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4)07-0018-02
結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切身經歷,從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入手,探究造成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尋找切實能夠幫助大學生解除心理問題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加強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我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進行了許多探索和創(chuàng)新,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
1.造成大學生心理問題主要原因
1.1 新的生活環(huán)境變遷導致大學生出現(xiàn)抑郁、苦悶心理。大學校園環(huán)境對大學生的心理影響很大。特別是新生,從相對單純、熟悉、優(yōu)越的環(huán)境進入到復雜、陌生、艱苦的環(huán)境里,周圍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發(fā)生改變。個體所處的環(huán)境發(fā)生巨大變遷會使個體產生心理應激。
1.2 學習適應不良使大學生產生緊張和焦慮心理。大學的學習具有主觀能動性,和高中填鴨式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區(qū)別,而那些缺乏學習自主性、學習態(tài)度消極、專業(yè)興趣缺乏的學生在學習中常常缺乏耐力和持久性,把學習當成苦差事,不愿積極尋求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滿足于一知半解,而考試屢次失敗又使其產生強烈的自卑感,最終對學習厭倦,陷入一種惡性循環(huán)之中[1]。
1.3 人際交往不適導致大學生產生孤獨寂寞心理。家庭因素的影響、自我評價的偏差等原因都會導致人際交往不良。自我評價的偏差主要表現(xiàn)為兩種形式:一種表現(xiàn)為自我評價偏高,多出現(xiàn)在那些有長相出眾、家庭經濟條件優(yōu)越的學生身上,他們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對待他人苛刻,久之同學朋友就會避而遠之,受到孤立;另一種表現(xiàn)為自我評價偏低,多表現(xiàn)在那些單親家庭、家境貧困的學生身上,這部分學生缺乏自信,對自己各方面能力都表示懷疑,久之形成畏縮自卑的心理。
1.4 戀愛中的矛盾對大學生產生失落與沮喪心理。大學生戀愛現(xiàn)象愈來愈普遍,在戀愛中不可避免會產生一些矛盾,由此引發(fā)一些不良心理問題。引起的原因有:(1)自主性強 :90后的大學生非常有個性,在戀愛問題上容易沖動,考慮問題簡單化,戀愛觀念是"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2)心理不成熟:思想單純,對待戀愛問題簡單、幼稚和不成熟。(3)缺乏責任感。不少大學生抱著"游戲愛情"的態(tài)度,以追求異性為炫耀,朝三暮四,完全不顧及對對方的傷害。
1.5 就業(yè)困難的壓力導致大學生產生失望迷惘心理。隨著高校擴招、畢業(yè)人數(shù)劇增而就業(yè)崗位有限,這些原因對學生的就業(yè)心理產生巨大沖擊,使一些學生心態(tài)失衡,表現(xiàn)出焦慮和急躁的心理。
2.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2.1 建立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充分發(fā)揮其作用。學校心理咨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yōu)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2]。告知學生心中有困惑時應及時尋求學校心理咨詢機構專業(yè)人員的幫助,心理咨詢中心在為來咨詢者嚴格保密的情況下,為學生進行心理評估,運用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和心理咨詢的方法技巧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壓力,解除內心矛盾與痛苦。
2.2 做好大學生心理問題篩查工作,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從新生入校開始,就要采用"心理健康問卷"進行心理健康普查,特別是單親家庭、貧困生、身體有殘疾、性格內向、失戀的同學等等這一類特定群體的學生,應該給予高等關注。對從中篩選出有心理癥狀的學生,由專業(yè)老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干預。
2.3 加強對心聯(lián)干部的培訓和學習,完善心理預警機制。每個系部設有心聯(lián)部長,每個班級設立心理委員,每個學生宿舍設立心理健康志愿者,通過會議、講座培訓他們的專業(yè)知識,使他們成為輔導員的得力助手和院(系)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信息員,異常情況及時匯報,形成上下貫通,運轉順暢的校、系、班級三級心理問題控制領導體系。
2.4 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把心理素質教育滲透在教學之中。我校以"學-思-行-悟"的教學模式在不同學期開展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解除學生心理困惑,陪伴學生們開心度過大學生活[3]。大一新生開設人際交往的心理、學習心理、情感教育、挫折教育等課程;大二學生開設實習心理和就業(yè)心理等課程。通過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樹立學生們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
2.5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社會環(huán)境。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校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重要條件。良好的校風會潛移默化地優(yōu)化學生的心理品質,如團結友愛的校風是學生形成群體凝聚力、集體榮譽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與人之間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同學之間相互溝通、相互幫助。
2.6 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是實行學校、家庭共同作用的機制。家庭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重要的生活空間和文化環(huán)境。以孩子為中心、溺愛、放縱、過高期望、攀比、家長不以身作則、粗暴等等。長期生活在這樣家庭教育模式下的孩子,即使離開家庭走進大學校園,也很容易產生心理和行為障礙,甚至是人格的扭曲。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本著學校、家庭共同作用的方針,嚴防家庭教育"淡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舞臺。
二十一世紀人才應具備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全面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并且相互和諧統(tǒng)一,這也是健全人格的科學內涵。因此,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系到廣大學生健康心理的發(fā)展,良好思想道德的養(yǎng)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參考文獻:
[1] 劉獻軍.大學德育論.[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75-76.
關鍵詞 小學生 心理健康 教育現(xiàn)狀 研究對策
中圖分類號:G440 文獻標識碼:A
小學生是早上八點的太陽,更是一個國家興衰的重要參照,他們的身心在不斷的發(fā)展。在學校的教學過程中,經??梢园l(fā)現(xiàn)學生做出一些缺乏素質的事情,甚至走向了犯罪的道路。這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反饋,也是向心理教育提出一個重大的挑戰(zhàn),小學生很容易受到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但更多的是學校沒有把心理教育擺在重要的位置,教師也沒有充分發(fā)揮主觀作用,導致他們心理扭曲。在當今這個紛雜的社會,如何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在于學校的重視。
1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定義:為了讓學生處于較好的發(fā)展狀態(tài),從預防的角度出發(fā),來加強兒童的心理教育。小學生的性格還處于發(fā)展中,應重點做好他們的心理輔導工作,讓更多的學生受益。大多數(shù)小學生對于心理教育并不熟悉,假若不加以引導,悲劇在所難免。究其原因在于許多的小學生在面對心理問題時,沒有正確的處理方法。隨著小學生年齡增長,容易出現(xiàn)叛逆期,思想出現(xiàn)較大的滑坡。因此,必須要加強小學生的心理教育,為學生日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
2.1當前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xiàn)
近年來,國內加強了對心理教育的重視程度,做了較多的研究調查。調查顯示:一方面,大多數(shù)小學生沒有兄弟姐妹,單獨相處得時間比較多,容易形成一種自我為中心的性格,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久而久之,只會讓小孩更加孤僻;另一方面,學校沒有把心理教育放在首要的發(fā)展位置,對學生總是一視同仁,沒有重點挑出心理存在問題的學生,也沒有盡到輔導學生心理的職責。社會在不斷的發(fā)展中,小學生不能形成好的生活習慣,對外界的誘惑抗拒力不強,容易對電子游戲等產生上癮的情況,這類學生也需要進行心理輔導!
2.2對心理教育認識不足
基于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的基礎上,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了小學生的心理教育方面知識的普及。較多學校只顧學習成績,卻忽視了小學生性格的塑造,未認識到其重要性,致使教師沒有把心理教育重視起來,或者是開設的心理教育只是一個形式而已,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只為應付上級檢查,這也是影響學生形成良好性格的因素。
2.3不良的家庭環(huán)境
家庭環(huán)境對于小學生的心理教育也至關重要,在心理教育實施的過程中,人們往往偏重學校教育而忽視家庭和社會的配合。很多父母對孩子的心理教育存在嚴重的不足,多數(shù)父母都只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滿足他們物質生活上的支持與幫助,卻極大的忽略了孩子們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兩大因素的結合:即生理和心理。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需要家庭和社會各方面的配合。
2.4缺乏職業(yè)化指導
現(xiàn)如今大多數(shù)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團干部、政治教師或班主任兼任,他們大多數(shù)沒有經過系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在工作中,不能很好的運用系統(tǒng)的心理學知識來幫助同學們解決心理問題,這些指導教師沒能正確地給予學生心理指導。
3提高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3.1營造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
教學環(huán)境直接影響著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在教學中,教師能做的就是改變原先的單一教學方式,采用新穎的教學模式,讓小學生在課堂中享受樂趣,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而利于小學生的心理發(fā)育。
3.2提高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
對于教育小學生需要耐心的,心理教育更是特殊的課程,要求每位教師具有極高的素養(yǎng),在講課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小學生的活潑好動,如果沒有高尚的品格是難以勝任的。通過優(yōu)化心理教育的職業(yè)環(huán)境,來提高心理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因為教師是給小學生上課,很多學生都貪玩,o法正常交流。通過從內外部環(huán)境出發(fā),改善教師的工作環(huán)境,為心理教育打下基礎。
3.3引導學生加強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需要及時、準確觀察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多與他們真誠地溝通,才是作為教師應有的工作。如今許多教育理念認為,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做的就是要轉變教育觀念,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營造健康向上的教學環(huán)境,培養(yǎng)小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
3.4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面對如今的社會,學校應該多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專門針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疏導,讓小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時,合理安排心理健康課程,高度重視對小學生心理素質的鍛煉,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提供有利的保障。
3.5平等對待學生
面對活潑好動,思維活躍的小學生,教師應該從心理學的角度去教育他們。在教育過程中,教師不能讓學生擁有失落感,那些對于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來說是不好的,不利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應該全面的看待問題。
4結語
心理教育課程對于整個性格的塑造有著重要作用,為實現(xiàn)新課改的要求,確保心理教育的實效性,讓小學生在教學中升華自己的價值觀,享受心理教育帶來的饋贈。教師不再只是照本宣科,完成教學任務而已,還要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心理真正得到提高,也能體現(xiàn)出人性化課堂的意義。因此,教師還應安排多種心理輔導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受到熏陶,促進學生塑造良好的性格,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讓小學生在以后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順利。
參考文獻
[1] 王君秋.淺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與策略[J].學周刊,2016(03):125.
關鍵詞:心理教育;小學管理;負責人
小學生的年齡相對較小,心智還不夠成熟,導致多數(shù)小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比較弱,并且小學生還容易被一些現(xiàn)代社會中不良的因素所誘惑而逐漸偏離正確的軌道。所以,為強化小學管理,并使得小學生的人格得以塑造,學校的負責人必須對小學生進行心理教育,使得小學管理逐漸強化。
一、心理教育在小學管理中所起的作用
小學生對周圍的事物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現(xiàn)代社會中,如若教師和學生、家長對其不進行正確的引導,那么小學生就容易走上歪路而無法回頭。所以,為使小學生能夠正確地對待身邊的事物并辨別出其中的是非,學校的負責人就必須定期對小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教育,從而逐漸強化小學管理。
二、心理教育在小學管理中的具體運行手段
小學管理中出現(xiàn)打架、逃課等惡性事件的可能性比較小,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這些惡性事件沒有可能發(fā)生,所謂為了防止這些事件的發(fā)生以及危害小學生的安危和健康,小學學校負責人必須對此采取一些對策降低安全事故的發(fā)生,以及培養(yǎng)小學生健康的心理。
1.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增強學生心理健康意識
小學生在現(xiàn)代社會中很容易被身邊的事物所影響而逐漸偏離正確的軌道,所以,為防止小學生走上“歪路”,學校的負責人必須采取適當?shù)氖侄渭訌娦W管理,使得家長對學校放心,使得學生逐漸明白心理健康教育對自己今后生活的重要性。例如:某小學的負責人表示,為加強小學管理以及增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校的負責人專門為小學生構建了一個能夠讓學生減輕心理壓力和增強學生心理健康的教學平臺,這個心理教學平臺的設立是為了了解小學生心中所存在的“結”,然后通過手段而打開“結”。比如說:某位小學生因為家庭原因而想要引起父母的注意,他不努力學習知識,甚至還因為一些小事與同學打架斗毆。負責人首先會事先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然后再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分析并制定最適合的對策,讓小學生逐漸放下心理防線,使得小學生能夠明白自己的做法是錯誤的,想要引起父母的關注可以通過其他正確的渠道,從而解決小學生的心理問題。
2.學校定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或活動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管理中是特別重要的,因為只有增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小學的辦學質量才會得以顯著提高,而學校的負責人如果在學校中定期開設心理健康的知識講座。例如: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讓小學生通過學習而逐漸使得其心理變得堅韌以及加強小學管理,這所學校的負責人會定期聘請專家為小學生開設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用一些較為通俗易懂的心理健康的知識來吸引學生;此外,心理健康專家還會列舉一些小學生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教導學生正確應對這些問題的手段,使得小學生能夠充滿自信地運用正確的手段來應對這些心理問題,進而使得小學管理得以加強。
總而言之,小學生的年齡相對較小,心智還不夠成熟,辨別是非的能力比較弱,為有效地強化小學管理,學校負責人必須對小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1.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必須從自身心理健康做起
教師的工作是雕塑學生心靈的工作。雕塑師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響著孩子,教師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作用,因此新時期的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自己健康的心理,努力使自己總是處于一種良好的心態(tài)下開展工作,從而對學生心理產生最佳的影響。情感豐富的教師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認真聽講、積極思考,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還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總之,學生只有在教師真心、真情、真愛的陶冶下,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才會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之中。
2.構建和諧良好的課堂心理教育環(huán)境是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的基礎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你面對的是兒童的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笨梢?,學科教學中心理教育的成功與否,關鍵還在于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構建和諧良好的課堂心理教育環(huán)境就顯得非常重要。心理學家羅杰斯告訴我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保證進行有效教學的前提,而良好的氣氛的創(chuàng)設又是以良好的人際關系為基礎和前提的?!毙W生有他們自己的特殊心理,他們的心理要比成人敏感、脆弱。所以課堂上要創(chuàng)設寬松、民主的氣氛,允許學生有不同意見,允許學生對老師提出批評。創(chuàng)造出一種無拘無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圍。不能僅從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而且能使他們的心理得到健康的發(fā)展。
讓學生掌握情緒情感的正確表達方式,增強人際了解和聯(lián)系,適當運用自我暗示疏導宣泄等方法來排解不良情緒,以保持良好的健康心態(tài)。教師要幫助學生進行調試與訓練,及時排除心理垃圾,使心理得到健康的發(fā)展。
3.注意發(fā)揮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合力作用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才素質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實現(xiàn)這一項重要的使命,必須要有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方面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關鍵詞:中小學;心理教育;責任;依據(jù);策略
我國中小學心理教育經過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調查、呼吁,80年代中后期的嘗試、探索,90年代初期的發(fā)展、推進和后期的全面重視、整體發(fā)展等四個階段,各級各類教育行政部門及中小學校已將心理教育擺上工作日程,一個強有力的學校心理教育系統(tǒng)已初見端倪,特別是國家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下發(fā)了《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兩個文件后,中小學心理教育工作已開始朝著健康、科學的方向發(fā)展。但在實踐中心理教育的理論研究明顯滯后于學校心理教育實踐,對中小學心理教育內涵及外延的界定,對中小學心理教育的目標、任務、內容、途徑、原則、方法等理論問題還沒有一致的明確的認識。由于對中小學心理教育的理論認識不明確,導致中小學心理教育實踐中出現(xiàn)很多問題。如果實踐中的問題不及時解決,不但阻礙中小學心理教育工作正常開展,而且容易把中小學心理教育工作引入歧途。本文就中小學心理教育中的幾個認識問題作一膚淺的探討。
一、關于“心理教育”和“學科教學滲透心理教育”的提法問題
1.關于“心理教育”的提法問題
心理教育在我國已有數(shù)千年的歷史,但真正把“心理教育”作為一個術語提出來的是我國近代學者、心理學先驅人物王國維教授。他在《論教育之宗》一文中提出“心育”,不過他當時所說的“心育”是相對體育而言的,是智育、德育、美育的總稱,是智、德、美三育之總和。之后,我國長期忽視了心理教育,心理教育一直被排斥在中小學校的大門之外。改革開放之后,1986年,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班華教授又提出了“心育”問題,除自己撰寫有關論著外,還指導研究生探索這一問題。1994年,他在其主編的《心育論》一書中對“心理教育”理論作了系統(tǒng)闡述,心理教育的理論框架初步形成。同時,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不少教育理論研究者和教育實踐工作者在心理健康和素質教育的討論中,還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這兩個術語,強調它們在培養(yǎng)受教育者心理素質、維護受教育者心理健康、促進個性發(fā)展中的地位與作用??梢姡覈睦斫逃陌l(fā)展,先后出現(xiàn)了心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法。
目前,無論是在教育理論工作中還是在教育實踐工作中,“心理教育”、“心理素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這三個術語并存并用。在我國教育行政部門的文件中多用“心理健康教育”這個術語。然而,對于三者的關系,我國許多中小學心理教育工作者并不太清楚,常常把它們看做等同的概念。根據(jù)我國多數(shù)學者[1]的理解,心理教育在內容上包括心理素質教育(主要是教育與培養(yǎng)學生形成各種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助其成功、成才)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從而能適應社會,正常地成長、發(fā)展),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都只是心理教育的一個部分。因此,筆者認為,所有這些提法,都可以用“心理教育”這一概念來統(tǒng)攝。這樣,可以避免中小學心理教育工作者對此三個術語的誤解,有利于中小學心理教育的開展與中小學教育改革的深化。
2.關于“學科教學滲透心理教育”的提法問題
目前,關于心理教育與學科教學的關系,也多見“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的提法。其實,這種提法是不妥的,它沒有脫離傳統(tǒng)的教學論,把心理活動與知識教學割裂開來,把心理教育看成是學科教學的外加成分,因為如果只是“滲透”就有了隨意性??伞皾B透”,也可“不滲透”;可“小滲透”,也可“大滲透”;可“淺滲透”,也可“深滲透”。這就削弱了心理教育在學科教學中的地位,進而影響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
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是促進人的身心素質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學科教學不但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的知識技能,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教學活動是建立在心理活動基礎之上的,學科知識技能教學必須以學生心理發(fā)展為基礎。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技能的學習;反之,知識技能的教學任務就難以完成。因而要求我們必須在學科教學中進行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學科教學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不是外加的成分,它貫穿于學科教學的全過程。因此,筆者贊同“學科心理教育”的提法。這一提法準確地表述了心理教育與學科教學之間的內在關系,恰當?shù)胤从沉藢W科教學是心理教育的主陣地,體現(xiàn)了“學科教學活動過程同是心理活動的過程,學科教學活動本身就必然在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著心理教育”[2]。
二、關于實施中小學心理教育的責任問題
我國現(xiàn)在從事中小學心理教育工作的教師,按專業(yè)水平和發(fā)展趨勢可分為四個部分:一是經過正規(guī)師范院校培養(yǎng)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二是現(xiàn)在從事中小學心理教育工作的專職教師;三是不能勝任教學第一線工作的教師;四是政教主任、團委書記、大隊輔導員、德育副校長等。從總體上看,我國從事中小學心理教育工作的教師已經形成隊伍,并且粗具規(guī)模,但具體到每一所學校,從事心理教育的教師相當匱乏,專兼職教師一般為1~2人,而需要服務的學生達幾百人甚至上千人。教師既要上心理教育課,又要開展心理輔導與咨詢工作,還要進行各種心理訓練,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心理服務的需要。
“心理育人,人人有責”。全面實施中小學心理教育是全體教育工作者的行為,只有全體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學科教師都能擔負起中小學心理教育的重擔,盡到培養(yǎng)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責任,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中小學長期以來所出現(xiàn)的心理教育專兼職教師獨撐門面的局面,才能把中小學心理教育落到實處,將素質教育真正落實到學科教學的主陣地。然而,長期以來,我國許多中小學把心理教育狹隘化,認為它是心理教育專家和心理教育專職教師的事,致使許多中小學教師特別是學科教師產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思想,成為實施心理教育的“看客”。因此,在中小學心理教育過程中,我們必須擺脫舊觀念的束縛,建立一個在心理教育專家指導下的,以校長、德育管理人員、班主任和心理教育專職教師為骨干的,以學科教師為主力軍的全體教育工作者共同參與的中小學心理教育的格局。只有這樣,廣大中小學生需要心理服務的要求才能真正得到滿足,中小學心理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實效。
三、關于實施中小學心理教育的依據(jù)問題
目前,在中小學心理教育活動中,多數(shù)教師在實施心理教育時,憑借的是教師自己對學生心理健康標準的主觀判斷,很少把心理學界所界定的心理健康標準與其結合起來加以考慮。這種主觀判斷的依據(j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以學習為主的在校行為,如學習用功、樂于學習、遵守紀律、求知欲強等;二是以品行為主的處事行為,如樂于助人、不損人利己、與教師相處融洽等;三是以心理特征為主的個體行為,包括少有逆反心理和樂于交往、不固執(zhí)己見等。由于理論界對何為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么、心理健康應包括哪些內容等,至今為止還沒有統(tǒng)一說法,再加上中小學教師缺乏對心理學界所界定的各種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標準的深刻認識,中小學教師自己對學生心理健康標準的主觀判斷與心理學界所界定的標準比較起來,往往表現(xiàn)出許多差異,存在諸多問題。其主要表現(xiàn):一是許多教師在判斷學生是否心理健康時,把心理教育狹隘化,主要是以學生“是否以學習為主”這一維度為標準的,對學生交往及良好的人際關系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二是他們往往憑自己的感性經驗來判斷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否,而不是有意識地從人的心理的各個維度嚴格區(qū)分心理健康和不健康;三是把一些道德的標準、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要求與心理健康標準相混合。這部分教師很少從心理健康層面去看待學生的行為問題,心中缺少實施心理教育的正確依據(jù)。
在心理教育活動中,教師掌握正確的實施心理教育的依據(jù)是進行心理教育的前提,因為教師作為心理教育工作的實施者,他們所持有的實施心理教育的依據(jù)決定了教師所采取的心理教育策略及心理教育的結果。筆者認為,心理學界所界定的心理健康標準不應成為教師實施心理教育的唯一依據(jù),因為心理教育的任務包括培養(yǎng)、開發(fā)、預防和補救,如果把實施心理教育的依據(jù)定為心理健康標準,就會使心理教育的任務狹隘化,致使許多中小學教師較多地注意學生心理障礙和心理疾患的排除與預防,而忽視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和心理潛能的開發(fā),特別是個性的全面和諧發(fā)展。而在參考心理學界所界定的中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特征標準的基礎上,結合中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現(xiàn)狀與趨勢則是中小學教師實施心理教育所應持有的重要依據(jù)。其中,心理學界所界定的中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特征標準是衡量中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現(xiàn)狀和趨勢的尺子,是中小學教師實施心理教育的間接依據(jù),而中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現(xiàn)狀與趨勢是中小學教師實施心理教育的直接依據(jù)。教師只有掌握科學的中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特征標準,才能準確、深刻地了解中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現(xiàn)狀與趨勢;教師只有準確、深刻地了解中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現(xiàn)狀與趨勢,才能有的放矢地實施心理教育。
目前,制定科學的心理發(fā)展特征標準,能夠判斷中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現(xiàn)狀和趨勢,是解決中小學教師實施心理教育的依據(jù)問題的關鍵,而制定科學的中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特征標準應注意:(1)體現(xiàn)發(fā)展性。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在不同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下,中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特征在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同時,又會發(fā)生一些變化,表現(xiàn)出新的特征。心理學界要加強對中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特征的研究,制定的中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特征標準,要及時地體現(xiàn)發(fā)展了的中小學生的心理特征。(2)富有階段性。人的心理發(fā)展特征是有階段性的,不同年齡階段的不同時期的人的心理發(fā)展的特征也是有差異的。(3)具有全面性。制定的中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特征標準在內容上要全面,能夠反映出中小學生心理的各個維度的發(fā)展特征。
四、關于實施中小學心理教育的策略問題
雖然近些年來,中小學心理教育逐步深化,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許多中小學校在開展心理教育中仍存在一些誤區(qū),主要表現(xiàn)在:(1)認為心理教育就是搞心理測驗。不少學校把心理測驗作為學校心理教育的主要內容,要求學生參加心理測驗。這種片面的做法,不僅沒有解決學生已有的心理問題,而且有時有意無意地制造了學生新的心理障礙,甚至引發(fā)新的心理疾患,從而使心理教育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2)認為心理教育就是進行心理咨詢。許多學校根據(j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心理咨詢室,要求心理咨詢教師向學生、家長開展心理咨詢活動。這種做法,表面上看來是對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視,實質上是把實施學校心理教育的責任推卸到個別心理咨詢教師身上,致使廣大學生需要心理服務的要求得不到滿足。(3)認為心理教育就是開設心理教育課。不少學校每周安排固定的課時開展心理教育課堂教學。這種做法,雖然使心理教育在時間上有了保證,并有了穩(wěn)定的傳播知識的陣地,但心理教育課側重解決一般性、共性的心理問題,不僅很難深入解決特殊的、個別學生的心理問題,而且不能靈活、及時地顧及每個學生各方面的心理問題。這些誤區(qū)表明,中小學心理教育的形式單一化,教師沒有掌握實施心理教育的有效策略,缺乏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具體措施。因此,解決好實施中小學心理教育的策略問題是獲得心理教育最佳效果的必要前提。
從學校這個角度來講,為了實現(xiàn)心理教育的目標,中小學要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注重實施兩個策略:一是全面動員,多渠道、全方位地將心理教育貫穿于中小學各項工作之中,形成專門與非專門渠道;二是家庭、社會形成合力,變學?!肮萝妸^戰(zhàn)”為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大合唱”。只有形成中小學心理教育網(wǎng)絡,才能促進心理教育工作的全面開展。中小學心理教育實施策略如下圖所示:
從教育這個角度上講,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心理教育的目標,中小學教師應注重在借鑒國內外已有心理教育模式的基礎上建立屬于自己的適應學生心理的教育模式。這里要特別指出的是,任何教師無論采用何種心理教育模式,都應使這一心理教育模式適應學生的心理需求。
五、關于實施中小學心理教育的師資問題
從實施中小學心理教育的師資隊伍的數(shù)量上看,經過20多年的發(fā)展,開展這項工作的教師隊伍已經形成,并且粗具規(guī)模。但從質量上看,我國實施中小學心理教育的師資隊伍的質量不高,心理教育水平整體比較低,致使許多中小學的心理教育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當前,在中小學心理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上,我們在強調“量”的急需的同時,更要重視“質”的提高。而中小學心理教育師資隊伍“質”的提高,關鍵在于增強全體中小學教師的心理教育意識,提高他們的心理教育能力,因為長期以來,我國教師教育僅重視中小學心理教育專兼職教師心理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其他教師特別是學科教師心理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以致許多中小學教師在教育教學崗位上,面對中小學生大量的心理問題,普遍地顯示出較差的心理教育意識和較低的心理教育能力。
針對我國教師教育在培養(yǎng)中小學教師心理教育能力上所存在的問題,根據(jù)我國教師教育的特點和教師心理教育能力發(fā)展的特點,應著重抓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
1.提高思想認識,增強中小學教師心理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意識
提高思想認識,增強中小學教師心理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意識,就是國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高師院校、各級各類教育學院及中小學校乃至教師個人對培養(yǎng)中小學教師的心理教育能力及其在實施中小學心理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維護學生心理健康中的關鍵作用有充分的認識;對培養(yǎng)中小學教師的心理教育能力和將素質教育落實到中小學各項工作中的動力作用有充分的認識。為此,國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高師院校、各級各類教育學院必須加大教師教育改革的力度,把中小學教師心理教育能力培養(yǎng)工作納入基礎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目標之中,建立健全中小學教師心理教育能力培養(yǎng)體系;中小學校領導應把培養(yǎng)教師心理教育能力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中心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來;中小學教師應主動參與教育教學改革,投身于心理教育實踐,提高心理教育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切實增強中小學教師心理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意識。
2.開展理論知識學習培養(yǎng)與實踐活動訓練培訓,培養(yǎng)和提高中小學教師的心理教育能力
中小學教師心理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要加強心理教育理論學習培訓,提高心理教育理論水平。中小學教師心理教育能力培養(yǎng)的理論學習要改變過去培訓內容只停留在先進教育經驗介紹的層面上,其內容應主要集中到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教育科研方法、現(xiàn)代教育技術等學科知識方面,力求使中小學教師具有心理科學的理論基礎,懂得教育科學的原則、藝術和研究方法,掌握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的實用技巧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了解醫(yī)學的基本常識,擁有哲學的頭腦和社會學的視野。其次,要根據(jù)中小學教師的實際,開展心理教育實踐訓練培訓。通過訓練中小學教師在學科教學、班主任工作、團隊活動及其他活動中如何確定心理教育目標、如何實施心理教育策略、如何開展心理測量、如何開展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如何開展心理教育研究、如何評價心理教育等,使中小學教師具備比較豐富的心理教育實踐經驗,提高心理教育能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整合;學生為主導;雙管齊下;結束語
社會的發(fā)展,教育的進步與革新過程。學生中暴露的種種問題,實際上多數(shù)是與心理問題相關的,所以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心理教育是很重要的,如果抓好了心理問題,注意把心理教育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將收到很好的成效,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
1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在實踐教學上的整合
小學思想品德課是比較傳統(tǒng)的德育課程,在這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可以考慮將心理健康的內容融入到相關章節(jié)中去。小學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實際以及小學生的個性成長特征,將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機地整合起來,從而獲得良好的教育成效。具體而言,首先,要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在課程上的整合。比如,如何與他人進行交往、如何正確地看待自己、如何找尋真摯的友誼等,使得德育工作更加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和心理實際,引導和幫助小學生在正確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的情況下掌握更多的德育知識。其次,學校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為學生舉辦諸如考試前的心理指導、道德事跡褒獎等相關健康講座,并且借助板報、櫥窗和墻報等形式大力宣傳相關心理健康知識和德育理念,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小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認識和理解,從而不僅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而且促進他們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最后,教師可以根據(jù)本班學生的真實狀態(tài),運用相關的心理健康調查表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調查,并且建立相應的檔案,在更大的程度上了解和掌握每一個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情況,并將所獲得的這些信息和數(shù)據(jù)融入到德育教學中去,開展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科學教育工作。
2關愛學生,以學生為主體
“愛是教育的根本”,善于接近小學生,體貼和關心他們,多和他們談心、游戲,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因為愛是雙向的,如果學生感覺不到班主任對他的愛,他又怎么會愛老師呢?所以班主任首先要愛學生。在每一個班級集體中,都有一些在學習上、思想上后進的學生,他們常常很自卑,也有的十分調皮,讓班主任頭疼。但作為小學班主任,也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成績好的學生身上,更要關心和重視學困生的教育引導工作。小學心理教育融入德育教育的教學,這是一項艱苦而耐心的工作,學生朝氣蓬勃地向前發(fā)展時,老師應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以后的教學工作中去。
3學校與家庭雙效應
要想獲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成效,學校與家長就要密切地溝通和配合,在家校合作的情況下為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品德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活力源泉。這就要求教師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掌握學生的家庭情況、父母之間是否和諧以及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度等,并根據(jù)掌握的情況制定一系列的教育措施。比如,教師可以通過開設主題性的親子活動、以“我眼中的幸福家庭”為主題的演講活動等方式,調動家長與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的主動性和熱情,在活動中讓學生和家長都能夠感受到關懷和溫暖的重要性,以此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對孝順品德的深刻理解。與此同時,小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家長的影響,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重點還應當放在家長身上,這首先需要教師要通過工作之余的自我充電,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更加寬闊的視野,通過家長會、家長茶話會等手段掌握家長的教育理念、生活態(tài)度等,對不恰當?shù)南敕ê鸵?guī)劃,教師要給予合理的引導和建議,從而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更加和諧的環(huán)境和氛圍。再有,要充分發(fā)揮校園文化的作用,校園的黑板報、展示牌里的內容除了陳列有關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內容之外,還要將家校合作的最新情況,包括圖片、文字、圖畫等展示出來,讓學生在隨處可見的文化熏陶中逐步成長,也進一步提高了家長積極配合的熱情。總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內容是豐富的,我們不能用其中的一種教學方法堅持到底。教學方法也不是孤立隔開的,很多時候一節(jié)課會選擇多種教學方法,采取多種方法配合,發(fā)揮各種教學方法的優(yōu)點,彌補缺點。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時,這也是一項很講究科學與方法的工作。我們要堅持科學的態(tài)度和遵循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在正確的教育思想指導下,結合心理學基本原理和運用科學的方法,深入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實際問題,這樣才能為較好地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提供現(xiàn)實的可能性。新課改的日益推行和深化,為小學教育工作帶來了更多的發(fā)展機遇和更大的挑戰(zhàn),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系統(tǒng)的工程,需要我們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合理的方法和策略。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地總結實踐經驗和借鑒精華,在更深的層次上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整合工作,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為素質教育獲得更輝煌的成就提供活力。
作者:高霞 單位:陜西省商南縣過風樓鎮(zhèn)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9-0276-02
一、健康教育首先要從身心健康發(fā)展需求做起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形成和發(fā)展是一個實踐與接受教育的過程,是一個從幼年、成年到老年不斷發(fā)展的過程。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一個重要的發(fā)展階段,青少年時期的身心發(fā)展的一些特點決定了這一時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看待學生攻擊行為時,有的教師視其為道德問題,有的認為是思想問題,很少有教師參照心理健康的標準而將之視為學生的心理問題。小學生心理輔導是要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幫助學生完善心理健康人格,開發(fā)學習潛力。同時,由于理論標準的缺乏,導致教師在對學生問題的定性以及處理方面主觀傾向較重,拘泥于經驗,沒能從心理的各個角度去嚴格地剖析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探尋心理根源,要想幫助孩子們找回亮麗的內心世界,就必須積極探求他們行為產生的心理根源。我認為影響他們心理品質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許多孩子由于父母離異或父母在外工作常常不在家,形成了單親家庭或在家中缺少與父母溝通,這些孩子不是缺少母愛,就是缺少父愛,看到別人有父有母,一家和和美美,就產生了自卑心理。
2.寬容與約束都重要。對孩子寬容好還是嚴格好,并沒有一致的意見,現(xiàn)實中家庭教育失敗的教訓往往是過分寬或過分嚴。家長應平等地對待孩子,在寬容孩子的同時要給孩子必要的約束。過分寬容則陷于溺愛,過分嚴格則是寡愛。
3.學校教育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知行不一”的問題,學生心理問題未引起足夠重視,心理教育意識淡泊,缺乏系統(tǒng)研究,這也是小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4.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鼓勵學生。有人曾說過,在責怪中長大的孩子常愛責備人;在懷疑中長大的孩子常起疑心;在嘲諷中長大的孩子常會自餒;在羞辱中長大的孩子常會自卑;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常懷自信。在指導學生作文,開發(fā)學生思維過程中,教師應遵循鼓勵性原則,無論哪種層次的學生都要為他提供優(yōu)化的環(huán)境、成功的機會,讓他體驗成功的感覺。不管學生的學習學得如何,教師都應盡量去尋找學生的優(yōu)點,并給予認同和鼓勵。只要教師給學生一句認同的話,就等于送給他們一束成功的鮮花,對學生會產生巨大的積極作用,就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而每一句否定、打擊學生的話,都會像一支利箭刺傷學生的心,弄得他們傷痕累累,引起他們對學習產生消極甚至反感的情緒,教學就會陷于困境,導致學生心理不健康。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全面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成為學校教育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以分數(shù)作為考核學生的主要標準,在素質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教育成功的考核標準應該在于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心理健康理所當然地包括在內。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學校應該加強教學效果,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性公之于眾,提高全社會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家喻戶曉,提高社會認知度。學習的研究將從現(xiàn)實問題入手,以學習的研究作為有力支撐。精選學習方面,加強對學習研究的動態(tài)管理與指導。各研究成員要配合學習組開展活動與研究,通過調查本校四五年級的心理現(xiàn)狀,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通過普及心理知識,啟迪學生自我教育;通過組織心理訓練,磨煉學生的心理品質;通過開展心理輔導,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通過增強學生自主意識,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通過學科教學滲透,豐富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效地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全面實現(xiàn)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應當積極自覺地充分發(fā)揮學校教育的功能,既要注意面向全體小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機遇,滿足其共同的需要,又要注意個體間需要的多樣性和差異性,有針對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積極引導,使之對自己某一方面的需要及滿足的正常途徑能有正確的認識。加強與其家庭的聯(lián)系,拓寬溝通渠道。一是定期召開幫扶教師、寄宿生座談會,提高他們與人溝通的能力;二是定期讓留守生與父母通話,匯報學習、生活、思想等情況,讓他們感受父母的關愛。成長是一種美麗的疼痛,從兒童到少年這一時期身體和心理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變化,我們應該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他們認識到,這是很正常的,不必焦慮、恐慌,更不要逃避;引導他們感受成長的快樂,指導他們學會在困境中迎接挑戰(zhàn),學會在彷徨中尋求幫助,從而逐步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學生的素質可以分為遺傳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也可以進一步分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勞動素質、審美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還可以有更具體的分類。對學生的整體素質來說,遺傳生理素質是基礎,心理素質是關鍵,社會文化素質則是體現(xiàn),很多小學都將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混為一談。我認為二者有一定的聯(lián)系,但存在根本性的區(qū)別。心理健康教育關系到小學生自身心理素質的完善,如接納他人、正確地認識自我、積極上進等。而道德教育具有社會性,它關系到小學生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應該遵循和崇尚的社會規(guī)范的形成。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戰(zhàn)勝困難,在這種環(huán)境下訓練學生,不要因為學習困難就看不到學習的希望,這種傾向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兩點影響:一方面,導致校方對思想道德教育的偏重而忽視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導致教師在看待學生心理問題時,將其視為學生的道德問題,難以從根源上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比如將學生影響課堂秩序的一些行為直接定義為不守紀律,而忽略了學生心理上存在的不穩(wěn)定或焦慮等情緒。
結束語:
小學生只有搞好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地發(fā)展,使他們真正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參考文獻:
[1]宋月平.淺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幾點體會[J].2012.
學校加強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文章通過論述心理健康教育對中小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性,進而提出學校教育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影響,通過學校教育的影響,引導和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學校教育;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專門針對中小學生成長的特點所提出的,學校通過專業(yè)的心理教育方式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而心理素質則是關系到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困難能否堅持下去的關鍵。因此,學校應通過正確的引導來幫助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對中小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落實“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為新世紀培養(yǎng)人才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全民心理健康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1]。中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他們內心世界豐富,并且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問題,但如果遇到問題卻不能得到及時、正確的疏導,就會導致其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甚至形成人格缺陷,這非常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因此,在中小學生成長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獨特意義就在于為中小學生知識的獲得、能力的發(fā)展、思想品德的形成及美感素質的培養(yǎng)等方面打下基礎。當今社會所需要的是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中小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希望,因此,學校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習方面的問題,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高質量人才。
三、學校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搭建學生與家長、教師溝通的橋梁
中小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是身心發(fā)育的敏感時期,由于自我意識的形成,許多學生即使遇到心理問題也不愿意和家長、教師溝通,這些心理問題長期在心里積壓不能得到及時解決,會影響他們的學業(yè),從而影響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學校開設心理健康課程,便于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給予正確的引導,幫助其做出正確的選擇。此外,一些學生由于家庭方面的因素,父母離異或者長期在外工作,缺少父母的關愛,也極易形成心理問題,學校應當通過適當?shù)男睦磔o導,加強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解決心理問題,讓他們健康成長。
四、開設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素質教育的關鍵
據(jù)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專業(yè)的心理輔導課程會讓學生們吐露心聲,將不良的情緒發(fā)泄出來,從而解決問題。相反地,非專業(yè)的輔導課程,會讓學生厭煩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加重心理問題。這是因為專業(yè)的心理輔導教師會根據(jù)每一個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專業(yè)的輔導,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法和模式,營造輕松、安全的課堂氛圍,通過自身積極健康的品質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2]。對于中小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自我特性的關鍵時期,其情緒不穩(wěn)定,容易產生波動,學校應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其善良、寬容、樂觀、愛學習和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了學校教育的關鍵,也是完成素質教育任務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五、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
學科教學對于學校而言是最基本的教學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十分豐富,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枯燥無味的知識轉變成生動的故事,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把其中的道理講給學生,鼓勵其在困難面前時刻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特點隨時調整教學方法,以適應不同學生對心理健康的需求。學校安排的政治課只是向學生灌輸一些抽象、概念化的思想,不能真正滿足學生內心的需求,為此,學校應當在設立專業(yè)的心理教育課程的同時注重對教師心理素質方面的培訓,期望心理健康教育能對學生未來的生活和發(fā)展起到關鍵作用。
六、結語
學校教育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學生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學校中度過,因此,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是學校教育的關鍵。學生可以通過學校教育形成并發(fā)展良好的心理素質,體會心理健康教育所帶來的益處。而且學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對于培養(yǎng)學生認識自我,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李倩楠 張正涵 吳楠 單位:河北大學預防醫(yī)學與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系
參考文獻:
[1]馬怡寧.淺談學校德育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J].科技資訊,2014(36):208.
關鍵詞:中小學;心理健康;疾病預防;現(xiàn)狀
中小學生的心理素質在素質教育中占據(jù)著較為關鍵的位置,好的心理素質有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人才。社會應將中小學的心理健康問題作為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完善教育與醫(yī)療衛(wèi)生相結合的有效戰(zhàn)略研究。目前,我國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迅速發(fā)展,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筆者經過多年的研究,總結出了一些心理教育的實際經驗,對心理健康的實際現(xiàn)狀進行了詳細的評估,逐漸研究出相應的發(fā)展對策,有效推動了中小學健康教育的發(fā)展。
1現(xiàn)階段中小學心理健康管理現(xiàn)狀分析
1.1關于心理健康的輿論宣傳過多,行動力較差
現(xiàn)階段,從中央的相關機構到地方教育部門,多樣化的教育書刊無不在加大力度宣傳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一些中小學也在不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但是,一些中小學在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過程中,特別是一些西北偏遠地區(qū),對心理健康的開展往往只注重其形式,不能將之落實,口號大于行動,實效少于虛名。很明顯,導致這一現(xiàn)象發(fā)生是有很多原因的,既有教育思想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又有醫(yī)療衛(wèi)生行業(yè)心理健康的宣傳力度以及研究不足,并且具體醫(yī)療防控中心的工作相對不夠完善,使得教育與醫(yī)療之間不能做到有效的融合,進而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解決得不夠完善[1]。
1.2心理健康理論研究較多,實踐方法較少
現(xiàn)階段,我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咨詢已經逐漸成為心理學以及醫(yī)學的重點內容,關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文章以及心理醫(yī)療衛(wèi)生相關書籍不斷的涌現(xiàn)出來。但是,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文章相對較多,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方法策略反而相對于較少,使得在讀者觀看以后常常無從下手,不知道以何種方法解決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存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的問題,這是嚴重制約我國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的因素。例如,一些健康教育的文章,常常涵蓋了呼吸道健康、消化道傳染病健康、吸煙問題、免疫預防、艾滋病等與醫(yī)學有關宣傳的健康教育,人們在觀看過程中缺失正確的認識,以為心理健康的宣傳只要做到位,真正做到與否不重要。在這一層面上,我國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心理健康教育專家以及學者應該承擔起相應的治療義務與教育責任。社會以及人們常常對大學機構、醫(yī)療防護中心、科研究中心等機構部門中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專家以及學者報以厚望,希望他們能研究出一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心理教育方法,發(fā)表一些中小學健康教育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著作。但是,就現(xiàn)階段的實際情況來看,一些疾病預防機構以及教育部門的研究作品與中小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及發(fā)展現(xiàn)狀不相符合,使得可實際操作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踐相對較少[2]。
1.3心理健康提倡建議較多,強制實施少
即使我國的疾病預防機構與教育部門已經聯(lián)手針對現(xiàn)階段青少年的實際特點,提出了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效地強化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進一步強化我國青少年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能力[3]。但是,這些已經頒布的明文制度并沒有引起社會關愛中小學生協(xié)會的高度重視,其主要原因在于社會教育以及醫(yī)療部門對于下發(fā)文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常常不當做是一項必須發(fā)展的任務,可以不用做出任何的檢查以及監(jiān)督。因此,社會將更多的注意力仍然放在如何強化中小學生成績以及發(fā)展方面,使得心理健康落實力度不夠,教育機構與疾病預防中心的配合也相對減弱。
2優(yōu)化中小學心理健康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強化中小學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宣傳
近年來,心理健康教育逐漸深入社會與學校的思想教育中,得到社會及家長的廣泛關注,但是就宏觀的角度來說,不論是疾病控制中心、中小學、家長或者社會,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的認識不夠到位,對心理教育認識上的缺失仍然是現(xiàn)階段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的重大阻礙。社會上對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不起來的主要原因在于對心理健康的實施完全只限于一種形式化,對疾病預防控制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仍然不到位。因此,應有效強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以及實施力度,教育部門聯(lián)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加強健康教育宣傳、開設健康教育課堂,講解突發(fā)衛(wèi)生事件及衛(wèi)生應急處理,進行應急演練、疏導學生恐慌心理等,促進家庭、社會、學校對心理健康開展重要性的認識,進而從自身出發(fā)進一步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
2.2強化對中小學心理健康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疾病預防系統(tǒng)中起步相對較晚,一些地方的發(fā)展較不完善。但是時代的發(fā)展推動社會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加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步伐。面對這種狀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與實踐都應該進一步得到有效落實[4]。從一個層面而言,在理論上應該與實踐進行有效的整合?,F(xiàn)階段,有關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書籍以及文章多為理論化,學術性較強。因此,在強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應從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入手,也就是從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中得出一些具有科學性、合理的、有價值的理論;從另一個層面而言,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中進行有效總結,從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工作者,應該進一步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研究,開展相關的心理健康活動,鼓勵中小學生能夠積極的解決一些心理疾病。例如,一些學生患有較為嚴重的抑郁癥,醫(yī)療工作人員應該與學生的老師、家長及時的溝通,根據(jù)一些心理學的治療理論并加以落實,逐漸帶領學生走出抑郁癥的陰霾??偠灾?,現(xiàn)階段的書籍很少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形式,通常情況下都缺少一定的實踐性,這樣一來就需要廣大心理疾病研究學者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探索以及研究,使得其對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深度剖析以及研究,進而有效的提取出具有實用價值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論[5]。
2.3積極的開展心理講座課程
針對中小學生的心理疾病,疾病控制中心應與教育部門進行聯(lián)合開展一些心理學的基本課程以及相關的心理講座,完善建立心理咨詢機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的活動教育中,并且創(chuàng)設出較為良好的校園氛圍,使得學生能在健康愉快的氛圍下將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能夠及時提出。強化以及不斷調整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實際內容,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充分了解到心理疾病的嚴重性,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有效預防心理疾病的產生。鼓勵學生在疾病的預防控制教育中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觀念,從而進一步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問題的排除以及心理疾病的治療進行有效的結合,使得中小學生的心理保健意識逐漸增強,心理健康保健系統(tǒng)進一步得到完善[6]。
3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采用多元化的治療手段對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合理的監(jiān)管以及適當?shù)恼{控,結合了心理學以及疾病預防控制,從衛(wèi)生醫(yī)療管理的角度對中小學心理健康的實際問題進行了詳細的探究?,F(xiàn)階段,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與不足,一些理論問題與實踐問題都需要醫(yī)療衛(wèi)生與教育部門進行解決,心理健康宣傳以及心理治療是相當重要的途徑之一。應立足于我國的實際國情建立起具有本土元素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而強化我國廣大中小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心理健康的更好發(fā)展。
作者:邢麗 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參考文獻:
[1]妮,張勤,張玉媛,等.蚌埠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及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4,39(2):231-234.
[2]范婷琳,王子友.椒江區(qū)小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況調查[J].浙江預防醫(yī)學,2015(5):512-513,516.
[3]王平,于茂河,柳忠泉,等.青年學生男男者心理健康及其與童年家庭環(huán)境關系[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6,37(4):523-526.
[4]趙雪,謝華.中小學女教師職業(yè)壓力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4(2):37-39.