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繪畫入門基礎范文

繪畫入門基礎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繪畫入門基礎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繪畫入門基礎

第1篇:繪畫入門基礎范文

論文摘要:本文對高職高?!督ㄖO計基礎》課程教學大綱的整合問題進行了初步研究,首先分析目前各大綱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基于整合的思想,著重論述了價值導向、基本理念和整合要點,以服務于高職高專的技能培養(yǎng)要求,最后對該研究進行了評價和展望。

《建筑設計基礎》課程是以培養(yǎng)建筑設計基礎技能為目標的一個課程系列,在上海濟光職業(yè)技術學院建筑設計專業(yè)教學計劃(2009~2012版)中,設計基礎課程包括《建筑初步》、《建筑設計入門》以及《設計繪畫》。但是設計基礎課程之間各自為政、互不相干的問題較為突出,并影響到內容設置、學時分配等其他方面的問題,是一個亟待研究的重點問題,目前對于這個問題的研究并未深入開展。本文即以該計劃中這三門課的教學大綱①為切入點,對設計基礎課程進行整合研究。

一、核心概念

整合②是指基于發(fā)展的需要,通過對系統(tǒng)內以及系統(tǒng)之間各要素關聯(lián)性的挖掘,利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機制,積極地改變或調整要素之間的關系,以克服系統(tǒng)發(fā)展過程中構成要素分離的傾向,實現(xiàn)新的綜合。整合與當代職業(yè)教育體系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迅速變化的時代,由于眾多因素改變著職業(yè)教育的面貌,這就導致了各組成要素之間關聯(lián)性的缺乏,因此需要將整合概念引入到高職高專課程體系的研究中來,以實現(xiàn)在它們之間建立更緊密的聯(lián)系。

二、問題分析

(一)課程目標

在原有教學計劃中,已經確定《建筑設計基礎》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技能,并為后續(xù)核心技能、綜合技能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這幾份大綱雖然均已注重貫徹了這個總目標,從單個課程看已經比較合理,但是作為一個整體來看,由于學制限制及培養(yǎng)目標等多方面的因素,在目標設置上還存在缺乏重點和層次性、部分目標陳述不夠規(guī)范等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建筑初步(1)原目標:①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和制圖能力,能準確地理解和表達建筑方案圖;②了解建筑的基礎知識,對建筑、建筑師、建筑設計等有一定的理解。主要問題:①兩個目標之間的主次關系不明確;②缺乏技能培養(yǎng)的具體目標;③目標二和建筑設計入門的目標一有重疊,需要進一步明確。

建筑初步(2)原目標:①了解形態(tài)構成在建筑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掌握建筑學專業(yè)的形態(tài)構成學習方法;②對當代建筑大師及其作品有一定了解,學會用構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現(xiàn)建筑形態(tài)和空間;③掌握建筑形態(tài)與空間基本表達方法,學會用軸測圖或模型表現(xiàn)建筑形態(tài)和空間。主要問題:①目標過于具體、缺乏統(tǒng)領性;②陳述不夠簡潔、明了;③目標二、三和建筑設計入門的目標二有重疊,需要進一步明確。

建筑設計入門原目標:①逐步了解建筑設計的基本知識,提升認識水平及專業(yè)素養(yǎng);②訓練學生初步掌握建筑設計的方法、過程和表達技巧。主要問題:①目標設置不夠具體,指導性不強;②與建筑初步一、二的部分目標有重疊。

設計繪畫(1)原目標:①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從簡到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合理地安排課堂作業(yè)和課外作業(yè),以課堂寫生為主;②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啟發(fā)學生多動手,多思考,既有統(tǒng)一要求,又要注意學生個人特點,在研究對象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學生掌握各種不同的表現(xiàn)方法。主要問題:①陳述不夠簡潔、明確;②目標設置不夠具體,指導性不強;③缺乏與建筑初步和設計入門課程目標之間的關聯(lián)性。

設計繪畫(2)原目標:①在教學過程中,作好從單色認識到彩色認識的過渡,合理地安排課堂作業(yè)和課外作業(yè),以課堂寫生為主。②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啟發(fā)學生多觀察,多感覺,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體會色彩對萬物的影響,在研究對象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學生掌握各種不同的表現(xiàn)方法。主要問題:①陳述不夠簡潔、明確;②目標設置重點與層次不突出,指導性不強;③缺乏與建筑初步和設計入門課程目標之間的關聯(lián)性。

(二)教學內容

建筑初步(1)是學生進入大學后接觸到的第一門專業(yè)課程,其意義不言而喻,重點內容是建筑的識圖與制圖,主要包括建筑基本認識、建筑識圖、工具制圖、建筑測繪等內容。建筑初步(2)的教學重點是建筑形態(tài)和空間的理解和分析,這是建筑的核心研究對象,它逐步將學生們帶入建筑創(chuàng)作的領域中來,主要包含平面構成、立體構成、空間限定、建筑形態(tài)分析、大師作品分析等內容。建筑設計入門作為連接基礎系列課程和核心系列課程的過渡,主要是提升學生的專業(yè)認識能力、表達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評價能力,包括國內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紹、建筑設計的過程介紹、建筑設計宏觀環(huán)境解讀、場地分析、建筑設計方法等內容。設計繪畫(1)包括結構表現(xiàn)和明暗表現(xiàn)兩個階段,主要包括整體構圖、形體結構輪廓、物體間比例、結構、透視、明暗色調等訓練。設計繪畫(2)包括單色表現(xiàn)和彩色表現(xiàn)兩個階段,主要包括三原色的認識,色相、明度、純度的概念,固有色、光源色、環(huán)境色,復色、間色等概念的理解,色彩的調和配置。從以上對于教學內容的簡述可以看出,它們之間還是缺乏整體性,均各自從課程自身的角度來編制教學內容,而沒有在設計基礎課程的框架中,打破自身的界限,并進行內容的相互滲透、融合,增加內在整體性。具體分析如下:建筑初步(1):①建筑概述的部分內容與設計入門課中建筑設計基礎知識重疊;②建筑方案圖教學單元的案例選取欠妥;③人體尺度與設計入門課中空間的功能與形式部分知識重疊;④缺乏三維層面來識圖和理解建筑。建筑初步(2):①理論性知識比重過大,包含了3個教學單元,這與高職以技能培養(yǎng)為目標的教學體系相悖;②教學單元過多,需要進一步精簡;③缺乏與初步(1)的過渡性教學單元。建筑設計入門:①國內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紹、經典的建筑設計理論簡介、當代建筑設計發(fā)展趨勢介紹等內容與建筑歷史課知識重疊;②人體尺度的內容不夠,這對于學生來說很重要;③部分教學內容對初學者來講太難,不宜過度展開。設計繪畫(1):①教學案例的選取較為獨立,沒有與其他兩門課的案例結合;②結構素描對建筑設計尤其重要,但比重過小。設計繪畫(2):①從就業(yè)市場需求來看,鋼筆淡彩應用不多,因此此部分內容比重過大;②教學案例的選取較為獨立,沒有與其他兩門課的案例結合。

三、整合思路

1.價值導向。高職高專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要為建筑就業(yè)市場輸送合格人才,因此在教學大綱的整合過程研究中,始終要把當前建筑市場的基本走勢、就業(yè)崗位的人才需求作為重要導向。除了就業(yè)市場以外,高職高專教育主管部門提出的培養(yǎng)目標也是重要導向之一,因此,在教學中就不宜按照本科的基礎課程大綱來要求學生,必須要結合國家職業(yè)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進行編制。

2.基本理念。在教學大綱的整合過程中,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對不同課程通過進一步審視和論證進行內容的增減,并根據(jù)各課程地位和關聯(lián)度的不同,分配到這三門課程中去。主要思路是:首先在調研的基礎上,把與市場需求、培養(yǎng)目標、學生特點不符合的部分內容刪減掉,并增加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技能的相關內容;然后再根據(jù)專業(yè)課程的性質重新分類。另一個核心的理念就是通過課程內容之間的開放和教學進度安排中的相互滲透,來高效率地利用三年的學習時間,使它們能夠形成“1+1>2”的效果。在這個理念下,各教學案例的選擇應該具有相關性;并需要根據(jù)循序漸進的學習原則,對部分課程的教學順序調整,使三門課互有穿插,做到“邊學邊練、以練促學”。

四、整合要點

(一)目標的重新定位

各課程的教學目標雖然都已經貫徹了基礎技能培養(yǎng)這個總目標,但是正如前面的問題分析,它們之間缺乏整體性,有的課程其目標過多,沒有層次,有的課程目標之間重疊等。因此,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對各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進一步優(yōu)化,使其體現(xiàn)出整體性、層次性。具體建議如下:建筑初步(1):①了解建筑的基礎知識,對建筑、建筑師等有一定的認識;②熟練掌握建筑識圖和制圖的技能,準確地理解和表達建筑方案圖;③增加對于建筑的學習興趣,適應建筑設計專業(yè)的學習特點。建筑初步(2):①了解建筑形態(tài)構成的相關知識、并能夠從構成角度來理解建筑;②熟練掌握用構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現(xiàn)建筑形態(tài)和空間;③基本學會用軸測圖或模型表現(xiàn)建筑形態(tài)和空間;④增加對于建筑設計的學習興趣。建筑設計入門:①逐步了解建筑設計的基本知識,提升認識水平及專業(yè)素養(yǎng);②初步掌握進行建筑設計的主要分析方法、設計過程;③增加對于建筑設計的學習興趣。設計繪畫(1):①了解素描對于建筑設計的作用、意義;②熟練掌握應用結構素描的方法來分析和表達建筑形態(tài)與空間;③增加對于建筑設計的學習興趣。設計繪畫(2):①了解色彩表現(xiàn)對于建筑設計的作用、意義;②熟練掌握應用彩鉛和馬克筆表達建筑形態(tài)和空間;③增加對于建筑設計的學習興趣。

(二)內容的增減滲透

1.建筑初步。建筑初步(1)把重點放在建筑識圖和工具制圖中來并進一步細化,在原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主要進行如下整合:將建筑設計的基礎知識并入到建筑設計入門課程中,而在本課程中取消這部分內容;將建筑綜合表達的案例對象進行調整,與抄繪和測繪內容一致;將人體尺度的內容并入到建筑設計入門課程中;增加通過模型制作理解和表達建筑的課程內容。

在建筑初步(2)中,把重點放在形態(tài)與空間的理解和分析上,在教學案例的選取上強調關聯(lián)性,在原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主要進行如下整合:縮短了平面構成、立體構成理論教授時間;對世界著名建筑實例的解析應進一步縮小建筑師范圍,而增加統(tǒng)一建筑師的不同作品比較分析;能夠將部分案例與設計入門課和設計繪畫相結合,使學生從不同角度來全面認識和理解某個建筑。

2.建筑入門。建筑入門課在原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主要進行如下整合:將建筑、建筑師的基礎知識并入到建筑初步一課程中,而在本課程中集中講解建筑設計這部分基礎知識;對于建筑設計方法的講解不宜過度展開,讓學生從最基本的方法入手理解和應用這些方法;增加從人體尺度、室內家具的角度分析和設計功能空間的課程內容。

3.設計繪畫。設計繪畫(1)著重訓練學生的空間分析和表達能力,以具體的建筑空間、形態(tài)、構件為主,著重刻畫它們的結構關系、形體組合關系,在原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主要進行如下整合:增加結構素描的內容;減少明暗色調訓練;與建筑初步(1)在同一學期,因此教學案例的選取應與其內容相關,如對門衛(wèi)、門廳等空間作為教學對象。設計繪畫(2)把適用于快速表現(xiàn)的馬克筆、彩鉛以及鋼筆淡彩作為主要的訓練內容,能夠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抓住建筑的主要特征并快速表現(xiàn)出來,在原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主要進行如下整合:減少或去掉鋼筆淡彩的教學內容;增加彩鉛和馬克筆表現(xiàn)的訓練;與建筑初步(2)和設計建筑設計入門在同一學期,教學案例的選取應與它們的內容相關,如大師作品表現(xiàn)等。

五、總結與展望

高職高專設計基礎課程整合是一個系統(tǒng)且復雜的工作,本文對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了初步整合,目前這些成果已經在一線教學中得到了充分應用,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從2009年以來,教學質量和就業(yè)率得到了大家的好評;該研究的下一步工作將加強對各課程的關聯(lián)性分析,并對整合評價方法進行深入探討。

注釋:

①這三門課程大綱是指基于上海濟光職業(yè)技術學院建筑設計專業(yè)教學計劃(2009-2012版)而編制大綱。

②整合一詞來源于系統(tǒng)科學,目前在很多領域進行了廣泛地應用,如建筑學、工程學、遺傳學等。

參考文獻

[1]荀勇,程鵬環(huán),王延樹,吳發(fā)紅.高等工程教育——德國工程技術教育的研究與實踐[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

[2]石偉平,徐國慶.職業(yè)教育課程開發(fā)技術[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者,2006.

第2篇:繪畫入門基礎范文

2、“造型手法”中的“造型”是什么?這不是個名詞,這是個“動賓短語”,“造”就是“畫,做,創(chuàng)造”的意思,“型”就是“形狀,內容”?!霸煨褪址ā本褪侵浮皠?chuàng)作畫面內容的方法”。所以“以線造型”簡而言之就是用線條來創(chuàng)作畫面內容。

3、事實上繪畫水很深,用線條去描摹事物其實只是一種最為基礎的方式,也是普通大眾接觸繪畫的方式,雖然基礎但也很深奧…這也都是后話。如果要舉例子的話,傳統(tǒng)油畫其實主要是以“面”造型,抓準刻畫物體的不同受光面,掌握每個面上的反光、環(huán)境色,冷暖等要素,最終呈現(xiàn)出物體的樣子。

4、所以說到的畫什么美少年美少女,還是學習動漫人物,首先最重要的都不是人體結構,而是掌控線條,讓線條出現(xiàn)想要的弧度、角度、連貫通氣而又流暢。這比學習怎么畫人體要重要得多。

第3篇:繪畫入門基礎范文

關鍵詞:美術教學;臨?。粍?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美術教學中自然少不了臨摹教學,但是,長期的臨摹教學又容易限制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想象力。小學美術教學該“臨摹”還是該“創(chuàng)新”,一直都是美術教師不斷探索的話題。對此,本文進行相關探討。

一、美術教學中的臨摹模式

所謂臨摹,是按照原作仿制繪畫和書法的一種手法,它是美術入門所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

(1)臨摹的優(yōu)點。

法國著名畫家德拉克洛瓦(EugèneDelacroix)說過“:臨摹可以使有才能的人輕易獲得成功?!币驗樵诶L畫創(chuàng)作的初期,臨摹是作為基礎出現(xiàn)的,很多繪畫技能和技巧都要通過臨摹來習得。1)強化美術基礎。美術需要很多的技巧,這些技巧是美術的基礎,也是學生應該掌握的。拿描摹來說,對于小學生而言,臨摹模式中最基本的也最常見的是描摹。描摹是指學生在與臨本面積相當?shù)募垙埳厦娓鶕?jù)臨本的形象來臨摹,這種方式可以訓練學生用筆、分辨色彩、摸索勾線和涂色方法,為以后的深入學習打好基礎。2)使學生更容易入門?!叭祟惖囊磺械膶W習都是從臨摹開始的。”在剛開始懵懵懂懂的時期,人們靠模仿來了解與認知,繪畫也是如此。剛步入美術學習殿堂,學生十分茫然,不知道如何入手。但是利用臨摹,則可以使學生更快地體悟美術的內涵,更直接地學習美術作品,使其更容易入門。

(2)臨摹的局限性。

1)缺乏創(chuàng)新。臨摹都會有一個臨本,學生按照臨本來仿制繪畫作品,就會一門心思地追求“像不像”,而很多美術教師對學生作品的評價標準也是“像不像”,導致學生在追求與原作一模一樣的過程中忽略創(chuàng)新,或者說懶于創(chuàng)新。2)束縛學生想象力。小學生原本有十分豐富的想象力,他們的眼中,鳥兒是自己的好朋友,小草也會有生命,雨滴是美麗的音符,小溪可以快樂地奔跑……然而,拿出原作讓學生反復臨摹,將具體的事物固化,缺乏想象的空間,久之將束縛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二、美術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學

美術教育被公認為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最具成效的學科之一。美術新課程標準指出:美術課程應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chuàng)造精神的培養(yǎng),采取多種方法,訓練學生的思維靈活性、變通性和發(fā)展性,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所以,關于創(chuàng)新教學應該作為美術教學的重點。

(1)消除學生心理障礙。

學生通常會認為,美術課上拿出臨本來讓他們臨摹,就是要讓他們按照臨本原原本本地畫出來,畫得越像,作品就越成功。所以,他們一到臨摹教學時,就會按部就班地進行繪畫。為此,教師應該端正學生的認識,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告訴學生什么樣的作品是優(yōu)秀的,什么樣的作品是成功的。要摒除陳舊的觀念,樹立創(chuàng)新的意識,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臨摹,不必追求一模一樣,嘗試釋放想象、放開思維,由此才能創(chuàng)新。

(2)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動了進步。由此可見,想象力的重要性不容小覷。而美術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重要陣地,所以,教師在臨摹教學之余,還需要多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利用一些具有想象空間的主題去吸引學生,使其在那個空間里盡情地想象、聯(lián)想,盡情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馳騁在想象的天空。比如,在《路》這一主題的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畫出各式各樣的路,可以是寬闊的柏油馬路,也可以是狹窄的鄉(xiāng)間的小路,可以是平坦的大道,也可以是崎嶇的山路。在學生畫完各種路之后,讓學生在自己畫的“路”旁再進行創(chuàng)作,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畫出隨便什么景物、人物都可以。作品收上來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作品畫得十分豐富。有的學生在路邊畫了流浪的小狗,有的學生在路旁畫了站立的小熊,有的學生畫了彩虹,有的學生畫了帳篷……各式各樣的畫作,展示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3)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所以,無論學生臨摹得多成功,也沒有辦法“復制”原畫作。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個性特點不同,對事物的理解也不同,所以,在繪畫過程中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這是學生的“獨創(chuàng)性”,也是創(chuàng)新精神的體現(xiàn)。所以,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畫作真正成為學生抒感的載體。比如,有一次要求學生以《回憶》為主題,畫一幅畫。有的學生畫了自己的爺爺,因為爺爺過世了,成為了回憶;也有的學生畫了鄉(xiāng)村的大槐樹,因為小時候自己是在鄉(xiāng)下的外婆家生活的;還有的學生畫了小時候的玩具……每個人回憶里的東西是不一樣的,他們想要通過作品表述的感情也是不一樣的。教師應該尊重他們,引導他們,鼓勵他們,使他們逐漸學會“以我手繪我心”。

三、結束語

美術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主陣地。因此,作為美術教師,要在思想上重視現(xiàn)代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其創(chuàng)新欲望的誘發(fā);在教學方法上不遺余力更新教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只有這樣,才能將美術教育推上一個更高的臺階,真正地實現(xiàn)素質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潘強.淺談美術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探索,2009(12).

第4篇:繪畫入門基礎范文

美術教育水粉畫教學色彩表現(xiàn)水粉畫作為色彩入門教學的基礎科目,在當今的中國已日漸成為一種主流,其中學習水粉畫的主流群體莫過于參加高考的藝考生,高考美術教師和藝考生為迎合高等美術院校的評分標準在色彩教學中都施行形與色結合的操作模式,先建立形,后施以色。這種帶有很強功利色彩的藝術教學模式是否能真正意義上培養(yǎng)習畫者對色彩的敏銳感知力,培養(yǎng)習畫者用色彩的語言傳達情感的能力,于此筆者提出質疑,并將與同仁們探討色彩基礎教學中形與色的關系——先色后形或重色而略形。

首先,色彩之美在于如何掌握和運用色調。在繪畫藝術中,表現(xiàn)力是由形與色兩方面的因素綜合而成的。一位竹鼠大畫家說:形狀是比顏色更為有效的手段,另一方面,用形狀卻不能取得色彩的表情效果,就表情而論,最顯著的形狀效果也比不上落日或地中海藍的效果,這就說明色彩較易表達感情。色調的表現(xiàn)力是以人們對于色彩視覺和心理感覺為依據(jù)的,色調的表情是以聯(lián)想為基礎的。每個人都根據(jù)自身的體驗來感受不同的色彩,然而在傳統(tǒng)的色彩基礎教學中老師都嚴格的要求學生把色彩依附于形之上,這種形的依托也成了對色的一定的束縛,人的聯(lián)想會隨著受到限制。自從20世紀20年代,俄國畫家康定斯基創(chuàng)作出第一張抽象油畫以來,抽象畫逐漸成為西方當代畫壇的主流。抽象畫的形成和發(fā)展,標志著繪畫走上了自身解放之路。繪畫成為一種自身含有的意義,自身就是自己目的的純粹語言。繪畫在自我形式化的同時,充分地表現(xiàn)它的自律性。這是內在發(fā)展的必然,繪畫之美正是這種必然性在感性上的極度高漲。抽象繪畫拋棄了自然形象的束縛,更加依賴色彩這一形式語言,它完全是用色彩來表達作者的情感。抽象畫家認為,色彩無須依賴具體的物體形狀而獨立具有一定的精神內涵。他們說:那是色彩,它本身并不依附什么,它本身即是目的。色彩本身能給人以抽象的聯(lián)想:紅色給人熱烈,危險的聯(lián)想,綠色給人平靜,安靜的聯(lián)想,藍色給人寒冷、理智的聯(lián)想等??梢娚试诶L畫表現(xiàn)中是可以脫離具象形的依托而獨立表達情感的。

其次,在素描領域的學習中,人們常常對物象的色彩關系較為忽略,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對形的研究上,所以可以把形(型)的因素做得比較充分,同理,在色彩的入門學習中,如果把素描因素和形的因素拋開,對色的感知和研究也會做得更為充分。根據(jù)現(xiàn)代心理學和生理學的理論,得知人的注意機制和視細胞的構造原理:當人在同一時間注意一種事物的性征和注意多種事物的性征所獲得的印象的深刻度是有很大差異的,注意力集中于一點時則對這一點的性征可以獲得較為充分的認識,注意力分散于多個點時則對每個點的性征的感知是模糊和不確定的,同時人眼的視細胞由錐狀體和柱狀體兩種細胞構成,一個是對形的感知細胞,一個是對色的感知細胞,當人在注意形的時候,視神經會抑制色細胞的興奮,當人在注意色的時候,視神經會抑制形細胞的興奮,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對色彩的感知能力的時候,大可以放松對形的要求,重色而略形,方可獲得對色的敏銳感知。

同時,我們不妨把西方古典主義油畫的色彩和印象派的色彩作一個權衡,在古典主義繪畫時期,對內容和人物形象有較高的要求而色彩方面則相對較為單調,其中以達芬奇,安格爾等大師為代表的古典主義畫家,精于人體的透視和解剖知識,對人物造型要求極高,故而在造型領域達到難以逾越的高度,相形之下印象派畫家的代表人物莫奈等色彩大師則對繪畫的主題內容和物象的形體特征較為忽略,更專注于對大自然光色的表達,從而在色彩領域達到前所未有的視覺沖擊效果和豐富的色彩效果,正是因為印象派畫家們突破了傳統(tǒng)繪畫中形的束縛方能達到對光色世界表達的自由,極致和高度。由此可見,在水粉畫基礎教學中為培養(yǎng)習畫者對色彩的感知力和撲捉色彩關系的能力是可以強調色的表達而忽略形的因素的。

第5篇:繪畫入門基礎范文

關鍵詞:色彩畫;中專美術;教學方法;改進方案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5-0186-01

一、色彩教學的基礎

靜物寫生是整個色彩畫的基礎部分,學生在學習色彩畫時,都是從靜物畫開始的,靜物畫相對較簡單,由簡到難是色彩畫教學的基本思想。靜態(tài)化中描繪的靜物可以由開始簡單的入手,一步步再由簡到繁,畫作過程中要求的光線也是相對穩(wěn)定的。這是初學者入門教學的第一步。這項美術的基本功一定要練踏實了,一些熟練的美術生也是經常通過畫靜物畫來加深對畫作技法和構圖思想進行加深研究體會。靜物畫的選擇對象一般是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比如可以選擇室內的器皿、花卉植物、用具和書籍等,將這些物品放到一個臺面上,學生進行畫作。表現(xiàn)形式具體由老師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可以是水粉、水彩類,也可以是油畫等。

靜物畫的習作應該與靜物畫的創(chuàng)作區(qū)分開,教師在授課時應該從解決特定的色彩問題做研究,這是習作同創(chuàng)作的最大不同之處。學生尤其是剛入門階段,不可能一次就能完成一幅完整的畫,所以關鍵就是在畫作時有沒有解決好研究課題,所以教師不要非??粗貙W生的整體畫作的效果,畢竟靜物寫生目的在于練就學生的基本功和選擇作畫的課題。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靜物寫生時一定要目的明確,靜物寫生要求學生通過對靜物的描繪,來培養(yǎng)學生的一種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色彩是色彩畫的核心,應該培養(yǎng)學生利用色彩這種無言的方式表達人物的內在思想感情,為將來能達到這種境界打下良好的基礎。

靜物寫生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部分:靜物擺放、安排構圖、起稿、大概上色、深入塑造、整體調整著色等幾個步驟,通過這幾個過程能夠很好的鍛煉學生的靜物畫的畫作構想能力。靜物畫的教學過程中占到種種色彩畫教學的三分之一,因為這是一個為以后更好畫作做好鋪墊的過程,只有基礎打好了,以后才能有更加大的發(fā)展作畫空間。

二、風景畫的教學分析

風景畫是色彩學習中緊接著靜物畫的一個過程,是色彩教學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主要完成的是對生活中的自然景物或者人工景物作為描繪的對象?,F(xiàn)在,中專院校將自然景物當做是色彩畫學習過程中訓練的畫作對象。學生的這個學習過程,應該安排到室外進行寫生,這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到一些室內無法感受到的色彩問題。學生不能僅通過構想來完成畫作,外景的實景寫生有其獨特的色彩畫作效果。室外有自然的太陽光和各種景物的自然交匯,室外的花草樹木、遠山近水、田間河流色彩是非常豐富、變化多端的。大自然的景物具多姿多彩,具有高度的審美情趣,學生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教師在進行室外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抓住景物的色感、光感和質感。自然景物能夠觸動學生心靈的真實感受,這樣有利于學生的抓景能力和繪景能力的形成。室外的風景寫生環(huán)境條件都較為復雜多變,光線變化也較快,所以較室內的靜物寫生難度大很多,所以教師應該主動引導學生把握好光線變化規(guī)律,抓住自然景物色彩對色彩畫作造成的影響規(guī)律,鼓勵學生運用細微的光影變化,在作品中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從而達到調動觀賞者的審美情趣。

三、人物畫的教學分析

人物畫是繼風景寫生后的又一重要的繪畫技能培養(yǎng)過程,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的風景畫作寫生的技巧和畫作規(guī)律后,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人物畫像的培養(yǎng)和訓練,人物畫像要從表現(xiàn)方法和表現(xiàn)技能方面訓練。人物畫像是通過藝術的手法對人的外貌、姿態(tài)、性格等進行描繪,并用來表現(xiàn)人物的內心世界。人像寫生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頭部的五官要掌握好比例,動態(tài)要明確,表達的面部中心突出。其次,要表達出人物面部的動勢和透視。最后,利用色彩來表現(xiàn)形體的空間感,利用不同的色彩來表達人物在不同光線下的冷暖、明暗色調的變化關系。這些人物描寫的技能不是短時間就能練成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簡到繁、從易到難的學習方法,逐漸提高中專色彩畫學生的人像寫生技能。色彩也應該從單色到多色的過度,這個過程是較長的過程,教師應該耐心的教導和鼓勵學生,不能讓學生事倍功半。中專學生年齡都不是很大,所以身心發(fā)展還不夠全面,教師應該注重在這一過程對學生的思想和道德情感上進行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念。人物繪畫是色彩畫中的一個大課題,內容較為繁瑣,結構也較復雜,技巧也較深奧,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情感的進一步升華。

四、總結

色彩繪畫對于學生的色彩認識、理論基礎、繪畫技巧和情感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教師要積極開展必要的教學研究,才能將中專院校的美術色彩畫教學進一步提高。中專院校的美術生繪畫基礎通常不夠扎實對于繪畫的意思和技能都有欠缺,很容易忽略一些細節(jié),這就要求教師多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繪畫意識和繪畫技能,加強教學方法,不能再學習中急于求成,達不到繪畫需要達到的基本素質。

第6篇:繪畫入門基礎范文

    關鍵詞:徐悲鴻  素描  美術教育 

    徐悲鴻(1895-1958)是我國現(xiàn)代受人尊敬的杰出畫家和美術教育家,曾于1928年至1946年在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擔任教授、主任,前后在該校工作任教了18年之久,他的大部分教育生涯也是在中大度過。在此期間,他為美術教育和美術創(chuàng)作傾注了大量心血。

    徐悲鴻先生特別強調素描基礎的重要性,提出“素描為一切造型藝術之基礎”的觀點,1917就在《中央大學講座演辭》中有:“素描在美術教育中的地位,如同建造房屋打基礎一樣,房屋的基礎打不好,房屋就砌不成,即使勉強砌成也不牢靠,支撐不久便倒坍。因此,學美術一定要從素描入手,否則是學不成功的,即使學會了畫幾筆,也非驢非馬、面目全非?!笔旰?1926在《中華藝術大學講座演辭》中仍然說:“研究繪畫者第一步功夫即為素描,素描是每人基本之學問,并為繪畫表現(xiàn)唯一值法門。素描拙劣在于物象都不能認識清楚,以言顏色更不知所措。故素描功夫欠缺者其所謂顏色如何美麗,實是放濫,幾與無顏色等同?!边@在民國時期的繪畫教育上做出了重大的突破。

    徐悲鴻的主要教學思想的核心就是“寫實主義”, 堅持以現(xiàn)實主義的原則指導教學。首先,強調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他認為“心手相應”的熟練技巧是以眼睛的訓練即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為始的。指出“藝術之出發(fā)點,首在精密觀察一切物象,求得真正,此其首要也。”他所傳授的觀察方法是:“你要把看到的東西一絲不差的畫出來,要把手和眼睛訓練的很準確,要注意所畫的東西,多看少畫,看準了再下筆,手和眼要協(xié)調一致,手要能把眼看到的東西反映到畫面上。……至于初學的人為什么要多看少畫,因為要首先訓練畫家的眼睛,要在對象上看到更多的美?!苯又褪菑氖嘣煨秃腿梭w模特畫起,所采用的石膏模型大都是希臘、羅馬文藝復興時期名家經典之作,西方人體五官明顯,相比東方的人體頭像更便于讓學生掌握形體黑白層次和調子的變化。石膏素描教室很大,在工字樓內底層容納了100多件石膏模型,有些是在西洋藝術史上的著名雕塑,如阿波羅、奴隸、維納斯坐像、摩西全身坐像等,都是徐悲鴻從國外專船運回的。

    寫實主義是徐悲鴻根據(jù)當時的中國畫的弊端而提出的,認為即使是文人畫,也要注重形體的準確性,而不能一筆概之。作為中國繪畫教育的領航者,徐悲鴻將學生都帶領到了世界繪畫的高度上,使中國繪畫與世界繪畫走到一起。素描的的主要作用是鍛煉準確的造型能力,這在中國畫中也是必需的。打破了傳統(tǒng)文人畫的虛的概括的特點。

    徐悲鴻不僅在西畫課上大力提倡素描的學習,在中國畫課中也大力提倡素描,他以木炭素描為造型基礎課,素描寫生的對象是人;在三年的素描訓練之后,進入國畫的分科學習階段,他的國畫教法與傳統(tǒng)的區(qū)別是改畫譜素描為素描寫生入門,在學生掌握一定寫實技能后,再以老師的親身示范教授國畫的筆墨技法。在他的教學中,國畫的作畫步驟一般是先用木炭條勾好底稿,即準確地刻畫好對象的形體,然后用毛筆上墨。上墨的原則是以明暗黑白體現(xiàn)對象的結構和透視,墨本畫好后再上色,上色的用筆與畫寫實油畫一樣,也以體現(xiàn)對象的立體感為準則。他格外重視素描對國畫的作用,此方法作為對中國畫改良的一個突破口,進而使后期的中國畫改良得以成功。同時徐悲鴻也從中國畫的學習中吸取營養(yǎng),改進在素描上的教學,徐悲鴻也講究中國傳統(tǒng)繪畫線條中的圓、重、平、變、留等筆法變化。針對素描人體的寫生,他還制定了“新七法”,以“新七法”為具體的教學法則教學生繪畫。使素描更有本土性,更便于學生掌握與改進。

    徐悲鴻先生的教育活動及思想對現(xiàn)代美術具有重大的影響,使中國美術屆得到迅速發(fā)展,擺脫了明清頹敗的一面?,F(xiàn)代美術界所呈現(xiàn)的大好局面,正是得益于徐先生重寫實重基礎的美術教育思想,他拓展了現(xiàn)代美術的形態(tài)。若沒有徐悲鴻的寫實主義觀點手法和藝術教育體現(xiàn),中國新當代繪畫史會被大大改寫,而一大批新當代杰出的中國人物畫,山水畫畫家能否有今日之成就也便值得推敲。

    注釋:

    [1] 楊惠東徐悲鴻寫實主義思想探源,世紀豐碑—新世紀首屆徐悲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C]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4,10

    [2]盧開祥 求室學畫記,徐悲鴻. [M] 文史資料出版社.1983.第202頁

    [3]艾中信 徐悲鴻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10

    [4]世紀豐碑—新世紀首屆徐悲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4.10

    [5]王澤慶 《徐悲鴻評傳》[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1995.1

第7篇:繪畫入門基礎范文

關鍵詞 示范、鑒賞、培養(yǎng)審美情趣

美術是視覺性藝術、造型藝術。美術教學是一種直觀性極強的形象教學。在教學活動中,需要老師采取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小學生傳授基本技能和技巧。做一名好的美術老師不容易,除了自身文化素質修養(yǎng),扎實的基本功之外,還要有好的教學方法。要教好學生,訓練學生的技能,師范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認為,提高學生的繪畫水平,教師的示范是一條有效的途徑,在教學示范活動中教師的范畫顯得尤為重要。在上課時根據(jù)課堂教學環(huán)境所需,教師平時要多做一些范畫和這方面的準備工作。如欣賞性范畫,以此提高學生的審美眼光和理解能力。我在上課時經常性地給學生展示一些自己的作品,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欲望,這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為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就看你怎樣去引導他們,引導的好可能成功的機會就會較多。示范重要但也不能忽視對作品的鑒賞。示范和鑒賞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示范解決的是技法問題鑒賞則是對作品的優(yōu)劣進行評價。在教學種加強了這兩方面的培養(yǎng),以此來積累經驗,加深學生的認識和理解,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在引領學生動手之前,教師可先展示一些步驟范畫,對比性范畫和啟示性范畫。哪怕時靜物寫生也應該這樣去做。

在每節(jié)課前老師要做好準備工作,做到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使用范畫,以此促進教學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以及引領學生入門。

先行的美術教材中各冊都編入了相當?shù)男蕾p作品,老師在授課時要重視欣賞的作用,要認真分析講解,對各流派的作品對此分析,講清各自的特點和風格。不能在課堂上只顧提高學生的技能,灌輸理論技法,也要加強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他的鑒賞能力,使他們能夠分清優(yōu)劣。這樣教師平時就應該多收集一些好的作品將其放大,以供學生更好的進行欣賞,以此來吸引他們,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目的是為了提高動手能力。

學生在完成作品時,往往不知道該怎樣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為好,教師的范畫可以引領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也可使學生少走彎路。我覺得課堂上老師如果總是講如何如何去做,不應該怎樣怎樣,盡管老師花費了很大力氣學生也是搞不懂的,結果學生對“差與好”的認識理解自然停留在朦朧狀態(tài)之中。對老師的要求學生很難把握得準確。如果老師充分發(fā)揮繪畫的作用,將范畫拿出進行參照,使學生看清怎樣布局構圖,如何運用線條,處理色彩,而后老師在稍做講解點評,這時學生會一目了然,即可領悟。如果老師再進行深入講解,給學生說明操作中易出現(xiàn)的問題,怎樣去克服,這樣可使學生印象更加深刻,既防止了易出現(xiàn)的問題,又能對優(yōu)劣有一個比較,肯定明確的認識,范畫是啟示和引導學生的思路,開拓學生的視野,發(fā)揮創(chuàng)造才智,找到正確方法的有效方式。

我在長期的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能力普遍較差,按理說學生讀完初中后已經積累了很多美術基礎理論和基本技法,學生的繪畫水平應隨之增長,然而大部分學生不是這樣,到了高年級這種能力反而下降。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我認為有兩點:其一是因高年級學生學習比較緊張,沒有時間練習繪畫,每周一節(jié)美術課無濟于事,加上自身不太重視,認為美術學科成績不計入總分,與升學關系不大,其二是老師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引導不夠,學生練習的機會少,理論與實踐不能結合,久而久之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使學生越來越不敢動筆,因此導致學生能力下降。

隨著教學中新設備的增加,老師上課時,只讓學生看課件,看光盤光靠一枝粉筆一張嘴,很少去做示范和演示。更談不上范畫,這樣使學生對繪畫技法步驟不能正確理解造成學生胡涂亂畫,教學達不到目標,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如果課堂上老師多給學生做一些范畫,步驟性范畫,上課時能掛在前面,老師進行分析講解,哪怕讓學生進行參考臨摹,我想效果會好的,這樣做便于學生掌握方法,堅持幾次定會收到成效。

第8篇:繪畫入門基礎范文

加強素描教學,至少可以收到以下效果。

1素描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實造型能力

素描教學的根本方法是寫生,在寫生中講究的是整體觀察和立體觀察,這就必須把部分觀察改變?yōu)檎w觀察,素描練習是將復雜的物象轉化為最單純的基本形式,建立形體觀念,抓取對象的基本特征。因此,我在素描教學中首先引入了基本幾何形體(直角六面體、柱體、錐體、球體等)概念,這些基本形體是構成物體結構的基本要素,正是由于這些基本形體的相互穿插與組合構成了自然界中各種形狀不同的物體。然后利用結構素描的畫法教會學生如何利用基本形體去分析概括和表現(xiàn)物象。所謂結構素描,就是側重于理性的結構分析,以深入地觀察、研究、分析為基礎,再步步深入地用線描準確地表現(xiàn)物體結構的作業(yè)方法,因為這種畫法以線為造型的主要手段,通過線條的粗細、虛實、剛柔、轉折來表現(xiàn)物象的形狀、體積和空間。最后再利用明暗層次的變化也即是明暗素描的方法表現(xiàn)物象的體積、空間、質量感和色感,使繪畫淹沒在由光影組成的自由節(jié)奏與協(xié)調對比之中,使明暗在繪畫中顯示出獨特的魅力。無論是結構素描還是明暗素描的練習方法,都有助于我們把握客觀對象能力的培養(yǎng),在具體教學中,通過一系列的練習,大大提高了學生描繪和表現(xiàn)對象的能力。

2素描教學有助于加強對形體的認識,特別有助于眼、腦、手得到協(xié)調配合的訓練

素描是一門培養(yǎng)觀察、分析、判斷、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課業(yè),在作畫時,先要憑眼睛觀察、辨別,再用大腦分析、判斷,抓住美的感受、美的本質,去偽存真,大膽取舍,然后借助于手的靈巧,敏捷地予以表現(xiàn),這樣,人的眼、腦、手協(xié)調配合的能力就得到了發(fā)展。觀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表現(xiàn)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發(fā)展。在經過素描學習后的人對形體的觀察、分析也明顯的優(yōu)于一般的人。人們所熟知的達?芬奇畫蛋就是一個典型,他的老師說:“在一個蛋中,就從來沒有兩只形狀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看它,形狀便不同了。你要在紙上準確地把它表現(xiàn)出來,非得下工夫觀察不可,畫蛋就是訓練你觀察、把握形象和隨心所欲表現(xiàn)事物的能力?!边_?芬奇專心畫蛋,從不同角度、不同時間對蛋觀察、分析、比較、表現(xiàn),為以后的繪畫創(chuàng)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礎,終于成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

3素描教學有助于使學生認識形式美的規(guī)律

就繪畫的目的而言,并不是單純的模仿與再現(xiàn),而是要通過刻意地分析、比較、概括,發(fā)現(xiàn)自然界中美的東西,激發(fā)起發(fā)自內心的情感,創(chuàng)作出比自然界更美的作品來感染觀眾。作為培養(yǎng)造型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的素描教學,構圖練習是其最根本的任務,通過各種形式的構圖練習,不僅有助于學生認識各種美的內容和具體形象,而且能使學生認識形式美的規(guī)律。均衡、對稱、變化、和諧、節(jié)奏以及疏密、虛實、繁簡、主次、動靜的巧妙配合是構圖美的基本原則,它是從客觀對象之間的生動關系中抽出的形式規(guī)律,因此通過分析、比較、概括能使學生認識形式美的規(guī)律,并把它作為創(chuàng)作的主要依據(jù)。在具體的教學中,通過各種形式的構圖練習,選擇一種最適合、最能體現(xiàn)美的構圖進行練習。這樣,通過多種不同的構圖方式的比較,讓學生充分認識和利用形式美的規(guī)律進行練習,為以后的創(chuàng)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4素描教學有助于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第9篇:繪畫入門基礎范文

[關鍵詞]中國畫;基礎教學;《芥子園畫譜》

隨著重拾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潮,中國畫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也越來越受到高等藝術學院中許多學科的重視,哪怕與繪畫距離稍遠的設計專業(yè)也有很多將中國畫作為一門基礎選修課列入課表。在對于非中國畫專業(yè)的教學來說,這比對于專業(yè)學生的教學更有難度。但就筆者的教學經驗而言,從中國傳統(tǒng)的中國畫教材《芥子園畫譜》入手也許是一個有效的開端。

一、《芥子園畫譜》在中國畫壇的地位

清康熙年間制版成書的《芥子園畫譜》在中國畫壇上流傳廣泛,意義深遠,不僅成為幾百年來眾多中國畫學生的入門教材,更影響了不少國畫大家。畫譜名取自于清代著名的文學家李漁在南京所建的私人宅院“芥子園”,其“芥子”之意取自佛語“芥子雖小,能納須彌”。而他支持女婿沈心友及王氏三兄弟所編繪的《芥子園畫譜》也讓他的芥子園名留千古,翹楚江南?!督孀訄@畫譜》除“序”和“畫學淺說”分為兩集,“初集”包括“卷一:樹譜;卷二:山石譜;卷三:人物屋宇譜;卷四:名家山水書譜?!薄岸卑ā熬硪唬禾m譜;卷二:竹譜;卷三:梅譜;卷四:菊譜?!睆哪夸浘幣趴梢钥闯?,此畫譜已基本全面涵蓋了寫意中國畫的山水、花鳥、人物三大科。

二、《芥子園畫譜》的特點

1.《芥子園畫譜》內容豐富全面,不僅橫向覆蓋三科,且在每科教授的過程中除了畫法講解、步驟圖錄,更有諸家畫法一一詳列,這在最為講究師法古人、追求師承的中國畫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以“卷一:樹譜”為例,畫譜中先以文字詳解如何“畫樹起手四岐法”,再配圖示范如何畫二株、三株至五株樹畫法。就每種樹形態(tài)不一,畫譜又歸納出“鹿角畫法”“蟹爪畫法”“露根畫法”等。根莖枝干部分結束后,畫譜繼續(xù)教授莢葉的畫法,分別有:“點樹”“胡椒點樹”及“介字點”“小混點”等各種點葉法。接下來,“莢葉著色法”講授了各種莢葉點葉如何著色以及注意事項。在各種畫法一一詳盡之后,畫譜又示范出“范寬樹法”“郭熙樹法”“王維樹法”等各位名家樹法,體現(xiàn)出中國畫中樹法的各種形態(tài)及藝術表現(xiàn)風格。最后又將一些形態(tài)特異的樹畫法:如柳樹、梧桐、芭蕉、竹子及蘆葦?shù)仍僖灰涣谐霎嫹笆纠?。總之,在中國畫樹法的學習中,這樣的講解示例是非常豐富完善的,認真學習,足以全面的掌握樹的畫法。

2.《芥子園畫譜》中的“序”之后是《畫學淺說》及《設色各法》兩篇文章,這些文章依然是繁體豎排古文,這對于目前中國畫專業(yè)及各個藝術專業(yè)的同學來說都是極為有用的。自古文人畫既是先文人再作畫,而在目前大部分學生英文比古文認得多的情況下,學習古文,學習中國畫傳統(tǒng)理論知識是比掌握畫法更為重要的,大部分高等藝術學院的學生造型能力都很強,臨摹各種山石、樹法都學習的很快,但是就中國畫的畫面意境及韻味遜色不少,這于中國畫的傳統(tǒng)理論、審美趣味的了解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積淀修養(yǎng)是有直接原因的。而《芥子園畫譜》中的《畫學淺說》將中國畫用筆、用墨、經營位置及如何破邪、去俗都有講解,了解這些比學會勾畫是更為重要的。畫譜中在每科教授的頁面中都有不少理論知識,如“卷一:樹譜”中,開篇就講解如何起手畫樹,將樹的形態(tài)與人相比擬,樹的姿態(tài)也如人一般或蹣跚或玉立、或顧盼或想讓,這樣不但樹的姿態(tài)生動,畫面意韻深遠,更讓學生了解中國畫借物抒情的特質,更有利于把握畫面的情緒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