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網絡暴力的現象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網絡暴力是一種暴力形式,它是一類在網上發(fā)表具有傷害性、侮辱性和煽動性的言論、圖片、視頻的行為現象,人們習慣稱之為“網絡暴力”。
近些年以來,中職學校由于網絡暴力引發(fā)的校園沖突事件已經呈現上升的趨勢,處于發(fā)展中的中職學生對外界的刺激和影響缺乏成熟的判斷,具有青春期的沖動,在享受互聯網帶來的精神大餐的同時又容易受到網絡暴力等不良現象的影響,或者是面臨網絡暴力侵害時缺乏應對的策略,因此掌握避免成為網絡暴力實施者和受害者等人際沖突事件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基于以上原因,在南京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計算機管理系14級會計專業(yè)學生中,開展了問卷調查。調查對象共132人,年齡為15~17歲,女生125人,男生7人。
一、中職學生網絡暴力現狀
你們知道哪些行為屬于網絡暴力嗎?你們在網上攻擊過他人嗎?你們在網上又被別人攻擊過嗎?圍繞以上三個問題,在南京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會計專業(yè)14級的所有學生中進行了真實、客觀的匿名問卷調查,由此獲得了一些數據。
1.你認為哪些行為屬于網絡暴力?
有將近80%的人在網上受到過攻擊,而從沒有受到過他人攻擊的僅占約14%。這個調查結果很讓人反思,學生在面對惡意批評和謾罵的時候,表現義憤填膺,但其實很多時候,他們無意間卻在做著讓別人和讓自己痛恨的事情!
二、中職學生網絡暴力產生的原因分析
英國14歲女生漢娜?史密斯因不堪網絡語言攻擊在家中上吊自殺。在漢娜社交網站的個人主頁上,這位14歲的女孩不時能收到很多同校同學的各類語言攻擊和侮辱。在這位女孩自殺前,“這個世界沒有你會更好”的信息還一直不時在女孩的主頁上冒出。
漢娜之死,引起廣泛的討論和調查。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2014年,10歲~17歲間的美國青少年遭遇網絡欺凌的案件增加了50%,此類案件呈上升趨勢。英國的一份報告顯示:接受調查的500名青少年中,很多人表示自己曾收到過恐嚇留言或郵件,還有超過1/3的人表示,自己曾在網上攻擊過他人。據調查獲知:女生受到網絡欺凌傷害的幾率高于男生。約39.3%女生曾在網絡上被欺負,略高于男生的34.4%,不過有27.3%的女生表示,而女生的欺凌行為往往更狡猾、更具殺傷力。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發(fā)現網絡暴力產生的根源有很多,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社交網站缺乏管制,匿名網友可以憑借語言暴力在網站肆意發(fā)泄。網絡的“匿名性”使得有些學生錯誤的把網絡世界當成一個不受限制的虛擬空間,從而不斷自我放松。
第二,有些青少年涉及或參與網上欺凌活動的另一個原因是缺乏文明上網的意識。這些學生認為一切行為發(fā)生在遙遠的空間,并不會察覺得到在個人網頁重復污辱,極可能導致對方恐慌甚至擔心人身安全。
第三,學生的法制教育滯后。很多中職學校的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很好地遵守各項法律法規(guī),而進入網絡世界后因為法律的約束很少,因而有些學生會不遵守日常的道理和法律規(guī)范,放大不良行為。
看似一句調侃或一句中傷,可能會帶來暴力沖突,甚至危及生命!現今網絡已經無處不在,學生身處其中,那學生應該如何規(guī)范自己的語言,努力創(chuàng)建一個干凈的環(huán)境?
三、應對中職學生網絡暴力的方法
第一,完善網絡監(jiān)管,加強對網絡交流平臺的管理,逐步推行網絡實名制,創(chuàng)造良好的網絡環(huán)境。網絡監(jiān)管者應當加強同網絡服務運營商和網絡公司的交流合作,對不文明的上網行為進行適當干預。有些網站可以規(guī)定只有成年人才可以注冊等。同時也要加大輿論的引導作用,發(fā)揮專家在釋疑解惑、知識普及等方面的積極作用,通過開放、平等的互動平臺促進網絡發(fā)展走向有序理性的軌道。
第二,加強對學生的文明上網教育,從道德層面約束學生行為。努力創(chuàng)建以家庭和學校為主體的教育監(jiān)督系統,加強對學生的倫理道德教育,引導他們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目前有一些學校規(guī)定,學生在校期間不得登錄社交網站或視頻分享網站;同時也建議家長申請一個社交賬號來監(jiān)管孩子在社交網絡上的言論。此外,抵制不良內容、不沉迷、良好地控制上網時間,都能有效地幫助青少年遠離網絡欺凌的威脅。
第三,加強學生文明上網法制教育。除了依靠道德約束外,還必須依靠法律。一方面,學校加強對學生的網絡安全法制教育,讓學生在網絡世界也能像現實世界一樣遵守法律法規(guī);另一方面,政府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據報道,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還相繼開通了專門的網絡熱線,鼓勵舉報與網絡暴力有關的信息。
參考文獻:
[1]劉偉峰,安曉靜.網絡暴力現象解讀[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01).
最近,四川成都市一男子將一駕車女子拖至車外毆打。事后,該男子提供行車記錄儀錄像,證實女子突然變道、別車。隨即,網友“挖”出該女子以前多次不良記錄,甚至包括酒店開房登記記錄。一場因違章而引發(fā)的網民熱議,異化成對當事人二次傷害的“網絡暴力”。有人說,做錯事,就該受罰;有的人則表示,適當的網絡曝光可以激濁揚清,但應在法律法規(guī)允許的范圍內、人心道德的天平之間進行。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促使著網絡暴力的發(fā)生?首先,互聯網的迅捷發(fā)展,正無時無刻不對每個人的工作、生活和學習產生著深刻的影響,這構成了網絡暴力發(fā)生的潛在基礎。其次,匿名的網絡狀態(tài)導致部分網民口無遮攔,事件當事人維權難度大、追責難。很多網民在譴責別人不道德的同時,自己也采取了不道德的方式,情緒的無底線宣泄對別人造成深度二次傷害,甚至侵犯個人隱私。
那么,該如何根除網絡暴力現象呢?
首先,立法先行。2014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通報《關于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首次劃定個人信息保護的范圍,明確利用自媒體等轉載網絡信息行為的過錯認定。但是,我國目前尚沒有一部專門的法律對個人隱私給出詳細的解釋和保護細則,國人對隱私的保護意識仍比較薄弱。曾有專家建議,言論自由既不能突破法律規(guī)定,也不能逾越道德底線,更不等于豁免社會責任,因此應對個人信息圈定“保護網”,對“人肉搜索”制定法律紅線。
其次,常言道“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網絡暴力所指向的網絡事件,既然引起輿論臧否,則一定有其不符常情、不可理喻之處。伴隨著近年來互聯網的狂飆突進,“人人都有麥克風”已經成為既定事實。那么,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以法律為準繩、以道德為天平衡量自己做的每一件事,不做逾越法律紅線、有違道德的事。
最后,網民需要加強修養(yǎng),以理性代替臆斷,以設身處地代替無所忌憚。網絡暴力現象已成為網絡生活中的陰影,而或許,任阿一個人都有可能在下一刻成為網絡暴力的受害者。正因如此,網民需要以“同理心”設身處地地探尋事情的來龍去脈,以理性判斷代替主觀臆斷,不輕易置評;若下定論,需要經得起邏輯的推敲、事實的檢驗、公眾的認可。
最近,在微博上,隨著討論交鋒呈現出熾烈的狀況,一些爭論也日趨激化,開始出現一種暴力的傾向。這里有頻繁出現的以暴力相威脅,展現出的暴力的渴望等,但更為危險的是在虛擬現實中的威脅和恫嚇有了轉變?yōu)楝F實的暴力的行為。
這些當然是一些局部的現象,也僅僅是極少人的極端行為。但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從暴力威脅的罵戰(zhàn)轉為了現實的人身威脅和嘗試進行暴力行動,甚至一些實名認證的人士也參與了;二是這種現實的人身威脅和行動也得到了一些持相同觀點的人的大聲喝彩,認為這是很有道理的行為。這兩個現象其實突破了互聯網原有的和現實相對脫節(jié)的虛擬狀況,而是在某種特定的狀況下變成了現實化的暴力。
這種將網上的虛擬世界的討論變?yōu)楝F實世界中的暴力的愿望之所以應該引起高度的關注,是它的出現突破了互聯網文化的底線。觀點之爭當然自有互聯網的一天就存在,在網上相當激烈的言辭你來我往,甚至破口大罵也是經常出現的。這些比起在紙媒或公共場合當然要顯得越過了界限,但在互聯網上還是某種雖然讓人不愉快但卻常見的狀態(tài)。但今天這樣把暴力公開地甚至炫耀性地展現其實是相當危險的,也確實是互聯網文化的負面性的因素的爆發(fā)。在這里令人震驚的不是有人會在現實中使用暴力,這種試圖用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欲望其實是人類社會中難以避免的,而在于和他觀念相同的人覺得打得有理,覺得對方的觀點已經不屬于人類,所以該打。
這里有一種將暴力合法化的邏輯值得關注:自己的觀點就是真理,對立面就無權發(fā)表他的觀點,而必須訴諸暴力加以徹底解決。這種辯護的危險性在于它將不同觀點和思路的論爭最終變成暴力的對決,用現實的暴力解決網絡的分歧。
關鍵詞 青少年 互聯網 暴力游戲 暴力傾向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一、問題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網絡游戲出現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在最近十幾年內迅速發(fā)展。與此同時,網絡游戲對青少年的生活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各地警方發(fā)現,在青少年喜歡玩的電腦游戲中,其情節(jié)內容基本上都帶有暴力內容,網絡游戲引發(fā)青少年犯罪居高不下,80%以上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網絡暴力游戲成為他們違法犯罪的直接或間接誘因。由于網絡暴力游戲與青少年暴力行為之間存在可能的聯系,而當前網絡游戲在社會上日益流行,我國還缺乏必要的控制手段,為此,積極開展網絡暴力游戲對青少年攻擊行為影響的相關研究便顯得特別重要和緊迫。
在已有的網絡暴力游戲的研究中,研究者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接觸暴力的網絡游戲與暴力行為之間的關系,采取了多種方法來論證,主要是通過讓被試者玩不同暴力水平的游戲,再分析所產生的暴力行為因變量上是否存在差異。研究的方法有調查研究和實驗研究,許多研究都證明了無論短期還是長期暴露于網絡暴力游戲都導致了暴力行為的產生。但已有的研究也存在著不足,包括研究的可重復性,樣本的大小是否足夠,信度、效度是否控制,是否有時間次序,以及潛在的虛假因素的影響是否控制,交互影響是否考慮等。而最不足的是缺乏長期的研究以及多角度、多變量的討論。本文試圖通過研究更好地認識網絡暴力游戲這個日益流行的現象,探討其與青少年暴力傾向的關系。
本文以傳播學的“涵化理論”和社會學的“社會學習理論”、心理學的網絡成癮理論為基礎理論,以廣州市的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青少年玩網絡暴力游戲的狀況。文章考慮了性別、年級、每月可用零花錢、網齡、父母學歷、與父母關系的和諧程度等因素。
根據相關理論,我們對與本課題相關的概念進行了如下界定:
(1)暴力游戲:游戲中含有“血腥”、“殺戮”、“戰(zhàn)爭”、“攻擊”、“打斗”等內容的游戲即為暴力游戲。
(2)網絡暴力游戲:是通過互聯網進行的電腦游戲;是多個游戲者參與其中的互動游戲;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為主要內容的并帶有描繪游戲人物試圖對其他游戲人物造成傷害的電子游戲。根據《大眾軟件》的劃分方式,網絡暴力游戲可以劃分為四個等級:A 零級。是指游戲中無任何表現血腥、暴力及非人的內容;B 一級。指游戲中有暴力傾向力’面的暗示,有少量表現的血腥或其它場面非人場景的內容;C.二級。指游戲中有暴力傾向,有一定數量表現的血腥或其它場面非人行為的內容;D三級。指游戲中有詳細表現肢體分裂的過程或狀態(tài),有明顯的施暴過程以及表現其它非人性的行為。本文主要研究后三種游戲對青少年的影響。
(3)暴力傾向:是指具有暴力的想法且有可能發(fā)展成實際行動的一種心理與行動趨勢。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對象
本文以在廣州市的中學生為研究對象,從16所中學(包括初中5所,高中11所)中進行隨機問卷調查,實際發(fā)放問卷574份,回收有效問卷535份,有效回收率是93.2%。在接受調查的中學生中,男生與女生的性別比例是4:6;高中與初中學生的比例亦是4:6;其中,將近7/10的被訪者就讀于?。兄攸c中學;超過7/10的被訪者每月零用錢不高于300元;超過九成的被訪學生網齡超過1年。
2 調查工具
通過Excel2007對樣本進行數據錄入,并以SPSS13.0統計軟件作為統計分析工具。
3 調查程序
本次調查時間為2009年3-5月,歷時兩個多月。調查問卷由課題組五位高校傳播學、法學老師在文獻資料搜集、分析下制定,并在試調查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
在研究變量(被訪者認知、態(tài)度、行為)確定后,進行變量操作化并設計成問卷。在問卷初步擬定之后,由廣東工業(yè)大學三位專家共同審讀問卷內容、斟酌文字,力求提升表面效度與內容效度。問卷初步確定后,進行了前測與試測以了解問卷的確切性,并依據測驗結果對相應題目予以修正。最后確定問卷,并由廣東工業(yè)大學社工系學生調查組對中學生進行抽樣調查。
三、研究結果
1 青少年玩網絡游戲的基本情況
(1)玩網絡游戲的頻次與時長
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的被訪者(樣本為334;約62.4%)每周至少玩一次網絡游戲,將近15%的中學生每周玩超過5次。
筆者就每周至少玩一次網絡游戲的334個被訪者進行調查發(fā)現,將近半數的中學生每次玩網絡游戲的時長為1-3小時,而超過三小時的中學生有將近三成(樣本為98;約32.4%)。
顯著正相關,初中生每周玩游戲的次數非常明顯地高于高中生(t=6.852**)(見表1),男生玩游戲的次數非常明顯地高于女生(t=7.158"*)(見表2)。
每周玩網絡游戲的時長與“性別”顯著正相關(t=2.224*)(見表2),但與“年級”、“網齡”無太大關聯(見表3)。
表4的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平均每次玩網絡游戲的時間長度在與父母關系融洽程度上存在顯著差異(F=2.536,p
調查結果顯示,“每月零花錢”、“父母學歷”、“父母關系融洽程度”對沉迷程度也有所影響。每月零花錢1000元以上的,玩游戲的時長非常明顯地高于500元以下的同學(t=4.129*)。父母學歷為“小學以下”或“研究生及以上”的,玩游戲的時長要顯著高于其他同學。與父母關系非常差的,平均每次玩網絡游戲的時間長度要顯著高于其他同學(t=2.536*)。
2 所玩網絡游戲的級別
調查顯示,被訪問的中學生中,有將近1/5(樣本是58.約17.4%)所玩游戲的級別在二級及以上(見表6)。且最受中學生喜歡的游戲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QQ游戲(N=110)、CS(N=50)、CF(N=37)、魔獸(N=28)、卡丁車(N=27)。
相關分析顯示,玩網絡游戲的級別同被訪者“年級”、“性別”顯著正相關,初中生玩游戲的級別非常顯著地高于高中生(t=4,604**)(見表1),男生玩游戲的級別明顯高于女生(t=5.522**)(見表2)。
父母學歷對玩網絡游戲的級別也有所影響。父母學歷為“為小學以下”或“研究生及以上”的,玩游戲的級別要非常顯著地高于其他同學。
2 青少年玩網絡暴力游戲與暴力傾向的相關性
(1)不同游戲級別對暴力游戲的認知
從表7可以看出,對網絡游戲“畫面血腥”、“音效富有煽
動性”、“現實中沒有的刺激”的認知,零級和一、二、三級差異顯著,零級更不贊同網絡游戲“畫面血腥”、“音效富有煽動性”、“現實中沒有的刺激”。而贊許度與認可度通常是暴力傾向形成的前提。
(2)對暴力游戲負面影響的認知
本次調查將暴力游戲的負面影響設置為三個指標,分別是影響手眼協調能力、導致精神緊張無法放松、浪費時間影響學習。筆者將非常贊同、比較贊同、中立、不太贊同、非常不贊同賦予分值,分別是10分、8分、6分、4分、2分。所有被訪者對暴力游戲的負面影響持中立態(tài)度(5分
3 對暴力游戲未來發(fā)展的看法
關于暴力游戲未來發(fā)展看法的調查發(fā)現,被訪中學生中竟然有近六成對暴力游戲的未來發(fā)展持明確支持(樣本為94,約17,6%)和中立(樣本為193,約36l%)的態(tài)度。這也印證了上文中得出的中學生對于暴力游戲負面影響認知不夠的結論。
4 周圍朋友/同學用暴力方式解決矛盾的例子數量
調查顯示,被訪者周圍的朋友與同學中用暴力方式解決矛盾的數量回答“非常多”、“比較多”、“一般”的人數占到44.1%。回答“比較少”、“非常少”的人數占到49.6%。
5 對網絡、現實中矛盾的解決方法
調查顯示,多數被訪的中學生是可以區(qū)分網絡和現實的區(qū)別的,針對這兩類性質不同的矛盾(虛擬/現實),解決方式也有所區(qū)別。對待網絡上的矛盾,多數被訪者認為“解不解決無所謂”(樣本=243,約45.4%),其次,多數中學生選擇“同對方就在網上PK”;而對待現實中的矛盾,將近六成的中學生選擇“用現實生活中的方式解決”,其次是認為“解不解決無所謂”。而不論網絡中的矛盾還是現實中的矛盾,選擇“將游戲中的暴力方式復制到現實中解決”的人寥寥無幾,前者只占了1.3%,后者只占了1.9%。
6 暴力行為贊同狀況
本部分調查中,筆者將對暴力行為的贊同狀況分為五個遞進的層次,分別是“暴力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暴力只能解決一些問題”、“無所謂”、“不太贊同用暴力解決問題”、“堅決反對用暴力解決問題”。其中,前兩個指標表示對暴力行為“非常贊同”和“比較贊同”,第三個指標(即“無所謂”)表示對暴力行為持中立態(tài)度,后兩個指標表示對暴力行為“不太贊同”和“非常不贊同”。調查發(fā)現,有超過1/5的中學生(樣本為109,約20.3%)對暴力行為持贊同的態(tài)度。這一數據確實應引起青少年教育者及傳媒人的注意。
另外,筆者將“暴力行為贊同狀況”這一指標同其可能相關的指標進行了相關分析,就現有的數據發(fā)現,中學生“暴力行為贊同狀況”同被訪者“性別”、“年級”、“與父母的關系”、“父母學歷”、“每月零花錢”無明顯相關性,而與“平均每次玩網絡游戲的時間”正相關,即平均每次玩網絡游戲的時間越長,暴力行為贊同度越高;與“玩得較多的游戲所屬暴力級別”正相關,即玩得較多的游戲所屬暴力級別越高,被訪者暴力行為贊同度越高(見表8)。
四、結論與討論
1、所調查青少年參與網絡游戲的程度較高,并且存在性別和年級差異,男生網絡游戲的沉迷程度更深,無論是頻次、時長,還是游戲級別,都顯著高于女生;初中生玩網絡游戲的頻次、級別明顯高于高中生。
2、青少年的網絡游戲沉迷程度還與家庭的各因素相關:每月零花錢300元以下和300-500元之間的青少年在玩網絡游戲的頻次、時長和級別方面差異不大,但1000元以上的青少年每周玩網絡游戲的時長顯著高于其他人;父母學歷程度為小學及以下的或研究生及以上的,每周時長和游戲級別明顯高于其他人。與父母關系非常差的,平均每次玩網絡游戲的時間長度要顯著高于其他同學。
3、青少年對暴力游戲的負面影響認知不夠,只對暴力游戲的負面影響持中立態(tài)度,
4、網絡游戲導致青少年一定的暴力思維傾向,玩過暴力游戲的青少年中,超過1/4的人存在崇尚暴力的傾向,且游戲級別越高,崇尚暴力的傾向越大。同時,青少年對暴力行為的贊同狀況也受他們玩暴力游戲的時間及游戲暴力程度影響。但網絡游戲對青少年暴力傾向的影響更多的是思想層面的,就行為上而言產生的影響較小,
以上結論印證了格伯納的“涵化理論”,即網絡這種傳播媒介的某些暴力性傾向,不知不覺地影響著青少年的現實觀,導致了青少年一定的暴力傾向。而且,沉迷網絡暴力游戲的程度越深,青少年所受的“涵化”影響也越深。
關鍵詞:網癮;因素;影響;療法
1、我國大學生網絡成癮狀況
目前,大學生已經成為網民組成中最為主要的群體之一,相比于傳統的知識獲取渠道(書本、電視、報刊、廣播)網絡具有更加明顯的優(yōu)勢,知識信息的獲取更為快捷寬廣。但與此同時,由于大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協調能力、自我保護意識相對缺乏,容易被虛假信息、暴力游戲、等不良網絡內容所吸引,過分沉迷其中,也引發(fā)了一系列的弊端和社會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據《中國青少年網癮數據報告》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網癮青少年約占青少年網民總數的132%(95%置信度下的置信區(qū)間分別為126%~138%)。青少年網癮現象在我國已經不容忽視,需要引起多方關注。[1]2007年12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國13所高校的一份調查顯示,大學生網絡成癮問題日趨嚴重,80%中斷學業(yè)(包括退學、休學)的學生與網絡成癮有關,而出現不及格學分的在校本科生中,網絡成癮的超過四分之一。2004年合肥工業(yè)大學組織的一項調查也顯示,該校退學學生中有90%是因為沉溺于網絡導致學分修不滿而被勒令退學。同時還有百余名在讀學生因為網癮出現成績下降、學分不達標的情況,其中一些學生被降級、瀕臨退學邊緣。[2]
2、大學生網癮形成的因素
海德的歸因理論認為,一個人的行為必有原因,其原因要么取決于外界條件,要么取決于主觀條件。網癮學生的產生原因是錯綜復雜的,既包括大學生自身的思想因素又包括外部環(huán)境因素,因此我們分析大學生網癮形成的因素需要從教育主體、客體等多方面考慮。
2.1教育主體的原因
教育主體是按照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響的個人和群體。[3]由此可見,凡是對學生實行了教育行為的人或群體,都可稱之為教育主體。教育主體具有多元且多變的特點,通常包括教師、父母、社會關系,因而我們在分析教育主體的原因中也需要從學校、家庭、社會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在學校方面,良好的多媒體教室和網絡設施、學生可自帶電腦在寢室上網,在給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資源的同時也為上網成癮提供了客觀條件;高校在擴大招生之后,學生人數的增加引發(fā)了許多客觀條件的限制和管理漏洞,尤其是對于學生使用網絡的監(jiān)督和管理,高校一般很難發(fā)現學生沉迷于網絡,在出現問題之后也很難形成一套有效的與家庭聯動的解決辦法。
在家庭方面,許多家長錯誤的認為孩子們進入大學已經成年,應該自我管理或者由學校管理,作為家長只需要提供物質方面的保障,于是淡化了對于孩子們教育和管理;家長對于孩子期望值較高,當孩子們在學習上或者交往上遭受挫折時,往往得不到家長的理解與支持,為了緩解壓力,逃避現實,往往會試圖通過網絡以尋求安慰和解脫。
在社會方面,目前在學校周圍總是充斥著大量的網吧,富有互動娛樂性的網絡游戲和網絡聊天室等等都對于學生群體有著巨大的誘惑,許多網絡公司將高校學生作為他們主要吸引的群體,推出各種游戲、各種活動吸引學生,導致學生上癮。與此同時,社會輿論教育也無法與學校及家庭教育相結合,缺乏長效作用機制。
2.2教育客體的原因
教育客體即為受教育者。大學生其自身是網癮形成的最為直接也最為關鍵的因素。影響教育客體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自尊因素,孤獨、社交因素,自控和認知因素。
在自尊因素方面,許多大學生因在現實生活中受挫,得不到他人的支持與尊重,繼而向網絡尋求他人的認可和肯定。教育客體往往通過網絡游戲中不斷得分、等級的不斷提升,在討論區(qū)中發(fā)表信息獲得網友的討論與共鳴,在虛擬世界中擔任某重要角色,以此尋求自尊的提升,從而誘發(fā)過度上網。
在孤獨、社交因素方面,有孤獨感或者社交缺陷的學生容易在網絡上尋求感情的寄托。網絡交流可以避免面對面帶來的陌生感、緊張感,這種獨有的方式可以消除兩個人之間因學歷、地位、金錢等多方面帶來的隔閡,可以讓從未謀面的陌生人很快成為朋友,網絡的虛擬性和不確定性會讓許多學生就此沉迷。
自控和認知因素方面,大學生正處于接受新鮮事物能力較強,求知欲旺盛的時期,對各種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網絡的迅速、便捷對他們有著很強的吸引力。與此同時,他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尚未定型,生理上的成熟與心理上的不成熟矛盾尖銳,他們在缺乏對網絡全面、正確、系統的了解與認識,對網絡信息的真假不能有效的判斷和篩選,容易在紛繁復雜的網絡世界中迷失方向。
3、網癮對大學生造成的不良影響
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網癮”患者容易產生的心理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1寂寞
一方面,網絡的正確使用的確能給大學生提供各種便利,尤其體現在信息獲取方面,全面、快速、透徹的信息獲取讓大學生能緊緊跟上時代的腳步。但另一方面,其過程卻是相對封閉的,獲取信息時依靠的是冰冷的機器,缺乏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溝通,導致人際交往能力下降。與此同時,一旦離開網絡,會產生交流障礙,很難與同學、朋友相處。由此,不可避免使得網癮學生產生寂寞孤獨的感覺。
3.2沖動
網絡作為一個虛擬空間,可以提供超越時空界限、平等的地位、靈活并且匿名的身份,這些都對大學生造成了難以抗拒的誘惑力,使他們沉迷其中。但是,網絡又是一個無底洞,你無法真正觸摸到它,這也會導致人們產生害怕和躁動的心理。與此同時,由于網絡相對浮躁,網友素質良莠不齊,大學生很難通過網絡正常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訴說,這也造成了學生網民在現實生活中遇事不冷靜,容易沖動的心理。
3.3暴力
網絡上充斥著大量的暴力游戲、暴力視頻,導致一部分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年學生沉迷其中,更為嚴重的形成暴力崇拜,認為暴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凡事都希望通過暴力解決。這也造成了因網絡游戲、網吧座位或與網絡有關的爭吵、斗毆、殺人事件屢有發(fā)生。
3.4逸
大學生正處于性萌動期,對于性有著強烈的好奇感,而網絡中有著大量的、天室,其的畫面、下流的語言對于大學生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和誘惑力。由此導致的搶劫、等犯罪現象屢有發(fā)生,也帶來了學生中存在性放縱、缺乏起碼的貞潔意思。
3.5虛空
網絡世界是精彩的,能夠幫助我們了解最新時訊、放松身心、緩解精神壓力。但是,長時間的上網又會損害身心健康,造成記憶力、反應能力、思維能力的下降,影響大學生的學習成績。由于網絡世界與現實生活反差巨大,不免產生無聊的虛空心理,導致學生喪失進取心,更為嚴重的會產生自殘或者自殺的想法和行為。
4、網絡成癮的綜合干預
4.1網癮學生的自預
只有找到了網絡成癮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在其中發(fā)揮最主要作用的就是網癮學生的自預。首先,需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對于網絡的自我認知。既包括對于網絡特性的認知,又包括網絡對于自身影響的認知。在網絡特性認知方面,需要大學生正確的認識網絡功能,樹立正確的網絡觀;在網絡對于自身影響方面,需要學生對比使用網絡前后不同的生活狀態(tài),認清自己能從網絡中獲得什么又會失去什么,在出現問題時及時向老師尋求輔導。其次,要積極培養(yǎng)合理分配時間能力,有目的性的上網并且限定好上網時間,可以邀請父母、同學等進行監(jiān)督,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上網習慣。
4.2家庭方面的干預
在預防網絡成癮的過程中,家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和孩子應該共同營造充滿關懷和公正的家庭氣氛,要善于與孩子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tài),幫助孩子認清網絡世界的虛擬性,復雜性,不確定性等特點。在孩子進入大學之后,不能放任自流,更要履行監(jiān)督義務,制止過多的網絡使用。與此同時,作為家長要努力學習網絡知識,言傳身教,用成年人的經驗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上網習慣,以一種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正確認識網絡,正確使用網絡。
4.3學校方面的干預
對于大學生,絕大部分的生活學習都在校園內,校方需對學生使用網絡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和引導。學校應貫徹素質教育的要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避免成績至上的評價體系以免學生成績受挫時尋求網絡的安慰。開展形式多樣,種類繁多的課外團體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培養(yǎng)其興趣愛好,讓學生能夠通過這些活動得到愉快與放松,避免學生通過網絡打發(fā)課余時間。鼓勵網癮學生班級的其他同學和班主任應經常的找有網癮的學生談話、體育鍛煉,讓其參加到班級活動中。與此同時,學校也應加強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導,開設針對網癮問題的專項心理咨詢室,配備專業(yè)老師對有需求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定期進行針對所有學生的網絡教育,防患于未然。
4.4社會方面的干預
對于網絡成癮的預防、網癮學生的教育,社會系統責無旁貸。我國于2006年啟動了“防沉迷系統”,2007年把預防與戒除網癮問題列入未成年人保護法,這些舉措是進一步管理網絡游戲開發(fā)和運營的良好開端。[4]
首先社會各方面應該重視對于大學生網絡成癮的關注,共同努力,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對網癮學生進行指導、幫助。其次,要加大力度對網絡進行監(jiān)管,對網絡信息進行過濾,實行網站信息分級制度,依法打擊非法網站。加強對于網吧的管理,尤其是校園周邊網吧的綜合治理,嚴格限制營業(yè)時間,制定針對網吧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最后國家應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建立相關的監(jiān)察機制,做到有法可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創(chuàng)建良好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作者單位: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周榮,周倩.網絡成癮現象、網絡使用行為與傳播經驗之相關性初探[J].中華傳播學會,1997.
[2]鄒居祿,宋娜.網絡成癮大學生心理機制及干預研究[J].高校輔導員學刊,2009,1(1):42-45.
關鍵詞:網絡圍觀概念特征作用
關于網絡圍觀,目前學界尚無人給出學理上的界定。分析發(fā)現,網絡圍觀是一種發(fā)生在依據網絡邏輯構建的虛擬社會場景中的常見現象,從本質上講,它是一種自發(fā)的網絡群聚,是一種心靈參與的視覺圍觀。在網絡匿名性、“集體潛意識”的影響下,網絡圍觀通常會顯現出道德與責任的缺失,進而對社會和個體產生不良影響。正因如此,目前國內通常以“網絡暴力”來泛稱一些網絡圍觀現象。然而考察發(fā)現,網絡圍觀在時下中國的特殊情境中,有時也會彰顯其積極的建設作用,僅從“暴力”的維度來概括是片面的。
網絡圍觀概念的提出
蓬勃發(fā)展的互聯網不僅為我們現有社會的轉型提供了基礎的物質架構,而且事實上建構了一個“超真實”的“虛擬社會”。人們通過延伸的感官以真實的情感投入積極參與到這個新社會場景的建構之中,演繹出各種新興的網絡現象,而網絡圍觀即是其中最常見、最有影響力的一種。
網絡圍觀現象。近年來,諸如“孫志剛事件”、“芙蓉姐姐”、“虐貓女事件”、“銅須門事件”等一些網絡事件沖擊著網絡和現實社會,引發(fā)了人們多維度的思考。通過分析我們會發(fā)現,這些事件有許多共同的特征。首先,這些網絡事件均發(fā)生在網絡媒體構建的虛擬社會場景之中;其次,在這些網絡事件中,網民是以一種延伸的視覺參與圍觀,同時發(fā)表言論表明自己的立場和態(tài)度;再次,有時圍觀這些事件的網民會在現實生活中以實際行動表達自己對事件主體的態(tài)度,比如對當事人的聲援、救助或是恐嚇、騷擾等,進而對當事人的生活造成影響。
例如在“孫志剛事件”中,圍觀者以極高的熱情表達對正義的追求,由于事件主角的平民角色和悲劇基調,圍觀者中堅持正義的理性支持者取得優(yōu)勢地位,他們不僅在虛擬世界的圍觀中表達對孫志剛及其家屬的同情與支持,而且將這種情緒延伸至現實世界中直接的幫助,最終促成了該事件的解決,并迫使一部法律被廢止。在這場“拔刀相助”的俠義式圍觀中,圍觀者及其言行表現出的建設性作用最為充分。這種圍觀超越了傳統現實的圍觀表象,實現了圍觀者心靈與行動的雙重互動,并最終匯集成一股改變事態(tài)發(fā)展的力量,形成了虛擬世界的一種奇妙景觀。
網絡圍觀的界定及分類。網絡圍觀是建立在互聯網物質架構和網絡化邏輯的基礎之上,以延伸的視覺形成的虛擬圍觀現象,圍觀者在網絡空間對被圍觀者進行話語評判,有時圍觀者的行為會延伸至現實世界,從而對被圍觀者產生直接影響。
網絡圍觀現象可以劃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的網絡圍觀的主要特征是圍觀者觀而不語,我們將其歸為虛擬靜態(tài)圍觀。比如平時網上看新聞、泡論壇、看影視視頻等均屬于這一類型的網絡圍觀,在這種圍觀中,圍觀人數一般較少,圍觀者大多不發(fā)表或極少發(fā)表言論。這種圍觀由于不會產生激烈的話語論爭和現實影響,很少引起人們的關注,本文也不將其列入討論之列。第二個層面的網絡圍觀的主要特征是圍觀者既觀且評。在這一類圍觀中,圍觀者通常會在一定的虛擬場景內(通常是BBS論壇)針對客體展開激烈的論爭,但這種圍觀只停留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之中,圍觀者的行為不會延伸到現實生活。我們稱這類圍觀為虛擬動態(tài)圍觀。第三個層面的網絡圍觀是影響最大的一類。其主要特征是圍觀者既觀又評且行。換言之,圍觀者不僅在圍觀客體的過程中發(fā)表言論,而且其情緒會跨越虛擬的網絡世界,以現實世界的實際行動對圍觀的客體造成影響,我們將這類圍觀界定為動態(tài)圍觀。在動態(tài)圍觀中,一部分產生破壞作用的圍觀被人們稱之為網絡暴力。
網絡圍觀的三個層面可以相互轉化。一般的網絡圍觀都會有一個靜態(tài)的過程,隨著圍觀人數的增多,圍觀形勢越來越嚴重,虛擬的靜態(tài)圍觀逐漸轉化為虛擬的動態(tài)圍觀,并在可能的情況下進一步轉化為動態(tài)圍觀;同樣,一個動態(tài)圍觀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冷卻,并最終演變?yōu)樘摂M的靜態(tài)圍觀。
網絡圍觀的特性
網絡圍觀并不是現實圍觀在互聯網上的簡單重現,而是伴隨著網絡的出現和發(fā)展而產生的網絡社會景觀。綜合分析近年來所發(fā)生的網絡圍觀現象,我們可以看出其具有如下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幾個特點:
自發(fā)的虛擬現場圍觀。首先,網絡圍觀是發(fā)生在以互聯網為物質基礎的虛擬的網絡場景之中,圍觀者沒有切身的直接參與,而是以延伸的視覺和情感參與圍觀。然而,這種參與通常會表現出更強烈的心靈互動,因為在網絡中,圍觀者的內心是敞開的,想法是有形可見的(通常表現為圍觀者的跟帖)。這種內心想法的可見性能夠促成相同意見者的呼應和聚集,進而產生內心的認同與集體感,形成聲勢和輿論壓力。這在傳統“安身立命”、“明哲保身”“少管閑事”思想占主流的現實圍觀中很少出現。其次,網絡圍觀具有自發(fā)性。所謂自發(fā)性,即“自我生發(fā)之意,自我生發(fā)是自然而然不知不覺的”?譹?訛。網民參與網絡圍觀的行為是一種沒有明確目的和計劃的行為。這種自發(fā)性首先源于有著圍觀基因的中國傳統文化,“特定時期特定階段社會的諸種經驗、習俗、慣例、語言和道德等要素以一種潛意識的方式支配、控制和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本身……”?譺?訛。更直接地說,其實“并不是人控制著文化,而是文化控制著人”③,正是這種文化基因為網絡圍觀提供了心理營養(yǎng)和慣性,使得圍觀“看熱鬧”成了中國的一種社會常態(tài)。于是,位于不同節(jié)點的個體閑暇時會在流動的網絡中游走挖掘,自發(fā)尋找那些足以引發(fā)興趣的圍觀客體,一旦發(fā)現便不假思索地參與其中。
此外,網絡相對安全的話語表達環(huán)境也為人們自發(fā)參與圍觀注入了無限的熱情。網絡的匿名性提供了自由真實表達的背景和平臺,放大了(或在心理感覺上實現了)渴求自由的人類內心追求,壓抑的自由表達欲望得以釋放。這也是自發(fā)圍觀的一個重要動因。
無組織的群聚。切斯特?巴納德認為,組織是“有意識地加以協調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的活動或力量的協作系統”。有組織的行為應該是有目的的,而且成員之間存在明確的分工與合作。而自發(fā)參與圍觀的網民“大多是彼此無關的個體,在散場后便四散而去,消失于茫茫人?!雹?。網絡圍觀是以網絡為平臺的無組織群體聚合,“不言自明,……他們彼此站在一起,僅僅這個事實,并不能使他們獲得一個組織化群體的特點”⑥。通常一個事件就是吸引那些分散于各個節(jié)點的網民聚攏在一起的磁石,而這些圍觀者則如吸附在磁石上的鐵屑,彼此孤立,互不相關。
這種非組織的群聚有時也會彰顯出強大的力量,其原因是這種群聚中存在多個“心理群體”。圍觀者雖然分布于網絡的各個節(jié)點,但“……成千上萬孤立的人也會獲得一個心理群體的特征”⑦,這些心理群體“不善推理,卻急于采取行動”,它們“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存在,受群體精神統一律的支配”?讁?訛。因此,當網絡圍觀中的這些“心理群體”面對同一事件時,常常會表現出心理和行動的高度一致性,這是網絡圍觀有時產生破壞作用的重要原因。
情緒性和可能的破壞性。心理學研究認為,雖然情緒能夠在意識中呈現,個體也能夠感受到情緒,但情緒多是自發(fā)的,而且個體對其所引起的生理變化與行為卻較難加以控制。特別是當個體成為群體的一員時,“便獲得了一個集體心理,這使得他們的感情、思想和行為變得與個體單獨時完全不同”?輥?輮?訛。網絡實際上為圍觀者提供了一個類群體場,位于這個場中的個體在心理上得到了群體的庇護,“這使他敢于發(fā)泄出自本能的欲望”。于是在網絡圍觀中,作為個人真實情緒表現形式的肆意謾罵和苛刻嘲諷常常成為圍觀話語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網絡圍觀個體的情緒性不僅會引發(fā)虛擬空間的語言暴力,有時也會推動虛擬的動態(tài)圍觀轉變?yōu)橛绊懣腕w現實生活的動態(tài)圍觀,甚至直接導致網絡暴力的發(fā)生,從而顯現網絡圍觀破壞性的一面。在“虐貓女事件”、“銅須門事件”和“姜巖事件”中,少數圍觀者出于對當事人的不滿,直接對當事人進行騷擾、恐嚇,不僅侵犯了當事人的權利,而且對當事人造成了精神傷害?!敖獛r事件”中的兩位主角不僅辭去了工作,而且不同程度地患上了精神疾病;2007年1月,一位26歲的女歌手不堪忍受網友的話語打擊而自殺;2008年10月,韓國名星崔真實,同樣也由于無法承受網民謠言的巨大壓力而自殺。網絡圍觀的破壞性可見一斑。
短暫性和復發(fā)性。網絡圍觀的生命周期是由圍觀者決定的。一旦失去了圍觀者,網絡圍觀即告終結。短暫性是流動網絡與浮躁心態(tài)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產物,它不同于現實圍觀的“一哄而散”,因為被圍觀者仍然會以“展覽物”的形態(tài)存在于“現場”。有時,被冷落的圍觀事件會引發(fā)大規(guī)模的后續(xù)圍觀。塵封已久的“朱令事件”曾在1995年于網絡,后于2000年、2006年先后兩次成為網絡圍觀的熱點。網絡圍觀的復發(fā)性顯現出網絡的張力和彈性邏輯,重新排列組合的信息有時會激起網民新的興趣,時空得以延伸,網絡事件的影響深度和廣度得以拓展。
非主流的哄客心態(tài)。哄客心態(tài),即是懷著一種事不關己的旁觀者心理圍繞在圍觀客體周圍的起哄、看熱鬧的心態(tài)。哄客心態(tài)并非所有網絡圍觀的主流,但卻是常見的圍觀心理。特別是在對一些具有娛樂性質的圍觀中,哄客心態(tài)常常會成為主流心態(tài)。學者朱大可認為,哄客是那些渴望民間丑角誕生的娛樂群眾,他們對每一個自我獻身的“嘔像”做出熱烈反響以期從他們那里榨取最大的娛樂價值。其進一步將哄客劃分為三類:笑客、贊客和罵客。笑客是以娛樂自身為特征,贊客則對圍觀客體報以歡呼和掌聲,這兩部分群體不會對圍觀客體造成任何傷害。而以嘲笑和謾罵為武器,以自己的價值判斷為尺度、用語言去斥責反對者的罵客則是圍觀客體的殺手。
現實圍觀中,由于圍觀者直接暴露在現實世界中,心理負荷使圍觀者更傾向于做沉默的旁觀者;而在網絡圍觀中,匿名性保障的安全減少了圍觀者的心理壓力,因此更多的個體傾向于表達真實的心態(tài),他們或笑、或贊、或罵,從而形成了網絡圍觀的哄客心態(tài)。
網絡圍觀的作用
傳統話語中,網絡圍觀始終是消極的和破壞者的形象。應該承認,網絡圍觀無論是對被圍觀者還是對社會都會造成沖擊和影響,然而其積極的建設作用亦不可低估。
第一,網絡圍觀的建設作用。
網絡圍觀對社會進步的推動作用不容忽視。在中國法制尚不健全的當下,網絡圍觀起到了道德維護和推進制度完善的積極作用。在“孫志剛事件”中,圍觀者話語關注焦點隨著事件的發(fā)展逐漸從“孫志剛事件”本身轉移到收容遣送制度,論爭過程把原收容遣送制度的種種弊端暴露無疑;圍觀者對法律更新遲緩表現出的憤慨對權力精英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力,并最終導致一部法律的廢止,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法制的完善。
網絡圍觀是網民了解社會動態(tài)并從話語論爭中汲取營養(yǎng)的重要途徑。較之傳統媒體而言,信息更加豐富的網絡媒體已經成為網民了解社會的重要窗口,一些無法在傳統媒體上被關注的內容可以在網絡中出現,使人們更客觀、更全面地了解真實的社會。不僅如此,圍觀中許多民間精英的評論充滿智慧和才氣,在“真理”與“謬誤”的論戰(zhàn)中彰顯了理性的力量,既為閱讀者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和理性養(yǎng)分,也會更大范圍、更深層面地波及和震撼許多淺薄無知的內心。
第二,網絡圍觀的消極作用。
網絡圍觀中,被圍觀者不僅面臨隱私可能遭到暴露的危險,而且還必須承受激烈話語帶來的精神重荷。而當虛擬動態(tài)圍觀演變成動態(tài)圍觀之后,被圍觀者更要承受現實的種種不可預知的影響?!敖獛r事件”中,被圍觀者的隱私信息被網民公開,被所在單位暫停工作后被迫辭職,生活受到極大影響。不僅如此,來自網民的恐嚇和威脅也使此事件的當事人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壓力而出現精神抑郁,最終只得拿起法律武器來抵擋圍觀者的進攻?!懊癖娍駸岫抢硇缘娜罕姳┝π袨?,是這個事件的根源所在。人民高呼著正義的口號,用某種極端甚至野蠻的方式,在精神上對事件當事人進行摧毀,當這種‘群眾暴力’發(fā)泄在了錯誤對象上時,所釀成的悲劇會是非??刹赖?,足以將一個人的精神信仰徹底摧毀,甚于對肉體的損害”?輥?輰?訛。正如盧梭所言,危害最大的不是罪惡,而是打著正義旗號的偽正義。
如今,網絡已無孔不入地滲入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中,深刻影響并顛覆著慣常的思維模式。吸引人們眼球的重磅“新聞”層出不窮,一些新詞匯也不斷地被創(chuàng)造出來。從“艷照門”到“俯臥撐”、“躲貓貓”之類的詞匯誕生,從鄧玉嬌、楊佳等人成名于網絡,從“天價煙局長”周久耕被人肉到如今的“煙草局長”韓峰,還有近期火爆網絡的“犀利哥”等等無數令人瞠目結舌的“新聞”實在讓人應接不暇,以至于人們大呼“人肉搜索”時代來臨。
一、何為“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是“貓撲”首創(chuàng)的一種搜索方式,和搜索引擎技術不同的是,它更接近于“愛問”“知道”一類的提問回答網站。提問者提出問題,其他網民通過搜索對象之前上網所留下的痕跡,對其進行查詢,或通過網絡查找與知曉搜索對象的人,進而找到搜索對象。因此,其常用的手段包括:利用搜索引擎進行搜索;從被搜索的目標對象入手,查其本人及朋友的博客、論壇等尋找線索;利用一些常用及社區(qū)類網站搜尋目標對象可能留下的注冊痕跡;通過被搜索目標的注冊痕跡,查其IP號,鎖定目標現實生活中的活動范圍,進而確定其真實身份等。
二、“人肉搜索”現象產生的原因
“人肉搜索”作為一種網絡集合行為,其產生和流行有著社會背景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環(huán)境條件和結構性壓力。
網絡的普及和網民數量的迅速增長,為“人肉搜索”提供了廣闊的虛擬公共空間,這成為“人肉搜索”產生的環(huán)境條件。不僅如此,網絡的高互動性和網民的匿名性使人們可以放下現實羈絆敢于言說,無須為自己的行為承擔任何責任,風險趨于零。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變革和轉型時期,由此所引起的結構性壓力和變革,使既有的倫理道德難以適應現實生活的需要,規(guī)范引導作用減弱,信仰危機、倫理困惑,各種道德滑坡和社會失范現象不斷出現。這些現象突破了社會公認的基本倫理道德底線,而現實社會中法治又往往失語或缺位,在這種情況下,網民自發(fā)地試圖重構倫理道德秩序的“人肉搜索”現象出現了。
此外,在一個網絡的時代,眼球經濟成了主流,無論是網民、網站還是媒體本身都在事件中推波助瀾,這也是“人肉搜索”現象出現的原因之一。
三、“人肉搜索”現象的積極價值
一是有利于個人情緒的平衡。封建臣民倫理強調的是民眾的順從,這一影響至今尚存。這使得人們在現實社會中壓抑個性,情緒抑郁。網絡虛擬社會給個體提供了一個相對自由表達的平臺,人們可以以一個本真的自我在這個社會中存在,使現實社會積聚起來的不滿得以釋放,有利于個體身心的發(fā)展。
二是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人肉搜索”現象的出現,有利于網絡社會的德治與現實社會法治的結合。通常情況下,來自社會的道德監(jiān)督的聲音通常比較微弱,道德一向都以自律來發(fā)揮作用,然而兩種方式的效果都較差。有了“人肉搜索”就有了“道德法庭”,這樣就能使德治和法治雙管齊下,社會更穩(wěn)定。
四、“人肉搜索”現象的消極影響
“人肉搜索”使用不當,容易引起網絡暴力等消極影響。“人肉搜索”事件中,當被搜索對象的個人隱私被毫無保留地公布,他所面對的不僅僅是人們在網絡上的口誅筆伐,甚至在現實生活中也遭受到人身攻擊和傷害。對于被搜索對象的搜索一旦失去控制?!叭巳馑阉鳌背搅司W絡道德和網絡文明所能承受的限度,就容易成為網民集體演繹網絡暴力非常態(tài)行為的舞臺,侵犯了個人隱私權等相關權益,阻礙了“人肉搜索”發(fā)揮網絡輿論監(jiān)督作用。
五、“人肉搜索”現象的規(guī)制
世界上沒有不受限制的絕對自由,不斷發(fā)展的網絡作為新興媒體也必須承擔起應負的社會責任。尤其是一些商業(yè)性網站,更不能只享受網絡自由的好處,而遠離現實社會的道義和責任。當然,網絡有其獨特的屬性,加強監(jiān)管不應該扼殺網絡開放互動的基本特點,理性負責的網絡是我們希望達到的理想目標,需要逐步靠攏。網絡是目前溝通民意的一個有效渠道,對它的監(jiān)管應該是疏通而不是堵塞。
為了充分發(fā)揮“人肉搜索”網絡互助工具和社會監(jiān)督公器的積極作用,首先,“人肉搜索”應以尊重他人的隱私權為原則,不要使其成為“泄憤”的手段和渠道。其次,“人肉搜索”應以提高網民的媒介素養(yǎng)為前提,使其與我國媒介尤其是網絡發(fā)展的速度相適應。第三,“人肉搜索”應以加強網站的監(jiān)督管理為基礎,無論網絡信息的傳播者還是接受者,都應強化“把關意識”,共同構建健康的網絡環(huán)境。最后,“人肉搜索”應以維護社會的和諧發(fā)展為目標,使網絡用戶充分認識到網絡是現代社會人們獲取各種資訊的基礎設施,維護網絡的正常秩序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
“人肉搜索”作為一種獨特的網絡傳播現象,兼有網絡傳播的一般特點,如信息傳播的交互性、海量化、去中心化等,同時也具有自己的特點。而“人肉搜索”產生的原因、傳播機制與流程以及傳播意義也是研究者關注的焦點。
特點。有研究者專門從傳播學角度分析了“人肉搜索”,認為自2001年“微軟陳自瑤”事件以來,人肉搜索的發(fā)展呈現出三個特點:從社區(qū)問答到專業(yè)搜索引擎、從靜態(tài)信息提供到動態(tài)信息追蹤和從娛樂性、實用性到議程設置。從傳播學的視角來看,人肉搜索具有如下特征:1、交融性傳播方式。2、多元化傳播形式。3、繁冗復雜的信息流。4、松散的沉浸式參與。有學者從媒介融合及新舊媒介聯動的角度提出“人肉搜索”的信息流動具有以下特點:1、大規(guī)模的自發(fā)的人工參與。2、信息傳播渠道有機融合。3、與傳統媒介互動日趨緊密、互設“議程”。“人肉搜索”是一種獨特的網狀傳播模式,上述特點融合了多種傳播方式,因而賦予其強大的傳播力量。
成因,有研究者從“人肉搜索”現象的背景和成因予以了梳理和分析?;邴溈吮R漢媒介技術理論,米莉認為在人肉搜索過程中,技術的作用居于次要地位,搜索的結果更多地依賴于看到帖子的人數和這些人的交往資源,維系這一社區(qū)的正是溝通與交流。以“史上最毒后媽”事件為例,有研究者專門從沉默的螺旋、群體傳播和議程設置理論分析了人肉搜索的網絡暴力成因。在規(guī)避“人肉搜索”帶來的負面作用時,本文認為網絡輿論引導與傳播控制不可偏廢其一。
機制與流程。有學者分析了人肉搜索的信息傳播機制,認為人肉搜索的實質是一種信息共享的方式和途徑,利用網絡作為信息共享的平臺,將本來僅為少部分人所了解的信息內容,轉變?yōu)橐环N公共性的信息?!@種人們“創(chuàng)造”信息,并將個人隱私當做公共資源,是“人肉搜索”真正的威力所在,但如果操作不慎,就會侵犯到他人的隱私權。王凌云等認為,一個完整的“人肉搜索”傳播流程為:一般是由某一事件或人物引發(fā),“人肉搜索令”,緊接著眾多網友跟進,紛紛提供線索,最終鎖定被通緝者。還有學者通過建立模型來分析“人肉搜索”的實現過程,認為“人機搜索”的起點源自人們從媒體或個人生活經歷等信源中獲得某一信息的輸入,在一定動力的驅使下確立搜索目標,并且將搜索目標投放至網絡,然后在一些必要條件的作用下,實現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圍繞著搜索目標展開的聯動,進而形成目標搜索結果。
意義。從互聯網交互式的特點出發(fā),有研究者認為“人肉搜索”的傳播意義在于受眾的概念將變得模糊,每個個體“民意”都將影響信息內容,并且影響另外一個個體的“民意”,從而產生了“民意”合眾力去影響傳播效力?!叭巳馑阉鳌敝诿癖姷姆e極意義,有學者提出了類似的觀點,認為人肉搜索引擎的媒介意義在于進一步改變了傳統傳媒結構,使民眾真正擁有了自己的傳媒,擺脫了傳統把關人的話語控制和話語?!叭巳馑阉鳌闭嬲x予了網民輿論監(jiān)督的權利,匯聚了網民集體的力量,必將在中國民主化進程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現代社會心理學:群體極化、社會安全閥
目前以現代社會心理學為視角對人肉搜索的研究,關鍵詞集中在群體極化、集群現象、集合行為、社會安全閥機制等,側重論述網民情感發(fā)泄的成因。
網絡暴力:一種群體極化行為。凱斯,桑斯坦在其著作《網絡共和國――網絡社會中的民主問題》中指出,群體極化指“團隊成員一開始即有某種偏向,在商議之后,人們朝偏向的方向繼續(xù)移動,最后形成極端的觀點。有研究者從兩方面分析了“人肉搜索”的心理成因,首先是群體意志對個人意志的支配,其次是個體責任意識的消失?!叭巳馑阉鳌北举|上是一種集群行為。劉立紅認為,網絡群體極化傾向、網絡輿論以及人肉搜索三者之間存在結構、上的聯系,三者之間你牽引我我牽引你,形成一個具有循環(huán)聯動效應的鏈條。網絡輿論最終的走向就是群體極化。群體極化隱射了事件整體的發(fā)展事態(tài)。王筱孛指出群體極化是導致群體意見極端化傾向的原因,并認為網絡的匿名性、弱控制性、開放性促成了網絡群體極化的形成。
社會安全閥:道德感和正義感的袁達。“人肉搜索”雖然帶來了諸如侵犯隱私權等問題,但是不能就此認為“人肉搜索”等同于“網絡暴力”。有學者更全面地分析了人肉的成因,以“虐貓”、“華南虎”等事件為例,“人肉搜索”是網民表達正義感和道德感的需要;在“周久耕”、“林嘉祥”等事件中,“人肉搜索”表達了網民呼喚輿論監(jiān)督權、展望公平正義社會的美好愿景。有研究者指出,人肉搜索具有安全閥那種矛盾緩沖和疏導的功能,為道德意見的表達提供了一個渠道。
法學視角:網絡言論自由與隱私權的保護
隱私權和言論自由權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在人肉事件中,研究者就這兩項權利展開了細致的分析。支持者認為,人肉搜索體現了網民言論表達自由的權利,反對者則指出人肉搜索侵犯了隱私權,如何調和這對矛盾一直是研究的焦點。根據“人肉搜索第一案”的判決結果,有研究者指出迄今為止我國法律法規(guī)并沒有設立“隱私權”,另外,我國現有的隱私侵犯被納入名譽權侵犯范疇。
“人肉搜索”不一定侵犯隱私權和名譽權。有研究者就“人肉搜索”行為是否侵犯了當事人的名譽權和隱私權展開了分析。劉銳認為不能簡單認定“人肉搜索”侵犯了當事人的個人隱私,應視搜集、提供的渠道和方法而定。顧理平也認為,網民通過網絡的搜索功能搜索到的是隱私主體公開在網絡上的信息,一般不構成對公民隱私權的侵犯;“人肉搜索”只是匯集已有的信息而不是歪曲或編造信息。所以不會直接侵犯公民的名譽權。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言語;道德失范;規(guī)范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31-0209-02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手機等可移動終端的普及,網絡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群體是網絡時代的主力軍。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國網民數量已經達到5.64億,互聯網普及率已經達到42.1%。其中,20―29歲網民占30.4%,從職業(yè)結構來看,學生所占比重最大,占整體網民的25.1%[1]。網絡為大學生的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信息來源和更為便捷的溝通方式,同時也為其道德成長環(huán)境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加強大學生網絡言語道德建設,提升大學生的道德水準,是當前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亟須深入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網絡言語道德失范的定義
言語道德,顧名思義就是“關于人類言語交際行為的道德”[2]。網絡言語行為與現實的言語行為最大的區(qū)別是交際主體所處的時間和空間是分離的,交際主體具有更強的自主性。但是,網絡言語行為同現實言語行為有著共通性,它們都應該自覺遵守社會公共道德,互相尊重、公平誠信、平等互助,這些普遍的道德規(guī)范,同樣適用于“網絡社會”。李一將網絡行為失范界定為:網絡行為主體違背了一定的社會規(guī)范和所應遵循的行為準則要求,而在“虛擬的電子賽博空間”里出現行為偏差,以及因為不適當地接觸和使用互聯網絡而導致行為偏差的情況[3]。那么,網絡言語道德失范就可以定義為:網絡行為主體違反了一定的社會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在網絡中所出現的一些違公共道德言語行為及其表現,如網絡謠言、言語低俗和言語暴力等。
二、大學生網絡言語道德失范的突出表現
當前大學生網絡言語道德狀況整體比較樂觀,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突出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散播謠言
網絡為信息的快速傳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條件和寬松環(huán)境。但是,由于信息者和傳播者缺乏責任意識和過于關注時效性,信息的真實性往往被放到了次要位置,極易為虛假信息的制造和傳播打開后門。以訛傳訛,利用網絡散播謠言的情況在大學生中也比較常見。很多學生對于一些信息不加辨別就進行評論和轉載,對自己所說的話完全不負責任,所折射出的網絡道德責任意識的缺失令人擔憂。
(二)言語暴力
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熱點和敏感問題,往往都會在網絡上引起一場又一場口水大戰(zhàn)。很多學生表示自己在網上聊天或發(fā)表看法時,曾經使用或遭受過言語暴力。這些言論攻擊甚至還會延伸到現實生活中,通過“人肉搜索”,將受害人的真實姓名、身份、照片等個人隱私公之于眾。這不但會干擾當事人的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嚴重的還會引發(fā)暴力沖突。
(三)言語低俗
大學生已進入性發(fā)育的成熟期,關注性知識和渴望了解異性是這一年齡段學生的共同特點。網絡的出現,為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廣大青少年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渠道。但是,由于缺少引導和規(guī)范,學生接觸到的信息良莠不齊,、音頻、視頻、污言穢語充斥著各大小網站。這些不良信息,不但不能代替正規(guī)的性教育,久而久之還會造成學生的道德意識模糊,影響學生的婚戀觀。
三、大學生網絡言語道德失范的原因
大學生網絡言語行為失范問題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是大學生日常言語失范問題在網絡環(huán)境中的延伸和凸顯。
(一)大學生的身心特點是主觀原因
大學生網絡言語失范問題與當前大學生的身心特點直接相關。當前的在校大學生群體以80后和90后為主,這一代人對電腦相關知識和技能掌握程度較高,個性也更加多元化,做事充滿激情,但是多以自我為中心,容易沖動,缺乏理性。一旦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與人在交流過程中產生矛盾,他們往往缺乏冷靜思考,容易感情用事。在缺少約束力的網絡環(huán)境中,直接導致問題愈演愈烈。
(二)網絡自身的特點是客觀原因
與傳統話語環(huán)境相比,網絡賦予了人更大的言論空間和自由。通過網絡,人們可以更加自由、透明、平等、便捷地發(fā)表見解和言論,而不用擔心身份被“曝光”。網絡發(fā)表言論具有低成本、傳播速度快、低風險的特點,成為大學生的首選。但是網絡是把雙刃劍,網絡賦予了每個人平等的話語權,提高了言論自由同時,也降低了言論的道德成本,極易導致言語行為失范。
(三)傳統道德教育的弊端是重要原因
傳統以服從為主的道德教育模式,對公民道德意識培養(yǎng)不夠重視,忽視了學生道德觀念的培養(yǎng),使大學生在德育的過程中難以形成尊重他人和與人誠信的道德意識。網絡社會對人的道德自律提出了更高要求,培養(yǎng)大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建立新型的網絡道德體系,任重而道遠。
(四)缺乏網絡監(jiān)管是制度因素
很多網絡謠言和網絡暴力事件都與網絡傳媒的責任意識缺失具有直接關系,缺乏網絡監(jiān)管是誘發(fā)大學生言語失范的制度因素。目前,我國很多大型網站一般采取的是商業(yè)化運營模式,注重利益和時效性,忽視了信息的真實性,為不實信息的和傳播提供了可乘之機。建設一個權責明晰、可操作性強的一套法制體系,是確保網絡健康文明發(fā)展的當務之急。
(五)當前我國的道德和民主環(huán)境是社會因素
網絡是基于現實的虛擬,大學生網絡言語行為失范是大學生群體日常言語失范問題在網絡上的延伸。當前社會問題比較復雜,大學生生活壓力大,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都會不同程度折射到網絡上?,F實生活中傳統道德規(guī)范的約束能力比較強,公民自由表達言論渠道則相對比較封閉和單一,當輿論越來越開放而不能暢所欲言的時候,人們就找到了網絡作為情緒疏導和表達意見的渠道。
四、多管齊下加強大學生網絡言語道德建設
大學生網絡言語道德失范不僅對大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帶來不良影響,還會間接地侵蝕社會基本道德標準,成為造成社會不穩(wěn)定的因素。多管齊下,加強網絡道德建設,提高大學生的言語道德水平刻不容緩。
(一)加強自律教育
人在網絡上的言語行為主要取決于其個人的價值選擇。規(guī)范大學生的網絡言語行為,治本之道就是加強道德規(guī)范教育,提高學生的自律和自控能力。高校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場所,擔負著大學生德育體系構建的重要職責。學校要高度重視網絡道德教育,掌握網上育人的主動權,把管理與教育、他律與自律結合起來,通過多種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和法制意識,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能力、判斷能力、選擇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自覺構建抵御不良網絡信息的防火墻。
(二)推進網絡法制建設
遏制網絡言語道德失范,還應該完善法律體制,為網絡言語行為畫一個道德底線。道德和法律二者相輔相成,網絡社會的治理也必須通過這兩種手段來進行。自1994年我國頒布第一部有關網絡信息安全的行政法規(guī)《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以來,我國逐漸建立起了包括網絡監(jiān)管、保護、促進和行業(yè)自治規(guī)范在內的法制體系,近期針對網絡謠言、網絡詐騙、網絡暴力等新型網絡犯罪現象,我國已經進行了立法。但是,長期以來我國的網絡法律建設仍然相對滯后。從我國的網絡實際情況出發(fā),進一步理清網絡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社會責任和權責關系,突出抓好網絡治理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切實保護網絡信息安全,形成網絡文化管理的新格局,繼續(xù)推進網絡法制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三)發(fā)展網絡監(jiān)控和隱私保護技術
技術手段是連接網絡主題的中介,可以采取一定的手段阻斷有害信息在公眾之間的傳播。網絡監(jiān)管技術有很多種,網絡實名制是指網民在公開發(fā)表言論和進行網絡活動時必須以個人的真實信息進行登錄,才允許用戶在網絡空間發(fā)表言論和進行其他活動。把實名制作為網絡基本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防止匿名在網上散布謠言、制造恐慌和惡意侵害他人名譽等網絡犯罪行為。目前,我國的網絡實名制正在醞釀中,計劃在2014年6月出臺并實施后臺實名制和公民隱私保護相配套的法律制度[4]。后臺實名制是指在后臺進行個人信息登記,在前臺用戶不必使用真實名字的一種信息方式。加強網絡監(jiān)管,采用后臺實名制,還要兼顧公民的言論自由,加強公民個人隱私的保護,如果大規(guī)模出現隱私泄露的現象,后果將不堪設想;同時,監(jiān)管部門要控制監(jiān)管的尺度,避免侵犯公民的言論自由權。
(四)確保信息公開渠道透明暢通,營造民主文明輿論環(huán)境
網絡是社會輿論表達的重要窗口,賦予了人們平等參與政治和社會活動的話語權,也是政府掌握社會情況和民意的便捷平臺。政府部門和各大網絡媒體要確保信息公開的渠道透明、暢通,與網絡信息傳播機制相匹配,對熱點類事件及時回應,鏟除網絡謠言滋生的土壤,營造民主文明的輿論環(huán)境。
五、結語
大學生網絡言語道德失范行為的發(fā)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規(guī)范網絡言語行為,構建理性、和諧有序的網絡環(huán)境,需要政府、網絡傳媒和公眾多方共同努力。加快形成法律規(guī)范、行政監(jiān)管、行業(yè)自律、技術保障、公眾監(jiān)督、道德教育相結合的可操作的網絡管理體系,對于保障和促進我國網絡文化健康發(fā)展具有長遠意義。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R].北京: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 2013-01-15.
[2]陳汝東.論言語道德[J].北京大學學報, 199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