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幼兒園實習生個人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新課程下;職前教師;教學實習;方法改革
一、職前教師教育實習改革是時展的必然
1.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稱綱要)明確規(guī)定:“從小學到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薄毒V要》特別強調對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對中小學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對職前教師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為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發(fā)展需要,高師教學改革要與基礎教育改革對接,加強對職前教師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改革教育教學實習方法,這是時展的需要。
《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意見》(教師[2011]6號)指出:要加強師范生職業(yè)基本技能訓練,加強教育見習,提供更多觀摩名師講課的機會;師范生到中小學和幼兒園教育實踐不少于一個學期;支持建立一批教師教育創(chuàng)新試驗區(qū),建設長期穩(wěn)定的中小學和幼兒園教育實習基地;高校和中小學選派工作責任心強、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師范生學習指導教師;大力開展教育實踐活動……。這些對職前教師教育實習改革提出的具體的要求,有力地推動了職前教師教育實習改革的步伐。
2.教育實習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國家教育部制訂的高師教學計劃明確規(guī)定,高師課程由專業(yè)基礎課、專業(yè)教育理論課、公共必修課和教育實踐課組成。教育部將教師教育實習列入高師教學計劃,把教育教學實習環(huán)節(jié)作為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突出了教育實習環(huán)節(jié)的重要地位。
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專業(yè)理論和專業(yè)基礎知識是不能勝任教學工作的,還必須要有較好的教育教學技能,而這種教學技能來自于教學實踐。教師有了豐富的專業(yè)理論和基礎知識,同時又教學得法,才能獲得好的教學效果,這個“法”,就是教學技能技巧,或者說是教學實踐能力。
3.教師的教學技能,需要在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
教師的教學技能包括教師的備課、上課、評課、說課、板書等方面,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技能,需要不斷開展教學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有些人從理論上講的頭頭是道,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就不一定得心應手,有的人滿腹經綸,由于教學不得“法”而無法道出。教師教學技能的提高,需要長期的訓練,需要不斷地進行教學實踐,在實踐中不斷積累和總結,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技能。
二、現(xiàn)行教師教育實習方法存在的主要弊端
作者作為高師院校教學論教師,長期從事師范專業(yè)歷史教學論教學和指導學生開展教學實習工作。在帶隊實習中,就教育實習方法改革問題與學生進行了多次座談與交流。實習結束后,又要求每個實習生寫一份對教育實習改革的意見或建議。同時對廣西區(qū)內其他幾所高師院校師范生實習情況作了一些調查。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職前教師教育實習存在諸多弊端。
1.實習時間較短,學生得不到應有的鍛煉
現(xiàn)行高師教育實習一般為8周。如果以8周時間計算,有兩周在學校進行試講,6周到中學實習。一般情況下是秋季學期9月中旬到中學,第一周為見習,接著4周上課,最后一周總結,學生真正上課時間不足4周,因為期間有中秋節(jié)、國慶節(jié)放假。在中學、小學科(如“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等)一般每周安排2節(jié)課。而實習生一般又是兩個人上一個班,這樣一來,平均每人上課只有4節(jié)。大學科(如數(shù)、語、外)實習生最多上課8-10節(jié)。結果,轟轟烈烈的教學實習,學生只能上幾節(jié)課,根本達不到目的。有學生在總結中說,教育實習還沒有進入角色就結束了。
2.學生師范技能缺失,專業(yè)基礎不扎實
在帶隊指導學生實習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部分實習生基礎知識不扎實,教學技能較差,課堂上重教不重法。少數(shù)實習生在教學中背教案,課堂上錯誤百出,語無倫次,教學內容顛三倒四,粉筆字不像字,板書不規(guī)范。實習生上完課后,中學任課教師不得不“再加工”,搞得中學課任教師和實習學生都很尷尬。
3.指導教師對實習生的指導不到位
(1)帶隊教師指導不到位。目前,師范院校有些專業(yè)在調派教育實習指導教師時,不加選擇地調派,什么人都可以調派,不管是他學什么專業(yè),有沒有指導能力,只要是沒有課上,一律派去帶隊實習,有的專業(yè)甚至派非教學人員帶隊。這些教師充其量是個隊長而絕非指導教師,不能給實習生在教學中任何指導。有些教師雖然也是科班出生,但是由于自己的教學和科研任務重,對教學實習工作并不熱心,當了帶隊教師,到了實習學校,對學生的教學實習很少過問,使教學實習質量無法保證。
(2)中學學科指導教師指導不到位。中學教師承擔著對實習生教學實習工作的指導任務,對實習生教學實習質量的高低起著很大的作用。在實踐過程中,中學指導教師對實習生的指導很不到位。主要表現(xiàn)在:部分指導教師對實習生聽課次數(shù)不足,有的指導教師對實習生每人只聽一節(jié)課,聽過后點評也過于簡單,三言兩語就了事。未能給實習生以具體詳盡的思路和方法指導。因為中學教師指導實習生是沒有報酬的,只是盡一種義務而已,所以這種義務可盡多盡少,這樣必然導致指導不到位。
4.教學實習組織形式單一
目前,師范院校教育教學實習組織形式主要有幾種:第一,小組集中實習,幾十個人一個小組到一所中學,由學校負責聯(lián)系實習學校,選派一個老師帶隊,這是幾十年一貫制的教學實習組織形式。第二,個人實習,由學生個人聯(lián)系實習學校,實習生在學校教學計劃統(tǒng)一要求下到一所中學開展實習。第三,頂崗實習,是指中學某專業(yè)教師脫產學習、參加培訓,或是請假等原因,造成教師不足,由實習生來頂替原教師上課,這是教育教學實習方法改革的一個新創(chuàng)舉。但是這種組織形式必竟是僧多粥少,不能滿足實習生的需要。所以,師范院校教育教學實習組織形式還需要不斷開拓與創(chuàng)新,采用多種組織形式同時進行。
5.實習成績評價缺乏科學性
新課程強調改革現(xiàn)有的教學評價制度,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的課程評價,這不僅僅是評價體系的變革,更重要的是評價理念、評價方法與手段以及評價實施過程的轉變。
現(xiàn)行教學實習中的成績評價;基本上是根據(jù)教育實習三個任務的完成情況來決定學生的實習成績。課堂教學實習占50%、班主任工作占30%、教育調查占20%,最后構成學生的實成績。學生獲得的成績水分很多,很難說明實習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因為教學實習成績評定,基本是由指導教師在聽完一兩節(jié)課后給的分數(shù),況且一般打分都比較高,絕大部分實習生的分數(shù)都在85分以上,有的甚至達到98、99分。班主任工作成績是由原班主任憑主觀印象打的分,每個實習生都在90分以上,有的打100分。教育調查成績是由帶隊教師打的分數(shù),雖然說不是每個實習生打90分,但是所給分數(shù)也不足以衡量一個學生的水平。
基于目前教育教學實習中存在的主要弊端,我們認為,很有必要進行改革,摸索一條教育實習方法改革的新路子,也是為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發(fā)展的需要。
1對學生的責任。教師必須根據(jù)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經常對學生進行有關的法制教育,教師還必須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抵制和防止有害于學生身心健康的各種不良現(xiàn)象。通過提高學生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使他們成為知法、懂法和守法的公民。教師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水平。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科學文化技術教育,使學生掌握現(xiàn)代科學技術,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有用之才。教師必須努力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關心愛護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fā)展。
2對國家、社會的責任。教師擔負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以及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這是國家、社會對教師的總體要求。為了完成這一使命,教師必須遵守憲法、法律、職業(yè)道德并且要為人師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守規(guī)章制度,保質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3教師對自己的責任。作為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覺悟和教育教學業(yè)務水平,自覺地改造主觀世界,用健康、積極、向上的思想去影響學生,用淵博的知識和嫻熟的教學去傳道、授業(yè)、解惑。
教育責任感這三個方面的內容,各有側重,又互相聯(lián)系,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缺一不可。對國家、社會的責任,是教育責任感的靈魂,對學生的責任和對自己的責任,是教育責任感的基石。教育責任感這三個方面的內容,是每一位教師在道德方面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二、影響幼師生教育責任感的因素
1在道德觀方面,幼師女生表現(xiàn)出道德觀念與道德行為的失衡。不可否認,絕大多數(shù)女生能認識到品德修養(yǎng)是做人之本。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多數(shù)女生常常表現(xiàn)出對社會公德不以為然。比如:有些同學自視清高,要求別人尊重自己,但見到老師卻連招呼都不打,公共汽車上遇到老人不主動讓座,視而不見。不少女生愛惜個人物品,但對社會公物卻不愛惜,教室、琴房長明燈現(xiàn)象比比皆是,課桌、講臺隨手涂鴉。
2在人生觀方面,幼師女生表現(xiàn)出理想與現(xiàn)實的反差。幼師女生中許多人是帶著輕松、易學的念頭,父母、親友的期望及自我陶醉來到校園的,她們是按一種屬于藝術學習的思維定勢來塑造自我的,認為自己一定能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yè)。然而同時的,女生們絕大多數(shù)表現(xiàn)為成才欲望較強,奮斗精神較弱。部分女生由于學習專業(yè)技能課的自身素質較弱(比如舞蹈課、琴法課、視唱及樂理等),一進校便表現(xiàn)出不知所措的煩燥,甚至畏學。她們渴望成就一番事業(yè),但往往又缺乏堅韌不拔的意志。盼望有所作為,卻又疏于基本功訓練。理想和現(xiàn)實的反差對她們今后所從事的工作、事業(yè)構成嚴重威脅。
3在價值觀方面。幼師女生表現(xiàn)出功利化和實用化。從調查中發(fā)現(xiàn),相當一部分女生是懷抱“找出路”、“跳農門”、“落根大城市”等一系列復雜心態(tài)來學校的。城鎮(zhèn)籍女生來幼師是為了能夠在大城市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農村籍報考幼師則希望跳出農門,走出自己家鄉(xiāng)的那個小村莊。更為夸張的是有些女生讀幼師是為了有一個好名聲,以便能找有錢人來嫁。雖然這些女生入學動機各異,但她們幾乎都表現(xiàn)為更注重個人成才目標的實現(xiàn)。她們渴望成才,但又往往單憑個人興趣愛好和自我價值取向進行“自我設計”,把成才目標建立在狹隘的個人利益基礎上。
4獨立意識增強,但意識和能力失衡。由于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女生們要求能夠獨立。她們對于《中師生行為規(guī)范守則》的條例以及學校學工處制定的文明細則不以為然。因此,大部分時間用來上網(wǎng)交網(wǎng)友、寫信交筆友現(xiàn)象在許多女生中流行開來。她們一方面自我意識增強,另一方面法紀觀念卻相應淡薄了。她們的自我意識增強,但在真正的現(xiàn)實面前,卻又顯得手足無措。由于缺乏明辨是非能力,有不少女生因此耽誤了學業(yè),更有甚者嚴重違犯中師生行為條例,受到批評處分。女生獨立意識增強,法紀觀念淡薄,于是對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有抵觸情緒。這種意識與能力的不平衡使大多數(shù)女生常常處于矛盾沖突狀態(tài),并時常伴有挫折感。
5學校教育方面。首先,學校忽視了對學生的正面教育。學生教育責任感的形成和發(fā)展不是一個自發(fā)的過程,必須通過學校教育才能實現(xiàn)。然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忽視精神文明建設,以致思想道德建設嚴重滯后,因此,怎樣有針對性地、更有效地對學生進行人生理想、人生價值、社會責任意識等方面的教育,我們的研究不夠,實施乏力,成效不顯著。即使像愛國主義這樣嚴肅的教育,我們往往過多地停留在展示祖國大好河山、悠久歷史文化等對祖國自豪感的培養(yǎng)上,難以把對祖國的自豪感升華為“振興中華”的強烈社會責任感,并能從中引發(fā)出他們對祖國的強烈責任。正因為如此,學生們建立起來的責任意識,一方面缺乏社會價值,缺乏正確的責任動機:另一方面經不起不良社會環(huán)境和社會輿論的干擾,不能自覺地、持久地去實踐自己的責任。其次,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校德育過程形式化,重灌輸,輕實踐:重知識體系,管理條條框框繁雜,對學生限制太死,“一刀切”現(xiàn)象突出,學生個性壓抑,形成了“兩面”人格、知行脫節(jié)。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嚴格的管理制度當然是必要的,但在管理中要尊重并逐步地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否則,學生覺得自己總是處于管理者的對立面,容易產生逆反情緒,也妨礙了他們對自己的社會地位的確認。因此,幼師學校必須改革學生管理方法,探索有利于培養(yǎng)幼師生教育責任感的教育模式。最后,學校忽視了對學生進行教育責任感培養(yǎng)的實踐活動。教育見習和實習是學生學習他人經驗和將所學的知識綜合運用于教育實踐的過程,是幼師學校的必修課,是培養(yǎng)高素質教師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教育見習和實習是幼師學校培養(yǎng)學生教育責任感最重要的實踐活動。因為教育實習和見習是師范生在校期間最早也是直接體驗教師角色的開始,對師范生從事教育事業(yè)有著重要的啟蒙作用,師范生通過面對面地與學生接觸,與社會接觸,第一次認識到自己所從事的教師角色的重要性,從而體驗到什么是教育責任感。而從目前情況看教育見習和實習一直是師范教育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這主要表現(xiàn)在教育實習的時間短,有些學校為了省錢、省事而將教育見習和實習合并在一起,安排在臨近畢業(yè)前。這樣就使學生對教材的熟悉、教法的了解、教師工作的嘗試集中在一起。這種安排,一方面,對實習生來說,由于時間有限,臨近畢業(yè)也無法彌補在實習中所發(fā)現(xiàn)的自己知識、能力方面的不足之處;另一方面,對實習學校來說,由于迫于教學計劃的壓力,而實習生平時技能訓練太少,唯恐實習會影響教學質量而不愿接受實習生。再加上由于實習經費和指導教師的匾乏,有些學校采用了“分散實習”、“模擬實習”等形式,這無疑對參加這些形式實習的同學缺少全面指導和嚴格的管理,從而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幼師生教育責任感的培養(yǎng)
怎樣解決學校教育責任感中存在的問題,提高責任感教育的實效?筆者認為,我們必須改革傳統(tǒng)的責任感教育模式,創(chuàng)建一種新的適合當前需要的有效模式,從而提高責任感教育的效果。
1從學生需要的實際出發(fā),多層次化地進行學校德育教育。以往在德育目標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目的和目標不分。用目的代替目標,只有高度,沒有梯度,這就像哭人家上樓而不納人家梯子。學校的責任感教育工作要改變統(tǒng)一目標教育帶來的“假、大、空”現(xiàn)象,就必須從學生的思想、道德、倫理等方面的實際出發(fā):將一元化的道德教育目標分成若干個層次,即對各年齡階段和教育階段確定不同層次的具體目標和教育的起點,依次選擇相應的具體內容、方法和途徑,再把各階段各層次的德育目標和措施整體地銜接起來,逐步提高,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們進行學校道德教育的改革,重要的任務就是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將總體目標具體化,即為學生發(fā)展的每一個年齡階段、每一級發(fā)展水平擬出道德教育的具體目標。由于每個學生家庭所處的社會地位、經濟文化狀況、所受教育不同以及個人主觀因索的差異,在思想發(fā)展和對自己的要求上也必然呈現(xiàn)出多種情況,不能強求一律。因此對道德教育目標層次化,不僅要把最高目標分解為各個年齡階段的目標,而且要針對各年級學生發(fā)展的不同要求,制定出各年級德育的具體目標。這種有針對性的教育,才能促進個體成員充分的發(fā)展。
2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進行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人的價值觀念,屬于上層建筑的范疇,其形成和發(fā)展受三方面因素的制約,即社會結構和社會運作模式、人們已有的價值觀念以及政府提倡的主流價值觀念。而社會結構和社會運作模式則起著根本性的決定作用。當前我國正處于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社會轉型時期,對價值觀念的規(guī)范、標準、體系及思維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對當前的幼師生來說,她們的人生志向趨于務實,注重實效,關注自我,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商品意識,這是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價值標準的。此外,由于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會對學生的價值觀念造成沖擊,對諸如金錢至上、吃喝玩樂、損人利己、空虛無聊等不良習俗,我們必須通過各種途徑加以克服。同時,必須摒棄一切不適應市場經濟的陳腐觀念,以使之具有更加務實的人格,從而成為一個文明人進入社會。幼師生現(xiàn)代人格特征的形成,與社會的大力倡導也是密不可分的。社會倡導的主流道德起著導引、催化、灌輸?shù)淖饔?,尤其是在現(xiàn)代社會里,通過大眾傳媒、社會倡導的主流價值的影響作用更大。因此,社會和學校必須加強正面教育,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為幼師生正確的價值觀念的形成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3適應學生發(fā)展的需要,重點發(fā)展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注重發(fā)展學生的道德認知力是當代西方學校的德育重點和經驗??聽柌竦恼J知發(fā)展理論引起了西方學校德育的改革,其中心思想即是注重道德認知能力的發(fā)展。西方道德教育實踐證明,強調發(fā)展學生道德判斷力后,學校的道德教育發(fā)生了根本的改變,改變了背記知識、注重說教和-成人化的傳統(tǒng)道德教育方式,學生學習的知識得到了很好的消化和吸收,并有能力對復雜的新的社會問題做出重大判斷,表現(xiàn)出對重大道德問題的理解和較高的行動自主性??梢哉f,強調能力發(fā)展是當代學校道德教育的重心之一,能較好地提高學生道德水平。幼師學校道德教育改革也應徹底改造舊德育只注重背記道德知識,滿足于一貫行為訓練的方法,要特別注重發(fā)展學生的道德認知能力,把它作為德育對策的重點,看成是學生適應多元化社會和促進自律、自主的重要指針。其中,尤其應注意提高教師對培養(yǎng)道德判斷力的認識,注重教育技能技巧、大膽吸收討論法及問題教學法來改進課堂教學??聽柌竦难芯勘砻?,討論法可以有效地促進兒童道德判斷的發(fā)展,通過引導激發(fā)學生對道德問題的思考,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和推理程序,積極參加社區(qū)服務等道德實踐,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理性的道德判斷力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當然,提供給學生討論的道德問題必須是與現(xiàn)實生活和學校生活有關的道德兩難問題,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作為道德教育過程的主體,直接地、民主地參與討論,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避免脫離實踐而拘囿于各種無意義的道德兩難問題的討論中。
4從幼兒園實踐的需要。促進幼師生教育責任感的形成。一個人的責任感是認識過程、意志行為過程和情感過程的統(tǒng)一,這個統(tǒng)一的基礎,就是社會實踐。只有在社會實踐中,才能產生和深化對自己應承擔責任的認識,才能形成履行責任的行為和提高履行責任行為的意志水平,才能用自己的智慧、勞動、汗水獲取對履行責任的親身體驗和感受。因此,要培養(yǎng)幼師生的教育責任感,必須注重學生的社會實踐。比如教育實習和見習是學生學習他人經驗和將所學的知識綜合運用于教育實踐的過程,也是幼師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有利時機,通過實習、見習,讓幼師生了解當?shù)鼗A教育狀況,親身體驗到小朋友對學習的渴望,親眼目睹幼兒園教育師資嚴重短缺的現(xiàn)狀,才會真正感到自己肩上擔子的沉重,感到一個未來教師所肩負的責任和歷史使命。實踐證明,社會實踐活動對幼師生教育責任感的形成具有明顯的激發(fā)和強化作用,是一種活生生的現(xiàn)實教育。為充分發(fā)揮教育見習和實習應有的作用,作為幼師學校,首先,應對教育見習和實習的目的和意義有正確的認識,對教育見習和實習提出明確的要求,并制定嚴格的制度和教育實習成績考核標準,充分調動幼師生參加教育見習和實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努力搞好教育見習和實習。其次,加大教育實踐改革的力度,改變教育見習和實習是對學生進行的“初步訓練”的觀念,合理地安排好教育見習和實習,有必要適當延長教育見習和實習的時間,將教育見習和實習過程延展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去,把教育實踐作為訓練過程,以確保真正提高幼師生的從師素質,而不是流于形式。最后,增加教育實踐的經費投入,加強教育見習和實習的基地建設,保證教育見習和實習的順利進行。
總之,幼師生的教育責任感不可能自發(fā)地形成,我們要研究分析新形勢下幼師生教育責任感存在的問題,查找影響幼師生教育責任感培養(yǎng)的因素,研究幼師生教育責任感培養(yǎng)的方法,在教育實踐中不斷探索,反復實踐,不斷總結,構建新形勢下幼師生教育責任感培養(yǎng)的新方法,為21世紀我國幼兒教育夯實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