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團隊合作精神的核心范文

團隊合作精神的核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團隊合作精神的核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團隊合作精神的核心

第1篇:團隊合作精神的核心范文

關鍵詞:高中生;生物課堂;合作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6B-0094-01

人才培養(yǎng)的核心內容是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高中各學科教育要擔此重任。高中生物課程的宗旨在于使學生掌握生物探究方法(主動探究、與他人積極合作、學會對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總結結論),養(yǎng)成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因此,尋求一種有效的生物學習策略及保障策略,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氛圍,已成為高中生物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學生對團隊合作精神的認識

為了解學生對團隊合作精神的認識,筆者精心編制了學生調查問卷。問卷分三大結構,每一結構包含三維度,即:學生情況:1.分屬哪一年級。 2.是否是獨生子女。 3.家庭組成;學生品質:1.適應社會需要的學生品質 2.最好的學習方法 3.家長要求;學生評價:1.怎樣認識團隊合作精神。2.怎樣發(fā)揚團隊合作精神。3.怎樣評價現(xiàn)行的團隊合作學習。通過問卷和學生談話得知,90%的學生能夠簡單理解團隊合作精神是幾人在一起自主思考、相互探討和彼此交流共同學習,認識到團隊合作精神是最能適應社會需要的學生品質,對現(xiàn)行的課堂教學表示不滿意。

二、教師對團隊合作精神的深化

團隊合作精神是指團隊中的人員為了團隊利益或是個人利益而相互協(xié)作、竭盡全力的意愿和作風。團隊精神的基礎是尊重個人的興趣和愛好,相互鼓勵, 相互支持。

團隊合作精神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能使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分析各種信息、學會存同求異,更注重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他們今后社會學習奠定基礎;團隊合作精神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指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fā)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強調:“有效的教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法” ;團隊合作精神是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傳統(tǒng)的教學多表現(xiàn)為“一言堂”、照本宣科、“填鴨式”,學生思考少、探索少、創(chuàng)新少,學生被動接受,忽略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個性得不到發(fā)展,能力得不到提高,這必然影響學生學習效果,也不利于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成長。

團隊合作精神作為一種教學方式已在各領域廣泛運用,我校教師逐步落實這一教學方式。但課堂上的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活動形式大于內容,多表現(xiàn)為氣氛好、活動流于形式、問題簡單膚淺,導致學生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沒有得到提高。

三、師生對團隊合作精神的實踐

針對以上現(xiàn)象,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本人在生物課堂教學中進行了團隊合作精神實踐。

1.組建合作小組。高一年級每班48人左右,為了討論學習的方便,6人一組,共8個小組。安排位置體現(xiàn)“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組間同質有利于各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組內異質有利于組內學生的相互合作。組內成員可以在教師的監(jiān)督下自由組合,保證每小組成員在性別、學科興趣、組織能力、學習成績等方面大致均衡,并民主推選組長,任務是管理組內成員日常紀律,確保小組活動順利進行。

2.課堂小組實踐。這是生物課堂教學中進行團隊合作精神研究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對教師和學生有很高的要求。教師在課前備課時,就擬定活動的內容、活動時機、活動形式。如溫習舊知識、新舊知識銜接、新知識探究、鞏固總結階段、解答“開放性”問題、知識拓展深化等方面,學生起初接觸小組活動沒有頭緒,不會思考,不懂合作,常表現(xiàn)出沉悶、茫然、面面相覷,寶貴的課堂時間白白浪費。因此,需要教師使用幽默語言或娛樂活動等方法,走近學生、適當引導、培養(yǎng)合作能力。需要組長起“領頭羊”作用,合理安排、主動發(fā)言、調動成員積極參與思考交流。讓學生通過快速縝密思考、激烈討論、歸納總結和勇于發(fā)言,嘗到成功的喜悅后,逐步培養(yǎng)學生愛動腦思考、動嘴交流、動心學習的能力,即團隊合作精神。

3.課堂評價?!读x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指出:“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評價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迸囵B(yǎng)學生小組團隊合作精神,評價相當關鍵。

組內根據(jù)討論情況、提出建設性問題、發(fā)言情況、質疑等方面,民主推薦最佳火炬手。教師根據(jù)討論激烈程度、回答流利程度、答案踩點情況及挑戰(zhàn)外組問題情況,選出最佳活動小組。活動中應避免學生精神疲勞,獎勵性評價不應過多,批評引導言語也不可少。

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進行團隊合作精神研究與實踐,培養(yǎng)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團隊合作意識和求實創(chuàng)新精神,樹立了虛心傾聽、準確獲取信息、大膽挑戰(zhàn)、公平競爭的意識。團隊合作精神在生物課堂中的實踐,對教師的教學質量也是挑戰(zhàn)和提升。所以,在生物教學中應有效應用團隊合作精神,充分展示學生個性魅力,為其全面發(fā)展提供良好條件。

第2篇:團隊合作精神的核心范文

如果說利潤來源于創(chuàng)新、風險與壟斷,那么在風險一定而壟斷力越來越薄弱的情況下,創(chuàng)新就成為一個企業(yè)利潤的核心乃至唯一的來源。但企業(yè)家必須依靠團隊的力量才能通過其創(chuàng)新能力為企業(yè)獲取這種熊彼特利潤?,F(xiàn)代企業(yè)對團隊的依賴性,根源于兩個事實。一是社會化大生產。現(xiàn)代經濟的基本特征是社會化大生產,即在專業(yè)化分工的基礎上實行有機的協(xié)作,勞動越來越專業(yè)化,分工越來越細化,生產者之間與生產過程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與相互依賴越來越強化。這樣,任何一個生產者包括企業(yè)家都必須依賴穩(wěn)定的或松散的團隊力量才能完成生產。二是知識大爆炸。馬克思(1844年)與恩格斯(1883年)提出,科學發(fā)展速度具有同人類積累的知識量成正比、同時間的指數(shù)函數(shù)成正比的“加速度規(guī)律”。而20世紀70年代,美國科技史家德里克•普賴斯通過實證構造了知識增長的數(shù)學模型,表明科學知識(文獻)總量將隨著時間的無限推移其增長率為無窮大,從而正式確立了“知識爆炸”理論。盡管人們已經發(fā)現(xiàn),文獻增長曲線的陡度已有緩和的趨勢,知識爆炸理論也受到了質疑,但“知識大爆炸”一詞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以說明以下事實:知識在不斷增長,知識的數(shù)量極其龐大,是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全部觸及的,亞里斯多德式的全能人才已經永遠不可能存在。一個企業(yè)的全局性正常運作所牽涉的知識總量,也不是任何一個人能夠單獨擁有的,而只能以團隊的方式加以擁有。經濟學的研究表明,團隊生產完全可以實現(xiàn)與私人生產一樣的資源配置效率,而且,只要滿足某些條件,合作組織中成員的生產積極性可以高于私人生產中的雇員。但是,由于監(jiān)督的不完備性與考核成本的高昂所導致的激勵不足,團隊生產往往又難以產生出較高的生產效率。不過,無論是團隊合作的實現(xiàn),還是團隊合作效率的提升,其首要前提是團隊成員必須具備團隊合作精神或意識。而作為企業(yè)團隊之核心要素的企業(yè)家和準企業(yè)家的團隊合作精神,更是其中的前提之前提。

二、課堂教學模式及其類型

課堂教學模式是特指在課堂中實施的某種教學模式,是一套相對穩(wěn)定的組織、設計和調控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方案??傮w上,課堂教學模式分為兩大類型,即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包括講授模式、直接教學模式、概念教學模式),和建構主義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包括合作學習模式、基于問題的學習模式、課堂討論模式)。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特點是:以教師為中心,將知識學習作為教學目標,學生處在被動消極的地位,教學手段相對簡單和刻板。由此產生的問題是:教學設計缺乏變通,教學過程過分程式化,不能與學生的需求相呼應;只注重知識教學而忽視了學生技能、思維和個性的發(fā)展;教師急于和盤托出學習的結果,忽視學習過程的引導;注重教學結果的標準化,忽視不同學生的學習差異;教師對于課程的掌控欲望過強,把學生的服從、所謂“配合”看成教學的條件,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和師生互動的價值;課堂上對學生的評估單一。

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再是教師簡單的教和學生簡單的學,而是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耙詫W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的特征是重視和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又不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通常采用協(xié)作式、個別化、小組討論等教學形式或將多種教學形式組合起來進行教學。需要注意的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反對教師在課堂中掌握絕對的控制權,但并不否定教師的作用,相反教師的角色更多樣、作用更重要,因為教師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組織好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對學生的困難提供必要、及時、有效的幫助,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恰當?shù)脑u價,既指出不足,又鼓勵其不斷進步,根據(jù)不同的教學情況,教師能夠以組織者、管理者、控制者、觀察者、鼓勵者、參與者、評估者和排難者等身份組織課堂教學,有效地發(fā)揮各種角色的不同作用,引導學習者走向知識的彼岸。本科工商管理課程的課堂教學模式,也基本上呈現(xiàn)為這兩種模式,一種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另一種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由于創(chuàng)新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是管理者的兩種核心素質要求,能否促成這兩種素質的形成,就成為其課堂教學模式選擇的基本標準。

三、以教師為中心的工商管理課程的教學模式

我國的本科工商管理課堂教學模式基本上還是以教師為中心,以講授、直接教學和概念教學為主要形式,其主要目標是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理論,形成知識系統(tǒng)。相對來說,在調動學生主動性和自覺性、培養(yǎng)學生個性和能力方面顯得不足,這勢必會影響我國工商管理人才在全球競爭中的競爭力。具體來說,這種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大多工商管理課程都有完備的理論體系,高校中通常注重學理的教師往往比較強調傳授知識的完整性、系統(tǒng)性與理論性,而忽視了理論知識在現(xiàn)實中的應用性。盡管教師大多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存在,但由于教師大多缺乏相關的實踐訓練與經驗,往往也只能停留于理論層面的講授。加上高校教師的學術任務繁重,教學改革往往缺少一種外在的壓力與動力。教育的結果是,學生往往感覺所學理論知識與現(xiàn)實相去甚遠,并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教學內容與時展的要求脫節(jié)工商管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科學,管理科學的理論和知識來源于管理實踐,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管理的知識和理念也在不斷地變化和發(fā)展。然而,工商管理類專業(yè)的教學內容存在一些嚴重滯后于管理實踐的情形,比如在工商管理類專業(yè)課程的教材內容中,甚至還存在一些反映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管理知識。

(三)忽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新世紀的大學生呈現(xiàn)出跟以往學生不同的一些比較鮮明的特點,如獨立、自主等。這些學生在學習上有更強的自主性,而不再僅僅滿足于教師課堂上講授的知識,迫切希望主動地去獲取新的知識。同時,在就業(yè)壓力之下,其學習的目的性更為直接與短視,在獲得專業(yè)學分后,更熱衷于考取各種證書。但這種程式化的甚至官僚式的教學模式,往往以冷漠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四)教學方法單一通常的方式是“一本教材、一張嘴巴、一個PPT”貫穿整個課堂,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講授過多。其理想的狀況是教師講課條理清楚,概念表述準確,內容完整充實,PPT漂亮花哨,時間掌握精確,生動活潑更好。而學生則認真傾聽記錄,課后完成作業(yè)。

(五)缺乏互動這種教師為中心的聽講模式,不僅師生之間缺乏互動,而且學生也缺乏必要的溝通與互動。因為每一個學生通常都是孤立地聽講做筆記,學生之間的互動既無條件也沒必要。這些問題,歸總起來,集中體現(xiàn)于創(chuàng)新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培養(yǎng)方面的缺失。管理知識的實踐應用、教學中緊跟時代的節(jié)拍以及對學生個性需求的滿足、教學方法的多樣變革,實際上都是一種創(chuàng)新能力的體現(xiàn)。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缺失,直接影響到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積累。如前所述,創(chuàng)新能力是對新知識的獲取與運用的能力,而這種被動的聽講式課堂教學模式,基本上忽視了對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與熏陶。而學生之間互動的缺失,則又放棄了一個培養(yǎng)學生溝通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的機會。

四、以學生為中心的工商管理課程的教學模式

歐美工商管理的課堂教學模式則沿用了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傳統(tǒng)。這種模式,有兩個典型的基本特征,一是以案例研究為中心,二是以小組學習為載體。

(一)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可以分為詮釋性研究與驗證性研究。詮釋性案例研究,是指運用概念與原理對某一案例的現(xiàn)象進行理性詮釋,它屬于研究性學習的范疇。驗證性案例研究,是指運用某一案例的材料或數(shù)據(jù)對某一理論假設進行驗證,它屬于知識創(chuàng)造即研究的范疇。國外通行的工商管理教學中的案例研究屬于詮釋性案例研究。從理論知識的運用來看,其案例研究存在兩種模式。一是局部性案例研究,即在工商管理課程教學中,教師列舉一些企業(yè)個案以說明某一個概念與原理,或讓學生針對某一原理或某一些原理進行案例研究。一門課程擁有眾多的概念與原理,因此也往往會采用多個比較典型的個案分別加以說明。即A理論用典型的甲個案加以詮釋,B理論用典型的乙個案加以詮釋,C理論用典型的丙個案加以詮釋,以此類推。

這種詮釋性個案研究,每一案例只對一門課程的理論體系中的部分概念與原理加以詮釋,而某一概念與原理也只對某一研究對象(如企業(yè)或品牌)的局部現(xiàn)實或現(xiàn)象加以詮釋。另一種是整體性案例研究,即用一個案例對一門課程的整個理論體系加以詮釋,或用一門課程的所有理論對某一案例中所涉及的所有事實或現(xiàn)象加以理性詮釋。如,以某品牌為研究對象,教師或學生運用品牌管理理論體系中的全部基本概念與原理對該品牌現(xiàn)象與事實加以詮釋。這種案例研究存在于兩個方面。一是教師教的過程中使用的案例研究,它既可以使理論與實踐實現(xiàn)較好的結合,也可以彌補教師在管理實踐經驗上的缺失。二是學生學的過程中使用的案例研究,即以作業(yè)的形式,將理論運用于某一個實際案例加以剖析,這直接引導了學生對新知識獲取與運用的興趣與壓力。

(二)小組學習

即讓學生組成若干小組合作完成案例研究。由于案例研究任務由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等系列工作組成,任務相當繁重,往往不是一個學生可以獨立完成了,因此對團隊的依賴性由此產生。小組可以由學生自愿組建,也可以由教師隨機組合。小組學習的基本出發(fā)點,在于讓學生學會團隊合作、共同學習與探討。由此,由教師進行隨機組合,從而鍛煉學生的人際磨合能力,是最佳的選擇。參與小組學習,學生有機會向組內的其它同學學習。接受特定學習任務的小組與接受特定管理任務的團隊具有相似的模擬情境。所以參與小組學習,是練習并評價在管理團隊中工作、管理、解決問題、作出戰(zhàn)略策略決定的有效方式。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集中強調了對管理者創(chuàng)新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其中案例研究的目標是提升學生對新知識獲取與運用的能力,而小組學習的本質是一種團隊學習,可以直接培養(yǎng)學生在未來管理實踐中的團隊合作精神與意識。

五、結論與討論

第3篇:團隊合作精神的核心范文

【關鍵詞】初中教育 英語教學 合作學習 優(yōu)化

新課改背景下,隨著素質教育逐漸受到重視,教育教學的主體和方式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學生逐漸成為了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核心。為應對這種變化,需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以便確保教育教學水平能夠得到提升。對于初中英語教學而言,合作學習模式即屬于新的教學方式,也是一種新的學習方法,將該方法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以此實現(xiàn)對初中英語教學的優(yōu)化,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可以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英語知識學習,對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水平,提高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質量和效率極為有利。

一、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問題

隨著新課改的貫徹落實,傳統(tǒng)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素質教育倡導下的初中英語教學,而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的應用也符合新課改對教育教學工作提出的高要求,而這也使得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逐漸受到重視。然而,從實際應用角度來看,目前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還存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直接影響著初中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1.學生缺乏合作學習觀念。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需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作為引導者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予以解答。然而,由于合作學習觀念的缺乏,導致學生對合作學習模式的理解比較片面,對合作學習模式不夠重視,以至于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無法真正發(fā)揮作用。合作學習觀念的缺乏不僅是因受到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受教師教學觀念的影響也比較大。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部分教師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沒有真正認識到合作學習模式的優(yōu)勢所在,導致其對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不夠重視,而學生在這類教師的影響下,會導致缺乏對合作學習的正確理解,不僅會使自身的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受到影響,也會影響到對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受到影響。

2.教師缺乏對教學觀念的創(chuàng)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因受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和模式的較大影響,導致在當前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下,部分教師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認為教學工作當以教師為核心,以理論知識教學為重心,而這種教學觀念顯然不符合新課改的要求?;诖?,因受這種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部分初中生很容易對英語學習產生厭倦心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進而導致初中英語教學水平無法得到提升。此外,在這種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下,英語教師所制定的教學方案會與實際教學需求之間出現(xiàn)脫節(jié),無法滿足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的需求,進而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和效率造成影響,致使學生無法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

二、初中英語合作學習模式的優(yōu)化措施

基于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為確保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能夠取得更好地效果,應采取科學、有效地措施對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予以優(yōu)化,以此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升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目的,確保學生能夠真正理解所學的英語知識。

1.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為確保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能夠取得更好地效果,以此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水平,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合作學習觀念,以便為初中英語合作學習的實施奠定基礎。同時,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學生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地位,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以使初中生能夠主動參與英語學習,對提升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質量和效率極為有利。

2.重視對引導作用的發(fā)揮。新課改背景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基于對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學生逐漸成為初中英語教學的核心,教師主要是作為引導者和指導者,對學生的學習予以指導。在此基礎上,為確保初中英語教學水平能夠得到提升,增強合作學習模式應用所取得的成效,英語教師應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重視自身所具備的引導作用,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深入學習。同時,英語教師也應在改變自身教學觀念的基礎上,對合作學習模式的意義及其作用進行深入分析,據(jù)此建立與教學內容相符的教學情況,以此實現(xiàn)對學生合作學習精神的培養(yǎng),調動起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積極性,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英語知識學習,以達到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質量和效率的目的,進而確保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學的英語知識。

三、結束語

基于對合作學習模式的分析,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為確保初中英語教學水平能夠得到提升,英語教師應對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深入研究,重視對該學習模式的應用,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精神,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并采取適宜的措施對初中英語合作學習進行優(yōu)化,以便確保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和效率能夠得到提升,進而為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的增強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第4篇:團隊合作精神的核心范文

關 鍵 詞:團隊精神;教師;培育策略

作者簡介:汪海,黑龍江省教育學院理科教育研究培訓部物理教研室主任,中國教育學會物理教學專業(yè)委員會理事

團隊精神是個體與群體在目標一致的基礎上的融合,是個體與個體之間產生互動互補的“共振效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中學教師的工作任務日益繁重,團隊合作更加緊密。培育教師的團隊精神,是學校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在一所學校中,只有每位教師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潛力,在團隊目標協(xié)調一致的基礎上團結合作、共同進取,才能降低內耗,激活團隊中每個人的潛能,發(fā)揮團隊的整體力量,使整個團隊產生1+1>2的共振、協(xié)同效應,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yè)素質的提升。

構建核心的價值觀念體系是教師團隊精神培育的思想根基

教師團隊只有明確核心價值觀念,才能更好地凝聚人心、凝聚士氣。只有為團隊的長遠發(fā)展搭建了指示燈塔,團隊的全體成員才能真正具有長遠的發(fā)展方向。

核心價值體系的主要內核應該以師德為先,只有賦予教師團隊萬事德為先、師德為先的理念,才能更有助于每一位團隊成員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念,達成共同的目標。把師德修養(yǎng)內容和團隊發(fā)展的目標與共同的價值觀聯(lián)系起來,使教師個人優(yōu)勢得到更好展現(xiàn),依靠教師個人的卓越及團隊的良好合作,使團隊更具創(chuàng)造性的同時又產生協(xié)調一致的行動,以達到高層次的向上發(fā)展的共識。要依靠教師個人的卓越和團隊良好的結合,互相補足,使教師的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化個人卓越為團隊卓越,使教師的合力通過有效的組織和整合,形成強勁的整體力量,最終使團隊的能量超乎教師個人才華的總和。

確立團隊領軍人物是教師團隊精神培育的必備條件

領軍人物及其人格魅力的形成是團體精神建設的重要指標。一個優(yōu)秀的中學教師團隊,離不開核心領軍人物的領導力與感召力,這種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就像是軍隊作戰(zhàn)中的一面軍旗,領軍人物在關鍵時刻的最后決斷能力和職責是優(yōu)秀團隊精神的最集中體現(xiàn)。領軍人物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也是團隊成員產生團隊的歸屬意識、凝聚精神的必要條件,就像是物理學中液體、固體的凝結都要有凝結核一樣,一個優(yōu)秀教師團隊的團結、凝聚精神就更需要團隊核心人物凝聚力和號召力的影響。

核心人物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是團隊精神培育的關鍵所在。教師團隊的核心人物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集權者、控制者、指示者,而是逐漸轉向團隊指導、顧問、支持者和服務者的角色?!昂诵娜宋锞褪轻尫湃藗兊哪芰?。”[1]教師團隊的核心人物深入了解每個團隊成員的優(yōu)缺點,并合理利用優(yōu)點,回避缺點,達成團隊的所有目標。[2]教師團隊核心人物不僅是專業(yè)的教育人才,而且是出色的管理專家。

構建結構優(yōu)化的團隊組織離不開師德建設這一根本條件。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團隊,一定是以師德建設為根本而建立起來的崗位職責結構明確、專業(yè)特長結構互補、教師年齡結構合理分布的團隊組織。構建一個結構最優(yōu)化的教師團隊,是完成團隊建設的最基本條件,是完成硬件建設的基礎,能為團隊建設、團隊精神的培育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而團隊的德育建設是在硬件、物質基礎上的軟件調控,是思想建設的根本。

制定完善的制度體系是教師團隊精神培育的重要保障

要培育中學教師的團隊精神,就要制定出完善的著眼發(fā)展、著力合作的制度體系。中學教師團隊合作的初期,依靠核心的價值觀念和長遠的發(fā)展目標,就能凝聚人心、凝聚士氣,或者依靠團隊核心領軍人物的人格魅力及其號召力、影響力來培育團隊的合作精神;只有制定出完善、系統(tǒng)的著眼于發(fā)展、著力于合作的制度,才能確保團隊按照既定的快車軌道前進發(fā)展。這些制度可包括明確團隊成員職責的制度體系,遴選領軍、核心人物的制度體系,團隊成員的業(yè)績考核標準制度體系,激勵團隊成員積極發(fā)展的評優(yōu)制度體系,激勵團隊成員構建學習型組織的制度體系,搭建團隊成員相互溝通、相互學習的定期開展教研活動的制度體系。制定了完善的制度體系,就為確保致力于團隊長遠發(fā)展、精神培育的軟管理資源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教育教學基本功展示是教師團隊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徑

要培育中學教師的團隊精神,還要搭建團隊精神培育平臺。如我們在物理教師團隊精神建設中的主要平臺包括定期的校本教研活動、區(qū)域教研活動、省級教研活動,定期的網絡視頻會議,建立團隊的QQ群等多種形式的平臺,還有各種教師培訓形式和通過舉辦各種中學教師教學評比活動、大賽活動,這些都是促進中學教師的團隊精神培育的高效平臺,而師德建設為臺上的思想主角。

以黑龍江省中學物理優(yōu)秀教師團隊精神的培育為例,今年省教育學院理科教育研培部就舉辦了師德建設為主題的中學物理教師基本功大賽團隊賽。本著以賽帶練、以練促教的原則,旨在促進全省物理教師深入學習師德建設的先進理念和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深化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念,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能力,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一批物理學科優(yōu)秀業(yè)務骨干典型和優(yōu)秀物理教師團隊,進一步推動全省初中物理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全面提升,構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暢通渠道。大賽以團隊賽的形式進行比賽,每個團隊由五名選手組成,分別參加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設計、教學媒體設計、現(xiàn)場解題研評、教學案例分析等五個單項的比賽,以個人的單項分數(shù)計為基本功大賽的個人成績,以團隊五名選手的總分計為團體成績。參賽的課題是提前擬定并申報的,五個環(huán)節(jié)項目都圍繞一個課題題目,充分體現(xiàn)了團隊集體研究、合作精神。這次比賽中,我省的各路參賽隊伍在比賽中賽出了優(yōu)秀團隊的精神風采,賽出了個人扎實深厚的教學基本功,通過比賽展現(xiàn)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深刻的教育智慧、生動的教學機智、樸實的教學情感,展現(xiàn)了優(yōu)秀教師團隊整體的教學風貌,特色的教學風格、出色的教學技能、扎實的教學功底。

構建學習型組織是教師團隊精神培育的永恒主題

中學教師團隊精神培育的最基本策略是構建學習型組織,要達成學校的長遠發(fā)展目標,就要將其建設成為學習型組織,如,在學校中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在區(qū)域內開展區(qū)域教研活動,省內開展省級教研活動,師德建設是永恒學習主題。使教師團隊通過學習、研討、交流,不斷地提升專業(yè)品質和專業(yè)素養(yǎng),從而構建學習型的團隊組織。

構建學習型組織作為教師團隊的永恒主題,它可以轉變人力資源管理中個人發(fā)展和團隊發(fā)展中“木桶效應”理論?!澳就靶崩碚摷粗?,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是由個人的能力構成中最短的那塊木板所決定,即個人的能力素質構成中最低能力決定了個人的能力水平,而團隊的整體能力水平取決于團隊成員中能力最低成員的能力水平。但如果我們構建了高效學習型組織,就會產生“雙層木桶效應”。無論是對中學教師個人的專業(yè)發(fā)展還是對中學教師團隊的長遠發(fā)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受益也將是全方位的,是整體性的。所以,學習型組織對構建優(yōu)秀教師團隊、培育團隊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

參考文獻

第5篇:團隊合作精神的核心范文

關鍵詞:團隊合作;情景;生生互動;合作能力

體育教學中的合作是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之間人際交往的主要形式。一個團體為了取得好成績而與其他團體必須合作,只有齊心協(xié)作的開展活動,在這種活動中,人與人之間相互協(xié)作,以期達到某個共同的目標。如同一小組的成員在為了一個共同目的,或為了能顯示個人之間差別的小組目標而努力,小組內成員之間則只有高度的合作。同時體育活動中有很多集體的和團隊的競爭,因此特別注重團結協(xié)作。通過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學生,他們的合作能力和競爭意識、交際能力、集體榮譽感,社會責任感等一系列的能力都相對比較強,并且能夠將從體育學習中獲得的能力擴散到日常的生活中去,因此體育教育有著不同于其他教育的優(yōu)勢。

一、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

體育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在素質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以各種身體練習為主的實踐活動能有效地完善學生身體,增強體質,塑造學生健康的體魄;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和應變、協(xié)作能力以及培養(yǎng)自立自強、堅毅勇敢的精神。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要滲透團隊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這是體育本身所具有的特點。學生通過體育學習所獲得的社會適應能力,包括對自我、群體和社會的責任感,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也包括對他人的尊重和關心,良好的體育道德和團隊精神。體育課區(qū)別于其它課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體育課學習的集體性。體育課學習過程中,如果舍棄了集體,體育課的多數(shù)內容將不再存在。例如:長跑練習時,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比賽,規(guī)定按照個人到達終點的次序得分,以同組成員得分之和計算團體成績。這樣每個同學都會很注意自己的成績,力爭為集體爭光。促使學生加強團結協(xié)同配合、互相支持和鼓勵,既培養(yǎng)了參與競爭意識、協(xié)作意識,又增強了集體觀念。更因體育教學的多數(shù)內容具有群眾性、協(xié)同性和交往性,只要進行精心設計組織實施,就可以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始終樹立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使學生之間相互尊重、參與合作、多維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使學生的個性在合作中得以發(fā)展,興趣得以誘發(fā),靈感得以喚起。團結就是力量,聯(lián)合就有優(yōu)勢。愿人們更明智地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在積極競爭的同時,發(fā)揚光大團結協(xié)作精神。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主動參與合作

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只重視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讓學生覺得是“要我學”,單一反復的練習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因此產生了消極情緒,甚至討厭體育課,而當今的教學注重對學生的自我學習、自我評價等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發(fā)展,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學生由“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為下一步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生因為想學、想玩,就會主動與同伴、團隊、集體一起參加活動,一起討論、一起交流經驗,覺得大家興趣相同,就玩得更開心,更容易融入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對人才的需要,不僅僅要有淵博的知識和強健的體魄,而且要具有很強的競爭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體育教學的目的也不僅局限于“增強體質”,還要培養(yǎng)學生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要融入和諧的這個社會,我們將以培養(yǎng)團體合作為主要目標,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會怎樣和同學、朋友、老師等相處,學會怎樣和團隊合作。比如,組織班級之間跳長繩比賽,讓學生討論如何選拔優(yōu)秀的隊員,爭取在比賽中獲得優(yōu)勝。我就是這樣安排的:先按學生自己的特長,選出搖繩強手、跳繩能人、耐力強的、接順序等,(在比賽中適合哪一個角色)類型自行組合,再進行一一選拔,讓學生自己討論選拔的看法。學生大多能夠圍繞“比賽獲勝”的主題來進行討論、交流。完成選拔任務后,然后告訴學生:共同目標在團隊合作學習時十分重要,它是方向,同一組每個成員的學習活動都必須為這個共同目標服務。讓學生懂得,要完成任務,首先要確立一個具體的共同目標,再為之共同努力,這是團隊精神的核心。

三、生生互動,體驗團隊合作的快樂

第6篇:團隊合作精神的核心范文

1、本人性格開朗、穩(wěn)重、有活力,待人熱情、真誠。工作認真負責,積極主動,能吃苦耐勞。自信心強。思想活躍。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能迅速的適應各種環(huán)境,并融于其中.

2、本人性格開朗,誠實正直,謙和自信,樂于進取、樂于奉獻,勤奮好學,積極上進,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工作踏實,認真細致,具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工作責任心,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具有極佳的團隊合作精神。

3、本人好學上進,誠信、敬業(yè)、責任心強,有強烈的團體精神,對工作認真積極,嚴謹負責。本人性格內外結合,適應能力強,為人誠實,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具備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和認真。細心、耐心的工作態(tài)度及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相信團體精神的我對工作認真負責,總希望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4、為人開朗,積極;對事、對工作認真負責勤奮做人。 性格平和開朗,待人熱忱,善于與人溝通協(xié)調,親和力強,具有進取精神和團隊精神,有較強的動手能力。

5、本人開朗大方,勤奮上進;富有感染力,表達能力與溝通能力強,善于學習和接受新事物;追求和諧,有團隊合作精神。

6、本人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善于溝通、協(xié)調有較強的組織能力與團隊精神;活潑開朗、樂觀上進、有愛心并善于施教并行;上進心強、勤于學習能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與綜合素質。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以充沛的精力,刻苦鉆研的精神來努力工作,穩(wěn)定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與企業(yè)同步發(fā)展。

7、活潑開朗、樂觀向上、興趣廣泛、適應力強、上手快、勤奮好學、腳踏實地、認真負責、堅毅不拔、吃苦耐勞、勇于迎接新挑戰(zhàn)。

8、做事塌實認真,能吃苦耐勞;學習能力強,可以很快的接受新事物;樂觀,開朗,自信,善于與人交流,比較合群;務實,有主見。

9、工作認真負責,有較強的敬業(yè)精神和責任心;專業(yè)知識扎實,能熟練運用預算軟件、資料軟件、辦公軟件;具有良好的施工現(xiàn)場管理經驗及勾通協(xié)調能力。為人誠懇、工作敬業(yè)、吃苦耐勞、實戰(zhàn)肯干型,付有超強團隊合作精神。表達能力適應能力強邏輯思維清晰.

10、本人性格開朗、穩(wěn)重、有活力,待人熱情、真誠;工作認真負責,積極主動,能吃苦耐勞,用于承受壓力,勇于創(chuàng)新;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紀律性強,工作積極配合;意志堅強,具有較強的無私奉獻精神。

11、我在學習中,思想上積極要求上進,嚴格要求自己。對待學習,態(tài)度端正,目標明確、虛心好學,成績優(yōu)良。積極參加學校的活動,關心集體,有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12、本人性格開朗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為人誠懇、吃苦耐勞、樂觀向上、興趣廣泛、擁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適應能力、敢于面對挑戰(zhàn),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和做事情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通過臨床實習掌握了臨床護理的相關常規(guī)操作和初步具備了從事臨床護理的工作能力。培養(yǎng)了敏銳的觀察力,正確的判斷力,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嚴謹、踏實的工作態(tài)度。

【拓展閱讀】

2017年在院領導的正確指引下,在科主任,護士長及科室同志的辛苦栽培和指導幫助下,我在思想和工作上取得了很大進步。現(xiàn)總結

一、在思想政治方面,積極擁護醫(yī)院的各項方針和規(guī)章制度,以病人為中心,嚴格按一名優(yōu)秀合格護士的標準要求自己,視病人如親人,堅持以質量為核心,病人的滿意度為標準,牢固樹立團隊精神。

二、積極學習各項新技術、新業(yè)務。作為一名手術室護士,在工作中嚴格執(zhí)行各項操作規(guī)程,遵守醫(yī)院科室的規(guī)章制度,時刻注意保持無菌觀念,對待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加班加點,樹立高度的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團結同志,凡事以工作為重。為患者提供全方位優(yōu)質服務,與手術醫(yī)生積極密切配合,團結協(xié)作,打造和諧的工作氛圍,保證手術順利完成。

三、積極參加科室組織的危重病人搶救工作,配合各科室做好搶救工作,工作中團結同事,積極進取,嚴格查對,嚴謹細致,杜絕差錯事故的發(fā)生,在保質保量完成手術過程的同時,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積極參加各項新業(yè)務的開展。參加工作一年來,我在科室同志們指導下刻苦學習積極進取,掌握了各科手術配合步驟如:普外、骨科、胸科、婦產科及腦外科等等,加深了自己的無菌觀念和操作要求。

新的一年即將來到,回顧過去的一年我感慨萬千,展望2011年我信心百倍,在新一年的工作中我將克服2011年度自身的一切不足,取長補短,戒驕戒躁,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業(yè)務水平,爭取在新的一年在各方面都更上一層樓,取得輝煌業(yè)績。

護士自我總結范文50字相關文章:

1.護士自我總結范文

2.護士自我總結

3.護士工作自我總結

4.護士實習自我總結

5.護士個人自我總結

6.護士年終自我總結

7.實習護士自我總結

8.護士實習自我總結范文

第7篇:團隊合作精神的核心范文

TBL(Team-BasedLearning)的教學方法是2002年由美國Oklahoma大學的Michaelsen等提出的全新教學策略[3-4],TBL教學的優(yōu)點是通過團隊的相互促進作用,在更高層次上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2009年9-10月和2010年9-10月分別來我院急診科見習的2004級和2005級八年制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均為全國高考統(tǒng)招全日制學生。其中2004級25名,2005級29名。

2.方法。兩個年級見習課程編排順序,需要掌握的急診危重癥病例以及單項技能訓練項目要求相同,由同一組帶教教師使用相同的教材,對2004級和2005級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培訓。

(1)教學方法。對于2004級的學生,我們沿用傳統(tǒng)的教師講課和操作示范為主,學生單項技術操作練習為輔的經典培訓方法。對于2005級學生,我們在采用PBL教學法基礎上,與中山大學醫(yī)學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合作,使用生理驅動的高仿真急診危重癥監(jiān)護模擬人(EmergencyCareSimula-tor,ECS),將學生分成6-7人一組,同時引入TBL教學法,采取教師理論講課和操作示范為輔,學生團隊討論和分項技術練習為主,操作上改為綜合模擬演練并使用錄像回放總結的模式進行培訓。

(2)教學組織。教師先進行簡短的理論講授并進行操作示范,然后以臨床真實病例為模板,設計并建立幾個不同原因導致的心搏驟停和呼吸停止的“患者”,并用ECS反映其臨床表現(xiàn),顯示器顯示“患者”的相應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盡量模擬急診室真實環(huán)境,讓學生在ECS模型人身上進行判斷、搶救及其他緊急處置措施。

(3)訓練方法。2004級使用挪威Laerdal公司生產的Sim4000簡單模型人分組進行分項操作訓練,對心臟驟停和呼吸停止兩種情景的治療進行反復訓練,直到“救治成功”且操作熟練為止。2005級按小組組成急救團隊,用ECS進行綜合模擬演練,首先由教師報告病例,提出問題,然后引導學生自主討論和研究患者的病情,制定該如何救治的計劃,并設想在各種“突發(fā)和意外”情況出現(xiàn)時該怎樣處理,人員該怎樣合理分配等。訓練過程中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判斷和抉擇給予必要的提示,引導學生自行解決問題,盡可能不做過多干預,直到一次程序運行結束。然后學生角色互換,再次運行相同程序,每位學生分別擔任指揮者3次,每名學生都按順序輪流擔任不同角色。

(4)考核方法。所有臨床科目見習結束后,按照2005年美國心臟學會心肺復蘇與心血管急救指南標準[5]在ECS模型人上按照設定程序進行實習資格操作考試,包括心肺復蘇和氣管插管,考試由計算機自動評分。

(5)問卷調查。課程結束后,對全體學生發(fā)放反饋問卷。包括急救意識、學習興趣和效果、臨床能力的提高、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進等,發(fā)放問卷全部收回,問卷有效率100%。(6)統(tǒng)計學分析。運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采用均數(shù)進行統(tǒng)計學描述,使用Satterthwaite法t''''檢驗,校正自由度為v'''',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二、結果

1.考核成績。2004級和2005級學生考試成績如附表。

2.學生反饋。對學生發(fā)放問卷調查,在是否喜歡這種教學模式,學習興趣激發(fā),危重癥判斷能力提高,急救意識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單項技術操作能力,對今后臨床是否有幫助,和以往教學方式比較,自學能力提高,增進對理論學習的理解10個方面反饋意見上,2005級明顯好于2004級。

三、討論

1.教學成績比較。從成績表可以看出,2005級成績明顯優(yōu)于2004級。傳統(tǒng)的醫(yī)學教學模式,按照“疾病概述—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xiàn)—診斷與鑒別診斷—治療與預防”的思維程序授課,實行以課堂講授為中心,學生被動參與,其教學程序與教材一致,屬于順向思維教學[4],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易導致理論與實際脫節(jié),忽視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制約了學生潛能的開發(fā),導致學生綜合分析復雜癥狀體征的能力缺乏,在臨床中較易形成定向思維,從而容易使誤診或漏診出現(xiàn)。PBL和TBL教學打破了學科間的界限,具有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的學生自主學習、討論和決策為主的特點,可將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結合起來,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6]。相對于傳統(tǒng)方法而言,它是主動與被動學習之間的比較,因此成績較好是合理的。

2.PBL和TBL教學的優(yōu)勢。我們從調查反饋的實際數(shù)據(jù)得出2005級學生在喜歡這種教學模式、有助于激發(fā)學習興趣上達到100%,在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上達到96.6%,明顯高于2004級。大部分學生體會到這種教學方式具備生動、形象、直觀、易記憶的特點;能夠明顯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在學習討論的同時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橫向比較和構建系統(tǒng)化知識體系;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畢業(yè)后將在醫(yī)院工作,對臨床情景的模擬還可以激發(fā)他們內在的認可度,減少對臨床的陌生感從而縮短從基礎到臨床的過渡時間。也就是說PBL和TBL教學在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型、開拓型和實用型醫(yī)學人才上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3.團隊合作和非技術性能力的培養(yǎng)。團隊合作能力是PBL教學實現(xiàn)的保障,由于病例的復雜性,單人自主學習和操作往往存在困難,因此通過分配任務和匯總可以實現(xiàn)團隊學習資源共享和工作的完成,同時利于培養(yǎng)學生服務于團隊的責任心和人際之間交流的技巧。相對于臨床思維和操作技術,醫(yī)生的指揮能力、小組成員之間的協(xié)同配合默契程度以及對病情的交流、探討等非技術性能力也在訓練中得到了鍛煉和提高,而這些非技術性因素有時也是臨床救治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7]。

4.教師的角色定位。在TBL和PBL教學中,教師的引導作用十分重要。教師應當根據(jù)課程的特點、教學目標及學生的特點等創(chuàng)設恰當?shù)膯栴}情境。實施過程中,教師應該用心聆聽,與學生的思維同步,并能據(jù)此做出合理、符合邏輯的提問和表揚;同時,教師要本著客觀、公正的原則來對學生的表現(xiàn)予以評價,以此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

5.八年制急診教學的展望。急診醫(yī)學是一門高風險的學科,見習教學不可能在真實危重患者身上演練,我們學生反饋的基礎上積極改進,大膽創(chuàng)新,引進PBL和TBL教學模式,使用ECS進行急診醫(yī)學培訓和考核,加強對學生基本知識、技能、操作的嚴格要求,達到鍛煉臨床思維能力和學會團隊合作精神。通過這種模式,也使學生本人對如何獲得更有效率的教學有了初步認識,從而為他們將來工作后為他人傳授醫(yī)學知識提供了一種可資借鑒的方法。

第8篇:團隊合作精神的核心范文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 學生團體 意識培養(yǎng)

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社會需要的是有較好合作能力和較強團隊精神身心健康的人才,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成為廣大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體育教學不僅對學生身心的發(fā)展和體育能力的養(yǎng)成具有特殊意義,而且對學生的智育、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1 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團體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

1.1 實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需要。團隊意識是以尊重個人的興趣和成就為基礎,以協(xié)同合作為核心,以全體成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為最高境界,達到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統(tǒng)一,并保證團隊組織的高效運轉。注重學生團隊意識培養(yǎng),有助于他們在語言表達與溝通能力、邏輯思維與決策能力、團隊合作與集體主義精神等方面的鍛煉與提高。學生必須加強團隊意識培養(yǎng),善于與他人通力合作,只有這樣才會有更好成績的取得和更高價值的創(chuàng)造。21世紀的人才需要具備優(yōu)秀全面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在道德文化和專業(yè)技能素質方面應要突出。

1.2 提升體育教學效果的需要。一個好的體育教學效果的產生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即學生對體育課堂知識技能學習的積極參與和對課堂參與氣氛的積極活躍。在學習知識技能方面做到相互幫助,在集體項目之中做到相互團結、協(xié)調配合,只有這樣才會創(chuàng)造出積極活躍、共同受益的課堂環(huán)境。2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團體意識培養(yǎng)的方法

2.1 增強團隊歸屬感。團隊歸屬感是團隊個體與所屬團隊間的劃定、認同與維系的心理表現(xiàn)。在體育課教學中,使同學個體充分感受到團隊群體的歸屬感,是體育教學價值體現(xiàn)的一個重要方面。個體作為團隊集體的一員,應積極融入團隊集體中,善于與團隊集體互動、互助,全心地歸于團隊,只有這樣才會有穩(wěn)定團體的組成,同時穩(wěn)定的團體又有利于團隊成員情感的依托和心靈的歸屬,只有團隊個體充分體會到身居團隊的幸福感和優(yōu)越感,才會更加激發(fā)個體積極參與并積極維護團隊利益的行為。

2.2 體育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活動多數(shù)是以集體形式出現(xiàn),人和人之間發(fā)生頻繁的橫向聯(lián)系。民主與合作的關系,很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和集體意識。若緊密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具體開展這類教育,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融入團隊合作的催化劑。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理論家布魯納認為:教師的作用在于組織、引導、點撥,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師生間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不僅可以激發(fā)與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而且可以聯(lián)系學生和學生之間、個人和團體之間的橋梁。教學中老師關心、熱愛學生,師生相互信任,相互吸引,學生會主動接近你,教師的一言一行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教師用高尚的情躁,廣博的知識和鍵美的體魄,給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影響。學生有自己的想法愿意找老師傾}斥,所以體育教師在給學生展示美的情操和高尚的品德的同時,也是學生的傾訴對象。教師是聯(lián)系學生和學生之間、個人和團體之間的橋梁,是學生融入團體墊腳石、催化劑。

2.4 組織協(xié)調與團隊的關系,體驗團體合作的成功與失敗。在教學中為了加強學生的凝聚力,培養(yǎng)學生主人公的責任感,體育教師有目的的走進每個團隊與學生一起參加活動,一起探討在體育課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急于把教學內容灌輸給學生,而忽視對學生的自我學習、自我評價、自我教育的能力培養(yǎng),在體育教學中多運用合作學練。每一個學生存在個體的差異,有的學生體能好,容易掌握技術,有較強的能力,信心十足,他們通常體驗到成功,有的學生因為體質較差、信心不足等等因素,掌握技術能力差的“弱勢群體”學生,體驗到成功次數(shù)就相對少了,怎樣培養(yǎng)和發(fā)展這些“弱勢群體”的自信,讓他們也體驗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悅哪?就是把體育競賽、體育游戲引入課堂,克服一些學生的惰性,在主動與被動之間認識了自我,找到自信。教學中我多選用團體合作的練習和集體性的游戲,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從而使這些“弱勢群體”也嘗試和體驗到團隊成功合作的快樂。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作為老師也要積極融入班級當中,共同參與同學們的技能學習、指導和組織等,并不斷地學習關于團隊精神培養(yǎng)的文化知識,不斷豐富課程理論、完善教學策略,為班級團隊精神培養(yǎng)提供科學的途徑和方法。

參考文獻

[1]鈕文勝.如何讓學生主動參與體育課堂教學[J].考試周刊,2011(58):150-151.

[2]宋永會.體育教學中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11):57

第9篇:團隊合作精神的核心范文

【關鍵詞】教師,團隊建設,教學改革

1.概述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提高英語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加強英語教師團隊建設,是深化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順應時代要求,英語教學以團隊為基礎的工作方式尤其重要。團隊合作精神的正在向社會工作的各個層面延伸。團隊教學要重視教師隊伍存在的問題,在英語教學中應該大力加強教師團隊建設,以教師團隊為核心,帶動學科建設,全方位提升英語教師教學質量,并結合其他專業(yè)發(fā)展特色,調整本專業(yè)結構,以教學質量為核心,在順應國家經濟、社會、文化、產業(yè)各方面發(fā)展的情況下,要求團隊成員相互合作、共同進步。所以在高校英語教師團隊中教師之間的相互合作精神非常重要。

2.當前的高等院校英語教師團隊建設存在的問題

2.1教師隊伍結構不夠完善。教師隊伍中職稱、學歷、年齡等結構不盡合理,部分專業(yè)人才短缺。

2.2教師能力有待提高。部分青年教師在學習、實踐和國際交流的能力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在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方面也存在著欠缺,需要更大的提高。

2.3學術隊伍需要進一步整合,缺乏領軍型的人才。尤其是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中青年學術骨干、教育部跨世紀學術骨干、國家級教學名師、省部級學術技術帶頭人等學術大師、教學大師匱乏。

2.4教師隊伍建設制度尚需進一步完善。學校人事制度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分配制度不合理,高校內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仍有弊端,配套體系和相關政策不夠協(xié)調,還不能完全達到新建本科院校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的要求。

3. 塑造高校教師團隊的要求

3.1教師團隊的規(guī)模

想城建一個高績效團隊,成員是不宜太多,合理的成員安排,可以有效的管理形成凝聚力,團隊成員之間可以相互信任,給予對方忠誠感,完善團隊規(guī)模,才能培養(yǎng)出一個高素質、高績效的隊伍。

3.2團隊成員的結構

3.2.1能力結構。一個教師團隊需要配備能力互補的成員。需要具有知識和高專業(yè)的人員;需要具有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善于聆聽和反饋意見的成員;需要權衡建議并作出有效選擇的成員;需要解決沖突以解決人際關系技能的成員。

3.2.2學科結構。伴隨著教育教學工作的日漸復雜和學術研究的日趨困難,單一的學科知識已經很難解決教育理論和實踐中的諸多問題。應該優(yōu)化學科特色,積極培育新興交叉學科,科學制定學科發(fā)展規(guī)劃,拓展學科門類、優(yōu)化學科結構,從學科上建設成一個高水平的團隊。

3.2.3職稱結構。打造一支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學歷層次高,學術思想端正、科研思維活躍的學術隊伍,應在團隊教師職稱結構分布上,教授、副教授、講師比例分配應當均衡。團隊中的教授可以與其他職稱人員交流經驗。講師、副教授之間也要相互交流、共享共創(chuàng),有利于團隊整體實力的提升。

3.2.4學緣結構。學緣結構即指一個教師團隊中所有教師成員最終學歷學校的構成狀態(tài)。團隊中的教師,要具有堅實寬厚的寄出理論和廣博的知識,團隊建設要有自然科學類知識系統(tǒng)和社會科學類知識系統(tǒng),還有要有兩者交叉類的知識系統(tǒng),從而更好的實現(xiàn)學緣結構的合理化。

4加強團隊成員間的合作與交流

協(xié)同合作是團隊精神的核心。只有發(fā)揮協(xié)同合作精神,使各成員的矢量和最大化,以實現(xiàn)教師團隊的整體目標。教師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事事從他人角度著想,要互幫互助;相互溝通,保證團隊與環(huán)境協(xié)調一致。使得成員之間相互合作的同時可以逐步鞏固團隊的凝聚力,從而在實現(xiàn)團隊目標的結果中也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

5. 高校英語教師團隊建設的基本思路

教材建設是教學團隊建設主要任務之一。大學英語教學團隊要結合本專業(yè)自身發(fā)展的階段和特色,選用適合英語團隊教學改革的高質量教材、新教材充實到教學中,組織編寫大學英語教輔材料。大學英語教學團隊要加大科研教改力度,不斷促進科研轉化教學工作。要開展人才培養(yǎng)模式、培養(yǎng)方案、教學制度、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考核方法、教學理論和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學術研究,促進教學建設,鞏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大學英語教學團隊是以教學水平高、有一定學術成就的教授或副教授為骨干,以廣大大學英語教師為主體的團隊。一個優(yōu)秀的團隊應該引進一批高學歷教師;加強教師培訓;促進教師交流;發(fā)揮老教師傳、幫、帶作用;積極開展觀摩課、示范課、講課競賽等教學研討活動,提高全體大學英語教師的教育教學素質。充分利用好現(xiàn)有教學資源,發(fā)揮好現(xiàn)有教學資源的作用;不斷開發(fā)新的教學資源,為教師進行教學改革活動提供物質保障;發(fā)揮網絡作用,為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交流環(huán)境。通過開展多媒體教學研究和教學課件研發(fā),利用和完善網絡教學的效能,促進新的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在大學英語教學團隊內部或其它相關專業(yè)之間開展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手段等方面的共同研究,開展啟發(fā)式教學、討論式教學和任務型教學等教學方法改革。

6.結語

由強調和重視教師個人發(fā)展到強調和重視教師團隊建設,是學校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和教師隊伍建設的必然趨勢。簡言之,對學校而言,一個優(yōu)秀的教育團隊遠遠勝過學校有少數(shù)幾個名師。高等院校要想持續(xù)提升整體辦學水平,關鍵在于構建適合教師隊伍建設與管理的新模式,進一步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開闊教師視野,促進合作和交流,以滿足國家在經濟、社會、文化、產業(yè)各方面對于人才培養(yǎng)和科研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需求。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對于深化高校教學改革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彭萬.新建本科院校教師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fā)[J].宜賓學院學報,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