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九年級化學教學設計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要避免教學設計“目中無人”,首先要解決的是教學理念問題,特別是“教學活動本質是什么”的問題。后現(xiàn)代主義指出,“課堂教學是一種開放的對話性實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歸根到底,就是組織對話情境、引導學生開展三種對話,即同客觀世界進行對話,從而形成認知性實踐;同他人進行對話,從而形成社會性實踐;同自我對話,從而形成道德性實踐。所謂‘學習’,就是三種對話實踐的統(tǒng)一。”不難看出,后現(xiàn)代主義強調(diào)教學活動的本質是“對話”、是“交流”、是“溝通”,是師生以教學資源為中介的交互影響過程。這一教學觀(有專家將此稱為“對話哲學”教學觀)與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diào)“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未發(fā)生教學”的教學理念高度一致?;凇皩υ捳軐W”教學觀,課堂教學總是在一定問題情景中,由教師和學生圍繞一定的問題(教學任務)進入一種多元對話系統(tǒng),并在教師的不斷刺激、適時指導和正確評價中,使預設問題不斷解決。為此,建構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有效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應該包括情境(問題)呈現(xiàn)、對話交流、科學指導、全面評價四個方面,且有效課堂教學過程總是在一定教學目標引導下,將四個基本要素按特定的邏輯關系交替展開的(如圖1)。四個基本要素中,“情景(問題)呈現(xiàn)”對后三者起著定向、導引、制約和監(jiān)控等作用,因而一定程度上“情景(問題)呈現(xiàn)”成為課堂教學的核心環(huán)節(jié)。
所以,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設計,教師應先從情景與問題的設計著手,創(chuàng)設適宜的問題情景并提出具有各種功能(如復習導入、激發(fā)興趣、引導探究、發(fā)展思維、鞏固知識等)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繼續(xù)對課堂教學中如何呈現(xiàn)問題,如何引導學生開展相關活動以及如何指導,如何評價反饋等相關教與學活動做出整體規(guī)劃。具體教學設計時,教師應如何操作從而建立起基于問題情景(問題)的課堂教學的整體規(guī)劃呢?第一,目標分解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與教學問題的呈現(xiàn)總是圍繞課堂教學總目標和子目標(階段目標)進行的,因此教學設計的首要任務是確立課堂教學目標并進行分解。由于許多教學用書對教學目標作了規(guī)定,因而目標分解便成為教學設計第一階段的中心工作。所謂目標分解,就是在認真分析課時教學目標系統(tǒng)和學生學習知能情況、教材內(nèi)容內(nèi)在邏輯線索的基礎上,將教學目標分解為起始目標(教學的起點)、次級目標(為實現(xiàn)從起始目標出發(fā)將學生引向終極目標而設置的階梯式目標)和終極目標(本課時教學目標)。實際操作中,可采用“層次分析法”對教學目標(這里主要指“知識與技能”)進行分解(如圖2)。具體操作為:從已確定的教學目標開始考慮,要求學習者達成本課時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他們必須具備哪些次一級的知能水平?而要培養(yǎng)這些次一級的知能水平(次級目標),又需要具備哪些再次一級的知能水平?依次類推,直至最低一級的知能水平(起始目標,即學生學習前已具備的知能水平)。
目標分解時,在遵循“可實現(xiàn)”原則(即各層級知能水平的跨度是學生經(jīng)過努力能夠實現(xiàn))的前提下盡可能詳細分解。目標分解后,再將課時目標和各層級知能水平按低級向高級加以規(guī)劃與排列,并以最低一級的知能水平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或切入點。以九年級化學“燃燒與滅火”教學為例,其知識技能教學目標層級分析過程如下(圖3)。本課教學需要實現(xiàn)的終極知識技能目標是“認識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次一級的知識技能為知道“①燃燒的條件”和理解“②滅火的原理”;要知道“燃燒的條件”,就必須知道“③可燃物”、建立“④著火點”的概念和知道“⑤燃燒需要氧氣”的事實……依次分解下去,最后為“⑧空氣的成分”和“⑨燃燒現(xiàn)象”。⑧和⑨是學生在學習本課前已經(jīng)具備的知能水平。教學過程實施規(guī)劃則從學生已有的初始知識經(jīng)驗入手,最后實現(xiàn)終態(tài)知識技能目標的掌握,且其順序由低級到高級知識技能目標單向進行。因此,對“燃燒與滅火”教學順序的設計,應遵從⑨③⑦④⑧⑥⑤①②的順序進行,最終達成本課教學目標。第二,情境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中的對話、交流與溝通等活動,總是在一定情境下開展并深入的,而且只有在實際情景或者接近實際情景中開展對話、交流與溝通等活動,對知識的意義建構才能更加的順利。因此,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是教學設計關鍵工作之一。具體操作為:在目標分解基礎上,根據(jù)不同層級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與當前學習目標相關的一個或多個問題情境,并確定與之相關的真實性事件或問題作為學習中心內(nèi)容。教學設計時,可通過揭示新知識與原有知識經(jīng)驗之間的矛盾或聯(lián)系、新知識與學生生活或社會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或者通過指明學習目標和學習活動的方法方式等途徑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使學生明確問題的存在、明確教學所要實現(xiàn)的認知目標和達標方法,以引起學生的學習需要、對新學習的期待。情景創(chuàng)設時,教師盡可能提供包含不同情景的應用實例和客觀真實(或模擬真實)的信息素材,便于學生去主動發(fā)現(xiàn)、探索、應用和感悟。
此外,對于各層級目標對應的問題情景,應注意適宜性、遞進性及全面性(即問題應包含對應教學目標所應包含的全部內(nèi)容,否則影響教學全面實施)。如九年級化學《質量守恒定律》教學,為引導學生感悟定量研究在化學研究的意義、激發(fā)學生探究化學反應前后質量關系的探究興趣、為反應前后質量關系的猜想提供證據(jù),在導入新課時,可設置如下的問題情景:氧氣發(fā)現(xiàn)之前,人們認為可燃物燃燒時,釋放了燃素,余下了灰燼(可燃物———燃素+灰燼)。如木材、煤炭燃燒,釋放了“燃素”,留下比木材、煤炭輕的“灰燼”。這一觀點被稱為燃素說,并主宰了百余年。直到1673年,波義爾稱量敞口容器中加熱金屬得到的金屬灰,發(fā)現(xiàn)金屬灰質量比金屬的大。按燃素說觀點,燃素的質量可以小于0。這引發(fā)學者對燃素說的質疑。1774年,拉瓦錫在密閉容器中重做加熱金屬實驗,并稱量加熱前后容器(含金屬、金屬灰)的總質量,發(fā)現(xiàn)加熱前后容器的總質量相等。拉瓦錫還用磷、硫等替代金屬進行實驗,得到相同的結果。在此基礎上,拉瓦錫發(fā)現(xiàn)了氧氣,并提出氧化燃燒學說———燃燒是一定條件下可燃物與氧氣發(fā)生了氧化反應。問題:1.和現(xiàn)代燃燒理論相比較,燃素說有何不科學的地方?2.導致波義爾和拉瓦錫在金屬轉化為金屬灰質量關系研究實驗結果差異的原因何在?3.你認為拉瓦錫將會怎樣分析波義爾的實驗結果(即金屬灰質量大于金屬的質量)?4.燃燒探索過程也是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質量關系的探索過程。請你猜想: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各種物質的質量總和與反應后各種物質的質量總和有怎樣的關系?你猜想的依據(jù)是什么?第三,活動設計教學設計必須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任務)做好學習活動的設計與規(guī)劃。因為,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學習者必須主動參與才能有效建構;不同學習任務的功能目的不同,往往要求學生開展不同的學習活動來實現(xiàn)。
一、以興趣為先導,提高教學質量
1. 利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激發(fā)興趣。
中學生仍然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那些艷麗色彩的變換,那些美妙圖形的轉換,像潘多拉的魔盒,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而現(xiàn)代網(wǎng)絡技術的普及,正好順應了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的特點。所以利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確能激發(fā)學生的教學興趣。
2. 靈活運用提問方式、激發(fā)興趣。提出問題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不同,課堂提問要想激發(fā)興趣,應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的和內(nèi)容,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設疑式”可以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和獨立思考,“對比式”可以誘導學生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共性,區(qū)別個性,“比喻式”可以利用學生思維的遷移,達到最佳的理解效果,“逗趣式”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深思熟慮,意味深長。
3. 編寫歌訣強化記憶、激發(fā)興趣?;瘜W方程式配平是九年級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為了讓學生快速熟練掌握,采用歌訣記憶法是行之有效的。歌訣是這樣的:
先觀察、找兩多,求倍數(shù)、2封鎖;
原子團、要優(yōu)先、2不行、則配3;
首次配、若不平、擴倍數(shù)、準能行:
后單質、先化合、勤為首、準沒錯。
由于歌訣易懂易記,朗朗上口,所以深受學生的歡迎,誘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學科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像故事引入法、現(xiàn)象觀察法、動手實踐法和聯(lián)系生活法等。
二、以優(yōu)化教學設計為重點,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的核心工作是教學,教學成績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設計,所謂教學設計的優(yōu)化,我想就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即要實用于個人教學風格、又實用于學生已有知識經(jīng)驗,同時實用于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綜上,優(yōu)化教學設計應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1. 加大備課力度,優(yōu)化教學準備。備課是上課的基礎,備不好課就堅決不去上課是我的一貫做法。備課過程至少要考慮兩大問題:一是為什么要上課?解決教學目標這個問題。要想有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就要了解教學內(nèi)容在本單元甚至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這需要閱讀資料,包括閱讀教材,閱讀教參,閱讀教輔,閱讀名家教案,汲取百家之長進行精心錘煉。二是考慮怎么上課,解決教學方法這個問題,先講什么,再講什么,最后講什么,需要有個次序,每個環(huán)節(jié)解決什么問題,達到什么目的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樣才算基本優(yōu)化了教學準備。
2. 加大上課力度,優(yōu)化教學過程。首先,要有一個引人入勝的導語,以創(chuàng)設出最佳的學習情境。像故事引入法、創(chuàng)設懸念法、質疑問難法、以舊引新法等,都是很好的導入方法。在新知傳授過程中,力圖采用研究性、探索式教學模式,注重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同時強化提問技能的靈活運用,既要突出提問的啟發(fā)性,又要突出提問的指向性,以引領學生思維的方向。其次,要恰當運用過渡語言,以使教學過程自然、緊湊。
3. 加大訓練力度,優(yōu)化知識鞏固。習題設計要典型、新穎、多樣且具有梯度,體現(xiàn)由淺入深的原則,給學生搭建發(fā)展的平臺。同時做到共性問題強化練,熱點問題反復練,重點、難點分層練,課上課下及時練,以優(yōu)帶差幫扶練。
4. 加大補差力度,優(yōu)化學困輔導。只有學困生的成績提高了,學科、班級的成績才能整體升位。具體做法是:以愛心喚起差生自尊,以熱心培樹差生自信,以誠心激勵差生自強。
三、以規(guī)范學習行為為策略,提高教學質量
加強學生的學習目的和學習態(tài)度教育,充分解決好為什么學和怎么學這兩個問題,同時嚴格要求學生:一是嚴格要求學生作業(yè)的及時性和正確率;二是嚴格要求課堂紀律,用含蓄幽默的語言給違紀生以甜蜜的打擊。
【關鍵詞】探討 高中化學 課堂教學
作為一名高中化學老師,在新課標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和根據(jù)我聽老師們的課及我自己在教學中的體會,我打算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入手來探討在新課標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
1.課前
1.1 在增強新課改的意識的同時,要課前設計要體現(xiàn)課標精神
當前,大多數(shù)教師積極實施新課標,進行新課改,熱情高漲,而且做的也很好。但教案沒有創(chuàng)新,教案設計還是老一套。按“導入——講授——鞏固——小結——作業(yè)”的教學思路來備課,還是教師講,學生聽。與其說這是教學技巧、方法的落后,不如說是教育觀念的落后。所以改革備課思想和更新觀念是十分重要的。要把課標的理念容在教學設計之中,從目標設計、內(nèi)容優(yōu)化及教學組織活動等各方面體現(xiàn)課標精神,新課程才會得以實施。所以增強新課改的意識,備課時想著新課標,才能讓新課改的精神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
1.2 改變備課方式,加強集體備課
現(xiàn)在教師備課大部分自己的課自己備,備課內(nèi)容、形式、方法沒有多大的改進。備課、上課主要憑自己的經(jīng)驗。我們要知道教師的合作備課特別重要,靠集體的智慧可以大大提高備課質量。八、九年級的化學科的備課組成員如果集體備課,集中說說議議,對本章節(jié)的教學內(nèi)容學理念,學思路,明確教學目標,一起分析哪是重點、難點,分析如何突出重點、如何突破難點,評議出教案框架,定出大體的方案。寫教案的過程恰是對課堂教學籌劃的過程、整理教學思路的過程。集體備課就是把能把各個老師的智慧匯集在一起。如果老師們再互相聽課、評課,進行教研活動,以老帶新,骨干教師跟蹤指導新教師,取長補短,就可以共同提高,共同進步。
1.3 課堂教學設計就是要“以學定教”
“以學定教”是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從學的角度設計課堂內(nèi)容集體備課,集體設計課堂教學。
(1) 把教師讓學生“專心聽講”的內(nèi)容設計成學生“多動多講多問”的有意義的問題,讓學生來闡述自己的觀點,使課堂狀態(tài)以學生為主。
(2)盡可能地多設計些實驗,以實驗引導,克服說教。學生學習化學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探究活動就是化學實驗。在我多年的觀察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做化學實驗特別感興趣。也可以從學生反饋的小問卷得到證實,學生們愿意看老師的演示實驗,更喜歡自己做實驗。因此,教師要認識實驗的重要性,實驗是任何學習方法都代替不了的首選方法,教師有實驗意識,才能帶動學生的實驗。所以盡可能地多設計些實驗:a增加演示實驗,挖掘教材中能夠做而未做安排的實驗。如:在溶液一節(jié)補充溶液有顏色的實驗,學生能很快地得出溶液不都是無色的結論。b盡量地把無危險的教師演示實驗變?yōu)閷W生演示或與老師并進的學生實驗。如:酸堿鹽這部分知識幾乎都是試管實驗,大多數(shù)可以交給學生做實驗。學生邊演示邊講解,其他學生細心觀察、挑錯、指正,比教師演示效果好。c增加一些微型實驗。我們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在課前準備些實驗用具。如: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和一節(jié)中,可以讓學生準備一瓶水、半截飲料瓶(當燒杯用)、食鹽或白糖、吸管(當玻璃棒用)等。自己親自做實驗探究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及它們間的轉化。學生在實驗操作中通過動口講解、討論、爭辯;動手操作;動腦分析思考等實踐活動解決問題,獲取了知識,體會到了學習探究的樂趣。我有這樣的體會:學生聽老師講十遍實驗,不如學生自己看一遍,學生看十遍實驗,又不如他自己做一遍。
(3)教學設計時讓化學回歸生活,重視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和體驗,想著把課堂知識與學生日常生活、社會生產(chǎn)等聯(lián)系起來,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活學活用,學生才學得有趣,才感覺化學就在身邊,化學與日常生活關系密切。事實上,教師把新知識置于問題的情景中,針對學生的實際經(jīng)驗,從學生熟悉的身邊現(xiàn)象或已有的知識入手,啟發(fā)學生思考、誘導學生討論、評價,再加上動手實驗等,學生參與解決問題,學生自己學會了知識,提高了技能。這些教學設計有以下注意事項: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教案寫好了,走進課堂之前,還應備思維教案,象放電影似的在腦海中過一遍,在想象課堂上課,做到胸有成竹。
課中:
2.課堂教學進行之中,我覺得做到以下幾點,可以體現(xiàn)新課改精神
2.1 注意營造民主開放鼓勵個性的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以愉悅為中心教學
研究表明:能使人心腦清醒的是愉快輕松的心境,它可以大大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理解力。反之,能使人大腦受抑制,思維混亂的是壓抑的心情,它使學習效率大減。所以如果教師上課能精神煥發(fā),充滿激情,和學生特別親近,循循善誘,激勵鼓舞學生,學生的心情就會愉悅,就愛學、樂意學,課堂氣氛就活躍,學生就敢想敢說,就有自信心,就有學習化學的興趣。課堂氣氛沉悶、呆板,教學效果不可能好。
2.2 盡量做到“三讓”
讓學生自己能說出來的,老師不說;讓學生自己能學會的,老師不講;讓學生自己能做的,老師不做。比如:小組討論后讓學生講;學生實驗了,讓學生總結出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結論,這樣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主人。
2.3 做到“三鼓勵”
課堂中,要適當設疑導思,設疑導思,這樣教師的導向作用就能發(fā)揮出來了。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會有不同的見解,就產(chǎn)生不同的疑惑。老師不僅要地引導學生提問題,更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問,一鼓勵學生有疑就問,大膽質疑,使學生認識到:不怕問題提得不好,就怕沒問題。二鼓勵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使學生意識到:不怕見解錯,就怕沒見解。三鼓勵學生思考時允許鄰近的學生之間商量,小聲說話,商討問題說話,課堂不叫亂。
2.4 適時評價
評價有考核、激勵兩重含義。既包括評價學生對知識、技能理解、運用的程度,是充分肯定還是糾正學生的不足。同時要激勵學生的情感發(fā)展,使學生擁有積極的心態(tài)。評價不是一味地表揚,即使學生答錯了,老師還是好好好,鼓動學生鼓掌,而且,一節(jié)課這種掌聲不斷,這不行。老師對該生積極回答問題的這種精神要激勵表揚外,更主要應該評價他哪錯了,為什么錯,怎么改。
計劃是管理的一項重要職能,任何組織中的各項管理活動都離不開計劃。計劃通過將組織在一定時期內(nèi)的活動任務分解給組織的每一個部門、環(huán)節(jié)和個人,從而不僅為這些部門、環(huán)節(jié)和個人在該時期的工作提供了具體的依據(jù)。而且為解決組織目標的實現(xiàn)提供了保證。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范文,但愿對你有借鑒作用!
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范文1一、指導思想:
圍繞聯(lián)校學期工作重點,繼續(xù)規(guī)范教學常規(guī)管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嚴把教學質量觀,全面推進課改進程。
二、工作思路:
1、規(guī)范教學管理,健全機制、完善制度,深入開展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研討與實踐;
2、使學校教學工作科研化、教學研討經(jīng)?;?、教學管理規(guī)范化,全面育人個性化。
3、真正更新教師觀念,促進骨干教師的成長,全面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
4、強化教育科研,促進教學和科研一體化;
三、工作重點:
(一)開展多種形式的校本教研,挖掘教師個人潛能,發(fā)揮群體優(yōu)勢,提高教研的實效性。
1、充分發(fā)揮教師團結、協(xié)作精神,強化團隊意識,加強教研凝聚力。
2、教師要按時參加各級教研、進修活動,做好記錄。
骨干教師參加進修活動后,要及時進行精神傳達。
(二)實施校本培訓,切實提升教師素質。
1.切實搞好每周二的教研工作,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惑。
2.采取多種形式,強化教師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自覺性與主動性。
每學期教師聽課不少于16節(jié)。由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利用專用時間進行業(yè)務學習。組織學習現(xiàn)代教育理論;組織收看優(yōu)秀教師的錄像課;組織教師結合教學實踐,撰寫教學反思、教學筆記,進行業(yè)務交流(教師的學習筆記、論文等)。加強校本培訓與教研,加快提升教師素質。
(三)加強教學常規(guī)管理,完善各種教學制度,規(guī)范教師教學行為 。
1.修改完善教學常規(guī)管理制度,重點推進,逐項貫徹落實。
強化教師課堂教學常規(guī)的貫徹、落實與檢查,加強常態(tài)課堂教學管理。
2.加強對教師備課上課、作業(yè)、輔導等常規(guī)管理力度,輔導、檢查、評優(yōu)相結合,備課:普查、抽查與復查結合。
(四)強化質量意識,進行嚴謹、科學、循序漸進的質量監(jiān)控,切實保證學校教學水平、學生學習質量的穩(wěn)步提高。
1.營造英語學習氛圍,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2.嚴格各種檢測考試、考務管理以保證措施得力、貫徹落實到位。
以提高教師的質量意識,促進師生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3.繼續(xù)做好單元檢測把關,單元練習隨教學進度,統(tǒng)一時間進行檢測。
認真及時批閱、試卷分析、學生錯誤訂正。科學使用檢測結果,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補救方法進行查漏補缺,彌補教學不足。
4.加強對學生語、數(shù)、英三科知識與能力的單項訓練與同步驗收。
語文:字詞、朗讀、查字典等;數(shù)學:口算、計算、應用題等;英語:以單詞、背誦為主。
5.繼續(xù)抓好“周周清學生跟蹤記錄”工作。
6.教導處及時了解學校教學質量狀況,采取措施進行宏觀調(diào)控。
(五)結合課改工作,開展各種形式的專題教學研討,促教師教學水平、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1.推門課:加強學校聽推門課的力度,了解掌握教師、學生的教學、學習常態(tài),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監(jiān)控,檢查與指導,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學習效果。
2.復習課:認真上好期末復習課,探索對學生科學、有效的復習指導方法。
3.示范課:進行本校優(yōu)秀教師或請聯(lián)校教師獻課活動。
4.評優(yōu)課:開展學校校內(nèi)評優(yōu)課,評選校級優(yōu)秀課,進行表彰。
5.研究課:適時組織學科教學研究課,人人參與互動,研究、探索學科教學模式。
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范文2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學校工作計劃,著眼于學生的全面成長和教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轉變教師觀念,促教學方式的變革,強力推行高效課堂的實施,加強教學過程管理,強化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針對學校實際,抓好工作重點,秉承學校教育教學特色,全面提升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確保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在全市同類學校中處于領先水平。
二、工作目標
1、教學質量能在同類學校中領先,完成研培中心下達的教學要求。
2、加強對高效課堂的研究,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促進教師發(fā)展、學生發(fā)展、學校發(fā)展。
3、落實學校校本教研工作,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4、強化教學過程管理,加強教師教育教學質量監(jiān)測力度,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工作措施
(一)規(guī)范管理,提高教學管理精細化水平
1、嚴格執(zhí)行課程計劃,開齊上足各門課程,制止課程設置的隨意性和違規(guī)行為。
杜絕擠占、挪用課程現(xiàn)象,特別是寫字、、音體美等學科,利用好地方教材學習培訓活動,加強學生生活生命安全意識。促進素質教育的開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加強學校規(guī)章制度執(zhí)行力度,重點規(guī)范教師課堂教學行為。
在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基礎上,加大各項制度的執(zhí)行力度,重點放在規(guī)范教師課堂教學行為上。明確教師課堂教學常規(guī)要求;加強教師六認真的督查力度,進一步推行日常巡課、隨堂聽課等學校規(guī)章制度。其次明確教師崗位責任意識,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認真上課是教師的基本要求,須加強各級管理,做到層層把關,處處落實、環(huán)環(huán)相扣,即“誰的班級誰負責”、“誰的課堂誰負責”。
3、進一步落實校本教研工作。
協(xié)助教導處抓好教師競賽課,要求青年教師認真學習高效課堂,學習教改前沿理念,提高自身理論修養(yǎng)。在課前提供上課教案,每一堂課圍繞一個教學中的問題或困惑在課堂教學中實踐解決,并在教學中體現(xiàn)學科思想方法,采用一系列教師、學生活動加以落實體現(xiàn)。并在評課前提供說課方案,圍繞教材解讀、教學流程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師生活動的開展等方面設計意圖開展說課。為校本教研活動開展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對青年教師的競賽課暢所欲言,最好能打開情面,求真務實,在研討過程中產(chǎn)生思維的碰撞甚至激烈的爭論。切實讓校本教研成為傳遞教育理念、展示教學方法,人人研有所獲、個個有所進步的學習交流平臺。
4、突出學生行為規(guī)范養(yǎng)成教育。
(二)以有效教學為主題,改進教學質量提升方式。
1、開展有效教學,落實三個重點環(huán)節(jié)。
進一步深化學科教學改革,倡導教師以學科文化習得為、在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學科思想方法的課題開展研究,努力建構“學科思想方法+活動”的課堂教學模式。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采取有效措施,規(guī)范教師的教學行為,真正實現(xiàn)“有效課堂長能力,有效訓練出成績”。本期教學管理重點主要落實“三個重點環(huán)節(jié)”:①、突出有效備課研究。改革以往教師備課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采用表格式備課。要求年級組長組織全組教師開展集體備課活動,事先將單元分解成若干個小板塊交給教師鉆研,對教材進行深入的解讀后在集體備課時進行交流。讓全組教師對本單元課程內(nèi)容、教學中易出現(xiàn)的問題及教學方法的先擇等做到心中有數(shù)后再個性設計教案,杜絕不備課進課堂的現(xiàn)象,使教師備課進一步規(guī)范。在抓好教案規(guī)范化管理的基礎上,積極探索變“教案為教學設計”的研究,教師備課中主要突出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的預設以及這樣預設的意圖。突出教學設計理念,強化思維過程、創(chuàng)新設計和教后反思教務處隨時檢查備課及交流研討情況,反饋意見。②、突出有效課堂研究。開展教學研討活動,除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的教師集中研討外,更為重要的是年級組內(nèi)的教師要經(jīng)常性地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困惑開展研討,向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學習,以更為有效地利用教師中的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加強外界信息收集,對省市開展的學科研討活動積極選派教師參加,學習外校有益的研究做法,以提高本校教師的研究水平。③、突出有效訓練研究。加強對學生作業(yè)與測試有效性的研究,根據(jù)市局要求,對學生作業(yè)與測試的批改、反饋和評價。
2、優(yōu)化“六認真”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各年級組各學科認真抓好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年級組內(nèi)開展相關比賽活動。如:寫字比賽、作業(yè)評比、朗讀比賽、英語口語比賽。加強教學工作巡查力度,促進課堂教學的正?;榇_保課程計劃的實施,教導處將定期、不定期進行教學常規(guī)抽查、每周不定時巡課。主要查看教師是否準時到堂,是否按課表上課,是否放羊式教學,課堂秩序等情況,并進行反饋,要求整改,促進課堂教學正?;?。
(三)、重點工作
(1)、14級畢業(yè)班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及時與畢業(yè)班同學進行交流,深入搞好學習,理想,前途的教育,使學生認清形勢,堅定信念,穩(wěn)定思想,奮發(fā)向上;有計劃召開14級教師及學生的座談會,及時了解各方面情況,及時協(xié)調(diào)解決各種問題;組織好畢業(yè)班學生的體訓、實驗操作訓練,科學有效指導教師安排好后期教學復習,嚴密組織學生參加中考;協(xié)同校長,與14級教師商討制定出教學管理目標任務,落實責任,確定目標獎勵機制(包括升學獎和質量考核獎);協(xié)調(diào)學校各部門做好畢業(yè)班管理工作,加強對15、16級各班管理上的指導,力爭使15、16級學生盡快養(yǎng)成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適應初中的學習生活;協(xié)同德育處,做好學生的鞏固工作和控制因學生分化而造成的負面影響工作.
(2)、根據(jù)市教科所關于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加強教學科研的要求,并結合高效課堂變化特點,定期組織相關學科的教師深入學習高效課堂的實施,積極開展自培自學活動,組織教師參加上級有關部門組織的高效課堂教學培訓與研討活動,使教師能盡快把握高效課堂特點,探索出合適的教學方法,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根據(jù)市教科所安排組織好本期的廣漢市教師教學技能競賽校內(nèi)初賽和區(qū)片決賽,力爭在我校承辦一次全市規(guī)模的學科教研活動。
(3)定期召開畢業(yè)班學生家長會、教師會。加強畢業(yè)班聽課指導,發(fā)現(xiàn)問題,尋求措施,及時彌補。畢業(yè)班要加強教學研討。注意資料信息的收集加強針對性研討。
4、加強健康教育、傳染病防控力度,促進師生身心健康。
四、學月工作安排:
八月份:8.24—9.2
1、學生報名注冊。
2、教師課務安排。
3、做好新生分班、插班學生安排工作
4、教師備課,各功能室作好工作準備。
5、健康教育、傳染病防控工作會。
九月份:
第一周:9.2—9.8
1、制定各種教學教研計劃
。
2、召開教研組長會議。
3、開始聽推門課。
4、開始普九工作。
第二周:9.9—9.15
1、教壇新秀評比活動。
2、校本教研。
3、上報各種表冊。
4、課堂常規(guī)教育。
第三周:9.16—9.22
1、青年教師優(yōu)質課比賽初賽。
2、布置校本教研。
3、聽推門課。
第四周 :9.23—9.29
1、第一次教學常規(guī)檢查
2、青年教師優(yōu)質課比賽初賽
3.開展教壇新秀評比活動
十月份:
第一周:9.30—10.6
“十一”長假
第二周:10.7—10.13
1、青年教師優(yōu)質課比賽初賽
2、參加市說課比賽活動
3、九年級學科質量調(diào)研
4、開展教學常規(guī)管理月活動。
第三周:10.14—10.15
1、市級課改論文征集
2、開展教師校本培訓。
3、七、八年級競賽活動。
4、青年教師優(yōu)質課比賽初賽
第四周:10.21—10.22
1、青年教師優(yōu)質課比賽初賽
十一月份:
第一周:10.28—11.3
1、組織第二次教學常規(guī)集中檢查.
2、組織檢查教師學習筆記
第二周:11.4—11.10
1、期中考試。
第三周:11.11—11.17
1、段考總結、試卷分析。
2、初三教學質量調(diào)研。
第四周:11.18—11.24
1、青年教師優(yōu)質課比賽初賽
2、教學常規(guī)管理月活動。
第五周:11.25—12.1
1、語文組組織古詩文背默比賽。
2、教學反思征文。
3.集中檢查備課、批改作業(yè)等情況。
十二月份:
第一周:12.2—12.8
1、青年教師優(yōu)質課比賽決賽
第二周:12.9—12.15
1、學科對抗賽
第三周:12.16—12.22
1、評教活動。
2、我最成功的一堂課教學設計。
第四周:12.23—12.29
3、教學常規(guī)檢查落實。
一月份:
第一周:12.30—元.5
1、教研組活動資料整理、歸檔。
第二周:元.6—1.12
2、教師業(yè)務檔案上交并歸檔。
3、校先進教研組評比。
4、教學常規(guī)期終檢查。
5、健康教育、傳染病防控工作總結。
第三周:1.13—1.19
5、組織各年級各學科復習迎考。
第四周:1.20—1.26
期末考試。
二月份 :1.27—2.1
1、分析匯總各科成績。
2、學期工作總結。
按月安排如下
9月份
1、制定學校教學計劃,審查各學科教學計劃。
2、召開教研組長、年級組長會議。
3、制定高效課堂教學活動方案。
4、檢查初一年級全面執(zhí)行高效課堂情況。
4月常駐規(guī)檢查
10月份
1、同課異構課堂教學展示。
2、教學常規(guī)檢查。
11月份
1、期中考試
2、學生運動會
3.月常駐規(guī)檢查
12月份
1、“作業(yè)設計與批改”經(jīng)驗交流會。
2、教學常規(guī)檢查。
3教師校本培訓自學筆記檢查。
4、期末復習。
1月
準備期末迎考
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范文3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將以現(xiàn)代教育理論為指導,以課程改革為核心,以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以提高教學管理和研究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和精細化水平為重點,大力推進課程改革,多層面地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使我校教育教學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二、主要工作:
1、加強常規(guī)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2、抓好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多種形式提高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
3、加強教研組建設和管理,在“實”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發(fā)展,真正使教研活動經(jīng)常化,專題化和規(guī)范化。
4、為師生創(chuàng)設廣泛的發(fā)展空間,以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學生個性發(fā)展,為師生搭建展示的舞臺。
三、具體措施:
(一)、加強常規(guī)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1、認真抓好常規(guī)管理。
本學期讓全體教師明確我校教學常規(guī)要求,自我對照,切實落實常規(guī),有效地改進教學,全面提高教學水平與質量。教導處提倡“推門聽課,翻本檢查”工作制度,要求實行每周一小檢每月一大檢的常規(guī)檢查制度。
嚴格執(zhí)行課程計劃,按照課程設置,開滿學科,開足課時。確保正常教學秩序的進行。
2、加強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課外輔導的管理。
(1)、備課:以“精心”為核心,貫徹“強化意識、深化改革、依托標準、質量為本、實事求是、便教利學”方針,詳案、簡案相結合,各類形式相結合,集體備課與個體備課相結合,傳統(tǒng)型備課與創(chuàng)新型備課相結合。衡量備課的優(yōu)劣主要看“三看”,一看教學理念是否符合課改精神,二看教學設計是否依托標準思想,三看教后反思是否具有針對性、指導性。備課的落腳點是上好課。同時要在備課上有創(chuàng)意,教學設計要有特色。
( 2)、上課:有比較充分的教學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有比較科學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始終體現(xiàn)著教學目標的落實;有循循善誘的魅力和鮮活的教學氛圍;有充足的教學資源和形象的教學媒體;有足夠的練習時間和寬松的學習舞臺;有互動共享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有明顯的實效和積極的學習興趣。
( 3)、作業(yè):提高作業(yè)練習的效能,作業(yè)布置精心合理,作業(yè)批改及時正確,反饋糾錯即時顯效。嚴格控制教輔用書的使用。教師加強班級作業(yè)本的管理,整潔齊備。嚴格控制了學生家庭書面作業(yè)量。作業(yè)要在書寫和質量上下功夫。
( 4)、輔導:大力加強培優(yōu)補差,確保優(yōu)秀率,提高合格率。本學期大力加強了關于輔導的管理,健全相關制度,做到定人員、定時間、定計劃、有記錄、有成效。考核評價:加強過程性評價、發(fā)展性評價,提高評價的實效。提高教師的試卷命題能力,以標準為本,以合格為尺,在積極倡導勤奮學習的同時積極宣傳學習的健康心理,不能讓學生有過重的學習心理負擔。
( 5 )、檢查: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根據(jù)我校的實際情況,本學期我們將對各學科進行不定時的質量抽查,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抓好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率。
1、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實驗場所。
全體教師都要提高認識,全體教師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推行鎮(zhèn)里面安排的導學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陣地,以發(fā)展為目標,以探索過程為主線,以質疑問答為標志,以教學民主為保證。全面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個性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全體教師積極參與,通過理論學習提高認識,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改革活動。尤其是中高年級,在合作交流、探索的教學方法方向要有深入的研究。
2、學期中進行“三優(yōu)”評比活動,以推動我校的教學。
(三)、大力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提高課堂教學
1、加大教科研的指導和領導力度,實行分類實施,點面結合,推進教改工作的進程,在學校內(nèi)部,教師間結成了對子,共同研究,共同提高,使教師盡快走進新課程。
2、根據(jù)我校實際情況確定骨干教師,支持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培訓及各類教研、議論、研討等活動,提高自身素質,樹立自己的理念。
3、教師繼續(xù)寫以反思為核心的自主研學筆記。
通過自主學習、自主設計、自主實踐、自主反思四個環(huán)節(jié),不斷優(yōu)化了學科教學、教研活動過程。
4、努力提高校本培訓的質量,制定培訓計劃和方案,做到邊學習,邊實踐,邊交流,邊總結,邊反思,真正建立起以教師自主學習和集體組織學習為主的體系。
5、開展實效性,可行性強的活動。
充分發(fā)揮集體備課優(yōu)勢,共同商討,共同提高。
6、加強對教學實施,教學用具的投入力度,配齊短缺電教器材,改善辦學條件。
(四)、搞好師資培訓,提高教師隊伍素質
1、進一步加強教師培養(yǎng)工作,有目標,有層次,有措施地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強化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爭創(chuàng)意識。
加強教師的培養(yǎng)力度,使教師在教育、教學、班級管理水平有明顯的提高。發(fā)揮骨干教師的作用。
2、抓好教師的業(yè)務學習,建立學習型的校園。
本學期校本培訓要做到①自學與集體學習相結合。②學習與觀看視頻相結合。③學習與交流心得相結合。④自己學習與講座指導相結合。同時要注重自我學習,爭創(chuàng)學習型教師和學習型學校。
3、開展走出去,請進來活動。
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項培訓工作,回來后上好匯報課,并談一談自己的學習體會,使一人學習,大家受益。
4、繼續(xù)開展全校性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培訓。
5、鼓勵大膽使用現(xiàn)有的現(xiàn)代化教育手段進行課堂教學,加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步伐。
(五)積極配合鎮(zhèn)責任教育課題,提高學生的責任感。
1、利用學校、班級充分反映責任教育的內(nèi)容,達到宣傳入腦、環(huán)境育人的目的。
2、啟動責任教育實驗班,圍繞實驗課題的總目標及具體目標去操作,引導學生設計確立個人責任目標。
3、教師之間多探究切實可行的責任教育方法,并將所學理論運用到教學中。
教師需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多種形式和內(nèi)容,加強自己對實施素質教育思想觀念的教育,幫助自己更新教育理念,樹立與素質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開拓知識視野,增強實施素質教育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诵聦W期七年級政治教學計劃范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新學期七年級政治教學計劃范文一
一、教學目標:
根據(jù)現(xiàn)代教育精神,突出“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的育人要求和“學會關心”到21世紀教育主體,引導學生確立“尊重、關愛、團隊、權利、義務”的基本價值目標,引導學生珍惜初中生活,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珍愛生命,正確、客觀地認識自己,主動把握自我、發(fā)展自我。引導學生認識理解社會的復雜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斷和辨別是非的能力,能負責的作出正確選擇,形成自我調(diào)適、自我控制的能力。
二、教學主要內(nèi)容:
本冊書分五個單元。
第一單元“走進中學”,要學生認識一個人的“新的起點”,把握學習新節(jié)奏,引導學生適應初中學習新的特點,珍惜學習機會。
第二單元“學會學習”,懂得學習的重要意義,找到適合自己風格的學習方法,認識和理解進入初中后面臨的壓力和競爭。
第三單元在“成長中的我”,學習這單元是要引導學生從認識心理的角度認識自我,從了解青春的角度認識自我,從發(fā)展新自我的角度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新自我。使學生養(yǎng)成堅韌、果敢、自制、獨立的品質。增強學生的忍耐力。
第四單元“人與人之間”,使學生通過了解、體驗與自己生活中最貼近的人交往,來理解、領會與人相處的道理,學習、掌握在不斷拓展的生活中與人交往的藝術。
第五單元“在分數(shù)的背后”,本單元意幫助學生懂得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實的基本要求,理解學校社會生活中的必要規(guī)則,尊重規(guī)則,追求公正。認識理解社會的復雜性,具有基本的判斷能力,能負責的作出正確選擇。
三、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盡快適應初中學習生活,珍惜初中生活和學習機會,感悟生活和學習的快樂,學做學習和生活的主人,初步確立“尊重、關愛、團隊、權利、義務”的價值目標。
四、教學難點:
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做人的方法,學生優(yōu)良品質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珍惜初中生活,學做生活的主人。
五、學情分析:
本期所教七_、七_兩個班級,其中_班48人,_班46人。這屆學生剛進入新的學校,有一定的學習積極性,據(jù)了解學生的基礎不一,但只要教師嚴格要求學生、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就能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但也要注意有一部分學生在小學就不認真學習,成績較差,要做好他們的工作。
六、教學措施:
1、重視學生自主學習 ,注意學生的接受性,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強化學生學習的建構性。激發(fā)和提升學生的體驗 ,用活動激發(fā)和提升學生的體驗 。在親身體驗中發(fā)展。
2、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 ,互動活動蘊涵著人文關懷,在學生的互動活動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突出探究式學習,主題探究是每一個單元的靈魂,如何組織主題探究。
3、加強學生的道德實踐 ,討論社會現(xiàn)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根據(jù)學生實際和教學條件。
4、搞好教學還要抓好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是教學的基礎。第二、分析透徹活動和材料,這是傳授概念、觀點的前提。第三、組織好體驗活動,這是促進學生內(nèi)化的手段。第四、指導好實踐活動,這是實踐學生良好行為的途徑。
七、教學進度:
第 1 周 課前教育及寫本期學習計劃
第 2 至 4 周 第一單元 走進中學
第 5 至 7 周 第二單元 學會學習
第 8 至 9 周 第三單元 成長中的我
第 10 周 期中考試
第11至13周 第四單元 人與人之間
第14至16周 第五單元 在分數(shù)的背后
第 17 周 時事教育
第18至20周 期末復習及考試
新學期七年級政治教學計劃范文二
一、指導思想:
為了進一步深化初中思品課堂改革,貫徹新課程理念,提高我組政治老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和水平,我組將一如既往地開展好政治教學教研活動。
二、具體工作如下:
(一)、教學工作計劃:
1、做好常規(guī)工作。每位教師應進一步強化教學的規(guī)范意識,備好課,上好課,批改作業(yè),輔導學生。既教書,又育人,管好每堂課。要樹立面向全體學生的觀點,根據(jù)中等生的學習實際進行教學,抓兩頭促中間,落實有效教學。必須按課程表上課,按時上下課,不提前上下課,不遲到,不拖堂。在備課、上課環(huán)節(jié)上下功夫。備課要精心,上課要精要。杜絕無教案上課現(xiàn)象發(fā)生,且教齡在5年下的青年教師要有詳細教案。課堂教學結束后要認真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全面進行反思,進行二次備課,以提高教學質量。
2、精心備課。由于我組廖澤芳和唐榮年輕教師經(jīng)驗比較缺乏,因此,在備課時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要注重課前的各種準備,包括例子以及安排學生自主預習等。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根據(jù)本學科的特點,可以考慮利用上課前的5分鐘進行新聞播報,課后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是做到每節(jié)課都有反思。
3、集體備課。每個年級每周至少要有一次集體備課,使集體備課真正落到實處,爭取每次教研和備課都做好記錄。
4、各備課組的教學工作。
(1)、七年級備課組(備課組長袁孝玉),因為初一學生,教師要了解本年級學生情況,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教師的教學要逐步尋找合適學生的教學方法,吸收各兄弟學校的經(jīng)驗,逐步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逐漸適應初中生活。
(2)、八年級備課組(備課組長廖澤芳),既要抓進度,又要抓落實,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把握學生個性差異。初二時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要特別注意發(fā)揮政治課的優(yōu)勢,落實課標的同時,進行德育教育。
(3)、九年級備課組(備課組長郎廷明),要做好教學計劃,抓好教學進度,爭取在本學期4月份完成全冊的內(nèi)容,留更多的時間用于系統(tǒng)的復習。在抓好進度的同時,要廣泛收集201_年的考試信息,并培養(yǎng)學生各種考試的能力,包括審題、規(guī)范、速度等。使備課更具有目的性和時效性。
5、多聽課。根據(jù)教務處要求,老教師每周至少1節(jié),年輕教師老師每周至少聽2節(jié)課。本校為開放式課堂,希望我們每位老師都積極聽課,而老教師要熱心對青年教師進行傳幫帶,青年教師更要抽時間多聽課,虛心向老教師學習。
三、教師競賽:
(二)、教研工作計劃:
1、每位教師要多聽課,并做好聽課記錄。
2、4月份參加校內(nèi)第三屆精品課大賽
3、本學期上公開課的安排:___。
4、其他常規(guī)工作按要求認真完成。
新學期七年級政治教學計劃范文三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政治是一門初一剛開設的新課程,與生活的聯(lián)系較多,學生學習的熱情較高,教師應正確引導,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績,本學期本人擔任初一年八個班的政治教學任務。這些學生都來自農(nóng)村,基礎高低參差不齊,有的基礎較牢,成績較好。當然也有個別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教師要做好每一個學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發(fā)展進步。
二、教材分析:
1.用學生進入現(xiàn)代社會從事現(xiàn)代生產(chǎn)、學習、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基礎內(nèi)容教育學生。從生產(chǎn)和生活的實際出發(fā),適當拓寬知識面,以開闊學 生的眼界,培養(yǎng)學生面向未來的適應能力,體現(xiàn)義務教育的性質和任務。
2.教材內(nèi)容的理論與實際很好地結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運用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解決生活和生產(chǎn)中常見的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分散學習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以減輕學習時的困難。為了有利于教師安排教學和便于學生學習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些,使重點較突出。
3.從我國的實際出發(fā),注意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根據(jù)一個合格公民的需要精選教材,從深度,廣度以及習題難度上合理安排。
4.為了調(diào)動學生學習 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和記憶所學的知識,教材中編入了數(shù)頁彩圖和圖表。為了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便于教和學外,在教材內(nèi)容的敘述上力求使學生愿讀、易懂、有興趣。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1。理論知識聯(lián)系生產(chǎn)實際、自然和社會現(xiàn)象的實際,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學以致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使學生會初步運用知識解釋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2。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注意啟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學習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學習一些基礎知識,學習一些基本技能,了解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
3。培養(yǎng)學生的科技意識、資源意識、環(huán)保意識等現(xiàn)代意識,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四、具體措施:
1、重視基本概念的教學
在教學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學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階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發(fā)展的,因此要特別注意遵循循序漸進,由淺人深的原則。對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徹地揭示其涌義,也不應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絕對化。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過對現(xiàn)象和事實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使學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和勞動中應用學過的概念,以便不斷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
2、加強政治用語的教學
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記憶,又有利于加深他們對政治用語涵義的理解。還應注意對政治用語進行分散教學,通過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和有計劃的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學習政治的重要工具。
3、加強實踐教學
政治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學科。實踐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觀察和實踐能力,還有助于培養(yǎng)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加強實踐教學是提高政治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huán)。在教學中,要堅決防止只重講授、輕視實踐的偏向。
4、積極開展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的內(nèi)容和方式應該靈活多樣。在活動內(nèi)容方面可包括聯(lián)系社會,聯(lián)系生活、結合科技 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史,以及擴展課內(nèi)學過的知識等;活動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實驗、舉行知識講座,知識競賽,或組織學生制作教具,進行參觀訪問等。在組織課外活動時,應注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特長,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
新學期七年級政治教學計劃范文四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政治教研組將根據(jù)學校的教學指導方針,在教導處的具體領導下,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引導教師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進一步反思課改、推進課改,落實教學常規(guī),深入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切實抓好教研組建設和青年教師培養(yǎng),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使教師的工作有效地穩(wěn)定發(fā)展,增強我組的整體的教學實力。積極實施素質教育,為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科學文化素質,培養(yǎng)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工作目標
1、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提高理論素質。鉆研學科課程的標準,轉變課堂教學理念。
2、開展課型研究,對政治學科新授課、復習課、講評課、時政課如何開展教學加以研究,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圍繞相關主題開設校級和市級研究課,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抓好教學常規(guī)的落實,加強聽評課和課后反思,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提高教學效益。
4、以電子稿形式整和教學資源包括教學設計、課件等資料,實現(xiàn)辦公信息化。
5、發(fā)揮整組力量,加強集備,做好期中和期末復習工作,備戰(zhàn)中考。
6、做好市基本功競賽的準備。
三、工作舉措
(一)加強學習,提高思想政治教師的學科素養(yǎng)
組織組內(nèi)教師認真學習課程改革理論,反思近幾年思想政治課程改革工作,推廣先進的經(jīng)驗,改革思想政治教學,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的德育功能。在課堂教學中,政治教師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把受教育者培養(yǎng)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加強常規(guī)教研活動,提高教學質量
通過集體備課、評課議課、質量分析等常規(guī)形式,拓展組內(nèi)教師的學習渠道,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式方法;并通過公開課、示范課等形式,致力于高效課堂模式的探索與應用的研究,體會新課程下的新理念,新方法,探討在政治學科教學中進行新課程改革的有效途徑和方法;以備課組為單位,整和教學設計、多媒體課件等教學資源,做到資源共享,取長補短;日常教研活動中,要求本組教師嚴格遵守學校教學常規(guī)。在上課、備課、聽課、評課、專題教研活動、作業(yè)等方面要落實各項考核與檢查,注重實效性,不流于形式以此來規(guī)范本組教師的從教行為,使組內(nèi)教師養(yǎng)成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從而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三)做好畢業(yè)班復習工作
畢業(yè)班老師做好初三畢業(yè)班政治學科的復習工作。首先,畢業(yè)班教師要從思想上重視起來,不要有政治學科開卷考就易考的盲目樂觀的想法。其次,畢業(yè)班教師要深鉆教材,狠抓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認真督促檢查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及時洞察學生在學習中和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耐心細致地進行分層教學、個別輔導,爭取出好成績。
(四)積極參與市教研活動,包括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
在平時做好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工作,注重規(guī)范教學,發(fā)揮師徒結隊實效性,加強教學基本功訓練,促進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認真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研究工作,形成學科教學特色
圍繞著本學科的教學內(nèi)容做好公民教育課程的教學工作,積極參加相關比賽,爭取教有所獲。
各年級在課程教學中融入主題教育的內(nèi)容,如七年級“誠信做人”八年級“尊紀守法”九年級“理想教育”等等。
(六)鼓勵組內(nèi)成員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
利用論文研討、課題研究等形式鼓勵組內(nèi)教師積極參與教科研活動,多思多寫多投稿,圍繞組內(nèi)課題有目的性的進行教學和寫作,營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圍,爭取在去年的基礎上再創(chuàng)新高。
新學期七年級政治教學計劃范文五
一、思想品德學科教學指導思想
思想品德教學的組織與實施,應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為導向,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應堅持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貫徹思想品德教學原則,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學的實效性;應以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為依據(jù),遵循初中學生身心發(fā)展和思想品德形成與發(fā)展的規(guī)律。
思想品德教學應結合本省教育的實際情況,結合學校工作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開展教學工作。本科目教學要充分體現(xiàn)思想品德課程性質,能用知識解答學習上的課論問題,又能用所學知識解答生活中的一般現(xiàn)象,同時還要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二、學生情況簡析
七年級第一學期的學生剛從小學六年級升上來,面對新的環(huán)境與成長還不甚明了,老師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還不清楚。從所知信息了解,學生成績參差不齊,學生來自不同的地方,學生之間相互不熟悉。面對新的環(huán)境與新的問題,學生適應新的生活不會太順利。
這一學期最重要的任務是:扭轉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觀念,培養(yǎng)學習思想品德科的方法。
三、教學目標與要求
(一)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感受生命的可貴,養(yǎng)成自尊自信、樂觀向上、意志堅強的人生態(tài)度;體會生態(tài)環(huán)境與人類生存的關系,愛護環(huán)境,形成勤儉節(jié)約、珍惜資源的意識。
(二)能力目標:學會調(diào)控自己的情緒,能夠自我調(diào)適、自我控制;掌握愛護環(huán)境的基本方法,形成愛護環(huán)境的能力;面對復雜多樣的價值觀念作出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選擇。
(三)知識目標:了解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基本常識,掌握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途徑與方法,理解個體成長與社會環(huán)境的關系,理解人類生存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相互依存關系,掌握環(huán)境保護的基礎知識。
學生要明白書中所講的知識點,并能運用所學知識點解答簡單的問題,能運用知識點分析自身的情況。并在學習后使自己的思想意識有所轉變,各方面的思維能力有所提高。
四、目標達成與教學進度
本學年的教材是新教材,尤其是對老師來說,需要重新適應新的內(nèi)容,要對新教材學習一遍,要邊學習邊摸索。老師與學生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合格率100% 優(yōu)秀率50%
教學以學生的發(fā)揮為主,教師設計與學生參與為方式,完成知識學習與能力的增長、思維的開拓。
五、教材總體分析
新教材晚側重學生的表達與探究能力,需要學生在課堂上展示的較多。能過展示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對于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展示能力有幫助。本冊書的學習要求同學們多審查自己,反思自己,重新給自己定位,把握好新的自己。
六、教學注意
1.自學時的落實檢查:同桌互助、組長查、老師巡堂指導、收齊書本檢查
2.課堂上以問題形式呈現(xiàn)多一點,讓學生多思考多發(fā)言每節(jié)課必有10名以上同學發(fā)言。
3.作業(yè)批改詳細,有錯誤點標記,有錯誤及時叫學生當面糾正,有面批,有共性問題課前講解。作業(yè)要注意書寫與格式要求。
4、每節(jié)課必用多媒體展示案例
5、每節(jié)課必有不少于5分鐘時間完成作業(yè)
6、要檢查聽課筆記
7、每節(jié)課表揚人數(shù)不少于5人
關鍵詞:電離理論;化學史;電解質;教學難點
文章編號:1005C6629(2017)4C0039C06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指出,化學課程應結合探索物質及其變化的歷史與化學科學發(fā)展的趨勢,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化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學的世界觀[1]。也就是說,立足化學史構建的化學課堂,重現(xiàn)了科學家探索科學奧秘的思維歷程,有助于學生理解化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提升學科素養(yǎng)。
1 追溯化學史,探尋教學迷思
1.1 電離理論的歷史變革
19世紀中葉,道爾頓和阿伏伽德羅的原子――分子論打開了微觀化學之門,使越來越多的化學家渴望探尋化學反應的本質,電離理論也呼之欲出。
電離理論的建立與電化學的發(fā)展息息相關。早在19世紀初期,尼科爾森和卡里斯爾已經(jīng)成功完成了水的電解實驗,法拉第等許多科學家也已經(jīng)通過實驗認識到酸、堿、鹽溶液的導電作用。但當時的科學界普遍認為,電解質只有在電流的作用下才能夠解離。正是由于科學家們無法正確區(qū)別原子和離子,也不能合理分析溶液導電的原理,使得電離理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無法被科學界所接受。
1882至1887年間,阿倫尼烏斯致力于研究電離理論?;趯λ帷A、鹽稀溶液在滲透壓、沸點、蒸氣壓方面出現(xiàn)偏差情況的分析和對這些溶液電導率的測定,阿倫尼烏斯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溶液的電離理論。他認為,酸、堿、鹽在溶于水的過程中,自動地離解成為帶有不同電荷的離子,電離與電流的作用無關。這一理論的出現(xiàn),雖然遭受了各國科學家的反對,但也解釋了很多當時無法解釋的問題。隨著阿倫尼烏斯電離理論的問世,不僅使希托夫的電解溶液導電時的離子遷移數(shù)和科爾勞施的離子導電的加合性得到了解釋,而且也很好地解釋了范霍夫觀測到的滲透異?,F(xiàn)象。因此,阿倫尼烏斯的電離理論得到了奧斯特瓦爾德和范霍夫的認可,在這兩位科學家的推廣下,1890年,電離理論終于得到科學界廣泛認可。
1.2 電離理論的教學迷思
通過分析電離理論的爭論,不難看出困擾科學家的問題有二:一是無法正確區(qū)分原子與離子,從而無法正確認識酸堿鹽在水溶液中導電的原因;二是無法正確判斷使電解質在水溶液中自發(fā)電離的能量的來源。
科學家們對于電離理論的爭論與探索不僅體現(xiàn)了科學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也揭示了中學化學課堂學生學習新理論的思維發(fā)展過程。
“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主題出自高中化學必修1第二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第二節(jié),筆者試圖著眼于電離理論發(fā)展史,聯(lián)系教學實際,從三個方面分析教學難點。
人教版化學教材對電解質進行了如下定義: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叫做電解質[2]。此定義只從導電性角度規(guī)定了電解質的屬性,屬于表層概念。在此概念中,沒有指明電解質的本質,即自發(fā)電離出可以自由移動的離子。追溯化學史,法拉第等化學家即是通過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直接得出“電離是電流作用的結果”這一錯誤結論的。在教學中,若教師未從本質上解釋電解質溶液導電的原因,將會對學生正確獲取電解質概念產(chǎn)生強大阻力。因此,使學生學會從微觀角度理解電解質的本質屬性是知識與技能維度的教學難點。
對比許多教案和教學實錄,對于電解質概念的教學有兩種策略。其一,通過例舉鹽酸、NaOH溶液、NaCl固體、石墨、蔗糖溶液、酒精溶液、K2SO4溶液、Cu等不同種類的物質,讓學生判斷其能否導電,從而從導電性角度引出電解質的表層概念;另一種方法則是先給出電解質的定義,強調(diào)定義中的關鍵詞,再給出以上物質,讓學生自主判斷哪幾種物質是電解質。這兩種教學策略均未能較好地引導學生形成學習概念本質的一般方法。因此,使學生掌握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是過程與方法維度的教學難點。
學習“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這一內(nèi)容,就是透過電解質溶液可以導電的表層現(xiàn)象來認識電解質在水溶液中自動離解的實質??v觀歷史,從格羅圖斯到阿倫尼烏斯,科學家們的主要區(qū)別就在于是否能夠透過現(xiàn)象看到物質的本質屬性。因此,使學生樹立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唯物主義世界觀是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維度的教學難點。
縱觀上述分析,學生無法理解電解質的本質屬性,是因為沒有正確理解電離的自發(fā)性以及電離過程中能量的來源。也正如此,學生無法獲得通過分析核心問題形成概念的基本方法,o法樹立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唯物主義世界觀。所以,解決好酸、堿、鹽在水溶液中電離的自發(fā)性問題和酸、堿、鹽發(fā)生電離時能量的來源問題是突破本節(jié)課教學難點的關鍵。
2 立足化學史,突破教學難點
任何科學理論的發(fā)展都是曲折向前的。從對電解質溶液導電的偏頗認識,到電離理論的初步提出,再到利用電離理論解釋科學現(xiàn)象,然后通過他人的不斷修正、補充,最后才得到完善的理論。也就是說,理論的建立其實是科學家反復實驗、突破思維障礙的過程。在化學教學中,學生學習新概念也經(jīng)過類似的歷程。首先,在實驗現(xiàn)象中獲得感性認識;而后,通過理性分析修正感性認識中的錯誤,探究概念本質屬性;再次,嘗試遷移應用新概念,最終完成新概念的學習。
在“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一節(jié)中,學生需要突破的思維障礙,即教師突破教學難點需要解決的問題有以下兩個。一是酸、堿、鹽在水溶液中電離的自發(fā)性。二是酸、堿、鹽發(fā)生電離時能量的來源。
2.1 探究電離的自發(fā)性――理解電離概念的本質
在九年級化學下冊第十單元“酸和堿”中,學生已經(jīng)知道酸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堿溶液中都含有氫氧根離子。“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有經(jīng)驗基礎上展開的。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是通過電解質溶液導電性實驗來引入電解質的概念,而對于電解質概念本質的解讀,卻缺乏事實佐證,因此學生常常在書寫電離方程式時加上“通電”條件。
在本節(jié)教學中,教師可以借用初中的實驗(稀強酸與活潑金屬反應)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再由“不同的酸溶液都含有氫離子,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質[3]”為切入點進行提問:稀強酸溶液中的氫離子來自哪里?學生思考并猜測:可能來自酸,也可能來自水。此時,我們引入化學史中關于溶液中離子來源的內(nèi)容:在英國化學家尼科爾森和卡里斯爾完成電解水實驗后,科學家們推測水溶液中是存在離子的。格羅特斯和法拉第將水溶液中離子的來源歸結于電流的作用。而拉烏爾由“鹽溶液的凝固點下降值比相同摩爾濃度的非電解質溶液高”這一實驗事實提出“鹽分子解離不需要電流作用”,但這并未撼動法拉第的權威。真正向舊觀念提出挑戰(zhàn)的是阿倫尼烏斯,他在完成了大量的實驗后,寫了“電解質的導電性研究”一文,提出電解質在水溶液中自發(fā)解離為正負離子,并用電離理論很好地解釋了沸點升高和凝固點下降的實驗現(xiàn)象。在奧斯特瓦爾德和范霍夫的支持和幫助下,阿倫尼烏斯終于結束了電離理論的爭端,并在1903年因提出電離學說而榮獲諾貝爾化學獎,成為全世界第三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化學家。
本環(huán)節(jié)教學流程如圖1所示。
在此過程中,通過實驗現(xiàn)象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在不通電的情況下,強酸依舊可以自動解離出氫離子,獲得了電解質溶液電離的感性認識,避免了由于通電而引起的認識誤區(qū)。同時也可以類推出,堿、鹽在水溶液中也可以自發(fā)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然后通過解讀化學史,經(jīng)過理性分析修正感性認識中的錯誤,獲得概念本質屬性。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使酸或水解離出氫離子的能量來自哪里,進入第二個障礙點的學習。
2.2 探究電離的能量來源――理解電解質的兩重屬性,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
認識酸、堿、鹽在水溶液中電離時能量的來源是解讀電解質概念本質的關鍵。在學生猜測酸溶液中的氫離子來自酸分子或水分子時,教師可以先展示科學家們在創(chuàng)建電離學說時所構建的電離理論相關圖示(圖2 [4]、圖3 [5]、圖4 [6]),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初步印象,再通過教師構建的HCl分子電離的微觀示意圖(圖5)和NaCl在水中的電離示意圖(圖6 [7]),分析不同物質在水溶液中電離的能量來源。
1個氯化氫分子是由1個氫原子和1個氯原子構成的。將氯化氫氣體通入水中,水分子與氫原子、氯原子之間的作用力比氫原子與氯原子之間作用力更強,使得氫原子與氯原子分離,氯原子奪走了氫原子最外層的一個電子,形成能夠自由移動的水合氯離子與水合氫離子。氯化氫在水中發(fā)生了電離。氯化氫在水溶液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動的離子,這也是氯化氫水溶液可以導電的根本原因。
氯化氫水溶液中有很小一部分氫離子來源于水。在水中,也存在水分子對氫原子和氫氧原子團的作用,形成自由移動的水合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所以水也發(fā)生了電離,但電離的程度很小。
類似氯化鈉那樣的物質,又是什么能量使它在水溶液中電離的呢?如圖6所示,在溶于水前,氯離子與鈉離子在靜電引力的作用下有序地緊密排列,將氯化鈉固體加入水中,水分子強烈吸引著氯離子和鈉離子,克服了氯離子和鈉離子之間存在的靜電引力,形成自由移動的水合氯離子和水合鈉離子。氯化鈉在水中發(fā)生了電離。氯化鈉溶液導電的根本原因即存在有自由移動的離子。
那么,在熔融的氯化鈉中,又是什么能量使之電離的呢?在加熱至熔融狀態(tài)過程中,加熱所提供的能量使鈉離子和氯離子克服了相互的靜電作用,變成了可以自由移動的鈉離子和氯離子,熔融狀態(tài)下的氯化鈉發(fā)生了電離。
本環(huán)節(jié)教學流程如圖7所示。
通過以上對酸堿鹽在水溶液中電離能量來源的分析,使學生掌握電解質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原因,落實了對電解質概念本質的認識;再以課上練習與課后習題作為工具,使學生應用概念解決問題,完成概念的遷移應用。
這樣一來,在電解質概念的教學過程中,不僅突破了知識維度的教學難點,還突破了方法維度的教學難點,使學生掌握了形成概念的方法:觀察現(xiàn)象,形成表象概念;理性分析,獲得概念本質;遷移應用,掌握概念內(nèi)涵。
2.3 回顧化學發(fā)展歷程――提升學生學科素養(yǎng)
對于學生而言,化學不僅僅是精彩紛呈的實驗現(xiàn)象、高深W妙的科學原理,還有發(fā)人深省的科學獻身精神。因此,將化學史素材引入課堂,是提升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不二法寶。
在電離理論的發(fā)展過程中,阿倫尼烏斯敢于直面著名科學家們的質疑與挑戰(zhàn),捍衛(wèi)真理的精神令人動容;奧斯特瓦爾德、范霍夫為傳播真理創(chuàng)辦《物理化學雜志》的精神也令人敬佩。在中學化學課堂中,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敢于求真,善于求證,不隨波逐流,盲目跟從的科學精神。而科學精神的養(yǎng)成比知識技能的獲得更需要智慧和耐心,化學史的引入恰是當下化學課堂的良好補給。
除了培養(yǎng)科學精神,化學史還有助于引導學生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和人,辯證地看待化學理論發(fā)展的階段性和相對性。因為任何知識都是在特定時期、特定情境下才成立的,沒有絕對的正確與錯誤。人類信服科學理論,是因為實踐證實了這些理論的正確性。但是科學理論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階段性,它還需要后人的修正與補充。例如,在電離理論形成以前,科學家們將“只有外加電解電壓時電解質才會分解成正負離子[7]”當做真理,電離理論則被視為無稽之談。在電離理論被實踐所檢驗后,許多科學家也還在不斷研究電離理論,并對其進行修正和補充??梢?,即使教科書中的知識經(jīng)過了重重檢驗,但仍有需要探索的空間,學生不應成為教科書的奴隸,而應成為教科書的主人。
3 教學效果分析
在“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教學中,首先結合化學史“電離理論的爭端”確定本節(jié)課教學難點,通過實驗(稀強酸與鋅反應)以及關于溶液中離子的來源的化學史實,揭示酸、堿溶液中本身存在可以自由移動的離子,證明電離的自發(fā)性,破解電離理論的第一個迷思。再由問題“酸溶液中的氫離子來自哪里”建立電解質電離的微觀示意圖,結合圖像分析電解質溶液自發(fā)電離的能量來源,突破電離理論的第二個迷思,并在解疑過程中,獲得電解質的雙重概念。最后對比科學家確立電離理論的過程,教會學生以實驗事實為依據(jù),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
在實際教學中,實驗班采取上述方法教學,對比班采取常規(guī)教學方法,先通過復習化學反應的分類引入新課;再以常見物質是否導電引出電解質溶液是否可以導電這一問題,教師演示“電解質溶液導電性實驗”,通過實驗現(xiàn)象得出電解質、非電解質的概念。通過習題鞏固電解質概念后,以教材中氯化鈉在水中的電離示意圖為依據(jù),分析電解質溶液導電原因,得出電離概念,從而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課后以相同測試題檢驗,正確率如下:
由表1可以看出,通過上述教學方法,在電解質溶液導電原理、電解質表層概念與本質概念的關系等方面,實驗班成績高于對比班。證明此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理解電離的概念,在幫助學生理解電解質表層概念與本質概念的轉換關系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在學習方法層面,基于上述研究及對學生課堂表現(xiàn)的觀察,實驗班學生對于其他概念性知識的學習,更善于從微觀結構或能量變化角度挖掘概念實質。而在核心素養(yǎng)方面,實驗班學生的證據(jù)推理能力和微觀探析能力相對之前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因此,立足化學史,有助于教師厘清知識本質,提升化學教師的理解能力;同時借助史料,追尋學科知識演變歷程,遵循學生思維特征,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核心素養(yǎng)。綜上所述,立足化學史的教學設計,對突破“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的教學難點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2]宋心琦主編.普通高中n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0.
[3]王晶,鄭長龍主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57.
[4]林承志編著.化學之路:新編化學發(fā)展簡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170.
[5]凌永樂編著.化學概念和理論的發(fā)現(xiàn)[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180.
關鍵詞:體育課;意識 ;責任心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xperience from the practice of a gleam of PE teachers on how good a PE class, on the foot of a PE class, play the role of a PE lesson, reflect the effective value of a PE lesson, achieve the best benefit a PE lesson, some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Keyword: physical education;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一)當前一些學校仍存在片面追求升學率和重智育、輕體育傾向,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學生體育課和體育活動保障力度不夠。(應試教育的弊端)
應試教育造就了“分數(shù)第一” 的理念家長:應試教育下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是個個心急如焚,孩子的學習成績是家長的頭等大事。孩子學習需要費用也已經(jīng)列入家長重要經(jīng)濟支出的計劃,如家教方面:孩子成績好,家長皆大歡喜,反之,拳打腳踢,甚至家庭暴力,這些都是與應試教育關系密切。是的,升學壓力導致家長鍛煉意識缺乏,有些甚至沒有這個意識,覺得體育課會妨礙孩子的文化課學習,占用孩子的學習時間。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孩子)也有意識地排斥體育課及其有關體育活動。
考試得高分理所當然好,但是,只為高分而教育成了應試教育下的現(xiàn)實,學生的思想道德如何、修養(yǎng)如何、生存能力大小、自立能力強弱等這些關系著孩子生命的寶貴知識都被打入“冷宮”,“缺腿”的教育思想必然造就“缺腿”的孩子。
學生家長被應試教育所束縛著,學校老師也是一樣。應試教育造就了靠學生分數(shù)評價學校工作和教師水平的教育管理者。所以在現(xiàn)實學習生活中,學校老師也比較排斥體育活動課。雖然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也了一系列有關開展體育活動的文件,但是實施情況不是很理想,主要還是因為陳舊的教育理念。
二)體育教師的自身素質及其工作量。體育教師擔負著學校有關體育的所有項目。體育教師的自身素質不同,也影響著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實施,導致了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其次,學校體育老師都比較缺乏,體育老師除了做好學校常規(guī)的體育事項外,還要擔負起各項競賽的訓練指導。課務量大,直接打擊著一線體育教師對訓練競賽的積極性,同時也必然降低上課質量的有效性。
三)體育場地器材不足同時也考驗著每一個學校。對于城市學校來說,普遍存在體育場地不足的問題。就如我們學校是一所初中部,小學部,及其藍天部(民工子弟學校)綜合學校,對體育場地器材的要求比較高。每個學生每周的體育課外活動完全不能滿足。據(jù)《2005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diào)研報告》文中直接顯示有41.7%的學生因為“沒有喜歡的項目”,23.7%的學生因為“沒有場地和器材”不想?yún)⒓芋w育鍛煉。
青少年時期,是一生中長身體、長知識的黃金時期。這時候全身各部位、各器官逐漸發(fā)育成熟。而生長速度、性成熟程度、學習能力、勞動效率都與體育鍛煉狀況有極為密切的關系。為使青少年能健康地生長,體育鍛煉起著重要的作用。
為了能夠更好地搬開所謂的“絆腳石”,上好上足每一節(jié)體育課,使學生在最基本的課堂中能夠有意識地去上好課,在最基本的體育課中大多數(shù)學生能完成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運動中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滿足自我發(fā)展的需要。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去著手。
改變陳舊的觀念,培養(yǎng)提高學生、家長及其教師的鍛煉意識。
首先從學校層面開始,向家長及其老師推薦有關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實施方案的具體文件,認真閱讀并貫徹實施落實方案。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切實地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學校領導要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管理,提高認識,關心學校體育工作的情況,加大資金投入,更新辦學思想,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改善體育設施,營造良好的體育氣氛。要從根本上改變以往普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學生身體鍛煉的陳舊觀念。
制定一系列有關體育課、體育活動的學校規(guī)章制度及有關條例,如上課的規(guī)章制度,學生期末體育成績的考核制度,甚至九年級畢業(yè)生的體育考核制度等措施,如當天沒有體育課的班級下午第四節(jié)課必須下來進行活動。這些原本就應該落實的,如今卻已拋到九霄云外。要求我們學校有關處室部門認真落實執(zhí)行管理,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
安排適當而合理的課務量,體育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素質,上好每一堂課。
在適當而合理的課務量情況下,這個就必須要求體育教師上好每一堂課。體育教師首先應該具有責任心。剛參加工作時候,一直覺得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但是現(xiàn)在由于在各種“絆腳石”的壓力下,自己有時候不得不改變這一想法。但對于“責任心”從來沒有質疑過,態(tài)度決定一切,你有了責任心,我覺得好多事情都能夠迎刃而解,有了責任心,會要求教師從多方面要求自己,特別是教師的自身素質。你有責任上好每一堂課,有責任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
體育教師有了責任心,就要要求自我端正思想,轉變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能力,確立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思路,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充分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體育意識的重要性,不僅要上好課,而且努力正確地去感染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懂得體育鍛煉的目的和意義,從思想上認識體育的重要性,努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鍛煉、自我評價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反之,在不合理的課務量情況下,我覺得自己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做好每一項有關體育的活動,但人畢竟精力有限。
所以我覺得適當而合理的課務量,不僅會提高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而且更能夠束縛制約體育教師的上課態(tài)度。
加強學校體育設施建設,滿足學生體育鍛煉的需求。
樹立以素質教育為指導思想的培養(yǎng)目標,全面培養(yǎng)學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布置,體育老師執(zhí)行,定期組織開展體育比賽活動,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體育文化學習氛圍,讓學生更多地了解體育,感知體育,參與體育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園活動。如校運會,排球賽,籃球賽等。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間活動和課外體育活動,利用廣播、黑板報等宣傳媒體進行體育宣傳,有條件的學校還可開展體育知識講座、體育知識競賽等活動。
總之,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以如何改變世俗理念為突破口,就不是一節(jié)體育課的問題,而是一系列有關體育活動開展的問題都能夠迎刃而解。帶來的不僅是教學方法的改革,更是學生內(nèi)在精神的改變,這種學習方式的改變,必將由課堂延伸到課外,由學校延伸到社會,從現(xiàn)在走向未來。也正是基礎教育到終身體育教育思想的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肖川主編.全日制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