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國際商務論文范文

國際商務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國際商務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國際商務論文

第1篇:國際商務論文范文

首先講提單。提單有三個主要的作用,即作為物權憑證,充當運輸合約和收據(jù),我按順序講。

一、物權憑證

提單作為物權憑證是聰明的商人創(chuàng)造的游戲規(guī)則之一,簡言之,就是:提單可以背書轉讓。在通訊不發(fā)達的兩三百年前,背書起到了指示的作用,確保交貨準確。另外,持單人若提不到貨,可以提單為據(jù),承運人。提單是物權憑證這一習慣法,早在兩百多年前就被判例法認可。

現(xiàn)代,各種運輸方式的速度大大提高,短途運輸增多,而提單的作成、出具、結匯等手續(xù)要求更加嚴格,常常使它到達提貨人的時間晚于貨物到港時間,增加倉儲費或影響貨權的進一步流轉。因此,提單面臨新的挑戰(zhàn)。近年來,在某些場合下,出現(xiàn)了傳統(tǒng)提單的替代品。常見的一種是電子提單。在運用電子提單的國際貿易里,所有的環(huán)節(jié),包括結匯和通知等,都通過電子中心(BOLEIO)進行,有些“物權公示”的味道,既能加速貨權流轉,又能保證船方準確交貨。但是它的運行成本很高,適用范圍不大;也許要等兩三百年,才是它一領的時候。另一種是海運單。短航次沒有中途轉賣貨權的風險,無需提單這種物權憑證,出具海運單就足夠了。英國法認為它實質上是不可轉讓的記名提單,因為流通受限,所以不被看作物權憑證。在美國提單法上,各種記名提單由于載明“不可轉讓”,也不被看作是物權憑證。海運單在單證運輸中的比重越來越大。但是在很多領域,提單是有用武之地的,甚至在某些領域,提單是必要的,如以提單作為抵押,向銀行貸款;貨權海上轉賣;一些需求變化大的商品,如原油、常常由最后持單人來確定卸港。

提單的物權憑證身份主要體現(xiàn)在提單轉讓、抵押和提貨上。其中最主要的是提單背書轉讓。提單背書轉讓的做法早于本票和支票。多次背書的提單必須是連續(xù)的,否則,船方有拒絕交貨的抗辨權;空白背書更易流通,但風險更大,因為船方有見單交貨的權利或義務。

有人認為,提單流通與證券和鈔票的流通相似,但“流通”的說法不宜用于提單,“轉讓”更準確。因為鈔票的最后持有者無須特別要求就能實現(xiàn)其權利,提單的處理還涉及持單人身份的證明,有無貨權或有無優(yōu)先權等。這里講一個case:中方發(fā)貨給香港中間商,因未結匯,中間商沒有得到提單。為早日轉手,中間商利用買方出具的信用證結匯,偷造了一套提單給買方。后來,中方與買方各持一套提單向船方要求貨權,船方只好將貨庫存,請仲裁委裁決。為節(jié)省倉儲費,仲裁委拍賣貨物,那么,誰對這筆價款享有所有權?無疑是中方(賣方)。理由是“任何人不得處分他人的權利”,中方未將提單背書轉讓給中間商,貨權因此沒有轉移;中間商“無權處分”的行為并不能使買方取得貨權。

下面講一講實務中常見的提單使用方式和問題。

1.“一式三份”:兩三百年前由英美商人創(chuàng)制,以防在轉讓過程中提單意外滅失,從而影響提貨和貨物風險承擔。“一式三份”易引起欺詐,最早的判例產生于一百多年前:發(fā)貨人開出提單一式三份,將正本提單背書給銀行作保,請求銀行開具信用證。隨后,他利用其中的一份提單向船方提貨成功,逃之夭夭。銀行錢貨兩失,船方交貨有誤,侵犯了自己的貨權。法院判決,作為物權憑證,“提單是打開貨物倉庫的鑰匙”,一式三份的目的在于防止提單全部滅失,而“打開倉庫只需一把鑰匙”,所以,一份提單就足以起到物權憑證的作用,可以提貨。因此,實踐中,銀行在開具信用證時,一般要求申請人提交所有的提單,并注意到貨日期,以便安全、及時地提貨。當然,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提貨時只需一份提單。

2.“副本(Copy)”:它不能轉讓,不是物權憑證。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讓收貨人用它先去清關;風險是收貨人能夠依照它載明的信息,在當?shù)貍卧斐觥罢咎釂巍?,前去提貨。這類性質的欺詐案近年來屢屢出現(xiàn)。

3.換提單:比如,在開具了海運單后,承運人才要求換成提單;或者把甲格式的提單換成乙格式的提單。這樣的交換是可以的,但一定要用完整的全套提單來交換。

4.換卸港:也需要全套提單,以防用其中一份在原卸港提貨。法律是否認可這種做法尚有疑問;英國有判例認為,只需一套提單中的一張就行;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只要雙方同意,船方仍有權要求貨方提供全套提單。

5.雙方爭貨:一種情況是銀行與收貨人爭貨。如銀行原先同意收貨人憑單提貨,出售后以價款償還貸款;隨后反悔,卻拿不回提單。另一種可能的情況是發(fā)貨人與收貨人爭貨。如發(fā)貨人未收到買方付款,即電告船方貨權未轉移、不能交貨。在諸如此類的情況下,不適用“見單即付”原則。實務中的一般做法是:(1)把貨交給能提供銀行擔保(保函)的一方。(2)更常見的做法是交由法院裁斷誰是貨主。當然,這個法院應是“CompetentCourt”,否則,它的確權判決將得不到承認和尊重。Case:在莫桑比克,外商與當?shù)匾粐袡C構爭奪貨權,為避免裁判不公,船東將貨運回香港,由英國法院適用《倫敦仲裁條款》等公認規(guī)則進行確權判決。由此可見,只有有了公平公開的程序,適用公認的規(guī)則,這樣的法院判決往往才會被認可。不可否認,發(fā)達國家的法院更易被認可為CompetentCourt,因為它們在審判經驗和程序方面更能博得信任和尊重。

可見,提單在實踐中的使用情況是復雜的,英國曾確立了幾條規(guī)則,用來對付各種不同的情況。

1.收貨人提貨后一定要交回提單,尤其是正本提單。因為法律向船東施加的是絕對責任。Case:船方在交貨后將提單還給了提貨人;后來,提貨人以仍持有提單為據(jù),以未接到貨為由拒絕付貨款。

2.法院在審理和判決時,一定要力?!耙妴渭锤丁钡暮唵涡?,以保證提單的可靠性,增強交易方之間的信任度。

3.確認提單是物權憑證的系統(tǒng)有兩個,一是習慣性,二是判例性。若不能依據(jù)這兩者,就要考慮合約法。以多式聯(lián)運為例。在這種承運合約關系中,存在許多講不通的問題,例如,承運人是否和每一次轉讓所涉及的交易方都有合約關系?承運人在單證上的簽字,是否足以認定他與每一交易方都有合約關系?習慣法認為有。包含了多種形式聯(lián)運關系的集裝箱多式聯(lián)運單,或者托代多聯(lián)承運人出具的提單是否是物權憑證?一般認為:只要在這些單上載明其物權憑證身份的,就可認定為是物權憑證。聯(lián)合國1980年《多式聯(lián)運公約》也表明,多式聯(lián)運單證是可以轉讓的物權憑證,但是沒有立法或判例確認這一習慣法??傊?,由于承運人負有絕對責任,所以他應小心謹慎地出具運輸單證,包括海運單。

4.買方須憑提單提貨;若提單未到達,即使他能證明自己是真正的買方,法院往往也會支持船方“不見單不交貨”的做法;因為收貨方可能還包括不知名的買方。

由于航運業(yè)競爭日趨激烈,船東往往將幾個航次安排得比較緊湊,一旦某個航次受阻,就會引起很多問題。比如,由于提單未到,船方到港后不敢交貨,那么,等候的時間花費和相關損失如何承擔?收貨人有沒有立即提貨的義務?法律如何規(guī)范“無單提貨”的行為?等等。

這有一個例子:貨到科威特,因收貨人未能提交提單,船方拒不放貨,雙方陷入僵持。英國法院判令等待提單到達;在規(guī)定期限屆滿后仍未到達的,交由法院決定是否放貨。法院認為,“不見單不交貨”是船方的合法權利,不但可以而且應當這樣做;等候的時間花費,若為程租船,則按照裝卸時間計算,若為期租船,則租金照付??梢?,此段時間的花費多由貨方承擔。

但是,由于不能及時卸貨而引起的其他損失,如船方對下一航次租方的違約責任,是否能向貨方追償?回答是“不一定”。按照英國的法律,收貨方有這樣的默示責任:在合理時間內提貨。法律應與實踐相應,如果要求收貨人在貨物到港后馬上提交提單提貨,對他不太公平;但若船期損失只能自己承擔,船東容易走入貨的極端。“合理時間”即是法律平衡雙方利益的產物,其具體期限取決于買賣過程。如果提單轉讓環(huán)節(jié)多,到達的時間就晚,“合理時間”就會相應地長一些。合理時間過后貨方仍未提貨的,船方就可以不承擔船期損失。

目前,國際買賣中約有50%的交易是無單到貨的,無單提貨的做法因此備受關注。無單提貨常見于貨物轉賣和短航次的情況,比如,中間商可以以FOB買進貨物,再以CIF的方式賣出;為加速貨權流轉,他常常要求船方無單放貨,短航次中經常存在這種要求。無單提貨易導致船方交貨錯誤,引起貨權糾紛或侵權責任、托管違約責任。實務中,若買方要求無單提貨,賣方往往要求其開具備用信用證,保證將來買方如不付貨款,賣方仍可憑備用信用證避免損失。對于船方來說,減小無單放貨風險的主要措施,就是要求提供擔保(保函),否則拒絕無單放貨。一般而言,船東更樂意接受銀行保函,尤其是資信良好的大銀行出具的保函。船方在要求提供卸港地一流的銀行保函前,通常先考慮該地司法是否明確、公正,是否有外匯管制等,所以,許多無單提貨的交易一定要求提供香港、倫敦等地銀行的擔保。銀行擔保雖然比較安全,但費用高,貨方往往不同意提供。雖然保函不宜由貨方(包括發(fā)貨方和收貨方)出具,但實踐中不乏貨方出保的做法。例如:發(fā)貨方(租船人)要求船方無單放貨并提供了擔保,到港后,船方對其信譽不放心,要求讓銀行加保,雙方爭執(zhí)不下,對薄公堂。法院判決,鑒于雙方已在租約中明確無單放貨而且無需銀行加保,船方不得違約,要求加保。后來,租約日趨完善,能較好地調和雙方利益。它一般這樣規(guī)定:“船方一旦同意無單提貨,就不能要求第三人加保;如果不同意無單提貨,則等待期內的租金和滯留金不得由租方承擔。”明示(合約)優(yōu)于默示(法定的默示責任),因此,除非合約違反公共政策,法律允許當事人做出這樣的規(guī)定。

再給大家講個例子。中方(船方)接受澳方(發(fā)貨人)委托,運送貨物到馬來西亞交貨。到港后,有人提貨,雖無提單,但出具了保函,中方同意無單提貨。事后,澳方未收到貨款,該保函也沒有起到任何擔保作用,于是,澳方在中方到新加坡轉船時,向當?shù)胤ㄔ褐蟹浇回涘e誤,應承擔侵權責任。中方敗訴。這個結果是正常的,因為在無單放貨情況下,船方應承擔嚴格責任,很難抗辯。但后來,中方仍提出兩點抗辯理由:第一,中方經調查發(fā)現(xiàn),在交貨時,提單已到馬來銀行,只是因有污點而被退回;中方認為,既然貨物到港時提單已到馬來銀行,提貨方已是貨權人,那么,中方并未交貨錯誤。對這一理由,英美法的態(tài)度是:在污點提單到達又被退回這段期間內,貨權并未轉移,否則,收貨人應以背書的方式退回提單;況且,中方是在糾紛提交法院后才調查出這一事實的,也即,中方交貨時已經認定提貨人是貨權人。衡平法不會支持這一抗辯。第二,中方認為,提單到達目的地后,不能再進行背書指示;而這一理由早被英國判例法,因為它有損提單物權憑證作用的充分發(fā)揮。在短航次中,常常是貨物被提走、甚至被消費光之后,銀行結匯手續(xù)等才結束。不能說這段時間里提單不是物權憑證。

因此,船方在無單提貨的情況下,必須小心謹慎。

圍繞提單發(fā)展出許多規(guī)則。比如說,提單上提供的信息應力圖準確,不得翻供,有“見單如見貨”的效果。《海牙規(guī)則》和《漢堡規(guī)則》要求船方準確記載貨物的數(shù)據(jù)、表面貨況、出運日期、裝卸港等,若違背此項義務,船方要向貨方賠償實際到貨與提單記載不符的損失。船方只能檢查表面貨況,如果沒有什么瑕疵,就應開具清潔提單;如果船方對此沒有把握,應在開單前請專家檢查;如果貨物瑕疵與船方無關,收貨人只能以買賣合約為據(jù),向發(fā)貨方索賠。當然,對于無法檢查貨況的集裝箱運輸,船方的責任又該如何?對此問題,尚有爭議。

講提單,不可能不講到信用證。

出于維護“締約自由”的目的,法律沒有強制規(guī)定國際貿易當事人要采取怎樣的付款方式。事實是,國際貿易中無法做到“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讓我們來假設一下這些付款方式:(1)先付錢,再發(fā)貨。這種方式下,買方面臨很多風險,如貨物質量不符要求,賣方欺詐或不發(fā)貨等。(2)先發(fā)貨,再付錢。同樣,賣方也面臨很多風險,尤其是外匯管制、物價突漲等情勢變更。為減少這些風險,同時減少買賣雙方互不信任的程度,一百多年前,英國商人發(fā)明了信用證。由資信好的銀行向發(fā)貨人提供保證單據(jù),只要發(fā)貨人具備了規(guī)定所要求的文件,他就能收回貨款;為增強他的安全感,另一銀行參與交易,承擔保證付款的責任,稱為“保兌行”。開證方與保兌行“聯(lián)手”確保發(fā)貨方的交易安全。信用證是依據(jù)買賣合約開出的,不宜約定“由買方控制的單證作為使用信用證的前提”等這樣一些條件。賣方可憑信用證請求銀行派款,也可以轉讓或抵押信用證從而達到融資的目的。

信用證的做法實際上是買方先付貨款給賣方,因此,在信用證做法下買方受騙的情況屢見不鮮;尤其是身為發(fā)展中國家的買方,由于缺乏經驗、業(yè)務知識和信息,它們常常成為假提單欺詐的受害者。

因為信用證針對的是單證而非貨物,而所有的單證都能被偽造;再加上銀行沒有能力也沒有意愿來辨別提單真?zhèn)?,更何況UCP400和UCP500規(guī)定銀行在這方面不負任何責任;所以,買家只能自己“把關”,比如說:(1)確保賣方是有來歷的或是資信可靠的。(2)對來歷不明的賣方,如果查不清它的資信狀況,最好開具備用信用證。(3)如果對賣方信用沒有把握,最好采取FOB方式交易,以買方自己派的船去裝貨,受騙的概率極小。

中國買方常常被假提單欺詐,中國法院在種種壓力之下濫出禁令,禁止中國開證行為假提單付款,招致很多批評,因為這樣一來,真正受害的是外國銀行;這與國際商會及外國法律的立場完全相左。不改變對形式上無瑕疵的信用證拒不付款的做法,長次以往,損害的是中國銀行的信譽,從而影響中國的對外貿易。

二、運輸合約

提單是作為雙方同意的運輸條件與條款的證明。這主要體現(xiàn)為兩方面:第一,由于提單格式日趨國際化、標準化,為明確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合約中往往明確規(guī)定:以提單條款作為履行的標準。由此引出的問題是:現(xiàn)實中,船東常在提單條款中加上免責條款來保護自己,那么,如何對待這些免責條款?對此,《海牙規(guī)則》表示了明確的態(tài)度。第二,收貨人現(xiàn)在可以直接以提單記載為據(jù),船方或被船方。換句話說,英國法承認持單人有會約上的權利和義務。下面的介紹主要圍繞第二點進行,其中,希望大家注意從1855《英國提單法》到1992年《英國提單法》的發(fā)展變化。

一百多年前,英國合約法嚴格遵守“合約的相互關系”,或稱“合約的獨立性”(PrivityofContract)-即合約的權利義務關系只在訂約方范圍內有效-帶來了很多不便,比如說,第三人很難介入,而再次締約成本又太高。我舉個例子;某人投保人壽險,受益人是他的親人。他死后,若保險公司不履行約定,拒絕付款,受益人作為第三人,能否保險公司違約?后來,英國衡平法表示:不得以合同的方式為第三人設置義務,但可以約定把合約權利轉讓給第三方。于提單而言,“運輸合約”的規(guī)則開始被創(chuàng)制。

按照“合約的相互關系”,持單人(收貨方)與船方并無合約關系,只會產生侵權關系;而船方在兩種關系中的責任是不同的:對于合約,他負有嚴格責任;對于侵權關系,他只負過錯責任。而且,因不同關系引起的訴訟時效也不相同。在國際貿易中,提單經常被轉讓,要維持人們的信心,就必須對持單人給予足夠的保護。在一百多年前的一個英國判例中,法官認為:發(fā)貨人與承運人訂立合約,承運人出具提單,當時雙方都明白,提單必將轉讓,而且轉讓的目的是轉移貨權,他們之間的合約關系將來會受到提單持有人的影響;因為提單是“為第三人(買方)利益的”(forthebenefitofbuyer),那么,賣方實際上有人的身份。提單轉讓后,就產生了新的合約,承運人與持單人之間存在合約關系。1855年英國《提單法》對這一觀點又有突破,它直接賦予提單持有人法定的合約上的權利和義務,使收貨人得以成為提單的訂約方,根據(jù)提單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即收貨人可以直接依靠提單船東,或被船東(比如貨方拖欠運費)。

講到這里插一句。1999年11月,英國修改《合約法》,對這類“為第三人利益”的合約,有如下規(guī)定:(1)要求在合約中寫明受益人身份。(2)允許雙方在合約中明確:不許第三人占便宜;但受宜人的權利一經明確,訂約方不得反悔或修改。

但也要看到,1855年《提單法》并沒有完全解決“相互關系”帶來的困難。給大家講一個1981年的案件:賣方租船,運貨到印度賣給幾個買方。途中一部分貨物受損,買方船方。法院判決買方不能直接依靠提單船方。因為:(1)在國際貿易中,分不開的貨物是無法移轉貨權給買方的。比如,在途中發(fā)生部分貨損,若認為貨權已移轉,那么具體的損失如何在幾個買方間分擔?1979年《貨物銷售法》對這個原則有明確說明。因此,本案中,在貨損發(fā)生時,貨權仍在賣方。(2)1855年《提單法》表明:提單轉讓、背書的目的在于轉移貨權,這是令買方成為提單合約一方直接船方的前提條件。所以,本案中,只能由賣方向船方索賠。

這個案例讓我們進一步發(fā)現(xiàn),如果賣方怕麻煩,或者怕敗訴,怕支付訴訟費用而不愿替買方出面索賠的話,買方(持單人)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

1855年《提單法》還面臨這樣的困難:(1)當提單被轉讓給銀行作為擔保后,銀行不能直接依靠提單船方;因為提單轉讓的目的是擔保而不是轉移貨權。這樣,提單的擔保作用就大打折扣。(2)如果收貨方是發(fā)貨方的人,那么,合約并非“forthebenefitofbuyer”,背書的目的也不是移轉貨權,只是為了提貨;在這種情況下,收貨方也不能作為提單合約一方船方。這里還有一個案例,反映了1855年《提單法》的尷尬:南韓賣方賣一船鋼材給英國買方,但英方無法馬上轉售圖利,所以約定英方先以人身份提貨,待轉售成功向賣方付清貨款后,貨權才轉移給買方。這樣,賣方背書提單給買方是為了提貨,而不是為了移轉貨權。后來,英方以自己的名義,依據(jù)提單合約向船東索賠貨損。法院認為此案不能適用1855年《提單法》,買方從來不是提單合約一方,因而沒有訴權。英方以侵權的理由,也遭到了敗訴,因為他的貨權是在付清貨款后才獲得的,而這時貨物已在岸上的倉庫中。后來想到向賣方借進名義,但《海牙規(guī)則》規(guī)定的一年時效已屆滿。在這一先例之后,船東在抗辯貨損貨差時,動不動就質疑原告(買方)實際上是代位的保險商,或者是其他不能成為提單合約方的人。

可見,1855年《提單法》已不適應國際貿易的發(fā)展需要,1992年《海上運輸法》應運而生,放寬了對提單合約的限制。它取消了背書轉讓提單這一行為與行為目的之間的聯(lián)系,規(guī)定:只要是提單的合法持有人(lawfulholder),就是提單合約的一方當事人;并且,它還擴大了這條規(guī)則的適用范圍:海運單、多式聯(lián)運單等單證雖然不是物權憑證,但它們與提單一樣,也有運輸合約的作用,所以,收貨人可以直接依靠這些單證船方。要注意,在1855年《提單法》中,銀行幾乎永遠不可能成為提單關系的合約方;根據(jù)1992年《海上運輸法》,要是銀行只接受了已經背書的單證而不要求提貨的話,銀行就不用承擔合約責任,比如說,承運方不能要求銀行給付運費,滯期費等,如果銀行合法持有提單并且以自己的名義提貨,它就要承擔合約責任,就可能面臨船方的反索賠。

最后給大家講一個案例:西班牙石油公司A組建了一個貿易公司B;B是一個皮包公司,它按A的要求進行對外貿易,但貨款的實際給付者是A.在一樁國際貿易中,油輪在西班牙卸港擱淺,船體斷裂,原油泄漏,造成污染,船方因而被訴。在此期間,B要求賣方盡快將提單背書,以便早日提貨和索賠;賣方忙中出錯,將提單背書給了A.A接到提單后,馬上告訴賣方背書錯誤,被背書人應是B,并退回了提單;賣方將A的名字涂掉后重新背書給B.B持單提走部分原油。后來,船方租船人B申報不安全港口而導致油污,后發(fā)現(xiàn)B無力理賠,而提單曾背書轉讓給A,故以A是lawfulholder為由,要求它承擔合約責任,賠償船方損失。英國法院判決:(1)沒有理由讓一個因背書錯誤才成為“被背書人”的人承擔提單合約責任。(2)提貨的人是B而不是A;只有因被背書而持單同時又有提貨的行為或意思表示的人,才要承擔提單合約責任。船方敗訴。從這個案例中我們還可以得到一點啟示:中國每年要進口很多諸如原油這樣的危險物,中方應注意盡量減少風險,比如說成立皮包公司作為名義上的買方,從而轉嫁危險。

三、收據(jù)

因為提單上載明了貨物的數(shù)量、重量、表面狀況等信息,所以它往往被當作買方查收貨物的憑證。

因為提單的這個作用在實務中不是很重要,而我們講座的時間有限,所以就不多講了。下面進入“國際商務仲裁”這一主題。

國際商務仲裁

如果有兩天的時間,我就能把這個主題講得比較透徹;現(xiàn)在只能寄希望于再到北大來了;今天僅作一些簡單介紹吧。我主要講講國際仲裁的歷史發(fā)展、英美對仲裁員的管制、機構仲裁與臨時仲裁的區(qū)別;至于仲裁條款和仲裁的具體過程,就跳過不講啦。

一、為什么國際仲裁能夠發(fā)展并興旺起來?

國際仲裁在外貿和航運領域已存在一百多年了。過去,國際商務糾紛的解決主要靠國家法院,尤其是那些經濟實力強大的國家,比如說大英帝國。憑借經濟實力和豐富的貿易經驗,大英帝國創(chuàng)制的一套商務游戲規(guī)則得到了絕大多數(shù)國家的認可,英國法院的判決也往往能夠得到尊重而被執(zhí)行。二戰(zhàn)后,大量的第三世界國家加入世界貿易體系,沖擊原有的商務游戲規(guī)則,英國法院對貿易糾紛的解決開始分化出國際和國內兩套體系。20年代以后,世界貿易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許多國家為保護本國利益,保留了承認、執(zhí)行其他國家法院判決的權利。例如美國,它沒有同任何一個國家訂立雙邊協(xié)議,承認對方法院判決的效力;而且,美國法院一向喜歡爭奪管轄權,即便訂有仲裁條款,它有時也會大挑毛病,認為沒有約定有效的仲裁條款,或是認為應該選擇另一國家的仲裁機構,等等。另外,一些國家,主要是發(fā)展中國家認為,由他國法院來裁斷本國的事務,有“家丑外揚”的危險,是有損國格的;一些當事人則考慮到,法院的審理和判決過程都是公開的,不利于保護商業(yè)秘密和維護資信,所以也拒絕訴訟。國際仲裁較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這是它發(fā)展興旺的原因之一。

1958年,《紐約公約》頒行生效,促進了國際仲裁的規(guī)范化?!豆s》要求,只要當事人(雙方均為《公約》成員國)在合約中約定了仲裁條款,或者訂立了仲裁合約,合約的糾紛就應該首先交由仲裁解決;具體的仲裁方式由雙方自愿達成協(xié)議來確定;即使一方當事人先向法院,仲裁條款也有中止司法管轄權的效力;仲裁決定應當被承認和執(zhí)行;另外,只有在仲裁條款或仲裁決定“違反公共政策”等少數(shù)情況下,才能被宣告無效?!豆s》明確規(guī)定了這幾種特殊情況。盡管《紐約公約》被視為英美等國仲裁方法的再版,盡管它的規(guī)定比較簡單,可是它畢竟讓國際商務糾紛有了自己的解決系統(tǒng)。1996年,中國加入《紐約公約》;可以說,目前,在所有的聯(lián)合國國際公約中,《紐約公約》是成員國最多的公約之一。

二、在國際商務仲裁領域,英國法的地位一直很高,很多交易方都愿意選擇倫敦仲裁委作為仲裁機構。

英國最早的《仲裁法》頒布于1855年,并隨時代的發(fā)展一直在修改,修改的總趨勢是“尊重當事人的締約自由”。1979年,它允許除三種合約-航運合約、商品買賣合約和保險合約-以外,其他合約即使約定“仲裁裁決有最終決定力,不得上訴”,這樣的約定也是有效的,并不違反公共政策。這一修改的目的在于吸引那些新加入世界貿易體系的發(fā)展中國家選擇英國的仲裁機構進行仲裁?,F(xiàn)在,對仲裁裁決的上訴必須以法院頒發(fā)的批文為前提;如果領不到批文,這個仲裁裁決就是終局性的;事實是,法院并不輕易頒發(fā)這種批文。因此,在商務糾紛的解決這一領域內,仲裁被鼓勵大顯身手。在1996年的修改中,最明顯地強調“締約自由”的舉措是:仲裁員的人數(shù)由雙方自行約定;如果仲裁條款中未講明人數(shù),就以合約為準;如果合約中也沒有講明,則法定的人數(shù)為一名,但是,這個人選應由雙方達成一致來確定;如果不能達成一致,就由法院來確定。在香港,這名人選則交由“香港國際仲裁中心”來確定,這樣可以省去當事人的律師費??墒?,英國是不能采取香港這種做法的,因為倫敦仲裁委規(guī)模很大,機構眾多,英國法院不敢把這個權力下放,否則不便于監(jiān)督和約束。過去,《仲裁法》規(guī)定,如果當事人約定由兩名仲裁員解決糾紛而未講明若兩人意見相左如何處理,就由法院指定一名“公道人”做最后決定。1996年有所改動和發(fā)展:如果仲裁元人數(shù)是單數(shù)且無法形成多數(shù)意見,則由仲裁員自己來找這個“公道人”;如果仲裁員對此也不能形成一致意見,就由法院指定“公道人”人選(同樣,在香港則由國際仲裁中心指定)。另外還規(guī)定,只要有持多數(shù)意見的仲裁員簽名,仲裁裁決書就能生效,因此避免了因少數(shù)異議者不簽名,致使裁決書無法生效執(zhí)行的情況。英國《仲裁法》目前的適用效果很好。

說完“締約自由”,我們可以談一談臨時仲裁與機構仲裁的區(qū)別。通俗地講,臨時仲裁是當事人根據(jù)仲裁協(xié)議,將他們之間的爭議交給一個非常設的仲裁機構(比如他們選定的一人或數(shù)人組成的仲裁庭),進行審理并裁決的仲裁方式。這種方式花錢更少,也更靈活,仲裁員的資格往往也不受限制,仲裁程序可以按當事人的意愿和特定事實來安排。因此,有些人就認為機構仲裁的水平更高;這種看法有失偏頗,因為:一來,很多大法官建議當事人事前在合約中對仲裁員的資格提出要求;第二,在仲裁中途,當事人有權申請撤換不合格的仲裁員;最后,有些仲裁機構的水平也不高,因為它們?yōu)榱藬U大規(guī)模,常常把某些不合格的人員列入機構仲裁員的名單中。當然,機構仲裁也有它的可取之處,比如說,不太容易產生仲裁員向當事人“敲竹杠”的現(xiàn)象;而且,如果發(fā)生當事人與仲裁員矛盾較大、無法合作等情況,由機構以第三人身份出面調合,效果要好一些。

三、英國對仲裁的管制

在英國,由法院對仲裁人員進行管制。一方面,法院把大部分權力下放給仲裁員;另一方面,強調“自然公正”,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中的法律部分可以上訴,“讓法官講最后一句話”,這很符合“司法作為權利的最后守護人”這一傳統(tǒng)理念。過去,英國判例法甚至認為:約定“對仲裁裁決不得上訴”的仲裁條款是無效的,因為它有違一個法治國家中“司法是最高權威”的原則,或者說,它因違反公共政策而無效。所以,在英國,陷于一切國際商務糾紛的當事人都有望得到法律的救濟。

仲裁決定書包括事實部分和法律部分。法律部分與證據(jù)無關,多是先前判例的適用、學理的推理,以及對規(guī)則或合同條文的解釋。對法律部分可以上訴;法律部分又可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仲裁程序若違反自然公正,比如對雙方無爭議的事項進行裁決,則構成“不良行為”。

自然公正(NatureJustile)在仲裁中的主要體現(xiàn)為兩點:第一,裁判者應保持中立,保證沒有自身利益摻入被裁決的事務中。第二,裁判者應為各方當事人提供公平平等的程序救濟。其中,前者是首要的。

比起法官來,仲裁員更難以做到“保持中立”;因為無論是從社會地位還是薪俸來講,仲裁員不可能像法官一樣,嚴格地與商業(yè)利益和社交活動隔絕?!氨3种辛ⅰ笨梢员痪唧w化為(1)若有自身利益涉及爭議事項,仲裁者應回避;(2)避免單方接觸。給大家舉個例子。我曾做過“中原公司”的顧問,但只是一個掛名,已有七八年沒有什么業(yè)務往來。最近,在仲裁一個案子時,發(fā)現(xiàn)有中原公司的利益牽涉其中;如果中途撤換仲裁員,當事人的時間和金錢損失都很大。于是我決定辭去公司顧問這個職務,因為只有中立者才能更好地判斷是非,其裁決才能更讓人信服。還有一個例子:我兒子所在的一家英國律所委派我做仲裁員,我最終還是同意了;因為,首先,如果我拒絕,按照同樣的考慮,只要這家律所為任何一方當事人服務,我都要回避,這就大大影響了我的工作;我覺得,人最重要的是做到公正,能問心無愧就可以了。其次,香港律師公會將引起回避的“親戚關系”限定為夫妻關系。但是,我還是把自己仲裁的所有與這家律所有關的案子都做了記錄,一旦日后被人指控“不中立”,它們就是我的辨解證據(jù)之一。我們(仲裁員)就應該這樣考慮問題。單方面接觸常被認為是仲裁員的不良行為之一。它要求仲裁員應自覺地避免與一方當事人單方面接觸,包括以電話、網絡等方式接觸;即使是見面會談,也應該做好談話記錄。對仲裁員的要求尚且如此,法官就更應該嚴守中立;現(xiàn)實中,常有中國法官單方面接觸當事人的現(xiàn)象發(fā)生,如果中國法官不杜絕這一現(xiàn)象,中國法院的判決就永遠不可能在國外得到廣泛的認可和執(zhí)行。

為當事人提供平等公平的程序救濟,主要是履行同樣的程序,給予各當事人同等的機會,讓他們進行陳述和抗辨。有這樣一個案例:仲裁員把一方當事人的陳述以傳真的方式發(fā)給另一方,傳真文件沒有到達;仲裁員在誤以為對方已收到傳真的前提下做出了裁決。事后,這份裁決被宣告因違反自然正義而無效。

在英國,只要任何一方當事人認為仲裁中有不良行為存在,都可以申請法院救濟;法院如果確定某一仲裁員確有不良行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命令該仲裁員不再擔任此案的仲裁人員;(2)如果是在裁決書做出后才發(fā)現(xiàn)有不良行為,法院應宣告裁決無效;(3)但是,為避免勞務傷財,在第(2)種所述前提下,法官還有選擇權;如果裁決可以補救,就命令仲裁員重新仲裁爭議部分;或者只宣告違反自然正義的部分無效。1996年英國有了新的規(guī)定;如果當事人對仲裁管轄有意見,或發(fā)現(xiàn)有不良行為,應該馬上向法院提出,不得等到裁決書做出以后。但是,這樣做對當事人來講是有較大風險的,如果法院不同意撤換被認為進行了不良行為的仲裁員,在接下來的仲裁中,對申請撤換仲裁員的一方相當不利,1996年的另一個修改之處是:如果仲裁過程中出現(xiàn)變故,比如發(fā)現(xiàn)仲裁員自身利益牽涉其中,或仲裁員因意外事件暫時不能繼續(xù)仲裁,那么,是否中斷仲裁或者更換仲裁員,交由當事人商定,不再由法律規(guī)定;商定不成的,再提交法院定奪。

理論上,任何人都可以擔任仲裁員;以立法明確規(guī)定仲裁員資格受國籍限制的最后一個主要的貿易大國是日本;但迫于美國政府的壓力,日本后來也改變了這個做法。外國對仲裁員的管制遠甚于中國,非常嚴格,以至1996年英國決定放松管制,并且把管制的權力從仲裁機構移轉給法院。一旦仲裁員被法院宣告有不良行為,其名譽、信譽將大打折扣;仲裁員的自律和他律都很強。

第2篇:國際商務論文范文

關鍵詞:商務活動跨文化交際禮貌原則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國和世界的聯(lián)系日益增多,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國際間經濟技術合作及貿易不斷發(fā)展,國際商務往來活動頻繁密切,因此社會對從事商務活動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大。如何從事涉外的經濟貿易活動,如何在外商經營的企業(yè)里占有一席之地,其中,語言差異無疑是商務工作人員所遇到的最大的障礙,而商務英語又是現(xiàn)代外資企業(yè)中最為基本的,也是最為重要的交流工具。那么,如何運用自己的語言才能在商務活動中取得成功呢?有時關鍵也在于我們說話的方式,所以,如何在話語中運用禮貌原則就顯得非常重要,甚至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培養(yǎng)既懂得一定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企業(yè)管理等專業(yè)知識,又能在商務交際活動中熟練得體運用商務語言的人才呢?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些語用禮貌原則的知識及運用。

一、國際商務交際的主要形式—語言交際

國際商務談判是一種交際活動,交際活動則必須通過語言媒介來完成。所以在國際商務活動中,出色運用語言藝術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商務語言的特點主要在于它的專業(yè)化、口語化和較強的針對性、目的性,以及它的實用性和客觀性。所以商務語言不只是簡單地提高商務人員的外語水平、能力,傳授專業(yè)外語知識。它更多的是傳授一種西方企業(yè)管理的基本思想、理念,工作心理,甚至是如何和外國人打交道,如何和他們合作、工作的方式方法等,因此商務語言在某種程度上是包含在文化概念里的。商務語言強調在掌握提高外語語言運用技能的同時,了解各種商務活動,獲取商務信息,提高商務交際技能。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在使用商務語言時如何注意禮貌原則在不同文化中的運用以達到商務交際的目的,從而取得商務活動的成功。

二、國際商務交際活動中禮貌原則的語用功能體現(xiàn)

1.禮貌語言策略

禮貌是一種語用現(xiàn)象,在交際中通常被用來維護交際雙方的面子。禮貌語言是符合禮貌原則而使用的語言,以體現(xiàn)說話人對別人的禮貌行為,如友好,尊重,不傷害別人面子等行為。禮貌原則分為得體準則,慷慨準則,贊譽準則,謙遜準則,一致準則,同情準則。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體現(xiàn)出不同禮貌程度差異。語用理論家認為人們交談中的言語行為都是一些威脅面子的行為。恰當?shù)貙Υ{面子行為,從而盡量地保留交際雙方正、負兩方面的面子,都需要恰當?shù)剡\用禮貌和禮貌語言策略。在國際商務談判中,我們必須正確對待文化習俗的差異性,同時我們也需要相互的文化認同來消除彼此由于文化差異而存在的交流溝通障礙。因此在商務活動的跨文化交際當中,我們必須注意禮貌原則的文化習俗性,努力達成不同文化間的認同才能達到所期望的交際效果,從而達成交際的最終目的。2.禮貌語言行為

在國際商務談判中,如何把握語言得體這一禮貌策略,顯得十分重要。在國際商務溝通中,必然涉及到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以及人們用以判斷禮貌標準的差異性,所以在溝通中要求談判者必須正確認識和對待文化。而且中西方兩種文化有著不同的禮貌評判標準和實現(xiàn)方式。中國文化重視謙遜準則,而西方文化則突出得體準則。謙遜準則要求人們盡量減少對自己的表揚,盡量貶低自己。西方文化則認為接受對方的贊揚可以避免損害對方的面子,因而是禮貌的。因此,西方人對恭維往往表現(xiàn)出高興與感謝,中國人則大都習慣否認,提倡“謙虛”和“卑己尊人”。因此我們在交流過程中,就禮貌語言表達而言:模糊語言能增加語言表達的靈活性,我們可以運用模糊性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模糊表達對調節(jié)雙方緊張關系體現(xiàn)對對方的禮貌是具有相當積極的意義的;適當?shù)姆Q贊對方也是國際商務談判中保持人際關系融洽的主要形式,既可以縮短雙方的心理距離,又可以融洽談判氣氛,有利于達成協(xié)議。保持言行舉止得體,建立與對方的平等和諧的關系,不能總是以自身利益為中心,不斷直言不諱地陳述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雙方完全是一種“我”對“你”的關系并不利于交際的順利進行。所以我們也應該認真聽取對方的觀點,考慮對方的立場,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不僅顯示出對對方的尊重,而且也更有助于談判的順利進行。注意語言交際的策略和技巧,充分利用語用禮貌策略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國際商務談判的過程中,我們應盡可能做到言行舉止得體,把握好這些起積極作用的語用策略,我們就可能在國際商務談判中獲得圓滿成功。

第3篇:國際商務論文范文

關鍵詞:國際商務談判文化差異

一、引言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以及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際商務談判逐漸成為中國商業(yè)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進出口貿易及國際合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除了了解國際商務談判的一些必要的技巧和注意事項以外,文化差異也成為商業(yè)合作取得成功所必須考慮的因素。因此在國際商務談判中,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全盤考慮。

1.談判前要了解可能出現(xiàn)的文化差異。談判準備工作包括:談判背景;對人和形勢的評估談判過程中需要核實的事實;議事日程;最佳備選方案和讓步策略。其中談判背景又包含:談判地點;場地布置;談判單位;參談人數(shù);聽眾;交流渠道和談判時限。所有這些準備必須考慮到可能的文化差異。例如,場地布置方面的文化差異對合作可能會有微妙的影響。在等級觀念較重的文化中,如果房間安排不當、較隨便,可能會引起對方的不安甚至惱怒。

2.談判方式也因文化而異。美國文化傾向于眾人一起來“敲定一個協(xié)議”;而日本文化喜歡先與每個人單獨談,如果每個人都同意的話,再安排范圍更廣的會談;俄羅斯人喜歡累計的方法,和一方先談,達成一項協(xié)議,然后前面的兩方再邀請第三方,如此進行下去。

談判時限的控制也很重要。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時間觀念。如北美文化的時間觀念很強,對美國人來說時間就是金錢。而中東和拉丁美洲文化的時間觀念則較弱,在他們看來,時間應當是被享用的。因此,在國際商務談判中,對時間觀差異應有所準備。

3.談判過程中理智控制談判進程和選擇談判策略。國際商務談判過程一般包含四個階段:一是寒暄,談一些與工作不相干的話題;二是交流與工作相關的信息;三是進行說服;四是作出讓步并最終達成協(xié)議。進入正式商務談判之前,人們一般都對商務談判的進程有一種預期。這種預期往往影響著談判進展的控制和談判策略的選擇。由于來自不同文化的談判者在語言及非語言行為、價值觀和思維決策方面存在差異性,使得他們所持有的預期也不盡相同,而不同的預期又會引起這些談判者在談判各階段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上的差異。

二、國際商務談判過程中所必須注意的文化差異

1.寒暄。這里的寒暄意旨為建立關系或者彼此相識而進行的與談判“正事”無關的所有活動,目的是借此了解客戶的背景和興趣,從而為選擇適當?shù)暮罄m(xù)溝通方式提供重要線索。就美、日文化差異而言,美國文化強調“把人和事區(qū)分開來”,感興趣的主要為實質性問題。因此,美國商人花在與工作不相干的交談或了解外國對手上的時間很少,而與工作相關的信息交流則來得很快。美國人在談判桌上會討論一些與生意無關的話題,如天氣、家庭、體育、政治等,但他們這樣做更多地是出于友好或禮貌而已,通常在五、六分鐘以后就會進入下一階段。相反在看重相互關系的日本文化中,卻常常在這一階段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費用,著力于先建立舒適的私人關系,然后再談業(yè)務。

2.交流工作信息。國際商務談判中的信息交流往往呈現(xiàn)種種不完全性特征。

(1)語言差異和行為差異所引起的信息理解錯誤。一般人只能理解相同文化背景的講話者講話內容的80%~90%——這一事實意味著有10%~20%的信息被誤解或聽錯了。可以想象,當一個人講第二語言時,誤解或聽錯的百分比將會急劇上升。而且當?shù)诙Z言能力有限時,甚至整個會話可能全部被誤解。行為方面的文化差異往往較為隱蔽,難以被意識到。當外國談判者發(fā)出不同的非語言信號時,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談判對手極易誤解這些信號,而且還意識不到所發(fā)生的錯誤。(2)非語言交流技巧差異所產生的信息不對稱。有時為了從談判對手那里搜集信息,會采用“單向型”談判策略——讓外國對手提供信息。由于不同文化間客觀存在著交流技巧差異,如沉默時段、插話次數(shù)和凝視時間差異。特別是當這種差異較為明顯時,信息不對稱就自然產生了。例如,日本式的交流技巧中凝視和插話出現(xiàn)的頻率較低,但沉默時段較長;而法國談判者似乎不甘寂寞,往往會在對方沉默時填補這些沉默時段。

(3)價值觀差異所引起的信息反饋速度及內容不對稱。一方面,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時間利用方式:單一時間利用方式或多種時間利用方式。單一時間利用方式強調“專時專用”和“速度”,北美人、瑞士人和德國人具有此特點。而多種時間利用方式強調“一時多用”,如中東和拉丁美洲文化則具有此特點。在多種時間利用方式下,人們有寬松的時刻表,淡薄的準時和遲到概念和意料之中的信息反饋的延期。另一方面,不同文化具有不同類型的買方和賣方關系:垂直型和水平型。垂直型買方和賣方關系注重含蓄和面子,而水平型買方和賣方關系依賴于買方的信譽,注重直率和講心里話。例如,報盤中的價格因文化而異,美國商人希望事情迅速地完結,所以他們的初次報盤往往與他們的實際要價比較接近。但是,在巴西文化中,巴西商人希望談判時間相對長一些,他們的初次報盤往往會過分大膽。

3.說服就是處理“反對意見”,去改變他人的主意。說服是談判的要害所在。但是,人們對說服的認識、說服方式的選用往往因文化而異。在注重垂直型地位關系的文化中,人們往往趨向于將較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寒暄以及與工作相關的信息交流上,說服階段要“爭論”的內容就很少。即便進行說服,出于保全面子的心理,往往會選擇含蓄或幕后的方式,而且說服的方式和結果還與地位關系有關。

相反,在注重水平型地位關系的文化中,人們信奉坦率、競爭和平等價值觀,認為說服是最重要的,談判的目的就是迅速地暴露不同意見以便加以處理。例如,美國商人喜歡在談判桌上攤牌,急于從信息交流階段進入到說服階段。

4.讓步和達成協(xié)議。基于客觀存在的思維差異,不同文化的談判者呈現(xiàn)出決策上的差異,形成順序決策方法和通盤決策方法間的沖突。當面臨一項復雜的談判任務時,采用順序決策方法的西方文化特別是英美人常常將大任務分解為一系列的小任務。將價格、交貨、擔保和服務合同等問題分次解決,每次解決一個問題,從頭至尾都有讓步和承諾,最后的協(xié)議就是一連串小協(xié)議的總和。然而采用通盤決策方法的東方文化則要在談判的最后,才會在所有的問題上做出讓步和承諾,達成一攬子協(xié)議。

最后,因文化而異搞好后續(xù)交流。國際商務談判后管理涉及到合同管理及后續(xù)交流行為。不同文化對合同的內容、合同的作用存在不同的理解。

強調客觀性,注重平等觀念的文化,往往依賴界定嚴密的合同來保障權利和規(guī)定義務。如美國企業(yè)之間的合同常常長達百頁以上,包含有關協(xié)議各個方面的措辭嚴密的條款,其目的是借此來保障公司不受各種爭端和意外事故的傷害。此外,這種文化中管理者一般將合同簽訂儀式視作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的舉動,因此合同常常是通過寄發(fā)郵件來簽訂的。他們感興趣的主要為實質性問題,所以往往不太注重后續(xù)交流

注重關系的文化,其爭端的解決往往不完全依賴法律體制,常常依賴雙方間的關系。在這些文化中,書面合同很短,主要用來描述商業(yè)伙伴各自的責任,有時甚至寫得不嚴密,僅僅包含處理相互關系的原則的說明而已。此外,注重關系文化的管理者常常希望舉行一個由各自執(zhí)行總裁參加的正式簽字儀式。而且,保持與大多數(shù)外國客戶的后續(xù)交流被視作國際商務談判的重要部分。在合同簽訂很久以后,仍然會進行信件、圖片和互訪等交流。

由此可見,充分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在商務談判中因人而異選擇不同的談判技巧是商務談判成功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LarryA.Samovar&RichardE.Porter跨文化交流(第五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2]KittyO.Locker,商務溝通(第四版),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第4篇:國際商務論文范文

1.基礎設施薄弱

由于自身經濟實力和技術落后等原因,我國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還比較緩慢和滯后,網絡規(guī)模相對較小,資費偏高,網絡運行速度慢,網絡擁擠現(xiàn)象嚴重等,這些都對我國國際電子商務的發(fā)展形成阻礙。同時,外貿企業(yè)尤其是其中的中小型企業(yè)電子化程度普遍較低,軟硬件環(huán)境較差,這使得他們在國際貿易中運用電子商務的發(fā)展道路并不平坦。

2.安全性問題嚴峻

在國際貿易中通過現(xiàn)代電子商務技術進行交易可能會遭遇各種各樣不可預測的和難以規(guī)避的風險,比如軟件安全漏洞造成的風險、客戶信譽危機帶來的風險、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對貨款的風險等。網上交易的核心問題便是付款的安全性問題。然而,由于互聯(lián)網本身具有的開放性和網絡技術發(fā)展的局限性,網上交易常常處于各式各樣的安全性威脅之下,這在很大程度上給電子商務的交易環(huán)節(jié)帶來了很多安全問題。

3.國際稅收機制被打破

首先,對“常設機構”原則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根據(jù)國際上的標準,只有在一個國家內設立了常設機構并由該常設機構取得所得時,該國才有向該機構進行稅收征收的地域稅收管轄權。在國際電子商務背景下,眾多國內的消費者或商家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購買國外的產品和服務,而國外的商家從來沒有在本國的服務器上出現(xiàn)過,因而也就不能將國外商家的經營和銷售行為納入一國征稅范圍之內。其次,所得稅性質的確認也出現(xiàn)了困難。在多數(shù)的稅收法律中,將來源于有形商品的銷售、勞務的提供和無形財產的使用的收益分為經營所得、勞務所得和投資所得,并對它們分別作了不同的課稅基礎規(guī)定。電子商務使原來以有形財產提供貨物及服務的形式轉變?yōu)橐詳?shù)據(jù)方式提供,關于將這些以數(shù)字形式提供的數(shù)據(jù)和信息歸為服務所得還是商品銷售所得的問題,我國仍然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再次,各國在國際稅收的管轄權上容易發(fā)生沖突。盡管國家與國家之間實行的稅收管轄權不盡相同,但是幾乎每個國家都堅持了收入來源地管轄權優(yōu)先這一原則。然而,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各國在對收入來源地的界定上有了不同的看法,相應的稅收管轄權便很難確定。最后,納稅人更容易實現(xiàn)國際逃避稅?,F(xiàn)行的稅制因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產生了很大的不可控力,高度的隱秘性和極大的流動性這兩大特征足以產生許多新的逃稅避稅手段。

4.法律法規(guī)不夠完善

我國在電子商務領域法律法規(guī)不夠完善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法律規(guī)則不協(xié)調。不同于其他紙質的法律文件,如何確定電子商務中有關合同訂立的時間地點等還沒有被完全統(tǒng)一,有時甚至會發(fā)生沖突。二是法律規(guī)則模糊。交易各方當事人的真實身份無法在現(xiàn)行的法規(guī)下得到快速有效的確定,給交易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也無法真正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三是法律規(guī)則存在缺陷。電子商務的誕生使傳統(tǒng)的錢貨兩清交易模式轉變?yōu)榫W絡虛擬交易模式。然而,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并沒有跟上交易付款形式快速發(fā)展的腳步,甚至造成了難以解決的混亂局面。四是相關政策不完善。每一筆電子商務業(yè)務交易的順利完成都需要保險、海關、運輸、銀行、稅等機構的參與,而規(guī)范這些機構之間關系的完整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尚不存在。

二、解決我國國際電子商務發(fā)展中問題的對策建議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網絡基礎設施的不健全制約了我國在國際貿易中運用電子商務的發(fā)展,發(fā)達國家的信息高速公路的發(fā)展水平已經遙遙領先于我國,為追趕世界先進水平,我國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應至少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加快我國互聯(lián)網基礎設施建設的進程;二是加快我國企業(yè)的信息化進程;三是采取切實可行的電子商務運作方式;四是建立電子商務運作的配套設施。

2.優(yōu)化網上支付安全性問題

哪個電子商務貿易平臺擁有既快捷又安全的交易過程與付款方式,外貿企業(yè)便會選擇哪個平臺。因此,如何加強網上支付的安全建設以消除客戶對安全性的懷疑態(tài)度,將是我國電子商務支付平臺能否快速發(fā)展的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首先,我國應加強互聯(lián)網與計算機的安全技術。其次,我國應建立完善的電子商務安全控制體系。最后,我國應建立起全球電子商務安全支付系統(tǒng)。

3.完善國際稅收機制

首先,我國有關部門應該重新界定一些概念和范疇,并對所得稅性質制定新的確定方法。其次,我國應加強與世界各國在國際稅收上的協(xié)調與合作。一方面大力加強與世界各國在貿易上的合作,另一方面應積極進行國際間的稅收協(xié)調。最后,我國應成立管理國際稅收的機構,聘用互聯(lián)網專業(yè)人員進行跟蹤和研究。

4.加強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

第5篇:國際商務論文范文

1.電子商務的概述。

電子商務是一種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基礎,以Internet作為網絡交易平成一系列以商品貿易為中心的各種經濟事務活動的交易方式。它不僅僅作為交易的方式,也是一種傳播商業(yè)信息的媒介。電子商務充分體現(xiàn)了高效性、開放性、全球性、低成本等特點,突破了傳統(tǒng)經濟貿易方式的缺點,尤其對國際經濟貿易的發(fā)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2.現(xiàn)代電子商務的特點。

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是現(xiàn)代電子商務不斷發(fā)展的基礎,計算機信息技術為現(xiàn)代電子商務提供了多方面的技術支撐,包括信息的處理和存儲等硬件技術服務,還包括軟件網絡貿易程序設計、信息傳輸及網絡維護等。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成為衡量企業(yè)電子商務經濟水平的重要因素,電子商務的發(fā)展需要應用計算機信息技術才能獲得不斷地發(fā)展和完善。電子商務中應用最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擁有最先進的技術和知識,能夠為經營者提供智能化的貿易管理和交流平臺,充分體現(xiàn)了貿易活動的智能化。智能化還體現(xiàn)在國際貿易中不再只是以產品的數(shù)量作為貿易活動的重點,而更多的體現(xiàn)在對知識和技術的擁有作為分配財富的關鍵點。電子商務中的貿易更多的向智能化方向發(fā)展。

3.現(xiàn)代電子商務的應用體現(xiàn)了網絡貿易的優(yōu)勢。

以計算機網絡技術作為媒介的網絡貿易能夠大大降低貿易雙方的貿易成本。在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網絡技術的優(yōu)點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經濟貿易雙方均可通過網絡資源獲得有利的信息資源,找到適合交易的對象,并通過網絡媒介進行網上信息的交流和商業(yè)洽談,大大降低成本。網絡的高效性得到充分體現(xiàn)。在現(xiàn)代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網絡辦公實現(xiàn)了客戶間文件的傳輸以及訂單的辦理訂購、洽談、簽約等各項貿易手續(xù),帶動了商業(yè)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高效率完成,大大提高了各部門的工作效率,實現(xiàn)在一定時間內獲得更大程度的經濟效益。

二、現(xiàn)代電子商務在我國國際貿易經濟發(fā)展的應用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1.在我國國際貿易領域中,電子商務應用的外部因素。

健全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的建立是企業(yè)應用電子商務的法律保障,然而在我國由于電子商務的相關立法比較滯后,導致電子商務的應用程度相對較低。企業(yè)在進行電子商務活動過程中缺乏相應的指導性文件,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范,對于交易雙方都存在著貿易的風險,并且容易引起貿易糾紛。從全球范圍來看,國際上對于電子商務的管理也去缺乏統(tǒng)一的法律規(guī)定,這樣在各國及國與國之間進行貿易活動的過程中便存在了屏障。法律法規(guī)的不健全將成為阻礙電子商務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電子商務的應用存在著物流不暢的問題,阻礙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F(xiàn)階段我國物流行業(yè)的管理較為分散和多元化,缺乏統(tǒng)一的管理,由于體制的不完善,物流行業(yè)的功能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容易造成物流的不暢。此外,物流行業(yè)的硬件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無法順應電子商務信息化的潮流。

2.我國國際貿易中外貿企業(yè)本身在應用電子商務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外貿企業(yè)國際貿易信息化基礎較為薄弱,網絡規(guī)模較小。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是電子商務應用的一個重要前提,而我國的外貿企業(yè)中計算機基礎設施相對滯后且掌握相關專業(yè)知識的人才任然有限,這些使得外貿企業(yè)信息化基礎較發(fā)達國家相差甚遠。電子商務應用的范圍狹窄,程度低。我國的企業(yè)中應用電子商務的企業(yè)電子商務發(fā)展水平較低,應用水平較低。外貿企業(yè)中建立電子商務體系并廣泛開展業(yè)務活動的企業(yè)更是少之又少。

三、現(xiàn)代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我國促進國際貿易經濟發(fā)展的對策

1.針對電子商務外部環(huán)境問題對應的政策。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guī)是電子商務廣泛應用的基本保障,同時法律法規(guī)的建立需要與國際接軌,便于國際貿易的順利進行。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可以為貿易參與者統(tǒng)一的行為規(guī)定便于保護各方的合法權益。此外,健全的法制法規(guī)可以為現(xiàn)代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的國際貿易營造更好地貿易秩序,讓貿易活動能夠更加順利的進行和完成。建立完善的信用保證體系,為國際貿易電子商務提供信用保障。信用體系的建立需要商務部門、工商部門等相關政府部門的協(xié)商,同時需要銀行等機構進行完善的資金流動記錄及企業(yè)信用狀況的監(jiān)督和記錄,各部門協(xié)調統(tǒng)一制定信用度評定標準,及時對各企業(yè)進行統(tǒng)一化的信用度評定,并對各企業(yè)的貿易行為及時監(jiān)督,對其信用度進行及時的更新和認定。

2.投資企業(yè)網絡信息化基礎建設,擴充人力資源,提高電子商務的利用率。

外貿企業(yè)的信息化建設是電子商務應用的基礎,加快基礎建設,提高信息化水平,推進電子商務的利用。企業(yè)本身需引進相關的硬件設施,聘用并培養(yǎng)合格的網絡信息技術人才和商務人才。學習和借鑒應用現(xiàn)代電子商務進行貿易活動的企業(yè)成功案例,并結合企業(yè)自身管理特點和貿易主題不斷地提高和發(fā)展,充分的發(fā)揮電子商務的優(yōu)勢,降低企業(yè)運行成本,實現(xiàn)利益的最大化。

3.抓住國際合作的機遇,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交流以及國際貿易新規(guī)則的制定。

電子商務的應用進一步推進了經濟全球化,跨越了國家和地獄的界限,但是也產生了稅務、知識產權保護等一系列問題,需要各國有關部門加強對話合作解決。同時加強國際企業(yè)之間的合作和經驗技術等的交流,學習國外先進的商務技術,引進國外的先進設施,不斷促進我國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經濟中的應用和完善。國際間的交流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對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的國際貿易規(guī)則的制定起到了影響作用。

四、結語

第6篇:國際商務論文范文

關鍵詞: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影響

一、電子商務的概念意義

IT(INFORMATIONTECHNOLOGY信息技術)給全球工業(yè)化帶來了飛躍性發(fā)展,網絡建設已給全球企業(yè)帶來了無可比擬的巨大推動力,它使企業(yè)產品的各項信息24小時不間斷地向全球,使全球各個角落的人們通過INTERNET互聯(lián)網絡均可及時準確地獲取信息,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目前世界各地,特別是歐美地區(qū)發(fā)達國家的政府機構,企事業(yè)單位等紛紛建起的網站,并已進入了電子商務階段,使傳統(tǒng)的商業(yè)經營模式迅速轉變?yōu)槿蛐跃W絡化的電子商業(yè)經營模式。在我國,大部分企事業(yè)單位及政府機構也建起了網站,然而,這些網站大多是在網上一下產品信息、政府消息而已,而能在網上實現(xiàn)在線即時交易、在線支付、在線海關申報、貨物保險等的網站還為數(shù)甚少,距離網絡化商業(yè)經營方式——“電子商務”這一更高水準的目標還相去甚遠。

電子商務作為行業(yè)最先進的經營模式,將為企業(yè)大大的節(jié)約金錢、時間和資源,并將對整個行業(yè)的商業(yè)運作產生重要的影響。據(jù)初步統(tǒng)計,電子商務的經營模式比傳統(tǒng)的商業(yè)經營模式所能節(jié)省的資金大約是營業(yè)總額的5%~7%以上,國際貿易的電子商務甚至能超過15%。

交易費用降低:電子商務免去了一切煩瑣的手續(xù),所有的商務活動均在網上一氣呵成,諸如海關、商檢、外貿、外匯、工商、稅務、銀行、保險、貨運方式、費用、貨物保險、合同簽署等都能在網上完成,節(jié)省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和時間,為企業(yè)減少了大量的費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是與國際接軌。電子商務正在掀起國際貿易領域里的一場新的革命。

二、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首先,國際貿易市場交易方式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出現(xiàn)了“虛擬市場”。電子商務通過網上“虛擬”的信息交換,開辟了一個嶄新的開放、多維、立體的市場空間,突破了傳統(tǒng)市場必須以一定的地域存在為前提的條件,全球以信息網絡為紐帶連成一個統(tǒng)一的“大市場”,促進了世界經濟全球市場化的形成。信息流動帶來的資本、商品、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全球加速流動,促進了全球“網絡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在這種網絡貿易的環(huán)境下各國間的經貿聯(lián)系與合作得以大大加強。

其次,國際貿易經營主體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出現(xiàn)了“虛擬公司”?,F(xiàn)代信息通訊技術通過單個公司在各自的專業(yè)領域擁有的核心技術,把眾多公司相互聯(lián)接為公司群體網絡,完成一個公司不能承擔的市場功能,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場提供商品和服務。這種新型的企業(yè)組織形式,在資本關系上不具有強制各個公司發(fā)生聯(lián)系的權力,而是由于承擔了一定的信息搜集處理和傳遞功能似乎具有某種實體性。跨國公司戰(zhàn)略聯(lián)盟便是這種“虛擬公司”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通過開放系統(tǒng)的動態(tài)網絡組合尋找資源和聯(lián)盟,實現(xiàn)“虛擬經營”以適應瞬息萬變的經濟競爭環(huán)境和消費需求向個性化、多樣化方向發(fā)展的趨勢,給跨國公司帶來分工合作、優(yōu)勢互補、資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處。

再次,國際貿易經營管理方式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電子商務提供的交互式網絡運行機制,為國際貿易提供了一種信息較為完備的市場環(huán)境,通過國際貿易這一世界經濟運行的紐帶達到跨國界資源和生產要素的最優(yōu)配置,使市場機制在全球范圍內充分有效地發(fā)揮作用。這種貿易方式突破了傳統(tǒng)貿易以單向物流為主的運作格局,實現(xiàn)了“四流一體”,即以物流為依托,資金流為形式,信息流為核心,商流為主體的全新經營管理模式,這種經營方式通過信息網絡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互動式的商貿服務。

三、電子商務帶來網絡貿易的優(yōu)勢

網絡貿易的優(yōu)勢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網絡貿易將會大大降低買賣雙方的交易成本。買賣雙方通過網絡直接接觸,無需貿易中介的參與,減少了交易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參與交易的各方只需支付較低的網絡通信和管理費用就可存儲、交換和處理信息,節(jié)省了資金,降低了成本;由于Internet是全球性開放網絡,有利于交易雙方獲得“完整信息”,降低了市場上的搜尋成本,減少了交易的不確定性;在網上直接傳遞電子單證,既節(jié)約了紙單證的制作費用,又可縮短交單結匯時間,加快資金周轉,節(jié)省利息開支。

2.網絡貿易提高了工作效率?,F(xiàn)有網絡技術實現(xiàn)了商業(yè)用戶間標準格式文件(如合同、提單、發(fā)票等)即時傳送和交換,買賣雙方足不出戶就可在網上直接辦理訂購、談判、簽約、報關、報檢、租船訂艙、繳稅、支付結算等各項外貿業(yè)務手續(xù),大大縮短了交易時間,使整個交易非??旖莘奖?,從而帶動了金融、海關、運輸、保險等有關部門工作效率的提高。

3.網絡貿易有利于企業(yè)增強競爭地位。

公司和廠商可以申請注冊域名,在Internet網上建立自己的網站,通過網頁介紹產品、勞務和宣傳企業(yè)形象,有利于擴大企業(yè)知名度,開拓海外市場和提高國際競爭力。此外,網絡貿易無時間、地域的限制,受自然條件影響小,可以進行“全天候交易”,把產品推向全球,增加貿易機會,同時又有助于及時、準確地掌握市場動態(tài),密切同客戶的業(yè)務聯(lián)系,提高其市場競爭地位。

總之,全球化的結果形成了地球村,而電子商務的發(fā)展加速了地球村各個不同成員間之信息交流與溝通。國際貿易為電子商務之驅動力量之一,而電子商務則為國際貿易提供了一個方便的交易與信息傳輸?shù)钠脚_。電子商務的興起是國際貿易領域里的一場深刻的商業(yè)革命。在這場變革中,世界市場的重新構造,國際貿易方式創(chuàng)新的深化,對每一個國家都將產生深刻的影響。為了能夠更有效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能夠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獲取更大的利益,我們應當高度重視電子商務的發(fā)展態(tài)勢,認真研究和探索電子商務發(fā)展規(guī)律及其對國際貿易產生的影響,以便采取積極的對策措施,培育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機制和企業(yè)的國際競爭能力,使我國對外貿易在國際競爭中贏得優(yōu)勢和主動,保持快速和健康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第7篇:國際商務論文范文

(一)高職商務英語教學特點《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提出的“以實用為主,以應用為目的”思想已經為高職的商務英語教師提出了教學目標。馬克•埃里斯(MarkEllis)和克莉絲丁.約翰遜(ChristineJohnson)在《商務英語教學》一書中提出了商務英語教學的特點即商務英語教學應以職業(yè)作為導向,努力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應用及實踐,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商務英語屬于特殊用途英語,其教學特點應該體現(xiàn)在學生在商務專業(yè)領域的英語運用能力及在一定情境中運用英語開展商務工作的交際能力。另外,高職商務英語教學對象是高職的學生,學習商務英語是希望能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完成一些國際商務活動。所以,高職商務英語的教學應符合高職英語教學的要求,以實用為主;也應該結合商務英語教學的特點,以語言+能力+專業(yè)知識為目標;同時考慮教學對象的需求,培養(yǎng)學生在一定情境中的商務英語應用能力。

(二)高職商務英語教學目標高職商務英語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能應用英語、熟悉國際商務基本知識、完成國際商務業(yè)務。可以在工作崗位上運用英語,運用商務知識,獨立或團隊協(xié)作完成商務活動的各項工作。例如:商務接待與陪同;對公司產品進行營銷推廣;能在國內及國際展會上展示公司和產品;能熟練進行國際業(yè)務的洽談并取得良好的談判結果。

二、基于體驗學習理論的高職商務英語教學設計

基于體驗學習的四個基本階段和體驗學習的特點,在高職商務英語教學總目標的指導下,筆者對教學進行了設計,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教學內容的重組;二是課堂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三是課程評估。

(一)基于專業(yè)和課程培養(yǎng)目標,優(yōu)化教學內容,設計“體驗學習”的教學項目根據(jù)專業(yè)和課程目標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革,旨在創(chuàng)設能體驗學習的教學情境。筆者根據(jù)所在院校應用英語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和“商務英語”課程教學目標,打破傳統(tǒng)商務英語按章節(jié)或是按照話題內容進行授課的方式,基于區(qū)域經濟體對我們畢業(yè)生商務英語的能力需求,提煉教學內容為三大項目;根據(jù)體驗學習的特點,體驗學習應該是循環(huán)上升的過程。所以在每個教學項目中都設計了2個可循環(huán)學習的情境(如下圖所示)。每個項目中學習情境的難度是遞增的,學生可以在體驗學習第一個情境的基礎上,帶著知識和技能進行第二個學習情境的體驗。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布置任務,觀察學生的體驗學習,及時地修正知識和經驗。教師的任務是根據(jù)教學情境和教學內容準備好相關的素材整理工作,精心設置體驗任務并做好評估工作;同時,教師要把模擬的情境跟實際工作崗位和工作任務進行結合,為學生的體驗學習的延續(xù)做準備。

(二)根據(jù)學習情境和體驗項目,改革課堂組織的單一性,固化教學方法

1.根據(jù)體驗學習任務改變課堂組織的單一性。由于學習有一定的商務情境,任務都是有工作作為載體,所以教學的課堂也可以相應的情景化。如圖所示,傳統(tǒng)的教室在每個學習項目進行體驗學習時,教師可以把教室模擬成相應的情境。

2.根據(jù)體驗學習的特點,教學需綜合運用以任務法為主的,以角色扮演、案例法為輔的教學方法;合作學習、頭腦風暴、小組討論、現(xiàn)場演講、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靈活組合。項目組需把適合每個項目的和每個學習任務的教學方法進行固化,使得培養(yǎng)效果能穩(wěn)定。

(三)多元評價方式,優(yōu)化課程評估在《形成性評價的概念》(TheConceptofFormativeAssessment)一文中,CarolBoston曾指出:評價包括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觀察、教室討論活動、學生學業(yè)分析,作業(yè)和考試等。根據(jù)體驗學習的特點,學生的體驗成果不應該只是考試卷,而是完成任務后的多種成果,例如,模擬接待的對話、產品展示的視頻、品牌營銷的方案、商務談判的過程等。評估內容多元化,評價標準也應有不同??梢园褜W生體驗學習過程中完成的作品,成果和態(tài)度都作為評價的內容;把教師單一評價融入體驗者自我評價和同組合作者的評價,最終形成學生的學習效果的評價。

三、總結

第8篇:國際商務論文范文

關鍵詞:電子商務;國際貿易發(fā)展

新經濟時代,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基于Internet上的電子商務活動,國際貿易也出現(xiàn)了網絡化趨勢。與傳統(tǒng)貿易方式相比,電子商務具有無紙化交易、成本低、快速、便捷等優(yōu)勢,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的一種重要貿易方式。世界各國、WTO和世界其它一些經濟組織對電子商務的發(fā)展都極為關注,因此探索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運用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電子商務是新時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從廣義上講,電子商務(ElectronicCom-merce簡稱EC)可定義為:電子工具在商務活動中的應用:從狹義上講,電子商務可定義為:在技術、經濟高度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里,掌握信息技術和商務規(guī)則的人,系統(tǒng)化的運用電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從事以上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各種活動的總稱。與傳統(tǒng)的商務活動相比,電子商務優(yōu)勢在于消除了商務伙伴之間的時空差距,將各個企業(yè)獨立存在的信息以最便捷的方式連結在一起,從而真正建立起一種貫穿于企業(yè)之間的協(xié)作,以此獲取利潤和市場份額的最大化。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有以下幾點:

一、電子商務促進了國際貿易運行機制的革新

電子商務創(chuàng)造了一個以信息交換為媒介的網上虛擬市場,形成新的國際貿易運行機制。

1、電子商務中,產品和服務的表現(xiàn)都是數(shù)字信號,有形貿易和無形貿易的界限變得模糊,同時電子商務超越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解除了傳統(tǒng)貿易活動中物質、時間、空間對交易雙方的限制,改變了偏遠地區(qū)的公司在傳統(tǒng)國際貿易運行機制下難以克服的區(qū)位劣勢和競爭劣勢。

2、世界市場上的信息充分性進一步增強,因不完全信息或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世界市場壟斷進一步削弱,市場機制將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發(fā)揮作用,為世界市場中資源的有效配置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務,促進在全球范圍內實現(xiàn)動態(tài)的資源優(yōu)化配置;電子商務下快捷的信息流動,減少了國際貿易交易的不確定性,校正世界市場發(fā)展的盲目性,為減少國際貿易決策的時滯和失誤創(chuàng)造了條件。

二、電子商務促進國際貿易方式的轉變

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三個方面:

1、電子商務是一種以信息網絡為載體的新的國際貿易運作模式。在國際電子商務中,交易各方以電子方式而不是以通過直接面談方式或當面交換方式來達成和進行國際貿易交易。電子商務采用電子方式進行商務數(shù)據(jù)交換和開展國際貿易活動,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國際貿易方式,它將成為21世紀國際貿易的重要方式之一。

2、電子商務的發(fā)展和應用也將進一步促進國際貿易方式創(chuàng)新,實現(xiàn)對以紙質貿易單據(jù)的流轉為主體的傳統(tǒng)國際貿易流程和交易方式的改革,形成新的國際貿易方式。與國內貿易相比,國際貿易的單證數(shù)量繁多,處理費用高昂。通過電子商務進行國際貿易,既可節(jié)省大約90%左右的文件處理費用,又可縮短交單結匯的時間,加快資金周轉,還可節(jié)省利息開支,成本優(yōu)勢十分顯著。紙質文件的處理工作帶來的問題是:錯漏多、效率低、費用大。電子貿易恰好可以克服這一障礙,為企業(yè)節(jié)省開支??梢?,電子商務的確可以幫助國際貿易企業(yè)改革國際貿易流程,實現(xiàn)國際貿易管理的數(shù)據(jù)的電子化、信息的實時化和效益的規(guī)模化,提高國際貿易企業(yè)的經營管理效率,形成新的國際貿易管理模式,促進國際貿易發(fā)展。

三、電子商務促進了國際貿易營銷

電子商務引起市場營銷的巨變,促進國際貿易營銷創(chuàng)新,產生新的市場營銷形式一一網絡營銷。與傳統(tǒng)的國際營銷方式比較,國際貿易網絡營銷的主要特點是:

1、網絡互動式營銷。電子營銷幫助企業(yè)同時考慮客戶需求和企業(yè)利潤,尋找能實現(xiàn)企業(yè)利益的最大化和滿足客戶需求最大化的營銷決策。網絡互動的特性使客戶真正參與國際貿易營銷過程中來成為可能,客戶在整個國際貿易營銷中的地位得到提高,客戶的參與選擇主動性得到加強。在電子商務中,企業(yè)和客戶之間的關系變得非常緊密,甚至牢不可破,這就形成了一對一的營銷關系,這種營銷關系無疑是高效的。

2、網絡定制營銷。隨著企業(yè)和客戶相互了解的增多,銷售信息將變得更加定制。電子營銷的發(fā)展趨勢是將大量銷售轉向定制銷售。一些大跨國公司通過建立企業(yè)內部網絡提供這一服務,比如戴爾公司的網絡銷售無疑是成功的。

3、網絡營銷與工業(yè)化時代的營銷有顯著區(qū)別,傳統(tǒng)營銷中最常用的是兩種促銷手段:傳統(tǒng)廣告與人員推銷。網絡營銷一個根本區(qū)別就在于:網絡營銷的主動方是客戶而傳統(tǒng)營銷的主動方是企業(yè)。網絡營銷的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遵守“網絡禮儀”的同時通過對網絡利益的巧妙運用從而獲得一種微妙的營銷效果。

四、電子商務下的國際貿易宏觀管理

電子商務的發(fā)展必將給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對國際貿易的管理帶來新的要求。根據(jù)已有實踐,運用電子商務進行的國際貿易管理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出口商品配額實行電子招標。實行出口招標,商務部、發(fā)展改革委等可在最短的時間里完成對企業(yè)投標資格的確定;可以及時檢查、跟蹤、反饋、調整招標商品使用情況,有效提高國際貿易管理效率;可以實行對招標商品配額的動態(tài)管理,解決配額使用不高的問題;可以實行網上抽查,取消違規(guī)企業(yè)投標資,使同等數(shù)量的商品的賣價和出口額增加,規(guī)范貿易秩序,凈化經營環(huán)境。

2、實行網上申領發(fā)放進出口許可證。這將是在提高效率的基礎上使政府行政管理上一個新的檔次,有利于排除人為因素的干擾,增強透明度,減少腐敗。電子商務在進出口許可管理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可以幫助實行全面的進出口許可證核查,這樣可大大減少不必要的中間環(huán)節(jié),提高效率,節(jié)省費用。

3、海關管理的電子化和企業(yè)電子報關。對于我國海關來說,開展電子商務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是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二是提高進出口企業(yè)的辦事效率,給企業(yè)提供方便,同時杜絕逃稅現(xiàn)象。

4、電子商務與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管理。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是國際貿易中某些商品進出口時的必須環(huán)節(jié)(法檢、廢物進口等),它與外貿經營單位、運輸部門、銀行、保險、出口商品生產企業(yè)以及國內外其他檢驗機構有著密切的業(yè)務聯(lián)系。檢驗檢疫的信息化管理也提高了管理效率,為企業(yè)節(jié)省了寶貴的通關時間。

5、實現(xiàn)外貿企業(yè)全過程管理的電子化。電子商務的核心內容是信息的互相溝通和交流。國際電子商務的交易前期是交易雙方通過因特網進行交流,洽談確立,交易后期是電子付款和貨物運輸及跟蹤。

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遠遠不止這些,電子商務的出現(xiàn)已經對國際貿易的發(fā)展提供了強勁動力。可以預見,電子商務將逐漸成為國際貿易業(yè)務運作的主要方式。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完善,其在推動世界經濟交流中所起的作用也會越來越大,錯過了電子商務的運用就等于放棄了未來。

參考文獻:

【1】李洪心.電子商務概論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陳科鶴.電子商務實務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

第9篇:國際商務論文范文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規(guī)模不斷擴大,網絡購物逐漸成為人們熱衷并習以為常的消費方式,一批大型綜合性B2C購物商城成為人們網上消費的主要渠道,譬如:京東商城、天貓商城、當當網、唯品會、一號店、凡客等。自2010年起,我國電子商務呈現(xiàn)出井噴式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競爭逐漸趨向白熱化,由此,研究基于服務設計理念的B2C電子商務網站,增強對用戶的購物吸引力,對于培養(yǎng)用戶的忠誠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服務設計理念概述

服務設計理念是以用戶為服務對象,通過對用戶需求、行為、心理等的分析,找出服務的接觸點,通過組織策劃一系列設計活動,增強用戶的體驗感,幫助用戶更好地完成消費。并且,服務設計將在企業(yè)與用戶之間建立起相互的信任感和認同感,提高企業(yè)在用戶心中的認可度,有助于培養(yǎng)用戶的消費習慣,增強企業(yè)與用戶之間的黏合度。

3.設計思路

3.1人機界面設計B2C電子商務網站通過互聯(lián)網在企業(yè)與用戶之間建立起消費關系,用戶通過計算機、手機等電子設備獲取商品信息,最為直觀的是人機交互界面。展現(xiàn)在用戶面前的商品是否能夠在第一時間吸引用戶眼球是達成消費認同的關鍵,因此,人機界面的美工尤為重要。在進行網站設計中,美工設計要符合消費者審美心理,通過圖形、圖像、動畫、視頻等形式引起用戶興趣,拉近用戶與產品的距離。

3.2交互功能設計B2C電子商務網站與傳統(tǒng)購物形式的最顯著區(qū)別就在于傳統(tǒng)購物建立的是企業(yè)、商品、用戶之間的購物關系,而B2C電子商務網站是建立在企業(yè)、商品描述、用戶之間的購物關系。在網上購物,用戶無法接觸到商品的實質,因此企業(yè)與用戶的溝通變得尤為重要,交互式功能讓企業(yè)與用戶之間通過即時聊天工具、視頻展示、圖片展現(xiàn)等方式進行交流,獲得用戶的信任,達成交易。為獲得用戶信任,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lián)網企業(yè)推出了第三方支付服務,譬如:支付寶、財付通等,當用戶通過網絡購物時,其付款支付到第三方,貨款并未直接到企業(yè)賬戶,當用戶收到貨物后,檢查無誤確認收貨,第三方再將貨款轉入企業(yè)賬戶,由此增強了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3.3服務體驗設計服務設計是以用戶為服務中心,根據(jù)用戶消費心理、消費習慣等打造系統(tǒng)化的用戶體驗計劃,整理和分析企業(yè)與用戶之前的接觸點,通過改善產品品質、服務品質,建立企業(yè)與消費者之間良性的發(fā)展關系。

4.網站設計

4.1首頁設計B2C電子商務網站的服務設計第一接觸點就是網站的首頁,根據(jù)心理學分析,在人類交往和接觸事物時,第一次的印象在人類頭腦中形成的地位效應非常重要。當用戶瀏覽網站,網站首頁的整體設計風格就成為用戶是否能夠被吸引,繼續(xù)瀏覽下去的關鍵,根據(jù)服務設計理念,從人的感官出發(fā),首頁的視覺元素合理地表達出來,版式布局規(guī)劃合理,文字信息描述清晰,圖片生動。

4.2版式布局網站的版式布局將網站與用戶接觸點放大,讓用戶“觸手可及”。譬如:淘寶、京東、唯品會等網站將搜索功能條與網站logo放在網頁頂部醒目位置,因為人們在購物時希望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鎖定目標范圍,提高購物的便捷性。同時,針對無目的性的用戶,大的折扣、優(yōu)惠信息、新產品等是抓住用戶心理的主要方法,因此,在首頁明顯位置展示非常有必要。

4.3色彩搭配購物網站通過頁面展示各種商品,色彩的搭配是色彩營銷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根據(jù)色彩在人類心理的影響研究,“7秒定律”是在7秒鐘的時間內通過色彩讓用戶潛意識的加深對商品的印象。在色彩應用上,明亮的顏色容易引起人類的注意,灰暗的顏色會緩解人類感官上的刺激。利用不同的顏色進行搭配能夠巧妙的讓網站與人類視覺達到統(tǒng)一,提升用戶購物的興趣。

4.4導航條導航條是為了便于用戶查找和發(fā)現(xiàn)同類商品的導航選項,導航條的存在使購物者在購物中通過一步步的指引,完成購物流程。導航條的層級關聯(lián)性設計非常關鍵,導航菜單元素數(shù)量不易過多,不會讓用戶產生密集感,同時導航定位要準確,有效緩解用戶購物的迷失感。

4.5購物車網絡購物車是實現(xiàn)B2C網站與用戶達成購物意向,并最終完成支付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購物車的服務設計理念是簡單、便捷、重點突出。為了讓用戶享受購物過程,在支付環(huán)節(jié)將價格、數(shù)量通過字號、色彩等方式明顯顯示,增強用戶的注意力,同時在操作步驟上要簡單易懂,明亮的色彩對用戶具有吸引力,因此,在購物車的設計上,按鈕設計要選擇明亮色彩,激發(fā)用戶的點擊欲望,引導用戶快速完成交易。

5.網站優(yōu)化

5.1擴大社交接觸點服務設計在于網站與用戶之間的溝通與交互的互動接觸點設計,目前,隨著網站的互通性、關聯(lián)性日益增加,人們喜歡在朋友圈中“曬”體驗,這無形中增加了網站的潛在用戶。因此,在B2C電子商務網站優(yōu)化中應增強網站社交接觸點的設計,譬如:一鍵分享、轉發(fā)朋友圈、體驗評價分享到各大論壇等。

5.2接觸點服務優(yōu)化接觸點是用戶在完成購物所需接觸到的服務環(huán)節(jié),在展示方面的優(yōu)化要體現(xiàn)出網站的統(tǒng)一性、品牌性,在功能方面要體現(xiàn)出網站的流暢性、便捷性,在交流方面要體現(xiàn)出網站的參與性和情感性。培養(yǎng)用戶的忠誠度,網站與用戶之間的接觸點服務優(yōu)化必不可少,在網站展示上設計風格與廣告宣傳要保持一致,突出網站的品牌優(yōu)勢和品牌服務優(yōu)勢。B2C電子商務網站功能優(yōu)化要保證用戶快速、便捷地完成購物,網站購物流程要具有連貫性,根據(jù)用戶購物心理逐步引導用戶使用的過程中順暢地完成所有的操作行為。在交流方面,發(fā)揮用戶的主動體驗與協(xié)助宣傳的功能,增加用戶交流與評價環(huán)節(jié),同時通過QQ、微信、微博等即時交流工具將用戶體驗分享到朋友圈,網站與用戶達成成交的關鍵在于交流,由于B2C網站是非實物交易,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面缺乏肢體語言及實物展示的表述,因此在情感交流方面用戶體驗非常關鍵,情感設計要增強功能上互動,增強購物的樂趣和。

6.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