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心理學基礎知識點總結范文

心理學基礎知識點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理學基礎知識點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心理學基礎知識點總結

第1篇:心理學基礎知識點總結范文

【關鍵詞】 普通心理學;教學方法;幼兒園管理

幼兒園管理專業(yè)是陜西學前師范學院2014年的新設專業(yè),在國內也屬于新興專業(yè),《普通心理學》是幼兒園管理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為學生提供了心理學的基礎知識。本人在授課中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起初對心理學有粗淺、非理性的興趣,對心理現(xiàn)象有很強的好奇心,學習愿望比較強烈,然而接觸一段時間后,興趣大大減弱。究其原因,一方面與學生基于以往的生活經(jīng)驗形成的對心理學的錯誤或不切實際的認知有關,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教師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全面系統(tǒng)傳授,而忽視將理論與學生的專業(yè)、生活實際相結合,這種片面的教學目標使學生認為心理學充滿枯燥理論,遠離生活實際,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學習興趣下降。[1]

因此,如何在給學生打下堅實的心理學基礎知識的同時,密切聯(lián)系幼兒園管理專業(yè)特色,培養(yǎng)他們建立科學的心理觀和理性的心理學興趣,了解心理學研究以及如何開展研究,同時探索適應學生年齡和需求的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成為當前《普通心理學》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就目前幼兒園管理專業(yè)《普通心理學》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分析目標與對象:教學方法研究的邏輯起點

1、明確教學目標

普通心理學是繼教育學、管理學之后,幼兒園管理專業(yè)學生接觸的有關心理學方向的一門專業(yè)必修課程。對于這門課程的教學,既要闡明心理學的學科基礎概念和基本理論,概述各分支學科的特點,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還要為后續(xù)課程,如學前兒童發(fā)展科學、學前教育心理學、教育與心理測量等課程奠定基礎。

2、把握教學對象

由于普通心理學的授課安排是在大一,這階段的學生普遍還保留有中學學習的習慣和思維意識,被動、死板,缺乏自主學習與研究意識。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倡導問題意識,增強知識的趣味性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性,向學生展示學科全景,培養(yǎng)建立學生學科思維,弘揚科學精神作為輔助教學的一個側重點。

二、課程內容選擇:教學方法研究的基本場域

1、進行教材改革

在教材的選用上,國內使用較為普遍的是北師大(彭聃齡)版的《普通心理學》教材,或是學前教育基礎課用書科教(李傳銀)版的《普通心理學》教材,這兩本書的共有特點是都比較強調心理學的“一般”和“基本”理論、基本實驗和基本原理。學生在閱讀時常常感到概念繁、理論多、內容抽象、不能解決實際問題,興趣下降大半。因此,需要考慮幼兒園管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特點及普通心理學課程教學目標,進行教材改革,對部分心理學知識內容進行有意識的調整與刪減。教材改革主要考慮三點:一是普通心理學與幼兒園管理專業(yè)方向的結合;二是普通心理學與其他專業(yè)課程(如學前兒童發(fā)展科學)的協(xié)調;三是普通心理學與學前教育學科前沿的結合。比如,在注意、記憶、思維、語言等章適當增加學前兒童發(fā)展特點的討論;在工作動機和組織行為章節(jié),引入管理心理部分。

2、重新編制課程教學大綱及教學設計

根據(jù)幼兒園管理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要求,重新編制《普通心理學》課程教學大綱。主要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課程簡介,主要包括課程的性質和教學目標、課程的基本內容、先修課程及后續(xù)課程;第二部分為課程教學總體安排,包括學時及學時分配、推薦教材及要求、開設本課程需要的教學環(huán)境、設備條件及學生基礎條件的說明、考核方式及內容;第三部分為課程教學內容及教學要求,包括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學生練習、實踐教學及相關必要說明。

在以往的授課經(jīng)驗中,教學大綱僅僅限于授課教師之間的交流和使用,學生很少有機會能夠接觸到,但在此次教學改革過程中,在學期一開始就以電子講義的形式將課程性質和教學目標、課程基本內容及教學安排、學習重難點及教學要求等向學生進行詳細說明,讓學生充分了解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使學生明確課程需達到的水平。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其一可以使學生很直觀的了解到課程的內容,方便其進行學習規(guī)劃,建立自主學習意識;其二當課程學習結束時,進行學習自我考核和評價有了依據(jù);其三學生還可以根據(jù)推薦書籍和文獻閱讀,擴展知識范圍,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培養(yǎng)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活動組織:教學方法研究的意識導向

教學活動的組織從強調學科內容的完整性逐漸轉向強調學習者的經(jīng)驗和體驗,關注教師、學生、教材、環(huán)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學活動的組織需要在以下五種意識的主導下展開:

1、課程資源意識

根據(jù)精選后的教學基本內容,搜集大量的視頻與圖畫資料,豐富課程資源,并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刺激學生的感性認識,逐步引導總結出理論知識點。如對感知覺的規(guī)律、視錯覺現(xiàn)象等內容采用圖片形式可以非常直觀的讓學生得出相關結論,提高教學效果。

2、知識的應用延展性意識

多角度加強心理學的應用性與趣味性,便于學生更直觀、感性的將理論知識聯(lián)系實際。利用案例和故事來解釋心理學的原理和理論,當教師通過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表達其對特定教學內容的獨特理解和真情實感時,學生往往會產(chǎn)生難以忘懷的感受。[2]同時,在教學中引入社會熱點或前沿問題,比如近兩年比較火的節(jié)目《最強大腦》中個案,來討論說明心理的神經(jīng)生理機制,更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

3、問題反思意識

設置問題導入,引導學生在思考中學習,如通過“為什么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主要反映的是人在哪些方面表現(xiàn)的不一樣?”的提問引出人格問題的討論,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索精神,同時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加強學生對心理學理論知識的運用。

4、職業(yè)意識

在授課中加入職業(yè)意識培養(yǎng),通過創(chuàng)設職業(yè)情景,進行互動式教學,比如針對情緒這一章,可以通過設計“如何緩解應對新入園學前兒童分離焦慮情緒”,讓學生組建項目研討小組開展分析討論,學生既了解到未來將要進入的職場問題,同時激活課堂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趣味性和實用性。

5、知識的整體性意識

及時總結教學內容,建構合理的知識體系。教師通過課前提問、課后布置練習來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容。在每章課程內容結束之后,首先由學生對本章知識點歸納梳理,并以框架圖表的形式繪制出來,再由教師點評總結。這樣做能夠使學生建構起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使他們明白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也為期末復習做好鋪墊。

四、教學評價:教學方法的檢驗

科學的考核方法既能使教師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又能夠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觀。課程考核應兼顧學生基本知識的掌握與應用能力和課堂主動性的培養(yǎng),將考勤、課堂表現(xiàn)、小組討論項目參與度、課后作業(yè)完成情況結合起來,再根據(jù)期末考試狀況,進行綜合評價。其中期末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50%,考勤和課后作業(yè)完成情況占20%,小組討論項目參與度和課堂表現(xiàn)占30%,在課堂反饋調查中發(fā)現(xiàn),93%的學生認可并接受此考評方式,同時對開展自我測評和小組互評表現(xiàn)出很高的熱情和期望。采用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手段,體現(xiàn)了對學生的尊重,有利于他們培養(yǎng)自我學習、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意識和主動性,而這也是課堂教學應追求的目標。

總之,教學方法的改革不是孤立的,它指向特定課程與教學目標、受特定課程內容所制約,受教學組織和教學評價的影響,改革需要綜合考慮四者的交互作用,從而幫助學生掌握心理學科基本內容,提高學生興趣與關注度。

【注 釋】

[1] 陳向麗.普通心理學教學改革探索[J].當代教育論壇,2011.8.

[2] 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

第2篇:心理學基礎知識點總結范文

關鍵詞:護理教學 急救護理學 遷移教學法

學習遷移是指學習的某一內容對將要學習的另一內容的影響,即指人們在學習知識過程中,先前掌握的知識,包括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對以后學習產(chǎn)生一定影響的體驗。據(jù)此將學習遷移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如果已有的知識對再學習活動產(chǎn)生促進作用,稱之為正遷移;如果已有知識對再學習產(chǎn)生妨礙作用,稱之為負遷移。在教學中學習遷移是種普遍存在的客觀心理現(xiàn)象,同時也是現(xiàn)代教育理論的熱點之一,隨著遷移教學策略不斷被人們認識和接受,我們在護理本科《急救護理學》教學過程中運用該方法,取得一定效果。

一、目的和意義

《急救護理學》是研究各類急性病、急性創(chuàng)傷、慢性病急性發(fā)作等危重癥病人搶救護理的一門理論與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在教學中強調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培養(yǎng)學生在緊急情況下迅速評估、正確決策和果斷實施的綜合急救能力。學生在學習后能處理多種突發(fā)事件,在遇到疑難問題時能思考并找到解決的辦法。遷移教學要求教師應用臨床思維來引導學生用已學過的解剖、生理、病理、病生、內科護理學及外科護理學等相關知識,來理解、學習新知識,逐漸提高學生遷移的認知策略能力,并掌握分析、思考問題的方法。

二、遷移教學的內容

遷移主要受三種認知結構變量的影響:一是學生原有知識的內容特征,即其是否具有用來同化新知識的適當理念;二是學生原有知識的組織特征,即其知識結構是否層次分明;三是它的鞏固性。根據(jù)這一原理,教師不僅要熟悉將要講授的新知識點,而且要清楚新知識點間以及新知識和學生原有知識間的相互關系,反復揣摩,把握這些知識點的內在聯(lián)系,從而建立合理的遷移教學內容。

1.與基礎學科的遷移

《急救護理學》中的“重癥監(jiān)護”、“休克”、“創(chuàng)傷”等章節(jié)與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礎學科的知識有許多共同因素,可利用這些相同的因素,引導學習進行知識的遷移。

2.與其他臨床學科的遷移

引導學生利用前期學過的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等知識,解決《急救護理學》中的“休克”、“創(chuàng)傷”、“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常見臨床危象”等章節(jié)中的問題。

3.課程中相關章節(jié)之間進行遷移

先講授“重癥監(jiān)護”,以利于學生在后續(xù)的“心肺復蘇”、“休克”、“創(chuàng)傷”等學習中靈活運用,實現(xiàn)學習的遷移;而“院外急救”和“多發(fā)傷、顱腦損傷”先后授課,則有利于學生對院外救護及轉運中的護理等這些共同要素的掌握和遷移。

三、遷移教學的實施

1.確立正確的教學目標

系統(tǒng)、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是促進學習遷移的重要前提。教師應熟悉學生課程設置與安排,通過交流、作業(yè)及開課前測驗了解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在此基礎上確定某一堂課的具體教學目標,也就是讓學生明確通過學習要掌握哪些知識點,掌握到什么程度。

2.合理編排教學內容

根據(jù)遷移的要求,把具有廣泛遷移價值的材料,如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作為教學內容,同時合理安排教材中各章節(jié)間的次序,在學習中產(chǎn)生橫向遷移。因此在《急救護理學》教學內容安排上,要注意體現(xiàn)各單元、各部分內容之間的內在邏輯聯(lián)系和前后銜接,做好整體安排,以提高教學效率。

3.培訓學生

在“緒論”講授中,詳細介紹該課程的學習目的、意義、內容及方法,讓學生知道學習該課程不只是聽教師講課,而是怎樣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處理現(xiàn)在遇到的問題,從而介紹什么是遷移,為什么要進行遷移,如何進行遷移,并注意排除干擾。嚴格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教師布置的相關內容。

4.確立合理的教學程序

(1)學生課前準備

學生概括水平的高低是決定遷移能否產(chǎn)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越多,概括水平越高,就越能理解新事物的實質,順利實現(xiàn)遷移。根據(jù)教師的要求復習相關基礎課知識和其他臨床課知識,提高已有經(jīng)驗的概括水平。

(2)教師課前準備

教師依據(jù)大綱要求、學生的知識結構,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制定出學習前學生需要掌握的相關基礎知識,于上課前一周給學生。

(3)課堂講授

在上課前半小時由學生根據(jù)自己掌握的知識來解答本章節(jié)的相關問題,并詳細敘述解答思路。在隨后的教學中對疑難問題進行講解并總結、提問。

四、效果

在本科年級的《急救護理學》必選課中使用這種教學方法,通過期末考試的試卷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掌握知識比較靈活。如護理本科2008級學生在學習《急救護理學》時,由于學時限制,創(chuàng)傷中的顱腦損傷與胸腹部創(chuàng)傷,未在課堂進行講授,為考查學生是否達到學習該課程的要求,在考試中的病案分析題是高空墜落后的顱骨骨折、頭皮撕裂傷伴顱內高壓病人,要求學生寫出病人的診斷及診斷依據(jù),需要做什么進一步檢查及監(jiān)護重點是什么。通過試卷分析,學生正確回答診斷的占30%,而正確回答需做進一步檢查及監(jiān)護重點的占70%。由此可見學生雖然未學習過顱腦外傷的診斷及治療,但基本能根據(jù)前期知識,處理新遇到的難題,達到該課程的教學要求。

五、討論

1.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因為課堂不是由教師講授,而是由學生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讓學生由等待教師講授得到新的知識,轉變?yōu)樽约褐鲃訉W習,去提出問題,達到由舊知識推出新知識的目的,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有效促進學習的正遷移。

2.教會學生學習

要求學生學習后能樹立良好的急救意識,培養(yǎng)科學的急救思維,具備扎實的急救理論知識,掌握常見實用的急救技術。通過遷移教學,教師通過講解,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幫助學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啟發(fā)和鼓勵學生自己概括總結所學過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概括總結能力,使學過的知識達到最有效的遷移。同時教師在教學中,通過精心設計的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并把設計問題的方法作為一種學習策略教給學生,讓學生學會自我提出、自我解答問題,訓練學生遷移的認知策略能力,幫助學生達到持久的遷移。

3.存在的問題

主要是對基礎理解錯誤、邏輯思維不嚴密的學生,易產(chǎn)生負遷移;而對于基礎理論理解不深刻的學生,感覺學習難度大,容易產(chǎn)生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故在教學過程中,應隨時關注學生學習狀況,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尋找原因,給予補救措施。如對基礎差的、容易產(chǎn)生負遷移的學生,單獨補習等。如此會加大教師的工作量,一定程度上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因此如何避免不良情緒、反應定勢等消極心態(tài)產(chǎn)生的負遷移,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第3篇:心理學基礎知識點總結范文

在初、高中數(shù)學教學銜接中,教師應比較高中學生與初中學生特點,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轉型期的學習方法。如何指導新高一學生順利適應高中階段學習?我認為:重中之重是注重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高中學生較初中學生注意力集中,自覺性較強。所以在教學中,首先教師應要求他們提前預習新課內容,真正做到帶著問題聽課,這樣做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聽課效率,幫助他們適應強度和難度較大的高中學習。其次,教師應適當布置一些值得深入思索的探索性問題,讓學生完成并組織學生分析討論,從而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此增強學生思維的科學性和批判性。

一、展示教學目標,優(yōu)化學習動機

教學目標是預期的學生學習的結果或者是預期的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的標準。教學活動是以教學目標來定向控制的,教學目標通常具有指導教學測量與評價,指導教學策略的選擇,指引學生學習等三方面功能。教師要在認真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把握教學中各知識點的深淺度,找準重點、難點、關鍵的知識點,找準新知識的“生長點”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按照整體性、一致性、針對性、可測性等原則,準確恰當?shù)刂贫ǔ鼋虒W目標。每課時的教學目標均印制在有軌嘗試目標教學實驗教材上,展示給每個學生,使整個學生的嘗試學習活動始終以教學目標為中心,克服一般意義上的閱讀與自學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從而規(guī)范學生的學習行為,使學習行為變得明確、具體、可測,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動機,這是符合教育規(guī)律和心理學要求的。

二、揭示知識形成過程,優(yōu)化思維品質

現(xiàn)代教科書及新教材所表現(xiàn)的是經(jīng)過邏輯加工的嚴密的演繹體系,表現(xiàn)為“概念―定理(或性質、公式)―范例”組成的純數(shù)學系統(tǒng),往往看不到概念的形成,公式、定理的發(fā)現(xiàn)過程,解題的探索過程,只看到完善的結論,更適合學生閱讀。鑒于此,我們通過自編實驗教材,設計嘗試學習提綱,把知識的形成過程,用嘗試問題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逐條有步驟、有層次地完成,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思維過程外顯化地表露出來,切實地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探索能力。我們編制嘗試問題的原則是:(1)目標性。即所設計的嘗試問題應是本課時教學目標的具體分解和直接體現(xiàn),要為達成教學目標服務。(2)啟發(fā)性。所編制的嘗試學習問題要有較深刻的啟發(fā)性,能充分啟迪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頭腦的興奮點,誘導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品質。(3)自主性。素質教育要求在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廣泛地讓學生參與,積極思考,親自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意識、競爭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所設計的嘗試學習問題,是在學生充分進行課前預習的基礎上完成的,教師再根據(jù)反饋的學習信息,精講點撥。這樣,使“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得以很好地體現(xiàn)。(4)漸近性。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認識總是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復雜的。因而所設計的嘗試學習問題必須遵循人的認識規(guī)律,采取低起點、小步子、多訓練、快反饋的方法,使學生認識活動劃分為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若干遞進層次,使學生逐步地多次地獲得成功,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5)科學性。所設計的嘗試問題應在遵循上述原則的基礎上,全面地符合和體現(xiàn)教學內容及教學要求,使設計規(guī)范、科學,便于操作。

對于新知識的學習,通過問題形式揭示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自己去嘗試、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其效果遠勝于教師單純的講解。數(shù)學上任何一個知識點都有其形成過程,或是對實際問題的數(shù)學抽象,或是對舊知識進行歸納、類比后推理得出的結論,這種數(shù)學抽象或推理的過程就是知識的形成過程。如果學生能掌握這些知識的形成過程,就能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結構,溝通知識的聯(lián)系,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將知識學“活”。這就要求教師善于挖掘這些知識的產(chǎn)生過程,并將其分解成若干個問題,一步一步地去引導、去探求、去發(fā)現(xiàn)。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學生的發(fā)現(xiàn)思維能力在不斷形成、不斷完善、不斷總結中得以提高,進而避免了知識上的死記硬背,應用上的生搬硬套現(xiàn)象。

三、通過目標形成訓練,優(yōu)化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

在教學中,我們每課時均設計了“目標形成訓練”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其目的就是使學生掌握新授知識,形成能力,達成目標??刹僮餍院軓姷男纬尚杂柧?是“訓”和“練”這一動態(tài)矛盾相互依托、激活、滲透、轉化直到統(tǒng)一的活動。(1)從知識點的角度看,首先是對數(shù)學概念、法則、定理、公式等的訓練,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判斷、推理,從而理解數(shù)學的原理和方法。(2)從能力的角度看,包括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應用能力的訓練。應特別指出,在這里所說的應用能力,不僅是應用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而且應包括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社會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3)就其形式來說,目標形成訓練要以科學為指導,遵循教育學、心理學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的“內驅力”,使用多種多樣的方式和手段進行。

第4篇:心理學基礎知識點總結范文

摘 要:高考一直是一個熱門的話題,對于考生來說,高三是奮斗的一年,是痛苦的一年,又是收獲的一年。而在高三這一年的復習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最常見的是:高原現(xiàn)象。本文就是通過對高三英語復習中出現(xiàn)的高原現(xiàn)象進行分析,從現(xiàn)象到原因,再根據(jù)原因得到應對措施,希望能夠幫助同學們在復習英語的時候避免或者有效地克服高原現(xiàn)象。

關鍵詞:英語學習,高原反應

一、高中生英語學習中出現(xiàn)高原現(xiàn)象剖析

1、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所有學習過程一般包括:開始階段:在英語學習中,即英語教師引入新知識點,學生開始接觸新的知識,了解新的方法,熟悉新事物。其次是迅速提高階段。經(jīng)過對英語相關知識的認識和了解之后,開始運用知識和技能,進而找到簡單規(guī)律之后,學習效果顯著提高,從而增強了自信,提高了學習興趣。接著是學習英語的高原區(qū),指當學習經(jīng)歷了一個階段之后,由于知識的難度增大,基礎知識薄弱環(huán)節(jié)的暴露,使得學生思維失去了平衡,心里出現(xiàn)負擔,成績便出現(xiàn)了停滯。最后是克服階段:進入這一階段之后,學生堅持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掌握新的方法,掌握新的技巧,從而取得進步的過程。

2、從英語復習的規(guī)律分析:英語第一輪復習主要是知識梳理。將基礎知識抓牢抓緊,大致主要包括:第一板塊是:單詞,短語,基本句型的歸納整理等。另一方面是教材內容的熟悉,文章的分析。第二輪復習主要是提升階段。這一輪的復習難度明顯加大。本階段要求學生能夠對知識點進行綜合分類,包括對語法點,考點,題型進行分類。分類之后,在逐一對這些題型進行訓練。在訓練過程中要注意訓練的深度,從一個知識點引申到多個知識點中。由于綜合性增強,不少學生就開始感到不適應了,有些知識點,感覺復習了就跟沒復習一個樣。這就是高原反應產(chǎn)生的高發(fā)期,要引起高度重視。而第三輪復習階段就是查缺補漏了,自己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薄弱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的進行復習。

3.在英語教學中,部分英語教師容易出現(xiàn)急于求成,從而導致練習過多,而未及時引導學生聯(lián)系思考,歸納總結,有廣度而深度不夠,未能充分利用好手中的資料,從而使學生出現(xiàn)厭學心理。

二、高中生英語學習中高原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

高原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影響學習者的心理,情緒,降低學習興趣,嚴重的導致學習者厭學,怕學,最后甚至放棄學業(yè)。所以,我們要分析高原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能夠根據(jù)原因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經(jīng)過分析歸納,高三英語復習中出現(xiàn)的高原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分為兩部分: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從主觀因素方面來說,又可分為情感因素和能力因素。

所謂的情感因素又包括:1.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動機又可細分為學習興趣與欲望。所以,英語學習者要知道自己學習英語的具體動力是什么。是自己的興趣愛好?考個好成績?還是為了出國?而在高原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習者首先是因為興趣減弱,動機不強2.學習者的自信心與勇氣。自信心對于學習者來說,至關重要。自信心能夠讓學習者自發(fā)的學習英語知識,能夠不斷地增強學習的興趣動力。而勇氣,是指學習者不怕困難,不斷地嘗試新的方法,接受新的內容。3.學習者的焦慮心理。由于高考復習時間緊,需要復習課目多,加之家長,老師,社會對他們的期望,無形之中加大了復習者的壓力,造成了他們的心理負擔。

而能力因素又可整理如下:1.原有的認知結構。換句話說,就是英語學習者已有的英語知識,包括自己已掌握了的單詞,語法,技能等,并且不同的英語學習者的基礎是不一樣的,這也是造成高原現(xiàn)象的原因之一。2.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在高考復習中,科目多,作業(yè)多,練習題多,就使許多復習者失去了主動性。3.英語學習者的思維和學習方法。對于英語這個科目,思維方式也是比較重要的。在做閱讀理解的時候,盡可能的按照作者的思路來回答問題。學習方法更不用多說,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對于一個英語學習者極其重要。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方式,選對方式就能夠事半功倍。

分析了主觀因素之后,我們一起來看看客觀因素。1、課程因素:在這里是指英語學科本身所具有的特點。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有其自身的實用性。其知識點較多,較零散,語法點也比較復雜。到具體的練習中,有涉及到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所以難度又逐步加大,從而使大多數(shù)學習者不能夠靈活運用知識。2、學習者身體因素:由于高三集中式的復習,許多學生不注意休息,身心疲勞、失眠,或者某些部位不適等狀況,讓學學生失去新鮮感,產(chǎn)生消極甚至反感的情趣。

3、環(huán)境因素:主要是指家庭因素和學校因素。家庭因素主要指家長們對學生的期望,以及在考生備考過程中過度的關心,導致考生們感到巨大的壓力。學校因素主要是老師對學生的期望。

三、高中生英語學習中高原現(xiàn)象應對措施

1、在英語復習中樹立合適的目標。在復習之前,教師應當構建一個總的復習目標,并且能夠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復習目標。對于學生,應該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設置一個合適的目標。2、增加學習自信心與勇氣,加強學習動機。對于教師而言,應當盡可能地使用啟發(fā)式教學,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其次,要注意把握內容的難易程度,并且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情況,多鼓勵學生。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針對自己出現(xiàn)的問題,正確歸因。作為學生,應當樹立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難的決心,時刻保持積極上進的態(tài)度。3、掌握正確的,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的方法。在英語學習中,找到好的方法是最主要的。課前復習,學會認真聽講,整理筆記,課后要學會復習。做練習題的時候,學會積累,學會聯(lián)想,通過一個知識點,能夠聯(lián)想到另外一些知識點,比如:題目中考的是used to,那么我們必須學會聯(lián)想到be used to do和be used to doing的用法。平時多加強記憶,能夠多聽多記,抓住機會多說多練。4、樹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教師要樹立新型的師生觀,強調民主平等,尊師愛生,教學相長,心理相容。樹立好自身的威信,善于和同學溝通,交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需要,給予及時的幫助。并且能夠適當給予學生鼓勵。作為學生,應當主動找老師交流,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方面,都應該積極主動和老師溝通。5、加強鍛煉。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好的身體,才能夠有好的學業(yè)。所以,爭取每天都能抽出一定的時間來打球,跑步,做操,盡量讓自己放松。另外就是要注意良好的睡眠。

四、總結

盡管高原現(xiàn)象非常常見,而且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只要我們了解它,認識它,然后對癥下藥,相信我們能夠很好地克服它,也希望正處在高原期的同學們都能夠了解這一現(xiàn)象,能夠以平常心態(tài)對待它,最終通向我們的成功之道。

參考文獻

[1] 陳琦,劉儒德.教育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第5篇:心理學基礎知識點總結范文

目前“生理心理學”課程教學遠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本課程的總學時為40學時,理論課程32學時,實驗課程8學時,課程內容多、信息量大,很多學生反映“生理心理學”課程理論性強,枯燥難懂,尤其是對生物知識缺乏的文科生來說更加難懂。由于實驗設備缺乏和實驗學時少的原因,學生在具體實驗的實際操作上能力較弱,不易掌握實驗設計方法。同時,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很弱,原因是他們覺得本課程內容離現(xiàn)實生活很遠,內容過于抽象,很難找到學習的意義,學習模式變成了機械背誦。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兩個方面存在著不足。

(一)教學內容陳舊

目前“生理心理學”的教材為沈政主編的《生理心理學》[3],內容翔實,但缺乏先進性和系統(tǒng)性,原來的課程大綱為如下內容: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形態(tài)學、神經(jīng)細胞的生物電現(xiàn)象及產(chǎn)生機制、生物信號的傳遞機制、感覺的生理心理學、知覺的生理心理學、注意的生理心理學、學習和記憶的神經(jīng)生物學、語言和思維的腦機制、情緒的生理心理學、睡眠與生物鐘、性生理心理學、人格的生理心理學問題。教材內容很多、缺乏系統(tǒng)性,而北京林業(yè)大學心理學專業(yè)的學生近一半是文科生,他們的生物基礎相對較差,要求在32學時內理解和消化本課程的知識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同時,實驗內容也存在著問題:實驗課為8學時,時間較短,加上實驗受設備的限制(大腦最新的結構模型、生物實驗條件的缺乏等),有些實驗無法演示和進行,導致學生在實驗操作技能上訓練不夠,很難讓學生體驗到實驗的深度,從而影響了學生對實驗的興趣。

(二)教學模式有“三輕”

目前“生理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模式有“三輕”:第一,重講授、輕研討,教學方法主要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缺乏參與性的思考和討論;第二,重知識、輕思考,教師授課側重于各種心理過程的生理和腦機制的介紹,缺乏系統(tǒng)性、前沿性和邏輯性的思考,也缺乏與其他心理學課程的聯(lián)結;第三,重機制、輕應用,教師側重介紹心理活動的生理和腦機制,而缺乏用應用機制解釋生活中的心理現(xiàn)象。

“生理心理學”的課程建設

(一)教學目標的定位

生理心理學在心理學體系中屬于一門綜合性學科,它著重研究心理現(xiàn)象和行為產(chǎn)生的生理過程,與神經(jīng)生理學、神經(jīng)解剖學、生物化學、精神藥物學、神經(jīng)病學及行為遺傳學等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然而隨著心理科學、生物學、神經(jīng)科學和新技術的發(fā)展,本學科已超越了傳統(tǒng)生理心理學方法,突顯出其自身與多學科交叉的發(fā)展特點和趨勢[4]。目前,生理心理學的目的在于整合臨近學科的研究成果來揭示心理現(xiàn)象和行為而產(chǎn)生的大腦結構和大腦運作機制,隨著研究技術的突破即腦成像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使得人們的心理活動過程中大腦功能的變換能夠被直觀地“看到”,這項技術的發(fā)展促成了新學科“認知神經(jīng)科學”的產(chǎn)生,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已滲透應用到心理學的各個領域,如認知心理學、管理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咨詢與臨床心理學等。本課程教學目標有3點。①理論知識的講授:通過理論知識的講授,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生理心理學的基礎理論及最新的發(fā)展方向;通過生理心理學實驗課的操作和觀摩學習,使得學生理解生理心理學實驗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術。通過科研實踐學習進一步鞏固生理心理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并訓練學生的實踐技能和科學思維。②科學思維的培養(yǎng):課程教授過程中,通過制作文獻卡,討論最新的研究成果報告,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批判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③科學素質的培養(yǎng):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嚴肅的科研態(tài)度、嚴謹?shù)目蒲兴悸芬约皩嵤虑笫堑目蒲凶黠L;在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還要提倡有共同興趣和目標的學生組成科研小組,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一起客觀地對事物進行觀察、討論和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二)課程建設的步驟

第一,應建立課程教學的內容模塊。教師可以借鑒國內外優(yōu)秀的教材,整合性地建構本課程的理論知識體系。第二,重新建立考試模式,更新現(xiàn)有的試題庫,使得新的試題庫既能滿足本科教學,同時又能滿足研究生入學考試的需要。第三,要增加期中考核環(huán)節(jié),因為理論知識的內容很多,分階段考核對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增強知識的穩(wěn)固性有所幫助。第四,可以運用網(wǎng)絡教學的交流平臺,增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加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細化與理解。第五,應增加文獻卡制作和報告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查閱最新的生理心理學研究論文(尤其是腦成像技術的應用),按不同研究領域分成小組,做報告,從而提升學生的科研思維能力。

(三)課程內容的改革

生理心理學理論知識模塊的建構,應以系統(tǒng)性、應用性和前沿性為原則,逐步確定教學內容體系。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選擇教材、更新教學內容。筆者在對比和參閱國內外優(yōu)秀教材時,發(fā)現(xiàn)NeilR.Car-son教授主編的《生理心理學》第六版被美國眾多高校采用,近幾年也逐漸為國內高校所采用,是世界上最經(jīng)典的生理心理學教材之一[5]。筆者參考該教材將課程內容按照從低級到高級、從微觀到宏觀的順序分為5個模塊:第一部分為基礎知識模塊(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細胞的基礎及功能、精神藥理學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為輸入模塊(感覺和知覺系統(tǒng));第三部分為“動機或本能”的生理機制(睡眠、生殖、情緒和攝食行為);第四部分為學習和言語交流模塊;第五部分為神經(jīng)學和心理障礙模塊。首先,模塊間的邏輯關系是按照從低級到高級的順序描述心理現(xiàn)象和行為的生理機制,這保證了課程內容的系統(tǒng)性。其次,課程內容將整合神經(jīng)科學和生理心理學近年來的最新研究成果,這樣才能跟進國際最新的研究進展,保證了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再次,課程內容應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緊密,每章內容都以案例形式導入,結束時給出相關障礙的生物學病因和研究成果,而且第五部分的模塊涉及各類神經(jīng)系統(tǒng)失調和心理障礙的生理因素,這對于學生來說具有實用性的意義,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并征求學生的反饋意見和建議,再對內容體系進行修正和補充,將講授者的教育方式與學習者的需要更好地進行整合。綜上所述,重新建構后的教學內容在理論系統(tǒng)性、學科發(fā)展前沿性及實踐應用性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林文娟曾對國內外生理心理學研究進展進行概述,反復提到生理心理學的研究正密切關注21世紀最令人關注的心理衛(wèi)生課題———各類心理疾病的基礎研究[4],其中涉及的心理應激、精神疾病、抑郁癥、成癮問題研究成果可以與第五部分教學模塊相結合。認知、情緒、學習記憶等多學科的研究成果則可以與高級心理過程的模塊相結合。而林文娟在概述中提出中國生理心理學發(fā)展方向應集中在行為與腦的關系和心身關系的研究上,關注心理行為因素影響健康的生理狀態(tài)的機制,這將使得生理心理學與心身健康、與生活拉近了距離,使課程的理論知識教學變得更為人性化,從而使學生更容易接受理論知識,也會對生理心理學更有興趣。目前有許多生理心理學研究成果正應用于各個領域,如周蕓將生理心理學研究成果運用在人才選拔工作中[6],以激素水平學說為依據(jù),闡述了性激素對性格與能力的影響及激素知識在人才選拔中的具體應用。此類研究能激發(fā)學生對激素理論知識學習的興趣,且了解自身激素水平對于認識自己的個性、規(guī)劃今后的職業(yè)生涯更具有指導意義。此外,生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也被廣泛應用,如心理測試技術和腦電波心理測試技術在測謊技術中的應用,有學者將這兩種技術的優(yōu)點和不足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概述[7]。這部分的研究對于學生來說是理論知識在實驗與實踐中的具體體現(xiàn),能加深學生對于生理心理學研究方法的理解與應用,從而增強學生的科研興趣,在條件允許時便可開展研究活動。

“生理心理學”課程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

以往的“生理心理學”的授課手段只局限于黑板畫或掛畫等形式,對學生來說動態(tài)的生理機制顯得抽象、枯燥而不容易理解,教師也是使盡渾身解數(shù)卻仍講述不透徹。隨著教學硬件的改善,多媒體教室的建設,課堂上的動畫、聲音等效果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心理學實驗室也加強了建設,增添了如生物反饋儀、腦模型等儀器和模型,這些都是教學手段現(xiàn)代化的基礎,也是直觀教學的重要基礎。王立新、李新旺兩位學者的教學改革研究都十分重視直觀教學,他們的做法有兩種:①通過計算機powerpoint、大量圖片演示使得大腦及工作原理圖文并茂[2],并在實驗課中輔以教學錄像;②將抽象的知識通過圖片和歸納的表格呈現(xiàn)出來[1]。其目的一方面是使學生在理解和記憶課程內容上變得容易些,另一方面由于教學內容直觀形象也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參考這個思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首先是將直觀教學的材料搜集起來(主要以Discovery和BBC系列節(jié)目的記錄片為主),按照課程的5個模塊進行歸類,一一與教案對應。如:①基礎模塊有《裂腦人的行為實驗》《愛因斯坦大腦結構解析》;②感知覺模塊有《BBC人類感官系列:聽覺、味覺、視覺、觸覺》;③學習與語言模塊有《BBC記憶的實現(xiàn)》《BBC語言機制》;④動機與本能的生理機制模塊有BBC的《夢研究的最新發(fā)現(xiàn)》《犯罪與大腦結構關系》《神經(jīng)遞質與愛》;⑤心理障礙模塊有《Discovery大腦迷思》《BBC多動癥livingwithADHD》《BBC紀錄片:恐懼癥》。其次,重新整理知識講授的思路,改變之前“重知識、輕思考”的模式,將各個知識點用圖示的方式呈現(xiàn)其邏輯關系,并將生理心理學的知識點與其他心理學領域相聯(lián)系。如教材內容呈現(xiàn)的思路是:以案例引出問題生理基礎研究方法經(jīng)典實驗生理機制現(xiàn)實應用,這樣就使得內容上直觀而具有系統(tǒng)性、邏輯性,對于學生理解抽象的大腦神經(jīng)通路、大腦運作機制有很大幫助,不僅增加了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也提高了教學效果。直觀教學的方式還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學時不足和教學內容更新的問題,因為該方式能呈現(xiàn)更大的信息量。再次,教師在有效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同時,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還需要關注教與學兩個主體。以往的教學模式是重講授、輕研討,意味著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降低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為了提升學生的參與性與主動性,需要加強研討的環(huán)節(jié),尤其在重點和難點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也參與到心理活動的大腦運作機制系統(tǒng)直觀圖示的繪制中,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接收與理解,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6篇:心理學基礎知識點總結范文

“翻轉課堂”(FlippedClassroom)是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下,課程教師提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形式的學習資源,學生在課前完成對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的觀看和學習,師生在課堂上一起完成作業(yè)答疑、協(xié)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一方面翻轉課堂中學生能專注于自己的學習,自主學習,另一方面翻轉課堂將傳統(tǒng)的課程模式進行改革,讓課堂適應學生。在翻轉課堂中,教師主要起引導作用,更多的是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所了解和掌握的知識量遠遠超過了傳統(tǒng)課堂,學生的學習興趣點逐漸建立。通過翻轉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中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表述出來,不僅能鍛煉學生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增強他們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能最大限度促進學生自我成長,做學習的主人。

二、翻轉課堂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的區(qū)別

(一)學生學習過程區(qū)別

傳統(tǒng)學生學習過程通常包括知識接受和知識內化兩個階段。知識接受過程通過在課堂上教師傳授知識,學生對課程內容被動接受和初步理解來完成,學生在課下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作業(yè)和練習,強化對知識的深度理解,進行知識的內化。而翻轉課堂則把知識傳授的過程放在課前,讓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自主學習,把知識內化的過程放在課堂上,在課堂上進行協(xié)作探究等。

(二)教師教學模式區(qū)別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在課前備好課,在課堂中針對課程目標的教學任務給學生進行講解,課程結束后針對課程的內容給學生布置課程相關的作業(yè),學生通過完成作業(yè)來掌握課程知識。翻轉課堂教學是教師在課程開設之前,提前將錄好視頻、對應的課外讀物以及課程內容放在專業(yè)網(wǎng)站上,例如,一些微課、課程視頻、課程測驗等。在課堂中教師更多是答疑解惑,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變學生的被動學為主動的探索,把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顛倒。課堂互動中,教師不再是主導者,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

三、翻轉課堂教學法的優(yōu)勢

(一)翻轉課堂增加課堂互動

翻轉課堂從字面上理解也就是把課堂顛倒過來,上課之前學生要在課下提前掌握課程的內容。在課堂中通過和老師的互動和答疑來加深對課程的理解,課堂互動由老師引導提問變成了學生講解老師答疑。翻轉課堂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融入了更多的學生參與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自己的參與去查漏補缺,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有更深入的了解,實際應用能力也有所提高。

(二)翻轉課堂實現(xiàn)學生個性化學習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學是有進度的,大家統(tǒng)一學習,不會因為學生的興趣點而放慢腳步。翻轉課堂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去探索知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教師在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的同時,告訴學生學習的航向,讓學生探索自己的學習目標。翻轉課堂通過一些活動或小組討論等,讓每位學生都參與進來,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三)翻轉課堂改變課堂管理形式

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備好課然后在課堂上給學生進行各個知識點的講解。在大班教學中,學生人數(shù)較多,老師很難兼顧到每一個學生,導致一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學習的知識。翻轉課堂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組建自己的團隊,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老師通過對學生的答疑和解惑,有針對性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對于課堂中不主動的學生,老師可重點關注,進行個案咨詢對課堂教學進行有效補充,去深入學生、了解學生的真實所需。

四、翻轉課堂在旅游心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一)教學準備

目前,旅游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流程主要運用的是超星公司的泛雅平臺,在平臺中加入了教師的課程大綱、課程相關視頻、課程測驗及課程相關資料等,讓學生提前觀看視頻,進行課程練習測驗、課程討論等。課前學生需要完成教學平臺上的任務點。課堂中主要是學生的問題解答和學生的課程演練環(huán)節(jié),通過老師和學生的互動來完成教學目標。課后需要學生進行知識的內化總結和實踐來穩(wěn)固教學內容。上課前教師需要提前做準備工作。(1)制作課程站點,確定好課程目標,課前、課中、課后需要學生預習、學習、復習的內容,掌握的知識點,重點了解的內容,熟練掌握的技能,學生達到的學習效果。(2)上傳課程相關的導讀提綱、注意事項、考試大綱、課程提綱、教學大綱、教學進度表、課程PPT以及課程相關視頻,建立課程章節(jié)的相關測驗,布置章節(jié)作業(yè),鏈接課程資源。在泛雅平臺中有小組廣場、培訓課程、超星名師課堂、直播廣場、學習成果、課程廣場、超星閱讀本、資源庫、移動圖書館以及期刊等海量資源可供學生提前預習準備課程。(3)將制作好的學習資源分享給學生,讓學生課前進行閱讀,找到學習重點,主要通過超星學習平臺和學生進行互動。超星平臺有通訊錄、代辦事項、收件箱等聯(lián)系方式。(4)教師課前要準備好上課進行的活動、討論、路演內容等,在第一次上課時就要把任務分給學生,讓學生提前進行準備。

(二)教學活動設計

在旅游管理專業(yè)中,旅游心理學對于學生來說更多的是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在對其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時,要多一些實訓拓展活動,讓學生靈活運用,心理學本來就有些枯燥,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進行實訓拓展,學生會找到其中的樂趣,具體步驟如下。(1)課前給學生明確的實訓目的、實訓要求、實訓方法以及實訓考核。例如,飯店服務情景模擬實訓拓展,實訓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在飯店服務過程中的實際操作能力,進一步理解掌握飯店服務的各種心理需要。(2)課中讓學生根據(jù)課前的準備,進行實訓拓展。例如,學生分別扮演管理人員、服務人員、旅游者,設定不同的場景讓學生進行模擬,模擬結束后老師進行點評指導,讓學生交流心理感受,教師總結點評學生存在的問題,指導學生改進服務技能。(3)課后考核,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撰寫實訓心得。通過實訓任務的布置,讓學生課前主動搜集資料,去獲取知識,去探索他們各方面未知的潛能,學生在進行課堂實訓展示時,能感受到他們的自信提升和知識儲備量的增多。課后實訓心得的任務會督促學生對當天知識的掌握進行反思,加固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

(三)教學效果有效評價

進行翻轉課堂教學后,要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在旅游心理學的教學過程中,超星泛雅系統(tǒng)的課程分值占到總成績的60%,線下成績占40%。一個知識點結束會讓學生在泛雅系統(tǒng)中進行充分的互動和討論。例如,討論、評分、對課程的建議等,通過學生的互動,了解課程的教學效果。

五、翻轉課堂在旅游心理學課程教學結果的思考

(一)翻轉課堂教學的局限性

目前,高校部分課程實行的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學校的教師進行訪談中發(fā)現(xiàn),翻轉課堂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參差不齊。主動學習的學生學習效果要高于小部分學生的兩三倍,對知識的掌握度更高。翻轉課堂對課下的要求更高,但課下學生比較分散,教師的把控受環(huán)境的影響,小部分學生學習效果很差。另外,翻轉課堂注重學生的知識開拓,對于基礎知識點的講解時間縮短,需要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度不夠。

第7篇:心理學基礎知識點總結范文

一、夯實基礎,構建知識體系

根據(jù)課標和考綱中的目標要求,讓學生通讀教材,使學生對教材各章節(jié)生成全面而又具體的認識。如教材共有幾個單元?每個單元共有幾課?每課共有幾節(jié)?每節(jié)共有幾框?單元與單元、課與課、節(jié)與節(jié)、框與框之間有什么內在聯(lián)系?哪些問題是重點?哪些問題是難點?哪些問題容易混淆?這個過程要求學生自己去建構、認知,而不是教師簡單地越俎代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掌握教材的知識結構及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并指導學生列出各章節(jié)的復習提綱,形成知識網(wǎng)絡,然后進行鞏固訓練,夯實復習的基礎。

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無論是材料新穎的選擇題,還是關注現(xiàn)實生活的富有創(chuàng)意的主觀題,其答案絕大部分就在教材中,就在大家所學過的基礎知識中。考生丟分,尤其是選擇題的失分,往往是基本概念不清、基礎知識不扎實、基本技能不能熟練掌握造成的。因此,在政治總復習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夯實基礎,熟練掌握高中階段政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做到“爛熟于心”。在充分理解概念、范疇、原理的基礎上去強化記憶,而且要學會同遺忘作斗爭,運用心理學規(guī)律來鞏固和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學會從宏觀上把握知識,使基礎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網(wǎng)絡化、圖表化。學生在總復習過程中,應當自覺做到章章有歸納,節(jié)節(jié)有提煉,課課有總結,自我建構本學科的知識體系。

二、把握重點,聯(lián)系實際,靈活運用

選準重點和難點,抓住重點和關鍵,突破重點和難點,是知識結構的樞紐,是學生認識教材的核心內容。教師對每課中的重點、難點要選準,并在復習過程中反復強調和訓練,以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對重點、難點問題要講深講透,讓學生真正理解掌握,堅決反對死記硬背。教師的職責不僅在于讓學生理解掌握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而且還要讓學生多關心了解國內外重大時事及社會熱點問題,更為重要的是要啟發(fā)誘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觀點和原理來認識分析這些社會現(xiàn)象,從而提高思想認識水平。

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就是高考政治復習的重點,因為這部分知識是基礎中的基礎,也是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用到的東西。比如說物質概念就是哲學大廈的基礎,如何正確全面地理解這一概念,對整個哲學的復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年國內外重大時政是政治高考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重點,考生在全面復習過程中,必須關注一年來發(fā)生的重大時政,注重全面理解和掌握黨的方針、政策和黨的基本路線,學會將當年的時政熱點材料與教材中的相關理論相聯(lián)系,進而把握命題的切入點。當年高考考試說明中必考點和新增加的考點是政治總復習的又一個重點。對重點內容要把握其內涵與要領并能夠靈活運用,從而提高復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明確方向,不斷提高解題能力

教育部考試中心制訂的考試說明不僅明確規(guī)定了高考的性質、內容和能力要求,而且規(guī)定了試卷的結構、難度系數(shù)、考試方法和考查的知識范圍等,這為高考命題提出了較為科學、規(guī)范的依據(jù),也為高考的復習指明了方向。特別是考試說明中列舉的基本題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更為大家進行總復習提供了指南,這就要求學生在進行總復習之前,必須全面認真且深入地研究往年的高考試題以及當年的考試說明,分析二者的聯(lián)系與創(chuàng)新之處,明確方向,進而把握命題的特點和規(guī)律,大大提高復習的針對性,減少復習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第8篇:心理學基礎知識點總結范文

關鍵詞 數(shù)學復習策略 復習計劃 初三數(shù)學

一、制定一個復習計劃

有效的復習計劃夠使復習有條不紊的進行,避免了復習中的盲目性。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一個復習計劃。最好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復習主要在于強化基礎,從3月份開始。第二個階段的復習在于將知識進行縱橫向鏈接以及進行專題訓練,從5月份開始。第三個階段在于查漏補缺,從6月份開始。

(一)第一階段復習:抓好基礎知識,強化基本能力。

這個階段的目的是讓學生全面的掌握初中數(shù)學知識,提高基本能力,學會基本的方法,對所有的知識形成一個知識網(wǎng)絡,是復習的基礎和重點,側重雙基訓練。

復習時要吃透課本。例如:從教科書中尋找到中考題的原型。盡管每年的中考數(shù)學都會出現(xiàn)許多新的題型,但是傳統(tǒng)的基本問題所占分值比例仍然是較大的。許多試題都是從教科書中取材的,試題的構成基本上是在教科書中的題的基礎上通過加工、延伸或擴展而得到的的,只要細細琢磨,就會發(fā)現(xiàn)它是有那種題型改造而來的。要通過書中的例題、習題掌握學習方法,對例題、習題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二)第二階段復習:綜合運用知識,加強能力培養(yǎng)。

第二個階段的復習就是對初中數(shù)學知識結構進行構建,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對數(shù)學內容進行整體的把握,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對第一個階段的延伸和提高。

第二階段的復習應該注意幾個問題。例如:在安排時間方面,對于重要的知識點要多下工夫,甚至不惜“浪費”時間,投入足夠的精力,一定會把它弄懂弄通。由于第二階段復習比較特殊,學生在就會某種程度上忽視了基礎知識,而只是一味的做題,就會造成某種程度上的知識點的遺忘,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最好辦法就是注意解題后進行反思來增加對知識點的復習和記憶。其次在進行專題復習時,要注意選擇提升難度,這是由這個階段的復習特點所決定的。如果不提升一定的難度,那么想要在能力方面得到提高是很困難的,而提高學生的能力,這也是這個階段的重中之重,但是同時也要考慮到各種因素,要把握一個度。專題復習的重點是強化思維過程。不要只想著如何加大練習量,這樣反而會把學生推進題海;不能急于求成,在這個階段趕進度,是“糊涂陣”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

(三)第三階段復習:考前模擬,綜合訓練。

這一階段的復習主要是查漏補缺,提高綜合解題能力。例如:要嚴格按照考試標準要求來答題,養(yǎng)成良好的答題習慣,并對每次訓練結果進行分析比較,既可發(fā)現(xiàn)問題,查漏補缺,又可積累考試經(jīng)驗,培養(yǎng)良好的應試心理素質

第三階段的復習應該注意幾個問題。首先設計的模擬題要有明顯的難易之分,立足于考試但又要高于考試。趁著學生提高能力的同時要嚴格的評分。選擇好合適的題目來講,數(shù)量要少,但是要有代表性,要把題目講透,一旦決定要講一個題目,那么就必須要做好一些工作,例如:首先要講透;其次要進行拓展;再次就是要提供相類似的練習題來給學生做;一定不要什么都講的講評,而是要一點帶過式的講評。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用來消化和糾錯。學生要將老師講過的內容整理下來,雖然有些題老師沒講,如果做錯了就要好好的糾正。與題目相關的知識點要進行在記憶和再鞏固。老師要想解決個別學生的問題,就要充分利用這段時間。

二、老師要教會學生好好利用復習策略,增強復習的效果

(一)要教會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老師要告誡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的能力,只有自己學會了獨立思考,才能說明學會了知識點的應用。不要遇到不會的題就找同學和老師,這樣容易形成依賴思想,應給自己足夠的時間進行獨立思考。因為自己做錯的題再去請教同學和老師,這樣對此題的記憶就會比較深刻,不容易忘記。

(二)精題精練,在反思中提高。

要想想學好數(shù)學,需要多做多練,而且還要做一些質量比較高的題目。要將質量高的題目細細的品味,講究成效。不要利用題海戰(zhàn)術,但是也要有一定量的練習題。老師還要告誡學生要想提高能力,基礎知識是基石。需要學生心平氣和的回憶,自己從中領悟出一些規(guī)律來。

(三)建備忘錄。

學生要準備一個筆記本來記一些容易忘記的知識點,對那些比較典型的題目以及有疑問的題目還有那些易錯和易忘的知識點,要及時的進行記錄。還要經(jīng)常性地對以前的錯誤進行反思,這樣就可以補足缺點,并逐漸轉化為優(yōu)勢。

(四)幫助學生做好考前心理準備,調整好考試心態(tài)。

學生的復習要按照心理學的規(guī)律來進行。例如:首先要準確無誤地將需要記憶的那部分知識記熟,然后再進行再學習,達到進一步弄清其根本含義,并且將相似的知識點加以區(qū)分。其次是要消除“高原現(xiàn)象”,在中考復習中的一個階段,每個學生都會有頭腦麻木、不想學習、學不進去、心情煩躁等感受。這是一種個體心理行為,暫時原地踏步、停滯不前,需要放松和轉移。這時說明學生過度疲勞,需要適當?shù)恼n外活動以減輕疲勞。并且充分利用早晚自習的時間,提高復習的效率。最后要教會學生消除“遺忘錯覺”。在臨考前一段時間,許多學生會感到頭腦中“一片空白”,心情更加緊張。這時應要求學生先做幾題,讓同學間相互交流討論一下,改變“遺忘錯覺”。

三、總結

制定復習策略是至關重要的,它關系到復習結果的好壞,最終影響學生的成績。因此要想在中考中取得一個良好的數(shù)學成績需要制定一個好的復習策略。

參考文獻:

第9篇:心理學基礎知識點總結范文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要以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為重點,建立新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因此,作為一名與時俱進的青年教師,我在教學過程中也在不斷思索和實踐著。

一、培養(yǎng)學生分析教材內容的能力。

想要解決任何問題的前提,要先具備深刻理解問題和清晰分析問題的能力。于是,在日常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及分析能力。

書本的知識是按其內在邏輯組成的由簡單到復雜的結構鏈,基本上以結構為大單元進行教學內容的組織,使貫穿教學的認知主線是結構的逐步復雜化。學生在掌握知識時,除要對基礎知識點熟練掌握外,對于知識結構的掌握更為重要。因為掌握結構具有比單純掌握知識點要有更強的組織和遷移能力。當學生能熟練掌握和運用知識結構時,他們便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性。而且,在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中也越來越強調考察學生對知識點聯(lián)系的能力。因此,我以自然界的樹為喻體,說明它有主干,然后有枝杈,隨后是枝條,乃至最后有樹的葉片,以此來比喻所學的知識體系。在每一課學完之后,啟發(fā)學生獨立歸納總結每課的知識框架結構,使每課的主體內容都能條理清晰的映在學生的頭腦當中。幾年的實踐經(jīng)驗告訴我,這一方法確實對學生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的提高大有幫助。

二、培養(yǎng)學生運用記憶策略的能力,提高記憶效率。

學習任何知識的前提,一定是以記憶為基礎的。心理學表明,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身心不斷的發(fā)展,人的記憶策略會由機械記憶逐漸向有意記憶過渡。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更是有許多知識是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的,單純的死記硬背,不僅覺得單調乏味,難以記住,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而且記憶效果也不佳,往往只是記住卻不會運用。

教育心理學中有很多提高記憶效率,運用記憶策略的方法。于是,我在工作之余,利用大量時間仔細研讀有關記憶策略的書籍,并有意識的將其運用到教學當中,來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 法律的顯著特征――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法律的主要特征――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于是,我便啟發(fā)學生觀察,“普遍約束力”的“普”字與“顯著特征”的“顯”字,同學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普”字上面是“業(yè)”下面是“日”,而“顯”字上面是“日”下面是“業(yè)”。這樣一來運用某些特征進行記憶,一組巧妙的對應上了,另一組也自然不會寫錯。

三、讓學生體驗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詩歌是中國璀璨文化中的一部分,它不僅描繪了情、景、事,而且其中也飽含了詩人的情感體驗。為了讓學生體驗豐富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我便將詩歌這一文學作品與教學內容結合在一起。在講到“友情”時,我以李白的一首《贈汪倫》引入到教學中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效頗佳。在講到初一有關“情緒”的內容時,我以《紅樓夢》中林黛玉的詩句“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引入其中,并結合她的紅顏薄命說明消極情緒對人的危害,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我寓情寓景的講述,換來了同學們會神的目光,仿佛空氣被凝固一般,那一刻不僅展現(xiàn)了詩歌的無窮魅力,也使學生加深了情感上的體驗。

四、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能力。

在教學方法上,我也進行了大膽地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為討論法、問答法、講授法等等,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對待教與學的關系上,強調教的職責在于幫助,目的在于不教,而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能和性向,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于是,在教學中,對于某些內容簡單、結構清晰的框題,我則大膽放手安排學生自己提前準備,體驗“我做一回教師”的感受,給大家講述課程內容,在課程的最后幾分鐘再由我進行補充、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