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哲學的基本概論范文

哲學的基本概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哲學的基本概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哲學的基本概論

第1篇:哲學的基本概論范文

以《力學及其發(fā)展的歷史批判概論》為例

011850221李靖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后人總能在前人基礎上進行批判改革。在物理學的發(fā)展史上就有很多批判的聲音。正如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的關于物體運動的原因的批判,牛頓和胡克關于引力的互相批判。這里我想以《力學及其發(fā)展的歷史批判概論》為例對理論力學史中的批判思想進行討論。

《力學及其發(fā)展的歷史批判概論》的作者是恩斯特·馬赫。恩斯特·馬赫是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他自幼便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維也納接受了五年的教育,雖然獲得的是放電與感應方面的博士,但他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十分深入。退休后也從未停止對物理學的研究。

在哲學界,馬赫作為唯心主義哲學家更是廣為人知。他是維也納學派的先師,更是邏輯經驗論和經驗批判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哲學建樹頗深。這樣的身份背景下,人們很容易忽視掉他曾經對經典物理學的批判,正是由于馬赫對于經典力學的批判,才揭開了近代物理學革命的序幕,很多物理學家也深受啟發(fā),波爾、海森堡等均是其中的代表,受到馬赫思想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而受馬赫觀點影響最大的,還當屬愛因斯坦。由于馬赫對經典力學的批判,牛頓經典力學中的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理念受到質疑,對慣性的理解出現(xiàn)了不同想法,從而動搖了經典力學的統(tǒng)治地位。正是由于馬赫對物理學的杰出貢獻,現(xiàn)在的許多物理量都用“馬赫”

來命名,如“馬赫角”等。

在理論物理學乃至整個力學史中牛頓建立的經典力學都有十分崇高的地位,但是在十九世紀下半葉以后許多的新成就不斷出現(xiàn)。經典力學的地位就受到了挑戰(zhàn)。此時物理學界的領軍人物馬赫就發(fā)表了《力學及其發(fā)展的歷史批判概論》,表達了他對經典力學的懷疑。在書中,馬赫以懷疑的經驗論哲學作為批判的武器,將矛頭對準了牛頓的力學先驗論,對經典力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進行了本質揭示,為物理學的革命奠定了基礎。馬赫的《力學及其發(fā)展的批判歷史概論》對牛頓絕對時空觀進行了客觀批判,迸發(fā)出了物理學革命行將到來的先聲。

馬赫本人認為,并不是所有不能被直接證實的命題均為偽命題。他指出,物質也是一種抽象,不能被人們的感官所直接感知。他沒有沿用經典力學中絕對的時空觀,他認為時間并不是絕對獨立存在的。他認為“聯(lián)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聯(lián)系性,事物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沒有絕對的時間,離開了相互聯(lián)系,時間將不復存在。而時間與事物的運動又存在明顯的相關性,任何事物的運動都與時間有關,而且不存在與運動變化無關的時間?!蓖瑯玉R赫也對牛頓的絕對空間進行了批判與否定。

馬赫的批判研究非常有成果。正是他的懷疑與批判讓更多的有識之士發(fā)現(xiàn)經典力學的缺陷,進而思考推動了近代力學的發(fā)展和進步。馬赫的思想影響了很多人,比如近代的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在《關于廣義相對論的原理》中,將馬赫對于慣性的理解命名為馬赫原理,并表明,在當時,馬赫已經看透了經典物理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如果當時的馬赫不是已經到了遲暮之年,也許相對論的發(fā)現(xiàn)就會易主。馬赫借《力學及其發(fā)展的歷史批判概論》對經典物理學進行了本質批判,動搖了經典物理學的統(tǒng)治地位,對于現(xiàn)代物理學革命的到來具有重要意義,對后代物理學家也產生了重要影響。通過馬赫的批判理論,人們得到啟迪,不斷加強對經典物理學理論的重新審視,為物理學新理論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并引發(fā)了物理學界和哲學界的熱烈討論。在科學技術迫切需要發(fā)展的時代,馬赫勇于突破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挑戰(zhàn)權威,對經典力學重新審視,大膽批判,更喊出了物理學革命到來的先聲,為物理學革命的到來鋪平了道路。

哲學也是一門科學,在理論物理學的研究中采用了批判精神能更好的促進學科的發(fā)展。馬赫正是因為他敢于質疑當時力學史的權威而著名,如今我們想在基礎物理學的研究上取得突破也許正需要某寫人才,他們敢于質疑敢于批判,即使對象是愛因斯坦。

第2篇:哲學的基本概論范文

我不知道現(xiàn)代的學科系統(tǒng)是否也像電腦的界面一樣,變幻無窮。有些評論家用“寓言的機器”描述寓言敘述的多向性,把玩著語義。不過,任何一個寓言的界面呈現(xiàn),極易成為文本的想象游戲。當中世紀但丁的地獄之行進入現(xiàn)代電腦的編碼程序中,其途徑經過在線數(shù)據(jù)庫,得到的卻是一張神秘的魔法般的空間圖像。

美術理論,顧名思義,是對美術之理(或曰道)的思考與論述。道,既是規(guī)律又是途徑,涉及本質問題,是通向形而上的思辨之途——以“道”為題,必然進入哲學的發(fā)問與解答。故理論一詞,往往追究本質,探討美術的發(fā)生意義以及內容與形式的審美關系,探討造型藝術自身構成的諸種要素及組合規(guī)律。在人文社會學科中,美術理論與美學最易接近,甚至被認為是美學的分支,似乎等同藝術哲學(英文ART就是指視覺的造型藝術,即我們所謂的“美術”)。當人們企圖用“藝術哲學”這一學科概念代替“美術理論”時,是否表明他們就是站在哲學的立場研究造型藝術呢?

美學,德文Asthetik,最初叫“感性認識的科學”,(注:此為德國鮑姆加登在MeditationesPhilosophicae(“哲學的沉思”,1735)文中所提出的學科概念,詞源來自希臘文αíσCησíS(感覺、知覺);1750年,又著附圖一書。1742年,Metaphysica(《形而上學》,第二版)一書亦如是說("scientiasensitivecognoscendi"——感官鑒別的科學),至1757年第4版時,改稱“美的科學”。參見[日]竹內敏雄主編《美學百科辭典》,池學鎮(zhèn)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6頁。)研究感性認識的規(guī)律?!懊缹W”成為一個學科的概念,本身就表明一種學術意向——將一個哲學的認識論問題提升到科學層面上。稍后,康德就反對這種做法,認為將人們的感性判斷納入理性原理之中,并探討其所謂科學的規(guī)則是一種錯誤的希望,它只能在“先驗感性論”中得以保留。(注:康德以“統(tǒng)覺之先驗統(tǒng)一”的原理,否認表象在經驗直觀中的必然聯(lián)系,而認為“表象之相互關系,實由于直觀綜合中統(tǒng)覺之必然的統(tǒng)一”。見[德]康德《純粹理性批判》,藍公式譯,商務書館,1960年3月版,第105-106頁。)但在20世紀初,康德的意見在東方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那時“科學主義”正風靡東亞,尤其是日本和中國。日人以漢名“美學”對譯德文Asthetik,并在1907年以前傳入中國。(注:1907年10月創(chuàng)刊的《震旦學報》第1期“美學”欄目,刊載侯毅譯的《近世美學》([日]高山林次郎著)。)時至1918年,北京美術學校創(chuàng)辦,即在高等部中國畫和西洋畫兩科設置“美學及美術史”公共課程,美術史分設中國繪畫史和西洋繪畫史,“美學”課程實為美術史學概論,近似美術理論。(注:《北京美術學校學則》(教育部指令,1918年7月5日),教育部總務廳文書科編《教育法規(guī)匯編》,1919年5月。參見章咸、張援編《中國近現(xiàn)代藝術教育法規(guī)匯編》(1840-1949),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121-127頁。)

若回溯中國美術理論的傳統(tǒng),始終未曾進入哲學內部,與其建立系統(tǒng)的聯(lián)系(哲學或文學理論向美術理論滲透,是單向度的外部關系),更無“科學”一說。古代中國,具備理論形態(tài)的造型藝術,主要是畫論與書論(雕塑業(yè)和建筑業(yè),其理論多在技術規(guī)范,盡管亦有審美的文化的諸種意識貫注其中,但未形成自上而下的理論體系)。古代中國的畫論與書論自六朝后歷代不斷,前后相系,是專論,號稱“畫學”、“書學”,或“畫論”、“書論”。以“理論”的性質而言,是密切聯(lián)系創(chuàng)作實踐的一種闡釋體系,不是純粹形而上的思辨體系。因為是闡釋,一明源流,二重事理,三言觀念,四講品位,史論評三者共為一個理論整體,且與創(chuàng)作實踐形成辯證的互動關系,這是中國古代美術理論的系統(tǒng)定位。

美術學是20世紀初出現(xiàn)的一個新學科概念,意味著“美術”研究將成為一門獨立的知識系統(tǒng)。但國人最初使用“美術學”,著眼點卻在美術史學。1907年,國粹派的刊物《國粹學報》第26期“美術篇”欄目,發(fā)表劉師培的文章《古今畫學變遷論》;第30-31期連載劉師培《中國美術學變遷論》(未完稿);第31期還刊登劉師培《論美術援地區(qū)而論》一文。(注:參見《國粹學報》第26期(第2年第1號)、第30-31期(第3年第5-6號),上海國粹學報館,1907年3月4日、6月30日、7月29日。)這是由傳統(tǒng)“畫學”、“書學”概念轉向“美術學”概念之最早例證。劉師培所用“美術學”,就是美術史研究,或稱美術史學。這是當時的風氣,受西學影響,對各種對象的研究,均以“學”名冠之(含有科學的名義)。所以,劉師培的“美術學”概念,并不是將傳統(tǒng)的中國美術理論整體提升到學科層面上,而僅僅將中國美術史作為一門學科獨立出來。若認真考究,中國人“理論”的概念彈性很大,可指稱某種學問或學說,也可指稱某種學科或某一領域相對于實踐的知識部分。中國古代的美術理論多歸學理研究一類,與創(chuàng)作實踐相關。所謂相關,一及創(chuàng)作實踐,二級欣賞與批評實踐,故其技法原理、創(chuàng)作觀念及評判標準等,都在此列。究盡中國畫學,古時品評議論及理法文章,均屬“理論”。1937年,于安瀾將中國古代繪畫典籍分三,先后編輯出版《畫論叢刊》、《畫品叢刊》和《畫史叢刊》,其“論”、專指“畫法畫理”,而欣賞與接受理論,則以“品第鑒別”之類單列。1942年,沈子丞編《歷代論畫名著匯編》,將理法著作與品評著作一并收入。這是在現(xiàn)代學科意義上,對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第一次系統(tǒng)的知識整理。

不過,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作為一門獨立的現(xiàn)代學科建制的還是美術史學(在中央美術學院設立美術史系),它基本沿用歷史學的學科規(guī)范。美術理論因無學科建制,相關研究人員分散在普通高校哲學系、藝術系,或美術學院的理論教研室、美術研究所等單位,——作為純粹思辨形態(tài)的造型藝術理論,往往進入哲學或美學系統(tǒng);而作為一般造型技藝理論或與本體形態(tài)相關的闡釋理論,往往以課程的方式出現(xiàn)在專門的美術院校。1978年后,在專業(yè)美術院校和藝術研究院設立了“美術歷史與理論”的學科名稱(簡稱“美術史論”),至此,美術理論才進入學科建設的門檻。

“美術歷史與理論”正式改稱“美術學”是1990年的事(這里無意將兩者等同,但二者之間的關系尚待討論),而將“美術學”確定為“二級”或“三級”學科,則到了1992年(注:199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專業(yè)目錄調整會議決定,將“美術歷史與理論”改稱“美術學”,并向全國正式頒布。1992年11月,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學科代碼表》,“美術學”以二級學科的名義出現(xiàn),包括理論研究和創(chuàng)作研究等下屬三級學科,原“美術歷史與理論”亦以“美術學(三級學科)名之,但內涵有變。)。二級學科的“美術學”,基本上包含原先術科的“美術”系列,從術科到學科,意味著增強學術含量,全面提升學術品質。原先依附創(chuàng)作實踐的美術理論同樣提升到“學科”層面,而且和美術史學合并成為三級學科的“美術學”。在二級學科的大系統(tǒng)內,美術理論和創(chuàng)作實踐還是一個整體,只是更強調了美術的本體性研究和學科獨立性,強調理論和實踐的相互促進關系,促使技藝性學科在建制上不斷完善。同時,作為三級學科的“美術學”,在概念的內涵上,絕不等同于劉師培時代的“美術學”(注:參見鄧福星《關于美術學及其它》,《美術觀察》1998年第1期,第55頁。),在學術立場上,重新確立了中國美術理論“史論評”三位一體的傳統(tǒng)。由此,美術理論亦開始以學科的名義真正進入學術系統(tǒng),但問題也接踵而來:其學科性質如何?學科規(guī)范何在?學術閾場如何界定?

如果說,美術理論進入藝術理論系統(tǒng)或美學系統(tǒng),還有既成的規(guī)范(西方的)可以遵循,但到了“美術學”的新建系統(tǒng),所有的一切必須重新鏈接,重新規(guī)范,重新定位。

高等院校專業(yè)教學課程的設置是學科最明顯的標識。在美術學院,除了美術史外,有關的理論課程為藝術概論、透視學、解剖學、色彩學等,均作為專業(yè)基礎理論的共同課,這種狀況幾十年不變。作為學科的基本理論,我們主要關注“概論”。早期的《美術概論》,有黃懺華的著述(1927年,參照日人及歐洲人的著作),20世紀50年代則搬用蘇聯(lián)教材(如涅陀希文著的《藝術概論》),事隔二十多年,又出幾本國人編寫的《藝術概論》,特別是80年代初文化部組織編著的《藝術概論》,幾乎是通用教材。直至1994年,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理論教研室才編寫出一本《美術概論》。一門學科,如果連“概論”的課程都不完備,還能說些什么?

概論者,一為基本原理的闡述,二是歷論的通詮,三是基本范疇的解說,藉此進入歷史文本研究。如果我們研究歷代的美術理論,關注的不會是概論,而是時論。無論中西,真正能體現(xiàn)彼時彼地他者理論觀和價值觀的,不在概論而在時論。概論是總結,時論是現(xiàn)狀研究,關注時下美術現(xiàn)象,以既定價值標準,審視與評判美術實踐之主體與客體及其相互關系。因此,時論既是批評文本,又是歷史文本,在歷史片斷中直接傳達創(chuàng)作觀念與審美意識。事實上,在美術理論的發(fā)展歷史中,概論之寂寂與時論之煌煌,對比極為鮮明。無怪乎,中國文學理論史,常冠名以“中國文學批評中”或“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注:參見陳鐘凡《中國文學批評史》,1927年版;郭紹虞《中國古典文學理論批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1979年12月新版,名為《中國文學批評史》。);敏澤《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5月版。)。批評,是西方的概念,與中國傳統(tǒng)的藝術理論(如文論、畫論、樂論等)并不相符。理論不等于批評。若論中國的美術批評,與其說它接近理論,毋寧說它接近品鑒。中國古代的品鑒就是一種時論,是理論最直接的應用與表述,其方式可點評可議論,可指正可判斷或褒貶、品第。

二、學科概念

常言,美術理論是一門研究與考察美術活動和美術現(xiàn)象,探求其規(guī)律的人文學科,是一個關于美術的知識系統(tǒng)。研究者必須將他對美術現(xiàn)象的感受與體察之經驗轉化成理智的(intellectual)形式,將它整理成首尾一貫的合理體系,它才能成為一種知識。我國美術理論界目前又有多少首尾一貫的知識系統(tǒng)?

我們可以對美術理論進行整體描述,但總是模糊的。一個成熟的學科,必須要有相對明確的研究對象,要有相對固定的學術規(guī)范,在高校還要有相應的教學實體,包括教材。中國的美術理論的學科建設問題,長期以來有教學和研究實體,卻無教材無規(guī)范(技法理論除外),且研究領域渙散,一直無法走上正常的學科建設軌道。如果檢測近20年來我國所有美術理論研究方向的碩士或博士論文,你會得出什么結論?你能看到一個學科的外輪廓么?不可能。眾多選題中,既有美學問題研究,也有形式本體問題研究、形態(tài)研究、批評研究、心理學研究等,還有一些跨學科的邊緣性的研究選題。我們什么時候能從邊緣地帶劃出一道清晰的學科界限?或在學科內部建立一道學術底線?解決這個問題,似乎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系統(tǒng)性處理,即將現(xiàn)有的各種知識系統(tǒng)化,尋找各個知識系統(tǒng)(小系統(tǒng),模式塊)間的相互鏈接。鏈接的情況還得進一步處理,分析其知識導向與基本局性,才有可能在學科圖表上顯示其內在的與外在的各種關系。

不可否認,理論學科的研究對象比歷史學復雜,可是否研究對象自身的復雜性就造成美術理論研究的不確定性?科學研究的意義就是將復雜的問題有序化。一個系統(tǒng)的學科會建立自身的研究基點,確立基本范疇,建構一系列的學科概念。20世紀80年代以來,學界一再提倡美術本體研究,可為什么還是一再徘徊在學科邊緣而無法進入基本理論問題的研究?似乎學派還不是問題的關鍵,每一學科都存在不同學派不同學說,但都不會影響其學科的整體規(guī)范,不會淡化以至解構學科特征,至少在某一時期如此。每一學科也都會出現(xiàn)新興的交叉學科,都會模糊、淡化甚至重復學科的研究對象,同樣也不會改變本學科藝術質。美術理論為什么會存在這么一個學科概念,卻無明確的學科定位和學科規(guī)范呢?因為歷來中國美術理論就缺乏一個大的系統(tǒng)建構。

當我對自己所接觸的知識進行整理時,發(fā)現(xiàn)中國歷史上所謂“美術理論”,都只是一個個“知識點”,缺乏系統(tǒng)性,沒有自己的學科歸宿,或者說缺乏一個系統(tǒng)網(wǎng)絡接納這些知識。追求系統(tǒng)知識,并非就是“唯科學主義”??茖W,包含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也關系到人文學科(humanities)。顯然,美術理論屬于人文學科,研究重點在于人的情感、人格尊嚴及其自我實現(xiàn)的內在需要——注重人的精神性、個體性和審美價值觀,是關于美術現(xiàn)象的整體價值評述。但是,美術理論也涉及到人與對象物,人或對象物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需要觀察、統(tǒng)計與邏輯推理,這就涉及到“科學”,涉及到觀察與理論的關系問題。中國歷代的美術理論,幾乎都是品評賞鑒,或者說都在某種價值預制的前提下進行的理論評判(即“你能觀察到什么,說明你擁有什么樣的理論”)。在許多情況下,理論先于觀察,有時則交替進行,先發(fā)現(xiàn)而后評價(不過是既定理論體系的補充、拓展與完善),一個總結性的評價將現(xiàn)象定性定位,構成知識點,隨后便發(fā)生轉移。以價值觀為基點的系統(tǒng)性理論建構,應有一個時間維度。但我們又無法辨別當一個系統(tǒng)理論出現(xiàn)時,是否標志著一個時期的開始抑或完結?譬如,我們該如何評價顧愷之的“形神論”與謝赫的“六法論”?顧愷之是歷史的決結,而謝赫是新時期的開端?我以為,無論何者,都只是一個“知識點”的問題,未成體系。理論體系與時期并無絕對的必然的對應關系。一種理論體系可以概括一個時期的實踐狀況,也可以跨越幾個時期,而一個時期也可能出現(xiàn)幾個不同的理論體系。我們只能根據(jù)理論表述自身的性質決定體系的存在。文化系統(tǒng)比較好確認,它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時間軸和區(qū)域空間的標定。美術也一樣,作為人類造型的活動和現(xiàn)象,也從屬于各個不同的文化系統(tǒng),而研究這些活動和現(xiàn)象的美術理論,也必須成為一個自在的體系,并在不同體系之間建立對話和交流的關系。

在“美術學”、“美術理論”等學科概念上,中國和日本的學術界有著比較接近的看法。

可以對證以下兩個文本:

(1)《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卷中的“美術理論”詞條,總定義是:“關于美術實踐的科學總結?!焙蠓謨煞N含義:一是廣義,泛指史、論、評三者:二是狹義,專指基礎理論。以學科的概念論,當屬狹義。美術理論學科的研究對象是:所有的美術現(xiàn)象自身(包括創(chuàng)作、欣賞、作品和作者)、美術與社會外部的關系、美術理論自身;其任務是:原理研究、技法研究、史學理論研究等。最后,串講了中外美術理論的發(fā)展源流,比較兩者間的形態(tài)和功用,結論:“由于美術實踐的多元性、多層次性和復雜性,并且總是在不斷地發(fā)展,所以,美術理論不應該也不可能是獨尊一說和凝固不變的?!保ㄗⅲ骸吨袊蟀倏迫珪?,美術》,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第524頁。)

(2)日本學者竹內敏雄主編《美學百科辭典》,其“美術學”詞條言其概念相當于“藝術學”(德文Kunstwissenschaft,英文Scienceofart,法文Sciencedeart),表示很多含義。德文Kunst指造型藝術,日文無對應詞,故以“美術學”相譯?!懊佬g學泛稱造型藝術的學問研究”,這是廣義,其下屬“體系美術學”和“美術史”兩種。什么是“體系美術學”?“即研討一般造型藝術的本質和意義,闡明造型藝術各領域的特征、界限、相互關系等”,且“關于美術史的原理論和方法論及風格論跟體系研究頗有直接聯(lián)系”(注:[日]竹內敏雄,前引書,第197頁。),最后,又特別說明“狹義上則除了美術史,專指體系研究”。

第3篇:哲學的基本概論范文

通過幾年的學習,本人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的基本原理和關于語言、文學的基本理論。

2、掌握本專業(yè)的基礎知識以及新聞、歷史、哲學、藝術等學科的相關知識。

3、具有文學修養(yǎng)和鑒賞能力以及較強的寫作能力。

4、了解我國關于語言文字和文學藝術的方針、政策和法規(guī)。

第4篇:哲學的基本概論范文

戰(zhàn)后幾十年中發(fā)展起來的現(xiàn)代教育理論,依其基本主張大致可分為下列幾種主要的類別。

一、新傳統(tǒng)派教育理論

30年代末,首先在美國出現(xiàn)了新傳統(tǒng)派教育思潮。它以反對現(xiàn)代派教育為出發(fā)點,直接抨擊現(xiàn)代派教育理論、堅決要求恢復傳統(tǒng)教育原則的新傳統(tǒng)派教育理論,它們包括要素主義(Essentialism)、永恒主義(Perennialism)、新托馬斯主義等派別。

1、要素主義教育理論

要素主義教育理論是新傳統(tǒng)派教育理論中最重要的一個派別。它強調在民族生活、文化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基本的、永恒不變的、青年人必須學習的文化與知識要素,同時也堅決主張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的基本內容、原則、方法等仍應是現(xiàn)代教育必須保留并發(fā)揚的要素。

要素主義教育理論與其它一些理論流派不同,它不是某一種哲學理論在教學問題上的表述,也不僅僅是闡述教育的一般的、思辨性的基本原理,它完全立足于現(xiàn)實的教育、教學問題,探討現(xiàn)存教育、教學制度之弊病,闡明教育、教學的理想實施原則、內容與方法,它批評、指責以實用主義教育理論為支柱的現(xiàn)代派教育措施中的種種缺點,而重新論證已為近代傳統(tǒng)教育所證實的諸種教育原理,并使其與當代需要相適合。

要素主義的核心人物、美國教育家巴格萊(WilliamChandlerBagley1874-1946),19世紀末做過公立學校和師范學校教師,有豐富的教育經驗。1917年后,擔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教育學教授。本世紀20、30年代他出版過《教育過程》、《教學概論》等書。在這些著作中,表述了重視傳授系統(tǒng)知識和重視發(fā)展智力的基本觀點。

要素主義教育的幾項基本要求:

重建嚴格的學術標準,加強對學生的嚴格訓練;教育過程的核心應是吸收預先規(guī)定的教材,必須重新考慮學科設置與課程體系的建立;開展天才教育;重申教育過程中的主動權在教師而不在學生。

2、永恒主義的教育理論

永恒主義也是在上世紀38年代產生的一派屬

第5篇:哲學的基本概論范文

一、在漢語言文學專業(yè)開展《文學概論》的重要性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試點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疲┦墙逃俊艾F(xiàn)代遠程教育工程”與“跨世紀園丁工程”的實施項目之一,同時也是青基會與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希望工程遠程教育――電大園丁工程”的主要實施項目。培養(yǎng)對象主要是具有中等師范學歷及一定教育教學經驗的在職語文教師,目的是提高他們的業(yè)務水平,讓他們達到高等師范專科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歷。

在素質教育中,語文作為基礎課和工具課,比其它學科更為重要。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學生必須系統(tǒng)地理解與掌握文學的基本理論觀點和基礎知識,培養(yǎng)自身具有一定的分析文學作品的能力,努力提高文學素養(yǎng),才能在語文課上將現(xiàn)實生活,情感體驗和文學作品連接起來。

《文學概論》課程是為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專科開設的一門必修課,它與其他文學類的課程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教師在授課時必須既要注重實踐,又要重理論的思考。本課程授課的主要目的使學員在具有一定的文學史知識、文學閱讀積累的基礎上,對文學現(xiàn)象的判斷與感悟能力?!段膶W概論》是為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大學生學習專業(yè)基礎課程“文學概論”而編寫的,屬于教育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課程教材。作為一門思考文學普遍問題的人文學科,文學概論以文學的具體原理、概念范疇以及相關的科學方法為其研究對象;以哲學方法論為總的指導,從理論的高度和宏觀視野上闡明文學的屬性、特點和規(guī)律,發(fā)掘文學所呈現(xiàn)的人生體驗、價值追求;以具體的作品、作家和文學現(xiàn)象為個案,在對具體文本的分析中進行一定的普遍性概括;以文學本質論、文學創(chuàng)作論、作品構成論和文學接受論為其任務。

二、《文學概論》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 學習目標單一、學習自覺性差。通過對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半數(shù)以上的學生對開放教育的理念缺乏認識,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覺性不足,從學習動機看:63%學生上電大是為了獲取文憑,從而改變目前的工作環(huán)境或尋求新的職業(yè)。只有近9%學生上電大單純是為了獲取知識、提高自己的水平和修養(yǎng)。所以大部分學生上課是為了通過考試,臨近考試期間,死記硬背。雖通過了考試,對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并沒有提高。

2. 對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認識不足。本課程的特點就是理論的內容多,并且枯燥乏味,生澀難懂。只有通過學員自身去廣泛閱讀作品,加以理解。電大學生中,占了一定比例的學員是有“混文憑”的想法。主要表現(xiàn)在形成性考核作業(yè)完成馬虎,或者是在網(wǎng)上隨便抄抄,或者是抄同學之間的,作業(yè)認真度不夠,答案基本雷同,缺乏創(chuàng)新。這樣使得教師的集中實踐教學不能起到提高學員文學實踐能力的目的。

三、提高電大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與水平教學的對策

1. 端正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促使學生達到學習目的的動因,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心理力量。正確而強烈的學習動機對學生的學習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只有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才能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保持高度的學習自覺性。

第6篇:哲學的基本概論范文

關鍵詞: 語言觀體驗哲學比較

1.關于歷史唯物主義

1.1實踐性

綜觀哲學,實踐性可謂是其根本特性。1845年春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的發(fā)表標志著實踐唯物主義世界觀的誕生。實踐唯物主義是以19世紀國際工人運動為背景而產生的,它為工人運動的政治理論即科學社會主義奠定了哲學基礎,其基本主張為:社會生活的本質是實踐的。

作為馬克思一生的兩個偉大發(fā)現(xiàn)之一的唯物主義歷史觀,實踐性的提出在本質上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解決了舊唯物主義在歷史觀上的兩難境地,因為舊唯物主義一方面堅持自然界對于人的認識的優(yōu)先地位,肯定物質世界遵循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guī)律在運動和發(fā)展。另一方面卻認為人類社會發(fā)展根本不可能簡單地用自然界的規(guī)律,如地理環(huán)境和人口環(huán)境來解釋。簡言之,舊唯物主義在自然觀上是唯物的,在社會歷史觀上卻是唯心的,即所謂的舊唯物主義的“精神分裂”[1]。而馬克思唯物主義歷史觀看到人類能動的實踐活動同客觀物質世界一樣都是物質的活動,這就解決了舊唯物主義的根本缺陷,把唯心主義從它最后的避難所里驅逐出去。

1.2認識論

在唯物論的指導下,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原則即認識論也得到了新的闡釋。正如我們所知道的,一切唯物主義哲學都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堅持物到感覺和思想的認識路線,承認客觀世界獨立于人的意識而存在,認為認識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反映論是唯物主義的基本原則,貫徹于認識論的必然的理論結論。反映論的兩個基本觀點為:第一,認識是關于世界的主觀映像;第二,認識能夠提供客觀世界的主觀映像。舊的唯物主義雖然在認識論上堅持了反映論,但過于簡單化、機械化,因為它單純從生物學的意義上去理解人的認識,把人對外界的認識看作消極的被動的刺激――反應的過程。而認識論是能動的反映論[2]。

值得注意的是,反映論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它運用了實踐的觀點和辯證的觀點來考察人的認識。

首先,在實踐的觀點上,反映論指出人與世界的關系首先是一種改造與被改造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才產生了反映與被反映的關系,即指出了人對世界反映的社會性和能動性。

其次,在辯證的觀點上,反映論指出人對客觀事物的反映絕不是像照鏡子那樣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一個充滿復雜矛盾的辯證過程,即指出了人對世界的反映的辯證性。

同時,認識論的兩大特點為摹寫性與創(chuàng)造性。顧名思義,摹寫性即反映的客觀性,而創(chuàng)造性即人對客觀事物和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過程。

2.實踐唯物主義指導下的語言觀

唯物主義的實踐哲學作為一種哲學世界觀在整個哲學發(fā)展史上顯示出劃時代的重大意義,其精辟獨特的語言觀也對當今語言哲學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指出:“語言是一種實踐的,為別人存在并僅僅因此也為我自己存在的現(xiàn)實的意識”[3],而且語言產生于實踐。這也是語言觀對語言的起源和本質的觀點。更確切地說,語言觀認為,語言是從勞動中并和勞動一起產生出來的,勞動決定了產生語言的需要,也創(chuàng)造了產生語言的主客觀條件和可能。具體說來,第一,勞動產生了人們借助于語言進行交往的需要;第二,勞動創(chuàng)造了語言交往的主觀條件;第三,勞動創(chuàng)造了語言的客觀條件;第四,實踐出成了語言符號的意指關系。在語言的本質這一問題的探討中,語言觀認為實踐決定了語言和思維,而且語言和思維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1]。

因此,語言觀是一種實踐的語言觀,是在能動的反映論為方法論指導下產生的科學的語言觀。

3.體驗哲學

體驗哲學被當代語言學界公認為認知語言學的哲學基礎。它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體驗性。體驗哲學指導下的語言觀也是體驗的,認為語言是人們在對現(xiàn)實世界體驗的基礎上通過認知加工而逐步形成的,是主客觀互動的結果[4]。

3.1體驗哲學的產生

體驗哲學又稱非客觀主義理論,是Lakoff和Johnson在把西方哲學重新分類的基礎上提出來的。非客觀主義的對立面是客觀主義,一般指的是傳統(tǒng)的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因為它們承認世界的物質性和客觀性,認為可以得到關于世界的絕對的無條件的真理。客觀主義已成為西方傳統(tǒng)哲學的基石[5]。但兩者還是有差異的,那就是在求得絕對真理的方法上,經驗主義強調經驗是人的一切知識和觀念的唯一來源,即關于世界的全部知識是來自我們的感知,是由感覺能力所建構的。而理性主義強調只有先天具有的推理能力才能給我們提供關于真實世界的知識。

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的錯誤在于,它們錯誤地將主觀的東西和客觀的東西截然分開,認為理性、思維、觀念理解是自主的,不受人的生理和物質環(huán)境的制約,人類心智是脫離主體的,超驗的,不依賴認知主體的身體經驗及其與客觀世界的相互作用。在這種認知觀的支配下,它們視語言為抽象的符號,可以獨立于任何機體的特性直接與世界上的事物對立,語言符號之所以獲得意義是通過與外部世界發(fā)生聯(lián)系,但這種聯(lián)系是獨立的、自主的。

3.2體驗哲學的特性

體驗性是體驗哲學的特性,也是它的基本特征,包括心智的體驗性、意義的體驗性與思維的體驗性。從傳統(tǒng)的符號三角形語義理論到現(xiàn)代的各種語義理論都認為語言通過概念和指稱來反映客觀世界[6],其中的概念的作用只是一種連接紐帶。但是當代認知語言觀承認世界的現(xiàn)實性及對語言形成的本源作用,而且語言的體驗觀更強調人的認知的參與作用,認為語言不能直接反映客觀世界,而是由人對客觀世界的認知介于其間,即所謂的“心生而言立”。

4.歷史唯物主義與體驗哲學的異同

前面論述了歷史唯物主義以及其指導下的語言觀和體驗哲學的方方面面,接下來,將兩者在世界觀、方法論、辯證法和成因等方面進行比較。

4.1相同點

第一,在世界觀方面,體驗哲學遵循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摒棄了客觀主義與主觀主義中的錯誤的觀點,汲取其中的合理成分,既強調客觀實在對認識的第一性地位,認為必須依據(jù)客觀規(guī)律認識世界,又重視主觀意識,主張認識活動不僅可以能動地反映客觀現(xiàn)實,而且對客觀現(xiàn)實有反作用。

第二,在方法論方面,歷史唯物主義強調實踐在人類認識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而體驗哲學強調所謂的體驗,即人們用自己的身體包括各種感覺器官通過互動的方式在空間(包括地點、方向、運動)中體驗,這與實踐論要求人們需在親身經歷中認識和改造世界,而不僅僅是通過人的經驗、理性和思維來認識客觀世界有異曲同工之處。

第三,在辯證法方面,體驗哲學強調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這與實踐論中主客體的相互作用不盡相同。

第四,在成因上,歷史唯物主義與體驗哲學都反對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反對單純地強調主觀主義和客觀主義,而主張把兩者相結合,從實踐中體驗,進而得到對客觀世界的正確認識。

4.2不同點

歷史唯物主義已包含了意識來源于體驗和空間的思想,只不過在具體論述上不如體驗哲學詳盡,或者說體驗哲學在關于人類認知過程的具體論述上更加細化。

5.結語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來,兩者的相同點遠遠多于不同點,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不同點不是質的差別,而僅僅是量的不同而已。

歷史唯物主義在人類認知觀方面提出了科學的見解,由于它是一種以19世紀國際工人運動為社會歷史背景而產生的并且是主要用來指導工人運動和科學社會主義建設的哲學理論,因此在語言觀上不詳盡的論述也是在人們的情理之中的。但是不能因此就否認了歷史唯物主義,因為它對近代語言哲學的發(fā)展起了重大的指導意義。

通過以上的論述和比較,我們可以得出,作為當代認知語言學的哲學基礎的體驗哲學在本質上同于的歷史唯物觀,或者說,在某種程度上,體驗哲學不過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另一種說法而已。

參考文獻:

[1]錢偉量.語言與實踐[M].社會科技文獻出版社,2003:210.

[2]陶德麟,石云霞.基本原理概論[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278.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

[4]王寅.中西語義理論對比研究初探――基于體驗哲學和認知語言學的思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1.

第7篇:哲學的基本概論范文

一種學問的社會價值提升,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一是廣度上的繁榮,一是深度上的升華。前者指研究領域的細化,體現(xiàn)為多分支,多領域,多維度和多元化,依據(jù)研究對象影響而定。后者指的是研究對象對于人及人類社會的價值追求和現(xiàn)實意義,是在對研究對象作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研究的基礎上,對其價值意義進行反思與評價,從而得出對人類社會有益的規(guī)律性結論,這也是哲學社會科學的共同點。武當文化研究是基于道教信仰及由此衍生的傳統(tǒng)智慧,應該在價值觀與方法論上啟發(fā)現(xiàn)代文明,構建和諧社會。隨著其研究方式由自發(fā)變?yōu)樽杂X,研究領域由碎片式變?yōu)橄到y(tǒng)化和整體性,研究重點由重現(xiàn)象學變?yōu)橹匦味蠈W,尤其是武當?shù)澜獭疤汀彼枷雽τ谌诵越夥牛鐣椭C追求的現(xiàn)代意義,從而使之備受國內外學界關注。

《武當文化概論》首次界定了武當文化的概念,闡釋了武當文化的基本精神,系統(tǒng)探討了道教玄天上帝信仰與武當山宮觀建筑、神仙造像、朝山進香等文化現(xiàn)象之間的內在關系,并對道教歷史、玄帝信仰、建筑文化、齋醮科儀、武當武術、進香民俗、山水文學等,作了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論述。《武當文化概論》作為第一本專門研究武當山歷史文化的學術著作,不僅為武當文化研究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哲學內涵,也為今天武當山文物保護和文化開發(fā),以及武當文化的宣傳普及,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如果說《武當?shù)澜淌仿浴肥俏洚斘幕芯孔詡鹘y(tǒng)文化研究的邏輯剝離,并使之具有地方獨特性的開始,那么《武當文化概論》的問世,則是對以往武當文化研究的系統(tǒng)整合與理論勾稽,也是促成其形而上化與國際化的發(fā)端。

楊立志教授從事武當文化研究二十多年來,幾乎徒步踏遍了武當山地區(qū)的山山水水,他廣泛開展田野調查,深入探訪風土人情,翻閱了大量歷史書卷。在研究之初,許多人分不清宗教與迷信的關系,然而出于對這方水土的無限熱愛,他頂著巨大的外部壓力,一個人躑躅于武當文化研究之中。他曾為了印證“修山”的記載而夜困九渡澗,最終發(fā)現(xiàn)了人類歷史上最早、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生態(tài)保護遺跡。他曾對前人關于對武當山的種種誤解予以澄清,為武當山歷史遺跡遭到破壞而大聲疾呼,也曾因為國外學者對中國本土信仰的輕蔑,予以針鋒相對的反詰。楊教授不僅僅是一位治學嚴謹?shù)膶W者,更是一位帶有典型中華民族印記的愛國學者。通讀《武當文化概論》一書,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其中洋溢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開拓氣魄,更能讓人深深地感受到那種包容萬物,終極關懷的廣闊胸襟。

第8篇:哲學的基本概論范文

美學自19世紀后期引入中國以來,在教學方面經歷了一個較為遲緩的發(fā)展階段,直至1960年北京大學成立全國第一個美學教研室,才進入了教學研究與建設的實質性階段。時至今日,美學教學依然存在需要反思的問題。

一、美學教學的現(xiàn)狀與問題

審視時下大學美學教學的現(xiàn)實情況及其所表現(xiàn)出來的問題,一般而言,有如下諸方面:

1.教學觀念

目前大學美學教學基本上是以知識性的傳授為教學觀念,即美學教學的目的是傳授給學生一系列相關的美學學科的知識。具體而言,這些知識則是一些相關的原理命題、美學歷史、概念范疇、體系架構等美學學科的基礎內容。這般專重知識傳播的教學觀念完全忽略了美學學科的人文屬性及其價值意義。

2.課程設置

中國大學美學課程的設置比較特別:一是在哲學系院完整的大學設置美學課程,其教學內容一般分為美學原理、中國美學史、西方美學史;二是在中文系院成熟的大學設置美學或文藝美學課程,其教學內容一般分為美學原理、文藝本文由收集整理美學。依據(jù)當下美學界研究人員的分布,一般都是在大學中文系院從事美學科研與教學,故美學與文學、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有相互交叉的現(xiàn)象。并且,相當一部分大學的美學課程并非是專業(yè)必修基礎課,而是以專業(yè)選修課形式設置。這種課程設置現(xiàn)象因中國大學辦學理念、學科認識而顯邊緣化、混亂化。

3.教材選擇

目前大學美學教學所選用的教材,基本上是國家統(tǒng)一定制的教材。此一類教材的編寫是國家遴選的一批專業(yè)人士集中協(xié)作完成的成果。而編寫此一類教材的指導思想是,其美學思想里的基本原理命題亦是美學問題,即實踐(的實踐義)美學基本問題。近些年,亦有一些學者自己編訂美學教材,并在自己從事科研與教學的大學使用。此一類教材,一部分亦是在指導下完成的,另一部分則是從自己的美學思想出發(fā)來完成的。此一類教材雖有一定的個性特色,但并不一定為學界所完全認可接受。此不單是時代的社會因素,亦有其學說思想的精致與粗糙、周延與疏漏等因素。

4.課堂教學

中國大學美學教學主要采取的是課堂教學,即主講老師講解國家統(tǒng)一版本或自己編訂版本的教材內容。其講解的內容亦主要是知識性的學科基本知識點,缺乏基本知識運用于具體審美活動的內容,亦缺乏對原理命題及知識點之間邏輯關系的清晰梳理,還缺乏對原始經典的介紹與講解。其授課的形式一般是滿堂講解,期間鮮有師生互動等相關內容。此般專重知識點傳播的課堂教學,既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亦不能培養(yǎng)學生活學活用、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還不能培養(yǎng)學生認識、了解、閱讀原始經典的能力,更無法實現(xiàn)美學作為人文學科的審美教育意義。

5.考核方式

目前大學美學教學考核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期中考核,以開卷或論文寫作的形式進行;二是期末考試,以閉卷的形式集中統(tǒng)一定時完成試卷。中期考核方式與內容相對較為靈活,由任課老師自己根據(jù)實際情況執(zhí)行。期末考試方式與內容則是全年級統(tǒng)一定制的試卷。因為教材是統(tǒng)一的,期末考試試卷是統(tǒng)一的,所以每一老師課堂教學的范圍與主要內容也須是統(tǒng)一的。如此一來,課堂教學則失去了教師與學生的雙重個性與創(chuàng)造性。

二、美學教改的探索與方法

針對上文對時下大學美學教學所存在的問題而作的分析,下文嘗試探索性地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1.轉變觀念

美學作為一門學科,當然有其獨特的知識性內容。課堂教學亦需要傳授學科基本知識。但這并不是美學教學的主要內容,更不是其全部內容。美學作為一門人文學科性質的學科,自然具有最終必定指向人文價值關懷的意義。在美學學科及其教學實踐里的具體表現(xiàn)就是審美教育的人文化這一項內容。此即是說,學習美學的最后目的是指向通過美學理論的學習與應用來教育受教者如何培育一顆審美的心,如何完整自己的人格結構,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性品格,如何升華自己的情操格調,以期使其成為一個全面健康成長的人。美學作為哲學的下屬學科,是一門理論性質的學科,自然秉有哲學的基本性質:周延的邏輯性,嚴密的思辨性。因此,在美學教學實踐里,不僅僅要羅列說明一系列相關的原理命題、概念范疇等知識性內容,更要闡釋清楚這些命題是如何論證出來的,以及概念范疇之間的邏輯關聯(lián)是什么等理論思維問題。之所以如此要求,是因為以此為案例可以教會學生如何進行理論思維,而令其受用一生。

2.完整課程

美學作為一門學科,自有其誕生的思想語境及發(fā)展的思想歷史。因此,美學課程的設置需要從其自身的學科實際出發(fā),一方面講解一系列相關的原理命題、概念范疇,另一方面梳理美學歷史的內在邏輯脈絡,尤其是偉大哲學美學家的基本美學思想及其起承轉合的邏輯關聯(lián)。承上文,美學又是哲學領域里的人文學科。因此,美學課程的設置還需以審美化育為終極人文指歸?;诿缹W學科如上的實際情況,大學美學課程的設置一般應有美學原理及美學歷史兩門課程,而且美學歷史課程因其自身理論的系統(tǒng)性及時代關懷的人文性而更顯重要性,故需將其置于與美學原理課程同等重要的位置,或置于其上尤佳。正是在此

意義層面上,若因辦學機制的學時限制而只能二者取一,筆者認為概論性質的原理課程可舍。

3.原典教材

承上文,美學課程的設置需以其歷史課程為主要內容。依此課程設置理念而選定的課堂教學教材,亦當是美學歷史類的著作。但不能以美學發(fā)展簡史或通史作為課堂教學教材,而應該以美學歷史上里程碑式的美學家的基本美學著作作為課程講解的基礎文本。為什么不能選取美學發(fā)展簡史或通史類的著作作為教材?因為此類著作亦如概論性質的原理教材一般是泛泛而談者,給學習者腳不著地的不踏實感。為什么只能選取經典美學家的經典著作作為講解文本?因為這樣可以完全真實地經歷美學家思考論證問題的完整的思維過程,從而系統(tǒng)完整地訓練學習者的理論思維能力。

4.經典解讀

美學教學的教材當以美學歷史上經典美學家的經典美學著作為依據(jù)文本。對于經典美學著作的講解,亦不能如概論性質的知識性講解一般,而應是精細完整地講解。即一方面要逐字逐句地講解字面義、文本義、引申義,另一方面要說明字詞句段之間的邏輯關聯(lián),最后則從篇章的層面來把握美學家對一具體問題的提出、分析、解答的完整思維過程及邏輯結構的層級性。在完成原典文本導讀之后,再展開史論的講解,而實現(xiàn)以點帶面、以史導論的教學模式。此教學模式還可以培育學習者宏觀的歷史思維能力及發(fā)散性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5.記憶運用

美學教學改革的最后一項內容則是考核方式的改善。美學作為一門學科,有自己特有的學科基本知識性內容;作為一門理論性質的學科,又有邏輯思辨及辯證思維的特性;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又必定具有人文價值關懷的意義指向性。因此,對美學學習者的考核須兼及上述學科特性。就知識性內容的考核而言,可通過閉卷的形式定時定點定量地完成書面試卷。就理論性及人文性的考核而言,其方式比較靈活,但一般而言可采取開放型的論文寫作方式,此只需規(guī)定論文的篇幅、文獻的引證數(shù)量及研究對象的范圍;或可采取短文寫作方式,此需規(guī)定統(tǒng)一的時間地點論題。論文方式重在考核學習者系統(tǒng)地提出、分析、解答問題的完整思維能力、閱讀范圍及質量;短文方式重在考核學習者理論資源儲備情況、應急思維能力。此需說明的是,無論哪一種考核方式(不含統(tǒng)一地選拔人才的考核方式),都應由任課老師根據(jù)其教學的實際情況展開,以充分個性的教與學來實現(xiàn)師生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

三、美學教改的語境與意義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現(xiàn)代化的時代,而現(xiàn)代化時代背后的思想語境是宏大的現(xiàn)代性敘事。因此,對大學美學教學改革的反思與探索,自然無法跳離現(xiàn)代性的宏大語境,反而,更應該從時代的現(xiàn)代性語境來反思探索大學美學教學改革,這樣才更加切實,更顯時代意義,更具學術價值。

1.現(xiàn)代性語境

以法國大革命和英國工業(yè)革命為標志性事件的現(xiàn)代性思潮關注與彰顯的核心問題是作為主體的人之知性功用。此一思想將人的知性思維功用無限地強調并放大,其具體表現(xiàn)就是以科學技術所主導的工業(yè)文明無處不在,已經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正面來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確實帶來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光輝燦爛的工業(yè)文明,而輝煌的工業(yè)文明又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豐富的物質生活與便利的生活設施及生活條件。然而,由現(xiàn)代性催生的現(xiàn)代化技術在給人類帶來便利與享受的同時亦帶來了苦痛與災難。即現(xiàn)代化技術在向自然索取以滿足人類的同時將人類帶向了其自身的對立面:人為科學技術所支配,而

成為碎片化不完整的人,進一步說,人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心靈無處安放而滑入精神虛無主義的深淵。

第9篇:哲學的基本概論范文

Abstract: University's future develop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students' knowledge. Library information resources are significant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Staring from the main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 for people's quality, the paper discussed that how the college library guide student to utilize the knowledge of subject knowledge and master various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then find ways to improve their literacy.

關鍵詞: 圖書館;館藏;信息資源;大學生;素養(yǎng)

Key words: library;collection;information resources;students;literacy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2)15-0159-01

0引言

高校圖書館館藏信息資源是大學生學習認識的精華,是多種科學技術研究的物質載體。高校圖書資源信息對當代大學生一定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尤其是網(wǎng)絡圖書資源的傳播讓大學生有了更多的吸收知識的途徑[1]。

1當代大學生需要加強的素養(yǎng)

1.1 創(chuàng)造力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品質,各種發(fā)明主要靠創(chuàng)造力,科研研究也要靠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是將大學生培養(yǎng)成人才的標志。要使學生的思維不受常規(guī)限制,既要繼承前人,又能突破前人,具有不斷的創(chuàng)造性。良好的思維創(chuàng)造素養(yǎng),促使人不斷地追求新的知識。思維創(chuàng)造素養(yǎng)表現(xiàn)為勤于思考,更表現(xiàn)為善于思考。大學生要運用辯證的思維方法進行正向思維及多向思維等,在當今社會才能在思維中有收獲。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學生要有豐富的想像力和構建力,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習中能尋找新的生長點,生活中興趣廣泛,研究中思路開闊,求知中有強烈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我們的大學生之所以創(chuàng)造性匱乏,與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等因素和教育存在的問題都有關系。目前培養(yǎng)大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大學生走進大學圖書館,埋頭汲取前人文化食糧的同時,進而培養(yǎng)屬于自己的一種思維創(chuàng)造力。

1.2 哲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哲學養(yǎng)是我們對于哲學問題的理解和領悟能力。大學生哲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利于大學生思想政治覺悟的提高。具有了良好哲學素養(yǎng)的人才能夠確立高瞻的視點,才能有發(fā)現(xiàn)真理的眼光;才能使人形成博大的境界感。對大學生進行哲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為了使大學生具有遠大的政治眼光、政治信念和政治道德。在我們對圖書館借閱記錄進行分析調查,看到借閱哲學書籍的大學生學生很少,更談不上閱讀了。高校圖書館有責任同時也有一定的能力來提高學生的哲學素養(yǎng)。必須讓大學生學生通過閱讀哲學書籍掌握哲學思想進而用來解決自己切身的問題,把學生自己的問題上升到哲學的高度,這樣一來才能進入到哲學思考的層面。而哲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并不是馬上就可以奏效的,這需要在大學生世界觀形成時期進行系統(tǒng)的培養(yǎng)并加以強化訓練。當大學生重新咀嚼這些智慧的結晶時,他們會發(fā)現(xiàn)哲學智者的思想也就復活了,融進到他們的思維中了。

1.3 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學習能力是我們這個時代社會核心競爭力的集中表現(xiàn)。學習能力是指大學生進行主動學習的體現(xiàn)。主觀方面包括接受能力、應用能力和擴散能力??陀^方面就是學習設施、學習機會和學習時間。大學生學習能力是大學生未來工作的創(chuàng)造力和競爭力。我們對在校大學生學習能力的現(xiàn)狀調查表明大學生學習能力普遍較差,主要表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沒有自己的學習方法;部分學生厭學;學生過分依賴老師;絕大多數(shù)學生不清楚什么是自主學習和如何自主學習。通過自我學習改變心智模式,通過團體學習來提高學習活力,創(chuàng)造輝煌。大學生要是能以最快速度、最短時間從信息資源中學到新知識,獲得新信息。為了加強大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要充分發(fā)揮高校課堂教學的細化和深化,其次是努力探尋其他有效途徑來培養(yǎng)大學生學習能力。這一點高校圖書館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大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信息資源上給予支持[2]。

2圖書館信息資源對大學生素養(yǎng)提高的途徑

2.1 借閱哲學類圖書,提高學生的哲學素養(yǎng)我們發(fā)現(xiàn)社會越是向前發(fā)展,哲學類圖書對人類的影響就越大。人們對信息的獲取、分析和處理能力的大小,直接影響其在社會生活中的競爭力和可能取得的成就。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科技工作者和社會勞動的有效力量,他們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如何,越來越成為衡量其綜合素養(yǎng)高低的重要方面。無論從學科體系,還是從人類社會的基本認識規(guī)律看,我們每個學生必須讀,哪怕只讀那種普及本的哲學類圖書。

2.2 借閱社會科學圖書,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認知社會的能力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概論性圖書就是人類知識的脈絡,對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大學科概論方面的圖書的信息量也是很大的,其僅次于哲學類圖書。這些信息對培養(yǎng)大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認知社會的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公民科學素養(yǎng)和社會認知能力,對于增強公民獲取和運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對于提高國家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實現(xiàn)經濟社會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3 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圖書館對培養(yǎng)大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提供大學生進行學習的基本物質條件,如大量的書籍、報刊、書桌、電子閱覽室等學習硬件,以及安靜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充裕的學習時間等。圖書館提供的學習條件越充分,大學生學習的效果可能就越好,其學習能力也就提高得越快。電子文獻的迅速發(fā)展為現(xiàn)代信息社會讀書治學效益的騰飛插上了翅膀,也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廣闊的舞臺。目前我國的電子文獻已經相當豐富[3]。

3結論

對大學生進行素養(yǎng)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涉及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貫穿于培養(yǎng)人的全過程,要在統(tǒng)一認識,轉變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基礎上,依靠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和廣大學生的努力,才能得到實現(xiàn)。高校圖書館作為育人的重要陣地,只有積極引導學生在浩如煙海的圖書信息中更多地涉獵對自身成長成材具有啟迪作用的知識,才能真正在大學生的素養(yǎng)教育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楊福云.試論高校圖書館在學生素養(yǎng)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4(2):89-91.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