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有關月亮的古詩范文

有關月亮的古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有關月亮的古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有關月亮的古詩

第1篇:有關月亮的古詩范文

關鍵詞:意象;月亮;構成

自然界中的花鳥蟲魚、山水草木,皆可構成意象。月亮由于其美麗、高潔、深杳為人喜愛,更被詩人寄托了朦朧深邃的情感,成為古典詩歌的一個經典意象?!霸隆币庀蟮臉嫵煽梢詮膬煞矫娣治觯?/p>

一、因“象”以立“意”

意象由意(主觀情感)與象(客觀物象)兩個基本因素構成,其中象是基礎,即詩人的情感必須要借助于某個客觀物象來表達。在古詩的傳統(tǒng)里,人們總對某種事物寄托某種特殊的情感,比如望月思鄉(xiāng)、折柳惜別、鴻雁思歸等,這與事物本身具備的特質有關。

比如月亮引發(fā)相思,李白的《靜夜思》寫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边@樣一個鄉(xiāng)思引動的過程自然而然,并不因詩人與讀者時代和生活經歷的差異產生隔膜。這與月亮的特質有關。首先,寧靜的月夜,離鄉(xiāng)背井的人容易感受到孤單,想及家鄉(xiāng)、親人、愛人朋友并渴望團聚。夜的靜謐比之白晝更易讓人陷入沉思,產生纏綿邈遠的情思。其次,從月相的形態(tài)及其變化來看,圓月如盤,團團圓圓;殘月如勾,殘缺不全。月亮圓了又缺,自然勾起人們關于分離和團聚的聯(lián)想。宋代呂本中的《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月亮不分南北東西與人相隨,愛人與他卻分隔異鄉(xiāng)不能相聚;月亮圓了又缺,缺了還會圓,但人卻是一經分散,難得團圓。人生的聚散與月亮的圓缺就建立了關聯(lián)。再次,由于月亮的唯一性,天南地北的人共一輪明月,因此月亮便被作為傳情的媒介,李白:“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作為一種共通的情感體驗,月亮承載了天下所有人的相思,“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保ㄍ踅ā妒逡雇隆罚埦琵g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望月懷古》)更是道出,望月思鄉(xiāng)是一種普遍的情感模式,自然界的月亮脫胎成經典的藝術形象。

二、“象”的豐富“意”蘊

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個性等許多因素。雖然人們習慣把一種情感投遞于一種物象之上,但在這個基礎上,也會由不同的個體生發(fā)出其他的聯(lián)想,產生不同的意蘊和情感。

(一)人格境界決定的月亮的氣質

曹植的《七哀詩》:“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借問嘆者誰?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這首詩是曹植代思婦抒情,借明月抒發(fā)對久游在外的丈夫的思念。月光照耀引憂樗跡高高在上的月亮代表只可仰望不可倚靠的夫君。丈夫在外仕途發(fā)展、情感變化一無把握,自己在家獨守、被動等待、充滿憂慮、終至無奈。她將夫君比喻為路中的清塵,將自己比喻為污濁的水泥,兩人就像是沒有交集的平行線,愈行愈遠。詩人寫出了古代不獨立的女性生命依附于人的卑微和無奈。這里月亮引起的情思委婉深致、悲戚惶惶,具有強烈的女性氣質。

再看一首杜甫詩,《旅夜書懷》:“細草微風岸,危墻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天地一沙鷗?!睔v盡滄桑、垂垂暮年的杜甫在成都草堂度過了難得的寧靜歲月,由于好友嚴武去世失去生活依靠,被迫離蜀東下。他放眼望去,只見星星低垂,水天相接處一片曠野開闊伸展,俯身看一輪明月映照水中,隨著江水波瀾起伏動蕩。好一番豪壯靜謐的景致!月亮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涌動不息的,它蘊含著不折的生命力。作者是“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的杜甫,是“致君堯舜上,能使風俗淳”的杜甫,雖然一生坎凜,但志氣未消,這里的月就有了一種闊大悲壯之感,具有陽剛之氣。

(二)人生際遇帶來的月亮的基調

第2篇:有關月亮的古詩范文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作為中國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每一位中國人都非常重視,幼兒園中秋節(jié)活動方案怎樣寫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021中秋節(jié)活動方案幼兒園范文5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2021中秋節(jié)活動方案幼兒園范文1一、主題來源

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選擇這一主題活動正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幼兒已經有中秋節(jié)慶祝的體驗,對中秋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開展中秋節(jié)慶?;顒?,更注重的是讓幼兒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各時各地不同的慶祝習俗,以及感受現(xiàn)代中秋節(jié)所特有的藝術性,如中秋節(jié)的歌曲、賀卡、動畫、精美的月餅盒等。

二、總體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并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

2.豐富幼兒的科普知識,了解“月食”現(xiàn)象,與影像知識。

3.了解中秋節(jié)的風俗,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同時體會到勞動與分享的樂趣。

三、主題開展時間

_月_日至_日為期一個周的“快樂中秋節(jié)”活動。

四、活動類型

1、聽一聽:聽一個關于月亮的傳說故事。

例如:《嫦娥奔月》、《天狗吃月》、《中秋節(jié)的由來》

2、做一做:用橡皮泥做一個月餅。

3、畫一畫:“小手畫月餅”,“月亮婆婆”,鼓勵幼兒以繪畫的方式設計月餅圖案。

4、讀一讀:學習朗讀一首中秋節(jié)的古詩或者宋詞。

例如:唐詩《靜夜思》、《中秋夜》、宋詞《明月幾時有》等。

五、主題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

1、中秋節(jié)前,各班教師和幼兒一起創(chuàng)設及渲染以“快樂中秋”為主題氣氛的環(huán)境。

例如“團團圓圓慶中秋”圖文并茂的主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或者是關于“中秋節(jié)的傳統(tǒng)故事”的圖文并茂資料或者“中秋詩詞”等等。

2、“情意濃濃,愛滿中秋”賀卡展。

(大班)

3、“慶中秋燈籠大匯演”親子制作比賽。

(中班)

4、“慶中秋燈籠大匯演”作品展示。

(小班)

5、舉辦小小作品展示“我設計的月餅圖案”。

大班)

六、家園共育

1、建議家長給幼兒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節(jié)的古詩。

2、鼓勵家長幫助收集各種各樣的月餅盒、月餅禮品袋、中秋節(jié)賀卡、圖片、燈籠等資料創(chuàng)設班級環(huán)境。

七、分散活動的配合

1、陽光超市體驗——由家長帶領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月餅(放園后)。

2、自助餐——月餅品嘗大會(全體幼兒)。

3、創(chuàng)意月餅比賽、親子“情意濃濃,愛滿中秋”賀卡展——(大班)

八、活動內容建議

(結合教學活動和區(qū)域活動來展開)

1、社會:《節(jié)日的街道》、《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傳說》、《大家一起吃月餅》、《一起過中秋》。

2、語言:《月亮的遐想》、兒歌:《我與月亮的對話》、《漂亮的月餅盒》、《月亮船》《各種各樣的月餅》、古詩《靜夜思》《月餅的味道》、《嫦娥奔月》、《明月幾時有》。

3、科學:《會變的月亮》、《月亮上面有點啥?》、小班《數(shù)月餅》、分類;

大班統(tǒng)計《月餅品牌》、《月餅的生產廠家》、《等分月餅》。

4、藝術:《欣賞各種各樣的月餅盒包裝》、《設計月餅圖案》、《我為媽媽做燈籠》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月亮婆婆喜歡我》。

中秋的月兒圓圓、中秋的月餅香香,中秋的話兒甜甜,中秋的快樂多多……希望通過中秋節(jié)的系列主題活動,讓孩子們了解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許多習俗,更讓孩子學會分享、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吧。

2021中秋節(jié)活動方案幼兒園范文2一、背景分析

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jié),是孩子們觀賞月亮、品嘗月餅、學習分享的大好時機。這一主題活動貼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兒童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以中秋節(jié)為主題設計和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助于幫忙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相關文化,感受花好月圓和合家團圓的完美氛圍。而環(huán)境作為一種“隱性教育課程”,在幼兒園日常教學中具有獨特的功能和作用。為了更好的完成中秋節(jié)主題,就要創(chuàng)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huán)境。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上要突出幼兒的主體性,也就是從設計到布置再到評價整個過程均讓幼兒進取參與。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資料的選擇上,要充分研究到每個幼兒的發(fā)展需要,保證幼兒對環(huán)境的選擇和自由支配。

二、活動主題目標

1.感受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讓幼兒經過品嘗月餅、觀賞月亮、學習和欣賞歌曲、制作水果拼盤等活動來體驗節(jié)日的歡樂,分享完美的情感。

2.明白陰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有關習俗,明白中秋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團圓節(jié)。

3.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整理資料,提高幼兒的自我學習本事。

三、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一)主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主題墻作為促進幼兒發(fā)展不可缺少的“環(huán)境”,已成為當前幼兒園教師關注的熱點問題。在主題教學活動中,經過創(chuàng)設主題墻,讓墻由“靜”變“動”,融入到主題教學中,讓幼兒與環(huán)境進行有效地對話,成為我們主題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幼兒學習的互動平臺。在創(chuàng)設前,先和幼兒討論,多關注幼兒,觀察幼兒的興趣點和需求,確定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資料,并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設主題墻飾的進取性,傾聽幼兒創(chuàng)設墻飾環(huán)境的所思、所想,為幼兒供給適度的支持。其實創(chuàng)設環(huán)境的過程也是幼兒的學習過程。經過與幼兒討論決定了墻飾資料后,教師應和幼兒一齊設計、準備材料和制作幼兒園迎中秋節(jié)主題活動策劃方案幼兒園迎中秋節(jié)主題活動策劃方案。

1.奇妙的月亮——關于月亮的圖片(由教師、幼兒、家長共同收集整理)如:嫦娥奔月圖片、月宮照片、神舟飛天照片、月球圖片等(下頭配上簡單的文字說明)。

豐富幼兒關于月亮的經驗。

2.中秋風俗——關于中秋節(jié)各地風俗的照片。

通常中秋節(jié)與國慶節(jié)在同一時間段,能夠布置中國地圖,然后將共同收集的各地慶祝中秋節(jié)的照片按照地域布置在地圖上。如:中秋團圓、賞月、吃月餅、登高望月等。由師幼共同完成。目的讓幼兒了解中秋節(jié)的風俗習慣。

3.中秋來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圖片。

目的在于讓幼兒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相關傳說。

4.團圓樂——幼兒全家福照片,體現(xiàn)中秋是團圓的日子。

5.歡歡喜喜過中秋——幼兒親子手抄報。

幼兒與家長共同制作手抄報,體現(xiàn)中秋來歷、中秋風俗、中秋兒歌、古詩等,圖文并茂。增進幼兒對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理解中華文化和美德的教育。

6.中秋祝福——教師為幼兒準備一幅長卷,讓幼兒用畫筆在長幅畫卷上表達了自我對中秋的感悟。

月桂樹下的玉兔、會飛的嫦娥、月亮的變化、團圓的心愿……所有關于月亮的夢想都躍然紙上。

(二)區(qū)域活動創(chuàng)設:

區(qū)域活動是課程資料的延伸或拓展,所以本主題的區(qū)域資料來園與中秋節(jié)的相關資料,根據(jù)幼兒的不一樣本事和個別差異投放不一樣層次的材料,區(qū)域中的資料都是與課程和近階段的活動資料緊密聯(lián)系的,幼兒經過區(qū)域游戲,主題活動中獲得的經驗會進一步得到鞏固、遷移和提升。

1.團圓超市:

幼兒和搜集各種月餅外包裝盒、手提袋、月餅盒、飲料瓶、各種水果等,開展“超市購物”游戲。

2.美工區(qū):

巧手吧:幼兒利用月餅盒、手提袋等,借助教師供給的輔助材料(剪刀、雙面膠、彩紙、絲帶等)對包裝盒進行裝飾,組合制作立體化的作品。生活中隨處可取的廢舊材料在孩子們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小手中就會變成寶貝,汽車、家具等。當孩子們體驗創(chuàng)造的歡樂時更收獲了成功的喜悅。

月餅店:幼兒利用橡皮泥,借助模具制作月餅。

說明:為了體現(xiàn)幼兒互動,幾個區(qū)域能夠合作游戲。泥工區(qū)幼兒制作好的月餅能夠送到巧手吧進行包裝,由司機送到超市里出售。這些能夠在教師的提示下,由幼兒表達出合作游戲的愿望。

3.益智區(qū):結合科學領域活動,在節(jié)前節(jié)后讓幼兒觀察月亮,進行比較,繪制出“月亮變化冊”等。

4.音樂區(qū):歡樂音樂會。

準備各種打擊樂器:圓舞板、三角鐵、碰鈴等,音樂圖譜,進行節(jié)奏樂練習,嘗試為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音樂《彩云追月》,用不一樣的打擊樂器合作演奏,體驗歡樂,嘗試用樂器獨立演奏幼兒園迎中秋節(jié)主題活動策劃方案策劃書。幼兒接觸打擊樂,能夠發(fā)展幼兒對音樂的節(jié)奏感、感受力和理解力,培養(yǎng)幼兒耐心傾聽與相互合作的習慣。

5.表演區(qū):為幼兒供給表演的頭飾、道具,引導幼兒舉辦中秋聯(lián)歡會,鼓勵幼兒大膽表演、展示自我,激發(fā)幼兒的自信心。

6.閱讀區(qū):投放關于月亮、中秋節(jié)的故事書、圖片、識字卡片、圖文并茂的古詩、兒歌,提高幼兒的閱讀本事

(三)走廊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走廊是幼兒園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室外場地和室內環(huán)境的通道,是幼兒每一天都必須接觸和經過的場所,它同樣肩負教育功能的職責。

(四)家園聯(lián)系欄:

家長園地是家園溝通的重要園地,家長園地不僅僅要溫馨、好看,并且要富有詩意,能吸引家長眼球,要讓欄目“活”起來,真正體現(xiàn)家園之間互動。為讓家長全面地了解班級活動,設立如下板塊:教育早明白——張貼主題教學計劃,讓家長了解本主題資料;本月話題:——家長討論“過一個有意義的中秋節(jié)”的方案,讓幼兒在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中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風俗等;我學會了——張貼兒歌、故事;溫馨提示——結合主題活動的開展需要家長配合的工作等,精彩瞬間——用照片的形式將幼兒園開展活動的情景向家長展示。從而體現(xiàn)家園共育的理念和主張!

在中秋節(jié)主題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中,要體現(xiàn)出以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身份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努力使每一塊墻面、每一個區(qū)域、每一件材料都能與幼兒互動,與幼兒“對話”,發(fā)展幼兒的自主學習本事。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在歡樂中學習,讓環(huán)境也成為幼兒的教師。

2021中秋節(jié)活動方案幼兒園范文3設計意圖: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積淀著許多洋溢著濃厚東方文化色彩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節(jié)日正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等傳統(tǒng)民俗節(jié)日,無不大力弘揚著民族文化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傳承民族精神。

時值中秋節(jié)的來臨,讓我們的孩子了解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學到科學小知識,并且在活動過程中把禮儀滲透到各個細節(jié)處。

總體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并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

2.豐富幼兒的科普知識,了解“月食”現(xiàn)象,與影像知識。

3.了解中秋節(jié)的風俗,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同時體會到勞動與分享的樂趣。

活動時間

中秋節(jié)當天下午14:30----17:30

活動準備:

環(huán)境準備:園所室外與教室能凸顯中秋節(jié)日氛圍的環(huán)境布置。

有些簡單,再具體些,都可以準備哪些具體的材料,列舉出來,有圖片也可以附上

道具準備:繪畫工具;燈泡、皮球(大、小各一個);手電筒、白墻/屏幕;月餅、水果、盤子、水果刀。

其它準備:凳子、大桌子、家長簽到本、話筒、條幅等。

活動過程:

全園孩子參加,通過自愿報名的形式選擇自己活動的項目。

活動一.美麗圖,我來畫

時間:14:30----15:30

活動一、二、三、四是同時進行的,所以有一個統(tǒng)一的時間就行,活動五的時間可以另加的,但要結合實際定時間

活動準備:教師事先準備一些中秋相關的圖片貼、掛在教室。

讓孩子在作畫期間尋找靈感,以及準備繪畫工具。

活動目標:讓孩子用繪畫的手法表達自己認識的中秋節(jié),開發(fā)幼兒的動手能力與想象能力。

活動過程:形式不限,畫風不限,工具不限,作畫出與中秋相關的美麗圖畫。

作畫期間,其它幼兒以及家長可以保持秩序的觀看。

作畫后(15:50)教師幫助幼兒一起把畫粘貼在教師四周墻壁上。

過程太簡單,形式、畫風、工具雖不限,但是也要給老師提供一些可參考的,否則老師會覺得很空,例如:水粉畫、水墨畫、黏貼畫、添畫、手工折紙、剪貼、拓印、砂紙、陶藝、裝飾瓶子(將瓶子外層圖上水粉。

等晾干后,在水粉上作畫,也可在瓶口處系上絲帶作為裝飾)等等,都可以,每種后邊說明玩法,具體需要準備的材料,是否需要老師參與指導,都需要配合哪些環(huán)境布置,供老師參考,不一定都用,但是老師可以選用,這樣老師就覺得簡單多了。

活動二.小故事,大家講。

時間:15:00---15:50

準備:提前兩天教師給講故事的孩子布置任務,和家長一起尋找、準備中秋節(jié)的小故事。

目標:準備期親子互動,提高家長的認識。

通過孩子講故事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1、先由一名教師生動的給大家講中秋故事。

再每位幼兒輪流上臺講故事,幼兒獨立講,其他人做觀眾,要有觀看的禮儀

要求:家長、教師、幼兒都保持安靜狀態(tài)聽故事,并對講者用以掌聲鼓勵。

第一組作畫的幼兒邊聽故事,邊作畫。

可以再豐富些,比如,小講臺可以怎樣布置,觀眾席怎么擺椅子,上臺講故事的幼兒可以穿上有魔力的魔法衣、魔法帽(也可以換成其他的名字,要對幼兒有吸引力)并附上咱們能搜集到的所有故事,供老師選擇

2、可以將故事改編成劇本,幼兒排演成情景劇,情景劇的表演和講故事可以穿插著進行,提前準備好道具和服裝,小演員要畫好妝,舞臺可以跟講故事的是同一個舞臺

活動三.學科學,懂知識。

時間:16:00---16:40

道具準備:投影儀/手電筒,白墻/幕布,月亮圖片,摳畫出嫦娥形態(tài)的紙板;燈泡,氣球(大、小各一個);整間教室都要遮光

知識準備:熟悉一些物體、動物的輪廓形狀。

注意:1、在幼兒進入此活動教室前,老師要跟前來的家長和幼兒溝通好,活動時的注意事項:要盡量保持安靜;由于活動室內很黑,請幼兒不要亂跑以免磕傷;

2、如果空間不夠,可以選擇大一點的教師或分批進入

目標:開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與藝術想象力,培養(yǎng)手指精細動作,和動手能力,模仿能力;豐富幼兒科學小知識。

活動:(一).奇妙的手影

教師引導幼兒用小手做各種各樣的動作,激發(fā)幼兒對手影游戲的興趣。

教師通過一個小故事(如果有要附上)讓幼兒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根據(jù)故事做出相應手影。

(二).“嫦娥奔月”。

用“小孔成像”法,展示嫦娥奔月

前期教師與幼兒共同摳畫出嫦娥奔月形態(tài)的紙板,用紙板遮擋在屏幕與投影儀之間,屏幕上就會形成物的倒像,我們把這樣的現(xiàn)象叫小孔成像。

在幕布左上角粘貼上月亮圖片。

前后移動中間的板,像的大小方位也會隨之發(fā)生變化。

通過此方法,既讓幼兒更生動的看到了嫦娥奔月的情形,并且讓幼兒增加了小孔成像的科普知識。

(三).神奇的月亮

1.導入:展出各種形狀的月亮圖片。

2.模擬月食全過程:使用燈泡代替太陽,一個孩子舉起大皮球代替地球,另一名還在舉起小皮球代替月球。

打開燈泡,大皮球圍繞太陽轉,小皮球圍繞大皮球轉,觀察大皮球、小皮球各自被對方的黑影遮擋的情況。

第二個和第三個活動,是否嘗試過,是否在操作時能完成?

活動四.齊動手,共勞動

時間:16:40---17:15

準備:各種水果與食品、水果刀、盤子

目標:培養(yǎng)幼兒幫助父母做家務的良好行為習慣。

活動:幼兒、教師、家長齊動手制作美味的食物,教師與家長幫助切食物,例如水果、月餅等。

讓孩子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像空間制作水果拼盤以及食物作畫等。

此活動都要準備什么(除了水果、還有哪些圖片)?準備多少?

水果有一部分可以做成拼盤,另一部分直接清洗好并分類

什么人負責切水果?什么人洗?什么人拼擺?

制作月餅都需要準備什么?制作過程是怎樣的?

畫雞蛋要準備哪些圖片供幼兒參考?

活動五.吃月餅,同分享。

時間:17:15---17:30

準備:若干名教師做為引導員,個人小餐具,音響,樂曲。

活動:用自助餐的形式,把每組小朋友做的食物都擺放在大桌子上,然后全園共同品嘗。

同時欣賞歌曲《春江花月夜》、《爺爺為我打月餅》等。

備注:1、前四個活動的方式想有個小調整,原計劃是幼兒報名,然后一下午都在一個教室活動,這樣可能幼兒會覺得沒意思,所以,在這里做一下改動,先報名做活動,然后自己報名的活動完成后,可以再到其他的教室參加或參觀其他的活動。

家長陪同,然后整個活動中老師、幼兒、家長都要有禮儀行為,比如:不影響他人、學會排隊、等候、老師在指引家長時的手勢語,迎賓時要注意的禮儀等等,這些環(huán)節(jié)都要體現(xiàn)出來。

2、一共四個活動,四個教室,如果幼兒園班級較多,可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班級搞同意個活動,幼兒園可以自己按實際情況安排。

2021中秋節(jié)活動方案幼兒園范文4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知道中秋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團圓節(jié)。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jié)的快樂。

活動準備:發(fā)動幼兒自帶水果和月餅

活動形式:班級集體活動

活動流程:介紹節(jié)日——欣賞故事——談話品嘗

活動過程:

一、介紹節(jié)日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jié)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歷8月15日是中秋節(jié)。

二、欣賞故事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三、談話品嘗:

1、中秋節(jié)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嘗自帶的月餅和水果。

說說自己所帶的食品。

附: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來了,細細的,彎彎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

涼風吹得她有點冷,她就撕了一塊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還是找一位裁縫師傅做件衣裳吧。

裁縫師傅給她量了尺寸讓她五天以后來取。

過了五天,月亮姑娘長胖了一點兒好象彎彎的鐮刀她來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連扣子也扣不上。

裁縫師傅決定給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讓她再過五天來取。

五天又過去了,月亮姑娘又長胖了一點,彎彎的象只小船。

她來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連套也套不上。

裁縫師傅漲紅了臉,說:“我只好重做了。

又是五天過去了,月亮姑娘來取衣裳,裁縫師傅看到月亮姑娘變得圓圓的,象一只圓盤那樣,吃了一驚:“啊你又長胖了!”裁縫師傅嘆了一口氣,對月亮姑娘說:“唉!你的身材量不準,我沒法給你做衣裳了。

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她到現(xiàn)在還穿不合身的衣裳。

你,白天太陽公公出來了,她不好意思出來,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2021中秋節(jié)活動方案幼兒園范文5活動時間:20__年_月__日(星期__)

活動地點:活動大廳

活動目的:

1、通過各種活動,讓幼兒知道陰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知道中秋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團圓節(jié)。

2、了解中秋節(jié)人們的活動,讓幼兒通過品嘗月餅、觀賞月亮、學習和欣賞歌曲、制作水果拼盤等活動來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感受中國人的文化習俗。

3、通過活動,促進親子交流,增進幼兒與父母之間的感情,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

4、引導幼兒感受、體驗勞動與分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場地布置:懸掛《中班組“喜迎中秋與愛同行”親子活動》的橫幅和貼有謎語的燈籠

2、音樂準備:《春江花月夜》、《爺爺為我打月餅》、《感恩的心》。

3、家長自帶水果、水果刀、月餅,教師準備盤子、桌子、椅子、一次性手套(做拼盤時用)

4、故事:神話視頻《嫦娥奔月》,《月亮姑娘的衣裳》的道具5、游戲用品:鼓、大花各一、抽題紙條,小獎品若干。

6、座位安排:家長坐在孩子的后面,整個呈半圓形。

活動流程:

一、幼兒演唱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小朋友知道人們慶祝中秋節(jié)最主要吃什么?(月餅)現(xiàn)在就請欣賞小朋友演唱的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二、播放視頻: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小朋友,你們知道傳說中月亮上住著誰嗎?(嫦娥)中秋節(jié)的來歷就和嫦娥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三、幼兒朗誦古詩《靜夜思》、《泊船瓜洲》

知道了中秋節(jié)的來歷,現(xiàn)在我要考考小朋友,你們會哪些和月亮有關的古詩?請小朋友一起來朗誦古詩《靜夜思》和《泊船瓜洲》

四、教師講故事《月亮姑娘的衣裳》

出示月亮道具,問:看看這是什么?(月亮)請欣賞吳老師為大家?guī)淼墓适隆对铝凉媚锏囊律选?/p>

五、親子猜燈謎

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我們來玩?zhèn)€傳統(tǒng)游戲《擊鼓傳花》,玩法和規(guī)則大家都很熟悉,花落誰家,家長和孩子一起上前抽紙條,然后按照紙條上的要求去猜謎,猜對有獎。

六、親子制做水果拼盤

按照六人一組圍坐桌旁,利用自己帶來的水果合作制作水果拼盤。

當場頒發(fā)創(chuàng)意獎、精美獎和造型獎、可愛獎及優(yōu)秀獎。

七、家園齊唱《感恩的心》

小朋友的成長離不開爸爸媽媽的辛苦照料,也離不開老師的諄諄教導,我們幼兒園的工作也離不開各位家長大力支持。

我們每個人都有許多需要感謝的人。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請大家全體起立,一起來演繹那首溫暖人心的歌曲《感恩的心》。

感恩,會是心境變得平和;感恩,會使自己感到幸福;感恩,會使生活充滿希望!因為感恩才會有多彩的世界,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第3篇:有關月亮的古詩范文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25課。

二、教學目標

(1)感受課文中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略中國月亮文化的源遠流長。

(2)通過不同形式朗讀有關月亮的古詩,積累描寫月亮的經典詩句,激發(fā)學生對古詩的興趣和對誦讀的深層理解。

(3)以小外甥關于月亮的比喻為切入點,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寫出自己的心中月。

三、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朗讀方式來讀描寫月亮的詩,從而領悟不同的讀法,不同的理解,讀出不同的感覺。

(2)優(yōu)美情境的熏染下,學生能寫出自己的心中月,從而進一步領略月亮之美,中國月亮文化之博大。

四、教學準備

樂曲《春江花月夜》及輕柔的鋼琴曲、教學課件、與月亮有關的散文和繪畫作品。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江中月”,感受月亮之美

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著名作家趙麗宏所寫的散文,讀――望月。

輕輕地讀――望月,柔柔地讀――望月。

師:望月所望的月亮不是一個,而是三個,一個是――江中月,一個是――詩中月,還有一個是――心中月。(板書:江中月 詩中月 心中月)

師: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走進了安詳柔美的江天月色,帶著你的感受,我們一起美美地讀。配樂齊讀第二小節(jié)。

【設計意圖:在學生的朗讀中,營造清幽靜謐的氣氛,學生一邊感受江中月的柔美,一邊體會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

(二)走進“詩中月”,感受月亮之情

師:這就是江中月,那么清幽,那么令人心曠神怡,難怪作者今晚怎么也睡不著。其實,睡不著的又豈止是作者一人,還有誰?(小外甥)兩人看著夜空中這么朦朧迷人的月色,禁不住詩興大發(fā),開始了對詩比賽。他們是怎么對詩的?從課文中找一找,找到之后再讀一讀。

(出示詩句)

1.角色朗讀

師:柔美的月色下,沉穩(wěn)而又才華橫溢的舅舅和聰明活潑的小外甥開始對詩了,他們會怎么來對這些詩呢?怎樣的語氣?怎樣的動作?怎樣的神情?同桌兩個人一個當舅舅,一個當小外甥,先試著對詩。

(指名賽詩)

2.情感朗讀

師:這些詩句都是古人所寫,這古人的每一句詩詞里都鑲嵌著一輪明月。詩人最是多愁善感的,面對著高空懸掛的月亮,詩人們都在怎樣傾訴著自己的情思呢?(生交流每句詩的情感,并帶著情感讀詩)

師:(拋出疑問)讀著讀著,我就覺得奇怪了,都是天上的同一輪明月啊,怎么到了詩人的眼里,筆下就不一樣了呢?這就叫“月亮本無情,情在人心間!”

(師板書:情)

3.拓展朗讀

師:舅舅和小外甥僅僅就對了這幾句詩嗎?他們還可能對了哪些與月亮有關的詩呢?

師:我們在對詩的時候,你可以用舅舅一個大人的語氣來對,也可以用小外甥一個小孩子的語氣來對,也可以當一回心潮澎湃的詩人對月抒懷,總之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

【設計意圖:新課標提出:有感情地朗讀是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tài)度,表現(xiàn)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tài)度的理解。6句描寫月亮的詩都是學生學過的,比較熟悉。很多老師在處理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時候都是讓學生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讀出詩的情感,詩的韻味。殊不知這樣一來,就有脫離文本之嫌疑。在情感朗讀之前插入分角色朗讀,既源于文本,又讓學生體會到:相同的文字可以有不同的讀法,而不同的讀法又意味著不同的理解,帶著不同的理解來讀相同的詩歌,會帶給所有人不同的感覺,這就是語言文字的魅力】

(三)品味“心中月”,感受月亮之韻

(1)過渡。詩,和月光一起,沐浴著我們,使我們沉醉在清幽曠遠的氣氛中。皎潔的月光下,聰明好學愛幻想的小外甥望著月亮出神了。他開始想象,想象眼前的這一輪明月,它究竟像什么?在小外甥的眼睛里,月亮像什么?(像眼睛,天的眼睛)這天的眼睛就是小外甥的心中月。這是怎樣的眼睛?

(2)出示對話。這就是舅舅和小外甥的對話。誰來讀一讀?

(3)這月亮怎么就成了天的眼睛了呢?這個比喻好不好?好在哪里?同桌討論討論。

交流:月亮圓圓的,就像是天的眼睛睜得大大的,看著我們蕓蕓眾生。月亮彎彎的,就像是天的眼睛慢慢閉上了,好像在回味著人間的逸聞趣事,又像在思考怎樣讓人間變得更加美好!把天擬人化了,有時候睜開眼睛,有時候閉上眼睛。

(4)小外甥說這段話的時候可是繪聲繪色的,誰來繪聲繪色地讀一讀?

(5)師生配合讀。

師:我們都來做一次這個可愛的小外甥,繪聲繪色地讀,仿佛在講一個現(xiàn)成的童話故事。老師也加入你們的隊伍,讀舅舅的話。

(6)寫話拓展。我們和小外甥有著一樣的年紀,一樣的調皮,一樣的富有幻想。我們每一個人心中也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月亮。平時空閑的時候,我們也會坐在院子里,站在陽臺上,抑或是靠在窗子邊,望著天上的明月出神。在你的眼中,在你的心中,月亮像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出示月亮的各種不同形態(tài)的圖片)

拿出筆和紙,寫一寫你的心中月。(配樂)

(7)交流。

(8)時間過得真快,天邊那些淡淡的云絮在不知不覺中聚集起來。

(師引讀20~21小節(jié))

我輕輕地展開了幻想的翅膀,此時此刻的我,又會有著怎樣的幻想呢?

【設計意圖:現(xiàn)行的語文課堂教學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教師講解偏多,學生自主學習、作業(yè)時間偏少。新課標也提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在品味了外甥的心中月后,所有孩子的心中一定涌動了不一樣的情愫。此時順水推舟,讓孩子們想一想自己心中的月亮是什么樣子,及時寫下來】

(四)尋找“心中月”,感受月亮之奇

過渡:作者心中的月亮會和小外甥的一樣嗎?會和你們的一樣嗎?

(1)同是天上的一輪明月,一落到人間,一落到人的眼睛里、心里,都會不一樣。這就是月亮本無情,情在人心間。

(2)打開中國的文學史,每一頁上都有仰望月亮的目光。古往今來,多少這樣的文人墨客借助各種文學體裁表達著自己的心中月。

①出示賈平凹《月跡》,讓學生讀一讀。

在這群小孩子的眼里,這月亮就是按在天空上的印章?這是多么富有童趣的想象,想累了,孩子們就甜甜地睡了,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

②出示冰心《寄小讀者》:靜美的月亮,自然是母親了。我半夜醒來,睜眼看見她,高高的在天上,如同俯著看我,我就欣慰,我又安穩(wěn)地在她的愛光中睡去。

師讀。在冰心奶奶的眼中,這月亮就是――母親,這么溫柔,深情地看著自己的孩子。

③出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朱自清筆下的月亮不是那個小小的印章,也不是慈祥的母親,它柔和的光灑在荷塘上,這恍如仙境的美景讓作者的心境也漸漸美好起來!

(3)古往今來,月亮不僅僅出現(xiàn)在優(yōu)美的文學作品中,也出現(xiàn)在很多的藝術作品中。很多音樂家、畫家心中也有屬于自己的一輪明月。你們想看嗎?想聽嗎?(教師出示一組畫家的月亮作品,有油畫、版畫、水墨畫等)

師:耳畔這優(yōu)雅的曲子就是《春江花月夜》。

師:這是梵高的著名油畫《星月夜》。

第4篇:有關月亮的古詩范文

中秋親子活動方案主題目標:

1、知道陰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簡單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知道中秋節(jié)又叫團圓節(jié)。

2、了解中秋節(jié)人們的活動,讓幼兒通過品嘗月餅、觀賞月亮、學習和欣賞歌曲、制作水果拼盤等活動來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感受中國人的文化習俗。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和幼兒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畫,其中有月亮的變化、宮燈。

2、懸掛燈籠,水果圖案營造熱鬧的節(jié)日氣氛。

3、展示幼兒在節(jié)前觀察月亮、繪制出的月亮變化冊。(事先發(fā)放記錄單)。

4、區(qū)域活動:開開心心來中秋

(1)繪畫:提供水果圖片,供幼兒繪畫之做好吃的水果。

(2)泥工:橡皮泥,供幼兒制作月餅。

(3)美工:提供各色彩紙、膠水、繪畫筆供裝飾節(jié)日的燈籠。

(4)制作燈籠:運用空瓶子、彩色膠帶、色紙、粘貼素材,做一個燈籠。

家園共育:

1、有條件的家庭,晚上帶著孩子一起觀賞中秋的月亮,并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2、與幼兒一起準備一個燈籠,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兒節(jié)前節(jié)后連續(xù)觀察月亮,并記錄月亮的變化。

活動一:快樂的中秋

(一)活動目標:

1、認識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知道其來歷及有關習俗。

2、體驗分享、合作的快樂。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表現(xiàn)。

活動準備:

1、有關月亮的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幼兒一起布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每個家庭準備一個月餅帶來。

(二)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圖:月球

結合孩子們的觀察記錄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jié)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jié),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jié)。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jié)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

教師完整講述中秋節(jié)的美麗傳說。

3、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準備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jié)?(請幼兒和家長討論,由幼兒回答)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jié)的?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么方式慶祝中秋節(jié)?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guī)砹烁鞣N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

3)幼兒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父母、同伴、老師一起過節(jié)的快樂。

活動二水果拼盤比賽

(一)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中秋節(jié)也是水果豐收的節(jié)日。

通過家庭小組式競賽活動,促進親子交流,增進幼兒與父母之間的感情,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小組號牌,自帶水果,一次性塑料刀具盤子等。

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活動的意義

秋天是水果豐收的季節(jié),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坐在月下不光賞月還要品嘗月餅和各式豐收的水果,感受生活的富足。

2、介紹游戲規(guī)則

今天我們的家長也帶來了豐富的水果,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個別家庭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名稱,基本特性)現(xiàn)在我們將舉行一個制作水果拼盤的大賽,活動規(guī)則如下:

1、以三個家庭為一小組,發(fā)放號牌。

2、在規(guī)定時間內,不但要比造型還要比桌面整理。

3、幼兒參與性將作為優(yōu)先評獎標準。

4、獎項有:配合默契大獎和最佳造型獎

三、水果拼盤比賽

教師注意進行部分協(xié)作,其他班教師記錄并進行評獎。

四、評選與品嘗活動頒發(fā)獎狀,互相交換品嘗水果拼盤。

五、教師進行今天活動的小結。

你們今天這個中秋節(jié)過的怎么樣?(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感覺)

你還知道哪些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呢?你喜歡過這些節(jié)么?

中秋親子活動方案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知道中秋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團圓節(jié)。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jié)的快樂。

活動準備:

發(fā)動幼兒自帶水果和月餅。

活動形式:

班級集體活動。

活動流程:

介紹節(jié)日——欣賞故事——談話品嘗。

活動過程:

一、介紹節(jié)日

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jié)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歷8月15日是中秋節(jié)。

二、欣賞故事

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三、談話品嘗:

1、中秋節(jié)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嘗自帶的月餅和水果。

說說自己所帶的食品。

附: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來了,細細的,彎彎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涼風吹得她有點冷,她就撕了一塊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還是找一位裁縫師傅做件衣裳吧。

裁縫師傅給她量了尺寸讓她五天以后來取。過了五天,月亮姑娘長胖了一點兒好象彎彎的鐮刀她來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連扣子也扣不上。

裁縫師傅決定給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讓她再過五天來取。五天又過去了,月亮姑娘又長胖了一點,彎彎的象只小船。她來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連套也套不上。

第5篇:有關月亮的古詩范文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膾炙人口的傳世名篇。作者以超現(xiàn)實的想象向我們描繪了一個虛無縹緲的奇幻世界,這一輪明月既表達了詩人對俗世的留戀(他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他渴望朝廷的垂青重用),也表達了他超凡脫俗的愿望。這種出世入世的矛盾糾結在字里行間,文學語言的隱喻性即詩的語言陌生化較為明顯,成為該文本教學的核心價值?!爸黝}式教學設計”就是從感悟詩歌語言的隱喻性入手,去解讀詩人的思想情感和古人寫景、敘事、議論的藝術,體會語言運用的妙處。

二、教學步驟

(一)詩歌導入

月亮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在浩如煙海的古代文學作品中,以“月亮”為題材的詩詞歌賦不可勝數(shù),“月亮”是中國文人騷客心目中的紅顏知己。你知道哪些描寫月亮的詩文?作者借月亮抒發(fā)了什么情感?

(二)美讀賞析,體會情感之美

皎潔的明月已不再是純粹的自然物,她已成為文人墨客思想情感的載體。文中詩人舉頭望月要傾訴一種怎樣的情感?

1 先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結合文中詞句說說你的理解。請以“我從___詞(句)中品讀到___,因此這是一輪傾訴___(之情)的明月”這樣的句式來表述。

明確:

我從“大醉……兼懷子由”詞句中品讀到手足分離的痛苦,詩人借酒來麻痹思念的神經,因此這是一輪傾訴對親人的懷念之情的明月。

我從“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詞句中品讀到“轉”和

“低”表面指月亮的移動,實是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轉過朱紅的樓閣,低低地穿過雕花的門窗,照著屋里失眠的人。詩人思念親人輾轉反側,夜不成寐的痛苦,因此這是一輪傾訴對手足之情的懷念的明月。

我從“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的“難”字品讀到人生的艱難,很多事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就像別離是難以改變的。詩人認識到自然和人生共有的規(guī)律,他由一己之離愁想到天下所有經歷離別之苦的人,因此他不再悲觀消極,而是寬慰那些陷入離愁的人,雖然跟所思之人不能相聚,但起碼可以共賞明月,心靈是可以穿越時空的阻隔走到一起的,所以這既是一輪傾訴對手足之情的懷念的明月,也是一輪推己及人,傾訴對經受著離別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的明月。

2 作者借這一輪明月要表達的感情很顯然不止這些,正如詞前小序所說:“兼懷子由”,一個“兼”字表明這輪明月承載的感情是復雜而豐富的,要走進詩人那時那地的心靈世界,我們必須了解詩人那時那地的經歷。

明確:此詞作于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此時作者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

蘇軾與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被迫請調杭州,后來又調到徐州(今江蘇省銅山縣)、湖州(今浙江省吳興縣)。

神宗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蘇軾因“烏臺詩案”入獄,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3 這樣一位曾經躊躇滿志的失意之人面對月亮又會傾訴些什么?請用前面相同的句式來表述。

明確:

我從“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一句,品讀到詩人雖然身在江湖,但仍關心著朝堂上的情況。這是一輪傾訴對朝堂的留戀與向往的明月。

我從“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中的“欲”字與“恐”字,品讀到詩人重回朝廷的渴望,但又有對朝廷黨派之爭的恐懼,害怕朝廷沒有他的容身之地。這是一輪傾訴進退困惑的明月。

我從“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中的“何似”一詞,品讀到詩人身在山野的自由快活。在經歷了一番思想斗爭之后,詩人終于明白了“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的道理,回到朝廷的愿望終于讓位于對人間生活的熱愛,詩人篤定地告訴自己留在地方做官是最好的?!胺彩o異居,清濁共此世?!币粋€人無論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為。這是一輪傾訴樂觀豁達襟懷的明月。

我從“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中的“無眠”,品讀到失意之人不才不遇的痛苦。這是一輪傾訴孤獨失意的明月。

(三)領悟隱喻義,體會語言之美

1 詩人與月亮的對話我們已經心領神會,月亮不再是自然生命體,詩人已把自然人化了。文中的月亮具有怎樣的隱喻義?

明確:月亮陰晴圓缺比喻人間的離合,月亮又隱喻了思鄉(xiāng)思聚之情,月亮又隱喻孤獨失意的人生處境,皎潔的月亮又會讓人聯(lián)想到詩人豁達樂觀的性格。

2 文中除了月亮具有隱喻義之外,還有哪些詞句具有隱喻義?

明確:“天上宮闕”“瓊樓玉宇”比喻朝廷;“人人間”比喻詩人為官的地方;“寒”比喻朝廷中的鉤心斗角、明爭暗斗的生活,也指朝廷中的誹謗、中傷。

3 在你所接觸的有關月亮的詩文中,月亮還具有哪些隱喻義?

明確:李白《靜夜思》中的明月隱喻思鄉(xiāng)思聚之情;歐陽修《生查子?元夕》中的明月隱喻戀情;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的明月隱喻懷古之情;李白《月下獨酌》中的明月隱喻孤獨失意。關于月亮在中國文化中的隱喻延伸還有很多方面,但總的來說無非思鄉(xiāng)、高潔、永恒、懷古、惜別、團圓、戀情等。

4 中國文學講究委婉含蓄,多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文學作品中隨處可見關于“景和物”的隱喻,你能聯(lián)系所學的古詩詞說一說嗎?

明確:杜牧《赤壁》中“折戟沉沙鐵未銷”隱喻歲月流逝、物是人非;文天祥《過零丁洋》中“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的惶恐灘、零丁洋隱喻危難的處境;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中的車馬隱喻一種浮華喧囂的生活……

第6篇:有關月亮的古詩范文

[關鍵詞]美術教學,人文精神,人格,素質

人文的集中體現(xiàn)是對人的重視、尊重、關心、愛護等。簡而言之,人文,即重視人的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是“以人為本”,美術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是對小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如何讓人文之花燦爛地綻放,讓學生的人格更趨向完美呢?

一、結合教材有效切入,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

我們要在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在教學中用人文精神來滋潤學生的心田,結合教材的內容找到巧妙的切入點十分關鍵。縱觀我們小學美術教材的內容,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的資源。比如,有關大自然的內容,我們可以讓學生通過對大自然的了解,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人文情感;有關雕塑、陶藝、剪紙等傳統(tǒng)工藝方面的內容,可以通過激發(fā)學生對祖國民間美術的好奇和喜愛之情,讓學生深深感受到祖國五千年文明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傳統(tǒng)文化藝術奇葩,自己有責任將其繼承和發(fā)揚下去……如何有效地找準切入點,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就需要我們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認真選取可以更好地滲透人文教育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美術教育中,真正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繪畫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提高美術的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激發(fā)他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建立起責任感,通過在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素養(yǎng),讓學生的人格塑造的發(fā)展趨向完美。

二、啟發(fā)學生情感因素,滲透美術人文精神

學生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客觀事物首先要有一個認識的過程,然后才能調動起情感,激發(fā)起興趣,從而感受美,美術教學的人文精神之花散發(fā)出沁人心脾的芬芳,這就要求教師在美術教學中,結合教材的內容,在教學設計中把教材的情感因素有效地引發(fā)出來,為學生營造出一種可以萌感和興趣的氛圍,讓學生自發(fā)產生探索知識的激情。

比如,筆者教學《太陽、月亮你們好!》這節(jié)課時,筆者運用多媒體播放如:海上日出、草原月夜等等,讓學生產生了置身其中的感覺,產生了豐富的想象和探索的欲望。通過給學生講述相關的太陽和月亮的知識,告訴學生太陽和月亮給這個世界帶了生機和美,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結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太陽要到月亮家做客,那么太陽要化妝讓自己很美麗的出現(xiàn)在月亮家,月亮也要化妝來迎接太陽,大家?guī)吞柡驮铝链虬缫幌掳伞_@激起了學生極大的熱情,很多新穎又奇特的擬人化的創(chuàng)意,展現(xiàn)在他們的畫紙上,學生在這個自由創(chuàng)作自由發(fā)揮的過程中,感受到無窮的趣味和快樂。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感受和認識到大自然帶給人類的幸福和快樂。對于太陽和月亮產生了一種感恩的心,感受到美就在我們身邊,使他們產生了發(fā)現(xiàn)美,想象美,創(chuàng)造美的人文情感。

三、充分體驗審美情趣,汲取美術人文內涵

小學美術教材中,豐富的圖片資料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因素的課程資源,這些圖片資料中,有很多是著名畫家的作品,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真正理解作品的內涵,讓學生在自己的感悟中,獲得來自作品的情感熏陶和思想的啟迪,品味美術作品審美的愉悅。

比如在學習給古詩配畫的內容時,首先讓學生感受文學語言與繪畫之間的關系,讓學生通過讀誦進一步解讀和欣賞范本,學生通過對古詩的理解,引發(fā)了學生為古詩配畫的繪畫興趣,一種創(chuàng)作的激情燃燒起來。學生將各自體會到的詩意美景畫下來,然后大家一起交流,比比誰為古詩配畫配得最好,是不是體現(xiàn)出了新的詩意,自己作畫的依據(jù)是什么等等。學生在配畫過程中,運用自己獨具特色的審美觀,展現(xiàn)了作品的人文內涵,“潤物細無聲”,學生在這種美的熏陶中,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也滲透到他們心靈的深處。

四、凈化學生幼小心靈,發(fā)揮美術人文優(yōu)勢

第7篇:有關月亮的古詩范文

“游子思鄉(xiāng)”是我國古典詩詞中的重要題材之一,這類詩詞作品中一個經常出現(xiàn)的意象便是月亮,所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似乎在詩人眼中,故鄉(xiāng)的月亮要更加皎潔、明亮??陀^而言,雖然自然氣象變化萬千,故鄉(xiāng)的月與他鄉(xiāng)的月,并無本質區(qū)別,“共看明月皆如此”,不同的是看月亮的心境,即所謂的“一切景語皆情語”。 對于小學生來說,最先接觸的這類詩作是李白的《靜夜思》,此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類似作品還會遇到更多。本文將以《泊船瓜洲》一詩為例,試圖通過引領學生解讀詩詞大意及詩詞背后的故事,探討明月這一意象在思鄉(xiāng)懷人詩作中的運用。

二、《泊船瓜洲》詩作分析

1.引導學生了解詩詞大意

《泊船瓜洲》的作者是宋代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本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了寫作地點及寫作背景。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是詩人憑欄遠望看到的情景,站在瓜洲古渡口,放眼向長江對岸望去,看到了京口與腳下的瓜洲離得這么近,僅有一水之隔。由此詩人聯(lián)想到次句“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鐘山與瓜洲對岸的京口也只隔著幾層山,這樣的描述,無論從視覺上還是感官上都拉近了瓜洲與家鄉(xiāng)的距離,也暗示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回家的渴望,傳達了離家那么近而不能回家的遺憾與無奈。第三句又返回來寫景,“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已是草長鳶飛的季節(jié),而游子卻要在外漂泊,以春天欣欣向榮的“樂”景襯托自己不能還家的“哀”情,讀來更覺凄涼。最后終于忍不住問出“明月何時照我還”,深切傳達了作者期待回鄉(xiāng)的愿望。

教學時,教師可以重點講解詩中的生字,以及在用法上與平時有異的字,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自己口述詩句大意,不必苛求學生的表達一致,只要順理成章,基本意思正確即可。這樣既可以使學生在復述過程中加深對詩詞的理解,與作者的思想產生共鳴,還能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2.讓學生了解《泊船瓜洲》的創(chuàng)作背景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首詩,教師要向學生介紹其創(chuàng)作背景。王安石寫下《泊船瓜洲》的時候,已過天命之年,此次再次被任用為相,本不想出任,然而推辭未被獲準,只能無奈就職,這首詩就寫于進京復職的路上。船到瓜洲,正是春回大地的時節(jié),他知道自己不會改變堅定變法的決心,勢必會再次觸及統(tǒng)治階級的切身利益,因此對自己未來的官宦生涯并不樂觀。對于安土重遷的古代中國人來說,當一個人成功發(fā)達的時候渴望衣錦還鄉(xiāng),將自己的聞達傳遞給鄉(xiāng)鄰。同樣,當一個人遇到逆境之時,也越發(fā)希望回到家鄉(xiāng),h離世俗紛擾。而出生在官宦世家的王安石曾在南京久居,對鐘山感情很深,已將其視作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因而當作者明知宦途顛簸之時便期望可以回到故鄉(xiāng),在詩中發(fā)出了“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感慨。

3.讓學生領會“綠”字的傳神運用

“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個“綠”字用得非常傳神,被后人交口稱贊,充分顯示了王安石的煉字功夫。這種煉字在很多古詩詞中都曾出現(xiàn)過,教師可以借此機會給學生講作者對這個字反復推敲的故事。據(jù)說,王安石曾經對這個字進行了多次修改,“到”“過”“入”“滿”等都被作者了,最后選定了“綠”字。后人分析,這些字也能表現(xiàn)春天的來臨,但卻不能展現(xiàn)出春風吹過江南風物的變化,而“綠”字則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春風拂過,千里江岸到處欣欣向榮的風景變化。教師還可以由此再延伸到“推敲”典故的由來。詩人賈島對一句五言詩中到底是用“推”字還是用“敲”字拿不定主意,反復思考,不斷琢磨,比劃著推和敲的動作,還向韓愈請教,最后便有了經典名句“鳥宿池中樹,僧敲月下門”。這樣的講解不僅能夠增強詩詞的趣味性,還可以借此教導學生在寫作時挑選更適合的詞,逐漸養(yǎng)成錘煉語言的習慣。

三、月是故鄉(xiāng)明――探討明月的作用

對于故鄉(xiāng)的印象,大多數(shù)人都停留在年少時期,青梅竹馬的玩伴,無憂無慮的童年,或者“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少年情懷,這些往事同“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的他鄉(xiāng)奔波漂泊相比,更加讓人覺得故鄉(xiāng)的美好。此外,故鄉(xiāng)也不只是一個地方,還是家與家人的代表符號,慈母與妻兒都是詩人內心深處的牽掛。在儒家思想“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教育下長大的古人們,當被迫背井離鄉(xiāng)而不知歸期的時候,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就帶有普遍性和共通性,很多人會選擇以詩詞的形式抒發(fā)思鄉(xiāng)懷人的感情。

對成長于信息時代的學生們來說,連書信都已經很少用到,更多地是用電話、網(wǎng)絡與他人聯(lián)絡,即使與親人朋友相隔萬里,也能隨時隨地聯(lián)系,讓他們理解古人通訊的困難,以及一別便不知何時才能相見的心情,是有些難度的。因此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對學生進行引導。如請學生想象一下沒有智能手機、沒有電腦、沒有基于衛(wèi)星與互聯(lián)網(wǎng)的快捷通訊方式,相隔兩地的人要怎樣才能互通消息呢?如果現(xiàn)在迫切地想對家人說的話,要隔上十天半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被家人收到,自己的心情又會如何呢?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會用什么方式來寄托自己的感情呢?這樣就可以自然地引出下面的問題:月亮為什么會經常出現(xiàn)在思鄉(xiāng)的詩句中呢?

第8篇:有關月亮的古詩范文

關鍵詞:古典風 流行音樂 月亮 意象 

作為古典風流行音樂的一個重要分支,意象類古典風流行歌曲因其唯美動人的歌詞與極強的意境塑造能力深受大眾喜愛。從上個世紀80年代艷驚四座的《但愿人長久》到2015在春晚大放異彩的《蜀繡》,從豪邁悲壯的烽火英雄到溫婉柔美的香草美人,意象類古典風流行歌曲突破時間與種類的限制,向人們展示著其永不過時的民族情懷與商業(yè)魅力。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古典風流行歌曲中的常用意象包括建筑類如:窗、橋、亭等,自然景觀類如:雨、雪、月等,植物類如:花、草、竹等,生活類如:茶、酒、箏等,戰(zhàn)爭類如:刀劍、烽火、狼煙等。其中,有關“月”意象的歌詞占據(jù)著流行樂壇歌詞創(chuàng)作的半壁江山。從古至今,“月”就是中國文人騷客筆下的??停苊褡鍖徝佬睦淼挠绊?,“月亮”這一極具陰柔意蘊的題材大多與孤獨愁緒與思鄉(xiāng)情懷緊密相連,以寄寓古人經世難解的惆悵。斗轉星移、日月如梭,這輪照耀千古的明月如今也成了流行歌曲作詞人的寵兒,但由于流行音樂的“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產物”這一身份,為了迎合市場,“月”這一意象在流行歌曲中更多地被用來隱喻愛情或家鄉(xiāng)。文章擬將從“月”這一意象的文化生成與內在意蘊對古典風流行歌曲中的“月”這一意象進行文化闡釋。 

一、“月”意象的文化生成 

“月”作為一種自然物象,深受歷代文人的青睞,可謂是中國古典詩詞中最為典型的一種意象,這種“青睞”是有據(jù)可依的。首先,“月”的外觀極其悅目,時圓時彎,散發(fā)的光芒也是非常柔和清新的,給人一種寧靜淡雅的感覺。正因為月亮給人帶來的這種柔和舒適的視覺感受,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中國文人雅士常常用其來表現(xiàn)對自然閑適、淡泊寧靜的生活情調與審美情趣的追求。正如傅道彬在其《中國的月亮及其藝術的象征》一文中所說“月亮所反映的心靈空靜與空間明凈的審美趣味,與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追求正相吻合,體現(xiàn)著中國藝術精神的動向。”可以說月亮的這種“悅目賞心”與中國人的審美感知世界不謀而合。其次,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yè)古國,農耕文化帶來的守土重遷的觀念深入人心,在交通極不發(fā)達的時代,人們唯有對著亙古如斯、千里相共的明月來寄托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思念。 

二、“月”意象的內在意蘊 

對于月亮意象的象征意義,目前學術界較為公認的有三種:一是女性的象征,傅道彬的《中國的月亮及其藝術的象征》一文用了大量的篇幅來論述月亮與女性的關系,他認為“女性”是月亮的最基本的象征意義,反映女性崇拜的生命意味,代表母系社會的靜謐與和諧,反映著女性世界的失意與憂傷。二是孤獨與失意的象征,寄托著人們思念親人的深情與仕途失意的苦懣,無論是宮闈深閨還是宦途羈旅,抒情主人公都鐘情把月亮作為其孤獨失意情感的寄托。久而久之“月”也經常被旁通成為高潔脫俗的人生志趣象征,它在很多時候已經超然一種客觀事物,而成為世人自身飄逸風采,瀟灑氣度的人格化身。三是宇宙永恒的象征,明月千古長在,人生轉瞬即逝,這種強烈的反差亦引發(fā)了世人對人生哲理的探求,正如傅道彬所說,“月亮作為一種象征形式,喚起了人們蒼茫浩渺的宇宙意識和歷史意識,喚起了具有廣大空間的人生喟嘆,觸動著悠遠荒古的文化原始意象,因此月亮意象的出現(xiàn)總伴隨著闊大蒼涼的宇宙空間、浩渺悲壯的天問意識和雄渾高古的審美境界”。 

三、“月”意象在流行歌曲中的運用 

以古詩詞意象入曲是古典風流行歌曲的一大特色,而“月”因其本身深厚的文化意蘊也受到了流行歌曲作詞人的青睞。歌曲中的月亮常常被用來表現(xiàn)愛情的狀態(tài)或戀人的心情。如方文山作詞,周杰倫演唱的《臺》中的一段“你的淚光,柔弱中帶傷,慘白的月彎彎,勾住過往,夜太漫長,凝結成了霜,是誰在閣樓上冰冷地絕望……”短短一段歌詞,奠定了整首歌曲絕望哀傷的情感基調,這首歌里的“你”是帶著淚光的,“夜”是漫長的,“閣樓”是冰冷的,而唯一陪伴你的“月”是慘白的。方文山沒有用“銀白”而是用“慘白”來修飾此時的月亮,其實是“你”內心的寫照。結合整首歌曲看來,歌詞中的“你”應是一位丈夫長年出征在外的留婦,兵荒馬亂的年代,夫妻長年分離,女主人公內心肯定是極其凄苦的,而方文山沒有直接描寫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僅用“慘白的月”就完美地詮釋了一切。此時的月亮已經不再單純是個自然物象,而是失意女主人公的象征。另一方面,歌詞中的“月”是彎彎的,這不禁讓人想起南宋民歌“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夫妻相隔兩地,對著明月寄托思念,卻不想月是彎月。彎月不似滿月那般給人圓滿的感覺,代表的是一種缺憾,這種缺憾正是夫妻分離,終日不得相見的無奈與凄苦,這也正契合了歌曲本身的意境。由于月亮陰晴不定,難以接近等特點,將月亮比喻成難以追求的女人也是很多流行歌曲常用的手法,胡彥斌在歌曲《月色》中就將月亮比作主人公深愛而不得的女子,“月光色,女子香,淚斷劍,情多長……望明月,心悲涼……注定敢愛的人一生傷。”月亮散發(fā)著光芒,好似女子散發(fā)著芳香,是那么地迷人。但就如月亮不可得一樣,女子亦難得,于是淚斷。主人公因為愛而不得傷心欲絕,而“月”卻依舊明亮,散發(fā)著誘人的光芒,并不因為主人公的傷心而稍顯暗淡,這著實讓人忍不住心生悲涼。 

靜謐的夜晚,月兒當空,不僅能引發(fā)人們對愛情的遐想,也能勾起游子對家鄉(xiāng)的懷念。“彎成一彎的橋梁,倒映在這湖面上,你從那頭瞧這看,月光下一輪美滿……思念的光透進窗,銀白色的溫暖灑在兒時的床。”(南拳媽媽《牡丹江》)彎彎的橋梁、平靜的湖面、兒時的玩伴、一輪滿月,在這首歌中,月亮不再清冷,而是溫暖的。方文山用“一輪美滿”既寫出了月亮的形態(tài)——滿月,又表現(xiàn)了主人公記憶中的家鄉(xiāng)是溫暖美滿的。而“思念的光透進窗,銀白色的溫暖灑在兒時的床”屬于分解李白《靜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而后意境重構而成。這首歌中的“月”是虛構的,并不是指真實看到的月亮,而是象征著家鄉(xiāng)的一個意象,就像歌詞中唱的“到不了的都叫做遠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xiāng)。”月亮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就如每個人都有一個回不去的童年和家鄉(xiāng)。整首歌曲在一種靜謐安詳?shù)姆諊姓归_,月亮的出現(xiàn)猶如在這種美好的回憶上籠上一層夢幻的薄紗,這層薄紗是一聲聲回不去的嘆息,更是一縷縷縈繞心頭的鄉(xiāng)愁。同樣把主題落在“鄉(xiāng)愁”上的還有許嵩的《廬州月》,“廬州月光,灑在心上,月下的你不復當年模樣,太多的傷難訴衷腸,嘆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廬州月光,梨花雨涼,如今的你又在誰的身旁,家鄉(xiāng)月光深深烙在我心上,卻流不出當年淚光。”歌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為了功名利祿而寒窗苦讀十年的仕人,在外摸爬滾打多年之后回到家鄉(xiāng),沐浴著家鄉(xiāng)的月光,卻發(fā)現(xiàn)再也回不去當初單純的模樣,少時月光下的單純與美好已變成如今思索功名利祿的虛妄、物是人非的凄涼。筆者認為,“月”在這首歌中既是家鄉(xiāng)的象征也是歌曲主人公曾經美好與單純的象征。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月”在古典風流行歌曲中的的運用,基本沿襲了其在傳統(tǒng)文化中的內在意蘊。但由于流行音樂具有的商業(yè)性,使得作詞者在創(chuàng)作時更傾向于選擇“月”關于愛情與鄉(xiāng)愁兩種象征意義。在充斥著懷舊與情愛主題的流行音樂中,“月”意象的運用,使得流行歌曲語言更優(yōu)美、主題更明確、意境更深遠,既豐富了現(xiàn)代人的情感體驗,又將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化相結合,使傳統(tǒng)文化迸發(fā)出了新的生機。 

基金項目: 

本文為2015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項目名稱:“古典風”中國流行音樂的文化闡釋,項目編號:CX2015B516。 

第9篇:有關月亮的古詩范文

關鍵詞:“月”的意象;涉月詩;象征意義;月亮崇拜;意境

中圖分類號:I20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23-0216-02

在文學作品中,月亮受到了中華民族的青睞,與中國文學尤其是古典詩詞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歷代詩人的筆下,月亮和人們的命運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升沉起落,流轉變動,人和月共喜,月與人同憂。如靜態(tài)的明月、清月、圓月、殘月、微月、孤月、煙月、風月、霜晨月、瓊枝碧月……;動態(tài)的有月出、月涌、月朝、月夕、月旦、月塑、月徘徊、月舒波、月自明、月籠沙、水中月、江浸月、月下飛天鏡……;在不同的時間有古月、今月、春月、秋月、曉月、秦時明月……;在不同的地點有林月、松月、江月、海月、湖月、池月、關山月、閨里月、春庭月、娥眉山月郎、春江花月夜……,真可謂“多情誰似南山月,天上人間長相知”。

月亮崇拜――華夏民族心理的原始選擇

中國文學中有關“月亮”的原型意象,根植于原始的月亮崇拜。雖然我們現(xiàn)在確認上古初民對月亮的情感心緒和崇拜動機,似乎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了,但從現(xiàn)有的文獻資料來看,上古至先秦兩漢,人們確是把月亮作為神靈來崇拜的?!抖Y記?祭法》云:“夜月,祭月也”。鄭玄注曰:“春秋傳曰:日月星辰之神”。《禮記?祭義》云:“祭曰于壇,祭月于坎,以別幽明,以制上下”。《史記?天官》亦明確地說:“月者,天地之陰,金之神也”。透過這種視月亮與金神的祭禮,便可發(fā)現(xiàn)一種顯明的月亮崇拜的文化心態(tài),是伴隨著人類自身的渴望與需求而存在的;也正是這種渴望與需求,使這種月亮的祭禮逐漸轉換成一種特定的文化習俗,在中華民族中保存下來并且世代相傳。在先秦兩漢時期,我國就有了拜月的風俗,但還沒有脫去祭禮的某些儀式,到了隋唐時代,則已完全成為一種特殊的風俗習慣?!豆沤駡D書集成》引《廣昌府志》云:“奇襲,婦女作乞巧會,羅拜月下,以諸果置糖蜜水中,厥明飲之,謂之巧水”。可見,拜月習俗的普泛化程度。如果從描寫拜月這一習俗現(xiàn)象的詩作來看,更可見拜月習俗的廣泛性。這一習俗在宋元明清一直延續(xù),《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夢梁錄》等書中都有詳細的記載;元明戲曲中亦有反映,如《西廂記》中崔鶯鶯拜月燒香,祈求美好的愛情生活,《拜月亭》中寫王瑞蘭拜月燒香,祝親人安康,夫妻團圓等等……,現(xiàn)在看來這種習俗是緣于原始初民處于自然混沌狀態(tài)時,由對自然界的無知,依賴,將自然中的月亮想象為一個有人性的,有意志的實體而虔誠的加以崇拜,從而導致某些神秘的信仰。月亮崇拜成為一種表現(xiàn)在華夏民族世代相傳的一種行為與意念,而人們對月亮的畏懼、敬仰與崇拜等感情又顯然與遙遠的原始崇拜有著密切的淵源。

涉月詩――中國詩歌的一朵奇葩

沿著詩歌源頭順流而下,就會發(fā)現(xiàn),月亮與中國詩詞的關系源遠流長?!对娊洝瓣愶L”月出》中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的詩句,以皎潔的月光襯托美麗的女子,抒發(fā)男女青年相約相念之情。《古詩十九首》中也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的佳句。魏晉南北朝時期,詠月抒情詩日漸增多,風格和表現(xiàn)手法也多種多樣。曹操以“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的名句創(chuàng)造了寓情于景的含蓄意境,曹丕的“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曹植的“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等頗為膾炙人口。何遜的“青草似青袍,秋月團如扇”比喻新穎雅致,別具一格。謝莊的名篇《月賦》:“白露暖空,素月流天”,“美人邁兮青生絕,隔千里兮共明月”,聲情并茂,寫景生動,情深意長。沈約的《登臺望秋月》堪為詠月名篇:“隱言崖而半出,隔雉幌而才逼。散朱庭之奕奕,入清硝之玲瓏。間階悲寡鵠,沙洲怨別鴻。文姬泣胡殿,明君思漢宮。余亦何為者,淹留此山東”。聯(lián)想豐富,深切動人。

中國古典詩歌的王冠產生在唐代,唐詩中情景交融的詠月詩更燦若群星?!度圃姟分袔缀趺總€著名的詩人都有描寫月色的佳句,風格多樣,各有千秋。張若虛之婉轉優(yōu)美,孟浩然之恬靜自然,王維之清新飄逸,李白之雄奇豪放,杜甫之沉郁頓挫,白居易之通俗平易,李賀之奇峭瑰麗,杜牧之哀傷清逸,李商隱之凄惻濃艷,韋莊之疏淡清遠等風格,都在詠月詩中充分表現(xiàn)。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孟浩然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等,以景抒情,恬淡自然。王昌齡的“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卑拙右椎摹皷|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币跃耙r情,含蓄蘊藉,意在言外,余音繞梁。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杜甫的“幾時杯同把,昨夜月同行?!币栽聰M人,真摯生動。沈期的“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溫庭筠的“玉樓明月長相憶”,韋應物的“西樓望月幾回圓”,懸想委婉,耐人尋味。品嘗這些詩句,怎能不使人沉浸在藝術美的享受之中呢?

宋詞在寫月抒情,創(chuàng)造意境上別開生面,不朽之作俯拾皆是。馮延已的“夢里佳期,只許庭花與月知”,寫重重離情,婉約含蓄;張先的“云破月來花弄影”,人格化景物,生動逼真。晏幾道的《臨江仙》把幸福的愛情訴諸明月作證;朱淑真的《去年元月時》通過“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往昔與“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的今日的對比,抒發(fā)了對美好往事的無限眷戀。姜夔的“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借月光發(fā)泄了對金人的南侵,兵荒馬亂慘景的感慨。文天祥的“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寫出了他身陷囹圄,報國無門的激憤。

元散曲中也有不少詠月佳篇。曾瑞在《商調‘集賢賓’宮詞》中,用“唯嫦娥與人無世情,可憐自孤另。透疏窗斜照月偏明”,寫出了被冷落的妃嬪的痛苦之情。關漢卿的“愛的是透長門夜月嬋娟”,張可久的“紫蕭寒月滿長空”等等都是千古流傳的佳篇佳句。

月亮――豐富象征意義的載體

“月亮”這樣具有多種象征意義的自然物實屬罕見,在詩人詞人的筆下,它既是一個具有凡胎俗骨,情感靈性,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又是超脫于人的胸襟之外的“物”。我們很難用理性的概念來概括它的象征意義,粗略地勾畫一下,它在不同情境之下,大體具備以下象征意義。

其一,孤苦的象征,思念的寄托。幾千年來,不論是游子,還是婦姑,都把月亮看成了寄托思念,象征孤苦的理想象征物,表現(xiàn)的是一種離愁別恨的主題,委婉柔弱的情調。他們或是埋怨“屏風有意障明月,燈火無情照無眠”,“照它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或是直抒胸臆:“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郁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xiāng)”。這類象征意義包含著極其復雜的感情心理。有的是苦澀的回憶:“舊時月色,曾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庇械膫戎赜谒寄钣H人:“幾時杯同把,昨夜月同行”,“嘗聞此宵月,萬里共陰晴”。有的表達思念故土之情:“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玉樓明月長相憶”,“西樓望月幾回圓”,“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人們把種種豐富復雜的感情寄托于明月,把它當作知己,道出了心靈當中的隱秘,因而也就賦予月亮多重的象征意義。

其二,象征美的靈魂與歸化。月亮的美德是純凈的美,多姿多彩變換無窮的美?!吧焦夂鑫髀?池月漸東上”。畫出了夕陽西下與素月東升之時的奇妙景色,正是“荷風送香氣,竹滴清露香”。夏夜給人的真切感受,沒有比這樣的描寫更真實的了?!爸駴銮峙P內,野月滿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萬事干戈里,空悲清夜組?!睆脑律皆侣?描繪出一幅恬靜自然的郊野月夜圖。在王維筆下,月更是達到了美的最高境界,“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是一個“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聲”的有如世外桃源的地方。 “月”給人美的感慨是具體的,又是抽象的。它的形是具體的,它所包含的各種意蘊是抽象的。自古以來,詩人們依月亮這一獨特的美感特征,去創(chuàng)造自己的“月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