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科學方法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標準的科學方法論/反歸納/逆歸納/自悖/元方法論標準/無合理性原則
【正文】
綜觀整個20世紀科學哲學的發(fā)展歷程,可以發(fā)現一方面,許多不斷涌現的新觀念和新理論 ,尤其是以波普爾的否證論、庫恩的范式理論為代表的一些科學方法論既為科學哲學本身帶 來 勃勃生機,同時又表現出強大的滲透力和影響力,成功地應用于數學、經濟學、管理學、社 會學、法理學、接受美學、語言學、歷史、政治、文化等研究領域,使這些研究展示出全新 的分析與境或視野;而另一方面,從整體上看,自20世紀80年代末,科學哲學卻開始走入低 谷,成就平平,反響一般,往日的輝煌似乎已不存在。科學哲學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蕭條的情 況?這已成為當今科學哲學家十分關注的論題之一。
在筆者看來,這種境況的原因,在于科學哲學在20世紀后期的發(fā)展中陷入了重重困境,一 時難以擺脫。然而,正是對這些困境的深入分析,有可能孕育科學哲學理論變革和發(fā)展的新 契機,就象19世紀末的物理學危機引發(fā)了20世紀初的物理學革命一樣。因此,目前關鍵的問 題 是,困境在哪里?我們應如何認識這些困境?本文即意在對當代科學方法論的五種重要困境加 以討論,(注:鑒于學界對困境1、困境2、困境5的一些內容比較熟悉,在此僅對這三種困境只作簡要的 補充性說明。)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科學家的信念不是武斷的信念,而是嘗試性的信念,它不依據權威,不依據直觀,而建 立在證據的基礎上。”[1]伯特蘭·羅素的這一精辟論斷道出了標準的科學方法論的核心所 在。作為一種科學方法論構想,標準的科學方法論,一是含有正統(tǒng)的意思,最符合人們思想 中科學方法的“本來面目”或經典模型;二是這種構想往往能把其它方法論吸引過來,并成 為這些方法論所仿效的對象。該標準的科學方法論堅持唯科學方法之用方顯科學本色,科學 方法是科學活動的標志,是科學合理性的保證。憑借科學方法,科學家的認識活動就可取得 成功。這里的科學方法是具有程式性或規(guī)范性的實證法,尤其是歸納推理,在科學發(fā)展與科 學 證明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這種標準的科學方法論(產生于20世紀初)擁有眾多的信奉者(包括像羅素在內的邏輯原子主義者、邏輯實證主義者、邏輯經驗主義者、一些科學家及社會科學家等),并統(tǒng)治了人們的思想近半個世紀,直到20世紀50年代末才受到挑戰(zhàn)。許多的 方法論之爭都是針對這種標準的科學方法論而發(fā)的。
困境1:對歸納邏輯的反對與辯護
繼20世紀初“劍橋發(fā)明”(注:“劍橋發(fā)明”一詞是拉卡托斯用來指在經典的歸納主義之后發(fā)展起來的“或然性歸納邏輯”。它始于W.E.Johnson,后來C.D.Broad與J.M.Keynes出席Johnson舉辦的講座,并發(fā)展了他的思想。)之后,卡爾納普等邏輯經驗主義者進一步闡發(fā)歸納原理對科學方法的重要性。賴欣巴赫說:“這個原理決定科學理論的真理性。從科學中排除這個原理就等于剝奪了科學決定其理論的真?zhèn)蔚哪芰?。顯然,沒有這個原理,科學就不再有權利將它的 理論和詩人的幻想的、任意的創(chuàng)作區(qū)別開來了。”[2]自20世紀初至50年代,他們建立的概 率主義歸納邏輯成為了眾多科學哲學家努力探究的核心。
對邏輯經驗主義的歸納邏輯,波普爾首先立足于他的否證哲學進行有力的批評,力圖重新 解決“休謨問題”(歸納問題)與“康德問題”(劃界問題)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按拉卡托斯 的看法,“波普爾的名聲就在于它對歸納法的批判”,但波普爾竟對什么是歸納都從未明晰 地說明過,并且前期與后期哲學在歸納問題上很不一致。拉卡托斯認為,歸納邏輯的原始目 的是“從懷疑論中拯救科學知識”,存在著某種歸納原則或擬歸納原理可以把“實在論的形 而上學與方法論的評價、逼真性與確認性聯系起來”。[3]
自稱是反歸納隊伍中“一名上尉”的沃特金斯(J.W.Watkins)認為拉卡托斯的歸納進步觀站 不住腳,因為確認評價只報道過去業(yè)績,而逼真評價僅包含將來業(yè)績,我們無法從確認評價 推進到逼真評價。他拒絕所有的非演繹推理,認為一切非演繹推理都具有非轉化性??茖W知 識可分為多個層次——層次0(感覺報告)、層次1(簡單陳述)、層次2(經驗概括)、層次3(精確的經驗規(guī)律)、層次4(科學理論),其中不存在任何合法的從低級層次到較高層次的“歸納 上升”。但從層次0到層次1將包含一個“跳躍”。艾耶爾曾提出,這種“跳躍”可由某種非 歸納性的并能為人們接受的推理來實現。沃特金斯把艾耶爾的這種推理稱為“某種擬歸納推 理”[4],并認為波普爾令人遺憾地走向“徹底的”或極端的懷疑論[5]。對于歸納問題,沃 特金斯試圖提供一種實用主義的解決方案,并宣稱這種方案要比他在《科學與懷疑論》中提 出的論點更為簡單和更好。[6]
為擺脫歸納邏輯的困境,(1)赫斯(Mary Hesse)、亨迪卡(Jaakko Hintikka)等自20世紀80 年代對卡爾納普傳統(tǒng)進行修正和完善,赫斯提倡以枚舉邏輯作為科學推理最基本的形式,用 它來重新闡釋其它形式的歸納邏輯(如科恩的消去式歸納邏輯)。她堅持一種比卡爾納普允許 更多隨條件變化的并處于有限形式中的歸納邏輯,“歸納的核心在于它是一種對綜合性理論 系統(tǒng)的研究沒有保證獲得實用主義知識的最佳途徑。”[7](2)科恩(Jonathan Cohen)提出了 非概率主義歸納邏輯。他認為,許多科學哲學家只注意培根歸納的方法論意義,卻忽視了它 的邏輯方面——證據的性質及命題之間歸納支持的邏輯關系,他力圖用一種成熟的現代邏輯 形式重建培根的歸納。這種新培根式歸納邏輯包含了兩個主要因素:(A)相關變量的方法, 該方法表明歸納支持因不同的證據而有不同的等級;(B)一般模態(tài)邏輯,“它可以達到對非 外延性的多個等級的形式化”,[8]因為二值等級形式捕獲不到非外延性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這種模態(tài)邏輯可把歸納支持的等級表示為通向“近律性”(Legisimilitude)的階梯。
赫斯、科恩等人還試圖為歸納邏輯提供廣泛的成功應用,如科恩出色地將自己的新歸納論 應用到如醫(yī)學、心理學等一些領域中去,并得出結論:非標準形式的歸納推理也具有與其它 歸納相同的結構([8],P.26)。
對上述爭論,牛頓-史密斯(W.H.Newton-Smith)指出:“完全拋棄歸納的波普爾與勉強使用 歸納的拉卡托斯都不能建立起他們各自的方法論與科學目的之間的紐帶”[9],在波普爾的 體系中存在著一種否證法與逼真性之間的二難困境。牛頓-史密斯著重闡述了包含“在最終 檢驗中所需要的其它特殊因素”的“元歸納”(meta-induction)觀。([9],pp.224~225)
困境2:反對方法和方法論危機
科學歷史主義的興起促成了這樣一種新觀念:科學哲學家必須正確對待科學的歷史。這種 觀念挑戰(zhàn)了20世紀60年代以前兩個最有影響的方法論鋼領(即歸納主義和波普爾綱領)。庫恩 本人雖然提出幾種評價標準(精確性、簡單性及有效性等),但他把這些標準“比喻為像‘深 思熟慮而后行’之類簡單而無用的格言”[10],在相互競爭的理論之間的選擇取決于主觀因 素與客觀因素的混合,取決于共同標準和個人標準的混合。
費耶阿本德質疑以往的科學方法研究在實際科學中的可行性,認為探求一種指導科學家從 事理論選擇的規(guī)則系統(tǒng)的努力雖然具有悠久的傳統(tǒng),但卻是失敗的。他展示了一幅比庫恩更 為激進的圖景:(1)“逆歸納”,他認為邏輯經驗論的“證明”式歸納與波普的“證偽”式 歸納是歸納這一枚硬幣的兩面,提出了“逆歸納”(counter-induction)的概念,其中count er-意指在與歸納相對立的方向上行進,在此歸納僅是一個參照物而已。“我們可以通過逆 歸 納法來推進科學”,這就要求我們做兩件事:一是提出與公認的并得到高度確證的理論不一 致的新理論(注:標準的科學方法論堅持,新假說必須與公認的理論相一致。費耶阿本德反對這種一致性條件,譬如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伽利略自由落體定律并不一致:重力加速度對前者來說是一個變量,而對后者則是常數。一個科學家要想使自己的觀點包含更多的經驗內容,就必須引進其它的理論觀點,采取理論多元論的立場。),反駁一個理論的證據往往不是借助于事實,而在于提出新理論。理論的進步 并不是一個一致理論的系列,而是一個“日益增長的互不相容的各種可取理論的海洋”。他 認為,專家和外行業(yè)余愛好者、誠實者與說謊者一起參與爭論會促進科學的進步和文化的繁 榮。二是提出與充分確鑿的事實不一致的假說。一個理論所以與證據相沖突,不是因為它不 正確,而是因為證據被污染。要批判這種證據就應當發(fā)明一種新的觀念體系。“第一步跨出 這一循環(huán),或者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概念體系,如一個新理論,它與極小心確立的觀察結果相沖突 ,并挫敗了最合情合理的理論原則,或從科學之外,從宗教、從神話、從不勝任者的思想, 或從瘋子的思想漫游中引入這樣一個體系。這一步又是逆歸納的,可見,逆歸納既是一個事 實——離開它科學不能生存,又是科學游戲中一種合法的且又非常需要的行動?!盵11](2) 說服人的技巧。庫恩曾以“常規(guī)科學”意指知識發(fā)展中平穩(wěn)的和邏輯的間歇。費耶阿本德則 干脆否定這種“常規(guī)科學”的存在,認為科學決定的作出、理論的接受是一種說服人的事情 ,包括理論支持者的威望、年齡、及參與爭論的技巧等(注:在費耶阿本德看來,伽利略的成功并不在于他的觀察和實驗(在《恒星的使者》中對月球的描述自相矛盾,用望遠鏡觀察月球的演示是失敗的),而在于他宣傳自己學說的技巧,他說:“伽利略這個善于?;^的人比起我們通常對這位肅然起敬的、執(zhí)著的‘真理探索者’來說是一個遠為有趣的人物”。([11],p.68))。因此,費耶阿本德的反對方法實際上是反對科學方法的唯一合法性,并不是取消方法。他堅持各種方法平等的多元方法論。
此外,奎因、普特南、羅蒂、哈金(I.Hacking)等人根據各自的理由堅持,人們所能做的只 不過是描述自然科學家所使用的方法,他們認為,根本不存在容許我們去發(fā)掘具有規(guī)范性特 征的方法論的余地。在這一系列質疑之下,標準的科學方法淪陷于危機。
困境3:當代科學方法論家的自悖
科學方法論危機“令人沮喪,但要取消方法論還為時早了點”[12],科學方法論者們試圖 拯救和重建科學方法論,但結果處于自悖的困境中,這里僅以其中三位為例來說明(參見[19 ],pp.344-351)。
1.拉卡托斯的自悖
拉卡托斯(A) 拉卡托斯力勸科學家作出新穎的預見:如果預見正確,就認為你的理論是進 步的;如果錯誤,就進行拯救理論硬核的活動;如果不能作出長時間跨度的任何成功預見, 那么你的研究綱領是退化的,應當拋棄。如何知道哪一種方法論是進步的呢?拉卡托斯認為 ,一種方法論應說明“偉大科學家的價值判斷”,而要滿足這種說明就必須對方法論作出某 種合理的重建。他指出:“在撰寫一種歷史性案例研究時,一個人應采用下列程序(1)給出 一種理性重建,(2)盡力將這種合理性重建與實際歷史相比較,并批判缺乏歷史性的合理性 重建及缺少合理性的實際歷史?!盵13]人們不必關心特殊反常的價值判斷,拉卡托斯更“強 調科學研究綱領與方法論研究綱領之間深遠的類比,并且強調像‘經驗陳述’可被推翻一樣 ,規(guī)范的‘基礎論斷’也可被方法論推翻?!盵14]即通過規(guī)范的方法論來重建科學史,以便 使科學史盡可能合乎理性的目的。這里,拉卡托斯強調的是方法論的規(guī)范性、重要性和優(yōu)先 性。
拉卡托斯(B) 拉卡托斯曾對波普爾的試錯法不屑一顧,但他對研究觀領中硬核的解釋卻是 “實際上硬核并不是一出現就是全副武裝的……它通過長期的預備性的試錯過程而緩慢地發(fā) 展?!?[13],p.26)這樣,我們如何通過襁褓中的硬核來確立研究綱領的存在?如何理解硬 核的無 錯的硬性?又如何通過硬核來形成對其它因素或成分的規(guī)范力量?對于一個研究綱領 比另一個研究綱領更進步的情形,拉卡托斯認為我們無法接受其中一個研究綱領,進步并不 意味 著 接受;相應地,我們無法憑借方法論來得知科學家接受或拋棄哪個理論,因此拉卡托斯的方 法論已失去了它的規(guī)范能力。
2.勞丹的自悖
勞丹(A) 在《進步及其問題》(1977)中,拉里·勞丹提出了與吉爾(A)不同的觀點。當在 闡明歷史與方法論的相互關系時,勞丹采取了一種直覺主義的方式:“(1)到了譬如1800年 ,接受牛頓力學、拒斥亞里士多德力學是合理的;……(6)在1925年之后接受廣義相對論是 合理的;……我將要主張的是存在著一組廣泛的人們所堅持并相似于上述情形的規(guī)范判 斷,這組判斷構成了我將稱之為我們偏愛的關于科學合理性的前分析直覺(PI)。我們關于這 類情形的直覺可用作評價不同的規(guī)范的合理性模型的試金石?!痹趧诘つ抢?,這種前分析知 覺的標準是固定不變的,它成為方法論的一種根基。
勞丹(B) 前分析直覺本身畢竟是變化的,受制于一些歷史條件。勞丹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 開始拋棄他的前分析直覺標準,宣稱我們必須完全擺脫對直覺的任何依賴;而致力于建構一 種聯結規(guī)范性與描述性的規(guī)范自然主義(normative naturalism)。
3.吉爾的自悖
吉爾(A) 自20世紀60年代歷史學派興起以來,標準的科學方法論在衰退,但仍有其忠實的 斗士。吉爾就是突出的一位。他堅持科學的哲學與科學史之間的關系不是緊密的,而是一種 基 于利害關系的結合(a marriage of convenience)。他提出了許多反對科學哲學與科學史密 切相連的觀點,譬如,他認為循環(huán)性問題對理論選擇標準的任何歷史途徑而言都帶有尖銳 的挑戰(zhàn)性。他說:“設想……歷史對理論的理性選擇提供經驗證據。在這一情形中,這一說 明本身就是一種經驗的結論,或廣泛地說是一種理論。但要在歷史證據的基礎上選擇一種關 于理論選擇的理論,一個人就必須總是具有某些理論選擇的標準?!盵15]這里,吉爾堅持從 歷史中獲取準則就是用未經證明的假定來論證,結果只能導致一種惡性循環(huán)。
吉爾(B) 進入20世紀80年代,自然主義激流勇進,吉爾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其中。起初作為 歷史反對者的吉爾現在卻是歷史的一位知心朋友。吉爾在《走向一種統(tǒng)一的科學理論》(198 4)一文中明確指出,方法論與歷史之間的關系“就是理論模型與經驗證據之間的這種標準關 系”[16]。按吉爾的自然主義,科學對經驗世界建構理論,哲學則對科學世界進行理論化。 這兩種理論化遵從相同的方式,都具有歷史性的特征。
對上述的自悖,科學哲學家大多采取了批評的態(tài)度。拉卡托斯在(A)中對歷史的理性重建無 疑受到許多科學歷史主義者的反對,如霍爾頓(Gerald Holton)認為拉卡托斯的這種觀點令 人難以接受。庫恩則稱這種觀點“一點也不是歷史,而是制作實例的哲學?!倍ㄍ兴乖?(B)中對方法論規(guī)范能力的取消無疑是較(A)更加遠離科學方法論。
羅伯特·布朗(Robert Brown)認為,勞丹、吉爾提出的自然主義經不起推敲,因為自然不 會欺騙,不會犯錯誤。而科學家卻不然,他完全可能這么做。再如,引力理論不允許一個真 實的逆實例的存在,但在合理性的正確理論之下卻可以存在大量不合理行為,正如在我們 正 確的道德信念(即謀殺是錯的)之下仍存在著謀殺者的謀殺活動一樣。吉爾從(A)到(B)的轉變 表明他從對科學方法論的堅持變?yōu)閷v史因素的側重。與吉爾相反,勞丹從(A)到(B)的轉變 則說明他進一步疏遠歷史而親近(方法論的)規(guī)范性。
困境4:元方法論層次上的困境與無合理性原則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科學方法論的重心開始向元方法論轉移。
什么有資格構成科學方法的標準?這一問題是促成科學方法論重心轉移的核心問題之一。西 格爾認為,要為科學方法尋求一種確定的唯一程序是錯誤的,不存在確保科學合理性的程序 ,而只有對證據的承諾。[17]多數當代科學方法論者對元方法論研究的必要性確信無疑。但 出人意料的是,勞丹否定元方法論存在的價值。他認為,歷史主義學派的元方法論是,對一 種科學方法的評價要依據它在多大程度上能把過去科學家的選擇再現為合理的,而這種元方 法論沒有正確對待這樣的事實:科學家的目的和背景信念都因人而異,尤其在不同于我們的 科學時期時就更是如此。如果科學家的目的在某些重大方面隨時間發(fā)生變化,我們就沒有理 由 希望用我們的方法去衍涵關于具有不同目的的活動者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的任何東西。無論 合理性是什么,它都具有特定的活動者與特定與境。勞丹認為,元方法論就是方法論的認識 論,它如果存在則不應視為絕對命令,而應看作假言命令,我們在競爭的方法論中進行選擇 的方式與我們在競爭的經驗理論中選擇的方式完全相同。因此,我們不需要關于方法論的一 種 特殊認識論。([12],pp.19-31)勞丹雖然宣稱否定元方法論,但事實上仍建立了自己的元方 法論(注:對此許多科學哲學家都給予了肯定。西格爾(1990)、沃勒爾(1988)、多普爾特(Gerald Dopplet)(1990)、列普林(J.Leplin)(1990)等對勞丹的元方法論作出了各自的評論。)。勞丹建立的網狀模型理論本身就是對一種元方法論理論的建構,并引起了元方法論 層次上的一系列爭論。沃勒爾尖銳地指出,勞丹的網狀模型不可避免地導致一種二難困境: “或者存在著一個方法論原則的不變的核心M[*],或者一切都是變動的。有這樣的一介M[*] ,網狀模型則是舊的塔式模型的一種精致論述或注釋性變換;若沒有這樣一個M[*],該模型 陷入相對主義。無論那一種方式,勞丹的‘第三’選擇都作為一種獨立的、具有競爭性的立 場而被排除?!盵18]
羅伯特·布朗認為元方法論至少包含兩方面的內容:“(1)公正地對待歷史,(2)公正地對 待概念性東西?!盵19]他認為,勞丹與拉卡托斯的科學哲學都試圖對(1)給出必要而充分的 條件;加伯(D.Garber)及其他先驗的方法論者集中于(2)。他們都是片面的?;诳茖W的實 際 歷史,布朗提出了如下的一種規(guī)范的元方法論標準(R):“若(其他方面都相等)某方法論使 其理論性重建與規(guī)范性重建符合最多的科學史片段,同時與相關的獨立的社會理論相諧調, 那么該方法論是最好的?!?[19],p.355)
布朗認為,上述標準作為評價相互競爭的方法論提供了一種元標準。這種標準具有許多值 得我們贊賞的優(yōu)點:首先,這一元標準體現了這樣一種精神,即科學史必須在某種意義上被 認為是理性的。該標準使科學史中的合理性擴大到最大的程度。其次,布朗宣稱該標準(R) 克服了勞丹的前直覺觀點的所有弱點,如,非比較性、基礎主義、對直覺的依賴性、歷史在 檢驗中的無地位性。第三,這種元標準在形式上相似于寬容性原則(principle of charity) 。寬容性原則試圖最大程度地擴大真理性,而(R)則試圖最大程度地擴大合理性。第四,這 種 元標準被一種無合理性原則所支持。
無合理性原則(arationality principle)是一種類似于寬容性原則的方法論原則,即從人 類活動的可能選擇性解釋中選擇一個更好的解釋。無合理性原則主要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 當面臨在一項活動的合理解釋與其它解釋(如心理學與社會學說明)之間進行選擇時,我們應 選擇合理性的解釋。好的解釋就是一種活動原因,是一種好的理由,譬如,對為何愛因斯坦 在1905年拋棄牛頓的理論,我們有兩種相互競爭的解釋:一是認為愛因斯坦這樣做是因為他 的狹義相對論更好的符合有效的證據;二是認為愛因斯坦拋棄牛頓理論是因為他要反叛他的 前 輩,并推翻其最基本的概念,即父子之間、代代之間沖突的情景。對這兩種解釋,無合理 性原則告訴我們應選擇理性的那一種,即愛因斯坦依據第一種理由去活動。第二層,無合理 性原則并非堅持惟有心理——社會因素在起作用,而是說人們通常對一定活動找不到理性的 解釋,在這樣的情形下就必須訴諸于心理——社會(或其它“外在的”)的原因。
在布朗看來,元標準(R)與無合理性原則都試圖最大程度地增大合理性,這是兩者的共同之 處。因此,元標準(R)可以從無合理性那里得到支持。但兩者又不能完全等同;元標準(R)是 一 種在相互競爭的方法論之間進行選擇的標準,無合理性原則卻假設了一種特定的合理性。
困境5:質疑“評價規(guī)則的恒定性論題”
就像弗雷格等人建立演繹邏輯的有效不變的通則一樣,20世紀初卡爾納普等邏輯經驗主義 者及迪昂、鼓加勒等法國約定論者都極力尋求歸納邏輯的不變原理或統(tǒng)治科學理論評價的恒 定規(guī)則。這種規(guī)則不包含任何容易引起爭論的關于世界本體的形而上學假設,同時又必須是 普遍存在的、抽象的、理論性的。無論是歸納推理還是演繹推理,都可能有時是無效的,科 學評價有時也是錯誤的,甚至某種不正確的評價可能貫穿于整個歷史過程之中。但這些無效 的推理過程卻不能危及到推理規(guī)則本身的合理性,同樣這些不正確的評價過程也不能危及評 價規(guī)則的正確性。評價理論的方法論規(guī)則是先驗的,并不因經驗的不同、過程的不同、時間 的推移而發(fā)生變化。這就是在標準的科學方法論構架之下的理論評價規(guī)則的恒定性論題。
針對這一恒定性論題,亨普爾(C.Hempel)提出質疑。他認為,某些方法論規(guī)則在時間上是 相對的。譬如,正如已擯棄宇稱守恒定理一樣,我們也應拋棄麥克斯韋關于時空定位缺少因 果效用的原理,這些準則及其時間相對性取決于我們的世界觀。亨普爾得出結論:“必須拋 棄合理性理論選擇的一切標準都無時間的觀念?!盵20]勞丹在《科學與假設》(1981)中通過 追溯假說方法的歷史演進,批評了科學方法永恒不變性觀念,他既堅持科學方法的共時性, 又堅持科學方法的歷時性(即可變性、歷史性)。
綜上所述,上述科學方法論的五種困境都在各自不同的層面或在不同的理論進程中與科學 合理性的“二難困境”[23]發(fā)生著某種關聯。譬如,困境1是科學合理性的“二難困境”呈 現的必要前奏,困境5則是這種“二難困境”在科學的理論規(guī)則與歷史之間關系上的一種反 映,沒有困境1和困境5的出現就沒有科學合理性對歷史因素的內在要求;而困境2、困境3、困境4都是這種科學合理性的“二難困境”在科學的理論與實踐之間、內在邏輯與歷史之間 關系(不諧調的、矛盾的)上的一種體現。以上概述的五種困境僅僅是對科學哲學困境的初步 探討,有待于更為深入的研究。
論點摘編
科學的“真”與生活的智慧/柳延延/《中國社會科學》/2002.1
以西方現性精神為基礎的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福祉,尤其是發(fā)展到20世紀,這 已成為深刻影響人類生活的全球性現象。這表明,西方自啟蒙運動以來確立的現性主義 思想方式,向人類敞開了對人類生存極具意義的一個方面,即科學的“真”是人類能夠更好 地生活于世的基本保證,體現出可貴的生活智慧。但是,科學的“真”并不等于生活的全部 智慧,它雖然給人類帶來了高度發(fā)達的物質文明,卻不能為人類提供這種生活何以值得過下 去的理由。從這一意義上說,啟蒙運動的任務尚未完成。今天人類面臨的困境表明,一方面 ,科學技術已不可抗拒、無可避免地成為人類的生存方式;另一方面,啟蒙之光的核心也有 一片黑暗,當代文化批判的重要任務就是不懈地揭示這片黑暗。
【參考文獻】
[1]羅素:《西方哲學史》(下卷),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46頁。
[2]波珀:《科學發(fā)現的邏輯》,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2頁。
[3]I.Lakatos,The Methodolog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mes.J.Worra nd G. Curre(ed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p.156.
[4]J.Watkins,Science and Sceptici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1984.
[5]J.Watkins,"Hume,Carnap and Popper",in Lakatos(ed.)The Problem of Inductive Logic,Amsterdam:North Holland,1968,pp.277-278.
[6]J.Watkins,"A Neo-Popperian Advance on popper?",in W.H.Newton-Smith & Jiang Tianji(eds.)Popper in China.London:Routledge,1992,pp.138-157.
[7]M.Hesse,Revolutions and Reconstruction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Harvest er Press,Sussex,1980,p.184.
[8]L.J.Cohen,"From a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in Poznan Studies in the Philo sophy of Sciences and Humanities,Nol.21,1991,p.25.
[9]W.H.Newton-Smith,The Rationality of Science.London:Routledge,1981,p.268.
[10]Larry Laudan,Science and Values.Berkely:University of Californina Press,198 4,p.30.
[11]P.Feyerabend,Against Method.London:New Left Books,1975,p.68.
[12]Larry Laudan,"Progress or Rationality?The Prospects for Normative Naturali sm",in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24,1987,p.19.
[13]I.Lakatos,"Falsification and Methodolog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mes ",in Lakatos and Musgrave(eds.),Criticism and Growth of Knowledge.Cambridge: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0,p.138.
[14]T.Kuhn,"Notes on Lakatos",in Buck and Cohen(eds.)PAS,Dordrecht:Reidel,197 1,p.143.
[15]R.Giere,"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An Intimate Connection or a Mar riage of Convenience?"in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1973,p.2 92.
[16]R.Giere,"Towards a Unified Theory of Science",in Cushing et al(eds.)Scien ce and Reality.Notre Dame: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4,p.28.
[17]H.Siegel,"What is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he Rationality of Science?"in Philosophy of Science.52(1985)p.529
[18]J.Worrall,"The Value of a Fixed Methodology",in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 h ilosophy of Science.39:263-275.
[19]J.R.Brown,"Learning from the Past",in J.R.Brown and J.Mttelstrass(eds.),A n lntimate Relati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89,p.350.
[20]Carl Hempet,"Scientific Rationality:Analytic vs.Pragmatic Perspectives",i n Rationality Today.T.G.Geraets(ed).Ottwa:University of Ottawa Pre,1979,pp.45- 66.
[21]H.Siegel,"Laudan's Normative Naturalism",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 y of Science,21(1990):295-313.
[22]J.Leplin,"Renormalizing Epistemology",Philosophy of Science,57(1990):20-3 3.
[23]王善博:“科學合理性:在轉向與困境之間”,《自然辯證法通訊》,1997年第4期, 第19頁。
[24]L.Landan,Science and Relativi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 0.
關鍵詞:社會科學方法論;翻譯學習研究;學術研究意義
中圖分類號:C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102-01
一、社會科學方法論
從學科性質角度出發(fā),社會科學是指:以人類在社會中的行為及由此行為產生的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它以探討社會現象的本質與規(guī)律為主要任務,因此具有追求統(tǒng)一性、一致性、簡單性、必然性等特征。社會科學包括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心理學、經濟地理學、教育學等。而方法論是關于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論同世界觀是統(tǒng)一的,用世界觀去指導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即方法論。
(一)社會科學方法論研究現狀。
如何認識和把握哲學社會科學的地位、作用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是一個重要、復雜的方法論問題,而這個問題遠沒有引起學術界足夠的重視。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有關社會科學的綜合性研究,如社會科學史、社會科學方法論、社會科學學,仍然不被看作專門的學術領域,至少可以說,遠不如自然科學史、科學技術哲學、科學技術社會學或科學知識社會學等學科那樣引起廣泛的重視。
(二)社會科學方法論研究意義。
社會科學也是科學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科學的方法論或哲學研究,不僅對于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范的建立,對于社會科學的規(guī)劃、組織和管理有積極的作用,而且對于加強理論的宣傳、加強社會科學知識的普及,提高全民族的哲學社會科學素質,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有重要的意義。
二、社會科學方法論用于翻譯學習研究的路徑和方法
社會科學方法論作為社會科學的反思性前提,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因此,社會科學方法論研究要重視社會科學史;要把分科研究和綜合研究結合起來,運用歷史比較分析的方法來把握社會科學的性質和規(guī)律;要立足于社會科學總體結構,來探索和使用社會科學的具體方法和研究程序;同時還要重視社會技術的研究。
(一)哲學思辨與社會實際相結合。
第一,必須從社會科學史入手展開社會科學的綜合性和方法論研究,探討現代社會科學與現代社會之間的關系,在近現代,社會變革中來探索和把握社會科學這一研究方式和知識體系的性質和作用,避免作簡單的哲學思辨。
從社會科學方法論看翻譯學習研究,首先要克服定向思維,避免將方法論與學科研究脫軌。
(二)分科研究與綜合研究相結合。
第二,在學科史研究的基礎上,把分科研究和綜合研究結合起來,運用歷史比較分析的方法來把握社會科學的性質、功能和方法,揭示社會科學的發(fā)展趨勢。應該重點把握社會科學的現代性背景,研究社會科學與現代社會的互動關系。研究社會科學對現代社會的發(fā)育、發(fā)展的貢獻,以及現代社會的結構和特性對現代社會科學這種知識形式的影響和結構化的作用,在這種互動中來把握社會科學的功能及其發(fā)展方向。
從社會科學方法論看翻譯學習研究,就要把基本學科與分支學科結合起來,翻譯學包含很多分支:應用翻譯、文學翻譯、經濟翻譯等等,分支學科與綜合學科有共性也有個性,運用特殊問題特殊分析的方法,可以使學者更好地把握綜合學科的統(tǒng)籌作用和分支學科的具體作用、更好地指導實踐。
(三)立足全局研究。
第三,立足于對社會科學的總體結構和關系的理解,探索社會科學的具體方法和研究程序。只有有了對社會科學的學術和文化地位的全局的理解,才有可能對具體的研究方法、研究程序的特性和要求形成內在的認識,從而在具體的研究實踐中找到適合具體研究對象和具體條件的研究方法。
從社會科學方法論看翻譯學習研究,要求學者著手于總體構架,多維分析具體的研究方法和程序。
(四)開發(fā)有效技術。
第四,探討社會科學理論的技術化的可能性和途徑,把握社會科學與社會現實溝通的橋梁。社會科學的理論研究終究是為了社會實踐,技術這個概念不僅適應于自然科學,也適應于社會科學,開發(fā)有效的社會技術,提高社會規(guī)劃和管理的能力,也是社會科學方法論研究的課題。
從社會科學方法論看翻譯學習研究,當然也離不開社會技術的發(fā)展與普及。翻譯這門學科也是如此,翻譯理論加之翻譯的先進技術,就如同先進的知識與先進技術相結合,定會產生先進的研究成果,用以實現學科研究的真正意義。
三、結論
本文通過對社會科學方法論內涵、現狀、意義的分析,多角度、多層次、深刻地分析了社會科學方法論。認識并掌握科學合理的方法論會在我們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具有積極地推動作用。在實踐過程中,我們倡導把與社會科學方法論相結合,旨在培養(yǎng)人們在而對和處理理論思維的能力,進而幫助我們掌握學習和研究哲學社會科學的科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土學川,楊克勤.社會調查的實用方法與典型實例[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2]肖龍福,肖笛,李嵐,宋伊雯.我國高校英語教育中的“中國文化失語”現狀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0.
[3][美]艾爾·巴比.社會研究方法[M].邱澤奇,譯.華夏出版社,2009.
[4]黃友義.在第四屆全國應用翻譯研討會上的講話[J].上海翻譯,2011,(3).
基金項目:《從<紅樓夢>在國外的傳播與接受看中國文學走向世界問題研究》,項目編號:ycjj2015126;四川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四川省教育廳研究生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項目:西華大學翻譯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川學位[2014]1號)成果之一;西華大學學科平臺項目: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王婷婷(1991—),女,漢族,山西原平市人,西華大學外國語學院2014級研究生,翻譯碩士,西華大學外國語學院翻譯專業(yè),研究方向:英語文學及翻譯理論研究。
【關鍵詞】科學發(fā)展觀論;學習動力;當代大學生
所謂科學方法論就是“關于科學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論,探索方法的一般結構,闡述它們的發(fā)展趨勢和方向,以及科學研究中各種方法的相互關系問題”。簡單來說即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本文筆者以培養(yǎng)大學生學習動力為研究目的,力求從馬克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角度,尋找到提高大學生學習動力,建立長效動力機制的具體措施。
一、當代大學生學習動力的現狀分析
為了從社會科學方法論中探索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學習動力的有效途徑與措施,筆者查閱了大量以往學者的研究成果,并在校園內開展了定點訪談。通過資料搜索和訪談記錄的整理,筆者總結出當代高校大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若干表現,具體情況如下:
(一)缺乏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習動力形成的決定性因素,但是現在很多大學生,特別是剛剛經歷高考的大一新生,從強大學習壓力解放出來后,一時間很難找到新的方向,培養(yǎng)自己對學習的興趣。很多人在專業(yè)選擇上受到客觀因素影響,例如父母壓力、就業(yè)率高低、被動調劑等,因此對于本專業(yè)也并沒有太大興趣。這就造成了學習動力的嚴重不足和學習成績的直線下降。
(二)沒有學習規(guī)劃。學習目標明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一直嚴格要求自己,即便遇到阻礙,也能堅定自己的信念,朝著未來勇往直前。但是,現在高校中大學生們普遍存在學習沒有規(guī)劃,面對困難退縮不前等影響學習動力提高的情況。
(三)學習動力持續(xù)時間較短。學習是一件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只有持之以恒堅持到底,才有可能實現能力上的飛躍。但是根據筆者的調查發(fā)現,如今大學生都懂得學習的重要性,也有過遠大的理想或抱負,但是隨時間的推移,學習動力逐漸削弱、學習熱情減退,最終理想抱負成了一句空話。這種學習動力在持續(xù)時間上呈現出的短暫性,更是需要我們高校在教育全面改革中充分利用科學方法論的相關內容,找出與之相適應的解決方案。
二、社會科學方法論與當代大學生學習動力的關系
社會科學方法論是人們從事一切實踐活動的理論基礎與方法依據,是我們正確認識與改造世界的堅實后盾。因此對當代大學生學習動力的培養(yǎng),自然也離不開科學方法論的指導。若想利用科學方法論探索出提高大學生學習動力的具體措施,首先就要理清這兩者之間的關系。
(一)科學方法論為大學生學習動力的培養(yǎng)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社會科學方法論是由社會矛盾分析方法、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以及社會系統(tǒng)研究方法三個部分組成。這三個部分分別建立在矛盾、實踐、聯系觀點的基礎之上,從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觀規(guī)律出發(fā),探索一切客觀存在的實質,為事物的發(fā)展指明正確的道路與方向。針對大學生學習動力的培養(yǎng),無論開展怎樣的具體活動,也不管進行怎樣的理論教育,都離不開科學方法論的指導,都要從科學方法論中找到與之相適應的理論觀念,及始終堅持用的基本觀點來武裝我們的頭腦,從其科學方法論中得出切實可行的提高學習動力、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的方案。
(二)學習動力的培養(yǎng)為大學生掌握科學方法論樹立精神支柱。學習動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反過來學習動力對培養(yǎng)新的學習興趣也存在著促進作用。大學生一旦擁有了長效學習動力,就能夠在堅持對本專業(yè)學習熱情的基礎上,對其它相關專業(yè),特別是在我國高校教育中占據理論指導作用的與社會科學方法論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欲望。通過不斷地學習研究,學生們便能夠真正認識到與社會科學方法論與他們自身專業(yè)的相關性,而不再把理論教育單純的歸結為政治教育或者是所謂的文科教育。同時還能將科學方法論中的某些方法應用到專業(yè)學科中,不僅能夠解決問題,還能對學術創(chuàng)新起到重要作用。
三、利用科學方法論培養(yǎng)大學生學習動力的具體措施
(一)從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著手,開展多樣性的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學習動力的若干活動。認為,人類的主要任務就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是人類一切活動的落腳點,改造世界就要通過實踐。因此,從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來看,高校要想培養(yǎng)大學生的學習動力,除了不斷地改革教學方式、豐富書本知識、建立理論機制以外,更應當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例如舉辦學習動力宣講會,優(yōu)秀學子經驗交流會,一幫一學術互助活動等。打破固有模式,用講經驗、說故事等輕松的方式,將理論宣傳同人的實際經歷相結合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廣大學生能夠找到學習的榜樣,看到自身不足,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在學習的道路上主動求知。真正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并自覺將其作用于自己學習動力的養(yǎng)成與長效維系之中。
(二)從社會系統(tǒng)研究方法著手,為大學生學習動力的培養(yǎng)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統(tǒng)一整體,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脫離與其他諸事物中的聯系而孤立存在。世界所擁有的這種整體性要求我們不僅要樹立整體意識和全局觀念,還要充分認識整體的每一個部分,因為整體是由若干個具有相互獨立性的部分所組成的。而整體與局部之間的辯證關系,也使得整體無法脫離局部而存在。當代大學生學習動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整體性任務,而每個學生學習動力的激發(fā)以及教育者相應素質的提高都是這個整體的一個部分。根據社會系統(tǒng)研究方法,我們一方面要不斷提高教育者的教育水平,改善教育方式,從教育者的角度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為積極健康的校風、學風的形成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也要在高校中建立一種良好的學術氛圍,從整體上去熏陶學生的思想,讓他們能夠自發(fā)學習。
(三)從社會矛盾分析方法著手,重點解決引起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突出問題。矛盾包括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在事物發(fā)展過程中占據支配地位,對事物發(fā)展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我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就要善于發(fā)現并首先解決主要矛盾。根據社會矛盾分析法中“抓主流、看重點”的方法,我們應該正確分析出在引起當前大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眾多因素中,最為主要的因素,并針對該因素找出合理的解決措施,在它進一步惡化之前,用科學的方法論將其迅速糾正。
總之,科學方法論對于高校學生學習動力培養(yǎng)有著極其重要的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它是我們開展一切高校教育活動的思想源泉。沒有科學方法論的指導,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會失去方向,學習動力的培養(yǎng)也會脫離正常軌道。因此,尊重、相信、接受并踐行科學方法論,我們才能夠真正培養(yǎng)出學生長效學習動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輸送出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關鍵詞:自然辯證法 批評法 詩歌
詩歌是“文學中的文學”,自然辯證法理論知識對于詩歌研究、詩歌研究者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詩歌研究者應該掌握的一門學科。
辯證法即對立統(tǒng)一法則,在自然、社會和人們的思維中普遍存在。文學是對生活進行藝術加工的產物,就必然程度不同地反映出對立統(tǒng)一的規(guī)律,形成文學藝術的辯證法。社會生活的辯證法反映于作家筆端,就形成了文學藝術的辯證法。批評方法則是文學藝術辯證法的一個分支,更是批評理論的一個重要方面。[1]古代詩論家根據中國古代詩歌的審美特點和規(guī)律,提出了“知人論世”、“以詩解詩”、“識鑒諸家”等重要批評方法,這些方法自成系統(tǒng),不但對古代詩歌的創(chuàng)作、批評及鑒賞產生了重要影響,而且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實用意義。
(一)客觀分析批評法在詩歌中的運用
“以詩解詩”是王夫之提出的詩歌批評方法,它要求評詩者按照詩歌本身的特點、規(guī)律去客觀地評論詩歌。王夫之《姜齋詩話》云:“以帖墊師之識說詩,遇轉則割裂,別立一意,不以詩解詩,而以學究之陋解詩,今古人雅度微言,不相比附。陋于學詩,其弊必至于此?!边@樣解詩評詩,忽視了詩歌本身的審美特點,違背了詩歌的基本規(guī)律,勢必曲解詩意。中國古代詩歌具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特點,若忽視這一特點,而拘泥于詩之字句形跡,則無法理解詩的真正意蘊。謝榛《四溟詩話》說:“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鏡花,勿泥其跡可也?!比簟澳嗥溘E”,只能割裂詩之本義精神。古代“不以詩解詩”者常有之,這種錯誤的評詩方法多為古人所指斥。如清代黃錫磺《漢詩總說》云:“世之說漢詩者,好取其詩,牽合本傳,曲勘隱微,……執(zhí)詞指事,多流穿鑿。又好舉一詩,以為此為君臣而作,此為朋友而作,此被讒而作,此去位而作;亦多擬度,失本詩面目?!痹斐蛇@種情況出現的原因,仍在于古代詩歌具有言簡意豐、言外有意等審美特點。[2]古代詩歌貴在含蓄,“寓意”曲折委婉、幽深微妙,若局限于字面而“強解”,甚至考據式地解詩,不但無法把握這些詩的寓意,而且只能曲解其意。因而,詩“皆宜細參,不得強解”。
“以詩解詩”,一是要求解詩者不能局限于詩歌的表面文字,而應把握其幽深微妙的“寓意”;二是要以意為主,以韻為次,對于詩中“韻變而意不變者”,不能以韻害意;三是要避免以“擬度”、“強解”、“穿鑿附會”等方式解詩。而應入乎詩內,把握詩歌之本義、詩人之本義。這樣才能對詩歌作出正確評價。王夫之的“以詩解詩”說是一種十分科學的評詩方法,它體現了評詩應從詩歌本身特征出發(fā)的客觀精神,它是根據古代詩歌自身審美特征及古代詩歌批評的常見錯誤而提出來的。這種批評方法不但對于批評古代詩歌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其它文學樣式的批評,甚至對于今天的文學批評,也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社會歷史批評法在詩歌中的運用
“知人論世”是我國最早的詩歌批評方法,由孟子提出?!睹献?萬章下》云:“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薄爸恕保褪且私庠娙说纳?、身世、思想狀況等;“論世”就是要了解詩人所處的時代社會背景。“知人論世”要求批評家必須對詩人及所處時代有比較全面地了解把握。這一觀點的理論基礎是作品與作者及時代三者有不可分割的關系,孟子認識到了詩歌創(chuàng)作受時代社會因素的影響,時代社會影響著詩人的思想感情,詩人的思想感情影響著詩歌作品,即時代詩人詩歌。詩歌受時代社會背景和詩人思想感情的制約,因而,只有把詩歌與詩人的身世及所處時代緊密聯系起來,才能對作品作出正確的評價。這種批評方法將詩歌批評與社會歷史聯系起來,不但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而且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古今學者在研究、評論具體作品時,都離不開對作者身世遭遇歷史背景的研究。很多詩歌只有“知人論世”,才能理解其本義內涵,如柳宗元的名篇《江雪》,寫寒江獨釣的漁翁,若不了解柳宗元當時的遭遇、處境、背景,就很難能理解此詩的真義。不知其人、論其事,對詩歌就無法“得其義、知其味、會其精神之妙”。[3]“知人論世”不但是詩歌批評方法,也是其它文學樣式的批評方法,不但對古代文學作品的批評有重要意義,對于現在的文學批評也有重要的意義。
(三)橫向比較批評法在詩歌中的運用
選詩是古人表述自己詩歌審美態(tài)度的一種方式,如徐陵選《玉臺新詠》、殷選《河岳英靈集》、方回選《瀛奎律髓》等,選詩也是一種詩歌批評,體現著一定的批評標準。選家選詩須“識足以兼諸家”,這樣才能進行比較、鑒別,從而選出符合自己審美理想的作品。兼通諸家而進行橫向比較,以顯示出優(yōu)劣高下,也是古人進行詩歌批評的常用方法。如鐘嶸的《詩品》將122位詩人的詩歌分為三品,主要就是用橫向比較法?!段男牡颀垺分卸嗵庍\用比較法,陳子昂、杜甫、蘇軾、嚴羽、張戒等也多用此法評前人作品。橫向比較法主要有不同作品之比較,不同詩人的成就、風格之比較,不同時代的詩歌之比較等。
詩歌作品之比較。將不同詩人的作品進行比較,從而在對比中見出作品的不同思想內容、藝術特征、風格特點等,是最常見的比較法。較早運用此種方法進行詩歌批評的是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云:“《國風》好色而不,《小雅》怨誹而不子厚發(fā)纖禾農于簡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保?]這也是將不同詩人進行廣泛比較。此外,嚴羽、張戒、劉熙載等也都屢用此法。
不同時代詩歌之比較。不同時代的詩歌有不同的特色,通過比較,而能見出不同時代詩歌的特色。如劉勰《文心雕龍?明詩》篇,曾將西晉詩歌與建安、正始詩歌進行對比,云:“晉世群才,稍入輕靡,張潘左陸,比肩詩衢,采縟于正始,力柔于建安?!眲③耐ㄟ^對這三個時代詩歌的對比,指出了西晉詩歌有“輕靡”、“采縟”、“力柔”等毛病,無法與建安、正始詩歌相比。嚴羽將詩歌分為詞理意興等要素,通過對比,而指出了南朝詩“尚詞而病于理”,宋詩“尚理而病于意興”,各有毛病,而漢魏盛唐詩才詞理意興俱佳。[5]不同時代詩歌的比較,更具有宏觀比較批評的特點,其概括性也更強。
這三種批評方法內涵不同,各有特點。這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三種詩歌批評方法,它們涵蓋了從詩歌生成的社會背景到詩歌文本及橫向比較的多維度批評的宏觀視野,構成了中國古代詩歌批評方法論的基本理論框架。
參考文獻:
[1]楊玉輝.現代自然辯證法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P212.
[2]張豐.中國歷代詩學論著選集[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5,P78.
[3]傅杰.王國維論學集[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P387.
一、科學心理學研究方法論發(fā)展的主要階段
所謂方法論是科學家在從事科學研究的過程中積累和形成的一種研究工作的模式,庫恩(T.S.Kuhn)稱其為“范式”[2](P167)。自科學心理學誕生以來,研究方法論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發(fā)展階段:
1.構造主義的自我觀察的方法——對經驗的主觀主義研究方法論
以馮特為代表的構造主義心理學認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的直接經驗。所謂直接經驗是與間接經驗相對而言的,前者是最基本的心理活動,是意識的基本要素;而后者只是關于某種事物的知識而非經驗本身。在馮特看來,心理學既然是一門關于研究人的經驗的科學,因而心理學的方法必定是研究如何觀察這種直接經驗。他認為,一個人只有自己才能觀察到自身所體驗的經驗,所以心理學的方法必然只能是采用自我觀察的手段(亦稱內省法,Introspection)[3](P273)。心理學研究的這一觀點和方法論思想在馮特的學生鐵欽納(E.B.Titchener)的工作中發(fā)展到了極端的程度,他認為只有訓練有素的自我觀察者才能作為心理學研究的被試。
這種研究心理學的方法論及其所使用的研究技術受到了許多批評。因為內省法只強調以被試、而且一定是需經嚴格訓練的被試的自我觀察報告為依據,其結果不僅無法達到一致,而且也使得研究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觀和偏見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消極的影響往往就是他們所規(guī)定的訓練產生的。此外,他們還力圖排斥同時期出現的其他一些心理學研究方法,例如艾賓浩斯的記憶實驗研究方法、動物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等。這就使得自我觀察法不可能得以更新和發(fā)展,其結果則必然被新的研究方法論所取代。
2.機能主義的多樣化研究方法——以實用主義為基礎的心理學研究方法論
構造主義心理學只對直接經驗進行自我觀察式的研究,因而不能現實地解釋人的各種心理現象是如何發(fā)生、發(fā)展和相互作用的,也不能真正解決人類在實踐活動中的各種心理問題。在它受到批評的同時,先后在西歐和美國產生了機能主義心理學。以詹姆斯(W.James)為先驅的機能主義心理學家們認為心理學應該研究意識的功能,強調心理學在人類實踐中的應用,主張心理學不僅應該研究正常的成人,而且還要研究動物心理、兒童心理、個體差異和變態(tài)心理等課題。在研究方法上,他們采用了描述法、問卷法、心理測驗法和生理實驗法等。雖然機能主義心理學并沒有完全放棄內省法,但在這一階段的研究中強調了方法上的多樣性和實用性,重視心理活動在操作過程中的特點與規(guī)律,探討心理與生理的關系和環(huán)境對心理的影響。機能主義心理學通過采用多種多樣的應用研究方法,不僅彌補了內省法的不足之處,而且推動了心理學向更為廣泛的領域發(fā)展,為生理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動物心理學、兒童心理學、心理測量學、教育心理學、變態(tài)心理學、心理咨詢和臨床心理的形成和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到來打開了大門。
3.行為主義的極端實證主義研究方法——以操作主義為方法論基礎
由華生(John.B.Watson)所開創(chuàng),后為斯金納(B.F.Skin-ner)所發(fā)展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基本上完全否定了對意識的研究,堅持只有能被觀察到的、可予以客觀記錄和定量化的行為才符合心理學研究對象的標準和原則。這在實質上就是把布里奇曼(P.W.Bridgman)在物理學中所倡導的操作主義觀點作為心理學的方法論基礎,并以此指導心理學的研究。
行為主義心理學作為對構造主義心理學的一種反叛,在方法論上繼承和發(fā)展了機能主義心理學重視心理機制和心理過程的研究以及實際應用的原則,徹底拋棄了對意識的內省式研究方法,提出了SR的研究模式,并最終成為一種“沒有頭腦的心理學”。由于行為主義在基本觀點和方法論上的極端客觀主義和實證主義的偏見,使它無法對行為產生的心理和意識等有關人的內部過程作出完整的、客觀的和全面的解釋。但是,它所發(fā)展起來的一整套能精確控制、測定行為的研究技術和方法,還有它對環(huán)境、刺激條件以及行為反應變化的關系所作的客觀描述與精確的測量,使心理學徹底脫離了僅僅只能依靠被試的自我報告這一缺乏客觀依據的非科學狀態(tài),成為一門能為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能對人在各種條件下的行為規(guī)律進行測量、預測、控制的實用性科學。誠然,行為主義的環(huán)境決定論和機械論思想否定了心理學對人的意識和心理活動內部過程的研究,從而最終把自己推到了發(fā)展的死胡同里去,但是,它卻為現代認知心理學和其他一些反對機械決定論的心理學,如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產生與發(fā)展提供了基礎和條件。
4.完形主義的整體方法——以現象學和場論為指導的格式塔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論
作為馮特的構造主義心理學的另一個對立面,格式塔心理學在研究方法上走的是與行為主義完全不同的一條路。格式塔心理學在康德(I.Kant)哲學的影響下,強調人的知覺的完整性和組織性,反對去尋找心理和意識中的“元素”,認為應自由、公正地描述人的直接經驗,而人的這種直接經驗是按原來的結構被接受的。對于這種整體的經驗,如果強加分析、化整為零時,其原有的整體性就會被破壞。因此,格式塔心理學堅持1+1>2的觀點。這在當時把心理現象分解成基本的組成單位的研究傾向中,能從另一個角度來強調心理活動的整體性并對其規(guī)律(如知覺的組織原則)進行研究,無疑有著積極的意義和貢獻。受物理學場論的影響,采用拓撲學的研究方法在格式塔心理學中獨樹一幟的是勒溫(K.Lewin),他提出的行為函數:B=f(E,P)發(fā)展了對人的動機與行為之間的關系的研究,推動了社會心理學中有關團體動力學研究的發(fā)展。
作為格式塔心理學的一種方法論工具,現象學的觀點被認為可以用于對人的主觀體驗進行科學研究,并彌補那些只注重行為的實驗數據的不足,它主張對經驗采取自然的整體觀點,從而獲得了知覺研究的大量成果。但是,“現象學的方法是不容易掌握的,對于某一研究者運用這種方法是否取得成功或成功的程度也是很難判定的”[4](P524)。
5.計算機模擬與類比方法——以信息論作為主要方法論的現代認知心理學研究方法
現代認知心理學主要以信息加工的理論來解釋人的心理過程。計算機科學為現代認知心理學探索心理活動的內部過程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它使過去無法“看到”的心理操作過程得以模擬和表達。認知心理學糾正了行為主義否認意識和心理可以加以研究的錯誤傾向,用信息加工的觀點對人的心理活動,主要是對心理過程的特點和規(guī)律,做出了更好的描述和前所未有的揭示,并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果。用計算機和程序軟件的操作和運行來模擬和解釋人的心理過程,確實是心理學在研究方法上的一個具有歷史性變革意義的進步。但是,這仍然是以機械論的觀點去研究人,把社會的人簡化為機器的人。因此,現代認知心理學對心理過程的研究,仍然不能完整解釋和真實反映人的實際心理活動規(guī)律。當然,要解決這一問題尚有許多困難。也許是目前的計算機技術水平尚未達到科學心理學所需要的程度,或許未來能制造出完全類似人類的機器人,心理學家也許就能從中破譯出人類所有心理活動的秘密和規(guī)律。但是,現象學家休伯特指出:沒有任何脫離肉體的機器能夠賽過人類的意識,因為它缺乏每一個人所特有的那種與世界緊密結合的共同發(fā)展的特征,人工智能仍然是不能達到目的的[5](P25)。
二、科學心理學研究方法論的現狀與問題
縱觀心理學的發(fā)展歷程,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論與指導思想經歷了一系列的變革和演化。從研究的對象來看,從意識到行為,又回到了意識,似乎轉了個大圈子。但是,通過這一循環(huán)過程,研究方法論思想發(fā)生了質的飛躍。馮特的自我觀察報告和現代認知心理學有關表象研究的心理操作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馮特的構造主義心理學所確定的研究對象并沒有錯,但局限于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沒有適當的手段去研究人的內在心理過程,只能依賴被試的自我觀察這種原始的方法,顯然缺乏科學的依據,效果也不可能理想。行為主義心理學作為一個學派已經成為歷史,但它給心理科學留下的一大筆財富,即它的研究方法、儀器、測量手段等,今天的心理學家還有不少人在使用著,行為主義的大量研究成果仍是當今教科書里廣泛引用的內容。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主要是在心理過程,而有關人格結構和人格形成與發(fā)展的研究則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王國。從這個發(fā)展歷史的進程中可以看到,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論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學思想和科學技術水平基礎之上的。縱然有良好的愿望和確定的目標,如果缺少有效的科學技術手段,仍然是“欲速則不達”。但即使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和發(fā)展研究的技術手段,若不能及時修正和調整心理學研究的目標、對象和范圍,甚至在指導思想上“以偏概全”、“以點帶面”的話,仍然會事與愿違。行為主義心理學就是前車之鑒。
時至今日,心理學的學派之爭已基本結束。心理學對感覺研究基本上已經有了較一致的結論;有關知覺的研究正在向更深的層次發(fā)展;而記憶和思維的研究則側重于對信息加工過程的探索;至于對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研究發(fā)展看來困難更多一些,正在尋找更有效的測量和評價方法;情緒心理學在幾個不同的層面上進行著研究,從認知、生理、環(huán)境和社會等不同的角度以各自的特定方法和手段去解開人類情緒之謎。關于動機和意志的研究,似乎仍然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赫爾的驅動遞減論、勒溫的場論、麥克米蘭的成就動機論、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和海德、凱利以及維納的歸因理論等主要流派所占領。但以馬斯洛為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則更加強調了對人性、人的價值與人的潛能的研究,并力爭解決人們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馬斯洛特別強調了整體分析的重要性,提出了反復研究法(iterationtehnique),即以整體觀為前提,通過實驗來理解各有關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他還特別重視對個體的研究,認為一般規(guī)律不能直接推論個體的特點,而由個體的研究卻可以概括出一般的規(guī)律。一般規(guī)律只能幫助人們去理解個體,但解決個別的問題仍需要用個案法的整體分析手段[5]。
由此可見,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論就目前來說仍尚未達到一致的認識,適用于不同發(fā)展階段、不同研究領域的各種方法論及其研究方法和技術共存于當今的心理學研究之中。即使在同一個研究領域中,由不同方法論所指導的各種研究方法也常常同時并存。首先應該說,這是正常的現象,也是心理學發(fā)展到今天的必然結果。在對待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論問題上,就像對待任何科學一樣,不應該也不可能用單一的研究模式去人為地強制性地統(tǒng)一所有的研究工作,科學心理學的研究尤其需要如此。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實在是一種最復雜的現象,它有著許多不同的水平、層次、方面和相互作用的關系。對于這樣一個復雜的現象,研究決不能簡單地以某一種方法去處理。但也不應該用“隨心所欲”的態(tài)度去對待。如何形成一種更加有效地運用到心理學研究中去的新方法論,是科學心理學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三、科學心理學研究發(fā)展中新的方法論構建與整合
無論是否意識到,從事科學研究的工作總是在研究者一定的方法論思想指導下進行的,心理學的研究同樣也不例外。心理學研究方法論決定了的研究目的所需手段的選擇。并非任何研究目的都可以找到研究的手段。當技術還不能提供必要的手段時,對原有的目的就必須考慮加以重新選擇,尋找某些子目標以現階段可實行的手段先予以解決,然后再對總的目標進行系統(tǒng)的、整體的、辯證的研究、分析和歸納。鑒于心理學的歷史經驗,心理學家們已經在探索一些新的研究方法論。例如,朱智賢等人曾提出過心理學研究方法論的構想。在其有關心理學研究方法論的體系中,包括三個組成部分:(1)心理學研究的哲學方法論;(2)心理學研究的一般科學方法論;(3)心理學研究的具體方法和技術[6](P52-58)。研究心理現象,首先要對人的心理有一個基本的觀點,這就是心理學研究的哲學方法論所要解決的問題??茖W的哲學方法論并不能替代具體的研究工作,但是任何具體的研究工作不可能擺脫一定的哲學方法論的指導和制約。心理學的發(fā)展歷史已經告訴我們,過去的許多學派,雖然曾經取得過令人矚目的成就并產生過巨大的影響,但都由于他們在哲學方法論上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而在其后為新的理論和方法論所取代。特別是在當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手段時,就更有必要對人們原來習以為常的傳統(tǒng)的指導思想進行周密的反思,修正原有理論的錯誤,彌補不足和空白,才能使研究工作不至于重犯類似行為主義的錯誤。同時,也能使科學研究的哲學方法論得到不斷的豐富和發(fā)展。
有了正確的哲學方法論的指導,還需要形成心理學的一般科學方法論。這個問題的解決取決于科學發(fā)展的水平并受到研究工作可能具備和達到的條件的制約。在經歷了科學研究的微觀階段——分析研究之后,科學的發(fā)展已經出現了向宏觀階段——整合研究邁進的趨勢。有關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論的思想和理論,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貝塔朗菲的系統(tǒng)論、香農的信息論和維納的控制論,即所謂的“老三論”。而在此之后又出現了所謂的“新三論”:普利高津的耗散結構論、哈肯的協同理論和托姆的突變理論。所有這些理論都為現代科學的一般方法論提供了有用的思想。雖然這些理論并非出自心理學,但對心理學的研究工作同樣具有深刻的意義和指導作用。而且,正是由于心理學派系林立、眾說紛紜的狀況,就更需要用像系統(tǒng)論那樣的思想方法,來描述和解釋人的心理這個本身就具有客觀系統(tǒng)性的研究對象。正如哲學方法論不能代替科學的具體研究那樣,這些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論的思想和理論,并不能代替心理學的一般方法論指導。心理學有自己的特點和規(guī)律,需要建構符合心理學科學發(fā)展的一套具有一般指導意義的理論體系和方法論體系。
最后是有關心理學研究的具體方法與技術問題??梢哉f,心理學現在已經涉及人類活動的幾乎每一個領域,因此在具體研究的方法和技術上必定有相當大的差異和跨度。具體的方法是與具體的研究問題相聯系的。心理學在各個不同的領域中幾乎運用了所有各種科學研究的具體方法,其中包括了物理的、生理的、藥理的、臨床的、數學的方法;心理學本身又有實驗的、準實驗的、非實驗的、思維推論的各種各樣的方法。每一種方法都有其特點和長處,但又同時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復雜、多層次、多元化和動態(tài)的;同時又具有系統(tǒng)性和整體性。我們不僅需要在某個局部問題上對各種心理現象進行深入細致、微觀的分析研究;而且更需要以整體的、系統(tǒng)的和動態(tài)的思想理論與研究方法論,歸納和綜合各種心理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心理學的理論和學說不能僅僅停留在一種描述性的初級水平階段,而應該是可操作的、有預測力并有控制力的。這樣才能使心理學成為一間既有自己較完整、較一致的理論,包括研究方法論的體系,又具有更為廣泛的實際應用價值、作用和效果的現代科學。
【參考文獻】
[1]查普林,克拉威克.心理學的體系與理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2]庫恩.必要的張力[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3]車文博.西方心理學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荊其誠.簡明心理學百科全書[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關鍵詞:信息觀;系統(tǒng)觀;生態(tài)觀;機制觀;信息轉換方法論
0 引言
智能科學是信息科學的制高點。從物質科學演進到信息與智能科學,研究的對象發(fā)生巨變,因此研究的理念和方法也必須隨之改變,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然而,由于科學觀與方法論的抽象性(無形性),這種不言自明的道理卻往往在實踐中被人們視而不見。
我們對信息與智能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歷史稍加考察就可以發(fā)現,由于科學觀與方法論具有抽象性或無形性特點以及人類的思維習慣存在惰性,數十年來信息與智能科學技術的研究依然沿用傳統(tǒng)的科學觀和方法論,由此導致一系列重大的學術研究失準,在客觀上延緩了信息與智能科學的發(fā)展進程。
在半個多世紀的科學研究實踐中,筆者曾經在這方面反復經歷失敗與成功,有過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和教訓,最終深切地感悟到:科學觀與方法論問題對于信息與智能科學領域的研究與教育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于是,筆者常常不由自主地思考和總結信息與智能科學領域中的科學觀與方法論問題,得到一些初步的領悟,愿在此與讀者共享并歡迎批評指正。
1 傳統(tǒng)的科學觀與方法論
有什么樣的研究對象,就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研究方法,而方法論又源于科學觀。換言之,有什么樣的科學觀,就會形成什么樣的方法論,科學觀和方法論是指引人們從事科學研究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傳統(tǒng)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是物質系統(tǒng)和能量系統(tǒng)。物質觀和能量觀便天然地成為傳統(tǒng)自然科學的科學觀,而對復雜物質和能量系統(tǒng)實行分而治之、各個擊破、合成還原則成為傳統(tǒng)自然科學行之有效的方法論。
近幾百年來,面對越來越多的復雜物質系統(tǒng)和能量系統(tǒng),傳統(tǒng)自然科學的科學觀和方法論指導全球研究大軍頻繁出擊,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向披靡,為近代自然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與繁榮建立了歷史性的卓越功勛。
2 傳統(tǒng)科學觀與方法論對信息領域科學研究的誤導
傳統(tǒng)科學觀和方法論雖然在近代科學實踐中屢試不爽,但是在一類新的研究對象面前卻產生了一系列相當嚴重的誤導作用。這類新的研究對象就是以信息為主導特征的復雜信息系統(tǒng),而智能科學就是研究這類系統(tǒng)的代表性學科。
2.1 誤導案例之一:探究思維奧秘
一個最為明顯的誤導例證就是關于人類大腦思維奧秘的探究。按照傳統(tǒng)的物質觀和能量觀,人類大腦系統(tǒng)是一個復雜的物質系統(tǒng),也是一個復雜的能量系統(tǒng);為了探索大腦思維的奧秘,。應當對它實行分而治之、各個擊破、合成還原的研究。于是,研究者對人類大腦實行各種各樣的解剖研究,試圖查明大腦各個解剖單元的物質結構和能量關系,從而解開人類大腦思維的秘密。
令研究者大失所望的是,盡管通過解剖研究可以查明大腦各個局部組織的物質結構和能量關系,但是對于大腦為什么能夠思維以及大腦怎樣進行思維這樣一些基本問題,仍然始終摸不著頭腦并且一籌莫展。
百戰(zhàn)百勝的傳統(tǒng)方法論出現了什么問題?原來,盡管大腦是復雜的物質系統(tǒng),也是復雜的能量系統(tǒng),但它的本質是以信息及其轉換為主導特征的復雜信息系統(tǒng)。研究者按照傳統(tǒng)科學方法論將大腦這個復雜信息系統(tǒng)分解為相對簡單的解剖單元(分系統(tǒng))時,就丟失了各個分系統(tǒng)之間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信息,而這些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信息正是復雜信息系統(tǒng)的生命線。舍棄了生命線,當然就不可能通過各個分系統(tǒng)的合成還原“能夠思維”的大腦。
2.2 誤導案例之二:Shannon信息論
另一個非?;镜恼`導案例是關于信息概念和理論的研究。按照正常的理解,人們處理和利用的任何信息都是形式、內容和效用的三位一體:形式只是信息的外表,效用是信息的價值,內容才是信息的內核。人們根據信息的形式感知它是否存在,根據信息的效用確定對它的取舍,根據信息的內容達成對它的理解。如果只感知信息的形式而不了解它的內容和價值,就無法據此做出正確的決策。
然而,在分而治之方法論的指導下,Shannon信息論僅僅根據通信過程的要求(而不是根據信息運動全部過程的要求),就針對信息的形式(而不考慮信息的內容和價值)建立了后人所稱的信息理論。實際上,正如Shannon自己所說,它只是通信的數學理論(mathematical theory ofcommunication),而不是完全的信息理論。
這種誤導的結果使Shannon信息論雖然在通信等統(tǒng)計領域發(fā)揮了巨大作用,但對于整個信息科學(特別是對于其中的智能科學)領域而言卻難以有所作為?,F今人們對于信息的煩惱便是網絡上信息的魚龍混雜,良莠難分,而Shannon信息論對此卻不能提供任何有效的解決方法,原因就在于它只是關于信息形式的統(tǒng)計理論,完全沒有考慮信息的內容與效用。同樣,Shannon信息論對于智能科學的研究難有作為,這都是傳統(tǒng)科學方法論誤導信息研究所造成的結果。
2.3 誤導案例之三:智能模擬的方法
還有一個同樣基本的誤導案例是關于人類智能的機器模擬(人工智能)問題。按照分而治之的傳統(tǒng)科學方法論,人工智能研究者認為:人類智能系統(tǒng)可以分解為結構、功能、行為3個基本層面,因而可以分別從結構、功能、行為3個不同的角度對人類智能進行模擬。于是,基于結構模擬的人工神經網絡研究、基于功能模擬的物理符號系統(tǒng)研究、基于行為模擬的感知動作系統(tǒng)研究隨之出現,成為人工智能研究的3大主流方法。
這樣引發(fā)的問題是,雖然3種研究方法都具有相同的研究目標,即希望成功地在機器上模擬人類的智能,并且各自都取得了不少令人鼓舞的研究成果,但是人們卻不知如何才能把三者集成起來并形成和諧的合力,以便更好地促進人工智能研究的進步。
事實上,長久以來,3種方法不僅沒有能夠形成和諧的合力,反而偶有互相否定、互相激烈抨擊的事件發(fā)生,終于形成三足鼎立的不和諧局面,這種狀態(tài)顯然很不利于人工智能研究的整體發(fā)展,這也是分而治之方法論誤導所產生的不良后果。
2.4 誤導案例之四:人工智能的理論模型
更為典型的誤導案例是人工智能的理論模型。常理告訴我們,意識是智能的直接基礎。如果一個人連意識的能力都沒有,他怎么可能具有智能呢?同樣的常理告訴我們,人的智能有兩個基本方面:情感與理智。如果一個人沒有情感,他怎么可能具有完整的智能呢?而且,意識、情感、理智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三位一體。
然而,按照分而治之的傳統(tǒng)科學方法論,人工智能理論的研究硬是把意識和情感因素從智能的研究領域中排除出來。于是,人工智能理論一方面長期回避對意識的研究,另一方面又忽視對情感的探索,最終變成一個既不完整又不真實的人工智能理論模型。分而治之傳統(tǒng)科學方法論導致人們不能深入和完整地理解人工智能。
總之,面對以信息及其轉換為主導特征的開放復雜信息系統(tǒng)(智能系統(tǒng)是這類系統(tǒng)的典型代表)的研究,基于物質觀和能量觀的分而治之方法論不但不再有效,而且還會產生許多后果相當嚴重的誤導。
3 開放復雜信息系統(tǒng)需要的科學觀與方法論
正反兩方面的研究實踐啟示我們,以智能系統(tǒng)為代表的開放復雜信息系統(tǒng)的研究,不能照搬我們原先所熟悉的傳統(tǒng)科學觀和方法論,而是迫切需要全新的科學觀和方法論。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探究,我們認為開放復雜信息系統(tǒng)的科學觀包括以下4個基本觀念。
1)信息觀。
既然貫穿開放復雜信息系統(tǒng)全局的主導因素是信息和信息運動過程,那么開放復雜信息系統(tǒng)的研究首先就必須遵循信息觀,即研究的關注點必須聚焦于系統(tǒng)的信息和信息運動過程,而不應當只盯著系統(tǒng)的物質結構和能量關系。
2)系統(tǒng)觀。
開放復雜信息系統(tǒng)的研究必須遵循明確的系統(tǒng)觀:一方面,人們所關注的信息應當是形式、內容、價值三位一體內涵完整的信息,而不是僅考慮形式因素的信息;另一方面,信息運動的時空過程必須保持完整性,人們不能只關注信息傳遞這樣一個局部的過程,也不能只關注理智這樣一個局部的方面。
3)生態(tài)觀。
開放復雜信息系統(tǒng)應當是一種“活的系統(tǒng)”,因此人們必須遵循清晰的生態(tài)觀,也就是說必須把開放復雜信息系統(tǒng)中信息運動過程的來龍(本體論信息)去脈(知識、基礎意識、情感、理智、智能策略和智能行為)作為一個有序的生態(tài)過程進行一體化的研究,而不應當把信息、知識、智能看作一個各行其是的拼盤。
4)機制觀。
既然開放復雜信息系統(tǒng)是一類生態(tài)系統(tǒng),對它的研究就必須遵循機制觀,即必須把關注點放在信息如何生成知識與如何生成智能的生成機制(即生長規(guī)律)上,而不應當把關注點放在系統(tǒng)的結構、功能和行為上。這是因為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都是為實現生長機制而服務,行為則是系統(tǒng)機制實現的外顯結果。
總之,信息觀可以呈現開放復雜信息系統(tǒng)的生命脈絡;系統(tǒng)觀可以抓住開放復雜信息系統(tǒng)的信息全局特征;生態(tài)觀可以把握開放復雜信息系統(tǒng)的有機聯系;機制觀可以理解開放復雜信息系統(tǒng)的生成規(guī)律,它們構成了開放復雜信息系統(tǒng)科學觀的四位一體。
那么,開放復雜信息系統(tǒng)的科學研究方法論是什么呢?一般而言,有什么樣的科學觀就會形成什么樣的方法論??茖W觀是認識所研究對象的基本觀念,方法論是體現基本觀念的研究方法,因此任何一種科學研究方法論都可以(而且應當)從科學觀中自然引申出來。
根據這個基本原理,研究以智能系統(tǒng)為代表的開放復雜信息系統(tǒng)的科學方法論就可以表述為:遵循信息觀、系統(tǒng)觀、生態(tài)觀和機制觀的根本原則,考察信息資源(本體論信息)生成相關產品的生態(tài)轉換規(guī)律。具體地說,就是要系統(tǒng)地(系統(tǒng)觀)、聯系地(生態(tài)觀)、深刻地(機制觀)考察本體論信息(信息觀)生成認識論信息:知識和智能的規(guī)律,或者更簡潔地說就是要系統(tǒng)地、聯系地、深刻地考察信息轉換的規(guī)律。:總之,信息轉換是針對一切開放復雜信息系統(tǒng)研究都適用的科學方法論。
4 新的科學觀方法論和研究成果
20世紀80年代以來,筆者逐漸領悟到信息觀、系統(tǒng)觀、生態(tài)觀、機制觀四位一體的科學觀和信息轉換方法論,并將其用于指導自己的信息科學和人工智能基礎理論研究,獲得了如下一些重要的創(chuàng)新成果。由于篇幅所限,筆者敘述從簡。
4.1 全信息理論
傳統(tǒng)方法論令Shannon信息論存在嚴重局限。我們根據新科學觀提出語法信息、語義信息、語用信息三位一體的全信息概念,其中,語法信息用“肯定度”參數表征,用概率論和模糊集合理論描述;語義信息用“邏輯真實度”參數表征,用模糊邏輯理論描述;語用信息用“效用度”參數表征,用模糊集合理論描述。
這樣,原先各自獨立發(fā)展起來的信息獲?。z測與識別)、信息傳遞(通信與存儲)、信息處理(計算)、信息認知和信息決策(人工智能)、信息執(zhí)行(控制)就得到了統(tǒng)一的描述和處理,形成了完整統(tǒng)一的信息科學理論。
4.2 本體論信息到全信息轉換:第一類信息轉換原理
根據新方法論,我們發(fā)現并闡明了圖1所示
的由本體論信息到全信息的轉換原理(又稱第一信息轉換原理),證明全信息理論不僅在理論上合理,而且在技術上可行。
圖1表明,人們利用傳感系統(tǒng)可以把本體論信息映射為相應的語法信息,利用語法信息可以從知識庫檢索l出(或者通過與目標進行相關運算計算出)與之相對應的語用信息,通過對語法信息和語用信息的邏輯運算可以演繹出語義信息。所有這些操作都在技術上可行。
4.3 知識的外生態(tài)學理論
知識在信息和智能科學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分而治之傳統(tǒng)方法論的影響下,知識被孤立地分割出來,在人工智能理論研究中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新科學觀和方法論指導下,我們發(fā)現知識并不是一種孤立和靜止的研究對象;恰恰相反,它是一個極其活躍的生態(tài)學系統(tǒng)。
一方面,知識不斷由認識論信息的歸納而來;另一方面,知識又在系統(tǒng)目標的制導下通過演繹的方法向智能生長而去。換言之,“信息_÷知識_智能”轉換是知識的外部生態(tài)系統(tǒng)。這一發(fā)現的意義不僅揭示了知識的生成機制,而且揭示了智能的生成機制,直接導致新的人工智能模擬方法問世。
4.4 信息一知識轉換:第二類信息轉換原理
知識外生態(tài)學原理表明:知識由全信息轉換而來。信息是現象,知識是大量相關現象所蘊含的共同本質,因此實現由全信息到知識的轉換算法,原則上是歸納型算法。由大量信息現象到知識本質的歸納過程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也稱為“涌現”過程。這是知識外生態(tài)學提供的一項重要啟發(fā)。
4.5 智能的共性核心生成機制
知識外生態(tài)學系統(tǒng)的發(fā)現不僅揭示了知識的生成規(guī)律(第二類信息轉換原理),而且還啟迪了智能的共性核心生成機制:信息知識智能的轉換。具體來說就是在任何情形下,智能的核心生成機制都是由信息(關于問題的信息、關于問題求解目標的信息、關于先驗知識的信息)到知識(求解問題所需要的專門知識)再到(求解問題的)智能策略的轉換,顯然,這是一切智能(包括人類智能和人工智能)的共性核心生成機制。
4.6 人工智能的機制模擬方法
受到智能共性核心生成機制的重要啟發(fā),我們提出人工智能的新的模擬方法,這就是機制模擬方法:信息_知識-÷智能的轉換,這是區(qū)別于已有的結構模擬、功能模擬、行為模擬方法的全新方法。
眾所周知,系統(tǒng)的生成機制統(tǒng)管系統(tǒng)全局,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都為生成機制服務,而行為則是機制實現所產生的結果,因此人工智能的機制模擬方法比傳統(tǒng)的結構模擬、功能模擬、行為模擬方法具有更深刻和更本質的意義。
4.7 知識的內生態(tài)系統(tǒng)
運用新的科學觀和方法論,我們又發(fā)現了知識的內生態(tài)系統(tǒng):知識內部不是如鐵板一樣凝固的對象,而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認識論信息(全信息)首先生長成為欠成熟的經驗知識,接著后者通過驗證和完善生長成為成熟的規(guī)范知識,經驗知識和規(guī)范知識又進一步凝聚成為超成熟的常識知識。簡而言之,經驗知識規(guī)范知識常識知識是知識的內生態(tài)學系統(tǒng)。知識內生態(tài)學系統(tǒng)的發(fā)現直接導致人工智能3大主流方法的統(tǒng)一。
4.8 人工智能的統(tǒng)一理論
人工智能的結構模擬方法(人工神經網絡,后來發(fā)展成為計算智能)利用的是訓練得到的經驗知識;功能模擬方法(物理符號系統(tǒng),后來收縮成為專家系統(tǒng))利用的是人工輸入的規(guī)范知識;行為模擬方法(感知動作系統(tǒng),后來發(fā)展成為機器人)利用的是人工輸入的常識知識。知識的內生態(tài)學系統(tǒng)表明,經驗知識、規(guī)范知識、常識知識是知識的3個相生(而不是相克)狀態(tài),因此原先鼎足三分的人工智能3大主流方法在機制模擬方法的框架內也呈現出相生關系,達到了和諧的統(tǒng)一。這顯然是人工智能理論研究的重要進展。
4.9 全信息—智能轉換:第三類信息轉換原理
第一類信息轉換原理是信息內部轉換的原理,即由本體論信息到認識論信息(全信息)的轉換;第二類信息轉換原理是由全信息到知識的轉換;第三類信息轉換則是全信息向基礎意識、情感和理智的轉換。
我們運用新的科學觀和方法論后發(fā)現:基礎意識的生成機制是在全信息的激勵下啟動,在本能知識和常識知識支持下展開,在系統(tǒng)目標導控下實現的轉換;情感的生成機制是在全信息的激勵下啟動,在本能知識、常識知識和經驗知識支持下展開,在系統(tǒng)目標導控下實現的轉換;理智的生成機制是在全信息的激勵下啟動,在本能知識、常識知識、經驗知識和規(guī)范知識支持下展開,在系統(tǒng)目標導控下實現的轉換。與全信息一知識轉換過程類似,這些轉換也存在量變到質變(涌現)的過程。
4.10 高等人工智能原理
受到傳統(tǒng)方法論的影響,現有人工智能理論的智能模型是一種既不完整又不真實的模型?;谏厦嫠龅牡谝弧⒌诙?、第三類信息轉換原理,我們提出圖2所示的高等人工智能理論的研究模型,圖中的符號G表示系統(tǒng)的目標;K1表示本能知識和常識知識的集合;K2表示本能知識、常識知識和經驗知識的集合;K3表示本能知識、常識知識、經驗知識和規(guī)范知識的集合;K4表示本能知識、常識知識、經驗知識、規(guī)范知識和決策藝術知識的集合。
從圖2中可以看出,高等人工智能系統(tǒng)直接面向開放的外部世界,后者不斷產生各種事物的本體論信息;感知系統(tǒng)(而不是簡單的傳感系統(tǒng))按照第一類信息轉換原理把本體論信息轉換成為認識論信息(全信息);認知系統(tǒng)按照第二類信息轉換原理把全信息轉換成為知識;基礎意識、情感和理智系統(tǒng)則分別在知識K1、K2、K3支持并在目標G導控下完成第三類信息轉換,把全信息分別轉換成為基礎意識、情感和理智;決策系統(tǒng)則在知識K4支持并在目標G導控下把情感表達和理智表達綜合成為解決問題的智能策略;執(zhí)行系統(tǒng)把智能策略轉換成為智能行為,反作用于外部世界。
如果智能行為產生的結果與目標一致或可以接受,這種策略就作為一種正確的知識補充到知識庫;如果智能行為產生的結果與目標之間存在比較明顯的誤差,那么這個誤差就成為一種新的信息反饋到感知系統(tǒng),經系統(tǒng)后續(xù)處理,補充知識,優(yōu)化策略,使新的智能行為產生更好的結果,如此循環(huán)往復,直到滿意為止。這是一個完整而真實的人工智能模型,對于人工智能未來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5 結語
研究不同的對象,需要有不同的科學觀和方法論?;谖镔|觀和能量觀的分而治之、各個擊破、合成還原方法論曾經指導人們在物質科學領域取得過歷史性的輝煌成就,但是在以信息和信息轉換為主導特征的開放復雜信息系統(tǒng)這類研究對象面前卻顯露出嚴重的缺陷。
關鍵詞:科學發(fā)展觀; 方法論; 四個更加自覺
科學發(fā)展觀已經被確定為全黨的指導思想,如何運用好這一強大思想武器指導各方面建設,把科學發(fā)展觀轉化為科學發(fā)展實踐,是新形勢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須著力解決的問題。我們要充分認識科學發(fā)展觀指導實踐的理論價值,從方法論意義上全面領會和把握科學發(fā)展觀所蘊涵的的科學方法。十報告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提出了“四個更加自覺”的要求,這一要求有著很強的實踐和方法指向,為我們研究、把握科學發(fā)展觀思想方法并用于實踐指明了努力方向,我們要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努力實現從自發(fā)到自覺的轉變,真正做到更加自覺地用科學發(fā)展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一、更加自覺地把發(fā)展作為第一要義,用發(fā)展的方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
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關于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發(fā)展既是矛盾運動的結果,又是解決矛盾的條件。所以,發(fā)展不僅是目的,也是方法手段,“發(fā)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它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總鑰匙”。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是發(fā)展中大國的事實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是社會主要矛盾,如何解決這一主要矛盾,就是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fā)展,以科學發(fā)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為主線,實現又好又快發(fā)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筑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物質基礎。同時,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已進入了發(fā)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長期積累的各種矛盾日益顯露,化解這些矛盾同樣要靠發(fā)展,因為其中引發(fā)影響社會和諧的許多矛盾和問題,歸根到底是利益的調整和分配問題,這些矛盾的有效解決是建立在具有雄厚的物質基礎上的,離開了發(fā)展,離開了發(fā)展所奠定的基礎,就不可能有社會和諧,這就要求我們,堅持發(fā)展是硬道理的戰(zhàn)略思想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在總結、把握發(fā)展規(guī)律上深入思考,破除不利于科學發(fā)展的思想觀念,樹立創(chuàng)新發(fā)展理念,求真務實,在破解發(fā)展難題上下功夫,在化解各種矛盾上見成效。
二、更加自覺地把以人為本作為核心立場,為了人民而發(fā)展,依靠人民去發(fā)展
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關于社會發(fā)展動力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以人為本的核心立場,就是歷史觀的核心立場,有什么樣的立場就有什么樣的觀點方法。人既是科學發(fā)展觀的立足點、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亦是科學發(fā)展觀得以付諸實踐的動力、載體和依托。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立場,就是要求我們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去觀察、分析、認識、解決問題。做到發(fā)展為了人民,就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廣大人民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堅持用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來衡量我們工作好壞,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發(fā)展依靠人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是全國各族人民實現自己利益、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業(yè),是億萬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創(chuàng)造性事業(yè),沒有人民的支持,就沒有今天的成就,沒有人民的參與,一切奮斗目標都不可能實現,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發(fā)揮人民主人翁精神,充分調動廣大人民投身于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等各項建設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善于從人民偉大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要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調節(jié)力度,關注民生、改善民生,做好公益事業(yè),不斷提高社會保障水平,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和社會公平方面存在的問題,讓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
三、更加自覺地把全面協調可持續(xù)作為基本要求,把握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和思維方法,推進科學發(fā)展
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是辨證思維和系統(tǒng)方法在經濟社會發(fā)展問題上的具體運用與發(fā)展。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的要求,就是用馬克思辨證唯物主義全面、聯系、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解決發(fā)展問題的要求。全面,就是要總攬全局,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作為一個整體,我們要實現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等各個方面全面發(fā)展,不是片面追求某項指標“唯GDP”的發(fā)展,要樹立全局觀、大局觀,從整體上把握問題,不能失之偏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布局的認識,從三位一體到四位一體到五位一體,就是科學發(fā)展觀全面思想在總體布局上的體現。協調,就是各個方面的發(fā)展要相互銜接、相互促進、良性互動,注重發(fā)展的均衡性,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相協調,要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積極穩(wěn)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制,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可持續(xù),就是要以連續(xù)的、長遠的視角看待發(fā)展問題,既要注重經濟建設的持續(xù)發(fā)展,又要注重自然資源的合理使用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有效保護,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tài)文明理念,著力推進綠色發(fā)展、循環(huán)發(fā)展、低碳發(fā)展,既要考慮當前發(fā)展的需要,滿足當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慮未來發(fā)展的需要,為子孫后代著想,“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
四、更加自覺地把統(tǒng)籌兼顧作為根本方法,科學統(tǒng)籌各種重大關系
統(tǒng)籌兼顧作為科學發(fā)展觀的根本方法,深刻反映了科學發(fā)展觀所集中體現的方法論,是處理各方面矛盾和問題必須堅持的重大戰(zhàn)略方針和根本方法。統(tǒng)籌兼顧是科學發(fā)展觀方法論總的概括,包含了唯物辯證法一系列法則,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內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矛盾運動法則,兩點與重點、整體與局部、一般與個別、當前與長遠、結構與功能等辯證統(tǒng)一的思想方法。概括起來,統(tǒng)籌兼顧,就是要總攬全局、兼顧各方,統(tǒng)籌規(guī)劃、綜合平衡,把立足當前和著眼長遠相結合,把全面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我們要深入思考、研究統(tǒng)籌兼顧這一根本方法所蘊涵的唯物辯證法思想理論,切實掌握和運用這一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求真務實,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重大關系,統(tǒng)籌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工作,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區(qū)域發(fā)展、經濟社會發(fā)展、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國內發(fā)展和對外開放,統(tǒng)籌各方面利益關系,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
參考文獻
[1] 十報告2012年11月8日
[2] 十報告輔導讀本[G].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1
[3] 鄧仕林. 解讀:四個更加自覺[N]. 報. 2012-12-10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而教學的本質是教與學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
不少老師在備課過程中備教的方法多,備學生的學習方法少。老師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如語言應簡明扼要、準確、生動等),注意到實驗操作應規(guī)范、熟練,注意到文字的表達(如板書編寫有序、圖示清晰、工整等),也注意對學生的組織管理,但對學生的學考慮不夠。從根本意義上看,教師教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生學!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因此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探討極為重要。科學的學習方法,能提高學習效率,能使學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發(fā)揮,能把知識轉化為能力,而拙劣的學習方法(如死記硬背)學習效率低,學生的智慧得不到發(fā)揮。老師的備課要探討學生如何學,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指導如何進行預習、聽課、記筆記、做實驗、做復習、做作業(yè)等,要考慮到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及總結歸納能力的培養(yǎng)。一位老師教學水平的高低,不僅僅表現他對知識的傳授,更主要表現在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二、科學的教學方法與科學的學習方法相結合
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如:觀察、實驗、電化教育、參觀等),采用多種啟發(fā)方式(如:講述、談話、提問、討論、實驗、讀書指導和各種各樣的練習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和途徑。
要引導學生正確運用概念。了解概念的“適用范圍”和“本質”。概念清楚了,還要會用,一方面是在答題時用,更重要的是用于解決實際問題。
要探求規(guī)律,注意歸納總結。中學化學里有許多分散的知識,但是不少知識在做“橫向聯合”時就往往能找到一些規(guī)律。找規(guī)律不僅是學會知識的好方法,也是由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是培養(yǎng)自己分析、綜合等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
探討規(guī)律要用科學的方法,最常用的是由很多事實總結出規(guī)律的歸納法,以及由此及彼的推導,即演繹法。學習化學時,這些方法像“鑰匙”教會學生如何學好化學。
三、學習方法與培養(yǎng)能力的途徑
【關鍵詞】物理;方法教育;實施
從目前來看,中學物理的學科教學方法的具體實施情況還是比較薄弱的。對學科方法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主要是因為科學方法不僅具有獨特的認識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獨特的教育功能。這從另一個方面佐證了在物理教育中應當加強科學方法教育的必要性??茖W方法的教育功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獲取功能
學科方法是獲得科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學生掌握了科學的方法才能更加快捷的獲得科學知識。教學中只有借助科學方法才能使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比如在初中物理中,幾乎所有物理規(guī)律都是通過如下幾種科學方法得出的。例如,牛頓定律是通過理想實驗法獲得的;阿基米德定律是通過猜想驗證法獲得的……這些例子都充分說明,對與科學方法的應用,能夠讓學生形成一種心理定勢,讓學生更加快捷的獲取科學知識。
2 理解功能
學生要理解科學知識的內容,同樣離不開科學方法。比如,許多物理量是通過比值法來定義的,如Q=mPv.這種定義方法只給出了物理概念之間的量的關系,沒有明確這些概念中有哪些因果關系。只有進一步從本質上弄清比值定義法的內涵,才能使學生真正明白密度只決定于物質本身固有特性的性質。不把握好這一點,就容易得出/物質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的錯誤理解,這是初學物理的學生常犯的錯誤。
因此,只有了解了不同科學方法的本質區(qū)別與聯系,了解了這些方法得以使用的條件,才能弄清科學知識的內涵以及不同層次知識之間的關系。
3 構建功能
科學方法是知識的脈絡,是知識的神經,它具有把科學知識聯系起來并形成結構的功能??茖W方法作為基本的研究途徑、方式和方法,與概念、規(guī)律等知識相平行,都包含在自然科學的范疇之中;而且它比概念、定理、定律、公式這類知識更穩(wěn)定和更廣泛。它縱橫交錯、貫穿于整個知識領域,把不同的知識相互聯系起來。如果把科學喻為珍珠項鏈,科學知識是珍珠,那么科學方法就是連接珍珠的細線。正是由于科學方法的隱蔽性特點,使得人們長期以來在物理教育中忽視科學方法。但是如果學生沒有學會在自己頭腦中把大量知識編制成一個層次清晰、邏輯嚴密的結構或網絡,就無法不斷接收、容納新的信息,就無法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系統(tǒng)。而這種結構或網絡形成的前提,就是必須要以科學方法作為框架。
4 應用功能
科學方法還是實現科學知識智力價值的橋梁??茖W的概念、定律等知識,是人們賴以進行科學思維的基本細胞。沒有科學知識,所謂智能活動就成為沒有內容的空殼,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只有知識還不行,還必須有一定的方法或途徑,使這些知識與科學問題相互溝通,對知識進行選擇、組合、運用,才能解決問題,形成智力活動。也即是說,科學方法是進行科學思維的神經,它決定著知識的價值取向。在物理教育中,忽視科學方法的教育,就會形成學生能力的高位截癱,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就是楊振寧教授所說的訓練得很好、非常努力、知識非常扎實但知識是片面的而且傾向于向死的方向走的學生。
如何在物理教育中實施科學方法教育?我們提出如下觀點:
1)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應當把科學方法作為教學內容
在制訂物理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時,除了要考慮物理學的基本概念、重要規(guī)律、重要實驗外,還應當把科學方法作為物理教育的內容之一,把科學方法擺到與科學知識同等重要的地位。這既是物理教育規(guī)律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物理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制訂中教學目的與教學內容兩者相互對應的邏輯體現。
2)教材體系應以科學方法為中心
教材作為教學基本內容的書面材料系統(tǒng),對于安排教學過程以形成學生的認知結構、能力結構和品格結構,具有知識載體、教學指導和實用參考的作用。教材體系以什么為核心,從根本上決定著教育的質量。對比國內外不同特色的中學物理教材體系,可以大體分成以下幾種類型。教材體系以科學方法為主線,并不是說在教材編寫時脫離開具體知識而只講方法,而是說應當顯化、強調、突出科學方法,按照科學方法所指示的路子去編寫教材。這樣編寫的教材,脈絡更清晰,容易使學生在學習中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并形成有序的知識結構。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往往具有很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這正是素質教育所追求的目標。
3)制定科學方法教育的目標
科學方法雖然與科學知識相互依存,但又有一定程度的相對獨立性??茖W方法教育既需要潛移默化地熏陶,又需要著意進行訓練。在當前物理教育普遍忽視科學方法的情形下,尤其應當給科學方法以特別的重視,在制定知識教學目標的同時,制定出相應的科學方法教育目標。要明確不同階段科學方法教育的重點、難點,對于不同的科學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并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具體教學內容,制定出可操作的培養(yǎng)計劃。
4)按照科學方法的邏輯來設計教學程序
目前的教學往往是從傳授知識的角度來設計教學程序,雖然也能使學生從中學到一些科學方法,但學生對科學方法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膚淺的,并且是零星的、不連續(xù)的,收效甚微。如果按照科學方法所指示的路子去組織教材,安排教學進程,即把方法教育作為教學活動的核心,則情況大不一樣。
5)讓學生應用科學方法解決實際物理問題
在物理教育中進行科學方法教育,必須結合實際問題進行。這是因為,科學方法的真正掌握,必須要在探索和發(fā)現之中進行,這正是科學方法與科學知識的不同之處??茖W知識的教學既可以運用接受學習模式,又可以運用發(fā)現學習模式,而科學方法必須運用發(fā)現學習模式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學生不親自經歷運用科學方法進行發(fā)現的探索過程,就很難發(fā)現科學方法的要素與關鍵。而這種探索過程正是學生將科學方法內化為自己認知圖式的過程,一旦學生完成這一過程,科學方法便成為學生認知結構中的信息單元,可以隨時調用,從而得到能力的發(fā)展。
因此,為了使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在物理教育中必須創(chuàng)設良好的認知情境,讓學生主動地觀察、討論、思考、實驗,并對學生的探索進行指導,使學生沿著科學的思路與方法去探求,從而在不知不覺之中掌握其中所運用的科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涂艷國.論科學教育的基本要素[J].教育研究,19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