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旅游與文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論文摘要: 近年來,我國旅游業(yè)作為一門新興的產業(yè),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本文從旅游文化學的角度,論述了旅游和文化的關系,以及旅游對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并指出由旅游引起的文化交流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文化態(tài)勢——旅游文化,剖析了湖北省旅游業(yè)存在的主要問題,同時提出了湖北省發(fā)展旅游文化的主要對策。
隨著我國旅游業(yè)的興起和迅猛發(fā)展,文化在旅游業(y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它正在成為整個旅游業(yè)的靈魂和支柱,決定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和興衰成敗。旅游文化是一種獨立的文化形態(tài),它是環(huán)繞旅游活動有機形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旅游文化具有繼承性、創(chuàng)造性、服務性和時空差異性;旅游文化是旅游業(yè)的靈魂和支柱,在旅游經濟、旅游管理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有巨大作用。
1.文化和旅游的概念
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語意的豐富性,多年來一直是文化學者、人類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考古學家說不清、道不明的一個問題。美國學者克羅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判回顧》中列舉了歐美對文化的一百六十多種定義。就西方而言,基本能夠達成共識的,在最寬泛的意義上,文化指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著名人類學學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這樣給文化定義:“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獲得的,包括知識、信念、藝術、道德法則、法律、風俗以及其他能力和習慣的復雜整體。就對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義上說,在不同社會中的文化條件是一個適于對人類思想和活動法則進行研究的主題?!保ㄒ择R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類學導引》,顧建光、高云霞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頁)它將文化定義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體,包括觀念形態(tài)和行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規(guī)范。它是學習而得的行為方式,并非源于生物學,而且為社會成員所共有。文化作為信息、知識和工具的載體,它是社會生活環(huán)境的映照。文化作為制序(institution)、器物與精神產品,它給予我們以歷史感、自豪感,據(jù)此我們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義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文化作為人類認知世界和認知自身的符號系統(tǒng),它是人類社會實踐的一切成果。
“旅游”一詞,最早見于南朝梁沈約的《悲哉行》一詩:“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從沈詩中看,旅游在當時已含有外出旅行游覽的意思了。從字面上理解,旅游是指人在空間中有目的的活動,到異地他鄉(xiāng)去旅行游覽。遠古時代,人們?yōu)榱藸幦∽罴焉婵臻g,采取了種種方式,其中就包括旅游。人們在崇拜遠方的心理的驅使下,懷著對異地的憧憬,不知不覺邁出了旅游的第一步,從此一發(fā)不可收。近現(xiàn)代意義的旅游,始于十九世紀中葉。從此,人類的旅游活動出現(xiàn)了嶄新的面貌,旅游業(yè)逐漸成為一項新興產業(yè)得到蓬勃發(fā)展。旅游,作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2.旅游和文化的關系
2.1民族文化關系著旅游產品的競爭力。
文化是旅游發(fā)展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發(fā)展的依托。旅游產品的競爭力最終體現(xiàn)為文化的競爭。業(yè)內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體現(xiàn)著對文化的應用、旅游產品的品位,反映了策劃、規(guī)劃、開發(fā)者對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游與文化緊密結合起來,這樣的旅游產品才更具有生命力。這個基本規(guī)律對于民族文化資源的旅游開發(fā),更是表現(xiàn)得極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雙版納的傣族潑水節(jié)、楊麗萍的原生態(tài)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對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運用的典型。
2.2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作為旅游的靈魂,始終蘊含在旅游活動中,表現(xiàn)出極大的魅力。綜觀旅游發(fā)展史,雖然各個時期都有自己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但在本質上卻有許多共同之處,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強的民族性和發(fā)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們的地域性決定了文化的差異性。但是,地域文化在發(fā)展過程中,必然相互聯(lián)系、相互交流,而人類的旅游活動,就是各種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結合的運動。旅游的主旨和內涵,主要是文化。因此,組織旅游和參與旅游的一切活動,必然與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
2.3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tài),它是環(huán)繞旅游活動有機形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內在價值為依據(jù),以行、吃、住、游、購、娛六大要素為依托,以旅游主體、旅游客體、旅游中介間的相互關系為基礎,始終作用于旅游活動整個過程之中。首先,旅游文化包括人們對旅游的理論研究成果,如旅游經濟學、旅游管理學、旅游心理學、旅游美學、旅游文學、旅游地學、旅游教育學、旅游影視藝術等,具有為旅游業(yè)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游文化是在與多學科的結合、碰撞、融會過程中形成的學科和專業(yè),它主旨鮮明、內容豐富、研究內容獨具特色。此外,它還肩負著為旅游業(yè)服務,提高旅游品位和格調的任務,如主要體現(xiàn)在行、吃、住、游、購、娛六大旅游要素中的特色文化。對旅游者來說,旅行游覽、食宿、服務、旅游環(huán)境的文化氛圍直接影響著他們的旅游活動。最后,與旅游有關的文化載體,如機場、車站、餐館、市場、導游人員等,都能通過不同的角度和多種方式給游客以文化的熏陶和啟迪。因此,旅游與文化是分不開的,旅游要發(fā)展就必須與文化聯(lián)系在一起。
3.湖北省旅游業(yè)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旅游業(yè)發(fā)展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旅游文化性競爭日益激烈,利用文化來發(fā)展旅游,繁榮經濟,已成為世界旅游發(fā)展的大趨勢和主潮流。有“千湖之省”之稱的湖北省在人文資源的開發(fā)上面明顯不足。
3.1旅游資源的賦存狀況與開發(fā)錯位。
湖北省自然風景資源豐富,人文景觀博大精深。但是,從資源開發(fā)的現(xiàn)狀來看,全省旅游資源的開發(fā)與賦存狀況存在著錯位現(xiàn)象,一是在資源開發(fā)種類方面,各地更注重自然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對人文資源的開發(fā)明顯不足;二是在資源及其開發(fā)的匹配方面,全省旅游行業(yè)與資源開發(fā)的匹配現(xiàn)狀不理想。湖北省目前的旅游行業(yè)開發(fā)層次主要是基本層次,提高層次的開發(fā)薄弱,專業(yè)層次的旅游資源豐富,但開發(fā)程度低。
3.2旅游產品同質化、區(qū)域旅游產業(yè)同構化現(xiàn)象嚴重。
從總體上看,全省旅游產品的開發(fā)還主要停留在傳統(tǒng)旅游產品的設計與組合上,旅游新產品的開發(fā)明顯不足,特別是對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挖掘不夠,缺少高品位、大規(guī)模、有鮮明特色的綜合性旅游產品。由于對資源特色與開發(fā)方向把握不夠,出現(xiàn)了較嚴重的旅游產品同質化和區(qū)域旅游產業(yè)同構化現(xiàn)象,突出地表現(xiàn)為各地的旅游產品多以觀光型為主。
4.發(fā)展旅游文化的主要對策
4.1充分發(fā)掘文化內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
湖北省旅游資源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開發(fā)利用潛力巨大。全省各地要深入調查研究,大力加強對旅游歷史文獻的收集整理和開發(fā)利用,使蘊含在旅游資源中的文化潛能得以充分釋放;要通過舉辦一系列的旅游節(jié)慶活動或者建設一批主題文化公園來顯示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內涵;要特別重視旅游文化策劃工作,切實解決存在的整體旅游形象不夠清晰、旅游產品文化檔次不高、旅游市場文化營銷策略不高明的問題,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4.2加強了解旅游消費者的文化需求。
作為旅游經營者必須了解旅游消費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比如,外國旅游者來中國,除了欣賞我國秀美的山川名勝、體會燦爛的歷史文化和品嘗中國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夠了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fā)展狀況,了解中華民族的生產、生活、信仰、娛樂等方面的習俗。這就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費群體,把握消費者的文化消費心理。
4.3進一步調整和優(yōu)化旅游開發(fā)格局。
當前,旅游需求消費的重心正在由觀光型向文化型、保健型和生態(tài)型等方面轉化。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從今年起全力打造宜昌、恩施、神農架等8個城市組成的“鄂西生態(tài)文化旅游圈”,壯大湖北旅游產業(yè)。武漢城市圈,三峽與神農架、武當山,武當山與三國、鐘祥明顯陵,以及鄂東地區(qū),或以都市度假旅游為概念,或以一江兩山(長江三峽、神農架、武當山)為標榜,或以世界遺產、紅色旅游為主題,有望取得實質性進展。全省要下功夫打造一批旅游精品,重點開發(fā)有關生態(tài)文化、健康娛樂、度假休閑、會務和商務型旅游產品,以及獨具楚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
4.4全面加強旅游文化建設。
旅游業(yè)是一項涉及“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的綜合性產業(yè),其文化建設除抓好旅游資源文化內涵的挖掘外,還要抓好旅行社、旅游賓館、旅游車船公司等企業(yè)、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建設。旅游企業(yè)的有形產品,除了要具備實用的功能外,還必須滿足顧客求美、求新、求知的文化功能。作為主要接待的旅游飯店,要突出其建筑文化、裝潢文化、功能文化和服務文化的建設,重視大堂文化、樓同文化、衛(wèi)生間文化、餐廳文化和休閑娛樂文化等方面的設計和建設。旅游目的地要營造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借以提高旅游區(qū)的品位和檔次。旅游市場營銷,除加大產品的文化內涵外,營銷人員自身的文化素質、言談舉止、禮節(jié)禮儀都要體現(xiàn)一個民族、一個區(qū)域的文化特征,給人以鮮明的高品位文化形象。
參考文獻:
[1]馬文·哈里斯著.顧建光,高云霞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類學導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以發(fā)展綠茶和旅游業(yè)聞名省內外的XX村在“文化鄉(xiāng)村”方面做得怎么樣呢?眼前的一幕幕讓人驚喜:“農家樂”前,一群著民族服裝的村民正在為客人們表演蓮湘、劃旱船,一名 70 多歲的退休教師正在激情指揮,一群婦女正投入地歌舞,用歌舞描繪著鄉(xiāng)村的生活與勞動,唱自己,唱孩子,唱家人,唱政策,唱腔、走步、動作、表情,一招一式都散發(fā)出淳厚的氣息,洋溢著農民特有的熱情與直率;而另一側,一群村民正和游客們體驗農事,磨豆?jié){、打糍粑、殺年豬、做農家飯、祭祖,最后,村民與游客對歌敬酒,親如一家人,一支支極具辨識度和傳唱度的恩施民歌在主客之間傳唱。面對此情此景,我忍不住率先為之鼓掌,理由如下:
一、將“旅游”與“文化”結合是“五位一體”建設中的重要內容。黨的十提出,將生態(tài)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并列,“五位一體”怎么才能同步發(fā)展? 其中,“旅游”與“文化”結合涉及生態(tài)、經濟、文化、社會多方面,對于充分利用鄉(xiāng)村的生態(tài)資源,提升鄉(xiāng)村的文化水平,推進鄉(xiāng)村的社會、經濟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實現(xiàn)“五位一體”目標有著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
二、將“旅游”與“文化”結合讓鄉(xiāng)村更有魅力。“旅游”是一些鄉(xiāng)村經濟發(fā)展的翅膀,而“文化”是眾多鄉(xiāng)村的靈魂,有靈魂的鄉(xiāng)村才能真正打動人心,才能讓游客從心底被打動,才能彌久愈香。一方面,在旅游發(fā)展業(yè)中,挖掘傳承傳統(tǒng)文化,能讓這些文化滋養(yǎng)當?shù)厝耍鸬阶詩首詷?、自然教化、陶冶品性之作用,另一方面,又讓當?shù)厝说牟胖桥c真摯在“文化節(jié)目”中得以傳遞給游客們,從而引起游客的心靈共嗚,讓游客在傳統(tǒng)文化中產生愉悅的感受。
三、將“旅游”與“文化”結合是打造農村文化陣地的重要方式。農村的經濟在發(fā)展,道路修好了,新房增多了,天更藍了,水更清了,村民在勞作之余也有了較多的休閑時間,如何引導、鼓勵村民開展健康積極的文化活動是鄉(xiāng)村工作中不可忽視的部分,農村文化陣地如果沒有正面引導與扶持,就有被人利用的可能。在目前的形勢下,各地需要考慮健立健全扶持鄉(xiāng)村文化發(fā)展的具體措施,要把鄉(xiāng)村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相提并論,設置專項資金鼓勵村民以村、組、屋場為單位開展文藝表演活動,選派專業(yè)人士或民間藝人予以輔導,并適時開展表演比賽,打造各地的農民“藝術明星”,促進村民崇尚科學、科技、藝術,崇尚自強自立,崇尚和睦相處。
四、培植“文化元素”是實現(xiàn)“城鄉(xiāng)一體化”的重要途徑。十指出,要實現(xiàn)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發(fā)展鄉(xiāng)村的文化事業(yè)是城鄉(xiāng)一體化的重要內容之一。今天,在廣大城鎮(zhèn),一些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各類廣場歌舞猶為吸引人,為什么呢?廣場歌舞將娛樂與健身完美地結合起來了,有場地,有音響,有教練,人人可參與,人人是主角,人人可受益,心情得到陶冶,身體得到鍛煉。廣大農村也應該形成這樣一種局面,用傳統(tǒng)文化節(jié)目將娛樂與健身結合在一起,必能受到農民的喜愛,必能使廣大農民從中獲得快樂與健康。
[論文摘要]現(xiàn)代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必然會對目的地的各方面產生影響,旅游地文化變遷是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它的發(fā)展方向關系到旅游業(yè)能否健康持續(xù)發(fā)展。本文探討了旅游地文化變遷的原因、表現(xiàn)形式,并提出了使旅游地文化能夠良性變遷的方法,以期對我國的旅游接待地尤其是民族旅游地區(qū)提供一定的指導。
文化變遷,是西方人類學理論學派提出的理論,起源于人類學家對欠發(fā)達國家或地區(qū)與外界文化接觸的研究,是人類學家研究的最重要的主題之一。
20世紀70年代以后,對于文化變遷的研究視野不斷擴大,研究領域不斷拓展,并應用到了旅游業(yè)上。隨著旅游的發(fā)展,大量的游客涌入一些交通閉塞的旅游地,給當?shù)氐奈幕瘞砹藰O大的震撼。在旅游者所帶來的異文化沖擊下,旅游地文化變遷從物質層面開始,逐漸滲透到精神和制度文化層面,最后促使整個旅游地民族文化趨同于現(xiàn)代化城市文化,導致許多傳統(tǒng)文化遺失。而真正吸引游客眼球的往往就是這些即將消逝的民族文化,一旦完全被外來文化所同化,可能導致當?shù)芈糜螛I(yè)的蕭條甚至停滯。因此,從文化變遷理論出發(fā),研究旅游地文化變遷的動因和策略選擇,不僅是出于民族文化保護的需要,也是當?shù)芈糜螛I(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
一、文化變遷與旅游地文化變遷
人類學家認為“文化變遷”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內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通過文化內部的整合而出現(xiàn)的有別于過去的文化形態(tài),表現(xiàn)在技術、工藝、食物、服裝等方面,包括價值觀、習慣和社會關系。社會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則常用“社會變遷”來指代非物質文化的變化,其中包括價值觀、習俗、制度和社會行為。本文所指的文化變遷側重于指較為明顯的變遷——受到外界壓力的影響下產生的文化變遷。
基于以上觀點,本文認為,旅游地文化變遷是隨著旅游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大量的旅游者涌入一個文化背景不同的旅游地,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文化形態(tài),在多種文化相遇、碰撞、交融和整合的過程中,由于文化勢差的客觀存在,使得客源地文化較多地“流向”目的地,長此以往潛移默化地影響旅游地文化,使得旅游地發(fā)展成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社會文化形態(tài)。文化變遷的核心是價值觀的變遷,受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不隨人的意志而改變。文化變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同于暫時的文化變化,當暫時的文化變化逐步改變原有的文化形態(tài),就產生了變遷。
二、旅游地文化變遷動因分析
在現(xiàn)代社會,旅游業(yè)發(fā)展所產生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傳播是導致旅游地文化變遷的最主要動因:
1.文化傳播、交流中主客雙方接觸的不對等性
一般情況下,旅游者與接待地居民的接觸是短暫且有限的。旅游者在一個接待地的逗留時間是短暫的,與當?shù)鼐用駥嶋H接觸的時間有可能更少。而且在十分有限的時間里,他們所接觸到的多為旅游接待人員,雙方分別扮演的是服務與被服務的角色,旅游者難以通過旅游企業(yè)工作人員受到當?shù)匚幕挠绊?。但是對于旅游地居民來說,他們接觸的不是某個具體的游客而是旅游者群體,是長年累月地同文化反差很大的旅游者群體的直接或間接接觸。所以說,盡管旅游文化傳播和交流是雙向的,但卻是不平等的。旅游者給接待地帶來的影響遠比他們接受接待地的影響大的多。
2.文化傳播、交流中主客雙方經濟地位的不平等性
客觀地說,區(qū)域間的文化傳播無淪采取哪種傳播形式,都是以經濟較發(fā)達的地區(qū)向較后進的地區(qū)傳播為主導的。經濟欠發(fā)達國家或地區(qū),在旅游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更容易受到來自發(fā)達國家或地區(qū)游客所攜帶的強勢文化的沖擊,在文化交流融匯中更多地居于一種被動性的地位。比如,在旅游活動中,旅游者與當?shù)鼐用裰g,一個在休閑,另一個則為這個有錢的休閑人忙碌;一個在臺上表演,另一個則在臺下欣賞、拍照、錄像,雙方形成一種明顯的非對稱性關系。由于經濟上的不對稱,使旅游活動變得不單單是旅游經歷的買賣,還會給當?shù)厝藥斫疱X等觀念的改變,從而使當?shù)厝烁淖冏约喝ビ嫌慰?,淪為“被旅游者”,影響到當?shù)厝说奈幕硎黾拔幕J同,然后在不知不覺當中慢慢地發(fā)生文化變遷。
3.文化傳播、交流中旅游地文化相融區(qū)間的擴展
任何本土文化在與外來文化接觸時,通常會有選擇地接受和吸收與本身文化價值觀相契合的內容,而排斥與本身文化價值觀不相容的東西。但是,在經濟利益的刺激下,旅游地對外來文化的接受范圍會較一般情況有很大的擴展。旅游地為了招徠游客,必須滿足旅游者的需求,于是違心地接受外來文化中某些與本土文化價值取向相悖的東西。有的學者將其稱為“虛意接受”,即當?shù)夭⒉淮蛩慊虿辉敢饨邮芡鈦砦幕哪承┮蛩?,特別是與本身文化價值觀相抵觸的部分,但出于經濟利益方面的考慮,就會有意識地作出讓步,甚至主動迎合旅游者的需要。接待地的“虛意接受”,最初往往限制在一定的范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虛意接受”的東西便會逐漸擴散,潛移默化地使本土文化發(fā)生變遷。
三、旅游地文化變遷的具體表現(xiàn)
文化的變遷是永恒的現(xiàn)象,有些在表面上,直接看得見,摸得著,而有些文化現(xiàn)象,是在深層發(fā)生變化的。一般說來,物質文化的變遷速度快于非物質文化,而從非物質文化的變遷看,一般說來總是制度首先變遷,其次是風俗、民德,最后才是價值觀。
1.物質文化變遷。指那些外在化、具有明顯的數(shù)量結構或物質形態(tài)的變化。直接由于旅游業(yè)發(fā)展而引起的生計方式、居住習俗、生活方式等的改變,都屬于這一類變遷。例如,九寨溝以“翠海、疊瀑、彩林、雪峰、藏情”五絕聞名于世,其內原有居民以前主要以耕作、畜牧和傳統(tǒng)的手工藝為生;1984年九寨溝對外開放,部分居民開始經營旅游業(yè)。至2002年,景區(qū)內居民都徹底停止了耕作和畜牧,基本都從事旅游經營或與旅游相關的工作。
2.非物質文化變遷。指因旅游活動產生但無法觀察到其直觀的物質形態(tài)的變化。由于旅游的發(fā)展而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旅游地居民價值觀念、思想意識和文化意識和生活方式,都屬于非物質文化變遷的表現(xiàn)。例如,四川與云南交界的滬沽湖地區(qū)是摩梭人聚居地之一,其文化是植根在自然經濟基礎上的母系文化。改革開放后,摩梭人積極采取措施吸引游客,滬沽湖很快成為旅游勝地。外來不同文化形態(tài)人群與當?shù)厝说南嗷ソ涣髋c融合對摩梭母系文化產生了沖擊,使其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母系家庭小型化,婦女在家庭中的傳統(tǒng)地位開始下降,出現(xiàn)固定專偶走婚,家庭管理實權開始由男性掌握等。
四、旅游地文化良性變遷的策略選擇
眾所周知,旅游業(yè)發(fā)展對旅游地文化變遷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能使文化良性變遷,從而在保持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內核不變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其外在表現(xiàn)形式,擴充文化傳承媒介的種類和數(shù)量,使傳統(tǒng)文化得以永久延續(xù)。也可能使文化負態(tài)變遷,使其嚴重商品化、扭曲化,民族個性、民族精神被淡化,直到消失。但不管旅游地文化是向積極方向還是向消極方向變遷,文化變遷都是客觀存在的,而唯有文化的合理變遷才能持續(xù)吸引旅游者的到訪。綜上分析,為了實現(xiàn)旅游地文化的合理變遷,促進旅游地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加強旅游業(yè)的宏觀管理。加強政府相關部門在旅游業(yè)發(fā)展初期的規(guī)劃、引導以及旅游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的監(jiān)管工作,規(guī)范文化旅游產品市場的生產和消費行為。針對目前旅游市場上少數(shù)為謀求短期利益的生產者生產劣質文化產品、破壞傳統(tǒng)文化、損害旅游者利益的行為,要積極進行監(jiān)管查處工作,在旅游文化社區(qū)內部建立起傳統(tǒng)文化自我建設長效機制,增強旅游地合理開發(fā)、生產及創(chuàng)新的自覺性。只有強化政府的宏觀引導和管理職能,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規(guī),加大對發(fā)生消極文化變遷現(xiàn)象的旅游社區(qū)的引導監(jiān)管力度,才能保證旅游市場的健康發(fā)展和旅游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其次,強化本土文化,提高文化自覺性。一個民族沒有“自我”的概念,就會在失去“自我”中被他文化同化,文化自覺缺失的民族會在不知不覺中失去本民族的文化,這樣,本民族文化的良性發(fā)展就無從談起。當然,強化文化自覺,并不是主張文化中心主義,而排斥其他文化,關鍵在于與它文化接觸、交流的時候,本民族成員如何實現(xiàn)文化自覺,取其精華,排其糟粕,真正做到豐富民族文化的內涵。
因此,要強化本土文化中重要的價值觀,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防止出現(xiàn)“客尊主卑”的思想和行為;并且要鼓勵接待地居民加強自身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提高文化鑒別能力,以自覺吸收外來文化中先進的東西,抵制腐朽的思想意識和生活方式。
再次,加強文化交流,實現(xiàn)文化補償。人類文化多樣性和區(qū)域性決定了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人類歷史的前進,離不開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對于任何一種傳統(tǒng)文化而言,擁有文化輸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機制,方能獲得文化補償,贏得空間上的拓展和時間上的延展”。歷史上中華各民族文化交融互動,如中原文化與北方游牧文化交融,中原農耕文化與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交融。中國各民族文化內部交流、互動的同時,還廣泛汲取世界文明成果,如印度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外域文化。正是由于中華內部各族文化和域外文化相互借取,不同文化相互激蕩,實現(xiàn)文化整合和創(chuàng)新,才締造了有容乃大的中華文化,表現(xiàn)出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要充分發(fā)揮文化交流的平臺作用,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拓寬范圍,疏通渠道,提高交流水平。加強民族文化發(fā)展的宣傳工作,利用各種條件和機會來擴大民族文化精品的展現(xiàn)并吸收外來文化精華,促進民族文化良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偉:《民族旅游地文化變遷與發(fā)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一、宗教文化對旅游業(yè)的影響
宗教文化不僅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而且是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資源,極具旅游價值,宗教文化資源的利用和開發(fā),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旅游產品,開拓新的旅游市場,吸引游客,對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各種宗教信徒總數(shù)約占世界人口的60%以上,許多國家都非常重視宗教文化資源的開發(fā),以朝圣、做彌撤和燒香拜佛、考察研究為主要內容,因為虔誠的和強烈的求知欲望都會轉化為旅游動機,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宗教圣地如沙特阿拉伯的麥加(伊斯蘭教克爾白圣殿)、耶路撒冷(基督教耶穌圣墓教堂、伊斯蘭教阿克薩清真寺、猶太教所羅門圣毆)、伯利恒(猶太教古以色列大衛(wèi)王的故鄉(xiāng)、傳說中耶穌降生之所)、意大利羅馬、梵蒂岡(世界天主教的中心)都成了國際旅游業(yè)發(fā)達的地方。
中國宗教種類齊全,既有土生土長的宗教如道教;也有外來宗教如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等;更有受外來宗教影響而產生的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宗教如明教、白蓮教等。僅國務院公布的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各種宗教名勝古跡就有150多處,全國各省、市、自治區(qū)與宗教有關的名勝古跡共有3000多處。豐富的宗教文化資源吸引了海內外信徒、專家學者和一般游客。佛教文化對中國有著深刻的影響,并逐漸形成了適應中國國情的佛教教規(guī)、禮儀和宗派,留下了許多著名的寺院、石窟和佛塔,其數(shù)量之多、藝術之精、歷史之久是中外馳名的。1987年國務院公布的漢族地區(qū)全國重點佛教寺院就有142座。豐富的佛教文化具有同一性中的差異性、特殊性:如同是佛寺,五臺山的宏偉建筑與九華山的民舍構造就各具一格;同為雕塑,山西云岡的石雕和天水麥積山的泥雕、泥塑就表現(xiàn)出兩種不同的藝術技巧。如果進一步分析的話,則會發(fā)現(xiàn)佛教的三大建筑都會因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宗派和不同的地區(qū)而顯示出不同的風采。
再以被奉為道教崇拜的神--媽祖為例,每逢媽祖誕辰(農歷三月二十三日)湄洲祖廟內外人山人海,香火鼎盛,各地游客紛至沓來,以臺灣最為突出,總要抬著媽祖像回來探親、進香還愿。
當然,由于的不同,宗教派別的差異,全世界的宗教信徒都有自己向往的圣地,在宣傳招徠過程中,應當有針對性,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根據(jù)宗教文化的特點,豐富旅游商品,增收創(chuàng)匯是我們應當重視的。如出售各種宗教紀念品,佛教的木魚、進香袋、數(shù)珠、雕像,提供齋飯;道教的“八仙過海”、“福祿壽三星”畫幅、介紹宗教名勝古跡的書籍。以佛教勝地普陀山為例,其針對游客的類型、特點,結合本地的實際,出售各種各樣反映普陀山風貌的圖像和以觀音菩薩為主的佛像,發(fā)揮了獨特的優(yōu)勢,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利用宗教節(jié)日,促進旅游業(yè)的發(fā)展。隨著宗教文化的傳播一些宗教節(jié)日,由于符合人們心理要求,不僅是信徒的節(jié)日,也成了民間流行的節(jié)日。基督教的圣誕節(jié)、復活節(jié)等流行全球,傣族的浴佛節(jié)(潑水節(jié))、伊斯蘭教的古爾邦節(jié)也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其新奇感和神秘感頗具魅力。
宗教音樂藝術以其深邃淡泊的旋律、獨特的風格吸引了人們,特別是佛教音樂、基督教的圣歌圣樂都深受信徒的欣賞,成為舉行宗教儀式和歡慶宗教節(jié)日必不可少的內容。
宗教文化也可以通過間接的形式影響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宗教文化中的許多人物、故事和傳說非常生動,被搬上了電影、電視和文學作品并廣為傳播。如《西游記》中的觀音菩薩,唐僧取經的故事和一些風景名勝如火焰山等,《八仙過?!分械牡澜堂健⒐适露茧S著電視、小說的傳播而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并激起一些潛在旅游者參加旅游活動,電影《少林寺》的上映,使其成為廣大武術愛好者和旅游者必到的地方。
宗教文化對旅游飯店也有一定的影響。根據(jù)旅游市場的需求顯示出準備投資的飯店以某一國家或某一者占到相當大的比重時,那么投資的飯店必須有相適應的設施及膳食供應,絕對不能對客人的和風俗勻慣有所違反和觸犯。所以,在一些有宗教名勝古跡的地區(qū)應投資建造符合宗教規(guī)定的飯店或房間。如果在清真寺附近投資建飯店接待伊斯蘭教信徒,而飯店沒有專門供應牛羊肉的膳食設施,也會引起客人的不滿??傊槍Σ煌挠慰?,應提供相應的接待服務。如對穆斯林來說就不能提供由豬肉制作的菜肴;對佛教信徒就應設齋飯;逢“佛成道節(jié)”應提供臘人粥;基督教圣誕節(jié)時應制作圣誕樹,舉辦圣誕晚會,分送圣誕貿卡等小禮物等等。
宗教文化不僅對硬件--飯店設施有影響,而且對軟件--管理與服務也有要求。在承擔接待宗教信徒任務的飯店中,員工應具備豐富的宗教文化知識,這樣管理者才能針對不同的客人采取、制定正確的接待方案;服務員才能對客人提供滿意的服務;導游也才能為客人作更好的導游講解。
二、旅游業(yè)對宗教文化的影響
旅游既是一種經濟現(xiàn)象,又是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F(xiàn)代旅游是一種大規(guī)模的各種文化的交流。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新的旅游市場的開拓,吸引了更多的客人前來游覽、朝圣和學術考察交流,這些都有利于宗教文化的傳播、交流和發(fā)展,對宗教文物古跡也起著保護、修繕的作用。
發(fā)展旅游業(yè),就要大力開發(fā)旅游資源,其中對宗教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fā)是過去和今后的重要任務。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隨著黨的宗教政策的落實及有關文物保護法規(guī)的頒布執(zhí)行,許多宗教文物古跡都得到了恢復和維修。如承德避暑山莊、敦煌莫高窟等都置于國家的保護之下;云南的筇竹寺、承德的外八廟、北京的潭柘寺等也修繕一新;有“世界宗教博物館”之稱的泉州也被列為中國第一批二十四座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許多宗教組織恢復了活動,宗教文化遺產得以整理、傳播,文物古跡也得到保護和修繕,重現(xiàn)昔日的風采。由于黨和人民政府有關政策的貫徹落實,許多瀕臨消失或年久失修的宗教文物古跡得以保護和修復,重新發(fā)揮了作用,而旅游業(yè)的發(fā)展,也迫切要求對宗教文物古跡進行保護和開發(fā),經過恢復和修繕的宗教。文化遺產如寺廟宮觀,使游客可以身臨其境,欣賞各種宗教的文化藝術,增長各種宗教知識,使宗教這一人類傳統(tǒng)文化得以繼承和傳播。而隨著海外各種宗教旅游團的到來,為中外宗教界人士提供了許多加強聯(lián)系互相交流的機會,對宗教文化的傳播和學術研究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另外,隨著信徒和游客的不斷增多,許多人捐贈錢款,為宗教文物古跡的保護和維修提供了大量的資金。
當然,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對于宗教文化不只是起著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有一定的消極作用,由于旅游人數(shù)的增多,帶來了一些人為的破壞和環(huán)境污染,如游客在宗教旅游區(qū)內亂涂亂刻亂扔東西,大聲喧嘩,破壞了宗教名勝古跡獨有的寧靜和超凡的氣氛。游客的不文明行為也會給宗教文物古跡造成一定的損害。如峨嵋山金頂,198l年旺季時游客蜂涌而上,一些年輕人競劈床板,扯草墊來烤火;食堂的飯碗也被搞得一個不剩,三天之內,僅金頂一處就造成直接損失一萬元。游客造成的火災使峨嵋金頂被焚于一炬。再如馳名中外的佛教石窟敦煌壁畫也由于人數(shù)的大量增多,游客的呼吸和汗水所起的化學作用而引起大量剝落,造成了嚴重的損失。由此可見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對于宗教文化遺產不只是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有消極的一面,如何防止和消除這些不利的東西,是我們必須重視和解決的問題,有的宗教名勝古跡已制定出相應的保護條例,如在宗教旅游區(qū)范圍內禁止亂扔亂涂亂刻行為;禁止游客燒烤、野炊、砍伐樹木;禁止燃放爆竹、煙花;禁止對各種宗教雕塑、壁畫攝影;限制游客人數(shù)等等都起到了較好的效果??傊荒堋氨!绷寺糜?,而“丟”了宗教文化遺產。
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對于宗教文化的繼承、傳播、交流和研究都起到促進的作用。旅游活動是人們需求層次提高的一種表現(xiàn),能滿足人們求知的需要,通過旅游可以增長人們的宗教文化知識,陶冶性情、修心養(yǎng)性。到宗教名勝古跡的人一般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不僅有一般游客,更有朝圣者、宗教信徒和專家學者。因此旅游活動的發(fā)展也是人們傳播了解、探討和研究宗教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如古代的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傳播佛教,明代外國傳教土利瑪竇來華傳播基督教?,F(xiàn)代旅游更是一座溝通各種宗教文化交流、研究的橋梁。如來華的游客中,就有大量的宗教信徒、朝圣者和專家學者;有的更組成了宗教文化考察團,而國際上還有專事宗教旅游的旅行社。1991年年初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考察活動,他們所到之處,就提出對宗教名勝考察和學術交流的要求;同時也帶來了國際上最新的宗教文化信息。通過游覽、考察和研討等活動,促進了各國各地宗教文化的交流和研究。
再者,旅游活動的發(fā)展也使得一些宗教節(jié)日、儀式、用品、教規(guī)、音樂和飲食逐漸地傳播開來為人們所熟知和接受。當然,旅游活動的發(fā)展對宗教文化也有一些沖擊,如一些宗教獨有的教規(guī)、儀式等慢饅地失去了神秘感和特性,有的甚至變成一種純商業(yè)性的娛樂活動。
三、旅游業(yè)與宗教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相輔相成、共同發(fā)展我們知道,宗教名勝古跡的開發(fā)具有保護傳插宗教文化和發(fā)展旅游業(yè)雙重意義,對此應按照國務院頒布的《宗教活動場所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guī)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認真執(zhí)行,嚴格區(qū)分正當宗教活動與封建迷信、非法宗教活動的性質,不能讓非法宗教活動在宗教名勝古跡區(qū)內得以進行。
再者,宗教文物古跡的修復與重建,應盡量保持其歷史原貌,堅持“修舊如新”,切忌“整舊如新”。人工建造的風景,也應與周圍的宗教文物古跡相協(xié)調。如杭州韜光寺一帶的茂林修竹,構成了一種幽雅超然的意境;西湖的保鐺塔姿態(tài)秀美,錢塘江邊的六和塔風格雄偉,兩者分別與湖、江兩種不同的自然景觀相輝映。如果當初建造時地點互換,就難以形成今日兩地的美景。目前,我國一些地方在開發(fā)宗教文物古跡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在宗教名山勝地隨意架設纜車,匆匆上下,既無法領略攀登的特有感受,削弱了旅游的吸引力,又破壞了山岳的“神氣”。總之,一是要注意保護宗教文物古跡原有的價值、意境和特點;二是要有利于旅游活動的開展,兩者不可偏廢。
關鍵詞:訪學旅游; 文化體驗; 境外消費
收稿日期: 2013-05-07; 修訂日期: 2013-12-04
旅游活動的開展促進地方文化與外來文化之間的交流融合,進而推動了文化全球化的進程。Robertson(1992)提出,世界被壓縮的全球化現(xiàn)象成為全球文化與地方文化結合的表現(xiàn)。全球化使文化不再受限于具體的地點,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可被生產或復制(Tomlinson,1999)。全球化現(xiàn)象反映的不僅是人的跨國移動,同時還伴隨著知識、習俗與生活方式的傳播,文化的流動和接觸更趨于頻繁。從“移動”的角度來看,文化的差異是引起文化流動的根源;旅游活動作為重要的推力之一,增加了不同文化之間交流與分享的機會。然而,不論異域文化間的溝通和交流的程度多強烈,各地區(qū)的文化仍明顯具有當?shù)氐奶厥庑裕虼?,借由旅游活動體驗目的地文化與游客主體文化間的差異以及通過體驗文化的多樣性來豐富視野,成為當今跨國旅游產品的主要賣點。訪學旅游通過主體“移動”到目的地國家開展語言學習,通過自我文化和異文化間的互動,從而實現(xiàn)旅游與研修的雙重效果。旅游活動的特征之一,即暫時離開日常生活環(huán)境,透過文化氛圍與空間環(huán)境的轉換,滿足旅游者體驗不同生活情境的需要,其中也包含了文化的接觸。Richards(1996a)指出,文化旅游即“呈現(xiàn)作為旅游消費的文化產品以及產生參與文化旅游動機的文化過程”,強調文化旅游不僅是一項旅游產品,其參與動機與決策過程也是重要因素。近代文化旅游的定義更為多元,已不僅僅局限于高級藝術的生產與消費(Robinson,Smith,2006),本研究進一步認為,游客應是在旅游過程得到文化理解和自我反思,即具有跨文化的意義。訪學旅游者對目的地文化的體驗與認知不盡相同。訪學旅游者將體驗不同生活方式和文化多樣性帶來的沖擊作為學習資源,這在教育與旅游活動的聯(lián)系上至關重要(Yeh,2003;2009;2010)。訪學旅游過程涵蓋了旅游、學習和跨國移動等多種要素,因此,除了是一項旅游產品外,同時它也是非正式教育體制下的一種學習方式。1文獻綜述
1.1訪學旅游現(xiàn)況目前的教育方式有別于傳統(tǒng)教育方式,已不再受場所和空間的限制,并增加了多重的學習管道。從語言學校逐年增長的態(tài)勢上亦可發(fā)現(xiàn),語言學校除了提供語言學習的機會外,同時還能夠滿足日益增長的國際交流體驗(Richards,1996b)的需求。參與訪學旅游是一種文化消費形式。除了語言課程學習外,課余游覽活動與置身異地的生活也都是一種異域文化體驗。相關研究表明,語言學習者通常不會花費太多時間在景點上,但卻能在充斥著當?shù)卣Z言與文化的寄宿家庭長時間逗留(Kennett,2002)。調查表明,78%的人是因為向往異國生活而訪學旅游(楊伊琳,等,2008),異國文化是決定訪學旅游選擇的關鍵因素。訪學旅游者通過語言學習深刻感受目的地文化,透過游學過程所接觸到的人和事體驗異質文化,這成為訪學旅游者參與文化旅游的主要動機。
Tourism Science旅游科學
跨國訪學旅游中的異文化體驗與旅游經濟
1.2訪學旅游相關定義海外學習教育可大致分為訪學旅游和境外留學兩種方式。訪學旅游與留學的最主要差別在于,前者的求學時間較短,且不以取得學歷文憑或資格為目的。臺灣2006年制定的“海外訪學旅游契約書”將海外訪學旅游定義為:“系指到其他國家或地區(qū)之正式、非正式教育機構或其附屬機構、非以取得正式學制之學歷文憑或資格為目的、于一定期間內所為之課程研修及旅游行程?!笨缭絿绲慕逃绞剑徽撌橇魧W或訪學旅游,除了學習特定的知識外,借以學習不同的地域特質與文化以及參與課余的旅游活動同樣成為不可或缺的體驗。教育與旅游結合的旅游產品,也包含了教育的跨國流動特質。教育旅游指“假期中參與過夜的旅游活動、并從事以教育或學習為旅游活動的首要或次要目的的游覽活動,包含一般教育旅游和成人訪學旅游、國際學生和國內大學生的旅游活動,也包含語言學校、學校游覽以及交換生計劃(Ritchie,et al.,2003)”。因此,教育旅游可以獨立進行,亦可參與在由專業(yè)機構組織的活動中進行,教育旅游也常常安排參觀或瀏覽自然或人文景點。
1.3訪學旅游地訪學旅游的異地性可以從Harvey(1990)提出的“時空壓縮”(time/space compression)概念來理解。訪學旅游,將一段長時間的教學課程擠壓在短短數(shù)周內完成,并將教室移到國外,這是時空的壓縮,也是課堂學習的擴展與延伸。訪學旅游將教育與旅游相結合,實現(xiàn)了跨界域的融合。臺灣2012年統(tǒng)計資料表明,目前臺灣出境留學與訪學旅游把美國作為首選目的地,超過了對英國、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新加坡和印度等其他英語系國家的選擇。從歷史演進的視角審視,早期殖民擴張的影響擴展了英語在世界各地的使用率;進入20世紀以后,促進英語快速成長的力量源自于美國(Crystal,2003),美國在科技、軍事、經濟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加快了美式英語在世界各地的普及進程,使之成為被廣泛使用的重要語言(Oakes,2001)。這無疑也推動了美國文化在全球的擴張,并對于美國成為全球訪學旅游目的地具有決定性作用。
1.4訪學旅游相關研究訪學旅游產品生產過程以語言的選擇為首要條件,其次是憑借大眾媒體傳遞各國文化特征以塑造訪學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吳宗瓊和鄭秀怡(1997)認為,行程安排、安全性及課程內容為游學生出國訪學旅游3個最重要的考慮因素。陳勁甫、陳威亞(2005)指出,影響游學生選擇訪學旅游產品的主要因素為訪學旅游活動內容、當?shù)貙嶋H環(huán)境和訪學旅游風險。作為一項旅游產品,特定的語言研習與文化觀光行程為訪學旅游團的主要特質,參與者可以通過旅游活動感受異國氛圍并積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學習經驗。由此可見,訪學旅游組織與運營機構對于訪學目的地的選擇和營銷,將是影響消費者決策的重要因素。
1.5訪學旅游產品訪學旅游產品在形式上可分為自助訪學旅游和訪學旅游團兩種,訪學旅游機構根據(jù)參與者的特點提供不同年齡層的訪學旅游產品,包括將單一城市(單目的地)作為訪學旅游目的地,也可以在短時間內輾轉2至3個城市或國家(多目的地)完成訪學旅游的活動。訪學旅游團的行程,呈現(xiàn)了跨國網(wǎng)絡的相互聯(lián)結,從客源地代辦機構到目的地國家語言課程及旅游活動的組織和實現(xiàn),包含了食、購、住、行、游、娛等諸多行業(yè),因此需要以緊密合作的國際業(yè)務網(wǎng)絡和多樣化的產品組合作為依托。獨特的行程安排、不同的文化吸引力、多樣化的旅游形式,使訪學旅游成為一種文化商品;同時,在潛在消費者心目中構筑訪學旅游目的地所特有的文化象征意義,激發(fā)消費者為滿足自身探求異質文化的需要形成出游動機。因此,訪學旅游可被看作文化產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是產品策劃還是旅游過程都呈現(xiàn)出文化差異的表現(xiàn)與體驗,具備跨文化的流動特性。
1.6訪學旅游的生產與消費訪學旅游作為文化產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產過程的首要條件就是語言的選擇;此外,媒體所傳播的目的地文化特征,也影響游學生對目的地國家形象的感知。例如好萊塢電影的場景營造、美式快餐與咖啡的引進、迪士尼卡通形象的流行等,促使“美國”形象在經濟、自然、文化、社會等層面對其他國家和人群產生強烈的吸引力,進而使之產生對美國文化的向往。從訪學旅游地點選擇的角度看,“地方”所映射出的旅行動機與價值觀念表明,人們的觀念、移動性與主體性亦是影響旅游形象的重要因素(Cartier,2005)。旅游活動是一連串被魅惑的過程(Crouch,2005),在旅游空間被吸引物吸引的過程中引發(fā)旅游者欲望、符號與消費的體驗;通過與地方形象的聯(lián)結,空間被游客賦予了特殊的符號或代表著特殊的地方意義。這樣的空間,也可指為商品化的空間,成為迎合游客而存在的空間(Crang,1998),旅游的文化體驗因此成為影響旅游動機的重要因素。從經濟的角度審視,訪學旅游者在異國須承擔可觀的生活費、學習費以及旅游費,這說明了訪學旅游是一宗具備較大經濟實力才能購買的商品。游學生在異國對文化符號的體驗和購買,構成文化消費的方式之一;通過購物、攝影等方式保留當下的經歷留作回憶,又是一種對當下文化體驗的捕捉與保存。目前以訪學旅游參與者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文獻中,研究領域主要包括:訪學旅游參與者的特征和旅游體驗(吳宗瓊,鄭秀怡,1997)、訪學旅游地偏好(王馨雯,2000);經濟影響因素(陳勁甫,陳威亞,2005)等,僅葉秀燕(2008)具體論述了訪學旅游者在英國的消費文化與社會學意義,較少有針對異國文化消費行為的深入研究。2研究設計:深度訪談法本研究采用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法,對15位曾在中學或大學期間參與美國訪學旅游團的參與者進行調查,目的是了解游學生對美國的跨文化體驗及其在跨國旅游消費行為。目前訪學旅游組織機構所策劃的訪學旅游活動均在2周以上?;诖耍狙芯繉⑹茉L者在美國的游學時間設定為至少3周,以確保其在美課程學習和生活體驗足以在有所熟悉基礎上產生一定的認識。15位受訪者中男性5位,女性10位,其中僅有1位男性和1位女性為單獨出游,其余受訪者皆為參團赴美。本研究受訪者之稱謂,在征求受訪者同意后,皆使用其自選的英文名或昵稱?;颈尘叭缦拢ㄒ姳?):
本研究以目前訪學旅游機構的產品設計為基礎,通過訪談了解參與者對美國文化形象的感知,并探討旅行經驗如何影響游學生對美國文化與訪學旅游的體驗,以及參與者在美國的文化消費過程。訪談內容包括參加訪學旅游之前、參加訪學旅游期間、參加訪學旅游之后3個組成部分,通過分析受訪者參與訪學旅游前、中、后的描述和評價來了解游學生對美國文化形象的感知,此外,他們參與的活動、在當?shù)氐穆糜谓涷炓约百徺I的物品也作為要采訪的重要信息。訪談時間段為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正式訪談的時間為40分鐘至90分鐘,非正式訪談則在正式訪談過后以電子郵件或通過社交網(wǎng)絡進行。其中有5位受訪者因無法配合面對面訪談,最終以在線形式受訪。公共場合的音量干擾較為嚴重,因此有些不確定的訪談內容會在事后以非正式訪談形式進行確認。深度訪談部分,首先采用成員檢核法(Member Checking),請每位受訪者各自檢核本研究的訪談稿,以提高并確保訪談數(shù)據(jù)的信度(trustworthiness)和效度(accuracy)(Decrop,1999);經受訪者修正后,通過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并使用質性研究分析軟件Atlas.ti 5.0輔助進行內容分析與數(shù)據(jù)編碼。3分析
3.1我“似”美國人東方與西方的文化異質性,使得不同文化經歷能夠給文化主體帶來不同的文化體驗。從在美國的經歷可發(fā)現(xiàn),游學是體驗異域文化的過程,同時也是形成感知和認知的過程。通過跨國的生活經歷,在參與活動的同時,也包含著對異文化的感知與自我展現(xiàn)。
我覺得,我在臺灣的生活方式就像在那邊的生活方式了,而且我穿著也比較美式,本身也有在看棒球,感覺就是我的國家的。(阿模03/19/2010)吃東西……超適合,我根本就美國人。(Bing04/04/2010)有很多美國人在草地上野餐,感覺很好,所以隔周的星期三,我們也去買了pizza什么的,假裝自己是美國人。(Demi04/21/2010)
從認可、喜歡進而“假裝”為美國人,在差異明顯的東西方文化之間,可以看出游學生對于美式文化的感知中夾雜著的崇拜。西方文化帶給亞洲人的印象已經不只是開放與多元,身臨其境(being there)也是實踐跨文化想象的一個過程。事實上,東方對西方的凝視建立在固有文化與異域文化的差異之上,通過“當下”的體驗,游學生經歷了外國文化異質性,文化體驗與文化想象兩者相輔相成。
思想上很開放……就是文化上的不同,也覺得人跟人之間比較親近,就覺得美國是一個開心的地方。(阿模03/19/2010)我覺得美國人很熱情,很自由,他們在路上穿得很輕松,不必特別打扮就很好看,即使是牛仔褲配Tshirt。(John02/19/2010)美國文化就是很自由……而且文化比較多元,因為他們人種比較多,可以看到不同種族的文化。(Chi03/02/2010)
上述受訪者使用“開心”“熱情”“自由”“多元”來形容美國,語意中蘊涵了對美式文化的憧憬。游學生對美國文化的印象,大多受到媒體的報道與社會普遍的價值取向的引導,文化差異會使個體在不同社會文化體制下產生不同的凝視。這一點可從Urry(2002)提出的“游客凝視”(tourist gaze)理論的角度加以理解。凝視經由社會建構,透過游客視角,尋找與自身不同的差異,這種差異可以是感覺或景觀,也可以是生活方式。從訪談結果可知,美國有著能夠對其進行象征的符號。多種族與開放性,讓參與美國訪學旅游團的半數(shù)以上學生認為美國是“自由”“多元”“開放”的,且他們不排斥在當?shù)厣?,甚至認為能自在地假裝成美國人。除了訪學旅游者對美式文化的體驗和想象之外,美國的象征符號也與消費活動密切相關。
3.2異國經濟與消費體驗消費行為實際上是鑲嵌在社會與歷史脈絡之中,而消費文化的意義展現(xiàn)在符號概念與社會互動之上(林立樹,2007)。社會環(huán)境中的符號通常與媒體有關,旅游的符號通常展示于旅游宣傳冊、電視電影、廣告之中,從而傳遞出旅游景觀的意象(Cartier,2005)。文化商品化所建構出的旅游景觀,是指空間被旅游活動所賦予的特殊意義。文化消費行為在當代社會的轉變不再以使用價值為主導,價值主要來自于商品的文化內涵而非商品本身(王俐容,2005)。從經濟的層面考慮,消費行為主要是由社會規(guī)范和社會價值觀的需求所構建,為市場規(guī)律所主宰。商品在消費過程中所產生的交換價值,在社會化作用下被賦予具有象征性的符號意義,而商品交換價格的高低,也是大眾對于社會關系和社會地位的界定。(1) 消費能力購物是旅游活動中的重要消費方式之一,在目的地進行的購物消費是游客旅程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Schouten(2006)提出,當紀念品和地方體驗都能作為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價值時,這兩者均被游客視為具有原真性的表現(xiàn)。Jack和Phipps(2005)認為,紀念品的收集是一種將當下的旅游體驗轉化為永久記憶的方式。全球化讓消費者沉浸在跨文化的歷史與符號之中,并不斷尋求不同文化的真實體驗,紀念品的商品化運作,即塑造了游客所預見的文化原真性。通過包裝與再制,將流傳許久的歷史轉化為具有現(xiàn)代價值的商品,異文化在不受空間限制的情況下被商品化,創(chuàng)造了想象的空間,并且增強了旅游者對地方文化體驗的欲望??鐕馁徫锵M,保存起了旅游后的記憶。旅游購物具有哪些特殊價值與表征?購買的產品如何展現(xiàn)自我的體驗和特征?下文將從游學生的消費能力與支付意愿角度加以分析。臺灣經濟的崛起,使旅游成為現(xiàn)代社會的休閑活動表現(xiàn)(Yeh,2003;2009;2010;葉秀燕,2008);借助外語能力的提高以加強與世界對話的能力,也是促進訪學旅游活動繁榮發(fā)展的契機。在無收入來源的情況下,游學生的家長是決定是否參與訪學旅游活動的關鍵決策人。在國外的生活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游學生在父母的支持下,可以自由支配國外開銷所需的現(xiàn)金,此外旅行支票與信用卡等多元的消費方式也可彌補現(xiàn)金的不足。
她有給我一定的額度,好像給我6萬臺幣,現(xiàn)金加旅行支票。我還把我姑姑給我的錢跟我自己存的錢通通換成美金,所以,加一加花了十一、二萬。但我媽不知道我花這么多,她只知道我花6萬。(阿模03/19/2010)
受訪者將自己的“私房錢”貢獻在訪學旅游活動上。雖然父母對消費金額有所限制,但是難得一趟出國旅行,游學生還是非常樂意傾盡自己的積蓄來購買其所偏愛的美國品牌的產品。經濟因素往往是制約學生群體消費的首要因素,因此,從訪學旅游費用上看,游學生的家庭經濟背景是影響訪學旅游活動參與的一個重要因素。(2) 購物消費:美國符號表現(xiàn)境外購物通常是為了留下能夠證明自己“去過”那兒的印記,因此美國本土品牌的商品自然成為游學團購物的首選。為了能夠滿載而歸,游學生多半在出國之前已制定好了包括購買品牌產品的境外購物計劃。
我就買衣服(AF、AE、Polo by Ralph Lauren、Tommy)……我媽本來要我?guī)退ICoach,但沒有她要的款式。我也有去Coach買隱形眼鏡盒回來送人。有很多女生一進Coach就不出來了,在那邊買了好多個。(John02/19/2010)主要是買紀念品。其實買的東西很無聊,就是賓州大學自己穿的TShirt。我們還有去航天博物館,我就買太空食物回去給我妹看?!唾I一些我覺得沒有看過的東西,買回去給她們見識一下。(Demi04/21/2010)
從上述受訪者購物經驗中可以發(fā)現(xiàn),前往美國的游學生大多表示,一定要購買美國品牌或是美國名校的商品,他們非??粗剡@些臺灣“買不到”的東西,并且要不遠萬里將購買的品牌“符號”帶回臺灣。受訪者用“見識一下”來表達將紀念品帶回臺灣的意義,一方面反映出與家人分享美國之旅所見所聞所感的訴求,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出對美國文化的認同以及宣示自身游學經歷的要求。這種表面看來并無特殊意義的消費行為,實質上滿足了消費者追求新奇與新鮮的需要;而“戰(zhàn)利品”能夠充當他們分享游學經歷的工具,實際上是一種有意識購買的可展示并分享文化體驗的必需品。即使是在現(xiàn)代休閑社會,旅游仍需要以閑暇時間和金錢為基礎才能得以實現(xiàn),親自到美國購買名牌商品本身就具有炫耀消費的特征,而幫他人代購奢侈品也同時實現(xiàn)了他人的炫耀消費需求。Dant(1999)提出,商品的交換是經濟活動的核心,他認為,個人對商品的欲望與社會價值觀念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從而導致具象征意義的符號性產品(symbolic goods)逐漸成為生產的核心。消費者所消費的往往不僅是物品本身,而是具有象征意義的符號所帶來的感受(王俐容,2005)。這種感受表現(xiàn)了對于異文化的消費象征與展示,展現(xiàn)出對異文化的渴望與凝視,并通過消費行為建構對異文化的想象與體驗。
相較于同團的其他人,我?guī)?000美金算是少的,我們參加的團,可能有的身上已經帶了2000美金旅行支票,但媽媽還是給他們信用卡?;厝サ臅r候,大家?guī)缀醵加侄嗔?個皮箱。男生買很多Timberland,至少都有兩雙;女生就買包包、精品。真的很夸張。(Demi04/21/2010)
購物不僅是為了留下自身對地方的記憶,也是為了滿足親友的需求,同時展現(xiàn)自己身臨其境購買的紀念意義。此外,訪學旅游活動的參與有消費能力的考量,會隨著訪學旅游的國家與地點的不同而有差異。經濟能力水平的差異,使個體的社會經濟地位被視為是否具備文化資本的衡量標準(Kim,et al.,2007)。差異化消費的商品、經驗和形式,形成一種具有象征性的符號,旅游消費與文化消費也因此具有使社會分異合理化的作用。4結論與討論休閑社會的發(fā)展促使跨國教育流動成為教育與旅游結合的契機。本文從異國游學需求出發(fā),探究旅游在當代社會網(wǎng)絡下所形成的社會意義及其與文化密不可分的關系??缥幕a品從媒體、網(wǎng)絡、政策、科技的創(chuàng)新與擴散中傳遞,跨國的短期教育活動能夠實地體驗不同的文化與生活,同時也是有利于參與者文化資本的累積以及對風格品味、生活方式和現(xiàn)代觀念的塑造(Catons,Santos,2009;Yeh,2003;2009;2010;葉秀燕,2008)。訪學旅游不僅保留了“異地教學”的課堂學習,文化參與也成為重要經驗來源。本研究中,臺灣游學生凝視美國文化,有別于西方凝視第三世界的特征(Catons,Santos,2009)。透過游學生活與產品消費,不論是參與文化消費范疇的活動還是購物,商品與經驗構造的符號凸顯了旅游與文化在跨國流動時的重要性。符號使文化傳遞成為可能,因此我們能將事物賦予特殊意義(成令方,等,2003)。文化經濟的概念,傳達了文化的使用價值與象征價值;美國作為訪學旅游目的地的選擇,除了對美式英語的學習之外,更加深了對文化與自我認同的象征符號。作為訪學旅游目的地,“美國文化”成為一個可以被帶走的體驗,也是一種對身份與自我認同的表現(xiàn)。此外,臺灣游學生通過參與訪學旅游展現(xiàn)自我、體驗異文化并進行消費,經由對美國的凝視,展現(xiàn)對美國的文化想象。訪學旅游團的參與、美國符號的消費以及紀念品的購買,其中的社會意義包含了文化資本的累積與商品的象征符號。除此之外,求學時期參與海外短期教育,沒有家人的陪伴,這也能夠展現(xiàn)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訪學旅游作為臺灣學生接受異國教育與參與旅游活動的渠道,豐富了文化體驗,累積了旅行經歷。
參考文獻:
[1]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見樹又見林[M].臺北:群學,2003.
[2]陳勁甫,陳威亞.大學生訪學旅游產品意象、知覺價值、滿意度及購后行為意圖關系之研究[J].戶外游憩研究,2005(1):2346.
[3]林立樹.消費文化的歷史反思[J].輔仁歷史學報,2007:281303.
[4]王俐容.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從精英文化到文化經濟[J].文化研究,2005(1):169195.
[5]王馨雯.海外選擇偏好行為之研究[D].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旅游事業(yè)研究所,2000.
[6]吳宗瓊,鄭秀怡.臺灣訪學旅游市場特質之研究[J].旅游研究學報,1997(2):3545.
[7]楊伊琳,余馥吟,蔡忠宏,余尚恩,陳震武.海外訪學旅游之信息決策及消費行為[J].臺灣旅游學報,2008(5):6788.
[8]葉秀燕.血拼英國——臺灣訪學旅游生英國血拼的旅游消費研究[J].研究臺灣,2008(4):4379.
[9]Cartier C(2005).Introduction.In C.Cartier & A.A.Lew(Eds.),Seductions of Place(pp.119).London:Routeledge.
[10]Catons K,Santos C A(2009).Image of the other:Selling study abroad in a postcolonial world[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48(2),191204.
[11]Crang M(1998).Cultural geography.London:Routledge.
[12]Crouch D(2005).Flirting with Space.In C.Cartier & A.A.Lew(Eds.),Seductions of Place(pp.2335).London:Routledge.
[13]Crystal D(2003).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the 2nd Edition).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4]Dant T(1999).Material Culture in the Social Worlds.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15]Decrop A(1999).Triangulation in qualitative tourism research[J].Tourism Management,20(1),157161.
[16]Harvey D(1990).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Cambridge:Blackwell.
[17]Jack G,Phipps A(2005).Tourism and intercultural exchange.Clevedon:Channel View Publication.
[18]Kennett B(2002).Language learners as cultural touris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9(2),557559.
[19]Kim H,Cheng C,O’Leary J T(2007).Understand participation and patterns and trends in tourism cultural attractions[J].Tourism Management,28,13661371.
[20]Oakes L(2001).Language and National Identity.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21]Richards G(1996a).The Scope and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Tourism.In G.Richards(Ed.),Cultural Tourism in Europe(pp.1946).London:Cab International.
[22]Richards G(1996b).The social context of cultural tourism.In G.Richards(Ed.),Cultural Tourism in Europe(pp.4770).London:Cab International.
[23]Ritchie B,Carr N,Cooper C(2003).Managing Education Tourism. Clevedon: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
[24]Robertson R(1992).Globalization.London:SAGE Publications.
[25]Robinson M,Smith M(2006).Politics,Power and Play:The Shifting Contexts of Cultural Tourism.In M.Smith & M.Robinson(Eds.),Cultural Tourism in a Changing World(pp.117).Clevedon:Channel View Publication.
[26]Schouten F(2006).The Process of Authenticating Souvenirs.In M.Smith & M.Robinson(Eds.),Cultural Tourism in a Changing World(pp.191202).Clevedon: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
[27]Tomlinson J(1999).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Cambridge:Polity Press.
[28]Urry J(2002).The Tourist Gaze(the second Edition).London:SAGE Publications.
[29]Yeh J H(2003).Journeys to the West:Travelling,Learning,and Consuming Englishness.(PhD Doctorial Dissertation),Lancaster University,Lancaster.
[30]Yeh J H(2009).The Embodiment of Sociability through Tourist Camera.In M.Robinson & D.Picard(Eds.),The Framed World(pp.199216).Surrey:Ashgate.
[31]Yeh J H(2010).Shopping matters:Taiwanese young tourists’consumer culture in England.In R.W.Belk(Ed.),Research in Consumer Behavior(pp.4371).London:Emerald.
Foreign Cultural Experience and Tourism Economy in Transnational
Study Tours: A Case Study of Taiwanese Studying in USA
ZENG Qi, WU Bihu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閩西具有獨特而內涵豐富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影響最大的自然是世界級文化遺產福建土樓游;“訪古旅游”當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汀州古城游為代表,“公祭客家母親河”活動使長汀的旅游獲得了更為旺盛的人氣;寧化石壁成為“客家文化尋根旅游”的熱點;“宗教文化游”則以武平縣的定光佛文化節(jié)“香火最旺”,由定光佛信仰而衍生出來的如“搶佛子”、抬“南安菩薩巡游”等民俗活動集聚著旺盛的人氣。此外,上杭客家族譜尋根游、連城客家文化風情游等等也發(fā)展良好??傊?,閩西客家游內容豐富,吃、住、行、游、購、娛,一應俱全,無所不包。當然,閩西客家文化旅游也存在一些問題。筆者不揣淺陋,提出一己管見,以就教于方家。
(一)同質宣傳,缺乏整合
提起客家,人們言必稱閩粵贛三省交界地之“客家大本營”。然而,僅就閩西客家而言,閩西、汀州、龍巖、寧化之間,還有龍巖縣、龍巖州、新羅區(qū)與汀州以及漳州等地之間,究竟是什么關系,對于普通旅游者而言,顯得紛繁復雜,一頭霧水。尤其是隨著代際更替,加之歷史原因,很多臺灣客家人和海外客家人尋根問祖的情結雖然仍根深蒂固,但對原鄉(xiāng)的記憶已經開始發(fā)生“斷層”或“失憶”,他們更加迫切地想了解此“客家”與彼“客家”的關系。而對于非客家的游客來說,這些錯綜復雜的“客家”無疑更是一道難以快速定位的難題。在當代全球化語境下,客家也正在走向世界,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客家文化高峰論壇以及各地客家文化民間交流活動,先后在龍巖、三明、長汀及贛南、粵東北、廣西、四川等地舉辦,這些活動對閩西客家經濟社會發(fā)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客家熱”使客家文化旅游更加風生水起,真可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當?shù)乜图胰水斎豢梢匀鐢?shù)家珍。對于投資興業(yè)者來說,這也不是大問題,他們往往會經過多番考察與權衡比較,有能力進行考察甄別。然而,作為文化旅游產業(yè)來講,在全球化的大時代背景下,客家旅游面對的是全球市場和世界各地的游客,要實現(xiàn)從文化—文化資源—文化資本的轉化與發(fā)展,在對外宣傳方面就需要適度“統(tǒng)一口徑”了。對于普通游客來說,在“客家首府”、“客家母親河”、“客家祖地寧化”或“客家祖地龍巖”、“客家大本營”等雪花般的名片面前已經感到幾分困惑了,更遑論還有臨近的“世界客都”、“客家搖籃”、“客家古邑”、“海峽客家旅游歡樂節(jié)”等形象宣傳等,不免讓游客眼花繚亂、無所適從。
(二)產品缺乏創(chuàng)意
各客家地區(qū)都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文化旅游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前文已有提及,此處不再羅列贅述。綜觀閩西客家旅游產品,多為靜態(tài)的參觀展示,缺乏互動、游玩、動感等參與性項目。祭祖旅游與宗教旅游雖然需要莊嚴肅穆,但活動儀式前后同樣也需要其他產品或項目??图衣糜螌β糜萎a品的研發(fā)明顯不足,多為“大路貨”,缺乏創(chuàng)意;當?shù)赝撂禺a附加值較低,讓游客無法作為禮品買回去。即使有一些研發(fā)創(chuàng)意,如客家米酒與紅色文化整合而成的“可樂”,也因包裝缺乏創(chuàng)意而失去吸引力。據(jù)學者研究,國際市場對客家旅游產品的包裝總體要求是,一是名稱要易記,產品名稱要易懂、易念、易記;二是外型醒目,使消費者從包裝外觀就能直觀了解產品特征;三是包裝印刷要力求簡明,描述要言簡意賅;四是要體現(xiàn)信譽,不能華而不實,過度包裝;五是易于識別地區(qū)標志;六、環(huán)保意識,等等。[1]74而閩西客家旅游產品在文化創(chuàng)意等研發(fā)及包裝創(chuàng)意等方面,顯然還需要大力提升。
(三)社區(qū)參與,缺乏聯(lián)動
“社區(qū)參與”是指政府、企業(yè)、社區(qū)居民,尤其是社區(qū)居民對本地旅游產業(yè)的全面綜合參與。主要是指社區(qū)居民參與旅游決策、規(guī)劃、服務、分配、旅游知識教育和培訓、文化維護等過程。如今,讓社區(qū)居民真正參與到當?shù)匕l(fā)展旅游業(yè)的社會行動中,已成為旅游開發(fā)中極受關注的發(fā)展方式。而閩西客家文化旅游中越來越感覺少了當?shù)氐娜藲?,即缺乏文化主體———當?shù)乜图胰说膮⑴c。例如,土樓越來越出現(xiàn)“空心化”現(xiàn)象,居民早已不以住土樓引以為榮,而是認為“沒本事的、掙不到錢的才會繼續(xù)住土樓”。①“發(fā)展旅游跟我們普通農民也沒有帶來多大好處,倒是土地征用了,交通是大大改善了?!薄坝绣X投資旅游的人當然是賺了”。②石壁祭祖大典時,本地客家人卻進不了客家公祠。他們往往反倒成了圍墻外看熱鬧的“他者”。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到閩西旅游的人數(shù)暴增,但因為接待能力有限,不能有效解決倍增的游客需求,尤其是飲食、住宿等方面接待能力有限。造成這種局面一方面是因為政府相關配套設施還未及擴容完善,而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當?shù)鼐用竦膮⑴c度不高。而對于游客來說,能積極與當?shù)鼐用瘛按虺梢黄保啬芨玫伢w驗客家風情,而不是“參觀”與“體驗”兩張皮,影響對客家文化的深度體驗或交流互動,同時也更加影響旅游業(yè)對當?shù)鼐用竦氖杖胩岣咭约皩ν饨涣鳌?/p>
二、對閩西客家文化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幾點建議
(一)突出特色,錯位發(fā)展
自2004年首次提出打造“千里客家文化旅游長廊”區(qū)域旅游合作品牌構想以來,三省客家主要聚居地通力合作,“客家文化旅游”的品牌效應已經取得一定成果。盡管客家是一個整體的客家,區(qū)域文化的發(fā)展變遷也相對穩(wěn)定,但正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走一鄉(xiāng)要問一俗”,閩西各地客家都有自己的獨特個性,更遑論閩粵贛或其它地區(qū)的客家。因此需要在“客家”語境下,深入挖掘閩西客家的獨特文化內涵,尤其是研發(fā)與土樓客家、石壁祭祖、定光佛以及閩西特色的各種民俗活動、節(jié)事活動,總之,在客家文化的框架下突出閩西特色,避免與各地客家的同質宣傳,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與各地客家的錯位發(fā)展。另一方面,又需要避免各自為政的狀態(tài),如土樓除了永定土樓,還有很多如南靖土樓、華安土樓等,因相對分散,不同縣市在宣傳或旅游活動上還未能有效整合,甚至相互拆臺。[2]41這些現(xiàn)象需要避免,而應對各縣、鄉(xiāng)、鎮(zhèn)客家旅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開發(fā)各自的“藍?!?,謀求錯位發(fā)展,特色發(fā)展。
(二)研發(fā)產品,大膽創(chuàng)意
臺灣非常重視客家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發(fā)展,認為客家文化必須發(fā)揮一些創(chuàng)意,讓客家文化本身經過創(chuàng)意的設計與包裝,融入于視覺藝術、數(shù)字網(wǎng)絡與精致生活的創(chuàng)意內涵。因此,臺灣積極鼓勵創(chuàng)新,更鼓勵多元包容、吸收其他族群文化精華;注重產學研聯(lián)動配合,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將歷史文化和旅游產業(yè)、內容與科技有機融合,他們總會反復篩選,反復論證,務求定位準確,新穎獨特,競相追求個性文化的內涵發(fā)掘、創(chuàng)意、設計與塑造,從而形成了各自鮮明個性,有效避開了同質化競爭的現(xiàn)象。臺灣的相關經驗無疑對閩西客家旅游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旅游商品素有“旅游名片”之稱,但在當前的客家旅游產業(yè)鏈中卻黯然失色。因此旅游商品主要集中在山區(qū)土特產,如香菇、茶樹菇、茶葉、閩西干、香菜干等等,建議這些原生態(tài)的商品也可以進行適度的創(chuàng)意包裝。大型民族交響樂曲《土樓回響》、《土樓神韻》無疑更是閩西客家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已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受到廣泛好評,極大推介了閩西客家文化。但筆者個人認為,《土樓回響》更多的價值似乎是“墻內開花墻外香”,為何不可以進一步借力《土樓回響》、《土樓神韻》,可否如《映像?劉三姐》、《道解都江堰》、《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大宋?東京夢華》、《天驕?成吉思汗》、《天門狐仙———新劉海砍樵》等諸如此類的節(jié)目那樣,在土樓景區(qū)做成大型實景山水節(jié)目?而不僅僅是“走出去”?這樣對閩西客家文化的推介與市場吸引力或許更加直接,也更能有效吸納當?shù)乜图胰说南嚓P就業(yè)與培訓和可持續(xù)發(fā)展。閩西客家地區(qū)難道不可以打造一臺“中國式的山水狂想”?將諸如此類的優(yōu)秀節(jié)目置身于青山綠水間,置身于閩西這塊有著深厚歷史根基的田園阡陌間,讓游客白天看山水,晚上看演出,有此山,此景,此地人,共同構成一個渾然天成的“天人合一”的勝景。同理,姑田游大龍、羅坊走古事、犁春牛、游大粽、祭公太、武平的打醮、搶佛子等民俗活動也可以進一步創(chuàng)造,做成白天演出的“山水狂想”,而不僅僅局限于元宵節(jié)演出,各“黃金周”時段都可以做出相關產品,從而保證“細水長流”。
(三)社區(qū)營造,與客互動
臺灣客家文化內涵豐富多彩,各具特色,臺灣將“客家桐花祭”與“社區(qū)營造”等活動進行有機結合,“客家桐花祭”成為了“臺灣客家”鮮明的名片符號,通過這個符號所帶來的經濟社會效益,顯而易見。這其中與其有力的“社區(qū)營造”有著莫大的關系。閩西地區(qū)也可以大力推進本土旅游經營管理人才、旅游專業(yè)技術人才和服務人員隊伍建設,組織旅行社、農家樂、客家飯店、旅游飯店、旅游景點的管理人員、市場促銷、導游的培訓與引導等工作,最大限度地吸納本地客家人從事客家文化旅游產業(yè),于游客,于本地客家都將是“雙贏”局面。與此同時,適當發(fā)展客家村落民俗旅游,讓游客深入到真實的客家村落生活中去,體驗原汁原味的農家生活。如前文提到各具特色的客家民俗活動,利用這些本地居民參與度高的活動吸引人氣,與游客有機互動,趁勢大力發(fā)展當?shù)氐摹俺浴⒆?、行、游、購、娛”,鼓勵當?shù)赝撂禺a的產銷活動,并研發(fā)各種消費檔次的旅游產品及衍生產品。適當加入一些客語元素及針對各國游客的外語說明,吸引更多的境外及外省游客消費,而非將產品僅僅定位于周邊市場??图疑鐓^(qū)本身也是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由于客家人這個特色族群的存在,才使景區(qū)的開發(fā)具有旅游價值。因此,對于開發(fā)者而言,需要處理好與社區(qū)居民的利益關系,探索社區(qū)居民全方位深度參與的路徑,大力培養(yǎng)旅游社區(qū)意識,激發(fā)社區(qū)居民的自我價值的認知與主人翁意識,培養(yǎng)起較為成熟的景區(qū)社區(qū)意識。與此同時,社區(qū)居民的參與活動也需要規(guī)范,加強自我管理,與景區(qū)管理部門、開發(fā)主體、游客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從而長久保持景區(qū)的競爭力和社區(qū)發(fā)展的持久動力。
三、余論
民族文化與旅游文化是互相依托,互相促進的關系,缺少了民族文化,旅游文化便顯得有些枯燥,無從體現(xiàn)內容上的豐富性;缺少了旅游文化的大前提,民族文化也沒有加以廣泛宣傳的平臺。因此,將民族文化有機融入旅游文化,才能推動武陵山區(qū)旅游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
二、影響民族文化與旅游文化結合的消極因素
武陵山區(qū)的旅游業(yè)是推動其經濟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因此,重視民族文化與旅游文化的有效結合必然會促進經濟的深層發(fā)展。然而,民族文化與旅游文化的有效結合仍然受到一些消極因素的影響,難易實現(xiàn)預期目標。
(一)政府宣傳力度有限,無法突出民族文化的地位
武陵山區(qū)的旅游業(yè)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然而,在強調旅游文化的今天,當?shù)卣茨艹浞职l(fā)揮自身的宣傳職能,致使宣傳力度有限。一旦宣傳上呈現(xiàn)弱勢,民族文化的地位便無從體現(xiàn),民族文化的信息便會被擱淺,影響了文化旅游的推進。
(二)景區(qū)領導思想意識狹隘,未能重視民族文化的作用
目前,武陵山區(qū)景區(qū)的領導未能真正意識到民族文化的重要地位。他們普遍認為,景區(qū)只要做到景色優(yōu)美就完全可以滿足旅游者的需求。殊不知,很多旅游者更喜歡通過旅游來增長閱歷,開拓視野,以此來提升自身的品位。最終,民族文化因素過少,單純的自然景觀無法贏得旅游者的認同。
(三)民族文化載體過于雷同,不能凸顯宣傳特色
目前,武陵山區(qū)的很多文化宣傳載體都較為雷同,比如紀念品,非常大眾化,并且形式非常統(tǒng)一,沒有新意。這樣,過于雷同的文化載體無法吸引旅游者的眼球,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宣傳。過于雷同意味著武陵山區(qū)的當?shù)孛褡逄厣珵榈玫秸蔑@,明顯不利于景區(qū)旅游業(yè)的發(fā)展。
(四)導游素質有待提升,民族文化得不到深入講解
在旅游過程中,導游的有效講解,對旅游者及時的了解民族文化有著非?,F(xiàn)實的作用。否則,對于初來者的游客們而言,不可能較為全面的了解當?shù)氐拿褡逦幕?。然而,很多導游只是發(fā)揮著跟隨導向的作用,對于民族文化的講解不夠深入;另外;民族文化的宣傳內容也較為有限,不能有效填充內容。
三、推進民族文化與旅游文化結合的途徑
武陵山區(qū)需要以民族文化與旅游文化的有效融合來實現(xiàn)旅游業(yè)的長遠發(fā)展。因此,我們必須立足現(xiàn)實,分析問題,并采取有效的途徑,來提升武陵山區(qū)的民族文化氛圍,并實現(xiàn)其與旅游文化的互相促進,推動旅游業(yè)的發(fā)展。
(一)加大政府宣傳力度,突出民族文化的地位
首先,武陵山區(qū)政府的領導要及時厘清民族文化與旅游文化及旅游業(yè)發(fā)展的內在關系。這樣,民族文化才能真正走進旅游文化,使旅游文化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領導可以通過學習來提升管理意識和發(fā)展能力,也可以利用便捷的網(wǎng)絡平臺增強自身的領導才能,以便深刻認識民族文化的重要地位,并以此來與旅游文化實現(xiàn)友好然后,促進旅游業(yè)經濟的不斷進步。其次,當?shù)卣哟笮麄髁Χ龋瑢⑽淞晟絽^(qū)的旅游文化資源通過良好的宣傳手段來加以宣傳。這樣,政府的宣傳影響力必然會得以凸顯,從而使武陵山區(qū)的民族文化得到更加切實的推廣。宣傳立地上去,宣傳效果自然會好。
(二)景區(qū)領導要轉變思想意識,重視民族文化的作用
首先,武陵山區(qū)旅游景區(qū)的領導要轉變思想意識,不能單純思考通過旅游業(yè)來提升經濟發(fā)展水平,還要考慮經濟發(fā)展的長遠途徑。這樣,民族文化才能具備被挖掘的可能性。景區(qū)的景色優(yōu)美是景區(qū)必須具備的經濟發(fā)展條件,而除景色外,還要依靠有效的民族文化來積極參與,否則,旅游業(yè)的發(fā)展目標過于狹窄,不利于旅游業(yè)的全面前行。其次,景區(qū)領導要細心琢磨民族文化的形成基礎,民族文化的宣傳價值,民族文化的潛在力量等問題。如此,民族文化才能被公眾所深刻認知和認同。最終,民族文化才能與旅游文化實現(xiàn)有效銜接,從而使民族文化大放異彩,實現(xiàn)游客對武陵山區(qū)景區(qū)的深層認知。
(三)創(chuàng)新民族文化載體,凸顯景區(qū)宣傳特色
首先,景區(qū)要及時創(chuàng)新經營理念,從細微之處入手,做好民族文化的宣傳,使民族文化的蹤跡被時時刻刻感覺。比如,針對景區(qū)的紀念品,可以拓寬強化各種形式,強化視頻光盤、書籍等形式,開展當場問卷調查等形式,讓民族文化從細微之處走入游客視野。其次,民族文化之間也有大量重合的現(xiàn)象。因此,景區(qū)要格外注重對地域內特色民族文化的有效宣傳。這樣,武陵山區(qū)景區(qū)的不同之處才能被公眾所格外關注。最終,他們就有可能以此作為亮點向更多的人進行宣傳介紹,來帶動更多的游客來欣賞旅游。再次,武陵山區(qū)的景區(qū)建設離不開優(yōu)良設備設施的投入。旅游設備設施往往滲透著許多民族文化。在某種意義上講,旅游設備設施是旅游文化的一種有形載體。因此,要格外重視設備設施的更新維護和運用。最終,景區(qū)要與政府進行有效協(xié)商,加大資金投放力度,確保景區(qū)內設備設施的完善。如此,民族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彰顯,才能有效從事旅游文化,才能及時依托旅游文化推動經濟的發(fā)展。
(四)著力提升導游綜合素質,深入講解民族文化
首先,武陵山區(qū)的當?shù)貙в问且龑в慰腿媪私馕淞晟絽^(qū)的一個重要元素。因此,導游的綜合素質對于游客來說非常重要,對于景區(qū)的發(fā)展更是至關重要。景區(qū)領導要格外重視導游綜合素質的提升,為他們積極爭取更多的培訓學習機會,使他們的交際能力、表達能力、組織能力都實現(xiàn)顯著提升,使他們的個人魅力更加明顯強大,以此來增強游客對武陵山區(qū)景區(qū)的好感。其次,導游在進行講解時,要適當強調民族文化的地位,將民族文化帶給更多的游客,讓更多的游客在民族文化之間尋找到認同感。如此,他們的增長閱歷的愿望被滿足,他們開拓視野的需求被滿足,他們的旅游才能體現(xiàn)出出行的目標。最終,他們才能從整體層面認同武陵山區(qū)。
四、結語
關鍵詞:文化資本; 文化旅游; 旅游目的地
收稿日期: 2011-05-04; 修訂日期: 2011-08-10
作者簡介:
宋振春(1963-),男,山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化旅游與旅游企業(yè)管理。李秋(1987-),女,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生。
城市文化旅游的開展離不開其固有文化土壤的繁榮。近年來許多中外學者的研究深入探討了文化與旅游發(fā)展之間的相互關系問題。這些研究通常是把城市文化作為一種靜態(tài)的文化資源來看待,在旅游發(fā)展中是開發(fā)的客觀對象,是被利用的因素。但從城市文化發(fā)展的實際情況看,社會文化是不斷積累形成的,并處于不斷的發(fā)展變化過程中。社會文化不僅是發(fā)展的資源,而且因為自身的變化影響著社會發(fā)展的進程。從歷史發(fā)展的縱向脈絡來看,城市文化不斷經歷“堆疊-選擇-整合”(朱炳祥,2009)的傳承創(chuàng)新過程,并形成具有文化和經濟價值的文化資源。這些文化資源能夠以資本的形式,促進城市內包括旅游、文化產業(yè)在內的眾多產業(yè)開發(fā),為城市帶來巨大的經濟價值。另一方面,城市旅游等產業(yè)活動的開展也為城市文化的發(fā)展提供創(chuàng)新因素。從“文化資本”的研究視角出發(fā),分析城市文化資本的形成機制及其與文化旅游發(fā)展的相互關系問題,將有利于認識和把握旅游發(fā)展模式和路徑的基礎條件,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城市旅游發(fā)展與目的地建設的整體思路和相關對策。
1 城市文化資本理論研究綜述
資本最初是經濟學領域的術語,后來也被廣泛地應用于社會學、文化學等一些其他學科。文化資本的概念最初被布爾迪厄(Bourdieu,1997)以社會學的視角闡釋個體與家庭在文化方面投入及獲得利益的能力差異問題。隨著研究的深入,文化資本的應用主體范圍也在不斷擴展,“從主體意義上說,文化資本的行動者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共同體”(任勇,2010)。更有研究者明確提出了“城市文化資本”的概念(張鴻雁,2002)。
在布爾迪厄觀點的基礎上,索羅斯比(Throsby,2006)認為,文化資本是以有形或無形的財富形式具體表現(xiàn)出來的,是可能會引起物品和服務不斷流動的文化價值的積累。他認為,文化資本以有形和無形兩種形式存在;有形的文化資本是指建筑、繪畫、手工藝品等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和藝術品,無形的文化資本是指思想、信仰以及音樂、文學等無形的人類文明創(chuàng)造。這些有形或無形的文化資本會以私人物品或公共物品的形式引起服務流通,它們既可以以最終消費品的形式帶來直接經濟收益,又可以引發(fā)或輔助新一輪的包括文化資本在內的文化生產活動,從而帶來更多的經濟和文化增值。
從現(xiàn)有的認識看,文化資源是指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具有文化性質的要素總和,是生產創(chuàng)造物質和精神財富的源泉和成果之一,是一種相對原生態(tài)的文化事物的存在狀態(tài)。文化資本則是一種經過人為進一步改造的動態(tài)價值,側重其生產和增值作用,這種增值不僅是指能夠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同時也可能帶來社會及文化價值的增長。文化資源可以被資本化利用從而轉化成為文化資本,同時文化資本也可以創(chuàng)造出區(qū)別以往的新型文化資源。比如《功夫熊貓》、《花木蘭》等美國動畫電影借助早已存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資源,塑造出了具有美國英雄主義特征的卡通形象,傳播著美國化的核心文化價值,在全球范圍內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賺得盆滿缽滿,這種整合了的文化資源就變成了能帶來可觀經濟收益的文化資本;而像麥當勞、迪斯尼這樣承載了大量經濟價值的文化事物也會成為人類所創(chuàng)造出的一種獨特文化資源而載入史冊。有國外學者指出,“文化是制造過程(知識)和產品(設計和款式)的一種橫向表征成分,它為地方和集體身份的概念賦予了內涵;因此文化從經濟、情感和物質上被轉化為一種促進資本流向城市的催化劑”(Jansen-Verbeke,Russo,2010)。文化能夠帶來經濟資本流動并不意味著文化就等同于文化資本,“只有其中經過社會的交易、流通、服務等領域,以轉化的形式即文化產品來滿足和引導人們的需求,從而產生價值增量效應的那部分文化資源才可稱為文化資本”(施炎平,2007)。 “當我們把一種東西作為生產要素來考慮時,就應當說是資本;而當我們把一種東西作為生產的結果、消費的對象以及產生擁有的東西來考慮時,我們就應當說是財富。也就是說,文化財富只有進入產業(yè)價值鏈的價值運動,才能成為文化資本,資本的運動性是區(qū)分文化資本與文化財富的分水嶺”(王云,龍志和,2009)。實際上,從更廣泛的領域來看,文化資本所產生的作用和影響是綜合性的,它能夠從整體上促進社會發(fā)展。因此,文化資本的構成也是一個內涵豐富的系統(tǒng),涵蓋城市社會文化資源的各個方面。
綜觀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現(xiàn)狀,總體上對于文化資本的概念及文化資本的作用進行了深入分析,但對于文化資本形成機制的分析不夠深入和具體(牛宏寶,2010),從文化資本角度分析文化與旅游發(fā)展關系的研究則更為薄弱。因此,本文的重點是分析文化資本的形成機制,研究城市文化資本及文化旅游之間的構架關系,并以此為基礎從宏觀層面上思考城市旅游目的地建設方面的問題。
2 城市文化資本的形成機制
布爾迪厄認為,資本就是積累的勞動,衡量文化資本的精確方法莫過于計算耗費在獲得該收益上所花費的時間長短(Bourdieu,2005),這一方法對于從個人到社會的各層次文化資本的計算都適用,只不過具體(個體)文化資本的傳承和獲取是靠習得的(如教育、學習等),會隨著個體的衰落或消亡而失掉資本;而社會化了的文化資本(包括客觀文化資本和制度文化資本)則可以以物質傳遞和社會公認的共同作用方式打破個體傳承的生物局限。這種方式具體到城市文化資本傳承和累積的差異上來講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
首先,文化資本基礎的差異,或者也可以將其理解成資本積累起步時間的差異。一個城市所表現(xiàn)出來的文化資本的豐度取決于該城市所擁有的文化資本量的多少。也就是說,那些歷史上擁有豐富文化資本的城市占據(jù)了先天優(yōu)勢:如果一個城市的歷史悠久、文化積累豐富多樣,那么它所擁有和展示出來的文化表現(xiàn)形式就會相對多樣;在同一個時代橫截面上,其文化資本積累所花費的時間和氣力就相對要少。
其次,獲得文化資本能力的差異。布爾迪厄指出,獲取資本是一個延長的時間過程,這里的能力是指在這一延時過程中“所需的特別文化上的要求”(Bourdieu,2005)。而具體到城市來講也就是城市在地緣、交通、資源以及經濟、政治方面的比較優(yōu)勢會使其獲取文化資本積累的機會較一般城市增加很多。這方面的例子比如上海:對外窗口城市的有利地理位置、廣闊的內陸腹地、近代開埠以來對于西洋文化的率先接觸以及改革開放以來飛速發(fā)展的經濟水平都為上海形成中西合璧式的海派文化奠定了良好基礎,并且使之有機會超越一些歷史底蘊悠長的歷史古都(如開封、杭州、洛陽、南京等),成為今天中國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
第三,文化資本的保障差異。文化資本的比較優(yōu)勢除了原始積累和獲取能力的差異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保障這種比較優(yōu)勢的能力差異。只有持續(xù)、不間斷的累積才能保障文化資本的穩(wěn)定增值和持續(xù)鮮活,反之則可能使其所具有的文化資本逐漸消耗殆盡。在這一點上無形文化資本表現(xiàn)得更加突出,比如瑪雅、古埃及等已經“死去”的古代文明,或是已經失傳的藝術技能等。造成保障條件中斷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自然災害、戰(zhàn)爭動亂、歷史變遷等外部大環(huán)境的條件改變,也可能來源于城市內部的政策導向、城市拆遷改造等有意識的人為因素。在這一點上中國同國外特別是歐洲那些歷史久遠的國家相比,表現(xiàn)出了截然不同的城市發(fā)展態(tài)度,國外對于歷史建筑的保護要較國內嚴格得多,老城區(qū)就像一座開放的露天博物館,建筑上所體現(xiàn)出的不同文化風格訴說著這座城市的發(fā)展歷程與所經歷的世事滄桑;而在國內高低錯落的各式“火柴盒”模樣的建筑,則使人單從建筑式樣上分不清香港、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的差別何在。
結合布爾迪厄對于造成文化資本差異原因的論述以及周云波等人(2009)對于文化資本的評估方法,可將影響城市文化資本差異程度三要素的具體指標概括如下(表1):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一般而言,文化資本的歷史累積是構成文化資本差異的基礎性因素,而文化資本的獲得能力和保障能力作則構成文化資本差異的后天因素和中堅力量。文化資本基礎狀況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文化資本累積與傳承的起步基點,而獲取能力和保障能力則是實現(xiàn)文化資本累積的持續(xù)、加速甚至趕超的決定力量。因此,如果一個城市同時具備了原始積累、獲取能力和保障三方面的比較優(yōu)勢,那它一定具有強大的文化資本;而雖然基礎欠佳,但兩種后天優(yōu)勢同時齊備,同樣也可以獲得文化資本潛力的最大發(fā)揮。但如果原始條件較好,而獲取能力或保障能力存在欠缺,則資本的開發(fā)程度就會大打折扣;最糟糕的狀況是三種能力同時欠缺或只具備一種能力,那么文化資本的持續(xù)累積過程就會大受影響,甚至出現(xiàn)倒退的不利情況(見圖1)。
對于不同城市而言,影響城市文化資本差異三要素的重要性排序是不盡相同的。在羅馬、開羅、西安等典型的歷史累積型城市中,先天的文化基礎優(yōu)勢是構成城市文化資本的最主要因素;而在紐約、洛杉磯、香港等典型的當代都市中,能在時代浪潮中適時地把握住發(fā)展機遇,不斷以各種形式獲取文化資本的能力是城市文化發(fā)展的決勝關鍵;與此同時,巴黎、倫敦、北京等歷史悠久又保持現(xiàn)代活力的城市則是以保障力的關鍵作用贏得了城市的不斷繁榮。不管哪種力量在城市文化資本的積累與轉化中發(fā)揮著主導作用,我們都應該清醒地意識到三種力量間不能彼此孤立和割裂的相互關系,否則即便城市文化發(fā)展取得了一時的繁榮,最終也將難逃衰敗的噩運。
在三者關系中,往往文化資本的獲取能力和保障能力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二者之間既有差別又有聯(lián)系。一方面,能力和保障的差異源于城市所處環(huán)境的內外部差異,即主觀能動性和客觀條件的差異問題;而另一方面,也可以從時空角度這樣理解,獲取能力是指在同一時間截面,不同城市獲得文化資本的力量差距,而保障差異則是指從時空縱深方向上的資本連貫性的差異問題。當然對于許多城市而言,有時這兩種差異的界限是模糊的,保障環(huán)節(jié)的缺失會影響到城市對于文化資本的獲取能力,而能力的短板又會造成保障力度難以達到預期要求,繼而造成了文化資本收支不平衡甚至消耗過度出現(xiàn)倒退的危險局面。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樣,“如果不繼續(xù)維護,(文化資本)就會毀壞甚至消亡;反過來,如果通過新的投資,那么它的價值就會增加”(牛宏寶,2009)。當然,這里的投資不應僅局限于物質資金方面,而且還應該包括為延續(xù)和發(fā)展文化資本所投入的人力、技術、政策、公眾關注力等一切有形或無形的投入總和。
3 城市文化資本與文化旅游的互動關系
3.1 城市文化資本的價值實現(xiàn)
城市文化資本作為資本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同樣具有資本的性質,即能夠增值。Greffe(2010)認為,文化主要是通過三種途徑對當?shù)匕l(fā)展產生影響:傳播有利于各利益相關方協(xié)作的信息,促使項目得以實施,創(chuàng)造具有吸引力的環(huán)境,為兼具美學與實用價值的創(chuàng)新型產品提供支撐;繼而文化就成為了一種社會資本的投資、媒介和最終的消費品,可以促進當?shù)厣鐣Y本的增加,擴大產品、服務乃至文化的出口量。如果說索羅斯比將文化資本劃分為有形與無形的分類方法是從物質形態(tài)上對文化資本加以區(qū)別的話,那么文化資本的利用和價值實現(xiàn)過程同樣可以基于不同的物質形態(tài)表現(xiàn)出來:一方面通過具有符號意義的物化文化產品消費使文化資本直接進入最終消費流通環(huán)節(jié),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和文化效益;另一方面非物化的文化資本會以增加環(huán)境文化價值含量的方式為社會及文化環(huán)境提供附加值,進而為未來城市的文化及其他產業(yè)開發(fā)提供潛在的文化價值以及直接或間接的經濟價值。前者多表現(xiàn)為以文化資本為加工原料或價值核心的產業(yè)部門,主要是以文化產業(yè)以及旅游業(yè)為典型代表;后者主要是指由文化資本所在場域所形成的文化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一方面可以作為文化等相關產業(yè)的存在或培育的外界條件基礎,另一方面又可以作為城市氛圍的營造者,吸引眾多旅游者以及投資者的到來。
正是因為文化是一種附著在物質符號上的抽象內涵,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它不能完全撇開其生存所依賴的、地域性相對固定的物質載體和時空環(huán)境而嫁接在全新且毫無瓜葛的母體之上。因此才會有學者指出旅游發(fā)展可能是文化區(qū)域在短期內利用遺產獲益的最佳戰(zhàn)略(JansenVerbeke,Russo,2010),旅游業(yè)是將文化注入主流商業(yè)的最直接方式(Russo,Borg,2010),而事實證明旅游也的確是實現(xiàn)文化向文化資本轉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般而言,文化資源越豐富、市場容量越大的地區(qū),其文化旅游開展情況就越好。當然文化旅游的開展情況并不絕對依賴于已有的文化存量。文化資本是可以創(chuàng)造的,由布爾迪厄、索羅斯比等人的觀點可知,不同的資本形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財力雄厚的城市可以通過消耗大量的經濟資本來轉化、創(chuàng)造和提升文化資本。例如美國,雖然相比歐洲、亞洲等一些國家其建國歷史要短得多,而且還是典型的移民國家,歷史文化底蘊并不豐厚,但是美國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及科技實力在文化建設方面一樣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并且源源不斷地向世界各地輸出他們的文化產品。一提到美國,人們立刻可以聯(lián)想到好萊塢、奧斯卡、迪斯尼、格萊美等一系列世界知名的文化事物。
3.2 文化旅游與城市文化資本的互動關系
文化旅游與城市文化資本的互動關系,其實反映出了在某一時空截面,城市文化資本其累積與傳承的具體方式方法與路徑問題。文化旅游同城市文化資本之間存在著一種雙向互動關系(見圖2):一方面,城市文化資本的傳遞與累積為文化旅游的展開提供憑借物和吸引物,促使文化旅游活動的形成;另一方面,文化旅游活動也為城市文化的傳承、保護、活躍以及創(chuàng)新等資本累積與增值過程提供有效的外部刺激。在此過程中,城市文化資本的有形與無形形式共同作用于文化旅游的需求與供給環(huán)節(jié),同時文化資本的經濟和文化價值分別刺激著旅游者和旅游供應商參與文化旅游活動的動機和熱情。
在高度發(fā)達的商業(yè)化社會中,城市文化的發(fā)展過程同樣會受到市場規(guī)律的篩選:一方面,文化資本的累積及文化創(chuàng)新可以轉化為生產力推動經濟發(fā)展,成為一種關系到城市乃至國家競爭力水平的軟實力;而另一方面,商業(yè)化的開發(fā)模式也為城市文化的傳承帶來嚴峻挑戰(zhàn),原因就在于文化的商業(yè)化所帶來的文化虛假與曲解,而在此過程中那些具有重要社會價值但不具備商業(yè)開發(fā)條件的文化事物則漸漸被人們遺忘甚至遭到無情的拋棄。
在市場作用機制下,這一循環(huán)作用過程會根據(jù)系統(tǒng)自身的發(fā)展需要而不斷做出選擇,因而會產生一對離心作用力:城市文化旅游的市場化開發(fā)將會把不能進行商業(yè)化開發(fā)的文化吸引物逐漸甩離該循環(huán)系統(tǒng),而城市文化對于城市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正是源于城市文化特色的存在,一旦城市特色消失,其吸引力也將不復存在,因而城市文化旅游會將沒有城市特色的吸引物排除在該循環(huán)系統(tǒng)之外。該作用機制可能會導致兩種后果:一種是由于當代大眾文化的世界性趨同,這一雙向選擇過程的理論極化結果會加劇不同城市之間的文化趨同速度,比如存在于世界范圍內的迪斯尼樂園;另一種結果恰與第一種情況相反,這種增強循環(huán)會使城市的優(yōu)勢資源越來越突出,形成城市的文化象征,但從負面的角度來看也有可能由此帶來“遮蔽效應”使城市形象及職能單一化(如威尼斯),從而為城市發(fā)展帶來諸多負面影響。
鑒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公共屬性以及上述市場選擇的消極作用,文化在實現(xiàn)資本化的過程中就更需要包括政府和社會公眾力量等在內的公共調節(jié)機制的介入,以此來保障城市文化資本的多樣性和永續(xù)性動力。
4 基于文化資本視野的旅游目的地建設
對于城市來說,所具有的文化資本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影響著文化旅游甚至是城市旅游總體發(fā)展的特點和水平?;谖幕Y本的角度,城市旅游目的地建設的措施主要應包括以下幾方面:
首先,應注重提升城市文化資本的獲取和保障能力。從文化資本的視域來看,每個城市都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資本基礎,但文化資本并不能自動或獨立地轉化為文化旅游的競爭優(yōu)勢。根據(jù)文化資本形成機制的相關分析,應當加大對于文化資本開發(fā)運營以及維護方面的投入,這種投入不光是經濟上的、更應該是科技、創(chuàng)新、政策等方面上的,以此來提高文化資本的轉化和獲取能力,并保持這種文化資本積累的連續(xù)性。
其次,處理好文化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從城市文化發(fā)展的脈絡出發(fā)可知,任何文化在歷史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長河中都是變化著的,因此城市的文化發(fā)展不應固步自封,對于已有文化資本不應局限和滿足于現(xiàn)有水平,要不斷創(chuàng)新、從形式和內容上提高文化資本的展示種類和參與形式。從文化資本化的路徑上看,我們不僅要關注物化的文化產品的開發(fā),更要注重無形的文化環(huán)境的創(chuàng)新和培養(yǎng),因為文化環(huán)境雖然不會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卻可以以社會制度和符號化的形式對城市整體產生增值作用。
第三,從城市文化資本的系統(tǒng)性出發(fā)建立旅游發(fā)展的完整體系??紤]到文化資本的系統(tǒng)性,城市文化旅游的發(fā)展需要從產品、產業(yè)以及政府產業(yè)政策和輔助支持三方面建立完整的體系。在產品方面,無論是有形的商品還是無形的服務和體驗,在廣義的產品框架概念下,產品依然是對直接面向消費終端的供給方式的高度概括。因此,創(chuàng)造顧客價值并使顧客滿意,使產品效能等于甚至大于顧客期望一直是全面質量管理中的不懈追求。從文化旅游的行業(yè)供給者來講,城市的公共文化機構是除文化企業(yè)外的另一類主要的文化產品供給者,以歷史博物館、科技博物館、美術館、藝術中心等為首的公共文化機構直接為旅游者提供終端文化旅游消費產品;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機構也是城市文化環(huán)境載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場館的多寡及其利用程度是城市文化發(fā)展水平的主要衡量指標之一。文化旅游的發(fā)展不僅要關注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性旅游企業(yè)的發(fā)展能力,更要關注公共文化機構與城市文化發(fā)展的整體配合度。最后在城市管理者的層面上,政府部門要做好各相關方的利益協(xié)調工作,要從城市文化資本積累的長遠發(fā)展角度制定適應的發(fā)展政策。
第四,建立與文化資本特性相符合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文化資本的累積狀況反映了城市的整體特性。因此,城市旅游形象的整體定位必須要考慮文化資本的基礎條件、相對優(yōu)勢以及發(fā)展變化等。由于文化資本積累是不斷變化的過程,面臨旅游競爭與發(fā)展的新形勢,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就不斷要有新的發(fā)展和超越。
參考文獻:
[1] Bourdieu P.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爾迪厄訪談錄[M].包亞明,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89-193.
[2] Bourdieu P.資本的形式[G].武錫申,譯∥薛曉源,曹榮湘.全球化與文化資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3-22.
[3] Greffe X.前言[G].孫業(yè)紅,閔慶文,譯∥Jansen-Verbeke M,Priestley G K,Russo A P.旅游文化資源:格局、過程與政策.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2010:1-3.
[4] Jansen-Verbeke M,Russo A P.文化旅游空間動態(tài)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G].孫業(yè)紅,閔慶文,譯∥Jansen-Verbeke M,Priestley G K ,Russo A P.旅游文化資源:格局、過程與政策.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2010: 5,13.
[5] Russo A P,Borg J.區(qū)域復興和旅游發(fā)展:三個歐洲城市案例研究[G].孫業(yè)紅,閔慶文,譯∥Jansen-Verbeke M,Priestley G K ,Russo A P.旅游文化資源:格局、過程與政策.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2010:239-259.
[6] Throsby D.論文化資本[J].王志標,譯.經濟資料譯叢,2006(3):9-15.
[7] 牛宏寶.文化資本與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0(1):144-153.
[8] 任勇.國家治理視野中的核心價值:基于文化資本的考察[J].社會科學,2010(3):9-15.
[9] 施炎平.從文化資源到文化資本――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重建與再創(chuàng)[J].探索與爭鳴,2007(6):50-54.
[10] 王云,龍志和.產業(yè)價值鏈視角下的文化資本特征與經營模式[J].經濟地理,2009(12):2028-2033.
[11] 張鴻雁.城市文化形象與城市文化資本論――中外城市形象比較的社會學研究[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4-5.
[12] 周云波,武鵬,高連水.文化資本的內涵及其估計方案[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9(8):91-96.
[13] 朱炳祥.社會人類學[M].2版.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225.
A Research on Urban Cultural Capital and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SONG Zhenchun, LI Qiu
(Management School of 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e relation between urban cultur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should be observed from cultural capital angle,and that is the accumulation of cultural factors and value-adding of the culture.There are three factors affecting the transmission and accumulation of urban cultural capital: the differences in primitive accumulation,the ability to obtain and the ability to protect the continuance.These cultural capital factors mixed together decide the quality of urban cultural capital.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will be much better if a city’s cultural capital is strong.Cultural tourism is a specific form to achieve the value of cultural capital and there is an interactive two-way choic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A deep understanding and a good use of this will be significant both in accumulating cultural capital and developing cultural tourism.From overall cultural capital perspective,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t destinations can be done in these aspects: accumulating cultural capital in a city,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systematic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the overall positioning of tourism image.
“旅游文化”一詞,在今天曝光度不低。就其內涵,一般來說,旅游文化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與旅游有關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其外延很廣,涉及文學、藝術、哲學、宗教、民俗、建筑、生態(tài)、園藝、公共關系等學科。一般采用“總和說”來定義“旅游文化”,但特點并不鮮明。也有“旅游民族”說的觀點,即認為旅游文化是“某個民族或某個國家在世世代代的旅游實踐過程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本民族或本國家的文化”。這是從旅游文化的民族特殊性來定義的。旅游文化歸根結底是適合自身發(fā)展的文化形態(tài),是旅游主體文化。旅游文化以旅游客體(以自然景觀、地質地貌、山川等組成的旅游資源)為基礎,旅游主體(旅游者)是旅游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和感受者。
筆者更贊同“碰撞說”,即在旅游主體和客體之間有不可缺少的橋梁,就是旅游媒體,連接旅游主體與客體,是旅游文化的發(fā)現(xiàn)和傳播者。再好的旅游景觀,沒有人去發(fā)現(xiàn)、宣傳、保護,不能真正成為旅游資源(旅游客體)。因此,媒體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在此,媒體不僅指報紙、電視、網(wǎng)絡等大眾傳播媒介,更包括從事旅游宣傳、歌贊旅游的人,如詩人、作家、記者、歌者、民俗學者等。如此,旅游主體、旅游客體、旅游媒體就形成一個完整的旅游文化系統(tǒng)。從基本組成來看,旅游作為一門產業(yè),還涉及旅游管理部門、服務團體和從業(yè)人員(旅游局、旅行社、導游等)。
二、貴州旅游文化的傳承
貴州地處云貴高原,氣候宜人,風景秀美,從雄奇、神秘到綺麗,不同特點的景致星羅棋布,有“公園省”的美稱。貴州全境生活著苗、彝、侗、水布依等多個少數(shù)民族,占全省人口的37.9%,蘊含多彩多姿的山地村落民族民間文化和人類遺產。其中世代口口相傳的侗族大歌為世界非物質遺產,水族的水書遐邇聞名。更有大哲學家王陽明、一代經營之神沈萬三等非黔籍名人留下的精神財富,以及安順地戲、屯堡文化的大明遺風與江南遺韻等,還有寶貴的紅色旅游資源。這些,都是貴州旅游文化的根基。發(fā)展貴州旅游文化,要搶救和保護不可再生的旅游資源。一是保護好青山綠水的自然生態(tài);二是有組織發(fā)掘、整理貴州民族民間文化如名勝古跡的修繕、民間傳說的梳理和編撰;三是民間技藝、節(jié)慶、歷法、醫(yī)藥、傳統(tǒng)體育、原生歌舞等非物質遺產的保護,并有傳承人;四是積極推動貴州非物質遺產世界“申遺”;五是在旅游資源開發(fā)利用中注意環(huán)境保護。
加大非物質遺產保護并向世界“申遺”,是發(fā)展貴州旅游文化的重要基礎。因為非物質遺產具有獨特性、活態(tài)性、綜合性、民族性,從民族文化的視角看,具有不可復制的壟斷性。“漢人有字傳書本,侗家無字傳歌聲”,這樣的話只來自侗族世居的民間。發(fā)展貴州旅游文化,要克服存在的“短板”問題,如旅游從業(yè)人員職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與此配套的交通等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如省內國際航班,只有貴陽到曼谷)。旅游業(yè)要做大做強,必然要與文化結緣。少林寺如果離開了少林文化,不過是普通的寺廟。唐朝詩人張繼一首《楓橋夜泊》的詩歌,讓寒山寺名揚天下;鄭緒嵐亮開嗓子,一曲《太陽島上》讓哈爾濱松花江北岸不起眼“太陽島”幾乎家喻戶曉;一部電影《廬山戀》,勝過給廬山打專門廣告上萬次。由此可見,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必以文化內蘊為靈魂。因此旅游文化,除了民俗學家、園藝學家、博物學家等參與,還應有媒體人和詩人、作家、藝術家的參與。
三、貴州旅游文化的創(chuàng)新
第一,觀念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旅游文化不只是旅游服務行業(yè)的事情,如前所述,它是旅游主體、旅游客體和旅游媒體“三位一體”的體系。因此,就需要政府和服務行業(yè)、文化新聞界和民間多方努力。
第二,戰(zhàn)略思維的創(chuàng)新。旅游文化要與文學藝術結緣,借文學藝術之光照亮旅游客體。借開展活動的行為文化和影視文化宣傳旅游,已成為宣傳戰(zhàn)略的重要一環(huán)。就本省人才資源來說,是做得到的。這類影視劇本身,也是旅游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
第三,與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結緣,把創(chuàng)意理念融入旅游文化中,如旅游商品的創(chuàng)意設計與市場運作、特色旅游文化活動的策劃等。
第四,通過精心策劃和包裝,把貴州旅游文化做成品牌,并加大對外推介力度,建立、完善常態(tài)化、動態(tài)化的“網(wǎng)上貴州旅游”數(shù)字化平臺,實現(xiàn)宣傳域面的全覆蓋。
第五,借鑒外省乃至國外好的做法和運作模式,借他山之石以攻玉。第六,通過旅游學校、旅游培訓,提高旅游從業(yè)人員的綜合素質。
四、以旅游文化推動貴州跨越發(fā)展的思路
發(fā)展貴州旅游文化,不只是打造一張貴州名片,而是通向生態(tài)文明建設與文化事業(yè)(產業(yè))的貴州特色的跨越發(fā)展之路,是落實國發(fā)〔2012〕2號文件和黔中經濟區(qū)規(guī)劃,是提升貴州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