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論文摘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水平,糾正教育思想意識偏差,乃是當前加強高校政治理論課現(xiàn)代教育技術建設的首要問題,對此,必須從教育主體的現(xiàn)代化抓起,通過建構主義學習思想的實踐教學應用,以及采取相應的發(fā)展信息化的有效措施,最終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水平的現(xiàn)代化。
一、問題的提出與應用誤區(qū)的分析
目前,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運用有了迅速發(fā)展,但是也存在有問題和誤區(qū),其主要表現(xiàn)為:第一,教育理念存在偏頗。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強調以教師為中心。而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之以合作學習為中心的多種虛擬學習環(huán)境和教學模式的出現(xiàn),新的集成化教育系統(tǒng)為人們提供了更為直接和高效的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手段,而人們的理念尚沒有及時實現(xiàn)更新和轉換。第二,應用網絡教室和校園網的目的不明確。許多高校把網絡教室這種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僅僅看作是一個教學手段的現(xiàn)代化,而沒有看到有此所帶來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改革和教學方法的更新,以及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學習的多元化、主體化和社會化。第三,在課程信息化建設方面,技術性思維被忽視。各高校遠程聯(lián)機系統(tǒng)中,有關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數(shù)據(jù)庫資源比較貧乏。
二、建構主義學習思想的借鑒和應用
建構主義的學習觀認為,知識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有意義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法獲得。這里建構主義所強調的是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xiàn)和對所學習知識的建構。諸如把多媒體網絡等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手段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教學,就比較利于實現(xiàn)建構主義的學習環(huán)境。因為現(xiàn)代化信息資源和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極大地豐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情景,有效地促進學生該課程認知結構的形成和發(fā)展,而且也會促進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互動方式的改革。
從高校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發(fā)展來看,近幾年來,多媒體教學已成為各個高校教學改革的熱點和發(fā)展大勢,它以圖文并茂、聲像結合、動靜相宜的表現(xiàn)形式和非凡的視覺沖擊力、表現(xiàn)力,能把人們對事物及其發(fā)展過程的認識引人了一個新境界。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抽象的理論概念較多,如果采取傳統(tǒng)的方式教學不僅枯燥乏味,且有時也很難闡釋清楚,而一旦采用多媒體技術輔之以圖片、動畫和視頻傳導,就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借鑒并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對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信息化教育改革,勢在必行。而作為信息化教育改革,必然會給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師生的思想行為帶來巨大變革。一方面,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熱愛網絡和諳熟相關技術,能在正確把握教學信息真意的條件下,有效地對各種信息進行主體意義的加工,并通過網絡技術進行有效和傳遞。這一過程既包括了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和手段的改善和改造,又包括了從學生的可接受性和學習需要出發(fā),進行教學特色的創(chuàng)意設計和提高教學的效能。另一方面,作為學生,要確立在現(xiàn)代網絡化環(huán)境中自主、自覺學習的新理念,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水平和學習方式自主地選擇性學習,鍛煉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構建智能導師系統(tǒng)尋求教學幫助,或通過網絡對學習進行反饋,培養(yǎng)現(xiàn)代信息技術條件下正確獲取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推進高校政治理論課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一)統(tǒng)一規(guī)劃,逐步形成工作系統(tǒng)
要建立由主管部門統(tǒng)一規(guī)劃組織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軟件設計開發(fā)系統(tǒng)。首先,設計開發(fā)軟件必須走規(guī)模化大兵團作戰(zhàn)之路,集中資金、人力和物力,克服和糾正各自為戰(zhàn)、效益低下的局面;其次,要根據(jù)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制訂有針對性的、目的明確的科學開發(fā)規(guī)劃,克服隨意性;再次,要采用以系統(tǒng)為中心的開發(fā)模式,組建一支由政治理論課的學科專家、教師、教學媒體專家、教育心理學家、教育軟件制作者等多方面專家組成的研發(fā)團隊;另外,要注意引進和培育市場,有機地吸收大公司或企業(yè)的資金和技術,給教育軟件發(fā)展注人活力。
(二)建設數(shù)字化教育信息資源庫
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信息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要建設數(shù)字化教育信息資源庫和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信息網絡中心。一方面開發(fā)數(shù)字化網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信息資源,開展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育服務,以解決可能制約高校網絡化教育發(fā)展的“瓶頸”問題。另一方面建設現(xiàn)代化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驗中心,為信息化課程的開發(fā)和教學實驗提供技術支撐,同時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快捷的信息化服務。
(三)聚合各種資源,創(chuàng)建學習資源中心
在信息社會里,隨著多種教學媒體的發(fā)展與應用.學習資源已由單一的圖書館擴展到多種多樣的媒體形式,而對于這種多種媒體存儲的資源中心,我們通常稱之為學習資源中心。這樣的中心不是單純的某種設備或資料,而是各種媒體、資料的集合存放和使用,需要進行一種全新的系統(tǒng)設計。因此,要大力挖掘和匯聚各種信息資源,如建立與校外相連接的校園網絡系統(tǒng)、開展高校之間的合作交流、打造現(xiàn)代技術信息的教育聯(lián)盟等等。
一、現(xiàn)代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在整合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整合目標不清。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教學整合的目的在于優(yōu)化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但部分老師對此存在認識上的錯誤,很多時候流于形式,為運用而運用。要么局限于對教材和板書的機械式投影;要么喧賓奪主,只注重感官刺激,追求視聽效果,不能突出教學重點,不能突破教學難點。
其次,教學資源選擇不當,不實用,不準確。有些教師忽視思想政治課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和真實性、時效性、綜合性強的特點,在選擇材料時比較隨意,不能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片面追求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使用大量的材料,制約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和學生素質的提升。
二、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教學整合的優(yōu)越性
首先,信息技術與政治學科的整合,充實了教學容量,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政治學科涉及現(xiàn)實生活中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的知識,容量很大。在課堂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難以解決這一問題。而信息技術的運用,尤其是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使學生在短時間內能穿越古今中外,縱橫于各領域,從而有效擴大了教學容量,拓展了教材,使課堂節(jié)奏加快,縮短了學生的認知過程,更好地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可以讓學生利用網絡技術搜尋相關熱點問題和情景材料進行探究式學習,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信息技術與政治學科的整合,由靜到動,化壓抑為興趣。思想政治課教材中有大量的概念和原理,這些概念和原理很抽象,用傳統(tǒng)的教學法去講解就很枯燥,難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若教師能運用信息技術,整合多種資源,考慮信息呈現(xiàn)的時機,呈現(xiàn)的方式,呈現(xiàn)時的快慢節(jié)奏等,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效果,就能滿足學生心理的不同需求。信息技術的運用營造了形象生動地傳授知識的環(huán)境,增強了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從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開辟了新思路,能讓學生多動腦思考。
再次,信息技術與政治學科的整合,有利于促進教學方式的變革。第一,教師的功能和作用由“傳道、授業(yè)、解惑”,轉向指導、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在政治課教學過程中,這種指導和幫助主要體現(xiàn)在使學生能夠學會利用多種資源學習,學會進行非線性的跨越式學習。第二,在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利用數(shù)字化的信息媒體時,將教師展示教學內容的媒介變成學生的認知工具。第三,在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地位由課堂上的顯表現(xiàn)轉變?yōu)檎n外教學設計中的隱表現(xiàn)。在數(shù)字化的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通過教師的教學設計體現(xiàn)出來。
三、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教學整合過程中,我認為應注意三點內容
首先,堅持信息技術為教學服務的原則。“整合”并不是簡單地混合,而是在充分考慮教學實際的情況下,利用信息技術的輔助與滲透,從而實現(xiàn)對教學的促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也不是使用的信息技術手段越先進,整合效果就越好,而應該根據(jù)教學目標、學習者特征、教學內容等選擇合適的工具。教師在具備傳統(tǒng)教學優(yōu)秀經驗的基礎上,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積極作用。在教學中,應控制好幻燈片數(shù)量,確?;脽羝|量。教師應避免“為用技術而用技術”,放棄“課本搬家”和“課堂搬家”。
其次,確實由“教”為主的教學模式向“學”為主的教學方式進行轉變。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在幫助和支持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問題解決、交流協(xié)作等方面的潛力。我們可以把新的教學模式和信息技術結合起來,加強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堅持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動搖,創(chuàng)設更加簡潔、生動、務實的高效課堂。教師既要明確“人是技術的主體”,控制好技術的應用,又要把握好教育契機,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激發(fā)、引導,提供必要的幫助,進行合理的教學管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教學的主體。在教學中借助多媒體和網絡技術,讓學生更多更主動地參與課前準備活動、課堂教學活動和課后延伸教育活動。
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筑牢廉政大堤。
廉政是反腐敗的關鍵。腐敗的產生首先是思想的墮落。縱觀一些領導干部由公仆墮落為腐敗分子的軌跡,雖然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但分析其違法違紀的根源,都是由于平時不注意理論學習而導致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發(fā)生扭曲。因此,克服腐敗現(xiàn)象,學習教育是關鍵。局黨組書記*同志總是說: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尤其是一名基層干部,絕不能放松學習,放松學習就等于放松自己世界觀的改造,就會脫離黨、脫離人民,那是非常危險的。因此,他總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在機關建立了學習制度,周五的學習日,風雨無阻、雷打不動。上半年結合縣紀委安排部署的*年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在局機關著重加強幾個方面的教育:一是加強理想信念的教育。加強理想信念于一個領導干部來講,一旦喪失了正確的理想信念,就喪失了立身之本,就會走向邪路。二是加強道德品質教育。加強道德品質教育,領導干部只有為官有德,以身作則,帶頭實踐高尚的道德標準和道德規(guī)范,才能贏得人們的敬佩和依賴。三是加強宗旨教育。加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教育,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四是加強艱苦奮斗教育。自覺抵制各種奢侈浪費現(xiàn)象和腐敗行為。由于狠抓“四個教育”,我局廣大干部職工的思想素質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今年以來組織了5次集中學習,開展了3次學習交流活動。
二、加強制度建設,增強監(jiān)督機制。
制度建設是廉政建設的根本保障。為切實做好我局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按照縣紀委的要求,建立各種制度,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先后建立了領導干部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財產申報制度、民主評議制度以及廉政談話制度、舉報制度等,把領導干部的行為置于制度規(guī)范之下,以防止領導干部違法違紀。廉政建設,監(jiān)督是關鍵。通過不斷完善和改進監(jiān)督的方式方法,擴大監(jiān)督的范圍,加強對黨員干部的工作圈和生活圈和社交圈的全面監(jiān)督,把黨內監(jiān)督、法律監(jiān)督、群眾監(jiān)督和輿論監(jiān)督有機地結合起來。
按照縣紀委安排部署,我局制定了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和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和民主評議行風的實施方案。在全局召開了動員大會,進行了安排,并結合縣委開展的“觀念創(chuàng)新.工作突破”主題實踐活動,查找自身在存在的不足,及時進行了整改。
三、強化“三個觀念”、牢固樹立“四種意識”。
關鍵詞:開展思路;思想水平;思想教育
一、中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現(xiàn)狀
根據(jù)最新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調查顯示,目前我國中職院校的學生在社會上的偏見較大,學生整體綜合素質不高,社會上的影響和評價不佳,這些都從側面反映了中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確實存在差強人意的缺點與不足,形勢不容樂觀。由于中職院校受教育群體的特殊性,進而導致思想政治教育上的特殊性。
1.學生意志力薄弱
中職院校學生的年齡普遍偏小,生活閱歷少,思想深度不夠成熟,而且很多都是獨生子女,沒有在社會上經受什么歷練,更沒有吃過什么苦。他們沒有像父輩一樣經歷過吃不飽、穿不暖、上不起學的苦日子,因此個性當中難免多了一些任性和以自我為中心的成分。再者由于有些學生從小就是留守兒童,跟老人生活在一起,老年人一些因循守舊的寵愛思想也對這些學生的影響頗深,導致學生的意志力薄弱,經不起挫折和失敗,處理問題的思想過于偏激,解決能力不強。再加上由于社會發(fā)展所沾染上的一些不良的社會習氣,導致中職院校的很多學生上進心不強得過且過。
2.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不強
很多學生存在這樣一種觀念,認為到中職院校就讀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因此長此以往也就造成中職院校生源質量不高的現(xiàn)狀,很多入學的學生專業(yè)基礎知識相對較差。職業(yè)院校比較重視學生的技能教育,通常來說學生也都是喜歡動手而不是動腦,因而理論文化課的知識掌握不牢,導致出現(xiàn)厭學的情緒,由于聽不懂課,自身又不夠努力,課堂上經常出現(xiàn)倦怠、褻慢、睡覺,甚至說笑打鬧等積極性不高的狀態(tài)。
二、中職院校德育教學開展思路
1.重抓學生入學后的思想教育工作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有了好的開始就一定會有好的過程與好的結果。思想是一切行動的總綱和指導,只有從思想上徹底扭轉過來,才能促進行動的良性發(fā)展。中職院校學生入學教育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校整體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進程??梢圆扇《喾矫妗⒍嘣耐緩较嘟Y合的策略:首先,通過新生軍訓訓練學生的站姿、坐姿、儀容儀表、行為規(guī)范、禮貌用語等,通過早上的晨練、早操等培養(yǎng)學生遵守學校各項規(guī)章管理制度,遵守學校教學原則,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和勤奮刻苦的端正思想。其次,利用學校的廣播播放一些年輕勵志的校園歌曲,讓學生每一天都保持積極昂揚的精神風貌,有一種勇于挑戰(zhàn)困難、不怕挫折的勇氣與韌勁。再次,可以設計一些主題性的海報、宣傳冊等,每周貼到校園的宣傳欄內。
2.將“尊師孝親”的教育理念根植到學生之中
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德育的根本。首先,通過開展一些尊師孝親類的主題班會,讓各班班主任帶動學生積極參與、主動發(fā)言,最后總結提煉與大家共勉。其次,策劃一些相關主題的校園晚會,編排一些歌舞等表現(xiàn)形式,這樣也會在學生當中營造出一種氛圍。最后,可以在不影響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基礎上,定期邀請一些學生家長來學校參觀、實際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也讓學生看得到父母的辛勞而更加努力讀書。
3.開設德育特色課程,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教師應該更新教學觀念,改變以往單一枯燥的說教的教育形式,廢棄以往思想政治課上空話、套話、大話的課堂內容,要多結合學生和社會的實際,更好地幫助學生。在當前新的社會形勢大背景下,教師要多吸收一些有利于學生畢業(yè)后快速融入社會、適應社會的方法經驗,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使其能更客觀辯證地看待社會。首先,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思想。其次,將學校的辦學歷史、專業(yè)開設情況、師資團隊建設、學生就業(yè)方向、學校大的方針計劃傳達給學生,也要將社會用人單位的需求、要求如實地告知學生,給大家明確的方向,讓大家找準方向后可以努力學習、奮斗,對比自身的差距想辦法彌補不足。再次,還可以豐富德育的媒體教學資源,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最后,還可以選取往屆畢業(yè)生回學校,以年齡相仿的過來人的身份,通過講座的形式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或者失敗教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常來說學生身邊的案例更具有真實的說服力,也就會收到更好的成效。
思想教育是中職院校工作的根本命脈,是一切教學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保障。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職業(yè)技術教育模式日益興盛,中職院校學生的比重也是與日俱增,因此如何通過德育教學方法,更好更快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與道德情操,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就成了中職教育所亟須解決的重大問題。
我初步探索并努力構筑了“信息化條件下的思想政治課自主式學習新型模式”,充分利用網絡的大信息量,充分擴展學生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運用信息和創(chuàng)造信息的能力。我認為將信息技術與多媒體教學合理巧妙地運用到課堂中,就能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
一、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
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給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能調動學生多參與學習過程,集中注意力,增強可選擇性,同時又能體現(xiàn)因材施教原則。這一大優(yōu)勢使課堂教學變得更為生動活潑,寓教于樂,從而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增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例如:在講解初二政治第十二課“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的保護”這一框時,我首先播放了鞏漢林與趙麗蓉在1996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演出的小品《太后大酒樓》的一個片斷,然后提出兩個問題:(1)太后大酒樓違反了經濟活動中的什么原則?(2)它侵犯了消費者的什么權利?我還在課后給學生布置了在微機課上通過互聯(lián)網強大的搜索引擎來搜索與假貨相關的資料(包括文字、圖片、動畫等)并分類下載到自己的文件夾的一個作業(yè),并要求學生思考一個問題:假貨橫行的危害有哪些?當你買到假貨時應該怎么辦?以此來鞏固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傊?,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思想政治教學具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等特點,從而使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更高。
二、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
當代中學生樂于接受新知識和新事物,對新知識和新事物尤感好奇,老師要因勢利導,在教學中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指導學生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篩選,找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對其進行加工、整理和組織。例如,在初二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為了增強學生駕馭各種信息的能力,我設置了一些研究型的課程,讓學生自主選定主題(如環(huán)境保護、熱點新聞等),以電子報刊、幻燈片的形式完成作業(yè),以主題報告活動的形式與其他同學互相研究討論。在制作主題報告過程中,學生將搜索到的“原材料”進行綜合的分析評價,去粗取精,并對篩選出來的信息進行處理(如對文字資料進行重新整理,對圖片資料進行加工美化等)。最后,學生根據(jù)處理后的信息創(chuàng)作出表達主題的電子報刊,如《綠色家園》、《六方會談》等;我再組織同學們從中評選出幾幅優(yōu)秀作品放在校園網中供大家學習。每份電子報、每個主題報告都蘊藏了豐富的課內課外知識,學生在這種學習中也建構起了自己主題學習的知識結構。通過自主學習,學生不僅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了對檢索到的信息進行評估、重組及處理、運用的能力,增強了關心社會熱點問題的意識,而且激發(fā)了學習興趣,豐富了課外知識,并從中受到了教育。
三、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有助于教師講清抽象的原理
我們可以憑借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將思想政治課教材上的抽象概念、枯燥理論用真實或虛擬的情境生活化地展示給學生,使課堂教學走進電腦、走進網絡。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便可以通過自主探究或與他人合作學習,對問題及時作出相應的反映。例如,在講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時,課前我提出兩個觀點讓學生思考并進行選擇:一是我國城鄉(xiāng)居民的收入水平不高,應慎重消費;二是消費能極大地拉動經濟的增長,應“花明天的錢”進行今天的消費。同時,要求學生通過不同途徑查找資料,并說明資料來源、查找資料的過程、思考的過程和選擇的依據(jù)等,錄音、錄像要制作成課件,文字資料可在投影儀上展示。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充滿激情地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通過這種學習方式,學生的潛力被充分發(fā)掘了出來。
四、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有利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關鍵詞: 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陪伴 運用范圍 基本技巧 素質要求
心理陪伴在心理咨詢中對啟發(fā)來訪者的心智,挖掘來訪者的潛力,提高來訪者換位理解的能力和勇氣起著正向的促進作用,而且顛覆了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觀念。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些心理實操者發(fā)現(xiàn)心理陪伴在心理咨詢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在實踐中也發(fā)現(xiàn),將心理陪伴運用在日常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效果非常顯著。
一、心理陪伴技術的運用范圍
(一)班級管理
班級管理最佳的狀態(tài)就是這個班級具有良好的班級心理氣氛。班級心理氣氛作為班級群體的內部特征和社會心理現(xiàn)象,它給班級群體生活染上了一層特有的情緒色彩,影響著每個學生的心理和行為。高職生的自我認識、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能力是通過集體而得到鍛煉的。班級集體的輿論、評價、集體的責任,集體的榮譽感會促使高職生將自己的言行與集體其他成員的言行進行比較,按照集體的規(guī)范調控自己的行為,實現(xiàn)新的選擇和定向。在具有良好心理氣氛的班級中,每個學生都能認同班級,都能在班級中找到自己的地位,滿足這個時期學生的心理需要,從而提高對該班學生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那么,要形成良好的班級心理氣氛,輔導員(班主任)與班級同學就要有高質量的心理聯(lián)結,既讓每個學生充分發(fā)揮的平臺,又讓每個學生從輔導員(班主任)那里感受到被尊重。這與心理陪伴的核心內容相吻合,既可充分發(fā)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又可讓學生感受到輔導員(班主任)的愛護與關注。
在班級管理中運用心理陪伴技術,并非心理咨詢中一對一的狀態(tài),而是通過關注學生所在的小群體把陪伴傳遞到每個人。可以組成不同形式的活動小組,讓每一位學生有職責、有任務,同時開展各種形式的競賽,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通過這種形式,把每一位學生拉進集體中,在班集體中找到自己的地位,滿足個人的心理需求。在陪伴學生認同班級、找到自己地位的過程中,輔導員(班主任)通過對每個小組的關注,與班級就建立起高質量的心理聯(lián)結。這樣的心理陪伴要比整天跟在學生后面苦口婆心地說教的實效性強得多,不僅能事半功倍,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提升輔導員(班主任)的個人魅力,成為學生尊敬和模仿的人物。
(二)個體思想政治教育
在傳統(tǒng)的思政工作中,給學生做思想工作常常使用的是“開導”一詞,內容多為“講道理”。事實上,普通人在談話時更多帶有自己的投射(包括教師),也就是以自己的經驗和經歷來告訴他人,建議他人按照自己的經驗方法去解決問題。但是學生的個性心理是多樣的,同樣的問題不同的人的內心加工是不一樣的。因此,教育者經常看到表面上心悅誠服,事后卻屢教不改的學生。由于教育者在思想工作中沒能與學生內心發(fā)生共鳴,因而也就沒有明顯的教育實效性。
針對這樣的情況,實施心理陪伴就有了意義。當學生的思想問題或者行為錯誤給集體或他人造成困擾時,不論其情緒如何,這個年齡階段的人通常都存在兩種矛盾思想:一是在道德規(guī)范約束下對發(fā)生事件有著負疚的心理;二是內心對自我的遭遇感到委屈、憤憤不平,產生“我不該負事情的全部責任”的思想。因此,在老師做其思想工作之前可能就已經有了防御模式,老師的教訓或勸導此時就顯得無力。教師應改變“說服”態(tài)度,不一味批評,也不直接給予經驗方法或者給予教訓指導,抱著“我能理解你”、“愿意陪伴你走過這個坎”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去看問題的存在,去激發(fā)學生內在的潛能,去陪伴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會覺得自己被理解,發(fā)現(xiàn)自己具有解決問題的內在潛能,自然產生“我要改變”,這是傳統(tǒng)教育中“我被改變”的教育效果所無法比擬的。
(三)學生干部工作
學生干部特別是擔任心理輔導工作的學生,他們與普通學生朝夕相處,他們的優(yōu)勢是能夠與學生保持零距離的接觸,能最直接地體驗和了解學生的心理感受與思想問題,能比較及時地化解學生遇到的實際學習與生活問題。然而,未經專業(yè)學習與培訓的學生干部要深入幫助被問題困擾的同學是非常困難的,但是有些存在思想或心理困擾的學生只需要有人傾訴,還有正在接受心理輔導的學生也需要人的關注。這部分學生急需陪伴,作為心理輔導中心的教師或者思政工作者是無法做到隨時陪伴的,此時學生干部就能發(fā)揮心理陪伴的角色。他們無需做專業(yè)疏導,只需做傾聽者,真誠陪伴,就能讓無助的同學增加安全感,同時還可以為咨詢師提供即時信息,以便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高職生在校都是生活在學校班級、宿舍里,或者社團中,即學生是以群體生活方式度過大學時期的。這就涉及群體心理問題。群體的一個最顯著的標志是群體成員在心理上的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個人在進行某項活動時常常會得到群體中其他人的協(xié)助或指點,從而增強自信心,在群體中,個人的潛力會得到發(fā)揮,產生力量感,這是群體的一個重要心理功能。因此,在班級、宿舍或者社團設置心理委員、心理信息員和朋輩輔導員,承擔陪伴遭受心理和思想困擾的同學的責任,能發(fā)揮學生社團的群體心理作用,在學生中更大范圍地普及心理知識,開展心理實踐服務活動,形成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和氛圍。
二、心理陪伴在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的基本技巧
(一)專注和傾聽的運用
實施心理陪伴的思政工作者要學會專注和傾聽技術,其中一條極好的途徑是有主題的討論或談心,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對某事某物的看法,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允許學生說錯做錯,允許學生隨時改變自己的說法和做法,勇于提出自己的新見解,在不知不覺中流露出自己的真實情感。從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出學生的情緒是好是壞,是消沉還是高漲,而且可以分析出當前學生所思、所想、所感,真正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從而有的放矢地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突f:“善于聆聽的人,說服力最強。”可見,學會傾聽,陪伴者就更容易走進學生的思想和內心世界。
(二)“共情”的運用
在實施心理陪伴時,一定要掌握心理咨詢中常用的“共情”技術,即陪伴者要能設身處地地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感受他的體驗。這也正是陪伴的哲學。陪伴一個人,就不只要分享他的歡樂,還要懂得他的脆弱。以“我能理解你現(xiàn)在的感受?!薄拔抑肋@件事你這樣處理一定有你的理由?!薄澳闶窃趺聪氚l(fā)生的這件事?”“如果給你個機會,你會讓事情怎么發(fā)展呢?”等這樣的問題來引導學生表達心中的困擾,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教育者站在比較中立的立場。一定要消除“用陽光驅散黑暗”的邏輯,否則被陪伴的學生會感到失望,他們會覺得,自己的黑暗好像是不對的、不合理的、不應該的;或者他們會感覺到自己沒有得到理解。沒有批判就可以減輕壓力,讓學生覺得自己被尊重、被支持,使他更愿意把思想、心理困擾,以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進而更清晰比較自身問題與現(xiàn)實的差距。具有“共情”的心理陪伴可以使學生有更多機會去真實面對自己的問題、思考自己的問題、進而調動自己內在的力量去解決自己的問題。發(fā)現(xiàn)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進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驅動學生自覺主動地朝著教育者引導的方向去解決問題。心理陪伴不僅會使學生充滿力量感,而且學生會感恩教育者的陪伴,進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三)覺察的運用
覺察是心靈成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就是能清醒地看到自我在當下的所思所想所行。人在成長過程中受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必然形成一套心理防御機制,它是一種自動化模式,支配人的心理、思想、行為。這些心理、思想、行為與社會的各種規(guī)范有時存在矛盾,這樣就使人產生困惑、矛盾,甚至自我否定,不斷積累就形成各種思想問題和心理問題,即心理學上所謂的“不接納自我”。壓抑、批判、逃避是不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相反,會衍生更多困擾。那么,陪伴者在陪伴過程中,需要幫助學生做自我覺察,接納自我,產生問題不急著生氣、批判,而是先接納自己當下的情緒,學會“三字經”:我可以……,我承認……,我接受……。然后陪伴他們去覺察問題,去看問題背后的原因。通常做到這一步,也就是陪伴他人覺察內在自我當下所思所想所行,被陪伴的學生很快就能情緒穩(wěn)定下來,更深層次地去覺察、思考問題,向內挖掘自我潛能。
三、心理陪伴在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施對陪伴者的素質要求
(一)不斷完善教師的人格
哲學家杜威認為,在進行道德教育時身教比言教重要得多,這是教育的精髓。教師在學生所處的人際關系、周圍環(huán)境中是一個最引學生注目、最受學生重視的因素,教師人格對學生的意志品質、思想道德情操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其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為此,思政工作者要經常分析和反省自己個性品質的優(yōu)缺點,在陪伴學生培養(yǎng)覺察能力的時候,自己要先掌握這種技術,它是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徑。學會接納自我才能懂得幫助學生自我接納,陪伴才會產生價值。
(二)放棄“救世主”的念頭
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思政工作者僅僅是引導者,而非“救世主”,因此要放下“我說,你一定要聽”,或者“我一定能解決你的問題”的高高在上的教育觀念,真正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相信學生有自我修復和自我成長的能力,做真誠的陪伴者,只有心中有學生,才會產生親和的氣場,才能與學生建立起高質量的心理聯(lián)結,學生才會愿意讓你陪伴。
(三)掌握必要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
教育者要掌握豐富的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知識,要善于運用教育學的相關原則,以及心理學中的必要理論和技術。如要把握需要、動機理論,掌握群體心理功能,熟悉心理咨詢中基本技術,將其融入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提高發(fā)現(xiàn)潛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心理陪伴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fā)揮其獨特的教育魅力,以達到我們預期的教育效果。
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塑造人的重要工作,教育者要根據(jù)不同時期不同學生的特點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才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才能切實有效地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將心理陪伴引入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它不僅僅是一項新技術,更是一個新的教育理念;不僅有素質要求,而且要求思政工作者勤加練習。同時,高職院校要提供思政工作者自我完善的平臺,不斷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段江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效應運用[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07,(3).
[2]司甜.論心理教育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2).
[3]楊建華,楊瓊,盧愛新.心理學理論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運用[J].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4]張艷新.論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及其有效實現(xiàn)[J].思想教育研究,2005,(11).
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在政治思想課中中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適應新的教學理念,促進老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政治思想課程是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接班人而設立的,如何讓學生在枯燥的知識中理解政治思想理論,以推動教學改革的進行,成為難點問題。本文將分析多媒體技術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作用,再提出如何改進其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
2、多媒體技術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作用
2.1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思想政治的課程內容相比其他課程來說更加枯燥無味,因此學生在思想政治課上容易對課程內容產生厭惡的情緒,這導致他們的上課積極性不高,經常在思想政治課上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或者逃課,對課堂氣氛影響比較大,從一定程度上導致老師上課積極性下降,同時也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多媒體技術的使用,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直觀了解教學內容,開拓他們的眼界,促使他們積極主動了解課程內容,充分參與課堂。
2.2提高教學質量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將文字和圖像或者時事相聯(lián)系,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可以在觀看影像或者圖片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學習,既能減少老師“滿堂灌”現(xiàn)象的減少,也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促進他們在課后主動了解思想政治課的內容,積極主動參與實踐,從實踐中了解思想政治課的核心思想,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2.3豐富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思想政治課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內容,也提供了新的教學渠道。學生能夠在學習之中了解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這也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抽象思維,推進他們對課程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提高他們的知識運用能力。多媒體技術屬于計算機技術的一部分,擁有豐富的信息,能夠幫助老師尋找課堂中所需要的內容。同時,老師也可以為學生推薦相對應的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與生活中的實例相結合,幫助學生形成創(chuàng)新思維,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了解自身的不足,及時改正學習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以此達到課程目標。
3、多媒體技術在思想政治課中的應用
3.1多媒體教學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
第一,老師缺乏現(xiàn)代教學意識。很多思想政治課老師仍然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這并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與運用,同時也令學生產生了對思想政治課的抵觸情緒。不論思想政治課程改版幾次,思想政治老師仍然選擇原有的教案,習慣于“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并不主動了解學生對課程的需要,這使得課堂氣氛不活躍,引起學生成績的下降。
第二,多媒體教學的目的不對。多數(shù)情況下,老師并不會將多媒體技術當成教學手段,相反,只有在有公開課的時候才會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以此來顯示教學手段的先進,這導致教學目的的扭曲,不利于學生的學習。還有些學校的老師講多媒體技術只當做看電影、聽音樂的工具,忽視了多媒體技術的教學作用,達不到課程目標。
第三,缺乏正確的教學理念。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但是仍然存在著老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現(xiàn)狀。老師缺乏和學生的有效溝通,這導致在課堂過程中,老師對知識的重點難點逐漸進行講解,而沒有主動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這種情況下,學生容易對思想政治課失去信心,他們的學習興趣也逐漸下降。老師沒有從學生的角度來對課程內容進行設計,這容易導致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混淆理解,不利于他們對知識的吸收和應用。
3.2如何加強多媒體技術與思想政治課的有機結合
加強多媒體技術與思想政治課的有機結合,能夠促進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對課程內容進行運用,有利于他們的成績的提高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激發(fā)。要加強多媒體技術與思想政治課的有機結合,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信息時代,因此,老師需要改變原有的傳統(tǒng)觀念,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中心,改變原有的授課方式,這是提高學生自覺主動學習的動力。
其次,加強對教師的技術輔導,以提高教學效率。學校需要加強老師對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學技術的輔導,幫助他們學習計算機技術,直到他們能夠靈活運用各類教學軟件。老師能夠靈活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不僅能夠減少備課時間,也能夠幫助他們從網上直接選擇教學內容,擴寬他們獲取課程知識的渠道,提高教學效率。
最后,明確教學目的,建立健全多媒體技術評價體系。老師應該明確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教學目的,不能夠再將多媒體技術作為比拼教學手段的工具。利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教學不僅需要達到知識交流的目的,更應該讓學生從多方面理解教學內容,確保他們能夠吸收重點難點知識,并且靈活運用。學校也應該建立健全多媒體技術評價體系,不僅需要老師對多媒體教學進行評價,了解他們對多媒體教學的看法,也應該從學生角度來進行評價,需要學生對教學意義來進行定位評價,確保他們能夠在多媒體教學下提高學習效率。
論文摘要:面對網絡這一新生事物,如何將思想政治教育與現(xiàn)代科技相結合,構建一套與當代大學生的變化和需求相適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體系成了當務之急。本文通過對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轉變的分析,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構建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隨著現(xiàn)代化進程的加速、人們對網絡熱情的持續(xù)升溫以及網絡的多元化、復雜化等問題的出現(xiàn),如何用新的視角去審視當代大學生的變化和需求,將思想政治教育與現(xiàn)代科技相結合,構建一套與網絡相適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體系成了當務之急。
1 傳統(tǒng)教育思維與表達方式的轉變
網絡已經極大地改變了人們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生活觀念。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我們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能否在一個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度過,關系到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進而影響物質文明的建設。所以,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轉變已經是大勢所趨、人所共識。建立在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教育者根據(jù)自身的感覺或經驗之上的傳統(tǒng)的施教模式的轉變迫在眉睫。
1.1傳統(tǒng)教育者的轉變
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處于一種居高臨下、主動給予的態(tài)勢,常常將許多內容滯后,缺乏時代感和感召力得信息進行思想理論灌輸。受教育者在被動接受的過程中,往往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根本不可能解決真正的思想問題。隨著網絡這一新型的“第四大媒體”的出現(xiàn),網絡的便捷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信息資源;網絡的虛擬又使得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人格、權利、地位等一切都是平等的,他們之間沒有師生之分、高低之別。網絡所帶來的這些特性也就使得教育者一方面應該隨著網絡的不斷發(fā)展而充實完善自己,堅持用正確、積極、健康的思想文化和信息占領網絡陣地;另一方面要把重心和側重點放在教育引導上,教會受教育者判別事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引導受教育者正確選擇信息,學會利用網絡來、傳遞、篩選、過濾和整合信息??梢?,把封閉教育模式下簡單灌輸變?yōu)殡p向的教育引導,把強制灌輸與互動交流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建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思維與表達方式。
1.2傳統(tǒng)受教育者的轉變
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單向灌輸和被動接受的方法。它注重的是以擺事實、講道理的教育方法和通過課堂宣講、個別談心、座談討論等面對面的二維教育方式,教育者面對的是一個班級、一個年級的學生,受教育者也是傳道授業(yè)解惑于一、二個老師;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采用的是集文字、聲音、色彩、圖片、動畫、影視等為一體多層次的大量圖文并茂的視覺三維教育新方式。教育內容從靜態(tài)走向動態(tài);教育方式突破廠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從平面化走向立體化。網絡的開放使得每個學生在任何閑暇時間、任何地點都可獲取信息,可以在更加廣闊的自由空間進行思想交流。大學課堂的外延大大擴展,課堂已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室,它還包括數(shù)量龐大、各式各樣的網站,網上遠程教育將成為一種嶄新的教育形式并顯示其獨特優(yōu)勢;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一次性投入后,可以得到無數(shù)次重復使用。無可置疑,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大大增加,舞臺大為擴展,方式更為豐富,時空得以充分延伸。
2 構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礎平臺
如果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體系看成是一臺電腦的話,那么教育思維、表達方式上的轉變就是一組合適的硬件,方法的構架就是一套實用的軟件,但是單單有這些還是不夠的,想要一臺電腦的性能更加完備,更加卓越,一個好的教育基礎平臺也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操作系統(tǒng)。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體系要想建立一個完善的基礎平臺就必須注意以下三點。
2.1以網絡優(yōu)勢的把握為前提
對網絡優(yōu)勢的把握是我們基于網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fā)點和前提,也是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和依據(jù)。網絡環(huán)境具有資源共享性、交流互動性、主體隱蔽性等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網絡可以承載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使思想政治教育觀念、模式和手段的轉變有了潛在的可能。因此,我們必須熟悉網絡特點,把握網絡優(yōu)勢,堅持實現(xiàn)網絡優(yōu)勢與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的結合。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圍繞網絡特點選取合適的技術支持,實現(xiàn)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現(xiàn)代化轉變,構建大眾共享、雙向交流、共同提高的教育模式。
2.2以網絡技術的運用為依托
網絡技術是我們構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基礎平臺的重點。它是連接網絡特點與網絡功能的橋梁,使網絡教育功能的實現(xiàn)成為一種現(xiàn)實。以網絡技術為依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傳統(tǒng)的文字媒體(報刊)、聲音媒體(廣播)和視覺媒體(電視)之間難以逾越的鴻溝,使教育內容從平面走向立體,從靜態(tài)變?yōu)閯討B(tài),從現(xiàn)實時空走向超時空,實現(xiàn)了對受教育者多重感官的刺激。離開先進的網絡技術支持,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也就無從談起了。這就要求網絡思想政冶教育者要注重通過網絡技術的演繹,運用現(xiàn)代化的方式和手段對教育過程進行綜合處理,變傳統(tǒng)單向教育為互動交流、變單一呆板為靈活多樣,在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上進行富有創(chuàng)新性的建設,使枯燥的政治性內容有效地內化為受教育者自身的認識。
2.3以網絡功能的實現(xiàn)為關鍵
Abstract: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has caused the powerful impact on people's thought, which makes us stick to necessary theory inculcation and innovation in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ensure smooth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關鍵詞:理論灌輸 思想政治教育 創(chuàng)新
Key words: theory incul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作者簡介:張浩(1985.3--),男,河北武強人,上海理工大學社會科學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們所處的時代以及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外的諸多東西如政治觀、文化觀、生活觀、價值觀等如同洪流般涌進國內,同時西方大國不斷對中國進行文化滲透,也使我們的民族文化受到威脅,一些崇洋的思想和現(xiàn)象在大學生中頻頻出現(xiàn)。對此,對當代大學生進行理論灌輸就顯得極為迫切。
在過去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涉及到理論灌輸,許多灌輸者要么就是因其個人認為“灌輸無用”而拒絕對教育對象進行理論灌輸。也有的人很提倡灌輸,但是總是固守舊模式,不能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化而更新,所以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也給理論灌輸工作帶來的很大的難度。而事實上,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我們不但要堅持理論灌輸,而且還要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使“灌輸”持續(xù)而較好地進行。
一、理論灌輸在灌輸理念方面的創(chuàng)新
理論灌輸一直以來都受到很多人的極力反對,曲解了的理論灌輸。而的灌輸理念并不是所謂的“硬灌”、“強灌”, 因此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灌輸手段上的強制性, 而且列寧在談到灌輸時,也并沒有把強制性與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對立起來。因此我們要摒棄這種錯誤的觀念,全面地、科學地去把握理論灌輸,進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膽、科學地進行理論灌輸,以便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理論灌輸在灌輸內容方面的創(chuàng)新
灌輸,不是沒有條理的、不講秩序的“亂灌”、“硬灌”,也不是因循守舊的重復著以往的過時的理論,而要根據(jù)時代的發(fā)展,對灌輸內容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夠發(fā)揮理論灌輸?shù)膹姶笞饔谩?/p>
如前所述,我們現(xiàn)在正處于一個飛速發(fā)展的時代,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變化發(fā)展迅速,嶄新的事物不斷出現(xiàn),人們的思想也處于不斷變化之中,特別是當代大學生,他們往往能夠走在社會潮流的最前端,他們追求新鮮事物,極易接受新觀念,敢于突破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們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灌輸?shù)碾y度。如果我們繼續(xù)固守著理論這些枯燥的內容以及相關的傳統(tǒng)的內容,勢必會受到他們的反感和排斥,最終根本無法達到灌輸效果的??茖W理論固然重要,我們不但不能放棄,而且要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削弱,而是我們應該根據(jù)這些新情況、新發(fā)展制定出與之相適應的新的內容,不管是正面的內容,還是負面的消息,只要是他們感興趣的,我們就可以加以利用,對正面的內容我們加大宣傳和弘揚的力度,對負面的消息我們要恰到好處的以之為我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灌輸?shù)姆疵娼滩?,這樣不但能夠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灌輸?shù)奈?,還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
三、理論灌輸在灌輸載體方面的創(chuàng)新
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的理論灌輸,要在灌輸載體上有所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過去那種黨員開會、研討班學習等已經不能夠適應時展,也不能滿足人們的思想變化。因此,要通過多種途徑,開展多種渠道灌輸。
網絡的迅速發(fā)展把思想政治教育推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網絡資源豐富多樣,網絡功能多而強大,網絡覆蓋率也廣泛到了我們難以想象的程度,面對這么有力且有利的新型載體,我們一定要充分利用。伴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QQ、MSN、e-mail的不斷出現(xiàn),更加上當前紅遍全世界的微博(MicroBlog)、FACEBOOK的廣泛傳播與發(fā)展,給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灌輸可謂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效載體。如果我們只停留在傳統(tǒng)的灌輸載體上,那么勢必會削弱灌輸力度,不能起到良好的灌輸效果。此外,各種形式的活動也是花樣繁多,如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慶中秋活動,頌揚黨的精神的紅歌會,各種體育盛會的志愿者招募會,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對廣大灌輸對象進行理論灌輸?shù)孽r活載體和形式,通過這些嶄新的灌輸形式,相信我們的理論灌輸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從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論灌輸不僅需要而且重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內容、形式、方法手段上都應得到拓展,其價值應得到大力開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實現(xiàn)對大學生有效地理論灌輸,不能再僅僅重復以往的灌輸內容,依靠傳統(tǒng)的灌輸手段,而應該不斷進行內容、理念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使灌輸?shù)男逝c黨和國家現(xiàn)代化建設需要相適應,才能使灌輸理論發(fā)揮出其真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曉,灌輸理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2011年第6期
[2]張耀燦,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3]秦克濤,論理論灌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有效性的發(fā)揮[J],2011.5(下)
[4]劉素芬,灌輸理念之新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