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化學學科論文范文

化學學科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化學學科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化學學科論文

第1篇:化學學科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怎樣讓您的學生愛上化學

 

初三年級,化學作為中學的一門起始學科,肩負著啟蒙和激趣的重大使命。初三化學學習情況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以后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動力。作為一名初三化學教師,我在一邊教學的過程中一邊也在探索初三化學教學的一些有效性舉措。我做了以下一些嘗試,希望這些嘗試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發(fā)。

一、實驗激趣-----愛上化學的關鍵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激發(fā)起學生對于化學的興趣,最最合適的方法莫過于化學實驗了。以化學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主要體現在一下三個方面:課前的家庭實驗;課上的演示實驗;分組探究實驗。課前的家庭實驗,這一塊學生活動放在上新課之前,學生隔夜會被告知完成哪些實驗的探究,然后回家就地取材地完成一些基礎性的探究實驗,從而得到一些啟發(fā),同時產生一些疑問。帶著這些疑問去聽課,效率肯定不會低。記得在講到固體物質的溶解性和哪些因素有關時,老師提前一天就會告訴學生回去準備一些東西(食鹽、蔗糖、水、油等等)自己通過“提出猜想——設計方案——實驗操作——分析歸納——得出結論”這樣一個過程探究出固體物質的溶解性究竟和哪些因素有關。第二天課上,老師會花上大約20分鐘的時間讓同學們相互交流自己探究出來的結果:有的學生將等量的鹽分別放入水和油中,發(fā)現水溶解得更多一些,從而得出“固體物質的溶解性和溶劑的種類有關”;有的學生將不能再溶解蔗糖的水溶液加熱,發(fā)現能夠溶解更多的蔗糖了,從而得出了“固體物質的溶解性還和溫度有關”等等。這樣的結論很多教育論文,有些學生甚至發(fā)現,不能夠溶解食鹽的溶液居然還能夠溶解蔗糖……經過大約半堂課的討論,孩子們的結論已經初見雛形,而這正是我要完成的教學目標??!而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完成幾個孩子們在家無法操作的一些演示實驗,如將等量的碘單質分別放入等量的水和酒精中以證明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和溶質的性質有關。由于我的演示實驗是孩子們在家沒有做過的,它們看得格外認真,分析起來也格外帶勁。

二、課堂導學----愛上化學的保證

我以為,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通過教師的引導歸納和學生的自主探究這兩個過程穿插著進行。教師的引導歸納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導”的思想,這個過程有助于學生在做題的途中可以“抬頭看路”,避免了盲目的低效學習;學生的自主實驗探究學習是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一個重要過程,此過程體現了“學生主體”的思想。根據這樣的一個思想,我們設置了導學稿。

在平日的化學教學中,每節(jié)新課都有一張導學稿。它大致分為三個部分:“學海泛舟”、“學海導航”、“學以致用”,有必要的話,還會增加“家庭小實驗”這一欄目。接下來我重點介紹這幾個欄目的設置原因及使用方法。首先,“學好泛舟”,它大概有不到16K的篇幅,以填空題的形式出現,旨在讓學生熟悉書本上的知識。每次在開新課之前完成相應

摘要的是它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論文下載。其次是“學海導航”這一塊,既然是“導航”,它起著引領的作用,它言簡意賅地將本堂課的重點和難點勾勒出來,讓學生在新課剛結束的時候花上3~5分鐘盤點一下今天課上的收獲。這項內容對于學生的自主練習指明了方向,讓學生在“導航”之下可以游刃有余地選擇一些高效有用的練習進行訓練。至于“學以致用”,相信大家也猜出來了,它是學生的課后練習。這些練習是教師針對本課的重點和難點精心挑選出來的試題。這些試題的完成與鞏固可以幫助學生掌握重難點的同時能力也得到提升。

三、及時檢測----愛上化學的后盾

學過化學的人都知道,化學常常被譽為“理科中的文科”。原因有二:首先,化學雖然不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但是它獨有的一套“化學語言”與所有的語言學科一樣,需要我們去反復記背、反復鞏固。其次,教過化學的老師,都會覺得化學難教,因為它過于瑣碎。它不同于物理、數學這樣的理科,掌握若干公式的用法,就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對待任何一個艱難的問題,公式一套,基本就能大差不差地找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化學,她需要我們一點點地去記、一點點地去啃,就像文科一樣,有著平日的積淀教育論文,積累了一點一滴的成就感,考試才不會慌亂。

剛進初三的孩子,學業(yè)的壓力已經逼近。新增的一門學科——化學——或多或少會給原本緊張的孩子造成不安。有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學生要記住一個化學式(比如堿式碳酸銅),有的時候要比記一個相等長度的英語單詞還要來得困難。因為孩子們對于這樣一門還沒有看清面貌的科目多少會心存恐懼,加之剛才所提到的學業(yè)壓力,綜合在一起,就難以心平氣和地定下來記憶本不難背的“化學單詞”。針對這樣一個情況,我們一邊用化學的有趣和實用去安撫學生焦躁不安的心靈;另一方面,我們根據孩子的記憶規(guī)律,進行“細水長流”式的訓練。語文英語這兩門文科有著順理成章的早讀課,“委屈”的化學很難名正言順地爭取到屬于自己的早讀課,怎么辦?沒有條件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條件——我們每堂課都利用五分鐘的時間給學生進行一次默寫。日積月累印象更為深刻學生覺得化學并不難學。當然我們老師要注意的:一是要及時,往往是上完新課的第二天我們就進行新內容的默寫。“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及時的鞏固可以減小遺忘的程度。二是要反復,有的時候,碰到一些記憶量比較大的章節(jié),比如記離子符號的時候,學生一開始會有很多錯誤,于是我們會將已經默寫過的內容稍加修改,反復地給學生默。這樣我們可以及時了解到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要讓學生愛上你的化學課,需要我們老師付出艱巨的勞動,希望這些教學嘗試可以拋磚引玉地給大家以幫助!

第2篇:化學學科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建構性學習是一種自我調節(jié)的學習,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利用情境、協作、對話、意義建構等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使學生能有效地實現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化學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探討,能使化學教學更好地適應時代和社會的要求。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及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源自關于兒童認知發(fā)展的理論,由于個體的認知發(fā)展與學習過程密切相關,因此利用建構主義可以比較好地說明人類學習過程的認知規(guī)律,即能較好地說明學習如何發(fā)生、意義如何建構、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學習環(huán)境應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因此,在建構主義思想指導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較有效的認知學習理論,并在此基礎上實現較理想的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內容可從“學習的含義”(即關于”什么是學習”)與“學習的方法”(即關于“如何進行學習”)這兩個方面進行說明。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由于學習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即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huán)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扒榫场保簩W習環(huán)境中的情境必須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這就對教學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說,在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下,教學設計不僅要考慮教學目標分析,還要考慮有利于學生建構意義的情境的創(chuàng)設問題,并把情境創(chuàng)設看作是教學設計的最重要內容之一?!皡f作”:協作發(fā)生在學習過程的始終。協作對學習資料的搜集與分析、假設的提出與驗證、學習成果的評價直至意義的最終建構均有重要作用?!皶挕保簳捠菂f作過程中的不可缺少環(huán)節(jié)。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必須通過會話商討如何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的計劃;此外,協作學習過程也是會話過程,在此過程中,每個學習者的思維成果(智慧)為整個學習群體所共享,因此會話是達到意義建構的重要手段之一?!耙饬x建構”:這是整個學習過程的最終目標。所要建構的意義是指:事物的性質、規(guī)律以及事物之問的內在聯系。在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建構意義就是要幫助學生對當前學習內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質、規(guī)律以及該事物與其它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達到較深刻的理解。這種理解在大腦中的長期存儲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圖式”,也就是關予當前所學內容的認知結構。由以上所述的“學習”的含義可知,學習的質量是學習者建構意義能力的函數,而不是學習者重現教師思維過程能力的函數。換句話說,獲得知識的多少取決于學習者根據自身經驗去建構有關知識的意義的能力,而不取決于學習者記憶和背誦教師講授內容的能力。

(二)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

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以及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相適應的教學模式為:“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chuàng)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痹谶@種模式中,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媒體也不再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方法,而是用來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協作學習和會話交流,即作為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式探索的認知工具。顯然,在這種場合,教師、學生、教材和媒體等四要素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間有完全不同的關系。但是這些作用與關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確的,因而成為教學活動進程的另外一種穩(wěn)定結構形式,即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下的教學模式。在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下,目前已開發(fā)出的、比較成熟的教學方法主要有:

1.支架式教學“支架式教學應當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概念框架。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為發(fā)展學習者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所需要的,為此,事先要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原本指建筑行業(yè)中使用的腳手架,在這里用來形象地描述一種教學方式:兒童被看作是一座建筑,兒童的“學”是在不斷地、積極地建構著自身的過程;而教師的“教”則是一個必要的腳手架,支持兒童不斷地建構自己,不斷建造新的能力。支架式教學由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組成:

(1)搭絞手架——圍繞當前學習主題,按“最鄰近發(fā)展區(qū)”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進入情境——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

(3)獨立探索——讓學生獨立探索。探索內容包括:確定與給定概念有關的各種屬性,并將各種屬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順序排列。探索開始時要先由教師啟發(fā)引導,然后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探索過程中教師要適時提示,幫助學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4)協作學習——進行小組協商、討論。討論的結果有可能使原來確定的、與當前所學概念有關的屙I生增加或減少,各種屬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調整,并使原來多種意見相互矛盾、且態(tài)度紛呈的復雜局面逐漸變得明朗、一致起來。在共享集體思維成果的基礎上達到對當前所學概念比較全面、正確的理解,即最終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5)效果評價——對學習效果的評價包括學生個人的自我評價和學習小組對個人的學習評價,評價內容包括:①自主學習能力;②對小組協作學習所做出的貢獻;③是否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2.拋錨式教學這種教學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的基礎上。確定這類真實事件或問題被形象地比喻為“拋錨”,因為一旦這類事件或問題被確定了,整個教學內容和教學進程也就被確定了(就像輪船被錨固定一樣)。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耍想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即達到對該知識所反映事物的性質、規(guī)律以及該事物與其它事物之問聯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辦法是讓學習者到現實世界的真實環(huán)境中去感受、去體驗(即通過獲取直接經驗來學習),而不是僅僅聆聽別人(例如教師)關于這種經驗的介紹和講解。由于拋錨式教學要以真實事例或問題為基礎(作為“錨”),所以有時也被稱為“實例式教學”或“基于問題的教學”或“情境性教學”。拋錨式教學由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組成:

(1)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習能在和現實情況基本一致或相類似的情境中發(fā)生。

(2)確定問題——在上述情境下,選擇出與當前學習主題密切相關的真實性事件或問題作為學習的中心內容。選出的事件或問題就是“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作用就是“拋錨”。

(3)自主學習——不是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應當如何去解決面臨的問題,而是由教師向學生提供解決該問題的有關線索,并特別注意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協作學習——討論、交流,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加深每個學生對當前問題的理解。

(5)效果評價——由于拋錨式教學的學習過程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由該過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對這種教學效果的評價不需要進行獨立于教學過程的專門測驗,只需在學習過程中隨時觀察并記錄學生的表現即可。

3.隨機進入教學由于事物的復雜性和問題的多面性,要做到對事物內在性質和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達到對所學知識的全面而深刻的意義建構是很困難的。往往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為克服這方面的弊病,在教學中就要注意對同一教學內容,要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情境下、為不同的教學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現。換句話說,學習者可以隨意通過不同途徑、不同方式進入同樣教學內容的學習,從而獲得對同一事物或同一問題的多方面的認識與理解,這就是所謂“隨機進入教學”。顯然,學習者通過多次“進入”同一教學內容將能達到對該知識內容比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這種多次進入,絕不是像傳統(tǒng)教學中那樣,只是為鞏固一般的知識、技能而實施的簡單重復。這里的每次進人都有不同的學習目的,都有不同的問題側重點。因此多次進入的結果,絕不僅僅是對同一知識內容的簡單重復和鞏固,而是使學習者獲得對事物全貌的理解與認識上的飛躍。

隨機進入教學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1)呈現基本情境——向學生呈現與當前學習主題的基本內容相關的情境。

(2)隨機進入學習——取決于學生“隨機進入”學習所選擇的內容,而呈現與當前學習主題的不同側面特性相關聯的情境。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注意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自己學習。

(3)小組協作學習——圍繞呈現不同側面的情境所獲得的認識展開小組討論。在討論中,每個學生的觀點在和其他學生以及教師一起建立的社會協商環(huán)境中受到考察、評論,同時每個學生也對別人的觀點、看法進行思考并做出反映。’

(4)學習效果評價——包括自我評價與小組評價,評價內容包括:①自主學習能力;②對小組協作學習所做出的貢獻;③是否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化學課堂教學

化學教學具有三大特殊性: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以形成化學概念和掌握知識結構為中心;以化學教學緊密聯系實際為原則。這就要求教師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問題,主動收集、分析有關信息和資料,主動構建化學概念和化學規(guī)律,這正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化學教學提供了理論指導。

(一)化學教學方法變革

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應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采用諸如:圍繞事先確定的學習主題建立一個相關的概念框架去學習(支架式教學法),或根據事先確定的學習主題在相關的實際情境中去選定某個典型的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圍繞該問題展開進一步學習(拋錨式教學法),或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表現學習主題的多種情境,以便供學生在自主探索過程中隨意進入其中任一種情境去學習(隨機進入教學法)等各種教學方法,來促成學生主動建構的發(fā)生。例如采用支架式教學進行《強弱電解質和弱電解質》內容的教學,為使學生較好掌握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概念,設計了以電解質水溶液的導電能力作為學習主題,即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首先將有關概念,如電解質、電解質的電離等概念作為預備知識,由學生總結歸納,然后讓學生進行電解質水溶液的導電實驗,探討不同的電解質水溶液的導電情況,記錄各種條件下的實驗數據,教師在其中起引導作用,最后讓學生分組對實驗數據進行整理、分析、討論,抽象出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概念。在講述《原電池》的內容時,可采取拋錨式教學法。開始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演示這樣一個實驗:在一瓣橘子上相隔0.5cm分別插入一小段銅片和鋁片,把銅片和鋁片的另一端通過導線接觸耳機的兩極,讓學生聽聲音,然后展示干電池、紐扣電池等,引出課題《原電池》。這就是所謂的“拋錨”。然后直接告訴學生上述裝置能產生電能,并提出問題:電能是怎樣產生的呢?什么是原電池?但不直接給出原電池的裝置,也不告訴學生原電池是由化學能轉變?yōu)殡娔艿囊环N裝置。這就是所謂的“拋錨”。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后,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幾個實驗,學生完成實驗后,教師讓學生復述實驗現象,教師作評價,將學生實驗結果為素材,再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這些現象的出現是為什么呢?解釋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師生共同討論分析,得出原電池原理。

(二)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fā)

在正式的科學學習之前,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經驗,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即使有些問題他們還沒有接觸過,沒有現成的經驗,當問題呈現在他們面前時,往往也可以基于相關或自以為相關的經驗,依靠已具備的認知能力,力圖形成對問題的某種解釋,這種解釋并不一定合理,但也并不都是胡亂猜測,而是從他們的經驗背景出發(fā)推出的合乎邏輯的假設。教師在教學之前應認真考慮學生先前的知識經驗,使要學習的科學知識落在學生可能的建構區(qū)范圍之內,并與學生的經驗緊密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將新知識與已有知識經驗聯系起來,引起學生有意義的學習,不斷豐富、發(fā)展和改造自己的理解。例如學習“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時,學生都有各自對能量的認識:鉆木取火、水電站、風力發(fā)電、火力發(fā)電、森林著火、核能等。因此,在教學時首先提出問題:當今世界上使用最廣的能源是哪種能源?你身邊接觸到的最為常見的能源是什么樣的能源?接著讓學生親自實驗:點燃酒精、煤油、汽油等液體燃料,感覺火焰的溫度;向盛有鋅粒的試管中加入稀硫酸,感覺反應的熱效應等。再讓學生小組討論,通過學生在生活中經歷的各種能量變化的例子,引導學生對“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這一知識的意義建構,得出“化學反應釋放出的能量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主要集中在熱量問題上”的結論。

(三)重視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系的,學習情景實質上是一種優(yōu)化的、特定的學習環(huán)境。在實際情境下或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接近實際的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利用生動、直觀的形象有效地激發(fā)聯想,喚醒長期記憶中有關的知識、經驗或表象,從而使學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知識與經驗去同化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如果原有知識與經驗不能同化新知識,則要引起“順應”過程,即對原有認知結構進行改造與重組。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應用知識以及學生探究能力的發(fā)展。對于化學這門學科,其內容有嚴謹結構,化學的現象和規(guī)律源于生活,應從生活實際出發(fā)。這就要求創(chuàng)設有豐富資源的學習環(huán)境,包含許多不同情境的應用實例和有關的信息資料,以便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主動發(fā)現、主動探索。要創(chuàng)設與既定目標相符合的學習情境,首先要選擇適當的素材,然后設計恰當的呈現方式。教師在化學教學活動中應注意通過生動具體的事實或問題來呈現學習情境。其中包括日常生活中與所學內容有關的物品、現象、事件和經驗,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工農業(yè)生產問題以及能體現化學與社會、經濟、人類文明發(fā)展有關的事實和材料,還有重要的化學史實、發(fā)明發(fā)現的故事等;通過化學實驗可以創(chuàng)設許多真實、生動、直觀而又富于啟發(fā)性的學習情境,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的有機結合獲得全面的發(fā)展;同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如果再與仿真技術相結合,則能產生身臨其境的逼真效果。例如《元素周期表》的教學,為創(chuàng)設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教學環(huán)境,首先提出思考題:如何利用元素周期表判斷元素金屬性與非金屬性的強弱?怎樣通過實驗歸納得出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從同周期元素和同主族元素兩方向進行研究。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做好記錄。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思考,邊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并根據實驗記錄加以分析、歸納和總結,如有條件還可以運用多媒體作動態(tài)演示,幫助學生從中得出同周期元素與同主族元素的結構、位置與金屬性、非金屬性變化的關系的結論。:

(四)重視互動的學習方式

第3篇:化學學科論文范文

[關鍵詞]微課初中化學教學

一、概述微課

對于許多現代教師而言,微課是一個相當熟悉的概念,教師在制作微課過程中,能夠分割課堂教學內容,將教學時間控制在不超過10分鐘,凸顯出知識要點和重點,讓學生學習活動變得更加具體,微課不僅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靈活性,而且可以通過視頻的形式向學生展示,若學生對微課內容存在疑問,或者沒有完全掌握,可以再次播放視頻,鞏固知識內容,采用有效的方法來復習教學內容。

二、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一)化抽象為具體,克服知識難點和重點

化學學科具有大量的抽象概念,包括構成物質的離子、分子等等,但學生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上很少接觸這些東西,難以有深層次的認知,僅僅單純背誦該知識點。而適當引入微課,就能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在短期內通過微視頻將離子、分子以及原子不斷放大,將這三種微粒的組成與結構特征向學生展示。此外,還有一些抽象的知識點可以利用微課來解決。

(二)微課能夠提供安全可靠的實驗方式

相信大家都知道,化學實驗具有較強的危險性,由于許多化學物質放在一起極易出現化學反應,造成爆炸事故或者其他的危險事故發(fā)生。化學實驗的不成功,主要原因是學生不能充分認識化學藥品以及不合理地使用化學儀器。但是要想學習化學,化學實驗是不可或缺的,有些化學知識的呈現離不開化學實驗。在該情況下,可以利用微課來有效解決。比如:講解《我們周圍的空氣》時,教師可以使用赤磷對附近空氣的成分進行檢測,但我們都明白燃燒赤磷會導致五氧化二磷出現,這是一種具有較強腐蝕性的酸性氧化物。結合基本的常識能夠發(fā)現,必須要盡可能防止觸碰或吸入較強腐蝕性的物質,否則容易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這種排放有毒氣體的實驗就難以在課堂上向每個學生展示,所以應用微課能夠發(fā)揮出重要的替代作用。

三、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一)運用微課打破化學理論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化學屬于微觀科學,具有一定的不可觸摸性及抽象性,正是如此,化學仿佛是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但學生都不敢揭開。因為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對新鮮事物都是十分好奇的,所以往往會出現矛盾的心理。教師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必須要合理運用學生的該心理,在平時的教學中融入微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比如:講解《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窌r,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了解該課程的主要內容是建立準確的微粒觀,盡管通過肉眼是不能看見氧分子,用手也不能摸到氧分子,但可以依靠氧氣來生存,其與我們之間存在緊密的關聯。有些學生很有可能會質疑氧分子與氫分子組成水分子的概念,教師在這時需要運用微課視頻向學生展示水通電后分解氧分子與氫分子的整個過程,使他們能夠親自觀看到其變化的神奇魅力,而且加深其在大腦中的記憶,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充分發(fā)揮出微課突破重點和難點的作用。在課堂結束后若學生有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討論該問題。

(二)運用微課演示危險性高的實驗

學習化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化學實驗,所以其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的科學,實驗必須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進行,只有具備各項條件才能夠做好實驗,并且實驗過程是存在危險因素的。有些化學反應所引起的物質具有較強的腐蝕性,這就要求在實驗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學生理解和認識化學反應的概念主要來自于化學實驗,所以高危險性的實驗無法在課堂上展示,微課就能夠發(fā)揮其自身的作用。同時,教師也可以拍攝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微視頻,仔細記錄實驗過程,引導學生認真學習和觀察。比如:使用酸堿指示劑對物質的酸堿指數進行驗證時,因為濃硫酸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只要與人體皮膚發(fā)生接觸,極易導致重大的傷害。若教師可以在微課中將各種類型酸堿發(fā)出的聲音模擬出來,勢必會給學生帶來煥然一新的感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最早是在美國出現的,最近幾年在我國得到迅速發(fā)展和廣泛應用?;谖⒄n的翻轉課堂模式能夠使學生從被動接受學習轉化為主動接受學習,這樣有助于促使所有學生熟練掌握知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大大提升教師專業(yè)素質?;谖⒄n的翻轉課堂模式,簡單來說,就是指教師在教學前運用網絡媒介將微課視頻,使學生提前進行觀看。作為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緊緊圍繞微課視頻正確引導學生完成自主探究學習的新型教學模式。比如:講解“氧氣”時,教師在課前可以使用軟件camtasiastudio7.1制作微課視頻,從而將微課視頻在微信平臺上,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前自覺觀看。為了可以對學生微課視頻觀看效果進行檢驗,教師在微課視頻最后可以增加三道練習題:其一,什么是氧氣的化學性質?其二,什么是氧氣的物理性質?其三,氧氣的用途有哪些?學生將這些作業(yè)完成后,可以將答案以微信評論的方式來上傳,并且教師也能及時認真審閱,掌握學生的課前學習具體情況。在學生將微課視頻觀看完后,教師在教學中就能夠圍繞微課視頻以及課本內容有效地實施課堂教學,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大量的教學實踐顯示,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達到預期制定的教學目標,所以這種微課應用方法值得大力推廣。

(四)通過微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化學

微課具有的優(yōu)勢關鍵在于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在學習一些內容簡單的學科時,學生能夠在課前和課后自主學習,但對于化學學科而言,學生無法完成自主學習,而微課能夠有效解決該問題。比如:講解“a粒子轟擊金箔”實驗時,教師難以為學生直觀生動地展示復雜的實驗過程,但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展示金原子受到a粒子的影響,也可以向學生展示典型的盧瑟福實驗,并且教師可以在播放視頻的同時講解知識。該化學知識是難點,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無法將化學實驗原理完全滲透,所以教師可以在微信或者QQ上將實驗視頻發(fā)送給每個學生,使其可以在課后復習時重復觀看此視頻,正確認識實驗的化學原理和內容。

第4篇:化學學科論文范文

不論是從人類認識規(guī)律,還是從發(fā)展學生的智力與能力、培養(yǎng)他們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等角度來看,化學實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個概念的形成,常常需要一個過程。從實踐出發(fā),首先獲得一種感性認識,然后經過分析、概括、推理,慢慢形成了一個概念,并在以后的發(fā)展中不斷得到發(fā)展、完善。因此一個概念一般都是比較抽象的,化學概念也是這樣。如果我們的教師能夠科學地進行化學實驗教學,無疑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同樣,通過化學實驗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入地領會化學定律和化學原理,在幫助學生進一步消化和鞏固所學的化學知識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實驗教學還是發(fā)展學生智力、培養(yǎng)辯證思維能力的一項重要措施。

二、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方法改進

化學科學的每一項成就都離不開實驗?;瘜W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形成化學概念,獲得理論的感性認識,并通過抽象思維形成理性認識,而通過實驗又可以驗證和鞏固概念、理論,使之發(fā)展和深化。化學實驗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為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提供了極好的機會,對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形成、陶冶思想情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筆者認為在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應當注重以下幾點。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學生的觀察能力不是自發(fā)進行的,要靠教師引導、啟迪,逐漸培養(yǎng)而成。首先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確觀察在化學實驗中的作用及提高觀察能力的意義,要經常要求學生預先做好觀察的準備,提出明確的觀察任務,制定進行觀察的計劃,掌握所必須的具體方法。這樣有助于啟發(fā)學生有目的、有計劃的觀察,提高了觀察的效率,使學生的智力技能在良好的非智力品質的配合下迅速提高;其次是教師要根據觀察對象的特征,有意識的訓練學生協調運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從而提高觀察質量;再有就是指導學生學會既全面、又分清主次的觀察。既全面又分清主次地進行觀察,就是要求既要重點觀察主要現象,又不遺漏觀察次要現象;既要觀察到明顯的現象,又要迅速地發(fā)現不易發(fā)現或容易消失的現象,經常這樣要求學生,可以培養(yǎng)出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再還有就是指導學生將觀察和思維結合,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觀察的目的是探索和發(fā)現問題,達到對事物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認識。觀察能力能引起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觀察越豐富、越準確,認識就越深刻,思維也就愈加活躍、廣闊。觀察力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敏銳的觀察力有助于對復雜的材料進行對比、分析,提高自己判斷是非、區(qū)分本質和非本質的能力。教師應有意識的設計一些課題或者針對一些實驗的異?,F象,引導學生將觀察和思維緊密結合,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總之,良好的觀察能力是在實踐中經過一定的訓練而形成的。實驗教學為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提供了良好的途徑,教師必須在教學中有意識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

2.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最重要的是要通過實驗,讓學生獨立思考、大膽操作,在親自實踐的活動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自己的創(chuàng)新精神。但是,通過教育實習和見習的親身體會,以及一些走上講臺的化學教師的介紹,目前中學的學生實驗課中,一般做法是將實驗目的、內容預先按實驗報告順序列于黑板上。這嚴重影響了學生思維的發(fā)揮,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如果改為根據實驗特點提出課題要求,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根據實驗目的及內容,選擇儀器藥品,設計實驗方案,然后進行實驗操作。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發(fā)展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又能獲得良好的實驗教學效果。

3.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

馬克思說:“化學可以稱為研究物體由于量的構成的變化而發(fā)生的質變的科學?!笨梢姡瘜W與辯證唯物主義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是在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經常被忽視了。在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不管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會受到一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影響,特別是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觀、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和量變與質變規(guī)律。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就是要使學生把辯證唯物主義當作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理解,并用來指導當前的學習,以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指引他們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瘜W實驗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基本觀點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對實驗的興趣,提高實驗效果,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能力。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化學實驗教學已經成為中學化學教學中的重點部分。在實驗教學中我們不僅要系統(tǒng)地將化學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科學探究能力。

【關鍵詞】化學教學實驗課創(chuàng)新思維習慣獨立

參考文獻:

[1]紀圖雅.中等職業(yè)學?;瘜W實驗教學中學生思維訓練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5.

第5篇:化學學科論文范文

一、化學科學知識水平

九年義務教育初中化學教學大綱,對初中化學教學的四大知識板塊分別提出了不同層次的教學要求,以確保學生在畢業(yè)時達到素質教育所要求的知識水平。

1.對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這兩大知識內容,按照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在初中化學中的重要性,教學要求分為常識性介紹了解、理解、掌握四個不同層次;

2.對化學基本計算教學要求的層次是掌握。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有關化學式、化學方程

3.對化學實驗的教學要求分為練習初步學會兩個層次。在教學中,教師應按要求認真做好每個演示實驗。對于學生實驗,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力爭使每個學生都有動手做的機會。新教材在編排上遵循大綱規(guī)定“初級中學的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的原則,適當降低廠理論要求和精減了一些次要概念,為了配合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面向未來的適應力,增加了一些金屬、有機物(包括高分子化合物)以及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溫室效應”。硬水,氫能源、水和人類的關系、金屬和人體的關系、化肥、農藥等內容,體現了化學與生活,化學習社會,化學與生產。科技的緊密聯系,為學生達到規(guī)定的化學科學知識水平創(chuàng)造廠條件。應該明確,在構成化學科學素質的諸多要素中,化學科學知識水平始終處于基礎和核心的地位。

二、化學科學能力

化學科學能力是指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應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表現出的心理與個性特征。它包括對物質形態(tài)與變化的觀察和感知;化學知識的記憶和想象;對微觀世界和化學現象的理解。概括的能力,對于處在化學教育啟蒙階段的初中學生,應從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等方面,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化學科學能力。

1.觀察能力。觀察能力是知覺的特殊形式,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是智力三要素(觀察、思維、創(chuàng)造)之一,是智力發(fā)展的基?;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觀察和實驗是化學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過能動的、客觀的、定性、定量的綜合觀察,從實驗的宏觀現象人手,揭示和認識微觀變化的本質。觀察能力不是單一的知覺感知,而是諸多因素綜合性的智力過程。新教材增加廠多幅彩圖、插圖、章頭圖和多項演示實驗在學生實驗前增設了思考題,啟發(fā)學生養(yǎng)成自覺觀察的良好習慣。教師除應做好每一演示實驗外,還應在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教會他們如何觀察。通過學生動手動腦,由表及里,去租取精,去偽存真的觀察和思考,不斷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避免只看“饒幀保看“門道”的不良習慣。

2.實驗能力,實驗能力是有目的地在人為控制條件下進行化學反應,認識和發(fā)現化學變化規(guī)律的能力,實驗能力既包括實驗操作能力,又包括推理、計算,對數據分析處理以及對實驗結論歸納總結、準確表述的能力

教師應認以以下個方面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①能正確操作實驗儀器和設備;②明確實驗目的;了解實驗原理;④掌握實驗方法;對立驗現象進行準確的觀察和記錄;⑤功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處理。導出結論,寫出實驗報告,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設實驗條件,努力完成全部必做實驗。有條件的適當做一些選做實驗,鼓勵和指導學生做一些家庭小實驗,克服“教師黑板上講實驗,學生考試背實驗”,只注重理論學習,不重視實驗教學的弊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獨立件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動手、動腦能力,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

3.思維能力。思維是人類在事物表象。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其中分析的最基本的過程,新教材正確處理了知識的邏輯順序和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順序的關系,在敘述方法和行義方面,注意調動學生士動學習、思考的積極性,以提高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例如,在介紹物質結構的初步知識時,通過實驗和類比,引導學生從宏觀現象深人到微觀結構的本質,通過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然后再概括出結論或概念,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4.自學能力,自學能力就是在已有知識水平和技能的基礎上,不斷獲取新知識并運用這些知識的能力?;瘜W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不僅是使學生“學會”,更重要是使學生“會學”?,F代科學技術發(fā)展迅速,知識更新周期縮短,如果不“會學”,就無法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發(fā)展需要。因此,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培養(yǎng)學生不斷攝取新知識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受益終身。

三、化學科學思想水平

學生的化學科學思想水平包括以下個方面:

1.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水平。化學作為一拋勻豢蒲?,迸f砭具有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素材。在化學教學中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應結合教學內容,通過有機滲透,使學生逐步樹立起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用對立統(tǒng)一、事物發(fā)展的矛盾性和統(tǒng)一性、量變到質變等觀點學習和認識化學問題,提高學生應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觀察問題和認識問題的能力。

2.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初中化學啟蒙教育階段,應結合教學內容、化學史教學,對學生進行堅忍不拔的精神。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嚴肅認真的作風等方面的教育。通過多種方法與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研究方法和嚴謹求實的治學精神,使學生認識到一切科學知識都來源謔導?,臃催^來指導實踐的道理。

3.愛國主義的思想水平,新教材結合教學內容,注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如教材中介紹了祖國在化學科技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增強學牛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密切結合能源、材料、資源等教學內容,進行國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樹立起為建設計會卞義祖國而努力學習的浪命感和遠大目標。加里寧說:我沒有看到一門不能教育青年熱愛祖國,并培養(yǎng)他們具有最好的公民情感的科目,”化學也不應例外。

4.環(huán)境保護意識水平,人類賴以生存的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巖石圈的物質在不斷運動變化,并按一定程序循環(huán)著,組成了環(huán)境物質的平衡體系。

而人類在生產、?;钪挟a生的污染卻破壞著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新教材的有關章節(jié)注意結合教學內容。對會生進行防止污染、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教師應通過“我們只有個地球”的教育,讓學生認識到環(huán)境保護的緊迫性別重要性。使學生認小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良好意識和習慣。

四、化學科學品質

化學科學品質指學生學習化學的動機,興趣、情感和意志等化學科學品質是一種非智力因素,在一定條件下對學生的學習水平起看十分重要的作用。

1.化學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指引起和維持學生進行學習活動,達到預定目的的意念。使學生學習動機的最有效的方法,化學足一門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學,現代社會,不管是高科技成或常生活,都與化學科學息息相關,學化學是我國四化建設的需要,是科學發(fā)展和人類進步的需要,在教學中應始終貫穿理想教育這主線,通過具體的實例,生動有趣的教學,使學生明確學生目的,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

2.化學學習興趣興化,化學學習興趣是指學生對化學力求認識、趨近的一種心理傾向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學習興趣使學生始終對學習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并在其中得到樂趣和滿足化學教學中豐富裳采的實驗為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了得天獨厚的教學情境,此外,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淵博的知識等,都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因素

3.情感。情感是人們在認識客觀世界時所表現出的不同的心理反應和態(tài)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愉快、熱情的良好情感,可使學生產牛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悲傷,灰心、冷漠、煩躁等不良情感可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消極的影響,因此,在教學中對學生(尤其對差生)的熱愛、信任和尊重,教師高尚的人格,以及牛動有趣、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都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情感的重要因素。

第6篇:化學學科論文范文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那么,教師要怎樣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呢?我認為,培養(yǎng)興趣關鍵在于誘導,對于影響學生興趣的不利因素,教師要及時排除,掃清困惑學生的各種障礙,不讓它們對學生造成影響,從而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能夠自主學習。

學生開始學習化學時,都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接觸到化學實驗時,熱情更加高漲,躍躍欲試,想了解究竟。可是,當開始學習化學的基本概念、化學用語、元素符號時,學生往往會因為枯燥難懂而失去學習興趣,還有甚者將化學比作“第二外語”,抑或是“天書”,失去了學習的熱情和動力。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熱情由暫時的轉為長久的、穩(wěn)定的呢?我經過認真摸索、研究,終于找到了好的方法。那就是通過給學生介紹化學史,讓學生了解化學的起源以及化學的發(fā)展過程。學生對這些非常感興趣。尤其是給學生講中外名人探索化學奧秘的故事時,學生聽得如癡如醉、津津有味,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通過對化學史的滲透,不僅讓學生了解了化學知識,更讓學生認識到,化學的用語是大家公認的國際語言,學好化學有多么重要,無形中增強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初中的化學知識需要學生記住的比較多。比如,在學化學元素時,就一下子出現了二十七種符號,學生記起來非常麻煩。我針對這一情況讓學生在開始學緒言時就了解并背誦這些元素符號,讓學生分期分批記憶,每天記住一兩個,并經常檢查、提問。這樣,學生記起來就容易多了。為了提高學生的記憶牢固性和精準度,我還把這些元素符號制作成小卡片,把元素符號的化合價編制成順口溜,這些方法都方便了學生的記憶,使學生記得非常牢固。例如,在做用氫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時,學生總是把順序搞亂,正確的順序是先用氫把試管內的空氣排干凈,然后再用酒精燈進行加熱,當看到試管內的黑色氧化銅完全變?yōu)榧t色的銅時,反應完畢,撤掉酒精燈,停止加熱,等試管完全冷卻以后才撤掉氫氣流。在講解這個演示實驗時,我在黑板上寫上“氫-燈-燈-氫”四個字,學生很快就掌握了這個實驗的正確順序。

我還根據學生形象記憶能力比較強的特點,開展了“化學科技興趣小組到我家”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另外,我還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各種小實驗,運用日常生活中的小蠟燭、小塑料袋、鐵絲等材料,進行各種小制作,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比如,當學生學習了“燃點”這一知識的時候,學生進行了“燒不焦的手帕”“玻璃棒點燈”等實驗,學生的興趣非常濃,熱情很高。

二、精講多練,提高化學課程的教學質量

教師要改變以往的“灌輸式”或“放任型”的教學方式,努力提高化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感受,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的過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實驗、創(chuàng)新等各種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教師的引導。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還要有極強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要善于發(fā)現學生所暴露的各種問題,并及時靈活地解決。只有這樣,方可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教師還要精講,讓學生多練習。精講是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根據學生的特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提高學生的能力?!岸嗑殹笔峭ㄟ^練習的方式使學生鞏固知識。不能盲目地練,要結合所學知識點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從而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此外,我覺得要想讓學生喜歡化學、學好化學,教師還要對書本上的實驗做適當的改進,讓學生自己思考、親自動手動腦,完成實驗操作,從而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第7篇:化學學科論文范文

李凱爾特認為按照狄爾泰的做法,人文科學還是依賴于自然科學,并沒有取得與自然科學同等的地位。李凱爾特認為“從自然和精神的對立進行的分類研究,不能達到理解經驗科學之間實際存在著的差別,然而問題卻首先取決于這種區(qū)別。”他提出了用自然和文化的質料對立去取代自然和精神的對立,同時用歷史概念和普遍規(guī)律概念的形式對立去去代取代自然科學方法與精神科學方法的區(qū)分,根據以上原則,李凱爾特將經驗科學成功地區(qū)分為自然科學與歷史的文化科學。

二、形式分類原則,普遍化方法與個別化方法的對立

李凱爾特強調僅憑質料原則“還不夠,必須用一個形式的分類原則來補充這個質料的分類原則”他認為,自然科學與歷史的文化科學在形式上的區(qū)別表現在它們各自形成自己的科學概念時所采用的原則的對立——即自然科學的普遍化方法與歷史的文化科學的個別化方法的區(qū)別。在李凱爾特看來,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歷史的文化科學都是對直接經驗材料的改造,對現實本身的簡化,這是因為概念是普遍的,我們不可能將現實的無限的個別的東西都納入到概念中,概念與現實之間永遠存在一條鴻溝,希望概念像鏡子一樣完全反映出現實之物是不可能的,因此,“認識不是反映,而是改造”。

那么科學概念如何才能把握現實呢?李凱爾特首先從概念與現實的關系入手,提出現實的“異質連續(xù)性原理”。李凱爾特認為概念不能包攝現所呈現出的連續(xù)性和異質性;但理論上,我們可以把這兩種顯示所呈現出來的這兩種特性,科學對現實的改造和重構就表現在兩個方面:一種是用同質的連續(xù)性來改造現實的異質的連續(xù)性,這是一種普遍化的方法,自然科學把與任何價值都沒有聯系的事物和現象看作自己的研究對象,它的目的在于發(fā)現同質的普遍聯系和規(guī)律;而另一種是把現實的連續(xù)性改造為現實的間斷性,歷史文化科學就采取這種方法,它以分割現實的連續(xù)性為代價而保存現實的異質性。要研究歷史文化科學,就必須注重對象一次性發(fā)展的特殊性和個別差異性。

只有個別性才對文化價值有意義,才是本質的。即采取將異質的連續(xù)性改為異質的間斷性的方法,為了防止科學概念變?yōu)閭€人純粹主觀意愿的產物,只有將它建立在一個“先天判斷”的基礎上才是可能;自然科學與文化科學通過這種先天的價值原則就能把所給的現實材料中的本質成分與非本質成分區(qū)別開來;所以為了搞清楚自然科學與文化科學的研究方法的不同特點,就必須厘定兩者形成科學概念所各自遵循的一般原則的不同。

第8篇:化學學科論文范文

動畫專業(yè)教學內容的思考

綜合類高校動畫專業(yè)的素描、色彩基礎課應結合專業(yè)特點進行教學,應在鞏固學生的造型能力的基礎上,緊密圍繞專業(yè)特點進行素描學習和主觀色彩、歸納色彩的表現與訓練。例如素描,綜合類高校的素描課程不像美院量大且集中上課,學生入學的專業(yè)底子也往往相對偏弱。對此,在動漫素描課程中須加強人物及動物速寫的訓練,目的讓學生理解各部分解剖結構,掌握連貫動作、動勢線、動勢重心。教學中設置頭像表現素描,須有夸張、幻想的造型訓練。一般學生不理解動態(tài)速寫的重要性,觀察方法及手上技巧也跟不上。這就需要專業(yè)教師有技巧有步驟地引導。針對動畫學生初期慢寫速寫放不開作畫,局部作畫,忽略結構,教學要以動態(tài)線、重心,骨骼結構的理解為主,設置人物幾何體造型表現課題,課時為8節(jié)。隨后課堂設計中加入技巧,強化人物動勢線訓練,課堂練習速度加快。訓練眼手的協調一致,讓學生圍成環(huán)形,中間為模特兒(設定一個動作連續(xù)的2~3個姿勢),同學們順時針走到其他同學的畫面上作畫,在短時間內完成一張人物姿態(tài)。這種訓練持續(xù)到每位同學都能2分鐘內畫出一張動態(tài)速寫。這種教學改革讓學生從多角度觀察對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局部作畫的慣性,學習到他人的長處。老師則把主要精力放在課堂幫助學生解決動態(tài)結構及表現方法的問題。課外布置定量的動態(tài)速寫及默寫作業(yè),鞏固課堂教學效果。

《動畫運動規(guī)律》課程是動畫專業(yè)的必修核心課程,也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一般我們單一地把它作為動畫基礎教學。但在教學中發(fā)現學生對傳統(tǒng)教學只注重理論講解,興趣不高,其認識僅停留在淺層面上,待進入動畫設計制作課程時無所適從。而后續(xù)課程《二維動畫設計及制作》實踐教學偏后,使學過的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大打折扣。面對此問題,將“動畫造型設計”“動畫運動規(guī)律”“二維動畫設計與制作”三門課程整合為“動作與角色設計”課。從基礎“動畫速寫”課程入手,通過準確把握動作的關鍵姿勢及迅速捕捉動作的全部過程,轉入“動畫造型設計”課程的角色設定,再到“動畫運動規(guī)律”課程對運動時間的控制和調整,最終通過“二維動畫設計與制作”實訓課程使動畫角色的性格、動作得到驗證,完成短片。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更新與整合,使課程環(huán)節(jié)由基礎知識到專業(yè)理論、由專業(yè)理論再到實踐操作,實現了理論學習與實踐完全同步的課程整合模式。

有的綜合院校學生在大四作畢業(yè)設計前,還沒有合作完成過一部片子。所以教學中應注重學生成片作品設計,將成片創(chuàng)作(畢業(yè)設計)轉化為市場需要的產品,突出設計與生產的關系,改變原來互不相干、各自獨立的課程設置。如二維、三維及偶類動畫片創(chuàng)作實踐將所學動畫專業(yè)基礎知識與這幾類動畫制作軟件相結合,獨立制作完成一部動畫短片,以此檢驗和鞏固所學基礎知識,熟悉各類動畫的制作流程及創(chuàng)作要領。藝術采風。主要是深入有深厚傳統(tǒng)文化的地區(qū),研究民間美術的創(chuàng)作內容、特點及思想根源,收集生動的且具有現實意義的民間故事、傳統(tǒng)藝術等,為創(chuàng)作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畫作品打下堅實的基礎。專業(yè)實習。主要是到動畫或游戲公司實習。學生通過實習積累豐富的創(chuàng)作實踐經驗,為畢業(yè)后迅速融入社會打下基礎。但現在綜合類高校動畫學生真正去專業(yè)實習的不到一半。畢業(yè)實習。通過畢業(yè)實習,將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但是我們的畢業(yè)實習往往和畢業(yè)設計相沖突,可以考慮提前進行畢業(yè)實習,這樣也使得畢業(yè)設計的教學和質量得以保證。

第9篇:化學學科論文范文

1.1實驗實訓設施不足,現代化程度低

由于學院為地方辦學,教育投入主要依靠地方財政,學院是一所綜合性高職院校,校內的實驗實訓室較多,因而用于單個實驗室的教育投入相對較少。目前無專門的應用化學實驗室,通常在進行應用化學實驗時,一般被安排在園藝實驗室。園藝實驗室中的實驗儀器、設備、器皿等也并不完全適用于應用化學實驗的要求,有些實驗必需的實驗儀器、設備等需要向其他實驗室臨時借用,有時因實驗儀器、設備的缺乏就完不成相應的實驗。目前所使用的部分實驗設備、儀器還是原阿克蘇地區(qū)農校十幾年前所購買的或使用的儀器,其中有些儀器已損壞或不能使用,這樣就使得應用化學實驗課程無法正常進行。

1.2教育理念落后,重理論、輕實踐

高職的現代教學理念要求應以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根據各項能力目標來選取課程教學內容并進行課程設置。園藝技術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是面向生產、管理、服務和經營第一線的應用型、技能型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根據培養(yǎng)目標,在專業(yè)基礎課的設置上,向學生傳授園藝技術從業(yè)所必需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這就要求園藝技術專業(yè)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必須結合起來。而目前的實踐教學由于受實驗條件、教學思維的固化影響,只是將理論教學按照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的要求將課時完成即可,這就使實踐教學成為了理論教學的附屬品,往往被忽略或草草完成,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

1.3教學方法手段單調

目前,現有的實驗教學方法手段單調,幾乎無法用現在比較成熟的教育技術手段和信息技術方法等,這抑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揮。這樣的實驗教學,學生不感興趣,達不到預期的實驗教學的目的,因此對實驗教學改革勢在必行[2]。

1.4學生基礎薄弱,影響教學效果

在南疆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少數民族學生居多,漢語水平有限,應用化學實驗課的開展有一定的困難。首先,民族學生的相關化學知識基礎非常薄弱,有的學生曾上過化學課,而有些學生基本上沒有上過化學課,即便是上過化學課的學生也是使用的民族語言授課,這樣的結果就是:即使是高職班的學生,其基本的專業(yè)知識甚至是簡單的概念都是空白,基礎非常薄弱。其次,學生的漢語水平也不高,由于學院地處南疆,園藝技術專業(yè)所招收學生全部來自南疆,他們在入學前漢語水平都比較低,甚至連基本的漢語溝通都無法實現,更談不上專業(yè)的化學知識了,這就給正常的教學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

2對策與建議

經過阿克蘇職業(yè)技術學院院10余年的建設與發(fā)展,學院相關實驗室的硬件設備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應用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在實踐的過稱中仍存在著很多問題,因此要進一步明確改革的方向與內容,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

2.1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學條件

應用化學是園藝技術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要想從根本上改變應用化學實驗課的現狀,必然要加大對目前實驗實訓條件的教育投入,同時整合目前相關實驗室的實驗設備、儀器等硬件設施,改善目前這種“東挪西借”的尷尬情況,為今后的實驗課程的有效開展提供一定的基礎保障。

2.2對課程進行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改革

加強實踐教學是實現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提高學生職業(yè)崗位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的根本保證,而要加強實踐教學則必須要對目前的實驗課程進行改革。從圖1可以看出,專業(yè)基礎教學是學生職業(yè)能力的基礎能力,基礎打不好會影響到學生的專業(yè)能力、綜合能力甚至是職業(yè)能力,而目前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則往往會導致學生的實驗基礎不牢固,對專業(yè)課的學習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實驗課程的改革必須從基礎做起,打牢、夯實實驗基礎并與園藝技術實際需求相結合。首先,通過基礎教學,讓學生學習與掌握一定的漢語知識,對于民族學生尤其是漢語水平不高的學生,漢語水平的能力是他們的學好其他課程知識的最基本能力,必須要求其MHK(三級甲等)通過才可,將漢語教育作為基礎教育貫穿在專業(yè)教學過程中,使其在專業(yè)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與理解漢語的真正含義及應用化學中的基本知識。其次,在學生學習應用化學實驗過程中對于常用藥品、試劑及儀器設備,盡量讓學生多接觸、多認識,培養(yǎng)學生對于應用化學實驗課程的必備知識的感觀認識,從而為真正學好和掌握應用化學實驗打好基礎。最后,在實驗教學中以化學實驗與人們當前園藝技術專業(yè)在實際生產過稱中確實所需為目的,拓寬應用范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際生產應用能力。

2.3對實驗教材進行改革

教材建設是教學改革的先導,尤其是實驗教材。為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實驗教學改革應在“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理解能力高、動手能力強”的目標指引下,努力培養(yǎng)高技能、適應性強的人才[3]。實驗內容應不局限在所訂教材的實驗范疇,而要密切結合園藝技術實際所需來開展實驗,目前我院學生所使用的實驗教材都是所定教材當中所包含的相應實驗項目,有的實驗項目還不完全適應于實際的教學,因此,編寫適用我院學生實驗教材是很有必要的。

2.4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改革

(1)采用多媒體教學這種新穎、有效的方法。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作為教學改革的配套措施,必須十分重視和加強。通過應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和手段,使充滿現代化氣息的教學方法應用在實踐教學活動中來提高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培養(yǎng)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yè)能力的目的[4]。多媒體教學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人機交互、及時反饋[5]。采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已成為實驗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輔助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能幫助學生提供形象、直觀、規(guī)范的教學內容,在學生做實驗之前,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提供相應規(guī)范化的實驗內容如規(guī)范化操作錄像,并在錄像中根據具體情況強化操作規(guī)范和注意事項,使實驗過程可視化,讓學生在預習實驗時改變傳統(tǒng)的閱讀文字的預習方式,從而提高預習效率。這樣,在實驗進行時也起到規(guī)范、較容易學習的作用。(2)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學生主動參與教育活動,教育才有成效。可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法,將實驗任務分解分組,每位學生在所分小組中則有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如在溶液配制的實驗中,必須要求學生對溶液的配制中所需的溶劑的量的計算準確到位,使接下來的實驗步驟有序進行,這樣便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責任心,有力提高教學效果。還可采取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由小組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在實驗過程中進行選擇,在實驗教學中引導學生自覺實踐、主動探索、積極思考、敢于創(chuàng)新,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競爭精神、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

2.5考核方法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