普及的網絡社會相脫節(jié)。對于在網絡發(fā)達的時代成長起來的大學生而言,利用網絡來學習成為他們樂于接受的方式,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將網絡以教學的方式適用于課堂,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方式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在網絡環(huán)境下實施案例教學法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不僅局限于課本的知識,也可以在網絡上搜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更可以借助于身邊的存儲設備和網絡工具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網絡的大環(huán)境給學生提供了激發(fā)和投入興趣的平臺,進一步的有利于完成案例教學法的教學任務。

2.網絡資源的多樣化,有利于教學案例的精選

法學案例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案例的選擇。要選擇出典型的、適合所授知識的案例需要大量的案例儲備。掌握大量的教學案例對教師來說具有一定難度,但在具有多樣網絡資源的今天,這種條件變得不再那么苛刻。法學教師在準備案例的時候有多種途徑可以選擇。如可以登錄專業(yè)的法學案例網站查找,可以登錄一些搜索網站搜索近期發(fā)生的熱點案件的視頻,還可以下載央視的《今日說法》、《經濟與法》欄目的一些案件的視頻,教師對這些案例進行篩選、剪輯等。同時,法學教師選擇的案例不應僅僅局限于講述并演繹案件事實的視頻,還可以是法官審理案件的完整的庭審實錄。庭審實錄視頻同樣可以根據教師和學生的分析來重現案件發(fā)生過程,觀看這樣的視頻學生更能對案件當事人的感受身臨其境,與此同時,他們學到的不只嚴謹的法學理論知識,還有生活中的待人原則和處事方法。

3.網絡手段的豐富化,有利于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

在沒有網絡環(huán)境的前提下,在法學課堂上實施案例教學法,受制于課堂時間和學生人數,學生能夠參與課堂討論的人數極其有限,參與度不高又極大的影響了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效果。在網絡發(fā)達的今天,盡管很多高校法學專業(yè)課堂上有過百的學生,但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在網絡論壇或QQ或MSN上互動交流,這種交流不僅表現為教師與學生一對一的交流,也可以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數十人之間的交流,學生甚至可以在課堂上通過發(fā)手機微信的方式向教師發(fā)表自己對案例的看法。這種網絡帶來的教學手段的豐富,延展了教學時間和空間,大大提高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提高了教學活動的效率。

二、網絡環(huán)境下法學案例教學法的實施原則

1.網絡案例與理論知識緊密結合原則

網絡案例與理論知識緊密結合原則是指教師在網絡上精選課堂上授課所需要的案例時,應注意緊密結合需要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網絡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存在于這個平臺上的案例會受到很多人的關注,這其中包括媒體、大眾以及法學專業(yè)人員,而每一方都會給出自己對該案例的評價,這些觀點可能不包含對理論知識的傳達而只是單純依個人喜好談感覺,僅代表個人,甚至傳達不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也可能對相同案例的評價并不側重于法律的認知,而是側重于對整個社會公眾道德及社會人際交往秩序的理解。作為教師在選取案例的時候應對案例做綜合的把握,應有的放矢,側重于選擇表達對某一法學知識的不同觀點的案例,以期開拓學生的理論知識眼界,從而讓選取的案例更符合教學的需要,給學生正確的學習與生活的導向。

2.教師與學生平等互動原則

教師與學生平等互動原則是指在實施案例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應放棄平時講解理論時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來,與學生平等交流。案例教學法實施的效果如何,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在于教師引導作用的發(fā)揮。這就要求教師與學生應有互動,為保證互動過程的順利進行,教師應與學生平等互動。這種平等的態(tài)度和理念甚至影響學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在實施案例教學法的過程中,重視教師和學生之間平等的地位,具體表現為學生能夠擺脫學習者所處的弱勢心理定位,勇于闡明自己的觀點,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而作為發(fā)揮引導作用的教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發(fā)言權,降低對學生對理論把握水準的心理預期,給學生以充分肯定,只有這樣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才可以自由討論甚至展開激烈的辯論。最終使得學生的各種觀點、理由及論據能得到充分表述,達到對案例所反映出的相關問題的認識越來越清晰和深刻,進而對所學知識有了更為準確、全面的理解,達到案例教學法的教學目的。3.案例典型性與創(chuàng)新性并重原則案例的典型性是指近期發(fā)生的引起全社會普遍關注,具有啟發(fā)性和疑難性,給學生留有較大思維空間并且能夠涵蓋了所授知識點。這種典型案例對于學生來說,往往在課前已經通過媒體、網絡等各種渠道了解,在教師采納這種案例的時候,學生會有很濃厚的興趣積極投入課堂教學。并且由于典型案例的真實性、啟發(fā)性和疑難性,更可以使學生將書本知識和現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培養(yǎng)學生思考的深度和廣度。在此基礎上,對教師而言,典型案例可以很好的提高教學效果,從而達到傳業(yè)授道解惑的目的。創(chuàng)新性原則指的是教師在法學教學過程中運用案例教學法時,必須堅持求異思維。這個原則要求教師在實施法學案例教學法的時候,應放棄一貫的在分析案例的最后得出既定的統(tǒng)一的答案的做法。應允許和引導學生去質疑既定的答案,從既定答案中找出爭議點,就爭議點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鼓勵用不同觀點去分析案例,鼓勵學生克服既有的在學習其他學科過程中存在的思維定式,不局限于所學知識,從而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法學專業(yè)人才。

三、網絡環(huán)境下法學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步驟

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時代大背景下,高校培養(yǎng)的法學人才應是實用型、創(chuàng)新型人才,為了這個目標的達成,我們作為高校法學專業(yè)教師應該在教育理念、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方法上做出相應調整。案例教學法作為法學教學中必不可少且舉足輕重的教學方法,應切合時代需要做出相應改進,筆者認為,在網絡環(huán)境下實施法學案例教學法的步驟如下:

1.課前準備階段

第一,教師的備課。教師的備課主要分三個步驟,一是要熟練的掌握所授內容,這不僅包括對教材理論的把握,還包括對所授內容相關知識點以及相關學科知識點的了解。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很好的應對案例教學過程中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保證案例教學的順利進行。二是選取典型案例。選好案例,是實施案例教學的首要條件。案例是教學的主線,它是學生獲得認知的載體,案例要有事物發(fā)展的過程描述,有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因此在網絡環(huán)境下,選擇網絡視頻案例為佳。它能夠很直觀的展現案例的發(fā)展過程,也有關鍵的細節(jié)表現,相比較文字更為精準。三是通過一定方式使學生觀看案例。在選取網絡視頻案例的前提下,教師只需要在論壇、QQ群、電子郵箱等任一聯(lián)系方式上留下該視頻的網絡地址,通知學生在課前去觀看即可。第二,學生的預習。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應按照老師的提示,通過網絡尋找到其的案例和推薦的配套資料以及按照“導引”線索可以找到的自選信息,并充分通覽和透徹分析相關的案例材料,盡可能補充自己欠缺的且與案例有關的理論知識,準確把握案例材料中的關鍵信息點。

2.課堂討論階段

在網絡環(huán)境下,課堂討論階段可以分為配備了多媒體設備、能夠鏈接上網的現實課堂和虛擬的網絡化課堂。第一,對于現實課堂而言,由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不論班級人數多少,都應該分組討論。首先,教師提出問題,設定討論時間。其次,學生開始討論,教師在課堂上巡回參與到小組的討論中,及時了解學生的討論情況,與學生進行對話。最后,在設定時間結束后,由每組派代表綜合該小組的討論結果發(fā)表意見。第二,對于虛擬課堂來說,由教師選擇一個網絡平臺如校園論壇,確定一段時間,在幾天也可以是半個月等短期內,可以組織學生分組,也可以不分組,鼓勵學生就案例所展現的內容暢所欲言。教師主要負責答疑解惑,對學生發(fā)表的意見進行點評,與學生及時互動,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與教師交流。

3.課后總結階段

第一,課堂討論結束后,利用剩余的課堂時間由學生匯報討論結果??梢耘蓪W生代表其小組做綜合性發(fā)言,傳達小組成員共同的觀點。同時對于愿意發(fā)表自己個人意見的同學,應給機會允許并鼓勵其做單獨發(fā)言,針對這些發(fā)言,教師應做適當點評。在匯報結果的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多做肯定,激勵學生能夠更好的參與下次案例教學過程。第二,對于因時間所限不能當場做總結的或者在虛擬網絡課堂討論的情況下,鼓勵學生撰寫總結報告,對案例做出自己的分析??偨Y報告應先表述基本案情,再列出該案所引發(fā)的思考或問題,最后用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分析出自己的思考結果或是問題答案。第三,對于少數有獨到見解且有興趣深入研究的學生,鼓勵其充分利用校圖書館或網絡圖書館查找資料,利用資料幫助自己的觀點向縱深方向拓展,理清思路,指導其就自己的觀點撰寫相對專業(yè)的學術論文,最后引導其在相關的法學學術刊物上發(fā)表,最終增強學生學習法學的信心和研習法學理論的能力。

4.期末考核階段

第8篇:網絡倫理學范文

網絡平臺的隱性教學優(yōu)勢

大學英語的網絡教學平臺是分章節(jié)構建,集視、聽、說、寫、譯為一體的教輔學習平臺,使學習者能夠有效利用這一現代教學手段實現顯性知識向隱性知識轉化,加強大學生單項語言技能訓練、自主學習能力和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監(jiān)控系統(tǒng),即時跟蹤、掌握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時間、任務完成情況等,并及時給予必要的指導和調節(jié),確保教學質量,實現對學生的形成性評價。

(一)因材施教,個性化培養(yǎng)的學習平臺

隱性教學網絡課程設計、建設的指導原則是力求實現教學的個性化和專業(yè)化。網絡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要求、教學原則、考核方法等因課程不同而各異,依據教學對象專業(yè)、年級、知識水平的差異而做相應調整,增強教學活動的針對性、實用性,滿足學生個性化成長和不同專業(yè)發(fā)展的需求,貫徹“分類指導,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學習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進顯性知識向隱性知識轉化。學生利用資源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可以實施自定的學習進度,可以依據個人喜好選擇教學內容,通過寓教于樂的多方面學習內容提高學生英語運用水平。

(二)高效監(jiān)控、全面評價的教學平臺

隱性網絡教學平臺在豐富的教學資源構建下,還具有強大的在線監(jiān)控和評價系統(tǒng),可以實現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目標完成情況、學習進度等實施即時監(jiān)控和正確評價,及時發(fā)現問題,通過師生對話系統(tǒng)地給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為學習者實現顯性知識向隱性知識轉化提供保障。同時,高效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和全面的評價體系還能對教師的教學情況、資源配備等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情況反饋,促進教師及時填充相關教學資源和內容,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進度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真正實現個性化的教育教學理念。

隱性教學理論指導下的網絡平臺效果顯著

第9篇:網絡倫理學范文

關鍵詞:網絡;網絡環(huán)境;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1)05-0255-01

一、網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和網絡的普及,網絡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網絡一方面給他們的學習、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和樂趣,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另一方面,也帶來了網絡依賴、自我迷失、責任感下降、人格障礙等心理問題。本文重點關注網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

(一)網絡對大學生認知的影響

網絡的信息是龐大的、繁雜的、無序的。每天當大學生瀏覽網頁時,就會有鋪天蓋地的信息涌到他們眼前,如果此時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就會迷失在浩瀚的網絡中。在網絡上,只需要點點鼠標,或者動動鍵盤,就可以快速地切換瀏覽信息,變化關注點,但是這些信息很難在人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也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和手段去辨別真?zhèn)危@種未經消化的信息會殘留在潛意識中干擾大學生的思想和價值取向。長期上網還會影響學生的思維,因為大學生在網絡上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刺激,不再像現實生活中那樣去主動的概括和抽象,積極反思和尋求事物的本質。

(二)網絡對大學生情感的影響

情感是指人們對外界事物采取的某種態(tài)度,并由此產生的諸如喜、怒、哀、樂、懼、愁等各種不同的內心體驗,外部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的急劇變化會導致一些人的情感活動異常。大學生正處于情感體驗的高峰期,必然會有與他人或社會發(fā)生沖突。只有將自己置身于人與人之間的這種情感氛圍中,才能夠不斷地完善和發(fā)展自我,在人際互動的情感中完成其社會化。網絡具有巨大吸引力,大學生迷戀其中,阻斷了社會情緒體驗的渠道,造成大學生社會互動的障礙,影響其情感社會化的發(fā)展,導致人情淡漠,心理孤獨和壓抑。

(三)網絡對大學生人格的影響

人格指一個人在成長發(fā)育過程中所形成的、區(qū)別于他人的、一貫的行為傾向和反應模式,也就是一個人各種心理特征的總和,也稱之為“個性”。大學生過于沉迷于網絡,逐漸脫離現實世界,造成人格發(fā)育的偏離,形成人格發(fā)展障礙。匿名性是網絡的一個重要特征,網上潑婦罵街,生活中卻是溫文爾雅;網上向你含情脈脈,生活中卻與你同性;網上口若懸河,生活中卻不茍言談。一個人在網絡中的表現與其在現實生活中的表現有很大的反差,甚至判若兩人,久而久之,可能形成雙重或多重人格。網絡中獲得心理空虛和虛幻的滿足之后,回到現實中可能變成一個沒有信仰的“虛無主義者”,沉溺網絡不能有效地實現客觀現實和虛擬現實間的角色轉換,必然形成心理錯位和行動失調,會造成角色的混亂。

二、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一)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觀

大學生容易被網絡所傳遞的豐富多彩的信息和自由交往的形式所吸引,但是缺乏深刻認識和思考網絡對自身素質的影響,對社會道德的沖擊,對人類生活的改變等。積極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網絡的作用,是為社會進步服務,為社會主義祖國的繁榮服務,絕不能讓他們受那些不良信息的影響而迷失自己思想上、學業(yè)上的發(fā)展方向。

(二)重視大學生網絡心理教育

大學生正處于心理走向成熟而尚未成熟的時期,易受豐富多彩的網絡信息的困擾和影響,而出現心理問題。因此,要積極應對網絡帶來的影響,注重對大學生進行網絡心理教育,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開設心理學選修課程,舉辦專題講座和報告會,還根據大學生實際心理問題舉辦專門的心理培訓班;(2)加強高校心理咨詢的投入和研究,對有心理問題的同學建立跟蹤檔案;(3)借助網絡載體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旨在提高大學生網絡心理素質的主題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三)建立網絡心理咨詢的主陣地

大學生易受網絡的影響,而引發(fā)心理問題,高校要積極應對網絡帶來的這種挑戰(zhàn)。運用網絡進行心理咨詢,使網絡這種迅速快捷的交流方式成為心理咨詢的重要手段。心理咨詢和網絡的結合,拓展了網絡空間,豐富了網絡內容,心理咨詢也有了新的形式。利用網絡快捷、保密性好、傳播面廣等優(yōu)勢,開設心理咨詢網站,傳播心理知識,進行網上行為訓練的指導,開設在線心理咨詢使網絡成為心理健康育工作者聯(lián)系學生的新紐帶,開展大學生心理健教育活動的新舞臺,大學生學習心理健康知識的課堂,交流心理保健的新空間。抓好大學生上網的心理、網絡人際交往的心理特征、網絡心理障礙、虛擬與現實的人際關系的比較等大學生網絡心理問題的研究,確立一套可操作的、有效性強的網絡心理障礙咨詢方案,糾正認知偏差,克服情緒障礙,發(fā)揮個人潛能,以恢復與社會環(huán)境的協(xié)調或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